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仲景治疗黄疸八法

浅谈仲景治疗黄疸八法

浅谈仲景治疗黄疸八法
浅谈仲景治疗黄疸八法

新生儿黄疸的换血疗法

六月份月讲座 时间:2012 04 05 16:00 地点:护士办公室 参加人员:囤秀丽孙庆丽陈春景都俊花景雪王春霞 主讲人:乔子菊 题目:新生儿黄疸的换血疗法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因人体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 新生儿时期黄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有的是生理现象,有的是病理现象。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换血疗法,通常用于黄疸严重,危及生命的新生儿,如血清间接胆红素超过20m g/dl(342μm ol/L),则需采用换血输血。通过抽取同血型的正常血液注入宝宝体内,来冲淡、稀释宝宝体内胆红素的含量,加快新陈代谢。但供血者须先作G 6PD 缺乏的过筛试验,同时避免亲属供血,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 1.换血指征 (1)产前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脐血红蛋白<120g/L,水肿,肝脏肿大,心力衰竭者。 (2)血清胆红素生后24小时>17umol,24-48小时>257umoI/L,每日胆红素上升速度>85umoI/L,或经综合治疗血清总胆红素继续上升达342umoI/L者。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7-09-08T15:34:25.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作者:张艳高萍[导读]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青海海西 817099)【摘要】目的:探讨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结果: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由感染引起,59例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由多因素引起,12例病因尚不明确。对所 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37-02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而病理性黄疸则是多因素引起的,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使患儿脑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损伤,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1]。因此,通过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排除具有先天性严重疾病的患儿。分析其临床治疗,其中男205例,女187例,年龄最小5d,最大30d,平均年龄为(12.6±2.5)d,足月儿372例,早产儿20例。 1.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 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发生黄疸;在黄疸持续时间方面,足月儿超过14d,早产儿超过28d;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足月儿超过221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多次反复;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如符合上述指标任意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 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若血清间接胆红素大于342μmol/L,则给予换血治疗。对病情严重患儿,采用单面蓝光照射治疗;ABO溶血患儿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感染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患儿肝酶诱导剂、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并进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对于母乳性黄疸患儿,则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1.4 疗效评价标准[3] 治愈,即皮肤黏膜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低于85μmol/L;好转,即皮肤黏膜黄疸基本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下降到85~221μmol/L之间;无效,即皮肤黏膜黄疸无变化甚至加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高于221μmol/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结果 2.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38.3%)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28.6%)由感染引起,59例(15.1%)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9.9%)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5.1%)由感染、围产期等多因素引起,12例(3.1%)病因尚不明确。 2.2 临床疗效 对本组392例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痊愈率高达90.3%(354/392);对于3例治疗无效患儿,进行转院治疗。详情见表所示。 3.讨论 病理性黄疸作为新生儿多发疾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主要是机体细胞受到较多破坏,胆红素大量增加,而肝酶活性不足,从而影响了肝细胞调节胆红素的能力,致使黄疸发生。由于病理性黄疸患儿容易出现窒息、酸中毒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引发胆红素脑病,进而影响患儿神经功能,对其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此次研究中,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在围生因素影响下,新生儿发病率高达38.3%,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在缺氧、窒息等环境下出现酸中毒、低体温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肝酶活性,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有所上升。感染因素占比28.6%,是因为新生儿在肺炎、脐炎等感染下,体内红细胞不断被破坏,胆红素进入血液后,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母乳性黄疸因素占比15.1%,多是因为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胎粪排泄延迟等引起的。ABO溶血病作为常见因素,一般需要进行换血治疗。另外不明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检查条件、胆红素标准等有关。

