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DMA作业题汇总

CDMA作业题汇总

CDMA作业题汇总
CDMA作业题汇总

一. CDMA2000标准演进

二. CDMA2000特点和优势

1.频率复用系数高,扩容方便。

2.覆盖范围大

3.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

4.隐蔽性好,保密性高, 很难被盗打

5.采用独特的软切换技术,降低了掉话率

6.话音质量高

7.手机发射功率低

8.全高速分组结构,向3G平滑过渡,降低运营商成本。

三.语音编码技术:8k QCELP、8k EVRC、13K QCELP

四.简述800MHz频率前反向链路频率分配、频点和频点的使用原则1.频分双工FDD方式

前向链路频率(下行):870MHz—880MHz

反向链路频率(上行):825MHz—835MHz

前反向链路频率间隔:870MHz-825MHz=45MHz

前向(下行):从BTS到MS (Forward channel)

反向(上行):从MS到BTS (Reverse channel)

2.频率分配

共有7个频点:37,78,119,160,201,242,283

频点使用原则:语音从高向低使用,数据从低向高使用

带宽:0.03*41=1.23MHz

中心频率计算:基站收(上行): 825.00+0.03N

基站发(下行): 870.00+0.03N

假如某一商用载频采用的是160频点

则:基站收(上行)频率为:825+0.03*160=829.8MHz

基站发(下行)频率为:870+0.03*160=874.8MHz

五、CMDA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3 dbm

一.PN短码序列

1.码片速率:75*32768/2=1.2288Mcps

2.一个短码列时间:2s/75=26.67ms

3.一个码片的时间:2s/75/32768=0.8138微秒

4.一个码片的距离:2s/75/32768*3*10^8=244.14米

二.3种扩频码特征和功能总结

序列类型前向链路功能反向链路功能

沃氏码区分扇区内的前向码分信道正交调制

短码序列区分扇区正交调制

长码序列数据扰码区分用户

三.理论基础Shanon公式:C=B*log2(1+S/N)

C:信道容量,单位b/s

B:信号频带宽度,单位Hz

S:信号平均功率,单位W

N:噪声平均功率,单位W

四.PN短码的产生过程

1 1 1 1

1 0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1 0 0

0 1 1 0

0 0 1 1

1 1 0 1

1 0 1 0

0 1 0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周期:P=2n– 1 =15

输出序列为:111000*********

(4号位移到1号,2号3号位到3号4号位,2号位由原来的1号4号位异或得到)

(异或:相同为零,相异为1)

五.Walsh码的产生过程

一.EVDO A信道结构

一.在IS95A系统中,处理增益为128 (1.2288M/9.6k),也就是21dB(10lg(1.2288M/9.6k))

二.寻呼方式:时隙模式下,移动台只需要在其指配的时隙中监听寻呼信道,其它时间可以

关掉接收机(有利于节电)

非时隙模式下,移动台一直监听寻呼信道(一直在工作)

三.CDMA移动台初始化过程

1、首先搜索CDMA频点,捕获导频信息,做相干解调(导频)

2、然后捕获同步信道,获取长码状态、系统时间、寻呼信道速率等消息(同步)

3、然后到达寻呼信道,接收系统参数消息,接入参数消息,邻区列表消息,信道列表消息,扩展系统参数消息等(寻呼)

4、最后守候在寻呼信道,做登记、主叫或响应寻呼。(驻守寻呼)

四.移动台呼叫处理过程

五.IS-95信道结构

前向信道反向信道

前向导频信道(F-PICH)W0反向接入信道(R-ACH)

前向同步信道(F-SynCH)W32反向业务信道(R-TCH)

前向寻呼信道(F-PCH)W1

前向寻呼信道(F-PCH)W1

六.1X系统增加的信道

前向:快速寻呼信道F-QPCH-----信号特点:是未编码的、直接进行OOK调制的信号

补充信道F-SCH-------1个F-SCH只能分配给一个用户来使用。

反向:导频信道R-PICH-----利用反向导频信道,基站能进行相干解调,提高了接收性能,

增大了反向信道容量

补充信道R-SCH-----用来在通话中向基站发送用户信息,以数据业务为主,反向业务信道中最多可包括2个补充

计算出Eb/N0

一.CDMA 功率控制分类

CDMA 的功率控制包括: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

前向功率控制:受控对象是基站的发射功率,移动台起辅助作用 反向功率控制:受控对象是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基站起辅助作用

二.采用功率控制技术的原因:

1.对于反向链路,为了克服远近效应,对移动台发射功率进行控制,使各个移动台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大致相同。

2.对于前向链路,当移动台位于小区的交界处时,移动台收到服务基站的有用信号很低,同时还会收到相邻基站较强信号干扰,需要对前向链路进行功率控制。

3.功率控制就是指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实时地调整移动台和基站发射机所需的功率,保证通信质量。

三.1X 前向快速功率控制可分为前向闭环功率控制和前向外环功率控制 四.1x 前向快速功率控制过程:

前向链路反向链路

五.反向功率控制机制

反向功率控制主要是借助于基站控制指令来实时调整各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使本小区内任意一移动台无论距离基站有多远,其信号到达基站接收机时,刚好达到保证通信解调的最小信噪比门限,从而保证系统容量。

