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流地貌的发育》(培优练习题)【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测试】

《河流地貌的发育》(培优练习题)【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测试】

《河流地貌的发育》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图③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沉积

图示意某种地貌。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图示的地貌类型,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堆积

B. 海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变质作用

3.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下列地形与其成因搭配正确的是()

A. 长江三峡--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 黄土高原--风力侵蚀

C. 黄河三角洲--流水沉积

D. 泰山--板块碰撞

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图中河流地貌及其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 河漫滩平原——河流上中游的地区

B. 冲积扇平原——山前,河流的出山口

C. 洪积扇——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D. 峡谷——河流中下游地区

读图1和2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题。

图1 图2

8.图1所示地貌名称为()

A. 三角洲

B. 沙丘

C. 冲积扇

D. 河漫滩

9.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沉积

二、综合题

10.材料一青藏铁路锡北段位于柴达木盆地,从青藏铁路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向南行至北霍鲁逊

盐湖矿区。沿线沙害严重,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必须对该地区的风沙进行有效防治。在铁路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是,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青藏铁路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沙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乙所示)的方式。

下面图甲为青藏铁路锡北段示意图。

材料二图甲所示盐湖上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形成坚硬且厚实的盐壳,盐壳在夏季白天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即盐壳内会崩开而产生裂隙,并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2)分析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

(3)夏季白天盐壳内会崩开而产生裂隙,并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试分析其形成过程。1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下图)

注:左图图例中浅色阴影代表古印加文明分布区,实线代表河流。

材料二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1)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

(2)简要分析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梯田为主,用石块垒成的原因。

(3)比较a、b两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4)中安第斯山区农民仍沿用原始的耕种方式,粮食不能自给,试分析该地区粮食生产存在的不利条件。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地区河流所在河谷年雨量仅140毫米,集中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盛行偏北风。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③所示地貌是河口三角洲,成因是流水堆积作用.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判读。读图可知,图示地貌位于海边,为海水侵蚀形成的海蚀崖、海蚀柱等,B对,ACD错。故选B。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圈层的判读。读图,图中包括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4个圈层,D 对,ABC错。故选D。

4.【答案】C

【解析】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长江三峡是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侵蚀而形成,A错误;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而形成,B项错误;黄河三角洲是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C正确;泰山是由于断层抬升,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蒙古高原多风沙,裸岩荒漠是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a表示风力的侵蚀;黄土高原的沙源来自西部,是风力搬运而来,所以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①②对;华北平原主要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c表示流水沉积作用;河口三角洲和冲积扇是流水的沉积形成的,所以d表示流水的沉积作用,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水作用。c表示流水的侵蚀作用,在此过程中,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而沙尘暴主要受风力的搬运作用,土地荒漠化主要受风力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故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及其分布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一般在河流的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峡谷。D错;在中下游地区形成河漫滩平原。A错;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故B对;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故C错。故选B。

8.【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读图可知,图1地貌为山麓地区,随着河流流出山口,流速降低,流水中的泥沙等物质沉积而形成的,为冲积扇,C正确;三角洲一般在河流入海口或者入湖口处,A错误;沙丘为风力沉积地貌,与图示不符,B错误;河漫滩一般出现在河流中下游地区,D错误。故选C。

9.【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读图可知,图2为沙丘,沙丘是在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的风力堆积地貌,B正确;流水侵蚀常形成沟谷、峡谷、瀑布等地貌形态,A错误;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和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C错误;流水沉积常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地貌形态,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1O.【答案】(1)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内陆盆地降水少,蒸发旺盛,沙漠广布;周边盐湖众多,风力较强,沙漠含盐量高,植物无法存活。

(2)挡沙墙可以降低风速,将沙粒阻挡在墙外面,减小风沙对路基的掩埋作用;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减小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两者相结合组成完整的防沙系统。

(3)夏季,盐壳的表面受到阳光的强烈照射,表面温度很高,而盐壳下部温度较低,上下温度差异较大,盐壳增温不均匀,这样盐壳内就会崩开而产生裂隙,由于产生的裂隙众多,且先后不一,产生的响声次序不同,因此会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

【解析】(1)本题考查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锡北地区路段自然环境恶劣,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蒸发旺盛,沙漠广布,植被难以生长,所以不能用生物为主导的防沙工程。

