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上”的空间和隐喻认知

论“上”的空间和隐喻认知

论“上”的空间和隐喻认知
论“上”的空间和隐喻认知

论“上”的空间和隐喻认知

“上”本是一个表空间的词,它常常被映射到其它非空间领域,表示时间、等级等。本文首先用意象图式论述了“上”的空间意义的认知过程,然后分析它对隐喻拓展的认知过程。

标签:“上” 空间意义意象图式隐喻拓展认知过程

一、引言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认知工具。它是从一个概念域(始发模型)向另一个概念域(目标模型)的结构映射。两个概念域之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映射,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认知结构模式,即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来源于生活的基本经验,为隐喻提供了体验性基础,它的拓展是靠隐喻过程来实现的。①

意象图式有多种形式,比如“上—下”图式,“前—后”图式,容器图式等。任何一种意象图式都主要由动体(Trajector,TR)\界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TR所经过的路线成为Path。②本文试图用“上—下”意象图式去分析“上”的空间意义,以及它们对隐喻扩展的认知过程。

二、对“上”的空间意义认知分析

(一)“上”通常被看作是一个方位介词,表示”在……上面”。如:

(1)秋天,小河上漂满了白色的罂粟花瓣。

(2)我看见石柱上有无数只红蚂蚁。

(3)黑色的月亮在她头顶上哭泣。

以上三个例句中的“上”都可理解成“在……上面”。但若用意象图式来分析三者却略有不同。例(1)中,TR/动体(花瓣)与LM/界标(河面)有直接接触,且界标已被平面化。“上”的空间位置确定,TR完全或部分覆盖了LM。此时“上”相当于英语中的“on”。例(2)中,TR(蚂蚁)与LM(石柱)有直接接触,但界标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三维事物。“上表示动体依附于界标的表面”③;例(3)中的TR(月亮)与LM(头顶)没有直接接触。TR在LM的上方,“上”等于英语中的“above”。

(二)“上”可以表示事物由低到高的运动,这是从其动态意义中引申出来的。如: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摘要: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本文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丰富的联想,在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点,创造新奇的隐喻,来表达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隐喻;认知;钱钟书 引言 对隐喻的使用和研究兴趣自古就有。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对隐喻做出过讨论并指出“成为一个隐喻大师是最了不起的事”。但传统研究对隐喻的认识仅停留在词语层面上,将其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修辞方式。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隐喻探索的逐步深入,现代隐喻理论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束定芳,2000)。隐喻存在人们日常的思想中、语言中,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是作者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构成文体风格的重要媒介。 本文试以束定芳对隐喻功能的分类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以期加深读者对其语言风格及文字魅力的感受,同时能够为整部作品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隐喻的认知研究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束缚,进入认知学研究的新阶段。他们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也是隐喻性的(lakoff johnson,1980)。人们通过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利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国内也逐渐兴起了对隐喻的认知研究热潮。有学者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和工作机制,如赵艳芳(1995)、束定芳(2001,2002)等,也有学者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如陈家旭(2006,2007)、王寅(2003)等,还有不少学者开始将隐喻的认知功能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隐喻能力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严世清(2001)、汪少华(2005)。 束定芳(2000)在其著作《隐喻学研究》中对隐喻功能进行了分类,其中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和组织经验的工具,可以提供认知事物的新视角,能够利用两个领域间的相似性达到类说推理的目的。本文将参考束定芳先生提出的隐喻认知功能,具体从三个方面对钱钟书先生的小说、散文中出现的隐喻进行探析。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1.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理解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一种基于经验的由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过将始源域的某些特点和结构映射到目的域的事物上,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人们就可以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体验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因此,隐喻能够描写新的,几乎难以描写的经验和思想(胡壮麟,2004)。语言大师通常擅长将抽象的概念通过隐喻转化成具体的或为人们所熟知事物或经历,让读者有更深刻或切身的感受。例如,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一个偏见》) 在这句话中,作者将抽象的概念“偏见”比作人们熟悉的“放假”,并通过“家常日用”和“星期日娱乐”的对比,说明不管人有无思想,都会存有偏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之后又用一比喻,将始源域的没有私人空间,或私下还要装模做样,映射到目的域,形象地说明如果不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隐喻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着重分析了隐喻和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隐喻反映、构成文化,并传承、丰富文化。隐喻作为人的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的使用活动。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文化 一、关于隐喻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二十世纪以前对隐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古典派隐喻理论和以格勒律治为代表的浪漫派隐喻理论。前者认为隐喻只是语言的―附属物‖、―装饰品‖、―佐料‖而已;后者认为隐喻使人们想象力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故与语言密不可分。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隐喻理论出现了隐喻的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和符号学等方向的研究,指出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而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隐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隐喻主要有两大主要功能: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而隐喻在反映并构成人类认知的同时,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思维现象,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所以,隐喻的使用是一种文化行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能够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运用原有的概念与语言符号体系去了解和把握新的事物或概念,这种用一个思维领域对另一个思维领域概念化的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隐喻。认知语言学还认为,隐喻是意象图式的转移。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而这种组织结构的出现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只有机体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而文化行为主要指人们负荷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文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认知隐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因此认知隐喻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认知现象。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认知方式传递到目的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隐喻翻译已经成为研究翻译方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全面介绍隐喻;第三章为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第四章为结论。 关键词:认知隐喻翻译策略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虽然隐喻研究自古有之,但是仅归类于修辞学之列。隐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隐喻翻译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语境,还应熟捻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本文认知对隐喻进行了全面介绍,研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七种策略。 二.认知隐喻 1.定义 Lackoff和Johnson站在认知的角度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对认知隐喻的定义加以阐释。从功能上看,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另一事物;从结构上看,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2.认知隐喻的语义特征