反向功率控制包括反向开环功率控制、反向闭环功率控制和反向外环功率控制。 三种类型的功率控制共同工作,使移动台的功率消耗降低到最小,从而增加系统的整体容量。

一、帧、时隙和码片

?1帧=4个子帧,1子帧=4个时隙,

1时隙=2048个码片1帧=16个时隙=32768码片

?1帧=26.67ms 1子帧=6.67ms

1时隙=1.67ms

1码片(chip)=0.8138微秒

?时隙的频率为600Hz

?码片速率1.2288Mcps

二.前向控制信道:Control

?前向控制信道分同步控制信道SCC和异步控制信道ACC

?SCC 256时隙传送一次,ACC任意时间可以传送

?前向同步控制信道包含的消息

–同步消息

–快速配置消息

–扇区参数消息

–寻呼消息

–接入参数消息

?前向异步控制信道包含的消息

–业务信道指配消息

三.关键技术之一:前向信道时分复用

在EVDO中,前向信道作为一个“宽通道”,供所有的用户时分共享,最小分配单位是时隙(slot),一个时隙有可能分配给某个用户传送数据或是开销消息(称为active slot),也有可能处于空闲状态,不发送任何数据(称为idle slot)。

一.BSCB子系统

1)一级交换子系统BPSN :BSC媒体流的处理中心

2)控制子系统BCTC:控制子系统是BSC的控制中心,

负责整个系统的信令处理以及时钟信号的产生

3)资源管理子系统BUSN:资源管理子系统用来处理相关的底层协议,

提供不同接入接口以及资源的处理

4)GCM框:接收分发GPS卫星信号

二.MP 单板有2个独立的CPU,每个MP 单板可以配置2个模块

三.媒体流(BSC到MSC是A口)

四、CLKG板为BSC系统的时钟发生板,一对CLKG单板只能对外提供15组系统时钟。

五、CHUB单板提供整个BSC系统的控制面汇接功能,

当系统配置大于2*BUSN+1*BCTC的容量后,需要配置CHUB单板。

六、选择器数字单元(SDU)用来处理无线语音和数字协议信号。

选择和分离语音和数字业务。

提供480路选择器单元(SE)。

七、语音码型变换卡(VTC)实现语音编解码功能。提供480路编解码单元,

支持8KQCELP, 13KQCELP和8KEVRC的功能。

一、CBTS I2 物理架构

1)射频子系统RFS

2)基带数字子系统BDS

3)电源子系统PWS.

二、BDS是BTS的控制中心、通信平台

三、BDS 工作原理流程框图

四、CBTS I2基站使用的是高通的编解码芯片,请说明CSM5000,CSM5500,

CSM6700,CSM6800,CSM6850分别对应CDMA网络的哪一种网络标准、信道板类型,以及芯片数量和CE数量。

五、射频管理模块(RMM)是射频系统的主控板

通信控制模块(CCM):BTS主控板

BTS:RMM

BDS:CCM

计算机网络慕课题库

1.1 网络是什么 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 https://www.doczj.com/doc/8512182874.html,N C.MAN D.WAN 正确答案:B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 软件. 数据. 通信信道 B.主机. 外设. 软件. 通信信道 C.硬件. 程序. 数据. 通信信道 D.主机. 程序. 数据. 通信信道 正确答案:A 3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A 4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ARPANET B.ChinaNet C.Internet D.CERNET6 正确答案:A 5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 A.定网络协议 B.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C.集中计算 D.资源共享 正确答案:D 1.2 网络的发展历史 1 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正确答案:B

2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A.数据格式. 编码. 信号电平 速度匹配. 控制信息. 数据格式B. . 同步语义. C.语法. 同步控制信息. D.编码. C 正确答案: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3 InternetUDP ARP,,A.IPICMP,ARP UDP,B.TCP,ICMP,RARP ARP,C.IP,ICMP,RARP ICMP,,IP,D.UDPC 正确答案:)。4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A. 参考模型B. 体系结构C. 基本功能D.C 正确答案: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5A.TCP/IP B.X.25 C.ISO D.OSI A 正确答案: 1.3 中国的互联网)。1下列有关网络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只要装了杀毒软件,网络 就是安全的A. 只要装了防火墙,网络就是安全的B. 只要设定了密码,网络就是安全的C. 尚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网民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D.D 正确答案:以下信息中,属于合法信息的是(2 )。 A.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 B.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信息 C.传授制造枪支的信息 D.有关房屋出租的信息D 正确答案:)。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最大特点是( 可以浏览网页A. B.存储容量扩大C.可实现资源共享使信息传输速度提高D.C 正确答案:)。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4X25NET A.商务部的2 . . B.国防部的ARPANET C.军事与能源MILNET D.科学与教育的NSFNET 正确答案:B 1.4 互联网的新时代 1互联网新时代中提到的四种网络是( )。 A.虚拟现实网络 B.泛在的物联网络 C.大数据网络 D.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正确答案:A、B、C、D

