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

秦国

秦嬴不详不详

秦侯不详不详

公伯不详不详

秦仲不详不详

秦庄公前821-前776 44

秦襄公前777-前766 12

秦文公前765-前714 51

秦宁公前715-前702 13

秦出公前703-前696 7

秦武公前697-前676 21

秦德公前677-前674 3

秦宣公前675-前662 13

秦成公前663-前660 3

秦穆公前659-前619 40

秦康公前620-前609 11

秦共公前608-前602 6

秦桓公前603-前577 26

秦景公前576-前537 39

秦哀公前536-前501 35

秦惠公前500-前491 9

秦悼公前490-前477 13

秦共公前476-前443 33

秦躁公前442-前429 13

秦怀公前428-前425 3

秦灵公前424-前415 9

秦简公前414-前400 14

秦惠公前399-前387 12

秦出子前386-前385 1

秦献公前384-前362 22

秦孝公前361-前338 23

秦惠文王前337-前311 26

秦悼武王前310-前307 3

秦昭襄王前306-前251 55

秦孝文王前250 1

秦庄襄王前249-前247 2

秦王(嬴政) 前246-前220 26

秦帝系表(公元前221 至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前221-前210 11

秦二世前209-前207 3

子婴前207 8个月

晋国

晋唐叔姬虞1042

晋侯燮姬燮

晋武侯姬宁族

晋成侯姬服人

晋厉侯姬福859

晋靖侯姬宜臼858 841 晋厘侯姬司徒840 823 晋献侯姬籍822 812

晋穆侯姬费王811 785 晋殇叔784 781

晋文侯姬仇780 746

晋昭侯姬伯745 740

晋孝侯姬平739 724

晋鄂侯姬却723 718

晋哀侯姬光717 710

晋小子侯姬小子709 707 晋侯泯姬泯706 689

曲沃桓叔姬成师744 732 曲沃庄伯姬鱓731 716 曲沃武伯姬称715 679 晋武公姬称678 677

晋献公姬诡诸676 651 晋惠公姬夷吾650 637 晋文公姬重耳636 628 晋襄公姬欢627 621

晋灵公姬夷皋620 607 晋成公姬黑臀606 600 晋景公姬据599 581

晋厉公姬寿曼580 573 晋悼公姬周572 558

晋平公姬彪557 532

晋昭公姬夷531 526

晋顷公姬弃疾525 512 晋定公姬午511 475

晋出公姬凿474 452

晋哀公姬骄451 434

晋幽公姬柳433 416

晋烈公姬止415 389

晋孝公姬颀388

晋静公姬俱酒249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为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之战攻打并打败晋国。

前636年,重耳(晋文公)即位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

前628年,晋文公驾崩,其子晋襄公即位

前627年,晋秦肴之战,晋国打败秦国

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其子晋灵公尚幼,国相赵盾掌握政权。

前607年, 晋灵公被杀,其叔晋成公即位

前600年, 晋成公逝世, 其子晋景公即位

前453年, 韩、赵、魏三家灭知氏

前403年, 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前349年, 韩、赵两国杀晋君,晋国灭亡

赵国

赵简子赵鞅42 (前517年――前476年)

赵襄子赵无恤51 (前475年――前425年)

赵桓子赵嘉1 (前424年――前424年)

赵献侯赵浣15 (前423年――前409年)

赵烈侯赵籍9 (前408年――前400年)

赵武侯赵□13 (前399年――前387年)

赵敬侯赵章12 (前386年――前375年)

赵成侯赵种25 (前374年――前350年)

赵肃侯赵语24 (前349年――前326年)

赵武灵王赵雍27 (前325年――前299年)

赵惠文王赵何33 (前298年――前266年)

赵孝成王赵丹21 (前265年――前245年)

赵悼襄王赵偃9 (前244年――前236年)

赵幽缪王赵迁8 (前235年――前228年)

代王嘉赵嘉6 (前227年――前222年)

魏国

-395 丙戌魏武侯元年

-376 乙巳韩、魏、赵分晋

-369 壬子魏惠王元年

-318 癸卯魏襄王元年

-295 丙寅魏昭王元年

-276 乙酉魏安厘王元年

-242 己未魏景闵王元年

-227 甲戌魏王假元年

-225 丙子(秦灭魏)

韩国

韩国君主列表

韩景侯前409年-前395年在位15年

韩烈侯前394年-前372年在位23年

韩哀侯前371年-前369年在位3年

韩共侯前368年-前359年在位10年(懿侯)

韩厘侯前358年-前333年在位25年(昭侯)

韩威侯前332年-前326年在位7年

韩宣王前325年-前312年在位14年(宣惠王)

韩襄王前311年-前296年在位16年(襄哀王)