隐喻意义是基本意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束定芳指出认知隐喻具有如下十种隐喻特征:矛盾性、临时性、模糊性、隐喻程度性、系统性、语义映射的选择性、方向性、不可穷尽性、多样性和回复性。 3.认知隐喻的分类 Peter Newmark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类: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形隐喻和复杂的隐喻。简易隐喻指那些格式明显的隐喻;半隐性隐喻专指篇章中出现的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的隐喻;隐性隐喻专指那些喻体不明显,喻义隐晦含蓄的隐喻;复杂的隐喻,指形式和喻义均颇为复杂的隐喻。 4.认知隐喻的功能 隐喻是一种文化反映,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它富有表现力,可以通俗易懂地表达复杂的认知。 三.认知隐喻的翻译 本章研究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 1.保留喻体的策略 如果在同一喻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喻义,而喻体又不宜代替,那就应该采用保留喻体的翻译策略。此时,应采用保

隐喻生成及消亡的认知机制_潘正华

收稿日期:2013-05-07 作者简介:潘正华,男,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2013年11月第35卷第6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Nov.2013Vol.35No.6 隐喻生成及消亡的认知机制 潘正华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 要: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国内外学者对隐喻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什么是 隐喻做了重新界定,对隐喻生成及消亡的理据和认知机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隐喻;语义; 修辞学; 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3)06-0093-04 一、引言 隐喻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有关研究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Max Black 的 “隐喻互动论(In-teraction View of Metaphor )”发表以后,许多学者开始着手探求隐喻的生成与理解机制,特别是隐喻的性质及其在语言和思想方面的功能。这其中有两本重要的文献 :《隐喻与思维》(Metaphor and Thought )[1]和《认知与修饰语言》(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2]。同时,一些重要学术期刊也创刊发行,如1986年创刊的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大量关于隐喻的文章发表在Cognitive Psychology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以及Journal of Pragmatics 等期刊上。隐喻研究也风靡中国,除了老一辈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隐喻研究外,一些年轻学者也做了关于隐喻的博士论文,如范文芳、王松亭、束定芳、严世清、田学军等。综合国内外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隐喻研究重心已从语用和修辞角度逐渐转向认知角度。然而,要想交际成功,说话者要构建隐喻并使听话者能够理解隐喻。显然,隐喻的生成与消亡规律对说话者和听话者来说都非常重要。然而,已有文献专门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生成与消亡机制论述却比较少。因此,本文试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之。 二、隐喻的本质 1.定义 要想探求隐喻的生成及消亡的认知机制,必须知 道什么是隐喻。Aristotle 指出 ,“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 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3-4] 。Quintilian 则认隐喻是明喻的简短形式[3]。Richards 认为,隐喻是语言的运作方式,人们在用一个词或短语时往往会同时有两种对不同事物的思想在活跃,而 这个词或短语的意思正是这两种思想互动的结果[5]。Denham 则认为隐喻是在一定语境下一事物由于未名的相似性用另外的“误用”的词眼的语言修饰[6] 。La-koff 和Johnson 认为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 念域的映射 [7] 。Barcelona 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 通过这个机制一个经验域被部分映射或投射到一个 不同的经验域,以至于人们以第一个经验域来理解第二个经验域 [6] 。 以上定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隐喻的本质。我们可以把这些定义大致分为两类:静态的定义和动态的定义。静态的定义注重结果,而动态的定义注重过程。如果把动态和静态的概念融合起来,隐喻可以理解成是用动态的过程来达到静态的效果。这就为定义隐喻提供了一个框架。因此,我们不妨这样定义隐喻:隐喻是一概念域向另一概念域映射并“整合”以期 达到最佳交际效果,是认知活动的工具。“映射”这一概念被用来避免“隐喻是建立在相似点上”的概念,因 为隐喻不仅建立在相似点上,而且能创造相似点。至于用“整合”而不是“混合”是因为隐喻意义的产生是积极主动的,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最佳交际效果”则

