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完整版)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完整版)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完整版)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二O O X 年X 月X日

XXXXXX煤矿联合试运转

申请报告

XX县煤炭工业管理局:

我矿是由省国土局、省安监局、省煤炭局批准成立的年产量为X万吨的矿井,并于200X 年X月根据xx市煤炭管理局〈市煤批字〔2004〕62号〉文件精神,进行扩建技术改造,设计能力由X万吨/年改为X万吨/年。矿区范围是经XX县国土资源局根据片区各煤矿分布范围以及XX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划出的边角块段,矿区面积为3.5944平方公里。我矿是四证齐全的有证矿井,采矿许可证证号为XXXX,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为XXXX,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为XXXX,税务登记证证号为XXXX,组织机构代码证代码为XXXX。

经过近二年的建设,我们投入资金XX万元,严格按照《可研报告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要求对矿井地面及井下进行技术改造,现在已基本完成矿井技改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各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按照申请颁发小型煤矿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关要求,已经完成了五大安全生产系统及地面辅助工程的建设和煤炭局、煤管站对我矿提出的各项整改意见,现已具备矿井联合试运转申请验收的条件。现特向县煤炭局提出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请求对我矿进行验收。

此致!

申报单位:XXXXXX煤矿

二OOX年X月X日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4)

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4)

二、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4)

三、矿井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2)

四、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13)

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 (18)

一、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8)

二、矿井采掘生产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0)

三、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情况 (29)

四、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2)

五、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6)

六、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9)

七、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42)

八、其他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 (45)

第三部分煤矿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53)

一、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53)

二、加强“一通三防”管理,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54

1、加强“一通三防”管理 (54)

2、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58)

3、矿井火灾 (63)

4、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65)

三、防治透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66)

四、防治机电设备事故措施 (69)

五、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73)

六、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79)

1、井下电器设备 (79)

2、运输 (81)

XXXXXXX煤矿

联合试运转报告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XXXXXXXXX煤矿位于XX县新县城北侧,由XX到矿山XXX公里,行政区划属XX 县XX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0′30″—104°52′30″,北纬26°43′20″—26°46′00″,矿区距水(城)——大(湾)公路5公里,水(城)——大(湾)铁路野马寨火车站12公里,矿区内有一条乡村公路与主干公路相连,距铁路较近,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二、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1、井田面积

XXX县国土资源局根据片区各煤矿分布范围以及XX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划出的边角块段,按各矿矿界不重叠原则,划定了XXXXX煤矿开采范围,矿区面积3.594Km2,

(注:XXXXX煤矿)

矿区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由以下29个拐点坐标圈定:

划出范围拐点坐标表

2、煤层赋存情况

(1)、含煤地层

矿区内地层产状较缓,倾角一般在8~15度左右,平均为10度,为缓倾斜煤层。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宣威组(P2X)及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可采煤层都分布在宣威组,根据沉积特征、煤层和古生物分布情况,宣威组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P2X3):属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回构造发育,结构清楚明显。以浅灰色—灰色细砂岩为主,夹动物化石的黑色泥岩、粉砂岩及薄层生物碎屑岩和泥灰岩,砂岩多含Ca质结核、黄铁矿结核、菱铁矿结核,多分布于泥岩中。岩性变化不大,仅井田南北两端个别地段以粉砂岩为主。

中段(P2X2):以陆相沉积为主,有少量的浅海相和过渡相沉积。主要为灰白色粘土岩与浅灰色、灰绿色细砂岩组成。上部以细砂岩为主,下部以鲕状粘土岩为主,且含椭球状、透镜状、鲕状菱铁矿结核。岩性变化较大。产植物化石较丰富。常见似榕树痕根牦、大羽羊齿、格拉多羊齿、真羊齿、契叶、鳞木、瓣叶轮、苟达树、卢木、采乐星叶、银杏状拟扇银香等。409号煤层底板至407号煤层顶板之间,含有在腕足类、瓣腮类、螺类动物化石。

下段(P2X1):属湖泊沼泽相沉积,以灰白色—灰色含鲕状菱铁矿粘土岩为主,其次为薄至中厚层状绿灰色细砂岩及灰色粗、细粒砂岩,常含菱铁矿结核及透镜体。其下部有一层厚0—20.5米的拉斑玄武岩。底部为铝土岩及凝灰岩。在103煤层之上,常见一层约5米左右的钙质细砂岩,其下偶夹一层0.5米的砂质灰岩或泥灰岩,但稳定性欠佳。本段产植物化石甚多,全区稳定。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矿区内共含可采煤层四层,从上到下分别为C605、C603、C601、C409,现将煤层情况分述如下:

605号煤层:厚0.75~6.15米,平均2.85米,平均纯煤厚2.15米,17勘探线以北有变薄趋势。1601、1603两孔于标高之下发育厚度、结构相似的两煤层,非断层重复,属于沉积因素所致。5~9勘探线多为单一煤层。夹石由南向北增到4层,厚度0.03~1.32米,一般0.1~0.7米。当夹石增厚时,往下分层变薄。除CK213、1905、302号等孔为临界可采外(纯煤厚0.65米),其余全都可采。煤层结构较复杂,属较稳定煤层。

603号煤层:厚0~2.86米,平均1.02米,平均纯煤厚0.91米,共有100个见煤点,其中34个不可采,为见煤点的34%。9线以北变薄,不可采点增多。9线以南仅CK11、706两孔不可采,15线以南,除个别孔见一层夹石外,一般无夹石,以北则有1~4层,厚0.03~1.13,一般0.1~0.6米,结构较简单。煤厚和灰份变化较大,属不稳定可采煤层。

601号煤层:厚0.45~6.21米,平均1.87米,平均纯煤厚1.07米,11线以南段厚,夹石0~2层,以北段薄,1710及CK516两孔不可采,夹石3层,厚0.02~1.0米,一般0.30~0.7米,结构较复杂,煤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灰份超限甚少,属较稳定可采煤层。

409号煤层:厚0.9~9.5米,平均4.16米,平均纯煤厚3.14米,11~21线深部有煤层变薄、夹石增厚趋势。夹石由南向北增到4层,厚度不一,最小0.09米,最大2.83米,一般0.3~0.7米,结构较复杂,煤厚度变化不大,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为本井田最主要可采煤层。

矿区内煤层顶、底板岩性,沿走向倾向均有所变化。

3、煤质概况

所有煤层牌号均属气煤大类,灰份:上段煤大于25%,中段煤一般为15~25%,C409为15~18%,洗选后一般为10~15%;挥发份:一般均大于37%,以C409煤层为最高,达43.2%;硫份:C409层以上各层小于2%。各煤层含磷量均小于0.001%,原煤焦结性指数一般为68~76毫米,精煤回收率C409为最高77~89%,C603煤层为最低仅13%。

本矿开采煤层分述如下:

1)灰份:

C409原煤灰份一般在12.2~32.1% ,平均15.48% , 精煤小于10%。属中灰煤。

C601、C603、C605原煤灰份一般在17.5~30%之间,平均灰分为22.5% ,精煤为8.5~13.0% 。也属中灰煤。

2)硫分:

C409原煤硫分一般在0.8~1.6%之间,平均为1.38% ;精煤硫分在0.5~1.3%之间,平均硫分小于1.0% 。

C603原煤硫分一般都小于0.4% ,属低硫煤。

以上各层煤的含硫成分以黄铁矿硫为主,有机硫次之。

C409、C603、C605煤层的原、精煤的含磷都小于0.01% ,属低磷煤;其中C409含量稍高,原煤为0.001~0.04% ,精煤为0.005~0.033% ,但平均都小于0.02% 。

3)发热量:

各煤层可燃基高位发热量都在33~36mJ/kg之间(即7857大卡/千克~8571大卡/千克之间),其中C409煤层最高平均为35.97mJ/kg,C605煤层平均为34.86mJ /kg。

三、矿井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目前开采区域为F21断层东南部的煤层,开采区域又被BF17断层分为两个块段,因此根据BF17断层将矿区分为两个独立的生产系统,其南部为南井,北部以东块段为北井。根据矿区内煤层的赋存及地形,兴盛煤矿采用斜井开拓、划分为南北两个独立采区的开拓方式。

南井保持南部原有的风井功能不变,将原材料井密闭不用,即风井改造后为一号风井,一号风井与三号井之间的斜井改造为二号风井,待开采南井二采区时作为二采区风井。南井以二号风井为采区分界线,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首采区布置于南井一采区。三号井通过井下+1631m运输大巷与南井一采区运输上山相连,回风上山布置于运输上山西侧,通过原有的总回风巷与一号风井相连,形成南井一采区生产、通风系统。

由于北井范围内可采煤层只有C409煤层,倾角为8~120,根据北井范围内井筒布置特点,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巷,从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后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贯通,形成首采工作面的生产、运输系统。工作面回风巷与主井相交处采用顶板绕道的布置方式。

2、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矿区内采煤历史悠久。由于区内煤层的煤质好,厚度稳定,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小煤窑分布于可采煤层露头线及其附近,规模小、季节性开采,所采煤自用为主。老窑数量多,据统计有30余个,所采煤层主要为C409及C605煤层,均在浅部地段开采,最深只有200米。现周边所有小窑均已全部关闭。

矿区内存在大量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因此,在采空区或老硐附近采煤时,要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硐积水的突然涌出。

四、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一)、矿井充水条件

1、含水层:该井田的间接含水岩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为一套滨海至浅海相泥岩及砂岩的岩性组合,区域地层厚度393~684m为一弱水水岩组,单位涌水量(Q)一般<0.036升/m,煤矿的直接充水岩层为上二叠统宣威组~长兴大隆组,前者为一套以陆相为主的海陆交替相含煤砂页岩,,厚242~250m,后者为一套海陆交替相含煤砂页岩及泥灰岩沉积,厚约100m,直接充水岩组仍为一弱汉水岩组,单位涌水量(Q)略大于飞仙关组。

2、隔水层:广义而言,为区域上的上二叠统峨媚山玄武岩组,其特征是裂隙发育,含较丰

富的潜水,但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单位涌水量(Q)一般多在0.00069升/秒·m以内,因而是煤层底板很好的隔水层。

其他水文地质问题:矿山原生产井口距响水河河床的相对高差35m,雨季的大气降水会沿矿界边分别向东和南方向倾斜,故沿断层破碎带的下渗水,不易排出矿界之外,矿山井下受地下渗水的补给。因此需要加强井下防治水管理工作。

3、老窑积水对矿井充水影响

老窑积水对矿井威胁很大。一方面老窑水通过裂隙渗入矿井,增加矿井涌水量,另一方面是一旦与老窑积水穿透,容易发生透水事故。

4、断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由于矿井无大断层,多为小断层、富水性、导水性都很微弱,对矿井充水无多大影响。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矿井充水的主要条件是大气降水通过采动塌陷裂隙渗入矿井。