韩厘王前295年-前273年在位23年

韩桓惠王前272年-前239年前34年

韩废王前238年-前230年在位9年

郑国

国君世袭

郑桓公姬友在位36年前806年-前771年

郑武公姬掘突在位27年前770年-前744年

郑庄公姬寤生在位43年前743年-前701年

郑昭公姬忽在位1年前700年

郑厉公姬突在位4年前700年-前697年

郑昭公姬忽在位2年前696年-前695年(复位)郑子亹姬子亹在位7月前694年

郑子姬婴在位14年前693年-前680年

郑厉公姬突在位7年前679年-前673年(复位)郑文公姬踕在位45年前672年-前628年

郑穆公姬子兰在位22年前627年-前606年

郑灵公姬子夷在位1年前605年

郑襄公姬子坚在位18年前604年-前587年

郑悼公姬沸在位2年前586年-前585年

郑成公姬睔在位14年前584年-前571年

郑厘公姬恽在位5年前570年-前566年

郑简公姬嘉在位36年前565年-前530年

郑定公姬宁在位16年前529年-前514年

郑献公姬趸在位13年前513年-前501年

郑声公姬胜在位38年前500年-前463年

郑哀公姬易在位8年前462年-前455年

郑共公姬丑在位31年前454年-前423年

郑幽公姬已在位1年前423年

郑繻公姬骀在位27年前422年-前396年

郑康公姬乙在位21年前395年-前375年

齐国

君主

姜齐

称号国君姓名在位年份在位年数

齐太公姜尚,字子牙前年—前1000年在位年

齐丁公姜伋(一说姜及)前999年—前年在位年

齐乙公姜得前年—前年在位年

齐癸公姜慈母前年—前年在位年

齐哀公姜不辰(一说姜不臣)前年—前863年在位年齐胡公姜静前862年—前860年在位3年

齐献公姜山前859年—前851年在位9年

齐武公姜寿前850年—前825年在位26年

齐厉公姜无忌前824年—前816年在位9年

齐文公姜赤前815年—前804年在位12年

齐成公姜脱(一说姜说)前803年—前795年在位9年齐前庄公姜购前794年—前731年在位64年

齐厘公姜禄前730年—前698年在位33年

齐襄公姜诸儿前697年—前686年在位12年

齐前废公姜无知(公孙无知)前686年在位2月

齐桓公姜小白前685年—前643年在位43年

齐中废公姜无诡前643年在位3月

齐孝公姜昭前642年—前633年在位10年

齐昭公姜潘前632年—前613年在位20年

齐后废公姜舍前613年在位5月

齐懿公姜商人前612年—前609年在位4年

齐惠公姜元前608年—前599年在位10年

齐顷公姜无野前598年—前582年在位28年

齐灵公姜环前581年—前554年在位6年

齐后庄公姜光前553年—前548年在位6年

齐景公姜杵臼前547年—前490年在位58年

齐晏孺子姜荼前489年在位10月

齐悼公姜阳生前488年—前485年在位4年

齐简公姜壬前484年—前481年在位4年

齐平公姜骜前480年—前456年在位25年齐宣公姜积前455年—前405年在位51年齐康公姜贷前404年—前379年在位26年

田齐

称号国君姓名在位年份在位年数

齐太公田和前404年—前384年在位21年齐废公田剡前383年—前375年在位9年

齐桓公田午前374年—前357年在位18年齐威王田因齐前356年—前320年在位37年齐宣王田辟强前319年—前301年在位19年齐愍王田地前300年—前284年在位17年齐襄王田法章前283年—前265年在位19年齐废王田建前264年—前221年在位44年

燕国

燕惠侯38 (前864年――前827年)

燕厘侯36 (前826年――前791年)

燕顷侯24 (前790年――前767年)

燕哀侯2 (前766年――前765年)

燕郑侯36 (前764年――前729年)

燕穆侯18 (前728年――前711年)

燕宣侯13 (前710年――前698年)

燕桓侯7 (前697年――前691年)

燕庄公33 (前690年――前658年)

燕襄公40 (前657年――前618年)

燕前桓公16 (前617年――前602年)

燕宣公15 (前601年――前587年)

燕昭公13 (前586年――前574年)

燕武公19 (前573年――前555年)

燕前文公6 (前554年――前549年)

燕懿公4 (前548年――前545年)

燕惠公9 (前544年――前536年)

燕悼公7 (前535年――前529年)

燕共公5 (前528年――前524年)

燕平公31 (前523年――前493年)

燕孝公38 (前492年――前455年)

燕成公16 (前454年――前439年)

燕闵公24 (前438年――前415年)

燕简公姬载42 (前414年――前373年)

燕后桓公11 (前372年――前362年)

燕后文公29 (前361年――前333年)

燕易王12 (前332年――前321年)

燕王哙姬哙9 (前320年――前312年)

燕昭王姬职33 (前311年――前279年)

燕惠王7 (前278年――前272年)

燕武成王14 (前271年――前258年)

燕孝王3 (前257年――前255年)

燕王喜姬喜33 (前254年――前222年

楚国

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怀王孙心或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鲁国

姬伯禽前1043年-前998年在位46年

鲁考公姬酋前997年-前994年在位4年

鲁炀公姬熙前993年-前988年在位6年

鲁幽公姬宰前987年-前974年在位14年

鲁魏公姬晞前973年-前924年在位50年

鲁厉公姬擢前923年-前887年在位37年

鲁献公姬具前886年-前855年在位32年

鲁真公姬濞前854年-前826年在位29年

鲁武公姬敖前825年-前816年在位9年

鲁懿公姬戏前815年-前807年在位9年

鲁废公姬伯御前806年-前796年在位11年

鲁孝公姬称前795年-前769年在位27年

鲁惠公姬弗涅前768年-前723年在位46年

鲁隐公姬息姑前722年-前712年在位11年

鲁桓公姬允前711年-前694年在位18年

鲁庄公姬同前693年-前662年在位32年

鲁闵公姬启前661年-前660年在位2年

鲁厘公姬申前659年-前627年在位33年

鲁文公姬兴前626年-前609年在位18年

鲁宣公姬馁前608年-前591年在位18年

鲁成公姬黑肱前590年-前573年在位18年

鲁襄公姬午前572年-前542年在位31年

姬野前542年在位3个月

鲁昭公姬稠前541年-前510年在位32年

鲁定公姬宋前509年-前495年在位15年

鲁哀公姬将前494年-前468年在位27年

鲁悼公姬宁前467年-前437年在位31年

鲁元公姬嘉前436年-前416年在位21年

鲁穆公姬显前415年-前383年在位33年

鲁共公姬奋前382年-前353年在位30年

鲁康公姬屯前352年-前344年在位9年

鲁景公姬匽前343年-前323年在位21年

鲁平公姬叔前322年-前303年在位20年

鲁文公姬贾前302年-前280年在位23年

鲁顷公姬雠前279年-前256年在位24年

注:哀公至顷公在年年数、时间,据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作了修正卫国

諡号姓名领导年代

卫康叔姬封

卫康伯(牟伯)

卫考伯

卫嗣伯

卫疌伯

卫靖伯

卫贞伯

卫顷侯前?年- 前855年(在位12年)

卫厘侯前855年-前813年(在位42年)

卫共伯姬余前813年- 前814年(在位2年)

卫武公姬和前813年-前758年(在位55年)

卫前庄公姬扬前757年-前735年(在位23年)

卫桓公姬完前734年-前719年(在位16年)

卫前废公姬州吁前719年(在位1年)

卫宣公姬晋前718年—前700年(在位19年)

卫惠公姬朔前699年-前697年(在位3年)前686年-前669年(复位,在位18年)卫黔公姬黔牟前696年-前687年(在位10年)

卫懿公姬赤前668年-前661年(在位8年)

卫戴公姬申前660年(在位1年)

卫文公姬毁(父为卫昭伯,姬顽)前659年-前635年(在位25年)