成语的隐喻认知机制解读

成语的隐喻认知机制解读 本文以成语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隐喻机制在成语意义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入手,以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的系统性为切入点,从语义的层面分析了汉语成语在概念层次上的系统性。 标签:成语隐喻意义构建概念系统 一、引言 (一)成语的定义和性质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精华部分,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独具特色。最明显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定型”,由于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沉积而成的,其结构紧密,成分固定,不能随意变动;二是“来源”,有些成语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例如“万紫千红”“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了解来源或典故才能理解其意义,例如“杯弓蛇影”“朝三暮四”。因此史式在《汉语成语研究》中的解释为:“凡在寓言中长期沿用,约定俗成,一般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与组成成分,有其特定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在句子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定型词组或短语,谓之成语。”(史式1979:12) (二)隐喻机制 在传统隐喻研究里,对隐喻认知特征的阐述最早、最明确、最系统的人是理查兹。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中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pervasive), 不但在寓言中如此,在思想和行为中亦是如此。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1980:4)。莱考夫和约翰逊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是指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ibid:5)。我们不仅使用和创造隐喻,更是生活在隐喻的世界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概念系统,包括思想和行为从本质上来讲都是隐喻性的。隐喻概念建构了我们的感知、行为和社会关系。莱考夫等人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隐喻的修辞观”,突出了迥然有别的“隐喻的认知观”。 隐喻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是语言形成的重要机制,当然也是成语形成的重要机制。我们期望借助于这种机制能给成语的研究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以拓展成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成语的隐喻机制解读 根据Lakoff 和Johnson 的观点,隐喻分三种最常见的类型:方位隐喻

