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信息技术导论2

医学信息技术导论2

医学信息技术导论2
医学信息技术导论2

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医学信息技术导论(matlab部分)姓名:梅世宇

学号: 201058002 班级:电医1001 教师:唐洪老师

日期: 2012年7月12日

一.题目

搜索MIT-BIH数据库的网络地址

(1)下载一例心律失常病人的心电信号

(2)下载一例正常人的心电信号

(3)利用数据库提供的matlab函数,读取心电信号

(4)查阅资料,学习心率变异的概念及应用

(5)编写matlab程序对心电信号作图,找出所有R波发生位置(数据中提供了R波的位置),计算出心动周期,画出心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体会正常心律和异常心律的差异。

二.原理

心电图产生

心脏不断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循环系统中不断地流动。心脏同生物体地其他组织一样在兴奋过程中产生电位变化。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神经肌肉的生物电现象一样分为静息电位和兴奋时的动作电位。人与哺乳动物的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90mv。当心肌细胞由静止状态进入兴奋时,即产生动作电位。心肌的动作电位起初迅速上升,跟着是一相当长的周期,在此期间电势最初下降很慢,然后较快,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心脏传导系统主要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以及浦肯野氏纤维构成。心肌动作电位开始于右心房的窦房结,然后沿结间束传至房室结,再传至房室束,沿房室束的左右束支,几乎同时传至两侧心室的全部心内膜后,经浦肯野氏纤维传至心室外膜。由于人体体液是良导体,心脏的每个心动周期所伴随的生物电变化可以传达到身体表面的各个部位。各部分心肌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综合而成的电信号由引导电极从体表或胸腔测得,经放大后显示或描记下来的波形,就是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它反映了心脏兴奋的产生、

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一般正常人心率为60-100 次/分,心电图的频率范围在0.05Hz~100Hz,幅值为10μV ~5mV。

心电波形简介

伴随着心脏收缩与舒张,心电波形依次会出现P 波、PR 间隔、QRS 复合波、ST 段、T 波、U 波的周期变化。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心血管疾病,最常采用的是标准12导联系统测量。

典型的心电图由下列各波组成:

P 波:由心房的激动所产生,前一半主要由右心房所产生,后一般主要由左

心房所产生;反映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正常P 波的宽度不超过0.11s,最高幅

值不超过2.5mm。

PR 间隔:从P 波起点到QRS 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表示从心房去极化到心

室开始去极化的电活动过程。正常范围是0.12-0.2s,随着年龄增长而有加长的趋势。

QRS 波群:从Q 波开始至S 波终了的时间间期。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变化。正常人最高时限不超过0.1s。

ST 段:从QRS 波群的终点到T 波起点的一段。正常人ST 段是接近基线的,与基线间的距离不超过0.05mm。

T 波:代表心室除极后复极时所产生的电位影响。T 波在ST 段之后发生,所占时间较长;波形比较低,在R 波为主的心电图上,T 波不应低于R 波的1/10。

心电研究的应用

心脏的活动状态除了反映在心律上,更主要是通过 ECG 中P、QRS、和T 形波以及它们的各种ST 段的参数、RR 间期、PP 间期、PR 间期、QT 间期(幅度、宽度、斜率等)反映。ECG 信号分析,重要的是进行ECG 信号的特征点参数提取和特征波形段的识别和定位,这是ECG 分析诊断系统的关键,其准确性、可靠性的好坏决定着诊断与治疗心脏病患者的效果,乃至挽救病人生命的成败。

利用计算机辅助医生进行ECG 分析,能够帮助医生准确高效诊断,提高诊断的可靠性。自动检测为心电自动诊断系统提供准确的各项参数数据,心电检测主要集中在QRS 波检测,P 波检测,T 波检测。QRS 波检测是ECG 检测中的首要问题, QRS 波检测不仅是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而且只有在QRS 波确定以后才能分析ECG的其它细节信息。精确定位 R 波再进一步用算法判定QRS 复合波群的起始点和终点。

常用的R峰检测方法有幅度法、斜率法、面积法、阈值法、小波变换法。两种或多种的方法结合的QRS 检测方法是当今的趋势。

心电自动检测与分析的研究,也已经有了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法。可以考虑先试用一些相对简单的算法,得到一定的检测结果,在此基础之上,再实现比较复杂效果更好的算法。目前,心电检测在进一步提高信号的检测率、准确率以及使得分析诊断系统小型化更加智能化方面仍有大量的研究空间。总的来QRS 波检测的途径可以分为硬件检测和软件检测。

physionet 心电数据库

PhysioBank 包含供生物医学研究用的生理信号数据存档

https://www.doczj.com/doc/8e4228168.html,/

MIT-BIH Arrhythmia Database 心率失常数据库.