卫成公姬郑前634年-前633年(在位2年)前631年-前600年(复位,在位32年)卫中前废公姬瑕前632年(在位1年)

卫穆公姬遫前599年-前589年(在位11年)

卫定公姬臧前588年-前577年(在位12年)

卫献公姬衎前576年-前559年(在位18年)前546年-前544年(复位,在位3年)卫殇公姬秋前558年-前547年(在位12年)

卫襄公姬恶前543年-前535年(在位9年)

卫灵公姬元前534年-前493年(在位42年)

卫出公(父为卫后庄公,姬蒯聩)姬辄前492年-前481年(在位12年)

前475年-前456年(复位,在位10年)

卫后庄公姬蒯聩前480年-前478年(在位3年)

卫中后废公姬起前477年(在位1年)

卫后废公(袓父为卫襄公,姬恶)姬般师前476年(在位1年)

卫悼公姬黔前455年-前451年(在位5年)

卫敬公姬弗前450年-前432年(在位19年)

卫昭公姬纠前431年-前426年(在位6年)

卫怀公(父为姬适)姬亶前425年-前414年(在位11年)

卫慎公姬颓前413年-前371年(在位42年)

卫声公姬训前370年-前359年(在位11年)

卫成侯姬不逝(姬遫)前358年-前329年(在位29年)

卫平侯前328年-前320年(在位8年)

卫嗣君(卫孝襄侯)前319年-前277年(在位42年)

卫怀君前276年-前245年(在位31年)

卫元君前244年-前219年(在位25年)

卫废君姬角前218年-前209年(在位9年)

约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

勾吴

吴王为姬姓吴氏(摘自《史记》,但不大可信)

01 吴太公姬太伯

02 姬仲雍

03 姬季简

04 姬叔达

05 姬周章(吴公开始称王)

06姬熊遂

07姬柯相

08 姬彊鸠夷

09 姬馀桥疑吾

10 姬柯卢

11 姬周繇

12姬屈羽

13 姬夷吾

14 姬禽处

15 姬转

16 姬颇高

17 姬句卑

18 姬去齐?─前586年

19 姬乘(又名寿梦) 前585年─前561年,25年

20 姬遏(又名诸樊) 前560年─前548年,13年

21 姬馀祭(《左传》作戴吴)前547年─前544年,4年

22 姬馀昧(《左传》作夷末)前543年─前527年,17年

23 吴武王姬州於(又名僚)前526年─前515年,12年

24 姬光(又名阖闾)前514年─前496年,19年

25 姬夫差前495年─前473年,23年

越国

序列称号名字在位时间(备注) 都城

(一)夏朝时期:

01 越侯无余前1888—前(建国) 前1888年定都:秦余望南(绍兴花街)

02 越侯丕诚

03 越侯宗元

04 越侯绍圣

05 越侯毅正

06 越侯子诚

07 越侯娄

(二)商朝时期:

08 越侯俶(衰落) 前1598年迁都:埤中(诸暨店口)

09 越侯枋

10 越侯菪

13 越侯厉

14 越侯皓

15 越侯僮

16 越侯浑淳

17 越侯仲庚

18 越侯太辛

19 越侯咸享

20 越侯寀

21 越侯浤

22 越侯天表

(三)西周时期:

23 越子诃前1046年迁都:大部(诸暨枫桥)

24 越子加祐

25 越子子升

26 越子纲

27 越子汝稷

28 越子洽

29 越子杞

30 越子少连

(四)春秋时期:

31 越子骝前770年迁都:山南(东阳六石)

32 越子逸

33 越子鲤

34 越子必高

35 越侯无壬前621—前591(中兴) 前621年迁都:嶕岘(义乌稠城)

36 越侯无译前591—前565

37 越侯夫谭前565—前538

38 越王允常前538—前497(称王) 前538年迁都:勾嵊(诸暨牌头)

39 越王句践前497—前494.2(战败)

前491.3—前465.11(复国)前490年迁都:平阳(绍兴平水)

前489年迁都:会稽(绍兴越城)

(五)战国时期:

(称霸) 前468年迁都:琅邪(山东诸城)

40 越王鹿郢前465.11—前459

41 越王不寿前459—前449

42 越王朱勾前449—前412

43 越王翳前412—前376.7(被杀)前379年迁都:姑苏(江苏苏州)

44 越王诸咎前376.7—10 ((被杀)

45 越王错枝前376.10—前375(被杀)

46 越王之侯前375—前363(平定)

47 越王无颛前363—前355

48 越王无彊前355—前333(战败)

49 闽越王玉前333—前(南退闽江)

50 瓯越王宰勋前333—前(南退瓯江)

53 闽越王亲

54 瓯越王鸿业

55 闽越王恒

56 瓯越王海宇

57 闽越王朝

58 瓯越王伯历

59 闽越王睦

60 瓯越王安朱

61 闽越王无诸前232—前214(被废) 前232年迁都:东冶(福建福州)

62 瓯越王摇前232—前214(被废) 前232年迁都:大溪(浙江温岭)

(六)西汉时期:

61 闽越王无诸前202.2—前192.2(复国)前202年定都:东冶(福建福州)

63 南海王织前195.3—前178.5(分封)前195年定都:南武(福建武平)

62 瓯越王摇前192.5—前185.9(复国)前192年定都:东瓯(浙江温州)

64 闽越王獏前192.2—前176 前192年迁都: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65 瓯越王昭襄前185.9—前176

66 闽越王前176—前163(被杀)

67 瓯越王建前176—前163

68 闽越王甲前163—前155(被杀)

69 瓯越王贞复前163—前138.7(阵亡)

70 闽越王郢前155—前135.9(被杀) 前155年迁都:东冶(福建福州)

71 瓯越王望前138.7—9(降汉)

72 越繇王丑前135.9—前120(分封)前135年定都:繇(今福建将乐)

73 东越武帝余善前135.9—前110.初(称帝/被杀) 前135年定两都:崇安(武夷山)/东冶(福州)

74 越繇王居股前120—前110.初(降汉)

