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演示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演示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演示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演示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演示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真空发生器的传统用途是真空吸盘配合,进行各种物料的吸附,搬运,尤其适合于吸附易碎,柔软,薄的非铁,非金属材料或球型物体.在这类应用中,一个共同特点是所需的抽气量小,真空度要求不高且为间歇工作。笔者认为对真空发生器的抽吸机理和影响其工作性能因素的分析研究,对正负压气路的设计和选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

1、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管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管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在卷吸作用下,使得喷管出口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使吸附腔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一定真空度。如图1所示。

图1真空发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由流体力学可知,对于不可压缩空气气体(气体在低速进,可近似认为是不可压缩空气)的连续性方程

A1v1=A2v2

式中A1,A2----管道的截面面积,m2

v1,v2----气流流速,m/s

由上式可知,截面增大,流速减小;截面减小,流速增大。

对于水平管路,按不可压缩空气的伯努里理想能量方程为

P1+1/2ρv12=P2+1/2ρv22

式中P1,P2----截面A1,A2处相应的压力,Pa

v1,v2----截面A1,A2处相应的流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2

由上式可知,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当v2>>v1时,P1>>P2。当v2增加到一定值,P2将小于一个大气压务,即产生负压.故可用增大流速来获得负压,产生吸力。

按喷管出口马赫数M1(出口流速与当地声速之比)分类,真空发生器可分为亚声速器管型(M1<1),声速喷管型(M1=1)和超声速喷管型(M1>1).亚声速喷管和声速喷管都是收缩喷管,而超声速喷管型必须

是先收缩后扩张形喷管(即Laval喷嘴).为了得到最大吸入流量或最高吸入口处压力,真空发生器都设计成超声速喷管型。

2、真空发生器的抽吸性能分析

2.1、真空发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①空气消耗量:指从喷管流出的流量qv1。

②吸入流量:指从吸口吸入的空气流量qv2.当吸入口向大气敞开时,其吸入流量最大,称为最大吸入流量qv2max。

③吸入口处压力:记为Pv.当吸入口被完全封闭(如吸盘吸着工件),即吸入流量为零时,吸入口内的压力最低,记作Pvmin。

④吸着响应时间:吸着响应时间是表明真空发生器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从换向阀打开到系统回路中达到一个必要的真空度的时间。

2.2、影响真空发生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真空发生器的性能与喷管的最小直径,收缩和扩散管的形状,通径及其相应位置和气源压力大小等诸多因素有关。图2为某真空发生器的吸入口处压力,吸入流量,空气消耗量与供给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表明,供给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吸入口处压力较低,这时吸入流量达到最大,当供给压力继续增加时,吸入口处压力增加,这时吸入流量减小。

①最大吸入流量qv2max的特性分析:较为理想的真空发生器的qv2max特性,要求在常用供给压力范围内(P01=0.4---0.5MPa),

qv2max处于最大值,且随着P01的变化平缓。

②吸入口处压力Pv的特性分析:较为理想的真空发生器的Pv特性,要求在常用供给压力范围内(P01=0.4---0.5MPa),Pv处于最小值,且随着Pv1的变化平缓。

③在吸入口吵完全封闭的条件下,对特定条件下吸入口处压力Pv与吸入流量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为获得较为理想的吸入口处压务与吸入流量的匹配关系,可设计成多级真空发生器串联组合在一起。

④扩散管的长度应保证喷管出口的各种波系充分发展,使扩散管道出口截面上能获得近似的均匀流动.但管道过长,管壁摩擦损失增大。一般管工为管径的6---10倍较为合理.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可在扩散管直管道的出口加一个扩张角为6°---8°的扩张段。

⑤吸着响应时间与吸附腔的容积有关(包括扩散腔,吸附管道及吸盘或密闭舱容积等),吸附表面的泄漏量与所需吸入口处压力的大小有关。对一定吸入口处压力要求来说,若吸附腔的容积越小,响应时间越短;若吸入口处压力越高,吸附容积越小,表面泄漏量越小,则吸着响应时间亦越短;若吸附容积大,且吸着速度要快,则真空发生器的喷嘴直径应越大。

⑥真空发生器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减小其耗气量

(L/min),耗气量与压缩空气的供给压力有关,压力越大,则真空发生器的耗气量越大.因此在确定吸入口处压务值勤的大小时要注意系统的供给压力与耗气量的关系,一般真空发生器所产生的吸入口处压力在20kPa到10kPa之间。此时供华表压力再增加,吸入口处压力也不会再降低了,而耗气量却增加了.因此降低吸入口处压力应从控制流速方面考虑。

⑦有时由于工件的形状或材料的影响,很难获得较低的吸入口处压力,由于从吸盘边缘或通过工件吸入空气,而造成吸入口处压力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正确选择真空发生器的尺寸,使其能够补偿泄漏造成的吸入口处压力升高。由于很难知道泄漏时的有效截面积,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试验来确定泄漏造成的吸入口处压力升高。由于很难知道泄漏时的有效截面积,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试验来确定泄漏量。试验回路由工件,真空发生器,吸盘和真空表组成,由真空表的显示读数,再查真空发生器的性能曲线,可很容易知道泄漏量的大小。

当考虑泄漏时,真空发生器的特性曲线对正确确定真空发生器非常重要。泄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当有泄漏时确定真空发生器的大小的方法如下:把名义吸入流量与泄漏流量相加,可查出真空发生器的大小。

3、提高真空发生器吸入流量的方法

3.1、真空发生器分高真空型和高抽吸流量型,前者曲线斜率大,后者平坦。在喷管喉部直径一定的情况下,要获得高真空,必然降低抽吸流量,而为获得大吸入流量,必然增加其吸入口处压力。

3.、为增大真空发生器吸入流量,可采取设计多级扩大压管方式。如采取两个三级扩压管式真空发生器并联,如图所示,吸入流量将再增加一倍。

4、结束语

4.1、真空发生器是一种小巧而经济的真空产生元件,应用在有正压气源的地方,使真空回路极大简化.因此,有利于降低机器的制造成本,有利于提高机器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机械的高速化和自动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2、系统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真空发生器的各种性能参数,选择与系统相匹配的性能指标.一般较佳的供气供给压力为:

0.4---0.5MPa,吸入口处压力一般为:20kPa---10kPa。

10KV真空断路器的原理与维修

10KV真空断路器的原理与维修 2007-9-20 来源:岳阳市合锦医技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10KV 真空断路器在我国已经大批量地生产和使用。对于我们一线检修人员来说,提高对真空断路器的认识,加强维护保养,使其安全运行,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以ZW27 — 12 为例,简要说明真空断路器的原理与维修。 一:真空的绝缘特性 真空具有很强的绝缘特性,在真空断路器中,气体非常稀薄,气体分子的自由行程相对较大,发生相互碰撞的几率很小,因此,碰撞游离不是真空间隙击穿的主要原因,而在高强电场作用下由电极析出的金属质点才是引起绝缘破坏的主要因素。 真空间隙中的绝缘强度不仅与间隙的大小,电场的均匀程度有关,而且受电极材料的性质及表面状况的影响较大。真空间隙在较小的距离间隙( 2—3毫米)情况下,有比高压力空气与SF6气体高的绝缘特性,这就是真空断路器的触头开距一般不大的原因。 电极材料对击穿电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材料的机械强度(抗拉强度)和金属材料的熔点上。抗拉强度和熔点越高,电极在真空下的绝缘强度越高。 实验表明,真空度越高,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越高,但在10-4托以上,就基本保持不变了,所以,要保持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强度, 其真空度应不低于10-4托。 二:真空中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真空电弧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气体电弧放电现象有很大的差别,气体的游离现象不是产生电弧的主要因素,真空电弧放电是在触头电极蒸发出来的金属蒸汽中形成的。同时,开断电流的大小不同,电弧表现的特点也不同。我们一般把它分为小电流真空电弧和大电流真空电弧。 1.小电流真空电弧 触头在真空中开断时,产生电流和能量十分集聚的阴极斑点,从阴极斑点上大量地蒸发金属蒸汽,其中的金属原子和带电质点的密度都很高,电弧就在其中燃烧。同时,弧柱内的金属蒸汽和带电质点不断地向外扩散,电极也不断的蒸发新的质点来补充。在电流过零时,电弧的能量减小,电极的温度下降,蒸发作用减少,弧柱内的质点密度降低,最后,在过零时阴极斑消失,电弧熄灭。有时,蒸发作用不能维持弧柱的扩散速度,电弧突然熄灭,发生截流现象。 2.大电流真空电弧 在触头断开大的电流时,电弧的能量增大,阳极也严重发热,形成很强的集聚型的弧柱。同时,电动力的作用也明显了,因此,对于大电流真空电弧,触头间的磁场分布就对电弧的稳定性和熄弧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电流太大,超过了极限开断电流,就会造成开断失败。此时,触头发热严重,电流过零以后仍然蒸发,介质恢复困难,不能断开电流。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真空发生器的传统用途是真空吸盘配合,进行各种物料的吸附,搬运,尤其适合于吸附易碎,柔软,薄的非铁,非金属材料或球型物体.在这类应用中,一个共同特点是所需的抽气量小,真空度要求不高且为间歇工作。笔者认为对真空发生器的抽吸机理和影响其工作性能因素的分析研究,对正负压气路的设计和选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 1、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管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管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在卷吸作用下,使得喷管出口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使吸附腔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一定真空度。如图1所示。 图1 真空发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由流体力学可知,对于不可压缩空气气体(气体在低速进,可近似认为是不可压缩空气)的连续性方程 A1v1= A2v2 式中A1,A2----管道的截面面积,m2 v1,v2----气流流速,m/s 由上式可知,截面增大,流速减小;截面减小,流速增大。 对于水平管路,按不可压缩空气的伯努里理想能量方程为 P1+1/2ρv12=P2+1/2ρv22 式中P1,P2----截面A1,A2处相应的压力,Pa v1,v2----截面A1,A2处相应的流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2 由上式可知,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当v2>>v1时,P1>>P2。当v2增加到一定值,P2将小于一个大气压务,即产生负压.故可用增大流速来获得负压,产生吸力。

制动主缸与真空助力器结构及原理知识分享

制动主缸与真空助力器结构及原理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和比例阀的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和比例阀的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一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的结构及原理 (一)液压管路联接形式 奇瑞轿车采用液压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联接,如图1所示。 制动主缸3的第一腔出油口通过比例阀与右前轮、左后轮的制动管路4联接相通。制动主缸3的第二腔出油口通过比例阀与左前轮、右后轮的制动管路5联接相通。两个制动管路4、5呈交叉型对角线布置。 这种液压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的联接形式,能保证在某一个回路出现故障时仍能得到总制动效率的50%。此外,这种制动系统结构简单,而且直行时紧急制动的稳定性好。 (二)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

1 带补尝孔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 奇瑞轿车采用补尝孔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其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 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推动第一活塞13左移,在主皮碗盖住补尝孔15后,第一工作腔9的制动液建立起压力,在此压力下及第一回位簧的抗力作用下,又推动第二活塞7,并克服第二回位簧抗力2左移,在主皮碗盖住补尝孔4后,第二工作腔3随之产生压力,制动液通过四个出油口进入前、后制动管路,对汽车施行制动。 解除制动时,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开始回位,高压制动液顺管路回流入制动主缸。由于活塞回位速度迅速,工作腔内容积相对增大,致使制动液压力迅速降低,管路中的制动液受到管路阻力的影响,制动液来不及充分流回工作腔充满活塞移动让出的空间,这样使工作腔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贮液罐里的制动液便经回油孔14、16和活塞上面的四个小孔推开阀片6经主皮碗5、11的边缘流入工作腔。当活塞完全回到位时,工作腔通过补尝孔

真空发生器原理

真空发生器 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真空发生器的传统用途是吸盘配合,进行各种物料的吸附,搬运,尤其适合于吸附易碎,柔软,薄的非铁,非金属材料或球型物体. 在这类应用中,一个共同特点是所需的抽气量小,真空度要求不高且为间歇工作.笔者认为对真空发生器的抽吸机理和影响其工作性能因素的分析研究,对正负压气路的设计和选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 1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管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管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在卷吸作用下,使得喷管出口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使吸附腔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一定真空度.如图1所示. 由流体力学可知,对于不可压缩空气气体(气体在低速进,可近似认为是不可压缩空气)的连续性方程 A1v1= A2v2 式中A1,A2----管道的截面面积,m2 v1,v2----气流流速,m/s 由上式可知,截面增大,流速减小;截面减小,流速增大. 对于水平管路,按不可压缩空气的伯努里理想能量方程为 P1+1/2ρv12=P2+1/2ρv22 式中P1,P2----截面A1,A2处相应的压力,Pa v1,v2----截面A1,A2处相应的流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2 由上式可知,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当v2>>v1时,P1>>P2.当v2增加到一定值,P2将小于一个大气压务,即产生负压.故可用增大流速来获得负压,产生吸力. 按喷管出口马赫数M1(出口流速与当地声速之比)分类,真空发生器可分为亚声速器管型(M1<1),声速喷管型(M1=1)和超声速喷管型(M1>1).亚声速喷管和声速喷管都是收缩喷管,而超声速喷管型必须是先收缩后扩张形喷管(即Laval喷嘴).为了得到最大吸入流量或最高吸入口处压力,真空发生器都设计成超声速喷管型.

