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排制作工艺

铜排制作工艺

铜排制作工艺
铜排制作工艺

配电屏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

ZTC.917.011

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2007月01日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高低配电柜的一次铜、铝母线的加工及安装要求。2.设备和工具

2.1母线弯排机、冲床、钻床、酸洗池、搪锡炉、电炉。

2.2母线冲剪设备、钻孔模、整平模、铜接头、压接钳、木批、电工刀、划针、角尺、样冲、钢皮尺、钢卷尺、铁锤。

3、使用材料

3.1 TYM型母排线、LMY型铝母线、BV、BVR型铜芯塑料线、OT 型固接端头、塑料标记套、

3.2各种规格螺栓、垫圈、螺母、弹簧垫圈、

3.3纯碱、汽油、硝酸、烧碱、清水、水玻璃盐酸、TD1、TD2导电膏。

4、铜铝母线的工艺过程

4.1根据回路温升、动热稳定要求及设备条件选择母线规格。

4.2卷筒母线先把母线整平,以达到平直的目的。

4.3按图或样线进行落料,然后用木锤整平。

4.4按图或样线进行弯制,然后根据电器元件端头及母线搭接工艺要求进行划线、冲孔或钻孔,再用锪孔钻,锪去孔口边缘毛刺。

4.5平整搭接面,并压印。

4.6对于铜母线、镀锡,对于铝母线、搭接面进行搪锡处理,在不具备铝母线搪锡条件时,可由外协单位解决。在装配前必须把表面清除干净,立即涂上导电膏才能进行装配搭接工作。

4.7母线涂漆

4.7.1 三相交流电路的母线均涂黑漆,在显眼处粘贴色标,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零线或中性线涂淡蓝色漆,安全用的接地线涂交替黄绿双色漆,无法区分极性、相序者涂白漆。

4.7.2 直流电路的正极涂棕漆,负极涂蓝色漆,接地中线涂淡蓝色漆。

4.8安装前搭接面处必须清洁,涂上清洁的TD1或TD2导电膏,选用合适的螺栓、螺母、垫圈及弹簧进行安装。

5BV、BVR型铜芯塑料线的工艺过程

5.1按回路温升,动热稳定要求及设备条件选用铜芯塑料线规格。5.2选择合适的敷线途径,然后量线落料,用剥线钳或电工刀剥去适量的绝缘层(剥线长度见表一),清除表面氧化膜及粘着物。

5.3套上标记套,选择合适的OT型固接端头,套在塑料线的导电芯上。

表一

5.4将OT型固接端头置于压接模具内用压接钳进行压装。

5.5按照敷线途径进行弯制及捆扎,然后选用合适紧固件进行安装。

6检查

6.1检查母线的弯曲处是否有痕。

6.2检查母线的涂漆是否均匀,是否有流挂现象,涂漆界限是否平齐。

6.3检查母线塑料铜芯线的弯曲处,搭接及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工艺。

7工艺要求

7.1 母线的典型连接形式见图1(见下页)

7.2母线的典型连接形式见图2、3、4。

7.3母线的典型摸接形式及使用螺栓规格见表2

7.4母线经落料、校直后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锤痕凹坑和伤痕、冲裁边缘要锉平、倒角。

7.5母线的配置,应尽可能减少搭接面,母线的弯曲应保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处分别见图2、3、4)弯曲处不得出现裂纹,母线侧弯的绉纹高度不得超过1毫米。

7.6 母线涂漆可采用喷漆或刷漆,色泽应均匀,边缘应整齐,不得有漏漆、挂漆现象,母线连接处不得沾漆。

7.7同一元件,同一端的各相母线的涂漆界线应无明显不整齐现象。

7.8母线的涂漆界限

7.8.1搭接母线涂漆界限见图5。

7.8.2二次线接在母线上的母线上的涂界见图6.

7.9 母线除必要的弯曲及斜度外,本身不得有弯曲现象。

7.10 母线的弯制及安装,应尽量考虑电器操作的安全,空气开关及

熔断器上的桩头拼线应向里侧安装。

7.11母线的弯制,应考虑留有用户引入线的足够距离及安装维修方便。

7.12 母线的连接采用经过表面处理后的螺母,专用垫圈、弹簧垫圈紧固,紧固后尾部应露出螺纹2-5牙,不宜过长或过短。螺栓的贯穿方向应是由下至上,由后至前,由左到右,尽量达到统一。

7.13 母线的搭接,不准三根母线在一处搭接。

7.14 若铜铝搭接时,铜排和铝排均无法搪锡时,应用搪锡紫铜皮夹在中间,以免引起电化腐蚀。

7.15 在流盘汇流母线应全部装在盘顶上,若确系单台使用,允许安装于盘的中部,但两端必须以绝缘支持件固定。

7.16母线的配置应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搭接处应自然吻合,没有安装应力,搭接处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得小于断面积的2倍,母线的固定夹持距不得超过900MM。

7.17 母线的相序排列,在装置的正面方向看,应符合表3、4的规定。

7.17.1 三相交流电路

表三

7.17.2 直流电路

表四

在特殊情况下,若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可不按本要求规定。

7.18 绝缘距离

7.18.1 对于额定电压低于500伏,电流大于63安培的电路,电气间隙大于10毫米,爬电距离大于12毫米。

7.18.2 额定电压为3千伏-10千伏时,主回路带电体与其他部位的最小电气间隙应符合表5所示。

表5

7.19 BV、BVR塑料铜芯导线用标记套的要求:

7.19.1 材料:软聚氯乙烯管。

7.19.2 长度:14-16毫米。

7.19.3颜色:三相交流电路相为黄色,相绿色,相为红色,零线或中

性线为淡蓝色。

直流电路:正极为棕色,负极为蓝色,接地中性线为淡蓝色。

7.19.4 检查

7.19.4.1 用钢皮尺检查母线之间的电器间隙和漏电距离,应符合7.18条的规定。

7.19.4.2 按产品电气原理图检查母线的相序和接点的连接是否符合设计的规定、相序排列和涂色标志的规定。

7.19.4.3 目的检查母线的紧固螺栓是否全部拧紧,母线的排列是否达到整齐美观。

7.19.4.4 用0.5MM塞尺检查各母线连接处的接触面应达到如下要求:母线宽50MM以上者,塞尺塞进深度小于或等于5MM,母线宽50 MM 以下者,塞尺塞进深度小于或等于4MM。

