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四章)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四章)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四章)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四章)

思考与习题

一、填空题:

1.可逆反应 2A(g) + B(g) 2C(g) ;Δr H m θ< 0 。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不变,增加B 的分压,则C 的分压 ___增大_______,A 的分压 ___减小________ ;减小容器的体积,B 的分压 _____减小______, K θ___不变________。

2.由N 2和H 2合成NH 3的反应中,Δr H m θ < 0,当达到平衡后,再适当降低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将________减小 _____,逆反应速率将___减小__________,平衡将向___右 _____方向移动。

3.一定温度下,反应 PCl 5(g) PCl 3(g) + Cl 2 (g) 达到平衡后,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反应将____不 _______ 移动。

4. 基元反应 2NO + Cl 2 → 2NOCl 是_3 _分子反应,是 3_级反应,其速率方程为__)Cl (· )NO ( 2c c k ?=υ____。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N 2(g)+3H 2(g)→2NH 3(g)的反应,若压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反应速率增大 __16___ 倍。

6.可逆反应: I

2+H 2 2HI 在713K 时K θ=51,若将上式改写为 :21

I 2 +21H 2

HI 则其K θ为 。

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 + S(s)

H 2S(g) K θ1 S(s) + O

2(g) SO 2(g) K θ2

则反应 H

2(g) + SO 2(g) O 2(g) + H 2S(g)的K θ为( θ1K /θ2K )。

8.反应:2Cl

2 (g) + 2H 2O (g)

4HCl (g) + O 2 (g) Δr H m θ>0 ,达到平衡后进行下述变化,对指明的项目有何影响?

① 加入一定量的O 2,会使n (H 2O ,g) 增大 ,n (HCl) 减小 ; ② 增大反应器体积,n (H 2O ,g) 减小 ;

③ 减小反应器体积,n (Cl 2) 增大 ;

④ 升高温度,K θ 增大 ,n (HCl) 增大 ;

⑤ 加入催化剂,n (HCl) 减小 。

二、选择题

1.对于一个给定条件下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 ( C )。

A .速率常数k 变小

B .平衡常数K 变大

C .正反应速率降低

D .逆反应速率降低

2.对反应 2X + 3Y → 2Z ,下列速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C )。

A .

t c t c 2d )Y (d 3d )X (d = B . t

c t c 3

d )X (d 2d )Z (d = C . t c t c 3d )Y (d 2d )Z (d = D .t c t c 2d )X (d 3d )Y (d = 3.某一化学反应:2A + B → C 是一步完成的。A 的起始浓度为 2 mol/L ,B 的起始浓度是4 mol/L ,1 s 后,A 的浓度下降到 1 mol/L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 A )。

A . 0.5 mol/(L ·s)

B . -0.5 mol /(L ·s)

C . -1 mol/(L ·s)

D . 2 mol/(L ·s)

4.某一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反应速率常数k 发生变化时,则平衡常数K θ ( A ) 。

A . 一定发生变化

B . 不变

C . 不一定变化

D .与k 无关

5.N 2(g) + 3H 2 (g) → 2NH 3 (g) ,Δr H m θ = -92.4 kJ/mol ,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ν 和逆反应速率ν ' 的变化为 ( C )。

A .ν 增大,ν ' 减小

B .ν 减小,ν ' 增大

C .ν 增大,ν ' 增大

D .ν 减小,ν ' 减小

6.某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 35%,当加入催化剂时,若反应条件与前相同,此时它的平衡转化率是 ( B )。

A .大于35%

B . 等于35%

C . 小于35%

D .无法知道

7.反应 C(s) + O 2(g) → CO 2(g) 的Δr H m

θ < 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无用的

是( D )。

A . 增加氧的分压

B .升温

C . 使用催化剂

D .减少CO 2 的分压

8. 500K 时,反应 SO 2 (g)+

21O 2 (g) SO 3 (g) 的K θ = 50, 在同温下, 反应2SO 3

(g) 2SO 2 (g)+ O 2 (g) 的K θ等于 ( D )。

A .100

B .2×10-2

C .2500

D .4×10-4

9.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B )。

A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 .各物质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C .Δr G m θ = 0

D .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0.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SnO 2 (s) + 2CO(g)

Sn(s) + 2CO 2 (g) 的K θ = 0.024

CO(g) + H 2O(g)

CO 2 (g) + H 2(g) 的K θ= 0.034

则在相同条件下,反应SnO 2 (s) + 2H 2(g) Sn(s) + 2H 2O(g) 的K θ为 ( B )。

A . 0.058

B .21

C . 8.2×10-4

D . 0.71

11.可使任何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加产率的措施是 ( C )。

A .升温

B .加压

C .增加反应物浓度

D .加催化剂

12.在恒压下进行合成氨反应 3H 2(g)+N 2 (g)

2NH 3(g)时,若系统中积聚不参与反应的氩气量增加时,则氨的产率将 ( A )。

A .减小

B .增加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3.可逆反应X + 2Y 2Z Δ

r H m θ>0,X ,Y ,Z 是三种气体,为了有利于Z 的生成,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 )。

A .高温高压

B .常温常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14.反应NO(g) + CO(g)

2

1N 2(g) + CO 2(g) Δr H m θ = -427kJ/mol ,下列哪一个条件有利于使NO 和CO 取得较高转化率( B )。

A .高温、高压

B .低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低压

15.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K θ=1/p ˊ(H 2)表示的是 ( C )。

A .H 2 (g)+S(g)

H 2S(g) B .H 2 (g)+S(s) H 2S(g)

C . H 2 (g)+S(s) H 2S(l)

D .H 2 (l)+S(s) H 2S(s)

三、是非题 (下列叙述中对的打“√”,错的打“×”)