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的结构技术比较讨论

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的结构技术比较讨论1 引言 永磁机构已在我国制造部门和运行部门形成了热潮,国家电网公司在"关于发布《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应用新技术目录》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6)323号)中明确将永磁操动机构、小型化、免维护的真空技术列为配电与用电的新技术应用方向。 在2006年3月出版的《高压开关》杂志上读到大连电业局李阳修的文章《再谈永磁机构问题》,从中看到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为工作原因,我有幸接触到了永磁操动机构真空断路器这一领域中的世界前沿技术,特瑞德电气的单稳态永磁真空断路器ISM它的磁性材料配方和设计结构来自于前苏联军事实验室的尖端科研成果,不仅体现了这项技术的普遍优越性,而且是目前世界唯一的全部直动式操动机构的中压真空断路器,具有特殊的长寿命和高可靠性。 下面根据李先生在文章中列举的永磁机构在运行中的问题,谈一点自己在这方面浅显的认识。 2 永磁操动机构不同类型及结构的比较

永磁操动机构真空断路器尽管被公认为中压开关的换代产品,代表了中压开关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存在着不同结构和原理的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因而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在永磁机构断路器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从最初的永磁机构操动原理派生发展出来了各种不同原理和结构的永磁操动机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和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其中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分闸与合闸及保持都靠永磁力;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在储能弹簧的帮助下快速分闸,并保持分闸位置,只有合闸保持靠永磁力。 从世界上第一台永磁真空断路器投入商业运行,到现在已超过17年的时间。综合比较各种结构永磁真空断路器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到单稳态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通过电磁合闸、永磁保持及弹簧分闸,克服了弹簧操动机构和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断路器的不足之处,综合体现了弹簧操动机构和磁力操动机构与真空灭弧室反力特性的良好配合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及电气特性,能给出适当的合闸速度和分闸速度。而且,单稳态机构断路器所需的操作功率与双稳态结构断路器相比显著减小这种结构的断路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

真空发生器原理介绍

真空发生器原理介绍 真空发生器原理介绍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管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管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在卷吸作用下,使得喷管出口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使吸附腔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一定真空度. 由流体力学可知,对于不可压缩空气气体(气体在低速进,可近似认为是不可压缩空气)的连续性方程 A1v1= A2v2 式中A1,A2----管道的截面面积,m2 v1,v2----气流流速,m/s 由上式可知,截面增大,流速减小;截面减小,流速增大. 对于水平管路,按不可压缩空气的伯努里理想能量方程为 P1+1/2ρv12=P2+1/2ρv22 式中P1,P2----截面A1,A2处相应的压力,Pa v1,v2----截面A1,A2处相应的流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2 由上式可知,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当v2>>v1时,P1>>P2.当v2增加到一定值,P2将小于一个大气压务,即产生负压.故可用增大流速来获得负压,产生吸力. 按喷管出口马赫数M1(出口流速与当地声速之比)分类,真空发生器可分为亚声速器管型(M11).亚声速喷管和声速喷管都是收缩喷管,而超声速喷管型必须是先收缩后扩张形喷管(即Laval喷嘴).为了得到最大吸入流量或最高吸入口处压力,真空发生器都设计成超声速喷管型. 真空发生装置即文丘里管的原理 文氏管是文丘里管的简称,文丘里效应的原理则是当风吹过阻挡物时,在阻挡物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文氏管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把气流由粗变细,以加快气体流速,使气体在文氏管出口的后侧形成一个“真空”区。当这个真空区靠近工件时会对工件产生一定的吸附作用。如图所示 压缩空气从文丘里管的入口A进入,少部分通过截面很小的喷管B排出。随之截面逐渐减小,压缩空气的压强增大,流速也随之变大。`这时就在D吸附腔的进口内产生一个

3ah真空断路器原理图

3ah真空断路器原理图 具有合,分负荷电流,关合,开断短路电流的功能. 浅谈10KV真空断路器的应用 一:真空的绝缘特性 真空具有很强的绝缘特性,在真空断路器中,气体非常稀薄,气体分子的自由行程相对较大,发生相互碰撞的几率很小,因此,碰撞游离不是真空间隙击穿的主要原因,而在高强电场作用下由电极析出的金属质点才是引起绝缘破坏的主要因素。 真空间隙中的绝缘强度不仅与间隙的大小,电场的均匀程度有关,而且受电极材料的性质及表面状况的影响较大。真空间隙在较小的距离间隙(2—3毫米)情况下,有比高压力空气与SF6气体高的绝缘特性,这就是真空断路器的触头开距一般不大的原因。 电极材料对击穿电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材料的机械强度(抗拉强度)和金属材料的熔点上。抗拉强度和熔点越高,电极在真空下的绝缘强度越高。 实验表明,真空度越高,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越高,但在10-4托以上,就基本保持不变了,所以,要保持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强度,其真空度应不低于10-4托。 二:真空中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真空电弧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气体电弧放电现象有很大的差别,气体的游离现象不是产生电弧的主要因素,真空电弧放电是在触头电极蒸发出来的金属蒸汽中形成的。同时,开断电流的大小不同,电弧表现的特点也不同。我们一般把它分为小电流真空电弧和大电流真空电弧。 1.小电流真空电弧 触头在真空中开断时,产生电流和能量十分集聚的阴极斑点,从阴极斑点上大量地蒸发金属蒸汽,其中的金属原子和带电质点的密度都很高,电弧就在其中燃烧。同时,弧柱内的金属蒸汽和带电质点不断地向外扩散,电极也不断的蒸发新的质点来补充。在电流过零时,电弧的能量减小,电极的温度下降,蒸发作用减少,弧柱内的质点密度降低,最后,在过零时阴极斑消失,电弧熄灭。有时,蒸发作用不能维持弧柱的扩散速度,电弧突然熄灭,发生截流现象。 2.大电流真空电弧 在触头断开大的电流时,电弧的能量增大,阳极也严重发热,形成很强的集聚型的弧柱。同时,电动力的作用也明显了,因此,对于大电流真空电弧,触头间的磁场分布就对电弧的稳定性和熄弧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电流太大,超过了极限开断电流,就会造成开断失败。此时,触头发热严重,电流过零以后仍然蒸发,介质恢复困难,不能断开电流。 三:断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的生产厂家比较多,型号也较繁杂。按使用条件分为户内(ZNx—**)和户外(ZWx —**)两种类型。主要由框架部分,灭弧室部分(真空泡),和操动机构部分组成。 下面以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ZW27—12型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为例,说明其结构与工作原理。 1. 断路器本体结构一 断路器本体部分由导电回路,绝缘系统,密封件和壳体组成。整体结构为三相共箱式。其中导电回路由进出线导电杆,进出线绝缘支座,导电夹,软连接与真空灭弧室连接而成。 2. 操作机构二 此机构为电动储能,电动分合闸,同时具有手动功能。整个结构由合闸弹簧,储能系统,过流脱扣器,分合闸线圈,手动分合闸系统,辅助开关,储能指示等部件组成。 3.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利用高真空中电流流过零点时,等离子体迅速扩散而熄灭电弧,完成切断电流的目的。

