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个朝代龙图腾的演变过程

各个朝代龙图腾的演变过程

各个朝代龙图腾的演变过程
各个朝代龙图腾的演变过程

各个朝代龙图腾的演变过程

学号:1361010704

姓名:周颖怡中国是龙的故乡,是龙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在封建时代,人们把龙当成了是神威和力量的象征,对其加以崇拜,又由于吉祥观念的驱使,人们把龙奉为吉祥神物,加以信仰、礼奉,并给与各种形式的表现。龙作为中国的图腾,与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不管是在建筑、服饰、瓷器、雕塑、绘画等都有龙纹的特殊文化。

下面我想主要介绍一下各个朝代龙纹的演变过程。

1.原始社会时期——原始龙纹的形成。

原始氏族社会,先民本能地为了生存,发展,需要与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猛兽与氏族之间不断进行生存较量,为了便于识别,每个氏族都确立用一种图样来作为本氏族的标志----族徽,也就是氏族图腾。在氏族社会中,古人崇拜大自然,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于是就把大自然中的各种强者的神物形象画在旗帜等物体上,以求其保护和精神上的寄托。图腾还有用来显示自己氏族强大的作用,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强大的氏族征服吞并了其他氏族,同时也吞并了这些氏族的图腾纹样,选取某些优秀的部分重新组合在自己的图腾纹样中。如以蛇纹为图腾的氏族逐渐强大起来,吸取了其它图腾的鹿角、鹰爪、鱼尾等,经过不断变化,就形成了龙的原始形象,也就是原始龙纹。

2.商周时期——龙纹真正形成。

原始龙纹脱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大约是在商周时期。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商周时我国青铜制造业发达,龙纹是作为象征天命神权的青铜器主要装饰而设计的。青铜器作为沟通各种神灵的礼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义,青铜器上的纹饰则有更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各种灾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虽然青铜器上的龙纹图案十分丰富,但以龙作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最早只见于商代后期,而商代中期的陶器上仍然用龙纹装饰,可见商代青铜器上的龙纹应源于陶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也采用严格按照器形结构分区和中轴对称的构图方法。“龙”在商代形成的一个突出标志是龙开始有了角。当然这时龙角的形状还不固定,而且角形状比较多,有尖形角、花冠形角、牛角形角等。商以前的龙形象中并没有角,在商代龙却生出角来,其中原因,在于商代对角的崇拜。

3.春秋战国时期——达到新的顶峰。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文学艺术,已摆脱商周时期的凝滞、拘谨、划一的格局。青铜工艺也渐向具有实用意义的轻型和多样化发展。龙纹造型新巧,写实作风的分岔角兽体型龙纹和龙头与几何纹、蔓藤纹、蔓草纹组合的变体龙纹,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装饰纹样的基本风貌。这种变体龙纹到秦汉时期,仍在铜镜、带勾、玉佩等工艺装饰中广为使用。

4.汉代——龙纹造型的真正定型期。

西汉初年,龙成为专制皇权的象征。因此,龙纹及龙的气势和神韵更为汉代玉文化增添了异彩。汉代龙造型均注重突出龙的神态和气势,特别是龙的身体上少见战国玉龙那种繁密的装饰。汉代龙经常出现在佩、璜、带勾、玉环和玉璧上,圆雕龙十分罕见。、汉代龙造型优美,生气勃勃,已从红山文化那种简单的团形龙,发展到了有角、有尾、四肢齐全、与后

世相差无几的神龙了,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精神、最具魅力的玉龙。用简化、单纯化的形象表现生命的千姿百态,以剪影式的质朴造型表现激昂的神情动作。强化力感,夸张动势,简化细节,注重神采,是汉代龙纹图案手法的精髓。

5.唐代——臻完美成熟之境。

唐朝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经济实力雄厚,文化艺术发达,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时期。当时宫廷有严格规定,除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准用龙纹作装饰。这一时期图案形式的龙多出现在玉器、金银器等御用器上。陶瓷器上的龙多为雕塑龙,品种有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特别是唐三彩双龙耳瓶,造型挺拔庄重,堪称唐代陶瓷中的杰作。唐代玉龙不但继承了汉龙的基本造型和神韵,而且更加成熟、完善,富有一种流动向上的美感。

6.宋元——龙纹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它从战国时期以前的蛇状条形,经历了秦汉时期的走兽形,到宋代又恢复到战国时期以前的形状,头部增添了附加物,龙体更加修长洒脱,并在矫健奔跃中透露出清秀的美感,奠定了龙世俗形象的写实风格,使龙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与凤一起双双完成了中国龙凤图案的基本定型。与唐玉龙相比,宋玉龙精细有余而威武不足。但是造型比较生动,奔马形特征消失,玉龙经常飞跃、游戏于海水云纹之间。可见明高濂“宋工制玉,发古之巧,形后之拙,无奈宋人焉”的高度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自元代始,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的卵白釉瓷、青花瓷及釉里红瓷等多用龙纹装饰,

7.明清。

明清时期,在是最高封建权威象征的思想更加突出,封律帝王仿佛生活在龙的世界里,他们穿"龙袍"、带"龙冠"、坐"龙位"、住"龙庭",用"龙器",从屋里到屋外,从房顶到廊柱,到处都有龙的踪迹。明代初期,朝廷开始在景德镇设置专门生产御用器的瓷厂,称之为"御器厂",从此明清时期各个朝代的瓷器上,龙纹图案比比皆是。剪纸,蓝印花布,刺绣,挑花,家具,建筑装饰等等,常用龙纹作装饰。从明、清两代各时期的龙纹对比来看,明代龙纹大多雄劲有力。