1. 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 √ )

2. 凡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其化学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基元反应。 ( √ )

3. 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随另一种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不同而异。(×)

4.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5. 当一个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浓度都相等。(×)

6. 在一容器中,反应2SO2 (g) + O2

(g) 2SO3 (g),达到平衡,加一定量N2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7. N2(g) + 3H2

(g) 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把p(NH3),p(H2) 各提高到原来的2 倍,p(N2)不变,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8. 反应CaCO3

(s) CaO(s) + CO2 (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若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四、问答题

1.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使下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C (s) + CO2

(g) 2CO (g) Δr H mθ>0

答案:增加CO2的分压或减小CO的分压,升高温度,减小总压,增大固体C的接触面积答案关键词:压力,温度,接触面积。

(2)2CO (g) + O2

(g) 2CO2 (g) Δr H mθ<0

答案:增加O2的分压,减小温度,增大总压。

(3)CO2 (g) + H2

(g) CO (g) + H2O (g) Δr H mθ>0

答案:分别增加CO2或H2的分压或同时增加CO2、或减小CO和H2O的分压,升高温度答案关键词:压力,温度。

(4)3CH4 (g) + Fe2O3

(s) 2Fe (s) + 3CO (g) + 6H2 (g) Δr H mθ>0

答案:减小总压,升高温度,增大固体Fe2O3的接触面积

2.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N2 (g) + O2

(g) 2NO (g);

答案:

()

{}

()

{}

()

{}θ

θ

θ

P

P

P

P

P

k

O

N

NO

2

2

2

=

(2)C (s) + CO2 (g) 2CO (g);

答案:

()

{}

()

θ

θθ

P

P

P

P

K

CO

CO

2

2 =

(3) CH 4 (g) + H 2

O (g)

CO (g) + 3H 2 (g); 答案:(){}(){}(){}

(){}θθ

θθθP P P P P P P P K O

H CH H CO 2423= (4)Fe 3O 4 (s) + 4H 2 (g)

3Fe (s) + 4H 2O (g)。 答案:{}(){}

θθθP P P P K

H O H 224= 五、计算题

1.已知反应A (g) + 2B (g) C (g)为基元反应。某温度下,当c (A) = 0.5mol/L ,c(B) =0.6mol/L 时的反应速率为0.018mol/(L·min),求该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常数。

解 由)(· )( 2B c A c k ?=υ

得 k = 0.018/0.5×0.62 = 0.1L 2

/(mol 2·min)

计算的最后结果数字:k = 0.1L 2/(mol 2·min)

2.实验测得反应:2SO 2(g) + O 2 2SO 3(g) 在1000K 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分压为:p (SO 2) = 27.7kPa ;p (O 2) = 40.7kPa ;p (SO 3) = 32.9kPa 。计算该温度下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

解 {}{}{} )( )( )( 22223θO p SO p SO p K '?''=)

100/7.40()100/7.27()100/9.32(22

?= 3.47

计算的最后结果数字:47.3θ=K

3.已知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气的反应为:CO 2 (g) + H 2 (g) CO (g) + H 2O (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 2 和H 2 的浓度为0.44 mol/L ,CO 和H 2O 的浓度为0.56 mol/L ,计算: ①起始时CO 2 和H 2 的浓度;

②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θ;

③CO 2的平衡转化率。

① CO 2 (g) + H 2 (g) CO (g) + H 2O (g)

起始浓度/(mol/L ) x y 0 0

平衡浓度/(mol/L ) 0.44 0.44 0.56 0.56

x – 0.56 = 0.44 x = 1.00

y – 0.56 = 0.44 y = 1.00

即起始时c (CO 2) =c (H 2)=1.00 mol/L

② θK = [][][][]222H CO O H CO ??= 44

.044.056.056.0?? = 1.62 ③ %56%10000

.156.0)CO (2=?=α 计算的最后结果数字:① c (CO 2) =c (H 2)=1.00 mol/L , ② θK = 1.62,③%56)CO (2=α。

4.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反应:2SO 2 (g) + O 2

(g) 2SO 3 (g)。若将1.00molSO 2和1.00molO 2的混合物,在873K 和100kPa 下缓慢通过V 2O 5催化剂,达到平衡后(压力不变),测得剩余的O 2为0.62mol 。求该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

解 2SO 2 (g) + O 2 (g)

2SO 3 (g)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 1.00 1.00 0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 1-x=0.24 1-2

1x=0.62 x=0.76 n =0.24+0.62+0.76 = 1.62 mol

根据分压定律 p i = p ×n

n i 平衡时物质各物质的分压:p (SO 3) = 100×

62

.176.0= 46.91kPa p (SO 2) =100×62

.124.0= 14.81 kPa p (O 2) = 100×62.162.0= 38.27 kPa {}{}{}

)( )( )( 2222

3θO p SO p SO p K '?''= = )

100/27.38()100/81.14()100/91.46(22

?= 26.22 计算的最后结果数字:θK =26.22

5.在一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反应:NO (g) +21O 2

(g) NO 2 (g)。已知反应开始时 NO 和O 2的分压分别为101.3KPa 和607.8KPa 。973K 达到平衡时有12%的NO 转化为NO 2。计算: ① 平衡时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② 该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

22

2起始时物质的分压/(kPa ) 101.3 607.8 0 平衡时物质的分压/(kPa )101.3-101.3×12% 607.8-

2

1×101.3×12% 101.3×12% 平衡时物质各物质的分压:p (NO 2) = 12.12kPa

p (NO) =601.74kPa

p (O 2) = 89.18kPa {}

{}{}2

122θ )( )( )( O p NO p NO p K '?''= =

21)

100/18.89()100/74.601()100/12.12(? = 0.021

6.反应:CO 2 (g) + H 2

(g) CO (g) + H 2O (g)在1023K 达到平衡时有90%的H 2变成H 2O (g),此温度下的K θ=1。问反应开始时,CO 2和H 2按什么比例混合?

