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

1、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三个类型:半坡型、庙底沟形、马家窑型
2、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
3、四神(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4、六朝时期作为佛教的象征的:莲花纹、忍冬纹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青瓷为代表
6、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西北部
7、秦汉陶塑首推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
8、邢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内邱县,盛于唐时代,常见的装饰手法白底黑花
9、司母戊鼎是商时期的青铜器
10、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半坡型、半山型、庙底沟形、马厂型
11、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12、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 ,它以青铜鎏金工艺制成
13、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14、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15、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16、汉代砖瓦最有特色的是:画像石、画像砖
17、我国已知的最早漆器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胎漆碗和漆筒,有6、7千年历史。

11、景泰蓝的制作工艺:1、制胎。用红铜板制作各种器形。2、掐丝。是把铜丝压成扁丝,根据装饰花纹,用白芨制成浆糊,将铜丝粘在铜胎上。3、烧焊。在胎上喷水润湿,普遍撒一层焊药,进行烧焊,使铜丝铜胎牢结。焊结后入稀硫酸液中浸泡,洗净胎上杂质。4、点蓝。根据装饰花纹的色彩要求,用小铁铲或玻璃管将各色秞料填在花纹轮廓里,先点地,后点化。最后一次点蓝完后加上亮白。5、烧蓝。点完蓝后进行烧制,点一次烧一次,精品约点蓝和烧蓝反复三次以上。6、磨光用粗沙石,细沙石、黄石及木炭等逐次打磨,使蓝料和铜丝平整。7、镀金。为了增加光泽避免生锈,最后加以镀金。

12、描述长信宫灯及其设计思想:是中国汉代青铜器。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宫灯灯体为青铜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长信宫灯将灯的实用功能、很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和优美的造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整个造型优美自然、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即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

13、黑陶的工艺特点: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黑:指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器体很薄,光是指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指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器耳的盖纽。

14、陶与瓷的区别:1、原料不同,陶器使用粘土;瓷器使用瓷土。2、烧制火候温度不同,陶器约800℃;瓷器约1200℃。3、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

;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15汉代画像砖与六朝画像砖的区别:1、汉代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的大型砖印壁画,一个题材往往用几十块砖或几百块砖组成。2、题材内容的发展。六朝画像砖除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等题材外,还表现了圣贤高士,更具有现实生活气息。3、除动物纹外,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已占有较重要的地位。4、六朝画像砖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各种形象,并多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5、它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而是具有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

16、分析明朝家具的艺术特色和设计原理:艺术特色:简、厚、精、雅来概括。简,是指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朴质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设计原理:1、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2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以遮饰,色调深沉,质感坚细,达到稳定调合的艺术要求。3、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而主要运用榫的结构,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形式的榫,既符合要求,又使之牢固。4注意工艺美: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在造型的结束处房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造型形象。

17、分析唐代工艺美术的若干特点:1、人的意识解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形成在当时世界上最强国,人们充满自信,采取开放的策略,人的思想意识得到解放。2、装饰的生活情趣化。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色,开始面向自然,面向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不只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风貌,更表现了艺术的写实手法。3、多种装饰技法的应用。唐代工艺美术的制作技巧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造型上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制作多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唐代的装饰纹样早期秀美工整,中期富丽丰满,晚期洗练简谱。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而卷草以牡丹为主题。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

18、对工艺美术史的认识:在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发现它就是一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史。这都是历代劳动人民、匠师、手工艺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种类繁多,技艺

精湛,丰富多彩。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如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庄重,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中的来说,它不断形成和发展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为中华民族增添无限光彩。也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继承与发展的。


1、 金银平脱:由汉代贴金片演变而来。用薄金片或薄银片按照装饰花纹的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经过研磨,使显出金银花纹。花纹和漆底在一个平面上。唐代的金银平脱极为盛行,充分体现唐代富丽华美的艺术特色。
2、 绿沉漆:是色漆的新发展,绿沉色就是一种暗绿色,如沉在水中,其色深沉静穆,标志着髹漆工艺在调色技术上的新成就。
3、 大禹治水玉山:是清朝乾隆时期巨型玉雕,用巨大玉石,运输三年,共花费十三年时间制作完成。费用昂贵,雕琢精美,器型巨大,气魄宏伟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4、 剔红:是雕漆品种之一,唐代创造的新产品,先是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成熟与宋元时期。
5、 错金银:又称金银错,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再磨错平滑。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创造。
6、 青花瓷: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花瓷,虽只用一种颜色,但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层次,呈现及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7、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铀的彩釉陶器。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彩色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极盛于盛唐时期。
8、 鎏金: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锅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即融化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固着于铜器上。这种方法称为鎏金,或称火镀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9、 夹纻造像:用漆灰造型并用麻布粘贴作为漆胎,在战国、两汉时已经流行。
10、团窠纹:就是现在所称的团花,是唐代丝织中的一种新产品,它常以宝相花为团花主题,在四个团窠纹之间的空间,缀饰以忍冬纹,因为忍冬纹向四面伸展,所以被称为“四出忍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