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法大学-复试必备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考点

中国政法大学-复试必备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考点

中国政法大学-复试必备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考点
中国政法大学-复试必备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考点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考点

【针对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50分,考题较基础,2008年至2011年全部集中于三大机关、政协、多党合作,内容琐碎且考题较细),根据谢庆奎版《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一版、第二版(两版核心内容基本无异,第二版更具有条理性。从2012年开始请以第二版为参考教材)并适当参考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整理

第一部分导论(了解)

一、一般意义的政府

二、国家机构的政府

三、非国家机构的政府

四、马克思政治观

五、中外历史上的政治观

六、中外近现代政治观

七、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历史演进(记忆改革开放后政府全能主义消减的表现)

第二部分宪法(了解)

一、五四宪法的产生和起草过程

二、五四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三、八二宪法的内容

四、八二宪法的修改

五、宪法结构、功能、作用

六、宪法性质、原则、特点(着重记忆原则)

七、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八、宪法规定的政府组织和活动原则

九、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第三部分政党和政协(重点为多党合作、政协)

第一节政党制度概况

一、共产党概况、民主党概况(了解)

二、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思想、组织、作风、健全领导体制,新版已删,了解)

三、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二版P71,以下版次直接标注一或二)

第二节政党与政府、市场、军队

立法:

一、简述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人大制度中的地位(二P73)

二、如何正确处理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二P74)

三、简述共产党执政党、民主党派参政党与人大制度关系的特点(二P74)

行政:

一、建国初期共产党一元化领导模式体现(二P75,了解)

二、执政党和行政机关关系特点(二P77)

三、党政关系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二P78)

司法:

从政党和司法机关关系角度阐述司法独立(二P79)

市场:

共产党和市场关系的基本特点(一P90,了解)

军队:

共产党对军队进行政治领导的三大制度(二P86,了解)

第三节多党合作

一、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参照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也可做以下适当补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政治的重要特征,不同于其社会主义国家一党制,更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在中国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鲜明的特点;

1。一党领导、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在坚持共产党对整个国家实行政治领导这一前提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形成了合作共事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2。一党执政、多党参政;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格局。

执政党在把握国家发展方向,推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参政党辅助执政党一起参与补充作用,不存在像西方那样的政党轮流执政的现象。

3。平等独立、协商监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各党派的关系是平等独立、协商监督的关系。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与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平等的地位。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可以开展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4。结构多元、目标一致。

我国政党制度从结构来看具有多元性。共产党代表着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而各民主党派则代表着一些特殊阶层、群体的特殊利益。

各民主党派反映是一部份人的特殊利益,但这些人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爱国者和建设者,因此在根本利益上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致的,都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二、我国多党合作的形式和途径(二P89)

三、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二P90)

第四节政治协商

一、政协组织原则(一P191,了解)

二、政协组织结构(包括全国政协常委会的职权,一P191)

三、政协的政治性质(一P193)

四、政协的职能(一P195)

五、如何完善政协制度(一P199)

六、政协的含义和特点:

政治协商制度,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人民团体、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其特点主要有:

(1)政治协商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条件;

(2)政治协商主体是有组织的、多层次的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包括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知识层次最高的一个政治群体;

(3)政治协商的内容具有政治性、全局性,包括党的路线、决策,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4)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是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政治协商的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形成国家意志,但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建议、咨询、参考作用,并影响党和国家的政治决策。

七、政协的性质和任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总的任务是为实现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现阶段的任务是,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总任务而奋斗。

第四部分立法机关(重点)

一、人大的地位

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在诸国家机关中居于首要地位,但实际政治生活中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尚不完善,其法定地位与实际地位还存在一定差距。

1.人大与党组织的关系

人大是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党组织是领导机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党组织领导人大。领导方式有:(1)党提出方针政策,由人大贯彻执行。党根据对形势、政策的分析而做出决议或提出方针政策,由人大采取行动贯彻实施。(2)党就国家重大问题直接向人大提出建议案,通过人大立法把党的意志合法地转变为国家意志。(3)党对人大实行工作领导。党对人大常委会具体工作做出决议或发布命令,还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其汇报工作。(4)党对人大实行组织领导。党对人大

的人事任免全起决定作用。当然,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民主的扩大,人大权力自主性开始增强。

2.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在国家各级机关中,全国人大处于最顶层,行使最高国家权力,与同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是主从关系、监督和被监督关系,其法律地位是绝对的、全权的、不可制衡的。其它国家机关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产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它们进行全面监督。

由于人大适度尚在完善中,其实际地位和法定地位并不对称。首先人大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行政机关的权力往往超越于人大之上,人大的工作有时受制于政府行政机关,成为政府“履行法律手续”的工具。其次从人大与司法机关的关系看,司法机关不像行政机关那样超越或凌驾于人大之上,但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也经常流于形式。

3.人大与人民的关系

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管理国家的一种形式,人大是人民反映人民意志的机关,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从法定关系看人大应绝对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人大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应根据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应当充分反映民意,聚合民意,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但长期以来人大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并不高,近年来随着制度建设逐步增强,人大作用有所增强,与群众的联系日益密切。

二、人大的作用

人大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1.人大是代表和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议会是民主社会中民意的传声器,是最经常、最专业的民意表达机制。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由代议机关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且人民代表来自基层,他们平时和群众生活在一起,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心声。

2.人大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途径。议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议会是实现民主和保障公民权利最主要的途径。只要人大能发挥法定职权就能保证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加强人大制度建设、完善现正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3.人大是政府权威合法化的源泉。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来源有两种途径:其一为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政府,政府对选民负责,政府存在以选民信任为依据,政府权威以选民授权为依托;其二为由人民选举产生议会,再由议会产生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政府存在以议会信任为依据,政府权威以议会授权为依托。中国各级政府还不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需要由各级代议机关间接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负责选举产生政府,这就使政府产生有了合法性来源、政府权威具有了合法性依托。

4.人大是实现国家整合的有效组织形式。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大的广泛代表性和包容性,使它能够有效表达和整合各地域、各阶层、各职业、各民族的利益和要求,实现民族国家的整合。

5.人大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人大的正常运转,为社会利益需求和利益表达提供了有效途径,沟通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人大代表选举的特点

由于受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具有以下特点:

(1)选举权的普遍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才失去选举权和被选权,精神病患者无法行使这一权利。

(2)选举权的间接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多层次的间接选举。乡镇、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然后向上逐级递选直至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这种多层次的间接选举有利于减少直选容易产生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可控制性,有利于节省选举经费和工作量,但对于选举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打了折扣,容易出现曲解或背离民意的情况。

