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数学重点难点归纳辅导笔记及概率易错知识点总结

考研数学重点难点归纳辅导笔记及概率易错知识点总结

考研数学重点难点归纳辅导笔记及概率易错知识点总结
考研数学重点难点归纳辅导笔记及概率易错知识点总结

数学重点、难点归纳辅导

第一部分

第一章集合与映射

§1.集合

§2.映射与函数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集合的概念与映射的概念,掌握实数集合的表示法,函数的表示法与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第二章数列极限

§1.实数系的连续性

§2.数列极限

§3.无穷大量

§4.收敛准则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数列极限的概念与定义,掌握并会应用数列的收敛准则,理解实数系具有连续性的分析意义,并掌握实数系的一系列基本定理。

第三章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

§1.函数极限

§2.连续函数

§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阶

§4.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阶的估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章微分

§1.微分和导数

§2.导数的意义和性质

§3.导数四则运算和反函数求导法则

§4.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及其应用

§5.高阶导数和高阶微分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微分,导数,高阶微分与高阶导数的概念,性质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求导与求微分的方法。

第五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1.微分中值定理

§2.L'Hospital法则

§3.插值多项式和Taylor公式

§4.函数的Taylor公式及其应用

§5.应用举例

§6.函数方程的近似求解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微分中值定理与函数的Taylor公式,并应用于函数性质的研究,熟练运用L'Hospital法则计算极限,熟练应用微分于求解函数的极值问题与函数作图问题。

第六章不定积分

§1.不定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3.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及其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不定积分的概念与运算法则,熟练应用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求解不定积分,掌握求有理函数与部分无理函数不定积分的方法。

第七章定积分(§1 —§3)

§1.定积分的概念和可积条件

§2.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七章定积分(§4 —§6)

§4.定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

§5.微积分实际应用举例

§6.定积分的数值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定积分的概念,牢固掌握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熟练定积分的计算,熟练运用微元法解决几何,物理与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初步掌握定积分的数值计算。

第八章反常积分

§1.反常积分的概念和计算

§2.反常积分的收敛判别法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反常积分的概念,熟练掌握反常积分的收敛判别法与反常积分的计算。

第九章数项级数

§1.数项级数的收敛性

§2.上级限与下极限

§3.正项级数

§4.任意项级数

§5.无穷乘积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数项级数敛散性的概念,理解数列上级限与下极限的概念,熟练运用各种判别法判别正项级数,任意项级数与无穷乘积的敛散性。

第十章函数项级数

§1.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

§2.一致收敛级数的判别与性质

§3.幂级数

§4.函数的幂级数展开

§5.用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函数项级数(函数序列)一致收敛性概念,一致收敛性的判别法与一致收敛级数的性质,掌握幂级数的性质,会熟练展开函数为幂级数,了解函数的幂级数展开的重要应用。

第十一章 Euclid空间上的极限和连续

§1.Euclid空间上的基本定理

§2.多元连续函数

§3.连续函数的性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Euclid空间的拓扑性质,掌握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区分它们与一元函数对应概念之间的区别,掌握紧集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十二章多元函数的微分学(§1—§5)

§1.偏导数与全微分

§2.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3.Taylor公式

§4.隐函数

§5.偏导数在几何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多元函数的微分学(§6—§7)

§6.无条件极值

§7.条件极值问题与Lagrange乘数法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区分它们与一元函数对应概念之间的区别,熟练掌握多元函数与隐函数的求导方法,掌握偏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掌握求多元函数无条件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方法。

第十三章重积分

§1.有界闭区域上的重积分

§2.重积分的性质与计算

§3.重积分的变量代换

§4.反常重积分

§5.微分形式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重积分的概念,掌握重积分与反常重积分的计算方法,会熟练应用变量代换法计算重积分,了解微分形式的引入在重积分变量代换的表示公式上的应用。

第十四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一类曲面积分

§2.第二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面积分

§3.Green公式,Gauss公式和Stokes公式

§4.微分形式的外微分

§5.场论初步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二类曲线积分与二类曲面积分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Green 公式,Gauss 公式和Stokes 公式的意义与应用,理解外微分的引入在给出Green 公式,Gauss 公式和Stokes 公式统一形式上的意义,对场论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 §1.含参变量的常义积分 §2.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

§3.Euler 积分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含参变量常义积分的性质与计算,掌握含参变量反常积分一致收敛的概念,一致收敛的判别法,一致收敛反常积分的性质及其在积分计算中的应用,掌握Euler 积分的计算。

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 §1.函数的Fourier 级数展开 §2. Fourier 级数的收敛判别法 §3. Fourier 级数的性质

§4. Fourier 变换和Fourier 积分 §5.快速Fourier 变换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周期函数的Fourier 级数展开方法,掌握Fourier 级数的收敛判别法与Fourier 级数的性质,对Fourier 变换与Fourier 积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试题

一、解答下列各题

1、求极限 lim tan tan sin ln()

.

x x x →--22

1 2、

.

d )1(3x

e e x x ?+求

3、求极限.lim ...x x x x x x →∞+++++100101

010********* 4、

,求设y tdt x

y x

'=?

30

22

sin

5、设,;,求,其中.f x x x x x x x f a f a a ()()()=-+≤->???

??++->22

1121110

6、求极限.

-lim ln x x x

→-121

7、设 ,求y x x y =++''()ln()3131 8、

.求dx x

x ?