真空助力器原理及性能参数计算

一、单滑体式真空助力器工作原理 1、未抽真空和抽真空平衡后均为图1 (a) 所示状态

真空阀开启,空 气阀关闭,前后 腔导通 2、当缓慢推动控制推杆, 控制阀活塞及控制阀总成前行Δ后, 真空阀口关闭, 控制阀活塞与控制阀总成分离, 大气阀口打开如图1 (b) 所示。 真空阀关闭,空气阀开 启,前后腔隔开。 3、助力器的后腔进入一定量的大气, 使前后腔形成一定的压差, 当压差对动力缸产生的推力

大于动力缸回位簧预紧力时, 便在助力器出力杆(也叫助力器推杆) 产生输出力, 同时该力的反力使反力盘变形, 如果此时反力盘的变形尚未消除反力盘与控制阀活塞之间的间隙, 则在输入力(控制阀内、外弹簧预紧力的合力) 几乎不变的情况下, 大气阀口继续打开, 随着后腔的大气不断进入, 前后腔压差随之增大, 输出力增大, 反力盘的变形也大了, 直到反力盘与控制阀活塞之间的间隙消除, 此时输出力的反力以等压强传递原理按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即为静特性曲线中的助力比。根据压强传递原理, 助力比= 出力杆座面积/控制阀活塞头部面积) 传到控制阀活塞上,使控制部分处于图1 (c) 所示的动平衡状态。 前后压力差推动反馈盘变形向后凸消除活塞头部同 反馈盘之间的间隙并推动活塞后移关闭空气阀,真空 阀也关闭,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4、这个状态随着输入力的增大一直维持到静特性曲线的最大助力点(此点两腔压差达到最大)。随着输入力的继续增大, 动平衡状态被打破, 控制部分处于图1 (d) 所示状态, 此时输出力与输入力等量变化。

输入杆增加输入力,打破平衡, 活塞杆前移空气阀打开。空气阀 打开,真空阀关闭 5、撤去输入力, 助力器又回到图1 (a) 所示状态。 撤销输入力,活塞回 到初始位置。空气阀 关闭,真空阀打开。

(新版)真空断路器的原理和作用

真空断路器的原理和作用 真空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时,其对地绝缘由支持绝缘子承受,一旦真空断路器所连接的线路发生永久接地故障,断路器动作跳闸后,接地故障点又未被清除,则有电母线的对地绝缘亦要由该断路器断口的真空间隙承受;各种故障开断时,断口一对触子间的真空绝缘间隙要耐受各种恢复电压的作用而不发生击穿。因此,真空间隙的绝缘特性成为提高灭弧室断口电压,使单断口真空断路器向高电压等级发展的主要研究课题。 真空度的表示方式 绝对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稀薄的空间,称为真空空间,真空度越高即空间内气体压强越低。真空度的单位有三种表示方式:托(即1个mm水银柱高),毫巴(103bar)或帕(帕斯卡:Pa)。(1托=131。6Pa,1毫巴=100Pa)我们通常所说真空灭弧室内部的真空度要达10-4托是指灭弧室内的气体压强仅为"万分之一mm水银柱高",亦即是1。31x10-2Pa。 "派森定理"亦有译为"巴申定律",是指间隙电压耐受强度与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图1表示派森定理的关系曲线呈"V"字形,即充气压力的增加或降低,都能提高极间间隙绝缘强度。其击穿机理至今还不清楚,因为真空灭弧室内部真空度高于10-4托,这样稀薄空气的空间,气体分子的自由行程为103mm,在真空灭弧室这么大小的容积内,发生碰撞的机率几乎是零。因此不会发生碰撞游离而使真空间隙击穿。派森定理的"V"形曲线是实验得出的,条件是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其间隙击穿电压Uj可表示为: Uj=KLa L------间隙距离; a------间隙系数(间隙<5mm时a=1,>5mm时,a=0。5) 由派森定理的"V"形关系曲线中看出,当真空度达103托时出现拐点,拐点附近曲线变得平坦,击穿电压几乎无变化。 当真空度和间隙距离相同时,其击穿电压则随触头电极材料发生变化,电极材料机械强度高,熔点高时,真空间隙的击穿电压亦随之提高。

VS1真空断路器原理图及两种VS1真空断路器的介绍

一、VS1真空断路器原理图 二、以下是两种vs1真空断路器介绍:VS1真空断路器- 西安森源珠海自动化公司 西安森源配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VS1真空断路器是空气绝缘的户内式开关设备元件。断路器符合GB1984、DL/T403及IEC60056等标准的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只要在断路器的技术参数范围内,它就可以保证安全、可靠地运行于相应电压等级的电网中。