(2)本题考查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挡风墙可以阻挡风沙,石方格可以降低风速,共同使用可以降低对铁路的破坏。挡沙墙和石方格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大量沙粒沉积,会减少对风沙的摩擦力,风沙对铁轨的危害会加强,所以应当定期清理。

(3)本题考查夏季白天盐壳内会崩开而产生裂隙并发出像放鞭炮似响声的过程。据材料可知,盐湖上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形成坚硬且厚实的盐壳,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表面温度高,而盐壳下部温度较低,上下温度差异较大,这样盐壳内就会崩开而产生裂隙,由于产生的裂隙众多,且先后不一,产生的响声次序不同,因此会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

11.【答案】(1)纬度低、海拔高处气候凉爽;山区河谷冰川融水量大,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地形崎岖,利于防御。

(2)原因:地处山区,地形崎岖,土层薄且易水土流失;修筑梯田以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山区裸露岩石较多,可以就地取材,因此多以石块垒成。

(3)a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地形陡峭,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地处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为主。

(4)地形崎岖,土地较为分散,耕作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的素质较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当地农民生活贫困,资金投入少。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古印加文明的发源主要从适合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利于城市安全的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秘鲁山区纬度低、海拔高处气候凉爽;山区河谷冰川融水量大,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地形崎岖,利于防御。

(2)本题考查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梯田为主,用石块垒成的原因。分析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梯田为主的原因可从水土保持方面进行,梯田用石块垒成的原因可从就地取材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该地地处山区,地形崎岖,土层薄且易水土流失;修筑梯田以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用石块垒成的原因是山区裸露岩石较多,可以就地取材,因此多以石块垒成。

(3)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处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故a处流水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b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处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为主,故b处流水作用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4)本题考查该地区粮食生产存在的不利条件。本题主要从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技术、资金等)两个方面分析其不利条件。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形崎岖,土地较为分散,耕作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的素质较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当地农民生活贫困,资金投入少。

12.【答案】(1)差异:PQ为峡谷,QR为宽谷。

(2)QR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能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QR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3)(甲处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因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1)如图所示,PQ段河谷狭窄,为峡谷,QR段河谷较宽阔,为宽谷,R处下游河谷又变窄,形成两段河谷地形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硬度与河流流速。

(2)图中QR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挟带泥沙量大。QR段河谷变宽,流速缓慢,河水挟带泥沙能力降低,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3)由题干可知,冬季,该地盛行偏北风。如图所示,甲地上风向紧邻河流宽谷。冬季枯水期,河谷中的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时,受南侧山地阻挡,风速减小,大量泥沙堆积形成沙丘。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3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吐鲁番市西南大约13公里有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城市遗址,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的河心洲上,该河心洲为一处黄土台地,四周崖岸壁立,台地上是一座没有城培、没有树木的废弃城池,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下图为该城遗址所在区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所在河心洲的成因是() A.地壳抬升B.泥沙淤积C.风力侵蚀D.洪水冲蚀2.古人把城址选择在台地上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农耕B.便于商贸C.军事防御D.取水方便3.该城不是用一砖一瓦垒起来的,而是一寸一寸硬掏出来的,是因为有良好的()A.气候条件B.技术条件C.土质条件D.地形条件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河道挖深,称为“深挖滩”,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称为“低作堰”,宝瓶口是将玉垒山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开凿,最终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低作堰(飞沙堰)”能够发挥的作用是() ①在枯水期增加进入宝瓶口的水量①可以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①减少对过往船只的阻碍,便于航行①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5.“内江”和“宝瓶口”的位置选在河流凹岸的主要原因() A.减轻河流对工程设施的侵蚀破坏 B.有利于泥沙在内江河床沉积,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 C.河流凹岸水位较深,有利于在内江沿岸建设码头 D.减少内江泥沙沉积,利用飞沙堰可以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 受水土保持和流域建坝的影响,长江口现在的输沙量仅为早期的1/4,但当前入海泥沙粒径较大。九段沙洲地处长江入海口,目前依然处于淤涨中。1998~2010年,九段沙岛北侧兴建了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下图示意九段沙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地貌的发育》(培优练习题)【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测试】

