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

-

各码头联络暗号

洪门为了保持其民间秘密的活动方式,各山堂之间的联络一概使用暗号。洪门弟兄如负责联络使命或因事外出,临时需要与外码头洪门组织取得联系,都必须对本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名称,和四大盟兄

恩、承、保、荐四位大哥的姓名,牢牢记住。此外,还必须牢记各种暗号,才能走遍天下,到处取得洪门兄弟招待照顾,帮助办事。关于洪门四柱名称和四大盟兄的姓名,对洪门以外的人必须绝对保密,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子儿女,这是洪门的绝密暗号。它主要用于在洪门各山堂之间的联络问答。

洪门各山堂为了彼此联系,在某些城镇或地区设立码头,内部称为“方首”(一方之首的意思)。在清代,洪门山堂在某地区设立码头“方首”,必须通报全国洪门各山堂,以便联系。清末,没有全国性统一的洪门组织,联系面不大,大致一省的洪n组织相互有联系,能够互通“方首”地址,大都以茶馆酒店为联络地点,各山堂接洽工作,联系事宜,一般不用书面联系,唯恐泄密,大都仍用暗号联络。码头“方首”

之间的联络,一般成员不堪胜任,必须由高层级别考如“红旗老五”主持或由“执法老五”代行,他们必须非常熟悉洪门的规章制度,以及各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特殊名称和各山堂的山主、坐堂大爷的姓名,以便盘问前来联系的洪门弟兄。

在外码头使用暗号联络的洪门弟兄,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组织派遣,负有使命者,组织会告诉他要联系的外码头“方首”的联络地点,以至茶馆酒店的名称字号,前往联络者易于寻找。其二,无组织交代任务的过路洪门弟兄,一旦遇到困难或缺乏路费时,因不知该地“方首”所在地点,只得到处找茶馆酒店,摆出暗号寻找。

凡是洪门弟兄到外码头联系“方首”者,进茶馆酒店时,必须以右脚向前跨门槛。如该店有当地洪门的红旗老五,必然留心来客进门时先迈哪只脚。来客坐下将两手分开扑在桌边,髙声喊请堂倌泡茶!”即使在酒店也称“泡茶”。堂倌问先生要什么茶?”来客回答广要红茶!”(红与洪谐音),“红茶”也属于暗语。如茶馆中有当地“方首”派的红旗老五,必须以盖碗茶杯送茶来(茶叶并不一定是红茶),同时拿一双筷子给来客,来客将筷子放在茶碗左首桌上,同时将茶碗盖子仰放在筷子左首。堂倌问先生要吃什么?”来客应答我要吃粮。”堂倌又问“先生从哪里来?”来客答从山里来”(由山堂来之意)。堂倌又问先生到哪里去?”来客答从

水路回家。”(意思是从山堂水香访自家人)。此时堂倌如果是当地“方首”派来的红旗老五(有的是执法老五代理),便称呼您哥子府上哪里?”答家住堂头乡(香)下”,(到此来客已暗言完了山、堂、水、香四个字)。堂倌又问:“您哥子尊姓大名?昆仲几人?”答兄弟姓某名某,弟兄八人,我是长房老几,或二房老几(八人暗示洪门内外八堂,长房指内八堂,二房指外八堂,老几指担任的职位)。现在民间常说的“你算老几?”来源于帮会黑话。

此时,红旗老五从来客的动作暗号和暗语中,已初步认定来者是洪门弟兄,点心或酒菜尚不送上来,再向来客说您哥如要解手,便所,我可领您去”。(便所暗示可以方便谈话的地方)。来客随即跟随堂倌去“便所'凡“方首”设立的茶馆、酒店,都预备一个便于秘密谈话的空房间。

红旗老五(即堂倌)将来客领入密室内低声问你宝山的四柱?老寨主尊姓大名?”回答是山、堂、水、香的名称和山主姓名。老五如认为四柱和山主姓名对上了“布票”(凭证),便约定晚间几时请到某处找兄弟细谈。到此,双方握手,认定为“自家人”,并请来客入座,招待吃喝。如在茶馆,由客人要点心多少,如数送上。如在酒店,由堂倌送上二菜一汤,酒一壶,饭随量。吃罢,来客说请结帐!”堂倌(红旗老五)说一声记帐了!”来客不能说谢谢!”,这又是暗号。来客晚间遵守约定时间,去访红旗老五,细谈来此任务。如

欲见“方首”、“舵把子”等大哥接洽公务,均由红旗老五领见。如因山堂公事来访,不论住多少天,本“方首”都必须招待吃、住等,临走时还要送路费。如属于私人过路者,本“方首”招待食宿三天,临走时所送的路费,可到达下一有“方首”的码头。超过三天,送过路费,不再招待。

各种暗号

1.行礼——为了与洪门自家人联络,行礼时,左右双手,各以拇指直伸,食指(即第二指)弯曲,其余三指直伸,表示“三杷半香”。

然后双手以直伸三指尖,稍向上附贴胸前,行鞠躬礼。如对面为自己人,即作同样回答。

2.倒茶——向人倒茶,如接茶人以右手的拇指置茶杯边,食指置茶杯底向倒茶人相迎如图一;而以左手成“三把半香”形如图二;直伸三指尖附茶杯或向下附于右手,由拇指上面起,沿手臂至肩膀之间的任何一部位,接茶人必须以自己在洪门的地位放置如图三。这样,倒茶人一看便知道接茶人为“自家人”,同时根据接茶人左手“三把半香”附于右手的位置,便知其在洪门组织中的职位。

倒茶者在倒茶后,必须将茶壶嘴向自己怀面旋转。如果壶嘴对着对方,就意味着双方敌对。

3.取物——如有人以物三件请客人取时,客人如果是洪门成员,就必须取中间的一件,谓之“忠臣”(中与忠谐音相同)。

4.三法连演——“三法”为“天地人”的含意。以左右双手各成“三把半香”形状,各以其余直伸的三指尖向内按附胸以表示“天”,此乃第一法;将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及中指直伸,其余二指屈曲,左手和右手同样,按附胸前,以表示“地”,此乃第二法;以右手的拇指与小指直伸,余三指屈曲,成表示数码“六”的形式,左手和右手同样,按附胸前,以表示“人”,此为第三法。如此三法连演,以表示“三合会”的继承者即洪门成员。

5.告急——遇有紧急情况发生,需和洪门组织联络时,如在夏季,带白纸扇,当场以白纸扇慢摇三、四次,为召集近旁的同人;若扇过头顶轻摇三次,即暗示同人与外人斗争。

6.停止斗争——同人与外人斗争,在场者以手掌向外人,手背向同人,即表示需要停止斗争。

7.嗾使斗争——双方斗争时,见对方不肯让步,在场者以两手攀向外,连呼“勿要再打了”,佯为劝解,实则味使斗争。如发觉对方为自己人,而与其斗争者尚不知道,则将两手掌向内,连呼“勿要打'即为当场劝解。这种手掌向外或向内,称为“阴阳法”。