移动通信试题库-有答案

移动通信试题库 第一章 1.移动通信系统中,15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________, 45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________,90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________ 。(5.7MHz, 10MHz, 45MHz ) 2.移动通信按用户的通话状态和频率使用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三种工作方式。(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双工制) 3.(多选) 常用的多址技术有哪几种:_________( ABCD ) A. 频分多址(FDMA) B.时分多址(TDMA) C.码分多址(CDMA) D.空分多址(SDMA) 4. 移动通信主要使用VHF 和UHF 频段的主要原因有哪三点? 答:1)VHF/UHF 频段较适合移动通信。2)天线较短,便于携带和移动。3)抗干扰能力强。 5.信道编码和信源编码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信道编码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在无线链路的数据传输中引入冗余来改进信道的质量。信道编码是为了对抗信道中的噪音和衰减,通过增加冗余,如校验码等,来提高抗干扰能力以及纠错能力。相对地,信源编码的目标就是使信源减少冗余,更加有效、经济地传输,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就是压缩。 第二章 1.在实际应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技术来增大蜂窝系统容量。 (小区分裂,频段扩展,多信道复用) 2. 什么是近端对远端的干扰?如何克服? 答:当基站同时接收从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 (距离2d )到达基站的功率明显要大于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A(距离1d ,2d <<1d )的到达功率,若二者功率相近,则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 就会造成对接收距离距基站远的移动台A 的有用信号的干扰或抑制,甚至将移动台A 的有用信号淹没。这种现象称为近端对远端的干扰。 克服近端对远端的干扰的措施有两个:一是使两个移动台所用频道拉开必要的时间间隔;二是移动台端加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PC),使所有工作的移动台到达基站功率基本一致。 3.某通信网共有8个信道,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01Erl,服务等级B=0.1,问如采用专用呼叫信道方式,该通信网能容纳多少用户? 答:采用专用呼叫信道方式,有一个信道专门用作呼叫。 B=0.1 n=7 查表知:A= 4.666 6601 .07/666.4/===Aa n A m 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462=mn 4.已知在999个信道上,平均每小时有2400次呼叫,平均每次呼叫时间为2分钟,求这些

材料分析技术作业题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1)物相:在体系内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一部分称为“相”。在这里,更明白的表述是: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的部分才称为同一个相。 (2)K系辐射: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有自发回到稳定状态的倾向,此时外层电子将填充内层空位,相应伴随着原子能量的降低。原子从高能态变成低能态时,多出的能量以X射线形式辐射出来。当K电子被打出K层时,原子处于K激发状态,此时外层如L、M、N……层的电子将填充K层空位,产生K系辐射。 (3)相干散射: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 (4)非相干散射:X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如轻原子中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X射线长的X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 (5)荧光辐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要通过电子跃迁向较低的能态转化,同时辐射出被照物质的特征X射线,这种由入射X射线激发出的特征X射线称为二次特征X射线即荧光辐射。 (6)吸收限:激发K系光电效应时,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电子从K层移至无穷远时所作的功WK,即将激发限波长λK和激发电压VK联系起来。从X射线被物质吸收的角度,则称λK为吸收限。 (7)★俄歇效应:原子中K层的一个电子被打出后,它就处于K激发状态,其能量为EK。如果一个L层电子来填充这个空位,K电离就变成L电离,其能量由EK变成EL,此时将释放EK-EL的能量。释放出的能量,可能产生荧光X 射线,也可能给予L层的电子,使其脱离原子产生二次电离。即K层的一个空位被L层的两个空位所代替,这种现象称俄歇效应. 2、特征X射线谱与连续谱的发射机制之主要区别? 特征X射线谱是高能级电子回跳到低能级时多余能量转换成电磁波。 连续谱:高速运动的粒子能量转换成电磁波。 3、计算(MoKα)和(CuKα)的X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 4、x射线实验室用防护铅屏,若其厚度为1mm,试计算其对Cukα、Mokα辐射的透射因子(I透射/I入射)各为多少?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晶面指数:用于表示一组晶面的方向,量出待定晶体在三个晶轴的截距并用点阵周期a,b,c度量它们,取三个截距的倒数,把它们简化为最简的整数h,k,l,就构成了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晶向指数:表示某一晶向(线)的方向。 干涉面:为了简化布拉格公式而引入的反射面称为干涉面。 2下面是某立方晶系物质的几个晶面,试将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到小按次序重新排列:(123),(100),(200),(311),(121),(111),(210),(220),(130),(030),(221),(110)。 排序后: (100)(110)(111)(200)(210)(121)(220)(221)(030)(130)(311)(123) 3当波长为λ的x射线照射到晶体并出现衍射线时,相邻两个(hkl)反射线的波程差是多少?相邻两个(hkl)反射线的波程差又上多少? 相邻两个(hkl)晶面的波程差为nλ,相邻两个(HKL)晶面的波程差为λ。 4原子散射因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某元素的原子散射因数与其原子序数有何关系? 原子散射因数f是以一个电子散射波的振幅为度量单位的一个原子散射波的振幅。它表示一个原子在某一方向上散射波的振幅是一个电子在相同条件下散射波振幅的f倍。它反应了原子将X射线向某一方向散射时的散射效率。 关系:z越大,f越大。因此,重原子对X射线散射的能力比轻原子要强。 第三章 1.衍射仪测量在入射光束、试样形状、试样吸收以及衍射线记录等方面与德拜法有何不同? 入射X射线的光束:都为单色的特征X射线,都有光栏调节光束。 不同:衍射仪法:采用一定发散度的入射线,且聚焦半径随2?变化。 德拜法:通过进光管限制入射线的发散度。 试样形状:衍射仪法为平板状,德拜法为细圆柱状。 试样吸收:衍射仪法吸收时间短,德拜法时间长。 记录方式:衍射仪法采用计数率仪作图,德拜法采用环带形底片成相,而且它们的强度(I)对(2?)的分布曲线也不同。 2.用直径的德拜相机能使Cukα双重线分离开的最小角是多少?(衍射线宽为,分离开即是要使双重线间隔达到线

