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方案设计说明书

昊源煤矿位于新疆塔城托里县境内,西距塔城135公里。西南至托里县75公里东南至克拉玛依91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4°21′-84°30′,北纬46°08′-46°11′。矿井始建于1989年,于2002年建成试投产,矿井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2004年生产原煤41.7万吨。现矿井开采的+600水平中央采区尚剩余储量140万吨左右,可以开采3.4年。为了保证矿井采区的正常接替,特编制+450中央采区设计。

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采区地表地形西高东低,为侵蚀堆积台地和丘陵,海拔高度+850-+760米,相对高差20-50米,地形坡度平缓。矿井南缘有铁厂沟河,年平均流量0.24-0.76m3/s。3-4月份为洪水期,枯水期为2-3月份和7-9月份,气候干旱,多风少雨,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地表有第四系潜水,埋深一般3-5米,采区开采标高为+600-+450米,开采范围西至Ⅱ勘探线,东至X堪探线向东500米。该采区上部是六斜采空区和+600中央采区,东翼、西翼、北部是未开采区。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煤系地层

该采区煤层分布于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中,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大断层,煤层呈向北倾斜,煤层倾角在23-47度,可采煤层为B9、B10、B11、B12、B13五层。煤层结构较复杂,普遍含1—3层(部分地段含有4层)夹矸,夹矸厚0.3—0.7米,由泥岩、碳质泥岩组成。煤层顶板多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

二、煤层和煤质

1、B13煤层:

B13煤层与B14煤层间距2.0-8.0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平均厚3.27米,煤厚尚稳定。煤层结构简单,仅个别点有0.16米的夹矸。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次之。煤层可采系数96%,厚度变导系数11%,属稳定煤层。

2、B12煤层:

与B13煤层间距3.0-7.0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平均厚3.08米。煤层在空间变化极小,结构复杂,两层薄夹矸。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煤层可采系数96%,厚度变异系数21%,属稳定煤层。

3、B11煤层:

与B12煤层间距26-32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钻探控制点5个,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平均厚3.36米,该采区煤层厚变化不大。结构较复杂,煤层夹矸厚度不大,多在0.26-0.79米之间,其岩性以炭质泥岩、泥岩为主。煤层顶底板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细砂岩。煤层的可采系数86%,

厚度变异系数45%,属较稳定煤层。

4、B10煤层:

与B11煤层间距5-15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煤层平均厚3.66米,煤层结构较复杂,一般均含夹矸2-3层夹矸厚度一般为0.3-0.7米,多为泥岩、炭质泥岩。煤层顶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粉砂岩等。煤层的可采系数为94%,厚度变异系数29%,属较稳定煤层。

5、B9煤层:

与B10煤层间距7-15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煤层平均厚度1.73米。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炭质泥岩次之,局部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等。可采系数80%,厚度变异系数51%,属较稳定煤层。

三、煤层顶底板

B13煤层顶板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

B12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

B11煤层顶底板岩石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细砂岩。

B10煤层的顶底板岩石也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粉砂岩等。

B9煤层顶底板岩石以泥岩为主,炭质泥岩次之,局部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等。

四、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大断层,煤层呈向北倾斜,

煤层倾角在23-47度,可采煤层为B9、B10、B11、B12、B13五层。煤层结构较复杂,普遍含1—3层(部分地段含有4层)夹矸,厚0.3—0.7米,由泥岩、碳质泥岩组成。煤层顶板多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

五、其它:

该采区各煤层煤质属长焰煤,部分为不粘煤,具有低硫、低磷、高磷,中灰、富灰中等发热量,适用于民用和动力用煤。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沼气量会逐渐增多。煤尘具有爆炸性,据实验报告,爆炸指数大于30%。

煤层的燃点验样试验结果,很容易自然发火,发火期夏季为2-3个月,冬季为5-6个月。

地温根据该地区勘探钻孔测定,地温梯度为3度/100米。

第三节水文地质

+450采区南缘地处铁厂沟河,煤层埋藏于地下水位之下,属裂隙冲水矿床,采区东部有丰富的第四系潜水,覆盖于煤层之上,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床,其中砂岩、砂砾岩及煤层都为含水层,层次更替频繁,无稳定的隔水层。矿井周边小煤窑积水及涌水量不详。矿井涌水量,根据地勘的水文地质资料与矿井现在每天排水量1200-1400m3/d,预测开采+450水平以上煤层时,最大涌水量为374.2 m3/h,正常涌水量为250m3/h。钻孔封孔质量基本合格。开采该采区必须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采掘。

第四节储量

1、采区开采标高为+600-+450米,开采范围西至Ⅱ勘探线,东至X堪探线向东500米。该采区上部是六斜采空区和中央采区,东翼、西翼、北部是未开采区。采区走向长度2000米(其中东翼1000米、西翼1000米),倾斜长233~319米,平均长276米,分三个区段开采(标高分别为+550、+500、+450),可开采煤层五层(B9、B10、B11、B1

2、B13)。

2、储量计算公式:Q=S*M*d :Q—工业储量(万吨):S—煤层斜面积(m2):M--煤层厚度(m):d—煤容重(t/m3)。

3、储量计算结果

(1)采区地质储量1033.5万吨。其中:

(a)B13煤层均厚为3.27米,容重1.24,工业储量223.8万吨。(b)B12煤层均厚为3.08米,容重1.24,工业储量210.8万吨。(c)B11煤层均厚为3.36米,容重1.24,工业储量230万吨。

(d)B10煤层均厚为3.66米,容重1.24,工业储量250.5万吨。(e)B9 煤层均厚为1.73米,容重1.24,工业储量118.4万吨。

表1-2 储量计算表

(2)矿井风井、总回风巷(+450中央采区两条下山)保留永久煤柱煤量103.4万吨,可采储量930.1万吨。

第五节、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意见

1、勘探的钻孔布置稀少,煤层及构造控制程度不高。

2、水文地质属于复杂型,井田范围内的老窑井口均已封闭,缺少老窑井的资料,老窑积水情况不详。

第二章巷道布置

一、设计依据及原则

(一)设计依据

2005年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

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第九地质大队1985年提供新

煤矿采区设计样本

前言 主要叙述矿井概况、开拓方式、通风方式、开采状况及本采区设计依据。 (前言单独一页)

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一、采区范围: 说明采区所在的水平,采区四周边界,采区走向长度、倾斜长度、采区面积、开采上、下限标高。 二、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说明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三、地面位置及建筑物: 采区对应的地面位置、区域、地形地貌、水系、地面积水范围及区域内的建(构)筑物,开采后对地面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破坏程度及应采取的措施。 四、区内钻孔情况: 概述区内钻孔的数量、封孔质量、可利用程度等。 区内钻孔特征表 第二节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特征 一、煤层赋存情况:

概述煤层赋存情况并填下表: 煤层赋存情况表 煤层特征表 煤层工业指标表 二、煤层顶底板特征: 分煤层详述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颜色、结构性质等。 第三节采区储量分析 分析计算采区及各煤层工业储量、可采储量等。

采区储量汇总表 第四节地质构造 分析采区范围内及其周围的构造分布情况,包括断层的产状、性质、揭露控制程度以及对开采的影响程度等。 断层特征表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实见水文地质: 叙述已开拓、开采的相邻采区、相同煤层实见水文地质及水害情况。 二、主要含水层及地质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1、说明主要含水层及其主要特征(指从第四系至奥灰对采区涌水有影响的含水层)。 2、主要构造水文地质特征

三、安全隔水层厚度: 计算受水威胁采区掘进巷道安全隔水层厚度。 四、突水系数计算: 采用公式:Ts=P/(M-Cp-Dg) 式中:Ts—突水系数(MPa/m); 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 M—隔水层厚度(m); 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 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矿压破坏深度Cp:七层煤按11m,正常块段八层暂按12m,九层暂按10m,十层暂按8m。 受多个含水层威胁的,要分别计算突水系数。 根据突水系数划分受水威胁块段范围,确定正常块段突水系数大于0.1 MPa/m和复杂块段突水系数大于0.06 MPa/m的上限标高。 五、断层防水煤柱: 断层防水煤柱的留设,要符合《水文地质规程》的有关规定要求,需要计算的煤柱,要有计算过程(与采区地质说明书相符)。 六、采区涌水量: 采区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要与已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提供的数据一致。最大涌水量要有计算过程。 七、防治水建议及措施: 包括整个采区防治水及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管理措

推荐-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品 精品001

10级采矿工程专业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号:120XX020XX34 姓名:刘洋 班级:采矿工程<5、6>班 指导老师:王文 设计成绩: 设计时间:20XX-10-22---20XX-11-8

目录 一、带区巷道布置 1、带区概况 (3) 2、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3) 3、带区的再划分 (6) 4、确定采区内巷道布置 (8) 5、确定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推进终点位置 (12) 6、确定通风布置系统煤层通风系统 (12) 7、带区车场路线设计 (13) 二、采煤工艺设计 1、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4) 2、工作面主要机械设备 (15) 3、采煤机工作方式 (16) 4、工作面的支架方式 (17) 5、超前支护方式和距离 (18) 6、校核支架的强度和高度 (18) 7、工作面合理长度的验证 (21) 8、循环方式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23)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8)

一、带区巷道布置 1.1 带区概况 本采区为某矿第二水平第四采区,其中二采区已采,六采区未采。上部标高-150m,下部标高-300m。本采区构造简单,单斜构造,煤层为厚煤层,煤层埋藏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中硬,煤层厚度4.5m,煤的密度为1.35t/ m3,煤的密度为1.35t/ m3,自然发火期为3-12个月。采区走向长度20XXm,倾斜长度1200m,煤层倾角为7.5°,采区生产能力自定。 运输方式:大巷运煤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1.5t固定式矿车,10t架线电机牵引。 瓦斯等级:瓦斯相对涌出量 5 m3/t,为低瓦斯矿井。 图1 煤层柱状图 1.2 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1.采区工业储量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 一、设计原则 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 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

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 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煤矿建设采区接替井巷工程议标文件(样本)