8.求援——斗争时,如自知力量不敌,向自己人求援,即以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及中指直伸,余二指屈曲,手臂伸直向前,又以左手同样手式置于右手的胲骨(即手腕与臂弯之间)为求援的表示,称为“三角法”。

9.求援又一法——如以右手的四指屈附于手掌,拇指附于四指外,成为拳形,置于头上,此为求援第一法;以右手掌向外伸直,左手成“三把半香”形,所直伸的三指尖,向内附于胸前,此为求援第二法。

10.路中探询——行路途中,遇到别人向自己探询,则问:“你是瞎子吗?”如答称:“我不是瞎子”,继称我的眼睛比你大”,即知是“自家人”。

11.手语——洪门在有些场合,不便使用语言进行联络,则完全使用手语,即以手指动作代替语言,这就与哑巴之间以手式交谈类似,如下图:

茶碗阵

洪门的茶碗阵也是暗号的一种形式,由于洪门这一民间秘密结社,常以茶馆为联络地点,茶碗阵作为联络信号是比较方便的。茶碗阵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用于鉴别对方是否洪门“自家人”;其次是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向同人求援;第三是用于山堂之间的斗法或个人之间的斗法。

茶碗阵多达数十种以至百种以上的变化。在此仅举数例。

1.单鞭阵(求援助)

布阵——以茶满杯,将壶嘴对杯。

破阵一如能援助,即饮杯中的茶,如不能援助,即倒去杯中的茶,再倒人饮之。

2.忠义阵{连别对方是否“自家人”)布阵——不用茶壶,

仅以满茶三杯,平列

或分次直列、斜列:,但三杯要等距离在一直线

Jl0

破阵——取中间一杯饮之。中与“忠”谐音,表示奉行“忠义”。

3.斗争阵

布阵——以茶壶嘴,对平列三满杯,表示要与对方斗争。破阵——如不应请,即取当中一杯饮之;如应请,即取三杯饮之。

4.反清阵

布阵——以左、右分置四空杯,中间置一满杯。

破阵——任取一空杯,倒茶饮之。

5.ft明阵

布阵——以四满杯,分置于四角,当中置

一空杯。

破阵——取当中的空杯倒茶饮之。

6.桃园阵

布阵——以三满杯列为“品”字形。

破阵——任取一杯饮之。

7.五虎将军阵

布阵——以壶嘴对平列的五满杯。

破阵——将五杯依次倒人壶中,再将中间一杯倒人茶饮之。

8.梁山阵

布阵——以上横列三满杯,中横列五满杯,下横列二满杯,再下分“八”宇式,左右各列八满杯。

破阵——任一边取一杯饮之。口中颂

诗:

“头顶梁山忠义本,才取木杨是豪强。三八廿一分得清,可算海湖一能人。脚踏瓦岗充英雄,仁义大哥振威风。”

这首诗虽不合韵律,语句粗俗,谈不到文学艺术价值,但对照茶碗阵的摆法,却含蓄了一些洪门暗语。

这一茶碗阵的摆法,上面比作梁山,洪门以梁山忠义精神为榜样;全阵样式比拟为木杨城,洪门常以木斗比拟作木杨城,梁山阵类似木斗状;上面八满杯,下面左右各分为八满杯,共有二十四满杯,但洪门的“洪”字拆开来却是:“三、八、廿、一,所以不称三八二十四,而称三八廿一。

洪帮

9.梅花阵

布阵——五满怀与壶嘴相对

破阵-中心一杯不可饮,前面的可顺

手饮一杯。

颂诗梅花吐蕊在梦中,五虎大将合英雄。三姓桃园来结义,又收常山赵子龙。”另有诗云十月梅花开,四方兄弟来。复明从此曰,请主坐龙台。”

10.绝清剑阵

布阵》—一九满杯摆成桃李剑阵

破阵——将剑柄一杯倒入茶壶,再斟入茶,方可饮。口中颂诗联盟兄弟本姓洪,四海和圆共一宗。若有奸心无义子,动开宝剑实难容。”

洪门在各地区、各派别,茶碗阵的摆法大为不同。例如:广西东兰州天地会成员姚大羔所藏《会簿》中有关茶碗阵的摆法及破阵法,就是另一种类型。如其中的“桃园阵

此三杯,将中杯移上,吟诗二句桃园结义三兄弟,刘备关张共条心。”此三杯茶,中间杯可饮。即说黑龙过渡收了己(几)万人”。将头尾两杯倒在中杯,可饮。

此三杯茶,将上杯移下平坐,将移杯先饮,亦是桃园之茶。姚大羔所藏《会簿》中记载了数十例茶碗阵及多种手式暗号,与别处资料记载有差别。其他文献资料及传说材料中也各有差别,反映出洪门会事实上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暗号、茶碗阵之类。这些都反映了社会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洪门囿于地理上阻碍,组织上较分散,未能打破地区界限形成统一的联络信号。

路途暗号

洪门会为了秘密活动的需要,处处以暗

语暗号与同人联络,为了鉴别行路人中的会内、会外人员,常在路上画图或摆石子作暗号。路途上常用的暗号如下:

1.盘蛇阵

出门到外码头行路时见路中间画着一条蛇(如图):会内同人一看便知这是当地“方首”派人布置的,或是过路弟兄为取得与同人联络布置的盘蛇阵。如要破阵,则以脚底(鞋底)抹去蛇头。同时唱诗歌一首曰天高地厚访相侔,太子皆因未出头。今日义兄来劫驾,恃强欺弱有天收。”

2.圆围阵

洪门弟兄如果在外码头行路时,见到路上画一大圆圈(如图):这是洪门弟兄布下的圆圈阵。会内同人如要破阵,即向前跨入三步,并口中唱诗歌姑嫂相逢在路中,乃是玉莲郭秀英。三汊河旁尽忠死,缘门恭奉为三英。”

3.五石挡路阵

洪门成员在外码头行路,如果发现路上整齐横列着五块石头(如图一):

这是当地洪门的五石挡路阵。来客如要破阵,应当以脚将石头踢开二块排列在后(如图二),同时,口颂诗歌五员大将平天下,同心一片保国家。万人同往金兰路,誓灭胡人归大化。”

当地“方首”所派遣的弟兄如看到有人破阵并听到诗歌,必然前来搭话。

4.三石挡路阵

洪门弟兄在外行路,如见到路上三块石头并列横排(如图):