(3)选举权的不完全平等性。中国公民享有的选举权有平等性的一面,也存在不平等的一面。从人人享有投票权、一人一票看,中国公民享有的选举权是平等的。从投票效率、被选举权来看,选举权仍存在着不平等的方面,一部分人只能享有选举权,另一部分人却经常享有被选举权。

三、人大直选程序、间选程序(一P108/二P104)

四、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一P111/二P106,每条的具体内容参照教材适当记忆)

人大代表就是人民的代表、民意的代表,人民将管理国家的权力委托给代表,县乡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省市全国的代表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有:

(一)权利:可分为会议期间的权利和非会议期间的权利。1.会议期间的权利: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提出询问和质询的权利;参加议题审议的权利;行使选举权和表决权;行使罢免权。2.非会议期间的权利:行使观察和调查权;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免责权;获得必要的物质条件保障权。

(二)义务:按时参加人大会议和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切实遵守并协助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

五、人大代表团的职权职责

代表团是参加代表大会的基本单位,每次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会议举行之前,全国人大代表按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每个省级人大代表组成一个代表团,解放军代表组成一个代表团,港、澳特别行政区分别单独组成代表团,各代表团的全体代表会议分别推选代表团团长和副团长。

代表团的职权和职责是:

(1)大会举行前集中进行各类准备性活动,讨论常委会提出的关于会议的准备事项。

(2)会议期间对列入大会议程的议案进行集中审议,并可由代表团团长或代表团推荐的代表到主席团会议或全体代表会议上,代表代表团对审议的议案发表意见。

(3)可以在会议期间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4)可以在会议期间以书面形式提出对政府有关部门的质询案。

(5)三个以上的代表团可提出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并由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

六、人大的概念、性质、特征、原则(补充,了解)

1、概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它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性质:

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形式,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即政权的行使问题,它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一样,都是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特征:

a.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b.议行合一;

c.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常设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d.实行民主集中制。

4、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的特点:

a.民主基础更为广泛,

b.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人大常委会比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有更大的权力,

c.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大制度的有益补充,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联。

5、主要原则: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民主集中制,

d.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八、民主集中制的内涵(补充,了解)

对我国人大制度来说,民主集中制既是一种组织原则又是一种活动原则。

作为组织原则主要体现在:(1)人民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上;(2)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3)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作为活动原则主要体现在国家机关的决策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不同国家机关的决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差别:(1)在国家权力机关中,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充分讨论,然后付诸表决,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即为集体负责制(或称委员会制、合议制);(2)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对一切重大问题进行充分民主讨论后,行政首长有权采纳正确意见,作出最后决策,并对此决策负责,即为首长负责制。

九、全国人大组织机构(一P114,记忆三机构具体组成、产生方式,可能单独考察)

(一)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会议

(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三)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十、全国人大职权(一P116,三机构都需背诵记忆,条目之下具体内容也要适当记忆)

1、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会议的职权(修监、制、选罢、审批决、监督其它)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立解监任决)

3、全国人大专委会的职权(研审拟)

十一、县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组织机构(一P119)

1、全体代表会议

2、常委会

3、专委会

十二、县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职权(一P121)

1、全体代表会议(立、审决、选任、监)

2、常委会(立决监事)

3、专委会(拟调办)

十三、乡级人大组织机构、职权(一P123)

十四、人大上下级关系(一P124 监督、指导、联系)

十五、人大的会议形式(一P126)

1、全国代表会议(预备、全体、主席团、代表团)

2、常委会(全体、分组、联组、委员长)

3、专委会

十六、人大议事程序(一P129,各程序只需了解,不必死记硬背但能大体概述,如此繁琐估计连出题者都感觉无从下手)

十七、如何完善我国人大制度(补充,了解)

一、坚持与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组织对人大实行政治领导

2。党组织不包办人大工作

3。党组织带头尊重和遵守人大所制定的法律和决议

二、强化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

1。强化人大立法与监督的权威性;

2。完善人大立法程序,进一步划清中央与地方、人大与政府之间的立法权限;

3。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制度建设;

4。创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方式。三、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1。各级人大代表应经常联系本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人民群众,注意倾听和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

2。要向人民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知识,公开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活动情况。

四、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1。提高人大代表构成的代表性与代表素质;

2。进一步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制度,特别是工作程序;

3。有针对性地对人大代表进行专业培训;

4。逐渐扩大人大代表专职化的比例。

第五部分国家元首(了解)

一、中国元首制度历史演进(一P138,了解)

二、宪法对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八二宪法对国家主席职权规定的变化(一P142)

三、国家主席产生和任期(一P144,了解)

第六部分行政机关(重点)

中央:

一、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界定了国务院在国家机构中的法律地位。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一)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和最高权力机关的关系)

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架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

(1)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全国人大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总理提名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和秘书长人选。(2)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国务院总理及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国务院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须经全国人大审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向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提出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规定、决定和命令。

(3)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由于国务院担负着繁重的行政领导、组织和管理任务,其实际政治地位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要。国务院总理的职位也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职位更重要,是一个拥有重大实权的职务,担负着繁重的行政决策工作,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则是一个荣誉性的职务。

(二)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工作,此外国务院还统一负责全国外交、民政、公安、监察、科教文卫等各项工作。

2.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有权改、撤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规章、命令、指示。

3.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有权改、撤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发布的不适当的规章、决定、命令。

4.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总之,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国务院各组成机关的工作,保证国家行政权统一和政令畅通。

二、国务院现行机构设置(一P150,可能会单独考察其中某个机构)

三、国务院总理负责制的内容

总理负责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领主提签):

1.全面领导权: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其下属机关负责人对总理负责。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负责某一方面的专门工作,他们均须向总理负责。总理担负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职责,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承担行政责任。

2. 召集主持会议权:总理负责召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并对重大问题拥有最后决定权。会议议题由总理确定,重大问题须经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讨论,总理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国务院决定。

3.人事提名权: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必要时总理有权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免除他们职务的请求。

4. 签署权: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受其监督。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制定的行政法规,向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任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均须由总理签署才有法律效力。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是由国务院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国务院的性质是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任务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权力机关在决定问题时必须采取合议制形式,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行政机关在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时,则需要高度的集中指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处理各种繁杂事务。如果行政机关也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势必因开会、画圈而迁延时日,影响效能。所以行政机关虽然也有会议制度,却应由行政首长对执行问题作出最后决断。加之国务院执行的法律和决议本身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即民主的基础上通过的,因此总理负责制并不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国务院有由总理主持的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尽管对讨论的问题如何处理由总理最后决断,但并不意味着总理可以独断专行,总理在作出决断前必须听取各方面意见,采纳其中正确可行的部分。总理的决断仍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行政机关领导体制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三、总理的产生、任期、辞职、罢免(一P153,其中包括总理选举程序的特点需重点记忆)

四、国务院的职权(一P154,立、提、领管、监、事)