MIT-BIH ST Change Database ST变化数据库

MIT-BIH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 Database 前心室心率失常数据库

MIT-BIH Long-Term Database 长时间心电数据库

European ST-T Database 欧洲ST-T 数据库

MIT-BIH Normal Sinus Rhythm Database 正常窦性心律数据库

PhysioToolkit 包含生理信号分析和处理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库

https://www.doczj.com/doc/8e4228168.html,/physiotools/wfdb-windows-quick-start.shtml

数据库中心电数据格式、标注格式、头文件格式:

心电数据库包含的就是心电数据记录的集合。每一条记录,以记录名称标识。大多数情况下,一条记录包含至少三个文件,分别是以记录名称为文件名,后面接不同的后缀,不同的后缀表明文件的不同类型。如对于MIT-BIH 心律失常据库(MIT-BIH Arrhythmia Database)中的记录100,有三个文件100.dat,100.hea , 100.atr 均是该条记录的文件。

头文件(.hea)是短的文本文件,长度为100字节左右,包含记录的一般的信息,如导联信息、采样频率、记录长度、数据文件格式、病人年龄、性别、用药情况病情简述等等;数据文件(.dat)记录了A/D 变换后心电图的数据,采用212 格式存储,即3 个字节存储2 个采样点的数据;注释文件(.atr)记录了专家们人工对各个心电波形的标注结果,用于校验算法有效性和准确程度。

三.程序

Abnormal.m

PATH=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matlab\重新整合02\心率失常数据'; % path, where data are saved HEADERFILE= '800.hea'; % header-file in text format

ATRFILE= '800.atr'; % attributes-file in binary format

DATAFILE='800.dat'; % data-file

SAMPLES2READ=500; % number of samples to be read

% in case of more than one signal:

% 2*SAMPLES2READ samples are read

%------ LOAD HEADER DATA --------------------------------------------------

fprintf(1,'\\n$> WORKING ON %s ...\n', HEADERFILE);

signalh= fullfile(PATH, HEADERFILE);

fid1=fopen(signalh,'r');

z= fgetl(fid1);

A= sscanf(z, '%*s %d %d %d',[1,3]);

nosig= A(1); % number of signals

sfreq=A(2); % sample rate of data

clear A;

for k=1:nosig

z= fgetl(fid1);

A= sscanf(z, '%*s %d %d %d %d %d',[1,5]);

dformat(k)= A(1); % format; here only 212 is allowed

gain(k)= A(2); % number of integers per mV

bitres(k)= A(3); % bitresolution

zerovalue(k)= A(4); % integer value of ECG zero point

firstvalue(k)= A(5); % first integer value of signal (to test for errors)

end;

fclose(fid1);

clear A;

%------ LOAD BINARY DATA --------------------------------------------------

if dformat~= [212,212], error('this script does not apply binary formats different to 212.'); end; signald= fullfile(PATH, DATAFILE); % data in format 212

fid2=fopen(signald,'r');

A= fread(fid2, [3, SAMPLES2READ], 'uint8')'; % matrix with 3 rows, each 8 bits long, = 2*12bit fclose(fid2);

M2H= bitshift(A(:,2), -4);

M1H= bitand(A(:,2), 15);

PRL=bitshift(bitand(A(:,2),8),9); % sign-bit

PRR=bitshift(bitand(A(:,2),128),5); % sign-bit

M( : , 1)= bitshift(M1H,8)+ A(:,1)-PRL;

M( : , 2)= bitshift(M2H,8)+ A(:,3)-PRR;

if M(1,:) ~= firstvalue, error('inconsistency in the first bit values'); end;

switch nosig

case 2

M( : , 1)= (M( : , 1)- zerovalue(1))/gain(1);

M( : , 2)= (M( : , 2)- zerovalue(2))/gain(2);

TIME=(0:(SAMPLES2READ-1))/sfreq;

case 1

M( : , 1)= (M( : , 1)- zerovalue(1));

M( : , 2)= (M( : , 2)- zerovalue(1));

M=M';

M(1)=[];

sM=size(M);

sM=sM(2)+1;

M(sM)=0;

M=M';

M=M/gain(1);

TIME=(0:2*(SAMPLES2READ)-1)/sfreq;

otherwise % this case did not appear up to now!

% here M has to be sorted!!!

disp('Sorting algorithm for more than 2 signals not programmed yet!');

end;

clear A M1H M2H PRR PRL;

fprintf(1,'\\n$> LOADING DATA FINISHED \n');

%------ LOAD ATTRIBUTES DATA ----------------------------------------------

atrd= fullfile(PATH, ATRFILE); % attribute file with annotation data

fid3=fopen(atrd,'r');

A= fread(fid3, [2, inf], 'uint8')';

fclose(fid3);

ATRTIME=[];

ANNOT=[];

sa=size(A);

saa=sa(1);

i=1;

while i<=saa

annoth=bitshift(A(i,2),-2);

if annoth==59

ANNOT=[ANNOT;bitshift(A(i+3,2),-2)];

ATRTIME=[ATRTIME;A(i+2,1)+bitshift(A(i+2,2),8)+...

bitshift(A(i+1,1),16)+bitshift(A(i+1,2),24)];

i=i+3;

elseif annoth==60

% nothing to do!

elseif annoth==61

% nothing to do!

elseif annoth==62

% nothing to do!

elseif annoth==63

hilfe=bitshift(bitand(A(i,2),3),8)+A(i,1);

hilfe=hilfe+mod(hilfe,2);

i=i+hilfe/2;

else

ATRTIME=[ATRTIME;bitshift(bitand(A(i,2),3),8)+A(i,1)];

