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李宏伟

主讲人简介:李宏伟中共中央党校马列教研部教授

十八大会议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因此当下首先应该明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此前我国提出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过生态文明,那么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我党对此问题的认识进行了怎样的深化?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落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怎样的实践路径。

从时间这一纵向的角度看,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在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同时人类也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财富,靠耕作维持人类生存,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各个国家,包括中华文明的诞生。中华文明的传承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没有发生断裂,与同时诞生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相比我们感到自豪。正是由于中华儿女对文明的贡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近代以来进入的工业文明时期,更让我们感到振奋,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不再是简单的农耕生产方式,而是机器化的大规模生产,享受更多的物质文明财富。然而,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所伴生的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被大规模开采,它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人类实现了巨大的转型,然而这种转型是黑色的转型,所以人们迫切的期待绿色转型,把人类带入生态文明时代。我们依赖的能源将不再是不可再生能源,取而代之的是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会发生巨大变革,以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愿景。但这种顺应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要求,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轻易、自觉地实现。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的党的理论自觉和把握,但更多地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面临很多挑战。所以也是一种倒逼,一种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生态文明到底是什么?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新的文明形态,同时是对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并和自然和平相处。理解它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生态文明既不是绝对超越工业文明而不进行,也不是返回到友好的农耕时代。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有一个前提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另外我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去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对自然是征服的态度,自然被过多的掠

夺和剥夺,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自然一旦被剥夺,人的发展就受到限制。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是人类发展的同时带动自然发展,实现共生,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改善、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达成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目标。

从要素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又一种提法。从五位一体的角度分析,经济建设提供的是物质文明成果,政治建设使我们享受更好地政治文明,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的建设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在文明体系当中,以上几大文明先后被提出,在五大建设中还有一项社会建设,许多学者认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可以归纳为社会文明的范畴,此外还包括民生建设。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参与的实践,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当中”,说明它们存在必然联系,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只有把前提工作做好,才能有效的促进其他方面的建设。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即在积极推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国家所提出的“后工业化社会”“低碳经济”,有所不同。有人质疑,工业文明尚未达到,就提出生态文明是否有些超前?是否应该在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再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沿袭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十七大中已经提出过生态文明建设,当时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现阶段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有些超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但并未给予高度重视,反而生态在持续恶化。如果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遥远的将来,那文明的进程也许会被阻断。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在关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如果前提太弱,会阻碍其它的建设。通过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国家文明程度提升,但是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生态退化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压迫,这种情况下,美丽中国的梦想可能难以实现。既然污染如此严峻,又有人提出质疑,我们把污染的企业关停,或者转移到其他国家,看似捷径的办法,但实际上不适用。比如河北钢厂是国家产量最多的地区,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比如雾霾严重的十个城市河北占七个,那么有人建议由于河北钢厂产能过剩,何不关停部分钢铁厂?然而钢铁是河北省的产业支柱,对于全国来讲,我们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也仍然需要钢铁,高铁、高速、房屋无处不需要,怎一个“关”字能解决的。又有人建议进口,而我国钢铁生产总量世界第一,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0%,如果关停了本国的钢厂,我们的进口又来自何方呢?如何支撑城市化进程中生产需求呢?因此,关停是不现实的,然而

河北的钢厂确实面临产能过剩,需要结构调整的问题。既然不能全部转移,我们又需要发展,因此要立足自己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把污染行业转移出去,中国不能复制这样的道路,因为我们的需求太大,我们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们还承担着全球化过程中转移过来的制造业和加工业,我们为别国提供了净化的产品,却把污染排放留在了自己的国土。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立足本国实际,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达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在理念上奉行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生产过程中实现以生产技术为支撑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上推行以低碳为基础的绿色消费。生态伦理——从哲学的本体论上考察,到底是自然跟人类相比谁更具有可观的优先地位呢?答案是自然。自然在人类诞生之前运行良好,而人类的生存却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的身体,人类的衣食住行都要不断地跟自然界进行交换。即我们离不开自然界而存在。”以往我们更多地是从对人类的有用性去考虑自然的价值,煤可以供人类取暖发电,仅仅这样看待未免狭隘,因为自然本身进行生态系统维护的价值就不能小觑。自然为我们提供的氧气和生存空间,这些价值可能很难定性地去衡量,但就审美价值来看也不可低估。过去对于湿地,我们会进行填埋造田,而今作为地球之肺的湿地为我们净化水,提供更好的氧气。因此,随着人类的觉醒和人与自然的交流,人类正在由浅入深地逐步意识到自然地价值。如果我们无视自然的价值,人类的价值也难以真正实现。我们一直关注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这种误解会使我们陷入对自然的征服当中,进而遭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了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聚积中心和储藏库……”这便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我们要顺应自然、善待自然、把握自然规律,建立伙伴关系,这是方法论上我们应该遵循的。