7.20 外引线接线点的设置。

7.20.1 一次回路额定电流在25安及以下的外引线接线点,均应集中接至接线端子。

7.20.2 接线端子采用JX2-25,若元器件装于整体安装板的上方,则端子原则上设置在安装板下方,若元器件采用多块角钢或安装板进行装配的,则应单独用安装板(或端子排安装扁钢)水平方向进行安装,一般设置在二次回路端子排的上方且应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利于外引线施工的方便。

7.20.3 端子的排列顺序:按装置的正视方向,元器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顺序与端子排自左至右一一对应的原则来进行接线。

表6

注:1、本表适用于开启式开关柜母线的选择。

2、本表适用于端头采用搪锡工艺的铜母线或铝母线。

3、母线最高允许温度85℃,周围介质温度40℃。

4、母线表面涂漆。

5、无{}者为符合JB653-654-77、JC2081∽2083-77标准,铝铜扁线、

铝铜母线及铜带,有“*”者仅适用于竖放位置。

7.21 母线和导线截面的选择。

7.21.1 母线和导线的截面,应根据截流量,可能受到应力,电压降等

综合因素来选择,中性母线的截流量按相线截流量一半选择截面。

7.21.2 图样上有标注的,按图样要求选用。

7.21.3图样上未作规定的,应根据母线和导线容许截流量,按一次回路各元件的容量来选择。

7.21.4 不同容量两元件间的接线按元件容量较小的来选择。

7.21.5 元件容量的确定:空气开关按额定电流,热继电器按最大整定电流值,熔断器按底座额定电流。

7.21.6 不同电流等级母排的选用,见表6。

7.21.7 BV、BVR塑料铜芯线容许截流量见表7。

表7

7.22 OT型固接端头与塑料铜芯导线的压接要求见图7。

7.23 母线应配置在喷弧元件的有效弧距离外,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必

须设置以绝缘耐弧材料制作的隔弧板。

7.24 电器元件的喷弧距离按其说明书要求。

7.24.1 10、15型空气断路器的喷弧距离见表8

表8

7.24.2 CJ12交流接触器的喷弧距离见表9。

7.24.3 CJ10型交流接触的喷弧距离见表10。

7.24.4 CZO型直流接触器的喷弧距离见表11。

最新铜排制作工艺模板

配电屏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 ZTC.917.011 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月01日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高低配电柜的一次铜、铝母线的加工及安装要 求。 2.设备和工具 2.1母线弯排机、冲床、钻床、酸洗池、搪锡炉、电炉。 2.2母线冲剪设备、钻孔模、整平模、铜接头、压接钳、木批、电工刀、划针、角尺、样冲、钢皮尺、钢卷尺、铁锤。 3、使用材料 3.1 TYM型母排线、LMY型铝母线、BV、BVR型铜芯塑料线、OT型固接端头、塑料标记套、 3.2各种规格螺栓、垫圈、螺母、弹簧垫圈、 3.3纯碱、汽油、硝酸、烧碱、清水、水玻璃盐酸、TD1、TD2导电膏。 4、铜铝母线的工艺过程 4.1根据回路温升、动热稳定要求及设备条件选择母线规格。 4.2卷筒母线先把母线整平, 以达到平直的目的。 4.3按图或样线进行落料, 然后用木锤整平。 4.4按图或样线进行弯制, 然后根据电器元件端头及母线搭接工艺要求进行划线、冲孔或钻孔, 再用锪孔钻, 锪去孔口边缘毛刺。4.5平整搭接面, 并压印。 4.6对于铜母线、镀锡, 对于铝母线、搭接面进行搪锡处理, 在不具备铝母线搪锡条件时, 可由外协单位解决。在装配前必须把表面清除干净, 立即涂上导电膏才能进行装配搭接工作。

4.7母线涂漆 4.7.1 三相交流电路的母线均涂黑漆, 在显眼处粘贴色标, A相为黄色, B相为绿色, C相为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涂淡蓝色漆, 安全用的接地线涂交替黄绿双色漆, 无法区分极性、相序者涂白漆。 4.7.2 直流电路的正极涂棕漆, 负极涂蓝色漆, 接地中线涂淡蓝色漆。 4.8安装前搭接面处必须清洁, 涂上清洁的TD1或TD2导电膏, 选用合适的螺栓、螺母、垫圈及弹簧进行安装。 5BV、BVR型铜芯塑料线的工艺过程 5.1按回路温升, 动热稳定要求及设备条件选用铜芯塑料线规格。 5.2选择合适的敷线途径, 然后量线落料, 用剥线钳或电工刀剥去适量的绝缘层(剥线长度见表一), 清除表面氧化膜及粘着物。 5.3套上标记套, 选择合适的OT型固接端头, 套在塑料线的导电芯上。 表一 5.4将OT型固接端头置于压接模具内用压接钳进行压装。

铜排施工工艺1

铜排施工工序 1生产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控制设备的铜、铝零件及母线搭接面的搪锡工艺。 2 参考资料 2.1 JB2836-80 电工产品的电镀层和覆盖层 2.2 涂装技术培训教材 3 搪锡设备及工具 3.1 化锡锅与加热装置 化锡锅用钢板焊制成,锡锅的下部用电热作为加热装置。 3.2通风设备 3.3工作台 3.4铁勺 3.5挂钩 3.6绝缘柄钢丝钳 3.7木柄扁平毛刷(1寸-1.5寸) 3.8无纱玻璃丝盘刷(1寸-1.5寸) 3.9铜丝刷 3.10线手套 4 工艺准备 4.1准备好所需的各种工龄、原材料及待搪锡的工件。 4.2 戴好防护手套 4.3将锡锭放在化锡锅内加热至熔融的锡液后,用铁勺将浮在液面上的渣滓撇去,锡液的湿度是否能适合于搪锡的要求,按老工人的操作经验判断。 4.4检查待搪锡的工件是否有裂缝,严惩磕碰的伤痕,若有应将其剔除。 5 操作工艺及检验 5.1铝质零件和母排搭接面的搪锡。 5.1.1用回丝将工件表面擦拭干净。 5.1.2用铜丝刷将待搪锡表面的氧化物刷掉。 5.1.3将工件浸入锡液中,取出后立即用无纱玻璃丝盘刷刷去工件表面多余的锡液,再用毛刷刷去端面的流锡和残渣。