区内河流汇集为乌江水系上源。汪家寨一带小的地形起伏形成那罗寨与汪家寨两个矿井、田,南北分水岭。

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受岩性与构造所控制,其分布与排泄情况差异很大,本区可划分为四个含水带,浅表层风化裂隙小含水带、浅层风化堆积裂隙水含水带、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含水带。井田内地表为小河,在本矿段北西侧,未经过本矿段主采煤层C409、C601、C603、C605。据所获资料证明地表水体与地下水无水力联系。

矿坑充水水源有3种:大气降水、老窑积水和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表水汇水标高1680米(矿界范围内的高程)。

5、矿区水文地质特点:

(1)、矿区主要含水带煤系为成层的砂岩系,地下水沿层流动,在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矿段内绝大部分矿床埋藏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煤系含水带渗透性能较弱,地下水循环甚为缓慢;

(3)、在构造和地形上,矿区为较明显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它具有一定的补给区和排泄区,地表水均向盆地中心汇集,经河流排出矿区。

(4)、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断层为泥质或次生方解石脉所充填,断层透水性好;民采废硐可能储有大量积水。

所以,在今后的井巷掘进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二)、矿井涌水量预计

根据对矿井充水条件的分析,矿井充水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通过采动塌陷裂隙渗入矿井。故利用临近那罗寨煤矿历年涌水量观测结果,用比拟法经验公式预计本矿井最大和正常涌水量。

Q=Kp×P

式中:Q—预计涌水量(立方米/小时)

P—预计年产量(万吨/年)

KP—含水系数(立方米/万吨*小时)

根据大河矿历年井下涌水量统计结果:

KP最小值为0.42,KP最大值为6.33 ,KP正常值为2.50

矿井年产量为6万吨时:

最大涌水量为38立方米/小时、最小涌水量为2.52立方米/小时

正常涌水量为15立方米/小时

根据本矿井排水情况,以上预计结果基本符合。

(二)、煤层自燃发火情况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4年8月提交的煤岩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本矿的C601、C409自燃倾向分类属二类,特别是409煤层容易自燃发火,自然发火期为4~6个月。但C605、C603没有鉴定,设计同样按二类即自燃发火煤层进行。所以本矿在井下的火患较为严重,所有的采空区和需要废弃的巷道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严密封闭。

在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加强管理,同时要加强外因火灾的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系统,采取措施防止煤炭自燃。

(三)、瓦斯

根据省煤勘公司142队测试结果显示,煤层中以C409和C601最高,瓦斯含量为15.56~17.85%,以C605煤层最低,为2.91毫升/克,其余煤层平均为10毫升/克左右。同时根据水城县煤炭局2003年提交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58m3/t,因此,本矿为高瓦斯矿井。

(四)、煤尘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我矿C409煤层的煤尘爆炸性爆炸试验,火焰长度为130mm,同时根据大河边煤矿对煤尘爆炸性的测定,煤尘爆炸指数为43.65%,因此煤尘有爆炸危险,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粉尘的综合防治,使井下巷道空气中的煤尘浓度降低到安全标准以下。

(五)、顶板岩性

C605、C603、C601、C409煤层顶板多为泥质灰岩、页岩、有时为砂岩,顶板稳定性一般,应加强支护与管理。

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

一、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开拓系统的设计情况

矿井目前开采区域为F21断层东南部的煤层,开采区域又被BF17断层分为两个块段。因此,根据BF17断层将矿区分为两个独立的生产系统,其南部为南井,北部以东块段为北井。南井主采煤层为C409煤层,主斜井为三号井,井下巷道较成熟,生产设施较齐。南井设计为保持原有的风井功能不变,将原材料井密闭不用,即风井改造后为一号风井;一号风井与三号井之间的斜井改造为二号风井,待开采南井二采区时作为二采区风井。南井以二号风井为采区分界线,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首采区布置于一采区。通过井下+1631米运输大巷与南井一采区运输上山相连,回风上山布置于运输上山西侧,通过原有的总回风巷与一号风井相连,形成南井一采区生产、通风系统。

北井地面工业广场位于BF21断层、C409露头附近的冲沟一侧斜坡上,为充分利用原有的地面工业广场及设施,节约投资,缩短建井工期,设计利用原有的主斜井和风井。由于北井范围内可采煤层只有C409煤层,根据北井范围及井筒特点,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伪斜掘进运输上山,在其左侧20米位置布置回风上山,回风上山通过回风石门与风井相连。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巷,从回风上山掘进首采工作面回风

巷,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后开切眼,形成首采工作面生产、通风系统。

2、矿井开拓系统的建设情况

南井开拓系统的建设情况与设计完全一样。

由于北井井田范围小,可采煤层只有C409煤层,倾角为8~120,根据北井范围内井筒布置特点,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巷,从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后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贯通,形成首采工作面的生产、运输系统。工作面回风巷与主井相交处采用顶板绕道的布置方式。

(1)、井筒情况

矿井现在共有五只井筒,其中南井三只,北井二只,符合《安全专篇》的要求,井筒位置及特征见下表:

井筒位置及特征表

五只井筒全部按照设计与安全专篇的要求进行了改造修复,开工日期从2005年11月开始,结合以前的支护形式,采用11#矿用工字钢制作的金属梯形支架对原先的木支护和裸体段更换和重新支架,部分地段采用料石砌碹,直到2006年4月份才全部完工,总计料石砌碹长度80米,金属支架长度960米,支护改造费用共计120万元。

(2)、水平与采区划分

南井以+1631米标高为水平,开采标高为+1631米以上煤层,以2号风井为采区分界线,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共两个采区。

北井以主井见煤落底点为标高划分水平,即水平标高为+1630米,由于开采区域较小,故不划分采区。

二、矿井采掘生产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采掘生产系统设计情况

(1)、采掘比

南井和北井正常生产期间均各配备一个掘进工作面和一个采煤工作面,采掘比均为1:1。(2)、工作面支护

南井工作面配备DZ20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为1.24~2.00m,工作阻力为30t/根;北井工作面配备DZ22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为1.44~2.2m,工作阻力为30t/根;工作面选用HDJA—800型金属铰接顶梁。采区排距0.8m,柱距1.0m(北井0.8m),最小控顶距2.6m,最大控顶距4.2m,放顶步距1.6m,回柱绞车选用JH—8型。直接顶不稳定时,投产后视顶板情况,可加强顶板支护,老顶坚硬难冒时可采取强制放顶措施,若底板吸水后易膨胀,支护时可在支柱底部加垫板,防止支护插入底板。

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棚子支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一梁一柱一箭梁,齐梁直线正梁形式,每架棚子上为一块竹簾或5~6根榴条。

(3)、采空区处理

工作面采用回柱绞车放顶,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采空区内顶板悬露面积越来越大,为了避免采空区内悬露

顶板发生垮落时威胁工作面的安全,就需要及时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全部垮落法通常适用于直接顶易于冒落或具有中等冒落性的顶板,兴盛煤矿C409煤层的直接顶为灰黑色泥质粉沙岩,层理较发育,老顶为灰黑色细沙岩,强度不大,均属于较易冒落岩层,故选择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用这种方法管理采空区顶板,不仅可以及时减少工作面的控顶面积,而且由于顶板垮落后破碎矸石体积膨胀而充填采空区,从而减轻工作面压力和防止对工作面产生不良影响。

(4)、采区生产系统

南井:

1)、运煤:煤从140901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40901工作面运输顺槽(人力推车)→运输下山(绞车下放)→采区下部车场(人力推车)→+1631m运输大巷(蓄电池电机车)→三号井(绞车提升)→地面储煤场。

2)、运料:材料从三号井(绞车下放)→+1631m运输大巷(蓄电池电机车)→运输上山(绞车提升)→140901工作面运输顺槽(人力推车)→140901工作面。

3)、通风:新鲜风流从三号井→+1631m运输大巷→运输上山→140901工作面运输巷→140901工作面→140901工作面回风巷→回风上山→总回风巷→风井→引风道→地面。4)、排水:工作面淋水经140901工作面运输巷(自流)→运输、回风上山(自流)→采区下部车场(自流)→+1631m运输大巷→井底水仓(自流)→三号井(水泵)→地面(自流)。5)、供电:南井—采区由位于材料井的地面变电所直接供给。

北井:

1)、运煤:煤从240903工作面(刮板输送机)→240903工作面运输顺槽(人力推车)→采区下部车场(人力推车)→北主斜井(绞车提升)→地面储煤场。

2)、运料:材料从北主斜井(绞车下放)→运输上山→240903工作面运输顺槽→240903工作面。

3)、通风:新鲜风流从北主斜井→运输上山→240903工作面运输顺槽→240903工作面→240903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上山→回风绕道→回风石门→风井→引风道→地面。

4)、排水:工作面淋水经运输顺槽(自流)→运输上山(自流)→采区下部车场(自流)→井底水仓→北主斜井(水泵)→地面(自流)。

5)供电、由北井地面变电所直接供给。

2、矿井采掘生产系统建设情况

1)井巷工程的完成及形成系统情况

(1)采区巷道布置

南井一采区运输上山通过+1631米运输大巷与三号井相连,回风上山通过总回风巷与一号风井相连,一号风井担负南井一采区开采时排除污风任务,开采二采区时采用二号风井进行回风。南井一采区首采工作面为140901工作面,140901工作面是我矿经过扩建技术改造后,南井一采区首采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运输巷为+1648.9米,回风巷为+1656.5米,西以目前切眼位置开始直至一采区回风上山,设计停采线与回风上山之间留设3米护巷煤柱,工作面走向长为100米。倾斜长为40米,斜面积为4000平方米。预计可采储量为1.93万吨。140901工作面位于回风上山西南侧,在C409煤层采空区下方20米布置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边界采空区后,留设足够宽度的隔水保护煤柱后通过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贯通形成生产、通风系统。

南井一采区运输上山与回风上山长度均为300米,原有支护形式(木支护)和有效净断面积均不符合专篇的要求,现采用11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支架支护,支架间距为中对中0.7米,巷道净断面积为4.2平方米,改造时间从2006年2月上旬开始,4月中旬结束,总计改造费

用60万元;140901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均采用木支护,上下出口20米长度范围内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超前支护。

北井首采工作面为240903工作面,布置于主斜井见煤后,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巷,从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后开切眼与工作面运输巷贯通,形成240903首采工作面的生产、运输系统。工作面回风巷与主井相交处采用顶板绕道的布置方式。240903工作面的煤炭经运输巷利用本运输巷的溜煤眼存储,主井内装车外运。区段斜长42米,其中工作面长37米,上下顺槽宽共计5米。