这是洪门布置的三石挡路阵。同人如要破阵,则以脚将边上一块石头移向前方(如图):同时口唱诗歌三条大路通京城,孔明操练百万兵。桃园结义三兄弟,同心协力破曹营。”

也可颂洪门“划船诗”:“桃花开放万里香’久闻阁下是英良。天下英雄红花会,自己莫把自己伤。”

或颂“行船诗太公八十识天文,共成其事释迦尊。三三两两会一句,三八二一共

占,,

~TTno

以上可见,洪门的路途暗号,是一种较原始的、简便的联络方式,其诗歌内容,有的结合洪门五祖、三英,有的结合桃园三结义,有的结合洪门的红花亭聚会,也有的联系到“封神榜”中的姜子牙和佛教的释迦牟尼,并含蓄了“洪”字拆字的“三八廿一”。反映出洪门的“文化”来源是既杂又乱的。

民国以来,洪门上述各种暗号,大都在商品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的地区或偏僻的乡镇使用,随着都市的发展,商业贸易的发达,洪门的手式和某些暗号大都不用了,熟人见面时,以举手为礼。洪门手式以及其他暗号的逐步废除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帮会组织已“合法化”,或“半合法化”,洪门的秘密活动方式逐步淡化了。

盘“梁山“与盘“海底”

旧时代,洪门成员在江湖上活动时,为了摸清对方的底细,除了隐语、暗号之外,进一步就是各种问答,其问答的内容多种多样,但往往离不开盘问“梁山”与盘问“海底”。洪门以梁山聚义的义气作为“根本”,又以“海底”作为渊源。其实“海底”从洪门传说来看,是指郑成功创立洪门的《金台山实录》等秘密章程,而从研究洪门史的学术观点来说,“海底”的含意主要在于深奥莫测,或称为深奥难测。盘“梁山”与盘“海底”的几种形式简介如

下:

1.清袍袱问答

以下每一问句都有“请问阁下”四字,在此从略。

问:有站无站?

答:有站。

问:站东站西?

答:站西(西北老人堂口)。

问:水旱二字站哪个字?

答:站水字(因当初关帝水擒庞德)。

问:站文站武?

答:站武。

问:玄斗二字站哪个字?

答:站玄字。

问:金木水火土五字站哪个字?

答:站金字。

问:威、德、福、自、萱、松、伯、一、枝、梅(有的不是梅字改为喜字)十个字站哪个?

答?.站威字。

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站哪个?

答:站(按照自己步位)某字。

问:有爱无爱?

答:承蒙你老哥的雅爱。

2.三请教问答

问:尊姓?(一请教)。答:(自己的姓)。问:尊姓?(再请教)。答:(拜兄的姓)。问:尊姓?(三请教)。答:姓“洪”(此为洪家的姓)。

问:为何一人有三姓?

答:父母所生一姓;随身拜兄一姓;咱们洪家一姓。所以兄弟一人三姓。

3.梁山根本问答

问:梁山寨上好威风,千军万马逞英雄。宋江仁义高天下,才得招安成大功。请问你老哥从哪里来?

答:我兄弟从梁山而来。

问:是水道而来,还是旱道而来?

答:水旱两道而来。

问:水道见了多少滩?旱道见了多少山?答:波浪滔滔不见

滩,雾气腾腾不见山。问:你老哥往哪里而去?

答:往梁山而去。

问:你老哥往梁山去做什么?

答:去看我的仁义拜兄。

问:梁山有多高?周围有几里?穿城又有几里?

答:梁山有三百六十丈高,周围八百里,穿城四百里。……(问答内容过于繁琐,在此从略)。

但是,洪门文献资料中,各种版本的问答形式和内容各有差别,例如另一种问答形式:

请问阁下梁山有多高?多长?几关?几卡?几酒店?有何

景致?

答:好说,梁山有三百六十丈髙,周围八百里长,四关、四卡、四酒店,均卖一种酒。上有宛子城一座,内设五堂:一曰仁义堂,二曰忠义堂,三曰信义堂,四曰恭义堂,五曰天王堂。前有金沙滩,后有鸭嘴湖,左有梭罗树,右有荷花池;梭罗树内有光棍,荷花池内有三教九流,菱子、莲子、九节子,统归宋大哥辖管。

算梁山问:

猛然想起梁山事,当初一时记不淸,梁山可有多少重?不知宽阔在其中,请问梁山几多房?多少禁律多少款?多少条例在香堂?何人栽竹桥上走?何人台下逞英雄?金炉烧的什么香?多少香炉左右排?何人赐剑扶明主?何人宝剑刀下

亡?箅得淸来真光棍,一字镨误也不成。

回答:

手持算盘算梁山,算清梁山把账还,梁山重有二斤十三两五钱四分,九厘八奄不差分,三百三十六丈高,七百二十里路宽,西洞三十六条,东西牌坊七十二款堂,单人桥上我走过,观音栽竹桥边藏,左栽杨柳右栽竹,关公栽的仁义树,结交好友扶洪英,紫金台前逞威风,左边金炉烧沉香,右边银炉烧松香,三十六根来供奉,七十二根左右傍,王母赐你一支剑,除奸削堂血淋淋,无仁无义无明主,奸党之人刀下亡,我算梁山已完了,免得仁兄扯皮绊。

4.盘问“海底”

请问:金山银山,你老哥打坐哪座宝山?

答:好说,金山银山是你老哥的宝山,鄙

草山是〇〇山。

请问:金堂银堂,你老哥是哪座名堂?

答:好说,金堂银堂是你老哥的名堂,鄙草堂是〇〇堂。

请问:金香银香,你老哥烧的哪炷宝香?

答:好说,金香银香是你老哥烧的宝香,鄙草香是o〇香。

请问:金水银水,你老哥吃的是哪座宝

水?

答:好说,金水银水是你老哥的宝水,愚下吃的〇〇水。

请问:梁山上置有三十六把金交椅,七十二条银板発,你老

哥身坐哪一把金交椅,足踏哪一条银板発?

答:好说,愚下外十派虚站〇字,内八步虚站〇字,……(略)。

5.五阴六阳问答

问:何谓五明和六阳?