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

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 急性黄疸型肝炎,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黄疸” 的范畴。黄疸是以身黄、目黄、尿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系统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重要特征。主要病因病机是外感湿热疫毒,内为饮食所伤,体内瘀血或沙石阻络,导致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湿邪与瘀血是主要病理因素,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脾胃肝胆。本病证包括阳黄、阴黄、瘀黄与急黄(即瘟黄)。 一、诊断要点 1主症:目睛黄染,身黄与尿黄。其中目黄是首要症状;若身黄尿黄而无目黄,则不属于黄疸病证。可伴有恶寒发热,或食欲不振、胃脘胀闷,或右上腹或右胁胀痛等类似感冒、胃脘痛或胁痛的症状。若黄色鲜明,伴表证、湿热证多为阳黄;若黄色晦暗,伴虚寒证多为阴黄;若黄色日久不退而舌质瘀斑者,则为瘀黄;若病来势急,病情重,色黄如金,则为急黄,亦称瘟黄。 2病史:有饮食不洁或饮食不节史,肝炎病人接触史,或化学制剂、药物接触与应用史,或胆囊炎、胆石症与肝硬化等病史。 3理化检查 血清肝功能:包括ALT、AST、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ALP与γ -GT 等; 肝脏影像学检查:包括B 超与CT等,对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二、辨证论治 1、湿热发黄证

证候:面目发黄,继之全身黄染,颜色鲜明,黄色如橘子色。湿重者,头身困重,大便溏薄,腹胀脘闷,口淡不渴,苔薄白或白腻,脉濡数;热重者,发热,烦渴,尿少,便结,苔黄腻,脉弦数。 病机:湿热熏蒸肝胆,胆汁排泄不畅,脾胃运化失司。治法:热重者,清热利湿;湿重者,利湿解热。方药:热重者,茵陈汤加减;湿重者,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汤:茵陈后下l5g ,栀子 9g,大黄9g。 茵陈五苓散:茵陈后下l5g ,桂枝9g,猪苓12g,泽泻9g,白术12g,茯苓15g。 加减:腹胀脘痞者,加厚朴9g,香附9g,砂仁后下6g以化湿理气;胁肋疼痛,加川楝子9g,延胡索9g 以理气止痛;便秘者,加芒硝冲服12g,枳实9g 以行气通便;发热者,加金银花9g,连翘 15g 以热解毒;恶心呕吐者,加陈皮9g,半夏6g 以化湿和胃;纳呆者,加鸡内金6g,山楂12g 以醒脾健胃。 2、疫毒发黄证证候:身目黄染,迅速加深,色泽鲜明,腹胀满闷,高热口渴,甚或烦躁易怒,神志不清,齿鼻衄血,斑疹隐隐,苔黄干燥,舌质红绛,脉细弦或弦细数。 病机:疫毒热炽,内扰于胆,胆汁排泄不畅;邪陷心包,迫血妄行。 治法:清营凉血。 方药:犀角散加减。

论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一)

论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一) 【摘要】目的探讨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论述治疗黄疸的中医辨治思路和方法。结论运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之法治疗黄疸,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黄疸辨证论治清热祛湿理气活血化瘀 黄疸亦称“黄瘅”,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及引起血中胆红素异常升高的疾病。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其中有“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的论述。《伤寒杂病论》则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景岳全书》提出“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沈氏尊生书》认为“天行疫疬,以致发黄者,俗称为疸黄,杀人最急”。 导致黄疸的原因不外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为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所致,内因多与脾胃虚寒、正气不足有关,而且内外因往往互为因果,互相联系。但其主要病理因素不外湿、瘀、气滞三个方面。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黄疸,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兹结合临床经验,谈谈黄疸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治疗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以与同道共磋。 1黄疸从化湿论治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阐明了湿邪在黄疸发病中的重要性。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如饮食不节,嗜食酒肉肥甘,或外感湿邪,阻滞中焦,湿邪首先侵犯脾胃,脾属土,主运化水湿而恶湿,致使脾胃运化、转输功能受遏,升降功能失常,进而壅阻肝胆,肝体受损,疏泄失控,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分,溢于肌肤而发黄疸。其病机关键是脾虚湿阻,以脾虚为本,湿阻为标。 湿郁日久化热,或感受湿热之邪,则形成湿热黄疸。朱丹溪认为:“疸不分其五,同是湿热”,强调了湿热在黄疸发病中的重要性;《丹台五案》指出:“黄疸之证,皆湿热所成,湿气不能发泄,则郁而生热,热气不能宣畅,则固结而生湿,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二者相助而相成,愈久愈甚者也。”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人体感受易阻滞气机,致气机不畅。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入血分,迫血妄行,若湿与热相合,胶固难解,湿得热益深,而热得湿愈炽,熏蒸肝胆,侵入血分致血脉瘀阻,血液运行失于常道,胆汁横溢犯于肌肤,而发黄疸。 黄疸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清利湿热,而清利湿热又必须通利大小便,使邪有出路,才能迅速退黄,仲景早在《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即指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说明通利大小便在治疗黄疸中的重要性。 湿热之黄疸证的治疗临床须辨清湿与热孰轻孰重。采用或清热利湿泻下,药用茵陈、大黄、金钱草、黄芩、黄连、田基黄、蒲公英、虎杖、夏枯草、山栀;或健脾利湿退黄,药用生薏苡仁、扁豆、苍术、白术、黄芪、山药、茯苓等;或利水化湿,药用泽泻、大腹皮、猪苓、楮实子、车前子、白茅根、葶苈子等利尿化湿之品,由于黄疸病变性质并不是单一的,所以临证治疗时要注重根据湿与热之偏重不同,清热利湿泻下,健脾利湿,利尿化湿往往综合运用,药随证变以达退黄之功。 湿热黄疸的发生以湿热为因,肝脾失调为本,因而在治疗时,初期用大剂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品,佐以活血化瘀,而当黄疸消退后,则宜顾及脾胃或肝肾,同时要结合活血化瘀之品,才能促进疾病痊愈,巩固疗效。 2黄疸从理气论治 临床上,任何肝病都存在气机郁滞这一因素,黄疸也不例外,黄疸属于肝胆疾病,病邪侵犯