ANNOT=[ANNOT;bitshift(A(i,2),-2)];

end;

i=i+1;

end;

ANNOT(length(ANNOT))=[]; % last line = EOF (=0)

ATRTIME(length(ATRTIME))=[]; % last line = EOF

clear A;

ATRTIME= (cumsum(ATRTIME))/sfreq;

ind= find(ATRTIME <= TIME(end));

ATRTIMED= ATRTIME(ind);

ANNOT=round(ANNOT);

ANNOTD= ANNOT(ind);

%------ DISPLAY DATA ------------------------------------------------------ figure(1); clf, box on, hold on

plot(TIME, M(:,1),'r');

if nosig==2

plot(TIME, M(:,2),'b');

end;

for k=1:length(ATRTIMED)

text(ATRTIMED(k),0,num2str(ANNOTD(k)));

end;

xlim([TIME(1), TIME(end)]);

xlabel('Time / s'); ylabel('Voltage / mV');

string=['ECG signal ',DATAFILE];

title(string);

fprintf(1,'\\n$> DISPLAYING DATA FINISHED \n');

% ------------------------------------------------------------------------- fprintf(1,'\\n$> ALL FINISHED \n');

t_abnormal=diff(ATRTIMED); %差分方程计算出心动周期

T_abnormal=mean(t_abnormal);

D=60./t_abnormal;

len=length(ATRTIMED); %R波次数画出心率随时间变化图

pause(1);

figure,plot(ATRTIMED(1:len-1),D,'-*');

grid;

axis([0 10 0 100]); %规定横纵坐标范围

xlabel('time/s');

ylabel('次/min');

title('Figure2-不正常心率随时间变化图');

normal.m

clc;clear all;

plotATM('normal','https://www.doczj.com/doc/8e4228168.html,');

grid on;

legend('Normal-ECG',-1);

ylabel('Voltage(mV)');

title('Figure2-normal ECG signal');

axis([0 10 -2 2]);

[x y]=ginput(11)

for i=1:11

text(x(i),y(i),'R');

end

t_normal=diff(x);

T_normal=mean(t_normal);

f=60./t_normal;

figure;

plot(x(1:10),f,'m--o');

grid on;

title('Figure4-正常心率随时间变化图');

xlabel('time/s');

ylabel('次/min');

四.仿真结果

异常心率图

异常心率随时间变化图

正常心率图

正常心率随时间变化图

六.参考文献

[1] https://www.doczj.com/doc/8e4228168.html,/

[2]张卫华,李哲英,基于matlab 的ECG 信号QRST 波检测算法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12 总第86期

[3] 徐玮,ECG波形分类算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8

[4] 心电信号的提取和matlab编程,百度文库

信息技术导论期末大作业

信息技术导论期末大作业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信息技术导论课程为专业考查课程,请各位同学选择一下所有题目中的任意4个题目进行答题,每题25分,总计100分。若同学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有意见或者建议,请在最后提出,有附加分值10分,加满100分为止。 1、简述什么是信息?信息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25分) 2、什么叫信息活动?试举至少三个生活中信息活动的实例进行说明?(25分) 3、什么叫信息技术?试举至少三个信息技术实例并说明其原理与作用。(25分) 4、现代汽车技术是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典型实例,特别是无人驾驶骑车,请结合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至少找到五处现代汽车上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并简单说明原理。(25分) 5、试阐述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25分) 6、试阐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与微电子技术的关系?(25分) 7、自己查阅资料或文献,阐述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并说明其与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关系?(25分) 8、如果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就是微电子技术中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你认为正确吗?回答问题并讲述你的理解?(25分) 9、现代交通与信息技术有关系吗?请说出你的见解并阐述理由?(25分) 10、你听说过智能控制技术吗?查阅文献资料,回答什么是智能控制技术,并简单分析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25分) 11、你听说过机器人技术吗?查阅文献资料,回答什么是机器人技术,并简单分析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25分) 12、列举你身边有可能存在的信息技术,说明其为什么是信息技术?(25分) 13、简述信息、信号、知识、情报四个名词各自的含义,并分析信号、知识、情报与信息之间的关系。(25分) 请提出本课程教学的意见或建议!(10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学习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学习报告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课使我受益匪浅,课上所讲授的有关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与憧憬。其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有关图像处理,网络搜索引擎,信息复原和信息安全,算法实现这些课程。而在这当中对我来说吸引力最大的是李庆老师的算法实现这节课。 在从众多老师的授课中多次提到了2016年上半年的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事件,李庆老师则是较多的为我们介绍了其中涉及到的算法原理。我个人对此很感兴趣,因而对此做了一个粗浅的了解。 阿尔法狗是谷歌旗下的DeepMind项目的成果,在与李世石一战成名之后,它的先进的AI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社会上也掀起了新一轮关于AI的讨论热潮。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围棋是人类对抗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块阵地。这种说法的产生是由于围棋的棋盘变化极多(状态复杂度约为10^170),因此曾经的单纯依靠概率计算的AI始终攻克不了围棋这座难关(如五子棋就被证明先手必赢)。但阿尔法狗成功地战胜了前世界围棋第一李世石,这确实AI发展上的一大历史性事件。 DeepMind团队使用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在获得了大量的围棋对战样本后,DeepMind团队编写了可以模拟人类棋手的策略函数P_human,给定某个棋局状态s,它可以计算出人类选手可能在棋盘上落子的概率分布a = P_human(s),利用这个函数已经初步可以达到人类棋手业余六段的水平,但距离围棋顶尖水平还很远。因此DeepMind团队结合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围棋AI:CrazyStone的算法:蒙特卡洛搜索树(Monte-Carlo Tree Search)。该算法可以实现AI的自我博弈,同时可以对博弈样本进行最优化分析。利用P_human来优化CrazyStone使蒙特卡洛搜索树(Monte-Carlo Tree Search)得评估优化效率提高。在此后的研发中为了提高速度又开发出了P_ human_Plus