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要把这种理念深入人心、落实到行动绝非易事。从决策者制度的制定到每个人的行为,我们是否真正有这样的意识?现实是悲观的。以土地资源的利用为例,我们更多地是把它作为商品,决策者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最大的土地附加值,这样的使用从经济学角度看,无可厚非——效益最大化。但是,成块的土地被消耗之后,粮食安全问题就凸显了,土地肥力差异并不是置换就能解决的。土地的利用面临很大的挑战,十八大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后,对土地的管理需要强化,有些甚至要上升到法律。仅仅把土地视为商品肯定是不符合生态文

明理念的。美国有学者认为“只有把土地看作是我们属于的共同体,我们才有可能怀着敬爱来使用它、珍惜它、保护它、尊重它。”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各行各业的创新生态技术来支撑绿色生产,当然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看到,食品安全、绿色消费等等。

生态文明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跟我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似乎我们每个人都被圈到了牢笼中。比如说每天上班,大部门人不得不选择用车,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我们走路、骑车这样锻炼的机会,这使我们很容易陷入现代化的陷阱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归宿,也给我们提出了警告。

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经历了如下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之初,工业化刚刚起步,在大力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环境的问题也慢慢出现,20世纪8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的要求,1979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但是实际上,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没有达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当时国内更关注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到位),而环境保护并没有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十四大之后,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经济增长以年10%以上的增长率推进。这个过程依靠的便是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环境却越来越恶化。由此,我国陆续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将环保局提高至环保总局最后成为环境保护部,看似重视,然而有效、及时地治理却远远没有实现。所以矛盾逐渐突出,渗透至其他方面。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也有类似的矛盾。西方的工业文明进程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伦敦水污染、伦敦烟雾)。1873-1965年,伦敦发了12起大的烟雾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起,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4000人,同样在美国多诺拉也发生过烟雾事件,当时的多诺拉是美国的化工重镇,一半以上的人因此患上了呼吸道感染,许多人相继死亡。在日本,北九州上方,飘荡着彩色的烟雾,并一度认为是工业繁荣的象征,然而为了治理这彩色的烟雾,他们却花费了8千亿日元,耗费了20多年的时间,代价沉重。诸如此类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在上世纪30~60年代,出现了举世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将环境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而从全球的角度看,污染并没有得到治理,有些地区仍在持续的恶化。“千山鸟飞绝”被用来描述当今很多国家的状况,而明天对于人类是否会出现“万径人踪灭”呢?我们的未来到底如何?美国电影《后天》中的情景会不会一步步向人类逼近呢?我们不禁担忧。有人说这未免杞人忧天,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避免灾难的发生,而科学技术又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发明了杀虫剂DDT,顷刻之间害虫被杀死,粮食产量提高,但是它却破坏了原有的生物链,食物链上层的鸟儿没有害虫可吃。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对DDT产生的影响进行了

研究,发现正是DDT的使用造成了美国的“寂静的春天”。1962年她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却在美国社会中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其中一派认为应该取缔DDT的使用,而另一派以农药厂商为代表却不赞成,认为DDT是曾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代表人类科技进步最高成果。此后,肯尼迪政府派出了联邦调查委员会,对DDT进行了最研究,证实《寂静的春天》所述为客观事实,从而取缔了DDT杀虫剂的使用。《寂静的春天》唤醒了人们的环境觉醒认识,在美国社会中诞生了第一个环境NGO组织,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他们与专业团队联合,作为意见领袖进行发言。1967年,美国政府部门中诞生了环保署(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交至联合国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认为,必须推行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前人类的需求,又不能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关注的不仅是当代国家之间发展的公平性,同时关注代际之间的公平性。这个理念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同,进入到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法律的制定中也进行了探索。目前国家科技部下属的21世纪议程中心,也管理着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创办。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提了出来,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生态良好也是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特别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后,老百姓对生态良好有了更强的期待。为此,我们希望可持续发展得到不断的提升。十七大时,可持续发展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生态文明,并把它定位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也写进了十七大报告中。然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产方式的的转变,到今天为止并未实现,而且问题反而更加凸显——GDP增长的速度远不及资源消耗的速度。虽然我国自然资源分布较广,但人均占有量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然而有没有一个国家向中国这样依赖各种资源,2010年我国煤炭资源的消耗占全世界消耗量的48.2%,水泥消耗占一半以上,而当年第二季度的GDP达到了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这样的经济结构支撑起来的GDP显然不是绿色发展。2011年环保部的环境公报数据显示,“江河中有1/4的断面超过劣五类的水体水质,90%的城市河段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包括滇池、太湖、巢湖的蓝藻相继暴发。2011年监测到的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2/3以上的城市空气达不到2级以上标准。沙漠化的问题也非常严峻,全国17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收到沙漠化侵蚀,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水土流失的面积是2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全国80%以上的草原受到不同程度的退化。