核心网交换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8分) 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路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 ( BSS )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 2)软交换核心网络分为( CS 电路)域和(PS分组)域。 3)凉山现有(7)个端局MGW、( 2 )个HLR、(23)个BSC。 4)出现CP FAULT故障时,我们经常用到的三条与CP修复有关的指令为: (REMCI)根据诊断结果准备换板;(RECCI)(REPCI)对CP故障诊断、定位; 修复故障。 5)serverBAM数据库的缺省备份目录是(F:\MSOFTX3000 ) 6)在UMG8900例行维护中最常用的两种命令包括( LST )和 (DSP )。 7)UMG8900中(MCLK )单板可以提供时钟信号给MNET单板,提供给框内 TDM业务处理单板。 8)UMG8900上检测UMG8900与MGC网络层是否连通,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执行MML命令(PING )。 9)MSOFTX3000上配置到HLR的信令链路数据时,SCCP层数据配置需要配置 SCCPGT和(SCCPSSN )。 10)当系统定时自动备份时,系统数据是自动装入(RELFSW0)备份文件中。 11)爱立信HLR开启用户3G功能参数为(BS3G-1)。 12)爱立信HLR开启用户4G功能参数为(OBEPC-0)。 13)华为交换机查看某一局向电路状态的指令是(DSP OFTK) 14)华为交换机删除A接口电路数据的指令是(RMV AIETKC) 15)华为交换按终端标识查询电路的指令(LST TKCBYTID) 16)华为BSC查询信令链路是否正常的指令(DSP MTP3LNK) 17)华为BSC查询A接口电路状态指令(DSP ACIC) 18)华为BSC GB口状态检查指令为(DSP NSVL) 19)爱立信BSC A口信令状态检查指令为(C7LTP:LS=ALL;) 20)爱立信BSC GB口信令状态检查指令为(RRINP:NSEI=ALL;) 二、单选题(20分)

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经典习题汇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 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 B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 C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加或减小了 D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1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放在倾斜为θ的木板上,在木板倾角逐渐增大到某一角 t/s 0 2 2 1 3 -2 v/ms -1 第 5 题 F 第 6 题

移动核心网题库

核心网络部分-测试 初级部分: 1. GSM 表示什么? A. 通用移动蜂窝标准 B.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C. 全球移动蜂窝标准 2. 请找出GSM系统下定义的两个主要系统 A. SS & OSS B. OSS & BSS C. NSS & BSS 3. 以下哪个不是交换系统的一部分? A. EIR B. BSC C. HLR 4. EIR 检查以下哪种信息? A. 预订 B. 电话 C. 用户类别 5. VLR 保存以下哪种有关移动台位置的信息? A. 位置区 B. 小区 C. MSC/VL用艮务区 6. 哪个节点注册移动台是开机还是关机? A. VLR B. MSC C. HLR 7. 以下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 一个LAC可以属于多个BSC B. 一个LAC可属于多个MSC/VLR C. 一个LAC总是只由一个BSC来处理 8. 计算加密参数的节点的名称是什么? A. 加密中心 B. 签权中心 C. 计算中心 9. 寻呼移动台的区域名称是什么? A. 寻呼区 B. 位置区 C. 服务区

10. ILR 的用途是什么? A. 用于实现用户在 TACS 和GSM 之间的漫游。 AMPS/TDM 和GSM 之间的漫游 11. 哪个单位用于测量业务? A. 厄兰( Erlang ) B. 每秒比特 C. 赫兹 12. 何时进行 IMSI 分析? A. 小区选择时 B. 位置更新时 C. 移动台始发呼叫时 D. 移动台终止呼叫时 13. 在MT 呼叫中(无呼叫转移), GMS (中要进行多少 次 B-NO 分析? A. 1 B. 2 C. 3 14. 以下哪一项在MSC/VLR^进行? A. 号码分析 B. 定位与切换 C. 加密计算 15. 哪个节点输出计费记录? A. MSC/VLR B. 计费中心 C. BSC 16. RAND 、Kc 和SRES 的通称是什么? A. 移动号码组 B. 三位字节 C. 三字节组 17. 哪种定时信息用于加密计算? A. 呼叫时长 B. TDMA 帧数(frame number ) C. 进行呼叫当天的时间 18. 向HLR 查询移动台位置的节点的名称是什么? A. 网关 MSC NMT 和GSM 之间的漫游 B. 用于实现用户在 C. 用于实现用户在

《仪器分析》作业题解答2..