信息技术导论---必考_共7页

信息技术导论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香农):信息是有秩序的度量,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消除或减少,是有组织化程度的度量。 2、数据、消息、信号与信息的区别: 一、数据是对客观实体的一种描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数据是未加工的信息,而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以后能为某个目的使用的数据,信息是数据的内容或者诠释。 二、信息是包含在消息中的抽象量,消息是具体的,其中蕴含着信息。 三、信号是把消息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物理量。信号携带消息,是消息的运载工具。 3、信息技术四基元(核心技术):感测技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包括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 通信技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长。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光通信技术、无线技术。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思维感官功能的延长。包括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控制技术:效应感官功能的延长。包括线性控制。 4、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技术。 5、信息技术的主要支撑技术:微电子技术,研究核心:集成电路或集成系统的设计制造 第二章 1、计算科学定义: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对其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实现和应用等进行的系统研究。 2、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设计科学与方法论,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人工智能与知识处理,网络、数据库及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论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史。 3、计算机科学的领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学科知识领域:信息技术基础,人机交互,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管理等。 第三章 1、冯.诺依曼原理:一、计算机可以使用二进制;二、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都可以存储在机内;三、计算机系统由储存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2、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CA研制成功。(电子管计算机) 3、现在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一、采用电子管计算机的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 二、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8-1964) 三、采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四、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1970至今) 4、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超强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实现自动控

南邮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

简述信息传递模型,并以光信息传递过程为例说明。信源——磁盘,变换——编码,调制,信道——光纤,还原——探测、解码,信宿——磁盘(图一)什么是光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分为哪两大类?光电子技术就是光波段的电子技术,包括各种光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的技术。什么是信息光电子技术?信息光电子技术按功能如何分类?光电子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信息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与微波技术相比,光电子技术有哪些优点?角分变率高,距离分辨率高,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光谱分辨率大,非线性光学效应强按照国际惯例,光电子器件主要包含哪些?阴极射线管,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全息器件,变像管,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光调制器,液晶显示器,光存储器,光波导,光探测器,太阳能电池,摄像管以及克耳盒之类的点光器件光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中主要有哪些应用?通信,工业生产,科研,诊断和医疗,印刷和办公自动化,交通运输,音像和娱乐,测绘和遥感,安全防卫,条形码识别光电子器件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固态化、小型化、集成化和廉价化,工作波段范围扩大响应速度加快,更加适应恶劣环境什么是激光?通过辐射的受激发射实现光的放大激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单色性好,方向性好,相干性好,瞬时性,亮度高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有哪三种基本过程?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发射说明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的过程和特点?自发辐射的过程:如果原子处于高能级E2,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即使没有任何外来影响,它也必然会自发的向E1跃迁,同时释放出光子hv。特点:传播方向、初相位及偏振状态均呈随机分布受激辐射:同时释放出一个新的光子hv,连同外来光子变成两个光子。当外来光子能量hv =E2-E1时,处于E2上的原子就可能感受到外来光子的刺激(作用)而下跃迁到E1上,特点: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与引起受激辐射的外来光子具有相同的特征(频率、相位、振动方向及传播方向均相同)。其主要区别是什么?自发辐射产生的光不相干,受激辐射产生相干光激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必要:粒子数反转分布、减少震荡模式-开始光学谐振腔的作用,充分:起振条件-初始增益大于损耗,稳定震荡条件-饱和增益等于损耗光学谐振腔的构成及作用是什么?工作物质,两块反射镜:相互平行,与工作介质轴线垂直,平面或球面。作用:增加工作介质的有效长度,使受激辐射过程成为主导;维持光振荡,输出稳定激光束;对光束方向性加以选择,获得高度方向性的激光;选择激光频率。简述激光形成的全过程。由泵源激励具有亚稳态能级的激活粒子(存储在介质中,