《河流地貌的发育》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图③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沉积 图示意某种地貌。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图示的地貌类型,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堆积 B. 海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变质作用 3.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下列地形与其成因搭配正确的是() A. 长江三峡--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 黄土高原--风力侵蚀 C. 黄河三角洲--流水沉积 D. 泰山--板块碰撞 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图中河流地貌及其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 河漫滩平原——河流上中游的地区 B. 冲积扇平原——山前,河流的出山口 C. 洪积扇——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D. 峡谷——河流中下游地区 读图1和2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题。 图1 图2 8.图1所示地貌名称为() A. 三角洲 B. 沙丘 C. 冲积扇 D. 河漫滩 9.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沉积 二、综合题 10.材料一青藏铁路锡北段位于柴达木盆地,从青藏铁路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向南行至北霍鲁逊 盐湖矿区。沿线沙害严重,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必须对该地区的风沙进行有效防治。在铁路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是,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青藏铁路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沙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乙所示)的方式。 下面图甲为青藏铁路锡北段示意图。 材料二图甲所示盐湖上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形成坚硬且厚实的盐壳,盐壳在夏季白天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即盐壳内会崩开而产生裂隙,并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2)分析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 (3)夏季白天盐壳内会崩开而产生裂隙,并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试分析其形成过程。1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下图)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练习)(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3河流地貌的发育 考点基础练 考点一河谷的演变 下图示意河流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河流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①② 2.①阶段河流() A.以下切侵蚀为主B.以侧蚀为主C.以溯源侵蚀为主D.落差大,流速快 【答案】1.A 2.B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发育前期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河谷横剖面呈V形;河流发育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拓宽;河流发育后期以侧蚀为主,河谷进一步拓宽,横剖面呈U形。因此,按照河流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2.根据上题分析及图示信息可知,①阶段河流弯曲度大,流速较慢,以侧蚀作用为主,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 比较下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A.a—①B.b—②C.c—③D.a—② 4.下列关于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处以下蚀作用为主,侧蚀减弱B.c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

C.a、b、c都以下蚀作用为主D.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答案】3.D 4.D 【解析】3.图中a位于河流上游,以下蚀为主,形成V形谷,对应②,D正确;图中b位于河流中游,以侧蚀为主,对应③,B错误;图中c位于河流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对 应①,AC错误。该题选D。 4.图中a位于河流上游,流速快,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形成V形谷;b位于河流中游,下蚀减弱,以侧蚀为主;图中c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流速减慢,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虎跳峡位于云南省,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像一扇敞开 的巨形石门。下图为虎跳峡某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虎跳峡景观的特征是() A.两岸陡峻,河道狭窄,呈“V”形B.两岸平缓,河道狭窄,呈“U”形 C.两岸陡峻,河道宽阔,呈“V”形D.两岸平缓,河道宽阔,呈“U”形 6.形成该河段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 A.侧蚀作用B.沉积作用C.下蚀作用D.溯源侵蚀作用 【答案】5.A 6.C 【解析】5.根据材料可知,虎跳峡位于云南省,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因此河流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同时据图可知,虎跳峡景观的特征为“V”形,两岸陡峻,河道狭窄,A选项正确,B、C、D不符合图中景观特征,因此排除。故选A。 6.根据图中河段该河段“V”形,两岸陡峻,河道狭窄等的景观特征,可知该地外力作用主 要表现为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C选项正确。侧蚀作用与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流速相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自预习试一试 一、判断 (1)在平直河段,判断河流侵蚀主要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弯曲河段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 (2)河漫滩主要是在河流凸岸形成的堆积地貌。() (3)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4)河漫滩平原发育于山前地带。() (5)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 二、思考 (1)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什么为主? (2)冲积平原包括? 答案自查 一、判断 (1)×(2)√ (3)√ (4)×(5)√ 二、思考 (1)下蚀和溯源侵蚀 (2)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知识对点练知识点一河谷的演变(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示意河流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河流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①② 2.①阶段河流() A.以下切侵蚀为主B.以侧蚀为主C.以溯源侵蚀为主D.落差大,流速快 知识点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高一期末)读某地地貌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B.冲积扇C.沙丘D.冲积平原 4.图中地貌一般位于() A.河流入海口B.河流转弯处C.河流出山口D.河流源头 知识点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022·云南大理·高一期末)江西婺源月亮湾乡村聚落呈“宅高田低”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下图为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沟壑纵横B.山河相间C.河网密布D.降水丰沛 6.“宅高田低”布局的主要作用是() A.高宅利于通风B.低田便于排洪C.低田便于耕作D.高宅可避洪水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练习: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河谷的演变 1.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槽形变为“V”形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形成图示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 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3.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 4.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量 题组二河流冲积平原的形成 5.长江口处的崇明岛的成因是() A.断层上升 B.褶皱隆起 C.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6.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支流流速慢 B.位于干流凹岸 C.侵蚀作用强 D.汇入处落差大 7.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径流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B.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C.遇海水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D.河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题组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8.下图示意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聚落的分布。图中a、b、c、d四个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有() ①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 ②河运便利 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图,图中a、b、c、d四城市沿河分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河谷的演变 图1为冰川“U”形谷,图2为河流“V”形谷,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1图2 1.图1“U”形谷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练习含答案