总而言之:

中国古代玉器中的龙纹造型,踏着时代的步伐,历经数千年的变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那矫健的身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形象,深具中国各时代的文化特色。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们不再把龙当做专制皇权的象征,而是把它当做民族文化的象征,从而成为激发爱国热情,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 中国历史上所有主要朝代的名号有呢?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整理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的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二晋收,南北隋唐五代继,宋元明清皇朝休。五帝黄颛喾尧舜,三代夏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一统,西汉三国二晋收。宋齐梁陈南朝号,北魏二分又齐周。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民。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

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摘自《三字经》三皇五帝:“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中国历史朝代演变史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统治民族开国皇帝三皇五帝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华夏族禹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华夏族汤周西约前1029-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华夏族文王姬昌东春秋前770-476年洛邑河南洛阳华夏族平王姬宜臼战国前475-221年华夏族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华夏族始皇帝嬴政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族高祖刘邦新朝9-23年常安陕西西安汉族王莽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族光武帝刘秀三国曹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汉族魏文帝曹丕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族汉昭烈帝刘备孙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汉族吴大帝孙权晋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汉族晋武帝司马炎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汉族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304-439前赵(汉赵)304-318平阳山西临汾匈奴族高祖光文皇帝刘渊319-329长安陕西西安成汉306-347成都四川成都巴氐族太宗武皇帝李雄前凉314-363姑臧甘肃武威汉族高祖明王张寔后赵319-351襄国河北邢台羯族高祖明皇帝石勒前燕337-370龙城辽宁

小学美术中国龙教案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中国龙》教学设计 大镇第三小学 xxx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让学生初步了解龙的历史、特征。 2.能力目标:在自学、合作交流中使学生能抓龙的动态及头、身、尾部特征,并创作出龙的绘画。 3.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龙的特点、造型、动态,并用线条绘制出一条龙的图案。 教学难点:利用正确的作画步骤,抓住龙的各部分特征,利用线条的变化画出龙的动态。 教法:启发引导法、互动探索法、直观示范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互动评价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我们的教室里出现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扇神奇的大门后面有什么? (播放舞龙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视频里的人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舞龙) 2.教师导语: 龙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寓意着幸福,吉祥,威武。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态由简洁抽象到繁复华丽不停地演变着,龙文化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中华民族也自

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学习第十课《中国龙》。 二、讲授新课: 1.首先看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 1)知道“龙”的文化历史及特征。 2)能抓住龙的动态及头、身、尾部特征,创作出龙的绘画。 3)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2.检查自学情况: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于龙的小资料,今天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小资料呢? 1)龙形象的由来。 2)龙的各部分像什么? 教师小结:关于龙的造型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 龙的额头像骆驼额头; 龙的角像鹿的角; 龙的眼睛像老虎的眼睛; 龙的身体像蛇的身体; 龙的鳞片像鱼的鳞片。 龙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 3.提问:通过刚刚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龙的身体像蛇的身体,蛇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 1)议一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龙都有哪些动态呢? 2)教师出示课件: 龙的各种动态:升龙降龙坐龙行龙、双龙戏珠. (师生共同分析龙身上的线条)

论中国民族服饰中的龙图腾

第20卷第3期2006年5月 株洲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uzhou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V ol.20N o.3 May.2006论中国民族服饰中的龙图腾Ξ 周利群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艺术设计系,湖南长沙41000) 摘 要:在图腾艺术中,龙是华夏和汉民族的保护神,更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无论是古代还是今日,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透过五彩斑斓的服饰都能看到龙图腾造型各异、大胆夸张的运用,它成为人们某种精神的依托和文化需求。 关键词:龙;图腾;民族服饰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11(2006)03-0006-03 “图腾”(T otem)原系美洲印第安阿吉布洼人的方言,是指处在氏族社会时代的原始人,把一定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等作为自己部落或氏族的守护神,作为自己的族标和象征,并把它视作神圣不可侵犯的灵物,产生崇拜,此物即被奉为氏族的图腾。图腾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一种古老的、普遍的文化现象,它反映出我们的先民们在生产力低下,对世界认识处于近乎无知的状态下,以某种虚幻的形式,祈求摆脱困境,得到自然界神秘力量庇护的心理,他们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到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动物身上。图腾艺术构成了各民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内容,服饰中的图腾形象,便是深层图腾观念的物化。 在中国各民族中把图腾崇拜物的形象折射到服饰打扮上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纵观中国民族服饰,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图腾印记。先古时期,无论是象征性拟态还是巫觋的活动,都离不开炽热的歌舞,而炽热的歌舞要打动人心,要引起观者的虔诚膜拜,就离不开主持者的装扮,服饰成为巫舞文化的花媒。那些图腾崇拜,巫术礼仪的主持者的服饰,往往是集中了民族服装最出色的部分,并且加以典型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淀为“有意味的形式”[1]。尽管这种形式被世世代代许多无名的艺术家加工、美化、变异,但仍能依稀可辨人类社会在混沌未分时期的种种图腾观念,可见图腾文化与服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随着图腾信仰的产生而萌芽,随着图腾观念的深入人心而在服饰上表现得更为全面、生动。 闻一多先生曾指出:“假如我们承认中国古代有过图腾主义的社会形式,当时图腾团族必然有很多,多到不计其数。但中华民族却有一个共同的图腾神,那就是龙图腾。”(《伏曦考》)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普通崇尚龙图腾,古代几个主要的华夏和夷狄民族差不多都是龙图腾的团族。龙图腾起源于北方,所谓龙便是因原始的龙(一种蛇)图腾兼撩了许多旁的图腾,并加以美化和神化,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生物。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西汉文学家王符说它是“九似之物”:角似鹿,头似鳄,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它是先民综合、容纳了多民族、多种宗教信仰中对龙的幻想和理解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影响巨大的图腾造型,它在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中留下了神秘而威严的形象,它具有英武伟岸、拼搏向上的精神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气概。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龙纹以五千年前红山文化中的玉龙为最早,即是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掘的蛇行玉龙。这条玉龙探头、团身、卷尾,整个身躯呈C形,背上飘拂的长鬃更增添了几分威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的崛起,形成了龙符号的雏形。 龙图腾的形成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同步进行的,在原始社会中,它是超越自然力的象征。龙样可怖、粗犷、狰狞,形象被赋予一种神秘感。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皇位世袭制度的产生和奴隶主对社会财富的独占,龙又成了皇权帝德的象征,汉高祖创造自己是“龙种”的神话,以续正统,得到了中原民族的拥护, Ξ收稿日期:2005-12-18 作者简介:周利群(1972-),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讲师,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3级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教育和艺术设计研究.