宋国

戴公34 公元前799 壬寅年

武公/子司空18 公元前765 丙子年

宣公/子力19 公元前747 甲午年

穆公/子和09 公元前728 癸丑年

殇公/子与夷09 公元前719 壬戌年

子冯19 公元前710 辛未年

湣公/子捷10 公元前691 庚寅年

桓公/子御说31 公元前681 庚子年

襄公/子兹父14 公元前650 辛未年

成公/子王臣17 公元前636 乙酉年

昭公/子杵臼09 公元前619 壬寅年

文公/子鲍22 公元前610 辛亥年

共公/子瑕13 公元前588 癸酉年

平公/子成44 公元前675 丙戌年

元公/子佐15 公元前531 庚午年景公/子头曼41 公元前516 乙酉年

春秋战国主要人物

春秋战国主要人物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春秋:齐桓公(小白)、管仲、隰朋、鲍叔牙、易牙、竖刁、郑庄公(寤生)、太叔段、祭足、颍考叔、公子纠、宫之奇、公孙无知、晋文公(重耳)、狐突、狐偃、狐毛、介子推、里克、邳郑、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石碏、石厚、州吁、郑突、郑忽、老子、孔子、孙武、左丘明、伍子胥、范蠡、西施、勾践、阖闾、夫差、文种、专诸、要离、庆忌、吴王僚、伊尹、烛之武、公子光、魏舒、晏婴、庆父 战国:乐毅、吴起、孙膑、庞涓、廉颇、赵牧、赵奢、赵括、项燕、田单、韩非、荀子、庄子、墨子、惠子、孟子、燕丹、荆轲、高渐离、樊於期、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邹忌、白起、商鞅、李悝、蔺相如、屈原、魏斯、乐羊、西门豹、孔汲、杨朱、聂政、申不害、尸佼、赵武灵王、匡章、淳于髡、张仪、苏秦、田辟疆、田忌、鬼谷子、甘德、石申、李冰、扁鹊、范雎、蔡泽、郭隗、唐蔑、宋玉、触龙、毛遂、鲁仲连、公孙龙 秦:嬴政、吕不韦、李斯、尉缭、王翦、王贲、李信、蒙骜、蒙武、蒙恬、嬴扶苏、嬴胡亥、赵高、章邯、司马欣、董翳、李由、甘罗、嫪毐、阳泉君、嬴子婴、嬴成矫、徐福、卢生、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张良、韩信、萧何、刘邦、陈平、周勃、夏侯婴、曹参、范增、项伯、项庄、樊哙、英布、彭越、熊心(楚怀王)、龙且、郦食其、钟离昧、周殷、灌婴、周章、魏咎、赵歇、

田儋、田臧、李归、邓说、伍徐、张贺、庄贾、朱鸡石、余樊君、王离、陈余、张耳、宋义、涉间、苏角、李左车、田荣、殷通汉: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英布、周勃、周亚夫、吕雉、吕禄、吕产、陈平、灌婴、灌夫、郅都、宁成、张汤、东方朔、刘彻、刘启、刘安、卫青、卫子夫、霍去病、霍光、刘贺、田蚡、窦婴、苏建、苏武、司马相如、卓文君、司马谈、司马迁、扬雄、李广、李陵、王莽、赵飞燕、赵合德、刘秀、马援、邓禹、吴汉、盖延、赵破奴、张骞、刘细君、王昭君、梁冀、陈蕃、窦武、何进、卢植、皇甫嵩、朱隽、班超、班固、班昭、董卓、蔡邕、袁绍、袁术、郑玄、张衡、贾谊、晁错、郭解、剧孟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魏延、法正、庞统、周瑜、司马懿、徐庶、曹丕、曹植、曹彰、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满宠、蒋济、韩浩、陈群、张辽、徐晃、许褚、典韦、张合、于禁、乐进、李典、曹仁、文聘、张燕、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敦、夏侯渊、夏侯霸、夏侯威、姜维、鲁肃、吕蒙、陆逊、张昭、张纮、虞翻、丁奉、徐盛、陈武、潘璋、甘宁、太史慈、蒋钦、周泰、董袭、骆统、廖化、马谡、王平、蒋琬、刘禅、孙亮、凌统、费祎、诸葛瑾、公孙渊、邓艾、钟会、诸葛恪、司马师、司马昭、孙皓、曹髦 晋:司马炎、司马衷、贾充、贾南风、王祥、羊祜、王浑、王浚、陆机、陆云、周处、刘琨、谢逖、陶侃、孙秀、刘渊、石勒、石虎、王弥、苟曦、潘岳、石崇、左思、王览、王导、嵇康、阮籍、

(2020年编辑)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周(前1044——前256)西周(前1044——前771)东周(前770——前256)

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 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少子根在东部争立,赵国、韓国用武力加以支持,遂分裂成西周、东周 吴(?——前473) 齐(前1046——前378) 鲁(前1046——前256)

燕(前1046——前222) 燕召公姬奭→1燕侯克 └2燕侯旨→3燕侯舞→4燕侯憲→5燕侯和→□→□→□→6燕惠侯→7燕釐侯姬莊→8燕頃侯→9燕哀侯→10燕鄭侯→11燕穆侯→12燕宣侯→13燕桓侯→14燕莊公→15燕襄公→ (以下至文公親子關係不詳)16燕前桓公17燕宣公18燕昭公19燕武公20燕前文公 21燕懿公→22燕惠公 (以下至簡公親子關係不詳)23燕悼公24燕共公25燕平公26燕孝公(43年) 27燕成公28燕閔公29燕簡公姬戴30燕後桓公→31燕後文公→32燕易王→33燕王噲姬噲→34燕昭王姬職→35燕惠王→36燕武成王→37燕孝王→38燕王喜姬喜

蔡(前1046——前447) 曹(前1046——前487) 陈(前1046——前478) 杞(前1046——前445)侯爵 01东楼公→02西楼公→03题公→04谋娶公(24,721-698)→05武公(47,前697-651/前679-633)→06靖公(23,前650-628/前632-前610)→07共公(8,前627-620/前609-602)→08惠公(18,前619-602)→09成公(德公)(18,601-584) →弟10桓公姑容(17,前583-567)→11孝公匄(17,前566-550)→弟12文公益姑(14,前549-536)→弟13平公郁(18,前535-518)→14悼公成(12,前517-506)→15隐公乞(1,前505)→弟16釐公(僖公)遂(,19,前504-485/前505—487)→17湣公维(愍公) (16,前484-469/前486—471)→弟18哀公阏路(湣公弟,10,前468-459/前470—461)→侄19出公敕(12,前458-447/前460—449)→20简公春(1,前446-445)