六号煤层采区接替井巷工程 议标文件 文件编号: *******************煤矿 年月日 第一章投标须知 一、议标与建设单位:********煤矿

二、工程名称:六号煤层采区接替井巷工程 三、工程地点:********** 四、工程内容: 井巷工程量*****m(其中岩巷*****m、半煤巷******m、煤巷******m,巷道规格、支护方式等见工程设计图)、铺轨*****m(其中双轨******m)。 如遇设计更改,以实际工程量为准。 五、承包方式: 除井下施工用轨道、提升系统、压风机、局扇、风水管路、监测监控系统由建设方提供外,其余采用包工包料。 施工单位用电按表计量收费,公共部分按设备功率计量收费。 六、质量验收标准: 按《贵州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二级标准进行验收。 七、投标单位资质等级 矿建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以上资质。 八、投标方须在投标前缴纳投标保证金:**万元(人民币),图纸保证金:*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由中标单位交纳。未中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结果公布后七个工作日内无息退还;中标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后自动转为履约保证金,合同履行完毕后无息退还。

未中标单位的图纸保证金,图纸交还后与投标保证金一起无息退还;中标单位的图纸保证金,在中标结果公布后七个工作日内无息退还。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1.中标单位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签署施工合同; 2.中标单位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进入施工现场。 九、投标费用 1.投标方需缴纳议标文件费200元、评标费300元; 2.投标单位中标后,领取中标通知书时须缴纳中标服务费人民币万元,合同签定后七个工作日内须交纳安全保证金30万元。 以上款项由建设单位开具收据。 十、勘察施工现场及答疑时间 年月日点至日点。交纳图纸保证金、议标文件费、评标费后,同时领取图纸及议标文件。 答疑地点:施工现场(********) 联系人及电话:****** 十一、投标文件份数 一份正本,二份副本;施工组织设计三份。 十二、投标文件递交地点 开标现场。 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时,同时提交相应资格文件。企劳部

某煤矿初步设计

某煤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序言 为了初步了解XX勘查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及地质构造情况,为后期资源评估开发提供依据,受宁夏庆华煤化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接了该区二维地震勘查工程。 2009年8月,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该区进行踏勘,并进行了相关试验,此后根据试验情况在认真分析甲方提供的该矿区文字说明和部分技术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前期二维地震工作经验,参照原煤炭部颁发的《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编制了本次二维地震勘探设计。 第一节地质任务 参照《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 897-2000及甲方要求,拟定本次二维地震勘查的地质任务如下: 1、控制测线上煤层隐伏露头,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2、控制测线上落差大于50m的断层,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3、控制主要煤层底板的深度。 4、初步控制边界断层的位置。

第二节 勘探区范围 根据矿方提供图纸,控制勘查区范围的拐点坐标如下: 表1-2-1 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 X Y 1 4120461.1060 36387186.3506 2 4120431.5646 36389406.0747 3 4121356.5306 36389418.2609 4 4121351.8895 36389788.1757 5 4122276.7127 36389800.3160 6 4122272.2349 36390170.1927 7 4123659.6079 36390188.3378 8 4123693.8564 36387599.6776 9 4123231.2941 36387593.4861 10 4123236.2533 36387223.6235 图1-2-1 勘探区范围示意图 N

某矿炸药库设计使用说明

赵楼矿井下爆炸材料库设计说明书 一、矿井概况 根据已批准的**体规划,本矿井井田边界为东起**断层…..矿井设计规模…Mt/a,年工作日330天,每天三班作业,净提升时间为16h,矿井劳动定员为….人。 二、设计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中的有关规定; 2、《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1999)中“井下爆炸材料库”的有关规定,《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MT/T5026-1999); 3、《采矿设计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4、矿井机械化程度,日炸药消耗量和日雷管消耗量; 5、井下爆炸材料库围岩资料; 6、井下爆炸材料库所在区域巷道关系及井上下关系对照图。 三、爆炸材料库服务区域 该爆炸材料库为新建矿井永久性爆炸材料库,由于矿井开拓形式考虑工业场地压煤量少、井下勘探程度及地层地质的原因,所以初步设计选定井口及工业场地位于构造验证孔附近,造成井下爆炸材料库可直接服务区域主要为矿井一采区,距离超过2.5km以后应在适当位置建立火药发放硐室,以方便使用。但井下永久炸药库仍可作为井上下炸药的主要中转站继续使用。 四、爆炸材料库类型

根据井下巷道的布置关系及库房周围的巷道及地质状况,设计推荐采用壁槽式布置,该布置形式由于将爆炸材料分散储存,巷道布置较硐室式要求稍低,易于在满足规程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布置。 五、爆炸材料库容量选择依据 根据矿井..Mt/a的设计年产量,普掘工作面将是矿井投产后的爆炸材料主要消耗地点,根据初步设计,矿井后期考虑8个普掘工作面和4个综掘进工作面。1个普掘工作面的炸药消耗量按每日两茬炮,日进尺3.6m计算,每炮进尺1.8m。掘进断面按平均22m2计算,每次爆破平均消耗炸药45~50kg,取48kg;消耗雷管约100发,则一个工作面日均消耗炸药48×2=96kg,消耗雷管约100×2=200发。8个普掘头用炸药量约96×8=768kg, 消耗雷管约200×8=1600发。同时,考虑到煤矿的井下断层较多的实际地质条件,综掘头过断层时用药平均按普掘头的0.2倍计算,则4个综掘头日均消耗炸药量96×0.2×4=76.8kg, 消耗雷管约200×0.2×4=160发。 3天炸药消耗量:(768+76.8)×3=2534.4kg 10天雷管消耗量:(1600+160)×10=17600发 六、井下爆炸材料库位置选择 根据开拓部署及矿井初期投产安排,设计将爆炸材料库位置选择在井底车场附近,并尽量靠近一采区。 七、主要技术要求 1、布置形式 本爆炸材料库采用壁槽式布置,右侧回风、左侧进风,回风道连