5.1.4检验 5.1.4.1锡层外观均匀、光亮,不能有露底、起泡、花斑等缺陷。 5.1.4.2母排的搪锡长度要大于搭接宽度20mm以上。 5.2铜母排和铜制件的搪锡 5.2.1将经检查认定合格的铜制件或铜母排需要搪锡的面上均匀地涂上一层焊锡膏。 5.2.2将涂有焊锡膏的部位浸没到锡液中,取出后,用眼观察表面是否搪上锡,如果全部搪上了,立即用回丝把表面多余的锡液擦去,使其表面光亮;如果表面有未搪上锡的地方,则用刷子蘸焊锡膏刷在未搪上锡的地方,然后立即浸没到锡液中,取出后,用回丝擦去多余锡液,使其光亮。如仍有未搪上锡的部份,可重复上面的操作,直到符合要求。 5.2.3将搪好锡的工件挂到工作架上或放到工作台上。 5.2.4检查: (1)锡层外观均匀光亮,不能有露底,起泡、花斑等缺陷。 (2)母排的搪锡长度要大于搭接宽度20mm以上。 6 搪锡工作结束后,要切断化锡炉的电源。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低压配电柜、控制柜,及其它各种非标准柜箱的母线配制。 2 设备和工具 2.1 母线轧平机、立弯机、平弯机、冲床、搪锡炉、控制箱。 2.2 母线冲剪模,各种规格冲孔模,整平压花模、铜接头压接模、台虎钳、圆头钳、木锤、 麻花钻、活络板手、套筒板手、钢丝钳、圆头钳、木批、电工刀、划针、角尺、样冲、钢皮尺、钢卷尺、铁锤。 3 使用材料 3.1 TMY型铜母线、LMY型铝母线、BV.BVR型铜芯塑料线、OT型固接端头、塑料标记套。 3.2 各种规格螺栓、垫圈、螺帽、弹簧垫圈。 3.3 工业洗洁精、清水。 4 铜铝母线的工艺过程。补充:(证据规范表规定) 4.1 根据回路温升,动热稳定要求及设备条件,选择母线规格。 4.2 卷筒母线先把母线置于母线轧平机上轧平,以达到平直的目的。

[电气工艺]非标电柜制作工艺及规程

[电气工艺]非标电柜制作工艺及规程设备配套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程 控制电柜已成为工业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当设计人员呕心沥血以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图纸上设计出具有先进水平的控制系统时,是否曾想到过一个系统整体水平的体现,除了最上层的设计之外,还有最直接的看似低技术含量的电柜制造工艺和规程呢。在管理上形象的描述为“一个木桶的最高水位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面对一只电柜,不论内行外行最直接可以感官接触到的就是电柜实体。当设计人员把自己的设计图纸交给设备制造商时,何曾不愿把凝聚自己心血的蓝图转换成最完美的实物呢~可是我们的设计人员往往不能如愿。 虽然他们对制造工艺的要求和制造过程中对国家标准的执行并非完全不能控制,但是,他们所能提出的具体要求只能在某些必须的图纸中简单写出,而详尽的制造工艺就由制造者掌握。这样就等于给厂商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成了脱缰之马。 每一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电柜多数情况下是非标产品,每次的原理图和设计都因系统和设计者的不同而不同,但这并不妨碍电柜工艺的统一。就好像最复杂的线路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控制线路组合演变而来一样,只要最基本的控制线路熟悉和运用自如了,再复杂的线路只是重复的叠加。同样,如果电柜的一些基本制作工艺和验收规范能确定下来,当设计人员为了赶工期把整个系统的所有电柜分包给不同的制造商(无形当中就组织起一个庞大的供货商),最后收到的电柜质量就会像遍布世界的麦当劳和KFC一样——无处不在又无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公司管理理念的统一。

当前,市场需要上与系统配套的控制电柜制作尚无权威统一的工艺规范。有时把一个系统的电柜分包给不同制造商后,由于一开始设计人员就提不出能体现其特点的工艺制作要求,即使有这种愿望,也只能是口头上的关于导线截面、基本的保护和防护要求,最后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不同电柜的制作工艺是随着供货商的制作水平不同而明显的不同,没有整一性。木桶的最高水位——电柜质量——取决于制造者的即兴发挥——这就是当前的现实。 如果能实行电柜基本工艺规范的统一,也将给调试、安装、现场维护和维修带来极大方便。因为电柜最后的维护和维修都是由一线的电工人员直接操作。一个电工维修人员对设备的维修效率除了对线路的熟悉程度和个人的经验外,就是电柜本身的制作是否遵照工艺规程。如果统一了制作规程,不仅能提高现场柜内维修的效率,并能降低新电柜对新手带来的门槛,还能缩短基层维修电工班组熟悉系统的时间。这些也可以归结为管理上的一句话“一切为用户着想”。 当我们现在打开日本人10年前制造的电柜,对比我们现在生产的柜内工艺,我就会有一个疑问:真的是技不如人吗,——不可能。如果说10年前日本的技术、工具、材料等诸因素还能成为巨大差距理由的话,那么,当我们现在都已经能够自己研制出不少在国际具有先进水平的设备和产品的时候,当我们能在办公室里任意浏览国际上各个大公司网站的时候,这个本已不是技术问题的问题应该可以非常顺利的解决了。现在,只差一点点和国际电柜工艺接轨的意识和一点点敢闯敢创的精神。 查询一下我们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专门针对非标控制电柜制作和工艺规程的标准实在不多。最集中的就是GB 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其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由此可见,国家标准本身就

