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周易辩证逻辑的形式化

论周易辩证逻辑的形式化

论周易辩证逻辑的形式化
论周易辩证逻辑的形式化

论《周易》辩证逻辑的形式化

文/孔令宏浙江大学哲学系

摘要:莱布尼兹受《周易》的启发而完善了他所建构的二进制算术,这使他成为数理逻辑的创始人。但他遗漏了《周易》逻辑的一些重要方面而使后来的数理逻辑有较大的局限性。以《周易》阴阳排列组合原理为旨归的数理辩证逻辑系统,不但可圆莱氏逻辑数学化的梦,而且可以处理一些经典数理逻辑所不能处理的问题。这一系统建构成功,将具有多方面重大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周易》、辩证逻辑、数理逻辑、数理辩证逻辑

论《周易》辩证逻辑的形式化

在逻辑史上,亚里士多德首先完成了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发展的概念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判断和推理。今天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已由他完成。莱布尼兹揭示了关系判断的性质,扩大了演绎推理的学说,提出了使逻辑数学化的光辉思想,为数理逻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此后,1854年英国数学家布尔出版了《思维法则》,提出了今天的布尔代数(逻辑代数)。1879年佛雷格在其《表意符号》中发展了命题演算。1894年,皮亚诺出版了他的《数学公式》一书,其中正式运用了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的成果。罗素与怀特海集前人之大成而著《数学原理》。此后,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形成了现代数理逻辑,它包括公理集合论、证明论、递归函数论和模型论四部分,它们又都以命题、

谓词演算为基础。布尔代数转化为开关代数后,人们以此为原理设计制造出了冯·诺依曼型电子计算机。数理逻辑在电子计算机中的成功运用,更进一步坚定了人们对亚氏逻辑的崇敬与信任。数理逻辑中的形式化公理系统,更是成为近代在欧洲产生的科学理论的成熟形态的语形表达形态。

但是,六十年代以来,人工智能诞生并飞速发展,数理逻辑的局限性也开始暴露出来了。数理逻辑的核心规律是同一律,由此决定了它的推理具有抽象性、确定性、单一性,与客观对象之间也就有三方面的差距:抽象对具体的差距、确定对灵活的差距、单一对体系的差距。后两个差距往往导出某些逻辑假象,或使可推的不可推,或以假推真。推理的形式是单一的,实际运用也就是以单一的形式被一一举例,这就遗漏了各种推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逻辑组合,也遗漏了推理的连续使用。数理逻辑除了这三个局限性之外,还有五个缺陷:其一,语义、语形、语用未给予明晰的区分而致使把语用当作语义结构,把句型当作命题形式,把语言结构当作逻辑结构。其二,推理本身有由已知到未知的意义,但以演绎为核心的数理逻辑却已经失去了这种意义。演绎推理的结论既然必须是前提所包含的,演绎推理既然只能处理外延而无力涉及内涵,那何以给人以新知?!其三,过分专注于与人们的思惟实际关系不大的语言量词,把语言量词误认为逻辑量词,全称量词不能包含内涵的“必定”,特称量词也难以接纳内涵的“可以”,主词问题未予以解决,数理逻辑也就成了唯名词逻辑。其四,没有对名词作更精细的分析,也没有对除包含关系以外的其它需取决

于个体词和函数词的逻辑联系进行研究。其五,推理形式不够丰富,不足以对实际的逻辑思考作理论分析。

追根溯源,亚里士多德不只在三段论的若干点上有错误,而且他只研究了主谓词项间的关联逻辑。他对量词缺乏本质性的了解,也就没有区分单称和全称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命题。他也没有严格地区分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研究关系及其推理,命题逻辑和辩证逻辑均在其视野之外。然而,莱布尼兹由于对亚里士多德的崇敬,对这些缺点未能发现。他尽管天才地预见到了概念、命题、推理与代数的字母、方程式、变换等有类似于数学演算的性质,尽管他已经发现了代数项的相加、相乘与概念的析取、合取有某些相似的特点,但由于他未能将内涵演算和外延演算自觉地区分开来,也不知道外延逻辑比内涵逻辑更具有简单性和确定性,要探讨内涵的形式化必须以外延的形式化为基础和参照系,因而他的内涵形式化的目标终究未能实现。莱布尼兹未能遂愿,还与他没有完全读懂《周易》图象有关。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详实地考证了莱布尼兹与《周易》的关系,认为莱氏的二进制算术的思想是受了《周易》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的启发。“莱布尼兹除发展了二进制算术以外,也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和计算机制造的先驱。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后面我们就会看到,中国的影响对他形成代数语言或数学语言的概念至少起了部分作用,正如《周易》中的顺序系统预示了二进制的算术一样。”[1]但是,他虽然发现了两个图中的反映0—63的横向二进位制原理:000、001、010、…,但却没有发现能代

表n元命题之一切真值组合的纵向二进制原理:2、2、2、…、2 。这个原理具有递归函数的性质(直到1930年哥德尔才提出递归函数的概念)。方图中的矩阵性质,莱氏也没有发现(直到1850年西威尔斯才提出矩阵理论。1979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在中国科技大学讲学时指出:“方图是八阶矩阵”)。总之,莱布尼兹没有发现这两个图中的二进制所蕴涵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内涵逻辑──阴阳排列组合理论。

《周易》中真的有逻辑吗?

“正确的逻辑不止一种,逻辑本质上是多元的。”[2]事实也是如此。多篇文献均指出,西方逻辑、因明逻辑、中国逻辑是世界上独立发展的三种互不相同的逻辑体系[3][4]。西方逻辑也有亚里斯多德逻辑和斯多葛逻辑两大体系。

关于中国逻辑的独特性,李约瑟博士认为,由于古代汉语中系动词“是”不发达等一系列特征不同于印欧语系,致使中国的逻辑是一种关系过程的有机逻辑,是辩证逻辑[1]P223。王力先生也指出:“就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是’字。”但“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由于“古汉语中没有‘是’作系动词,因此逻辑学家没能对‘是’进行逻辑分析,也就没能形成相应的逻辑理论。”[5]他这里所说的“逻辑理论”,仅

仅指亚氏逻辑。由于过分专注于以印欧语系的语法体系为样板来研究汉语语法,致使真正符合汉语实际的语法体系,迄今为止尚未建立起来。以此相应,由于视亚氏逻辑为唯一的逻辑或以之作为逻辑的标准,导致中国逻辑史学界多年来仅研究了与亚氏逻辑貌似的墨辩逻辑,而墨辩家在秦后埋没无闻,也就得出了中国无逻辑或逻辑不发达的结论。这种状况,迄今为止尚未有明显的改变。我国的逻辑史著作通常从邓析等名家或《道德经》、《墨子》开始讲,很少提及《周易》,对它也未予以重视。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虽然着意论述了《易传》的逻辑思想,但却把它归于孔子的名下,而且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

周继旨先生在《〈周易〉与中国传统思惟模式》中认为,《周易》逻辑是三大古典逻辑(希腊亚氏、印度因明、中国墨辩)以外的独特逻辑,被它所决定的中国传统思惟模式具有五个特征:其一,思惟主体的整体、一般、直观映照地体证了悟“道体”和“万象”,而以前者为主。其二,思惟本身的模糊游移与规范确定相统一,而以前者为主。其三,认识对象的相似性与区别性相统一,而以前者为主。其四,全系统的和谐稳定与组成要素的协调变动相统一,而以前者为主。其五,价值判断与真理判断相统一,而以前者为主[6]。李廉也指出,《周易》中既有普通逻辑的成分,也有辩证逻辑的成分。“《周易》中的辩证逻辑,至少有如下四大特点;第一,多样性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第二,辩证逻辑的多值系统;第三,辩证逻辑以一元辩证前提,可以推导出多元以及多层必然结论的推理形式;第四,具有对立统一机制、三级辩证结构、别卦的六层‘集合’,且是形义一致,一般与个别结

合的辩证符号系统,对于建立现代辩证逻辑的形式化系统,有十分可贵的借鉴意义。”[7]赵总宽教授指出,易经逻辑是基于形式逻辑的辩证逻辑系统,是基于归纳逻辑的演绎逻辑系统,是基于性质命题逻辑的关系命题逻辑,是内涵逻辑系统,是传统逻辑,既是理论逻辑,又是运用逻辑[8]。我们认为,《周易》作为一套精致的符号解释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符号逻辑体系,这在外丹、内丹、堪舆、历法、中医药等实用技术中有成效卓著的运用,在其象数学派所发展的奇门遁甲、紫微斗数、太乙、六壬等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在灾害预测预报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这套符号逻辑体系既有与公理化逻辑相同的方面,也有诸多不同的方面。