森田疗法治疗失眠

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

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上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

中医如何治疗黄疸

中医如何治疗黄疸? 中医如何治疗黄疸? 黄疸是许多大病的“迹象”:儿童与青少年时出现黄疸,可能与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有关;中年人黄疸多见于肝炎和胆道结石;老年人出现黄疸很有可能是由癌症引起。 由于中国是一个肝炎大国,血吸虫病、胆道疾病的发生率也很高,因此,中医在治疗黄疸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汉代医圣张仲景就是治疸专家,他所创制的茵陈蒿汤等方剂,至今仍为治疗黄疸的基本方剂。后世医家们也根据张仲景的经验,不断摸索,总结出不少针对黄疸的治疗原则。 治黄去湿热 中医认为,湿热之邪是引起黄疸的重要原因。湿热侵犯的重点部位不同,症状也千差万别。湿热侵犯上焦和中焦(比如脾、胃),多表现为头晕头痛、心烦、频频呕吐、胃脘胀闷。湿热侵犯中焦和下焦(比如肝、肾、膀胱),多有小便赤热、尿液混浊、尿道灼痛、小腹胀,大便干结或者溏薄。湿热弥漫三焦,则上述症状交错出现,提示病情重,严重时可出现高热、谵语、抽搐等。

因此,去湿利小便成了黄疸的重要治疗原则。如《金匮要略》所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所以治疗黄疸时,可采用清热利湿、温阳化湿等治法,通利小便,使湿邪排出体外。 治黄分阴阳 黄疸根据其色泽不同,分为阳黄和阴黄。色泽鲜明,如橘子色的为阳黄;色泽晦暗不鲜明的为阴黄。 就阳黄来说,其病程较短,黄色鲜明,属于热证、实证,证明机体正气不衰、湿热较盛,多发生于疾病急性期和早期,还伴有发热、烦渴、恶心呕吐等,小便少而黄,还有的患者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而阴黄则病程较长,属于虚证、寒证,机体阳气衰败,多发生在疾病的慢性期。表现为食欲下降、腹部胀满、大便稀、怕冷、舌苔白腻。治疗方法是温中健脾化浊。 阳黄和阴黄可互相转化。阳黄不及时治疗,可以转化为阴黄。阴黄过多使用温燥药的话,也会转变为阳黄。 治黄必治血 湿热之邪一般容易深入血脉,引起出血,包括吐血、便血、紫癜、月经不正常等症状,还伴有夜间发热,心烦失眠,脉细数等。因此治黄必然要从治血入手,可有以下优点:1、可以加速黄疸的消退。2、有利于肿大的肝脾回缩;3、活血即可祛瘀,祛瘀即可生新,有利于肝细胞再生。

失眠-诊疗方案

重点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失眠症(insomnia)

