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TM32学习笔记(初学者快速入门

STM32学习笔记(初学者快速入门

STM32学习笔记(初学者快速入门
STM32学习笔记(初学者快速入门

STM32学习笔记(初学者快速入门

STM32 学习笔记

从51 开始单片机玩了很长时间了有51PICAVR 等等早就想跟潮

流玩玩ARM 但一直没有开始原因-----不知道玩了ARM 可以做什么对我自

己而言如果为学习而学习肯定学不好然后cortex-m3 出来了据说这

东西可以替代单片机于是马上开始关注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学习可惜一开始

就有点站错了队选错了型仍是对我自己而言我希望这种芯片应该是满大

街都是随便哪里都可以买得到但我选的第一种显然做不到为此大概浪费

了一年多时间吧现在回到对我来说是正确的道路上来啦边学边写点东西

这里写的是我的学习的过程显然很多时候会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感

悟式的甚至有时会是错误的有些做法会是不专业的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写

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它甚至涉及到博客为什么要存在的问题显然博客

里面的写的东西其正确性权威性大多没法和书比可为什么博客会存在呢

理由很多我非专家只说我的感慨

我们读武侠小说总会有一些创出独门功夫的宗师功夫极高然后他的弟

子则基本上无法超越他我在想这位宗师在创造他自己的独门功

夫时必然会

有很多的次的曲折弯路甚至失败会浪费他的很多时间而他教给弟子时

则已去掉了这些曲折和弯路当然更不会把失败教给弟子按理说效率应该更

高可是没用弟子大都不如师为什么呢也许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获

取知识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所谓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条条的结论而是

附带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如植物的根一条主根上必带有大量的小小的

触须

闲话多了些就权当前言了下面准备开始

一条件的准备

我的习惯第一步是先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原来学51PICAVR 时都

是想方设法自己做些工具实验板之类现在人懒了直接购买成品了

硬件电路板火牛板

软件有keil 和iar 可供选择网上的口水仗不少我选keil理由很简单

这个我熟目前要学的知识中软硬件我都不熟所以找一个我有点熟的东西

就很重要在我相当熟练之前肯定不会用到IAR如果真的有一天不得不用I

AR 相信学起来也很容易因为这个时候硬件部分我肯定很熟了再加上有ke

il 的基础所以应该很容易学会了

调试工具JLINK V8 这个不多说了价格便宜又好用就是它了二热身

网上选购的付了款就是等了拿到包裹端详良久起身沐浴更衣焚香

总得先吃晚饭洗澡再点个电蚊香什么的吧

拆包

细细端详做工精良尤其那上面的32 吋屏越看越喜欢接下来就是一阵折

腾了装JLINK 软件给板子通电先试试JLINK 能不能与电脑和板子通信上

了真顺一点问题也没有于是准备将附带的程序一个一个地写进去试一试

一检查大部分例子的HEX 文件并没有给出这要下一步自己生成但是几个

大工程的例子都有HEX 文件如MP3如UCCGI 测试等写完以后观察程序

运行的效果因为之前也做过彩屏的东西知道那玩艺代码量很大要流畅地显

示并不容当时是用AVR 做的在18 吋屏上显示一幅画要有一段时间现在

看起来用STM32 做的驱动显示出来的画面还是很快的不过这里显示的大部

分是自画图并没有完整地显示一整幅的照片所以到底快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

看来不久以后这可以作为一个学习点的

一个晚上过去了下一篇就是要开始keil 软件的学习了

STM32 学习笔记2

本想着偷点懒的没想到竞被加了精没办法啦只能勤快点啦

硬件调通后就要开始编程了

编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st 提供的库另一种是从最底层开始编程网上

关于使用哪种方法编程的讨论很多据说用库的效率要低一些但是用库编程非

常方便所以我还是从库开始啦库是ST 提供的怎么说也不会差到哪里再

说了用32 位ARM 的话开发的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一点了

说说我怎么学的吧

找个例子如GPIO可以看到其结构如下

SOURCE 文件夹

- APP 文件夹

-CMSIS 文件夹

-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 文件夹

Lis 文件夹

OBJ 文件夹

其中SOURCE 中保存的是应用程序其中又有好多子文件夹而CMSIS 文件

夹中和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 文件夹中是ST 提供的库这样如果要

做新的工程只要将这个文件夹整个复制过来就行其中APP 中保

存自己的代码

因为我们用51 单片机时一般比较简单有时就一个文件所以通常不设置专

门的输出文件夹而这里做开发通常会有很多个文件加入一个工程中编译过

程中会产生很多中间文件因此设置专门的文件夹LIS 和OBJ 用来保存中间文

下面就将设置简单描述一下

将复到过来的GPIO 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删除因为我们要学着自己建立工程

用菜单Project-- New uVision Porject建立新的工程选择目标器件为STM3

2103VC这个过程与建立51 单片机的工程没有什么区别这里就

偷点懒不

上图了接下来看一看怎么设置

点那个品字形打开对话框

这里就给个图了相信有一定操作基础的人应该会用顺便提一下原来用VC

或者IAR 时总觉得它们的一个功能就是建立一个是Debug 组和Release 组

这个功能挺好的从这个图可在Keil 里也是一样可以建的

将刚才那个文件夹图中CMSIS 中的文件加入CMSIS 组一共3 个其中\Sour

ce\CMSIS\Core\CM3 有两个C 语言源程序文件全部加入另外还有一个在

\Source\CMSIS\Core\CM3\startup\arm 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中有4 个s 文