总之,学者们不仅肯定《周易》有逻辑,而且揭示了《周易》逻辑的一些特征。这可以进一步从辩证逻辑形式化发展的历程来看。

1911年,俄国逻辑学家瓦西列夫提出,可通过增加一些推理规则,使得从命题“S是P又不是P”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936年,意大利逻辑学家Franco Spisani提出了“一般的A和非A的特殊情形,”试图将黑格尔的逻辑符号化。他的符号系统理论有三个特征:其一,“蕴涵自己的同一体,不但蕴涵同一性而且还蕴涵相异性。”其二,“产生相异性的同一体肯定相异体。”其三,“蕴涵相异性的相异体蕴涵同一性。”后来,意大利的V.Sesie提出了辩证逻辑符号

化的三条定理:其一,“任何一个变化现象至少含有一个辩证矛盾。”其二,“任何一个发展现象,无论它是自然的或社会的对象还是一个命题,都至少含有一个辩证矛盾。”其三,“如果一个变化的现象是另一现象的条件,那么前者便是这个含有双重辩证矛盾的复杂过程的条件。”1948年,雅斯柯夫斯基提出一个超协调逻辑系统,从而使A 与?A都可以是真,又不至于推出任意公式B为真。70年代,雷歇尔和布兰登从雅斯柯夫斯基的理论出发,承认从A∧A可推出任意B,但不允许出现A与?A的合取。与此相关,达科斯塔和沃尔夫构建了次协调逻辑的一阶谓词逻辑系统DLQ,但它尚未充分反映出辩证逻辑的本质,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理辩证逻辑,但已经向这个方向迈进了一步。此外,卢卡西维茨等人的三值逻辑、量子逻辑等也与辩证逻辑的形式化有一定关系。由这些情况来看,国外诸家都以对矛盾律的某种约束或修改为出发点,本质上都是对亚氏逻辑作修修补补的工作,未能把握辩证逻辑的精髓。

在国内,赵总宽于1982年对辩证逻辑形式化提出了“自然推理系统DPNR和DQNR,其要点是:其一,“它们是以经典逻辑为基础的。”其二,“它们属内涵逻辑系统”,引进了全属性、正属性、负属性、中介属性、正中介属性、负中介属性、纯正属性、纯反属性等八种属性范畴。其三,“引进了内涵逻辑联结词。”其四,“引进了内涵逻辑特有的推理规则。”其五,“为解决逻辑悖论和语义悖论提供了新观点及新方法。”[9]此后,赵总宽又“以互补结构整体思想的形式结构和推理有效式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数理辩证逻辑,是以易经逻辑为其

辩证逻辑基础的,它又是易经逻辑的一致性扩大系统。它为实现易经逻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现代逻辑形式化方法。易经逻辑形式公理系统DPA++就是其现代化形式公理系统。”[8]在赵的影响下出现了量子逻辑。“量子逻辑具有辩证逻辑所描述互补属性结构整体共性,同时又具有描述量子力学具体知识的独有特性”,是以赵总宽的“数理辩证逻辑为工具而建立起来的”[10]。量子逻辑可视为赵总宽的数理辩证逻辑的扩展系统。但有学者认为,赵总宽建构的逻辑系统不能成立,因为它的对象语言与公理系统脱节,没有做到符号与其意义一一对应[11]。张金成则用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基础,建构了形式系统Z,其要点是:其一,在辩证否定“Z下排中律不成立。其二,系统Z是在经典命题逻辑基础上引入辩证否定词z并附加有关Z的两条公理而构成的。其三,A与ZA永远只能处于同一原世界中而且不能同真,而Z具有超越功能,可使ZA在超越世界中与A同真[12]。对此文,陈晓平、桂起权基本赞成[13],张清宇则撰文批评张金成的否定之否定公理缺乏独立性,证明系统Z可以化归到经典逻辑。陈自立对系统Z可以由A与ZA推得ZB也非常不满,认为它与司各脱规则一样具有破坏性,陈晓平则认为这两者有本质区别。说明系统Z并不成熟。1992年,桂起权和陈晓平提出辩证逻辑形式化的弱纲领(相对于赵总宽的强纲领而言)。作为这一纲领的实现,1995年,陈自立和桂起权构造了以刻画“次协调矛盾”为核心的“有限目标的辩证公理系统DLA及DLB”[14],这是建立在次协调逻辑(既包含矛盾命题却又不会使任何公式变为定理)、相干逻辑(不允许从前件得出不相干的后件)、

模糊逻辑(不承认A与非A之间总是有绝对分明的界限)三者相结合基础上的辩证逻辑,在2002年出版的《次协调逻辑与人工智能》[15]中,对DLA与DLB的基础作了全面改进。上述几种系统都是基于黑格尔及其后学对辩证逻辑的阐释,用对立统一的观念来探讨辩证逻辑的形式化问题,基本上仍然局限于“S是P又不是P”这一为逻辑学界诟病多年的框套中,至少突破不大。

1988年尹奈把辩证逻辑作为《周易》多层次思惟模式的一个层次进行了探讨,并联系易学史上的重要著作《皇极经世》谈了智能逻辑与计算机的发展问题[16]。李廉也对《周易》的逻辑分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作了探讨。但尹、李都只就句子实例归纳了一些共同性的辩证逻辑的特征,未上升到符号化的高度,对《周易》逻辑的独特性的把握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与此近似,任秀玲从阴阳辩证法交互作用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相互转化、动态平衡四个方面,对中医学的辩证逻辑性质作了描述[17]。洪荒的《生命的和谐》也按阴阳辩证法精神,对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思想进行逻辑上的梳理解读[18]。由于阴阳学说本源于《周易》,中医在理论和技术层面深受《周易》的影响,所以这两个方面也可理解为《周易》辩证逻辑的研究。

孟凯韬建构的辩证哲理的集合论形式系统[19],以矛盾辩证法为现实原型,包含、继承了《周易》中阴阳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他提出的“主导属性明晰度”和“关联偏差”等概念是对辩证哲理朴素语义的一种独特的提炼和重塑,适用于再现“客体—属性—关系”链中某些重要的辩证性质;他用同、合、冲、中四种基本运算来刻画自然集合

间同一、和合、冲突、中立等相互关系的,是对辩证哲理朴素句法学的独到的提炼与重构。在辩证哲理的集合论形式系中,每一定理、公式都具有可推导性、可操作性。孟的工作是对辩证哲理的一种数学化、集合论化的努力,与布尔在19世纪中叶引进逻辑代数,从而打开新局面的情况,似可等同看待[20]。

罗翊重很早就开始研究《周易》辩证逻辑的形式化。1986年以来,他以《周易》象数学为出发点研究逻辑问题,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其一,以反否定算子“∽”表示阴阳正反对称互补关系。其二,外延逻辑(形式逻辑)的形式化与内涵逻辑的形式化构成正反关系,形式逻辑的异真值矛盾命题和辩证逻辑的同真值矛盾命题相互之间构成正反对称互补关系。其三,逻辑的基本概念及其符号表示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阴阳对偶概念。他提出了质词(是、不是)、量词(全称、特称)、真值(真、假)、模态词(必然、可能)等八种非算子性对偶逻辑常项和四种算子性对偶逻辑常项:基本真值算子(析取、合取)、根本否定算子(非、反)。[21]罗翊重把《周易》“以阴阳为格式”的辩证逻辑的形式句法学总结出来,给出和论证了与逻辑矛盾命题的异真值理论完全相反的辩证矛盾命题的同真值理论,同时说明了这两种真值理论的互补性和完全性:“辩证逻辑的真正起点是源于辩证哲学家们研究性质命题的主项矛盾(S和),特别是谓项矛盾(P和)所构成的描述变项矛盾偶”,并且古汉语的特点“促成了中国古代贤哲们去发展一种根本不涉及‘是’与‘不是’的逻辑理论——东方所擅长的辩证逻辑(即关于描述词项矛盾偶的逻辑)”,以有别于西方所

擅长的形式逻辑(即关于逻辑词项矛盾偶的逻辑)[22][23]。与孟凯韬的辩证哲理的集合论形式系统相比,罗翊重在义理方面占据优势,而孟凯韬在形式化方面是强项。如能出现融合、超越二者的成果,则辩证逻辑的形式化将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我们认为,《周易》的阴阳排列组合原理所体现的辩证逻辑,与英语的dialectic有实质性的不同,故应从汉语“辩证”一词的源头——中医药内汲取经验实证材料,再结合《周易》本身来理解。[24][25][26]由于形式化的目的是服务于现代科学技术,所以应该从逻辑哲学的高度来理解。为此,笔者提出,形式逻辑的对象是静态的孤立事物,辩证逻辑的对象是动态的事物体系。这是因为它们各自在逻辑哲学中所依据的基本观点不同:形式逻辑所注重的是可逆性、对称性、稳定性、精确性、渐变性、简单性、非相干性,一句话,复杂的事物一经分解,必定会变得简单。辩证逻辑所注重的是不可逆性、非对称性、非稳定性、模糊性、突变性、复杂性、相干性、协调性等,一句话,事物本来就是动态变化的复杂体系中的一个有机分子。形式逻辑研究的是同一对象、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条件下静态物质、结构的个体与集合的理想化关系。辩证逻辑研究的是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条件下的状况和动态关系。[27][28]与静止的状态相适应,形式逻辑要求人们明确回答是或否、对或错、真或假,不能模棱两可,因