地方:

一、地方行政建制沿革(一P156)

二、省级政府的地位、组成与任期(一P158)

三、省级政府的机构与职权(一P158,二P165,重点记忆职权:执、监、保、人、领管、法令)

四、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一P160)

五、市级政府沿革(一P161,了解)

六、市级政府的组成、机构与职权(一P161)

七、市级政府的分类(一P162)

八、简述市管县体制及其优越性(一P163,“优越性”这类无聊官话还真考过,让官方文件来吹捧就行了,拿来出题实在显得很不学术)

九、县级政府的地位、组成和领导体制(一P164)

十、县级政府的机构和职权(一P165,了解)

十一、县级政府的派出机关(一P165,重点记忆街道办职权)

十二、居委会(一P166,了解)

十三、乡级政府沿革(一P167,了解)

十四、乡级政府组成、机构和职权(一P168,重点记忆职权:执、管、保)

十五、村委会(一P170)

十六、试分析市管县体制的利弊(了解,对其弊端分析很不错)

市管县体制之利主要在于:

(1)加强了行政管理。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交通不便、信息交流相对困难的情况下,省直管县其管理幅度过大、负担过重,省、县间增加地级市起到加强管理的作用,适应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强化管理的需要。

(2)发挥了市带县的作用。把与城市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农村划归城市统一领导,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有利于城市工业向县域的扩散,发挥城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利于运用行政力量推动经济改革与组织经济活动。

(4)形成了经济合力。扩大市的管辖权,增加市域规模和经济总量,有利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广泛开展对外交往,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和配置生产要素。

(5)统一了城乡规划。有利于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市域为腹地的城镇体系,有利于中心城市自身发展,继而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城乡交通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从而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的优化。

市管县体制之弊主要在于:

(1)降低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增加地级行政层次,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而且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反而可能加剧城乡之间的矛盾。省管县比较宏观,县的自主权和回旋空间都比较大,在市领导县的体制下,市对县是全方位的具体领导,县的自主权比较小。另一方面,在市管县体制下过分倚重行政力量往往导致资源配置成本增高、效益降低,增加了很多机构和公务人员,加剧社会负担,加大了管理成本。

(2)职能定位不清,市县竞争加剧。省级政府基本以宏观管理为主,多制定政策,县级政府以微观管理为主,多执行政策。地级市既非宏观也非微观,县级政府是拥有较高自治能力的组织,而地级市使不少县级政府的权限上收,影响了县级政府发挥自治权能。由于市县财政体制的相对独立,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发展主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县在经济发展中必然是竞争多于合作。(3)主动辐射有限,带动作用不强。地级市对县域发展缺少实际投入,其主要精力放在市区、郊区和开发区,对辖县经济发展并不关切,甚至不介入、不投入。市领导县体制无法真正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如果地级市经济发展滞后,市为了自己的发展可能损害所辖县的利益;如果市、县发展水平相当,往往造成不公平竞争,行政管理的上下级关系和经济发展的伙伴关系难免滋生矛盾;如果市的经济发展远远强于所辖县,在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作用下即便没有市管县体制,县域经济发展也自然会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

(4)管理幅度不均,有悖管理原则。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数量多、规模大,市领导的县数量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市领导的县数量反而多,这与行政管理原则相悖。管理幅度过小就会使管理事务繁琐化,增加基层管理负担。

(5)城乡合治违背国际惯例。由城乡合治走向城乡分治是各国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城市和农村是有着质的差异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域,在人口的结构、密度、流动性,产业结构、产业集中程度,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管理结构等方面都有极大差异,农村的生产和管理分散性、季节性强,城市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集中,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量远大于农村。实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针对城乡的各自特点进行分类管理、优化管理。

(6)法律依据不足,城乡统计混乱。市管县缺乏法律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只对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管辖县有所规定,因而一般地级市管县法律依据不足。

有步骤地取消市管县的体制,直接实行省领导县的体制,条件已基本成熟。

特别: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沿革(一P171,了解,记忆民族自决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设置原则(一P173,二P180包括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民族组成类型)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组成和机构设置(一P175,重点记忆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特殊性)

四、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自治权(一P175:法令,变执,组公,培任优先,经建、财政、文教、语文自主)

五、特别的“特别”之处(一P178)

六、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任职条件、辞职情形、职权、与立法会和行政会议的关系(一P180,诸如职权多达十三项[领执签决提任代批赦减处,执决各二],细致繁琐却还真考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这门学科本就知识琐碎,谢庆奎一版更是缺乏条理,少有的一些标注条目的基础内容是法大出题老师最热衷于考的,但这十三项职权都会考实在显得无聊,试问出题老师自己能都记住否?何必强人所难!)

七、特区政府职权(一P181,制执管办编拟派)

八、和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为什么市场经济呼唤有限政府,一P181)

九、有限政府的基本内涵(一P182,目职规运责行发)

十、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一P185,开明政治家、企业家、市场经济、知识分子、国际社会)十一、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一P186,了解,这类内容较敏感出题老师一般不会考察)

府际关系(二版新增,所阐述内容很有价值):

一、中国封建王朝府际关系的基本制度模式(二P189)

二、新中国为何在府际关系中选择中央集权(二P190)

三、中国府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二P193)

四、如何实施中央选择性集权(二P194,可能出论述题,包括中央集权的利弊、地方分权的利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这类问题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要体现自己的观点)

五、完善制度化分权的必要性(二P196)

六、中国推进地方自治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二P198)

七、如何完善府际合作(二P198,包括纵向、横向合作,可能单独出题)

八、中国地方政府层级设置形式(二P201)

九、行政层级设置过多的弊端(二P202)

十、国外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状况(二P203)

十一、地方行政层级改革基本思路(二P204,包括市县分治的利处,与市管县体制弊端结合记忆)

第七部分司法机关(重点)

一、1976年后司法机关走上制度化之路的表现(一P204)

二、最高院的组成和机构设置(一P206,重点记忆最高院内设的审判机构)

三、地方法院的组成和机构设置(一P206)

四、专门法院的组成和机构设置(一P207)

五、人民法院的职权(一P209,重点记忆中院、高院的职权,专门法院职权了解)

六、地方法院上下级关系的体现(一P212)

七、法院的工作原则(一P212)

八、各级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组成与机构设置(一P213,了解,此内容教材最雷人之处在于竟比照法院系统将地方检察院分为基层、中级、高级,后者并无此种分级方式,足见得教材编写者法盲得令人发指)

九、检察院的职权(一P216)

十、检察院的活动原则(一P217)

十一、地方人大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一P217)

十二、诉讼程序(一P218,纯法律知识,了解)

十三、司法原则(一P223)

第八部分公共政策、政治文化(了解)