-2

1

2

31

9、

设 ,求.y x x e dy x

x ()=-=321

10、 求由方程常数确定的隐函数

的微分.

x

y a a y y x dy 2

3

2

3

2

30+=>=()()

11、

设由和所确定试求

.y y x x s y s dy dx

==+=-()()(),1121

221

2

12、设由方程所确定求y y x y e y x y x

=='+(),

13、

若证明x x x x >++>01222

,ln() 14、.

求?

+16

1 4

x x dx

15、

.求?-21 2

4x x dx 16、

.)1)(1(d 2

?++x x x

求 二、解答下列各题

1、?,,20,问其高应为多少要使其体积最大其母线长要做一个圆锥形漏斗cm

2、

求曲线与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y x y x =-=22

. 3、

[]求曲线和在上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y x y x ==2301,. 三、解答下列各题

证明方程在区间,内至少有一个实根.x x 57412-=() 四、解答下列各题

[

)判定曲线在,上的凹凸性y x x =++∞()30

第二部分

(1) 课程名称:微分几何

(2) 基本内容:三维空间中经典的曲线和曲面的理论。主要内容有:

曲线论,内容包括:曲线的切向量与弧长;主法向量与从法向量;曲率与扰率;Frenet 标架与Frenet 公式;曲线的局部结构;曲线论的基本定

理;平面曲线的一些整体性质,如切线的旋转指标定理,凸曲线的几何

性质,等周不等式,四顶点定理与Cauchy-Crofton公式;空间曲线的一

些整体性质,如球面的Crofton公式,Fenchel定理与Fary-Milnor定

理。

曲面的局部理论,内容包括:曲面的表示、切向量、法向量;旋转曲

面、直纹面与可展曲面;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与内蕴量;曲面的第二基

本形式;曲面上的活动标架与基本公式;Weingarten变换与曲面的渐近

线、共扼线;法曲率;主方向、主曲率与曲率线;Gauss曲率和平均曲

率;曲面的局部结构;Gauss映照与第三基本形式;全脐曲面、极小曲

面与常Gauss曲率曲面;曲面论的基本定理;测地曲率与测地线;向量

的平行移动。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曲线论与曲面论中的一些基本几何概念与研究微分几何的一些常用方法。以便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现代几何学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纲要

