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方案设计

昊源煤矿位于新疆塔城托里县境内,西距塔城135公里。西南至托里县75公里东南至克拉玛依91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4°21′-84°30′,北纬46°08′-46°11′。矿井始建于1989年,于2002年建成试投产,矿井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 2004年生产原煤41.7万吨。现矿井开采的+600水平中央采区尚剩余储量140万吨左右,可以开采3.4年。为了保证矿井采区的正常接替,特编制+450中央采区设计。

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采区地表地形西高东低,为侵蚀堆积台地和丘陵,海拔高度+850-+760米,相对高差20-50米,地形坡度平缓。矿井南缘有铁厂沟河,年平均流量0.24-0.76m3/s。3-4月份为洪水期,枯水期为2-3月份和7-9月份,气候干旱,多风少雨,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地表有第四系潜水,埋深一般3-5米,采区开采标高为+600-+450米,开采范围西至Ⅱ勘探线,东至X堪探线向东500米。该采区上部是六斜采空区和+600中央采区,东翼、西翼、北部是未开采区。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煤系地层

该采区煤层分布于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中,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大断层,煤层呈向北倾斜,煤层倾角在23-47度,可采煤层为B9、B10、B11、B12、B13五层。煤层结构较复杂,普遍含1—3层(部分地段含有4层)夹矸,夹矸厚0.3—0.7米,由泥岩、碳质泥岩组成。煤层顶板多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

二、煤层和煤质

1、B13煤层:

B13煤层与B14煤层间距2.0-8.0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平均厚3.27米,煤厚尚稳定。煤层结构简单,仅个别点有0.16米的夹矸。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次之。煤层可采系数96%,厚度变导系数11%,属稳定煤层。

2、B12煤层:

与B13煤层间距3.0-7.0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平均厚3.08米。煤层在空间变化极小,结构复杂,两层薄夹矸。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煤层可采系数96%,厚度变异系数21%,属稳定煤层。

3、B11煤层:

与B12煤层间距26-32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钻探控制点5个,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平均厚3.36米,该采区煤层厚变化不大。结构较复杂,煤层夹矸厚度不大,多在0.26-0.79米之间,其岩性以炭质泥岩、泥岩为主。煤层顶底板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细砂岩。煤层的可采系数86%,厚度

变异系数45%,属较稳定煤层。

4、B10煤层:

与B11煤层间距5-15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煤层平均厚3.66米,煤层结构较复杂,一般均含夹矸2-3层夹矸厚度一般为0.3-0.7米,多为泥岩、炭质泥岩。煤层顶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粉砂岩等。煤层的可采系数为94%,厚度变异系数29%,属较稳定煤层。

5、B9煤层:

与B10煤层间距7-15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煤层平均厚度1.73米。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炭质泥岩次之,局部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等。可采系数80%,厚度变异系数51%,属较稳定煤层。

三、煤层顶底板

B13煤层顶板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

B12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

B11煤层顶底板岩石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细砂岩。

B10煤层的顶底板岩石也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粉砂岩等。

B9煤层顶底板岩石以泥岩为主,炭质泥岩次之,局部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等。

四、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大断层,煤层呈向北倾斜,

表1-1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倾角在23-47度,可采煤层为B9、B10、B11、B12、B13五层。煤层结构较复杂,普遍含1—3层(部分地段含有4层)夹矸,厚0.3—0.7米,由泥岩、碳质泥岩组成。煤层顶板多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

五、其它:

该采区各煤层煤质属长焰煤,部分为不粘煤,具有低硫、低磷、高磷,中灰、富灰中等发热量,适用于民用和动力用煤。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沼气量会逐渐增多。煤尘具有爆炸性,据实验报告,爆炸指数大于30%。

煤层的燃点验样试验结果,很容易自然发火,发火期夏季为2-3个月,冬季为5-6个月。

地温根据该地区勘探钻孔测定,地温梯度为3度/100米。

第三节水文地质

+450采区南缘地处铁厂沟河,煤层埋藏于地下水位之下,属裂隙冲水矿床,采区东部有丰富的第四系潜水,覆盖于煤层之上,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床,其中砂岩、砂砾岩及煤层都为含水层,层次更替频繁,无稳定的隔水层。矿井周边小煤窑积水及涌水量不详。矿井涌水量,根据地勘的水文地质资料与矿井现在每天排水量1200-1400m3/d,预测开采+450水平以上煤层时,最大涌水量为374.2 m3/h,正常涌水量为250m3/h。钻孔封孔质量基本合格。开采该采区必须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采掘。

第四节储量

1、采区开采标高为+600-+450米,开采范围西至Ⅱ勘探线,东至X堪探线向东500米。该采区上部是六斜采空区和中央采区,东翼、西翼、北部是未开采区。采区走向长度2000米(其中东翼1000米、西翼1000米),倾斜长233~319米,平均长276米,分三个区段开采(标高分别为+550、+500、+450),可开采煤层五层(B9、B10、B11、B1

2、B13)。

2、储量计算公式:Q=S*M*d :Q—工业储量(万吨):S—煤层斜面积(m2):M--煤层厚度(m):d—煤容重(t/m3)。

3、储量计算结果

(1)采区地质储量1033.5万吨。其中:

(a)B13煤层均厚为3.27米,容重1.24,工业储量223.8万吨。(b)B12煤层均厚为3.08米,容重1.24,工业储量210.8万吨。(c)B11煤层均厚为3.36米,容重1.24,工业储量230万吨。(d)B10煤层均厚为3.66米,容重1.24,工业储量250.5万吨。(e)B9 煤层均厚为1.73米,容重1.24,工业储量118.4万吨。

表1-2 储量计算表

(2)矿井风井、总回风巷(+450中央采区两条下山)保留永久煤柱煤量103.4万吨,可采储量930.1万吨。

第五节、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意见

1、勘探的钻孔布置稀少,煤层及构造控制程度不高。

2、水文地质属于复杂型,井田范围内的老窑井口均已封闭,缺少老窑井的资料,老窑积水情况不详。

第二章巷道布置

一、设计依据及原则

(一)设计依据

2005年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

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第九地质大队1985年提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铁厂沟煤矿详细勘探地质报告及各个煤层底板等高线储量计算图。