答:原来三纲和五常,分开五阴并六阳,地为阴来天为阳,月为阴来日为阳,母为阴来父为阳,太阳照出星斗光,瓦岗阴来梁山阳,鸡爪山只半个阳,坤为阴来乾为阳,乾坤八卦定纲常,群臣父子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五常,君为臣纲国富强,父为子纲振家邦,夫为妻纲乐安康。

这一“五阴六阳问答”中,最明确地反映出封建主义的纲常礼教,封建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对洪门有严重的影响。

6.三根半光棍条和三根半光榷问答

(1)三根半光棍条

第一光棍本姓孙,他保唐僧去取经,筋斗十万八千里,十二金仙谁不闻;第二光棍本姓李,他去北海把澡洗,手拿一个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如飞;第三光棍本姓赵,打尽天下逞英豪,走关东来闯关西,后来陈桥加黄袍;半个光棍本姓洪,五湖四海访宾朋,三山五岳都走到,二八一一共一宗。

从上述“三根半光棍条”中,可看出,洪门本是民间下层社会的秘密结社,文化水平低,提不出高深的文化思想见解,在它的文化思想中,大量吸收了民间文学和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洪门会将古典小说、民间文学及历史上的传奇色彩的人

物和故事,七拼八凑,加以歌颂。就在这“三根半光棍条”中,被歌颂的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封神榜》中的哪吒,宋代幵国皇帝赵匡胤,洪门传说中的始祖洪英。将孙悟空、哪吒、赵匡胤称为三光棍,而洪门始祖倒只称为“半个光棍”。其逻辑有时相当混乱。

(2)三根半光棍问答问:请问阁下棍有几根?

答:天下有三根半。秤杆算一根,能知轻重;赶面棍箅二根,能知厚薄;笛子算三根,能通七窍;骡子后楸算半根,根本稳当。

问?.你阁下玩的是棍,讲的是棍,你头上剃的那样光,辫子五股混成三股,眉毛为何一粗一细,眼睛为何一大一小,鼻子为何一个窟窿出气,一个不出气,耳朵为何一个向前一个向后,这有何道理?

答:愚下玩的不成光,讲的不成棍。辫子五股混三股,昔日火烧少林寺,五股烧掉二股,余下三股,留与桃园三结义;眉毛一粗一细,咱们弟兄粗中有细;眼睛一大一小,咱们弟兄有大有小;鼻子一个出气,咱们弟兄一个彝孔出气;耳朵一个在前一个向后,是招财童子,扭转乾坤。

这里的“三根半光棍问答”竟然与前面的“三根半光棍条”,没有任何联系。除了辫子三股“留与桃园三结义”之外,其余的问答更是杂乱无章。

7.盘底问答

问:请问阁下在何处发烛,在哪座名山得道,拜兄头上何人?答:兄弟在昆仑山发烛,罗浮山得道,洪始祖相传,老拜兄二人。

问:何谓插柳上山,上山插柳?

答:步步超群,是插柳上山;一步登天,连升三级,是上山插梆。

问:何谓“指日”与“红日”?

答指日”是东升之日;“红日”是西坠之日,又日出为东,日落为西。

8.木阳(杨)城问答问:哪里而来?

答:木阳城而来。

问t你可知木阳城何人所造?

答:洪祖所造。

问:你可知洪祖死在何处?埋在何方?答:我兄弟闻听老大哥言道:死在郸成县,埋在卧龙岗。尹木山,乾山巽向。问:你在洪祖坟前见过什么景致?

答:只见一块碑。碑上有九个大字。……“仁义过天,昔日安天下”九个大字。

问:你可知木阳城有多高,有多少垛口?

答:......三十六大操口,七十二小操口。

问:木阳城什么为大?

答:洪祖为大。

问:什么为多?

答:粮草为多。

问:什么为轻?

答:五色花娀为轻。

问:什么为重?

答:盾牌棍为重。

问:什么为长?

答:义气为长。

问:你在那里做什么?

答:兄弟闻听老大哥开山立堂,登台点将,在木阳城扯旗挂帅,三山五岳哥子,三教九流文士,五湖四海高人,海角天涯的能人,龙华大会群仙,我兄弟特在哥子处站班。

洪门各文献资料中,对于“木阳城”的解释是混乱的。有的是“阳”字也有的是“杨”字。又“木斗”插有旗帜,“用以参拜唐太宗李世民,此为宗教的仪式,以使后人知清朝必亡,但须洪门的同人努力。”

“木斗”(即“木杨城”所插旗帜,除中间为“三军司命”旗外,两边各插五旗,代表“前五祖”与“后五祖”,又五旗,代表“中五祖”。

上述对“木阳城”的解释,虽然与取自《金不换》的“问答”内容、角度不同,但至少并不矛盾。然而,在有的史籍中的说法却与上述解释大有矛盾。如《汉留全史》中说广木阳城

意义,木厉东,阳者当阳也,即言东虏当阳,吾汉旗应群起而打倒之也。攻打木阳城,为洪门最重要典礼。”

这里明确指出木阳城为敌方的城,洪门史赣中有多处提到“攻打木杨城”,而又有多处标榜保卫木杨城。保卫木杨城诗歌为木杨城内有三重,花红宝珠在其中。干戈垒垒扶明主,大淸世绝尽归洪。”又如:“唐王始立木杨城,云龙重修显威名,灭淸四海皆宁静,尽把胡人一扫平。”又如木杨城内八营兵,当天结拜为朝廷。君须有义存君正,四海九洲尽归明。”这都是歌颂木杨城的。

以上洪门的盘梁山与盘海底,都属于盘问的形式,盘问的内容和形式随场合不同而不同,几乎任何场合都有盘问的问答内容。特别深人细致的盘问或故意找麻烦的盘问,称为“皮绊问答”。这些复杂、繁琐的盘问,是洪门在江湖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反映出洪门思想文化的一些特点。这种问答的目的,主要在于辨别对方是否会内弟兄,防止奸细冒充洪门会员,但并非仅仅为了这个目的,而是要通过这些问答,对洪门会员进行纪律教育、精神教育和道德信念的灌输。它在文化水平低的会员群众中,能够起到精神约束和加强洪门内聚力的作用。

江湖交结

洪门人员在江湖上联络同党、交结洪门弟兄,除了上述办法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交结诗,择其主要者列述如下:

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情景课堂设计 安徽朱轶材 如果同学去少林寺游览,一定会看到“三 教合一碑”,又称“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也 肯定能看到印有此图案的各种纪念品。我们看 见的这幅图是朱元璋九世孙自称“三教中人”的 明朝乐律学家、历算家朱载堉(1536—1611)根据 少林寺“三教合一碑”所画。此图为何能体现 三教合一的主旨呢? 我们先来仔细的观察一下:三人共一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从正面看,长者秃顶、须髯,是佛祖类人物,代表释家。若稍换角度,以鼻梁为限,遮住画像右面,则左面就是头挽高髻的老子侧面像,代表道教(家);遮住左面,右面则是头戴儒巾的孔子侧面像,代表儒教(家)。三教圣人的区分仅以简单的“头饰物”(准确地说,佛教人物并无“头饰物”),而其余部分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准确表达了三教一体(源)的深刻含义。三教共存一图,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生动表现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主题。 再看原碑下的赞词:“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 1、从赞词中看我们常说的三教九流是什么意思? 2、三教是如何合一的呢?三教中儒教是宗教吗?

