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名词解释(北大社会学考研)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名词解释(北大社会学考研)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名词解释(北大社会学考研)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名词解释(北大社会学考研)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名词解释总结

1、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增加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文化积累,才有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

2、文化震惊:作为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冲突之一的“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与其自身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3、文化相对主义,也称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要判断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应该依照他群(对方所属的族群、社会)的文化逻辑或文化模式,并以此为标准。反对强势民族对于弱势民族的歧视,强调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这对保护弱小民族的利益,抵消我族中心主义的消极东西有一定意义。不过文化相对主义也不能极端,不能用其保护落后愚昧的东西。

4、社会化就是个体要学习他将参与其中的各种具体社会(社会群体)的知识、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技能,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社会人,参与社会生活。

5、社会规范: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可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类,前者如风俗习惯、部分道德规范及部分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后者如法令、条例、规章和大部分法律、重要的教规等。

6、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受教育或权力的高低和多寡作出的社会排列。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人的阶级地位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地位。

7、同龄群体。有时也称同辈群体,它是由年龄相近的人自发结成的群体,一般指幼儿—少年群体,由于这种群体的主要活动是做游戏,所以又称游戏群体。在游戏中,他们互相传递着各自的知识,尝试运用社会角色的扮演而过虚拟的生活。同龄群体中的游戏及其规则并不是参与者独自设计出来的,而是对他们在观察周围的社会时那些引起他们较大兴趣的事物的表演。同龄群体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对成员的社会化影响是通过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实现的,在游戏过程中伙伴们互相学习知识和补充实践规范。

8、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当人的基本社会化结束之后,人们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是继续社会化的任务。

继续社会化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成员自身及环境的变化,他以往在基本社会化中所学到的知识已不够用,从而需要学习新的知识。

9、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人的重新社会化。

10、过度社会化:指一个人对社会规范过度服从的现家。过度社会化发生于个人,则会造成内陷式性格,使个体失去主动精神与创造力,发生于群体则会造成雷同性格,使群体缺乏活力。过度社会化常与集权体制,自上而下单一的社会化方式相联系。

11、市民社会:也称民间社会、公民社会。指人们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基础、以自治为原则的经济、政治活动领域。市民社会中的“社会”与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有所不同而是指与以强制力量为基础的国家(或政府)相对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或以自由契约为原则形成的人类生活形式。

12、时间压缩:指曾在一个社会长时间内发生的变化,而在另一个社会却集中于较短时间反

映出来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后发展开放的社会中较为常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发生了明显的时间压缩现象,即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各种观念,行为模式突然跳跃似的呈现在国人面前。“时间压缩”造成的各种问题中,青少年社会化的问题尤为值得重视。

13、社会个性:社会心理学家把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称为社会个性或称社会人格。社会个性实际上是一个群体中成员个性的共同的方面。社会个性建立在个性的个性基础之上,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共有的个性特点。弗洛姆认为社会个性是一个集团大多数成员性格结构的核心,是这个集团共同基本经验和生活方式发展的结果。社会个性非常容易被模式化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成为人们的共识,进而上升为一种全民性的角色期待,(民族性)国民性即此例。

14、雷同性格是同一群体的不同成员的个性、性格高度相似的现象。从社会个性的角度看,雷同性格是社会个性所反映的群体成员个性中的共同部分大大超过不同部分而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象。雷同性格是对群体成员过度社会化的结果。是因为过分地控制了他们,压抑他们的不同想法,追求高度一致性,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雷同性格。

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度社会化是同集权体制、自上而下的单一的社会化方式相联系的。15、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16、集体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社会学家将这种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称为集体行为或集群行为。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的。

17、镜中自我: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认识,反观自己。此概念包含三个因素:一个人要能想象得出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一个人要能想象得出别人对此形象的评价与判断;一个人对此评价与判断作出相应反应,具备此三要素,一个人就能将自己做为对象,客观地认识自己。

18、常人方法学:也称民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即行动可被观察、被报道)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身性。这就是说,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于是,对人们行动的理解应该是对其实践系统的理解。

19、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式人们交往报酬和惩罚的互动过程。它是指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回报,并且一般也确实得到了回报的人们的自愿行动。社会交往于对收益进行纯粹算计的经济交换不同,社会交往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并且未对义务作具体规定。

20、参照群体理论: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

我们把发生于个体之间的、带有明显的个人因素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人际互动。人际互动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并成为其发展动力的

21、角色也称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人们行为的期待,也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的特点。22、先赋角色:那种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或者说,当一个人的角色不是由于自身的努力,而是由出生这一先天因素所决定时。23、自致角色:是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某种社会地位,与此相应,他也就获得了某种社会角色。

社会学认为,自致地位和自致角色的获得与个人的努力有关,也与社会的制度有关。

24、角色扮演是指一个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着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这一概念最早由米德提出的,指儿童社会化中的一个现象。角色扮演是一种社会行动,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角色扮演的过程是包含了当事人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对情境的定义或解释和做出反应的复杂过程。