失眠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入睡困难、夜间睡眠维持困难和早醒,是睡眠量的不足或质的不佳。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眠”等。近年来,我国失眠等神经精神疾病发病率的迅速增高。相关文献显示,35%的人口曾患急性失眠,而9%~12%的人患有慢性失眠。失眠已成为许多国家广泛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西医治疗失眠症强调定时作息及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临床首选服用安眠药,该种药物虽催眠速度较快,但有相当大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诸如加重呼吸抑制,记忆力减退、头昏、乏力、嗜睡等危害,且疗效短,需不断加大剂量,停药即复发,还有耐药性、成瘾性等弱点。因此,从中医药探寻治疗失眠的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中医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调治失眠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在临床已得到验证。总结近年来中医对失眠症的治疗,我们认为单纯依靠脏腑功能失调辨证,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失眠症患者所具有的心理认知和情绪等紊乱,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研究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探索,形成了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诊断、量化标准,通过对古人认识到的具有调整心理状态的药物作用进行研究,临床筛选出了对特定心理紊乱状态具有疗效的药物和方剂,确立了调整心理紊乱状态的诊疗方案,该方案适用于原发性失眠症,不包括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一、病例选择 (一)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诊断标准: (1)主诉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起病至少1个月; (2)睡眠紊乱引起苦恼或社会、职业等方面的障碍; (3)睡眠紊乱排除由发作性睡病、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生物节律睡眠障碍等所致; (4)睡眠紊乱排除由重性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等障碍所致; (5)睡眠紊乱排除由各种躯体性疾病、酒精或药物的心理作用所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常觉醒.旺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

佐匹克隆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佐匹克隆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11-26T10:18:01.4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0期作者:符凯[导读] 观察佐匹克隆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 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江阴 214433 摘要:目的观察佐匹克隆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样本总容量76,对象为失眠患者。针对治疗药物不同将全部样本平均分为2组,每个组分容量为38,治疗周期为2周。对照组采用佐匹克隆治疗,研究组采用佐匹克隆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 组的治愈率为13.16%,总有效率为78.95%,研究组的治愈率为26.32%,总有效率高达94.74%,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佐匹克隆与百乐眠胶囊联合用药较单一使用佐匹克隆的疗效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佐匹克隆;PSQI;百乐眠胶囊 中医认为,失眠多由于肝郁气滞、情志失调,尤其肝胆虚怯、心肾不交、心脾亏虚等肺腑功能紊乱引起的,因此需调和气血与肺腑功能,平衡阴阳[1]。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失眠具有显著的效果,并可减轻西药产生的头晕、口干、依赖性等副作用。本研究将联合佐匹克隆与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失眠的患者7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42例,年龄52~66岁,平均病程(9.73±2.84)个月,平均睡眠时间(1.6±0.5)h。纳入标准:①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为彻夜不能入睡、或睡后易醒、时睡时醒;②上述症状每周3次以上,连续数月;③能进行正确客观表述者。排除标准:①患有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②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③患严重精神疾病者;④对实验中的药物过敏者。将全部样本平均分为2组,每个组分容量为38。两组患者均同意实验方案并签署我院伦理委员会开具的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睡前半小时口服佐匹克隆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7.5mg/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百乐眠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4粒/次,2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期间不服用其他营养神经、安眠类药物。 1.3 疗效评价标准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数越低表征睡眠质量越好。主要考察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等7项指标,每题为0~3分,总分为0~21分。 无效:睡眠时间基本没有延长,失眠症状没有改善;有效:睡眠时间有所延长但≤3h,失眠症状有所缓解;显效:睡眠时间介于3~6h 之间,失眠症状好转;治愈:睡眠时间在6h以上,失眠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和有效患者人数在总人数中的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0.0进行分析,以c2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SQI评分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失眠症概述 失眠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睡眠障碍,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一般没有特异性指标,故不能明确其病因,在排除其他确定性病因或痊愈后仍有失眠症状,基本诊断为原发性失眠。由药物滥用、疾病和精神障碍引起的失眠通常为继发性失眠。一般对失眠的诊断主要考察失眠表现、睡眠质量和总睡眠时间三个指标,同时伴有日常功能障碍。患者的睡眠长期得不到保障,不仅会出现行为迟缓、身形消瘦、消化系统紊乱、胸闷、心悸的现象,还会导致思维迟钝、情绪失调、抑郁、易怒易爆等,引起气滞血瘀、脏器受损等严重后果 [2]。