煤矿排水系统设计说明书

主排水泵选型计算设计 一、概述 本矿井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综合开拓方式,主斜井井口标高为+922m,副立井、回风立井井口标高均为+1195m,副立井、回风立井落底标高均为+220m,主斜井与暗主斜井斜交,暗主斜井落底标高为+206m,初期大巷最低点标高为+205m。 根据地质报告,本矿井正常涌水量807m3/h,最大涌水量为1234m3/h,正常涌水量大于120m3/h,最大涌水量大于600m3/h,对照现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按照现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本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或者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安装配备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电泵排水系统。根据本矿井开拓方式,结合现有成熟的防水闸门产品参数,设置防水闸门抗灾暂无合适的设备,因此设计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配备潜水电泵抗灾排水系统。 二、矿井主排水 (一)设计依据 地质报告提供矿井正常涌水量807m3/h,最大涌水量为1234m3/h,考虑矿井井下洒水和黄泥灌浆析出水增加50m3/h的排水量,因此在设备选型时按正常涌水量857m3/h,最大涌水量为1284m3/h计算;矿井水处理所需要增加15m扬程。 (二)排水系统方案 根据本矿井的开拓布置,矿井涌水量和排水高度等资料,设计对本矿井的排水系统方案进行了比较: 方案一:主排水泵房设置在初期大巷最低点,排水管路沿副立井井筒敷设,将矿井涌水排至地面副立井工业场地,在副立井工业场地设置水处理站。该方案虽然排水管路相对较短,降低了管路投资,但是由于副立井较主井井口标高高出约273m,年排水电费约增加560余万元,且送往井下的洒水管路水压大,需增加管路壁厚,管路投资增加约100万元,综合运营费用较高。 方案二:主排水泵房设置在初期大巷最低点,排水管路沿西大巷→主斜井井筒敷设,将矿井涌水排至主井场地。该方案虽然排水管路较长,管路损失较大,但主井较副立井井口低273m,排水设备工况扬程低,水泵级数少,设备投资省,电耗低。

2020年(冶金行业)镇雄县煤矿采区设计(样本)

(冶金行业)镇雄县煤矿采区 设计(样本)

镇雄县河对门煤矿52采区设计 第2页 镇雄县 刘家坡煤矿 采 区 设 计 说 明 书 工 程 编 号: 2009001 核定生产能力: 5.0万t/a 设计单位(盖章):镇雄县刘家坡煤矿 项 目 负 责 人: 施世全 赵剑锋 煤 矿(盖章):镇雄县刘家坡煤矿 矿 长: 李贤宽 总 工 程 师: 陈传新 二00九年八月十五日 参与设计人员名单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矿井概况 (7) 第一节概况 (7) 第二节矿井地质 (11)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23) 第四节煤矿生产各系统现状、能力及安全管理情况 (31) 第五节采区划分情况 (37) 第二章52采区地质情况 (41) 第一节采区概述 (41) 第二节采区煤层及顶底板特征 (42) 第三节采区地质构造 (44) 第四节煤质瓦斯煤尘 (45) 第五节采区水文地质特征 (46) 第六节采区储量 (48) 第三章采区布置 (50) 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定 (50) 第二节技术经济比较 (54) 第三节采区布置形式 (56) 第四节采区主要巷道位置的确定依据 (57) 第五节主要系统布置 (57) 第六节采区车场设计 (59) 第七节采区巷道服务年限、主要断面、支护方式 (59) 第四章采区生产系统设计及设备 (63)

镇雄县河对门煤矿52采区设计 第一节采区概况 (63) 第二节开拓系统 (63) 第三节采煤方法 (64) 第四节提升运输系统 (68) 第五节供电系统 (68) 第六节排水系统 (72) 附:采区生产设备配备表4-1 (72) 第五章安全设施设计及安全措施 (74) 第一节通风系统 (74) 第二节安全监控系统 (91) 第三节通讯、防尘、防灭火系统 (93) 第四节压风系统及避难硐室 (93) 第五节矿山救护及避灾路线 (95) 第六节安全技术措施 (97) 一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97) 二综合防尘措施 (99) 三消防灭火措施 (99) 四水害防治措施 (103) 五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103) 六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108) 七胶带输送机事故防治措施 (110) 八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111) 附:采区安全及应急救援设备配备表 (113) 第六章采区接替和施工设计 (115) 第一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15) 第二节采区内各区段采掘接替计划及工作面开采顺序 (116) 第三节生产能力验证及三量平衡管理 (117) 第四节采区施工计划 (119) 第五节采区巷道施工和掘进费用计算 (122) 第2页