而其核心规律是同一律。辩证逻辑所反映的是变动不居的多要素的相关关系,具有对未来预测的性质。它的“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仅仅被当作一种解藕降维的化简手段。因此它的判断标准类似于模糊逻辑或多值逻辑,表现为真值指派。[29]既然这样,则形式逻辑是低级逻辑,辩证逻辑是高级逻辑的说法,就不能成立。它们之间也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辩证逻辑的形式化,在这样的逻辑哲学的指导下,应该从数理逻辑的模型论入手,把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作为主线贯穿于公理集合论、证明论、递归函数论中,并充分而全面地考虑到《周易》逻辑的独特性。

经典数理逻辑的关系项是个体,数理辩证逻辑的则是模式(个体是模式的特殊种类)。经典数理逻辑的同一律可表述为“相同者相互蕴涵,”罗翊重提出“非”与“反”的区别并把“反”界定为“相反者相互蕴涵”。笔者提出“相似者相互蕴涵”和“相关者相互蕴涵”,并把这四种蕴涵关系统摄起来成为一个四层嵌套结构。这种统摄由四种否定来实现。非否定对应“相同者相互蕴涵,”刻画正非演算,说明A与? A无认识论意义上的关联关系存在,或未知。反否定对应“相反者相互蕴涵,”刻画正反演算,说明A与∽A为正反对偶两者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全否定对应“相似者相互蕴涵,”刻画正全演算,说明A与·A 为局部与整体、象与原象等模式之间在一对一的双方连续变换下的不变性。全息否定对应“相关者相互蕴涵,”刻画正息演算,说明A与∞A之间存在一种近邻、逼近、极限关系。

以《周易》举例来说,正非演算说明“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30]“不利为寇。利御寇。”[31]正反演算说明阴阳相生,物性共存,同生同灭,同假同真的两仪关系,即“一阴一阳谓之道。”[32]正全演算即用“效”“象”、“法”以求“类族辩物,”[33]“触类而长之。”[34]正息演算说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35]“刚柔相摩,八卦相荡”[36]的“通”、“变”关系。四种演算层层递进而构成一个系统,就可以知来藏往、察故知说、称名稽类、当名辩物、正言断辞、通变断疑。

从词项上来说,“非”否定质词、量词、真值词、模态词这些助范畴词。“反”否定个体词、谓词这些范畴词。“全”否定状(语)项、补(语)项和除“非”、“反”否定所涉及的定(语)项,为语势词,属于语境的最低层次。“全息”否定├、∪(→)、∩(←)、=、→←、≡推理关系词。

推理演算以Pα(? )→← Pα ( P)为公理。该公理说明,P在状况模式α下真固然可以保证不会P在状况模式α下也真,但是,非P在状况模式α下假却不能保证P在状况模式α下真,也可能取第三种真值,即真值不定或部分未知。这样就能处理三值、多值逻辑所要求的多值重言式的问题。[37]

这样的数理辩证逻辑有如下优点:

其一,契合于《周易》阴阳排列组合原理,把莱布尼茨所忽视的方面补全。莱布尼茨“一直到他逝世为止,他都认为组合理论是某种比普通逻辑更基本的东西。”[38]这一点的重要正如美国中国科技史专家席文所指出的:“《周易》的语言是极有意义的专门语言,在系统

地把人类的广阔经验联结在一起这一方面,它比现代科学所试图达到的,要更为有力。在没有努力去透彻理解它以前就把它当作科学发展的障碍而加以排斥,这是令人遗憾的。”[39]

其二,既能够与经典数理逻辑相容,又包含了它所不能包含的内容。相容表现在非否定与反否定之间为正反互蕴关系,同生同灭,同假同真。它更有普遍性是因为它以模型论为特征包含了全否定、全息否定、反否定三种新算子,是真正的命题、谓词逻辑,体现了语形、语义与语用在严密区分的前提下的统一。

其三,把推理功能和发现功能集于一身。推理自不必言,发现功能由前述公理可知。莱布尼茨尤其注重后者。“当他著述他的《论组合术》时,他已经提出了发现的逻辑这一思想。在他后来的著作中,这种思想成了支配一切的主题。他的其它兴趣全都可以按照这个主题加以组织。”[29]

其四,它预示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三值逻辑电路、神经网络计算机的不少成功的研究结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在人工智能上,数理辩证逻辑系统能够把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两种推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非单调推理。它把记忆器和推理(处理)器合二为一于一模式,用模式局部活动状态的累进式移动来解决整体的网络活动状态的连续变化,解决了推理与学习、处理与督评解释的矛盾,并可恰当地处理元规则与规则即背景知识与领域知识的关系。[40]P426-427

如果建构成功这一系统,意义重大。其一,现代科学认为,形式化公理系统是人工语言符号系统的最高级形态,是科学理论表达在语

形学上的最成熟的形态。一个科学理论只有建构成功具有完备性和无矛盾性的形式化公理系统,才意味着这个理论达到真正的成熟。而在此之前,形式化公理系统的哲理逻辑、数理逻辑基础仅仅考虑了形式逻辑,没有涉及适用面更广的辩证逻辑。数理辩证逻辑系统如果建构成功,则填补了数理逻辑的重大缺漏。

其二,从自然观来看,形式逻辑对应的是机械论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把本来联系、发展着的事物看作孤立、静止的,采用还原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事物。这在自然科学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是必要的,但当自然科学进入整理材料阶段后就不适用了,必须让位于辩证论的自然观。辩证论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是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客观的,运动是物质的本性,静止是次要的,相对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相对于机械论的自然观,辩证论的自然观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但也容易让人们形成二分法的思维定势。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自组织理论、分形几何学、混沌理论、孤立子理论、模糊理论等横断学科的出现和发展,系统论自然观正在取代辩证论自然观并把辩证论自然观作为内在的有机构成部分而发展。系统论自然观的核心内容是,世界的本质是系统,研究时不仅要探索物质的时空存在形式和演化特性(如可逆与不可逆、进化与退化、量变与质变、必然性与偶然性,等),还要研究构成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层次和环境。由此看来,前述数理辩证逻辑系统从精神实质上是与系统论自然观相吻合的。逻辑需要从最深层反映世界和思维的本质,前述数理辩证逻辑系

统已经基于简单性原则反映了系统论自然观的基本精神。当然,今后条件成熟时,可以建构更吻合系统论自然观的数理逻辑系统。

其三,从科学观来看,形式逻辑对应的是可逆运动,是量变、简单性、必然性与决定论。辨证逻辑对应的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可逆运动与不可逆运动的统一,针对的对象是单因单果之外的复杂性,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这是意味着,数理辩证逻辑要突破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而有所开拓。

其四,从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来看,形式逻辑是科学以宏观低速运动物体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反映,辩证逻辑就其本质而言,更全面地体现了微观、宏观、宇观三个层次物质运动的特点。就方法而论,形式逻辑是单向的分析与单向的综合、先分析后综合的研究次序的逻辑体现(这往往导致分析与综合脱节,分析失真,综合困难),辩证逻辑是以系统为出发点,以系统性的分析与系统性的综合的双向运用的逻辑体现。

其五,从科学发展的方向来看,形式逻辑是对无机自然界进行研究的思维方式的反映。形式逻辑及与其相应的数理逻辑的发达反映了诞生于欧洲的现代自然科学在非生命领域的发达,却也折射出它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落后。要想让生命科学技术领域有根本性的大发展,就必须产生出相应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就必须有新的科学观、自然观,也就必须有作为其思维形态的新的逻辑,尤其是新的形式化公理逻辑系统。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擅长于研究动态的、复杂的现象,尤其是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成果卓著的事实说明,

数理辩证逻辑系统无疑就是与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系统论自然观相匹配的新形式化公理逻辑系统。而且,系统科学作为一横断学科群,具有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哲学连缀为一个整体,使得人类知识体系实现有机统一的功用,那么,从上可知,这一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序上有赖于数理辩证逻辑系统的成功建构。

注释

[1]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371页。

[2] 陈波:《“是”的逻辑哲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3(1)131。

[3] 孔令宏:《由ICALP’91谈辩证逻辑形式化的若干问题》,云南省逻辑学会1991年年会报告论文。

[4] 林铭均、曾详云:《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两个理论问题质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5] 王路:《“是”的逻辑研究》,《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第67-69页。