(二)设计原则

该采区主采煤层5层,分别为B13、B12、B11、B10、B9煤层。根据煤层层间距的具体情况,采取联合布置成双翼对称采区。

二、方案简述

方案—:在+600水平以两条岩石下山开拓。其中:一条为主皮带下山,按装大倾角皮带一部。另一条为轨道下山。两条下山均以-25度倾角施工

方案二:在+600水平以两条岩石下山开拓。其中:主皮带下山以-16.5度倾角施工,按装两部80皮带机(前期按装一部)。轨

道下山以-25度倾角施工。

方案三:在+600水平以一煤一岩两条下山开拓。机轨合一下山以-16.5度倾角施工,安装两部80皮带机(前期按装一部)。回风下山跟B11煤层施工。采区主要巷道开拓准备布置总工程量(表2-1);采区巷道及费用表(表2-2);采区施工进度及采区投产时间估算表(表2-3);采区损失量及回采煤量计算表(表2-4)。

表2-1 采区主要巷道开拓布置总工程量(方案三)

表2-4 采区损失量及回采煤量计算表(方案三)

三、方案比较

1、各方案优缺点比较(表2-5 )

表2-5 各方案优缺点比较表

2、各方案工程量及费用(表2-6)

表2-6 各方案采区主要巷道工程量及费用表

四、方案确定

根据以上的方案比较、决定选用《方案三》作为+450中央采区设计方案。即采用以一煤一岩两条下山开拓。机轨合一下山以-16.5度倾角穿岩层施工,安装两部80皮带机(前期安装一部);回风下山跟B11煤层施工。采区划分为+550、+500、+450三个区段。

采区开拓准备工程量:总计2092米。其中:岩巷1792米;煤巷300米。

第三章采煤方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一、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1、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2、回采工艺:西翼工作面炮采;东翼工作面普采。

3、顶板管理方法:全部垮落法。

二、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1、年工作日为300天,日工作制为“三八”式工作制,两班采煤一班检修,安排两个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

2、工作面生产能力

(1)、西翼炮采工作面平均长度60m,平均采厚2.6m,设计采煤工作面平均推进速度为1.7m/日,则

A西=60×2.6×1.24×1.7=329吨/日

(2)东翼机采工作面平均长度110m,平均采厚2.6m,设计采煤工作面平均推进速度为2.1m/日,则

A东=110×2.5×1.24×2.1=745吨/日

3、采区生产能力

A3=300K1〃K2ΣA=33.67万吨/年

式中A3一采区生产能力;万吨/年

300—年工作日

A一回采工作面产量

K1一工作面产量不均衡系数取0.95

K2一采区掘进出煤系数取1.1

ΣA一采区内同时回采工作面日产量之和;即:1074吨/日

根据计算采区生产能力为33.67万吨/年。

4、采区服务年限

采区服务年限=采区回采煤量/采区生产能力=21年

第四章采区生产系统及主要设备能力计算

一、采区生产系统

1、采区运输系统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下顺槽→区段运输石门→区段储煤井→+450中央采区机轨合一下山→+600运输联络巷→+600皮带运输上山→+600煤仓→+600运输大巷→主井→地面

2、采区运料系统

从地面→副井→+600运输大巷→+450机轨合一上车场→+450中央采区机轨合一下山→区段运输石门→采煤工作面上顺槽→工作面

3、采区排矸系统

掘进头→区段运输石门→+450中央采区机轨合一下山→+450机轨合一上车场→+600运输大巷→副井→地面→矸石山

4、采区供电系统

+600中央变电所→+450中央采区回风下山→+450采区变电所→+450中央采区机轨合一下山→各区段运输石门→各工作面移动变电站→各工作面

5、采区排水系统

+450泵房→+450中央采区回风下山→+450回风下山上车场→+600运输大巷→+600水仓→副井→地面

6、防尘系统

防尘水由地面沉淀池→付斜井→+600运输大巷→+450中央采区机轨合一下山→区段石门→采掘工作面

防尘水由地面沉淀池→付斜井→+600运输大巷→+450中央

采区回风下山→区段石门→采掘工作面

7、通风系统

主、副斜井→+600运输大巷→+450采区机轨合一下山→区段运输石门→运输顺槽→采煤工作面→回风巷→+450采区回风下山→B11回风上山→ +690总回风道→回风斜井→地面

二、采区供电设计

(1)原始资料

根据+450中央采区设计方案,该采区有二个工作面同时回采(一个机采、一个炮采)、2个煤巷掘进头、一个开拓掘进头。开采初期先安装+450采区变电所,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双回路电源,从+600中央变电所供出,高压电缆选择UGSP 3×70+1×16mm2、V22-6KV3×70mm2。

(2)+450采区变电所设计

+450采区变电所计划安装BPG23-6型高压防爆开关8台,另外预留一台高压防爆开关位置。

(3)采区供电负荷统计(表4-1)

(4)供电系统拟定

由于东、西翼同时开采,负荷集中。由+450变电所供电。高档普采面考虑一台KBSGZY-630/6移动变电站,炮采工作面的材料道和溜子道及其它场所负荷、用变电所一台KSJ-315/6变压器。采区下山皮带负荷由+645采区变电所提供。2个掘进工作面及一个开拓工作面、供电由+645采区变电所提供。

(5)高低压设备的选型

变电所高压开关选用武进矿用设备厂生产的BGP23-6矿用真

表4-1 采区供电负荷统计

表4-2 采区电气设备材料统计表

空配电装置,变压器选择KSJ-315/6油浸式变压器,移动变电站选择KBSGZY型移动变电站,低压开关选择DW80型矿用隔爆低压馈电开关、QBZ-120、225真空磁力起动器和QCZ83系列真空磁力起动器。

(6)高低压电缆的选择

高压电缆选V22-6KV 3×70m2,计2000m,用于+450采区变电所一、二段供电电缆。

机采工作面移变电高压电缆选用UGSP型矿用监视型屏蔽电缆,规格为3×70+1×16,计2000m。

低压电缆:660V供电系统选用MY型不延燃橡套软电缆。

(7)采区电气设备材料统计表(表4-2)

三、采区运输能力计算

1、煤炭运输能力

按采区最大能力即机采工作面生产时考虑,工作面选择SGW-250型刮板运输机,溜子道使用SZB-264/132转载机,SJ-800/2×40型带式皮带运输机,中央皮带运输下山使用SJ-800/2×40型带式运输机,其运输能力分别为500t/h、500t/h、400t/h、400t/h。

因煤机选用MLS-170型每小时割煤量375吨。

所以运输设备能满足采区设计要求。

2、辅助运输能力

+450中央采区机轨合一下山选用一部JD-55型调度绞车。按每钩三车计算,一钩循环T=T1+Q=330秒

式中:T1——车组运行时间,T1=L/V=300/1.14=263秒

Q——车组摘挂钩时间,取Q=67秒

则每小时运量为:3×3600/(330×2)=20(车)