青海煤业集团鱼卡煤矿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全)

青海煤业集团鱼卡煤矿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 2013年元月

目录 (一)、矿井概况 (3)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和通风方式 (5) (三)、矿井总风量计算与分配 (6) 1、矿井需风量计算 (6) 2、矿井总风量的分配 (13) (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14) 1、绘制通风网络图(附图1) 2、选择通风容易、困难时期线路 (15) 3、各段风阻计算(附表1) 4、总阻力计算 (15) 5、矿井等积孔计算 (15) (五)、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15) (六)、矿井通风费用概算 (18)

一、矿井概况 1、地理位置 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鱼卡公司属于国有制企业。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镇镜内,地界属于大柴旦镇管辖,距该镇50Km。青(海)—新(疆)公路(315国道)从鱼卡井田北侧通过,距矿井3.0Km;格(尔木)——柳(园)公路从井田东侧经过,距矿井约5.0Km;矿区东南距青藏铁路锡铁山火车站120Km (格尔木公路相通),交通比较便利。本区地理位置为东经94°52′40"—94°55′28",北纬38°00′36"—38°02′24"。 2、井田境界 鱼卡井田属于鱼卡矿区尕秀段区,位于绿梁山北侧的皱褶带中,该皱褶带是主要控制煤系地层的构造,为东西向较为平缓的复试断裂皱褶共存的构造,井田内两条逆断层F2和F4,处于井田的东部和背部,并作为井田的东部边界。区内钻孔揭露的底层从上而下有四系,第三系、侏罗系、石炭系、奥陶系、远古界地层。主要含煤层为侏罗系大煤沟地层,煤厚在70—130之间。共有七层,从上而下1—4为不可采煤层,5—6为局部可采煤层,只有7为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 3、储量 井田面积4.15km2,区内原探明储量13230万吨,其中煤7:12153万吨,煤6:801万吨,煤5:276万吨。动用资源储量(2003年10月为准)25.8万吨。合计保有资源储量13204,2万吨。青煤鱼卡公司90万吨/年矿井建设项目于2007年5月竣工建成,5月22日投入试生产。 本区一井田90万吨/年矿井,经省发改委批准于2003年开工,2007年5月22日投入试生产,设计年产90万吨,2007年5月22日进入试生产阶段,在此期间,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2008年5月22日经过竣工验收,顺利进入正常生产阶段,至目前按设计生产能力正常生产。 4、开拓及采煤方式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井巷工程 课 程 设 计 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设计目的: ⒈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 使其理论联系实际。 ⒉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和运用科技文献资料、正确编写专业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⒋熟悉煤炭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等, 充分开发智力潜力, 建立全面经济观念, 为毕业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采用标准: 本次设计依据《井巷设计基础》、《煤矿安全规程》及《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内容: ⒈巷道断面设计 首先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并进行风速验算; 其次, 根据支护参数, 计算出巷道的设计掘进断面尺寸, 并按允许的超挖值, 求出巷道的计算掘进断面尺寸, 然后布置水沟和管线; 最后, 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 编制巷道特征和每米工程量及消耗量表。 ⑴钻眼爆破工作 ①爆破后所形成的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光面爆破要求巷道超挖不大于150毫米,欠挖不得超过质量标准的规定。 ②爆破的岩石块度应有利于提高装岩生产率(一般不大于300毫米);有时还要求堆积状况便于组织装运和钻眼与装岩平行作业。 ③爆破后围岩震裂较小,不崩倒棚子和损坏设备。 ④爆破单位岩石所需炸药和雷管的消耗量低,钻眼工作量小,炮眼利用率

要达到85%以上。 (2)施工组织与管理 内容: 概论、矿井的基本情况,矿井建设的准备工作,矿井建设的施工程序,列表详细阐述,确定井巷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管理: 推行招标承包制和积极展开建设监理工作,深入了解招标投标方式与技术程序,加强设计管理,建立修改设计管理制度,加强材料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管理和建立技术档案,做好隐蔽工程的原始记录和工程验收工作,切实做好劳动力的培训与调配,切实做好工作平衡,认真抓好”概算、预算、决算”工作。 (3)安全生产 包括: 开采水平巷道、井巷的维修、通风、安全监测、爆破材料的储存、井下放炮、平巷运输,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安全出口。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至少有两个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道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为建成两个安全出口的不沟。 目录 第一章巷道断面设计 (3) 第一节巷道断面选择及其它计算 (4)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9) 第二章钻眼爆破设计 (11) 第一节炮眼布置图 (11)

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煤矿开采毕业设计 说明书

第一章矿(井)田地质概况 1.1 矿(井)田位置及交通 1.1.1 交通位置 王家山煤矿位于靖远县城北约60km, 宝积山矿区西北约10km, 行政区划属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和东升乡管辖。面积约 8.3421km 2,地理坐标为:东经104 ° 48 ‘06 〃?104 ° 53 ‘12 〃,北纬 36 ° 5135 〃?36 ° 5314 〃。 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王家山煤矿的采矿权, 国土资源部12 月26 日颁发了采矿许可证, 开采深度标高为效期 自12 月至12 月。 1780 —850m, 有 王家山煤矿西北距国道(积山)线的长征车站接轨专用线。矿区内的公路、 309 线约2.5km 。铁路由白(银)?宝, 经旱平川、水泉, 至煤矿工业广场有简易公路纵横交错, 交通甚为方便。交 通位置如图 1.1