240903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运输巷为+1623.788米,回风巷为+1629.077米,西以主井保护煤柱边界开始直至矿井北部边界煤柱,工作面走向长为米120米。倾斜长为38米,斜面积为4560平方米,可采储量为1.05万吨。

240903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采用木支护,上下出口20米长度范围内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超前支护。

(2)、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工艺及装备

南井和北井采煤工作面采用炮采工艺,煤电钻(ZMS—1.2型)打眼,放炮落煤,人工攉煤,采用SGB—420/3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

南井一采区140901工作面配备600根DZ25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为1.74~2.5米,工作阻力为30t/根;工作面选用HDJA—800型金属铰接顶梁,采面排距0.8m,柱距1.0m。最小控顶距2.6m,最大控顶距3.4m,放顶步距0.8m,回柱绞车选用JH—8型。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棚子,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一梁一柱一箭梁,齐梁直线正梁形式,每架棚子上为一块竹簾或5~6根榴条。购买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材料费用为57.6万元,两泵一箱安设在井下,价值为6.8万元,乳化液泵型号为BRW80/20,配套电机功率37KW,乳化液箱型号为XR—WS640。

北井工作面配备600根DZ20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分别为1.24~2.0米,工作阻力为30t/根;工作面选用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采面排距1.0m,柱距0.8m。最小控顶距3.2m,最大控顶距4.2m,放顶步距1.0m,回柱绞车选用JH—8型。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棚子支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一梁一柱一箭梁,齐梁直线正梁形式,每架棚子上为一块竹簾或5~6根榴条。购买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材料费用为56.4万元,两泵一箱安设在井底车场,价值为 4.5万元,乳化液泵型号为BRW40/20,配套电机功率15KW,乳化液箱型号为XR—WS640。

(3)、采区生产系统

南井:

1)运煤:

140901工作面煤炭→刮板运输机→140901工作面运输平巷矿车→运输上山绞车提放→1631运输大巷→3号主斜井→地面。

2)运料:

地面→(材料车)→3号主斜井→1631运输大巷→运输上山→140901工作面运输平巷→人工运至140901工作面及需要点。

3)供风:

新鲜风经3号主斜井→1631运输大巷→运输上山→140901工作面运输大巷→140901回采工作面→140901工作面回风平巷→回风上山→1号风井→排出地面。

4)供电:

南井一采区地面变电所→材料井→井下机电硐室→井下及工作面各用电设备。

5)通讯:

在140901工作面运输大巷内设一部电话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和地面调度室联系,电话

机距140901工作面不得超过100米。

6)排水

工作面淋水→140901工作面运输巷(自流)→运输、回风上山(自流)→采区下部车场(自流)→+1631m运输大巷→3号井井底水仓(自流)→三号主井(水泵)→地面(自流)。

北井:

1)运煤:

240903工作面煤炭→刮板运输机→240903工作面运输平巷刮板运输机(二台)→煤仓→主斜井装车→地面。

2)运料:

地面→(材料车)→主井→主井车场→工作面进风上山→人工运至240903工作面及需要点。

3)供风:

新鲜风经主井→240903工作面进风上山→240903工作面运输大巷→240903回采工作面→240903工作面回风平巷→总回风巷→风井→排出地面。

4)供电:

地面变电所→主井→井下机电硐室→井下及240903工作面各用电设备。

5)通讯:

在240903工作面运输大巷内设一部电话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和地面调度室联系,电话机距工作面不得超过100米。

6)排水

240903工作面淋水经运输顺槽(自流)→运输上山(自流)→主井(自流)→井底水仓→北主斜井(水泵)→地面(自流)详见: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和采掘工程平面图。

2)、掘进工作面情况

(1)、采掘比

南井和北井各布置了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一个掘进工作面,采掘比均为1:1,符合《安全专篇》的规定。

(2)、掘进工作面的机械配备

因为南井和北井的掘进工作面均为沿C409煤层布置,故掘进工作面均采用ZMS—1.2型煤电钻打眼,11KW矿用防爆局部通风机送风,并配备ZDK—280/80型探水钻。人工装煤(矸),矿车人力运输。

(3)、接替工作面的准备情况

南井接替工作面的名称为140902工作面,现在的掘进工作面为140902回风巷,待掘进一定距离后(一般为100米左右)暂停,然后在运输上山西侧的指定位置掘进140902运输巷,两巷交替掘进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后,利用切眼贯通两巷,形成140902接替回采工作面。140902运输巷和140902回风巷均采用11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护,支护后净断面为上宽1.6米、下宽2.4米、高2米,净断面积为4平方米。根据目前的掘进速度,预计在140901回采工作面回采完毕以前,难以形成140902工作面,将存在接替方面紧张的问题。

北井的接替工作面的名称为240902工作面,现在的掘进工作面为240902运输巷,待掘进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后停止前进,然后掘进240902回风巷至边界保护煤柱后,开切眼与240902运输巷贯通,形成240902接替回采工作面。

240902运输巷和240902回风巷均采用11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护,支护后净断面为上宽1.6米、下宽2.4米、高2米,净断面积为4平方米。根据目前的掘进速度,预计在240903回采工作面回采完毕以前,难以形成240902工作面,同样可能会存在接替方面的问题。

三、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设计情况

⑴南井通风方法为抽出式,3号主井进风,1号风井回风;通风方式采用分区式。

南井设计为保持原有的风井功能不变,将原材料井密闭不用,即风井改造后为一号风井;一号风井与三号井之间的斜井改造为二号风井,待开采南井二采区时作为二采区风井。南井以二号风井为采区分界线,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首采区布置于一采区,利用一号风井回风。

南井一号风井设计选用4—72№16B离心式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机风量在通风最困难时期的有效风量955m3/min,电机功率55KW。

南井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从三号井→+1631运输大巷→运输上山→140901工作面运输巷→140901工作面→140901工作面回风巷→回风上山→总回风巷→一号风井→引风硐→地面。

⑵北井通风方法采用抽出式,主井进风,风井回风;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北风井设计选用KZS60—9轴流式扇风机两台,风机风量1118~681m3/min,全压523~1487pa,电机功率30KW。

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由主斜井→240903工作面进风上山→240903工作面运输巷→240903采煤工作面→240903工作面回风巷→总回风巷→风井→引风硐→地面。

南井和北井的掘进工作面均采用11KW局扇或2×5.5kw局扇配500mm风筒强制送风。

2、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情况

本矿属于高沼气矿井。根据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我矿基本上按设计建设、构筑通风设施、安装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采面的通风采用“U”通风方式,使井下通风系统形成较合理完善的通风系统,所有通风设施均能满足通风的需要,且符合《安全专篇》的要求。南井保持原有的风井功能不变,将原材料井密闭不用,即风井改造后为一号风井;一号风井与三号井之间的斜井改造为二号风井,待开采南井二采区时作为二采区风井。南井以运输下山为采区分界线,由南向北划分为南井一采区和二采区,首采区布置于一采区,利用一号风井回风。

南井一号风井设计选用KZT60№11轴流式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55KW,经风量测算,目前风机风量为1192m3/min。风机房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5平方米,引风硐采用料石砌碹,四周利用围墙把风机房和引风硐与外界隔开,总占地面积185平方米,于2004年11月投入使用,全部造价18余万元。

南井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从三号井→+1631运输大巷→运输上山→140901工作面运输巷→140901工作面→140901工作面回风巷→回风上山→总回风巷→一号风井→引风硐→地面。

北井的风井也安装二台主要通风机,一台型号为KZT60№11轴流式风机,配套电机功率为55KW;另一台是型号为4—72—16C风机,配套电机二台,功率分别为37KW和55KW。经风量测算,目前风机风量为1234m3/min。风机房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5平方米,引风硐采用料石砌碹,四周利用围墙把风机房和引风硐与外界隔开,总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于2005年3月投入使用,全部造价19余万元。

通风路线一路为:新鲜风流由主斜井→240903工作面进风上山→240903工作面运输巷→240903采煤工作面→240903工作面回风巷→总回风巷→风井→引风硐→地面。

另一路为:新鲜风流由主斜井→井底车场→240901运输巷→沿煤上山→240901回风巷→总回风巷→风井→引风硐→地面。

通风设施建设情况:

(1)井和北井均建筑一组重锤式,风机停风时能自动打开的防爆风门。

(2)均建筑一组二道正反向行人联锁风门。

(3)风机房均采用砖混结构,位于风井口附近,四周设立围墙,专人值班,确保了矿井通风安全。

(4)反风设备:南、北井在引风硐内均安设两道垂直升降式风门,在井下各设置风门的地点均为正反向联锁风门,利用轴流式风机反转即可实现反风。

(5)矿井风量分配

减去独立回风硐室风量和掘进工作面风量后,采煤工作面按产量、瓦斯涌出量情况配风,备用工作面供风量按正常生产时所需风量的一半供风,矿井的有效风量完全能满足需要。祥见《矿井风量计算及分配方案》。

四、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提升及运输系统设计情况

1)、主斜井绞车选型

(1)、北井

选用JT0.8型单滚筒矿用提升绞车,绳速V=1.6m/s,钢丝绳最大静张力为15000Kg,配套电机:22KW,380V,容绳量480M。

一次提升矿车数:2个煤车或1个矸石车。

(2)、南井

根据矿井可研设计,南井主井采用JT1000×800型矿用单滚筒提升绞车,绞车绳速V=1.5m/s,最大静张力为25000Kg,配套电机功率40KW、660/380V,容绳量600M。

一次提升矿车数:3个煤车或2个矸石车。

2)、井下运输方式及运输设备

(1)、北井

工作面采用刮板机运煤,工作面运输巷采用人力运输。

主斜井、运输下山铺设600mm轨距15Kg/m钢轨、混凝土轨枕,工作面运输巷铺设600mm 轨距12Kg/m钢轨,采用木轨枕。

设计选用0.75m3U型矿车运煤及矸石,1吨材料车运送材料,1吨平板车运送设备。配备30辆0.75m3U型矿车,3辆材料车,1辆平板车。

(2)、南井

工作面采用刮板机运煤,工作面运输采用人力运输。

主斜井、运输下山和1631运输大巷铺设600mm轨距15Kg/m钢轨、混凝土轨枕,工作面运输巷铺设600mm轨距12Kg/m钢轨,采用木轨枕。

设计选用0.75m3U型矿车运煤及矸石,1吨材料车运送材料,1吨平板车运送设备。配备30辆0.75m3U型矿车,3辆材料车,1辆平板车。

井下矿车采用人力推车。

2、矿井提升及运输系统实际建设情况

1)、主斜井绞车选型

(1)、北井

北井主井采用JTK—1.2型矿用单滚筒提升绞车,配套电机功率55KW。比设计选用的绞车稍大,性能更优越,保护装置齐全。绞车房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5平方米,于2004年11月投入使用。全部造价20余万元。