春秋战国人物名片

The Famous People Who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rring States (Different Language) 春秋战国人物名片 Name:Shang Yang 姓名:商鞅 Job: Statesman 职业:政治家 Nationality: The States of Wei 国籍:卫国 Famous Deeds: Shang Yang was born in before the birth of Christ 395BC and died in before the birth of Christ 338BC.He was killed by Qin Xiao Gong. Qin Xiao Gong tea red him apart with five chariots. He liked reading when he was young. He liked reading the books about war craft. Wu qi was a good influence on Shang Yang. They said Shang Yang was so clever that they can hardly to beyond his ability. When the Gongsun Zan was ill, he said to the king who calls Wei Hui Wang nowadays that Shang Yang could help the States of Wei. But Wei Hui Wang did n’t believe in him. He thought Gongsun had a bad ill and he was mad. And Gongsun was sad and he let Shang Yang left the States of Wei. After Shang Yang left the States of Wei, he went to the States of Qin. Qin Xiao Gong was in office at that time. He wanted to persuade Qin Xiao Gong many times. But Qin Xiao Gong didn’t believe in him at first. One day, Shang Yang talked Xiao Gong about the way to let the States stronger and richer. Xiao Gong was interested in this. Day after day, Xiao Gong found that Shang Yang’s idea was good for the States of Qin. Before the birth of Christ 359BC,Xiao Gong wanted to change the law. But he was afraid that the people discussed this thing. So he called a special meet with his Cabinets, inclusive Shang Yang. Before the birth of Christ 356BC,Xiao Gong changed the law the first time. He abolished the Hereditary System. In the second changed law, Xiao Gong unified standard. It’s important that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the Qin King Ying Zheng to unified the six States. Shang Yang did many things for the States of Qin,but at last he was killed by Qin Xiao Gong. 著名事迹: 商鞅生于公元前395年,死于公元前338年。他死于秦孝公之手,秦孝公命人实行车裂。商鞅小时候喜欢读书,受吴起影响很大,他们认为他们难以超越商鞅的能力。公孙座病入膏肓时向卫惠王推荐商鞅,他认为如果卫惠王重用商鞅,对卫国帮助很大,但卫惠王觉得公孙座病得厉害,已经疯了,所以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见此情形,公孙座马上让商鞅离开卫国。 商鞅并没有立刻离开卫国,等到362年,他投奔秦国。他多次说服秦孝公,但秦孝公室中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有一天,商鞅和秦孝公谈论富国强民之法,秦孝公听得很入迷,日复一日,秦孝公发现商鞅才智过人,且方法对秦国的发展很有好处。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国内变法,但是他怕国人谈论他,于是召开大臣会议,包括商鞅。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首次变法,只要是废除世袭制;第二次变法主要是统一度量衡,这些变化都为将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尽管商鞅对秦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商鞅最后还是死于秦孝公之手。 所在学校与年级: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七年四班 制作人:范博谦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数不胜数,今天就让为你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确实有几百个小国,但具体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谜。非常遗憾的是,那些国家本来都有各自的历史记载,但是,只有鲁国的记载保存下来了,也就是“春秋”。如此的结果,估计是鲁国历史是孔子写的,至少他参与写了,而中国的历史基本是儒教写的,所以,孔子这个儒教祖师爷的东西才能保存,并且被扩张,而非儒教的墨家以及其他历史则被忽视,直到彻底消失。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

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与此相关的有汉语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就出自这个时代”。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进入春秋时期后,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卫、鲁,另外还有郑、陈、蔡、宋。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产生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哲学理论,如儒家学说、道家理论,学术气息极为浓厚,涌现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以后,原来的晋国被赵、魏和韩“三家分晋”;吴被越所灭,越又被楚所灭;诸侯国只剩下了秦、楚、齐、燕、赵、魏、韩。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於是由宋发起,於周简王七年(前579)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馀次。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馀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春秋战国主要人物

春秋:齐桓公(小白)、管仲、隰朋、鲍叔牙、易牙、竖刁、郑庄公(寤生)、太叔段、祭足、颍考叔、公子纠、宫之奇、公孙无知、晋文公(重耳)、狐突、狐偃、狐毛、介子推、里克、邳郑、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石碏、石厚、州吁、郑突、郑忽、老子、孔子、孙武、左丘明、伍子胥、范蠡、西施、勾践、阖闾、夫差、文种、专诸、要离、庆忌、吴王僚、伊尹、烛之武、公子光、魏舒、晏婴、庆父 战国:乐毅、吴起、孙膑、庞涓、廉颇、赵牧、赵奢、赵括、项燕、田单、韩非、荀子、庄子、墨子、惠子、孟子、燕丹、荆轲、高渐离、樊於期、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邹忌、白起、商鞅、李悝、蔺相如、屈原、魏斯、乐羊、西门豹、孔伋、杨朱、聂政、申不害、尸佼、赵武灵王、匡章、淳于髡、张仪、苏秦、田辟疆、田忌、鬼谷子、甘德、石申、李冰、扁鹊、范雎、蔡泽、郭隗、唐蔑、宋玉、触龙、毛遂、鲁仲连、公孙龙 秦:嬴政、吕不韦、李斯、尉缭、王翦、王贲、李信、蒙骜、蒙武、蒙恬、嬴扶苏、嬴胡亥、赵高、章邯、司马欣、董翳、李由、甘罗、嫪毒、阳泉君、嬴子婴、嬴成矫、徐福、卢生、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张良、韩信、萧何、刘邦、陈平、周勃、夏侯婴、曹参、范增、项伯、项庄、樊哙、英布、彭越、熊心(楚怀王)、龙且、郦食其、钟离昧、周殷、灌婴、周章、魏咎、赵歇、田儋、田臧、李归、邓说、伍徐、张贺、庄贾、朱鸡石、余樊君、王离、陈余、张耳、宋义、涉间、苏角、李左车、田荣、殷通 汉: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英布、周勃、周亚夫、吕雉、吕禄、吕产、陈平、灌婴、灌夫、郅都、宁成、张汤、东方朔、刘彻、刘启、刘安、卫青、卫子夫、霍去病、霍光、刘贺、田蚡、窦婴、苏建、苏武、司马相如、卓文君、司马谈、司马迁、扬雄、李广、李陵、王莽、赵飞燕、赵合德、刘秀、马援、邓禹、吴汉、盖延、赵破奴、张骞、刘细君、王昭君、梁冀、陈蕃、窦武、何进、卢植、皇