[6] 张其成主编:《〈易经〉运用大百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 李廉:《周易的思惟与逻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8] 赵总宽:《从易经逻辑到数理辩证逻辑》,《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另可参:赵总宽:《数理辩证逻辑导论》,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5年版。

[9] 赵总宽:《关于辩证逻辑形式化的若干问题》,《逻辑科学》1988(2)、(3)。

[10] 金顺福:《关于辩证逻辑形式化问题》,《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1] 于海飞:《量子逻辑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33页。

[12] 张金成:《对辩证逻辑形式化的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

[13] 陈晓平、桂起权:《辩证逻辑形式化的新进展──对张金成系统的评价和补正》,《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14] 陈自立、桂起权:《有限目标的辩证逻辑公理系统DLA及DLB》,《自然辩证法研究》(逻辑专辑)1995年7月,第56-62页。[15] 桂起权、陈自立、朱福喜:《次协调逻辑与人工智能》,武汉大出版社2002年版。

[16] 尹奈:《智能逻辑初探》,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年出版。

[17] 转引自:桂起权:《辩证逻辑与中医理论》,《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9月6日。

[18] 洪荒:《生命的和谐》,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

[19] 孟凯韬:《哲理数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20] 桂起权:《辩证逻辑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国内若干流派重要观点解读》,《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1] 罗翊重:《用〈易经〉阴阳象数看莱布尼茨逻辑数学化的思想》,《周易研究》1991(4)。

[22] 罗翊重:《论一阶谓词逻辑诸词项间的层次结构──关于〈易经〉象数模式在经典数理逻辑中的运用》,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学术讨论会(1993)论文。

[23] 罗翊重:《东西方矛盾观的形式演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第2卷《正反数理逻辑概论》第120-121页。该书第一卷名为《<易经>象数学概论》,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三卷题为《矛盾解悖反演概论》,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2月版。

[24] Kong Linghong, Mathematical Dialectical Logical Proportional System and Medical Expert System, The Symposium of the Sixth World Congress on Medical Informatics

[25] Kong Linghong, Mathematical Dialectical Logical Proportional System and the Study of Medical Expert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FORMATICA’90。

[26] 孔令宏:《中华生命科学理论的易释逻辑阐释》,云南省人体科学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获奖论文,1991年。

[27] 孔令宏:《形式逻辑·辩证逻辑与模式变换》,云南省逻辑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暨1992年年会论文。

[28] 孔令宏:《易势分形学导论》,见《全国分形理论讲习班既专题讨论会论文集》,1991年。

[29] 孔令宏:《运用易势逻辑进行中医专家系统医理设计》,《首届国

际中医药工程学术讨论会文集》,1993年。

[30]《易·蒙》。

[31]《易·蒙·上九》。

[32]《易·系辞》。

[33]《易·同人·象》。

[34]《易·系辞上》。

[35]《易·咸·象》。

[36]《易·系辞》。

[37] 孔令宏:《全息逻辑》,《潜科学》1994(1)、(2)。

[38] 威廉·涅尔、玛莎·涅尔著,张家龙、洪汉鼎译,《逻辑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第419页。

[39] 席文:《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是否没有发生?》,《中国科学史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0] Kong Linghong, Mathematical Dialectical Logical System and It’s Uses of Ec,ICALP’91。

作者简介:孔令宏,男,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哲学家联合会、国际宗教学会常务理事,《世界弘明哲学季刊》、《李约瑟研究》编委,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个人专著《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从道家到道教》、《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儒道关系视野中的朱熹哲学》、《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中国道教史

周易六十四卦爻辞解

现行的周易六十四卦爻辞解读次序是错误的。 孔子及其后解易说卦之人没有排演过六十四卦,想当然地认为这排卦也像起房子那样从地基开始,表现在排卦说爻,就是把初爻从下面排起,并依此说爻解卦,实际上这大错特错了! 《系辞传》说“一阴一阳谓道”。按照一阴一阳的变化,如果初爻在下,从下面往上排卦(如现行六十四卦卦爻排列),那只能是倒金字塔型: 六爻:三十二阴三十二阳 五爻:十六阴十六阳 四爻:八阴八阳 三爻:四阴四阳 二爻:二阴二阳 初爻:一阴一阳 根本不成立!下面看看从上面往下面发展的结果: 初爻:一阴一阳 二爻:二阴二阳 三爻:四阴四阳 四爻:八阴八阳 五爻:十六阴十六阳 六爻:三十二阴三十二阳 越往下面越厚实,中心的吸引力就越强。宇宙本身目前还在成长、还在向外扩张,依靠的就是它内在的强大吸引力和生长力。 所以,六十四卦各卦的六爻解读次序应该是颠倒过来的: 卦象爻辞 六爻→初爻 五爻→二爻 四爻→三爻

三爻→四爻 二爻→五爻 一爻→六爻 什么是群龙无首?为什么群龙无首吉? 群龙无首,那是它向下发展了;吉,是因为它腾出了上面的空间: 一爻进二爻,腾出了两格的发展空间; 二爻进三爻,腾出了八格的发展空间; 三爻进四爻,腾出了24格的发展空间; 四爻进五爻,腾出了64格的发展空间; 五爻进六爻则腾出了160格的发展空间。 越往下,发展空间越大,这能不大吉大利吗?! 易学难学,因为它的排序,以及对它解读的次序都错了,弄得很多东西难以自圆其说,只得寻找其他方法加以解读。其实只需要排演一遍六十四卦就可以弄明白了。 地心说 证据呢? 把六十四卦排演一遍就清楚了!只是可惜排演的图很难做——我用优派,才八卦名打上去(爻象、数字都没大),这图就超标而无法继续了,不然看演易示图也会明白。但最好是自己排演一遍。 排演之后,你就会知道,这从初爻上排到六爻的方法才是“地心说”。 精神可嘉.但结论谬之千里. 世传的释经之作中,唯一没错的正是自下而上的读经方法. QUOTE:以下是引用西京闲居士在2004-3-14 17:19:58的发言: 精神可嘉.但结论谬之千里. 世传的释经之作中,唯一没错的正是自下而上的读经方法. 不演易不知易!

《周易》读后感

读后感:众妙之门——《周易》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姓名:张云凤 《周易》是中国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最先对《周易》的认识,是认为它是一本卜筮之书,与算命、看风水有关。后来通过对《周易》的研读以及翻阅有关方面的著作,才发现自己对《周易》的认识仅仅是表象上的,没有深刻的了解它的内涵。当然,作为五经之一,《周易》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所能读懂的,只能说,在读《周易》及一些相关著作时,对《周易》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在没有真正接触《周易》的时候,我认为《周易》就是《易经》,两者都是指的同一本著作,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然而通过更深入的了解,对《周易》与《易经》二者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易经指的是“上古三易”,及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三本著作的总称;《周易》只是易经的一种,两者为种属关系。因为《连山》与《归藏》早已失传,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其实是《周易》本篇及为其释名解义的传等的合篇。 《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即《周易》本篇,含六十四卦的卦形及卦爻辞,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包括前三十卦(自《乾》至《离》),后三十四卦(自《咸》至《未济》)为下经。传部含《文言》、《系辞》、《彖》、《象》、《说卦》、《序卦》、《杂卦》,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六十四卦每一卦又由六爻组成。爻是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分为阴爻(- -)和阳爻(—)。 《易经》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它认为太极是万物初始之前的混沌之象,太极一分为二,始有天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相济,是为两仪。由天地生出春夏秋冬四时,对应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由四象衍生出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对应的八种自然现象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每一卦中有六爻——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象征着事物由初始到结束的过程。 《周易》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卦爻辞是卜筮记录,也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有人认为《周易》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一部思维工具书。我更加赞同第二种说法。吕绍纲先生认为:“《周易》实质上是一部讲思想的书,一部哲学著作,卜筮只是它的表面躯壳,而且如同化石一般的躯壳,是死东西,躯壳里面包着的思想才是它有生命的活的灵魂。”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周易》的卦爻辞,在对卦象进行例说的过程中,也透漏了对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属性及变化发展规律的朴素辩证的认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世界观:尊天道,重人谋。《周易》卦爻辞中对于天道即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十分强烈的。例如:《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当脚踩到秋霜时,冰冻的寒冬也将来临。事物的生长消亡有其必然的规律可循。这是不一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泰:“小往大来,吉,亨。”弱者离去,强者到来,顺应了自然规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推断及详解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推断及详解 一、乾为天卦OOOOOO 卦辞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推断词讼和吉病人痊愈功名有成求名大吉。这个卦是同卦 难。 二、天风女后卦OOOOO× 卦辞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保管不相干。推断功名有成家宅平安失物得见占病无妨。上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乾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

