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操作规范

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操作规范

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操作规范
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操作规范

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

操作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流程

准备

宣教

存放

核对

送检

2017-1-1

检验标本采集运输指南

封面

前言 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及时、准确、可靠,就必须保证分析前标本的质量,这就要求广大医护工作者及就诊患者了解各类标本采集、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为此,医学检验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共同制订《检验标本采集运输指南》手册,供全院医务人员使用,以确保实验室分析前的标本质量,并真诚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在使用本手册的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宾阳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 2016年8月4日

目录 第一部分检验科各检测项目标本采集要求 (4) 第二部分检验标本采集运输要求 (5) 第三部分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6) 第四部分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6) 一、静脉血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6) 二、末梢血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8) 三、动脉血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9) 四、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0) 五、粪便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1) 六、前列腺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1) 七、精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2) 八、脑脊液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3) 九、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4) 十、浆膜腔积液(腹水)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5) 十一、骨髓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6) 十二、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8) 第五部分标本采集运输流程 (20) 第六部分检验标本的接收、拒收标准及流程 (21) 1 . 检验标本的接收标准: (21) 2 . 不合格标本拒收标准: (21) 3 . 检验标本接收流程: (22) 4 . 不合格标本拒收流程: (23)

大便操作流程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第四节粪便标本 的采集一、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的采集【护理目标】标本采集正确,符合检验目的,操作过程不污染环境,标本合格。【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的大便情况。 3.告知患者/家属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4.嘱患者排便于清洁便器后,用棉签取蚕豆大(约5 g)的粪便放人清洁纸盒(水样便可盛于大口清洁容器)中送检。5.腹泻患者应取脓、血、黏液等异常部分。留取潜血试验标本,应嘱患者在检查前三天内禁食肉类、肝类、血类、叶绿类食物及含铁剂药物,以免出现假阳性,于第四天留取5 g粪便送检。【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 3.标本送检及时。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粪便常规及潜血 标本采集流程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核对根据“标本采集原则”进行核对,并贴标签或电子条形码于采集容器上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进行的治疗 2、患者病情、抗生素使用及排便情况 3、患者心理状态 4、患者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5、患者的需求告知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准备物品:干燥清洁的大便收集容器、无菌棉签粪便标本采集 1、容器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检验项目等 2、患者排便于清洁便器后,用棉签取蚕豆大(约5g)粪便放入清洁纸盒(水样便可盛于大口清洁容器)中送检整理根据“标本采集原则”再查对,标本转送和记录1、腹泻患者应取脓、血、黏液等异常部分 2、留取潜血试验标本,应嘱患者在检查前三天内禁食肉类、肝类、血类、叶绿类食物及含铁剂药物,以免出现假阳性,于第四天留取5 g粪便送检 3、避免大小便混合而影响检验结果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 二、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运输 三、精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 四、粪便采集、运输、保存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一、未梢血标本采集 二、静脉血采集、运输、保存 第三章、生化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前言 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的分析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要求检验科提高检验质量水平外,还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标本。为确保标本的正确采集、运输和保存,检验科特编写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 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 (一)检查项目 1.尿液干化学测定:尿液比重、pH 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抗坏血酸。 2.尿液有形成份检测:包括红细胞及白细胞形态等。

3.其它:尿HCG、尿液红细胞显微镜形态分析。 (二)标本采集 【容器及采样量】 门诊病人由检验科提供专用塑料尿杯,采样量20-30ml。住院病人使用清洁容器取尿,再将尿液倒入专用的试管内,量约5-10ml。24小时尿液收集于清洁容器中,如小的带盖的塑料桶。 【标本种类及适用人群或项目】 (1)晨尿 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门诊患者可采集清晨第二次尿标本。适用:住院病人、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统疾病的动态观察及早期妊娠试验等。 (2)随机尿(随意一次尿) 即留取任何时间的尿液。本法留取方便,但易受饮食、运动、用药等影响,可使低浓度或病理临界浓度的物质和有形成分漏检,也可能出现饮食性糖尿或药物如维生素C等的干扰。适用:门诊和急诊病人。 (3)其他 包括留取中段尿(女病人易受阴道分泌物污染,应采集中段尿)、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等。 【注意事项】 (1)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等污染,女性病人应采集中段尿,尽量避免经期做尿常规检查; (2)避免干扰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混入; (3)住院病人送检的标本要标上病人姓名,门诊病人的标本和检验申请单放在指定的标本收集盘上。