伏羲氏的迁移和龙图腾的形成

伏羲氏的迁移和龙图腾的形成 伏羲氏在天水发源,以蛇为图腾。古书中记载,伏羲氏生于成纪,徒治陈仓,都于陈,在位一百五十年,传十五世。伏羲氏发源于成纪,发展壮大后,沿着渭河谷地进入关中,出潼关,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东迁,而后折向东南,最后都于陈。这一活动区大体与仰韶文化古遗址的分布区相吻合。只是伏羲氏是氏族迁徙还是文化影响尚待研究。 今河南淮阳蔡河之滨,有“太昊伏羲氏之陵”,高约20米,上圆下方,据传此陵在春秋时已有,习传至今。陵区周围古柏参天,碑刻林立,为公认的伏羲墓地。 龙图腾的形成,源于伏羲,而非炎帝,黄帝。除了闻一多先生论述外,还有其它证据。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前面虽说伏羲蛇身人首,但在最后却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种记载暗示了伏羲氏在龙图腾形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又蛇在生肖中叫小龙。蛇如果有了灵性,就变成了龙。汉代纬书中讲,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伏羲氏即是青龙,青帝。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按照五行始终说,最先出现的是木,而非火、土。同理,青帝也应该是远古第一帝,青龙也是中华民族第一龙。伏羲氏自然也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图腾的创始者,而天水,也就是龙图腾发源地。龙的传人,在知道炎黄为老祖宗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在炎皇之上,还有一位更伟大,更古老的始祖,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文明。 龙图腾形成的其它说法 关于龙图腾的形成,还有几种说法。一、马。马长八尺为龙。二、蜥蝎、鳄鱼。唐兰、何新从文字学角度考证蜥蝎、鳄鱼为龙的原形。三、恐龙。王大有认为龙的原形是早已灭绝的恐龙。还有人认为,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胡昌健却认为龙的原型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蛰雷闪电的勾曲之状、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等等,还有人认为龙形源出闪电等等。 刘克雄、杨静荣著《龙与中国文化》认为,后世的龙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原龙。 山西汾河流域的蛇纹,也是原龙的一个类型。距今4500-3900年前,汾水流域分布的龙山文化陶类型中,出现了以蛇为原型的原龙纹。在河南濮阳漳河流域的西水坡遗址中,又发现了以鳄鱼为原形的蚌塑原龙纹,距今6460年。另外辽河流域5000年前的先民创造了以猪为原型的原龙纹。在距今5000-4000年前后的江苏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又有以虎为原型的原龙纹。 原龙纹虽然都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但它们的含义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些原龙纹都不是以审美为目的的动物形象,而是包孕着浓厚的宗教观念。它们都起着沟通天地传递人神之间信息的作用。这些原龙纹在长时期的并行、并存之后,全部相对稳定地延续到商文化中。但是,以这六种原龙纹的原型来说,蛇、虎、鱼、鲵鱼都于伏羲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不妨说,伏羲氏,就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缔造者。当然我们也就是羲皇子孙,龙的传人。至于炎、黄,本身发源于甘肃东南部的戎族,也是伏羲后裔,是羲皇子孙。 伏羲的姓氏、帝号 由于古书记载的不统一,伏羲氏的身世有许多谜。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补史纪?三皇本记》中讲:“太皞庖羲氏,风姓”,又讲:“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羲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羲”。 太皞,在先秦书中,又作太昊。最早的文献中太昊和伏羲是分开的,没有同时出现,战国末年的《世本?帝王世系》开始连称。太,也就是大。昊,明亮的意思。大而明亮,暗示伏羲氏功盖千秋,如同太阳之与万物。庖牺为部落名,相付伏羲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伏羲时代,人们开始把野生的猪、狗、牛、羊驯化并圈养,什么时候想吃或者给自己的祖先做祭祀的供品,才拉出来宰杀。并且,伏羲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以前生吃的东西就可以做成熟食。同时也发明了制陶,先民再也不用喝生水了。伏羲氏在饮食条件和习惯的改善上做也了巨大的贡献。“庖牺”又写作“包牺”,包字小篆为,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包,像人怀孕,巳在甲骨文中像小孩形。则庖又含有生殖的意思了。 伏羲氏又称宓羲氏,虑牺氏。古文中宓为严密的“宓”。虑为伏牺之“虑”,即伏字。汉魏以来借宓为虑,就混淆了。司马贞说:“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羲氏”。伏羲氏从蜘蛛结网受到启发,发明了网罟。网是用来捕鱼的。罟的作用是先挖一个大坑,然后用罟覆盖,再铺上树枝树叶,把野兽从山上赶进这个陷阱,最后捕杀。或者张网于树上,捕抓鸟雀。宓,从文义上讲,宝盖头和必字的“X”像渔网一角,里面的点似乎可以表示捕获的猎物。这样解释,句意虽然通顺,但和宓字的古义相背。据古文字学家研究,宝盖头像房子形;“必”字由“八”和“弋”组成,八为左右分开,表示女性生殖器,“弋”是拴有丝绳的箭,射出后还可以收回来,表示男性生殖器。合在一起,有生殖的含义。中国的姓氏,凡是从母系氏族来的姓都带女字旁,比如姜、姚、姒等等,伏羲氏风姓,没有女字旁。这并不是说伏羲氏不是从母系氏族而来,而是伏羲氏做为最有影响的父系氏族部落,是中华民族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度的关健,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进入更高阶段。因此,相对于其他父系氏族来说,伏羲氏的创始意义更大。在自然界中,春天一到,春风一吹,万物开始复苏生长,风姓也有殖的含义。因此,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第一位男性始祖,自然也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创始人。 《周易》中讲到,八卦可以代表一个家庭。乾、坤两卦分别为父、母,震、坎为长子、次子、三子,巽、离、兑为长女、次女、三女。父母年岁已大,已不具备生殖能力,不能繁衍后代。坎、离、艮、兑尚未长大成人,只有作为长子、长女的震卦和巽卦,也就是雷和风的结合才能繁衍后代。在古文献中,伏羲氏的母亲为华胥氏,华胥风姓,华胥履迹于雷泽,雷泽有神为雷公,雷公相薄而生万物,又于八卦生殖之说暗合。可见,伏羲氏风姓,实在是暗示伏羲是中华远祖中第一位男性始祖。 龙文化——龙源周口: 一、伏羲与龙 太昊伏羲是中华龙的鼻祖,龙的传人。 先秦典籍记载,太昊伏羲“龙形”“蛇躯”“鳞身”;从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伏羲、女娲亦为“蛇身人首”,是龙的形象。在清代乾隆时,山东嘉祥县武宅山发掘出东汉晚期武梁祠石室画像,其中有“蛇身人首”两尾相交的伏羲、女娲像(《武梁祠画象?卷一》)。早在西汉时期,鲁恭王所建灵光殿里,也刻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壁画。鳞身也好,蛇躯也罢,都是说的是“龙形”。本世纪,又有很多新的考古发现,诸如: 在河南新郑县出土的*腹花纹(见《新郑彝器》);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中国龙与传统民俗