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

《鬻语言应用研究 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 口徐乐琼杨新亮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广告商为夺人眼球、独树一帜,广告隐喻便应运而生。广告创作者利用高度浓缩的艺术语言来突显产品的特点,让受众透过表层的广告语去领会深层的隐含意义。本文以心理模型的常叛推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广告隐喻的认知动因。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类比联想、心理建模和概念稀释。其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建模是核心,概念稀释是基础,类比联想是手段,三者彼此交互作用,实现广告隐喻隐性含意的成功解读。 关键词:隐喻广告心理模型常规推理类比联想概念稀释 一、引言 广告大师雷蒙罗比凯曾说过:“上乘广告的最好标志是,它不仅能使观众争相购买它的产品,而且能使观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种可钦可佩的杰作而长久不忘。”一则绝妙的广告是设计者匠心独运,精心雕琢的心血之作,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一字传神,百读不厌。而有的广‘告词表达直白,缺乏想象力,索然无味。为使广告语新颖别致,富有感染力,广告创作者往往利用隐喻,给受众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由此及彼,透过表层的广告语,领会深层的含意。隐喻在广告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在给广告商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学者如姚俊(2004)、赵字(2007)等利用F a uconni 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对广告双关语做了精辟详细的解释,王丽皓(2004)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广告隐喻的多重功能。而从文献资料看,关于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以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广告隐喻④的认知解读机制,即通过类比联想、心理建模、隐喻含意推导以及概念稀释来分析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 二、广告与隐喻 (一)隐喻的内涵 隐喻源于修辞学中的一个修辞格。它以已知的、熟悉的一种事物去代替未知的、陌生的另一种事物,通常以形象生动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事物。传统语言学只把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修饰的手段。而早在1936年,隐喻相互作用论的创始人R i char ds就指出:“好的语言是一种圆满的实现,能表达人的感知本身所不能表现的事情。语言是不同领域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赵艳芳,2001:99)此后,Lakof f,G和J ohnson,M的M et aphors W e Li ve跏。书问世后,隐喻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修辞,而是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模式,指以一事物描写或替代另一关联事物的思维和认知式。它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赵艳芳,200l:99)。而这种关联正是两个不相干事物的相似性,借着这相似性 2010.10使我们从某一类事物去认识另一类事物,从而产生新的认知关系。束定芳(2000:14)也指出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隐喻表达的是一种平行关系,即通过指出某物与另一物之间的某方面的相似性来表达某物。 由此可见,隐喻必然涉及两种或两类事物,一个是出发点,另一个为目的地。英国修辞家理查德(I.A.R i char ds)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 cl e),将后者称为“话题”(t enor)。莱考夫(G.L a kof f)等人称前者为“源”(sour ce),称后者为“目标”(t ar ge t) (王文斌,2007:16)。汉语中把它们称为“喻体”和“本体”。喻体的某个特征(或称联想意义)被投射到本体上,即形成隐喻意义(s ens e),隐喻意义是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二)广告中的隐喻 广告,顾名思义是广而告之。广告的主要目的是以』1‘告艺术传递商品信息,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使其产生消费欲望,使之购买所宣传的商品。在广告如林的信息时代,广告商为使自己的品牌能够独树一帜,在广告语言中常常使用隐喻等修辞手段,以增强广告的效果。广义上来说,隐喻运用于广告中称之为隐喻广告。也就是说,此广告具有一种暗示性,蕴涵一种隐含的信息。根据隐喻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隐喻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所谓的显性隐喻就是修辞学上的明喻,它指的是两事物间的一种对比关系。而隐性隐喻就是暗喻,是一种隐含关系。相比较而言,明喻的相似性更加明显,直接显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而暗喻中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结构形式上,暗喻要比明喻简洁,但意义却更为含蓄深刻。 (1)房子就像茶,饮是一种需求,品是一种文化,悟是一种境界。(某房地产广告) 这是一个典型的明喻。创作者以茶道的境界来比喻宅居的境界,审视人居的三个层次,传达新的人居理念,展示高品位的生活。 (2)“无形胜有形。”(美国博士伦隐形眼镜广告) 广告巧妙地借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把博士伦隐形眼镜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把此类广告称之为暗