第一章三维欧氏空间的曲线论

§1 曲线曲线的切向量弧长

教学要求:理解曲线的基本概念、会求曲线的切向量与弧长、会用弧

长参数表示曲线。

§2 主法向量与从法向量曲率与扰率

教学要求:理解曲率与挠率、主法向量与从法向量、密切平面与从切

平面等基本概

念,会计算曲率与挠率。

§3 Frenet标架 Frenet公式

教学要求:掌握Frenet公式,能运用Frenet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

§4 曲线在一点邻近的性质

教学要求:能表达曲线在一点领域内的局部规范形式,理解扰率符号

的集合意义。

§5 曲线论基本定理

教学要求:掌握曲线论的基本定理,能求已知曲率与扰率的一些简单

的曲线。

§6 平面曲线的一些整体性质

6.1 关于闭曲线的一些概念

6.2 切线的旋转指标定理

6.3 凸曲线*

6.4 等周不等式*

6.5 四顶点定理*

6.6 Cauchy-Crofton公式*

教学要求:理解平面曲线的一些基本概念:闭曲线、简单曲线、切线

像、相对全曲率、旋转指标、凸曲线。掌

握平面曲线的一些整体性质:简单闭曲线切

线的旋转指标定理,凸曲线的几何性质,等周不等式,四

顶点定理与

Cauchy-Crofton公式。

§7 空间曲线的整体性质

7.1 球面的Crofton公式*

7.2 Fenchel定理*

7.3 Fary-Milnor定理*

教学要求:理解全曲率的概念。掌握空间曲线的一些整体性质:球面

的Crofton公

式,Fenchel定理与Fary-Milnor定理。

第二章三维欧氏空间中曲面的局部几何

§1 曲面的表示切向量法向量

1.1 曲面的定义

1.2 切向量切平面

1.3 法向量

1.4 曲面的参数表示

1.5 例

1.6 单参数曲面族平面族的包络面可展曲面

教学要求:掌握曲面的三种局部解析表示;会求曲面的切平面与法

线;了解旋转曲面与直纹面的表示;掌握可展曲面的特

征。

§2 曲面的第一、第二基本形式

2.1 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

2.2 曲面的正交参数曲线网

2.3 等距对应曲面的内蕴几何

2.4 共形对应

2.5 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

教学要求:掌握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及相关量——曲面上曲线的弧

长、两相交曲线的交角与面积的计算,并理解其几何意

义;了解等距对应与共形对应;掌握第二基本形式。

§3 曲面上的活动标架曲面的基本公式

3.1 省略和式记号的约定

3.2 曲面上的活动标架曲面的基本公式

3.3 Weingarten变换W

3.4 曲面的共轭方向渐近方向渐近线

教学要求:掌握曲面上的活动标架与曲面的基本公式,能求正交参数曲线

网的联络系数;理解Weingarten变换与共轭方向、渐近方

向,会求一些简单曲线的渐近曲线。

§4 曲面上的曲率

4.1 曲面上曲线的法曲率

4.2 主方向主曲率

4.3 Dupin标线

4.4 曲率线

4.5 主曲率及曲率线的计算总曲率平均曲率

4.6 曲率线网

4.7 曲面在一点的邻近处的形状

4.8 Gauss映照及第三基本形式

4.9 总曲率、平均曲率满足某些性质的曲面

教学要求:理解法曲率、主方向与主曲率、曲率线、总曲率和平均曲

率概念与几何意义,并会对它们进行计算;掌握Gauss映

照及第三基本形式;能对全脐曲面与总曲率为零的曲面进

行分类;掌握极小曲面的几何意义并会求一些简单的极小

曲面。

§5 曲面的基本方程及曲面论的基本定理

5.1 曲面的基本方程

5.2 曲面论的基本定理

教学要求:掌握、理解曲面的基本方程与曲面论基本定理。

§6 测地曲率测地线

6.1 测地曲率向量测地曲率

6.2 计算测地曲率的Liouville公式

6.3 测地线

6.4 法坐标系 测地极坐标系 测地坐标系 6.5 应用 6.6 测地扰率

6.7 Gauss-Bonnet 公式

教学要求:理解与掌握测地曲率和测地线、测地扰率、法坐标系、测地极

坐标系与测地坐标系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能用Liouville 公式计算测地曲率与测地线;能用测地极坐标系对总曲率为常数的曲面进行研究;理解(局部)Gauss-Bonnet 公式。

§7 曲面上的向量的平行移动

7.1 向量沿曲面上一条曲线的平行移动 绝对微分 7.2 绝对微分的性质 7.3 自平行曲线

7.4 向量绕闭曲线一周的平行移动 总曲率的又一种表示 7.5 沿曲面上曲线的平行移动与欧氏平面中平行移动的关系 教学要求:理解向量沿曲面上一条曲线的平行移动与绝对微分。 习题:

1. 证明推论

2.

3.1,

2. 设X ,Y 为Banach 空间,X b a t x →],[:)(是连续抽象函数, 对有界线性算子

Y X T →:,证明:Tx 在],[b a 上R -可积,并且??=b a b

a dt t x T dt t Tx )()(。 3. 设],[

b a C 到],[b a C 中的算子T 由?+=t

a ds s x s t Tx 22)]()[1())((给出,T 在任一

元素x 处是否F -可导?若答案肯定,求导算子)(x T '。

4. 设f 是n R 到R 中的一个1C 映射。证明:f 在n R x ∈0处沿方向n R h ∈的G -微分);(0h x df 等于 grad f (x 0) h T ,

这里 grad f =(n

x f x f x f x f ???????? ,,,321), ;),,(21n h h h h = 在n n e x x x x x x x x f 132131),;(-+++= 和 ),1,0,,0,0,3,2,1( =h

)1,2,3,,1,(0 -=n n x 的情况下计算);(0h x df ,又问:f 在n R x ∈处的F -导数

是什么?当n n x x x x x f ++++= 33221)(时求)(x f '。

5. 设32:R R T →由)54,3,(),(222y x y xy y x y x T ++-=定义,求T 在(-1,

2)处沿方向(1,-1)的G -微分。

解:写?????

? ??++-=?

??? ??y x y xy y x y x T 543222,知????? ??+-=???? ??'5432222xy y y x y x T ,故所求G -微分为??

???

??-=???? ??-??????????---=???? ??-???? ??-'152115414421121T 。 6. 设X 、Y 是赋范线性空间,T :Y X →由X x y Ax Tx ∈?+=,0定义,其

Y y ∈0,∈A B (X, Y ),证明T 在X x ∈?处F —可微,且求其F —导算子。

解:

o

o o y Ah Ax y Ax y h x A x T h x T X h X x ++=+-++=-+∈?∈?)()()()(,,θ+=--Ah y Ax o ,由于∈A B (X, Y ),且T h h

),0(,001

→→=-θ在x 处是F —

可微的,且A x T =')(。

7. 设23:R R T →由()3222),,(,)2,23(),,(R z y x R xz y y x z y x T ∈?∈+-=确定,求T 在(1,2,-1)处的F —导数。

解:采用列向量表示,T 将???? ??z y x 变换成??? ??+-xz y y x 22322,故T 在???

? ??z y x 处的 F —导数应是变换T 的Jacobi 矩阵???

?

??-x y z x 222026,在)1,2,1(),,(-=z y x 处,此矩阵为???

?

??--242026,在列向量表示下,T 在(1,2,-1)处的F —导数作为线性算子就是此常数矩阵决定的变换:,,2420263

321321321R h h h h h h h h h ∈????

?

???????? ???

??? ?

?--????? ?? 右端即23212124226R h h h h h ∈???

?

?++--故T 在(1,2,-1)处的F —导数就是将),,(321h h h ?变换

为)242,26(32121h h h h h ++--的线性变换。

[备注1:这一答案保持了原题用行向量叙述的方式。]

[备注2:当2

3

:R R T →表示为3222,223R z y x R xz y y x z y x T ∈???

? ???∈??? ??+-=???? ??,我们可得T 在???

?

??z y x 处的F —导数是:

???? ??-=???? ?????? ??'x y z x z y x T 222026,即3321321321,222026R h h h h h h x y z x h h h z y x T ∈?

??? ??????? ?????? ??-=???

? ?????? ?????? ??', 故 =???

? ?????? ?????? ??-'321121h h h T 332132121,24226R h h h h h h h h ∈?

??? ?????? ??++--

或 ????

?