儿科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胎黄病》(2011年版)。 胎黄病是由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1)黄疸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肝脾常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 2)血清胆红素显着增高。 ( 3)尿胆红素阳性及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 (4)母子血型测定,以排除ABO或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 5)肝功能可正常。 ( 6)肝炎综合症应作肝炎相关抗原抗体系统检查。 2.西医诊断:参照第 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生理性黄疸特点:一般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血清胆红素V 221卩mol/L (dl ),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血清胆红素V 257卩mol/L (15mg/dl ),结合胆红素V 25卩mol/L (dl )。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在生后3?4周消退。在生理性黄疸期间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 (2)病理性黄疸特点:①黄疸出现过早:黄疸出现在24小时以内;②血胆红素程度过重:足月儿〉221 mol/L ( dl ),早产儿〉257卩mol/L ( 15mg/dl ),或每日升高〉85卩mol/L (5mg/dl);③黄疸持续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 周;④血清结合胆红素〉卩mol/L (dl );⑤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出现以上任何一条均为病理性黄疸。 (二)证候诊断 1 .湿热内蕴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状如橘色,烦躁啼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灰白。舌红,苔黄厚腻,指纹滞。 2.脾虚湿困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精神倦怠,不欲吮乳,时时啼哭,腹胀便溏,或大便灰白,小便黄少。唇舌偏淡,苔白滑,指纹淡。 3.气血瘀滞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滞,日益加重,腹部胀满,青筋暴 露,肝脾肿大质硬,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灰白,唇色暗红,或衄血。舌见瘀点,指纹紫。

20种常用失眠药物解析及联合用药方案

20种常用失眠药物解析及联合用药方案!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数量、质量、时间或节律紊乱。睡眠障碍性疾患包括失眠症、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不安腿综合症等。本文介绍失眠症的药物治疗。 一、临床表现 女性、老年人更多见。表现为四种类型: 入睡困难; 睡眠维持障碍,易醒; 早醒(醒后不能再睡); 睡眠质量差,次日晨醒后仍困倦,无精力恢复感。 多数患者因过度关注自身睡眠问题产生焦虑,出现紧张、不安、情绪低落,严重者有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周围血管收缩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而焦虑又可加重失眠,导致症状的恶性循环。

二、治疗 1、治疗总体目标 尽可能明确病因,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2、非药物治疗 睡眠卫生教育 放松治疗 行为治疗 认知与行为治疗 3、药物治疗 1)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 苯二氮?类药物:包括地西泮(安定)、氯氮?(利眠宁)、硝西泮(硝基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BZDs

通过非选择性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A(GABAA)上不同的α亚基发挥作用,有催眠、抗焦虑、解痉和肌肉松弛等药理作用。可以缩短人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 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下降、跌倒和认知功能减退等。 非苯二氮?类药物:包括唑吡坦、比坦控释剂、佐四竞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等与BZDs相比,所以新型非苯二氮?类药物仅有单一的催眠作用,无肌松弛和抗惊厥作用。 2)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一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症状、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和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因不良反应很小,可在老年人群中使用,也用于倒时差。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等。 雷美尔通是目前临床使用的褪黑素受体MT1和MT2激动剂,可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

常见的病理性黄疸

常见的病理性黄疸 有下面几种: 1.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母血型O,父血型非O,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 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 另一种是Rh溶血母Rh血型阴性,黄疸出现早、上升快是Rh溶血病婴儿的特点,一 般出生后24小时内即会出现黄疸,甚至生后4-5小时就出现黄疸并迅速加深。 2. 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3. 阻塞性黄疸 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时,胆汁的排泄受到阻碍而使胆红素返流到血液引起的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其特点是出生后 1-2 周或 3-4 周又出现黄疸,且逐渐加深,同时大便 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这种黄疸对宝宝的健康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一吃母乳,黄疸值就会升高,停母乳48小时后,黄疸值就会迅速降下来,甚至降到原水 平的一半。 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 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光疗 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照蓝光,生后三天超过17mg/dL290umol/L时使用,很多医院黄 疸指数超过15mg/dL就建议照光了。小鱼儿和琪琪的黄疸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治疗。 光疗的原理是,将新生儿置于有一定光强度的蓝光环境中,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 反应,将胆红素排出体外,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使用光疗的副作用有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血小板减少、青铜症等,停光 疗后可自行恢复,所以蓝光治疗相对安全性是比较高的,新爸妈们无需担心。