图1.1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干旱区,地形复杂。地形陡峻,最高点位于枸条岘, 标高2021.7m, 最低点位于下红湾,标高1815.0m, 相对高差 206.7m,水洞沟以西基岩裸露,属剥蚀构造地貌,王家山向斜两翼 形成相向的单面山着向斜的倾没, 岩层逐渐被黄土覆盖; 水洞以东主要为黄土丘陵区, 相对高差较小,一般20?50m。 由于沿张性构造裂隙易于向下切割侵蚀故横向沟谷发育。随

1.1.3 气象及水文情况 矿区气候属内陆半沙漠干旱气候 ㈠气温:月平均-9?24 C ,最低-18?23 C ,最高达35?38 C , 年平均7.9?9.2 C。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春、夏、秋季昼夜温差10?16 °C ㈡降水量:年平均量在187 ?374mm 之间, 平均250mm 左右. 多集中于7、8、9 三个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50?60%, 常形成暴 雨。 ㈢蒸发量:年平均1439 ?1782mm, 平均1655mm, 为降水量的 6.6 倍。 ㈣湿度:年平均55 ?64%, 4、 5 月份最干燥, 为41 ?60%, 7?11 月份湿度在58?75% 之间。 ㈤风向:除夏、秋季有东南风外, 其它时间多西北风, 风力2? 4 级, 最大达6?8 级, 全年平均风速 1 ?1.4m/s 。 ㈥每年11 月至次年 3 月为冻结期, 最大冻结深度93cm 。 区内无常年流水, 仅有两条砂河在每年7?9 月雨季期间山洪暴发才有短暂的暂时性流水。一条是苦水峡砂河, 发源于矿区东南部的小井子沟, 由南向北穿过矿区中部, 经胶泥崖村、大红沟、北滩, 与咸水河汇合, 至中卫注入黄河; 另一条是孔家沟砂河, 由李家坪向西流经矿区南侧, 在33、 107 号孔附近折向西南, 经石碑 子沟、旱平川, 流入黄河。 矿区以南的变质岩裂隙水沿F1 断裂带溢出, 在苦水峡砂河上游形成水质良好, 但水量甚小的上升泉, 最小涌水量0.175L/S, 最大涌水量为 1.112L/S 。由于受F1 断裂带中断层泥的阻滞, 进入孔 家沟砂河后形成地下潜流,潜水面深3?10m,对河床中分布的各

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

矿井概况 一、矿井位置与交通 渑池县九六八煤矿位于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村北500m,南距县城12km,有简易公路与县城相通,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陇海铁路、南闫公路从县城穿过,交通便利。本井田走向长2275m,倾斜宽约1570m,井田面积3.889km2。 二、煤层储量 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3月6备案的《河南省渑池县九六八煤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矿井资源储量 1438.4万t,累计动用资源储量97.9万t,保有资源储量1340.5万t,可采储量759万t.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煤层为:二1煤层,矿井服务年限为14.6年。 三、水文、地质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简单。 矿区地表迳流主要为洪流,由于排泄较畅,隔水层较厚,一般情况不会直接进入矿井。 开采二1煤层时进入矿井的地下水,主要来自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奥陶系灰岩水与太原组灰岩水在断层破碎带附近、底板隔水层厚度较薄等地段有可能涌入到矿坑,因此我矿对防治水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进行了物探和底板加固工作,矿井正常涌水量83m3/h,最大涌水量115 m3/h,井田内上部有老空区已通过中国地质总局瞬变