第四章地貌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A基础练】 一、选择题 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岩石的透水性B.岩石的可溶性 C.水中所含二氧化碳的多少D.水中所含有机酸、无机酸数量多少右图为广西桂林某地的景观图,完成第2~3题。 2.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 C.风力沉积D.波浪沉积 3.关于图示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平缓,形似折扇B.高耸尖锐,脊似刀刃 C.千沟万壑,植被稀疏D.峰峦叠嶂,青树翠蔓 读黄河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河床剖面呈“V”形的河段是( ) A.a B.b C.c D.d 5.形成三角洲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6.图示b区域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 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 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甲→乙→丙,土壤质地的差异是( ) A.甲、乙、丙差别较小B.甲地的土壤颗粒较粗C.乙地多为细颗粒黏土D.丙地土壤水分含量高8.图中水体对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增加河流水量B.增加生物种类 C.加快地壳下沉D.呈现顶托作用 读“某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搬运B.流水侧蚀 C.流水堆积D.流水下蚀 10.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B.台湾岛 C.上海崇明岛D.喀斯特地貌

11.重庆有大小峡谷60余处,地下暗藏溶洞40余处。形成峡谷和溶洞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 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海浪侵蚀作用③风力侵蚀作用④流水溶蚀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 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淀作用 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岩石的侵蚀和风化作用 C.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D.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13.下面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峰丛、残丘、溶蚀洼地 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孤峰、溶洞、落水洞 二、非选择题 14.喀斯特地貌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____________,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15.喀斯特地貌分布:我国的广西、________、________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16.喀斯特地貌类型 (1)地表喀斯特地貌 a为________,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b为 ________,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________,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c为________,d为________,是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 (2)地下喀斯特地貌 以________为主,常常呈层状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________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______。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

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河流地貌的发育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把它称作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玉树直门达村附近的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另类的立体蛇曲之美。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 A.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 B.位于青藏高原,高差更大,立体感强 C.流量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D.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 2.据材料推测“立体蛇曲”的形成过程() ①冰川侵蚀②地壳隆起③侧蚀④断裂下陷⑤下切侵蚀 A.②④⑤B.②③⑤ C.③④⑤D.③②⑤ 读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P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7月最显著 B.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 C.形成与风力作用相关,1月最显著 D.组成物质大小混杂无分选 4.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 (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B.风力搬运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 7.图b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a中的()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形成图中河流阶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堆积 D.海浪侵蚀 2.有关该河流地貌发育的说法,可信的是() A.因堆积作用强,南岸阶地地势高 B.平水期流量稳定,对河岸冲刷强 C.洪水期过后,河漫滩因淤积增高 D.河水向东流,造成北岸侵蚀后退 1题,河流阶地主要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由图可知,河流阶地的物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形成河流阶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与风力、冰川、海浪等外力侵蚀作用无关,B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南岸阶地地势高,主要是南岸地壳抬升作用较强,南岸阶地沉积层厚度略小于北岸,故南岸的堆积作用较弱,A项错误。平水期流量稳定但流速较慢,对河岸冲刷相对较弱,B项错误。洪水期过后,因大量泥沙淤积使得河漫滩增高,C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河水流向,且河水东流可能会造成南岸侵蚀后退,D项错误。 2.C 天然堤位于河漫滩上,是由多次洪水不断堆积形成的,是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小,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长堤。读天然堤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推断下列河段容易出现天然堤的是() A.黄河中游 B.黄河下游 C.长江上游 D.长江三角洲 4.下列关于天然堤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剖面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侧任一层沉积物越靠近河床颗粒越细 B.天然堤剖面形态内侧陡,外侧缓 C.水平方向上同层沉积物有分选性 D.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 3题,天然堤应分布在地势平坦,流速小,有泥沙大量沉积的河流下游地区的河漫滩附近的河床两侧。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不易形成天然堤;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多形成河口三角洲,不易形成河漫滩;黄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最容易出现天然堤。第4题,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小,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天然堤。因此,受流速减小、挟沙能力降低影响,天然堤外侧任一层沉积物越靠近河床颗粒越大。 4.A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为() A.河漫滩平原 B.山前冲积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侵蚀平原 6.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题,由等高线示意可知,P处是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地带,河流流出山口多形成山前冲积平原。第6题,乙地地势较高,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且临河,是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 6.B 读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 A.①② B.①④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讲解版)