(2)、南井

南井3号主井目前采用JTK—1.0型矿用单滚筒提升绞车,配套电机功率37KW。另外,在主井绞车房内还安装了一台JTK—1.2型矿用单滚筒提升绞车,配套电机功率55KW,作为备用主提升机。绞车房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50平方米,于2006年1月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全部造价30余万元。

2)、井下运输方式及运输设备

(1)、北井

240903工作面采用一台SGD—420/30型刮板运输机运煤,240903工作面运输巷采用两台刮板运输机直接运输煤炭到溜煤眼,两台刮板运输机型号分别为SGD—420/30和SGD—420/22型。三台刮板运输机于2006年四月安装并投入使用,连同启动设备,总购置费用21万元。

主斜井12Kg/m钢轨全部撤除,重新铺设600mm轨距15Kg/m钢轨、木轨枕,工业广场的轨道也全部更换为15Kg/m钢轨,整个工程于2004年8月完工。共计铺设15Kg/m钢轨15吨,总造价10万元。

2409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铺设600mm轨距12Kg/m钢轨,采用木轨枕。利用矿车人力运输掘进的煤矸至本巷的溜煤眼暂时储存,待主井装车外运。

实际选用20辆0.75m3U型矿车运煤及矸石,1吨材料车运送材料,1吨平板车运送设备。配备3辆材料车,1辆平板车。

(2)、南井

140901工作面采用一台SGD—420/30型刮板运输机运煤,刮板运输机于2006年四月安装并投入使用,连同启动设备,总购置费用7万余元。140901工作面运输巷采用矿车运输,人力推车。

3号主斜井、1631运输大巷和运输下山的12Kg/m钢轨全部撤除,重新铺设600mm轨距15Kg/m钢轨、木轨枕,工业广场的轨道也全部更换为15Kg/m钢轨,整个工程于2006年5月完工。共计铺设15Kg/m钢轨2760米,41.4吨,总造价26.9万元。

140901工作面运输巷铺设600mm轨距12Kg/m钢轨,采用木轨枕,人力推车至运输下山中部1号甩车场,利用运输下山绞车提放至运输下山下部车场,经1631运输大巷外运。1409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铺设600mm轨距12Kg/m钢轨,采用木轨枕。利用矿车人力运输掘进的煤矸至本巷运输下山中部2号甩车场,利用运输下山绞车提放至运输下山下部车场,经1631运输大巷外运。

运输下上采用JD2—25型矿用单滚筒提升绞车,滚筒直径0.8米,配套电机功率25KW。运输下山全长300米,选用直径18.5mm的钢丝绳,滚筒缠绳长度400米,一次提升2个煤车或1个矸石车。该绞车安装时间为2002年底,一直以来使用正常。

实计选用0.75m3U型矿车运煤及矸石,1吨材料车运送材料,1吨平板车运送设备。配备30辆0.75m3U型矿车,3辆材料车,1辆平板车。

1631运输大巷全长440米,支护形式为11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棚子,巷道净断面为上宽1.6米、下宽2.4米、高2.1米,净断面积为4.2平方米。采用一台2.5吨矿用防爆型蓄电池电机车运输,配有两组电瓶,全部价值8万余元,2003年5月购回并投入使用。电机车从运输下山下部车场把重车拉至3号主井井底车场,空车反向,设计一列车长度为8个矿车,这样

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输速度。

五、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

1)、给水

兴盛煤矿附近山泉密集,其水源可靠,水量充足,矿区的生活用水取用矿井附近的山泉水,可在矿区的适当位置建一蓄水池,将自来水引至蓄水池。矿井生产、生活、消防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供水,工业场地各建筑物的给水均取自室外配水管网。

2)、排水

(1)、水泵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选择型号D46—30×3水泵或额定值与之相近的水泵,其额定流量30~55m3/h,扬程为102~81m,配套电机功率55kw。

上述水泵选择6台(南、北井各3台,其中1台工作、两台备用)。

(2)、水仓布置及容量

在主斜井底端设置水仓,按矿井正常涌水量20m3/h,按24小时正常涌水量计算,南、北井水仓有效容量均为240m3。

(3)、排水管路趟数及规格

南、北井各设置两趟排水管路(一趟工作,一趟备用)。

排水管径为100mm。

(4)、排水系统方案

南井:

采掘工作面(自流)→采面运输平巷(自流)→上山(自流)→+1631运输大巷(自流)→井底水仓→三号井(水泵)→地面。

北井:

采掘工作面(自流)→采面运输平巷(自流)→上山(自流)→井底水仓→北主斜井(水泵)→地面。

2、矿井给、排水系统建设情况

按矿井给排水设计要求,我矿已建成较完善的给排水系统,给排水设备都已建成使用。1)、给水系统:

(1)、工业用水

北井和南井的一采区和二采区都在地面工业广场建立一个200M3的防尘消防水池,水源来自井下水泵的排水,循环利用井下水。

井下水泵排水管出井口后直接接入地面环保水池,污水经环保水池沉淀和初步过滤后流入净水器,通过净水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最后从净水器流出的水通过地面水泵排入消防防尘水池,通过从消防防尘水池敷设供水管路供矿井生产和消防防尘用水。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能符合国家Ⅰ级排放标准,且能满足矿井的井上下工业用水对水质的要求。

三套水处理系统及三个200M3的消防防尘水池与2005年10月开始兴建,2006年五月全部竣工,总造价51万元,平均每套17万元。

(2)、生活用水

兴盛煤矿附近山泉密集,其水源可靠,水量充足,南井和北井的生活用水取用矿井附近的山泉水,并在矿区的适当位置建一蓄水池,将自来水引至蓄水池,通过配水管网把水引至各生活用水地点。

2)、井下排水系统:

(1)南井

采用分区排水。

一采区材料井落底水平设立主、副水仓,主副水仓容量均为120M3,主要用于排除一采区上部老空区流出的水(包括大气降水通过裂隙渗入老空的水量)。泵房内安设了三台水泵:一台型号为65D—50—25,配套电机功率22KW作为目前工作泵,配备1趟管径为100毫米的排水管;二台型号为IH125—100—250,配套电机功率55KW作为备用泵,配备两趟管径为150毫米的排水管。以上三趟排水管均直通1采区地面环保水池。排水设施于2002年底竣工、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水泵、管路及配套的供电设备总价值15万元。

二采区在3号主井井底水平设置了内外两个水仓,水仓总容量为200M3。泵房内安设了二台型号为JB80—50—315型单级泵排水(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该水泵扬程125米,流量50米3/小时,配套电机功率37KW。两趟管径为100毫米的排水管直通2采区地面环保水池。这套排水系统于2005年底竣工、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水泵、管路及配套的供电设备总价值11万元。

(2)北井

在主井的中部和底部各设置了一个水仓。中部水仓长度为25米,有效容量为100M3,主要用于排除主井中部老空区流出的水(包括大气降水通过裂隙渗入老空的水量),避免水流经主井流入井底水仓,节约排水费用。采用一台JB80—50—315型单级泵排水,该水泵扬程125米,流量50米3/小时,配套电机功率37KW,安设一趟直径为75mm排水管直通地面环保水池。

井底水仓有效容量为120M3,同样采用二台JB80—50—315型单级泵排水(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安设二趟直径为75mm排水管直通地面环保水池。

排水系统的建设完善,使矿井具备足以应付各种突水及水患的排水能力,从而确保了矿井安全。

以上情况详见矿井排水系统图。

六、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情况

防尘洒水管路系统主要敷设在:

采煤工作面

卸载点

装载点

运输重载系统

采煤工作面的进回巷。

(1)南井井下生产用水系统:

地面一采区和二采区都在地面工业广场建立一个200M3的防尘消防水池,水源来自井下水泵的排水,循环利用井下水,经沉淀净化处理后,再通过水泵排入防尘消防水池,水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水质和水量均能满足矿井的井上下工业用水。然后从水池敷设DN50管至井下,以静压供水方式向井下供水。

(2)北井井下生产用水系统:

与南井一样,利用地面工业广场200M3的防尘消防水池以静压供水方式向井下供水。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系统干管每隔100米设置三通阀门,支管每隔50米设置三通阀门、支管

和水针(安装在工作面附近,用于水炮泥灌装),并配30米38mm的胶管10条。

2、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建设情况

1)、根据上级主管领导的安排,我矿防尘与消防采用两套管路系统,防尘管路采用从防尘消防水池敷设DN25管至井下各需要防尘水的地点;消防管路采用从防尘消防水池敷设DN50管至井下各需要消防水的地点。井下消防和防尘洒水管路系统干管每隔100米设置三通阀门,支管每隔50米设置三通阀门,并配30米38mm的胶管10条作为消防软管。防尘及消防管路总长近4000米。

2)、在井下适当地点设置消防硐室,消防硐室内消防栓(三通)、消防软管、砂箱、灭火器及各种消防用具齐全。

3)、指定专人按计划对井下的回风井、工作面回风巷、采掘工作面附近及煤尘容易积聚的巷道定期进行冲洗,冲洗巷道采用防尘供水管路留出的三通阀门接上胶管进行。清洗下来的煤尘应及时清扫运出。

4)、在回采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和掘进工作面均安装了隔爆水棚。

5)、我矿所采取的综合防尘措施以风、水为主,各种巷道的风速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允许的风速供风。防尘管路敷设完善,做到净化风流和个体防护相结合,并完善洒水防尘设施。

6)、防尘洒水管路敷设情况

(1)、防尘洒水管路系统主要敷设在:

采煤工作面

卸载点

装载点

运输重载系统

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

掘进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2)、回采、掘进工作面的防尘措施

①、回采工作面在钻眼、爆破落煤和攉煤等工序中煤尘量较大,坚持洒水降尘;

②、炮前炮后洒水降尘;

③、溜子机头,在运转期间打开喷雾降尘;

④、采煤工作面风速严格控制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降低煤尘飞扬;

⑤、回风流中设置水幕及防尘闸阀,定期冲洗巷道;