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虽然不作为今天的重点,但是它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很强大的外部压力——气候变暖。我国CO2的排放占到全球总量的1/4,国际社会给予我们很大压力,要求减排CO2。我国也尚未提出严格的约束性指标。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也能有效的改善CO2的排放。

以上是时空压缩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时空压缩主要指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所采取的发展战略——赶超战略、跨越式发展,使得我们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两三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时空压缩背景下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令世人瞩目的,而经济的另一面并不乐观——环境污染、社会失信以及其他问题,也是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内集中爆发——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这些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存在,但他们通过长期的政策调整、科技进步慢慢得以解决,而对中国短短二十几年中全部凸显,所以压力巨大。比如,已经渗透在社会领域中,环境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环保部数据显示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2012年四川什邡、江苏启东和浙江宁波镇海,分别因反对钼铜项目、达标水排海工程和PX项目引发群体性事件,由环境敏感项目建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这在国外被称为“邻避政治”——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指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及采取的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中国所面临的邻避政治已经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如此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政治问题。另一个社会现象——癌症村的出现,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环境污染严重。

一直以来,我们高扬着发展的大旗,却忽略了生态成本。中国环科院做了一个绿色GDP 核算报告,测算了2004年的环境污染状况,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GDP损失占到当年的

3.05%。代价严重的程度表现在旧债未还、新债又起。而环保投入又严重不足,去年占GDP 的总量为1.4%,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他们在完成了工业化和转移污染行业之后,仍然有2%~3%的GDP投入。另外还有环境的不公平、非正义现象,比如煤老板可以买得起十辆宝马车,喝着干净的纯净水,而挖煤工人一辈子未必能坐上宝马车,同时只能喝着受污染的水。如何让大多数人的梦想实现,如古语讲“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只能通过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是让一些人实现小康,而另一些人还在贫困线上挣扎。首先要让国土适合人类生存,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讲“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中华民族才有可能永续发展,否则中国梦和民族复兴就是空谈。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生态文明这既是党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性把握,同时也是我们

的自觉,更是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是消除自然环境威胁必须的应对。同时也是理论创新,在整体目标上做了策划,进行了战略部署,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两型社会还是生态文明,共同指向都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的理论也在逐渐完善、逐渐提升、逐渐深化,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呢?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循环经济、低碳发展是实施手段,两型社会是一种制度模式,最后实现的是生态文明的美好目标。这几种理论并不矛盾。

实现路径有以下几种途径:

(1)加强领导,培育生态文明的观念和意识;

(2)强化措施,落实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

(3)制度建设。

首先谈到观念意识,我们需要尽可能挖掘古今中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在生态观中提出“异化”,因为生产和自然的矛盾,支撑不起人与自然的友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资本主义中同时存在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这种双重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西方资本主义中有“异化消费”“异化时代”的说法,消费过后的废弃物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力,造成了生态危机。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下很难实现,只有建设生态的社会主义方能实现生态文明。

当今,中国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路径无可避免,也需要用资本刺激生产和消费,加上我们承接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加工制造,这个过程中从生产到消费的异化现象也存在于中国。我们应该用古代留给我们的生态智慧来解决现实问题,古人说“天人合一”、“众生平等”、“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等等,可见一斑。但现实又让人感到悲哀,公众缺乏生态意识,学者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现实生活中,公地悲剧何止草场退化这一项呢?如何避免呢?经济学家科斯提出了“科斯定理”——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部分第一项就是建立和完善“明确自然资源产权的界定”制度。而其实,生态意识的淡漠、界限的不明确、产权的不明晰以及责任的不明确,就会导致事故一项一项的发生。虽然矛头被指向政府和企业,其实每个人都是环境责任主体。环境的改善需要