专题13 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点03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下图为金沙江某河段某段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段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于() ①河流上游①风力作用①河流两岸①冰川作用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2.图示地质时期内,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 A.下切—抬升—堆积—崩塌B.崩塌—沉积—抬升—下切 C.下切—沉积—侧蚀—沉积D.下切—侧蚀—沉积—下切 【答案】1.B 2.D 【解析】1.从图例可知,该河段阶段3出现了堰塞湖相沉积,推测主要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致,故河谷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上游和河流两岸,①①项正确。金沙江地处长江上游,风力作用弱,该段河谷的沉积物由风力作用搬运可能性小,①错误;冰川作用搬运的物质一般是颗粒大小杂乱无章的沉积,形成冰碛物,该段河谷的沉积来自冰川沉积缺乏信息支持,①错误。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由图可知,河流早期处于下切,后侧蚀加强,河床展宽;受堰塞影响,流速减慢,出现湖相沉积;后可能冲破堰塞体或达到相对均一后,地壳抬升,河流重新下切,形成V形谷,D选项符合。故选D。 内蒙古赤峰市阿斯哈图石林属花岗岩石林,位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上。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大兴安岭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厚达几千米的古冰川作用,致使花岗岩的垂直和水平节理发育。

图为花岗岩石林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3.由花岗岩山体变为花岗岩石林的主要动力是() 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冰川切割D.风蚀作用 4.石林侧面横向层理发育,好似千层饼,形成这一现象的地质作用最早是() A.流水侵蚀B.风化作用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 5.现如今对石林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外力作用是() ①风化①水蚀①风蚀①冰蚀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3.C 4.A 5.B 【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大兴安岭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厚达几千米的古冰川作用,致使花岗岩的垂直和水平节理发育,因此由花岗岩山体变为花岗岩石林的主要动力是冰川切割,C正确;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蚀作用对于花岗岩石林的形成影响不大,A、B、D错误。 4.石林侧面横向层理发育,说明石林在发育的过程中流水不断侵蚀形成的,A正确;风化作用不会使其出现横向层理结构,B错误;冰川侵蚀一般会出现垂直方向的切割,C错误;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表面较平滑,曲线流畅,不会形成横向层理,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 5.内蒙古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如今对石林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外力作用是风化和风蚀,B正确;A、C、D错误。 西高止山区某地由两列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组成,河流自东向西入海。在某一条河流上共有两处与河流流向垂直的分水岭式悬崖和一段沿河流两岸发育的裂谷式悬崖(下图)。河流的溯源侵蚀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演化具有显著影响,高温多雨的气候是其背后重要的驱动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同步培优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二章第三节 一、单项选择题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B) A.①B.② C.③D.④ 2.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其沉积物最有可能依次是(A) A.河卵石中粗砂粉细砂 B.河卵石粉细砂中粗砂 C.粉细砂河卵石中粗砂 D.粉细砂中粗砂河卵石 3.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C) A.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B.该处河段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C.该处河段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D.③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②处早 [解析]第1题,从河流阶地的概念上,结合图中四点的位置可知②属于河流阶地。第2题,流水沉积作用有分异规律,体积大、比重大的颗粒先沉积,体积小、比重小的颗粒后沉积,故甲层为河卵石,乙层为中粗砂,丙层为粉细砂。第3题,图中两岸都有沉积物,河底也有大量沉积物,故该处以沉积作用为主,位于平直河道,A错;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沉积物较少,B错。③处沉积物位于较深的河道,根据河谷发育过程可知,该处沉积物晚于②处。 (2020·湖北四地七校高三联考)天然堤位于河漫滩上,是由洪水多次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小、挟沙能力降低,使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沿河分布的长堤。读天然堤示意图,完成4~5题。