⑥、采煤工作面进风巷设置水幕。

⑦、在主要运输巷和提升井内设置水幕,降低进风流中粉尘。

详见综合管网图。

七、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矿井供电系统设计情况

(1)、供电方案

矿井供电电源采用钟山供电局10KV双回路电源。

(2)、井下供配电

南井一采区井下供电由材料井地面变电所经材料井向井下供电,配电点设在采区上部车场内。

北井井下供电由北井地面变电所经北主斜井向井下供电,配电点设在采区下部车场内。

在主井、材料井、主要运输等巷道内设置固定防爆型照明电器。

(3)、变压器选型

根据矿井负荷计算结果并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南井选择一台容量为200KVA的S7—200/10型变压器供材料井工业场子地地面设备。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选择一台容量为200KV A的S7—200/10型变压器供进下设备,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

三号井地面工业场地选择一台容量为315KV A的S7—315/10型变压器供三号井工业场地地面设备和洗煤车间,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北井选择一台容量为200KVA的S9—00/10变压器供地面设备,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选择一台容量为160KV A的KS9—160/10型变压器供井下设备,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另选择一台50KVA的KS9—50/10型变压器专供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使用,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以上变压器均为一用一备。

2、矿井供电系统实际建设情况

1)、供电方案

矿井供电电源采用钟山供电局10KV双回路电源。在矿区中心位置采用一套双回路自动倒闸转换装置,集中向北井、南井一采区和南井二采区供电。

2)、井下供配电

南井一采区井下供电由材料井地面变电所经材料井向井下供电,配电点设在采区上部车场内。与设计相同。

北井井下供电由北井地面变电所经北主斜井向井下供电,配电点设在机电硐室。符合设计的要求。

在主井、材料井、主要运输等巷道内设置固定防爆型照明电器。

3)、变压器选型、安装及使用情况:

北井变压器三台,型号及容量分别为:S9—315/10、315KV A,KS9—200/10、200KV A,KS9—100/10、100KV A,地面配电房相应的安设三块型号为PGL1配电屏。S9—315/10普通动力变压器通过第一块PGL1型配电屏供地面绞车、主扇、照明及各种地面电器设备;KS9—200/10矿用变压器通过第二块PGL1型配电屏,从配电屏上引出一条50mm2和一条35mm2电缆入井供井下所有动力设备用电;KS9—100/10矿用变压器通过第三块PGL1型配电屏,从配电屏上引出一条35mm2电缆入井专供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用电。配电房采用砖混结构,于2004年10月建成,配电房、变压器、双回路高压倒闸装置、配电屏及动力电缆于2005年底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总造价25万元。

南井一采区变压器三台,型号及容量分别为:S9—200/10、200KV A,KS9—200/10、200KV A,KS9—200/10/0.4、200KV A。地面配电房相应的安设三块型号为PGL1配电屏。S9—315/10普通动力变压器通过第一块PGL1型配电屏供地面主扇、照明及各种地面电器设备;KS9—200/10/0.4矿用变压器通过第二块PGL1型配电屏,从配电屏上引出二条70mm2电缆入井供井下所有动力设备用电;另一台KS9—200/10/0.4矿用变压器通过第三块PGL1型配电屏,从配电屏上引出一条10mm2电缆入井专供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用电。配电房采用砖混结构,于2004年10月建成,配电房、变压器、双回路高压倒闸装置、配电屏及动力电缆于2005年底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总造价22万元。

南井二采区变压器三台,目前使用二台。变压器型号及容量与一采区相同,分别为:S9—200/10、200KV A,KS9—200/10/0.4、200KV A,KS9—200/10/0.4、200KV A。地面配电房目前安设二块型号为PGL1配电屏。S9—200/10普通动力变压器通过第一块PGL1型配电屏供地面洗煤厂的洗选设备、3号主井绞车、地面照明及各种地面电器设备;KS9—200/10/0.4

矿用变压器通过第二块PGL1型配电屏,从配电屏上引出一条50mm2电缆入井供3号主井井下水泵用电。配电房采用砖混结构,于2006年3月建成,配电房、变压器、双回路高压倒闸装置、配电屏及动力电缆于2006年4月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总造价23万元。根据矿井负荷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矿的变压器选型为今后的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由此可见,矿井供电系统完全能满足设计及安全生产的要求。

八、其他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

1、通讯系统

(1)、信号

为保证提升安全,南井和北井斜井段设有提升信号,信号方式采用转发式。

(2)、矿井通讯

因为矿井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工艺简单,井田范围小,南井和北井各使用一套8门矿用防爆局域程控交换机,作为矿井内部及井上下通讯,话机主要安装在调度室、风机房、监控室、绞车房、井底车场、主要机电硐室和采掘工作面。矿井内部通讯系统于2006年4月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一套通讯系统的总造价为3万元。

(3)、外部通讯

南井和北井各安装一台程控电话机,承担矿井的对外联系。

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设置

2004年5月,矿井总共投资三十多万元,安装了一套KJF2000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北井)和一套KJ90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南井),并都配备了备用主机和备用传输接口,分别对南井和北井的瓦斯浓度、风速、负压、风门开闭、水泵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局部通风机开停、水位、一氧化碳和温度等环境和生产系统参数进行集中监控。

KJF2000和KJ90型监测监控系统都具有报表、曲线图形等屏幕显示、模拟盘显示、打印和绘图、数据存储调用、参数超限报警、控制等多种功能,各分站既能与监控中心汇接,又可独立工作,系统具有传输故障、设备故障、供断电状况和软件运行故障等的自诊断功能,还具有故障闭锁、远程维护功能,在参数超限和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警,显示和储存,并可实现瓦斯超限自动断电。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各种传感器的数量和设置符合设计的要求,并且使用正常。

南井和北井各选用二套本安型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分别对回采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进行瓦斯监测和断电保护,对掘进工作面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全部于2006年4月安装完毕并使用,总投资4万余元。

(2)总站和分站设置情况

①、地面中心站

南井和北井的地面中心站设在各自地面工业场地办公楼内,便于煤矿有关人员进行查阅和操作。中心站内均配备2台监控主机、2台显示器、2套数据传输接口、一台激光打印机和一套电脑音响。

②、监控分站:

北井安全监控系统设有3个中型分站,所有分站均为4模4开共8个传输接口。其中2个地面分站,1个井下分站。2个地面分站均设在地面抽风机控制室;井下分站设在井下机电硐室。

南井安全监控系统设有2个大型分站,2个分站均为8模8开共16个传输接口。其中1个地面分站,1个井下分站。地面分站设在地面抽风机控制室;井下分站设在井下机电硐室。中心站至地面分站、井下分站的数据传输采用PUYVn2×2主传输电缆,分站至传感器之间同样采用PUYVn2×2信号电缆,所有电缆均为阻燃型电缆。

(3)瓦斯监测监控人员的配备情况

我矿共有瓦斯监测监控人员6名,其中南井3名,北井3名。全部都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且持证上岗操作矿井监控系统。

(4)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布置

1)、回采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

南井:

①140901工作面运输平巷设置风速传感器1台、140901工作面设置瓦斯传感器1台;140901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瓦斯传感器2台、温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各1台。

②140901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设在回采工作面中部靠切顶线附近,其报警甲烷浓度为

1.0%,断电甲烷浓度为≥1.05%,复电甲烷浓度为<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平巷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③140901工作面回风平巷第一台瓦斯传感器设置在离上出口10米范围内的回风平巷中,其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0%,复电浓度为<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平巷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④140901工作面回风平巷第二台瓦斯传感器设置在离总回风口10~15米范围内的回风平巷中,其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为<1.5%,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平巷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⑤140901工作面运输平巷风速传感器安装在本巷道的测风站内。

⑥140901工作面运输平巷配电点设置一套瓦斯、电闭锁装置,控制工作面运输平巷、工作面及回风平巷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⑦温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设在工作面上隅角靠采空区侧,用于监控工作面温度变化及一氧化碳变化情况,防止煤层出现自然。其报警浓度及监测值范围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2004版)相应规定设置和执行。

北井:

回采工作面为240903工作面,各类传感器的设置与南井完全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2)、掘进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

①掘进工作面传感器类型、数量及位置

南井的掘进工作面名称为140902工作面回风巷,北井的掘进工作面名称为240902工作面运输巷。

掘进工作面设置有:瓦斯传感器1台,局扇开停传感器1台。回风流中设置瓦斯传感器一台,在进风巷道安装局扇处(即掘进工作面配电点)设置一套瓦斯电、风电闭锁装置。

②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设置在掘进当头5米范围内,其报警甲烷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0%,复电浓度为<1.0%,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掘进回风流中瓦斯传感器设置靠近回风流末端的位置,其报警甲烷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甲烷,复电浓度为<1.5%,断电范围为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局扇开停传感器设在局扇机头的位置。

3)、其他地点传感器选型及配置。

①回风巷道:在总回风巷引风道下方设置风速传感器、瓦斯传感器、负压传感器和温

矿井联合试运转及竣工验收程序及要求范文

鑫隆煤矿联合试运转程序及要求 一、联合试运转需要的条件、图纸、资料 (一)18项主要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和安全专篇施工完成 地面:1、主井提升系统2、副井提升系统 3、通风系统 4、压风系统 5、地面原煤生产系统 6、地面排矸系统 7、地面供电系统8、通讯系统 9、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10、地面防灭火系统11、地面供水、供热系统 12、地面运输系统13、辅助厂房和仓库 14、必需的生活设施15、“两堂一舍”及办公设施 16、地面消防材料库 井下:1、井下排水系统2、井下煤流运输系统 3、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4、井下供电系统 5、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6、井下防灭火系统 7、井下消防系统 8、井下防尘系统9、井下运输系统 10、井下机电设备11、井下通讯系统 12、井下通风系统13、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14、井下消防材料库15、避难硐室等六大系统

(二)符合矿井实际的20种矿图(一式四份) 1、矿井地质地形图 2、矿井水文地质图 3、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4、各井筒断面布置图 5、采掘工程平面图 6、井上下对照图 7、矿井充水性图8、安全监控系统图及断电控制图 9、采煤工作面布置图10、安全监控监测装备布置图 11、运输系统图12、通风系统图 13、井上下通讯系统图14、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 15、排水系统图16、消防、洒水管路布置图 17、井上下供电系统图18、压风自救系统图(包括躲避硐室) 19、井下避灾线路图20、反风操作示意图 (三)其它资料 1、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2、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 3、“六长”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齐全有效; 4、最终设计资料及批复文件完备; 5、矿领导班子已组建、结构符合要求; 6、安全生产科室、队、班(组)已组建、满足生产要求; 7、工作人员已全员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 8、特种作业人员配置满足要求,取得操作证; 9、专职安全人员按要求配置;10、安全劳动合同已签订;11、救护协议已签订;12、相关保险费用已缴纳; 13、井下劳动定员按需要配置、并已经市局批复;