改善睡眠质量的4大方法

改善睡眠质量的4大方法 睡眠是身体健康的一种量度,而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标志。良好的睡眠是由睡眠时间和质量决定的。当睡眠质量太差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导致精神萎靡,甚至引起多种疾病时,如何改善。 怎样恢复睡眠质量? 1.醋泡脚 白醋含有大量的有机酸,能促进糖的新陈代谢,能分解引起身体疲劳的丙酮酸和乳酸,减轻疲劳感。日常使用白醋泡脚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提高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也可以改善,因为过度疲劳造成的缺氧在一个地方,增加代谢率,有助于消除体内代谢废物。另外,泡脚还可以与白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协调兴奋,让神经得到梳理和松弛,同时也可以调和经络气血。坚持白醋泡脚,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早醒失眠多梦的问题。 2.梳头发 头部有很多身体部位的反射区,并且有很多穴位和经络,梳头可以梳理头发的经络,并活血化瘀,为头发和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 当你过度梳头时,梳头几分钟来缓解疲劳。 另外,经常梳头也能加快发根血液循环,帮助疏通经络,让全身血液循环顺畅,而且能提神醒脑,提高睡眠质量。 3、裸睡 晚上裸睡可以解除衣服对身体的束缚,增加舒适感。 另外,皮肤和空气接触面积增加,让肌肉得到放松,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让全身得到放松,让人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4.温水擦背 把毛巾从温水中拿出来拧干。把毛巾放在背上,一只手放在上面,一只手放在下面。按摩背部可以让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得到刺激,同时还可以刺激相关穴位,起到疏通精气、刺激阳气的作用,还可以活络经络,帮助调节脏腑的功能。 此外,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通过神经传导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辅助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同时还可以缓解肠胃功能引起的便秘,有助于降低血压。 温馨提示 睡眠质量差的人可以尝试以上四种方法来恢复健康。 如果紧张失眠,睡前可以喝一杯用温水稀释的醋,可以稳定情绪,并可以改善失眠症状。

3种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分析

3种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3种方案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新生儿黄疸病例。结果三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发热、皮疹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光疗+口服组呕吐发生率高于另两组,光疗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另两组,住院费用光疗组15mg/dl,直接胆红素0.05)。三组间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住院费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三组间治疗副反应比较光疗+口服组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单纯光疗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三组间皮疹、发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国内有关于茵栀黄口服液和茵栀黄注射液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说明其有效性,治疗中重度黄疸均是与光疗联合,分析其效果有限。单纯研究其疗效及疗程,未比较副作用及住院费用。本研究的结果不能说明其有效性,可能与本研究的光疗强度较大有关,由此推论药物的退黄作用相较光疗很弱,甚至忽略不计。而其副作用不容忽视。国内偶见茵栀黄注射液严重过敏反应[1,2]、药液渗漏致皮肤坏死的报告[3]。由于不能缩短住院时间,其增加住院费用也是明显的。 综上所述,目前光疗仍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他辅助治疗是否总体有益处还需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张志敏.茵栀黄致严重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71. [2]居靖,黄萍,汪海孙,等.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安徽医药,2010,14(3):362-365. [3]柯晖,陈霞.茵栀黄注射液外渗致皮肤坏死的护理[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27(5):463-463.