信息技术导论 2

《信息技术导论》 论文题目: 云中漫步——迎接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云中漫步——迎接云计算时代的到来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武汉 430074) 【摘要】当前,全球IT产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声势浩大的“云计算”浪潮。云计算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应用获取软件和计算能力,这一模式将会给传统的IT业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云计算正在成为IT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在未来的日子里,云计算将会给世界带来更多改变。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没有人怀疑云计算时代已经在地平线上露出了第一道曙光。 然而,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和范围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对于云计算最终将以怎样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也是莫衷一是。那么,本文将从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来了解云计算。 最后,让我们一起迎接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体验“云中漫步”的乐趣。【关键词】云计算定义主要特征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发展 一、认识云计算 1、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云计算至今为止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组织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至少有25种以上。例如,Gartner认为,云计算是一种使用网络技术并由IT使能而具有可扩展性和弹性能力作为服务提供给多个外部 用户的计算方式;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实验室对云计算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个提供便捷的通过互联网访问一个可定制的IT资源共享池能力的按使用量付 费模式(IT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服务),这些资源能够快速部署,并只需要很少的管理工作或很少的与服务供应商的交互”等等。随着应用场景的变化和使能技术的发展,关于云计算的定义还在不断产生新的观点。 云计算将网络上分布的计算、存储、服务构件、网络软件等资源集中起来,基于资源虚拟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它可以实现计算与存储的分布与并行处理。如果把“云”视为一个虚拟化的存储与计算资源池,那么云计算则是这个资源池基于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互联网是最大的一片“云”,其上的各种计算资源共同组成了若干个庞大的数据中心及计算中心。 但是,云计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名词,并不仅仅意味着一项技术或一系列技术的组合,它所指向的是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通过网络以 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

医学信息学概论

1. (1)何为电子病例? (2)有何作用和意义? 答:(1)包括个人的医疗记录,个人的健康记录等,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给予临床决策服务,反映了患者整个的医疗过程,储存了患者全部的医疗信息,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简言之,电子病例就是就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有序诊疗信息集群的计算机系统。 (2)提高医疗工作效率;远程提高医疗工作质量;规范病历书写;为医院管理服务;患者信息的远程共享;为宏观医疗管理管理服务;为科研和教学服务。 2.门急诊信息系统有哪些功能? 答:(1)从患者的角度看,每个患者在系统中会拥有一份唯一的、完整的、长久的医疗信息档案。通过建立电子病历,每个患者在医院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不同时期的检查、治疗、影像等所有相关数据都实现电子录入、保存甚至远程调阅。患者可以查询、打印明细的医疗费用清单,最大限度的获得知情权,方便报销等事务。 (2)从医护人员的角度看,医护人员身份电子化,医院每个职工在信息化中具有唯一的身份标志,使用加密锁进行身份识别。医疗工作实现无纸化和计算机化,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各终端之间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 (3)从经济核算的角度看,在财务、门诊、住院、设备、物流信息化的基础上,可自动完成各部门的工作核算量考核,成本核算、效益

分析,进而根据这些数据从经济核算的角度对全院实现宏观和微观的调控。 (4)从管理者角度看,在信息深加工系统支持下,实现院长综合查询与分析,各级管理可以方便的从系统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发布管理信息。 (5)从系统的集成角度看,异构系统实现无缝的衔接,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实现信息交互和信息融合。 (6)从网络的角度看,医院拥有自己的网站作为对外信息的窗口,所有的数据都架构在网络上,所有的仪器和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并进行网络管理,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3. (1)何谓LIS? (2)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1)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临床实验室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并提供分析及诊断支持的信息管理系统。 (2)由硬件部分、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和LIS应用软件组成。 ◇硬件部分: 硬件部分主要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条码打印机、条码扫描仪等外部设备。 ◇操作软件: 操作系统(OS)软件是连接硬件组织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OS提

农业信息技术导论

一、判断 1、1985年开始,科技部把农业专家系统等智能农业技术列入了863计划的重点课题。(X) 2、W 3、W 4、R 5、R 6、R 7、W 8、R 9、W 10、W 二、填空 ①20世纪末,计算机在日本农业生产部门的应用已达到 93 %以上,美国则有 15 %的农户使用“精确农业”技术进行田间耕作。 ②常见的虚拟现实外部器件包括头盔显示器、图形眼镜、立体声耳机与数据服,数据手套及脚踏板等设备。 ③“精准农业”中使用的智能农机具主要包括可进行产量测量的联合收割 机、能控制播深和播量的变量处方播种机;控制施肥量的施肥机;控制剂量的精细变量喷药机等。 ④推理机工作时,针对当前问题的条件或已知事实出发,反复匹配知识库中的知识,获得新的结论,以得到问题求解方法。 ⑤在温室环境控制中,计算机主要控制光照、温度、湿度、O2、N2、CO2 等气候因子。 三、名词解释 ①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农业产业相结合的产物, 是计算机、信息存储与处理、通讯、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移植、消化、吸收、改造、集成的结果,是系统、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把农业资源、环境中大量有用数据采集并存储起来,通过分析整理发现问题,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虚拟植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它以植物个体为对象,具有三维效果和可视化的功能。 ③VMRL:VRML是虚拟实境描述模型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的简称,是一种用来描述三维物体及其行为的建模语言。但更确切地说,VRML实际上是描述虚拟环境场景的一种标准,用于在INTERNET 上建立交互式的三维多媒体境界。 ④农业决策知识系统:是一种服务于农业决策工作的交互式知识信息系统,它以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为基础,以数据库、知识库、决策模型为依托,对农业生产、管理等领域问题提供决策支持,主要用于处理农业决策过程中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 ⑤L系统:L系统是美国生物学家Lindenmayer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形式语言。L系统是一种字符重写系统,它通过对公理应用产生式是进行有限次迭代后,对产生的字符串进行几何解释,就能生成非常复杂的图形。 四、简答 ①当前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哪些? 答:(1)田间生产管理 (2)设施栽培 (3)水产养殖和畜禽饲养 (4)农产品加工与储藏 (5)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课论文