中国龙与传统民俗 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与龙有关。这些节日的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正因为如此虽历久而不衰,至今仍被当代人喜闻乐见。举例如下: 一、正月十五舞龙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霄节,又称上元节。何为上元节?中国道教信奉天官,天官可赐福于人类;信奉地官,地官可以赦免人们的罪过;信奉水官,水官可免除人们的困厄,所以旧时有不少三官庙,作为道家的道场。其中道家称天官是正月十五的生日,因每年第一次月圆为上元,天官的生日也就是上元。故有“天官当令是上元”的说法,正月十五自然可称为上元节。为庆祝天官的生日,家家点灯处处通明,并举行各种文艺活动,故又称为灯节。这种民间节日据说起于汉明帝时。其中,舞龙灯、点龙灯是各项活动中的重头戏。到了宋代,过灯节可谓盛大空前。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一首《青玉案·元夕》反映了灯节的盛况。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簘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花千树,形容花灯之盛;更吹落星如雨,形容满天焰火,如群星坠落;宝马雕车香满路,形容观灯的人有如潮涌;凤簘声动,描写有音乐和鸣;玉壶光转,指月色皎洁而流逸;而一夜鱼龙舞则说明舞龙灯彻夜不歇,是灯节不可缺少的项目。关于龙灯的样子,宋人吴牧《梦梁录》中记载:“元霄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是静态的龙灯。辛弃疾词中说的是舞动的龙灯。关于舞动的龙灯,据道光年间的《沪城岁事》记载:“……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 官清民乐’”。由此可见,除了导龙起舞的牌子换成了一个大 球喻为明珠外,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舞龙灯已没有什么区别了。我们从古代导龙牌上写着“五谷丰登,官清民乐”来看,不是 再次反映出,我们的先人总是把良好的愿望寓于各种活动之中的。“龙凤呈祥”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的心态,正因为如此, 人们舞龙灯,代代相传,并逐渐突破了只有元霄节才舞的习惯,而是凡重大喜庆日也都舞。像在欢庆香港、澳门回归的喜庆日子,不要说中华大地,就是全世界华人居住区,几乎无处不见舞龙灯。二、二月初二龙头节农历进入二月正值惊蛰、春分时节。蛰,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称为蛰伏。惊蛰,就是由于大地转暖,万物复苏,动物也被