件我们选择其中的startup_stm32f10x_hds 文件这是根据项目所用CPU 来

选择的我们用的CPU 是103VC 的属于高密度的芯片所以选这个

至于LIB 中的文件就在这儿\Source\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src 啦

这里有很多个文件把什么文件加进去呢怕麻烦的话把所有文件全部加进去

这并不会增加编译后的代码量但会增加很多的编译时间

接下来设定目标输出文件夹上面这个图怎么出来的就不说啦单击Select Fo

ler for Objects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选择OBJ 文件夹

同样方法选择List 文件的输出文件夹

设置好后如果直接编译是不行的会出错还需要提供头文件所在

位置单击

cC标签页

第一次进入时Include Paths 文本框中是空白的点击其后的按钮打开对话框

增加相应的路径

这样路径就设好了单击OK回到上一界面然后再单击OK退出设置即

可编译链接

下一会要试一试新的312 版的库效果如何了

STM32 学习笔记3

升级库

光盘中所带的例子是310 的另外还有一个312 的我试着将312 的库替代

原来的库还真有问题下面就简述问题及解决方法

1将库文件解压

库文件名是stm32f10x_stdperiph_libzip解压后放在任意一个文件夹中

2 由于原作者做了很好的规划每一个项目中都分成三个文件夹并且在s

ource 文件夹中又做了3 个文件夹其中APP 文件夹是放自己写的文件的其

他的两个是从库中复制过来的因此想当com 版本中相同的两个文件

CMSIS 和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 直接复制过来以为一切OK结果

一编译出来一堆错误

其中有错误

Source\App\mainc 7 error 20 identifier "GPIO_InitTypeDef" is undefin

ed

还有大量的警告

Source\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src\stm32f10x_flashc 130 warnin

g 223-D function "assert_param" declared implicitly

看了看在APP 文件夹中还有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stm32f10x_confhstm32f10x_ithstm32f10x_itc打开一看果然是

310

版本的没说的换找到STM32F10x_StdPeriph_Licom\Proje

ct\Template 文件夹用里面的同样的文件替换掉这几个文件这回应该万事大

吉了吧

再一看依然如故没办法了只好细细研究了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可以编

译通过的工程在mainc 下面挂满了h 文件而这个通不过的则少得很

这是编译能通过的工程

这是编译通不过的工程

显然有些文件没有被包含进来一点一点跟踪发现大部分的头文件都包含在

stm32f10x_confh 中而这个文件又出现在stm32f10xh 中其中有这样的一行

ifdef USE_STDPERIPH_DRIVER

include "stm32f10x_confh"

endif

看来是这个USE_STDPERIPH_DRIVER 没有被定义啊于是人为地去掉

条件

ifdef USE_STDPERIPH_DRIVER

include "stm32f10x_confh"

endif

再次编译果然就OK 了可是可是也不能就这么去掉啊怎么办呢万能

的网啊一搜果然就有了

到设置 CC页面

在那个define 中加入USE_STDPERIPH_DRIVERSTM32F10X_HD

当然去掉条件编译前面的注释回到原样

再次编译一切顺利可是原来的工程例子也没有加这个啊怎么回事呢再

次打开原来的例子找到stm32f10xh可以看到有这么一行

而新的stm32f10xh 中则是这样的

原com 版的stm32f10xh 被人为地修改了一下所以不在define 中定

义也不要紧而新com 则不行了

至此简单的升级搞定

本文见于好多地方但查询后未能确定其原始出处及作者故这里说明是转贴

但作者和原始出处信息就无法提供了如果原作者看到请跟贴说明知情者也请

跟贴说明

ARM 中的RORW 和ZI DATA

一直以来对于ARM 体系中所描述的RORW 和ZI 数据存在似是而非的理解

这段时间对其仔细了解了一番发现了一些规律理解了一些以前书本上有的但

是不理解的东西我想应该有不少人也有和我同样的困惑因此将我的一些关于

RORW 和ZI 的理解写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了解RORW 和ZI 需要首先了解以下知识

ARM 程序的组成

此处所说的ARM 程序是指在ARM 系统中正在执行的程序而非保存在ROM

中的bin 映像image文件这一点清注意区别

一个ARM 程序包含3 部分RORW 和ZI

RO 是程序中的指令和常量

RW 是程序中的已初始化变量

ZI 是程序中的未初始化的变量

由以上3 点说明可以理解为

RO 就是readonly

RW 就是readwrite

ZI 就是zero

ARM 映像文件的组成

所谓ARM 映像文件就是指烧录到ROM 中的bin 文件也称为image 文件以

下用Image 文件来称呼它

Image 文件包含了RO 和RW 数据

之所以Image 文件不包含ZI 数据是因为ZI 数据都是0没必要包含只要程

序运行之前将ZI 数据所在的区域一律清零即可包含进去反而浪费存储空间

Q为什么Image 中必须包含RO 和RW

A 因为RO 中的指令和常量以及RW 中初始化过的变量是不能像ZI 那样无中

STM32的8种输入输出方式

如图所示,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

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从本级电源经VT3拉出。这样一来,输出高低电平时,VT3 一路和 VT5 一路将交替工作,从而减低了功耗,提高了每个管的承受能力。又由于不论走哪一路,管子导通电阻都很小,使RC常数很小,转变速度很快。因此,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 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 ,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 2. 一般来说,开漏是用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用的,因为开漏引脚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时,只能输出低电平,如果需要同时具备输出高电平的功能,则需要接上拉电阻,很好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便可以改变传输电平。比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TTL/CMOS电平输出等。(上拉电阻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3. OPEN-DRAIN提供了灵活的输出方式,但是也有其弱点,就是带来上升沿的延时。因为上升沿是通过外接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充电,所以当电阻选择小时延时就小,但功耗大;反之延时大功耗小。所以如果对延时有要求,则建议用下降沿输出。 4. 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连接到一条线上。通过一只上拉电阻,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情况下,形成“与逻辑”关系。这也是I2C,SMBus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补充:什么是“线与”?: 在一个结点(线)上, 连接一个上拉电阻到电源 VCC 或 VDD 和 n 个 NPN 或 NMOS 晶体管的集电极 C 或漏极 D, 这些晶体管的发射极 E 或源极 S 都接到地线上, 只要有一个晶体管饱和, 这个结点(线)就被拉到地线电平上. 因为这些晶体管的基极注入电流(NPN)或栅极加上高电平(NMOS),晶体管就会饱和, 所以这些基极或栅极对这个结点(线)的关系是或非 NOR 逻辑. 如果这个结点后面加一个反相器, 就是或 OR 逻辑. 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所有引脚连在一起时,外接一上拉电阻,如果有一个引脚输出为逻辑0,相当于接地,与之并联的回路“相当于被一根导线短路”,所以外电路逻辑电平便为0,只有都为高电平时,与的结果才为逻辑1。 关于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最后用一幅最简单的图形来概括: 该图中左边的便是推挽输出模式,其中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时下面的PNP三极管截止,而上面NPN三极管导通,输出电平VS+;当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时则恰恰相反,PNP三极管导通,输出和地相连,为低电平。右边的则可以理解为开漏输出形式,需要接