每天按12小时走钩计算,则+450中央采区轨道下山辅助运

输能力为192车。+450中央采区轨道下山最大生产能力时考虑一

个机采工作面(15车)、2个煤巷掘进头(2×10车)和一个岩巷

头(80车)及其它车(25车),日需矿车约140车。故+450中央

采区轨道下山辅助运输能力满足要求。

四、采区排水系统能力

1、水泵排水能力的确定

QB=1.2Qr=1.2×250=300(m3/h)

QBM=1.2Qrm=1.2×374=448.8(m3/h)

2、水泵扬程的估算

HB=KHP=1.3×150=195(m)

3、水泵的选择

根据计算的QB、HB,选择效率较高的D280-43×5型水泵两台,一用一备。该水泵的额定流量280m3/h,扬程206m,另外预留

一水泵的位置。

4、管路的选择

由于采区涌水量较大,故铺设二趟管路。

排水管直径根据水泵选用出水管管径定。外径为212mm,内

径为200mm的无缝钢管。

五、采区通风设计

按照矿井生产能力,该采区将安排一机一炮2个回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为此,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计算采区需

风量。采区需风量为:

Q=(ΣQ采+ΣQ掘+ΣQ峒+ΣQ备+ΣQ其它)×K

=1513 (m3/min)

ΣQ采———采区内回采工作面风量之和 700m3/min

ΣQ掘———采区内掘进工作面风量之和 340m3/min

ΣQ峒———变电所等峒室风量之和 100m3/min

ΣQ备———采区内备用回采工作面风量之和 0m3/min

ΣQ其它———采区内其它风量之和 70m3/min

K ———矿井通风系数取1.25

六、采区需水量计算

1、净化水幕用水量 Qj

Qj=qj×sj×n

式中:

qj--------单位巷道断面净化水量 qj=0.61L/min

sj--------巷道断面 m2,该采区巷道平均断面8.5m2计算.

n--------采区内净化水幕总数,2条下山、2个回采面、2个掘进头,共8道。

Qj=1.61×8.5×8=41.5(L/min)

2、湿式打眼用水量

Qy=ny×gy×ay L/min

式中:

ny------工作面同时打眼机具数,该采区共有8台机具。

gj------每台机具用水量,取3L/min

ay-----同时打眼系数,取0.9

Qy=8×3×0.9=21.6(L/min)

3、放炮作业喷雾洒水用水量

Qp=ap× Ap× qp /tp L/min

式中:

Ap-----工作面循环出煤量,2个采煤工作面平均取1000吨/循环;掘进工作面平均取15吨/循环。

qp-----吨煤洒水量,取15L/T

tp------放炮作业时间,取tp采=240min;tp掘=60min。

ap-----备用西数,取1.1

Qp=1.1× 1000×15/240-1.1×15×15×4/60

=52.25(L/min)

4、采煤机喷雾洒水用水量,Qt

QT=qt× qm =V× B× H×r ×qm

式中:

qt-----每分钟割煤量 6.25T/min

qm----吨煤洒水量,取25L/min

V------采煤机牵引速度,取4.5m/min

B------采煤机截深取0.6m/min

H------采高 2.5 m

r-------煤的容量取1.24t//m3

则:Q机=4.5×0.6×2.5×1.24×25=209.25 L/min

5、其它用水量按经验取

①每个转载点喷雾水量QL=5L/min,采区内共有12个转载点;

即ΣQL=12×5=60(L/min)

煤矿采区设计样本

前言 主要叙述矿井概况、开拓方式、通风方式、开采状况及本采区设计依据。 (前言单独一页)

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一、采区范围: 说明采区所在的水平,采区四周边界,采区走向长度、倾斜长度、采区面积、开采上、下限标高。 二、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说明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三、地面位置及建筑物: 采区对应的地面位置、区域、地形地貌、水系、地面积水范围及区域内的建(构)筑物,开采后对地面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破坏程度及应采取的措施。 四、区内钻孔情况: 概述区内钻孔的数量、封孔质量、可利用程度等。 区内钻孔特征表 第二节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特征 一、煤层赋存情况:

概述煤层赋存情况并填下表: 煤层赋存情况表 煤层特征表 煤层工业指标表 二、煤层顶底板特征: 分煤层详述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颜色、结构性质等。 第三节采区储量分析 分析计算采区及各煤层工业储量、可采储量等。

采区储量汇总表 第四节地质构造 分析采区范围内及其周围的构造分布情况,包括断层的产状、性质、揭露控制程度以及对开采的影响程度等。 断层特征表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实见水文地质: 叙述已开拓、开采的相邻采区、相同煤层实见水文地质及水害情况。 二、主要含水层及地质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1、说明主要含水层及其主要特征(指从第四系至奥灰对采区涌水有影响的含水层)。 2、主要构造水文地质特征

三、安全隔水层厚度: 计算受水威胁采区掘进巷道安全隔水层厚度。 四、突水系数计算: 采用公式:Ts=P/(M-Cp-Dg) 式中:Ts—突水系数(MPa/m); 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 M—隔水层厚度(m); 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 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矿压破坏深度Cp:七层煤按11m,正常块段八层暂按12m,九层暂按10m,十层暂按8m。 受多个含水层威胁的,要分别计算突水系数。 根据突水系数划分受水威胁块段范围,确定正常块段突水系数大于0.1 MPa/m和复杂块段突水系数大于0.06 MPa/m的上限标高。 五、断层防水煤柱: 断层防水煤柱的留设,要符合《水文地质规程》的有关规定要求,需要计算的煤柱,要有计算过程(与采区地质说明书相符)。 六、采区涌水量: 采区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要与已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提供的数据一致。最大涌水量要有计算过程。 七、防治水建议及措施: 包括整个采区防治水及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管理措