(推荐)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1.采集粪便标本的方法因检查目的的不同而有差别,一般检验留取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必要时可肛拭子采取,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贴好标识送检。细菌检查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他化学药品。 2.盛粪便标本的容器必须有盖,有明显标记。要选取粪便的脓、血、粘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表面无异常时应从粪便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采取标本后及时送检,否则可因PH 及消化酶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破坏分解。 3.不应留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若标本中混入尿液,可导致某些项目检测结果出现错误。粪便标本中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异物,易混淆实验结果。不应该从卫生纸或衣裤、纸尿裤等物品上留取标本,不能用棉签有棉絮端挑取标本。 4.做大便隐血试验时,应嘱咐患者于检查前3d内禁食肉食、含动物血的食物、某些蔬菜,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等对试验有干扰作用的药物。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收集于合格容器内及时送检,长时间放置可使检验的敏感度降低。 5.检查蛲虫卵需用透明塑料薄膜于半夜12pm或早晨排便前,于肛门周围褶皱处拭取标本,并立即送检。 6.检查血吸虫卵时应取黏液、脓、血部分,如须孵化毛蚴应留取不少于30g的粪便,并尽快送检。必要时留取整份粪便送

检。

7.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床边留取新排出的粪便,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并立即保温送实验室,并且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立即进行检查。 8.细菌检验用标本应全部用无菌操作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特殊检验项目留取标本时请预先联系。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医院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操作规程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操作规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操作规程1.目的 规范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提高标本检测合格率。 2.范围 医院科室/部门、员工、医学学员、患者、来访者。 3.定义 无。 4.内容 4.1采集时机:宜为抗菌药物使用之前的清晨第一次尿液。 4.2采集方法: 4.2.1清洁中段尿: 4.2.1.1女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 1%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外阴,弃去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 - 20mL于无菌容器内。 4.2.1.2男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 05%-0.1010的碘伏消毒液清洗消毒尿道口,弃去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 - 20mL于无菌容器内。 4.2.2耻骨上膀胱穿刺: 4.2.2.1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脊柱损伤患者的尿液采集。 4.2.2.2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然后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

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2cm处刺人膀胱吸取尿液10 - 20mL于无菌容器内。 4.2.3导尿管尿: 4.2.3.1直接导尿法:0.5010碘伏消毒会阴局部,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人膀胱,先弃其前段尿液约15mL,再留取中段尿液10 - 20mL于无菌容器内。 4.2.3.2留置导尿管法:采集前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弃其前段尿液,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人导尿管(从采样口或靠近尿道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 - 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4.2.3.3回肠造口导尿管法:摘除导管,弃去里面的尿液,消毒吻合口后,再将导尿管插入到清洁的吻合口,直至筋膜的深部采集10 - 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4.2.4小儿收集包: 4.2.4.1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采用收集包采集尿液,这种方法易污染产生假阳性。 4.2.4.2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检。 4.3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如果不能及时运送或接种,应4℃冷藏,但保存时间也不应超过8小时。

临床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

临床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 检验标本包括血液标本和其他各种体液标本。检验标本的采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堤,要求规范采集并正确送检,特制定本规范。一、尿液标本的采集规范 (一)尿常规检查标本 1、使用清洁干燥容器,住院病人以清晨第一次尿为主,门、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约20ml送检。 2、尿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类使等混入。 3、标本留取后及时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以免细菌在尿中生长繁殖。 (二)尿培养标本 1.需留取清洁中断尿,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病人先清洗外阴部,自行排尿,排尿过程中尿液不要中断,弃前段尿,用无 菌管接中断尿,塞好瓶塞后立即送检。 3.患者应停用抗生素三天后作尿培养检查。 4.尿中应加入防腐剂。 (三) 24小时尿标本 1、准备清洁干燥带盖的广口容器,容量为3000-5000mL。 2、病人于晨7时将尿全部排尽弃去,然后开始留尿,将24小时内历次所排尿液均留于容器中,包括次日晨7时所排最后一次尿。 3、测量尿液总量(mI)并记录,将全部尿液充分混均后,取出20- 50m1,