关于铜排加工及工艺标准

铜排又称铜母线或铜母线,是由铜材料制成的长方形或倒棱(圆形)矩形截面的长导体(现在一般用圆形铜排来避免尖端放电),起到输送电流和连接电路中电气设备的作用。铜排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尤其是成套配电设备中。 1 使用范围:生产高低压开关柜母线,包括铜排和铝排。工艺要求: 1。总线材料为铜和铝; 2。母线本身不应有严重的凹坑、气孔、剥落、裂纹等现象; 3。一般采用铜排,除特殊要求外,出口处采用铜排; 4。铜条一般用于高低开关柜接地棒,特殊要求除外; 5除必要的坡度外,母线不得弯曲或歪斜; 6。母线表面不得有明显的锤痕; 2 7。总线开关一般应符合国家标准,如有特殊的组件孔,应按组件孔打开总线孔; 8。单位为mm; 9。主母线、分支线、元器件引线应对称一致,横平竖直,观察整齐美观; 10。公交线路一般采用冷弯,很少采用热弯。如需热弯,铜排不得超过350度,铝排不得超过250度; 11。母线冲切部位必须去除毛刺,以免尖端排出; 12。母线起弯部分距最近的绝缘子母线支撑压板边缘必须大于0.25L,但不小于50mm,母线起弯部分距母线应连续,连接位置不小于30mm,矩形铜排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无裂纹和明显皱纹; 3 13。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上表规定,多条母线的弯曲度应相同; 注:A为母线厚度,B为母线宽度,L为母线两支承点距离 14。母线固定并用螺栓搭接时,连接点与支柱绝缘子支撑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上母线端部与下母线水平弯曲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如上图所示);接头螺孔直径应大于螺栓直径1mm,钻孔直径应无歪斜,螺孔中心距误差不大于0.5mm。 15岁。断路器铜排的选择:铜排和铝排的宽度应与断路器出线端的宽度相同,直接负载侧母线的厚度可适当减小,以满足要求; 16。分支母线与断路器连接时,母线的冲孔为圆孔连接,MNSGCK分支零线从底部进出无需制作,但从顶部进出时必须制作,柜内零线排和接地排应按进出线方式安装在柜前或柜后;17。为了便于变压器的安装,在计量室将铜排断开,用搭板连接。搭接块长度应符合变压器安装、检修标准。其它大于或等于4000A的直接连接应采用绝缘板母线夹固定,严禁使用绝缘子; 4 18。中高压母线导线穿过金属板时,应有配套套管等绝缘措施; 19。母线应采用绝缘支架固定,以确保母线之间以及母线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水平两点固定距离不大于1000mm,垂直两点固定距离不大于800mm。铜铝母线弯曲后无裂纹和严重起皱,槽高不大于1mm,弯曲半径不小于排的两倍。允许弯曲半径等于母线厚度,前提是铜、铝母线弯曲后不开裂、不起皱; 18。铜、铝母线与电气元件的接触面应光滑,接头的边缘和孔口应无毛刺和凹凸; 20。铜、铝母线的螺栓连接和支撑母线与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以及距所有连接10 mm以内的地方不得涂漆;母线与母线、母线与分支母线与电气元件连接时,其搭接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 铜排与铜排连接时,表面应镀锡。顾客有要求时,应满足顾客的要求。2>铝棒与铝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1)

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目录 一、前言 (1) 二、文件编制篇 (2) 三、标记篇 (2) 四、布局、排版篇 (3) 五、接线篇 (4) 六、接地及绝缘篇 (6) 七、检查篇 (6) 表A 以上文件参考国际标准 (7) 表B 导线、汇流排、紧固件配用表 (8) 表C 绝缘导线载流量计算表 (9) 表D 麻花钻与丝攻配合关系表 (10) 表E 控制柜内导线颜色选用表 (11) 表F 配线参考表 (11) 一、前言

统一制作规程,不仅能提高现场柜内维修的效率,并能降低新电柜对新手带来的门槛,还能缩短基层维修电工班组熟悉系统的时间,这些也可以归结为管理上的一句话“一切为用户着想”。 二、文件编制篇 1. 接受图纸后,一套装订成全图,包括系统图、原理图、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底板布置图和端子 图等。用于全过程包括调试和图纸的存档,由技术人员保管使用。 2. 直至项目的结束要保持图纸的完整性、真实性、整洁性和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3. 第二套图纸,包括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及底板布置图和端子图。主要用于材料核对、排版放样、 粘贴标签过程中使用。 4. 第三套装订,包括原理图接线图。由接线人员在接线过程中使用并保管。 5. 在图纸工艺安排过程中注意与材料表核对型号。如果发现错误立即,要求设计人员确认并签字。 6. 对主电路需标明所用导线截面积,或按照设计人员书面设计截面安排(见表C)。 7. 检查线路线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比如重复和漏标线号都需设计人员填写“设计人员勘误确认表” 确认。 8. 对电源线标明所需线号管数量以方便统计。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填写日期+“线 号统计”。原则上每一电柜线号统计设定为一打印页,以方便每个电柜线号的包装。 9. 按照设备配套明细表或施工用图样(布置图、装配图等)进行领料配套。所有电器设备应有制造 厂产品合格证。 10. 所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必须保存完整,以作为竣工资料的必须文件。 11.《电缆总清册》把现场每一根电缆的规格,编号,起始点等相关信息编制成表。通过此表现场人 员可以知道总的电缆排放数量,每个柜的电缆引出数量等电缆排放总体工作量. 12.《总接线手册》中把系统中每一根电缆连线的相关信息集中的编制再一起,通过此表可以知道总 的接线工作量,并可以通过表中的线号栏把所有所需的线号预先打印出来,就免去拿着整套图纸前后找线号的麻烦。备注栏中可以随时记录安装过程中的其他情况,这些信息对日设备的维护修理,和转场后的再次安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标记篇 (一)对柜内元件标签粘贴的原则是:在元件和其附近的底板上粘贴。这样无论在运行状态,检修状态甚至元件被卸下时,都一样能够起到标示作用 (二)中文标签尺寸模板:对于单行字的标签实用30*12 对于双行字的使用30*15。操作台等此类面板元件较多的箱体上在此类元件背面贴上与正面铭牌一致的中文标签和标号将提高维修时的 查找效率在每个线槽盖板的端口处贴上标签会给维护后柜内复原带来方便 1. 柜内元件标签均为黄色。 2. 元件标签按照材料清单统计并保存,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日期+“元件标签”。 3. 线槽贴标签以英文大写SWIS BT 字体打印 4. 柜内中文标签均用隶书。 5. 柜内中文标签标准尺寸为30mm*12mm。 6. 端子标签尺寸为35mm*7mm。 7. 标牌应正确、清晰,易于识别,安装牢固。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目录 一、前言 ...................................... . (1) 二、文件编制篇.................................... (2) 二、标记篇..................................... (2) 四、布局、排版篇................................... .. (3) 五、接线篇..................................... .. (4) 六、接地及绝缘篇................................... (6) 七、检查篇.....................................