第二章气相色谱法 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 19.有哪些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1).外标法:外标法是色谱定量分析中较简易的方法.该法是将欲测组份的纯物质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使浓度与待测组份相近。然后取固定量的上述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得到标准样品的对应色谱图,以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作峰高或峰面积对浓度的标准曲线.该曲线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分析样品时,在上述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取制作标准曲线时同样量的试样分析、测得该试样的响应讯号后.由标谁曲线即可查出其百分含量.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因而适用于工厂控制分析和自动分析;但结果的准确度取决于进样量的重现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2).内标法:当只需测定试样中某几个组份.或试样中所有组份不可能全部出峰时,可采用内标法.具体做法是:准确称取样品,加入一定量某种纯物质作为内标物,然后进行色谱分析.根据被测物和内标物在色谱图上相应的峰面积(或峰高)]和相对校正因子.求出某组分的含量.内标法是通过测量内标物与欲测组份的峰面积的相对值来进行计算的,因而可以在—定程度上消除操作条件等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 内标法的要求是:内标物必须是待测试样中不存在的;内标峰应与试样峰分开,并尽量接近欲分析的组份.内标法的缺点是在试样中增加了一个内标物,常常会对分离造成一定的困难。 (3).归一化法:归一化法是把试样中所有组份的含量之和按100%计算,以它们相应的色谱 峰面积或峰高为定量参数.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各组份含量: m i % = x 100% or m i % = x 100% 由上述计算公式可见,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经过色谱分离后、样品中所有的组份都要能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 该法的主要优点是:简便、准确;操作条件(如进样量,流速等)变化时,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这种方法常用于常量分析,尤其适合于进样量很少而其体积不易准确测量的液体样品. 21.在一根 3m 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试样,得如下的色谱图及数据:(1)用组分 2 计算色谱柱 的理论塔板数;(2)求调整保留时间t ‘R1及t‘R2; (3)若需达到分离度R=1.5,所需的最短柱长为几米?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t R2 = 17min, Y2 = 1min, t M = 1min .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 1.13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1.15在windows95/98 的dos 窗口下,能用以下命令察看主机的路由表(D) A、NETSTAT –R B、ARP -A C、TRACEROUTE D、ROUTE PRINT 1.16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 1.17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18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B)。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A. 一个B类网络号 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 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 D. 以上都不是 1.19传输层可以通过(B )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1.20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1.21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B)。 A. IP B. HTTP C. FTP D. Telnet

练习题汇总1

考虑某消费者消费价格均为正的两种商品,如果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而收入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那么预算集范围缩小了。F 如果所有的商品价格都变为原来的两倍,而收入保持不变,那么预算集没有变化,因为相对价格没有变化。F 如果所有商品价格变为原来的两倍,收入变为原来的三倍,则预算线会更加陡峭。F 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如果知道该消费者全部收入能买多少商品1,且知道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那么不需要知道其他信息就能够画出消费者的预算线。T 考虑预算线斜率只受相对价格的影响,而预算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预算收入对两种商品的购买力。若知道商品相对价格和消费者收入对不同商品的购买力,则可以画出预算线。T 小王把他全部收入花在香蕉和西瓜上,他能够消费11只香蕉和4只西瓜,也能够消费3只香蕉和8只西瓜。香蕉每只6元,请问小王的收入是多少?C.114元 某消费者用他所有的收入消费了5单位商品x和13单位商品y,商品x 的价格为商品y的两倍。现假设收入变为原来的2倍,且商品y的价格也变为原来的2倍,但商品x 的价格保持不变。如果他继续消费13单位商品y,那么他最多能够买多少单位的商品x? A.10 孙某把所有收入花在8瓶果酱和8瓶花生酱上,果酱每瓶9美元,他的收入是88美元。现在他把所有收入来购买a瓶果酱和b瓶花生酱,则他的预算约束方程是:B.18a+4b=176假定商品x的价格是原来的三倍,商品y的价格是原来的两倍,而收入保持不变。在横轴表示商品x,纵轴表示商品y的坐标系上 D. 新预算线比原来陡峭,在原预算线下方 赵某只消费土豆和牛肉。当土豆的价格是9元,牛肉的价格是5元时,他用所有的收入购买了5单位土豆和10单位牛肉。现在政府对购买土豆进行补贴。每单位土豆补贴5元。政府为了支付这种补贴要征收收入税。赵某每月支付20元的收入税。如果s是土豆数量,c是牛肉的数量,下列哪一个是赵某新的预算线方程?D.4s+5c=75 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预算线不取决于下列的哪一项:C.他对商品x和商品y 的偏好 刘乐喜欢糖果讨厌口香糖。为了吸引他吃足够的口香糖并限制他吃过多的糖果,只要他吃一夸脱口香糖,他的母亲就会给他10元钱。他只能在糖果店买到糖果,糖果每个5元。除了他能够得到作为他吃口香糖的补偿的钱外,他还能每周得到10元的零用钱。如果刘乐只消费糖果和口香糖,以口香糖作为横轴,糖果作为纵轴,那么他的预算线斜率是:A.2 如果你能正好消费或者是4单位的商品x 和24单位的商品y,或者是9单位的商品x 和4单位的商品y。如果你把收入全部购买商品y,你能购买多少单位?A.40 《商业周刊》上广告可以被300名律师和1000名工商管理硕士读到,公开消费场所广告可以被250名律师和300名工商管理硕士读到。如果明星公司想投资3750元做广告,第一种广告的价格是500元,第二种广告的价格是250元。那么,沿着下面哪一段线段的整数值能够代表他的广告预算能够达到的律师和工商管理硕士人数组合: B. (3750,4500)和(2350,7300) 陈某正在为他的MBA考试努力复习,他只消费两种商品,钢笔和墨水。每支钢笔的价格为1元,每瓶墨水搭一支免费的钢笔的价格为2元。以钢笔的消费量为横轴作图,图中预算约束线分为两部分,各部分的斜率分别是多少?A. 0和-1

