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

7月8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经过,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35号)(以下简称《规划》)。国务院新闻办于7月2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秦勇介绍《规划》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并进行了相关政策解读。

1 《规划》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国务院这次发布的《规划》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科技部贯彻落实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又一次有力的具体行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工智能做出重要批示,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要求抓住机遇,在这一高技术领域抢占先机,加快部署和实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去年7月徐匡迪等一批院士研究提出“启动中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计划的建议”,中央迅速采纳,决定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刘延东副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程院会同相关单位在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前期,工程院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做了大量深度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经过,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 《规划》的基本内容

1.《规划》是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的第一个系统部署的文件,也是面向未来打造中国先发优势的一个指导性文件,重点对2030年中国新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部署。

2.《规划》描绘了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三步走”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3.《规划》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构建一个体系、把握双重属性、坚持三位一体、强化四大支撑”进行总体布局,确定了建立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强化人工智能对国家安全的支撑、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等六方面的重点任务。

4.《规划》还对项目和《规划》的实施做了一些安排,包括强调发挥财政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撬动企业、社会资源,形成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多渠道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格局,并从法律法规、伦理规范、知识产权、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3 《规划》是立足于中国发展战略需求作出的安排

中国发布人工智能规划不是为了挑战哪个国家,而是根据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的判断,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做出的安排,经过有条不紊的部署来推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人工智能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在专利和论文上已经在国际上居于前列,在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机器翻译领域也是全球领先,而且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非

常活跃。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4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属于全球第一梯队

总体的判断,中国在全球是属于第一梯队。当然,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问题。比如,在研发上,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和系统方面的原始创新成果还比较少;在人才储备上,无论从人才规模还是人才质量,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强烈需求,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比较缺乏;在产业生态上,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

在人工智能发展规制方面,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都很关注。科技部将在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安全和伦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更好适应人工智能发展。

5 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

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提出以后,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引领下,再加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驱动,人工智能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包括《规划》当中讲到“它呈现出

深度学习、跨界融合、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智能的新特点”。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有五个特点:一是从人工知识表示到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学习技术;二是从分类型处理的界面或者环境数据转向跨媒体的认知、学习、推理;三是从追求智能机器到高水平的人机、脑机相互协同和融合;四是从聚焦个体智能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群体智能,它能够把很多人的智能集聚融合起来变成群体智能;五是从拟人化的机器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智能自主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机器人才叫人工智能,比如说智能工厂、智能无人机系统,这都是人工智能。

同时,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受脑科学成果启发的类脑智能也在蓄势待发,芯片的硬件化平台趋势也非常明显,这些重大变化使得人工智能进入到与前60年完全不同的一个阶段。

跟前60年比,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不但有更高的水平,能够接近人的智能形态存在,而且以提高人的智力能力活动为主要目标,融入日常生活中。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现有的知识进行一些重组,比如大数据就是继理论推导、实践检验之后的一个新的科学范式、科学方法。现在人工智能还能为生产生活和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应用的越来越多。在越来越多的一些专门领域,人工智能的博弈、识别、控制、预测甚至超过人的脑能力。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的科学发展、技术创新、软件硬件升级的整体推进,正在

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进。

6 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的意义

《规划》是一个国家规划,在起草过程中凝聚了各方共识,政府针对中国人工智能的薄弱环节加强系统部署,特别是要加强技术创新的体系能力建设,因此在《规划》中专门提出建立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包括提升基础研究的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转化应用的能力。在科技创新体系的章节中也作出了系统部署,从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一整套措施,特别提出开放协同,就是要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对未来智能经济、智能社会的强大支撑。

7 《规划》重点部署了高端高效智能经济

人工智能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无处不在。因此就人工智能产业而言,《规划》重点部署的是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绝不是低端产业。

这些产业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工智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模式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基础器件,这是人工智能发展本身创造的新领域。第二个层次是改造

和提升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智能化,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海洋、智能物流、智能商务。第三个层次是大力发展智能企业,对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已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也产生了很多在全球领先、有影响的企业和品牌。

从社会角度来讲,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使生活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能提高公共管理的服务水平。

8 加强学科建设、引进高端人才带领中国人工智能研发应用走向新高度

《规划》制定过程中,研究了国外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划布局,包括国际上的一些大企业技术发展方向、成功经验和做法。它们给中国最大的启发就是对人才的重视。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产业巨头,包括人工智能企业的巨头都在不惜一切代价从全球网罗最高端的人才。中国企业跟国外企业相比,最缺的是高端人才。因为缺乏高端人才,就有可能在高端引领方面落后,中国正在在加快赶上。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进行学科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的建设。国内现在人工智能还不是一级学科,高端实验室也还比较少。要学习国际上的一些经验,从各方面引进一些高端人才,形成团队,带领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走向新的高度。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