25、角色距离:这是指个人与他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的善。所谓表现出“角色距离”者,包括那些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如军纪不严的士兵、名实不符的教授,也包括那些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如大材小用者或与儿童玩耍的成年人,当一个人不承担某种角色时,其行为便不构成角色距离。角色距离表明:自我与理想的角色模式是分离的,它妨碍一个人进入角色。

26、角色再现:社会角色的表现需要一系列手段,与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装饰一样,社会表演也需要布景和道具,所不同的是社会舞台上需要的是真景实物。一方面,它们起着象征作用,既作为角色表演的标志,也是角色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它们也具有实用性。与社会表演者联系更密切的是仪表和言谈举止。前者是角色的外部再现,后者是角色内在品质的反映。

角色扮演的过程:

27、角色认同(或角色确定):一个人了解了角色期望之后就有一个对角色规范的接受程度问题,即他是否愿意按照角色规范去做。一个人接受角色规范的要求、愿意履行角色规范的状况称为角色认同。角色认同包括对角色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承认与接受,也包括对具体规范的承认与接受。

28、角色紧张:有的人参加了大量不同的社会活动,承担着许多社会角色,以致出现没有基本的时间和精力去扮演某些角色而疲于应付的现象。角色紧张主要是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不适应他所承担的过多角色的要求,这种现象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若如此,会带来心理压力,以致引发心理疾病。

29、角色冲突: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是角色内冲突。另一种是角色外冲突——角色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30、角色失败:亦称角色崩溃,这是一种最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是一个人未能和无法成功地扮演某种角色的现象,这是角色承担者严重不称职或他已不能继续承担这种角色,放弃原来角色的一种情况。

31、角色中断:指处在某一角色地位的人,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能将该角色扮演到底而出现的中途间断的现象,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明显矛盾的现象。它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人们的承担前一种角色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32、参照群体:也称参考群体,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比较的人类群体,是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可以说,初级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亦称首属群体、直接群体或基本群体。是库利最早提出的。

33、社会组织: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学校、政府、医院、社会团体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狭义的组织。

34、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封建

家庭制度相似的管理制度,也是前资本主义阶段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家长制是历史上出现时最早的组织管理模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比较流行,这种组织管理方式的最初开创者关系密切、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行为随意性大,组织成员的权责相当模糊是一种落后的组织管理方式只适合于手工作坊式企业。

35、科层制,也译成官僚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是一种纯粹理念型。科层制因具有规则缜密、成员专业、事本主义等非人格化和工具理性特点被韦伯认为适合于所有现代组织,其结构和制度是实施统治的最合理的的形式,韦伯的科层制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基础,成为分析西方社会和现代社会组织的重要理论工具。

36、单位制度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度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并推动其运行的一套制度,靠着这一制度,全国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最高权威的特大的组织体系,单位组织则是具有相对独立的职能、向上负责、并对其成员进行行政管理的部门。

37、社会分化:在社会学中,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分化是指事物从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在这里,所谓社会单位既指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也指社会结构。

38、社会多元分层结构:指的是由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空间中的具体分布所确定的各分层地位之间的关联状态,它可以用统计学上的相关系数加以测定和描述,当相关系数为0时,该结构具有最大弹性;而当相关系数为1时,该结构具有最大刚性。

39、刚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位相关性。一个刚性结构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积累性不平等。

40、弹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为之间的相关系很弱,一个弹性结构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扩散性不平等。

41、社会流动:我们把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称为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人们都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这是一个由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的结构。人们在这个网络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就表明了他的社会地位,在这个社会结构中人们位置的变化就是社会流动。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社会流动更加关注的是人们在获取财富、权力和声望等资源方面能力的变化,由于这种变化,社会流动的主体增加或减少了获得他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

42、人文区位学:芝加哥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社会作为实验室,深入实际去观察社会,并对此做出解释。该学派开创了参与观察法,并创造了人文区位学(human ecology)理论,这一理论把社区视为社会活动的空间单位,研究社区居民及其活动的区位分布,将社区视为社会活动的空间单位,通过区位关系来反映、透视社会关系。人文区位学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深入社区进行实地观察,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模式上注重研究区位结构同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主张通过对区位结构的调整使成员加强联系,消除隔阂,形成共生关系。该学说不仅对美国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世界社会学界也发生重要作用。

43、社区研究也叫社区分析,它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描述该社区居民赖以生活的基础与社会结构,并发现其内在逻辑或规律的研究工作。即描述该社区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并通过比较,发现该社区的特点,概括出它的模式类型。

44、差序格局:社区居民之间有无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之亲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特征,费孝通将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亲疏而形成的,人们在经济和生活方面关系有差别的现象称为“差序格局”。