?--=???? ?????? ??-'242026121T ,算子对向量的作用以相应的矩阵对向量的左乘表示。]

第三部分

1. 高等代数基本定理

设K 为数域。以][x K 表示系数在K 上的以x 为变元的一元多项式的全体。如果)0(],[......)(0110≠∈+++=-a x K a x a x a x f n n n ,则称n 为)(x f 的次数,记为)(deg x f 。

定理(高等代数基本定理) C ][x 的任一元素在C 中必有零点。

命题 设)10(,......)(0110≥≠+++=-n a a x a x a x f n n n ,是C 上一个n 次多项式,a 是一个复数。则存在C 上首项系数为0a 的1-n 次多项式)(x q ,使得

)())(()(a f a x x q x f +-=

证明 对n 作数学归纳法。

推论 0x 为)(x f 的零点,当且仅当)(0x x -为)(x f 的因式(其中

1)(deg ≥x f )。

命题(高等代数基本定理的等价命题) 设n n n a x a x a x f +++=-......)(110 )10(0≥≠n a ,为C 上的n 次多项式,则它可以分解成为一次因式的乘积,即存

在n 个复数n a a a ,......,,21,使

))......()(()(210n x x x a x f ααα---=

证明 利用高等代数基本定理和命题1.3,对n 作数学归纳法。 2.高等代数基本定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定义 设K 是一个数域,x 是一个未知量,则等式

0......1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1)

(其中0,,......,,010≠∈a K a a a n )称为数域K 上的一个n 次代数方程;如果以

K x ∈=α带入(1)式后使它变成等式,则称α为方程(1)在K 中的一个根。

定理(高等代数基本定理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数域K 上的)1(≥n 次代数方程在复数域C 内必有一个根。

命题 n 次代数方程在复数域C 内有且恰有n 个根(可以重复)。

命题(高等代数基本定理的另一种表述形式)给定C 上两个n 次、m 次多项式

)0(......)(10≠+++=n n n a x a x a a x f ,

)0(......)(10≠+++=m m

m b x b x b b x g ,

如果存在整整数l ,n l m l ≥≥,,及1+l 个不同的复数121,,......,,+l l ββββ,使得

)1,......,2,1()()(+==l i g f i i ββ, 则)()(x g x f =。

1.2.2 韦达定理与实系数代数方程的根的特性

设101()n n n f x a x a x a -=+++,其中0,0i a K a ∈≠。设()0f x =的复根为

12,,,n ααα(可能有重复),则

121

011212

1

()()()()()().

n

i n i n n n n f x x x x x a x x αααααααααα=-=-=---=-++

+++∏

所以

)()1(2110

1

n a a ααα+++-= ; ∑≤≤≤-=n

i i i i a a 21210202

)1(αα; .)1(210

n n n

a a ααα -= 我们记

1),,,(210=n ααασ ;

n n αααααασ+++= 21211),,,(;

∏≤≤≤≤≤=

n

i i i i i i n r r r

212

1021),,,(ααα

ααασ;

n n n αααααασ 2121),,,(=

(12,,,n σσσ称为12,,,n ααα的初等对称多项式)。于是有

定理2.5 (韦达定理) 设101()n n n f x a x a x a -=+++,其中0,0i a K a ∈≠。设()0f x =的复根为12,,,n ααα。则

),,,()1(211101

n a a ααασ -=; ),,,()1(21220

2

n a a ααασ -=; ).,,,()1(210

n n n n

a a ααασ -= 命题 给定R 上n 次方程

0......1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 00≠a , 如果b a +=αi 是方程的一个根,则共轭复数b a -=αi 也是方程的根。

证明 由已知,

1011......0n n n n a a a a ααα--++++=. 两边取复共轭,又由于∈n a a a ,......,,10R ,所以

1011......0n n n n a a a a ααα--++++=.

高等代数试题

设V V L ∈∈ξσ),(,并且 α,)(ασ,…,)(1ασ-k 都不等于零,但0)(=ασk ,

证明:α,)(ασ,…,)(1ασ-k 线性无关 答案:按线性无关的定义证明

2、令][x F n 表示一切次数不大于n 的多项式连同零多项式所成的向量空间,

)()(:'x f x f σ,求σ关于以下两个基的矩阵: (1)1,x ,2x ,…,n x ,

(2)1,c x -,!2)(2c x -,…,!

)(n c x n

-,F c ∈

答:(1)????????????????000000002000010 n (2)?????

??

?????????0000100001000010

3、4F 表示数域F 上四元列空间 取

????

?

????

???-----=7931181332111511A 对于 4F ∈ξ,令 ξξσA =)( 求 ))dim(ker(σ,))dim(Im(σ

解:2)(=A R ,取4F 的一个基(如标准基),按列排成矩阵B ,矩阵AB 的列向量恰是这个基的象。又0B ≠,所以 2A R )AB (R )=(= 所以 2))dim(Im(=σ

2)(4))dim(ker(=-==A R 解空间的秩σ

4、设F 上三维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σ关于基{}321,,ααα的矩阵是

??

??

?

?????---6788152051115,求σ关于基 321332123211224332αααβαααβαααβ++=++=++= 的矩阵

??

??

??????==-3211AT T B ?????

?????=211243132T

5、令σ是数域F 上向量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并且满足条件σσ=2,证

明:(1){}V ∈-=ξξσξσ)()ker( (2))Im()ker(σσ⊕=V 证明:(1){}

V ∈-∈?ξξσξα)(,则

0)()()()())(()(2=-=-=-=ξσξσξσξσξσξσασ,)(σαKer ∈

反之,)(σβKer ∈,0)(=βσ,{}V ∈-∈-=ξξσξβσββ)()(

于是 {}V ∈-=ξξσξσ)()ker(

)()(,ξσξσξαα+-=∈?V ,即)Im()ker(σσ+=V 设)Im()ker(σσβ?∈ 由)Im(σβ∈,有V ∈ν,使得

)()=(,所以=因βσνσσσβσνσβνσ22),()(,)(== 又 )ker(σβ∈,所以

00)=(,于是)=(νσβσ,即 0=β 所以 0)Im()ker(=σσ?

