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镇互联网大会时评

乌镇互联网大会时评

刘灿:互联网家园建设没有“局外人”

事件概括:举世瞩目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6日在浙江乌镇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说,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们都是有形的,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人民网12月18日)

互联网在带给我们福祉的同时,也会被不良分子所利用,各种虚假不良信息屡禁不绝,低俗之风沉渣泛起,污染网络环境,败坏社会风气。在网络空间里,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因此,在网络时代,必须摒弃“局外人”思维,大力培育共建共享思维,共同打造一个现实生活之外的虚拟“精神家园”。

如何做: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优化网络环境。以法律法规的明文来具体规范网络行为,从而使网民在实施网络行为时有所顾忌,不触碰法律底线;要行政执法监督,对网络违法行为严格执法,对以身试法者施以重处,为网络维权行为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真正给那些“黑手”套上法律的“镣铐”;要加强网络行为教育,提高网民辨别能力和防御能力,让网民了解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知晓如何是正当的网络行为,并且维护在网络中的合法权利。从个人层面来说,每个网民加强自律,对法律有所畏惧,时刻保持应有的理性和警惕性,坚守“七条底线”,明白什么可为,做到不能为的坚决不为,规范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表达,不信谣、不传谣,言不越规、行不逾矩,不去触碰法律和制度红线,争当“中国好网民”,合力共建健康、有序、诚信的和谐网络环境。

楚留香:在网络空间治理中释放“全球能量”

从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各国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会遇到各种难题,也会在网络空间治理的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正印证了中国一句古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互联网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广泛性和交互性,这决定了互联网治理中单打独斗只能是白费力气。互联网大会的出现,恰好给各国提供了一个吐糟,晒委屈,秀智商的交流平台。大家聚在一起,就同一个话题,同一个目标去有商有量,从而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

再者,全球互联网治理因各国国情不同,面临的难点也不同,不能操之过急,这一点似烹小鲜,需慢火细煎,才能不见腥味只闻清香。放眼全球,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见诸报端。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因此各国需要互联网大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去陈情,去倾听,去献计献策。闭门造车只能是隔靴搔痒,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胡松涛:以实际行动参与“网络家园”建设

积极有效参与“网络家园”建设,必须从一些不良的上网、用网、办网习惯改起。作为普通网民,对互联网上的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东西,要自觉抵制;对网上的极端自由主义等西方价值观的“舶来品”,要自觉辨伪。作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网友,更要有一种表率意识,多做有助于维护互联网秩序的事,而不是煽风点火,扰乱网络空间。作为互联网运营商,要自觉把好采编关、内容关,对热衷于当“标题党”、制造和传播假新闻的,从网站发展长远考虑,坚决清理门户。

正如同习近平主席所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家园的建设既要靠网民和网站的自觉自律,也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能,实施有效管理。可以说,我们的互联网治理得越好,世界上其他国家就愿意接入,越能够推进互联互通、共享共治。要有一种责任意识,持续整治利用网络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实施犯罪等行为,扫除网络雾霾,保持网络清朗,以依法治网的实际成效取信于世,为其他国家作出表率、提供借鉴。

郑端端:乌镇峰会凝聚互联网安全发展共识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20年来,我们与互联网一起成长,逐渐适应了规则的变化,也不断丰富着规则的内涵。

近水识水性,近山识鸟音。不知网、懂网,就不可能融入网络、改变网络。今天在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盛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是又一次中国拥抱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契机。第二次“亲密接触”必将加深网络空间法治化治理的世界共识,是让全社会强化网络安全风险意识。这凸显了中国构建自由、安全、开放的网络空间,建立新型法治化互联网治理体系的不懈努力。

互联网世界既孕育着生机、预示着可能,也随时会带来挑战甚至潜藏风险。网络安全无小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战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担当大国,要筑牢网络安全发展“防护堤”,对互联网安全不放任自流,不可掉以轻心,要研究互联网发展规律,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统筹各方,创新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筑网络空间发展战略,唯有此,才能确保我们的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世界各国面对高度全球化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绝对不能等闲视之,要居安思危,团结起来,同舟共济,戮力同心,深化共识,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

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坚决反对和谴责网络霸权行径,要在联合国主导下进行网络安全的全球治理,建立国际网络新秩序,以维护共同的国际网络安全和各国贡献的真正的网络自由,让国际网络空间真正晴朗起来。

江夏青玲:用点滴行动筑梦“网络强国”

做绿色上网的践行者,秉承坚定信念。这份坚定源于“网聚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追求,源于“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期待。它让我们在面对网络纷杂的信息,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历史使命下,能够不造谣、传谣、信谣,用事实说话、做真实的人;能够文明上网,以诚待人,抵制不良信息,传播和谐风气。

做清朗网络的捍卫者,肩负时代责任。这份责任体现在当网络秩序受到破坏,当网络文明受到践踏,我们需要做网上的“热心肠”,而不应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份责任体现加入维护网络文明的行动中,大胆地同网络上的杂音噪音、歪风邪气作斗争,该出手时就出手,用正能量覆盖乌烟瘴气。

做文明网络的开拓者,涵养专业操守。这份专业体现在观点的客观、立场的端正、理性的评论和亲和的发声;这份操守体现在对网络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把握。做到既能对网络乱象义愤填膺的“评论抨击”,又能迈出坚实的步伐,用双手紧握画笔书写文明,担当起“网络安全”砥柱中流的重任。

产业升级、模式转型,渠道变革、智慧种养,保障提升、政务公开,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进行曲,已然敲响。中国引领世界的姿态,中国发展网络技术的思考,中国维护网络安全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