弘利煤矿东采区设计说明书

弘利煤矿东采区设计说明书 前言 国际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弘利煤矿位于阿克地区拜城县城北24km处。距阿克市163km,距库车县城116km,距南疆铁路库车站110km,矿井有柏油路与拜城县城直接相连,交通便利。 国际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弘利煤矿为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十五”规划9万吨/年生产能力改扩建矿井,2005年1月矿井委托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并通过专家审查。目前矿井已通过验收,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 矿井采用混合斜井开拓,目前矿井生产水平为一水平,井底水平标高为+1915m,生产采区为中央采区,共布置有两条井筒,即混合斜井和中央采区回风斜井。混合斜井采用单钩串车提升,主要承担煤炭、矸石提升、运送设备、材料和人员任务,作矿井进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中央采区回风斜井作矿井回风井,并兼作矿井一个安全出口。目前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完善,中央采区即将回采完毕,为保证矿井采掘接续,决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东采区设计。 受国际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弘利煤矿委托,我院承担该矿东采区设计的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定》及相关法律法律要求进行本次采区设计。设计要求矿井合理安排东采区工程施工进度,以保证采区接续要求;中央采区回采完毕后,东采区方可进行回采,严禁矿井两个采区同时生产,严禁矿井超通风能力生产。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第八地质大队2002年6月编制的《拜城县温巴什煤矿东竖井生产地质报告》及国土资源厅新国土资储认[2002]116号对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新国土资储评审[2002]060号对该报告评审意见书; 2、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2005年1月18日对《拜城县温巴什煤矿东竖井生产地质报告》资源储量重新分割的说明; 3、《国际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弘利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代可研)》、《安全专篇》、《设计变更》; 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分院2007年8月编制完成的《国际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弘利煤矿开采煤层瓦斯抽放设计》; 5、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采矿许可证; 6、《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 7、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提高矿井机械化开采水平,改善井下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2、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设计针对井下煤层开采条件及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3、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各项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4、贯彻改革精神,在公共设施方面,本着高能低耗,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环保的原则。 5、优化井下开拓布署,减少井巷工程量,多做煤巷,少做岩巷。力求低投入高产出。 6、尽量利用矿井现有生产、生活系统及设施。

推荐-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品 精品001

10级采矿工程专业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号:120XX020XX34 姓名:刘洋 班级:采矿工程<5、6>班 指导老师:王文 设计成绩: 设计时间:20XX-10-22---20XX-11-8

目录 一、带区巷道布置 1、带区概况 (3) 2、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3) 3、带区的再划分 (6) 4、确定采区内巷道布置 (8) 5、确定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推进终点位置 (12) 6、确定通风布置系统煤层通风系统 (12) 7、带区车场路线设计 (13) 二、采煤工艺设计 1、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4) 2、工作面主要机械设备 (15) 3、采煤机工作方式 (16) 4、工作面的支架方式 (17) 5、超前支护方式和距离 (18) 6、校核支架的强度和高度 (18) 7、工作面合理长度的验证 (21) 8、循环方式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23)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8)

一、带区巷道布置 1.1 带区概况 本采区为某矿第二水平第四采区,其中二采区已采,六采区未采。上部标高-150m,下部标高-300m。本采区构造简单,单斜构造,煤层为厚煤层,煤层埋藏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中硬,煤层厚度4.5m,煤的密度为1.35t/ m3,煤的密度为1.35t/ m3,自然发火期为3-12个月。采区走向长度20XXm,倾斜长度1200m,煤层倾角为7.5°,采区生产能力自定。 运输方式:大巷运煤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1.5t固定式矿车,10t架线电机牵引。 瓦斯等级:瓦斯相对涌出量 5 m3/t,为低瓦斯矿井。 图1 煤层柱状图 1.2 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1.采区工业储量

煤矿建设采区接替井巷工程议标文件(样本)

六号煤层采区接替井巷工程 议标文件 文件编号: *******************煤矿 年月日 第一章投标须知 一、议标与建设单位:********煤矿

二、工程名称:六号煤层采区接替井巷工程 三、工程地点:********** 四、工程内容: 井巷工程量*****m(其中岩巷*****m、半煤巷******m、煤巷******m,巷道规格、支护方式等见工程设计图)、铺轨*****m(其中双轨******m)。 如遇设计更改,以实际工程量为准。 五、承包方式: 除井下施工用轨道、提升系统、压风机、局扇、风水管路、监测监控系统由建设方提供外,其余采用包工包料。 施工单位用电按表计量收费,公共部分按设备功率计量收费。 六、质量验收标准: 按《贵州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二级标准进行验收。 七、投标单位资质等级 矿建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以上资质。 八、投标方须在投标前缴纳投标保证金:**万元(人民币),图纸保证金:*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由中标单位交纳。未中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结果公布后七个工作日内无息退还;中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后自动转为履约保证金,合同履行完毕后无息退还。

未中标单位的图纸保证金,图纸交还后与投标保证金一起无息退还;中标单位的图纸保证金,在中标结果公布后七个工作日内无息退还。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1.中标单位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签署施工合同; 2.中标单位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进入施工现场。 九、投标费用 1.投标方需缴纳议标文件费200元、评标费300元; 2.投标单位中标后,领取中标通知书时须缴纳中标服务费人民币万元,合同签定后七个工作日内须交纳安全保证金30万元。 以上款项由建设单位开具收据。 十、勘察施工现场及答疑时间 年月日点至日点。交纳图纸保证金、议标文件费、评标费后,同时领取图纸及议标文件。 答疑地点:施工现场(********) 联系人及电话:****** 十一、投标文件份数 一份正本,二份副本;施工组织设计三份。 十二、投标文件递交地点 开标现场。 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时,同时提交相应资格文件。企劳部

参考首采区设计说明书2

**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煤矿首采区开采设计 作者:***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概述 (3) 第一节矿井自然状况及资源条件 (4) 第二节矿井设计及生产概况 (7) 第二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0) 第一节采区概况 (10) 第二节采区地质情况 (10) 第三节采区煤层特征及储量 (12) 第四节采区水文地质情况 (13) 第三章采区设计方案 (16) 第一节采区设计方案 (16) 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 (16) 第四章采区开拓 (19) 第一节采区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采区工作面个数 (19) 第二节采区准备与回采 (19) 第五章采区各生产系统及主要设备 (25) 第一节采区运输与提升系统 (25) 第二节采区通风与降温系统 (32) 第三节采区排水系统 (37) 第四节采区供水、注浆及压风、注氮系统 (39) 第五节采区供电系统 (49) 第六节采区监测监控与通信 (51) 第七节避灾路线 (53) 第六章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4) 第七章采区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55) 第八章采区矿压及冲击地压观测设计方案 (60) 第九章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64) 第一节劳动定员 (64) 第二节劳动生产率 (68)

前言 ****煤矿西约30km处,行政区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镇管辖,是设计年产12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与2009年9月1日动工建设,预计2011年9月1日正式投产,建设工期24个月。井田内含有可采煤层一层,即A1煤层,A1煤层平均厚度,南北走向,矿井共分两个水平,六个采区,即+1200m水平和+750m水平, 11、12、13、14、21、23采区,11采区是矿井首采区,首采区分南、北翼生产,片盘斜井开拓,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均可作为首采区内的三条上山使用,系统简单,投产快。 一、设计基础资料及依据 1、**煤矿首采区地质说明书及附图。 2、**煤矿勘探地质报告及三维地震地质报告。 3、**煤矿初步设计。 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煤矿设计和建设的规程规范文件。 二、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煤矿周边现有煤矿的生产状况,在对矿井现有资料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地质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力求实现采区高产、高效,体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矿井将来稳定高产高效打好基础。