移动核心网题库

核心网络部分–测试初级部分: 1. GSM表示什么 A.通用移动蜂窝标准 B.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C.全球移动蜂窝标准 2. 请找出GSM系统下定义的两个主要系统。 A.SS & OSS B.OSS & BSS C.NSS & BSS 3. 以下哪个不是交换系统的一部分 A.EIR B.BSC C.HLR 4. EIR检查以下哪种信息 A.预订 B.电话 C.用户类别 5. VLR保存以下哪种有关移动台位置的信息 A.位置区 B.小区 C.MSC/VLR服务区 6. 哪个节点注册移动台是开机还是关机

A.VLR B.MSC C.HLR 7. 以下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一个LAC可以属于多个BSC。 B.一个LAC可属于多个MSC/VLR。 C.一个LAC总是只由一个BSC来处理。 8. 计算加密参数的节点的名称是什么 A.加密中心 B.签权中心 C.计算中心 9. 寻呼移动台的区域名称是什么 A.寻呼区 B.位置区 C.服务区

10. ILR的用途是什么 A.用于实现用户在NMT和GSM之间的漫游。 B.用于实现用户在TACS和GSM之间的漫游。 C.用于实现用户在AMPS/TDMA和GSM之间的漫游。 11. 哪个单位用于测量业务 A.厄兰(Erlang) B.每秒比特 C.赫兹 12. 何时进行IMSI分析 A.小区选择时 B.位置更新时 C.移动台始发呼叫时 D.移动台终止呼叫时 13. 在MT呼叫中(无呼叫转移),GMSC中要进行多少次B-NO分析 A.1 B.2 C.3 14. 以下哪一项在MSC/VLR中进行 A.号码分析 B.定位与切换 C.加密计算 15. 哪个节点输出计费记录 A.MSC/VLR B.计费中心

材料分析技术作业题(含答案)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1)物相:在体系内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完全均匀得一部分称为“相”。在这里,更明白得表述就是:成分与结构完全相同得部分才称为同一个相。 (2)K系辐射:处于激发状态得原子有自发回到稳定状态得倾向,此时外层电子将填充内层空位,相应伴随着原子能量得降低。原子从高能态变成低能态时,多出得能量以X射线形式辐射出来。当K电子被打出K层时,原子处于K激发状态,此时外层如L、M、N……层得电子将填充K层空位,产生K系辐射。 (3)相干散射: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得波长与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 (4)非相干散射:X射线经束缚力不大得电子(如轻原子中得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X射线长得X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 (5)荧光辐射:处于激发态得原子,要通过电子跃迁向较低得能态转化,同时辐射出被照物质得特征X射线,这种由入射X射线激发出得特征X射线称为二次特征X射线即荧光辐射。 (6)吸收限:激发K系光电效应时,入射光子得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电子从K层移至无穷远时所作得功WK,即将激发限波长λK与激发电压VK联系起来。从X射线被物质吸收得角度,则称λK为吸收限。 (7)★俄歇效应:原子中K层得一个电子被打出后,它就处于K激发状态,其能量为EK。如果一个L层电子来填充这个空位,K电离就变成L电离,其能量由EK变成EL,此时将释放EK-EL得能量。释放出得能量,可能产生荧光X射线,也可能给予L层得电子,使其脱离原子产生二次电离。即K层得一个空位被L层得两个空位所代替,这种现象称俄歇效应、2、特征X射线谱与连续谱得发射机制之主要区别? 特征X射线谱就是高能级电子回跳到低能级时多余能量转换成电磁波。 连续谱:高速运动得粒子能量转换成电磁波。 3、计算0、071nm(MoKα)与0、154nm(CuKα)得X射线得振动频率与能量 4、x射线实验室用防护铅屏,若其厚度为1mm,试计算其对Cukα、Mokα辐射得透射因子(I透射/I入射)各为多少?第二章 1.名词解释: 晶面指数:用于表示一组晶面得方向,量出待定晶体在三个晶轴得截距并用点阵周期a,b,c度量它们,取三个截距得倒数,把它们简化为最简得整数h,k,l,就构成了该晶面得晶面指数。 晶向指数:表示某一晶向(线)得方向。 干涉面:为了简化布拉格公式而引入得反射面称为干涉面。 2下面就是某立方晶系物质得几个晶面,试将它们得面间距从大到小按次序重新排列:(123),(100),(200),(311),(121),(111),(210),(220),(130),(030),(221),(110)。 排序后: (100)(110)(111)(200)(210)(121)(220)(221)(030)(130)(311)(123) 3当波长为λ得x射线照射到晶体并出现衍射线时,相邻两个(hkl)反射线得波程差就是多少?相邻两个(hkl)反射线得波程差又上多少? 相邻两个(hkl)晶面得波程差为nλ,相邻两个(HKL)晶面得波程差为λ。 4原子散射因数得物理意义就是什么?某元素得原子散射因数与其原子序数有何关系? 原子散射因数f就是以一个电子散射波得振幅为度量单位得一个原子散射波得振幅。它表示一个原子在某一方向上散射波得振幅就是一个电子在相同条件下散射波振幅得f倍。它反应了原子将X射线向某一方向散射时得散射效率。关系:z越大,f越大。因此,重原子对X射线散射得能力比轻原子要强。 第三章 1.衍射仪测量在入射光束、试样形状、试样吸收以及衍射线记录等方面与德拜法有何不同? 入射X射线得光束:都为单色得特征X射线,都有光栏调节光束。 不同:衍射仪法:采用一定发散度得入射线,且聚焦半径随2?变化。 德拜法:通过进光管限制入射线得发散度。 试样形状:衍射仪法为平板状,德拜法为细圆柱状。 试样吸收:衍射仪法吸收时间短,德拜法时间长。 记录方式:衍射仪法采用计数率仪作图,德拜法采用环带形底片成相,而且它们得强度(I)对(2?)得分布曲线也不同。 2.用直径5、73cm得德拜相机能使Cukα双重线分离开得最小角就是多少?(衍射线宽为0、03cm,分离开即就是要使双重线间隔达到线宽得两倍)。 3.试述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步骤?及其鉴定时应注意问题? 步骤:(1)计算或查找出衍射图谱上每根峰得d值与i值 (2)利用i值最大得三根强线得对应d值查找索引,找出基本符合得物相名称及卡片号。 (3)将实测得d、i值与卡片上得数据一一对照,若基本符合,就可以定为该物相。 注意问题:(1)d得数据比i/i0数据重要(2)低角度线得数据比高角度线得数据重要(3)强线比弱线重要,特别要重视d值大得强线(4)应重视特征线(5)应尽可能地先利用其她分析、鉴定手段,初步确定出样品可能就是什么物相,将它局限于一定得范围内。 第四章 1、电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面会激发哪些信号?它们有哪些特点与用途? 1)背散射电子:能量高;来自样品表面几百nm深度范围;其产额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用作形貌分析、成分分析以及结构分析。 2)二次电子:能量较低;来自表层5—10nm深度范围;对样品表面化状态十分敏感。