VS1真空断路器可在工作电流范围内进行频繁的操作或多次开断短路电流;机械寿命可高达30,000次,满容量短路电流开断次数可达50次。 VS1真空断路器适于重合闸操作并有极高的操作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VS1真空断路器(普通型)采用了立式的绝缘筒防御各种气候的影响;且在维护和保养方面,通常仅需对操作机构做间或性的清扫或润滑。 VS1真空断路器(极柱型)采用了固体绝缘结构—集成固封极柱,实现了免维护。 VS1真空断路器在开关柜内的安装形式既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可抽出式的,还可安装于框架上使用。 一、断路器主体结构 ●普通型 断路器主体部分导电回路设置在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圆柱状绝缘筒内。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真空灭弧室免受外界环境影响和机械的损害。断路器主体安装在做成托架状的断路器操动机构外壳的后部。 视使用场所情况,可在绝缘筒上增装一个防尘盖(作为附加装置),这种设计有助于防止闪络的发生,并作为断路器内部污秽的附加保护。在实际使用当中,额定电流1250A 及以下等级在运行时可不必去除,额定电流1600A及以上等级运行时则必须去除。 ●极柱型 断路器极柱设计为圆柱形,安装在作成托架状的操作机构外壳的后部。断路器极柱的导电部分封闭在环氧树脂套筒内,以免受冲击和外部环境影响。 二、断路器操动机构的结构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演示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演示 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真空发生器的传统用途是吸盘配合,进行各种物料的吸附,搬运,尤其适合于吸附易碎,柔软,薄的非铁,非金属材料或球型物体.在这类应用中,一个共同特点是所需的抽气量小,真空度要求不高且为间歇工作.笔者认为对真空发生器的抽吸机理和影响其工作性能因素的分析研究,对正负压气路的设计和选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 1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管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管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在卷吸作用下,使得喷管出口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使吸附腔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一定真空度.如图1所示. 图1 真空发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由流体力学可知,对于不可压缩空气气体(气体在低速进,可近似认为是不可压缩空气)的连续 性方程 A1v1= A2v2 式中A1,A2----管道的截面面积,m2 v1,v2----气流流速,m/s 由上式可知,截面增大,流速减小;截面减小,流速增大. 对于水平管路,按不可压缩空气的伯努里理想能量方程为 P1+1/2ρv12=P2+1/2ρv22 式中P1,P2----截面A1,A2处相应的压力,Pa v1,v2----截面A1,A2处相应的流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2 由上式可知,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当v2>>v1时,P1>>P2.当v2增加到一定值,P2将小于一个大气

制动主缸与真空助力器结构及原理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和比例阀的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和比例阀的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一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的结构及原理 (一)液压管路联接形式 奇瑞轿车采用液压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联接,如图1所示。 制动主缸3的第一腔出油口通过比例阀与右前轮、左后轮的制动管路4联接相通。制动主缸3的第二腔出油口通过比例阀与左前轮、右后轮的制动管路5联接相通。两个制动管路4、5呈交叉型对角线布置。 这种液压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的联接形式,能保证在某一个回路出现故障时仍能得到总制动效率的50%。此外,这种制动系统结构简单,而且直行时紧急制动的稳定性好。 (二)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 1 带补尝孔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 奇瑞轿车采用补尝孔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其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 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推动第一活塞13左移,在主皮碗盖住补尝孔15后,第一工作腔9的制动液建立起压力,在此压力下及第一回位簧的抗力作用下,又推动第二活塞7,并克服第二回位簧抗力2左移,在主皮碗盖住补尝孔4后,第二工作腔3随之产生压力,制动液通过四个出油口进入前、后制动管路,对汽车施行制动。 解除制动时,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开始回位,高压制动液顺管路回流入制动主缸。由于活塞回位速度迅速,工作腔内容积相对增大,

致使制动液压力迅速降低,管路中的制动液受到管路阻力的影响,制动液来不及充分流回工作腔充满活塞移动让出的空间,这样使工作腔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贮液罐里的制动液便经回油孔14、16和活塞上面的四个小孔推开阀片6经主皮碗5、11的边缘流入工作腔。当活塞完全回到位时,工作腔通过补尝孔与贮液罐相通,这时多余的制动液经补尝孔流回到贮液罐。等待下一次制动,这样往复循环进行。 2 带ABS的中心阀式双腔制动主缸 ABS系统配备于奇瑞豪华轿车,大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和制动稳定性,为了提高ABS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奇瑞轿车采用了中心阀式双腔制动主缸,其结构如图3所示。 其特点是取消了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补尝孔,采用中心单向阀来取代它们的作用。该中心单向阀结构安装在第一、二活塞内,其结构如图4所示。 制动时,活塞在助力器的推力作用下开始左移,当中心阀芯5、14脱离控制销8、17时,中心阀芯在中心阀簧作用下将中心阀口关闭,这时工作腔3、12建立起液压并通过出油口传递给制动管路。

真空发生器原理

真空发生器原理 真空元件以真空压力为动力源,作为实现自动化的一种手段,已在电子、半导体元件组装、汽车组装、自动搬运机械、轻工机械、食品机械、医疗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制品机械、包装机械、锻压机械、机器人等许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真空发生装置有真空泵与真空发生器两种。真空泵就是吸入口形成负压,排气口直接通大气,两端压力比很大的抽除气体的机械。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流动而形成一定真空度的气动元件,与真空泵相比,它的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低、安装方便,与配套件复合化容易,真空的产生与解除快,宜从事流量不大的间歇工作,适合分散使用。 随着自动化生产中,精密控制的要求日趋严格,需要比较精确地知道真空发生器动作后吸 盘处的吸附响应时间,而以往对真空系统中吸附响应时间的预估,就是由经验公式 T=V×60/Q得到的,其中V为吸管容积(L); Q 为平均吸入流量(NL/ min) ,由经验方法确定。该经验公式有三大不足之处:一就是没有考虑真空发生器本身的吸附响应时间;二就是稀疏波在配管中的传播;三就是没有考虑供气压力对流量的影响。因此使用该经验公式常常会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本文的目的就是建立更为精确的真空发生器及其配管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吸附响应时间的计算模型,为自动化中的精密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典型的真空发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图形符号如图1 所示,它就是由先收缩后扩张的拉瓦 尔喷管1、压腔2 与接收管3 等组成。有供气口、排气口与真空口。当供气口的供气压力高于一定值后,喷管射出超声速射流。 图1 真空发生器的结构原理图 由于气体的粘性,高速射流卷吸走负腔内的气体,使该腔形成很低的真空度。在真空口处接上配管与真空吸盘,靠真空压力便可吸起吸吊物。图2 为真空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由气源1,调压阀2,电磁阀3,真空发生器4,消声器5,配管6与吸盘7组成。