公众参与,前面提到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看似是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实际上正是公众参与能力不强的表现,政府并未搭建公众参与有效渠道。因此提高公众参与能力是紧迫的任务。厦门反对PX事件就是一个正面典型。厦门PX是个化工项目,投资逾百亿,但距离人口密集区过近,有环境污染之险。从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到2007年3月105名政协委员建议项目迁址,厦门PX事件进入公众视野,6月1日市民集体抵制PX项目,及至厦门市政府宣布暂停工程,PX事件的进展牵动着公众眼球;从二次环评、公众投票,到最后迁址,地方政府与公民百姓,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留下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另一个案例是英国牛津低碳经济课堂上的辩论——“是否能在绿带上建房”,由来是牛津大学城的规模增加,原有住房不能容乃,来自牛津市的代表提议应该在绿带上建房,遭到了牛津郡代表的强烈反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至于最后到底能不能在绿带上建房,最终将是公众参与结果所致,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引导公众参与这才是公众参与的有效渠道和形式。虽然厦门的PX事件受到一致欢呼,但与英国相比,我们是事后采取措施,我们的公众参与只能是在后端么?其实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公众参与应该置于前端。环评的环节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公众参与,而我们通常是如何做的呢?以什邡为例,有记者对公众参与的名单进行了回访,发现公众是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意的。另外专家的误导作用可能影响更大,以PX项目为例,专家解读说PX项目区应该距离人群100公里以外建设,而国外已建成的项目并非以此为原则,因此问题不是100公里以外,而是在管理和选址上有没有考虑到环境利益的规避和补偿使民众可以接受。因此专家的误读极有可能造成民众的心理恐慌。因此还是需要在前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既要政府搭建一个有效平台,又要公众建立一个明确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抗议,政府的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才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结果。

关于第二方面强化措施,十八大中就已经提出,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比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那么如何落实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制度如何建立完善?包括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建立、生态红线的划定,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的基础性工作。制度的建设对于生态文明的推进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资源节约也是当下的紧迫问题,很多城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国家非常强调的。今年年初,国务院引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发改委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示范行动——把过去的试点扩展到示范,在社会范围继续推广。比如垃圾的处理,国际上采用垃圾焚烧发电的措施达到减量化,然而焚烧带来的二噁英污染问题,造成了垃圾焚烧厂选址难的问题。如果在源头上进行良好的垃圾分类,就能够大大降低二噁英的排放。在这方方面我们需要向日本学习,日本有些县的垃圾分类能达到44类,并且每天只回收限定

的几种,保障垃圾消解的效率。我们所说的循环经济应该不仅仅是在企业内部,充分利用资源,也需要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链条,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成为下一个企业的可用资源。同时我们更期待形成全社会的大循环,包括垃圾回收利用在内的废物减量化、资源化的利用。

环境保护的重要已经达到共识,但有部分观点总是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冲突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以贵阳为例,贵阳的平地稀缺,要开发房地产需要开山,这就是所说的一城之痛、百城之忧。因此,在十七大报告后,贵阳提出了“走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此后的几年一直致力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南定河的改造、湿地公园的建设、基础设施、环境绿带的建设,做了很多努力。并且承办了贵阳生态文明论坛,今年更是上升到了国际水平。从而促进了各类生态产品的展销,带动了三产的发展,提升了贵阳的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力,实现了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双赢。跟同类省会城市相比,经济增速名列前茅。另外,贵阳是第一个建立生态法庭的城市,并且率先整合了九个部位的部分职能成立了生态委。贵阳的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一定要采取先污染后治理,而应该两者同时进行,不能以牺牲对方为代价,两者必须双赢。

总书记在今年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中有一段讲话:“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保护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此外“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对源头、过程、后果整个的生态文明体系的制度完善。比如政绩考核制度,即把资源消耗、环境损耗、生态效用纳入评价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考核体系,实现绿色考核。今年11月6日,中组部发布《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1)政绩考核要突出科学发展的导向,政绩考核不能只是GDP 指标;(2)完善政绩考核的评价指标,其中强调强化约束性的指标,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这些指标,才能保证安全有序发展;(3)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更重视生态保护的工作。(4)领导干部不已GDP的增长论英雄;(5)末端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最近环保部政策法规司也做出了努力。