解 NO (g) + 21O 2 (g)

NO 2 (g) 起始时物质的分压/(kPa ) 101.3 607.8 0 平衡时物质的分压/(kPa )101.3-101.3×12% 607.8-

2

1×101.3×12% 101.3×12% 平衡时物质各物质的分压:p (NO 2) = 12.12kPa

p (NO) =601.74kPa

p (O 2) = 89.18kPa {}

{}{}2

122θ )( )( )( O p NO p NO p K '?''= =

21)

100/18.89()100/74.601()100/12.12(? = 0.021

7.反应:Sn + Pb 2+ Sn 2+ + Pb 在298K 达到平衡,该温度下的K θ=2.18。若反应开始时c (Pb 2+) = 0.1mol/L ,c (Sn 2+) = 0.1mol/L 。计算平衡时Pb 2+ 和 Sn 2+的浓度。

22

2起始时物质的分压/(kPa ) 101.3 607.8 0 平衡时物质的分压/(kPa )101.3-101.3×12% 607.8-

2

1×101.3×12% 101.3×12% 平衡时物质各物质的分压:p (NO 2) = 12.12kPa

p (NO) =601.74kPa

p (O 2) = 89.18kPa {}

{}{}2

122θ )( )( )( O p NO p NO p K '?''= =

21)

100/18.89()100/74.601()100/12.12(? = 0.021

8.反应:CaCO 3

(s)

CaO (s) + CO 2 (g)在973K 时的K θ=2.92×10-2,在1173K 时K θ=1.05。问:

①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② 在973K 和1173K 时CO 2的分压分别为多少?

解 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 在973K 时: CaCO 3 (s)

CaO (s) + CO 2

平衡时物质的分压/(kPa ) p

)(2θCO p K '==2.92×10-2

p (CO 2) = 2.92 kPa

在1173K 时: CaCO 3 (s)

CaO (s) + CO 2

平衡时物质的分压/(kPa ) p

)(2θCO p K '==1.05

p (CO 2) = 105kPa

计算的最后结果数字: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②p (CO 2) = 2.92 kPa ,p (CO 2) = 105kPa

(完整版)大学化学基础实验复习题

第一题选择题 1、一种钠盐可溶于水,该盐溶液加入HCl溶液后,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该盐是:(A)Na2S (B) Na2CO3(C) Na2SO3(D) Na2S2O3 (答:D) 2、将BaSO4与PbSO4分离开,宜采用: (A)NH3·H2O (B)HCl (C)H2S (D)NH4AC (答:D) 3、下列设备中,哪一种最适宜于测定原子量? (A)威尔逊云室(B)电子显微镜(C)X-射线衍射仪(D)质谱仪 (答:D) 4、王水的成分是下列哪一种混合而成?(体积比) (A)HNO3+H2SO4 (1:3) (B) H2SO4+HCl (3:1) (C) HNO3+HCl (3:1) (D) HCl+HNO3 (3:1) (答:D) 5、微量成分是指被测组分的含量为: (A)>1% (B)<0.01% (C)0.01%~1% (D)0.01%~0.001% (答:C) 6、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控制在:(A)10~20mL (B)20~30mL (C)30~40mL (D)40~50mL (答:B) 7、某溶液为无色,下列何种离子不能否定? (A)Ni2+(B)Mn2+(C)Cr3+(D)Co2+ (答:B) 8、KMnO4能稳定存在于何处?

(A)空气中(B)HCl中(C)碱液中(D)稀H2SO4溶液中 (答:D) 9、用蒸馏操作分离混合物的基本依据是下列性质的哪种差异? A密度(B)挥发度(C)溶解度(D)化学性质 (答:B) 10、在分光光度中,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4%)的光度范围是: (A)0.1~0.2 (B)0.2~0.7 (C)0.8~1.0 (D)1.1~1.2 (答:B) 11、下列哪种氢氧化物既溶于NaOH,又溶于NH3·H2O (A)Al(OH)3(B)Zn(OH)2(C)Cd(OH)2(D)Ni(OH)2 (答:B) 12、1:1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A)2mol / L (B)4mol / L (C)6mol / L (D)8mol / L (答:C) 1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测定什么光谱: (A)原子吸收光谱(B)分子吸收光谱(C)电子吸收光谱(D)原子发射光谱(答:B)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提纯多硝基化合物通常不采用蒸馏操作; (B)减压蒸馏能用来分离固体混合物; (C)液体有机物干燥完全与否可根据是否由浑浊变澄清来判断; (D)在测熔点时,通常在接近熔点时要求升温低于1℃/min。 (答:B)

基础化学练习题(有答案)