stm32入门C语言详解

阅读flash:芯片内部存储器flash操作函数我的理解——对芯片内部flash进行操作的函数,包括读取,状态,擦除,写入等等,可以允许程序去操作flash上的数据。 基础应用1,FLASH时序延迟几个周期,等待总线同步操作。推荐按照单片机系统运行频率,0—24MHz时,取Latency=0;24—48MHz时,取Latency=1;48~72MHz时,取Latency=2。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FLASH_SetLatency(FLASH_Latency_2); 位置:RCC初始化子函数里面,时钟起振之后。 基础应用2,开启FLASH预读缓冲功能,加速FLASH的读取。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FLASH_PrefetchBufferCmd(FLASH_PrefetchBuffer_Enable); 位置:RCC初始化子函数里面,时钟起振之后。 3、阅读lib:调试所有外设初始化的函数。 我的理解——不理解,也不需要理解。只要知道所有外设在调试的时候,EWRAM需要从这个函数里面获得调试所需信息的地址或者指针之类的信息。 基础应用1,只有一个函数debug。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ifdef DEBUG debug(); #endif 位置:main函数开头,声明变量之后。 4、阅读nvic:系统中断管理。 我的理解——管理系统内部的中断,负责打开和关闭中断。 基础应用1,中断的初始化函数,包括设置中断向量表位置,和开启所需的中断两部分。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void NVIC_Configuration(void) {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中断管理恢复默认参数 #ifdef VECT_TAB_RAM //如果C/C++ Compiler\Preprocessor\Defined symbols中的定义了 VECT_TAB_RAM(见程序库更改内容的表格) 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ctTab_RAM, 0x0); //则在RAM调试 #else //如果没有定义VECT_TAB_RAM 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ctTab_FLASH, 0x0);//则在Flash里调试 #endif //结束判断语句 //以下为中断的开启过程,不是所有程序必须的。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 //设置NVIC优先级分组,方式。 //注:一共16个优先级,分为抢占式和响应式。两种优先级所占的数量由此代码确定, NVIC_PriorityGroup_x可以是0、1、2、3、4,分别代表抢占优先级有1、2、4、8、16个和响应优先级有16、8、4、2、1个。规定两种优先级的数量后,所有的中断级别必须在其中选择,抢占级别高的会打断其他中断优先执行,而响应级别高的会在其他中断执行完优先执行。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中断通道名; //开中断,中断名称见函数库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 //抢占优先级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0; //响应优先级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启动此通道的中断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中断初始化

stm32f107 新手入门笔记

对于STM32学习我的熟悉过程可以分以下阶段: 1、入门程序的熟悉 2、GPIOX的操作,各类寄存器原理的了解 3、逐个寄存器熟悉 4、中断,定时器的基础入门熟悉 5、USART的了解, 6、重复2345的步骤,加深对这些模块寄存器直接的协同了解突破,达到熟练。 在这里,我发下了STM32的USART基本字节发送非常简单,然后用这个来配合中断显示,在程序中插入各类输出显示,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程序中的运行状态,先后次序,对于程序调试有很大帮助。 STM32F107开发板入门篇一——第一个程序的理解: 准备开发环境MDK4.0以上,最简单的入门方式就是先调用MDK里面自带的例程程序,然后最好是先看 D:\Keil\ARM\Boards\Keil\MCBSTM32C\Blinky\Blinky.c 这里我就拿例这个例程序分析,虽然每句都分析了,但是刚入手STM32可能还是会有很多疑问,所以暂时不考虑寄存器问题,这里先给出一个程序的概念以及一些基本注意的东西,后面会有寄存器的说明: 阅读下面程序最好用MDK打开上面的程序配合看,效果更直观。 RCC->APB2ENR|=1<<6; //使能PE口时钟(STM32所有的寄存器操作都需要先使能时钟) GPIOE->CRH=0x33333333; //配置PE口的高八位输出方式每位由4位二进制数控制,这里每位都是0011 代表50MHZ的高速输出参考GPIO->CRH SystemInit(); /* Setup and initialize ADC converter */ RCC->APB2ENR |= 1 << 9; /* Enable ADC1 clock ADC1使能时钟*/ GPIOC->CRL &= 0xFFF0FFFF; /* Configure PC4 as ADC.14 input ADC1在此芯片用PC4来作为模拟输入设置为输入(IO口使用前都必须对其功能设置)*/ ADC1->SQR1 = 0x00000000; /* Regular channel 1 conversion 主要是第1,2位设置为0表示单通道采集其他位置0不是用其他功能*/ ADC1->SQR2 = 0x00000000; /* Clear register 清领SQR2寄存器不适用其他功能*/ ADC1->SQR3 = 14 << 0; /* SQ1 = channel 14 选用通道14,就是PC4 */ ADC1->SMPR1 = 5 << 12; /* Channel 14 sample time is 55.5 cyc 通道14的采样周期选择101 即55.5周期*/ ADC1->SMPR2 = 0x00000000; /* Clear register 清0采样寄存器二*/ ADC1->CR1 = 1 << 8; /* Scan mode on 开启扫描模式*/ ADC1->CR2 = (1 << 20) | /* Enable external trigger */