4.下列河段容易出现天然堤的是(B) A.黄河中游B.黄河下游 C.长江上游D.长江三角洲 5.下列关于天然堤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剖面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外侧沉积物越靠近河床颗粒越细 B.天然堤剖面形态内侧坡陡,外侧坡缓 C.水平方向上同层沉积物有分选性 D.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 [解析]第4题,据材料可知,天然堤分布在地势平坦、河水流速小、泥沙大量沉积的河流下游地区的河漫滩,一般分布在河床两侧。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不易形成天然堤;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多形成河口三角洲,不易形成河漫滩;黄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最容易出现天然堤。第5题,天然堤沉积物的外侧受河床摩擦力和颗粒重力作用影响,越靠近河床流速越慢,颗粒物大的先沉积,A项符合题意;天然堤内侧靠近河流,河流流速快,因此内侧坡较陡,而外侧坡较缓,B项不符合题意;天然堤水平方向上受河流流速影响,越往下游,河流流速越慢,颗粒物越细,因此同层沉积物具有分选性,C项不符合题意;天然堤垂直方向上沉积物主要受重力分选,具有层理结构,D项不符合题意。 读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示村落分布的形态特点是(B) A.呈多边形B.呈带状 C.呈环形D.呈团状 7.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 A.受地形的影响,村落沿河谷而建 B.平原地区面积广大,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习题含答案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会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1·安徽巢湖期中)乌瓦茨峡谷位于塞尔维亚南部山区腹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造就了这里让人叹为观止的15个巨大河湾(下图显示部分景观),像U、V、A、C等字母。据此完成 1~2题。 1.乌瓦茨峡谷巨大河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B)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堆积 D.流水堆积 2.影响乌瓦茨峡谷河湾形态的因素主要有(C) ①植被丰富②地质构造③岩性差异④冬夏温差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峡谷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形成的,B正确。第2题,当地地质构造复杂,多峡谷,河流易侵蚀,②正确;当地岩性有所差异,一部分松软的岩层被侵蚀,而坚硬的岩层保留下来,形成了河湾,③正确。故C正确。 (2022·湖北黄冈期末)冲积扇的形成是河流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重要过程。地貌旋回说将地貌演化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三个阶段。根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不同,可以将它细分为旱扇和湿扇,湿扇位于湿润区,湿扇所在区域降水较多,因此湿扇上的河流都是常年存在的,而旱扇是暂时性河流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常只见干涸的河道。图1为旱扇和湿扇的示意图,图2为地貌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3~4题。 图1

图2 3.关于湿扇和旱扇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旱扇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B.旱扇沉积物中砾石磨圆度较好 C.冲积扇面积变化较大的为旱扇 D.旱扇规模取决于河流的水量 4.图中最可能形成大量冲积扇的阶段为(B) A.幼年期 B.壮年期 C.老年期 D.三个阶段都可能 3题,结合材料可知,湿扇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区域,多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A错误;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湿扇内部河流常年存在,所以流水作用时间长,湿扇沉积物中砾石磨圆度较好,B错误;湿扇发育区水量变化较大,冲积扇面积变化较大,C错误;旱扇的形成与洪水期流水的搬运作用密切相关,故旱扇的规模取决于河流的水量,D正确。第4题,由图2可知,幼年期地表相对平坦,一般无法形成冲积扇;而老年期河曲已经形成,地表趋于平坦,河流落差变小,不易形成大量冲积扇。壮年期地势落差大,流水作用强,最可能形成大量冲积扇,B正确。 (2021·山东枣庄期中)两个透明可封闭的玻璃容器中分别放置坡度和大小相近的土堆,取两个侧边底部开有孔洞的器皿置于土堆上,将两块大小和外形相近的冰块放置其中。将一组装置(实验组①)放置于室内遮阴处,另一组装置(实验组②)放置于室外烈日下,2小时后(冰块未融尽)观察实验现象。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堆积体模拟的地貌是(B) A.三角洲 B.冲积扇 C.沙丘 D.冰斗 6.该实验能观察到(D) A.堆积体甲比乙大 B.颗粒物a处比b处粗 C.甲沟比乙沟宽 D.乙沟比甲沟深 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土堆模拟的是山地,混合颗粒物在山前堆积形成以沟口为顶点,呈扇形的地貌,即冲积扇,B正确。第6题,实验组②在烈日下,实验组①在遮阴处,所以实验组②的冰块融化量更大,侵蚀的沟谷更深、更宽,形成的堆积体更大,两处颗粒物的粒径差别不大,D正确。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河谷的演变 (2021福建漳州质检)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型洼地。下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主要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侵蚀—搬运 D.搬运—侵蚀—堆积 题组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2022天津三中期中)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