1.绪论 当今,数字信号处理[1] (DSP:Digtal Signal Processing)技术正飞速发展,它不但自成一门学科,更是以不同形式影响和渗透到其他学科:它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与国防建设紧密相连;它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 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数字化是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基础,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信号多种多样,例如广播信号、电视信号、雷达信号、通信信号、导航信号、射电天文信号、生物医学信号、控制信号、气象信号、地震勘探信号、机械振动信号、遥感遥测信号,等等。 数字滤波技术是数字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的重要分支[2-3]。无论是信号的获取、传输,还是信号的处理和交换都离不开滤波技术,它对信号安全可靠和有效灵活地传输是至关重要的。在所有的电子系统中,使用最多技术最复杂的要算数字滤波器了。数字滤波器的优劣直接决定产品的优劣。 MATLAB是美国Math works公司推出的一套用于工程计算的可视化高性能语言与软件环境。MATLAB为数字滤波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一个直观、高效、便捷的利器。它以矩阵运算为基础,把计算、可视化、程序设计融合到了一个交互式的工作环境中。MATLAB退出的工具箱使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可以直观方便地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其中的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小波等工具箱为数字滤波研究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几乎在所有的工程技术领域中都会涉及到信号的处理问题,其信号表现形式有电、磁、机械以及热、光、声等。信号处理的目的一般是对信号进行分析、变换、综合、估值与识别等。如何在较强的噪声背景下提取出真正的信号或信号的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是信号处理的首要任务。 数字滤波器,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如通讯、HDTV(高清晰度电视)、雷达、图象处理、数字音频等实际应用上都有着美好的技术前景和巨大的实用价值。 基于matlab实现数字滤波设计,可通过修改滤波器的参数十分方便地改变滤波器的特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理解其工作原理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开发稳定性好的滤波器系统。掌握滤波器的设计技术和原理能为在通信领域、信号处理领域等诸多领域中对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提供技术和准备,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的与意义 2 MATLAB简介

信息技术导论结课报告

信息技术导论结课报告 ——谈对计算机的认识信息技术导论这门课,改变了我以往对计算机的认识,让我明白了到底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使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深的了解。 “计算机”,在我看来,顾名思义,就是计算的机器,这种计算不同于人的大脑的计算,但又与人的计算有着相似之处。首先,人是有生命的个体,而计算机终究还是一个机器,这是人与计算机根本上的区别,所以计算机的计算有别于人类大脑的计算。人是如何计算的呢?首先,人得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则:乘法法则、加法法则等等,记忆这些法则,然后根据这些法则,做人习惯的基于十进制的运算;那么计算机又是如何计算的呢?它说到底还是一个冰冷的机器,本身是什么都不会做的,必须要人们先给它一系列的指令,然后它根据这些命令去做基于01的储存记忆、逻辑运算,这样看来,计算机也是先习得一些规则(人给它的指令),然后根据这些规则,去进行储存、运算的。所以我说计算机和人类的计算有着相似之处。现在人们接触最多的大多数是微型计算机,比如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手机、工作生活中的电脑、甚至是小小的智能手表,都是计算机。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如此的普及,是与其“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有逻辑判断能力、

有自动控制能力”的特点密不可分的。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计算机可以说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那么计算机最初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现代计算机的划代原则主要是依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不同来划分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第一代(电子管数字计算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其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维修复杂,但它奠定了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第二代(晶体管数字计算机):晶体管的发明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逻辑元件采用了晶体管以后,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耗电减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已开始使用更先进的磁盘;软件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还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应用以科学计算和各种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用于工业控制;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逻辑

医学信息学概论大纲

医学信息学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专业用)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medical informatics 先修课程:医学信息学概论 后续课程: 课程性质:学科专业课 总学时数:72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上机学时: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考试;学分:4学分; 一、课程简介 医学信息学是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存储、检索并有效利用,以便在卫生管理、临床控制和知识分析过程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它是信息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遍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人类健康的每一个角落。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当今医学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主要功能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与基础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根据教学任务成立教学小组,设组长一名,按大纲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本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医学信息学的概念 2.熟悉:医学信息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医学信息技术的种类 3.掌握: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1.了解: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史 2.熟悉:医学信息学的研究进展 3.掌握: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计划学时】4学时 第二章信息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种类、计算机网络种类、信息处理包括的内容、数字媒体 的应用、信息系统的种类和发展趋势 2.熟悉:信息技术包括的内容、信息资源的特征和所遵循的原则 3.掌握:数据库组成部分,DBMS的基本功能;规划和设计数据库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及其网络 2. 信息资源与数字媒体 3.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4.知识管理与知识发现 【计划学时】8学时 第三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什么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意义 2.熟悉: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建设医院信息系统要注意的策略问题