置于清洁干燥有盖容器中立即总检。 4、若天气炎热,可根据检验要求放入适量的防腐剂。 二、血液标本采集规范 1、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 00~8 : 00。 2、采集血液标本的真空采血管与容器注射器应干燥,针头不能过细, 3、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期采血。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对已用药而不能终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血。 4.采血部位和数量成人首选肘部血管: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婴幼儿可采用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等。 5、禁止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采集血标本。 6、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日的及要求,准确采集标本量。 7、分装血液标本时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慢推入试管或其他相应容器。 8、对于抗凝的标本,要温和地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防止剧烈摇动使细胞损伤。 9、标本送检: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血气分析应在30min内检测,慢则会因为全血中RBC的代谢,不断地耗02产生CO2,致使pHPO2降低PCO2 升高,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时问最好不超过2 h ①建立标本传送系统,加强对送检人员的培训、教育及监督。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护理) 一、血液常规采集与运送规范 (一)、常用真空采血管的种类 1、促凝管/分离胶促凝管(橙色/黄色):用于医学检验中生化学、免疫学、 血清学、各种病毒检测及血库检查血液标本的采集与盛装。管壁经特殊处理,防止挂壁及溶血现象。 2、枸橼酸钠1:9(蓝色)管:用于凝血机制等检查,按抗凝剂与血样体积比为 1:9设定的真空采血管,具有准确的血液量与抗凝剂总量,配比精度较高。 3、肝素钠/锂(绿色/墨绿色)管:用于急诊生化、血液流变学、全血铅测定 的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成份干扰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具有血浆分离速度快,与血清标本指标兼容性强等优点。 4、EDTA(紫色)管:抗凝剂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二)多管采样时采集次序 多管采血时一般按下列顺序:凝血试验→血沉→血常规→其它。以防止凝血因子活化,或者血小板聚集而影响检验结果。 多项检测同时采血时应按下列顺序采血:①血培养;②无添加剂管或促凝管;③凝血管;④有添加剂管的顺序为:a.橼酸盐管;b.肝素管;c.EDTA管;d.草酸盐/氟化钠管。 (三)各种血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1、血常规检验标本 一般用EDTA-2K(EDTA-K2?2H2O) 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紫色帽)采血。 采血注意事项: 1)应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静脉血至2ml。 2)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1.目的 规范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保证实验检测前标本质量。 2.范围 微生物检验标本。 3.职责 3.1 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3.2 门诊抽血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标本的采集,特殊标本由临床医师采集。 3.3 标本运送人员负责及时送到检验科细菌室,急诊检验标本和值班采集的标本由临床科室相关人员直接送到细菌室(备注:周一至周五8:00AM~5:30PM、节假日8:00AM-12:00AM 送细菌室,余下时间送门诊检验室)。 4.程序 4.1 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粘贴条形码及指导病人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等。 4.2 认真核对病人、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4.3 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采用适当的技术和设备来采集标本,注意避免自身正常菌群的污染,各标本采集技术、设备和方法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4.4 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时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拭子,最好选择活检或抽吸物;厌氧菌培养标本的运输应避免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切不可冷藏;厌氧标本采集与需氧标本采集均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4.5 收集足够量的标本,量少可能导致假期阴性结果。 4.6 在每份标本容器上贴上条形码标识,标识中包含有病人基本信息与检验项目,有时还需标明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 4.7 将标本放置于合适的密封容器中。 4.8 采集样品所用材料需按照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置,参见《废弃物处理程序》)。 4.9 采集标本后,运送人员及时送到检验科细菌室。 4.10 标本运送人员收集标本时,需核对标本数,用硬质、密闭防泄漏的二级容器将标本安全送抵细菌室,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粪便标本采集法

粪便标本采集法 【目的】 1、常规粪标本检查粪便的颜色、形状及有无脓血。 2、隐血粪标本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看见的微量血液。 3、寄生虫及虫卵粪标本检查寄生虫成虫、幼虫及虫卵并计数, 进行浓缩集卵、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化等。 4、培养粪标本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操作前准备】 1、患者评估 (1)了解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合作能力。 (2)了解需做的检查项目,以明确收集粪便标本的种类及注意事项。 2、患者准备使患者了解留取粪标本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能够 配合, 3、用物准备干净便盆,常规检查应备集便盒(内附棉签2支), 粪便培养应备培养皿,寄生虫检查应备寄生虫检便盆。 【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贴检验单副联于集便盒上。 2、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 3、告知患者正确的留取方法。 (1)常规粪标本采集:用棉签取较中央的粪便或脓血黏液部分少许于集便盒内。