春秋战国130余个国家的简介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前221年灭于秦国。中间什么齐桓公呀管仲啊称霸啊什么的略,不废话。 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附:1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战国时期的英雄人物

战国时期的英雄人物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哪个阶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忆中,故事都是传承历史的重要媒介,是陈述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战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希望能够帮到你! 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后,一晃13年过去了。魏国这次伙同赵国去攻打韩国,韩国频频向齐国告急求援。齐威王又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令他们前去救韩。 田忌有了“围魏救赵”的经验,胸有成竹,准备把计策再用一次,上千辆兵车驰出齐国国境时,田忌要指挥齐军急速直指魏都大梁,孙膑却让田忌叫大军早早安营扎塞。 田忌问:“军师,兵贵神速,怎么可以早早休息?” 孙膑说:“现在魏国刚刚向韩国发动进攻,如果我们急忙出兵相助,实际上就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军最初的打击,不是我们指挥调度韩军,反而是听任韩军的指挥调度,所以说马上去奔袭魏都大梁是不合适的。只有当魏韩这两虎争斗一番以后,我们再发兵袭击大梁,攻击疲惫不堪的魏军,挽救危难之中的韩国,这样对我们才更有利。”于是齐军在路上磨蹭了一个多月,才向大梁发起攻击。 魏王见齐军打来,急忙命令庞涓从韩国回兵救魏,又派太子申为上将军,与庞涓合兵10万,抵抗齐军。孙膑知道庞涓的部队将到,向田忌献上“减灶诱敌”的妙计。

当魏齐两军刚刚遭遇,还没交锋,孙膑就下令部队撤退。庞涓追到齐军驻地,只见地上满是挖掘煮饭用的灶头,连忙叫士兵去清点,根据灶头的个数庞涓估计齐军有10万之众。齐军一连三天急急退却,庞涓仍派人去数灶,第二天发现齐军留下的灶头数目,只够5 万人煮饭了;第三天,减少到只够3 万人煮饭了。庞涓得意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怕死,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兵士就逃走了大半。”于是他抛下步兵辎重,只带轻装健儿,昼夜兼程,紧紧追赶齐军。 这一天,齐军退到马陵道(今山东莘县境内)。孙膑见这里路狭道窄,两旁又多险阻,很适宜设兵埋伏,计算庞涓的行程,估计他将在黄昏时可以赶到这里,就命令士兵砍下一些树木堵塞去路,又选了一棵大树,将那大树面对路的树干,砍去一大块皮,让它露出一大片光滑洁白的树身,然后在上面写上一行黑字。接着,孙膑命令一万名弓箭手夹道埋伏,对他们说:“等到魏军来到,大树底下有人点火,就万箭齐发。” 天刚黑,庞涓真的领兵追到马陵道。在士兵们搬拦路的树木时,有人发现路旁大树上的字,忙向庞涓报告。庞涓叫士兵点燃火把一看,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不由得大惊。此时,齐军伏兵对准火光处万弩齐发,箭如雨下,魏军死伤无数,庞涓也身中几箭,倒在血泊之中。他自知中计,绝难脱身,只得拔剑自杀。齐军乘胜追击,俘虏了魏太子申,彻底打败了魏军。 战国时期的英雄人物篇二:秦惠王送屙金牛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富强,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惠王为了与六国争

周朝诸侯国列表

周朝诸侯国列表 西周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为中国历史上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及各诸侯国的姓氏、位置、爵位、开始灭亡年限、灭国者和资料来源等简要情况的汇编。 春秋诸侯国分布图 目录[隐藏] 1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国 1.1周王朝 1.2重要诸侯国 1.3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1.4位于山东省的诸侯国 1.5位于河南省的诸侯国 1.6位于山西省的诸侯国 1.7位于陕西省的诸侯国 1.8位于湖北省的诸侯国 1.9位于安徽省的诸侯国 1.10位于河北省的诸侯国 1.11位于四川省的诸侯国 1.12位于江苏省的诸侯国 1.13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2战国时期诸侯国 2.1周 2.2主要诸侯国 2.3其他中原诸侯国 2.4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3参考条目 4注释 5参考书籍 [编辑]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国[编辑]周王朝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西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控有首都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及周边的广大地区王(天子)前1046年-前771年犬戎《周本纪》 东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实际上只控制首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的狭小地区王(天子)前770年-前256年秦国《周本纪》 [编辑]重要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秦国嬴姓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前770年-前207年九月西楚、汉朝《秦本纪》 《始皇本纪》 齐国姜姓吕氏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姓鲁氏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姓郑氏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本文是关于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篇一:苏秦合纵联六国 战国七雄中,就数秦国最强盛。楚、齐、魏、赵、燕、韩六国诸侯联合起来,用“合纵”的办法结成南北联盟来抵抗秦国呢,还是联合西边的秦国,用“连横”的办法结成东西联盟来保存自己呢?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批纵横家。他们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洛阳人苏秦,他主张合纵;另一个是魏国人张仪,他主张连横。他们俩是同学。 苏秦在洛阳时想去见周天子,只恨没有人向周天子推荐。他知道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跑到秦国去劝秦惠文王用连横的办法,把六国一个一个地消灭。不想他等了一年多,盘缠花光了,衣服破了,秦惠文王也没有用他。他只好回老家去研究兵法,再作打算。他非常用功,念书十分刻苦。有时候念书念累了,眼皮粘到一块儿怎么也睁不开。他气急了,骂自己没出息,拿起锥子在大腿上刺了一下,刺得血都流出来了。这一下子,精神可来了,他接着又念下去。民间还传说,苏秦有时候太累了,就扑在案头上打瞌睡。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他就拿根绳子一头吊在房梁上,一头吊住自己的头发,如果他脑袋一往案头上扑,那根绳子就把他揪住。这么脑袋一顿,头发一揪,就把他揪醒了。他这么悬梁刺股,苦苦地熬了一年多工夫,读熟了姜太公的兵法,记熟了各国的地形、政治情况和军事力量,还研究了诸侯的心理。 一年多以后,苏秦到燕国见燕文公,对他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西边有赵国挡住秦国。可是赵国要来打燕国,早上发兵,下午就能到。您不跟近邻的赵国交好,反倒把土地送给挺远的秦国,这种做法很不好。要是主公用我的计策,先跟邻近的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去联络中原诸侯一同抵抗秦国,燕国才能安稳。” 燕文公很赞成苏秦的办法,就给他准备了礼物和车马,请他去和赵国联络。 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如今秦国最注目的就是赵国。秦国不敢发兵来侵犯,是因为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要是秦国去打韩国和魏国,韩国、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下面是有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欢迎参阅。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 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墨子人物简介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