煤矿联合试运转所需资料

办理煤矿联合试运转手续上报资料清单 一、煤矿企业申报联合试运转上报资料 (一)《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自检报告》。 (二)《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三)《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及《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文件。 (四)煤矿向县工能局申报试运转的申请报告。 (五)县(市、管理区)煤炭管理局对煤矿联合试运转的上报文件。 (六)有关证照。采矿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及机电矿长安全资格证技,术负责人安全资格证及技术职称证书、特作人员资格证书、其它入井作业人员培训合格证明。 (七)煤矿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及人员配置相关文件。 (八)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九)建立矿山救护队或与具有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的救护协议。 (十)供电协议、工伤保险收据机商业保险合同、五职矿长和工程技术人员聘书(每人一份聘书)、特作人员聘用文件等。 二、行署政务中心窗口审查所需的原件 (一)采矿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

资格证、机电矿长安全资格证、生产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矿长资格证、总工程师安全资格证,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证书(9万吨3名,15万吨5名,30万吨10名)。 (二)《开采设计方案》和《安全专篇》批复文件。 (三)救护协议、供电协议、保险合同。 三、报地区工能委煤矿建设管理科审查备案资料 (一)《开采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说明书及图件(附带电子版) (二)近几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文件。 (三)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四)将采掘工程平面图(巷道部分)缩小成A3图纸,将井下所有密闭、风门编号上图,并列表说明每处风门和密闭的位置、性质(永久密闭、临时密闭、防突风门、联络风门、材质、用途,并加盖煤矿公章。 (五)联合试运转期间工作计划:1、采掘工作面6个月推进计划,需提供文字说明及推进计划示意图(A3图纸)。2、安全设施及安全生产许可证验收资料准备计划,试运转后2个月内必须上报申请验收。 (六)联合试运转承诺书。三项内容:1、在地区工能委批复区域进行试运转,严禁违法违规生产;2、在启动试运转后2个月内上报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3、全力抓好试运转期间安全工作,严防事故发生。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模板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 请报告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 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 距蔚县县城23km, 隶属杨庄窠乡管辖, 交通方便。 根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1389 号《关于肥矿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 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 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 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 因此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 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 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井田面积4.16km2 。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 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 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 具备技改条件。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 ]66 号文件、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张家口能源有限公司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 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 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 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 委托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于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设计》。张家口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12 月24 日以” 张煤办[ ]63 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张家口监察分局于

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 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申请 市煤炭工业办公室: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以下简称鑫发煤矿一井)位于蔚县县城北部,距蔚县县城23km,隶属庄窠乡管辖,交通方便。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2010】1389号《关于肥矿集团能源蔚县地方煤矿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的文件要求,将东发煤矿、大东山煤矿、兴武煤矿、前梁煤矿、里湾煤矿进行整合重组为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隶属于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由于鑫发煤矿井田中央有一大断层和较大的采空区,一套系统难以实现整体开采,所以以断层为界划分为鑫发一井和鑫发二井,根据资源整合规划方案,鑫发一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面积4.16km2。 矿井工业储量为667.5万吨,设计储量为484.7万吨,开采储量为395.7万吨,具备技改条件。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冀中能源集团、肥城矿业集团对蔚县地方煤矿托管、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批复》(冀政函[2009]66号文件、市煤炭工业办公室《关于对肥城矿业集团能源红土湾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请示的批复》文件精神,我矿属技术改造矿井,技改后生产能力为30万t/a。 技改项目立项以后,委托煤炭工业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先后编制了《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技改安全设施

设计》。市煤炭工业办公室于2010年12月24日以“煤办[2010]63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分局于2011年1月8日以“冀煤安监字[2011]6号”文批复了《安全设施设计》。 鑫发煤矿一井技改工程于2011年3月26日开工建设,批准工期为15个月。 目前,鑫发煤矿一井已经完成井底车场、上仓皮带巷、煤仓、装载皮带机巷、装载硐室、水仓、火药库、清理斜巷、中央泵房、中央变电所、泵房管子道、5100皮带巷、5100轨道巷以及首采面回采巷道等井巷工程、各机电安装工程以及地面土建工程,矿井技改工程现已完成,已经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现申请联合试运转。 特此申请,请批示!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鑫发煤矿一井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条件

煤矿技改联合试运转 一、联合试运转需要的条件、图纸、资料 (一)18项主要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和安全专篇施工完成 地面:1、主井提升系统 2、副井提升系统 3、通风系统 4、压风系统 5、地面原煤生产系统 6、地面排矸系统 7、地面供电系统 8、通讯系统 9、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10、地面防灭火系统 11、地面供水、供热系统 12、地面运输系统 13、辅助厂房和仓库 14、必需的生活设施 15、“两堂一舍”及办公设施 16、地面消防材料库 井下:1、井下排水系统 2、井下煤流运输系统 3、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4、井下供电系统 5、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管理系统及调度系统 6、井下防灭火系统 7、井下消防系统 8、井下防尘系统 9、井下运输系统 10、井下机电设备 11、井下通讯系统 12、井下通风系统 13、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14、井下消防材料库 (二)符合矿井实际的20种矿图(一式四份) 1、矿井地质地形图 2、矿井水文地质图 3、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4、各井筒断面布置图 5、采掘工程平面图 6、井上下对照图 7、矿井充水性图 8、安全监控系统图及断电控制图 9、采煤工作面布置图 10、安全监控监测装备布置图 11、运输系统图 12、通风系统图 13、井上下通讯系统图 14、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 15、排水系统图 16、消防、洒水管路布置图 17、井上下供电系统图 18、压风自救系统图(包括躲避硐室) 19、井下避灾线路图 20、反风操作示意图 (三)其它资料(装订成册、一式四份) 1、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2、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 3、“五职”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齐全有效; 4、最终设计资料及批复文件完备; 5、矿领导班子已组建、结构符合要求; 6、安全生产科室、队、班(组)已组建、满足生产要求; 7、工作人员已全员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 8、特种作业人员配置满足要求,取得操作证; 9、专职安全人员按要求配置; 10、安全劳动合同已签订; 11、救护协议已签订; 12、相关保险费用已缴纳; 13、井下劳动定员按需要配置、并已经市局批复; 14、主要机电设备、连接装置(钢丝绳、楔形连接)等检测报告、准用证;

联合试运转工作计划和目标

技术科九月份工作目标与计划 董事长在充分总结XX煤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试运转目标必须毫无条件地去执行、去落实,要严格要求,自我加压,确保实现,争取提前”企业管理理念。这对于全矿区来说既是一次管理理念提升也是一次管理层次提升。号召全矿干部职工围绕“联合试运转”中心,咬定目标,坚定信心,全力以赴,确保如期实现联合试运转。矿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如期实现矿井联合试运转是使命所系、形势所迫、利益所在,不容有丝毫懈怠和推责。随着联合试运转时间一天天临近,任务十分艰巨,不能有丝毫放松。要抓住重点,盯住节点,坚决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根据联合试运转前需要完成的工程量和时间条件,倒排工期,加强劳动组织,减少生产影响,强化考核兑现,抓好每一天、每个小班、每个小时、每一分钟的生产工作。要求全矿按计划抓住联合试运转前每个节点,按时完成巷道工程施工,打好矿建工程。本着“一切为联合试运转服务,一切为联合试运转让路”的原则,采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聚全矿之智,举全矿之力,确保实现王同现总经理提出的“大干三十天,实现矿井联合试运转”的工作目标。 为确保“大干三十天,实现矿井联合试运转”的工作目

标的实现,我们技术科九月份工作目标与计划如下: 一、技术科全体人员统一思想,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确保如期联合试运转目标的顺利实现。 从矿井规划的角度,我们必须具有前瞻的思维,在矿井技改期间就要将系统配置得更加合理、规范和稳定,使矿井在投产之后能够具有更大的产能提升空间,为充分发挥矿井生产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生产施工方面,我们必须具有较强的管理预见能力,时刻提防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未知情况。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超前做好矿井技改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从安全教育方面,让职工了解煤矿生产的复杂性,充分吸取煤矿历史事故的教训,严防事故发生。为职工敲响警钟,让他们意识到矿井面临的各种灾害,牢记安全威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现场规范操作。切实做到矿情时时不忘,管理时时不松。 二、矿井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科作为系统中一分子要不断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坚决和各专业、各部门相互配合,抓住中心,统筹兼顾,发挥最大生产能力和最佳经济效。 围绕联合试运转目标,突出工期进度重点,按照目标工

新安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定稿)

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安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二〇一二年一月

前言 (11) 第一章矿井项目建设概况 (11) 第一节矿井概况 (11) 第二节矿井设计概况 (33) 第三节项目建设情况 (99) 第二章矿井联合试运转组织情况 (1212) 第一节组织机构及职责 (1212) 第二节联合试运转工作情况 (1515) 第三节联合试运转生产组织 (1616) 第四节联合试运转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717) 第三章联合试运转情况 (1919) 第一节各系统运行情况 (1919) 第二节主要安全生产设备运行情况 (2626) 第三节主要安全生产设备检测检验情况 (2727) 第四章矿井联合试运转结论 (2929) 第一节矿井联合试运转效果分析 (2929) 第二节矿井今后安全生产的建议 (2929) 附:1. 四大运转检测报告 2.《安全专篇》(C04126)的批复(甘发改能源[2009]457号) 3.《关于对平凉新安煤业有现在责任公司90万吨/年建项目联合试运转请示的批复》(甘安监管五[2011] 266号文)

平凉新安煤矿由国家发改委核准(【2008】732号),中矿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设计(原淮海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矿井建设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文号:甘发改能源【2009】457号)和《安全专篇》(C04126)的要求对工程进行建设,计划投入资金35984万元,实际投入资金73997.77万元。其中:井巷工程费用29800.68万元;土建工程费用7591.01万元;设备安装费用5478.26万元;设备购置费用15016.06万元。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9Mt/a。自2005年7月开工建设,经过近6年的基本建设,完成了《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设计内容。公司现有固定资产6.7亿元,职工82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2名,其中: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40名、初级职称70名。 矿井0.9Mt/a建设工程采掘系统、供电系统、提升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压风系统、防尘防火供水系统、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信系统等各生产系统经过2个月(2011年10月15日-2012年4月15日)的联合试运转,各系统均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生产区队均实行三八制作业,采煤工区两班生产、一班检修;主副井提升系统均在每天早班定时进行检修;全矿各生产、安全系统每月一天例行月检修;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对设备及各系统进行检测检修。矿井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机电设备实行包机责任制,认真开展机电管理标准化,规范使用机电设备,强制维修保养,矿井各系统达到或好于设计要求。试生产以来,每日平均生产原煤1518吨以上,实现了矿井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