某矿炸药库设计使用说明

赵楼矿井下爆炸材料库设计说明书 一、矿井概况 根据已批准的**体规划,本矿井井田边界为东起**断层…..矿井设计规模…Mt/a,年工作日330天,每天三班作业,净提升时间为16h,矿井劳动定员为….人。 二、设计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中的有关规定; 2、《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1999)中“井下爆炸材料库”的有关规定,《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MT/T5026-1999); 3、《采矿设计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4、矿井机械化程度,日炸药消耗量和日雷管消耗量; 5、井下爆炸材料库围岩资料; 6、井下爆炸材料库所在区域巷道关系及井上下关系对照图。 三、爆炸材料库服务区域 该爆炸材料库为新建矿井永久性爆炸材料库,由于矿井开拓形式考虑工业场地压煤量少、井下勘探程度及地层地质的原因,所以初步设计选定井口及工业场地位于构造验证孔附近,造成井下爆炸材料库可直接服务区域主要为矿井一采区,距离超过2.5km以后应在适当位置建立火药发放硐室,以方便使用。但井下永久炸药库仍可作为井上下炸药的主要中转站继续使用。 四、爆炸材料库类型

根据井下巷道的布置关系及库房周围的巷道及地质状况,设计推荐采用壁槽式布置,该布置形式由于将爆炸材料分散储存,巷道布置较硐室式要求稍低,易于在满足规程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布置。 五、爆炸材料库容量选择依据 根据矿井..Mt/a的设计年产量,普掘工作面将是矿井投产后的爆炸材料主要消耗地点,根据初步设计,矿井后期考虑8个普掘工作面和4个综掘进工作面。1个普掘工作面的炸药消耗量按每日两茬炮,日进尺3.6m计算,每炮进尺1.8m。掘进断面按平均22m2计算,每次爆破平均消耗炸药45~50kg,取48kg;消耗雷管约100发,则一个工作面日均消耗炸药48×2=96kg,消耗雷管约100×2=200发。8个普掘头用炸药量约96×8=768kg, 消耗雷管约200×8=1600发。同时,考虑到煤矿的井下断层较多的实际地质条件,综掘头过断层时用药平均按普掘头的0.2倍计算,则4个综掘头日均消耗炸药量96×0.2×4=76.8kg, 消耗雷管约200×0.2×4=160发。 3天炸药消耗量:(768+76.8)×3=2534.4kg 10天雷管消耗量:(1600+160)×10=17600发 六、井下爆炸材料库位置选择 根据开拓部署及矿井初期投产安排,设计将爆炸材料库位置选择在井底车场附近,并尽量靠近一采区。 七、主要技术要求 1、布置形式 本爆炸材料库采用壁槽式布置,右侧回风、左侧进风,回风道连

2020年(冶金行业)镇雄县煤矿采区设计(样本)

(冶金行业)镇雄县煤矿采区 设计(样本)

镇雄县河对门煤矿52采区设计 第2页 镇雄县 刘家坡煤矿 采 区 设 计 说 明 书 工 程 编 号: 2009001 核定生产能力: 5.0万t/a 设计单位(盖章):镇雄县刘家坡煤矿 项 目 负 责 人: 施世全 赵剑锋 煤 矿(盖章):镇雄县刘家坡煤矿 矿 长: 李贤宽 总 工 程 师: 陈传新 二00九年八月十五日 参与设计人员名单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矿井概况 (7) 第一节概况 (7) 第二节矿井地质 (11)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23) 第四节煤矿生产各系统现状、能力及安全管理情况 (31) 第五节采区划分情况 (37) 第二章52采区地质情况 (41) 第一节采区概述 (41) 第二节采区煤层及顶底板特征 (42) 第三节采区地质构造 (44) 第四节煤质瓦斯煤尘 (45) 第五节采区水文地质特征 (46) 第六节采区储量 (48) 第三章采区布置 (50) 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定 (50) 第二节技术经济比较 (54) 第三节采区布置形式 (56) 第四节采区主要巷道位置的确定依据 (57) 第五节主要系统布置 (57) 第六节采区车场设计 (59) 第七节采区巷道服务年限、主要断面、支护方式 (59) 第四章采区生产系统设计及设备 (63)

镇雄县河对门煤矿52采区设计 第一节采区概况 (63) 第二节开拓系统 (63) 第三节采煤方法 (64) 第四节提升运输系统 (68) 第五节供电系统 (68) 第六节排水系统 (72) 附:采区生产设备配备表4-1 (72) 第五章安全设施设计及安全措施 (74) 第一节通风系统 (74) 第二节安全监控系统 (91) 第三节通讯、防尘、防灭火系统 (93) 第四节压风系统及避难硐室 (93) 第五节矿山救护及避灾路线 (95) 第六节安全技术措施 (97) 一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97) 二综合防尘措施 (99) 三消防灭火措施 (99) 四水害防治措施 (103) 五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03) 六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108) 七胶带输送机事故防治措施 (110) 八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111) 附:采区安全及应急救援设备配备表 (113) 第六章采区接替和施工设计 (115) 第一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15) 第二节采区内各区段采掘接替计划及工作面开采顺序 (116) 第三节生产能力验证及三量平衡管理 (117) 第四节采区施工计划 (119) 第五节采区巷道施工和掘进费用计算 (122) 第2页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井巷工程 课 程 设 计 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设计目的: ⒈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 使其理论联系实际。 ⒉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和运用科技文献资料、正确编写专业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⒋熟悉煤炭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等, 充分开发智力潜力, 建立全面经济观念, 为毕业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采用标准: 本次设计依据《井巷设计基础》、《煤矿安全规程》及《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内容: ⒈巷道断面设计 首先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并进行风速验算; 其次, 根据支护参数, 计算出巷道的设计掘进断面尺寸, 并按允许的超挖值, 求出巷道的计算掘进断面尺寸, 然后布置水沟和管线; 最后, 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 编制巷道特征和每米工程量及消耗量表。 ⑴钻眼爆破工作 ①爆破后所形成的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光面爆破要求巷道超挖不大于150毫米,欠挖不得超过质量标准的规定。 ②爆破的岩石块度应有利于提高装岩生产率(一般不大于300毫米);有时还要求堆积状况便于组织装运和钻眼与装岩平行作业。 ③爆破后围岩震裂较小,不崩倒棚子和损坏设备。 ④爆破单位岩石所需炸药和雷管的消耗量低,钻眼工作量小,炮眼利用率