复习思考题一 一、 填空题 1.5.0g · L -1 的硼酸( H 3BO 3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0.081 mol ·L -1 。 .不同基本单元的高锰酸钾溶液, 其浓度关系为 c (KMnO 4)=0.2c 2 ( 1 KMnO 4)。 5 4.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有半透膜 和 存在浓度差 。 . ℃时,已知难溶电解质 MX 2 的溶度积为 K sp ,溶解度为 S ,其 K sp 与 S 5 25 的关系为 (Ksp / 4 )^(1/3 ) 。 6.在水溶液中有 Ac -、HCO 3-、H 2O 、NO 2-、HS -、CO 32-、H 2S 、H 2PO 4 -、PO 43-、 HCN ,根据质子理论,能作酸不能作碱的有 H2S 、 HCN ;能作碱不能作酸的有 Ac- 、 NO2- 、 CO32- 、 PO43 ;既能作酸又可作碱的有 HCO3- 、H 2O 、 HS-、 H2PO4- 。 7.在 HAc 溶液中加入 NaAc , HAc 的解离度将会 减小 ,这种现象 称为 盐 效应。 - + 8. 已知 HAc 、H 2PO 4 和 NH 4 的 pKa 分别为 4.76、7.21 和 9.25。若欲配制与 正 常 人 血 浆 pH 相 同 的缓 冲 溶 液 , 应 选 用 的 缓 冲 系 为 H2PO4- 、 2- HPO4 ,其中抗酸成分是 HPO42- 。 9.用一级标准物质 Na 2B 4O 7·10H 2O 标定 HCl 溶液的浓度时,滴定反应式 为 _ Na2B4O7(aq)+_HCl (aq )+5 H2O ( l )===4H3BO3+2NaCl ( aq )_______, 化学计量点时计算 [H + ]的公式为 -0.5log(Ka* C) ,可 以选择 甲基红 为指示剂。 10.下列数据: 0.00841、 1.24 ×10-5 、0.0020、1000 和 pH=10.50 的有效数字 位数分别是 3 、 3 、 2 、 4 和 2 。 11.用 Na 2C 2O 4 作一级标准物质标定 KMnO 4 溶液 ,标定是时要添加 __硫酸 ___ 以维持溶液的酸性,不能用盐酸,因 高锰酸根会氧化氯离子 ;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3版) 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第一章 绪 论 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 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 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 [(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 A. c (H 2SO 4) = 0.8 mol ·L -1 B. c [2 1(H 2SO 4)] = 0.8 mol ·L -1 C. c [ 2 1 (H 2SO 4) ]= 0.4 mol ·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 ·L -1 答;正确的是A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 ·L -1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 B. 1摩尔碳C 原子等于12g 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 ·L -1 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 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 B 应为“1摩尔碳 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2 1Ca 2+ )的物质的量。 解:M (2 1Ca 2+) =(40.08 / 2)= 20.04 (g · mol -1 ), n ( 21Ca 2+) = [ m / M (2 1Ca 2+) ] = (0.100×103 )/20.04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 为20mg ,计算K +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 ·L -1 表示。 解:M (K + )= 39.10 g · mol -1 , n (K +)= [ m / M (K +) ] = 20 / 39.10 = 0.51 (mmol)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答案)

第二章 稀溶液依数性 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低及渗透压则 不受此限制。( )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胶。( ) 10. AlCl 3、MgCl 2、KCl 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 二、选择题 ( 共11题 )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 )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 )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0.800 g ·cm -3 和0.900 g ·cm -3,若将86.3cm 3 乙醇和 901 cm 3 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1.52 mol ·dm -3 (B) 1.67 mol ·dm -3 (C) 1.71 mol ·kg -1 (D) 1.85 mol ·kg -1 3. 2.5 g 某聚合物溶于 100 cm 3水中, 20℃时的渗透压为 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6.1×102 (B) 4.1×104 (C) 6.1×105 (D) 2.2×106 4. 1.0 mol ·dm -3蔗糖的水溶液、1.0mol ·dm -3乙醇的水溶液和 1.0 mol ·dm -3乙醇的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 ) (A) 渗透压 (B) 凝固点 (C) 沸点 (D) 以上三种性质都不相同 5. 1.17 % 的 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 (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Cl 35.5) (A) 1.17 % 葡萄糖溶液 (B) 1.17 % 蔗糖溶液 (C) 0.20 mol ·dm -3葡萄糖溶液 (D) 0.40 mol ·dm -3蔗糖溶液 6.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 (A) CuSO 4 (B) K 2SO 4 (C) Al 2(SO 4)3 (D) KAl(SO 4)2

大学基础化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习题解答 1.(1)错误。原因:氨水为一元弱碱,其[OH -]=c k b θ (2)错误。原因:n HCl =n HAc 故所需NaOH 的摩尔数应相同,体积相同。 2.I=1/2∑CiZi 2 =1/2[0.050×(+3)2+3×0.050×(-1)2+2×0.020×(+1)2+0.020×(-2)2] =0.36 (mol ·L -1) 51 .3 101.3%31100.1][ % 31 1 , 500 / , 20 3.432 =?=??===-=???--+pH c H c k k c K c K a a a w a a ααα αθ θ θ按近似式计算 4. 应加入碱。原因:H 2S HS -+H + HS -S 2- + H + 要使[S 2-]增加,应减 小[H +],使平衡右移,故应加碱。 5.稀氨水中加入少量晶体NH 4Ac ,会产生同离子效应,氨水解离度减小,颜色变浅(或消退)。 101.13.0)1097.2()1012.1(] [][][] [] [][ 10 97.23.01.01091.8][][][ ] [] [][ 6. 9 812222228 82121 2---+ -- -- +-+---+- -+- +?=???=?=∴?= +??=??=?=∴?=+?H HS K S HS S H K S H HS H S H K HS S H HS H K HS H S H a a a a θ θ θ θ 7.NH 4+-NH 3, Ac —-HAc, H 2O-H 3O +, H 2O-OH -, HSO 4—-SO 42-, HNO 3-NO 3-, H 2SO 4-HSO 4-, CO 32—-HCO 3-, HCO 3—-H 2CO 3 8. 质子酸:HCl 质子碱:NH 3, SO 42-, NO 3-, Ac -, OH - 两性物质:[Al(H 2O)4]3+, HSO 4-, HS -, HCO 3-, H 2PO 4-, H 2O 9. 否。原因:pH=-lg[H +] 10. pH=5.0 [H +]=1.0×10-5 =C HCl pH=11.0 [OH -]=1.0×10-3 =C NaOH 两者混合后, [OH -]≈1.0×10-3 故 pH ≈11.0 11.pH=1.4 [H +]=3.98×10-2 pH=5.0 [H +]=1.00×10-5 故成人胃液是 婴儿胃液[H +]的3980倍。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