3.河漫滩多分布在() ①河流上游②河流下游 ③河流凸岸④河流凹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 A.改道逐渐西移 B.水流速度减慢 C.搬运作用增强 D.溯源侵蚀加剧 5.下列河段河漫滩平原发育较好的是() A.横断山区的怒江段 B.松嫩平原的松花江段 C.江南丘陵的湘江段 D.黄土高原晋陕之间的黄河段 (2022吉林四平期中)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导致②阶段虚线圈内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堆积 D.地壳下陷 2

7.河流裁弯取直可以() A.增加航运路程 B.增加河道淤积 C.减弱洪水灾害 D.减小河流流速 (2021河北张家口期末)扇三角洲是指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可部分或全部沉没于水下。下图示意扇三角洲。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扇三角洲一般发育在() A.河流入湖(海)口 B.陡峻的湖(海)岸地带 C.近距冲积扇 D.河流上游 9.扇三角洲地带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 B.坍塌 C.地震 D.泥石流 题组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学案:第2章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 结合实例,解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结合资料,绘制示意图, 分析河谷的形成与演变。 (综合思维) 2.通过观察、实地走访,掌 握河流堆积地貌的分布与 特点。(地理实践力) 3.举例分析地貌形态对聚 落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1.河谷的演变过程是 什么? 2.河流的堆积地貌有 哪些类型?其分布 特征是什么?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 布有何影响? 一、河谷的演变 1.主要作用:河流对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 2.河谷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发育阶段侵蚀类型地貌特点 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 中期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 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道更 为弯曲,河谷拓宽 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以向下和向河谷两岸侵蚀为主。(×) (2)河流向源头侵蚀,使河流长度增加。(√) (3)河流发育初期的河谷形态为“V”形。(√) (4)河流在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教材思考]你知道长江岸线镇江段为什么会持续向北推移吗? 提示:长江岸线镇江段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为凸岸,北岸为凹岸,凸岸堆积,凹岸侵蚀,所以岸线不断向北推移。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比较典型。 2.冲积平原的类型 类型位置形成 山前冲积平原山前由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 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常沿河呈带状分布 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泥沙堆积而成,面积广大 将冲积平原的类型及位置连线。 [特别提醒](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2)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三角洲。 1.河流与聚落分布: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多数乡村的分布也与河流有关。 2.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提供有利条件 (1)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地理必修同步练习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测试 1.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切割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2.沟谷的形成主要是:() A. 流水沉积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3.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溶蚀 4.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A.溯源侵蚀B.下蚀C.侧蚀D.垂直地面的侵蚀5.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 A.断层上升B.褶皱隆起C.火山喷发D.泥沙沉积 6.有关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人海口地区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人海的口外海滨地区D.各部分均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7.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A.伸长、加深、展宽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D.展宽、伸长、加深 8.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A.河流阶地、大峡谷B.喀斯特地貌、陡崖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D.角峰、U型冰川谷 读图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9——10题。9.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10.与河流位置,a 、b、c对应的外力作 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11.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 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凹岸、凸岸均匀堆积 12.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 单元同步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单元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分) 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由于流水的冲刷与侵蚀,河道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度弃,形成湖泊。因为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所以称之为牛轭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中河道相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D.地壳下陷 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减小河流流速B.减弱洪水灾害C.增加航运距离D.增强河道淤积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河流() A.水流湍急B.水量季节变化小 C.右岸坡度小D.虚线为丰水期河岸 4.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可能的原因是() A.支流流速慢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侵蚀严重 C.干流水体对支流抬升作用小D.汇入处落差大