中国历史朝代图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三皇五帝 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禹 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汤 周 西周约前1029-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昌东周 春秋前770-47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 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朝9-23年王莽 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曹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孙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 前赵(汉赵) 304-318 平阳山西临汾 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 长安陕西西安 成汉306-347 成都四川成都太宗武皇帝李雄前凉314-363 姑臧甘肃武威高祖明王张寔后赵319-351 襄国河北邢台高祖明皇帝石勒前燕337-370 龙城辽宁朝阳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前秦351-394 长安陕西西安世宗明皇帝符健后秦384-417 长安陕西西安太祖武昭皇帝姚苌后燕384-407 中山河北定州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西秦385-431 苑川甘肃榆中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后凉386-403 略阳甘肃平凉太祖懿武皇帝吕光南凉397-414 西平青海西宁烈祖武王拓跋乌孤南燕398-410 广固山东益都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西凉407-421 酒泉甘肃酒泉太祖昭武王李暠胡夏407-431 统万城陕西靖边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北燕407-436 和龙辽宁朝阳高句丽人高云北凉397-439 张掖甘肃张掖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冉魏350-352 邺城河北临漳汉人冉闵*西燕384-394 长子山西长子鲜卑族慕容泓 *西蜀(后蜀)405-413 益州四川成都汉人谯纵 南北朝420-589 南朝 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中国梦,龙图腾(诗歌)

中国梦,龙图腾(诗歌)

中国梦,龙图腾(诗歌) 这是一个人的梦想 这是两个人的梦想 这是十三亿炎黄 五千年积蓄的力量 这是小家的希望 这是不同阶层的希望 这是同根同文同脉的华夏儿女 温文尔雅魅力的张扬 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 一个拥有绵延不绝文明的民族 一个生产了孔子孟子和孙子兵法的民族 一个手拿锄头的老农都可以和您侃侃哲学的民族她的梦的颜色已经超越了这个星球 她的梦的颜色是太阳温暖的光芒 她的梦的颜色 是宇宙间 一切一切的正能量 我的成吉思汗 我的项羽刘邦 我的乌骓马的嘶鸣 我的大风歌的唱响

我的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我的溢满诗歌和酒香的盛唐 我的宋词元曲 我的锦绣文章 我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我的改革开放的辉煌 我的追求卓越海纳百川的胸膛我的宝剑无需出鞘 手指一指 就是一道必胜的寒光 我原谅你的无知 包括你的猖狂 太平洋上的巡警莫要轻易充当在我的领土我的海洋 鲜艳的红旗 是我无畏的鲜血猎猎地飘扬 历史不会忘记 我的小米加步枪 历史不会忘记 那些刀剑的锋芒 历史不会忘记 那颤抖的笔

你写下的只有投降 今天 我高擎和平仁爱的旗帜 为人类为宇宙 无私奉献伟大的哲学思想 我的崛起 崛起的是一支和平的力量 我的发展 发展的是我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这是我泱泱大国智慧的担当 龙是我的图腾 腾飞 是我的本能 就像牡丹需要绽放 就像鲲鹏需要飞翔 就像我的黄河长江 毕竟东流去 梦系太平洋 我的梦 你的梦

他的梦 汇成一个伟大的梦想 中国雄起 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篇二:中国梦中国情 一轮圆月悬挂夜空的顶端 金光普照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响彻云霄的哨声 打破夜的寂静 集合,向幸福出发 欢声笑语谈祖国十八大前的进步载歌载舞迎十八大后的飞跃 复兴,光泽中华 中国崛起 一代代中国人的梦 叙说着 心系祖国的不老情 中国人,做中国梦 抒写千百年来 中国人的中国情,幸福梦 梦,在前方召唤 路,在脚下延伸 东方地平线上太阳升起的地方 中国人的梦 绽放成鲜艳的花朵