6、设 ????

??????----=163053064

A ,求10A

解:特征值 21321-=,==λλλ

特征向量 T ),,=(1001ξ T ),,=(0122-ξ,T ),,=(1113-ξ ),,=(321ξξξP 则 ,Λ=-AP P 111010-Λ=P P A

概率易错知识点总结(原创)

1、“非等可能”与“等可能”的区别

如果一次随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如果其中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则事件A的概率为M/N。

2、互斥与对立

对立一定互斥,但是互斥不一定对立。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如果A,B互斥则P(A+B)=P(A)+P(B),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如果A,B对立则满足两个条件(1)P(AB)=空集;(2)P (A+B)=1。

3、互斥与独立

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如果A,B互斥则P(A+B)=P (A)+P(B),事件A(或者B)是否发生不影响事件B(或者A)发生的概率,则A和B独立。此时P(AB)=P(A)p(B);概率为0或者1的事件与任何事件都独立,如果两个事件存在包含关系,则两个事件不独立;如果0〈P (A)〈1,0〈P(B)〈1,如果A,B互斥则不独立,如果A,B独立则不互斥(注意条件)。

4、排列与组合

这一点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过还是有部分同学不太清楚。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还有一点要注意;同类相乘有序,不同类相乘无序。

5、不可能事件与概率为0的随机事件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Ф)=0,但是反过来,概率为零的随机事件A未必是不可能事件,也就是说,由P(A)=0推不出A=Ф,例如连续型随机变量在任何一点的概率都为0。

6、必然事件Ω与概率为1的事件

即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但是概率为1的事件未必是必然事件,即由P(A)=1推不出A=Ω,对于一般情形,由P(A)=P(B)同样不能推得A=B即A=B仅仅是

(A)=P(B)的充分条件。

7、有关条件概率,

一般记为P(A|B)表示 B事件的发生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如果"B是A的子集"那么P(B|A)=P(B)是不对的,按推导P(B|A)=P(AB)/P(A)只有当P(A)=1时原式才等于P(B);同样可以理解P(A|B)=1如果我写出P(A|B)=1那么会有一半多的朋友会认为B是A的真子集,其实这是一道93年的真题,事实上这是一道错题,错就错在“B是A的真子集”是P(A|B)=1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举个例子P(A|B)=P(AB)/P(B)(这里P(AB)是服从0~1分布的在区间为(0,1/2)的概率,P(B)是服从0~1分布的在区间为[0,1/2] 概率,他们的比也是1但是A不是B的真子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例如15÷3=5,所以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28=2×2×7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小学数学理论归纳(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理论归纳(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一概念 (3) (一)整数 (3) (二)小数 (4) (三)分数 (5) 二方法 (6)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6) (二)数的改写 (6) (三)数的互化 (7) (四)数的整除 (7) (五)约分和通分 (7) 三性质和规律 (8) (一)商不变的规律 (8) (二)小数的性质 (8)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8)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8)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8) 四运算的意义 (8) (一)整数四则运算 (8) (二)小数四则运算 (9) (三)分数四则运算 (9) (四)运算定律 (9) (五)运算法则 (10) (六)运算顺序 (10) 五应用 (10) (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11) (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7) 第二章度量衡 (19) 一长度 (19) 二面积 (19)

三体积和容积 (19) 四质量 (19) 五时间 (19) 六货币 (20)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 (20) 一、用字母表示数 (20) 二、简易方程 (21) 三、解方程 (21)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21) 五比和比例 (22) 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 (24) 一线和角 (24) 二平面图形 (24) 三立体图形 (26)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 (27) 一统计表 (27) 二统计图 (27)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 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考研数学知识点总结

考研数学考点与题型归类分析总结 1高数部分 1.1高数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求极限题最常用的解题方向: 1.利用等价无穷小; 2.利用洛必达法则 型和 ∞ ∞ 型直接用洛必达法则 ∞ 0、0∞、∞1型先转化为 型或 ∞ ∞ 型,再使用洛比达法则; 3.利用重要极限,包括1 sin lim = → x x x 、e x x x = + → 1 ) 1( lim、e x x x = + ∞ → ) 1(1 lim; 4.夹逼定理。 1.2高数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章《定积分》 第三章《不定积分》提醒:不定积分?+ =C x F dx x f) ( ) (中的积分常数C容易被忽略,而考试时如果在答案中少写这个C会失一分。所以可以这样加深印象:定积分?dx x f) (的结果可以写为F(x)+1,1指的就是那一分,把它折弯后就是?+ =C x F dx x f) ( ) (中的那个C,漏掉了C也就漏掉了这1分。 第四章《定积分及广义积分》解题的关键除了运用各种积分方法以外还要注意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差异——出题人在定积分题目中首先可能在积分上下限上做文章: 对于?-a a dx x f) (型定积分,若f(x)是奇函数则有?-a a dx x f) (=0; 若f(x)为偶函数则有?-a a dx x f) (=2?a dx x f ) (; 对于?20)( π dx x f型积分,f(x)一般含三角函数,此时用x t- = 2 π 的代换是常用方法。 所以解这一部分题的思路应该是先看是否能从积分上下限中入手,对于对称区间上的积分要同时考虑到利用变量替换x=-u和利用性质0 = ?-a a奇函数、? ?= - a a a0 2偶函数 偶函数。在处理完积分上下限的问题后就使用第三章不定积分的套路化方法求解。这种思路对于证明定积分等式的题目也同样有效。 1.3高数第五章《中值定理的证明技巧》 用以下逻辑公式来作模型:假如有逻辑推导公式A?E、(A B)?C、(C D E)?F,由这样一组逻辑关系可以构造出若干难易程度不等的证明题,其中一个可以是这样的:条件给出A、B、D,求证F。 为了证明F成立可以从条件、结论两个方向入手,我们把从条件入手证明称之为正方向,把从结论入手证明称之为反方向。 正方向入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类:1.已知的逻辑推导公式太多,难以从中找出有用的一个。如对于证明F成立必备逻辑公式中的A?E就可能有A?H、A?(I K)、(A B) ?M等等公式同时存在,