信息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专业同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和一年级其他专业同学所修学的课程“计算机基础”有很大相同之处。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导论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和信息技术导论,从课时量而言,两者比例约为4:1。总学时数为58,其中教学时数为30,学生上机实验时数为28,学分为3。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及Windows 7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基础内容等。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了解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的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用文档的组织与处理;熟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础知识,掌握Excel 2010的使用;掌握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10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常识,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系统Outlook 2010和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的使用;了解数据库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常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信息专业的特点和就业,信息技术的热门研究方向如数据挖掘等。 三、主要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基础部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史;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与分类;计算机的工作特点与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什么是信息? 信息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无处不在。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物质资源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材料,能量资源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则为人类的学习和各个领域的生产提供了素材和知识来源。因此,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广义地说,凡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它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3、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信息技术,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4、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信息技术导论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导论心得体会 对于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尤其是对大学的课程,更是一无所知。我学的是测控专业,,连最基本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都不知道,所以很是烦恼。而通过上信息导论课,让我在上专业课之前奠定了一些知识基础。学到了许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让我觉得计算机也不是特别的神秘,只要多学习知识,多动手练习,就会有所提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对计算机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不再那么迷茫,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通过导论课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计算机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电子计算机,ENIAC,1946.2,美国。现代计算机重要奠基人物美藉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Johnvon Neumann)。计算机的类型有:PC机,工作站,大型通用机,巨型机,服务器。我还知道了计算机是采用二进制编码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五大模块: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内存储器包括RAM(随机存储器):是用户程序和数据使用的存储器,断电后,RAM中的信息随之丢失。和ROM(只读存储器):是用来存放固定的程序(如:BIOS)和信息,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保持不变。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 :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 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光盘等。内存和外存本质的区别是能否被中央处理器(CPU)直接访问。CPU不能直接执行外存中的程序,处理外存中的数据。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计算机中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UNIX、语言处理程

序Turbo C 、连接程序LINK、诊断程序QAPLUS、WINTEST、数据库系统FoxPro、Oracle。和应用软件:文字处理软件WPS、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等。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有:MS-DOS:字符型单用户操作系统。MS-DOS的组成(4个模块):BOOT、IO.SYS、MSDOS.SYS、https://www.doczj.com/doc/8e4228168.html,。Windows:Windows 95/98有图形用户界面的多任务的操作系统。Windows NT/2000是图形界面的网络操作系统。UNIX:是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系统本身采用C语言编写。Linux :是运行在PC机上的免费具有UNIX 特性的操作系统。有了这些知识的积攒,使我对计算机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它的结构、组成,明白了许多。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电气信息专业未来的培养方案和大二以后要学的知识。我觉得对我们新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对将来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规划更加明确了。一、培养目标 1.信息工程专业 以计算机科学理论为基础,系统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并应用于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等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软、硬件相结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沟通能力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IT行业(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销售、教学、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结课论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1202班杨恩泽12213056 通过几周的专业导论课,我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我发现我对电子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小时候对电子产品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因此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期待着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相信有兴趣做引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在电子信息领域里取得一番成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下面谈谈我自己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认识和前景。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概述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根据21世纪信息时代的市场要求,于98年确立的电子与信息类较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一大批具有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能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所以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必不可少的。该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是学生需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的基本训练,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同时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前沿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领域有数字信息处理、电子和光信息技术、高频技术和通讯网络等。基于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技术)的重要性,电子计算机和电脑程序起了主导作用。现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技术。 三、专业培养与目标定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信息与计算科学导论

信息与计算科学导论 专业介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高校情况: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为背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个人看法: 21世纪是信息化的年代,人类迈进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1. 信息化到来,使得人们的生活将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人们普遍用银行卡消费,消费 中的安全让人担忧,所以社会需要这方面人才,信息化的到来将带来生活方式的大改变,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信息必然是非常庞大的,因此我相信这方面会有很大人才需求的。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

选专业,填志愿的时候,以为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信息学院的,但开学那天才晓得这是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的,从此对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专业充满疑惑,作为大一的我,刚开始认为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课程,心里想我的这个专业以后定是计算机方向,还好通过专业导论这课,让我对这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原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要是以学习数学与计算机为主的一个专业,是在数学和电子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以数学为基础,计算机为主体。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当今科学前沿领域,是除理论研究与实验以外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手段,是我国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学科,该专业以计算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和运筹科学为培养方向,以科学与工程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学与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的可视化,大规模信息存储与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为研究对象。高等学校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培养适应计算科学学科发展,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理工科公共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是综合性大学数学系和统计科学系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和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本课程不仅对许多后继课程的学习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与良好素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在初等代数的基础上研究对象进一步的扩充,引进了许多新的概念以及与通常很不相同的量,比如最基本的有集合、向量和向量空间。这些量具有和数相类似的运算的特点,不过研究的方法和运算的方法都更加繁复。该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进一步学习常微分方程等后继课程的基础。最近十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和计算机在社会中迅速普及,高等代数变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导论老师的讲解和上网搜得的资料越发对本专业的兴趣油然而生,其考研方向计算机类,数学类,经济类,管理等领域都有一定的涉及,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趋势,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或者在信息与计算机信息专业去读研究生。 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大概熟悉了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大学物理,C语言等基础课程,深刻认识到数