电磁查清,故在采掘过程中我矿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四、开采技术条件 我公司开采的二煤层经2014年2月27日洛阳正方圆重矿机械检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检验结果煤层不易自燃,自然倾向分类为Ⅲ级。 根据2013年4月义煤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瓦斯研究所编制完成的《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公司二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对九六八煤业公司二1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间接)、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吸附常数、煤的坚固性系数和工业分析等参数的测试结果,实测煤层瓦斯含量在2.72m3/t~4.17 m3/t之间,最大值为4.17 m3/t,煤样瓦斯含量的平均值为3.29 m3/t。根据河南省瓦斯治理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9月3日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绝对涌出量 0.7 m3/min,相对涌出量3.78 m3/t. 五、矿井开拓开采系统 1、矿井井筒布置:矿井采用三立井上、下山开拓,即:主井、副井和风井。 2、井筒主要功能:主立井担负提煤、进风兼做安全出口;副立井担负升降人员、材料入井和提升矸石等任务,兼做安全出口;风井为专用回风井。 3、水平划分、采区布置 矿井设一个水平开采,标高为+340m;矿井划分二个采区,即:12采区和22采区。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作用、原则和编制依据: 由于矿区围煤层赋存条件较好,储量丰富,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矿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和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本设计在严格执行《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等有关规程、规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矿井资源储量和矿井现有条件和状态,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因地制宜,生产环节简单,工程量小,投资省、见效快。 编制依据 1、省煤矿2011年6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2、省煤矿2011年7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 3、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赣煤行管字[2010]134号文);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7、《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581-2010) 8、《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 9、《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 50554-2010); 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GB 50383-2006); 11、《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GB 50451-2008; 12、《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GB50417-2007; 13、《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14、《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GB50399-2006)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 二、矿井及改扩建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位于上栗县城南东125°方位,直距约9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319国道在南源相连,至上栗县城14km,至市30km,该矿井由省煤矿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采用平硐开拓。利用现有+480m平硐为回风平硐,利用矿区围已施工的+428.91m平硐为主平硐,开采矿区+430m标高以下煤层。由于矿井煤层大多赋存在+400~+200m标高,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采,初期自+428主平硐开口布置主、副暗斜井至+270m标高作井底车场及相关硐室。主暗斜井兼作采区轨道上山、副暗斜井兼作采区回风上山,通过+430m运输石门将主暗斜井与主平硐连通,通过+430m回风石门及+430~+480m回风斜巷将副暗斜井与+480回风平硐连通,形成生产系统。后期在2煤底板布置轨道下山及回风下山至+200m标高,开采+270m~+200m标高煤层。 主暗斜井及后期轨道下山倾角28°,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担负矿

南岔煤矿设计说明书

前言 一、概述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3号“关于忻州市宁武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同意以山西忻州神达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兼并重组山西宁武泰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宁武南岔煤业有限公司2处地方煤矿整合为1处,关闭山西宁武新堡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1月1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换发采矿证(证号:C1400002010011220053745),井田面积5.6532km2,批准开采2号、3号、5号煤层,生产规模1.20Mt/a。 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依据 1.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7]35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集团公司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2.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晋政发[2008]23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3.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函[2008]168号文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流程图》的通知; 4.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晋政发[2009]10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 5.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办理兼并重组整合煤矿证照变更手续和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 6.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11]12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确保圆满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通知》;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任务 为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已势在必行。根据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108文批复精神,由主体企业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县龙潭沟煤矿、####家村煤矿等二座煤矿及新增区兼并重组整合为一个矿井,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家村煤矿整合后不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2009年12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采10号煤层,整合后生产能力为45万t/a,为了满足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的需求,矿方委托克瑞通实业补充勘探并编制《############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报告依据的有关文件及主要地质依据: 1、《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 2、《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DZ/T0215-2002); 4、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5、2009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颁发的《煤矿防治水规定》。 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技术要求:

1、详细查明井田及周围较大的构造形态的发育情况,查明断层、褶曲的性质、延伸方向及长度,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 2、详细查明含煤地层特征,查明组及组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可采情况。 3、详细查明井田各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煤类、化学组成、工艺性能,评价其工业利用方向。 4、详细查明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类型,预计矿井涌水量。 5、详细查明井田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力学性质,说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6、查明老窑、采空区及生产矿井的开采情况,查明采(古)空区围及其积水量、积气、火区情况。 7、详细查明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地温等基本情况,并对整合后矿井的环境地质预测评价。 8、估算各可采号煤层资源/储量。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一、位置与围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县川镇太寨、寺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县川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31′50″-111°33′11″,北纬34°53′37″ -34 °54′58″。 2009年12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4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复############煤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井田位置及交通 1. 井田位置 门克庆井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境内,鄂尔多斯呼吉尔特矿区的中部,行政区划分别隶属乌审旗图克镇、伊金霍洛旗台格苏木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09°25′35″~109°31′00″ 北纬: 38°52′21″~ 38°59′00″ 井田范围:按鄂尔多斯呼吉尔特矿区总体规划,门克庆井田境界由原门克庆井田和陕汉毛利井田合并后范围为准,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各拐点坐标见表1-1-1)。井田北与葫芦素井田毗邻,西与梅林庙井田相接,南与母杜柴登井田为邻,东与二号勘查区西部边界相接。井田东西宽约7.6km,南北长约12.3km,井田为一规则的长方形,面积约94.95km2。 2. 井田交通 井田交通方便,东部有包(头)~神(木)铁路、正建的新包(头)~西(安)铁路和210国道(包头~南宁)呈南北向通过;紧邻井田西部边界外有规划的矿区铁路、矿区公路呈南北向通过。井田距210国道约23km,有乡村公路相通。沿210国道向北约130km可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向南约60km 可达陕西省榆林市。 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政治、经济、文化、通信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主要的铁路和公路均在此交汇,南北向有210国道(北京~南宁)、213省道(包头~府谷)、包神铁路(包头~神木)、拟建的包西铁路(包头~西安)通过,东西向有109国道(北京~拉萨)通过。东胜区北距包头市108km,南至包神铁路大柳塔车站78km,西距乌海市360km,东抵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245km。 表1-1-1 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 本井田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为煤炭外运及生产所需设备、材料物资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 井田交通位置见图1-1-1,井田在矿区中的位置见图1-1-2。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之东南部,区域性地表分水岭“东胜梁”的南侧为毛乌素沙漠的东北边缘地带。井田内地形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下沟煤矿设计说明书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下沟 煤矿设计说明书 第1章矿井地质概况 1.1 矿井位置及交通 1.1.1 交通位置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下沟煤矿,位于彬县县城西偏北约5km处的水帘乡境,地理坐标:东经107°59′21″—108°03′00″,北纬35°03′10″—35°04′41″。东与火石咀煤矿相邻,西与大佛寺煤矿毗邻,北与官牌煤矿隔河相望,南与水帘洞煤矿相连,面积10.3Km2。下沟煤矿北面有西兰公路(312国道)、福—银高速公路、西(安)—平(凉)铁路通过,距省会市157km;向西至长武35km,与—庆阳公路相接,可通达、庆阳及陇东各县。