同”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子与墨家之学 《墨子》一书中多称“子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小邾国(曾先后为宋、邾、鲁、齐等国附庸)人。墨子有一大串挺吓人的头衔: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这位集五个“家”、一个创始人于一身的墨子是目夷氏(目夷即墨夷,后省为墨姓)的后裔,孤竹君之后,与宋国国君同宗,但是到了墨子一代,其身份已由贵族降为平民。墨子当过制造器具的工匠,他自称是“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贱人”(《诸宫旧事》,和今天的粗话意思不同)。从墨子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他还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跟周官史角的传人学习周礼,“修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周及各主要诸侯国年表 周历代天子年表 西周 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 4 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 22 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 25 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 19 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 55 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 23 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 8 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 6 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 8 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 37 (共伯和) 和前841年—前828年 14 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 46 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 11 春秋时期(14位): 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至前720年 周携王姬余臣前770年至前750年 周桓王姬林前719年至前697年 周庄王姬佗前696年至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齐前681年至前677年 周惠王姬阆前676年至前652年 周前废王(王子颓)姬颓前675年至前673年 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 周中废王(王子带)姬带前635年? 周顷王姬壬臣前618年至前613年 周匡王姬班前612年至前607年 周定王姬瑜前606年至前586年 周简王姬夷前585年至572年 周灵王姬泄心前571年至前545年 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1年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前520年至前477年 周后废王(王子朝)姬朝前520年至前516年 战国时期(12位): 周元王姬仁前476年至前469年 周贞定王姬介前468年至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前441年至前426年 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02年 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

春秋战国的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的历史人物 历史和故事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性,故事是历史的传播载体,起到了传承历史的作用,历史则是故事的内涵,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春秋战国的历史人物,欢迎阅读与借鉴! 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今山东省龙口市)人。齐国赘婿,齐威王用为客卿。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他多次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讽谏威王居安思危,革新朝政。 齐康公十九年(前386年),齐国历史上着名的齐威王继位。当时,田齐正式取代姜齐已经近三十年,但这三十年间,齐国尚未从姜齐末年的内乱中恢复过来,封建改革的阻力很大,条件也不成熟,各路诸侯趁机攻伐田齐新兴政权。因此,齐国的国力一直比较弱。其时,齐国内政纷乱,军旅不振,政局岌岌可危,刚继位的齐威王却不理国政,沉湎女乐,国内形势日渐严峻。然而,群臣却不了解这位新君的秉性,不敢进言劝谏。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淳于髡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擅长的“隐语”讽谏齐王。 淳于髡见了威王,绝口不提国家大事,却出个谜语让威王猜。他道:“大王的宫廷里有只大鸟,好几年了,既不飞,也不叫,大王,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威王一听,便知道淳于髡在以猜谜语为名,劝谏自己,他豪情万丈地道:“这只鸟,要么不飞,一飞就直冲云霄;要么不叫,一叫就震惊世人!”

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国势日盛。他一改常态,将官员都召集起来,该赏的赏,该罚的罚。他又激励前线的士兵们,让他们奋勇出击。诸国见齐国日益强大,连忙把侵占的齐国国土都交还了回来。就这样,齐威王称雄了三十多年。后来“一鸣惊人”成为一个成语,比喻有才能的人从前默默无闻,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有一年,楚国大规模出兵侵略齐国。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可是让他随身带去送给赵国的礼品却很微薄,淳于髡见状,仰天大笑,竟把帽子上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疑惑不解地问道:“你笑什么?”淳于髡道:“刚才我来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个老农,他拿着一个猪肘子和一杯酒,祭奉田神,并说:‘求田神保佑我五谷丰登,粮食满仓!’我看他想得到的那么多,可拿出来的又那么少,所以大声笑了起来。” 威王听毕,明白淳于髡是说自己拿出来的礼物太轻,赵国肯定会不满意,这样搬救兵就很难了,便把礼品的数量增加了十几倍,丰厚无比,淳于髡这才动身前往赵国。赵国国君对礼物非常满意,便借给了齐国大批兵马。楚国知道这个消息后,自知敌不过,忙连夜撤退了。齐国又一次转危为安。 又一次,齐威王欲献一只天鹅给楚王,派淳于髡送去,可天鹅在半道上飞跑了。淳于髡并不惊慌,他想好了一套说辞,提着空笼子来到楚国。 淳于髡见了楚王,道:“齐王派我来给您献一只天鹅,可路上经过水塘,我见天鹅渴了,就放它去喝水,谁知道它却飞了。我准备以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 秦国嬴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约前900年- 前206年西楚、汉朝《秦本纪》 《始皇本纪》 齐国姜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 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 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公前11世纪- 前286年田氏齐国《宋世家》

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前11世纪- 前209年秦国《卫世家》 陈国妫(音:归)河南省淮阳县侯前11世纪- 前478年楚国《陈杞世家》 《左传.哀十七年》 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侯前11世纪- 前447年楚国《管蔡世家》 吴国姬江苏省、安徽省东部一带子、王前11世纪- 前473年越国《吴世家》 越国姒浙江省一带子、王前20世纪- 前306年- 前222年- 前110年楚国《勾践世家》 《战国史》 初亡于楚国,后降秦,建闽中郡,秦亡后受汉封为闽越、东瓯二国。 唐国 后改称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西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

家分晋《晋世家》 《战国史》 楚国芈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后扩张至安徽、江西、湖南、江苏子(自称为王)建于商代前11世纪受封- 前223年秦国《楚世家》 《战国史》 [编辑] 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酆国姬陕西省户县东侯前11世纪- 成王十九年周朝 温国己河南省温县西南子?- 前650年狄国 刘国姬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前712年- 前455年周朝 荣国姬河南省巩义市一带公 甘国姬河南省原阳县公周襄王时立 樊国姬仲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重要事件及人物