物茂盛。姤gǒu卦与夬卦相反互为“综卦”。姤即遘阴阳相遇。但五阳一阴不能长久相处。事业合时宜循时序。但潜在着危机阴阳不协调。务必依附于强者多方联系增强势力防止小人渔利争取形势好转。诸事宜及早准备等待时机一旦成熟立刻行动。经商市场正从红火的状态走向衰危及早脱身为妙强行发展有危险。无正直的人相助却有小人在 三 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高天退。阴长阳消小人得势君子退隐明哲保身伺机救天下。事业时运不佳应考虑退隐勿与不正派的人同流合污。但不是消极逃避而是为保存实力总结经验把握时机待机而出。切忌贸然行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勿为眼前小利禄所诱惑。经商市场进入衰落的状况行情不佳。决不可执意追求盲目投入而应沉着冷

静坚持商业道德远离小人、奸商保存自己的实力等待市场行情好转再图发展。求名宜暂名哲保身甘居退隐。全力总结提高为复出做准备。外出不宜积极行动而应等待时机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而行。婚恋勿急于解决更不可妄动强求。时机成熟时须以纯正的态度去正确对待。决策处于衰败时期小人得志。盲目行动必遭不利。虽不必以恶报恶但更 大的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信息不灵造成重大损失。应格外小心谨慎坚持守势等待有利时机到来再发展自己的营销事业。求名条件还不成熟再努力一阵子并得到他人的帮助理想可以实现。外出会遇到不少麻烦和困难宜推迟或提前行动。婚恋容易出现节外生枝的事情甚至发生挫折和变故双方若都充满信心好的结果会出现。决策本人

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周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珍贵文化典籍,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对于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举世惊羡的空前繁荣起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周易》原为卜筮之书,但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具有两重作用:一是占卜,二是智慧的积累与启示,成为哲理与人生智慧的教科书。 古圣人在《易经》和《易传》中所阐述的道理,是来源于对人们生存活动的观察和归纳,是自形而下的器物层面上升到了形而上无象无物的道理境界。其形而上说教的目的则在于指导规范形而下人们的生存活动。 《周易》是跟“玄学”挂钩的。这与“魏晋玄学”颇有关系。魏晋玄学的一个特点,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相当程度上的合流,亦即论证“名教出于自然”。名教者,儒家伦理也;自然者,道家玄思也。两家思想的这种合流是有文献依据的,这就是当时玄学家所谓的“三玄”:《老子》《庄子》《周易》。前两部书都是道家的,唯有《周易》素来是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儒家以“六经”为原典,而《周易》为所谓“六经之首”。但事实上,《周易》本来并无所谓哪家的。唯其如此,先秦诸子许多都跟《周易》有所关联。

不仅如此,事实上可以说:此后的一部中国思想史,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部《周易》诠释史。在汉代经学里,“易学”极为昌盛;董仲舒的哲学,所取于《周易》的观念尤为显著。接下来是魏晋玄学,已如上述。汉唐佛学也与《周易》多所关联,般若学脱胎于玄学,这是众所周知的。至于宋明理学,其中的易学更是蔚为大宗,理学大家莫不治《易》,理学家往往同时也是易学家。直至现代所谓“新学”,《周易》仍然发挥一种基本思维模式的作用。 一、《周易》特点 1、阴阳的普遍性 《易经》有六十四别卦,每卦皆有六爻。爻象只有两种,要么是阴爻,要么是阳爻。为什么把爻称谓阴阳呢?据郭沫若先生生前考证,卦、爻象由来已久,它们最早是生殖文化时代的象形文字,阳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男性生殖器,谓之阳根;阴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女性生殖器,谓之阴根,阴阳称谓由此而来。周易的八经卦都是由三个阴阳爻的不同排列构成的,而六十四别卦则是分别由两个经卦的排列构成的。这就是说,阴阳在卦象中具有普遍性,即任何卦象都是阴阳的组合,卦象的不同,仅在于组合情形的不同而已。 更主要的是,在《周易》作者那里,六十四卦分别代表社会与自然不同类别的事物,所以六十四卦都是专卦。例如乾卦是官贵者专卦、坤卦则是民佣者专卦、师卦是军旅专卦、

2018明史十讲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题量: 100 得分:100.0 截止日期:2018-05-27 23:59
一、单选题
1
朱元璋在咨询刘基之后决定以谁取代李善长的左丞相职位:()
?
A、
汪广洋
?
B、
杨宪
?
C、
胡惟庸
?
D、
刘基
我的答案:C
2
以下哪一项戏曲的主题与严嵩无关:()
?
A、
《宝剑记》
?
B、
《鸣凤记》
?
C、
《凤求凰》
?
D、
《一捧雪》
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一位不属于东林书院的创建者:()
?
A、
高攀龙
?
B、
王夫之
?
C、
顾宪成
?
D、
钱一本
我的答案:B
4
以下哪一项是朱元璋时期发生的政治事件:()
?
A、
一条鞭法
?
B、
大礼仪事件
?
C、
胡蓝党案
?
D、
土木堡事变
我的答案:C
5
明朝朝贡体制的本质是()。
?
A、
种族行为
?
B、

经济行为
?
C、
军事行为
?
D、
政治行为
我的答案:D
6
明朝继承了以下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
A、
清朝
?
B、
元朝
?
C、
西汉
?
D、
秦朝
我的答案:B
7
李自成攻克北京城的时间是()。
?
A、
崇祯七年
?
B、
崇祯十年
?
C、
崇祯十七年
?
D、

《周易六十四卦详解》--乾宫八卦卦辞详解--山地剥

山地剥 【原文】剥① : 不利有攸往。 【译文】剥卦: 有所往则不利。 【注释】① 剥,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坤下艮上)。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坤,坤为地。高山屹立于大地,风雨侵蚀,山石剥落。警诫君王提防小人与政,侵凌君子,剥蚀国家。所以卦名曰剥。剥,《释文》引马云: “落也。” 【原文】《彖》曰: 剥,剥也,柔变刚也①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 ② 。君子尚消息盈虚③ ,天行也。 【译文】《彖辞》说: 剥,剥落,意思是阴柔太盛,使阳刚剥落。“有所往则不利”,因为爻象表明小人势力正强。下卦为坤,义为顺,上卦为艮,义为止,委曲求全,静止无为,这是观察形势作出的结论。君子应该遵循消长盈虚的规律,因为这是天道。 【注释】① 柔变刚,本卦五阴爻在下,一阳爻在上,是阴柔太盛,足以压倒阳刚。② 象,卦象所显示的恿义。③ 尚,遵循,尊尚。消,消散,消亡。息,生长。 【原文】《象》曰: 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① 。 【译文】《象辞》说: 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山在地上,风雨剥蚀,这是剥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山石剥落,岩角崩塌为戒,从而厚结民心,使人民安居乐业。

【注释】① 下,指庶民百姓。厚下,犹言厚结民心。安宅,犹言安居。 【原文】 初六: 剥床以足① 。蔑贞② ,凶。 《象》曰: 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译文】 初六: 床足脱落。无须占问,这是凶险之象。 《象辞》说: 床足脱落,这是自毁根基。 【注释】 ① 剥,脱落。剥床以足,xx: 犹云剿床之足也。”②蔑,《释文》引马云: “蔑,无也。”蔑贞,犹言无须卜问。或读蔑为梦,蔑贞,梦之占问。译文不取。此爻“剥床以足”及六二“剥床以辨”,六四“剥床以肤”皆为象占之辞,即这种现象皆梦中所见,为其异常,故拈蓍以占其凶吉。 【原文】 剥床以辨,蔑贞,凶① 《象》曰: 剥床以辨,未有与也②

易经之感悟与认识

《易经》之感悟与认识 《易经》是一部奇妙无比的古书。看不懂的人说它是有字天书,略知一二的人对它深感敬畏,真正了解的人就爱不释手,随时摆在案头,向它请益人生各种问题,然后增长处世的智慧。 《易经》的“义理”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一直在变化之中,充满无限的活力与生机,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妥善安排自己有限而可贵的一生?答案是努力提升道德价值,以行善为主轴,搭配求真与审美的目标,使人生趋于完美的境地。个人与群体不可区隔,所以这是成己成人之学。 《易经》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以及启发智慧。把握这三点,人生的主动权操之于己,生命也将变得充实也更有意义。《易经》在古代经典中属于哲学类,其故在此。哲学是对人生经验作全面的反省,再由之找出系统的理解以及最终的目标。也因此可以说:没有哲学,人生形同盲目;脱离人生,哲学难免空疏。《易经》是一套圆满的哲学体系。不学《易经》,将是无可弥补的知性缺憾。 关于《易经》的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其一、不学一定不会;《易经》的六十四卦是基于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若是不曾学习,则这些卦象显得神秘而难解。