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工作原理 汽车知识真空助力器工作原理 制动助力器,它是一个黑色圆罐,位于驾驶员侧发动机舱后部,固定在车身上,借推杆与制动踏板连接。加力气室由前后壳体组成,其间夹装有膜片和座,它的前腔经单向阀通进气管或真空筒;后腔膜片座毂筒中装有控制阀,其中装有与推杆固接的空气阀和限位板、真空阀和推杆等零件。膜片座前端滑装有推杆,其间有传递脚感的橡胶反作用盘,橡胶反作用盘是两面受力;右面的中心部分要受推杆及空气阀的推力,盘边环部分还要承受膜片座的推力;左面要承受推杆传来的主缸液压反作用力。实际上它是一个膜片,利用它的弹性变形来完成渐进随动,同时使脚无悬空感。单向阀有两个功能:一是保证发动机熄火后有一次有效地助力制动;二是发动机偶尔回火时,保护真空助力室的膜片免于损坏。 一般和刹车总泵一体,助力器成圆筒形状,当中有个皮碗把助力器分成两个腔,当中和前面各有一个单向阀,平时这两个腔全是真空的,当踏下刹车踏板时,前面的单向阀打开,前腔开始进气,但后面的腔还是真空的,当中的单向阀关闭,因为前腔和后腔产生负压,所以皮碗带动顶杆一起推动刹车总泵工作;当收回刹车踏板时当中的单向阀打开,前面的单向阀关闭,前腔的空

气流入后腔,两个腔没有负压,顶杆随着踏板回位弹簧一起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当中的单向阀也关闭。 制动助力器利用发动机真空来增大脚施加给主缸的力,真空助力器是一个含有智能阀和膜片的金属罐。一根杆穿过罐的中央,两头分别连接主缸活塞和踏板连杆。 动力制动系统的另一个关键零件是单向阀。 单向阀只允许将空气吸出真空助力器。如果关闭发动机,或者真空管发生泄漏,则单向阀将确保空气不进入真空助力器。这点很重要,因为在发动机停止运转时,真空助力器必须得提供足够的推进力来让驾驶员再刹几次车。在公路上驾车行驶时,如果汽油耗尽,您当然不希望在此时失去制动功能。 真空助力器的设计非常简单、精致。该装置需要真空源才能运行。汽油动力车的发动机可以提供适用于助力器的真空。在装有真空助力器的汽车上,制动踏板推动一个连杆,该连杆穿过助力器进入主缸,驱动主缸活塞。发动机在真空助力器内的膜片两侧形成部分真空。踩下制动踏板时,连杆打开一个气门,使空气进入助力器中膜片的一侧,同时密封另一侧真空。这就增大了膜片一侧的压力,从而有助于推动连杆,继而推动主缸中的活塞。 释放制动踏板时,阀将隔绝外部空气,同时重新打开真空阀。这将恢复膜片两侧的真空,从而使一切复位

真空助力器结构详解及工作原理分析

真空助力器总成 一、工作原理 1非工作状态(装配状态) 在阀杆回动簧的作用下,阀杆和空气阀座处于右极限位置,橡胶阀部件被阀门弹簧压紧在空气阀座上,从而空气阀口关闭,真空阀口打开,此时前、后气室相通,并于大 气隔绝。在发动机工作时,前后两气室的气压相同,即具有相同的真空度。 2工作状态 踏动踏板时,踏板力经杠杆放大(踏板比),作用于真空助力器的阀杆上,并压缩阀杆回动簧,推动空气阀座向前移动,经过反馈盘和主缸推杆传递,使制动主缸的第一活塞移动,产生液压,制动轮缸产生张开力,推动制动蹄片产生制动力。 与此同时,橡胶阀部件在阀杆簧的作用下,随同空气阀座一起移动,关闭真空阀口,使前后气室隔开,即后气室与真空源断开。(这是一瞬间过程) 随着阀杆的继续移动,空气阀座与橡胶阀部件脱离,空气阀口打开,外界空气经泡沫滤芯、橡胶阀部件的内孔和大气阀口进入后气室,这样前后两气室产生气压差,这个气压差在助力器的膜片、助力盘、阀体上产生作用力,除一小部分用来平衡弹簧抗力和系统阻力外,大部分经阀体作用在反馈盘上,并传递到制动主缸。在这个过程中,真空阀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在踏动踏板的过程中,阀杆向前移动,空气经打开的空气阀口,不断地进入后气室,阀体不断地向前移动。当踏板停留在某一位置时,阀体则移动到空气阀口关闭的位置,此时空气阀口和真空阀口均处于关闭状态,助力器处于一平衡状态,即阀杆的输入力、

2 224D A π=2 334D A π =2 114 D A π=S P F Fo F +=P A A P A A F S ??+Δ??=)()(2331前后气室产生的伺服力和主缸液压产生的作用力(助力器的输出力的反作用力)三者之间保持平衡。 当前后气室的气压差达到最大,即后气室的气压完全为大气气压时,则真空助力器达到最大助力点,此后,输入力的变化与输出力的变化相等,即没有伺服力的增加。 3 释放 释放制动踏板,阀杆回动簧立即将阀杆和空气阀座推回,使空气阀口关闭,真空阀品开启,阀体在回位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助力器回到非工作状态。 4 制动主缸实现力与液压的转换 助力器的输出力直接作用在与之相连的制动主缸的第一活塞上,从而把力转换为液压,输出到车轮的制动分泵,再由制动分泵转换成力,实现汽车的制动。 二、助力器特性曲线的计算 1 已知参数 阀杆的输入力 F O 助力器的输出力 F P 气压差产生的伺服力 F S 工作过程中前后气室的气压差△P 膜片的有效直径D 1 主缸推杆(或主缸第一活塞)直径 D 2 阀体柄部直径 D 3 前气室的真空度 P 回位弹簧的抗力 F 1 阀杆回动簧的抗力F 3 阀门弹簧的抗力F 4 系统阻力F m (一般情况下 F m = 0~10N ) 助力器的效率η (通常 η=0.85~0.95) 则: 膜片的有效作用面积: 主缸推杆的作用面积: 阀体柄部的作用面积: 2 平衡方程式 助力器在工作过程中,反馈盘处于平衡状态(如图) 即阀杆的输入力、前后气室产生的伺服力和主缸液压产生的作用力(助力器的输出力的反作用力)三者之间保持平衡。 气压产生的伺服力:

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作用与图片

ZW32-12真空断路器 1.概述 1.1产品型号及名称 ZW32-12/630-20型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 1.2主要用途 ZW32-12系列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kV的三相电力系统中,作为分、合负荷电流、过载电流及短路电流之用。断路器可配置重合控制器能识别电流特性并实现多次自动重合闸或永久故障的隔离;自备PT作为电源,成为有电压、电流信号输出并可控制的智能断路器;由电子PT提供电源并可完成过流延时、涌流延时、短路速断的三段复合保护。 1.3功能特点 可配用弹簧操动机构,具有开断关合负荷电流、过载电流及短路电流等基本功能,是ZW32-12系列的基本型。断路器与隔离开关配合使用可组成具有明显断口的“组合断路器”(以下简称“组合断路器”)。在隔离开关上可供用户选择使用硅橡胶绝缘护套,该护套具有防雨雪风沙、抗污秽腐蚀的特点,可有效避免隔离开关的冰冻和氧化。 断路器可以加装避雷器,避雷器可根据用户要求装在进、出线任意侧; 断路器可配装涌流控制器,使其具有躲涌流和过流速断的功能;断路器可加装2~3个测量或计量互感器。 可配重合控制器构成重合器型智能断路器。基本型与重合控制器配合适用于易取电源的场合,PT型与重合控制器配合适用于无电源的场合,智能断路器适用于辐射型供电及环网供电系统,帮助系统消除瞬时故障,自动恢复供电,也可隔离永久故障,实现配网自动化。 智能断路器具备1~3次重合闸功能,且重合器参数可以整定; 智能断路器具备合闸涌流控制、过流保护和短路速断三段复合保护的功能,且参数可以连续整定; 智能断路器具备小电流接地保护功能,且参数可以连续整定; 智能断路器既可以实现有线远方控制,也可在杆下无线遥控。 可配有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从线路高压侧取电,可根据需要提供给自身或其它控制设备220V、110V、100V的电压;该断路器(小水电型)可用于线路电压的监测,当过电压或欠电压时,控制器自动断开断路器,可广泛用于小水电支路与主电网的并网分支处,实现网路的监控和故障的自动隔离;该断路器(计量型)可输出0.2级精度的电压、电流信号,是农网变电所、站外散点开关和简单计量开关的理想选择。 可配用电子PT,从CT取电为电池充电,在失压状态下可进行多次储能和分合闸操作,并可提供外部设备的工作电压;具备合闸涌流控制、过流保护和短路速断三段复合保护的功能,保护参数可以由用户连续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气动元件】2009-12-15 19:01:50 阅读76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真空发生器的传统用途是吸盘配合,进行各种物料的吸附,搬运,尤其适合于吸附易碎,柔软,薄的非铁,非金属材料或球型物体.在这类应用中,一个共同特点是所需的抽气量小,真空度要求不高且为间歇工作.笔者认为对真空发生器的抽吸机理和影响其工作性能因素的分析研究,对正负压气路的设计和选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 上图所示为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图,它由喷嘴、接收室、混合室和扩散室组成。压缩空气通过收缩的喷射后,从喷嘴内喷射出来的一束流体的流动称为射流。射流能卷吸周围的静止流体和它一起向前流动,这称为射流的卷吸作用。而自由射流在接收室内的流动,将限制了射流与外界的接触,但从喷嘴流出的主射流还是要卷吸一部分周围的流体向前运动,于是在射流的周围形成一个低压区,接收室内的流体便被吸进来,与主射流混合后,经接收室另一端流出。这种利用一束高速流体将另一束流体(静止或低速流)吸进来,想互混合后一超流出的现象称为引射现象。若在喷嘴两端的压差达到一定值时,气流达声速或亚声速流动,于是在喷嘴出口处,即接收室内可获得一定的负压。

由流体力学可知,对于不可压缩空气气体(气体在低速进,可近似认为是不可压缩空气)的连续性方程 A1v1= A2v2 式中A1,A2----管道的截面面积,m2 v1,v2----气流流速,m/s 由上式可知,截面增大,流速减小;截面减小,流速增大. 对于水平管路,按不可压缩空气的伯努里理想能量方程为 P1+1/2ρv12=P2+1/2ρv22 式中P1,P2----截面A1,A2处相应的压力,Pa v1,v2----截面A1,A2处相应的流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2 由上式可知,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当v2>>v1时,P1>>P2.当v2增加到一定值,P2将小于一个大气压务,即产生负压.故可用增大流速来获得负压,产生吸力.

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及维护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883331138.html,)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及维护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 一、真空断路器的结构 真空断路器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真空灭弧室、电磁或弹簧操动机构、支架及其他部件。 二、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动、静触头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分闸时,触头间产生电弧,触头表面在高温下挥发出蒸汽,由于触头设计为特殊形状,在电流通过时产生一磁场,电弧在此磁场作用下沿触头表面切线方向快速运动,在金属圆筒(屏蔽罩)上凝结了部分金属蒸汽,电弧在自然过零时就熄灭了,触头间的介质强度又迅速恢复起来。

三、真空断路器的特点 ①体积小、重量轻。 ②适用于开断容性负荷电流。 ③燃弧时间短,且与开关电流大小无关,一般只有半周波。 ④熄弧后触头间隙介质恢复速度快,对开断近区故障性能较好。 ⑤触头开距小,10KV真空断路器的触头开距只有10mm左右,操作机构的操作功就小,机械部分行程小,其机械寿命就长。 ⑥由于疏通在开断电流时磨损量较小,所以触头的电气寿命长,满容量开断达30-50次,额定电流开断达5000次以上,噪音小适于频繁操作。 四、真空断路器维护方法 对真空断路器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停电检查维护,以保证正常运行。检查应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①对管子进行断口工频耐压试验,测试真空度并记录在册。 ②对绝缘件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③测试断路器的开距、接触行程和机械特性,并记录在册。 ④对各连接件的可调整处的连接螺栓、螺母等应检查是否有松动,特别是辅助开关拐臂处的连接小螺钉,真空管动导电杆连接的锁紧螺母等。