中医治疗黄疸

中医治疗黄疸 中医学认为黄疸的发生均与“湿”有关。《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并根据湿的来源,分为“湿从热化”和“湿从寒化”。 中医辨证: 湿热内蕴:目黄身黄,色泽鲜明,或见发热,口渴,心中懊忧,身倦无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小溲深黄或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热毒炽盛:身目深黄,色泽鲜明,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壮热,心烦不宁,或神昏谵语,鼻衄便血,肌肤斑疹,口渴喜冷饮,腹胀胁痛,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弦细数。 胆道阻滞:身目俱黄,出现较快,寒热往来,右胁绞痛牵引至肩背,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厌恶油腻,小便深黄,大便灰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寒湿内阻:身目俱黄,色泽晦暗如烟熏,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脘闷或腹胀,纳呆,便溏,口淡不渴,小溲不利。舌淡胖大苔白腻,脉濡缓。 瘀血停滞:身目色黄而晦暗,胁下症积胀痛,拒按,或有腹水,腹壁青筋暴露,颈胸部位出现红丝血缕,大便黑,舌质隐青或舌淡有瘀斑,脉弦涩。 脾虚血亏:肌肤发黄无光泽,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爪甲不荣,舌质淡,脉濡细。新生儿黄疸中药方剂: 【辨证】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治法】清热化郁,健脾和肝。 【方名】和肝散。 【组成】全瓜蒌60克,广郁金15克,片姜黄15克,神曲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共研细粉,3岁每次2克(可随年龄大小的而增减),每日3-4次,白糖水冲服。 中医学在《内经》中对黄疸已有初步认识。《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指出:“目黄者,曰黄疸。”黄疸的分类,在《金匮要略》中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以后又有二十八候,九疸三十六黄的分类。说明前人通过实践,对黄疸这一症状的观察和描述是非常细致的。元代《卫生宝鉴》根据本症的性质,概括为阳症和阴症两大类,就是现代所说的“阳黄”与“阴黄”。 中医辨证论治: 阳黄: 1、热重于湿 治法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2、湿重于热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汤和连朴饮加减 3、急黄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减 阴黄: 1、寒湿困脾

新生儿黄疸处理方法及特点

新生儿黄疸处理方法及特点 导读:黄疸可能是对许多人比较陌生的一种疾病,而部分的宝宝会患上新生儿黄疸。那么新生儿黄疸处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处理方法的相关内容。 新生儿黄疸处理方法 1、平时注意观察宝宝黄疸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黄疸是从头部开始,而从腿部开始退的。眼睛是最早可以发现新生儿黄疸的地方也是最晚退的一个部位。通常情况下日常可按压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如果按压处没有出现白色的就没有关系了,而如果按压后还有黄色的话最好可以引起重视。 2、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习惯 比如说如果的肤色看起来越来越黄,越来也没有精神,哭闹不止,或者嗜睡,睡不安稳等等,都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是否出现什么异常情况了。 3、注意看宝宝的大便颜色 正常情况下有黄疸的新生儿的大便会变白,但是不会一下子就突然变白了。且大便的颜色还会随着黄疸的消失而越来越淡,所以说如果感觉宝宝的大便一下子突然变白了许多,身体看起来又比平常黄的话,那么就要注意肝脏的胆红素是否会受到影响,最好是可以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 4、多让宝宝接触自然光

白天的时候最好是可谓让宝宝多在离窗户近的地方,这样可以让宝宝更好的接受到自然光,但是千万不要让宝宝直接晒太阳,一方面宝宝的皮肤较嫩,如果直接晒的话容易晒伤,另一方面紫外线也会给宝宝带来影响的。 5、多喂食物 有科学家证实宝宝喂食不足是产生新生儿黄疸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宝妈们平时一定要加强喂养。 6、注意保持皮肤的干燥 日常一定要保证新生儿皮肤的干净,特别要注意不要把奶直接喷到新生儿的皮肤上,如果宝宝尿了,或者弄湿了一定要马上洗干净。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1、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XXXX),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黄疸的特点