45、社区建设(community building)是指政府、社会结构和社区居民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过程。社区建设的提出源于城市社区本质特征的弱化与消失,即由于过分追求效率而引起的非人性化现象,作为生活共同体的社区被肢解而失去了社会性,另外如何城市社区众多的不同族群的融合及解决多元文化的矛盾也是一个原因。它不仅仅是指社区物质即设施条件的改善,也是指增强社区的内聚力,使社区更具有它应有的特征的过程。

46、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实体内,同时存在着两个有重大差别的部分,而且二者又相互隔离、难以沟通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时提出“二元经济”理论。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相互分隔的现象: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城市从事工业生产,这就是二元经济。

我国社会学界提出城乡二元结构的概念,指的是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受教育机会,乃至在政治和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象。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我国的城乡差别,指出城乡差别发生于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福利、政治和社会等诸多领域。

47、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这里包含的意义有:社会制度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社会制度实际上是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随时变化的个别规则,它的作用是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一般地,社会制度在三个层次上被使用:即社会经济形态层次、社会生活领域层次和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它们分别是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社会制度。

48、本原的社会制度:是指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有如下基本特点:第一、它们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较早出现的,是这些制度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第二、这些社会制度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也就是说,这些制度发生于人类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这些社会制度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如人类生活中的两个基本制度——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

49、派生的社会制度:是在本原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分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它是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制度。主要有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它的功能与本原的社会制度相比不是那么综合,其领域特点比较明显。

50、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正式的、由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它们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实施。

51、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对于正式制度发挥着支持、补充等作用。

52、制度化:我们把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型化的过程称为制度化,即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承担某种角色时,他们会按照彼此预知的,并被认为是正当的与合法的方式去行动。由此,社会制度的定型化是反映在人们重复的共同活动之中的。

帕森斯认为,制度化是指一定地位的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它是从人们行动的角度来定义制度化,认为制度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构。新制度主义者则认为制度化是行为被重复并被自己与他人赋予相似意义的过程。

新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化问题时,更加关注行动者对某一制度的认同在其被普遍选择和实施中的作用。在新制度主义看来,制度化是行为被重复,以及被自己和他人赋予相似意义的过程。

53、制度建设:从制度设计者的角度来看,这种使相关人员认同规则并去实行的过程就是制度建设。从正式组织和组织体系的角度来看,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化模式中,要使制度规则被实施有如下可能的途径:第一种是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即组织通过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使其认同这些制度,并使制度得以实施。第二种是权威机关强制性地推行某些规则,并对不遵

从者进行惩罚。

54、社会问题:默顿认为社会问题有三个涵义,即指社会期望的事物被中断,社会规定的正当的东西被破坏,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社会关系脱节。

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55、社会解组是指社会上原来通行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失效,人们之间的联系松散、社会秩序混乱的现象。认为社会是一个组织起来的体系,社会规范是其维护者,社会的剧烈变动使原来的社会规范失效,社会松散,于是社会问题发生。是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

56、社会控制:社会学中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是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之上的,其主要表现为外在力量的施加,但它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

社会控制观是与社会有机论、功能主义社会观紧密相连的,认为无序不正常,应运用社会力量进行抑制。

57、越轨行为:失范是一种状态,它反映的是人们失去了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现象,包括人们的反常行为和社会的混乱状态。越轨行为则是指偏离既定规范的行为,也称为偏差行为,或可称越轨行为是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58、亚文化群体是指一定社会中的、在文化价值上与主体社会有显著差异的群体。

59、相对剥夺感是人们面对自己实际达到的与期望达到的有一定差距时的心理感受,相对剥夺感实际上是不满足感或不满意感,这容易引发群体一致的行动。相对剥夺感的发生往往与社会成员或团体当前的情境无关,而与其他人或团体以及自己曾经体验过的情境相关。

60、社会变迁:可以说,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宏观的如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国家的治乱兴衰;中观的如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社会制度的变化,微观的如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变化等。社会学特别关注中观层面的社会变迁,即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

61、社会革命:则是社会的剧烈的、本质性的变化,它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而且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变化。

62、社会进化:是社会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形式,一般表现为某一社会对于外部环境压力、内部不协调所做的有序的调整,这种调整没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63、社会规划:是人们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指导社会变化的过程,它是人们在对社会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运用人类掌握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人们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总过程。

64、现代化:广义的“现代化”一词是指向任何一个更“新”的“现代”时期或状态的转变过程,因此“现代化”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

狭义的“现代化”是指十七八世纪(尤其是从工业革命以后)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是从“传统社会”向这种新型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转变的过程。

社会学主要探讨狭义“现代化”,“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列维认为所谓“现代化”即是从相对非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向相对现代化的社会结构转变的过程。该概念对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65、社会实在论:指一种认为社会是实在的,客观存在的观点,社会对个人发挥主导作用,