最新笔记——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第一章 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 - 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 0≥a ==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a <0) a ≥0 3、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写做n 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超详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小学数学超详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基本概念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考研数学知识点总结(不看后悔)

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函数 极限数列的极限特殊——函数的极限一般 极限的本质是通过已知某一个量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去研究和探索另外一个量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由极限可以推得的一些性质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应当注意到由极限所得到的性质通常都是只在局部范围内成立 在提出极限概念的时候并未涉及到函数在该点的具体情况所以函数在某点的极限与函数在该点的取值并无必然联系连续函数在某点的极限等于函数在该点的取值 连续的本质自变量无限接近因变量无限接近导数的概念 本质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的比值在自变量增量趋近于零时的极限更简单的说法是变化率 微分的概念函数增量的线性主要部分这个说法有两层意思一、微分是一个线性近似二、这个线性近似带来的误差是足够小的实际上任何函数的增量我们都可以线性关系去近似它但是当误差不够小时近似的程度就不够好这时就不能说该函数可微分了不定积分导数的逆运算什么样的函数有不定积分 定积分由具体例子引出本质是先分割、再综合其中分割的作用是把不规则的整体划作规则的许多个小的部分然后再综合最后求极限当极限存在时近似成为精确 什么样的函数有定积分 求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若干典型方法换元、分部分部积分中考虑放到积分号后面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函数有不同的优先级别按反对幂三指的顺序来记忆 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和物理应用高等数学里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微元法 微分和导数的应用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凹凸性 微分中值定理可从几何意义去加深理解 泰勒定理本质是用多项式来逼近连续函数。要学好这部分内容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这些多项式的系数如何求二、即使求出了这些多项式的系数如何去评估这个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的精确程度即还需要求出误差余项当余项随着项数的增多趋向于零时这种近似的精确度就是足够好的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将上册的一元函数微积分的概念拓展到多元函数 最典型的是二元函数 极限二元函数与一元函数要注意的区别二元函数中两点无限接近的方式有无限多种一元函数只能沿直线接近所以二元函数存在的要求更高即自变量无论以任何方式接近于一定点函数值都要有确定的变化趋势 连续二元函数和一元函数一样同样是考虑在某点的极限和在某点的函数值是否相等导数上册中已经说过导数反映的是函数在某点处的变化率变化情况在二元函数中一点处函数的变化情况与从该点出发所选择的方向有关有可能沿不同方向会有不同的变化率这样引出方向导数的概念 沿坐标轴方向的导数若存?诔浦际?通过研究发现方向导数与偏导数存在一定关系可用偏导数和所选定的方向来表示即二元函数的两个偏导数已经足够表示清楚该函数在一点沿任意方向的变化情况高阶偏导数若连续则求导次序可交换 微分微分是函数增量的线性主要部分这一本质对一元函数或多元函数来说都一样。只不过若是二元函数所选取的线性近似部分应该是两个方向自变量增量的线性组合然后再考虑误差是否是自变量增量的高阶无穷小若是则微分存在 仅仅有偏导数存在不能推出用线性关系近似表示函数增量后带来的误差足够小即偏导数存在不一定有微分存在若偏导数存在且连续则微分一定存在 极限、连续、偏导数和可微的关系在多元函数情形里比一元函数更为复杂 极值若函数在一点取极值且在该点导数偏导数存在则此导数偏导数必为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学霸笔记).doc

人教版三年数学上册知点 第一元分秒 1、面上有 3 根,它是()、(分)、(秒),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 ),走得最慢的是()。(最短,秒最) 2、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是 (1) 个大格,也就 是(5) 个小格。 3、走 1 大格是 (1) 小;分走 1 大格是 (5) 分,走 1 小格是 ( 1) 分;秒走 1 大格是 (5) 秒,走 1 小格是 (1) 秒。 4、走 1 大格,分正好走 (1) 圈,分走 1 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走 1 圈,分要走 (12) 圈。 5、分走 1 小格,秒正好走 (1) 圈,秒走 1 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 6、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小 ) 。分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分 ) 。 秒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秒 ) 。 7、面上和分正好成直角的有:( 3 点整)、( 9 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的位之的率是60) 1=60 分1分=60秒60分=160秒=1分半=30分30分=半 9、常用的位:、分、秒、年、月、日、世等。( 1 世 =100 年, 1 年=12 个月?? ) 第二、四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整千数(: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和写数(数写字写数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 或几个 0,个 0 都不。 ②一个数的中有一个0 或的两个 0,都只一个 0。 3、数的大小比: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先比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 同,就比下一位,以此推。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 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 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 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 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 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 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 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 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 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 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2019考研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9考研数学三知识点总结 考研数学复习一定要打好基础,对于重要知识点一定要强化练习,深刻巩固。整合了考研数学三在高数、线性代数及概率各部分的核心知识点、考察题型及重要度。 2019考研数学三考前必看核心知识点 科目大纲章节知识点题型 高等数学函数、极限、 连续 等价无穷小代换、洛必达法则、泰勒展开式求函数的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判断函数连续性与间断点的类型 一元函数微 分学 导数的定义、可导与连续之间的关系 按定义求一点处的导数,可导与连 续的关系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极值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罗尔定理、拉格 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一元函数积 分学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变限积分求导问题 定积分的应用用定积分计算几何量 多元函数微 积分学 隐函数、偏导数、全微分的存在性以及它们 之间的因果关系 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存在性,连续 性,偏导数的存在性,全微分存在 性与偏导数的连续性的讨论与它们 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二重积分的计算及应用 无穷级数 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正项级 数的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和根式判别 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 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 常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齐次方程,微分方程的 简单应用 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应用问题 线性行列式行列式的运算计算抽象矩阵的行列式