浅谈中国朝代更替原因

浅谈中国朝代更替原因 一、阅读书目说明 读《中国文化教程》(马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章--中国文化的源流后,不禁想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于是到图书馆借阅了《中国古代史》(赵毅、赵轶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用大半学期的时间浏览了夏到元的朝代更替。 二、读书后自己历史观的变化及感想 I.历史朝代简说 上这个课之前自己太过于注重理科知识的学习,对于历史没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听老师讲各个朝代时总感觉每个朝代都很漫长,尧舜似乎出现于盘古开天辟地之际。但现在我了解到了,尧舜离我们其实也不那么遥远,4000多年前大禹奉舜之命治黄河之水有功而得到禅让,成为夏朝的创造者。后其子启废除禅让制,建立传子制,至此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随后历商、周(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进入中国近代史。各代时间长者如周800年,而较短的则只有短短的15年,如秦;看到历史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辉煌的同时,我也看到朝代更替之间战争的血腥和生灵涂炭的凄凉,以及各朝代内的波涛汹涌。 II.“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原因 1.皇帝的昏庸无能 历代王朝的创立者栉风沐雨、艰苦倍尝乃有天下,他们懂得民间疾苦,能体恤民情,劝课农桑、大力发展经济,建立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制度,王朝一般都会在几十年内出现“盛世“局面。像唐太宗、朱元璋都是一生勤政、宵衣旰食,至少在他们统治前期是这样的。但后面的皇帝则慢慢的腐败堕落,变得荒淫无度,追求金钱、残暴人民,大兴土木搞形象工程、穷兵黩武以求流芳百世,搞得尸横遍野,怨声四起。最终王朝走向灭亡,进入乱世,一位新皇帝又统一全国,又进入下一轮的循环。4000多年的历史无一王朝例外。 2.外戚和宦官专权 由于亲缘关系,不少并无真才实能的贵族子弟掌握国家政权,或者宦官弄权专朝。他们并不能真正的为国家效力,为百姓造福。反而相互勾结,排斥、打击那些真正有才能的士人;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大量搜刮民资,兼并百姓的土地;闭塞视听,导致饥荒遍野而皇帝并不自知。更甚者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取而代之。最终吏治严重腐败,选举不实,贪污成风。而百姓则苦不堪言,有冤难伸。 3.诸侯和军阀割据 王朝建立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外界的力量,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依靠各地富豪的支持,后期慢慢演变为对各地诸侯的依赖,同时为战争的需要各地大量屯兵而形成军阀。他们割据一方,发展自己的势力,军阀之间相互明争暗斗,相互兼并。同时朝廷不断派兵镇压,带来大量的徭役;同时军费的开支过大,导致百姓苛捐杂税繁重,名不聊生。最终只待时机成熟,有志之士举兵夺取政权,或则形成鼎立之势。如太原留守李渊,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灭亡隋朝,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是故,在各个皇帝掌权的时候都尽力加强中央集权。 4.穷兵黩武,繁重苛税 战争期间人口大减,百废待新,统治者大力安顿流民,修养生息,但随后则

羌族从龙图腾到羊图腾崇拜演变初探

羌族从龙图腾到羊图腾崇拜演变初探 2009-02-04 13:10:01 作者:rrmeala来源:浏览 次数:341 网友评论 0 条 分享到0 龙,作为中华民族古先民的一种图腾微记,一直绵传至今,受到了炎黄子孙的普遍崇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龙的精神,早已渗透进了国华五十六个民族的感情生活和精神意识之中。 龙,在中国众多的史籍中都有活灵活现的记载,《说文》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短能长,春风而登天,秋分而入渊。“ 在《管子—水地篇》、《易—系辞下》、《尔雅—释虫》、《大荒东经》等都有关于龙的记载。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由来已久,故后人以龙为吉祥物,崇龙尚龙,尉然成风。龙,作为中华民族强大、威武的、不可战胜的一种民族力量的象征体,不仅有其时代因素而被神话了的色彩,而且也有其真实存在过的可信成份,在史书记载中不仅反映出龙的生活习性,而且说明了龙在当时的地位和作用。“古者畜龙,乘龙驾龙”,说明龙在远古社会已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服务于人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远古社会,即在七、八千年前的“上古神话传说时代”,活跃在我国甘青河湟地区或陕川甘青岷山山肪一带的古先民们便驯化了龙,并使之服务于远古的人类;龙,既是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又是最古老的图腾,成为了古先民们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重构体。炎帝神龙氏,后史藉多记载为神农氏。其实,神龙氏方为炎帝之号,而神农氏系炎帝创造农业文化之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开创农业方面的功绩而尊炎帝为神农氏。

严格地说,羊与羌人形成依附关系;羌人在从事牧业和狩猎活动之时,羊的地位尚未形成。从“五羌三羊”、“三羌二牛”等记载中亦可看出当时羌人所牧之主要动物为牛;从羌人善骑射中可以看出羌人当时还饲养了马,而羊。则是羌人进入农业社会后的重要标志。羌人进入农业社会后,羊在羌人的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看,羊直接维系着羌人的繁衍生存,羊皮缝衣,羊肉食之,羊毛吊线,羊粪肥地,羊头敬神,羊骨做卦;加之,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低下,必须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故羊肉仍为当时羌民的主食。因而,羊逐渐成为了羌人心目中的“吉祥物”。故在古代铭文中,“羊”、“祥”相通,“吉羊”即为“吉祥”。 羌人始祖炎帝创造了龙氏族,由于历史原因,龙氏族逐步解体。演化为如今的中华五十六个民族,而且还成为了周边一些国家部分民族的始祖。凡崇龙之族氏出生于龙氏族,这是识别龙氏族后裔之标识。 羌民族无疑应为龙氏族之主体民族。这是可以从史料中找到依据。邓少琴曾引《山海经—海内经》为据,“伯夷父生西岳,西岳先生龙,先龙始生羌。”何光岳先生在《辟静和偃姓诸国的来源和迁徙》一文中说:“所谓之‘先龙’为氐羌之类原始时代活动于中国西部汉水上源以龙名之旧称。”所以“龙来氐羌黄河头”并非虚妄之词,而恰恰显示了羌族古老的历史。 关于龙和羌的关系,羌为自呼之音,龙为氏族(部族)之号。 随着“龙”在自然界的消亡,羌人崇羊之风胜龙。羊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羌人的生活习性,由游牧而转向农耕,羊与羌人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但由于人类进入农业文化之初,尚处于母系社会制度下,故羊与执政者(女)的关系更胜一筹,而“羊”乃羌人祭天的一种象形标记,随之产生了“羊”,故羊女结合,由龙氏族而演变为姜。“姜从女”。但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方式极为落后,生产工具更为落后,于是由此产生的生产工具、人力、畜力并用,导致了母系社会制度的解体,决定了男性因体力强于妇女而从此成为家长的