习题解答(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 思考与习题 1.填空题 (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能量变化不连续的特征,其运动规律可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2)当主量子数为3时,包含有3s 、3p 、3d 三个亚层,各亚层为分别包含 1 、 3 、 5 个轨道,分别能容纳 2 、 6 、10 个电子。 (3)同时用n、l、m和m s四个量子数可表示原子核外某电子的运动状态;用n、l、m 三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的一个轨道;而n、l两个量子数确定原子轨道的能级。 (4)改错 的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3d4S (6)原子序数为35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用原子实表示为[Ar]3d104s24p5,其价电子构型为4s24p5,价电子构型的轨道表示式为;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 族,第四周期,元素符号是Br 。 (7)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具有较低的能量,比较稳定。这一规律通常又称为洪德规则的特例。 (8)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轨道的重叠,其形成条件是两个具有自旋相反单电子的原子轨道,尽可能达到最大重叠。 (9)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统称为键参数,常用的有键能、键长、键角。 (10)H2S分子的构型为V 形,中心原子S采取sp3不等性杂化,键角∠HSH <109°28′(提示:填写>,=或<)。 (11)完成下表

2.选择题 (1)下列原子轨道中,属于等价轨道的一组是( C )。 A .2s ,3s B .2p x ,3p x C .2p x ,2p y D .3d xy ,4d xy (2)下列用一套量子数表示的电子运动状态中,能量最高的是( B )。 A .4,1,-1,-12 B .4,2,0,-12 C .4,0,0,+12 D .3,1,1,+1 2 (3)下列不存在的能级是( C )。 A .3s B .2p C .3f D .4d (4)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B )。 A .H 2S B .H 2O C .NH 3 D .CH 4 (5)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指出下列同浓度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B )。 A .H 2SO 4 B .HClO 4 C .H 3PO 4 D .HBrO 4 (6)下列各键中,不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特征的是( C )。 A .配位键 B .共价键 C .离子键 D .氢键 (7)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离子化合物为 A .NaOH B .H 2O C .NH 4Cl D .MgCl 2 (8)下列关于CS 2分子的杂化方式和空间构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平面三角形,sp 2杂化 B .V 形,sp 2杂化 C .三角锥形,sp 3不等性杂化 D .直线形,sp 杂化 (9)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是( C )。 A .CHCl 3 B .NF 3 C .BF 3 D .HCN (10)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D )。 A .O 2 B .CO 2 C .BBr 3 D .CHCl 3 (11)下列各组物质沸点比较正确的是( A )。 A .CH 3OH <CH 3CH 2OH B .H 2O <H 2S C .SiH 4<CH 4 D .F 2>Cl 2 (12)下列晶体中,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熔化的是( B )。 A .HF B .I 2 C .NH 3 D .HCl 3.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有关。 ( × ) (2)磁量子数为零的轨道都是s 轨道。 ( × ) (3)主量子数为1时,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轨道。 ( × )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机部分)

均为 Na + , K + , Br , Cl 离子各 1mol 。 第十章 开链烃 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 2、NaCl 相同?如将 CH 4 及 CCl 4 各 1mol 混在一起,与 CHCl 3 及 CH 3Cl 各 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 为什么? 答: NaCl 与 KBr 各 1mol 与 NaBr 及 KCl 各 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 - - 由于 CH 4 与 CCl 4 及 CHCl 3 与 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 物。 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2-甲基丙烷 ⑵2,4,4-三甲基-5-丁基壬烷 ⑶己烷 ⑷3-乙基戊烷 ⑸3-甲基-5-异丙基辛烷 ⑹2-甲基-5-乙基庚烷 4、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假如某个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予以更正。 H 3C CH 3 ⑴3,3-二甲基丁烷 H 3C H 2 CH 3 H 3C 错,2,2-二甲基丁烷 CH 2CH 3 ⑵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H 3C H C C 3 错,2,3,3-三甲基戊烷 CH 3 CH 3 ⑶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 H 3C C CH 3 CH 3 3 错,2,2,3,5,6-五甲基庚烷 H 3C C H 2 CH 3 CH 3 H 3C CH ⑷2,3-二甲基-4-丙基庚烷 H 3 H C H 2 C C H 2 CH 3 CH 2CH 2CH 3 H 3C H 3C CH 2CH 3 H 2 ⑸2,4,5,5-四甲基-4-乙基庚烷 H 3CH C H 2 C H 3C C C 3 3

基础化学试题

d区元素一 一、过渡元素有哪些特点? 二、铬酸洗液是怎样配制的?失效后现象如何?为何它有去污能力?如何使用 它比较合理? 三、根据锰的价层电子构型以及锰的元素电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锰的哪些氧化态的物质稳定? 2.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锰的哪些化合物可作氧化剂? 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 Cr 3++ OH-+H 2 O 2 → 2. K 2 Cr 2 O 7 +HCl(浓)→ 3. Cr 3++S2-+H 2 O→ 4. Ag+ Cr 2 O 7 2- +H 2 O→ 5. Cr 2O 7 2-+S2-→ 6. K 2 Cr 2 O 7 +H 2 C 2 O 4 → 五、说明铬价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的氧化性强。 六、有一钴的配合物,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钴23.16%、氢4.71%、氮33.01%、 氧25.15%和氯13.95%。如将配合物加热则失去氨,失重为该配合物原质量 的26.72%。试求该配合物中有几个氨分子,以及该配合物的最简式。 七、某绿色固体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中通人,即得棕黑色沉淀和紫红色溶 液。与浓溶液共热时放出黄绿色气体,溶液近乎无色,将此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得沉淀。将气体通入溶液,可得。判断A是哪种盐,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八、某含铬和锰的钢样品10.00g,经适当处理后,铬和锰被氧化为Cr 2O 7 2-和MnO 4 - 的溶液共250ml。精确量取上述溶液10.00,加入BaCl 2 溶液并调节酸度,使铬