(2)培养粪标本采集:解大便之前用消毒液冲洗肛门,用无菌棉签取粪便中央处置于培养皿中,盖好盖子。如患者无便意时可用 无菌棉签蘸取等渗盐水,由肛门插入6-7cm,轻轻转动棉签取 出粪便少许,插入培养试管中送检。 (3)寄生虫及虫卵标本采集:如查阿米巴原虫,便盆需要先加温,因阿米巴原虫在低温下失去活力难以找到,便后连同便盆立即 送检;查绦虫有时需多次收集粪便,查找绦虫头;查虫卵则需 取大便的黏液脓血部分;查蛲虫虫卵,需在患者清晨起床前用 特制的肛门拭子轻擦肛周皱褶处,放入置有温盐水的试管中立 即送检。 4、标本及时送检,做好记录,追踪记录检验结果。 【注意事项】 1、采集培养标本应取未接触便盆的大便,注意无菌操作,以免因 污染而影响培养效果。 2、若留取的标本时做隐血试验,则嘱患者在检查前三天禁食肉、 肝、肉类食物、含大量叶绿素的食物和含铁剂的药物。 3、如留取寄生虫或虫卵粪标本时,当服用驱虫剂或做血吸虫孵化 检查,需留取全部粪便送检。 【患者教育】向患者解释留取粪标本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评价】 1、标本采取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及时送检。 2、标本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污染。

【2017年整理】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2017年整理】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采集要求 1、人员要求:采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须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采集的培训,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采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核对。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 1、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2.1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采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重新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受血者血标本采集

(1)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人员必须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5、受血者血标本的运输: 1)标识好的血标本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送往输血科。 ( (2)紧急送检血标本应符合输血科紧急检测项目的相关要求,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紧急”字样。 (3)送外单位检测的血标本应有试管盖封口,同《疑难配血登记表》一起放入标本袋并密封,观察无血液渗漏后方能送检;若采取4?条件送检,应避免该血标本与冰盒等接触发生溶血。 6、受血者血标本的交接: (1)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按照3. 2的要求对血标本进行检查, 并仔细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等。 )确认无误后,由血标本送交人员和接收人员共同在《输血科血标本交接记录表》(2 上签名并注明送检时间。

标本采集与运送知识考试题全

标本采集与运送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20分,每空格1分) 1、采集血培养要从不同的部位获得_2~3套_套血培养,最好在_5_分钟内采集 2、从静脉取血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取血,除非怀疑_导管相关血流感染_;若从 导管取血,必需同时从_静脉_取血 3、尿液标本尽量采集晨起第一次尿,且应在膀胱内停留_6~8_小时以上,所以夜间最 好_少_饮水。尿液培养标本宜立即送检,_2_小时内接种。 4、膀胱穿刺适应症_有尿感表现但中断尿菌落数很低,而又难以确定感染源者_、_婴 幼儿、新生儿不能用导管者_、_怀疑有厌氧菌感染时_,穿刺部位_耻骨联合距脐1/3处_穿刺针型号宜选_19或20号_号针头 5、冷藏保存过的尿标本不能用于_淋病奈瑟菌_菌培养 6、脑脊液标本送检时应注意_保温_,防止_防止干燥_ 7、胃液和胆汁采集后应立即送检,绝对不能注入_血培养瓶_内送检 8、疑有宫腔内感染剖宫产时在留取宫腔分泌物的同时需采集_婴儿耳拭子_一同送检 9、未破裂的脓肿留取标本时需同时留取_渗出液_和_脓肿壁标本_ 二、单选题(16分,每题2分) 1、一个静脉穿刺点可以采集几套血培养?(A) A、1套 B、2套 C、3套 D、N套 2、婴幼儿采血量不能超过全血量的(A) A、1% B、2% C、3% D、5% 3、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需要(D) A、20秒 B、30秒 C、40秒 D、60秒 4、血培养标本延迟上机的时间不能超过几小时?(D) A、2小时 B、4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 5、留置导尿管吸取尿液可先夹住导尿但不能超过(C)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60分钟 6、怀疑肾结核时应连续几天采集晨尿?(B) A、2天 B、3天 C、5天 D、7天 7、以下那份尿标本可以做培养?(D)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操作规程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操作规程 1 Women and Children ' Hospital 1.目的 规范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提高标本检测合格率。 2.范围 医院科室/部门、员工、医学学员、患者、来访者。 3.定义 无。 4.内容 4.1采集时机:宜为抗菌药物使用之前的清晨第一次尿 液。 4.2采集方法: 4.2.1清洁中段尿: 4.2.1.1女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 1%的高锰酸钾溶液 等冲洗外阴,弃去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 - 20mL 于无菌容器内。 4.2.1.2男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 05%-0.1010的碘伏消毒液清洗消毒 尿道口,弃去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 尿10 - 20mL于无菌容器内。