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摘要: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化都跟龙离不开,中国的文化就是龙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演变,随着各时期的龙崇拜的不同,演绎了中国灿烂的古老文化。龙的原型和龙崇拜的发展历程客观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方向。龙文化的深远影响对中国历代人民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现代社会任然保持了一部分古代龙崇拜的的影子,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起源、龙崇拜、龙文化、发展 根据中国考古现在掌握的资料和古代的一部分民俗资料、文化传承来看,龙的主要形貌特征是蛇身。在秦汉以后,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古籍记载,“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南宋罗愿《尔雅翼》所载画龙口诀“三停九似说”也说到“项似蛇”,其次,从出土的文物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出土的有关龙的文物都是马头蛇身,由此可见,中国龙的原型只能是蛇。 但这又引发一个思考,蛇一直被认为是五毒之一,甚至被当做五毒之首。为什么让人们害怕的动物最后成为人们的图腾和精神象征呢?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禁忌某物或者祟拜某物。人们禁忌某物,一定是由于人们认为该物有某种特殊之处,不能冒犯、亵渎,不能惹它生气,否则就会招致灾祸;人们崇拜某物,也一定是由于人们认为该物有某种特殊之处,预期能够给人们带来某些好处。人们总是根据自

己的需要制造神灵崇拜、向神灵祈求和索取的。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铁的规律。中国的人民崇拜以蛇为原型的龙也就不难解释了。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古代的科技没有这么发达,很多的现象难以解释,人们就只能以最纯真的方式来表达最深的感受,崇拜油然而生,祈求在祭拜中得到保佑。中国人有在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一方面喝雄黄酒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更含着深深地文化。雄黄酒一般用雄黄、大蒜、酒和米潲水制成。雄黄,又名石黄、鸡冠石,性温,味苦,有毒。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可治疥癣恶疮、虫蛇叮咬等病症。大蒜也具有杀虫灭菌的作用。酒和米潲水的气味都很浓烈、刺鼻。正因为这样,雄黄酒便用来驱除蛇蝎等毒虫,同时也用来辟邪御凶。其次,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后,需要找到一个精神的寄托,一方面是填补精神的空虚,另一方面是希求能得到保佑。跟人们最近的莫过于生产生活,人们为了祈求能有风调雨顺的气候以保证自己的生产,跟“雨”息息相关的龙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这也就能解释在古代的民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龙王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关于龙的古典故事了。 龙虽然与蛇有很多共同的方面,龙的原型是由蛇发展而来,但是龙形貌的变化却不是完全遵照蛇形,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在蛇身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如:濮阳蚌塑龙和黄梅卵石龙都是一前一后两条腿。世界上哪会有这种怪物?这就说明:龙的形貌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是逐渐将很多动物形貌特征拼凑起来的、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一前一后两条腿便是龙形

中国梦龙图腾

附:朗诵排练内容 <中国梦龙图腾> 作者:王鹏东方旭日 男领:这是一个人的梦想 女领:这是两个人的梦想 全体:这是十三亿炎黄 五千年积蓄的力量 女合:这是小家的希望 这是不同阶层的希望 这是同根同文同脉的 华夏儿女 温文尔雅魅力的张扬 男合: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 一个拥有绵延不绝文明的 民族 一个生产了孔子孟子和 孙子兵法的民族 一个手拿锄头的老农都可以和您侃侃哲学的民族女领:她的梦的颜色已经超越了 这个星球 她的梦的颜色是太阳 温暖的光芒 她的梦的颜色是宇宙间 一切一切的正能量 男领:我的成吉思汗 我的项羽刘邦 我的乌骓马的嘶鸣 我的大风歌的唱响 我的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我的溢满诗歌和酒香的 盛唐 全体:我的宋词元曲 我的锦绣文章 我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我的改革开放的辉煌 我的追求卓越海纳百川 的胸膛 男领:我的宝剑无需出鞘 手指一指 就是一道必胜的寒光 我原谅你的无知 包括你的猖狂 女领:太平洋上的巡警莫要

轻易充当 在我的领土我的海洋 鲜艳的红旗 是我无畏的鲜血猎猎地 飘扬 女合:历史不会忘记 我的小米加步枪 男合:历史不会忘记 那些刀剑的锋芒 全体:历史不会忘记 那颤抖的笔 你写下的只有投降 女领:今天我高擎和平仁爱的旗帜为人类为宇宙 无私奉献伟大的哲学思想 男领:我的崛起 崛起的是一支和平的力量 我的发展 发展的是我中华民族 千年的梦想 全体: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这是我泱泱大国智慧的担当 男领:龙是我的图腾 腾飞是我的本能 女领:就像牡丹需要绽放 就像鲲鹏需要飞翔 全体:就像我的黄河长江 毕竟东流去 梦系太平洋 女领:我的梦 男领:你的梦 男女领:他的梦 汇成一个伟大的梦想 女合:中国雄起,民族复兴 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男合:中国雄起,民族复兴 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全体:中国雄起,民族复兴 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中国龙的起源