3、你是如何理解三教合一的? 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学习今天的课程第一节。 【答案提示】 1、三教:儒释道;九流:农、墨、名、法、纵横、小说、阴阳、医、杂。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到唐朝统治者就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遵道、礼佛、崇儒。“儒教”的“教”并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3、理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信仰并存、兼容并包、互相吸收、和谐相处,从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有其他表达方式。 【简析】 三教合一,课文主要简述了形成过程,学生很难深刻领会,加之内容较枯燥,更需要增添新的情景资料。本情景从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旅游少林寺引入,既展示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需要细细观察领悟的三教合一图,又有较为生动容易理解并蕴含传统文化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辞,这样的情景教学,一定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感悟更多。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 谚云:“江湖话走遍天下,黑咕语寸步难行。”可见江湖语是流行于全国各地三教九流、各行各业,覆盖面极广的一种通用隐语,是中国汉语中的社会方言。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群体性和隐秘性。除了江湖中人和少数专家、学者之外,一般人是难以通晓的,行家称之为“春点”或“切口”。 江湖上讲究八大门,即金、皮、彩、挂、平、团、调、柳。“金”指算命看相的;“皮”指行医卖药的;“彩”指耍魔术变戏法的;“挂”指习武练拳的(故称“挂子行”);“平”指说评书相声的;“团”指乞丐、卖唱的;“调”指搭棚子吹、拉、弹、唱的;“柳”指唱传统戏的。在八大门中,“挂子行”位列第四。虽然地位较低,然而江湖语却多出自社会贤达及文化名人之手,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由于历史的原因,江湖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而且在冷兵器的特殊年代,对于武林人士的思想沟通、技艺交流、走镖护院,甚至对于发展一方经济均发挥过特殊的作用。老一代武林前辈对江湖春点极其珍视,不肯轻传。谚云:“能送十吊钱,不教一趟拳;能送一锭金,不吐半句春。”话是拦路虎,有时候话比拳还重要。 譬如说,你是看家护院的,晚上看到房顶上有个人,那人说:“好美一池水。”如果你答不上来,近期必然出事;如果你懂得这是一句试探软硬的话(江湖上称院子叫做“池子”,“好美一池水”意为这个院子里有不少钱财,可以来抢),只要正确应对就可以避免一场灾难。正确的回答是,贼说:“好美一池水。”你应回答:“水里没有鱼(意即这个院子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让你拿)。”贼又说:“水里鱼不少(意为院子里钱财不少,我有足够的能力在这里抢很多东西)。”你又答:“鱼身上有刺(意为即使有多余的钱财,因为我有高超的武功,有我在这里看护,你是拿不上的)。”这样,贼人一听就“扯活了”(意为跑了)。 □对武林中人的称谓 练拳的称为“挂子行”,细分为: 支挂子——懂点武术,胆子大、敢护院的人;

事业编考试文学常识3 三教九流十家

三教九流十家 一、三教九流十家 1.三教:儒、道、佛。 2.九流: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出自汉代刘向、刘歆编撰的《七略·诸子略》。 3.十家: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之所以以“流”来形容,实际上是以社会形式比喻为水。无论是山河变换,还是水脉分流,水却一直遵守自然规律的同时,依然展现自己的意志思想。而小说家,却往往要以迎合读者为首。 二、佛教 1.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佛教则有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大乘佛教)、藏传佛教三大派系。 2.创始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三、儒教 1.孔子:名丘,字仲尼,至圣,《春秋》,兴办私学(杏坛讲学)。学生三千,居于七十二圣贤之首的是颜回。 (1)儒家四配:颜回、曾子、孔伋、孟子。 (2)核心观点:仁、礼。

(3)《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4)《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教育公平思想) (5)《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 (7)《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乐) (8)《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 (9)《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韦编三绝) 2.孟子:亚圣,孟子善辩。 (1)《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仁政) (2)《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仁义) (3)《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者爱人) (4)《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性善论) (5)《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民本,民贵君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6)《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知性知天) (7)《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

三教九流大观 洪帮 洪门暗号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 - 各码头联络暗号 洪门为了保持其民间秘密的活动方式,各山堂之间的联络一概使用暗号。洪门弟兄如负责联络使命或因事外出,临时需要与外码头洪门组织取得联系,都必须对本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名称,和四大盟兄 恩、承、保、荐四位大哥的姓名,牢牢记住。此外,还必须牢记各种暗号,才能走遍天下,到处取得洪门兄弟招待照顾,帮助办事。关于洪门四柱名称和四大盟兄的姓名,对洪门以外的人必须绝对保密,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子儿女,这是洪门的绝密暗号。它主要用于在洪门各山堂之间的联络问答。 洪门各山堂为了彼此联系,在某些城镇或地区设立码头,内部称为“方首”(一方之首的意思)。在清代,洪门山堂在某

地区设立码头“方首”,必须通报全国洪门各山堂,以便联系。清末,没有全国性统一的洪门组织,联系面不大,大致一 省的洪n组织相互有联系,能够互通“方首”地址,大都以茶馆酒店为联络地点,各山堂接洽工作,联系事宜,一般不 用书面联系,唯恐泄密,大都仍用暗号联络。码头“方首”之间的联络,一般成员不堪胜任,必须由高层级别考如“红旗老五”主持或由“执法老五”代行,他们必须非常熟悉洪门的 规章制度,以及各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 特殊名称和各山堂的山主、坐堂大爷的姓名,以便盘问前 来联系的洪门弟兄。 在外码头使用暗号联络的洪门弟兄,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组织派遣,负有使命者,组织会告诉他要联系的外码头“方首”的联络地点,以至茶馆酒店的名称字号,前往联络者易于寻找。其二,无组织交代任务的过路洪门弟兄,一旦遇到困难或缺乏路费时,因不知该地“方首”所在地点,只得到处找茶馆酒店,摆出暗号寻找。 凡是洪门弟兄到外码头联系“方首”者,进茶馆酒店时,必须以右脚向前跨门槛。如该店有当地洪门的红旗老五,必然 留心来客进门时先迈哪只脚。来客坐下将两手分开扑在桌边,髙声喊请堂倌泡茶! ”即使在酒店也称“泡茶”。堂倌问先