真空发生器

1、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管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管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在卷吸作用下,使得喷管出口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使吸附腔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一定真空度。如图1所示。 图1 真空发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由流体力学可知,对于不可压缩空气气体(气体在低速进,可近似认为是不可压缩空气)的连续性方程 A1v1= A2v2 式中A1,A2----管道的截面面积,m2 v1,v2----气流流速,m/s 由上式可知,截面增大,流速减小;截面减小,流速增大。 对于水平管路,按不可压缩空气的伯努里理想能量方程为 P1+1/2ρv12=P2+1/2ρv22 式中P1,P2----截面A1,A2处相应的压力,Pa v1,v2----截面A1,A2处相应的流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2 由上式可知,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当v2>>v1时,P1>>P2。当v2增加到一定值,P2将小于一个大气压务,即产生负压.故可用增大流速来获得负压,产生吸力。

按喷管出口马赫数M1(出口流速与当地声速之比)分类,真空发生器可分为亚声速器管型(M1<1),声速喷管型(M1=1)和超声速喷管型(M1>1).亚声速喷管和声速喷管都是收缩喷管,而超声速喷管型必须是先收缩后扩张形喷管(即Laval喷嘴).为了得到最大吸入流量或最高吸入口处压力,真空发生器都设计成超声速喷管型。 2、真空发生器的抽吸性能分析 2.1、真空发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①空气消耗量:指从喷管流出的流量qv1。 ②吸入流量:指从吸口吸入的空气流量qv2.当吸入口向大气敞开时,其吸入流量最大,称为最大吸入流量qv2max。 ③吸入口处压力:记为Pv.当吸入口被完全封闭(如吸盘吸着工件),即吸入流量为零时,吸入口内的压力最低,记作Pvmin。 ④吸着响应时间:吸着响应时间是表明真空发生器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从换向阀打开到系统回路中达到一个必要的真空度的时间。 2.2、影响真空发生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真空发生器的性能与喷管的最小直径,收缩和扩散管的形状,通径及其相应位置和气源压力大小等诸多因素有关。图2为某真空发生器的吸入口处压力,吸入流量,空气消耗量与供给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表明,供给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吸入口处压力较低,这时吸入流量达到最大,当供给压力继续增加时,吸入口处压力增加,这时吸入流量减小。 ①最大吸入流量qv2max的特性分析:较为理想的真空发生器的qv2max特性,要求在常用供给压力范围内(P01=0.4---0.5MPa),qv2max处于最大值,且随着P01的变化平缓。 ②吸入口处压力Pv的特性分析:较为理想的真空发生器的Pv特性,要求在常用供给压力范围内(P01=0.4---0.5MPa),Pv处于最小值,且随着Pv1的变化平缓。

刹车真空助力器工作原理

详解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真空泵技术 真空助力器是一个直径较大的腔体,内部有一个中部装有推杆的膜片(或活塞),将腔体隔成两部份,一部份与大气相通,另一部份通过管道与发动机进气管相连。它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吸入空气这一原理,造成助力器的一侧真空,相对于另一侧正常空气压力的压力差,利用这压力差来加强制动推力。 刹车助力泵跟总泵是2个不同的东西合在一起的..总泵跟助力泵结合处靠2个螺丝固定. 这个需要完全密封吗?就图片红色的地方.如果没密封好会怎么样? 还有.总泵上除了一个蓄液罐 2个孔接油管,还有一个螺丝.这个螺丝是给总泵放 气的吗?不过这个螺丝不像分泵放油螺丝那种是的,要求密封。因为里面就是真空气室,如果泄露就会漏气,造成发动机怠速不稳或者怠速高,刹车真空不够无助力。 追问 总泵上除了蓄液罐之外,2个接油管的空,还有一个带螺丝的孔.这个是总泵放气的嘛?这个螺丝跟分泵放油螺丝不一样 回答 这个螺丝不是放气螺丝,是总泵前活塞限位螺丝。 追问 换了新的助力泵后.刹车轻很多了.但是放了一天以后.没启动前的第一脚 刹车还是硬. 说说明还是漏真空. 是不是助力泵跟总泵直接漏气了? 回答

放了一天刹车变硬了,说明真空室没有真空了,你的真空管路上装了单向阀了吗?看看漏不漏气。 追问 有单向阀.助力泵是新换的.就是会不会总泵跟助力泵之间漏气 回答 怀疑漏气,加一点压力(不要太高)用肥皂水检查一下。

里面实际上是一个膜片弹簧把内部分成左右2个腔室,左边负压腔连接节气门后方的负压。一般踩刹车时候都是在怠速或者行车减速时候,此时的节气门后方负压相对较大会作用在左边腔室克服弹簧和膜片弹簧力有意驱使膜片向箭头方向移动,而箭头方向就是刹车时候踏板的踩动方向以此实现助力的 汽油发动机在进气歧管可以产生较高的真空压力,而在柴油发动机和汽油直喷发动机需安装真空泵提供真空来源,满足真空助力制动系统要求。 真空助力制动系统 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制动系统主要采用液压作为传动媒介,与可以提供动力源的气压制动系统相比,其需要助力系统来辅助驾驶员进行制动。真空制动助力系统也称作真空伺服制动系统,伺服制动系是在人力液压制动的基础上加设一套由其他能源提供制动力的助力装置,使人力与动力可兼用,即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作为制动能源的制动系。在正常情况下,其输出工作压力主要由动力伺服系统产生,因而在动力伺服系统失效时,仍可全由人力驱动液压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制动力。 如图1所示为某轿车的真空助力式(直动式)伺服制动系回路图,它采用了左前轮制动油缸与右后轮制动油缸为一液压回路、右前轮制动油缸与左后轮制动油缸为另一液压回路的布置,即为对角线布置的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真空助力器气室与控制阀组合的真空助力器在工作时产生推力,也同踏板力一样直接作用在制动主缸的活塞推杆上。 其中核心部件真空助力器的工作过程是:在非工作的状态下,控制阀推杆回位弹簧将控制阀推杆推到右边的锁片锁定位置,真空单向阀口处于开启状态,控制阀弹簧使控制阀皮碗与空气阀座紧密接触,从而关闭了空气阀口。此时真空助力器的真空气室和应用气室分别通过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