这两块内容二版已删且法大政治学从未考过,关键知识了解即可,时间不够时可省略不看(2012年以第二版为基础教材,可以让这部分内容见鬼去了):

内务政策的特征(一P231)

内务政策的原则(一P232)

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一P250)

政策国政存在的问题(一P259)

研究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意义(一P285)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应坚持的原则(一P286)

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一P287)

主流政治文化的特征(一P293)

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一P295)

知识分子政治亚文化(一P300)

政治亚文化的影响(一P302)

第九部分第三部门与基层自治(了解)

第二版新增,第一版中的社会团体并入此部分,从未考过,应对法大考研这部分同样只了解即可:

当前一级社团的缺陷(二P235)

村委会的组织、功能(二P240)

村民会议的权力(二P241)

村民自治的内容(二P242,选决管监)

村民自治的意义(二P243)

村民自治的困境(二P244)

居委会的组织和任务(二P248)

居民自治的模式(二P249)

居民自治的困境(二P250)

第十部分政治和政府发展

二版新增,内容很不错:

政治发展的内涵(二P253)

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实践形式(二P254)

中国政治发展存在的问题(二P257)

中国政治发展两大支柱(二P259)

人大制度建设(二P259)

法治建设突破(二P260)

中国政府体现为积极政府和强政府模式的原因(二P261)政府职能转变的含义(二P262)

大部制改革探索(二P266)

政治改革和政府发展的关系(二P269)

服务型政府应具备的能力(二P270)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考试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专用通关题库第01关 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我国_____。 A: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B: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 C: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D: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解析]题目中强调了“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体现了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体现了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平等发展权。A项说法不正确,我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性力量”。B项的内容在题干中未体现。D项说法片面,“其他发展中国家”不等同于“周边国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央预算,2012年我国将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每人每年240元,并适当提高报销水平,补助1050亿元,增长37%。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安排资金358亿元。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支持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安排资金114.83亿元。上述财政安排所体现的政府职能是_____。 A:平均分配国民财富 B: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C:完善医疗卫生体制 D: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 [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等,看似繁杂,本质都属于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职能。故本题选D。 3\某县委2011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逐渐地从“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转变为“群众关注什么,组织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生院三院办学格局。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进修生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又合并于中国政法大学。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本专业旨在培养政治学理论专业的研究、教学和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熟练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流利地阅读一般外文专业文献,并基本具备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规范,有能力从事本专业创新性的学术研究。能够运用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外国语(七选一,详见目录说明) ③744 政治学综合一 ④844 政治学综合二 复试时间地点

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 司法考试必看(五)

5国际法第五章海洋法 主讲教师:周建海 第五章海洋法 本章首先应区分各种海域的概念以及各种海域法律地位的不同规定,这里要注意沿海国及外国在各种不同海域权利义务的规定,同时要注意我国关于海洋方面的立法与实践。 第一节概述 海洋法是规定各种海域及其法律地位和调整各国在各种海域中从事各种活动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其主要内容有: 一、区划各种不同的海域 不同时期的海洋法对海洋有不同的划分。近代海洋法只将海域划分为公海和领海,1958年的海洋法四公约将海域划分为内海、邻海、毗连区、大陆架和公海。按照1982年《海洋法公约》的划分,海域种类包括:领海、内海、群岛国的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二、确定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和制度 依国家行使管辖权的情况可将各类海域分为: 1国家完全管辖的海域,即完全受沿海国主权的支配和管辖的海域。如内海、领海和群岛国的群岛水域。 2国家部分管辖的海域,即沿海国在其中的某些方面享有一定管辖权的海域。如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 3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即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海域。如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各种不同的海域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也各有其不同的法律制度,因而各国在各种海域中拥有不同的权利。 三、明确在海洋中的各种活动 主要指在各种海域中从事的航行、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等活动。 四、规定各国在从事海洋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对各国在不同海域的管辖权、航行权、资源开发和利用权、科学研究权以及相应的义务作了规定;并对如何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进行保护,如何划定相邻或相向国家间的海域界限以及有关海洋的争端解决作出了规定。 第二节领海及毗连区 《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及于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换句话说,邻海指邻接国家领陆、内水或群岛水域的,受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 领海的特征有: 1.邻接着领陆或内水。 这就决定了拥有领海的只能是沿海国,内陆国不具有领海;还决定了领海不能远离海岸或内水,而应与海岸、内水相邻,从而确定了领海的内侧位置。如系群岛国,则可邻接群岛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论文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发展 政府行为是围绕着政府权力的运用而展开的社会活动,它包括政府统治和政府管理,其中主要是指政府管理。政府管理与政府职能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将政府职能进行分类,可分为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文化职能,因而,与这三种政府职能相一致,政府行为也可分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和文化行为。它们分别是政府调控经济利益关系、政治利益关系和文化利益关系的三种不同活动。 一、中国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型 现代政府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政府不再直接经营竞争性物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而是让市场去生产和供给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中国政府再造实质上正是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来创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由政府或是社会来有效、及时和足量地供给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 在这一治理模式下,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存在着多样化的机制,政府的精力主要集中于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上,营造有利的激励环境,建设与完善市场制度,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行。 二、政府公共服务主要模式分析 从政府在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这一角度划分,政府公共服务主要模式可以归纳为全能型公共服务模式、主导型公共服务模式、参与型公共服务模式和市场型公共服务模式。 (1)政府全能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政府全能型公共服务模式是政府包揽一切公共事务、社会一切公共福利来自于政府的模式。它基于政府是执行人民意志的“公仆机关”这一理念,是全能主义政治系统下无限政府观念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具体表现。 政府全能型公共服务模式的主要特别特点就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中自上而下一统到底,方方面面无所不在。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除了承担自身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外,还承担了公民个人以及社团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2)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模式是政府在公共服务生产供给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共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政府牢牢掌握公共服务供给的规划决策权,强化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宏观调控,并对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同时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进行直接经营和直接干预。 (3)政府参与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政府参与型公共服务模式是政府将公共服务的生产、供给和管理的基本环节和过程交给社会,政府只以参与者角色在其中拾遗补缺的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民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主导公共服务的供给,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仅限于弥补市场失灵的范围内,提供维护市场秩序、社会公正、科教导向等等公共产品的不同组合,防止暴力、偷窃、欺骗和强制履行契约行为的发生。 (4)市场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 市场型公共服务模式是政府与市场分权、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公共服务过程的公共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市场对公共服务的参与是直接而非间接的,

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法概论讲义 杨帆 2012年春

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法概论讲义 (2012年春) 授课教师:杨帆 目录 第一章国际经济法总论 (1) 第一节导论 (1) 第二章国际货物贸易法 (5)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5) 第二节国际货物运输法 (13) 第三节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法 (18) 第四节国际贸易支付 (21) 第三章WTO的法律制度 (26) 第四章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法 (32) 第五章国际投资法 (36) 第六章国际货币金融法 (38) 第七章国际税法 (42)