一份不错的STM32学习计划

一份不错的STM32学习计划 基于ARM公司Cortex-M3内核的STM32系列芯片具有高效的内核,丰富的外设,优异的实时性能,杰出的功耗控制,且具有有竞争力的价格,应用前景看好。作为对STM32了解不多的电子工作者,有必要了解STM32的特性,学习其使用方法,为将来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为了能快速的上手STM32,特制定了基于“EK-STM32F仿真学习套件”的新手上路计划。该套件基于STM32F103VB芯片,片内资源丰富,并外扩了丰富的硬件接口,是很好的学习入门工具。此学习计划重点学习STM32的软件编程方法,通过学习和编写一些实验程序,可初步了解STM32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为更深一步的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利用EK-STM32仿真学习板完成以下实验: 1. 利用4个LED实现流水灯.学习GPIO的输出控制功能. 2. 利用按键KEY3和KEY4分别控制LED1,2和LED3,4的亮灭,采用扫描方法.学习GPIO的输入功能. 3. 利用按键KEY3和KEY4分别控制LED1,2和LED3,4的亮灭,采用中断方法.学习外部中断功能. 4. 利用LCD数码显示屏显示从1自加到9999,步进值根据数字位数不同分别为1,10,100,1000.练习GPIO控制功能,熟悉LCD的编程方法. 5. 利用五维摇杆控制LCD显示数字1-5.练习GPIO的输入/输出控制功能. 6. 利用五维摇杆和LCD屏实现秒表功能.学习定时器的使用. 7. 利用PWM控制LED的亮度变化.学习定时器的PWM功能. 8. 上位机通过UART1控制LCD屏显示数字.学习UART的数据接收功能. 9. 上位机通过UART1和学习板实现简单的问答功能.学习UART的数据发送功能. 10. 利用电位器控制LCD屏显示不同电压.学习ADC功能使用. 11. 采用I2C的24C02读写实验.学习I2C功能. 12. SD卡读写实验.学习SPI功能. 13. USB简单通讯实验.学习USB功能. 因为此学习方案定位于新手入门,所以难度不算太大。但是USB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需要多下功夫学习。ST官方有提供USB的固件,同时有很多资料可以参考,也可以向EDN上的高手请教,顺利完成USB通讯实验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SD卡读写实验,因为对SD卡了解较少,需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学习。 通过完成上述实验项目,可以学习STM32的GPIO、定时器、UART、SPI、I2C、ADC、

献给新手:解析STM32的库函数

意法半导体在推出STM32微控制器之初,也同时提供了一套完整细致的固件开发包,里面包含了在STM32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底层操作。通过在程序开发中引入这样的固件开发包,可以使开发人员从复杂冗余的底层寄存器操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专注应用程序的开发上,这便是ST推出这样一个开发包的初衷。 但这对于许多从51/AVR这类单片机的开发转到STM32平台的开发人员来说,势必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因为程序开发不再是从寄存器层次起始,而要首先去熟悉STM32所提供的固件库。那是否一定要使用固件库呢?当然不是。但STM32微控制器的寄存器规模可不是常见的8位单片机可以比拟,若自己细细琢磨各个寄存器的意义,必然会消耗相当的时间,并且对于程序后续的维护,升级来说也会增加资源的消耗。对于当前“时间就是金钱”的行业竞争环境,无疑使用库函数进行STM32的产品开发是更好的选择。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对STM32的库函数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以最常用的GPIO设备的初始化函数为例,如下程序段一: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1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4; 2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3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4 GPIO_Init(GPIOA , &GPIO_InitStructure 5 这是一个在STM32的程序开发中经常使用到的GPIO初始化程序段,其功能是将GPIOA.4口初始化为推挽输出状态,并最大翻转速率为50MHz。下面逐一分解: 首先是1,该语句显然定义了一个GPIO_InitTypeDef类型的变量,名为GPIO_InitStructure,则找出GPIO_InitTypeDef的原型位于“stm32f10x_gpio.h” 文件,原型如下: typedef struct { u16 GPIO_Pin; GPIOSpeed_TypeDef GPIO_Speed; GPIOMode_TypeDef GPIO_Mode; }GPIO_InitTypeDef; 由此可知GPIO_InitTypeDef是一个结构体类型同义字,其功能是定义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有三个成员分别是u16类型的GPIO_Pin、 GPIOSpeed_TypeDef 类型的GPIO_Speed和GPIOMode_TypeDef 类型的 GPIO_Mode。继续探查GPIOSpeed_TypeDef和GPIOMode_TypeDef类型,在“stm32f10x_gpio.h”文件中找到对GPIOSpeed_TypeDef的定义: typedef enum { GPIO_Speed_10MHz = 1,

【设计教程大集合】STM32F3XX大全

STM32F3系列是意法半导体ARM? Cortex?-M4微控制器产品组合的入门级产品。经过市场检验的M4处理器内核可支持DSP指令,内置浮点单元(FPU),运行频率高达72MHz,若再搭配意法半导体独有的且基于内核耦合存储器(CCM-SRAM) 的程序加速(Routine Booster) 功能,其电机控制等例行程序的执行速度可比原来提升43%。STM32F3系列属于共有600余款产品的STM32产品家族,性能表现比STM32F1 Cortex-M3系列更加出色。STM32系列产品的软硬件具有广泛的共性,并提供简单易用的设计工具和开发生态系统。 基本资料 【产品新闻】意法半导体(ST)推出闪存容量高达512KB的STM32F3微控制器,大幅提升系统集成度 【数据手册】STM32F358xC、STM32F378xx、STM32F318、STM32F302、STM32F303等ARM Cortex-M4 32位内核 【硬件资源】STM32F3系列固件、软件、工具资源 【视频】意法半导体STM32F3系列探索套件(discovery kit)介绍 进阶设计 目前意法半导体针对智慧型手机Sensor Hub提供采用Cortex-M0核心开发的STM32F072、采用Cortex-M4核心开发的STM32F301和STM32F401,以及采用Cortex-M4核心开发的STM32F429,其中三星(Samsung)智慧型手机Note 3的Sensor Hub中,即搭载该公司STM32F401。 【STM32F303开发】+视觉姿态识别 对一个目标进行姿态识别,以简单的三角形为例,目标放置在一个旋转平台上,初始姿态位置,通过图像识别姿态,并将姿态数据传送给nucleo,nucleo驱动舵机进行角度调整。