5.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下图为某区域同一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题。图中甲处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A.480米B.360米 C.420米D.280米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甲山5900米处发现一块高山栎树叶化石,年龄为200多万年。然而这类阔叶树现在在同纬度生长的海拔上限是3000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年降水量能达到2000毫米以上。读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板块张裂形成裂谷①板块挤压致青藏高原隆起①流水溯源侵蚀①流水下切侵蚀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7.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2021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选择题 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洪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②波浪作用明显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1.B 2.C 【解析】1.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并非只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①错,③正确;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也并非只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存在,②错,④正确。故选B。 2.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汊流较多,地处河流入湖口或入海口附近,受波浪的影响明显,①错,②正确;三角洲地处河流入湖口或入海口附近,受海洋或湖泊(有时候为咸水湖)的影响较强,土壤盐碱化明显,土壤并不肥沃,而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土层深厚,土壤较为肥沃,③错;三角洲地区沙洲、沙岛发育,④正确。故选C。 在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流淌着众多世界级的大河。这些河流的曲流形态高度发育,而且极为密集。借助摄影师的航拍照片,我们可以欣赏到这些奇妙的河曲(也称为蛇曲)景观群(如图所示):蜿蜒的河流仿佛天书,弯曲的牛轭湖形如新月……若从世界范围看,西伯利亚应是河曲景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西伯利亚河曲形态特征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地形平坦②地广人稀③冻土广布④河流两岸岩性坚硬⑤河流水量丰富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 4.西伯利亚地区河流的补给量最大出现在() 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 5.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又称热喀斯特地貌。热融作用使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形成沉陷漏斗、洼地,积水后成为热喀斯特湖,多发育于平原或高原地区。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的岸边,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热喀斯特湖”。这些热喀斯特湖() A.发育在石灰岩广布地区B.会使冻土层逐渐变薄或被切穿 C.为断裂下陷所形成D.会继续陷落形成天坑 【答案】3.C 4.B 5.B 【解析】3.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侧蚀作用强,河道易弯曲,①正确;地广人稀不属于自然因素,②错误;冻土使得河流不易向下深切,而是容易沿着河道两岸摆动,向两侧侵蚀,③正确;河流两岸岩性坚硬,不利于水的侧向侵蚀,④错;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漫长,降雪量大;又由于纬度高,蒸发量小,因此河流拥有充沛的水量。而水则是塑造河曲的主要外力,⑤正确。故选C。 4.西伯利亚地区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该区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大量积雪会在5、6月解冻,然后迅速汇集到各条河流的干支流。故选B。 5.由热喀斯特湖的成因可知,石灰岩广布并非它形成的必要条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相对于冻土较高,所以湖泊中的积水会加快湖底和湖泊周围的冻土退化速度,使冻土变薄或被切穿;天坑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热喀斯特地貌并非喀斯特地貌;热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并非断裂下陷。故选B。 如图示意我国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的阶地剖面图,该河谷分布着不同时期形成的三个河流

新教材2022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训练-第2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第二章第三节 【A基础练·等级考测试】 时间:20分钟总分:44分 [知识点1: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地貌。知识点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读某地理事物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 2.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B.冰川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 【答案】1.D 2.C[解析]第1题,根据河谷的发育,从初期到后期,河谷由窄变宽,可判断其形成过程是丙—丁—甲—乙。第2题,河谷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 [知识点1、2]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第3~4题。 3.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分别是() 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B.洪(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4.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 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位于河流流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育洪(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第4题,a区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 [知识点2]下图为我国晋南地区汾河流域龙山时期(距今约4 350—3 950年)和东周时期聚落分布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与冲积平原相比,台塬地区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平坦B.土壤肥沃 C.热量充足D.水患较少 6.东周时期比龙山时期气候较() A.冷干B.冷湿 C.暖干D.暖湿 【答案】5.D 6.A[解析]第5题,塬指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地貌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因此台塬地区比冲积平原海拔高,离河流相对较远,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