代数 矩阵 矩阵的运算求矩阵高次幂等 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有关的命题 向量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及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 别法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判定向量能否由向量组线性表示 线性方程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 解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 量实对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化为 相似对角阵的方法 有关实对称矩阵的问题相似变换、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相似矩阵的判定及逆问题 二次型 二次型的概念求二次型的矩阵和秩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判定合同矩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 概率 概率的加、减、乘公式事件概率的计算 随机变量及 其分布 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及应用常见分布的逆问题 多维随机变 量及其分布 两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随机变量 的数字特征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及其性 质,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 有关数学期望与方差的计算 大数定律和 中心极限定 理 大数定理用大数定理估计、计算概率 数理统计的 基本概念 常用统计量的性质求统计量的数字特征 参数估计点估计、似然估计点估计与似然估计的应用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6、整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 读。②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 (一)整数 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③每 1、 自然数和 0 都是整数。 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 0 都 2、自然数 只读一个零。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0, 7、整数的写法: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 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 1, 2,3 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 0 也是自然数。 数位上写 0。 3、正数和负数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 正数:大于 0 的数叫做正数(不包括 0),数轴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 上 0 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 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 0 的左侧,所有 写成近似数。 的负数都比 0 小。负数用负号“ - ”标记,如 - (二)小数 2, -0.6,-32 等。 1、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 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 ,小数部分从 限。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正数大于一 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切负数。 2、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 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叫数轴。 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 3、小数的分类 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⑴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叫做有限小数。例如: 41.7 、25.3 、0.23 都是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 有限小数。 向的数。 ⑵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 4、计数单位 叫做无限小数。例如: 4.33 3.1415926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⑶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 亿 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 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 间的进率都是 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 不循环小数。例如:л 数法。 ⑷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 5、数位 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 循环小数。 的位置叫做数位。个位、十位、百位

考研数学知识点总结

2 0 19 考研数学三知识点总结 考研数学复习一定要打好基础,对于重要知识点一定要强化练习,深刻巩固。整合了考研数学三在高数、线性代数及概率各部分的核心知识点、考察题型及重要度。 2019考研数学三考前必看核心知识点

知识点口诀,掌握解题技巧 1、函数概念五要素,定义关系最核心

分段函数分段点,左右运算要先行。 变限积分是函数,遇到之后先求导。 奇偶函数常遇到,对称性质不可忘。 单调增加与减少,先算导数正与负。 正反函数连续用,最后只留原变量。 一步不行接力棒,最终处理见分晓。 极限为零无穷 小,乘有限仍无穷小。 幂指函数最复杂,指数对数一起上。 、待定极限七类型,分层处理洛必达。 、数列极限洛必达,必须转化连续型。 、数列极限逢绝境,转化积分见光明。 、无穷大比无穷大,最高阶项除上下。 、 n 项相加先合并,不行估计上下界。 、变量替换第一宝,由繁化简常找它。 、递推数列求极限,单调有界要先证, 两边极限一 起上,方程之中把值找。 、函数为零要论证,介值定理定乾坤。 、切线斜率是导数,法线斜率负倒数。 、可导可微互等价,它们都比连续强。 、有理函数要运算,最简分式要先行。 、高次三角要运算,降次处理先开路。 、导数为零欲论证,罗尔定理负重任。 23 、函数之差化导数,拉氏定理显神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4、导数函数合(组合)为零,辅助函数用罗尔。 25、寻找En无约束,柯西拉氏先后上。 26、寻找En有约束,两个区间用拉氏。 27、端点、驻点、非导点,函数值中定最值。 28、凸凹切线在上下,凸凹转化在拐点。 29、数字不等式难证,函数不等式先行。 30、第一换元经常用,微分公式要背透。 31、第二换元去根号,规范模式可依靠。 32、分部积分难变易,弄清u、v是关键。 33、变限积分双变量,先求偏导后求导。 34、定积分化重积分,广阔天地有作为。 35、微分方程要规范,变换,求导,函数反。 36、多元复合求偏导,锁链公式不可忘。 37、多元隐函求偏导,交叉偏导加负号。 38、多重积分的计算,累次积分是关键。 39、交换积分的顺序,先要化为重积分。 40、无穷级数不神秘,部分和后求极限。 41、正项级数判别法,比较、比值和根值。 42、幕级数求和有招,公式、等比、列方程。 2019考研数学各科核心考点梳理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太全啦! |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最新上海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上海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考研数学(一)知识点汇总