STM32单片机实习,第一课,工程模板建立篇

第一天学习笔记 序号:06 班级:232183 姓名:王猛一、实训项目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 二、基本原理 1、嵌入式与STM32 A.什么是嵌入式? 简单的说,除了PC和服务器之外,所有的控制类设备都是嵌入式。 B.嵌入式的特点 硬件特点: ◆体积小、集成效率高; ◆面向特定的应用; ◆功耗低、电磁兼容性好; 如图:

软件特点: 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硬件紧密相连;

?软件代码效率高并且可靠性好; ?软件一般固化在FLASH和ROM中; ?软件系统要有高实时性; ?一般用c语言开发; 如图: C.主流嵌入式芯片的架构 ARM————英国的一家公司(只设计芯片的IP内核,授权给其他半导体公司)ARM————是一款功耗很低、性能很高的处理器芯片的架构; ARM以前的架构:ARM7、ARM9、ARM11(已经不用); ARM现在的架构:cortex A\R\M; Cortex A系列:开放式操作系统的高处理器(A8\A9\A53\A72); 应用产品:上网本、数字电视、家用网关等

Cortex R系列:面向实时应用; 应用产品:汽车制动系统、航空、动力传输系统等;

Cortex M系列:面向确定性的成本敏感的产品; 应用产品:门禁、扫地机器人、平衡车、无人机、手环等;

D.C51和STM32 51单片机是嵌入式学习中的一款入门级MCU,51单片机诞生于70年代,属于传统的8位单片机,51单片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需要新的MCU,也就是STM32; ARM公司推出了基于ARMv7架构的32位的cortex M3\M4的微控制器内核,ST(意法半导体)公司就推出了基于cortex M3\M4内核的MCU,也就是STM32,性价比很高,成本低,简单易用的库函数开发。 E.STM32的应用领域 STM32属于微控制器,自带了很多常用的通信接口(UART\IIC\SPI),可以接非常多的传感器,可以控制很多的设备。 如:无人机、平衡车、智能水杯等

写第一个STM32程序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1.启动KEIL,创建工程以后,先用创建文件,然后什么也不干,直接点击保存,保存 到你的工程文件夹下面,命名为main.c(其他也可以,命名为main.c是为了方便你同其他的C文件快速区分开来)。 然后输入以下几行代码: #include "stm32f10x.h" void main(void) { } 然后点击Build,会有以下报错信息: C:\Keil\ARM\Inc\ST\STM32F10x\stm32f10x.h(96): error: #35: #error directive: "Please select first the target STM32F10x device used in your application (in stm32f10x.h file)" 这是说stm32f10x.h中要求工程在预编译时通过一个字符串,来识别所用的芯片FLASH大小,然后确定头文件中哪些语句有效。ST把STM32按FLASH大小尺寸来归类的,具体在STM32参考手册里面有。 解决办法:请点击 中的 打开的界面中选到选项,然后Define里面输入STM32F10X_MD(因为这个实验板上 用的STM32F103C8T6对应这个“中等容量的FLASH”,换做其他芯片不一定是这个字符串),如图:

然后点击OK。 再,然后会出第二个错误: C:\Keil\ARM\Inc\ST\STM32F10x\stm32f10x.h(8297): error: #5: cannot open source input file "stm32f10x_conf.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这说明文件包含的路径没有设置好。 解决办法: 按上面所述选到选项。然后在 下选择,再点击,然后打开目录找到固件库里面的 这个文件(最好能把这个文件夹复制出来保存到一个纯英文路径的目录下),然后选择中里面的inc文件夹,然后再如法炮制选中里面的src文件夹。然后点击确定。效果如图: 点击OK,然后出现下图,再点OK保存

新手如何利用KEIL 5 新建 STM 32 LED灯闪烁

新手如何利用KEIL5新建STM32单片机LED闪烁灯 刚刚接触keil5这个软件,同时也刚刚接触STM32单片机,这两样东西,对于我来说,我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什么都不懂,为了建立这个LED闪烁灯,一个半月下来了,才刚刚建立完成。 现在把建立LED闪烁灯过程步骤,书写下来,以供新手参考 1、打开keil5软件,然后点击新建工程 保存新建工程路径以及工程名称

保存成功后,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让选择单片机型号。然后选择合适的单片机。 选完单片机后,点击OK按钮,弹出对话框

点开CMSIS,选择CORE,别问我为何选这个,我也不懂, 再点开Device,选择图片中绿色的部分,别问为什么,我也不懂啊!!我也挺郁闷的,为何这样选择。(如果亲们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道这么做的原因,请告诉我,谢谢!!) PS:在网上找别人的,别人说,这些是Keil5的启动文件,arm内核的文件,ST公司的函

数库和一些API等等,RCC(时钟初始化)CORE和STARTUP(初始化文件)这两个。 然后在工程文件路径下,新建一个“SYSTEM”,这个名称可以自定义。用来存放常用程序,如下图 新建一个空白文件,保存为“main.c”格式 PS:之前截图的时候,保存格式保存错了,所以又重新建了一个新工程,所以这个图片会和后面的截图中,保存路径不一致。但不影响说明 然后选择添加刚刚新建立的main.c文件,单击Add即可添加成功,然后关闭退出。