要达到85%以上。 (2)施工组织与管理 内容: 概论、矿井的基本情况,矿井建设的准备工作,矿井建设的施工程序,列表详细阐述,确定井巷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管理: 推行招标承包制和积极展开建设监理工作,深入了解招标投标方式与技术程序,加强设计管理,建立修改设计管理制度,加强材料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管理和建立技术档案,做好隐蔽工程的原始记录和工程验收工作,切实做好劳动力的培训与调配,切实做好工作平衡,认真抓好”概算、预算、决算”工作。 (3)安全生产 包括: 开采水平巷道、井巷的维修、通风、安全监测、爆破材料的储存、井下放炮、平巷运输,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安全出口。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至少有两个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道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为建成两个安全出口的不沟。 目录 第一章巷道断面设计 (3) 第一节巷道断面选择及其它计算 (4)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9) 第二章钻眼爆破设计 (11) 第一节炮眼布置图 (11)

最新吕沟煤矿采区设计说明

吕沟煤矿采区设计说 明

河南煤化集团 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矿 81采区设计说明书 编制人:曹远锋 总工程师:赵少亭 矿长:郭金旺

吕沟矿81采区设计审批审批意见

目录 第一章设计依据 (1) 第二章矿井概况 (2) 1、矿井现生产采区情况 2、新采区、新水平情况 3、开采81采区的必要性 第三章 81采区概况 (3) 第一节采区位置及范围、储量 (3) 1、采区位置及范围 2、地面情况及受生产影响程度 3、采区储量 第二节地质勘探情况 (4) 第三节地层及标志层 (4) 1、地层 2、主要标志层 第四节地质构造 (3) 第五节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 (3) 1、81采区水文特征 2、81采区主要充水因素 第六节煤层赋存特征 (6) 1、煤层赋存特征 2、瓦斯 3、煤尘 4、煤层自燃 5、地温 第七节地表特征 (7) 第八节煤质 (7) 第九节采区存在问题及建议 (7) 第四章采区设计方案的确定 (7) 第一节方案的提出、确定 (7)

1、设计方案 2、方案对比与确定 第二节设计方案 (13) 1、设计原则 2、巷道布置 3、主要巷道设计 第三节工程量、工期及初期投入预算 (17) 1、工程量 2、工期 3、初期投入预算 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工艺、设计能力、服务年限 (16) 1、采煤方法 2、采煤工艺 3、采区设计能力 第六章采区安全生产系统 (19) 第一节主运输系统 (19) 1、主运输路线 2、采区运煤设备选型: 第二节辅助运输系统 (24) 1、巷道原始参数 2、基本参数选择: 3、选型计算 第三节排水系统 (25) 第四节通风系统 (25) 1、矿井通风现状 2、通风线路、风量配备 3、81采区通风容易时期 4、81采区通风困难时期 第五节供电系统 (37) 1、采区基本情况

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煤矿开采毕业设计 说明书

第一章矿(井)田地质概况 1.1 矿(井)田位置及交通 1.1.1 交通位置 王家山煤矿位于靖远县城北约60km, 宝积山矿区西北约10km, 行政区划属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和东升乡管辖。面积约 8.3421km 2,地理坐标为:东经104 ° 48 ‘06 〃?104 ° 53 ‘12 〃,北纬 36 ° 5135 〃?36 ° 5314 〃。 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王家山煤矿的采矿权, 国土资源部12 月26 日颁发了采矿许可证, 开采深度标高为效期 自12 月至12 月。 1780 —850m, 有 王家山煤矿西北距国道(积山)线的长征车站接轨专用线。矿区内的公路、 309 线约2.5km 。铁路由白(银)?宝, 经旱平川、水泉, 至煤矿工业广场有简易公路纵横交错, 交通甚为方便。交 通位置如图 1.1

图1.1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干旱区,地形复杂。地形陡峻,最高点位于枸条岘, 标高2021.7m, 最低点位于下红湾,标高1815.0m, 相对高差 206.7m,水洞沟以西基岩裸露,属剥蚀构造地貌,王家山向斜两翼 形成相向的单面山着向斜的倾没, 岩层逐渐被黄土覆盖; 水洞以东主要为黄土丘陵区, 相对高差较小,一般20?50m。 由于沿张性构造裂隙易于向下切割侵蚀故横向沟谷发育。随

1.1.3 气象及水文情况 矿区气候属内陆半沙漠干旱气候 ㈠气温:月平均-9?24 C ,最低-18?23 C ,最高达35?38 C , 年平均7.9?9.2 C。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春、夏、秋季昼夜温差10?16 °C ㈡降水量:年平均量在187 ?374mm 之间, 平均250mm 左右. 多集中于7、8、9 三个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50?60%, 常形成暴 雨。 ㈢蒸发量:年平均1439 ?1782mm, 平均1655mm, 为降水量的 6.6 倍。 ㈣湿度:年平均55 ?64%, 4、 5 月份最干燥, 为41 ?60%, 7?11 月份湿度在58?75% 之间。 ㈤风向:除夏、秋季有东南风外, 其它时间多西北风, 风力2? 4 级, 最大达6?8 级, 全年平均风速 1 ?1.4m/s 。 ㈥每年11 月至次年 3 月为冻结期, 最大冻结深度93cm 。 区内无常年流水, 仅有两条砂河在每年7?9 月雨季期间山洪暴发才有短暂的暂时性流水。一条是苦水峡砂河, 发源于矿区东南部的小井子沟, 由南向北穿过矿区中部, 经胶泥崖村、大红沟、北滩, 与咸水河汇合, 至中卫注入黄河; 另一条是孔家沟砂河, 由李家坪向西流经矿区南侧, 在33、 107 号孔附近折向西南, 经石碑 子沟、旱平川, 流入黄河。 矿区以南的变质岩裂隙水沿F1 断裂带溢出, 在苦水峡砂河上游形成水质良好, 但水量甚小的上升泉, 最小涌水量0.175L/S, 最大涌水量为 1.112L/S 。由于受F1 断裂带中断层泥的阻滞, 进入孔 家沟砂河后形成地下潜流,潜水面深3?10m,对河床中分布的各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样本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 一、设计原则 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范。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 保证设计质量。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范等。 ㈢其它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 如采掘工程平面图, 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 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 其它专项设计, 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

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 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 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 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 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 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内容 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云南省小型煤矿( 井工、露天) 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 试行) 》、《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内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GB/T50554- ) 等的要求, 说明书主要内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 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