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文

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文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谘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於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 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白话解 『佛教见性』佛陀教育宗旨在于恢复自性圆满智慧德能,回归本觉本善。 『道教保命』道家教育宗旨在于保健、养生,使人长寿之法。 『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儒家教育阐明伦常大道的内涵。说明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应行的正道。 『农流务本』农流强调恪尽己分,以农为本。 『墨流备世』墨家提倡兼爱世人。 『名流责实』名流主张辨别名实同异,强调名副其实。 『法流辅制』法家提倡以严刑峻法、法律规章来辅助国家制度。 『纵横应对』纵横家以雄才辩论、华美辞令游说领导人,纵横国际。犹如现在的外交家。 『小说咨询』小说家收集各类奇闻佚事、街说访谈,自成一派,推行社会教化。 『阴阳顺天』阴阳家重视观察星象,教人随顺气候节令变化以成事。 『医流原人』医流以医术帮助恢复人体原有的功能,保持健康。 『杂流兼通.述而不作』杂家者,对上述各种学派都了解,仅述说他人学说而不自我创作。 『博者难精.精者未博』凡是广泛涉猎者,就很难做到门门专精。专精一门者,就难免不能做到广博众览,知识渊博。 『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天地万物,天体如日、月、星;矿物如黄金、美玉;植物如稻黍(shǔ)稷( jì)麦菽(shū)等五谷,乃至我们的心理、身体,身体的皮肤、鼻、口、耳、目等部位,都各有所长,分工合作使整个宇宙保持着规律的运作,共存共荣。这

赞叹三教九流碑

刘延东为啥赞叹三教九流碑(图) 2014年4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少林寺视察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和《三教九流图赞碑》,赞叹不已。前碑位于少林寺院大雄宝殿左侧十余米处,有秦王赐少林主教原文,名驰中外,确实值得称赞。然而《三教九流图赞碑》刻于《小山禅师行实碑》的碑阴,如果没有导游的刻意引导,人们全然不知道它的存在,并不引人瞩目,到底有啥可赞叹的?

混元三教九流图 此碑有个响亮的名称——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主要是图,画面将佛、道、儒三教教主绘为一体,整体看为一人,分开看则为三人,艺术地表达了三教合一这一理念。从正面整体上看,中间一人,光头盘膝而坐,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其双手还持有一画卷,上面绘有九

流图。而单看右侧,一人头载道冠,屈身站立,乃道教教主老子;单看左侧,一人头带儒巾,屈身站立,乃儒教教主孔子。 三教圣像赞 画面上方刻有唐肃宗李亨的“三教圣像赞”: “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岐,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这赞语告诉人们,三教九流最后归结为“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这就是三教合流的思想。 三教合一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魏晋南北朝时,牟子作《理惑论》论儒佛思想之一致,道安以《老子》语解《般若经》,开三教一致的先河。唐宋时,三教合一更成为一个趋势。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但客观上却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正如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所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更有学者称“理学以孔子的伦理思想为核心,摄取了释、道的大量哲学思想、思维形式和修持方法,使三者密切起来,难解难分”。到了明代,三教合一成为了思想界的主流。明宪宗朱见深画了一幅《一团和气图》,此图乍一看是一个笑弥勒,其实绘了三人:中间的是惠远法师,代表佛教;左侧戴道冠的是陆修静,代表道教;右侧饰儒巾者是陶渊明,代表儒家。从这里可看出,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的作者应该是借鉴了这幅《一团和气图》的。

三教

三教 西汉《白虎通·三教》中说:“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之。”汉代儒学家认为夏代崇尚忠,商代崇尚敬,周代崇尚文,他们把夏、商、周三代所崇尚的忠、敬、文这些道德规范与礼仪文饰,总称为“三教”。这是关于“三教最早的说法”。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儒教、道教发生论战。公元573年,北周武帝亲自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辨释三教后”问题,最后作出了“儒教在先,道教次之,佛教在后”的结论。从此后人说三教通常即为儒、释、道。 九流 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 三教九流在民间的说法 三教:佛教、道教、儒教。九流: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儒家创始人孔子 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花子九卖糖 1.何谓三教九流? 解答:一、三教指儒、佛、道三教。见三教条。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见九流条。三教九流指各种学术流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

鸾刺绣。后亦用于指社会上各种行业或各色人物。镜花缘˙第九十九回:细细看去,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一不有。亦作九流三教。资料来源:教育部国语辞典 二、“三教九流”是人们经常遇到的词语,但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能完整表达出来的却不多。所谓“三教九流”,是指旧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划分的等级。根据相关资料解释,其具体内容为:三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北史·周高祖记》载:周武帝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九流按传统分法又可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进士)八举(举人)九解元。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三、“三教九流”一般都理解为古代职业的名称,并认为这是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教九流”,往往含有贬义。“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见于《汉书·艺文志》。这九个学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教,释教,道教。 谁知道九流是什么?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民间又按社会地位,将“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 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 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 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上九流: 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中九流: 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下九流: 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街九卖糖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民间又按社会地位,将“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1] 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

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 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街九卖 糖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分别指什么? 三教,在汉朝时,汉儒将“夏尚武,殷尚敬,周尚文”成为三教,也有将儒家的施教内容称为三教的。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三教通常是指儒教、道教、佛教。后世的三教,意思基本固定,指儒、释、道。 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五行八作是杭州民间泛指各行各业的传统俗称,源起南宋。 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团行》载: “有名为…团?者,如城西花团、泥路青果团、后市街柑子团,浑水闸鲞团。 又有名为…行?者,如官巷方梳行、销金行、冠子行、城北鱼行、城东蟹行、姜行、菱行、北猪行、候潮门外南猪行、南土北土门菜行、坝子桥鲜鱼行、横河头布行、鸡鹅行。 更有名为…市?者,如炭桥药市、官巷花市、融和市南坊珠子市、修义坊肉市、城北米市。” “其他工役之人,或名为…作分?者,如碾玉作、钻卷作、篦刀作、腰带作、金银打鈒作、裹贴作、铺翠作、裱褙作、装銮作、油作、木作、砖瓦作、泥水作、石作、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 - 各码头联络暗号 洪门为了保持其民间秘密的活动方式,各山堂之间的联络一概使用暗号。洪门弟兄如负责联络使命或因事外出,临时需要与外码头洪门组织取得联系,都必须对本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名称,和四大盟兄 恩、承、保、荐四位大哥的姓名,牢牢记住。此外,还必须牢记各种暗号,才能走遍天下,到处取得洪门兄弟招待照顾,帮助办事。关于洪门四柱名称和四大盟兄的姓名,对洪门以外的人必须绝对保密,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子儿女,这是洪门的绝密暗号。它主要用于在洪门各山堂之间的联络问答。 洪门各山堂为了彼此联系,在某些城镇或地区设立码头,内部称为“方首”(一方之首的意思)。在清代,洪门山堂在某地区设立码头“方首”,必须通报全国洪门各山堂,以便联系。清末,没有全国性统一的洪门组织,联系面不大,大致一省的洪n组织相互有联系,能够互通“方首”地址,大都以茶馆酒店为联络地点,各山堂接洽工作,联系事宜,一般不用书面联系,唯恐泄密,大都仍用暗号联络。码头“方首”之间的联络,一般成员不堪胜任,必须由高层级别考如“红旗老五”主持或由“执法老五”代行,他们必须非常熟悉洪门的规章制度,以及各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