接着选择这个按钮 在Groups中,点击右侧虚线框,添加之前新建立的“SYSTEM”文件夹,以及“main.c”所在的文件夹。同时点击右侧Add Files添加文件夹下对应的C文件

STM32启动文件选用说明

stm32 启动文件的选择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STM32启动文件的问题帖,都是类似这样的问题: 随便选两个 “startup_stm32f10x_ld、hd、md这3个启动文件有什么不同???” “官网固件库中的启动文件有啥区别,怎么选择?” 搜索了论坛,也看了一下,有一些回答,但是都不太全或者不甚明了。其实我以前也不清楚,当然我是新手,只不过是个爱折腾的新手,因为我觉得,这个有必要弄清楚。一是启动文件在一个工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二是对于STM32这个让人蛋疼而又强大的东东,经常是新手乱添加启动文件或者去找一下工程例子“依葫芦画瓢”的添加,试问你的MCU和人家工程例子的就是一样,换一款型号,要命[夸张的修辞手法,呵呵]?所有说,基于这些,我就说一说我的认识: 注意此处只针对MDK-ARM的IDE,其他的一样,只不过想说明的是对不同的IDE,同一芯片型号的启动文件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编译器造成的,意思就是说,启动文件的功能一样,但是指令有所 区别。这个每个启动文件也注释了,如: (原文件名:.s for MDK IAR.JPG) 啰嗦了…… 启动文件的作用: 无论性能高下,结构简繁,价格贵贱,每一种微控制器(处理器)都必须有启动文件,启动文件的作用便是负责执行微控制器从“复位”到“开始执行main函数”中间这段时间(称为启动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工作。最为常见的51,AVR或MSP430等微控制器当然也有对应启动文件,但开发环境往往自动完整地提供了这个启动文件,不需要开发人员再行干预启动过程,只需要从main函数开始进行应用程序的设计即可。[来 自网上] 我的理解,说白了,大家常说,程序执行都从main函数开始,是的,没错,但是在这之前是谁来完成了这一个繁琐而又复杂的启动过程呢?就是它。(看来.s尽干脏活苦活,就像“活雷锋一样,做了好事有不 留名”) 具体的启动过程论坛里有,想了解的可以去细看。

学习笔记之STM32F103

学习笔记之STM32F103 目录 1. RCC_APB2Periph_AFIO的使用 (2) 2. GPIO设置为输出时必须设置GPIO_SPEED (2) 3. TIM_GetITStatus与TIM_GetITStatus的区别? (2) 4. 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 (3)

1.RCC_APB2Periph_AFIO的使用 需要用到外设的重映射功能和中断功能时才需要开启AFIO时钟,使用默认的复用功能时不需要开始AFIO时钟。 举例:重映射USART2 USART2的TX/RX在PA.2/3 PA.2已经被Timer2的channel3使用需要把USART2的TX/RX重映射到PD.5/6库函数的调用。 (1)使能被重新映射到的I/O端口时钟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D, ENABLE); (2)使能被重新映射的外设时钟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USART2, ENABLE); (3)使能AFIO功能的时钟(勿忘!)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4)进行重映射 GPIO_PinRemapConfig(GPIO_Remap_USART2, ENABLE); 2.GPIO设置为输出时必须设置GPIO_SPEED. 输入模式可以不用配置速度,但是输出模式必须确定最大输出频率。 当STM32的GPIO端口设置为输出模式时,有三种速度可以选择:2MHz、10MHz和50MHz,这个速度是指I/O口驱动电路的速度,是用来选择不同的输出驱动模块,达到最佳的噪声控制和降低功耗的目的。 高频的驱动电路,噪声也高,当你不需要高的输出频率时,请选用低频驱动电路,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系统的EMI性能。 注意:GPIO的引脚速度是指I/O口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而不是输出信号的速度,输出信号的速度与你的程序有关。 3.TIM_GetITStatus与TIM_GetITStatus的区别? 函数(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CC3) != RESET) 和(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Update) != RESET) 这俩个中断的具体区别 (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CC3) != RESET) 这个一般用于定时器3的通道3,捕获输入超时中断,比如做BLDC,PMSM电机控制会经常用到;

最全的STM32八种IO口模式讲解(已经标注,新手必备)

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 最近在看数据手册的时候,发现在Cortex-M3里,对于GPIO的配置种类有8种之多: (1)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 (2)GPIO_Mode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 (3)GPIO_Mode_IPD 下拉输入 (4)GPIO_Mode_IPU 上拉输入 (5)GPIO_Mode_Out_OD 开漏输出 (6)GPIO_Mode_Out_PP 推挽输出 (7)GPIO_Mode_AF_OD 复用开漏输出 (8)GPIO_Mode_AF_PP 复用推挽输出 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我想这几个概念是必须得搞清楚的,平时接触的最多的也就是推挽输出、开漏输出、上拉输入这三种,但一直未曾对这些做过归纳。因此,在这里做一个总结: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 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低定。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详细理解: 如图所示,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对负载而言,好像是一个“臂”在推,一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当输出高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从本级电源经VT3拉出。这样一来,输出高低电平时,VT3 一路和VT5 一路将交替工作,从而减低了功耗,提高了每个管的承受能力。又由于不论走哪一路,管子导通电阻都很小,使RC常数很小,转变速度很快。因此,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 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 ,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

STM32学习心得(新手必看)