每日一练习题汇总

每日一练习题汇总 1、We must remember that___fashion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___life. A./;the B./;/ C.the;/ D.the;the B 抽象名词不特指时,前不用冠词 fashion n.时尚,时装; 时装领域,时尚界; 方式,方法; vt.制作,塑造; 使适应; 2、___the techer’s suggestion,Tony finally found a way to settle the problem. A.Following B.To follow C.Follow D.He followed A Following做伴随状语,修饰found 伴随状语只有两种形式,主动用following形式,被动用followed形式 settle vt.解决; 安排; 使定居; 使沉淀; vi.下沉; 定居; n.高背长靠椅; follow vt.& vi.跟随,接着; vt.继承; (按时间、顺序等)接着; 从事; 采用; vi.理解; 发生兴趣; 由此产生; 跟着人(或物)去(或来); n.追随,跟随; [台球]推球,跟球打法(使竿击的球在击中目的球后继续滚动的打法); 3、Part of the work is to be finished today and___by this weekend. A.another B.the others C.the rest D.the other C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the rest可以代替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其他三个只代替可数名词,上句work是不可数名词 4、He walked in, ___a book in his hand,went to a table near the window and sat down in silence. A.carrying B.carried C.to carry D.having carried A 首先不定式表示目的和将来可以排除,having done强调动作的完成,不符合题意,只剩下A和B,这是一个并列句,句中有三个谓语动词walked in,went to和sat down,句中的carrying a book in his hand是现在分词,用作状语,修饰walked in,表伴随。 in silence 安静地,无声地;

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案

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五章相关分析 一、判断题 二、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 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四、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 度。() 五、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六、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 2、× 3、× 4、× 5、√. 七、单项选择题 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A.相关 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 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3.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4.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5.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变量 C.因变量 是随机变量 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6.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 。 7. A.越接近于-1 8.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0 9. D. 在和之间 10.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11.A.不相关 12.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 13.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 14. A.相关表 15.B.相关图 C.相关系数 D.定性分析 1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17.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 18.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 19.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 20.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 21.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22. A、都是随机变量 B、关系是对等的 C、都是给定的量 23. 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24.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25. = 0 26.B.| r | = 1

中国移动招聘笔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国移动笔试题+答案 智能网试题 一、填空 1、(CMIN02移动智能网系统)是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新一代移动智能网产品。 2、(SMP)是移动智能网各业务、用户数据的管理中心,它与SMAP一起组成了一个用户信息管理网络,完成业务管理、用户管理、网络管理、计费管理、接入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3、(SMAP)是提供给业务管理者的一个管理窗口,具有与SMP的接口,业务管理者可以通过远程接入SMP来管理业务。它与MSCP并不直接相连。 4、(SCP)是整个移动智能网的核心,主要包括移动业务控制功能和业务数据功能两个功能模块。 二、选择 1、智能网系统的网络组成单元为:(A.B.C.D.E) A. SCP B. SMP C. VC D. SSP E. IP 2、(C)用以存放语音通知,支持文本语音的转换等功能,可根据MSCP的指示完成放音通知和接收DTMF信号的功能。 A.SCP B. SMP C. IP 3、(B)是一个物理功能实体,具有基本呼叫处理的功能,负责参与完成移动智能业务有关的交换功能。 A. SCP B. SSP C. SMP 4、智能业务所采用的7号信令协议子层为(A、B、C) A. MAP2+ B. CAP C. INAP D. ISUP 5、HP根文件系统的组织中,用以存放配置文件的目录是(B) A./home B. /etc C. /dev D. /sbin 6、SMP为SMAP提供服务的进程创建方式(A) A、动态创建方式 B、静态创建方式 7、衡量智能网系统处理能力(每秒处理的呼叫数)的指标为(A)