(6) 表A 以上文件参考国际标准............................ (7) 表B 导线、汇流排、紧固件配用表......................... (8) 表C 绝缘导线载流量计算表 (9)

表D 麻花钻与丝攻配合关系表........................... .. (10) 表E 控制柜内导线颜色选用表........................... .. (11) 表F 配线参考表.................................. (11)

、前言 统一制作规程,不仅能提高现场柜内维修的效率,并能降低新电柜对新手带来的门槛,还能缩短基层维修电工班组熟悉系统的时间,这些也可以归结为管理上的一句话“一切为用户着想”。 二、文件编制篇 1.接受图纸后,一套装订成全图,包括系统图、原理图、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底板布置图和端子 图等。用于全过程包括调试和图纸的存档,由技术人员保管使用。 2.直至项目的结束要保持图纸的完整性、真实性、整洁性和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3.第二套图纸,包括材料表,面板布置图及底板布置图和端子图。主要用于材料核对、排版放样、 粘贴标签过程中使用。 4.第三套装订,包括原理图接线图。由接线人员在接线过程中使用并保管。 5.在图纸工艺安排过程中注意与材料表核对型号。如果发现错误立即,要求设计人员确认并签字。 6.对主电路需标明所用导线截面积,或按照设计人员书面设计截面安排(见表C)。 7.检查线路线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比如重复和漏标线号都需设计人员填写“设计人员勘误确认表” 确认。 8.对电源线标明所需线号管数量以方便统计。文件保存路径为:…项目号项目号+填写日期+ “线 号统计”。原则上每一电柜线号统计设定为一打印页,以方便每个电柜线号的包装。 9.按照设备配套明细表或施工用图样(布置图、装配图等)进行领料配套。所有电器设备应有制造 厂产品合格证。 10.所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必须保存完整,以作为竣工资料的必须文件。 11.《电缆总清册》把现场每一根电缆的规格,编号,起始点等相关信息编制成表。通过此表现场人员 可以知道总的电缆排放数量,每个柜的电缆引出数量等电缆排放总体工作量. 12.《总接线手册》中把系统中每一根电缆连线的相关信息集中的编制再一起,通过此表可以知道总的 接线工作量,并可以通过表中的线号栏把所有所需的线号预先打印出来,就免去拿着整套图纸前后找线号的麻烦。备注栏中可以随时记录安装过程中的其他情况,这些信息对日设备的维护修理,和转场后的再次安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标记篇 (一)对柜内元件标签粘贴的原则是:在元件和其附近的底板上粘贴。这样无论在运行状态,检修状态甚至元件被卸下时,都一样能够起到标示作用 (二)中文标签尺寸模板:对于单行字的标签实用30*12对于双行字的使用30*15。操作台等 此类面板元件较多的箱体上在此类元件背面贴上与正面铭牌一致的中文标签和标号将提高维修时的 查找效率在每个线槽盖板的端口处贴上标签会给维护后柜内复原带来方便 1.柜内元件标签均为黄色。 2.兀件标签按照材料清单统计并保存,文件保存路径为: 项目号目号+日期+ “元件标签” 3.线槽贴标签以英文大写SWIS BT字体打印 4.柜内中文标签均用隶书。

(完整版)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

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 (1) 电气控制柜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检查,在电气控制柜开始装配前按照《屏柜结构、开孔图》进行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及电气元件物料清单,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工作。 (2) 准备齐电气控制柜装配所需的所有电气元件及安装辅材 (3) 电气装配人员要先准备齐电气控制柜上需使用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面板、电气元件PLC、低压电器等)及所需要的安装辅材(行线槽、导轨、导线、接地铜排、安装螺栓等元器件安装在电气安装底板上 (4) 根据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量好线槽与导轨的长度,用相应工具截断。(注:线槽、导轨断缝应平直。)两根线槽如果搭在一起,其中一根线槽的一端应切45度斜角。用手电钻在线槽、导轨的两端打固定孔将线槽、导轨按照电气底板布置图放置在电气底板上,用黑色记号笔将定位孔的位置画在电气底板上。先在电气底板上用样冲敲样冲眼,然后用手电钻

在样冲眼上打孔(用低压电器元器件(微型空开、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线端子、动力电源端子等)应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安装在导轨上的。) (5)电气元件的安装方式符合该元件的产品说明书的安装规定,以保证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条件,在屏内的布局应遵从整体的美观,并考虑控制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和发热性干扰,元件的布置应讲究横平竖直原则,整齐排列。所有元件的安装方式应便于操作、检修、更换;工控机等重要操作的元件及液晶显示器、指示灯等有角度视觉要求的元件安装应尽量保持在离地高度视线范围内,以便于观察操作。所有元件的安装应紧固,保证不致因运输震动使元件受损,对某些有防震要求的元件应采取相应的防震方式处理。元件安装位置附近均需贴有照接线图对应的表示该件种类代号的标签,标签采用电脑印字机打印。屏底侧安装接地铜排,并粘贴明显的接地标识牌。三相电路主回路安照电气原理图中设计要求大小的铜芯电缆(或铜排)进行连接。A、B、C三相应分别使用黄、绿、红电缆(若使用铜排应在对应铜排上套黄、绿、红套管)并在每相接线端子处粘贴A、B、C标贴。)

铜排厂家价格指导,铜排价格计算方式

铜排厂家价格指导,铜排价格计算方式铜排又称铜母线、铜母排或铜汇流排、接地铜排,是由铜材质制作的,截面为矩形或倒角(圆角)矩形的长导体,由铝质材料制作的称为铝排,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析下铜排价格的计算方式。 铜排 铜排价格计算器(公式):铜排每米价格=每公斤价格*每米重量由于铜的导电性能等优于铝,铜排在电气设备,特别是成套配电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在配电柜中的U、V、W相母排和PE 母排均采用铜排;铜排在使用中一般标有相色字母标志或涂有相色河南宝恒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各种电缆桥架,母线槽——