图1—1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地貌 下沟煤矿位于彬长矿区的东南,陇东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属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塬梁沟壑区的一部分。南部呈典型的黄土高塬地貌,塬主要为巨家塬的东北缘,塬面狭窄破碎,多呈向河谷倾斜的梁峁地形,厚度一般为一百余米。北部为泾河台地与河川地貌,呈东西向展分布,河流切割深度达百米左右。塬面海拔1020—1040m,河川海拔840m,相对高差180—200m。 1.1.3 气象及水文情况 彬县年平均气温11.2℃,一月份最低,平均-2.16℃,极端最低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37℃。霜期一般在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年无霜期平均180天左右。冰冻期一般在12月上旬至次年2月下旬,冻土最大厚度为36cm。彬县年平均降雨量516.4mm,

年平均蒸发量1272.2mm,7、8、9三个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60%左右。彬县年平均风速1.14m/s,最大风速14.0m/s主导风向SE。 彬长矿区位于黄河二级支流泾河水系中流地段,区最大河流为北部边界的泾河,发源于六盘麓的省泾源,在矿区河谷总体上呈东西向分布,河谷两侧发育树枝状支沟。其多年均流量571.7 m3/s,宽度100—1300m;最高洪水位标高813.87m,枯水期最小流量1.0m3/s(1973年),洪水期最大流量15700 m3/s(1911年),含沙量多年平均155kg/s,平均输沙量为28300万吨/年。水帘河自南而北在矿井东部穿过,流量0.014—2.400m3/s,最高洪水位线宽一般为10—15m。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为地震烈度Ⅵ度区。 1.1.4 矿区概况 彬县位于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全县总面积1183km2,总人口31.2万人。全县总耕地面积60万亩,水资源总量19亿m3。地下矿藏主要有煤炭、土、石英砂等10多种。县煤炭储量32.6亿t。 彬县是农业大县,主要种植小麦、水果。全县种植地膜小麦20万余亩,果园面积已发展到30万余亩。同时彬县还是全国秸秆养牛示县,养殖大户发展到了3000余户,特种养殖发展到了10余种,畜牧业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彬县工业主要以煤炭、医药、化工、电力企业为主。是国家重点产煤县,先后建成枣渠水电站、东关火电厂、朱家湾电厂、程家川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5.9万KW,被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命名为全国初级农村电气化县。 1.2矿井地层及地质构造 1.2.1 矿井地层 彬长矿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根据地质填图及钻孔揭露,矿 区地层由老到新有:三叠系中统组(T 2t )、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 1f )、侏罗系中统组(J 2 y)、 直罗组(J 2z)、安定组(J 2 a),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 1 y)、洛河组(K 1l )、华池组(K 1h )、

煤矿初步设计

山西潞安集团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扩区初步设计 说明书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二○一五年二月

山西潞安集团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扩区初步设计 说明书 工程编号:C1787 矿井规模:1.20Mt/a 院长:徐忠和 总工程师:耿建平(兼) 项目负责人:李涛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二○一五年二月

目录 总论 (1)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13) 第一节井田概况 (13) 第二节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21) 第三节矿井资源条件 (23) 第四节井田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评价 (82) 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6)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86)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93) 第三章井田开拓 (96) 第一节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96) 第二节开拓部署 (113) 第三节井筒 (118)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121) 第四章井下开采 (125) 第一节采区布置 (125)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工艺 (129) 第三节“三下”采煤及村庄搬迁规划 (141) 第四节巷道掘进及机械化 (142) 第五章井下运输 (147)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及设备 (147)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153)

第三节矿井车辆配备 (163) 第六章通风与安全 (165) 第一节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计算 (165) 第二节瓦斯抽采 (166) 第三节矿井通风 (184) 第四节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193) 第五节矿井火灾防治 (196) 第六节矿井粉尘防治 (218) 第七节矿井水害防治 (222) 第八节矿井热害防治 (230) 第九节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 (231) 第十节井下安全监控设备选型、自救器的配备 (232) 第十一节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232) 第十二节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33) 第十三节矿山救护 (246) 第七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250) 第一节提升设备 (250) 第二节通风设备 (267) 第三节排水设备 (270) 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 (273) 第五节制氮设备 (276) 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278) 第一节煤质及煤的用途 (278) 第二节煤的加工 (278) 第三节主、副井机械设备及布置 (28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