全部沉淀下来,得到0.0549gBaCrO 4 。另取一份上述溶液10.00ml,在酸性介质中用Fe2+溶液(浓度为0.075 mol?L-1)滴定,用去15.95ml。计算钢样中铬和锰的百分含量。 九、用盐酸处理Fe(OH) 3 、Co(OH)和NiO(OH)时各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式,并加以解释。 十、填空。 1.Cr 2O 7 2-色, Cr 2 O 4 2-色,CrO 5 色。 2.MnO 4-色,MnO 4 2-色,Mn2+色。 3.Fe(OH) 3色, Fe(OH) 2 色,Co(OH) 2 色,Ni2+色,Ni(NH 3 ) 4 2+ 色。 十一、举出鉴别Fe3+、Co2+、Ni2+、Cr3+、Mn2+离子常用的方法。 十二、金属M溶于稀HCl时生成MCl 2 ,其磁矩为5.0B.M。在无氧操作条件下,溶液遇NaOH溶液,生成一白色沉淀A。A接触空气就逐渐变绿,最后变成棕色沉淀B。灼烧时,B生成了棕红色粉末C,C经不彻底还原而生成了铁磁性的黑色物质D。 B溶于稀盐酸生成溶液E,它使KI溶液被氧化成I 2 ,但在加入KI前先加入NaF,则KI不能被E所氧化。 若向B的浓NaOH悬浮液中通Cl 2时,可得到一紫红色溶液F,加入BaCl 2 时, 就会沉淀出红棕色固体G。G是一种强氧化剂。 试确认各字母符号所代表的化合物,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十三、在酸性介质中,用锌还原Cr 2O 7 2-时,溶液颜色由橙色经绿色而变成蓝色。 放置时又变回绿色。试解释之,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完整版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 解答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1 什么是状态函数它有什么重要特点 2-2 什么叫热力学能、焓、熵和自由能?符号H 、S 、G 、H 、S 、G 、θf m H ?、θ c m H ?、θf m G ?、θr m H ?、θm S 、θr m S ?、θr m G ?各代表什么意义 2-3 什么是自由能判据其应用条件是什么 2-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指定单质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皆为零。 (2)298.15K 时,反应 O 2(g) +S(g) = SO 2(g) 的θr m G ?、θr m H ?、θr m S ?分别等于SO 2(g)的 θf m G ?、θf m H ?、θm S 。 (3)θr m G ?<0的反应必能自发进行。

2-5 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HgO 在开口容器中加热分解,若吸热22.7kJ 可形成Hg (l )50.10g ,求该反应的θ r m H ?。若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同样量的Hg (l )需吸热 多少? 解:HgO= Hg(l)+1/2O 2(g) θr m H ?=22.7×200.6/50.1=90.89 kJ·mol -1 Qv=Qp-nRT=89.65 kJ·mol -1 2-6 随温度升高,反应(1):2M(s)+O 2(g) =2MO(s)和反应(2):2C(s) +O 2(g) =2CO(g)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升高的为 (1) ,降低的为 (2) ,因此,金属氧化物MO 被硫还原反应2MO(s)+ C(s) =M(s)+ CO(g)在高温条件下 正 向自发。 2-7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热力学能变化与热和功的关系。此关系只适用于: A.理想气体; B.封闭系统; C.孤立系统; D.敞开系统 2-8 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气化,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 A.蒸气压; B.汽化热; C.熵; D.吉布斯自由能 2-9 在298K 时,反应N 2(g)+3H 2(g) = 2NH 3(g),θr m H ?<0则标准状态下该反应 A.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 B.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C.高温自发; D.低温自发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选择3 1、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共存的是( A )。 A..Cu2+、Fe2+、Sn4+、Ag B. Cu2+、Fe2+、Ag+、Fe C Cu2+、Fe3+、Ag+、Fe D Fe3+、Fe2+、Sn4+、I- 2、通常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钉,其原因与下列反应中的哪一个无关?( D ) A.O2(aq)+4H+(aq)+4e==2H2O(l) B. Fe3+(aq)+e== Fe2+(aq) C. Fe(s)+2Fe3+(aq)==3Fe2+(aq) D. Fe3+(aq)+3e== Fe(s)3、已知Φ°(Fe3+/ Fe2+)=0.771V,K稳(Fe(CN)63-)=1.0×1042,K稳(Fe(CN) 64-)=1.0×1035,则Φ°Fe(CN) 6 3-/ Fe(CN) 6 4-)=(A )。 A、0.36V B、1.19V C、-0.36V D、0.77V 4、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成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之差ΔΦ°至少应大于( B)。 A、0.09V B、0.27V C、0.36V D、0.18V 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有( B )。 A、压力 B、温度 C、离子强度 D、催化剂 6、在 1 mol·L-1 H2SO4介质中,Φ°(Ce4+/ Ce3+)=1.44VΦ°,(Fe3+/ Fe2+)=0.65V,以Ce4+滴定Fe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B )。 A、二苯胺碘酸纳[Φ°(In)=0.84V] B、邻二氮菲-亚铁[Φ°(In)=1.06V] C、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In)=1.25V] D、邻苯氨基苯甲酸[Φ°(In)=0.89V] 7、用K2Cr2O7法测定Fe时,若SnCl2量加入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 B)。 A、偏高 B、偏低C、不变 D、无法判断 8、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若酸度太高,将会( D)。 A、反应不定量B、I2易挥发C、终点不明显 D、I-被氧化,Na2S2O3被分解 9、标定Na2S2O3的基准物是下述哪一种?( B ) A、H2C2O4·H2O B、K2Cr2O7 C、As2O3D、Fe 10、用KMnO4滴定Fe2+之前,加入几滴MnSO4的作用是( A)。 A、催化剂 B、诱导反应剂 C、氧化剂 D、配合剂 11、用法扬司法测定Cl-时,用曙红为指示剂,分析结果会(B)。 A、偏高B、偏低 C、准确 12、在PH=4时,用莫尔法测定Cl-时,分析结果会( A)。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13、化合物Ag2CrO4在0.001 mol·L-1的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 mol·L-1的KCrO 4液中的溶解度( B )。 A、较大 B、较小 C、一样 14、常温下,AgCl的溶度积为1.8×10-10,Ag2CrO4的溶度积为1.1×10-12,,CaF2的溶度积为2.7×10-11,(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C),(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 ) A、AgCl B、Ag2CrO4 C、CaF2 15、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的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 B )。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1、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 2、根据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可分为和两种。 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焓变ΔH=。 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的范围是。 5、用有效数字表示下列计算结果: (3.202+0.01301)×12.9= ; 158.7÷2 - 5.11×10-3 = 。 6、已知NaHCO3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50g/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NaHCO3的摩尔质量为84 g/ mol)。 7、医学上的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是。 8、在NH4Cl-NH3•H2O的体系中,抗酸成分是。 9、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的HC1溶液20 ml,选用的指示剂是 。 10、[Ag(NH3) 2]OH的名称是。 二、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A、n=2,l=1,m=0 B、n=3,l=2,m=1 C、n=2,l=2,m=l D、n =3,l=2,m=2 2、原子序数为7的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1S22S22P1 B、1S22S22P2 C、1S22S22P3 D、1S22S22P4 3、已知P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型 B、平面三角型 C、三角锥形 D、正四面体 4、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 B、取向力 C、色散力 D、诱导力 5、下列各种函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A、恒压反应热 B、反应的焓变 C、系统的内能 D、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6、今有反应:A+B=C,其速率方程式为:u=kCAC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B、这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 C、这是个一级反应 D、这是个二级反应 7、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3801g一级标准物质K2Cr2O7,则其相对误差是()。 A、±0.0001 g B、±0.0002 g C、±0.004% D、±0.008% 8、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 (A) 10.0g/LCaCl2•2H2O(Mr=147) (B) 12.5g/LNaHCO3(Mr=84.0) (C) 9.0g/LNaCl(Mr=58.5) (D) 112g/LC3H5O3Na(乳酸钠,Mr=80)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室温条件下,任何水溶液都有[H+] [OH-]=1×10-14