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 作者:陆国君, Lu Guo-jun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200433;南通大学,南通,226007 刊名: 外语学刊 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年,卷(期):2007,(1)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11条) 1.丁尔苏语言的符号性 200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3.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5(03) 4.Gibbs Raymond W 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 Thought,Language,and Understanding 1994 5.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 and Reason 1987 https://www.doczj.com/doc/8515284983.html,koff G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1987 https://www.doczj.com/doc/8515284983.html,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8.Richards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1965 9.Saussure Ferdinand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1986 10.Taylor John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1995 11.Ungerer F.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李昕《红楼梦》中人名符号的隐喻修辞认知-东京文学2009(5) 本文以岳麓书社2004年出版的<红楼梦>为版本依据.人名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并非完全是任意的、自由的,而是受文化制约.人名符号是个人介入社会的一种修辞代码.<红楼梦>中上层人士的名字,是某种丈化含义的象征符号;下层人士的名字,是其主人本质特征的能指符号;还另有些符号性人物的名字,具有符号性隐喻象征含义.由此延伸出对隐喻修辞认知进行基础的探讨. 2.期刊论文张良林.Zhang Liang-lin隐喻的符号性-外语学刊2010(6) 长期以来,学者大多从修辞学和语言学角度探讨隐喻问题,却很少涉及隐喻的符号性.本文将以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为基础,深入分析隐喻在词汇和句子层次上的两级符号结构,得出隐喻符号的具体意指过程,发现隐喻符号的聚合性和组合性,并力图按照符号代表项与所指项之间意指关系的不同,将隐喻分为三类,进一步解读隐喻在符号意指过程中产生的创造性.隐喻符号性研究有助于从本质上把握隐喻生产的内在机制和动态意义增值过程,有助于了解隐喻对于语言和人类生活的创新性贡献. 3.期刊论文祁文婷.蔡兰珍.Qi Wenting.Cai Lanzhen身势语符号的隐喻色彩-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在信息社会,符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身势语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交际的符号,具有物质和抽象两方面的思想内涵.为了说明身势语的符号机制,需要引入隐喻这个概念.身势语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需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身势语的这种隐喻表达在交际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和烘托作用. 4.学位论文高路基于网络界面符号体系的用户隐喻认知机理探索2009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以来它都被归类在语言修辞研究范畴之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提出了很多隐喻认知理论,将隐喻研究的对象从语言层面转变为揭示人类思维规律的认知层面。从用户的认知效果角度研究隐喻的认知理论,对理解网站信息用户的认知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解决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理解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索基于网络界面符号体系的用户隐喻认知机理。 本文首先辨清了隐喻的基本概念,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发现了隐喻研究已经完成了从传统修辞学到认知科学的认知转向,并且在心理学、网络界面设计、网络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梳理了隐喻认知的相关理论,重点设计了三个实验对用户的隐喻认知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第一个实验主要通过分析用户的隐喻产出情况,观察一般用户在受到目标域词汇的刺激下构建隐喻的过程;第二个实验通过测试初学者对目标概念的学习效果,验证了隐喻在人们概念学习中的影响作用;第三个实验对现有网络界面中的隐喻要素进行了用户调查评价研究,分析了用户对隐喻化网络界面的理解情况。 本文证实了大多数人在理解抽象的概念时都运用到了隐喻的认知思维,并且对目标域概念不熟悉的人比熟悉的人更倾向于使用隐喻来理解概念;隐喻对初学者的学习行为表现有影响作用;并发现,现有网络界面中的隐喻要素设计,与普通界面相比较,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更能引起用户的兴趣,获得用户的关注,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促进用户的理解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5.期刊论文韦克游.WEI Ke-you符号与空间的神秘隐喻--从二维抽象与三维形象空间解读左江崖画的宗教意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左江崖画有不少较为抽象的图像符号,包括各种环形圆圈和飞禽图像,这些二维抽象符号所隐喻的原始宗教意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另外,左江崖画在大空间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朝南,二是做于临江悬崖.这些空间特点显然暗含着古人的某些神秘观念,因此,有必要从宗教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左江崖画的二维抽象符号和三维形象空间所隐喻的文化指向. 6.学位论文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2005 本文立足于审美文化研究的基本语境,运用符号人类学、符号文化学的基本思想,把研究视角深入到文化活动的符号结构及其运作机制中,力图揭示汉

认知隐喻读书笔记

认知隐喻读书笔记 【篇一:认知语言学-王寅-读书笔记】 认知语言学王寅读书笔记 第一、二章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1.认知语言学是解释性的。 2.语言是认知的高级阶段。 3.一元论,经验论,体验,与环境的交互而产生认知,非先天。 4.认知语义观继承“意义是抽象的”,摈弃“镜像反应”,强调认知加工。 5.两代认知科学比较 第一代:乔姆斯基天赋论,语言来自遗传,独立于人脑。客观主义,二元论。 心理学基础:用计算机研究心智语言,信息加工处理。 语言观:天赋观,自治观。句法是心智的生成部分,和语义无关。 符号与意义是任意的。第二代:心智后天发展习得,体验哲学概念 基于身体,隐喻思维。 心理学基础:否定信息加工,接受了结构论,互动论,连通论(神 经元,权重和关联)。智力成长:适应(同化+顺化)+组织。平衡- 不平衡-平衡。 语言观:体验论,互动论。句法由语义决定。语言非先天。象似性。 6.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an accumulation of former applications of a word to refer to specific things meant.一个词 的意义就是其先前指称特定事物用法的积累。因此一个词会有许多 不同的可能用法,这些用法就形成了一个“义域”area of meaning。 只能通过情景理解。而情景就像光圈聚焦,只突出一个意义,其他 淡去。 第三、四章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一.范畴与范畴化 1.范畴,概念,意义(三位一体) 范畴: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 括反应,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型”概念构成的。 概念:人类的认知基于体验,始于范畴化,先获得范畴,形成概念,概念体系是根据范畴组织起来的,因此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 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之