422耻骨上膀胱穿刺: 4.2.2.1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脊柱损伤患者的尿液采集。 4.2.2.2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然后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2cm处刺人膀胱吸取尿 液10 - 20mL于无菌容器内。 4.2.3导尿管尿: 4.2.3.1直接导尿法:0.5010碘伏消毒会阴局部,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人膀胱,先弃其前段尿液约15mL,再留取 中段尿液10 - 20mL于无菌容器内。 4.2.3.2留置导尿管法:采集前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弃其前段尿液,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人导尿管(从采样口或靠近尿道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 - 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4.233回肠造口导尿管法:摘除导管,弃去里面的尿液,消毒吻合口后,再将导尿管插入到清洁的吻合口,直至筋膜的深部采集10 - 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4.2.4小儿收集包: 4.2.4.1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采用收集包采集尿液, 这种方法易污染产生假阳性。 424.2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检。

疑似麻疹标本采集和运送方法

疑似麻疹标本采集和运送方法 一、标本采集 (一)血标本。 1.采集出疹后28天内病例静脉血2~3ml,加入到无菌试管中,标明采集日期和病例姓名、编号。 2.有条件地区可用1500rpm/20分钟离心机分离血清。如果没有离心机,在室温下凝固分离血清,或冷藏条件下放置,直到血清完全析出。 3.在无菌条件下,将血清移至外螺旋盖带垫圈的无菌管中,避免吸到红血球。 4.血清标本运送前应在2~8℃保存,如果7天内不能运送的,应置-20℃以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全血标本不能冻结。 5.填写完整的标本送检表,送检表上要注明病例编号。 6.对出疹3天内麻疹IgM抗体阴性者,可于出疹后4-28天再采集第2份血标本。 (二)病原学标本。 采集病原学标本的要求是在暴发疫情早期,至少采集2例(<10例病例的暴发)或5例(≥10例病例的暴发)新发病例的病原学标本。 1.鼻咽拭子标本 (1)采集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的鼻咽拭子标本。 (2)使用的棉拭子和试管等应灭菌。 (3)用无菌棉拭子适度用力在鼻咽部和咽喉部擦拭,获得上皮细胞。 (4)把拭子放入有外螺旋盖并装有2ml病毒运输液的冻存管中。 (5)病毒运输液有商业成品可用。常用的病毒运输液包括: pH 7.4~7.6的Hank’s液:在90ml蒸馏水中加入10mlHank’s,

然后加入10ml牛血清和0.2ml 0.4%酚红溶液,过滤消毒。加1ml青/链霉素溶液。分装到无菌管中,于4℃储存备用。 组织培养液:DMEM液加入青/链霉素使其终末浓度分别为500~1000IU/ml和500~1000ug/ml,加入胎牛血清使其终末浓度为2%,加入谷氨酰胺至浓度为1%;加入7.5%的NaHCO3调节pH至7.4~7.6。 2.尿标本 (1)采集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内的尿标本10~50 ml。尿液应收集在灭菌容器中,2~8℃保存。 (2)尿中的脱落上皮细胞含有麻疹病毒,通常应在24小时内离心。4℃,转速500g(约1500 rpm),离心5分钟。 (3)弃上清,并用2~3ml病毒运输液悬浮沉淀,置于有外螺旋盖的冻存管中。 (4)在离心悬浮沉淀前不要冷冻尿液。 二、标本运送 (一)血标本。 1.标本采集后应在48小时内送到实验室,严防标本污染或容器渗漏。标本标签应清晰、防水。 2.标本运送时附带标本送检表,送检表上要注明病例编号。安排运送日期并通知实验室,说明标本送达时间。 (二)病原学标本。 1.鼻咽拭子、尿液等病原学标本采集后应立即置2~8℃保存。尿液离心后重悬的沉淀可在2~8℃保存。 2. 病原学标本应尽快送达省级麻疹实验室。48小时内能送达的,可在2~8℃保存,否则-70℃保存。无-70℃保存条件者,可在-20℃保存,但要在1周内送达。在-70℃条件下保存的标本,1个月内送达省级麻疹实验室。 3.标本应在2~8℃运输,严防标本污染或容器渗漏。 4.标本保存和运送过程应避免日光照射。 5.其他送检要求与血清标本相同。