其二、学了不一定会;为什么学了还不一定会呢?因为它的占卦部分需要解卦,而解卦能力永远有提升的空间。这表示人生有可测与不可测的部分,有已知与未知,同时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选择机会。 其三、学会终身受用。占卦不同于一般的算命,也在于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最后,学会《易经》,将可终身受用。此中之妙处,其实在学习过程里就已经逐步实现了。 学习易经使我感悟到人生的精彩和奥秘。 周易告诉我人生中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咂,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不断拓宽视野。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长远的眼光,就会跟不上时代潮流,就会守旧,就会落后。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想了解自己,必须审视自我,经常反省自我。经常审视自我会让自己更能够认识自我的不足和错误,从而改变自我,提升自我。除外,每个人就像一个招牌,当你出现时,人们对你会产生一种印象,要想被人们所认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要树立形象。 在为人处世上,要诚信待人。柔顺谦逊精中求细----稳妥操办大

六十四卦速查表(带卦象)

《周易六十四卦速查表》

一、乾为天卦:困龙得水 卦辞: 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推断:词讼和吉,病人痊愈,功名有成,求名大吉。 乾者健也。刚健不曲中正之谓,故有困龙得水之象。夫困龙得水者,乃是一条蛟龙,久困渊中不得舒展,忽然天降大雨,得雷鸣而起,任意飞腾。占此卦者时来运转之兆也。 “象曰”蛟龙久困在渊中,一日飞腾起半空,往来飞腾能变化,从今有祸不成凶。昔日柴世宗推车贩伞,久不遇时,曾占此卦,后来果有郭威绝嗣,将位让于给他,身居大位。就如困龙得水之象。 “诗曰”龙腾活理闲沙漠,曾受虾戏在人间,已到雷声风雨至,五湖四海都平安。“断曰”大吉之课,无不欢乐,上人见喜,诸事不错。 二、天风姤卦:他乡遇友 卦辞: 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保管不相干。 推断:功名有成,家宅平安,失物得见,占病无妨。 姤者遇也,不期而遇,有他乡遇友之象。所谓他乡遇友者,是行人久困在外,举目无亲,偶遇一友相亲相爱,甚是得意,占此卦者,时来运转之兆也。 象曰:困穷他乡志不伸,忧愁寂寞到于今,时来只因逢知友,面对相谈大放心。昔日魏国人范睢逃难秦国,曾占此卦,果然遇一故友,引荐秦王重用之,封为丞相,应了他乡遇友之卦。 诗曰: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管保不相干。断曰:交易有成,官事有理,走失可寻,出门见喜。

三、天山遁卦:浓云蔽日 卦辞: 浓云遮日不光明,劝君切莫远出行。婚姻求财皆不吉,须防口舌到门庭。 推断:占病不安,讼事见官,功名不成,事不遂心。 遁者避也,退避不出。故有浓云蔽日之象。所谓浓云蔽日者,是正当大午时节,太阳照耀,忽然来了一块浓云,遮住其光。占此卦者,谋事不遂之兆也。 “象曰”太阳出没在天边,只喜光明不喜暗,若遇浓云来遮蔽,定主恍惚事不全。昔日薛礼投军途中,占过此卦,果然被张士贵掩没功劳,不得显过,就应了浓云蔽日之象。 诗曰:浓云遮日不见明,劝君且莫出远行,婚姻求财皆不利,提防口舌到门庭。断曰:月令不善,走失难见,交易合伙,诸事平淡。 四、天地否卦:虎落深坑 卦辞: 虎落陷坑不堪言,前进容易退后难。谋望不遂自己便,疾病口舌有牵连。 推断:占财可成,贵人远行,出行不宜,事事晚成。 否者塞也,闭塞不通。夫虎落深坑者,是一只猛虎下山寻食,不料被人掘下一深坑,虎落下去,总有威风不能伸展,占此卦者,凶多吉少之兆也。 “象曰”猎人掘下一深坑,要使猛虎入坑中,若不提防掉下去,少主吉来多主凶。昔日林冲去献宝刀,占过此卦,果然中了陆虞候之计,被拿下问罪,发配千里,就如虎落深坑一般。 “诗曰”虎落深坑不堪言,进前容易后退难,课堂不遂求则化,疾病口舌是牵连。“断曰”走失难寻,交易不定,婚姻合伙,不可轻功。

程颐对《周易》的认识及解易方法

程颐对《周易》的认识及解易方法 发表时间:2008-10-12T20:48:49.750Z 来源:《阳明学刊》第三辑作者:姜海军 [导读] 程颐作为义理易学派的主要代表,直接孔子,汲取孔子易学之精神,“推天道以明人事”,将《易》学研究与现实的功用紧密结合起来,并以天理解易,易理更加哲理化和政治伦理化。程颐为对抗当时盛行的佛、老之学,借助《周易》的义理,将儒学高度义理化,重建儒家学说的本体论、心性论以及实践论。探究天理、穷理以尽性以至于命是程颐治易的基本原则,而最终的归宿则是致力于现实社会治理及人生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在注解易学的方法上,程颐还汲取了汉、晋唐时期诸家易学的解易原则和方法,以义理解易又不废象数,使卦象与卦爻辞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哲理化——即因象明理,以理解易,既注重经书之间的“互训”,也重视以史解易之法,将理论和具体的历史事实结合,从而奠定了程颐易学在经学史、儒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对于《周易》一书的认识和看法,历来都有不同,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同,所以导致了不同的解易原则及方法的产生。程颐在总结和汲取前人易学成就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对《周易》的看法,此亦直接决定了程颐的解易原则及方法。 一、对《周易》性质的认识 历史上,对于《易经》性质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之看成是占筮之书,一种是将之看成是讲天道人事之书。关于《易》本卜筮之书,今天看来自然没有异议。[①]但是历史上学者们更多的是将《周易》视为讲天道人事之书,《易传》就如此认为,如《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易传》的作者视《周易》为圣人的载道之书,并将具有卜筮性质的《周易》六十四卦赋予了普遍的哲理和人文化的意义,又将儒家学说贯注其间。这为后来的易学发展定下了一个基调和解读的方向,后来的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的分野正是因《易传》而发。程颐作为义理易学派的重要代表,也受到了《易传》的影响,他亦将《周易》视为讲求天道人事之书: 《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②]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③]易是个甚,易又不只是这一部书,是易之道也。不要将易又是一个事,即事尽天理便是易也。[④] 尽天理,斯谓之《易》。[⑤] 圣人作易,以准则天地之道。易之义,天地之道也。“古能弥纶天地之道。”[⑥] 作《易》者,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虫草木之微,无一而不合。[⑦] 不过,程颐对《周易》一书价值的重估和定位,虽是借助《易传》尤其是《彖》传来“推天道以明人事”,正如何乔新所言:“程子之《易》,发挥孔子之《十翼》者也。”[⑧]但是他在佛、老之学的启发下,借助《周易》将儒家的学说推向宇宙本体的高度,以对抗当时盛行的佛、老之学,在旨趣上,与他所服膺的王弼以老庄解易之学大为不同。如皮锡瑞《经学通论》所云: 程子于《易》,颇推王弼,然其说理,非弼所及!且不杂以老氏之旨,尤为醇正。,顾炎武谓见易说数十家,未见有过于程传者,以其说理为最精也。[⑨] 在价值取向方面与王弼以老庄解易立场的不同,是义理易学派在易理思想层面所进入的一个新阶段。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说义理派易学的演变时所指出的:“王弼尽黜象数,说 [⑩]程颐将理或天理视为《周易》最高的范畴,如他在《易说·系辞》中曾说: 圣人作《易》,以准则天地之道。《易》之义,天地之道也,“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弥,遍也。纶,理也。 《易》之义,与天地之道相似,故无差违,相似,谓同也。“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义之所宝,知也。其义周尽万物之理,其道足以济天下,故无过差。 《易》道广大,推远则无穷,近言则安静而正。天地之间,万物之理,无有不同。 《易》之道,其至矣乎!圣人以《易》之道崇大其德业也。知则崇高,礼则卑下。高卑顺理,合天地之道也。高卑之位设,则《易》在其中矣。斯理也,成之在人则为性。人心存乎此理之所存,乃“道义之门”也。[11] 理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价值的本体,他认为圣人作《易》展现的正是天人之理、之道。他作《易传》的目的也是为了承传自秦以后湮晦不明的道而已: 去古虽远,遗经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自秦而下,盖无传矣。予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湮晦,将俾后人言流而求源,此《传》所以作也。[12]

超星尔雅人生与人心期末考试答案

首页 |
陈帅伍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1.0 分)
1.0 分
? A、
严守社会规则
? B、
明辨是非
? C、
心存善意
? D、
将心比心的爱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
课程中提到的古希腊的爱情传说是()。(1.0 分)
0.0 分
? A、
克里特岛传说
? B、
山洞传说
? C、
球人传说
? D、
飞箭传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
课程中提到,人类对于未知的东西往往有一种情绪,即()。(1.0 分)
1.0 分
? A、