丁尼生诗歌的认知隐喻解读

丁尼生诗歌的认知隐喻解读。 摘 要:认知隐喻理论指出隐喻遍布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分析丁尼生的诗《深红色的花瓣睡着了》和《橡树》,分析了诗中的隐喻特征及内涵,旨在理解和欣赏诗歌的意象和美。 关键词:概念隐喻丁尼生深红的花瓣睡着了橡树 引言隐喻是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认知诗学将隐喻理论运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比如:用于对诗歌的分析中。诗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诗歌中往往展现出种种的意象,诗歌也充满隐喻的色彩。认知隐喻理论指出隐喻遍布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是人们富于想象和联想的结果。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1809-1892)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他和华兹华丝一起被称为桂冠诗人。1830丁尼生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诗集《抒情诗歌》,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一致笔耕不辍,写出了很多优美的诗篇,包括著名的《尤利西斯》,《过沙洲》,《公主》,其中《悼念》诗集共包括131首诗,是诗人花了17年时间为纪念友人哈勒姆而作。丁尼生的诗歌语言优美,对仗工整,富于想象,呈现出形式美,韵律美和音乐之美。在前期,他的诗歌继承了前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传统,描写美丽的大自然,并表现大自然和文学世界的关系,在后期,作为达尔文的同龄人,他对宗教的力量不免产生怀疑,在组诗《悼念》中,他表现了一种对人生上帝的怀疑和一种完事皆空的忧郁的情绪。目前国内对他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很有必要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研究这位伟大诗人的诗作。 2. 认知隐喻理论作为一种界面研究,认知诗学从其诞生以来,备受关注和重视。它将认知科学和文学研究结合起来,特别是将语言学和文学结合起来,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察角度。认知诗学认为隐喻是源域在目标域的映射,是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映射。Stockwell认为,要理解认知诗学中的概念隐喻,需要回答以下问题:“该隐喻意指什么?其概念模式的哪些成分被映射了?如果把这些成分在句子中倒转,会有什么效果?该隐喻是否创造了一些新的概念,还是仅仅具有某种诗学效果?所有这些句子都是比喻性的,还是有些句子可以仅从字面上理解?哪些隐喻比其他隐喻更好一些?你是怎样系统地作出这种判断的?”(Stockwell: 11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遍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类的语言是充满着隐喻的。如果没有隐喻,人类不能认识大千世界。隐喻的产生源于人类为了表达更加抽象或丰富的思想。人类认识世界是通过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人们认识的首先是事物的原型,在认识的过程中,人的认识会逐渐上升。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在过程中,往往要遵循几个原则,如:相似原则,这就是说对于相似的事物是首先认识的。接近原则,即接近的事物更容易被认识。突显原则,即突出的事物是更容易被认识的。在满足了基本的认识后,人对事物的认识会逐渐上升,从感觉上升到事物的本质,就是从感觉到抽象的认识。有时人们觉得要表达抽象的思维会觉得非常困难,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这时,隐喻显示出它非凡的功能和重要性。而且,在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出的已有的词汇往往是有限的,那么要充分的表达主客观世界,人类需要用到隐喻思维。隐喻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可类必性。人们把二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和联想,找出其中的相似之处,隐喻而得以产生。隐喻就是人们用简单喻抽象,用已知喻未知,用熟悉喻不熟悉。隐喻的构建过程离不开人类的认知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经验,3. 《深红色的花瓣睡着了》的认知隐喻分析丁尼生的诗中处处可见隐喻的痕迹,诗人通过自己的诗作描写人生、爱情的美好、纪念友人和展现大自然的美。下面以他的诗歌《深红色的花瓣睡着了》作为研究文本,分析其中的隐喻。 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深红的花瓣睡着了》这首小诗中,丁尼生在多处运用了隐喻手段,在读者心中成功的塑造各种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解读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1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1.1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历程 原型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一段过程。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G)曾形象地将经典的范畴化理论的实质比作“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就在外面。 而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却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认为其中类别的成员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者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所有成员都共有的,于是以这样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即下图方式: 从七十年代开始,以罗施(Rosch)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拉波夫(Labov)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cup ,bird ,fruit, furniture, vegetable, toy, vehicle, clothing等概念做了一系列深入的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在范畴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认知上显著的“原型”理论。 第一,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attributes)而非其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与人们认知及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基本特征被理解为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们与主体认知无关,是客观而独立的存在的。 第二,对自然类的范畴化而言,传统理论所说的起定义作用的特征往往难以找到。例如furniture(家具),在著名的Webster英语词典定义为“movable article used in readying an area as a room or patio for occupancy or use (用于装备房间、内院之类的地方,使便于居住或者使用的可移动物件)”,词典只是勉强找出的非确定性的描述,而算不上是可以根据来确切分类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壁柜、电话、地毯这类算不算furnitu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