国际经济法总论 第一节 导论 一、国际经济法的概念 1. 概念(广义):调整跨国经济关系(调整对象)的边缘性综合体(特点)。 2.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以营利为目的产生的关系为经济关系。 ——完备、传统贸易法 贸易知识产权贸易——重保护、轻贸易 服务贸易——滞后、侧重于市场准入 直接投资——国际投资法 投资 间接投资——国际货币金融法 税收——税收管辖权、冲突 横向交易主体:自然人、法人 纵向交易主体:国家、国际组织 3. 国际经济法的特点:边缘性综合体 1)综合体: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以及各国经济法等多个法律学科。 2)边缘性:并不囊括上述学科的全部,而只涉及部分。 例:国际私人投资 A 、建立外商独资企业——外资企业法(国内经济法) B 、投资保险——海外投资保证制度或者多边投资担保(内国经济法或者国际公约) C 、外资企业的经营——东道国民商法、经济法、国际商务惯例以及国际私法 D 、税收征纳——东道国税法以及双边税收协定(涉外经济法以及国际条约) E 、投资争端解决——私人之间:国际私法;国家、国际组织之间:国际公法;私人和东道国:1965年《华盛顿公约》 二、国际经济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

超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答案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期末考试(20) 成绩: 71.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中国政府的两大营养系统是()。0.0 分
A、立法系统和监督系统 B、 信息传输系统和监督系统 C、 党内执行系统和立法系统 D、 信息传输系统和党内执行系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2 单通道信息传输机制的特点不包括()。1.0 分
A、 决策的上行和下达不分离 B、 国家垄断信息网络,信息机构国营化 C、 新闻媒体和学术团体都无法对国家的高层决策直接起到 作用 D、 政府过程公开化、透明化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下列不属于中共中央高层议事协调机构的是()。1.0 分 A、 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 B、 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 C、 中央巡视工作协调小组 D、 中央地质勘察基金领导小组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下列不属于新兴阶层的是()。 0.0 分
A、 企业经营者 B、 知识分子 C、 个体劳动者 D、 自由职业者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5 预算过程的阶段不包括()。0.0 分
A、 行政系统编制预算草案 B、 执政党的内部审查过程 C、 人大的审查和批准进入正式的决策阶段

D、 签署主席令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6 中纪委的第一位职责是()。1.0 分
A、 维护党群关系 B、 维护党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领导地位 C、 维护党章和党的其他重要规章制度,保障中央路线方针 政策的执行。 D、 维护党的尊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对于中国“政治”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0.0 分
A、 政治是借助国家政权力量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B、 政治在中国也指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国经历年主观题

国际经济法 历年主观题简析 国际经济法主观题 2010-2011(A) 名词解释 1.航次租船合同 航次租船合同是指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船舶或船舶的部分舱位,装运约定的货物,从一港口运至另一港口,由承租人支付约定运费的合同。航次租船合同的运费与时间长短无关,与航运距离有关。时间损失由船方承担。 【拓展】定期租船合同:定期租船合同是指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配备船员的船舶,在约定的期间内由承租人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并支付租金的合同。定期租船合同的时间损失由租方承担,因此会约定停租条款等内容。 2.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对,是指外国投资者对投资的对象具有经营管理和控制权。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有设立新企业(建立三资企业和BOT等合作开发形式)和并购东道国企业(新设合并、吸收合并和收购)【拓展】外国间接投资:外国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对所投资的对象不具有经营管理和控制权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国际贷款、证券投资以及融资租赁等形式。 3.国际重复征税 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按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限内同时征税。 【拓展】:国际重叠征税:国际重叠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笔所得在具有某种经济联系的不同纳税人手中各征一次税的现象。 【拓展】:外国税收抵免:外国税收抵免是防止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之一,是指纳税人可将已在收入来源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在应当向居住国缴纳的所得税额内扣除。可分为全额抵免和限额抵免。 【拓展】:税收绕让抵免:税收绕让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国外所得因来源国政府给予税收减免而未缴纳的税款视同已缴纳税款给予抵免的制度。其目的是使来源国的税收优惠真正由投资者享有,它不是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措施。 4.独占许可协议 独占许可协议是指协议约定的时间及地域范围内,许可方授予被许可方独占的使用权,许可方自己不能在该时间及地域范围内使用该技术,也不得将技术使用权另行转让给第三方。 【拓展】:排他许可协议:排他许可协议是指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及地域范围内内,许可方仍保留在该时间及地域范围对该技术的使用权,但不能将该技术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的许可形式。 简答题 1.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8)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的差异和国际税收协定的漏洞,通过各种形式上不违法的方式,减少或躲避其跨国纳税义务的行为。国际避税只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一般不追究法律责任。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1)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 (2)纳税对象的跨国移动;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大纲 制定与修订时间:1997年制定,2002年修订,2004年再修订,2008年第三次修订。2011年第四次修订 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学 总课时量:54课时 开课系(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教材: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是政治学与行政学和行政管理学的专业主干课,是课程体系中起“提纲协领”作用的专业核心课,不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框架和实际政治发展背景知识,而且引发学生对“中国地方政府研究”、“农村政治学”、“市政学”、“比较政治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这些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积累。而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政府和政治发展问题,打通学科之间的人为壁垒,开拓学生视野。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内容、重点和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政府过程方法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研究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的特殊性和适用性,重点在于使学生树立“概念即方法”的方法论思想,为学生进一步开展初步的学术探索打基础。 教学内容: 1.“体制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方法” 2.政府、政府过程的含义与“偏离”假设 3.政府过程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1+4+2 4.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教学重点:政府概念;政府过程学说的方法论特征;政府过程方法的中国适用性 第二单元中国政治的基本问题与主要特点(9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政治结构的基本构成、党政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重点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基本政治背景,要求学生在既有的政治体制与制度框架中实事求是地了解、学习、思考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问题。 教学内容: 1.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6+1+2 2.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执政地位与宪法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笔记