向往
? B、
痛苦
? C、
恐惧
? D、
快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
知识分子当是社会的良知,根本原因在于()。(1.0 分)
1.0 分
? A、
知识分子是公众人物,社会舆论的主要承受者。
? B、
知识越多,人品越高。
? C、

很多知识分子都是这么做的。
? D、
知识分子当为那些没有机会发声音的人说话,当为那些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创造这样的机会。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5
课程中提到的奥地利文学家是().(1.0 分)
1.0 分
? A、
诗人阿拉贡
? B、
诗人勒内·夏尔
? C、
诗人里尔克
? D、
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周易六十四卦爻相全图

【易经八卦】六十四卦爻象全图乾1 兑2 离3 震4 巽5 坎6 艮7 坤8 乾宫八卦属金: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逐天地否 父母戌土、世父母戌土、父母戌土、父母戌土、应 兄弟申金、兄弟申金、兄弟申金、应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官鬼午火、应官鬼午火、官鬼午火、 父母辰土、应兄弟酉金、兄弟申金、妻财卯木、、世 妻财寅木、子孙亥水、官鬼午火、、世官鬼巳火、、 子孙子水父母丑土、、世父母辰土、、父母未土、、 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妻财卯木、妻财寅木、官鬼巳火、官鬼巳火、应 官鬼巳火、子孙子水、、世父母未土、、父母未土、、 父母未土、、世父母戌土、、兄弟酉金、世兄弟酉金、 妻财卯木、、妻财卯木、、妻财卯木、、父母辰土、世 官鬼巳火、、官鬼巳火、、应官鬼巳火、、妻财寅木、 父母未土、、应父母未土、、父母未土、、应子孙子水、

兑宫八卦属金: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 父母未土、、世父母未土、、父母未土、、父母未土、、应兄弟酉金、兄弟酉金、兄弟酉金、应兄弟酉金、 子孙亥水、子孙亥水、应子孙亥水、子孙亥水、 父母丑土、、应官鬼午火、、妻财卯木、、兄弟申金、世妻财卯木、父母辰土、官鬼巳火、、世官鬼午火、、官鬼巳火、妻财寅木、、世父母未土、、父母辰土、、 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子孙子水、、兄弟酉金、、父母戌土、、父母戌土、、应父母戌土、子孙亥水、、世兄弟申金、、兄弟申金、、兄弟申金、、世父母丑土、、官鬼午火、世官鬼午火、 兄弟申金、兄弟申金、兄弟申金、父母丑土、、世官鬼午火、、官鬼午火、、应官鬼午火、、妻财卯木、 父母辰土、、应父母辰土、、父母辰土、、应官鬼巳火、

离宫八卦属火: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 兄弟巳火、世兄弟巳火、兄弟巳火、兄弟巳火、应子孙未土、、子孙未土、、子孙未土、、应子孙未土、、妻财酉金、妻财酉金、应妻财酉金、妻财酉金、 官鬼亥水、应妻财申金、妻财酉金、兄弟午火、、世子孙丑土、、兄弟午火、、官鬼亥水、世子孙辰土、 父母卯木、子孙辰土、、世子孙丑土、、父母寅木、、 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父母寅木、父母卯木、子孙戌土、子孙戌土、应官鬼子水、、兄弟巳火、世妻财申金、妻财申金、 子孙戌土、、世子孙未土、、兄弟午火、世兄弟午火、 兄弟午火、、兄弟午火、、兄弟午火、、官鬼亥水、世子孙辰土、子孙辰土、应子孙辰土、子孙丑土、、父母寅木、、应父母寅木、、父母寅木、、应父母卯木、

论《周易》的和合思想及其价值

宇宙及其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多矛盾、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体,正是这种矛盾、同一、相互作用,才构成了宇宙及其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均衡性。事物中这种矛盾的均衡和均衡中的矛盾,才使事物具有和合性,才使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可能。《周易》则揭示宇宙中这种和合的规律,正确认识《周易》中的和合规律,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易卦的和合性 《周易》这部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它与世界上的任何文化典籍都是不同的,它除了“义理”之外,还有象数。义理寓于象数之中,抛弃了象数,《周易》就失去了它的个性。易卦是《周易》象数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认识《周易》的和合精神,必须要懂得易卦的内涵、结构及其与诸卦的关系。 易卦是由天、地、人“三才”构成的,它十分强调天、地、人的和谐与统一。这“三才”各按其自己的自然位次,处在相应的位置上,天在上,人在中,地在下。上为天位,中为人位,下为地位,每一个位次上,或为阳爻居之,或为阴爻居之,这样由不同性质的爻和不同位次构成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个初级和合模式。 随着我们祖先认识认识的深化,认识到天地人三才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着矛盾的,天有阴阳,地有刚柔,人有仁义。《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于是,由八经卦演为六十四别卦,爻位由三位变成六位,别卦的结构丰富了易卦和合性的内涵。在别卦的结构模式中,充满着矛盾,存在着阴与阳、柔与刚、仁与义的对立、对待和差异,因此,六十四卦是包含有矛盾的、具有复杂的异质、要素的和合体。这是认识宇宙的更高一个层次的宇宙和合模式。 易卦是由阴爻和阳爻以及它们所处的不同卦位所构成的,阴阳两爻代表着不同性质的事物,不同的爻位也代表其不同的性质。爻位分为初、二、三、四、五、上等六个层次,初与二代表地位,三与四代表人位,五与上代表天位。爻位之间还有对应关系,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为对应位。阳爻处阳位、阴爻处阴位为当位,相反为不当位。阳爻处阳位,阴爻处阴位,其位次是对应的,则为相应,相反,如果阴爻处阳位,阳爻处阴位,或在对应位均为同性质的爻,则为敌应。六十四别卦由八经卦构成,每一个别卦由两个经卦组成,其两经卦之间有上下、内外、前后、平行等关系。在一个别卦的内部,还有互体关系,即二、三、四爻组成下卦,三、四、五爻组成上卦,再合为一卦,用这样的方法组成的卦称为互体卦。由此可见,易卦是由不同性质的爻、爻位,或相同或不同的卦构成的,其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它的多元性、异质性、差异性、对待性,但同时又具有平衡性、和谐性。因此,易卦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的和合体。 易卦的卦与卦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如相错关系(或为旁通关系)、相综关系(或为颠倒关系)等等。在六十四卦中,两两相错,共有32对卦相错,如卦与复卦、遁卦与临卦相错。所谓“相错”,就是两卦之间位次相同的爻位上的爻,其性质的相反的,处在阴阳的一一对应之中。在六十四卦中,只有28对卦相综,其中的乾与坤、坎与离、大过与颐、小过与中孚是不相综的。所谓“相综”,就是一个颠倒过来,就是另外一个卦,如屯卦与蒙卦相综,把屯卦颠倒过来就是蒙卦。从卦与卦之间来看,有着不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再从六十四卦的总体上来看,它也构成一个有层次性的系统。《序卦》把六十四卦看成一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系统,来知德则把六十四卦看成是一个具有相错相综关系的系统,先

超星尔雅明史十讲课后习题稿件.doc

明史十讲 【单选题】朱元璋在咨询刘基之后决定以谁取代李善长的左丞相职位:() C、胡惟庸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朱元璋时期发生的政治事件:() C、胡蓝党案 【判断题】朱元璋时期的《逆臣录》是为掩人耳目而编造出来的审判笔录。()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判断题】洪武三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处死了刘基。()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单选题】明朝继承了以下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B、元朝 【单选题】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 D、朱升 【判断题】明朝后期建立的内阁首辅制与中书省丞相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判断题】锦衣卫制度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创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单选题】宋明时期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D、朱熹和王守仁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属于王阳明的儒家思想:() C、心外无物 【判断题】亳州学派著名儒家代表人物王艮主张“不称师,不师古”。() 我的答案:错 【判断题】根据冯友兰的观点,朱熹的思想类似于新实在主义。() 我的答案:对 【单选题】李贽于以下哪一年被判处死刑:() C、万历三十年 【单选题】李贽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是()。 A、赞赏 【判断题】高攀龙对王守仁的思想持有完全赞同的态度。()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判断题】《郑氏规范》是根据李贽的家礼来制定的家训。()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明嘉靖年间发生的重大军事事件:() D、庚戌之变 【单选题】以下哪一位皇帝最沉迷于修道炼丹之事:() D、明嘉靖帝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戏曲的主题与严嵩无关:() C、《凤求凰》 【判断题】严嵩被人讥讽为“青词宰相”。()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周易六十四卦全解