迪尔凯姆认为在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集体意识,个人因此种意识而服从于社会,而人的行为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社会是一个精神或道德的实体。孔德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都属于社会实在论。

66、社会唯名论:一种认为个人及其行动先在于社会,个人与个人行动是实在的,社会只是其产物或互动形式的观点;该观点强调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个人为优先位置,认为只有通过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能了解社会,持此种观点的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即符号互动论者,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67、制度的功能失调:制度实际功能状态,与理想状态出现差距的状况。此有两种情况:一是因制度不健全而无法充分发挥功能,即功能不足,此可以通过完善或修补去解决;二是制度出现严重问题制度结构已经混乱。该制度基本上已走过效能期,修补只能是维持性的制度创新和制度替代就会到来。

68、社会交往:马克思的分析人类社会过程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对此下了最广泛的定义指的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是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社会交往具有社会性,任何交往都是在一定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下进行的,由于马克思重点关注了劳动这一重要社会交往形式,并视之为人的实践。社会交往的重要意义是:个体生存的需要,自我显现的方式,建构着社会。

69、前台和后台:拟剧论者戈夫曼的一组概念,指人们的行为是装给人看的,如舞台上的演员,前台与后台人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在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人们所呈现的是自己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

在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此时可以不必顾虑社会的认可而呈现出与前台不一样的形象。

意义;揭示了互动情境对互动的影响,展现了人们行为的复杂性。

70、帕金森定律:指一种认为官僚体制会盲目扩大而不管其是否有此需要的理论,该定律指出,以提高组织等仅为目的的组织膨胀导致组织运行的低效和官僚主义。我国五十年以后实行的单位制也具有以上描述特征。

71、非正式群体:指一种主要依靠感情、道德、习俗及不成文规范来维持的群体。该群体主要是初级群体,代表性的有儿童游戏群体、朋友圈子。该群体的互动基于彼此间的共同利益及亲密接触,分子对群体模式的遵守在于个人对群体的忠诚而非群体的规则。布劳指出正式组织中也有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没有严格界定。

72、正式群体:指结构与活动都具理性的组织及标准,有明确的团体规则,目标机领导人物,使用成文规定规范成员行为的团体。正式群体多为大群体或大组织中的一部分,布劳指出正式群体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2.科层制 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它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特征包括:①内部分工明确,且每一成员的工作内容、权力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②分科设层、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③量才录用,组织成员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范体系,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公私分明。 3.泰罗制

答: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1)组织的概念 ①组织的两种理解: 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 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 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 答:社会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 2.研究假设 答:研究假设是建立在对调查对象初步了解之上的,关于调查对象的特征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推测性判断。 3.操作化 答: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狭义的操作化是指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广义地,操作化也可以包括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4.信度 答:信度是指可靠性,即当人们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指标去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获结果的一致程度。信度高度实际上反映的是测量方法和工具的问题。如果一个指标的含义不清晰那么测量的信度也不会高。

5.个案调查 答:个案调查是选择某一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它有关的所有资料,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细致分析的研究方式,一般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 6.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答:参与观察是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员,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分为研究人员公开身份和不公开身份两种。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7.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答: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而进行的观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而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 二、简答题 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二者之间有何异同?什么情况下应选用分层抽样?什么情况下则应选用整群抽样? 答:(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 ①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②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九章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1)社会制度的含义 ①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包含的意义有:社会制度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社会制度实际上是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随时变化的个别规则,它的作用是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②社会制度的层次 a.宏观的即社会经济形态层次,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条件下实行的根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b.中观的即社会生活领域层次,是在人类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 c.微观的即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是具体地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的规定。 ③层次间的联系:较高层次的社会制度是由较低层次的社会制度构成并表现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高层次的社会制度还原为具体的规定。 (2)社会制度的起源 ①自然起源论。自然起源论认为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或被重复使用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它并非由人们先设计出来再去实践,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自然起源论强调参与活动的行动者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共同的作用,人类学对制度起源的考察主要持这种观点。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人为设计论。人为设计论认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活动、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这种观点所使用的概念是制度安排,带有明显的经济学色彩。 2.社会制度的特征 (1)普遍性。社会制度作为系统化的行为规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或者说,制度是人们有秩序地共同生活的基础。 (2)特殊性。社会制度的特殊性是指它的多样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即使在同一生活领域不同背景下的人们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制度。 (3)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会在相应的生活领域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这就是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还来自于规范的体系化。规范的体系化是指相关规范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发挥作用。 3.社会制度的类型 (1)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 ①本原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制度中,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称为本原的社会制度。 a.本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较早出现,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 第二,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发生于人类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 b.本原的社会制度的两个基本制度是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在人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 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 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 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 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精神文化规范文化 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角色认同—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社会群体的分类★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章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厂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V f ■I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I精神文化4规范文化 L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 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 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教化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厂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 Y 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广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Y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一角色认同一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社会群体的分类★ I 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四个)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四个)与维持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广社会分工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转移 衰落的表现斗初级群体内部成员关系松懈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第九章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1)社会制度的含义 ①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包含的意义有:社会制度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社会制度实际上是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随时变化的个别规则,它的作用是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②社会制度的层次 a.宏观的即社会经济形态层次,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条件下实行的根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b.中观的即社会生活领域层次,是在人类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 c.微观的即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是具体地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的规定。 ③层次间的联系:较高层次的社会制度是由较低层次的社会制度构成并表现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高层次的社会制度还原为具体的规定。 (2)社会制度的起源 ①自然起源论。自然起源论认为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或被重复使用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它并非由人们先设计出来再去实践,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自然起源论强调参与活动的行动者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共同的作用,人类学对制度起源的考察主要持这种观点。