四种心理调节方法治疗失眠症

失眠患者都想尽快克服失眠,摆脱这种令人痛苦的生活状态。但是,要想成功克服失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并且还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们给广大失眠患者介绍四种克服失眠的失眠心理调节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逆向导眠法 对思维杂乱无法入静的失眠者,如何克服失眠呢,一般可采取逆向导眠法。就寝后,不是去准备入睡,而是舒坦地躺着,想一些曾经历过的愉快事件,并沉浸在幸福情景之中。若是因杂念难以入眠时,不但不去控制杂念,反而接着“杂念”去续编故事,而故事情节应使自己感到身心愉快,故事的篇幅编得越长越久远越好。这些有意的回想与“编故事”既可消除患者对“失眠”的恐惧,也可因大脑皮层正常的兴奋疲劳而转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促进自然入眠。 2.松笑导眠法 平卧静心,面带微笑,行六次深而慢的呼吸后,转为自然呼吸,每当吸气时,依次意守(注意力集中)头顶——前额——眼皮——嘴唇——颈部——两肩——胸背——腰腹——臀和双腿——双膝和小腿——双脚,并于每一呼气时,默念“松”且体会意守部位散松的感觉,待全身放松后,就会自然入睡,达到克服失眠的效果,必要时可重复2~3次。 3.放松情绪法 失眠本身的危害往往远不如对失眠恐惧与忧虑所造成的危害大。对失眠的恐惧与忧虑,会产生恶性循环的精神交互作用,即失眠—恐惧—紧张—失眠—加重—恐惧加重—紧张加重—失眠更重……因此患了失眠症后,要想克服失眠,必须要学会放松情绪,冷静地接受现实,同时要认识到失眠时,只要能做到心身放松,即便是整夜不眠,也无大碍,高僧经常静坐(卧)不眠却能长寿就是证明。 4.紧松摇头法 仰卧床上后,先行双上肢收缩用劲,持续10秒后放松,并体会放松感觉,重复3次后,同法依次做下肢、头、面部和全身的紧张后放松训练。待彻底放松后,微闭双眼,将头部以正位向左右摇摆,摆身为5~10度摆速为1~2秒一次,一边摆一边体会整个身体越来越松散深沉,摇摆的幅度和速度也渐小,这样的自我摇摆仿佛婴儿睡在晃动的摇篮中,可以有效克服失眠,使睡意很快来临。 最后,中国军事医学精神疾病中医研究总院专家强调,克服失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然后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才能够最终获得成功。如果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失眠,可采用以上介绍的四种方法克服失眠,效果不明显的话可咨询专业心理医生求助,请求医生

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 751.1-1997 )。 以白睛、皮肤粘膜、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组症状。一般按病之新久缓急与黄色的明暗等分为阳黄与阴黄。凡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归纳为黄疸病类。 2.西医诊断:参照2009 年美国肝病学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指南。 符合下列三个标准中的两项,则诊断可以建立: (1)存在胆汁淤枳的生化学证据,ALP 、GGT 水平升高。 (2)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 阳性。 (3)肝脏组织病理提示非化脓性胆管炎以及小或者中等大小的胆管损毁。 (二)证候诊断 1.肝胆湿热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小便黄赤,大便色浅,纳呆呕恶,厌食油腻,乏力。湿重者,兼见头身困重,腹胀脘闷,口淡不渴,大便粘滞,苔厚腻微黄,脉濡数。热重者,兼见发热,口渴,尿少,大便臭秽或干结,苔黄腻,脉弦数。 2.瘀热互结证:黄疸较深,经月不退,皮肤或有灼热感,抓后有细小出血点及瘀斑,右胁刺痛,口咽干燥,大便色浅或灰白,小便深黄,女子或见月事不调,舌质暗红,苔少,脉实有力或弦涩。 3.痰瘀阻络证:身目俱黄,色不甚鲜明,口中粘腻,脘闷不饥,腹胀纳少,大便溏泄,有时灰白色,肢体困重,倦怠嗜卧,面色黯黑,胁下肿块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女子行经腹痛,经水色暗有块,唇舌紫暗边有瘀斑,苔腻,脉沉细或细涩。 4.寒湿内停证:黄疸较深,色泽晦暗,经月不解,皮肤瘙痒,或右胁不适,或神疲乏力,形寒肢冷,食少脘痞,小便黄而清冷,大便色浅或灰白,舌体胖,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沉缓。 5 .肝肾阴虚证:黄色晦黯,口燥咽干,腹部胀满,肝区隐痛,两目干涩,头晕腰酸,五心烦热,齿鼻衄血,皮肤瘙痒,入夜尤甚,舌红体瘦或有裂纹,少苔,脉濡细或弦细。 6.气阴两虚证:面目肌肤发黄,无光泽,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胃脘隐痛或灼痛,口干咽燥,排便无力或大便秘结,舌淡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脉濡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热重于湿者,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栀子、生大黄、蒲公英、赤芍、郁金、葛根等。湿重于热,温胆汤加减,陈皮、清半夏、茯苓、竹茹、枳实、厚朴、茵陈、甘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