特殊名称和各山堂的山主、坐堂大爷的姓名,以便盘问前来联系的洪门弟兄。 在外码头使用暗号联络的洪门弟兄,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组织派遣,负有使命者,组织会告诉他要联系的外码头“方首”的联络地点,以至茶馆酒店的名称字号,前往联络者易于寻找。其二,无组织交代任务的过路洪门弟兄,一旦遇到困难或缺乏路费时,因不知该地“方首”所在地点,只得到处找茶馆酒店,摆出暗号寻找。凡是洪门弟兄到外码头联系“方首”者,进茶馆酒店时,必须以右脚向前跨门槛。如该店有当地洪门的红旗老五,必然留心来客进门时先迈哪只脚。来客坐下将两手分开扑在桌边,髙声喊请堂倌泡茶! ”即使在酒店也称“泡茶”。堂倌问先生要什么茶”来客回答广要红茶!”(红与洪谐音),“红茶”也属于暗语。如茶馆中有当地“方首”派的红旗老五,必须以盖碗茶杯送茶来(茶叶并不一定是红茶),同时拿一双筷子给来客,来客将筷子放在茶碗左首桌上,同时将茶碗盖子仰放在筷子左首。堂倌问先生要吃什么”来客应答我要吃粮。”堂倌又问“先生从哪里来” 来客答从山里来”(由山堂来之意)。堂倌又问先生到哪里去”来客答从水路回家。”(意思是从山堂水香访自家人)。此时堂倌如果是当地“方首”派来的红旗老五(有的是执法老五代理),便称呼您哥子府上哪里”答家住堂头乡(香)下”,(到此来客已暗言完了山、堂、水、香四个字)。堂倌又问:“您哥子尊姓大名?昆仲几人”答兄弟姓某名某,弟兄八人,我是长房老几,或二房老几(八人暗示洪门内外八堂,长房指内八堂,二房指

三教九流

何为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通常指社会上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以及各种学说的门类。 “三教”指的是:儒家、道教和佛教。 “九流”指的是:儒教、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道、僧。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盗、窃、娼。 又一说法是: 何谓三教九流 “三教”无疑是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对“九流”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说“九流”分三等。上“九流”是:一佛祖,二仙,三圣贤,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庄田。中九流是:一评书,二医,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师),五丹青(画匠),六仕(兵卒),七横(说客),八义(侠客),九打渔。下九流是:一高台(唱戏),二吹(吹鼓手),三马戏,四剃(剃头),五池子(开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脚),八配(配种的)九娼妓。 还有一说法,也将“九流”分三等。上九流:一宰相,二尚书,三督抚,四藩臬,五提督,六镇台,七道台,八知府,九知州。中九流:一医,二金(算命),三飘行(测字),四推(推算立法),五琴棋,六书画,七僧人,八道士,九星相(观星相定吉凶)。下九流:一忘八(开妓院),二龟(纵妻卖淫),三优伶(唱戏),四吹(吹鼓手),五大财(耍大把戏),六小财(耍小把戏),七生(理发匠),八盗,九吹灰(卖鸦片)。“三教九流”把人分为若干等,在旧社会,受压迫者多被视作下九流,命运悲惨。 同课本上三教九流说法不一,书上的是:“三教九流”的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流派。古代指儒教、道教,释教为“三教”;儒、道、墨、法、名、杂、农、阴阳、纵横九家为“九流”。后来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 三教九流 现在人理解为旧时代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一些白话小说中对其有时含有贬义,皆因其不知所以然。 事实上,古代“三教九流”之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流派。 “三教”,据记载起于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和上书令阚泽谈话中所提到的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见于《汉书“艺文志》。这九个学派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儒家:是古代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以孔子学说,影响中国文化最为深远。自汉朝至”五四运动“前,一直在中国文化界及思想界占重要地位。孟子、董仲舒适是着名的代表人物。 道家:以先秦老子”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被称为”道德家“,老子哲学思想,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汉代道教尊奉老子为道教的始祖。 阴阳家: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之说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 法家:战国时主张法治的重要学派。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商鞅、申不害,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名家:是战国时的学派,一名”辩者“,是古代的逻辑学。代表人物公孙龙。 墨家:是战国时的学派,提倡”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节用“、”节葬“等。创始人是墨翟。 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策士中有”合纵派“和”连横派“。代表人物苏秦(主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20)第四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草率.( ) 别扭.( ) 妥.帖( ) 朦胧 ..( )商zhuó() pì如( ) 拖tà( ) léizhui(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 ....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 ...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 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 3.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小亮对小明说: 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A______,则吾未之有得。”②一处是,“B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③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④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只要是A______,就能B____________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1)在横线上补填语句。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句中都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是一个病句,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前不久,第十四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落下帷幕。经过初评和复评,衡水二中多名同学获得奖项,该校也获得全国团体奖和优秀组织奖。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是目前全国级别最高,最具权威性、规范性、影响力的中学生写作赛事。本次比赛中,衡水二中积极组织参赛,广大学生踊跃参加,通过初评、复评层层筛选,该校409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喜获佳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民国小学课本中的一页,由丰子恺插图,叶圣陶配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解读图片中的内容吗?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 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我们不懂或者感觉神秘的“语言”和“文字”,比如符号、图语、咒语、占卜语、人体语、江湖语……但是,当我们了解了它们的起源、构成、作用、表意和内涵以后,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神秘语言并不神秘,我们不仅能懂,而且经常有意无意地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智取威虎山》----谚云:“江湖话走遍天下,黑咕语寸步难行。”可见江湖语是流行于全国各地三教九流、各行各业,覆盖面极广的一种通用隐语,是中国汉语中的社会方言。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群体性和隐秘性。除了江湖中人和少数专家、学者之外,一般人是难以通晓的,行家称之为“春点”或“切口”。 江湖上讲究八大门,即金、皮、彩、挂、平、团、调、柳。“金”指算命看相的;“皮”指行医卖药的;“彩”指耍魔术变戏法的;“挂”指习武练拳的(故称“挂子行”);“平”指说评书相声的;“团”指乞丐、卖唱的;“调”指搭棚子吹、拉、弹、唱的;“柳”指唱传统戏的。 譬如说,你是看家护院的,晚上看到房顶上有个人,那人说:“好美一池水。”如果你答不上来,近期必然出事;如果你懂得这是一句试探软硬的话(江湖上称院子叫做“池子”,“好美一池水”意为这个院子里有不少钱财,可以来抢),只要正确应对就可以避免一场灾难。正确的回答是,贼说:“好美一池水。”你应回答:“水里没有鱼(意即这个院子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让你拿)。”你又答:“鱼身上有刺(意为即使有多余的钱财,因为我有高超的武功,有我在这里看护,你是