②人为设计论。人为设计论认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活动、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这种观点所使用的概念是制度安排,带有明显的经济学色彩。 2.社会制度的特征 (1)普遍性。社会制度作为系统化的行为规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或者说,制度是人们有秩序地共同生活的基础。 (2)特殊性。社会制度的特殊性是指它的多样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即使在同一生活领域不同背景下的人们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制度。 (3)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会在相应的生活领域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这就是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还来自于规范的体系化。规范的体系化是指相关规范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发挥作用。 3.社会制度的类型 (1)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 ①本原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制度中,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称为本原的社会制度。 a.本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较早出现,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 第二,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发生于人类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 b.本原的社会制度的两个基本制度是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在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基本的、重要的和持久的: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变迁)【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变迁 答:社会变迁的含义包括四点内容:(1)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2)社会变迁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3)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社会学要研究中层理论的建议。中层理论是指介于日常研究中低层次的而又必须的操作假设与无所不包的系统化的统一理论之间的那类理论。(4)在中观层次上,社会变迁常常被视为社会结构的变迁。 2.社会进化 答:社会进化是社会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形式,这种变迁一般表现为某一社会对于外部环境压力、内部不协调所做的有序的调整,这种调整没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3.社会进步与倒退 答:那些有利于促进人类的福利、平等和发展的变迁被称为社会进步;阻碍甚至与此相反的变迁被认为是倒退。 4.“经济周期”论 答:熊彼特把经济周期分为三种:短周期40个月,中周期9—10年,长周期50—60年。每一个周期内部都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整个经济过程就是这四个阶

段循环往复的过程,长周期中包含有中周期,中周期中包含着短周期,因此,整个经济过程又是由这三种周期复合而成的。伴随着这一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是创新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5.奥格本的“文化堕距”论 答: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一般地,物质文化首先变化,之后非物质文化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但后者的变化有所延迟,即二者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有差距的。当适应性文化变得与物质文化相适应之后,物质文化还会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又一次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情况。人类社会的文化就是这样发展的。 6.社会均衡论 答: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功能系统,它是由发挥不同功能的各部分(子系统)结合而成的,这些子系统是适应子系统(A)、目标达到子系统(G)、整合子系统(I)和维持模式子系统(L)。各个子系统之间既互相分工、又互相依存,共同实现着社会系统的目标。这样,社会系统是协调的、稳定的和平衡的。 7.社会规划 答:社会规划是人们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指导社会变化的过程,是人们在对社会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运用人类掌握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人们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总过程。 8.社会指标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简答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一特定领域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存在于由各种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之中。 (1)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性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 具体说,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人类社会也是一个系统。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来,社会中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互相联络在一起,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整个社会具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性质。从社会这个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正是社会学的任务。 (3)社会学体现了科学中的综合发展这一趋势。 在19世纪,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分化,表现为分科越来越细,部门化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中,人们会越来越多地认识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要求从总体上把握研究的对象。 2.试述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答:社会学产生的背景是:

(1)19世纪30年代,孔德连续出版了多卷本哲学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他在该书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后来的社会学家们大多将此作为社会学诞生的标志。 (2)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社会学的大体设想,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科学发展的进程决定的。 ①从社会历史条件看,孔德生活在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在这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人们急切地要求搞清楚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这是催生社会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从学术发展的背景上看,在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下,自然科学曾长期被压制,之后,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科学繁荣发展的春天。到了孔德的时代,许多自然科学的学科都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孔德提出的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主张,为以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社会学学科的诞生,既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启发。 3.社会学这门学科有哪些特征? 答:社会学学科的特征主要包括: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从社会学视角看来,只有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各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之处。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社会现代化)【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 第十四章社会现代化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化 答:广义的“现代化”一词,被用来泛指人们正在经历的任何一个当前的时间阶段。狭义的“现代化”概念指的是十七八世纪(尤其是从工业革命以后)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 2.社会趋同论 答:社会趋同论认为现代化过程是所有社会、所有民族都将经历的普遍的进化过程,各国现代化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社会趋同论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它所受到的批评是认为它忽视了文化的作用。 3.依附理论 答:依附理论认为,造成不发达国家之“不发达”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以及由这种依附所导致的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 二、简答题 1.社会现代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社会现代化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的现代化占有一个突出的地位。经济现代化包括着广泛的内容,如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手段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等。而在这当中,工业化是一个关键性的过程。如果没有工业代替农业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其他的经济现代化均无从谈起。 (2)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保证。尽管我们目前还不可能完全把握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为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种能有效协调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治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获得民众对现代化的自觉参与,民主化就成为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3)城市化 城市化意味着人类活动和居住场所由以农村为中心转变到以城市为中心。这个过程的发生,是工业化和人类活动集中化的必然结果。从现代化的历史来看,城市化是现代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4)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韦伯认为,理性化过程集中表现在新型组织管理结构的建立,即科层制的建立上。但在今天,古典的科层制也正在遭遇到严重的挑战,因此,探寻新的组织管理结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5)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建立。 2.现代化的特征是什么?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控制 一、社会控制的含义与功能 1.社会控制的含义 (1)社会控制概念的来源 ①从对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整治上着眼: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提出来。1901年他出版了《社会控制》,阐述有关社会控制的问题。 ②从社会系统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社会控制是与将自然科学的成果运用于社会管理的设想相联系的。法国物理学家安培于1834年研究科学分类时,将管理国家的科学称为控制论,并把它列入政治科学类。 (2)社会控制的含义 ①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社会控制是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之上的,并主要表现为外在力量的施加,但它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 ②对象:社会中违反既定社会规则的行为,特别是对社会秩序有明显危害的犯罪行为。 ③社会控制的观点是与社会有机论、功能主义的社会观相联系的。 2.社会控制的类型 (1)统治与制约 ①统治 a.统治是建立在外在的强制力量基础上的控制方式,当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运用强制性的手段迫使他人去遵守既定规范时就表现为统治。