西南科技大学基础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整理

1 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1. 从教材中可以找到下列术语的答案 2. HCl 、CH 3OH 、CH 2Cl 2和CH 3OCH 3为极性分子;Cl 2和CCl 4为非极性分子。 3. 参照表1-7 ,可以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 4.亲核试剂: Cl -, -CH 3;亲电试剂:AlCl 3,C 2H 4,CH 4,ZnCl 2,BF 3,CH 3CN ,Ag +, H +,Br +, Fe +, +NO 2,+CH 3;既是亲核试剂又是亲电试剂:H 2O ,CH 3OH ,HCHO 。 5.属于酸的化合物:HBr ,NH 4+;属于碱的化合物:CN -;既是酸又是碱的化合物:NH 3,HS -,H 2O ,HCO 3- 6. 按照碳骨架分类,芳香族化合物为:(1)(2)(3)(4);脂环(族)化合物为:(5)(6);开链化合物为:(7)(8)。按照官能团分类,羧酸:(2)(3)(6)(7);醇:(1)(5)(8);酚:(4)。 7.按照碳骨架分类,除了(2)和(5)之外都属于不饱和化合物。属于哪一族?(略) 2 烷烃习题参考答案 1 (1) 1° 1°1° 1°2° 2°3° 3°2-甲基-3-乙基己烷 (2)1°1°1°1°2°2°2°3°3°2°3-甲基-5-乙基庚烷 (3) 1° 1°1° 1° 1° 2°2°2°2°2° 3°4° 3,6-二甲基-3-乙基辛烷 (4) 1° 1° 1° 1°1° 1°2°2°2°2°2°3°3° 3°3° 3,5-二甲基-6-异丙基癸烷 (5) 2,3,5,5,7-五甲基辛烷 (6) 2,4,4-三甲基-5-乙基辛烷 (7) 2,7-二甲基-7-乙基壬烷 (8) 2,11,14-三甲基-7- 乙基十六烷 2 (1) (2) (3) (4) (5)CH CH 3CH 3 H 3 C (6) 3 解:烷烃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随着分子质量增加,色散力增大,使沸点升高。各异构体中,一般是直链烷烃的沸点最高,支链愈多沸点愈低。故沸点:正癸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 4解:含单电子的碳上连接的烷基越多,自由基越稳定,自由基越稳定则形成产物的机会越多。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为: ·C(CH 3)3 > ·CH(CH 3)2 > ·CH 2CH 3 > ·CH 3 5解:C n H 2n+2 = 72,所以n = 5。该烷烃的构造式为: CH 3CHCH 2CH 33 6(1)正己烷 Cl Cl Cl 2CH 2CH 2CH 2CH 2CH 3 CH 32CH 2CH 2CH 3 CH 3CH 22CH 2CH 3 ( 2 )2-甲基戊烷 (3)2,2-二甲基丁烷 CH 3CH 3CH 3CH 2CCH 2CH 3 CH 2CCHCH 3 CH 3CCH 2CH 2 Cl Cl CH 3 CH 33 7解: 8 解:四种典型构象中分子内能最低的是对位交叉式(a),因为它的两个大基团(CH 3-和Cl-)相距最远,扭转张力最小;分子内能最高的是全重叠式(d)为它的两个大基团相距最近,扭转张力最大;其他两种构象的内能处于上述两种构象之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习 题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求0.010kgNaOH 、0.100kg (2 1Ca 2+)、0.10kg (2 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 n (NaOH) = 40 10 = 0.25 (mol) (2)m (2 1Ca 2+) = 0.100kg M (2 1Ca 2+) = 40g ·mol -1 n (2 1Ca 2+) = 20 100 = 5.0(mol) (3)m (2 1Na 2CO 3) = 0.10kg M (2 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 53 100 =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 (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 (3)3 10 26.117.2322.3??= 5.93×10-3 (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基础化学题库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2.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B) A、0.1g B、0.2g C、0.05g D、0.5g 3.已知T(H2C2O4/NaOH)= 0.004502g·mL-1则NaOH溶液的浓度是:(A) A、0.1000 mol·L-1 B、0.05000 mol·L-1 C、0.02000 mol·L-1 D、0.04000 mol·L-1 1毫升H2C2O4相当于0.004502g NaOH,1升H2C2O4相当于4.502g NaOH,4.502/40=0.113接近A 4.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A、H2CO3—CO32- B、H3O+—OH- C、HPO42-—PO43- D、NH3+CH2COOH—NH2CH2COO- 给出质子(H+)是酸→HPO42-,接受质子的是碱→PO43-。共轭酸碱对是二者之间仅差一个H+ 5.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C) A、25.0ml B、25ml C、25.00ml D、25.000ml 6.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A、滴定开始就应该加入指示剂 B、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指示剂 D、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7.莫尔法测定Cl-所用标准溶液、PH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D) A、AgNO3、碱性和K2CrO4 B、AgNO3、碱性和K2Cr2O7 C、KSCN、酸性和K2CrO4 D、AgNO3、中性弱碱性和K2CrO4 8.用佛尔哈德法测I-时,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AgNO3溶液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C) A、AgI对指示剂的吸附性强 B、对I-的吸附性强 C、Fe3+氧化I- D、Fe3+水解 9.