我们这里要说的龙,是一种神话动物,在中国大地上,到处都能见到它的形象。 但真正的龙是什么样子呢?谁也没见过,因为自然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动物。可见,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 龙不仅中国有,世界上很多的国家的神话中也都有龙。例如,西方神话的龙就很有意思,那些龙在形体上跟中国龙有很相似的地方:身体庞大、遍身鳞甲、长着四条腿和尖利的爪、头上有角、能腾云驾雾。不同的是:西方龙的龙头比较多,有的三个头,有的九个头,还有十二个头的,而中国龙只有一个头;西方龙嘴里吐火,中国龙嘴里一般喷水;西方龙常常代表凶恶的势力,中国龙往往是吉祥的象征。 中国龙是神奇的,本领大,它能变长也能变短,能上天也能入海,它还能在天上兴风降雨。古代中国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就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龙的身上。那时候,人们在龙王庙祭龙求雨的现象非常普遍。 中国龙的产生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了。在远古时代,人们常把他们所敬畏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作为自己氏族的标记,他们崇拜它们,祈求得到它们的保护,这就是图腾崇拜。龙就是一种图腾崇拜物。 那么,龙起源于哪种东西呢?说法很多了。有人说龙起源于鳄鱼,有人说起源于蛇,有人说起源于猪,还有人说最早的龙就是下雨时天上的闪电。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专家们的这种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远古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后来华夏族又联合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1987年在河南省淄阳发掘了一处距离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龙了,人称“中华第一龙”。在内蒙古还出土了一个玉龙,样子很漂亮,它的身体细长,弯曲成C形,龙头很像猪。这个猪头形玉龙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距离今天3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龙常常出现在青铜器和骨器上。那时的甲玉龙(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出土)骨文中就有“龙”字,“龙”字的写法有100多种。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龙多次被生动地描绘在帛画上。到了汉代,龙的样子就跟我们今天见到的龙差不多了。以后,经过各个朝代的加工,龙的样子越来越威武神气了。

中国历史朝代及地图

中国历史朝代及地图 夏公元前2070-1600年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历17帝姒姓奴隶制社会 (地图下载文档后可自行编辑放大) 实际可能势力范围:

商公元前1600-1046年建都亳(商丘)、殷(安阳盘庚时代迁都)历30帝子姓 封建分封制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建都镐京(陕西西安)历12帝姬姓 封建君主制(人口1300万)

东周公元前771-256年建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历25帝姬姓封建分封制、君主制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地图(人口2000万): 战国时期(公寓安全475-221年)地图(人口3000万):

秦公元前221-207年建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历3帝嬴姓 封建君主制(中央集权制)(人口25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1K/年) 西汉公元前206 –公元8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14帝刘姓 封建君主制(郡国并存制)(人口初1300-末63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6K/年) 东汉公元25 –公元220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许昌(曹操迁都

今河南许昌)历19帝刘姓 封建君主制(郡国并存制)(人口初1800-末1500万王莽篡汉后至刘协退位峰值约65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事归台阁)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6K/年) 三国魏220-265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历5帝曹姓 蜀汉221-263年建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历2帝刘姓 吴222-280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历4帝吴姓 封建君主制(门阀制)(人口初2600-末30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300K/年)

(完整版)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成立

中国历代朝代顺口溜: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秦…………………………………………公元前221——前206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 ——东汉…………………………………公元25——220 三国……………………………………………公元220——280 ——魏……………………………………公元220——265 ——蜀……………………………………公元221——263 ——吴……………………………………公元222——280 晋………………………………………………公元265——420 ——西晋…………………………………公元265——316 ——东晋…………………………………公元317——420 十六国…………………………………………公元304——439 南北朝…………………………………………公元386——589 ——北朝…………………………………公元386——581 ——南朝…………………………………公元420——589 隋………………………………………………公元581——618

龙图腾的起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a14689706.html, 龙图腾的起源 作者:张集青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3期 图腾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流传至今,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但是在世界众多的图腾文化里面,以汉民族的龙图腾最为神秘。关于龙图腾起源的传说也特别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最近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龙图腾起源于熊图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舒宪依据红山文化考古研究成果提出,中华民族先民崇拜熊图腾,龙与熊有着直接的关系,龙的身上体现出熊的特征,用熊图腾一说可以解释龙的起源。 (二)以蛇为原型的综合图腾说。 闻一多《伏羲考》:“它(引者注:龙)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体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体的结果。” (三)马说。 王从仁《龙崇拜渊源论析》:“龙源于马。”《周礼·夏官》:“马八尺以上为龙。” (四)鳄鱼说。 何新《龙:神话与真相》(1989年):“古中国大陆和海洋上,确曾存在过一种令人恐怖的巨型爬行动物。这种巨型爬行动物,以及与其形状相近的其他几种爬行动物,其实就是上古传说中所谓‘龙’的生物学原型。换句话说,‘龙’在古代是确实存在的,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为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种巨型鳄——蛟鳄。” (五)云神说。 何新《诸神的起源》(1986年):“云从龙。”“召云者龙。”(引自《易传》)据《淮南子·地形训》:“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赤龙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为赤云。”“白龙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为白云。”“玄龙入藏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