《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信息学

《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信息学 2、病案编号、方式(P39):病案号是根据病案管理的需求,以编码的方式制定的、有规则的患者身份标识码,人工管理病案阶段的标识码,是一种ID。(病案的唯一标志。收集患者身份证明资料及分配病案号是对每位就诊或者住院的患者做的第一步工作,也是以后获得患者身份证明子资料的唯一途径。)病案编号系统:系列编号(每次就诊给一个新号)、单一编号(在该院内始终一个编号)、系列单一编号(每次给一个号,但每次最后都将旧号归并到新号中) 病案编号的类型:直接数字、字母&数字、关系编号例如199201011092(年月日性别顺序号地区码)、社会安全编号(美国)、家庭编号、冠年编号病案编号的分派:集中分派、分散分派3、目前采用的疾病分类方法(P206):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 特点: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手术操作分类方法(266):ICD-9-CM-3 4、病案管理的含义(P2):病案管理是指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即对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装订、编号、归档和提供等工作程序。 5、病案管理人员建立患者姓名索引流程(35):1、患者信息采集2、核对患者身份证明材料3、填写姓名索引卡4、患者姓名索引的保存 6、病案复印要求(51)(不可复印主观资料)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 7、PDCA(139)(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lan(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2、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3、找出主要原因4、措施)Do(5、具体实施) Check(6、检查执行情况) Action(7、巩固措施8、对不能标准化处理的问题新处理) 8、病床使用率(163)=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9、病案信息的作用(6)1、医疗作用2、临床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作用3、教学作用4、医院管理作用5、医疗付款作用10、疾病编码的查找方法(220)

{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 术

第壹单元信息和信息技术 [考试要求] 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常见的信息技术 3.信息的处理过程 4.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 5.信息的数字化 6.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 7.字符的编码 8.声音的编码 9.图像的编码 10.数据的压缩 [典例分析] 例1.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说:“你有壹个苹果,我有壹个苹果,交换之后各自仍是只有壹个苹果;你有壹个思想,我有壹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共有俩个思想。”,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依附性 例2.感测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技术,以下不属于感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有()。 A.指纹识别系统 B.网络传播

C.OCR D.电子温度计 例3.小张同学壹家计划春节长假去新家坡旅游,为此小张同学想了解有关新加坡旅游的介绍,则以下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登录携程网等专业旅游网站查询景点信息 B.向国庆长假刚去过新加坡的舅舅了解景点 C.到书城查见2009年出版的新加坡风土人情介绍书籍 D.购买1998年出版的新加坡旅游交通地图 例4.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的方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前进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B.信息技术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前进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可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不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也会带来消极因素 C.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荒废学习所以青少年应该抵制信息技术 D.信息技术势必将取代其他壹切技术 例5.二进制数110101左起第三位所对应的位权是()。 A.2的2次方 B.2的3次方 C.2的4次方 D.2的5次方 例6.计算:(1011)2=()10(19)10=()2 例7.目前计算机中普遍采用的西方字符编码是ASCII码,它采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

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学年 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设计报告自动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类 班级:六班 学号:20151681310162 姓名:邱祥风

报告正文 一、自动控制技术在国防军事中的应用 历史表明,战争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科技又能改变战争的思想与模式,二者关系紧密,互相促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竞相开始新式武器的研究,明显地加快了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战期间,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更是使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达到了高潮。与此同时,自动控制技术在国防军事中得到了大规模运用。 1、武器装备精确制导 武器装备的制导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图像识别技术、高速电子计算机、最优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的发展,使导弹的制导系统发生质的飞跃。80年代以来,洲际弹道式导弹的命中精度已由第一代的2770米提高到第四代的几十米,飞航式导弹的命中率更高,战术巡航导弹的命中精度达到几米至十几米,直接命中率达到80%以上。现今,精确制导技术正朝全导式多弹头、毫米波制导、激光制导、导航卫星定位、全程制导、复合制导、自适应控制、自学习控制等高级制导技术方向发展。 2、军队指挥自动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战争中作战速度加快,作战范围扩展,战斗过程更为复杂多变,这使得传统的指挥方法无法驾驭部队。可以说现代战争就是信息战,是两国科技实力的体现。

美军参联会对信息优势的定义为;在信息领域的支配权达到能在没有有效抵抗的条件下进行作战,为获得信息优势必须将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能力,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信息战能力三者结合,只靠信息战一种手段还不能完全获得信息优势。在现代信息战中,必须从情报的收集、处理开始,直至通信传输,态势显示,事务处理,指挥控制等都实现自动化才能适应。而这些都必须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基础,所以军队指挥自动化是指挥员及其司令部采用电子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各种自动化设备,运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现代战争的特点与方式,实施对所属部队的有效指挥与控制。可见,现代战争对作战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自动控制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1、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发展与挑战 从20世纪40年代的简单机械液压式控制系统开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随着电子技术、控制计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电子与机械混合控制系统,以及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系统(DEEC,用于普惠的JT9D发动机)。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更高性能发动机的要求出现了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FADEC),此时电子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这种转变成为可能。这一趋势一直在持续,随着电子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和电子器件小型化的推动,与高性能发动机要求相呼应的各种创新性工程解决方案也不断出现,现已发展到高度综合的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