痰培养标本采集 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鹤壁京立医院痰培养 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SOP) (试行) 一、目的 正确采集、运送痰标本。 二、内容 (一)采集目的 一般可用于普通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 (二)一般原则 1 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 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三)采集方法 1 自然咳痰法与雾化导痰法 1.1 用物准备:无菌容器、生理盐水、化验单。 1.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1.3 无痰或痰量极少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5ml 雾化吸入约5min后留取痰液。 1.4 如有可能,应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清晨第二口痰。嘱咐患者留取前摘取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置无菌容器内。应尽可能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样品,不应用纸巾包裹痰液。 2 经人工气道吸引法 2.1 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无菌容器、化验单。 2.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2.3 将患者头部转向操作者一侧。

2.4 进行手卫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拆开,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成人:40.0~5 3.3kPa;小儿:<40.0kPa)。 2.5 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去除,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2.6 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min)。 2.7 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入无菌容器内。 (四)运送与保存 应在2h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h。

标本采集运输指南

标本采集运输指南 1目的 对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临床标本的采集与运输以 及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传输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前样 品的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受理的标本。 3 职责 3.1临床医师负责检验的申请。 3.2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3.3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均负责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留 取标本。 3.4门诊抽血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标本的采集,特殊标本由临床医生采集。 3.5医院指定的标本收集人员负责定时到临床各科室 收集标本和运输。 3.6相关检验人员负责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传输。 4 工作程序 4.1检验申请 4.1.1 检验项目选择

临床医师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和检验项目的敏感度、特 异性来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检验科人员可为其提供检验项 目的咨询,监督实验室服务对象选择的检验项目是否明确,实验室检验项目能否满足实验室服务对象的要求。 4.1.2检验申请表 本实验室的检验申请表包括以下内容: a)患者的唯一性标识,如门诊病人的诊疗卡号、住院 病人的住院号; b)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 c)患者就诊或住院的科别、床号; d)样品的类型和原始解剖部位,如静脉抗凝血等; e)申请的检验项目或项目的组合; f)临床标本采集日期和时间; g)实验室收到样品的日期和时间; h)申请者姓名; i)申请日期。 4.2病人的准备 为了使检验结果有效地用于临床,临床医护人员和检 验人员应了解标本收集前影响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如饮食、标本采集时间、体位和体力活动、病人用药等对标本 采集的影响。提出要求病人予以配合和服从的内容,采取 切实措施,保证采集的标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

标本采集和运送指南

第一篇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依据二甲要求制定本采集指南) 血液标本采集法 1.血清标本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非蛋白氮,尿素氮等)。 2.血清标本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质和肝功能等。 3.血培养标本查找血液中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培养等)。 一般常规检验用毛细血管采血法,这种采血法由检验人员执行,血清生化及细菌培养等检验因需要较多量的血液,一般由护理人员协助采血。目前不少生化项目检验已采用微量测定法,故也可采用毛细血管采血法采标本。 (二)静脉采血法 1.用物同静脉注射法,备干燥注射器(5-10ml),7号针头,标本容器(按需要备干燥试管、抗凝管或血培养瓶),酒精灯,火柴等。 2.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按静脉穿刺法采取所需血量,立即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切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而造成溶血。因血液中细胞的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如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外的20倍,细胞内的某些酶含量也较细胞外高,如发生溶血,则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需全血、血浆,可将血液如上法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立即轻轻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匀,以防血液凝固。如需作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时,抽取血液后,应立即注入有石蜡油的抗凝试管中,注入时针头应插入石蜡油面以下,以隔绝空气,立即送验。否则血液中二氧化碳逸出,使检验结果降低,影响准确性。 (3)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防止污染。静脉采血后,将血液注入培养瓶内,一般培养标本用肉汤培养瓶,如做伤寒杆菌培养则备胆汁培养瓶。 临床常用的培养瓶有两种,一种是密封瓶,瓶口除橡胶塞外另加铝盖密封。瓶内盛培养液约50ml,经高压灭菌,使用时将铝盖剔去,用2%碘酒和70%酒精消毒瓶盖,更换针头将抽出的血液注入瓶内,摇匀后送验。另一种是三角烧瓶,瓶口以棉花塞子及纸严密包封,使用时先将封瓶纸松开,取血后将棉塞取出迅速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瓶口,将血液注入瓶内,轻轻摇匀,再将棉塞经火焰消毒后盖好,扎紧封瓶纸送验。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因血中细菌数目较少,为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应取血10-15ml. (4)采血完毕,连同检验单及时送验,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应经消毒液浸泡集中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所需血量视检验目的而定,各医院检验方法不同,其采血量也各异。下面介绍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操作规程 一目的 1、确保血标本样本培养的准确性。 2、采集血标本做细菌培养。 二用物准备 一次性换药弯盘、碘酊、75%酒精、血培养瓶2套、10ml注射器2支、止血带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洗手、戴口罩。 2、消毒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后使用。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面划圈消毒 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30S穿刺采血。消毒方法75%酒精消毒---碘酊消毒---75%酒精消毒待干。 3、采集部位外周静脉血、中心静脉血。 4、外周血标本采集参照护理部静脉血采集法。 5、中心静脉血标本采集遵循以上消毒方法对导管的肝素帽或输液接头进行消毒然后用10ml射器回抽导管5ml后弃掉然后用10ml注射器采集血样标本后立即注入血培养瓶内。再用10ml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管腔内的残留血后给予封管液3ml进行封管封管后夹闭导管或继续输液治疗。 6、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更换针头先注入厌氧瓶、绕后注入需氧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同时采集标本间隔时间小于5分钟。 7、立即送实验室室温放置不超过12小时。 四注意事项 1、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 2、采血部位通畅为肘静脉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3、采血时机发热高峰1小时内或开始时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 4、采血次数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不同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才能确定时病原菌。 5、采血量以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1为宜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8-10ml婴幼儿2ml。 6、运送要求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小时内。血培养瓶送到检验科放入培养箱之前不应暂存于冰箱内。