采区设计

萍乡市青山朝阳煤矿东441采区设计说明书 编制:廖水萍 总工程师:邹元江 矿长:邱灿群 编制日期:2017年3月

目录 第一章采区概况与地址特征 (3) 第一节采区概况 (3) 第二节采区煤层及其顶底板特征 (3) 第三节采区地质构造 (4) 第四节煤质、瓦斯、煤尘 (4) 第五节水文地质条件 (5) 第六节采区储量计算 (6) 第二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7) 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7) 第二节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7) 第三章采煤方法及采区参数的确定 (8) 第一节采煤方法选择 (8) 第二节采区参数的确定 (9) 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 (10) 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初选及可行性方案确定 (10) 第二节采区工作面配备及生产能力验算 (11) 第五章采区运输系统 (12) 第一节采区运输系统 (12) 第二节通风系统 (12) 第三节供电系统 (14) 第四节排水系统 (14)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15) 第七章采区技术经济指标 (17)

第一章 采区概况与地址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采区位置与邻近关系 本采区位于-240m(四水平)顶板运输大巷以东穿层石门处,西起本矿老塘边界,东至保安煤柱线,上至-200m(老四层)老塘区边界,下至-240水平(煤层大巷底板)。本采区走向长72米,倾向长40米。开采四煤层,煤层走向NE,倾向SE,倾角70°,采区四邻关系:采区西翼为本矿回采区,再其上(-75)为长旺煤矿已采区。东翼为铁路保安煤柱,-72以上为已采区,下部为未开拓区。采区地面状况: 地面为山岭地带,植被茂盛,地面标高+105至+150m,采区以东50米处有萍乡西站至青山矿铁路专用线,由东向西穿过,紧挨专用线,(位于柑子坡东段)有一小河由西向东南流入萍水河。 第二节采区煤层及其顶底板特征 一、煤层 采区主采四煤层,煤层黑色半亮型、半金属光泽、硬度中等,块煤断口呈阶梯状断口,并见呈丝状原生构造,煤层结构较简单,主要夹1-3层0.10~0.35米粉砂岩或泥岩夹矸,局部可见含菱铁质砂岩夹矸,厚0.15~0.25米,夹矸多呈层状分布,有时透镜状,连续性不强。

南岔煤矿设计说明书

前言 一、概述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3号“关于忻州市宁武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同意以山西忻州神达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兼并重组山西宁武泰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宁武南岔煤业有限公司2处地方煤矿整合为1处,关闭山西宁武新堡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1月1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换发采矿证(证号:C1400002010011220053745),井田面积5.6532km2,批准开采2号、3号、5号煤层,生产规模1.20Mt/a。 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依据 1.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7]35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集团公司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2.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晋政发[2008]23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3.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函[2008]168号文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流程图》的通知; 4.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晋政发[2009]10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 5.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办理兼并重组整合煤矿证照变更手续和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 6.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11]12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确保圆满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通知》;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井田位置及交通 1. 井田位置 门克庆井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境内,鄂尔多斯呼吉尔特矿区的中部,行政区划分别隶属乌审旗图克镇、伊金霍洛旗台格苏木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09°25′35″~109°31′00″ 北纬: 38°52′21″~ 38°59′00″ 井田范围:按鄂尔多斯呼吉尔特矿区总体规划,门克庆井田境界由原门克庆井田和陕汉毛利井田合并后范围为准,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各拐点坐标见表1-1-1)。井田北与葫芦素井田毗邻,西与梅林庙井田相接,南与母杜柴登井田为邻,东与二号勘查区西部边界相接。井田东西宽约7.6km,南北长约12.3km,井田为一规则的长方形,面积约94.95km2。 2. 井田交通 井田交通方便,东部有包(头)~神(木)铁路、正建的新包(头)~西(安)铁路和210国道(包头~南宁)呈南北向通过;紧邻井田西部边界外有规划的矿区铁路、矿区公路呈南北向通过。井田距210国道约23km,有乡村公路相通。沿210国道向北约130km可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向南约60km 可达陕西省榆林市。 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政治、经济、文化、通信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主要的铁路和公路均在此交汇,南北向有210国道(北京~南宁)、213省道(包头~府谷)、包神铁路(包头~神木)、拟建的包西铁路(包头~西安)通过,东西向有109国道(北京~拉萨)通过。东胜区北距包头市108km,南至包神铁路大柳塔车站78km,西距乌海市360km,东抵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245km。 表1-1-1 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 本井田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为煤炭外运及生产所需设备、材料物资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 井田交通位置见图1-1-1,井田在矿区中的位置见图1-1-2。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之东南部,区域性地表分水岭“东胜梁”的南侧为毛乌素沙漠的东北边缘地带。井田内地形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

采区设计说明书示例

目录 1. 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 1.1采区概况 (1) 1.2采区地质概况 (1) 2. 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2) 2.1储量 (2) 2.2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 3.采区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的选择 (3) 3.1采准巷道布置方案的提出 (3) 3.2采准巷道布置方案比较 (3) 4、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5) 4.1采煤方法 (5) 4.2回采工艺 (6) 5、采区生产系统和主要机械设备选型 (8) 5.1、液压支架 (8) 5.2、采煤机 (8) 5.3、刮板输送 (8) 5.4、转载机 (9) 5.5、破碎机 (9) 5.6、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9) 5.7、乳化液泵 (9) 5.8、回柱绞车 (10) 5.9、水泵 (10) 5.10、移动变电站 (10) 6、通风与安全 (10) 6.1、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10) 6.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 (11) 6.3、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12)

6.4、采区总需风量 (12) 7、巷道断面的选择 (14) 7.1、煤层运煤平巷 (14) 7.2、煤层运料平巷 (15) 7.3、阶段运输斜巷 (15) 7.4、阶段回风斜巷 (16) 7.5、采区煤仓 (17) 8、采区生产系统 (18) 9、采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劳动组织表 (19)

1.带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1采区概况 本带区为某矿的一个接替采区,采区走向长1520m,倾斜长度980m,其面积为2430000m2。 该带区东以井筒煤柱为界,西以平安二号断层为界,上部水平是+420m,下部水平为+300m。 1.2采区地质概况 1.2.1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简单,无褶曲、断层和火层岩侵入。煤层顶底板岩性稳定。该带区的煤层平均倾角为6°,为进水平煤层。 1.2.2煤层 本采区可采煤层为两层煤,第一层煤厚4.3米,顶板为砾页岩,底板为砂页岩;第二层煤厚4.2米,顶板为页岩,底板为中砂岩。两层煤均属于厚煤层,煤层在井田范围内是比较稳定的,变化较小,规律性强。如图:

煤矿新井设计说明

摘要 本设计矿井为XX 市某煤矿新井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服务年限62.85a。根据设计要求,井田的工业资源储量为15751.59万吨,可采储量为105.58Mt。井田走向长8km,倾斜长5km,煤层平均倾角15°,属于缓倾斜煤层。 本设计矿井采用双立井的开拓,单层大巷布置方式。共划分十一个采区,其中首采区为211采区,布置一个工作面同时生产。采煤工艺为综采,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年工作日为330d,采用“三八”工作制,工作面长为180m,截深0.865m,班进两刀,第三班检修。 由于井田走向较长,且为缓倾斜煤层,以及煤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决定本井田全部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开采。 主井装备:12t箕斗,钢丝绳罐道,箕斗由四根钢丝绳提升。副井采用1.5t罐笼提升。副井采用一套为1.5t矿车单层单车双罐笼提升设备,槽钢组合罐道。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关键词:立井;上山开采;大采高;单巷掘进;中央分列式 Abstract design of mine for XX in some mine Nii design, the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2Mt/a, length of service 62.85a.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Ida industrial resources reserves 157515900 tons, recoverable reserves is 105.58Mt. Ida to long 8km, long 5km tilt, the average coal seam dip 15 °, which belongs to the gently inclined seam. The design of double shaft mine development, single lane layout. Is divided into eleven districts, one of first mining area of 211 mining area, layout of a working face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Mining technology for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roadway using belt conveyor coal. Years working for 330D, use "three eight " working system, working face length is 180m, cutting depth 0.865m, class two knives, third class maintenance. Due to long Ida, and gently inclined seam, and the seam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decided the Ida all used to long wall mining mining. Main equipment: 12t skip, wire rope guide, skip the four wire rope hoist. Auxiliary shaft cage hoisting by using 1.5T. Auxiliary shaft adopts a set of

年产100万吨煤矿西一煤采区设计说明书 精品

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阳三矿西一七煤采区设计 说明书 设计能力:年产100万吨 矿长: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红阳三矿

参加设计人员

前言 红阳三矿于1991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投入试生产,2000年12月27日正式移交生产。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 矿井为立井单水平开拓,现有的生产采区为北二上、下采区。准备采区为西一采区和南一采区。 本次的采区设计只作7煤层的设计,由于3煤层可采范围小,12煤层在本采区内以-1000米等高线为界,开采范围小,储量少,将来可以利用北二上、下采区系统联合开采,所以此次采区设计只作七煤的设计说明书。 本次设计主要依据: 1、原东煤公司煤田地质局一O三勘探队编制的《红阳煤田三井精查地质报告》; 2、红阳三矿地测科编制的《西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3、《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及公司和矿有关指示精神。

目录 1.地质概况 (1) 1.1地层 (1) 1.2构造 (2) 1.3煤层与煤质 (3) 1.4水文地质 (5) 1.5瓦斯、煤尘、煤自燃倾向和地温 (6) 2.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 (8) 2.1储量 (8) 2.2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 2.3工作制度 (8) 3.开拓与开采 (9) 3.1开拓方式与开拓系统 (9) 3.2掘进方式 (9) 3.3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 9· 4.设备选型及计算 (12) 4.1工作面设备选型 (14) 4.2采区运输设备能力校核 (15) 5.采区通风 (18) 5.1概况 (18) 5.2通风系统 (19) 5.3采区风量计算 (19)

XX煤矿评估报告(模版

内部资料 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现场评估报告Degree of Coal Mine Safety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 Safety T echnology Center of Shandong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 Bur eau

煤矿预填写内容要求: 1、按照以下章节分项填写,细分项可按照本矿情况酌情增减,生产系统内容尽量详实,管理内容尽量简化,不要填写科研内容; 2、按照省局要求,预填写的评估报告页数不要少于220页; 3、煤矿需准备好相关电子版文档(详见:煤矿需要准备的资料)。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评估对象及依据 一、评估对象 二、企业简介 三、评估主要依据及相关资料 (一)法律、法规 (专家组填写) (二)基础资料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XXXX年) 2、生产能力核定报告(XXXX年) 3、《XX煤矿近期安全评价报告》

4、XXXX年度山东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汇总表 5、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表 6、煤炭自燃倾向鉴定报告表 7、煤层自燃发火期鉴定报告 8、煤层及顶底板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与冲击倾向性鉴定报告 9、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XXXX年) 10、煤矿救护技术服务协议书(XXXX年) 11、运河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工种操作规程汇编 12、主要设备、设施、部件检测检验报告 13、矿井机械、电器设备(部分)产品合格证、隔爆合格证、煤安标志 14、井上下对照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供电系统图、排水系统图、监控系统图、防尘管路系统图、通讯系统图、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措施及其它相关文件 15、矿井应急救援预案(XXXX年) 16、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XXXX年) 17、其它有关资料

采区设计编制的内容

采区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采区设计说明书,采区设计图纸。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1)采区设计说明书应说明: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及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可采煤层埋藏的最大垂深,有无小煤窑和采空区积水;与邻近采区有无压茬关系等。 (2)采区所采煤层的赋存情况(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层数、层间距离、夹矸层厚度及其分布,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及其厚度等)及煤质。 瓦斯涌出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瓦斯涌出量及确定依据;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情况等。 水文地质: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况变化规律;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断层导水性;现生产区域最大及正常涌水量,邻近采区周围小窑涌水和积水情况等。 煤层及其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说明对地质资料进行审查的结果,包括资料的可靠性及存在的问题。 (3)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高级储量所占的比例,计算采区服务年限并确定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目。 (4)确定采区准备方式。区段和工作面划分、开采顺序,采掘工作面安排及其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料、通风、供电、排水、压气、充填和灌浆等)的确定。当有几个不同的采区巷道准备方案可供选择时,应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择优选用。 (5)选择采煤方法和采掘工作面的机械装备。 (6)进行采区所需机电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所需设备型号及数量,采区信号、通讯与照明等。 (7)洒水、掘进供水、压气、充填和灌浆等管道的选择及其布置。 (8)采区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9)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对预防水、火、瓦斯、煤尘、穿过较大断层等地质复杂地区提出原则意见,指导编制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并在施工中加以贯彻落实。 (10)计算采区巷道掘进工程量。 (11)编制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重、采煤方法、主采煤层顶板管理方法、采区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机械化程度、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采区采出率和掘进率,巷道总工程量、投产前的工程量。 二、采区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一般包括: 地质柱状图、采区井上下对照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储量计算图及剖面图等应进行复印,作为采区设计的一部分。此外,还须有: (1)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及剖面图(比例:1:1 000或1:2 000); (2)采区采掘机械配备平面图(比例:1:1 000或1:2 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