STM32学习心得(新手必看) (作者:logokfu 邮箱:g535343589@https://www.doczj.com/doc/8610670373.html, ) 在这里说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照顾下新手,老鸟都表笑哦,呵呵)。 说下关于开发环境的建立,都说万事开头难,每种芯片都有它的开发环 境,首先得熟悉STM32的开发环境。用的最多就是MDK 和IAR 了,关于MDK ,这个用过51单片机的筒子肯定都知道keil uvision 。这个MDK 其实就是专门开发ARM 芯片的工具。开发51单片机的那个叫C51 。这个C51和MDK 共同使用keil uvsion 这个UI 界面。也是说C51和MDK 共同使用keil uvsion 这个外壳。好了,关于开发软件的介绍就介绍这么多,有什么还不清楚的,筒子们可以邮箱联系我。当然支持STM32的集成开发环境(IDE )还不止MDK 和IAR ,只不过这两个使用的人相对其他工具来说用的人比较多吧。另外 RIDE, HiTOP , TrueSTUDIO 这个三个开发工具也支持STM32的开发(可能还有其他的工具,不过我不知道)。有兴趣的盆友可以使用下尝尝鲜。 说下关于ST 官方为我们提供的固件库的使用问题。不要觉得固件库是 这个什么可怕的东西,固件库是ST 为用户提供的函数库,这些函数帮 我们一次性解决多个寄存器的设置问题。如果没有固件库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像使用51单片机那样直接设置要使用的寄存器,在51单片机上为寄存器直接赋值可能没什么的,但是由于STM32的寄存器太多,如果一个个设置的话会很麻烦,有时候还会忘掉某些寄存器的设置,ST 提供的固件库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些方便。我们只需要为相关函数指定参数就可以完成寄存器的设置了。为产品的快速开发提供了保障。当然新固件库是好,但是却会对新手理解硬件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人喜欢直接为STM32的寄存器直接赋值,说这样子比较直观,有的人喜欢使用固件库。当然这个是个人喜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我的建议是可以直接用固件库,虽然我对硬件结构还没了解很多,用固件库的话可能会觉得有点学习的不是很踏实,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开发工具的go to definition 功能,顺藤摸瓜。在最终的函数中,我们就能发现这些函数到底为哪些寄存器设置了什么值。这样看多了,时间久了各个寄存器也就了解的差不多了。当然进行下随着产品的不断推出,固件库版本可能会不断的更新。之前的固件库版 首先 其次

STM32学习笔记(初学者快速入门

STM32学习笔记(初学者快速入门 STM32 学习笔记 从51 开始单片机玩了很长时间了有51PICAVR 等等早就想跟潮 流玩玩ARM 但一直没有开始原因-----不知道玩了ARM 可以做什么对我自 己而言如果为学习而学习肯定学不好然后cortex-m3 出来了据说这 东西可以替代单片机于是马上开始关注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学习可惜一开始 就有点站错了队选错了型仍是对我自己而言我希望这种芯片应该是满大 街都是随便哪里都可以买得到但我选的第一种显然做不到为此大概浪费

了一年多时间吧现在回到对我来说是正确的道路上来啦边学边写点东西 这里写的是我的学习的过程显然很多时候会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感 悟式的甚至有时会是错误的有些做法会是不专业的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写 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它甚至涉及到博客为什么要存在的问题显然博客 里面的写的东西其正确性权威性大多没法和书比可为什么博客会存在呢 理由很多我非专家只说我的感慨 我们读武侠小说总会有一些创出独门功夫的宗师功夫极高然后他的弟 子则基本上无法超越他我在想这位宗师在创造他自己的独门功

夫时必然会 有很多的次的曲折弯路甚至失败会浪费他的很多时间而他教给弟子时 则已去掉了这些曲折和弯路当然更不会把失败教给弟子按理说效率应该更 高可是没用弟子大都不如师为什么呢也许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获 取知识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所谓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条条的结论而是 附带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如植物的根一条主根上必带有大量的小小的 触须 闲话多了些就权当前言了下面准备开始 一条件的准备

我的习惯第一步是先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原来学51PICAVR 时都 是想方设法自己做些工具实验板之类现在人懒了直接购买成品了 硬件电路板火牛板 软件有keil 和iar 可供选择网上的口水仗不少我选keil理由很简单 这个我熟目前要学的知识中软硬件我都不熟所以找一个我有点熟的东西 就很重要在我相当熟练之前肯定不会用到IAR如果真的有一天不得不用I AR 相信学起来也很容易因为这个时候硬件部分我肯定很熟了再加上有ke il 的基础所以应该很容易学会了

stm32入门c语句详解

STM32入门C语句详解(转) 2011-06-20 11:57 阅读flash:芯片内部存储器flash操作函数我的理解——对芯片内部flash进行操作的函数,包括读取,状态,擦除,写入等等,可以允许程序去操作flash上的数据。 基础应用1:FLASH时序延迟几个周期,等待总线同步操作。推荐按单片机系统运行频率,0—24MHz时,取L atency=0;24—48MHz时,取Latency=1;48--72MHz 时,取Latency=2。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FLASH_SetLatency(FLASH_Latency_2); 位置:RCC初始化子函数里面,时钟起振之后。 基础应用2:开启FLASH预读缓冲功能,加速FLAS H的读取。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FLASH_PrefetchBufferCmd(FLASH_PrefetchBu ffer_Enable); 位置:RCC初始化子函数里面,时钟起振之后。 阅读lib:调试所有外设初始化的函数。我的理解——只要知道所有外设在调试时,EWRAM需要从这个函数里面获得调试所需信息的地址或者指针之类的信息。 基础应用1:只有一个函数debug。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ifdef DEBUG

debug(); #endif 位置:main函数开头,声明变量之后。 阅读NVIC:系统中断管理。——管理系统内部的中断,负责打开和关闭中断。 基础应用1:中断的初始化函数,包括设置中断向量表位置,和开启所需的中断两部分。所有程序中必须的。用法: void NVIC_Configuration(void) {N VI C_In i t Ty peD e f N VI C_I ni t St r u c tur e;/ /中断管理恢复默认参数 #ifdef VECT_TAB_RAM //如果C/C++ Com piler\Preprocessor\Defined symbols中的定义了VECT _TAB_RAM(见程序库更改内容的表格) N V I C_S e t V e c t o r T a b l e(N V I C_V e c t T a b_R A M, 0x0);//则在RAM调试 #else//如果没有定义VECT_TAB_RAM N V I C_Se t Ve c t o r T a b l e(N VI C_Ve c t T a b_F L A SH, 0x0); //则在Flash里调试 #endif//结束判断语句}//以下为中断的开启过程,不是所有程序必须的。