1:数列极限 手册P13 1.01:求极限时候,函数中有阶乘且趋近于无穷大,要用级数法,即证明函数是收敛的(可以用根值,比值),故趋近于无穷大为0. 1.02:已知0x lim ()x f x A ->=,则()f x A α=+,0 x lim 0x α->= 1.1:奇+奇=奇,偶+偶=偶, ()==奇偶奇奇,(奇)偶,偶偶偶 1.2:f(x)为周期函数,0x =(t)dt x F f ?(),不一定是周期函数,但是f (x )如果是奇函数,这个就成立了。且为奇函 数时候。00(t)dt (t)dt x x f f -=?? 1.3:判断函数有无上下界,用绝对值放缩或导数最大最小,文登P3 1.305:奇函数的原函数一定是偶函数。 1.31:()lim ()n f x g x ->∞ =,一般把g (x )给分段 1.4:证明连续:00->0 lim[f(x +)-f(x )]x x ?? 1.5: 22sin(1)(1)sin[(1)]n n n n ππ+=-+-这个让原本不是交错级数的变成了交错级数。 1.6: xlny=xln (y-1+1),于是等价无穷小于x (y-1)前提是y 趋近于1

1.7:20f(x)-g(x),0....o x 37 式出现可以对二者使用迈克劳林,然后消去相同项,注意不能消去()文登P 1.8:测试函数: (1)x 大于0,为1,小于0为-1 (有界不收敛) (2)x=sinn ,y=1/n (x 发散,y 收敛,无穷大时xy=0) (3)x (n )在n 为奇数时为n ,为偶数时为0,y (n )反过来,xy 都是无界,但是xy=0 1.9:文登P26.1.55 P23.1.49 1.91:证连续就是要证,左值=右值=等于该点值,证可导是左导数等于右导数即可。 1.92:看到导数大于小于0的时候,不仅有递增递减,还可以写出导数的极限表达式,然后利用保号性可以通过极限分式下半部的正负性决定上半部的正负性。注意在x0的左右两个领域内,0x x -正负不一,而决定 0()()f x f x -的正负, 模拟卷1.1 1.93:对于一阶导数的方程,由一阶导数方程的24b ac -<0知道一阶导数恒大于0或者恒小于0,知原函数恒增或恒减 模拟卷1.4 1.94:不连续点求导用极限求 模拟卷3.9 2:收敛数列三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手册P14 3:函数极限 手册P15

考研高数各章重点总结

一、一元函数微分学 求给定函数的导数与微分(包括高阶导数),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导,特别是分段函数和带有绝对值的函数可导性的讨论; 利用洛比达法则求不定式极限; 讨论函数极值,方程的根,证明函数不等式; 利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中值定理证明有关命题,如“证明在开区间内至少存在一点满足……”,此类问题证明经常需要构造辅助函数; 几何、物理、经济等方面的最大值、最小值应用问题,解这类问题,主要是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判定所讨论区间;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态和描绘函数图形,求曲线渐近线。 二、一元函数积分学 计算题:计算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广义积分; 关于变上限积分的题:如求导、求极限等; 有关积分中值定理和积分性质的证明题; 定积分应用题:计算面积,旋转体体积,平面曲线弧长,旋转面面积,压力,引力,变力作功等; 综合性试题。 三、函数、极限与连续 求分段函数的复合函数; 求极限或已知极限确定原式中的常数; 讨论函数的连续性,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无穷小阶的比较; 讨论连续函数在给定区间上零点的个数,或确定方程在给定区间上有无实根。 四、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

计算题:求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 求直线方程,平面方程; 判定平面与直线间平行、垂直的关系,求夹角; 建立旋转面的方程; 与多元函数微分学在几何上的应用或与线性代数相关联的题目。 五、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判定一个二元函数在一点是否连续,偏导数是否存在、是否可微,偏导数是否连续; 求多元函数(特别是含有抽象函数)的一阶、二阶偏导数,求隐函数的一阶、二阶偏导数; 求二元、三元函数的方向导数和梯度; 求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求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该类型题是多元函数的微分学与前面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综合题,应结合起来复习; 多元函数的极值或条件极值在几何、物理与经济上的应用题;求一个二元连续函数在一个有界平面区域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部分应用题多要用到其他领域的知识,考生在复习时要引起注意。 六、多元函数的积分学 二重、三重积分在各种坐标下的计算,累次积分交换次序; 第一型曲线积分、曲面积分计算; 第二型(对坐标)曲线积分的计算,格林公式,斯托克斯公式及其应用; 第二型(对坐标)曲面积分的计算,高斯公式及其应用; 梯度、散度、旋度的综合计算; 重积分,线面积分应用;求面积,体积,重量,重心,引力,变力作功等。数学一考生对这部分内容和题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七、无穷级数 判定数项级数的收敛、发散、绝对收敛、条件收敛;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A版

一、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 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 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 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 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 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 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 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 集,21n -个真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 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Y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 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I . 3、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U =∈?且 §1.2.1、函数的概念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 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 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 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注意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判断 格式: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 ()()21x f x f -=… (2)导数法: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 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1.3.2、奇偶性 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 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 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知识链接:函数与导数 1、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 ))(,(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 程是))((000x x x f y y -'=-. 2、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 C 0=;②1 ' )(-=n n nx x ;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1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2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一概念 4 (一)整数 5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6 2 、自然数 7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8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9 3、计数单位 10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1 12 4 、数位 13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14 15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16 者说b能整除a 。例如15÷3=5,所以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 17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18 是相互依存的。 19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0 21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22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23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24 被3整除。 25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26 27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28 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 83、89、97。 29 30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 31 都是合数。 32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33 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34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35 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36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28=2 37 ×2×7 38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 39 40 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