国际经济法精义 题内话—改革论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命题发生重大改革, 将法学综合一由原来的法理学和国 际经济法学改变为法理学、国际经济法学、三国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共同组成。姑且不论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笔者仅就事论事而言, 对于参加研究生初试的所有考生而言是 一场灾难, 因为这场改革使得原来比较容易掌握和得高分的第一卷的复习任务和难度加大了。对于国际经济法来讲, 是首次出现在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专业试题科目里, 因此复习难度会 更加大, 因为考生不知道出题人会从什么地方出题, 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题。在这里, 笔者 能够告诉大家的是, 国际经济法作为三国法当中的一门, 只是40分的一部分, 因此只需要考 生掌握国际经济法的重点知识内容即可, 对于一些非重点完全能够放弃不看, 觉得时间精力 充沛的考生也能够了解下其它非重点知识, 但对于时间不充裕的考生, 我们只建议您看重点。笔者预测国际经济法学的试题模式大约是单选题5题( 每题1分) , 多选题3题( 每 题2分) , 简答题或案例分析题1题( 5-6分) 。虽然考题不是很多, 可是国际经济法的特点 是知识的连贯性, 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有的重点知识要全面掌握, 因为考题越少, 越会有在一 道试题里考查多个知识点的可能, 因此希望考生全面把握知识, 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一、如何掌握重点内容 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初试的命题思路是严格按照指定教材的内容进行命题, 基本上不 会超出指定教材的范围, 那么要求所有应试者必须严格按照指定教材莫世健教授主编《国际 经济法》进行掌握和学习, 可是大多数应试者都存在这样的疑问,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使用指 定教材呢? 问题的答案恰恰就是《法研秘籍》创作的初衷, 我们创作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给所有使 用《法研秘籍》辅导教材的应试者指点迷津, 希望能够给你们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 重点知识内容当然不需要全部掌握, 重点知识中同样存在很多根本不会考查的知识点, 我们必须抛弃它们, 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 非重点知识内容里面必然存在可能作为命题点的 重点内容, 笔者将这些隐藏在非重点知识中的重点内容点拨出来, 方便大家进行掌握, 没有 必要再仔细阅读那些非重点章节的内容; 第三, 需要应试者进行重复阅读记忆, 加深自己的 印象, 重复刺激大脑从而形成稳定的知识构成, 最终取得佳绩。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版)2016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阶级的本质是() A、 国家机关 B、 国家权力 C、 社会集团 D、 社会成员 我的答案:C 2代议机构最早在哪个国家?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我的答案:A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如何产生的?A、 党代表大会 B、 领导任命 C、 党员直接选举 D、 地方直接选举 我的答案:A 4赞成投票制的提出者是()。 A、 孔多塞 B、 布拉姆斯 C、 菲什伯恩 D、 布拉姆斯和菲什伯恩 我的答案:D 5全国政协在何时代行过全国人大的职权?A、

1945-1949 B、 1949-1954 C、 1952-1956 D、 1964-1978 我的答案:B 6以下各项不是“政治”在中国具的含义的是? A、 与国家政府有关的各种事情 B、 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C、 非常重要 D、 现代化建设 我的答案:D 7与西方相比,以下属于中国独特的政府过程的是哪个?A、 单位 B、

法院 C、 检察院 D、 监狱 我的答案:A 8以下属于狭义”政府“的是? A、 内阁 B、 政党 C、 国家机构总体 D、 宗教领袖 我的答案:A 9公共组织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为()。A、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删除、信息贮存B、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贮存C、

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删除、信息贮存 D、 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删除、信息加工 我的答案:B 10以下不属于单通道信息传输机制的作用的是?() A、 信息传达迅速 B、 政治高度集权化 C、 党政不分 D、 信息传达不通畅 我的答案:A 11下列对与决策目标确定要求的说法有误的是()。 A、 目标的确定要具体 B、 目标的确定要力求恰当 C、 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求明确具体,远期目标也不能带有模糊性D、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以上内容由凯程集训营保录班学员回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政治学综合一 政治学基础 名词解释(20):1.两党制2.司法权3.政治文化4.间接民主 简答:1.政治参与的特点(10) 2.联邦制的特点(10) 3.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10) 论述:1.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局限性(25) 2.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的相关性(2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名词:(10)1.福利国家2.院外集团 简答:1.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权力与社会分离的具体表现(10) 2.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10)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及其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20) 政治学综合二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试述荀子性恶和礼法思想(25) 试述先秦法家代表人物、著作及其主要思想的共同特点并加以评述(25) 西方政治思想: 名词解释(10):1.博丹2.《联邦党人文集》 近代社会契约论与政治思想的关系(10) 近代英国政治思想和德国政治思想的异同(10) 试述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20)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人民检察院活动的原则(10)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及产生方式(10) 国务院组成机构的类型(10) 试述中国多党合作制的特点(20)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以上内容由凯程集训营保录班学员回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政治学综合一 政治学基础: 名词解释:(20分)

1、政治参与 2、政治冷漠 3、 4、 简答题: 1、联邦制的特点。(10分) 2、政治社会化的作用。(10分) 3、(10分) 论述题: 1、从利益的角度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25分) 2、比较中外利益集团的异同。(25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名词解释:(20分) 1、政治文化 2、宗教 简答题: 1、应该两党制的特点。(10分) 论述题: 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观点。(20分) 政治学综合二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10分) 1、利出一孔 2、五德终始 论述题: 试述老子无为的政治思想。(20分) 试述孟子的性善说和仁政思想。(20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10分) 1、布丹 2、君主论 简答题: 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是如何体现人民主权的?(10分) 简述斯多葛派政治思想的特点。(10分) 论述题: 试述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20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简答题: 1、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0分) 2、简述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10分) 3、 论述题: 论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20分) 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以上内容由凯程集训营保录班学员回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

2017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概论(一)已完成成绩:66.6分 1 【单选题】对于中国“政治”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政治是借助国家政权力量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B、政治在中国也指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在中国也意味着非常重要 ?D、政治指的是党派之间的利益权衡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单选题】 研究政府与政治的方法分三个层次,其中不包括()。 ?A、世界观层次上的方法论 ?B、思维方式层次上的方法论 ?C、个人层面的方法论 ?D、具体方法,即手段、技术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3 【判断题】 198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我的答案:√得分:0.0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概论(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政治生活当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党群关系 ?B、宪政关系 ?C、党政关系 ?D、钱权关系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判断题】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属于施政机构。()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内阁是行政机关的核心。()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概论(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的政治权利机构不包括()。 ?A、国家主席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中共中央党校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判断题】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中国并非单一制国家,区域间差别不大。()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比西方国家少了一个特殊环节——“单位”。()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中国的政治权利机构分为党政军法四部分。()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概论(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中国政府与政治》单元自测题目(一)参考答案

《中国政府与政治》单元自测题一 一、单选题。 1.《代议制政府》的作者是英国自由主义理论家( D ) A.卢梭 B.孟德斯鸠 C.洛克 D.密尔 2.“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是( A )的名言。 A.亚里士多德 B.孟德斯鸠 C.霍布斯 D.休谟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问题是( B )。 A.政府职能问题 B.国家权力问题 C.政府选举问题 D.政党政治问题 4.提出“政治学是研究受权力分配和运用的影响下的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学者是(C ) A.马克斯·韦伯 B.威廉·布卢姆 C.戴维·伊斯顿 D.罗伯特·达尔 5.(B )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6.政府组织具有(ABCD )共同特征。 A.权威的广泛性 B.成员的非自愿性 C.暴力的垄断性 D.权力的合法性 7.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有阶级的社会有(ABCD )阶段。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8.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制定于( A )年。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9.人民主权原则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 C )提出来的。 A.孟德斯鸠