其实在中国,我们不缺乏法律,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强制力不够。比如《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所有企业在项目建成之前都必须做,但很多企业没有做,宁愿接受罚款,钻了“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空子。包括生态补偿制度、绿色财政、绿色税收、绿色保险、绿色信贷,法规的提出和真正落实相差甚远,因此我们需要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

责任追究制度、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很关键。2011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英国石油公司BP 同意设立200亿美元基金,赔偿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而生计受损的民众。这种企业强烈的责任感背后是严格的法律制裁——超级基金法:污染者必须全部承担污染治理的费用,对于经营者和产权拥有者环境责任是一种终身责任,所有的曾经受益者(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必须承担共同的连带责任。这种法律保证了美国部分小企业的倒闭,绿色的环境政策确保实行。如果中国也能借鉴颁布类似严格的超级基金法,末端的处理就明确很多。

从今年三中全会之后的举措来看,我们应该树立信心。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法律法规体系也已初步建立,包括试验试点的创新经验。比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修建过程中,从环评开始,就考虑到对其周边的生态系统的影响,修建过程中也非常精细,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生态文明工程的独特性在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推进,代代相传。而现阶段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艰巨的任务。一边是经济建设的重任,一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但是为了“天蓝绿地水净”的美好家园早日实现,给子孙后代留下宜居的空间,我们这一代应该责无旁贷的肩负起这一重任。

(本次讲稿由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曹玮同学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主讲人审阅,仅供教学参考,特此致谢。)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生态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2)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北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3)和谐性。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古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和具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 (2)中国古代贤哲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荀子》和《吕

氏存秋》等典籍都提出了“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 斯宾诺莎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卢梭指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后果。 (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与自然界相和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 1.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1) 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2) 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1) 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技术在内的一类“持续技术’的总称,它被用于对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水资服的,刚用和对发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治沙、滴灌等。(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统生物技术,还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冶金技术(细菌浸矿)、环境生物技术(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术。 (3)生态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对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 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1)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它们旨在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它们彼此“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人们“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中就集中暴露出来。可以说,口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中国工业化、加快,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迅速扩大。2013年,“雾霆”成为中国的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霆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霆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在生态方面,上世纪80年代,沙漠化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每年扩展达2460平方公里,其损失难以估量;同时,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我国己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湿地丧失和功能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把发展的速度和生态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即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人口状况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字发展理念,其次,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再次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从生态自然观谈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生态自然观谈谈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人自然生态自然观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概念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

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资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1。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4。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论自然生态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

论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 行性及意义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学号:201209425 姓名:徐鑫

摘要:生态自然观在西方学者看来,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在批判机械自然观的基础上,论证了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从自然优先角度,用辩证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努力维护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人与自然协调一致发展。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无疑会为我们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提供一种全新的思想认识和有力的理论支持。它不仅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也有重要的启发。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 1.概述 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随着人类干预自然能力的增强,在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总值而不顾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规模庞大“征服自然”活动,这既破坏了宝贵的地球自然资源,又向环境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匾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自然观中有关人与自然的辩证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观念: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方面可以保持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建立在人类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科学利用自然基础之上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天蓝山青水秀,生态产品丰盈富足。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坚持绿色、循环的发展理念,积极发展一些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在自然系统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在环境保护方面,“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1],通过生物自净、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实现环境的循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从空间格局开发到能源资源利用,从生态系统维护到自然环境保护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健康的发展状态。在这样一种宜居、健康的生存环境,人 类必然生活得健康、长寿,人类社会必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一派天蓝山青水秀的气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状态,而这恰恰是美丽中国的宗旨所在。我国披肝沥胆,已走过64个年头,并取得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今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于维护中华大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上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文明是对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在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总称。文明一词渊源流长,《周易》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普光大地,属精神文明。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2];在人文领域,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赵丽君,国政浩 (中共徐闻县委党校,广东湛江524100)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期,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脉络、基本条件和路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中图分类号]D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274(2013)02—0019—05 [作者简介]赵丽君,女,广东湛江徐闻县委党校教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政浩,男,广东湛江徐闻县委党校教师,法学学士,研究方向:法学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 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年** 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因此,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调查方法、概况 为深入了解**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与举措,在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我们先后深入**市国土资源管理、林业、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企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向主体班学员和部分干部群众发放了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践调查。 调查内容 一、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1、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中,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生态优良比生产增长更可贵,低碳绿色比高碳黑色更持久,花红叶绿比灯红酒绿更科学”的观点开始为多数人所接受。 2、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文明教育