漆,U相铜排涂有“黄”色,V相铜排涂有“绿”色,W相铜排涂有“红”色,PE母线铜排涂有“黄绿相间”双色。 铜排材质:T2紫铜排、TU1无氧铜排、TU2无氧铜排等。铜排规格:1系~25系,具体铜排规格请在线或来电详细咨询!铜排生产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 5585.1-2005。 铜排分类:常规:直角&圆角(俗称直边圆边)。异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生产。铜排常见截面范围:30--3000mm;常见厚度范围 3mm-12mm;常见宽度范围10mm-125mm。铜排导电性能:与母线工作的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 铜排载流量计算:计算载流(40°)可简单按照下面公式计算(规格数量单位都取mm):(1)母线规格:A(厚度)*B(宽度)(2)单片载流≈B*(A+8.5)安 铜排重量计算:目前国内厂商生产的铜母线出厂长度多为6米长,故简化以后的重量计算公式为(规格数量单位都取mm):(1)A*B 单根重量≈A*B*0.0534KG (2)A*B每米重量≈A*B*0.0089KG 铜排价格计算公式:铜排每米价格=每公斤价格*每米重量 具体的铜排价格也可以拨打上方宝恒电气的电话进行咨询! 河南宝恒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各种电缆桥架,母线槽——

铜排设计技术规范

铜排设计技术规范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材料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铜和铜合金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牌号及状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力学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规范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功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铆接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检验/试验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查铜排及其附件的质量,按图纸技术要求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镀层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搭接面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铜排样件防腐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配套控制柜制作工艺及规范

设备配套操纵柜制作工艺及规程

无锡中选自控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1) 文件编制 (5) 标记 (9) 扳金 (13) 排版 (15) 结线 (21) 接地及绝缘 (28) 检查 (32) 附录 (34)

A、参考标准目录 B、导线、汇流排、紧固件配用表 C、绝缘导线载流量计算表 D、接地导体、螺柱关系表 E、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 F、接头连接力矩表 G、麻花钻与丝攻配合关系表 H、导线颜色选用表

前言 操纵电柜已成为工业操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科学技术飞速进展的今天,当设计人员呕心沥血以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图纸上设计出具有先进水平的操纵系统时,是否曾想到过一个系统整体水平的体现,除了最上层的设计之外,还有最直接的看似低技术含量的电柜制造工艺和规程呢。在治理上形象的描述为“一个木桶的最高水位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面对一只电柜,不论内行外行最直接能够感官接触到的确实是电柜实体。当设计人员把自己的设计图纸交给设备制造商时,何曾不愿把凝聚自己心血的蓝图转换成最完美的实物呢!但是我们的设计人员往往不能如愿。 尽管他们对制造工艺的要求和制造过程中对国家标准的执行并非完全不能操纵,然而,他们所能提出的具体要求只能在某些必须的图纸中简单写出,而详尽的制造工艺就由制造者掌握。如此就等于给厂商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成了脱缰之马。每一个操纵系统的操纵电柜多数情况下是非标产品,每次的原理图和设计都因系统和设计者的不同而不同,但这并不阻碍电柜工艺的统一。就看起来最复杂的线路差不多上由一些最差不多的操纵线路组合演变而来一样,只要最差不多的操纵线路熟悉和运用自如了,再复杂的线路只是重复的叠加。同样,假如电柜的一些差不多制作工艺和验收规范能确定下来,当设计人员为了赶工期把整个系统的所有电柜分包给不同的制造商(无形当中就组织起一个庞大的供货商),最后收到的电柜质量就会像遍布世界的麦当劳和KFC一样——无处不在又无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公司治理理念的统一。 当前,市场需要上与系统配套的操纵电柜制作尚无权威统一的

精选D低压开关柜铜排估算方法

精选D低压开关柜铜排 估算方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G G D低压开关柜铜排估算方法 1、进线柜一只断路器:下进上出单排 8米双排16米 上进上出单排15米双排30米 2、电容柜如果是800MM柜宽则一般按8米算,如果柜宽增加,则适当增加(刀开 关上口到水平排估为2米,下口到横排1.5米) 3、多只断路器出线柜 刀开关的电流量铜排规格*(刀开关上下口3.5米+横排) =铜排规格*(3.5米+柜宽*3) 每只断路器电流量的铜排规格*1米(每只断路器分排估为1米) 注:一只大型断路器出线柜与一只断路器进线柜下进上出一样8米 4、联络柜 一只断路器联络柜与一只断路器进线柜上进上出15米 两只断路器联络柜=一只断路器联络柜*2=15*2=30米 抽屉柜的铜排估算方法 1、一只断路器进线柜跟GGD一样单排上进上出15米双排=15*2=30米 单排下进上出8米双排=8*2=16米 2、固定分隔式:大型断路器组合:第一只算5米;第二只计为7米,第三只计为9 米(注:大型断路器为800H以上) 800H以下的塑壳断路器所有断路器电流总和的铜排规格*2米 400H至800H的断路器每只报3米 400H及以上需报铜排3米 3、抽屉式:GCK、GCS 几只断路器电流总和的铜排规格*2米 及以上的断路器每只计为1米

MNS 几只断路器总和的铜排规格*2米 4、联络柜和电容柜都与GGD的联络柜、电容柜一样的算法, 电容柜如果是800MM柜宽则一般按8米算,如果柜宽增加,则适当增加(刀开关上口到水平排估为2米,下口到横排1.5米) 联络柜一只断路器联络柜与一只断路器进线柜上进上出15米 两只断路器联络柜=一只断路器联络柜*2=15*2=30米 5、固定分隔式即为插入式,板后接线,空气开关即塑壳断路器;经济型抽屉柜是水 平排置于柜顶,标准型水平排位于柜后 通道及垂直排的价格(垂直排等于几只断路器的总 电流量相应的铜排规格) 6、抽屉柜的壳体价格= 之和抽屉柜的价格=固定柜+100元 抽屉柜后的壳体厂家配套过来的三根铜排的规格是依据几只断路器的电流总和来决定的 7、低压抽屉柜通道中的垂直排一般用40*6、50*6、60*6、80*6、100*6、120*6

铜排加工工艺标准

铜排加工工艺标准 一、工艺准备 1、按设计图纸和生产任务单,考虑最佳方案。 2、检查一次电器元件、附件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图纸及材料单的要求,产品许可证、合格证是否齐全。 二、母线的选择 1、主母线的规格及材质按设计图纸,分支母线材质无特殊要求时与主回路母线相同。 2、分支回路母线(导线)的选择,按图中标注线径选择,如未标注则按断路器脱扣器电流选择。 3、主回路或分支回路选用母线时,依据额定电流在表2、表3中选用不小于该载流量的截面规格。 4、低压配电装置的接地母线(PE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衰探护导休的聂小截■面赢 5、高压配电装置的接地母线截面应不小于30平方毫米,过门接地线不小于4平方毫米。 6、母线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裂纹、无夹杂物。 单条矩刑母线騎淙量