B.戴伊 C.卢梭 D.马基雅维利 10.与西方国家以分权制衡原则作为国家组织及其活动的方式不同,我国的国家组织及其活动方式是( C ) A.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人民主权 C.民主集中制 D.行政首长负责制 11.我国到目前为止出现过(ABCD )部宪法。 A.“五四宪法” B.“七五宪法” C.“七八宪法” D.“八二宪法” 12.宪法的一般性质是(ABCD)。 A.规范性 B.自愿性 C.强制性 D.科学性 13.宪法具有(ABC )自己的特殊性质。 A.至上性和根本性 B.原则性和全面性 C.民主性 D.规范性和强制性 14.我国宪法的原则可以归纳为(ABCD )。 A.人民主权原则 B.基本人权原则 C.法制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15.中国宪法的特点是(ABCD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精神文明建设 二、判断题 1.中国现行宪法是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等五个部分。(√) 2.人权思想起源于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和18世纪德国思想家韦伯的天赋人权说。(×) 3.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宪法最直接的首要功能就是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巩固国家政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2017尔雅当代政府与政治期末题

一.单选题(共50题,50.0 1 中国政府的两大营养系统是()。 A、立法系统和监督系统 B、信息传输系统和监督系统 C、党内执行系统和立法系统 D、信息传输系统和党内执行系统 正确答案:B 2 单通道信息传输机制的特点不包括()。 A、决策的上行和下达不分离 B、国家垄断信息网络,信息机构国营化 C、新闻媒体和学术团体都无法对国家的高层决策直接起到作用 D、政府过程公开化、透明化 正确答案:D 3 下列不属于中共中央高层议事协调机构的是()。 A、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 B、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 C、中央巡视工作协调小组 D、中央地质勘察基金领导小组 正确答案:D 4 下列不属于新兴阶层的是()。 A、企业经营者 B、知识分子 C、个体劳动者 D、自由职业者 正确答案:B 5 预算过程的阶段不包括()。 A、行政系统编制预算草案 B、执政党的内部审查过程 C、人大的审查和批准进入正式的决策阶段 D、签署主席令 正确答案:D 6 中纪委的第一位职责是()。 A、维护党群关系 B、维护党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领导地位 C、维护党章和党的其他重要规章制度,保障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 D、维护党的尊严 正确答案:C 7.对于中国“政治”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政治是借助国家政权力量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B、政治在中国也指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在中国也意味着非常重要 D、政治指的是党派之间的利益权衡

正确答案:D 8. 关于国务院的定义及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 B、 国务院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执行机关 C、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正确答案:D 9 关于人大与政协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大以地区为单位组织代表团,政协按党派界别开展活动。B、 人大竞争性成分较大,政协协商性成分较大。 C、 人大具有法律约束力,政协具有政治影响力。 D、 人大握有实权,政协没有实权,只能辅政。 正确答案:D 10 《物权法》立法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 A、1976年 B、1981年 C、1986年 D、1991年 正确答案:C 11 中国政治和经济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其中不包括()。 A、 党的领导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体系 D、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D 12 地方分权有哪些类型?() A、 政治式分权 B、 行政性分权 C、

2020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20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我报考的法大国际政治专业,已成功上岸。仔细回顾一下一年来的备考过程,痛苦和彷徨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和研友们起早贪黑学习的过程也是让人觉得充实而有意义。现在也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考研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本身就是普通双非院校成功上岸的,法大还是比较公平的院校,大家可以不用担心院校歧视的问题,你的背景无论怎样,分数够高足够优秀都是有机会进来的。主要和大家谈谈专业课的备考经验吧。专业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然后主要我公共课并没有考的很好,也不好意思和大家说。 专业课一:政治综合一 政治综合一主要考的是政治学基础和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两个部分,分开命题,政治学基础占100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占50分,总分150分。政治学基础包括四道简答40分,两道论述60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包括两道简答20分,一道论述30分。 (1)政治学基础我推荐的参考书是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和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观点较为新颖,很多内容都是近几年来比较热的政治学词汇,可以作为重点补充。王浦劬作为学界的权威人物,出版的书当然权威,这本书涉及内容丰富,政治学体系明确,其中的名词解释概念界定非常权威,分类,影响特点等非常重要,要重点背诵。法大这些年来出题风向有由王浦劬向杨光斌过度的趋势,出题思路非常活,比如今年就考了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关于平等思想的论述,还有一道合法性与合法律性的区别与联系,这些论述都可以从杨光斌的书中找到相关解答。 (2)谢庆奎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一书是我复习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这门课程的主要参考书。备考的时候可以从真题中主要找找出题规律,比如说喜欢从中央、地方政府,人大等角度和章节命题,找出重点背诵章节进行重点背诵。然后大家都知道真题比较难找,答案更是很难获得,做真题的时候有错题也难以知道出错的原因,所以我自己在准备专业课的时候特意去报名了爱考宝典的在线专业课辅导班,有一位辅导过很多学子成功上岸的老师给我进行一对一辅导,真的会让人茅塞顿开,然后他提供我一份很全面的内部资料,里面有历年总结的真题,还有很多背诵笔记,给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专业课二:政治学综合三 政治学综合三主要有三门课程,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战后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一门各两道简答题20分,一道论述题30分,各占50分,总分150分。 (1)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我主要参考的是倪世雄教授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书。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书中对理论讲解非常详细,但是由于这本书讲的有点深奥,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有点晦涩但幸好有爱考宝典的老师会帮助我弄懂它。后来我自己总结了一些重点理论(也是从真题中看了经常考的理论),然后又买了一些资料,主要弄懂三次论战,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等主要的理论、特点、影响和评价等等,还有霸权稳定论、文明冲突论等各个学派的主要代表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每个人物大概有什么观点,尤其需要注意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和英国学派,这几年考题较为集中。理论大家要活学活用,近些年来比较容易考自由选用一个理论框架解释一个时间或者一个地区的情况,今年考了用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中美。 (2)战后国际关系史,我主要参考的肖月的简明国际关系史,历史参考书目比较多,有可能会不一样,其实我觉得都可以,只要能够了解历史,学习知识,不必要非要一样。历史书我看了一遍,后来发现事件太多,根本记忆不过来,需要好好整理并记忆。我从辅导老师那里得到了一份名词解释,又从网上找了一份图标类的记忆资料,帮助理清各个部分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历史事件。我建议战后的这部分事件主要围绕的美苏冷战展开的,可以按照美国或者苏联领导人的方式进行记忆并排序,然后比如说在美国总统杜鲁门执政期间,美国出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考1、民法,《民法学》第三版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刑法,《刑法学》第五版曲新久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法理学,《法理学导论》第二版舒国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4、宪法学,《宪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研经验分享 专业课参考书目: 专业课一:701 法学综合150 共五科每科各30分 5、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宋朝武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专业课二:814 国际法学150 共三科每科50分 1、国际公法,《国际法》第四版马呈元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第五版王传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第四版赵相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具体规划:第一阶段,3月——6月:把书过了一到两遍,整理出重点,重点的整理主要是根据历年真题,期末题整理。看书的时候要仔细,我第一遍看完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印象的,第二遍就是按照书的框架进行整理,根据自己整理的提纲进行自我检测。第二阶段,6——9月:由于我是考研司考一起准备的,所以已在这个阶段我主要精力是用来准备司考,但是司考的有些内容也是考研的重点,所以准备司考的过程也对考研有一定的帮助。第三阶段,9——12月:司考过后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考研的准备当中,主要就是根据自己之前整理的提纲进行背诵,不断巩固,将没掌握的地方标记出来。 公共课参考书目 英语:1、单词:朱伟的《恋恋有词》2、阅读:张剑的《考研英语阅读思路解析》俗称黄皮书3、写作: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写作高分攻略》4、新东方的网课 政治:1、肖秀荣1000题2、肖秀荣知识点提要3、肖秀荣的考点预测4、肖秀荣八套卷5、肖秀荣四套卷6、新东方的网课 第一阶段:3——6月:主要就是背单词,单词背了三遍,就是每天不断的重复。从五月份开始我差不多是每天都做一两篇阅读,每篇阅读都认真分析每个句子,每道题,把不认识的单词记下来。第二阶段:6——9月:在这期间主要是看了辅导机构的一些视频,总结答题方法,但是个人觉得答题方法虽然听的时候感觉很有用,但是自己做题的时候并没有很有效果。阅读在这期间我也坚持一周做大约四篇,然后不断总结,阅读和单词是我考研英语准备过程中的重点,贯穿了整个考研的过程。第三阶段:9——12月:我是在九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主要是一遍看书一边做题,然后总结错题,背下来。接下来就是背了肖秀荣的小册子,做了肖八,肖四。在12月的时候,主要是总结了几个辅导机构的押题和肖四,最后考研政治的大题肖四押中了很多。对于英语而言,在这个阶段,我主要还是做阅读,整理单词,然后练习完形,新题型,背诵各种类型的范文,句子。在12月初,我开始自己练习写作文,虽然平常背了很多,但真正写起来还是不容易。在最后二十天左右,可以关注一下各个机构老师的作文押题,去年的大作文好多机构都押中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2019尔雅答案100分