指出下列条件适于法扬斯测定Cl-的是:(D) A、PH=1~3 B、以K2CrO4为指示剂 C、滴定酸度威0.1~1mol·L-1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10、下列试剂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A、K2Cr2O7 B、NaOH C、H2SO4 D、KMnO4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B、分析纯的试剂均可作基准物质 C、定量完成的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D、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12.将Ca2+沉淀为CaC2O4,然后溶于酸,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从而测定Ca 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属于:(B)。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沉淀滴定法 D、配位滴定法13.下列误差中,属于终点误差的是:(B)。 A、在终点时多加或少加半滴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B、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C、由于确定终点的方法不同,使测量结果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D、终点时由于指示剂消耗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14.下列试剂中,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D)。 A、NaOH B、HCl C、KMnO4 D、K2Cr2O7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标准答案-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章

————————————————————————————————作者:————————————————————————————————日期:

习 题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求0.010kgNaOH 、0.100kg (2 1Ca 2+)、0.10kg (2 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 n (NaOH) = 40 10 = 0.25 (mol) (2)m (2 1Ca 2+) = 0.100kg M (2 1Ca 2+) = 40g ·mol -1 n (2 1Ca 2+) = 20 100 = 5.0(mol) (3)m (2 1Na 2CO 3) = 0.10kg M (2 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 53 100 =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 (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 (3)3 10 26.117.2322.3??= 5.93×10-3 (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基础化学》复习题

《基础化学Ⅱ》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机基团叫做异丁基的是() 2、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丁烷②己烷③3-甲基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3-二甲基丁烷 A ②>③>⑤>④>① B ③>②>⑤>④>① C ①>③>⑤>④>② D ②>③>④>⑤>① 3、下列碳正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A CH2=CH—CH2+ B CH3—CH2—CH2+ C CH3—CH+—CH3 D CH2=CH—CH+—CH3 4、结构CH3CH==C(CH3)2的烃中,下列哪种碳类型是不存在的() A 伯碳原子 B 仲碳原子 C 叔碳原子 D 季碳原子 5、下列各组物质中,用Br2/CCl4试剂不能加以区别的是() A 环丙烷和丙烷 B 环已烯和环已烷 C 1—丁炔和1—丁烯 D 苯和苯乙烯 6、分子式为C4H8化合物结构中,其中属于烯烃(包括顺反异构体)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按照“次序规则”基团大小的比较方法,下列四种基团中,其中最大的是() A —OH B —CH2CH3 C —COOH D —NO2 8、正丁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9、下列有机物结构中不存在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 10、(反)1,2—二甲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11、在室温下往下列化合物中加AgNO3醇溶液,即可生成沉淀的是() A氯苯B1-氯乙烷C苄氯D1-氯丙烯 12、下列化合物在AgNO3/C2H5OH体系中最不易生成沉淀的是() A CH3Cl B H2C=CH-Cl C CH3CH2Cl D CH2=CHCH2-X 13、下列关于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特点描述,属于S N2反应的特点是() A 反应速率与碱的的浓度无关B反应分两步进行 C反应过程中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D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14、下列有机物发生硝化反应时,活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①>②>④>③ 15、下列物质名称叫做(R)-2-溴丁烷的是() 16、根据休克尔规则,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的是() 17、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A CH3CH2COOH B CH3CH2CH2OH C CH3CH2CHO D CH2CH2CH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