b.在阶级社会中,统治是以普遍的政治压迫为基础的,这种统治常常具有不可协调性。 c.在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社会学研究中,社会学家认为任何权力的强制性的施加都属于统治行为,这样,统治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就是普遍的。 ②制约 a.制约又称社会制约,它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由于人们认同某种规范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控制方式。 b.制约虽然也是一种外在压力,但不是靠强力推行;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而不是单向的管束或制裁。 (2)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 ①正式控制 a.正式控制又称形式化的社会控制,它是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b.正式控制主要是用法律、条例、规章等来约束社会成员和组织成员; c.在现代社会中,正式控制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控制方式较多带有正规化、普遍化的特征。 ②非正式控制 a.非正式控制是指使用不特别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b.社会舆论是非正式控制的手段; c.非正式控制常常不是基于契约,而是基于人们的共同意识和认同感,在初级社会群体或非正式组织中非正式控制被普遍使用。 (3)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①外在控制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名词解释(北大社会学考研)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名词解释总结 1、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增加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文化积累,才有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 2、文化震惊:作为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冲突之一的“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与其自身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3、文化相对主义,也称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要判断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应该依照他群(对方所属的族群、社会)的文化逻辑或文化模式,并以此为标准。反对强势民族对于弱势民族的歧视,强调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这对保护弱小民族的利益,抵消我族中心主义的消极东西有一定意义。不过文化相对主义也不能极端,不能用其保护落后愚昧的东西。 4、社会化就是个体要学习他将参与其中的各种具体社会(社会群体)的知识、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技能,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社会人,参与社会生活。 5、社会规范: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可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类,前者如风俗习惯、部分道德规范及部分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后者如法令、条例、规章和大部分法律、重要的教规等。 6、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受教育或权力的高低和多寡作出的社会排列。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人的阶级地位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地位。 7、同龄群体。有时也称同辈群体,它是由年龄相近的人自发结成的群体,一般指幼儿—少年群体,由于这种群体的主要活动是做游戏,所以又称游戏群体。在游戏中,他们互相传递着各自的知识,尝试运用社会角色的扮演而过虚拟的生活。同龄群体中的游戏及其规则并不是参与者独自设计出来的,而是对他们在观察周围的社会时那些引起他们较大兴趣的事物的表演。同龄群体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对成员的社会化影响是通过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实现的,在游戏过程中伙伴们互相学习知识和补充实践规范。 8、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当人的基本社会化结束之后,人们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是继续社会化的任务。 继续社会化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成员自身及环境的变化,他以往在基本社会化中所学到的知识已不够用,从而需要学习新的知识。 9、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人的重新社会化。 10、过度社会化:指一个人对社会规范过度服从的现家。过度社会化发生于个人,则会造成内陷式性格,使个体失去主动精神与创造力,发生于群体则会造成雷同性格,使群体缺乏活力。过度社会化常与集权体制,自上而下单一的社会化方式相联系。 11、市民社会:也称民间社会、公民社会。指人们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基础、以自治为原则的经济、政治活动领域。市民社会中的“社会”与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有所不同而是指与以强制力量为基础的国家(或政府)相对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或以自由契约为原则形成的人类生活形式。 12、时间压缩:指曾在一个社会长时间内发生的变化,而在另一个社会却集中于较短时间反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现代化)【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社会现代化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化 答:广义的“现代化”一词,被用来泛指人们正在经历的任何一个当前的时间阶段。狭义的“现代化”概念指的是十七八世纪(尤其是从工业革命以后)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 2.社会趋同论 答:社会趋同论认为现代化过程是所有社会、所有民族都将经历的普遍的进化过程,各国现代化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社会趋同论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它所受到的批评是认为它忽视了文化的作用。 3.依附理论 答:依附理论认为,造成不发达国家之“不发达”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以及由这种依附所导致的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 二、简答题 1.社会现代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社会现代化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的现代化占有一个突出的地位。经济现代化包括着广泛的内容,如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手段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等。而在这当中,工业化是一个关键性的过程。如果没有工业代替农业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其他的经济现代化均无从谈起。 (2)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保证。尽管我们目前还不可能完全把握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为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种能有效协调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治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获得民众对现代化的自觉参与,民主化就成为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3)城市化 城市化意味着人类活动和居住场所由以农村为中心转变到以城市为中心。这个过程的发生,是工业化和人类活动集中化的必然结果。从现代化的历史来看,城市化是现代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4)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韦伯认为,理性化过程集中表现在新型组织管理结构的建立,即科层制的建立上。但在今天,古典的科层制也正在遭遇到严重的挑战,因此,探寻新的组织管理结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5)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建立。 2.现代化的特征是什么?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社会唯实论 2.社会化 3.冲突 4.社区 5.法理型统治 6.越轨行为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5小题共60分) 1.运用拟剧论的关键概念,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现象。 2.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应遵循的规律是什么? 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的过程是怎样的? 4.简述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 5.简述社会分层的主要方法。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两小题共60分) 1.西方社会学主要有哪几种理论?各自有什么特点? 2.试结合集合行为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化解办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社会唯实论 答: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是基于行动者的个体与社会关系体系的关系产生的两种不同观点。与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实体,并且外在于个人、超越于个人不同,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该理论坚持还原论的观点,即要研究社会就必须去研究个人。 2.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包括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五种类型。 3.冲突 答:冲突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它与竞争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将对方视为敌对者,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敌对者身上,而不是集中于目标物上。冲突可能发生于不同层次和多种领域,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人的社会化)【圣才出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 1.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1)概念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社会的文化”,主要是该群体、该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规范。 (2)含义 ①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 ②社会化是减少或消除个人与群体和社会分立状况的机制,是通过对个体的教化,达致他们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③人的社会化不是要削弱人的生物机能。 ④人的社会化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就时间而言,人的社会化一般指从人的出生到其成为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即青年这一阶段。从广义上来说,一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是伴其一生的过程。 ⑤关于社会化的研究角度: a.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b.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社会和群体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 c.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从而培养合格的社会角

色的过程。 2.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社会化的必要性 ①从个人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 a.无论是人在幼年时期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必须通过参与群体生活并通过群体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b.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继承人们在以往创造的文化,并不断学习人们创造的新经验、新知识,这也是人的社会化。 ②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 a.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有自我维持和发展的取向,这种取向反映在社会的参与者对于未来期望的向往和为其建构基础的努力之中; b.一个社会要延续就必然要求其新加入的成员了解已有的文化遗产,认同社会的主导价值,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对新加入成员的社会化。 (2)人的社会化的可能性 ①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新的个体要生存就必须依赖他人、依赖群体和社会。这种依赖性使群体和社会对新的社会成员实施社会成为可能,同时人的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也使其学习十分丰富的文化成为可能。 ②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现实的学习能力是人的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个体的成长及其学习能力的开发,可以不断学习社会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社会性。 ③人有语言的能力。语言是被同群体成员共享或共同使用的,承载了行动者(话语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和价值的,为人类传达信息、沟通思想的工具,它可以将人类的经验保留

2018《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教程-考研重点笔记(王思斌)-各大院校通用-知识重点汇总考研笔记