联合试运转规定

五、联合试运转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具备以下条件的煤矿建设项目,必须在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报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大中型项目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小型项目报市、地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按规定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 1.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按设计建成完工; 2.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 3.矿长具备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其他入井人员培训合格。 4.矿井已建立矿山救护队或已与具有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二)联合试运转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2.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3.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4.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5.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6.其他规定事项。 (三)联合试运转报告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且经煤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签: 1.各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报告; 2.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与分析; 3.提升、排水、通风等主要生产安全设施与装备的检测、检验报告; 4.联合试运转的效果分析; 5.今后有关生产安全的建议; 6.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六、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开展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时,选聘的专家必须涵盖该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各相关专业人员;同时应实行回避制度,凡与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专家不得参加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七、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中,要充分重视以下关键环节: (一)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健全瓦斯抽采系统,立足于采前、掘前预抽,并满足《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 (二)新建矿井原则上要一次设计、一次建成。如有特殊原因,只能分期投产的,也必须保证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一次建成一次验收,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三)设计中必须明确投产时主要巷道的长度和位置,保证形成完善的通风和排水系统,保证“三个煤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安全开采。扩建、改建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中应明确扩建或改建工程的范围、工程量及与原矿井安全生产系统衔接、影响关系。 (四)煤矿企业应设立矿山救护队,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煤矿企业,应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或联合建立矿山救护队。大型煤矿、灾害严重的中型煤矿、最近矿山救护队至矿井的行车时间超过30分钟的小型煤矿,必须建立矿山救护队。 (五)煤矿设计能力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定。 (六)煤矿建设项目移交生产后原则上3年内不得申请改扩建。 八、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后,应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审查或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束并经指定单位或人员复核同意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组织专题研究,经研究通过方可行文批复。 九、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后,1年内未进行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必须重新申请审查。 二○○七年十月十四日

矿井及选煤厂联合试运转方案

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 第一节项目立项情况 ****市****公司在***市***区注册,主要经营煤炭的生产、洗选及销售,公司注册资金***个亿。**矿井有***公司承建,是****集团在内蒙古地区开发的矿井项目之一。矿井设计规模为**万吨/年,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k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kt,矿井服务年限**a。矿井于***年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年**月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文件,****年下半年完成矿井的开工备案工作。 依据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装备,根据矿井资源和开采技术条件,简化生产环节,实现合理集中生产,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建设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 目前****煤矿已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联合试运转方案涉及的是首采工作面,生产能力2.00Mt/a。 第二节项目设计情况 *****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矿区***部,行政区划属于***市***区***镇管辖,距****市***区约**km。勘查区范围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北纬:**°**′**″~**°**′**″ **区是矿井对外交通的枢纽,G**国道、G***国道均南北向通过**区。G**国道从井田**部由**向**穿过。**铁路从井田**角通过。**至

***公路为**区矿矿通公路的运煤专线之一,其中***区**镇至**公路为其支线,沿***近南北向穿过井田**角,与G**国道和G**国道相连。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 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但沟谷发育,主要有**、**、**、**等,呈树枝状分布,平时只有溪流或无水,只在雨后会形成短暂的洪流。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异较大,循环交替缓慢,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生活饮用水取自***供水。 本矿井两回供电电源分别接**110kV变电所和**220kV区域变电所。 依据华北地层区划图,****井田位于*****煤田,地层自下而上依次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1zh)和第四系(Q)。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为本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层,该组地层总厚**~** m,平均***m,共含煤**~**层,煤层平均总厚***m,含煤系数***%;其中编号依次为**、**和***计**层为可采煤层,平均可采总厚**m,可采含煤系数**%。 *****井田所在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半沙漠季风气候,多风少雨,蒸发强烈,冬冷夏热,四季冷热多变,昼夜温差大。该地常年多风,一般冬、春多西北风,平均风速***m/s,最大**m/s;年均气温**℃,两极气温分别为**℃和-**℃;年降水**~**mm,平均***mm,且雨季多在7、8、9三个月;年均蒸发量***mm;年均相对湿度**%;最大沙尘暴日***天/年;全年无霜期一般***天左右,冻结期为每年***月初至次年**月底,最大冻土深度***m。本地区未发生过较**震。本矿井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X集团X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 XXX年XX月 目录 第一章矿井建设项目概况 第一节矿井设计概况 第二节矿井建设概况 第二章各系统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第一节采掘系统 第二节供电系统 第三节排水系统 第四节提升运输系统

第五节压风系统 第六节矿井防尘、防火系统 第七节通风系统 第八节矿井瓦斯监控系统 第九节矿井通信系统 第三章矿井联合试运转领导机构成员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起始时间及终止时间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情况 第一节联合试运转生产组织 第二节矿井联合试运转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第六章联合试运转结论 第一章项目设计概况 第一节矿井设计概况 X矿井是X集团在登封地区开发的大型矿井之一,也是X 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矿井设计生产能力XXMt/a,服务年限XX年。 一、矿井位置与交通 X井田位于X省XX煤田西部,东与XX井田相邻,西与XX井田接壤,区域交通以公路为主,东北到XX市75km,西北距XX市80km。东距XX铁路XX支线的XX站50km,西南距XX线的XX站约60km,均有柏油公路相通。在井田北部

3km有连接XX线与XX线的矿区铁路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二、煤层及储量 井田东西长14km,南北宽2~4km,井田面积33.4km2,主要含煤底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石炭系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其中,可采煤层三层(五3、二1、一3),主采二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5.3m,层位稳定,全井田发育,煤层结构简单,设计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划定的井田范围,全矿井共获得地质储量为245240kt,其中:浅部小煤窑已采50937kt,暂不能利用储量1287kt,设计利用的工业储量193016kt,扣除永久煤柱损失40801kt和开采损失38054kt,矿井可采储量114161kt。 三、水文、地质 矿井正常涌水量697m3/h,最大涌水量864 m3/h,本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井期间委托XX大学煤矿安全工程技术安全中心,对矿井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鉴定结论为矿井在开采东部瓦斯地质单元首采区(中央采区)范围内,二1煤层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可暂按非突出矿井进行管理,但在开采新采区、新水平时应重新进行鉴定。 X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文件豫煤安〔2007〕861号《X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X集团X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X 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所采二1煤层为突出煤层。 二1煤层具有煤尘爆炸危险,属于不易自然煤层,二1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前言 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为设计能力为15万t/a的新建矿井,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设计研究所于2003年12月编制完成,并经省煤炭管理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其《安全专篇》也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设计研究于2004年3月编制完成并经贵州省安全检察局盘江分局审查获得批复,于2005年4月获得采矿许可证。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于2005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后由于实际施工中矿方未能征得原设计风井井口位置所需的土地,因此必须对原《开采方案》进行修改与变更。于2006年11月我矿委托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开采设计方案》与《安全专篇》的变更设计,《开采设计方案》经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专家评审通过获得批复,其《安全专篇》由贵州省安全监察局盘江分局审查通过获得批复。 在经过全矿上下职工的共同努力与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变更的《开采设计方案》与《安全专篇》组织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根据矿井建设项目的工程大小按计划定时间、定人员分项落实与施工。于2007年12月矿井施工建设工程与安全设施、设备安装工作已基本结束,矿井五大生产系统齐备,机构管理制度健全,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等工作就绪,已基本具备矿井联合试运转生产条件。根据我矿各项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由煤矿组织各生产部门负责人制定联合试运转期间的运转方案。 第一节矿井运转的系统、范围与期限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就是设计生产能力为15t/a

的新建矿井,《开采方案》与《安全专篇》由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与编制。水塘小凹子煤矿从2005年6月开始按《开采方案》与《安全专篇》进行矿井的施工建设工作,于2007年11月矿井矿建工程基本竣工,准备进行对煤矿五大生产系统申请联合试运转工作。试运转期间主要对全矿井的生产系统(采掘、通风、排水、运输、机电等的几大煤矿生产系统)进行联合生产试运行试验,经过各系统的联合运转生产情况的试验,来测定煤矿在正式投产后就是否满足设计生产能力与安全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方案计划进行实施。联合试运转期限为一个月。 (一)矿井位置及交通情况 小凹子煤矿位于盘县南部水塘镇境内,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本井田经过,矿井距南昆铁路鲁番火车站25KM,距威箐火车站45KM,矿井距响水镇(小雨谷火车站)50KM,距盘县城关镇约12km,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本矿区南部边界外缘经过,南昆铁路支线威红铁路从煤矿外围西部经过,交通较方便。 (二)地形、地貌及气象 1)地形地貌 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位于水塘向斜中段,总体为谷底地貌属中低山地形。小冲沟较多,均呈树状展布,主要冲沟的走向与地形坡向基本一致。水塘河以西为反向单面山,地形起伏较大。水塘河河谷地带相对平缓。井田内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部边界中部附近,标高1547、5米,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边界处的水塘河河床,标

煤矿联合试运转汇报材料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 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联合试运转 汇 报 材 料 2013年4月 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整合矿井 项目地址:水城县比德镇 设计规模:30万吨/年 设计单位: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 施工时间:2009年11月~2013年3月 申请单位: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项目背景4 二、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4 三、矿井基本情况6 (一)、交通地理位置6 (二)、矿井面积、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6(三)、可采煤层情况6 (四)、可采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批复时间:6(五)、开工时间、设计工期7 (六)、开采技术条件:7 四、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8 五、项目工程建设完成情况10 六、各系统完成情况10 (一)开拓方式10 (二)通风系统10 (三)排水系统11 (四)运输系统11 (五)压风系统11 (六)供电系统12 (七)矿井瓦斯抽放系统13 (八)瓦斯监控系统13 (九)矿井消防、防尘系统13 (十)矿井通讯、视频监控系统13 (十一)人员定位系统:14 (十二)防雷系统:14 (十三)矿井紧急避险、矿山救护:14