新手不用库函数也能玩STM32

新手不用库函数也能玩STM32 话说意法的STM32的库函数功能很强大,易用,等等。对新手来说确实很值得一用,省去了很多麻烦,但是库函数的一个缺点导致我们最终是不得不放弃的,那就是库函数的效率问题,稍微研究一下就知道他的效率还是蛮低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STM32为了函数的通用性,大家都知道,编程序的时候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平衡,有两种说法:第一,以时间换空间。这种情况通常是FLASH不够用(但又不想用大的FLASH)的情况下需要做的,典型的做法是多用函数的调用。 第二,以空间换时间。这时候通常是对速度要求比较高,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尽量减少函数的调用。 所以STM32的库函数是属于第一种情况,当然不是为了省FLASH,想想STM32的FLASH那么大,不用省的。当然学习的时候,还是得用库函数的,实际应用的时候可能要自己写各个驱动函数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篇LED的驱动例程,所有RCC初始化部分和PORT 初始化部分都没有使用库函数,效率提高上还是很可观的。 下面两个图片是仿真下的system tick timer观察一个使用库函数,另个为自己编写的RCC初始化函数的运行情况,可以看出使用自己编写的程序,运行速度稍快,有人肯定会说,RCC初始化函数一般只会开机运行一次,后面就不会再调用了呀,何必在乎呢,确实,对于初始化函数可以使用库函数的,我只是以此例来明志而已,说明库函数确实是效率(运行效率不是开发效率)有点低。 另一对图片是编译容量的对比,可以发现不调用库函数的程序,代码量减少很多,这是因为库函数中有很多不被用到的函数,但仍然被编译进了工程。

以上两幅图片是运行效率的比较,第一张图是使用了库函数,明显看出使用库函数的效率要低点(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片) 以上两幅图是编译时资源使用情况,因为使用库函数需要包含其他两个库文件,导致FLASH占用量比较大。(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片)

STM32常用项初始化配置说明

注: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代码,网上很多但是大多注释不全。高手看没问题,对于我们这些新手就费劲了……所以我把这些代码集中,进行了逐句注释,希望对新手们有价值。 阅读flash:芯片内部存储器flash操作函数 我的理解——对芯片内部flash进行操作的函数,包括读取,状态,擦除,写入等等,可以允许程序去操作flash上的数据。 基础应用1: FLASH时序延迟几个周期,等待总线同步操作。推荐按照单片机系统运行频率,0—24MHz时,取Latency=0;24—48MHz时,取Latency=1;48~72MHz时,取Latency=2。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FLASH_SetLatency(FLASH_Latency_2); 位置:RCC初始化子函数里面,时钟起振之后。 基础应用2: 开启FLASH预读缓冲功能,加速FLASH的读取。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FLASH_PrefetchBufferCmd(FLASH_PrefetchBuffer_Enable); 位置:RCC初始化子函数里面,时钟起振之后。 3、阅读lib:调试所有外设初始化的函数。 我的理解——不理解,也不需要理解。只要知道所有外设在调试的时候,EWRAM需要从这个函数里面获得调试所需信息的地址或者指针之类的信息。 基础应用1,只有一个函数debug。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ifdef DEBUG debug(); #endif 位置:main函数开头,声明变量之后。 4、阅读nvic:系统中断管理。 我的理解——管理系统内部的中断,负责打开和关闭中断。 基础应用1,中断的初始化函数,包括设置中断向量表位置,和开启所需的中断两部分。所有程序中必须的。 用法:void NVIC_Configuration(void) {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中断管理恢复默认参数 #ifdef VECT_TAB_RAM //如果C/C++ Compiler\Preprocessor\Defined symbols中的定义了VECT_TAB_RAM(见程序库更改内容的表格) 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ctTab_RAM, 0x0); //则在RAM调试 #else //如果没有定义 VECT_TAB_RAM NVIC_SetVectorTable(NVIC_VectTab_FLASH, 0x0);//则在Flash里调试 #endif //结束判断语句 //以下为中断的开启过程,不是所有程序必须的。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 //设置NVIC优先级分组,方式。 //注:一共16个优先级,分为抢占式和响应式。两种优先级所占的数量由此代码确定,NVIC_PriorityGroup_x可以是0、1、2、3、4,分别代表抢占优先级有1、2、4、8、16个和响应优先级有16、8、4、2、1个。规定两种优先级的数量后,所有的中断级别必须在其

STM32_IO口模式以及速度

有关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 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 最近在看数据手册的时候,发现在Cortex-M3里,对于GPIO的配置种类有8种之多: (1)GPIO_Mode_AIN模拟输入 (2)GPIO_Mode_IN_FLOATING浮空输入 (3)GPIO_Mode_IPD下拉输入 (4)GPIO_Mode_IPU上拉输入 (5)GPIO_Mode_Out_OD开漏输出 (6)GPIO_Mode_Out_PP推挽输出 (7)GPIO_Mode_AF_OD复用开漏输出 (8)GPIO_Mode_AF_PP复用推挽输出 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我想这几个概念是必须得搞清楚的,平时接触的最多的也就是推挽输出、开漏输出、上拉输入这三种,但一直未曾对这些做过归纳。因此,在这里做一个总结: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 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低定。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详细理解: 如图所示,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对负载而言,好像是一个“臂”在推,一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当输出高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从本级电源经VT3拉出。这样一来,输出高低电平时,VT3 一路和 VT5 一路将交替工作,从而减低了功耗,提高了每个管的承受能力。又由于不论走哪一路,管子导通电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