社会学大纲笔记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研究性质 1.社会学发展史上重要社会学家的名称及其基本贡献 1)西方社会学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社会学三驾马车 (1)孔德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实证哲学教程》1838年 ①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 ②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③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④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2)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社会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创始人 《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①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论:将社会看作有机体(分散的)具有一般生物有机体 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是矛盾的,是必然的 ②阐述了社会学原理 ③他的社会学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学科发展史上的进步 ④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革命,他的价值体系为资本主义作辩护 (3)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 《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①他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②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主张用社会学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分为物质(法律、劳动分工)、非物质社会现实(潮流、民族意识) ③社会团结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④社会宗教理论:宗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神的力量实质是社会力量 ⑤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有系统详细的论述 (4)韦伯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理解社会学奠基人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 ①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 ②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的观点和“价值中立”的主张 ③社会行动(合理行动)社会者赋予行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一行动与别人发生关系 ④政治社会学:权威: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 其中①②理论影响了后来社会学的发展 2)美国社会学 (1)社会学产生于欧洲,蓬勃发展于美国。 (2)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 ②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学派 ③李德.莫洛的符号互动理论④乔治.诺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2.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①社会学将各种类型的社会都看作整体 ②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入手点 ③社会学要探索的是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 ④社会学是一门科学,是对社会现象的具体研究 4.★社会学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 还有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等 5.☆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整体性、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性、应用性、建设性和批判性 6.☆社会学的基本功能: (1)理论作用:认识社会;预测社会发展趋势 (2)实践作用: ①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②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 ③提供组织管理知识; ④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建立在共同兴趣和利益的基础上,经过社会关系的累积和连接组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 ①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是人的社会 ②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 ③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联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实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 2.社会的类型: A宏观社会类型 孔德——人类智慧的发展——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科学阶段 斯宾塞——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军事社会;工业社会 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传统社会;现代社会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环境社会) B具体社会类型:血缘、地缘、业缘、兴趣等 3.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考研高分师兄整理---教材为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学教程》。完全为自己手工整理,耗时十天。有这个可以抛开书本。

社会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什么是社会? (1)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2)泛指由共同物质条件联系起来的人群(专指人) 社会是抽象的社会生活 社会现象是社会的具体表现 2、生产关系: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它是人们活动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社会关系是人们共同活动彼此结成的关系。 3、社会关系的特点: 历史性:每一时代社会关系是该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阶级性:任何社会关系都受特定阶级的制约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5、社会学产生:1838年10月,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 6、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历史条件: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2)思想条件:思想家对社会结构、社会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图景进行了探索,形成经济、思想、政治、社会哲学伦理观念。 (3)学术条件:自然科学 *7、社会学功能: (1)理论作用:认识社会;预测社会发展趋势 (2)实践作用:①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②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 ③提供组织管理知识; ④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二、西方社会学发展史 *1、孔德 (1)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是人的社会学。 (2)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3)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4)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2、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1)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论:将社会看作有机体(分散的)具有一般生物有机体 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是矛盾的,是必然的 (2)《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阐述了社会学原理 (3)宇宙现象、物理、化学、生物、天体现象 (4)他的社会学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学科发展史上的进步 (5)但他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革命,他的价值体系为资本主义作辩护 *3、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也是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 (1)他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2)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主张用社会学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分为物质(法律、劳动分工)、非物质社会现实(潮流、民族意识) (3)社会团结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社会宗教理论:宗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神的力量实质是社会力量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独家资料

社会学教程王思斌 第四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社会主体之间或社会互动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相互交往) 2.社会互动的类型: ⑴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 ①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②群体互动: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⑵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⑶社会互动的意义: ①能促进对自我认识(库利提出“镜中我”概念)②能满足行动者需要 ③是社会构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社会互动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相对作用理论): ⒈米德(社会心理学家)是符号互动理论的开创者,后来布鲁默、库恩等人发展了他的思想 ⒉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在符号互动理论中符号是基本的概念 ⒊符号互动理论的几种观点: ①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中发挥着中介作用②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③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④符号所包含的意义的理解取决于我们扮演他人角色的意义 ⑤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中认识自己,校正自我的观念 二、角色理论: ⒈社会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⒉角色扮演是一种社会行动,也是一种社会互动。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 三、参照群体理论:⒈个人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叫参照群体 ⒉参照群体理论揭示的非面对面的交往对个人互动产生的影响 ⒊参照群体的作用:规范作用、比较作用 四、戏剧理论(拟剧化)(印象整饰理论) ⒈拟剧论的倡导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⒉戈夫曼认为拟剧论研究人们如何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在他人那建立良好印象。此过程也称“印象管理” ⒊戈夫曼所阐述的礼仪: ①表达式礼仪:问候、感谢②回避式礼仪:对别人隐私、空间的尊重 ③维系式礼仪:维系关系,防止中断④认可式礼仪:对别人身份的认可 ⒋拟剧论强调了对互动情境的定义及人们互动行为的复杂性、随机变动性,加深了对互动现象的认识 五、常人方法学(民本土方法学、民俗方法学) ⒈常人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劳克尔 六、社会交换理论:霍夫曼 ⒈人际互动:发生于个体之间的,带有明显的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称为人际互动 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都属于人际互动,人际互动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并成为发展动力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的情感性,这种情感性又是靠人际互动来表现的 ⒊人际互动的一些研究成果:人际吸引、身体语言、空间距离 第三节集体行为 *⒈集体(合)行为:是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性的行为 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在《社会学导论》中提出集体行为这一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