三、技术要求 1、对于电器元件,带电零件部件及母线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不得小于表5、表6、表7所给定值。 (为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并便于施工,我厂低压开关柜要求电气间隙不小于15mm爬电距离不小于20mm, 如有特殊情况,也不得小于表6表7的值)。 表5 高压开关的电气间隙最小距离iran 耒6 低圧开关柜的电气间隙最小距离网

2 表8 母线的相色及相序排列表 注;勺〉在特殊情況下.如果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可不按表8规定炉<2>方位的判定均以柜的正视方向为准。 3、母线的接触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的紧固力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母线装配惺栓娶固力表 四、母线的制作 铜母线的制作: 1、母线的走向及尺寸由施工者确定,同一形式的开关柜布线应一致。 2、母线应矫正平直,用母线轧平机对母线进行调直,并用木槌进行局部调整,应达到立弯(侧面弯曲) 不大于2mm/m平弯(宽面弯曲)不大于3mm/m切断面应平整,不应有毛刺和影响质量的切口变形。 3、根据元件位置和选定的走向,用硬导线或其它材料制作母线样板,得岀最理想的弯曲形式,按其展开尺寸用母排加工机专用冲剪下料,并画折弯线。

铜排载流量计算法

铜排载流量计算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铜排载流量计算法 简易记住任何规格的矩形母排的载流量 矩形母线载流量: 40℃时铜排载流量=排宽*厚度系数 排宽(mm);厚度系数为:母排12厚时为20;10厚时为18;依次为: [12-20,10-18,8-16,6-14,5-13,4-12] . 双层铜排[40℃]=1.56-1.58单层铜排[40℃](根据截面大小定)3层铜排[40℃]=2单层铜排[40℃] 4层铜排[40℃]=单层铜排[40℃]*2.45(不推荐此类选择,最好用异形母排替代) ) 铜排[40℃]= 铜排[25℃]*0.85 铝排[40℃]= 铜排[40℃]/1.3 例如求TMY100*10载流量为: 单层:100*18=1800(A)[查手册为1860A]; 双层:2(TMY100*10)的载流量为: 1800*1.58=2940(A);[查手册为2942A];

三层:3(TMY100*10)的载流量为: 1860*2=3720(A)[查手册为3780A]以上所有计算均精确到与手册数据相当接近。 铜排的载流量表 一、矩形铜排 铜母排截面 25℃ 35℃ 平放(A)竖放(A)平放(A)竖放(A) 15×3 176 185 20×3 233 245 25×3 285 300 30×4 394 415 40×4 404 425 522 550 40×5 452 475 551 588 50×5 556 585 721 760 50×6 617 650 797 840

60×6 731 770 940 990 60×8 858 900 1101 1160 60×10 960 1010 1230 1295 80×6 930 1010 1195 1300 80×8 1060 1155 1361 1480 80×10 1190 1295 1531 1665 100×6 1160 1260 1557 1592 100×8 1310 1425 1674 1850 100×10 1470 1595 1865 2025 120×8 1530 1675 1940 2110 120×10 1685 1830 2152 2340 2(60×6) 1126 1185 1452 1530 2 (60×8) 1460 1480 1503 1600 2(60×10) 1680 1170 2140 2250 2(80×6) 1320 1433 1705 1855 2(80×8) 1651 1795 2117 2515

铜排母线制作

1 母线制作、安装细则 1.1母线的分类 1.1.1主母线:即汇流排 1.1.2分支母线:电器兀件与主母线之间或电器兀件与电器兀件之间的连接母线(裸母线或绝缘导线) 1.1.3中性母线(N线) 1.1.4接地母线(PE线) 1.2母线材料规格及长度的选择 1.2.1母线的材料规格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并应是符合表2-1、表2-2载流量规定的合格品

1.2.2 分支母线的材料规格按《通则》中1.4中要求选取 1.2.3 中性线与保护导体截面按照《通则》中表1-1、表1-2选取 1.2.4 保护导体(PE、PEN)选用按《通则》中1.6中要求选取 1.2.5 母线的长度应根据开关柜安装的需要来确定。铜质母线及铝质母线在20m以上时,应加母线伸缩头,伸缩点的截面应不小于母线截面。主母线在5m内允许有一个搭接头,10m内允许有两个搭接头,15m内允许有四个搭接头。 1.3 母线的制作 1.3.1 母线加工设备与工具:锯、台钳、台钻、冲床、锉刀、盒尺、抚顺SS-201-B01型和BM303-S 型母线折弯机、手砂轮、扳手等。 1.3.2 选料 在加工前,应对母线材料进行检查。凡有下列局部缺陷的部位,应将该段剪掉。 a)母线表面有裂痕、斑痕、凹坑及有硝石沉积物的部位。 b)铜母线表面有气孔直径大于5mm、深度大于0.15mm者。 1.4 平直 母线材料在剪切前,每米窄面不直度超过10mm,每米平面不平度超过100mm者,应调整平直, 以缩小剪切后毛胚尺寸的误差。 1.5 冲剪 按需要尺寸将母线切断,并符合以下要求: 1.5.1 母线两端的窄面与端面不垂直度不大于0.5mm。 1.5.2 母线两端在冲剪后,不得有毛刺和突出的立棱。 1.5.3 高压母线端头应在冲床上使模具倒圆角处理,母线截面积6X 60 mm及以下倒圆角半径R不小于8mm,母线截面积6 X 60 mm以上倒圆角半径R不小于15mm;低压母线端头应使手砂轮机、板 锂等工具打磨掉毛刺。 1.6 校正 1.6.1 冲剪后的母线应进行校平校直处理。

铜排生产工艺 技术数据

铜排生产工艺、技术数据 一、选材 1#电解铜,执行标准GB5585.1-2005 铜含量99.95% 二、铜排制作工艺 1、工艺流程(规格、型号按用户图纸要求) 标准选材→熔铸→浇铸→压延→开坯→酸洗→精轧→铣边→机加工(打孔、打弯、镀锡)→包装→入库 2、铜排技术参数如下: 电阻率≤0.001777Ω㎜2/m 硬度≥HB65 密度≥8.9g/㎝3 直度≤2㎜/m 光洁度3.2 弯曲90度无裂纹 青岛信德亿铜铝制品有限公司