2007年3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Mar.,2007 第25卷第2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25No.2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文明教育 1 张传辉,赵金玲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 要]当今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事关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人类要想继续的安定详和的在地球生存下去,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在此情况下顺应而生。但是在我国生态教育的思想并不是近代的产物,我国早在两千年前有了儒道文化的时候就有了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和思想,这些思想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道家;儒家;自然观;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07)02-0114-03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生态思想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中包含着我国古人对自然的深刻慧解和在人与自然关上的颖悟觉识,他们用非凡的智慧塑造了东方传统生态精神意蕴的典型。中国古人的这些优秀生态思想和积极的理念给现代生态文明教育以巨大启示。在环境不断恶化,生态日益失衡的今天,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借鉴与学习是现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是深化人们生态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内涵1.道家自然观的内涵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0。这是超乎人类的,又是人的最朴素的心境。在这里/法0的意思,是指学习、效法、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并按规律、规则行事,同时还有与之和平共处之意。所谓/人法地0,其中的/地0就是指环境,地就是大地,/大地0这个概念指的是狭义的自然环境。因此,/人法地0就是说:人应该效法或遵从自然环境的法则,正确的认识生物圈和维生体系的法则,并根据这些法则来生存,而不是去加以破坏。在/地法天0一语中的/天0,是指广义的自然,指整体宇宙及其中的法则。换言之,在我们存在的自然环境与生物圈,只不过是整体宇宙中一个非常渺小的角落而已,必须完全遵循整体宇宙的法则,因为宇宙的法则也规定并影响大地。天体的运行,不论是太阳系、银河系或是整个宇宙的运动,都对于大地都有影响。所以,/地法天0一语,就是表明大地环境不是唯一的判准,因为大地环境最后也还要遵从宇宙的规则,以整体宇宙为法。/天法道0这话的意思是说,整体宇宙的运行是来自于/道0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动。所谓/道0就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动。天之所效法、 所依循的规则,是来自于道。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在自我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宇宙万物。所以/天0是以/道0为法。/道法自然0所表示的,并不是在/道0上面又设立另一个/自然0的概念。/道0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动,就应该是由道生发一切,主宰一切。所以在此/自然0一词,应该是/自其本然0之意。/道0是/自其本然0,是表示/道0的法则是来自于它自身。老子关于自然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老子第一次把宇宙间的一切都看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人在自然面前应该作的就是/无为0,即尊重自然的自身规律,顺应自然的自在发展。后来,庄子又升华了老子的学说,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0的生态观念,将人与自然融合到了一起。不以人为中心来看待自然,却又显示人与自然的亲切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道家其他一切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可以说是道家哲学自然观的基本特色。 2.儒家自然观的内涵 儒家把天地的自然演化当成一个生生不息的自然过程。它认为,天道刚健流行,是原始的创造力之源,它统摄万物,维持整个世界的正常秩序;地道柔顺宽容,顺承天道的创造性,养育、辅助和成就万物,具有厚德载物的慈善品格。人与万物都来源于天地,人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产物,是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董仲舒在其5春秋繁露6中写到:/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0很明显儒家把自然界当作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认为自然界不仅有生命,而且不断创造新生命。对于人来讲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的来源,而且还是人生命价值的来源。人和万物皆具有价值,但人同时还具有为万物所缺乏的道德品格和智慧,因而人不仅能够沟通天地,而 ) 114)1[收稿日期]2007-01-20 [作者简介]张传辉(197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