A.忙时CAPS数 B. CPU负荷C. 充值成功率 8、在二卡合一业务中(ABC)可以为“全球通”用户充值。 A. 全球通 B. 固定用户 C.神州行 D.小灵通 9、在以(A)方式触发的目标网中,呼叫端局可以直接通过用户的CAMEL签约信息分析和触发VPMN业务。 A. O_CSI+T_CSI B. OVERLAY 10、作为一个物理实体,SSP/IP包括(ABC)功能实体。 A. 呼叫控制功能(CCF) B. 业务交换功能(SSF) C. 特殊资源功能(SRF) D. 业务控制功能(SCF) 11、CMIN02系统中,SCP、SMP、VC的各台处理机之间采用哪种工作方式(B) A.主/备用方式 B. 集群式系统,动态负荷分担方式 C.单机独立工作方式D.静态负荷分担 12、下面那些功能属于SCP的基本功能(AB) A.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B.数据与话务管理功能 C.向SSP指示AOC计费信息 D.业务管理 13、下面那些功能属于SMP的主要功能(AD) A.系统管理功能 B.存放充值卡数据 C.SRF功能 D.计费管理功能 14、SMP进程间通信的基本方式(B) A、有名管道 B、消息队列 C、Socket 15、SMP系统负责和SCP通信的进程是(C) A、smapsubserver B、schedule C、smpsync D、smpmanager 三、简答 1、在移动智能网中,一个智能业务可以有那几种方式触发? 答案:特殊字段,签约信息,特殊字冠 2、简述VPMN业务的概念、实现方式。列举VPMN业务的业务属性。 答案:虚拟移动专网业务,实现集团用户之间的短号拨打,话费优惠等功能。 每个用户分得一个段号码,网内通话可以享受资费优惠,往外通话照常。由SCP完成号码翻译功能,基于CSI触发。 3、在智能网上开放彩铃业务,需要调用哪些智能网网元,各自都实现什么功能?

网络安全攻防题库(附选择题)(DOC)

. 网络攻防考试资料整理书签也是目录,仔细阅读综述 Abel,Master,刘立 12/7/2010 内容概览: Part1综述 Part2选择题题库 Part3怎样布置一个办公局域网络 Part4课件框架 Part5全部课件原文 (1)感谢信安的历届前辈,这些资料都是历年积累下来的。(2)同时因为每一年的考试情况有所不同,因此这份资料和考试情况难免有所出入。(3)学习好,是平时努力,今后受益;考试好,只是一门技术。

Part1.综述 1.考试综述 1.1.引用文档里面的告诫 1.1.1.“答题的时候不用全抄原话,分重点列出 1234,每条后面加点自己简明扼要 的理解就够了” 1.1. 2.经常有这种情况 1.1. 2.1. 1.1. 2.2.一般看到内容差不多,很兴奋,就全篇的抄进去了 让同学答题的时候看准问题再抄,别抄了半天和问题对不起来 1.2.推测很可能考试具体的知识点,因此 Ctrl+F会经常用到。 1.2.1.注意使用快捷键:比如说,Foxit Reader里面,F3就是“查找下一个”; 1.2.2.注意搜索关键词:比如说题目是“拒绝服务攻击”,课件里面可能是“DoS” 或者“决绝服务的攻击”,所以需要搜索“拒绝服务”并且熟悉课件。 1.2.3.注意,同样一个名词可能在很多章节里面出现。比如“缓存区溢出”可能出 现了 50次,可能有一个小节标题是“几种类型”。因此,题目“缓存区溢出 的类型”,可能需要浏览、关键词查找相结合。 1.2.4.所以最好是熟悉一下各个课件的框架。如果查找的时候可以知道在哪一张查 找,效率会高得多,并且会减少错误。 2.题型和题目分布 2.1.选择题(见 Part2:“选择题题库”) 2.1.1.据说全部是“选择题题库”里面的原题; 2.1.2.对策:直接应用 Ctrl+F进行关键词查找; 2.2.名词解释(见 Part5:“课件 PDF格式整合”) 2.2.1.基本上是每一节课的内容出一道题目; 2.2.1.1. 2.2.2.对策:通过索引找到考点在哪一次课的课件,然后利用 Ctrl+F在 PDF里面进 行查找,F3查找下一个; 2.3.简答题(见 Part5:“课件 PDF格式整合”) 2.3.1.基本上是每一节课的内容出一道题目 2.3.2.对策:通过索引找到考点在哪一次课的课件,然后利用 Ctrl+F在 PDF里面进 行查找,F3查找下一个; 2.4.应用题(见 Part3 :“布置一个办公局域网络”) 2.4.1.很可能是布置一个办公局域网络 2.4.1.1. 2.4.1.2.要用到 DMZ,防火墙,路由器的配合要画拓扑图,说的越详细越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