设备性能的检测(验)标准、方式 铜排验收标准 1、电阻率:≤0.01777Ω㎜2/m 2、密度:≥20℃铜母线密度8.95g/㎝2 3、硬度:≥HB65 4、直度:≤2㎜/m 5、尺寸偏差:窄边±0.10㎜,宽边±0.9㎜ 6、化学成分:Cu≥99.90% 7、弯曲90度,表面不出现裂纹 8、铜排光洁度3.2 9、铜排表面质量要求清洁,无裂缝、起皮、夹渣、气泡等现象

铜软连接制作工艺 一、选材 TMY压延铜材执行标准GB5585.1-2005 TMY压延铜软带执行标准GB/T2059-2000 二、铜软连接制作工艺 1、工艺流程(规格、型号按用户图纸要求) 标准选材→下料→清理叠装→酸洗→焊接→清理刺→钻孔→表面抛光→导电面镀锡→包装→入库 2、铜软连接技术参数如下: 电阻率≤(Ω㎜2/m)(20℃)0.01777Ω㎜2/m 密度≥(g/㎝2)(20℃)8.9g/㎝2 电导率(%LACS)(20℃)96㎜2/m 光洁度3.2 弯曲90度无裂纹

铜铝过渡生产工艺 一、选材 电解铜执行标准GB5585.1-2005 铝锭执行标准GB1196-2008 TMY铜软带执行标准GB/T2059-2002 二、工艺流程(规格、型号按用户图纸要求) 标准选材→熔铸→酸洗→清理毛刺→铣削→钻孔→表面抛光→导电镀锡→整理→包装→入库

铜排加工制作过程

继电器铜排的制作过程及工时定额 一、研究的对象:继电器的连接铜排 二、操作人员:赵师傅 基本信息: 1、男,身高体重忽略不计, 2、工龄:6年 3、基本工资:174(每个月的最低工时标准)*10 4、能够熟练的操作机器 三、铜排下料前期工作:(这一部分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围,它是由别的工人下料交给我们的赵师傅) 1、最初原料:铜板块(很大块的那种) 2、根据商家要求,下料: 我们研究的是:根据400A的电流通过铜排,制作:厚度:4mm 宽度:40mm 长度(无具体要求)合适的铜排。这个是有别的工人下料交给我们的赵师傅。 四、铜排工序的制作流程(以赵师傅为研究对象): 1、所需机器、工具:铜排专用台钻,液压机,角尺(90度直角) 2、取铜块的一端在液压机上钻规格一致的孔(2个) 3、取钻好孔的铜排,在台钻上打磨,使之平滑 4、取磨平的铜排在液压机上压弯成品 5、用角尺(90度直角)测量压弯的铜排是否合格,不足90度直角,继续加工压弯 6、待所有铜排压弯做好后,便拿去继电器上进行装配,检验是否合格 7、装配不合格:则在液压机的压平器处,把铜排压平,(或是压成>90度), 8、在重复4、5、6步,直至合格为止 9、所有铜排都合格后,再取合格铜排的另外一端打孔,使之与第2步同一规格,再进 行打磨使之平滑 10、全部组装到继电器上,并检验是否合格。 五、铜排制作的时间消耗:(由分配测时的人员填制,或看视频测时) (一)定额时间: 1、准结时间:(1)、:,,,,,,,,,,,,,,分,,,,,,秒 (2)、:,,,,,,,,,,,,,分,,,,,,秒 2、作业时间:,,,,,,,,,,,,,,分,,,,,,秒 3、作业宽放时间:,,,,,,,,,,,,,,分,,,,,,秒 4、休息宽放时间:,,,,,,,,,,,,,,分,,,,,,秒 (二)非定额时间: 5、非生产时间: ,,,,,,,,,,,,,,分,,,,,,秒 6、停工时间:,,,,,,,,,,,,,,分,,,,,,秒 六、定额时间:(报告需要大家一起做的定额标准) ……………………………………………………………………………………………………………………………………………………………………………………………………………

铜排及安装规范

铜排制作工艺及规程 目录 1.目的 (1) 2. 制作人员要求····································· 2 3. 铜排加工设备的操作及维护 (2) 4. 铜排的移动和存放 (3) 5. 铜排的制作 (4) 6.带电母线的安全防护 (6) 7. 铜排的现场安装 (6) 8.附表 (9)

1.目的 1.1本规程为车间的铜排制作质量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1.2直接对铜排的制造工艺进行指导。 1.3本规程能规范车间制作铜排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1.4本规程将减少制作铜排过程中的返工并提高制作铜排的效率。 1.5本规程是在所有国家标准的框架下结合本车间的实际情况制作的文件。 2.制作人员要求 2.1制作人员必须经过铜排加工培训。 2.2制作人员必须逻辑思维能力较强(需具备一定的天赋条件)。 2.3制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体力。 2.4制作人员必须能吃苦耐劳。 3.铜排加工设备的操作及维护

3.1制作人员必须完全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书来操作,不得违规操作造成人员、设备的损伤损坏。 3.2铜排机的模具以及配件要保持完好。 3.3设备必须定期保养。 3.4设备的管理保养制度要完善。 3.5多工位母线加工机 3.5.1首次开机前必须先给油箱注油,以免损坏油泵。 3.5.2必须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机器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 3.5.3不要带围巾或穿大衣之类的衣服操作。 3.5.4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以便在发生故障时尽快停车和摆脱危险。 3.5.5如果环境温度低于0℃时,工作前应先开机空转机分钟。 3.5.6安装、调试(对模、调整刀片间隙)或拆卸模具,必须由熟悉机器的人员按照规定的规程进行。 3.5.7当机器开动时,切勿把手或身体的一部分放在上下模(刀片)之间,以免发生事故。 3.5.8一切杂物及工具勿放在工作台上,以免轧入模具或刀口而造成事故。 3.5.9由于本机器可多人操作,所以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生产。 3.5.10一定要根据铜排(或铝排)的厚度选择号剪切刀片和冲模的间隙及折弯圆角半径。 3.5.11在更换模具时一定要停机,以免发生危险。 在操作时,拿着工件等待滑块下行时必须小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