(十四)两堂一舍及地面配套设施建设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专家: 您们好!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不辞辛苦莅临我矿进行矿井建设联合试运转审查验收工作,这是对我矿建设工作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同时,也是对我们矿井建设工作完成情况的检验。在此,我谨代表三岔沟煤业全体职工,向到矿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谢意。下面我代表三岔沟煤业向各位领导汇报矿井建设及联合试运转申报情况,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虚心接受,认真落实。 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项目背景 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三岔沟煤业)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6】205号)文件《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批准,由原水城县三岔沟煤矿、大寨煤矿、跨岩脚煤矿整合建设30万吨/年的矿井。 2008年12月9日取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121120096332。矿区面积:1.8923km2,开采深度1800—1300m标高,生产规模为30万t/a。 2009年8月12日,由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变更设计,并通过评审,并经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批复备案,变更备案号为376号。2009年9月由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安全专篇(变更)》的编制,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水字[2009]224号文件:《关于对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予以批复。 二、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537号关于《水城县三岔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2008年5月9号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8]030号《水城县三岔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可采煤层K13、K14、K15、K16、K17、K29进了资源储量估算,三岔沟煤矿保有资源量(331 +332+333)1049.15万吨,其中:331为264.65万吨,332为433.62万吨,333资源量为350.88万吨,采空量302.18万吨。 2008年8月,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编制的《贵州省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以黔煤规字[2008]1234号文件予以批复;2008年12月,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整合)安全专篇》,由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水字[2008]359号文件予以批复。 2009年8月12日进行变更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备案号为376号,由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变更设计。 2009年9月由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安全专篇(变更)》的编制,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水字[2009]224号文件:《关于对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予以批复。 2012年12月由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对原开采设计方案进行局部变动的补充说明》进行备案,备案号第1226号。 2012年12月由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对原安全专篇进行局部变动的补充说明》进行备案,备案号:黔煤安监水设施备[2013]C-01号。 2008年11月,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整合)安全预评价报告》。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范本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 整合扩能工程联合试运转方案 年月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3) 1.1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3) 1.2井田井界及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 (3) 1.2.1井田井界 (3) 1.2.2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 (5) 1.2.3地质构造特征 (12) 1.3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4) 1.3.1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 (14) 1.3.2矿井开拓开采 (15) 1.4、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17) 1.4.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17) 1.4.2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18) 1.4.3煤尘爆炸、煤层自燃发火情况 (20) 1.4.4瓦斯 (21) 1.4.5顶板岩性 (21) 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 (22) 2.1矿井开拓开采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2) 2.1.1矿井开拓系统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2) 2.1.2矿井采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3) 2.2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6) 2.3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7) 2.3.1提升运输系统设计情况 (27) 2.3.2、实际建成的提升运输系统 (28) 2.4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8) 2.4.1给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8) 2.4.2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9) 2.5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0) 2.6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及建成情况 (31) 2.7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1) 2.7.1防尘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1) 2.7.2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3) 2.8矿井通讯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4) 2.9矿井压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4) 2.10人员定位系统 (35) 2.11紧急避险系统 (35) 2.12矿山救护 (37) 2.13矿井瓦斯治理 (37) 2.14批准的设计图件和建成的实测图件 (37) 第三部分联合试运转方案 (37) 3.1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37) 3.2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37) 3.3联合试运转的目标、预期效果 (39) 3.4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39) 3.5其它规定事项 (40)

2019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2) 一.矿井概况 (2) 二.井田概况 (3) 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现状 (5)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组织机构及应具备的条件 (12) 一.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 (12) 二.联合试运转必须具备的条件 (14) 第三章各分系统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期限 (15) 一.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 (15) 二.井下原煤运输系统 (26) 三.主提升系统 (33) 四. 辅助运输系统 (38) 五. 井上下供电系统 (41) 六.压风系统 (48) 七.矿井供水系统 (53) 八.矿井排水系统 (58) 九.通风系统 (62) 十.防灭火系统 (66) 十一.降尘洒水系统 (73) 十二.调度通讯系统 (76) 十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79) 十四.消防系统试运转 (83) 十五.人员定位系统 (86) 十六.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90)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92)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93)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93)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矿井概况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约2.6km冯家岭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12°27′58″-112°29′05″ 北纬39°29′23″-39°30′28″ 井田直距平鲁区井坪镇19km,距朔州市约22km,与朔州市、平鲁区均有公路相接。工业场地有公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相衔接,交通较为便利。 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文批准的单独保留矿井。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该矿主体企业。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1月24日为本矿井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01220038812),有效期至2034年1月24日,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井田面积2.4281km2,批准开采井田范围内的1号~11号煤层,开采深度+1270m~+1000m,生产规模90万t/a。 本矿井目前为生产矿井。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2017年10月14日为其换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晋)MK安许证字[2017]X127Y2B3,有效期至2020年10月13日。批准开采9-1号煤层,生产规模为90万t/a。 2014年9月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4号、9-1号煤层配采初步设计》,

9万吨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

目录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1) 第一节地理概况 (1) 第二节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1) 第三节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2) 第四节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情况。 (3) 第二章矿井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的建设 (4) 第一节矿井开拓系统及建设情况 (4) 第二节矿井采掘生产系统及建设情况 (4) 第三节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建设情况 (4) 第四节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5) 第五节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建设情况 (5) 第六节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6) 第七节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6) 第八节其它安全设施设计与建设情况 (6) 第四章矿井生产及辅助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情况 (8) 第一节矿井主提升和运输系统 (8) 第二节矿井“一通三防”运转情况 (9) 第三节矿井防排水运行情况 (12) 第四节采掘工作面运行情况 (13) 第五节供电及通讯系统运转情况 (14) 第五章煤矿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14) 第一节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15) 第二节采掘安全技术措施 (15) 第三节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31) 第四节矿井防治透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39) 第五节加强机电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1) 第六节防治顶板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44) 第七节防治放炮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47) 第八节加强提升、运输管理、防止跑车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48) 第九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49)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第一节地理概况 (1)矿井位置、围与交通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位于盘县柏果镇业租村境,隶属省盘县柏果镇管辖。地理坐标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9′51″~104°30′16″,北纬26°02′22″~26°02′59″。矿区地址: 盘县柏果镇业租村。距红果火车站48km,距盘县县城42km,距盘县电厂5km,离小云尚火车站1km,水(水城)柏(柏果)铁路从矿部经过,盘水公路穿过矿区,交通极为方便。 第二节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1)、矿界围 鑫源煤矿为整合技改矿井,井田境界由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界形状成三角形,最大长度1.185kw,最大宽度0.485kw,面积0.2777km2,拐点坐标(坐标系)如下: 拐点 X(m) Y(m) 1 2881350 35450405 2 2882021 35449710 3 2882500 35450120 4 2882073 35450180 开采标高:+1800m~+1400m。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 赵楼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 一、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是兖矿集团响应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突破菏泽、带动西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决策,利用菏泽地区的资源优势,综合开发巨野矿区而成立的区域能化公司,负责巨野矿区综合开发项目。赵楼矿井位于巨野煤田的中部,北距郓城县城约22km,东距巨野县城西约13km。井田大部分面积在郓城县境内,南部小部分在巨野县,行政区划归郓城县、巨野县管辖。井田范围南北长约9.9km,东西宽约12~15.9km,面积约143.356km2。煤田地质储量约10.75亿吨,其中天然焦的地质储量约2.7亿吨。主采煤层为3煤层,以1/3焦煤为主,可采储量2.54亿吨。设计生产能力3.0Mt/a,服务年限60.1a。配套建设同等规模的多品种选煤厂和矿井铁路专用线。工业广场总占地面积为30.1公顷(不含铁路装车站用地7.6公顷)。矿井采用主、副、风三个立井开拓,井口标高+45.0m。采用单一水平开拓方式,水平标高-860m;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 巨野矿区总体发展规划于2002年8月26日由国家计委以计基础〔2002〕1473号文予以批复。2005年6月13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

源〔2005〕1030号文批复了《关于核准兖矿菏泽能化有限公司巨野矿区赵楼矿井项目申请报告的请示》。2005年9月4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煤安监函字〔2005〕22号批复了《巨野矿区赵楼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05年8月18日山东省发改委以鲁发改重点〔2005〕705号批复了《赵楼矿井项目初步设计》。根据初期采区补充勘探报告结果,对矿井采区划分、初期采区巷道及工作面布置进行了调整,并按规定进行了变更调整。2008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以鲁煤规发字〔2008〕98号批复了《赵楼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调整版)》,2008年8月25日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鲁煤安监字〔2008〕143号批复了《赵楼矿井安全设施设计(调整版)》。 山东煤田地质局负责地质勘探,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矿井设计,南京华宁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承担赵楼矿井矿建、土建和安装工程的工程监理工作,兖州矿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矿井施工由东华建设公司新陆公司、中煤一公司31工程处、49工程处、兖矿集团东华建设有限公司三十七处、建筑安装分公司、中煤六十八处、山东菏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兴润建设有限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负责施工与安装。 矿井自2005年1月16日开工建设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筹建人员的共同努力,

联合试运转方案

联合试运转方案 鸡东煤矿 2 0 1 3 年 8 月 1 0 日

联合试运转方案 鸡东煤矿于2005年1月由沈阳煤业集团并购,申请矿井扩大生产能力,由黑龙江省煤矿设计院为我矿进行了改扩建初步设计,2008年7月获得“鸡东煤矿改扩建项目核准的批复”(黑发改能源[2008]626号),2009年10月获得“鸡东煤矿改扩建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黑发改建字[2009]1494号)。我矿从2010年开始按设计要求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淘汰设备更换、井巷补掘及扩面。截止到2011年末,我矿改扩建工程已全部竣工,于2012年12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2013年1月24日获得批复(黑发改稽察〔2013〕221号)。2010年5月黑龙江省煤矿设计院为我矿编制了《鸡东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补充说明书》和《鸡东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补充说明书》,分别于2010年月获得《鸡东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补充说明书》()、2010年8月获得《鸡东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补充说明书》批复()。根据初步设计补充说明书的要求,我矿按期组织施工,于2011年12月完成了初步设计补充项目建设的所有工程,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全矿各系统需进行联合试运转。 联合试运转目的 为确保矿井改扩建补充项目正式投产时,全矿各生产系统正常运行,解决试运转期间各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各系统的能力进行检验,保证各系统达到15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要求。 联合试运转系统、范围、期限 一、系统 提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瓦

斯抽放系统、通讯系统、压风系统、采掘系统 二、范围 1、提升运输系统:一段主提升、西区二段主提升、东区二段主提升、-200大巷皮带运输、西区1#、2#辅助提升、西区二段辅助提升、东区二段辅助提升、南采区一段辅助提升。 2、供电系统:地面变电所双回路供电、地面主扇供电、地面瓦斯抽放泵站供电、地面主提升及辅助提升供电、井下各变电硐室及采区供电。 3、排水系统:-200主排水、西区-490排水、东区-300排水、南采区-300排水。 4、通风系统:矿井东、西、南采区通风,井下局部通风。 5、监测监控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 6、瓦斯抽放系统:地面瓦斯抽放泵,瓦斯抽放管路。 7、通讯系统:地面调度室与井上各单位及井下各作业地点通讯。 8、压风系统:井上、下压风机,供压风管路。 9、采掘系统:4个采煤工作面、6个掘进工作面。 三、期限 2012年3月8日~9月7日 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 为保证矿井联合试运转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协调好各生产系统之间有序运行,收集好各种数据,测试各机械设备的性能,及时处理各系统在试运转期间出现的故障,成立以矿长、书记为总指挥的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 总指挥:矿长书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