周易六十四卦全解--第一卦乾为天 乾为天:爻全阳,有刚硬之象,两干迭加更富刚建不弯,阳刚之气最足,象征政府机关、公安检察、法院等具有刚正之象的人事物。具有天象,广大无垠,覆盖万物。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事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但阳气已达顶点,盛极必衰,务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力戒骄傲,冷静处世,心境平和,如是则能充分发挥才智,保证事业成功。 经商:十分顺利,有发展向上的大好机会。但切勿操之过急,宜冷静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持商业道德,冷静对待中途出现的困难,定会有满意的结果。 求名:潜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只要进一步努力,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进业修德,以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质,成君子之名。 外出:利于出行,结伴而行更佳。 婚恋:阳盛阴衰,但刚柔可相济,形成美满结果。女性温柔者更佳。 决策:可成就大的事业。坚持此卦的刚健、正直、公允的实质,修养德行,积累知识,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必能克服困难,消除灾难。 周易六十四卦全解--第二卦天风姤 天风姤(姤卦):干上(老男)巽下(长女),不为正配。干(天、阳、刚),巽(风、阴、柔),阴阳相遇,有风相吸、柔乘刚.一阴五阳有一女五夫之象,占婚主女人不正,淫荡不贞。卦名有交媾、约会之意,易有外情、暖味事,尤其女人不正。“风云相济之卦,或聚或散之象”。天下有风上卦 象曰: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管保不相干。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乾)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物茂盛。姤(gou)卦与夬卦相反,互为“综卦”。姤即遘,阴阳相遇。但五阳一阴,不能长久相处。 事业:合时宜,循时序。但潜在着危机,阴阳不协调。务必依附于强者,多方联系,增强势力,防止小人渔利,争取形势好转。诸事宜及早准备,等待时机,一旦成熟立刻行动。 经商:市场正从红火的状态走向衰危,及早脱身为妙,强行发展有危险。无正直的人相助,却有小人在暗中盘算。对此,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求可靠的合作伙伴,隐忍待时,以图商业活动的再发展。 求名:性格不很合群,内心自视过高,不免处于困境而不得志。应投靠真诚正直的人,在其支持下成功。 外出:有困难,虽无大灾祸,但无人相助。 婚恋:严格考察对方的道德品质,避免陷入“三角”纠纷。夫妻以诚相待,可转危为安。 决策:吉利。可在有利的环境中顺利发展,但决不可冒险行事,以免适得其反。

周易的幸福观

周易的幸福观 2013-01-18 19:28 作者:知未来 【字號】大中小 【正体版】【打印机版】 一、 (一)幸福定义 现代人认为幸福是心理得到满足/快乐的状态。(参百度百科) 它的反义词不止一个:不快,痛苦,郁郁寡欢,愤怒,恐怖,悲伤,忧虑等负面心理。 这应该是狭义的幸福。 广义的幸福包括心灵的宁静、祥和、自由、理性的升华、天下太平等(笔者理解)。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心理需要分5等,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社交需求(情感和归属/爱的需求), 4.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他认为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所以,相应的人的幸福也有5个层级,即上述5种需求满足的幸福。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社交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可见,既然人的需要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那么人的幸福也有物质精神两方面。 (二)幸福训诂(编辑于《百度百科》) 1.“幸”是个会意字,从“夭”和“屰(ni)”。上面的“土”是“夭”的变形,意为人夭折将要入土安葬;下面的“¥”是“屰”的变形,意为情况发生逆转,死而复生,慢慢醒来,借“醒”声表示即将入土的死人又苏醒过来。逢凶化吉就是世上最大的幸事,幸为精神生活的满足感。只有这样解字才能通解“不幸”。

“福”是形声字。从示,表示与敬神有关,畐(fu)声,畐为盛酒的容器。似双手捧着盛满酒的酒器伏地祭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福为物质生活的满足感。二字合为一词,幸福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感。 2.幸,①.吉而免凶也。------东汉?许慎《说文》。 ②非分而得谓之幸。——《小尔雅》 (按:上述意思,即,①.逢凶化吉。②.非分意外的所得。) 福,①.佑也,------东汉?许慎《说文》。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按,本作祜也)。(按:即人们通常认为的福分) 3.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 (这是对祸福得失的一种感受,意思是:不要得意于目前的福份,这样才没有祸端(的痛苦)。不要时刻担心你既已得到的,这样才没有失去(的失落)。) 4.综上所述,中国古文化对幸福定义大致包含:①逢凶化吉,(如1927年生人的波兰老人芭芭拉.罗丽亚曾经127次大难不死,阿拉法特也多次大难不死等)②非分意外的收获/所得,③通常的福分,④调整心理得到的安宁。 二、纵观古今中外哲学家、思想家对于幸福的论述 有的认为是感官享乐,有的认为是理性的认识或践行或升华,即或因感性享受带来的幸福或因理性认识升华、修为导致的幸福。 笔者认为,两者在客观上都是存在的,但因为人的认识差异、情感差异、践行差异、修为差异,从而导致的幸福感受也因人而异。 换个角度看,幸福包含两部分:1.主体的自我内在的物质或精神因素,2.客体的自我以外的外在物质或精神因素。导致幸福的外在或内在因素可以称为幸福因子,反之导致不幸福的外在或内在因素可以称为痛苦因子。 三、笔者对幸福的理解是 1、幸福因子 内在的幸福因子(佛教称为正报),应该是满足马斯洛5种心理需要的内在因素(物质、精神),包含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感情、情绪,自我正确深刻的见解认识、信仰价值观,自我正确深刻的道德理念,自我接纳的有益的知识经验等。 反之,不健康的身体,不健康的心理、感情、情绪,错误肤浅的见解认识、道德理念、信仰价值观,有害的知识经验,不健康运行的社会体制等是痛苦因子。 外在的幸福因子(佛教称为依报),应该是满足马斯洛5种心理需要的外在因素(物质、精神),包含满足生理、安全需求的物质生活因素,如衣食住行等,以及满足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精神因素,如和谐的人际关系,

明史十讲答案

1
记载晚明宫闱之事的《酌中志》的作者是()。
?
A、
王承恩
?
B、
魏忠贤
?
C、
刘若愚
?
D、
李莲英
我的答案:C
2
根据黄仁宇的观点,东林党的性质主要是()。
?
A、
皇帝和首辅
?
B、
军队和指挥
?
C、
政党和政体
?
D、
派系或宗派
我的答案:D
3
明嘉靖万历时期宫内最高的宦官职位是()。
?
A、
南苑敬事太监
?
B、

浣衣局管事太监
?
C、
司礼监掌印太监
?
D、
东厂总管太监
我的答案:C
4
以下哪一位是明朝中后期的抗倭著名将领:()
?
A、
吴三桂
?
B、
陈友谅
?
C、
戚继光
?
D、
常遇春
我的答案:C
5
“修政事攮夷狄”表明了朱熹的政见倾向于以下哪一派:()
?
A、
灭绝派
?
B、
议和派
?
C、
抵抗派
?
D、

投降派
我的答案:C
6
以下哪一项属于王阳明的儒家思想:()
?
A、
大乘起信
?
B、
般若无知
?
C、
心外无物
?
D、
唯识无境
我的答案:C
7
《玉镜新谭》中对魏忠贤的评价是()。
?
A、
纨绔子弟
?
B、
睿智悍将
?
C、
忠勇之士
?
D、
市井无赖
我的答案:D
8
明崇祯帝与天启帝之间的关系是()。
?
A、

对《易经》的浅显认识

对《易经》的浅显认识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诞生在新石器时代,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 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 影响。 一是成为皇权治理国家的工具。特别是被“儒家”定为群经之首后,它就成为皇权制定国家政策,规定民众行为的一个准绳, 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历史就最能理解了。 二是对中国文化方面的影响,是数之不尽的。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道家的修身、中国文字的变迁、现代的相对论等,无不受之 启发。 三是对中国的医学的影响。《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易经》的实时定位思想、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中医有着 至为重要的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疗原则皆源于此。中 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 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 立了六经辨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 四是对军事的影响。《易经》对军事理论有直接影响。《易经》64卦,适合战争机动战略的选择,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吴起、诸葛亮等,都根据《易经》原理排兵布阵,其中著名的《奇 门循甲》就是运用于军事上的布阵书。 还有对建筑、武术、为人处世等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 道家、中医、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 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1、在古石器时代,也就是伏羲时代,它是一部指导人们行为的 简单的符号,它不是书。《易经》是一种人工符号编码系统。它由 阴阳通码卦符组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三个不同水 平的系统层次,有着严密、完美的内码数理结构,是目前所知的 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因为当时是没有文字的,没有规范的言语表达,是一个蒙昧无知混沌的蛮荒时期。作 为一个部落的领导人(伏羲),他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观天、地、人、(动植)物等形象摸索出来的一套反映“天地人”等现象的符 号模式。是由伏羲用他当时的行为、形象语言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 而来八种预测符号,对现代人来说,它是一部无字天书。 2、它完全是一部一本关于“卜筮”之书。从许许多多的易学人仕、专家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伏羲画出这些符号后,到周代的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