。。。。。。。。。。。。。。。。。。。。。。。。。。。。。。。。。。。。。。。。。。。。。。。。。。。。。。。。。。。。。。。。。。。。。。。。。。。。。。。。。。。。。。。。。。。。。。。。。。。。。。。。。。。。。。。。。。。。。。。。。。。。。。。。。。。。。。。。。。。。。。。。。。。。。。。。。。 政府与政治的概念 1 【单选题】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哪一年举行的?()C A、1980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3年 2 【单选题】以下哪个国家是产生压力团体最早的国家,也是压力团体最发达的国家?()D A、中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3【多选题】“政治”在我国有以下哪些含义?()ABD A、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B、整个社会意识形态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非常重要 4【多选题】研究政府与政治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方面?()BCD A、集体主义层次 B、思维方式层次

C、世界观层次 D、具体方法 5【判断题】在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决定正式启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X 6【判断题】政治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指的是对其体制进行的研究,而另一类是对其过程进行的研究。() 对 7【判断题】1908年,伍罗德·威尔逊创作了《政府过程》这一书。()X 政府过程 1 【单选题】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个国家的?()C A、意大利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2 【单选题】“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讲的是以下哪一类政府?()B A、动态的政府 B、静态的政府 C、过程中的政府 D、现实的政府 3【多选题】政府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有以下哪些?()ABCD A、国家机构总体与执政党和最高宗教领袖集团之和 B、行政机关 C、国家机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

中国政法大学-复试必备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考点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要考点 【针对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50分,考题较基础,2008年至2011年全部集中于三大机关、政协、多党合作,内容琐碎且考题较细),根据谢庆奎版《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一版、第二版(两版核心内容基本无异,第二版更具有条理性。从2012年开始请以第二版为参考教材)并适当参考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整理 第一部分导论(了解) 一、一般意义的政府 二、国家机构的政府 三、非国家机构的政府 四、马克思政治观 五、中外历史上的政治观 六、中外近现代政治观 七、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历史演进(记忆改革开放后政府全能主义消减的表现) 第二部分宪法(了解) 一、五四宪法的产生和起草过程 二、五四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三、八二宪法的内容 四、八二宪法的修改 五、宪法结构、功能、作用 六、宪法性质、原则、特点(着重记忆原则) 七、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八、宪法规定的政府组织和活动原则 九、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第三部分政党和政协(重点为多党合作、政协) 第一节政党制度概况

一、共产党概况、民主党概况(了解) 二、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思想、组织、作风、健全领导体制,新版已删,了解) 三、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二版P71,以下版次直接标注一或二) 第二节政党与政府、市场、军队 立法: 一、简述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人大制度中的地位(二P73) 二、如何正确处理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二P74) 三、简述共产党执政党、民主党派参政党与人大制度关系的特点(二P74) 行政: 一、建国初期共产党一元化领导模式体现(二P75,了解) 二、执政党和行政机关关系特点(二P77) 三、党政关系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二P78) 司法: 从政党和司法机关关系角度阐述司法独立(二P79) 市场: 共产党和市场关系的基本特点(一P90,了解) 军队: 共产党对军队进行政治领导的三大制度(二P86,了解) 第三节多党合作 一、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参照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也可做以下适当补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政治的重要特征,不同于其社会主义国家一党制,更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在中国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鲜明的特点; 1。一党领导、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在坚持共产党对整个国家实行政治领导这一前提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形成了合作共事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2。一党执政、多党参政;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格局。 执政党在把握国家发展方向,推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参政党辅助执政党一起参与补充作用,不存在像西方那样的政党轮流执政的现象。 3。平等独立、协商监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各党派的关系是平等独立、协商监督的关系。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与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平等的地位。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可以开展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4。结构多元、目标一致。 我国政党制度从结构来看具有多元性。共产党代表着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而各民主党派则代表着一些特殊阶层、群体的特殊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