扁鹊,原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齐国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由於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国医学的先河。 扁鹊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因而结识了名医长桑君,向他学习,被人认为是起死回生的神医,其后开始往各国行医。 他首先在虢国行医,正巧遇上虢国国君的太子猝死。秦越人立刻前往并提供解决之法,他认为太子只不过是患了热气病,只要看看的下身是否温暖,听听他的耳朵是否有声响,看看他的鼻孔是否有扩张,就可以知道太子是否仍然生存。他救了虢国太子,自此他起死回生的医术就不胫而走。 他后来到了齐国,遇上了齐桓公,齐桓公认为扁鹊的赫赫有名只不过纯粹是神化夸张,於是对於他十分傲慢无礼。扁鹊一见到齐桓公,就对他说他有一个小病,只要立刻服药就可以治好,齐桓公认为他只不过在吓唬他,故此没有理会。当扁鹊第二次建议要为他治病时,齐桓公也置之不理。当第三次扁鹊见到齐桓公时,齐桓公发觉自己的身体果然像扁鹊所说一样,病徵散发出面,极为严重,他这才向扁鹊请教,可是扁鹊说由於齐桓公对於他的劝告置之不理,现在已经没能救了。过了不久,齐桓公果然死了。有了病入膏肓的成语。 后来扁鹊到了秦国,由於太医令李醯妒忌扁鹊的医术,於是设计害死了扁鹊。相传《难经》为扁鹊所著。 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敬仲,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宪问第十四)也有关於孔子对他的评论,北宋苏洵的《管仲传》也有一些分析。 年轻时家境贫困,鲍叔牙发现管仲有才能,交为好友,经常和管仲往来,管仲常占小便宜,鲍叔牙并不引以为意,反而处处为他设想,一直都善待管仲(蔚为美谈,史称「管鲍之交」)。后来,管仲辅佐齐国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其弟公子小白。 前686年,齐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孙无知篡位。 前685年春天,齐国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鲁国却支持其兄公子纠,因此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管仲射箭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没有死。齐国战胜,鲍叔牙向鲁庄公要求处决公子纠,并把管仲交给齐国。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甚至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 鲁 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 孝公/姬称 28 公元前796 乙巳年 惠公/姬弗涅 46 公元前768 癸酉年 隐公/姬息姑 11 公元前722 己未年 桓公/姬允 18 公元前711 庚午年 庄公/姬同 32 公元前693 戊子年 泯公/姬启 02 公元前661 庚申年 釐公/姬申 33 公元前659 壬戌年 文公/姬兴 18 公元前626 乙未年 宣公/姬馁 18 公元前608 癸丑年 成公/姬黑肱 18 公元前590 辛未年 襄公/姬午 31 公元前572 己丑年 昭公/姬稠 32 公元前541 庚申年 定公/姬宋 15 公元前509 壬辰年 哀公/姬将 19 公元前494 丁未年 齐 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 庄公/姜赎 64 公元前794 丁未年 僖公/姜禄父 33 公元前730 辛亥年 襄公/姜诸儿 12 公元前697 甲申年 桓公/姜小白 43 公元前685 丙申年 孝公/姜昭 10 公元前642 己卯年 昭公/姜潘 20 公元前632 己丑年懿公/姜商人 04 公元前612 己酉年 惠公/姜元 10 公元前608 癸丑年 顷公/姜无野 17 公元前598 癸亥年 灵公/姜环 28 公元前581 庚辰年 庄公/姜光 06 公元前553 戊申年 景公/姜杵臼 58 公元前547 甲寅年 晏儒子/姜茶 01 公元前489 壬子年 悼公/姜阳生 04 公元前488 癸丑年 简公/姜任 04 公元前484 丁巳年 平公/姜骜 05 公元前480 辛酉年 晋 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 文侯/姬仇 35 公元前780 辛酉年 昭侯/姬伯 06 公元前745 丙申年 孝侯/姬平 16 公元前739 壬寅年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诸小国世系 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纪文侯.(姜静)>1046-1026 纪景侯996-1026 纪昭侯975-996 纪穆侯964-975 纪烈侯948-964 纪历侯942-948 纪灵侯930-942 纪怀侯903-930 纪愍侯899-903 纪悼侯897-899 纪成侯891-897 纪康侯889-891 纪殇侯880-889 纪炀侯880-865公元前 纪献侯前862年至前865年 纪泯侯前859年至前862年 纪厘侯前859年至前848年

纪襄侯前837年至前828年 纪定侯前827年至前822年 纪闵侯前821年至前800年 纪共侯前799年至前791年 纪懿侯前790年至前764年 纪孝侯前763年至前758年 纪夷侯前757年至前741年 纪厉侯前740年至前708年 纪武侯708-696公元前707年齐国和郑国想灭纪国特地来访问纪国,公元前706年他想和鲁国结盟,鲁国不同意,于是他把女儿嫁给周天子周恒王.然而齐国等仍敌对我国,与是他取得鲁国郑国的信任结盟击败了齐宋燕卫四国联盟 纪哀侯(姜叔姬)696-690前695齐国入侵,693齐二次入侵并占据三城移走人民,691秋季,齐吞并纪国 纪威侯,(姜季.上任之弟)690-673在纪国灭后作为一城之主并作为齐国的附庸国而又存在了167年 纪宣侯前674年至前672年 纪幽侯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纪庄侯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纪平侯前590年至前560年 纪桓侯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纪荘侯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纪僖侯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纪隐侯前528年至前523年九月 公元前693年,齐国军队驱走纪国的郱鄑郚三邑居民,占有三邑土地。公元前691年,纪国分裂。纪侯之弟纪季以纪国的酅地投降齐国,做齐国的附庸。同年鲁庄公试图和郑君子婴商量保全纪国,郑君以国内部不安定为由拒绝。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纪侯将剩下的国土交给纪季,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灭亡。 薛(?-前481) 薛侯 薛伯 献公(任榖) (68) 癸未前578 襄公(~定) (3) 庚寅前511 薛比君(1) 癸卯前498 惠公(~夷) (4) 甲辰前497 薛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主要思想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 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荀子主张“性恶论”即人性本善。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一书。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他在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时,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 对立之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政治上他主张“无为”,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回到“小国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子:(约前468-376年)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滕州),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人称“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贱人”(《渚宫旧事》),汉代王充甚至说:“孔墨祖愚,丘翟圣贤。”(《论衡·自纪》)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贵义》),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于儒者,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书》、《春秋》,因不满儒家礼乐烦苛,于是弃周道而用夏政。宣扬兼爱、非攻、尚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