试题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培训试卷科室姓名职业得分 一、单选题50分(每题5分) 1. 微生物实验室误差最大的影响因素为: ( ) A. 实验前误差 B. 实验误差 C 验后误差 D. 随机误差 2. 血培养必须在( )内送检 A. 30min B. 1h C. 2h D. 4h 3 血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与( )成正比例的关系 A. 温度和时间 B. 采血量和采血时间 C. 采血量和采血套数 D. 采集方法和采血量 4. 某患者采血培养1套,培养结果为“表皮葡萄球菌”,判断这是污染菌还是致病菌,需要( ) A. 增加消毒次数 B. 增加采血量 C. 增加采血套数 D. 延长培养时间 5. 血培养瓶接种前和接种后,放置的最佳温度为( ) A. 0℃ B. 4℃ C. 室温(15~25℃) D. 35℃ 6.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最佳的送检标本为( ) A. 痰液 B.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C. 咽拭子 D.唾液(口水) 7.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除了做痰培养以外,还应该做( ) A. 血培养 B. 咽拭子 C. 厌氧菌 D. 分泌物 8. 下列申请单中标本采集部位不确定,检验目的不明确,属于不合格申请单的是( ) A. 中段尿培养 B. 痰培养 C. 分泌物培养 D. 脑脊液培养 9. 中段尿标本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 ) A. 容易受污染 B. 喝水过量 C.喝水过少 D. 无影响 10. 下列尿液标本中适合做厌氧菌培养是( ) A. 清洁中段尿 B. 留置尿管导尿 C. 耻骨上膀胱穿刺 D. 24h尿 二、多选题25分(每题5分) 1. 下列标本类型中, ( )属于有价值的标本,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鼓励送检 A. 血液 B. 骨髓 C. 胸腹水 D.脑脊液 E. 关节液 2 常用的拭子标本不适合作为送检标本的原因有( ) A. 使用方便 B. 标本量太少 C. 容易干燥 D. 不易接种到培养基中 E. 木(竹)签中含有抑菌物质 3. 下列关于痰液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做法正确的有( ) A. 采样前应刷牙(不用牙膏)或用冷开水漱口,以避免口腔正常菌群污染 B. 采取晨痰第一口痰最佳,咳痰时应咳取深部痰液 C. 做结核分支杆菌检查时,痰液量应增加 D. 肺部感染患者中有25%~50%可能会有菌血症,因此应同时做血培养 4. 下列关于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做法正确的有( ) A.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 B. 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应在下次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C. 应在患者寒战开始时,或发热初起时采集 D. 血培养标本应按“套”采集,采集套数为2~3套,不能采集单一瓶数 E.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采集后应快送检,如未能及时送检,应放置4℃冰箱保存 5.下列痰培养标本属于不合格标本,应予拒收的有( ) A. 24h内重复采集的痰样本 B. 唾液(口水) C. 咽拭子 D.. 痰液做厌氧菌培养 三、简答题25分 简述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标本采集 送检 运送 接收 处理 保存和销毁规程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 规程 1、目的 保证标本采集到贮存过程符合本实验室检测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标本质量。 2、适用范围 本站血液检测标本、检测留样标本及临床送检标本。 3、职责 采血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送检、运送和交接;血库工作人员负责血液检测样本的临时接收和暂存;检验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办公室负责组织检验科业务人员对标本采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4、作业步骤 样本采集要求: 知情同意:标本采集应征得献血者知情同意,内容包括:告知采集(留取)标本量,以及用途(仅用于本站血液检测)。 采集: a.初筛检测样本:采集前严格核对献血者和登记表,抽取1-2ml 的献血者血液于含饱和EDTA-Na2 /K2抗凝剂50ul的普通塑料试管中或含有抗凝剂的真空管中。贴好与献血者登记表一致的献血序列码。 b.献血后血液检测样本:

(1)留取要求:献血者献血后采集人员从血袋/留样袋中留取双份 血样用于实验室的一检和二检,两支血样试管,一支为含分离胶的促 凝真空管(黄盖),应先留取(不能混入血袋中保养液),另一支为EDTAK2抗凝真空管(紫盖),每支试管留取3-5ml血液,留取后立即轻轻上下颠倒至少3次与抗凝剂/促凝剂充分混匀,贴上与献血登记表、血袋标识条码一致校验码为07的献血序列码。 (2)序列码粘贴要求:序列码粘贴不歪斜、无褶皱,沿负压管盖下竖直粘贴,血型标识向上,条码清晰; (3)校对要求:一次只对一袋血液和同源样本进行贴签留样;所留 标本必须按规程进行操作,并经过Spring采血管理模块对采血袋、登记表和标本管三个序列号一致后方可进入下一流程。 (4)临时储存:血液标本留取结束后及时放在2-10℃环境中保存。 c.临床送检标本要求: (1)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集受检者血样6-10ml,一支EDTA-K2抗凝,另一支未抗凝,每支3-5ml。标识清楚,贴有与申请单一致的序列码,申请单注明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史及检测项目等信息,48h内采集。 (2)新生儿溶血病检查样本: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集母亲和新生儿血样各1-2ml,EDTA-K2抗凝(紫盖)。标识清楚,贴有与申请单一致的序列码,申请单注明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印象及住院号床号等信息。于4℃保存72小时内检测。 运输要求:

粪便标本采集与运送SOP

粪便标本采集与运送SOP 急性感染性腹泻可以由细菌、病毒、及原虫引起,实验室常规检查是细菌培养。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应作为实验室常规培养的主要腹泻病原菌。住院3天以上发生腹泻的患者进行常规培养意义不大,秋冬季,儿童(2岁以内)腹泻多以病毒性肠炎为主,应将病毒性腹泻排除后再考虑做细菌培养。 1、物品的准备与申请: ①领取清洁便盒。 ②填写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字迹清楚,填写完整。填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送检目的、申请医生及送检时间。 2、采集指针: ①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个∕HP ②重症腹泻; ③体温大于38.5℃; ④血便; ⑤便中有脓液; ⑥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持续性腹泻患者; ⑦来自疫区的患者。 3、采集方法: 标本的采集尽可能在发病早期和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在不同的时间采集2—3份标本可以提高病菌的分辨率。方法有: ①自然排便法: 直接留置粪便标本于清洁、干燥广口容器中送检。注意若有脓血、粘液、组织碎片,则取有脓血、粘液、组织碎片部分的粪便2—3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一般取1—3ml。 ②直肠拭子法: 用无菌拭子插入肛门2—4cm,轻轻旋转拭子,可在拭子上明显见到粪便,插入运送培养基内,立即送检。本法只适用于排便困难的患者或婴幼儿。 4、标本的运送和验收: ①标本应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小于2h。如采集后2h内未培养,标本应放入培养基中4℃冰箱保存,一般可保存24h。 ②粪便标本的验收与拒收程序; 采用一次性无菌杯,瓶盖严密,留取时间符合要求者为合格标本;否则为不合格标本,应拒收。 当怀疑沙门菌、志贺菌以外的细菌引起的腹泻时,临床医生及时和检验科联系,因为分离大肠埃希菌O157:H7等细菌需要特殊的试验程序和培养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