拿不上的)。”这样,贼人一听就“扯活了”(意为跑了)。 对武林中人的称谓练拳的称为“挂子行” 细分为: 支挂子——懂点武术,胆子大、敢护院的人; 清挂子——打场卖艺的人; 点挂子——卖艺又卖药的人; 拉挂子——当保镖的人; 戳挂子——设场教徒的人; 暗挂子——专指武德败坏、恃强凌弱、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的人。 对亲属的称谓: 祖父——“东日”; 祖母——“东月”; 父亲——“日宫”; 母亲——“月宫”; 外祖父——“东白”; 外祖母——“重月”; 岳父——“外日”; 岳母——“外月”; 丈夫——“盖老”; 妻子——“底老”,也称为“才”,小老婆叫“偏才”,无妻为“底空”;

《三教文化古今谈》

《三教文化古今谈》 目录 略说三教文化的融合──兼论传统文化与未来(代序)张戬坤 第一章三教合一的遗迹 第二章历代君臣诸家论三教文化 一、君王说 二、儒释道说 1、儒家说

2、佛家说 3、道家说 第三章三教文化的现代论说 一、现代儒释道论说 二、现代学者论说 第四章三教合一的展望 第五章文学艺术中所蕴涵的儒释道

略说三教文化的融合 ──兼论传统文化与未来(代序) 张戬坤 一、三教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回顾 儒、释、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释、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继承、研究、融合、发展儒、释、道的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承前启后。 儒、释、道的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先后宗教化了,由

儒、释、道各自的学说、哲理演变成一种宗教理论,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的儒、释、道三教。我们在谈儒、释、道文化时,必然与儒、释、道三教相联系,由于这种文化的宗教化长达千百年的历史,现今我们谈其文化时,无法从其宗教学说中割裂开来。所以,历史上都习惯地称为三教文化。事实上把任何一种学说和哲理绝对化,把其操作实践形式化,那么这种学说和哲理最终就会宗教化。我们现在讲的宗教含意和古代称的儒、释、道三教并不完全相同。宗教一词来自佛教,佛教中以释迦牟尼所说的内容为教,以其弟子所说的内容为宗。教大于宗,教是主干,宗是教的分派和分枝,合起来就称为宗教。所以,佛教所称的宗教,是指佛教的学说和理论。我们现在用的“宗教”概念来自西方文化的名词,英文中“宗教”一词为“religion”,“religion”的意义远比佛教称谓的宗教内涵广泛得多。“religion”是指相信和崇拜超自然上帝的存在,相信人的灵魂不灭并受上帝的支配。 中国历史上所称的儒、释、道三教和“religion”是不相同的,它主要是指儒、释、道的学说理论体系,名为教,实为家。按“religion”的词意,儒、释、道三家称为宗教是不完全对应的。但以其社会功用来看,把三家称为三教也未尝不可。正如任继愈在论证儒教是宗教时所提出的:“我认为宗教不是一

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 “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释、道三教派。儒教,孔子所创,并非宗教。(但我本人好像又在别的书和课堂里听说那不是孔子所创,只是我们现今意义上的儒家学派是孔子为代表,却是当时儒家的一个支流,甚至是糟粕)只是其教化民众的社会功能与宗教相通。释,即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于东汉时期传如我国,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年深日久,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演变成为中国佛教。道教于东汉时创立,是中国真正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黄老学说为基础,伯采名家之长,融合神仙方术,阴阳五行学说为一体。 在中国长达两千五百多年的书会发展史和思想文化史上,儒、释、道三教地位非常重要。儒是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和基础,而且成为国家管理和人们生活依照的原理、原则和规范,对社会结构、典章制度、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道教和释教都曾在中国历史上得到过统治阶级的官方尊崇,深入中国民众内心,是传统文化多元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杂家、农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在春秋战国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中,各种思想纷纷走上历史舞台交相争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杂家、阴阳家等传统文化思想在辩驳交锋的过程中优势互补,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根基。 后来,“三教九流”逐渐演变为对古代社会阶层和职业的拆分。这时候,“三教九流”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特指封建社会各个阶层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人们把“九流”分为三等: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郎中、巫士、丹青(卖画的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役、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古代职业的形成源远流长,个个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 三教 中国三大传统宗教: 儒(即儒教) 佛(即佛教) 道(即道教) 九流 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可细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却有不一的说法。 上九流 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佛祖、天、皇上、官、阁老、宰相、进、举、解元 佛祖、仙、皇帝、官、斗官、秤、工、商、庄田

旧社会的三教九流和江湖

旧社会的三教九流和江湖语 三教九流和江湖语这一资料,是笔者走访许多老艺人,根据他们口述,汇编而成。现将内容分别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一词的意义曾经是颇为高雅的。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释、道三种教派。 “儒”,是孔子所创,并非宗教,而是汉儒为了提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学说渲染得像宗教一样。因此,就被人看作为宗教了。 “释”,是东汉时传入我国的佛教,是印度释迦牟尼所创立。因而简称为“释”。 “道”,是东汉时期创立的一种宗教,讲究炼丹修道,寻长生不老之法,故称为道。 三国时,三种教派影响很大,因此,人们就把三家相提并论,称为“三教”。 “九流”的说法,是指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墨、道、阴阳、名、法、杂、农、纵横等学术派别。后来,人们把宗教及学术中的各种流派,统而称之为“三教九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便每况愈下。今天通常是作为贬义词,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行业的人。 三教的含义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尚无改变,九流在清朝末年流传下来,有所改动。有上、中、下九流之分。 1、上九流 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帝王、四流官、五流修行、六流善、七僧、八道、九庄田。 2、中九流 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星象、四流棋、五流丹青、六流画、七工、八商、九禽奇。 3、下九流 一流哑行、二流茶房、三流斗秤、四流裁缝、五流吹鼓手、六流剃头匠、七流拉马、八流拉驴、九流当娼。 二、江湖用语 (一)江湖生意,分为四大类,又称四点。所谓四点即金、焊、俐、谈。四点之内,金、焊生意有九金、十八焊之分。 (A)金点(九金): 1、评金:包括奇门遁甲、大六壬、小六壬课。 2、代子金:鬼八卦(即未卜先知)。 3、戗金:包括六爻课、拆字等。 4、紫竹金:包括用草占卜、灸龟占卦、竹棍占卦等。 5、哑金:坐地不语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