论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西方学者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即所谓的生态自然观。其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 1前言 1.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等等。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1.2美丽中国概念的诞生 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方方面面的内容,民间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电视、电影、戏剧、曲艺、絵画等各个领域节目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子安地理、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读《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有感“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们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我们老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的理解。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大核心之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作为一名治黄工作者、特别是战斗在水土保持科研战线上的一员,更应积极响应与践行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履行黄科院的职责和水保人的义务。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注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环保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环保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量大、污染严重,同时海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也较少。 我们去超市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即使进行焚烧,还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这样做合适吗?德国年轻人正以挎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绿色时尚吧。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气体,有时带有黄褐色,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李宏伟 主讲人简介:李宏伟中共中央党校马列教研部教授 十八大会议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因此当下首先应该明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此前我国提出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过生态文明,那么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我党对此问题的认识进行了怎样的深化?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落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怎样的实践路径。 从时间这一纵向的角度看,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在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同时人类也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财富,靠耕作维持人类生存,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各个国家,包括中华文明的诞生。中华文明的传承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没有发生断裂,与同时诞生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相比我们感到自豪。正是由于中华儿女对文明的贡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近代以来进入的工业文明时期,更让我们感到振奋,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不再是简单的农耕生产方式,而是机器化的大规模生产,享受更多的物质文明财富。然而,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所伴生的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被大规模开采,它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人类实现了巨大的转型,然而这种转型是黑色的转型,所以人们迫切的期待绿色转型,把人类带入生态文明时代。我们依赖的能源将不再是不可再生能源,取而代之的是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会发生巨大变革,以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愿景。但这种顺应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要求,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轻易、自觉地实现。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的党的理论自觉和把握,但更多地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面临很多挑战。所以也是一种倒逼,一种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生态文明到底是什么?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新的文明形态,同时是对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并和自然和平相处。理解它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生态文明既不是绝对超越工业文明而不进行,也不是返回到友好的农耕时代。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有一个前提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另外我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去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对自然是征服的态度,自然被过多的掠

生态自然观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生态自然观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协调稳定”、“负载定额”、“时空有宜”等几条规律。“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揭示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而“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保证。“负载定额”规律揭示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 生态文明,“一般而言,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总结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里程。 纵观整个世界,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在继续,并且有的地方还变本加厉,人类仍然面临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的威胁。但是,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举步维艰,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正是借助这一理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深入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领域,从而展开了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而正是这一批判,“预示着许多当今的生态学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的高度体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行之举。二、中国环境问题的形式相当严峻。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12—1/10,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远远超过这两个因素。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全国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开始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在加剧。 我国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同时,保持对自然—社会一经济之间关系的清醒认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最终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内容,以重建新型的天人和谐为目标的理论创新。我们应抓住机遇,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发现节约能源、消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一条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之路。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业化过程的经验教训,注重对科学技术进

看人类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观

从电影《白色星球》看人类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观 程伟鹏硕研09-12 2009011205 北极光赛跑般在满天的星空中闪过。全身毛茸茸的北极熊与他们的母亲快乐的生活在这片净土,肥嘟嘟的小海豹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恐惧开始旅行,大群的驯鹿迁向远方,葵花瓣似的水母,舞蹈着的鲸鱼,乌贼张开触角大口呼吸,海草,摇曳生姿,相互缠绕,天使一样的飘浮物,羽翼洁白,是海的祈祷。这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在《白色星球》中,北极熊、狐狸、驯鹿等这些北极的鲜活的生命,让人们在这遥远的蛮荒之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而这些是和我们生命一样。但同时是比人类更纯粹的、更接近于生命本源的一种生命的活力。也正是这些温馨的生命,欢快的生命,坚毅的生命让观众能够爱上这一片洁白的圣地。 影片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现了北极这个白色星球的浩瀚与博大,一眼望去,四周白茫茫的一片是那么的纯粹和纯净,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灵的洗涤,似同把人们带到一个梦幻的王国,。但在这寒冷的冰雪天地,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这个纯净的世界,小北极熊就要诞生了。它的母亲如同人类一样,也在为迎接她的孩子的出生,做着准备,在小北极熊出生的时候,我们能看到母亲亲抚他的孩子,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气息。北极熊成长的过程也是影片展开的过程,而北极熊对自己子女的爱是我们能感受到的这是一种温馨的生命。唯美、清纯的白色世界,带给人心灵的抚慰,诱发你对生命最本能的赞美与感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色星球也许将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因为我们将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美好的、有价值的存在将会被无情的毁灭!由此,我们在欣赏《白色星球》带给我们的视听冲击和心灵净化的时候,我们势必要有所醒悟!“白色星球”的消失,不仅是纯净的自然和奇观的自然的退隐,她将更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的飘逝,难道面对这样一种悲剧性的存在,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毕竟“白色星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期待! 恩格斯的著名论断至今仍回响在我们耳边: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切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物质为自己服务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