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3

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3

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3
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3

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等,都是优良海港,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日本对外贸易的管理体制

战后以来,日本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贸易立国”基本方针引导下,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出口增长的“加工贸易主义”政策,对外贸易的膨胀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发展对外贸易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受此影响,日本对外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态势也在发生深刻的转变。

日本原有贸易体制存在的问题:1、加工型外贸体制弊端,日本由于国内资源极度贫乏,为了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即向海外出口制成品,以此换取所需要的原材料、能源和粮食等。由此形成的对外贸易体制被称作加工型外贸体制。2、日本经济的成熟及其外贸体制面临的改革,日本虽然已是成熟的经济大国,但其贸易体制却仍停留在传统的加工型贸易上。这种内在的不协调决定着日本的贸易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日本对外贸易体制

1、转变贸易的商品结构。扩大内需,继续提高制成品在进口中的比率,保持较为合理的出口规模,同其他国家之间形成“水平分工为主、垂直分工为辅”的产业分工格局。消除对外贸易长期畸形发展的状态,缩小贸易盈余,缓和贸易摩擦。

2、进一步调整贸易的地区结构(区域集团化、资本、贸易自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在这种趋势下,发展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并力求在亚太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同事日本开拓和巩固亚太以外的市场。力求在贸易的地区结构上形成以亚太为中心,向全球扩展的格局。

3、改变以往在贸易自由化问题上的被动、消极态度。积极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以恢复经济活力。就引起各贸易对象国公愤的交易惯例,国内市场的进入障碍等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缓和对外摩擦。

4、在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上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日本业已存在的一整套组织完善、行政指导性强的的管理体制,在保持其科学、合理、高效率部分的前提下,减少行政干预,增进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外贸管理体制能建立在反映市场内在规律的基础上。

日本对外贸易政策:1、继续大力推行产业政策以促进出口,2、加速日元国际化,3、大力发展互补型对外投资,4、推行战略性进口保护政策

现将日本战后的对外贸易政策简要介绍如下

外汇管理制度(1)外汇预算制度日本从1949 年制定“外汇外贸管理法”到1964 年一直实行了外汇预算制度。整个预算规模是在以总理大臣为会长的阁僚审议会上确定的。其具体实施办法是每三个月(1952年以后改为每半年),就要按照不同的进口商品作一次外汇支付预算计划, 经通产大臣审批后, 由大藏省支付外汇。这项制度是日本政府用来限制粮食和出口工业必需原材料以外的制成品进口的主要手段, 直到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8条款国以后, 才被废止。(2)外汇集中制度战后初期, 日本的对外贸易是由美国占领军司令部下设的贸易厅专管的。开始在一般会计以外设有“外国资金特别会计”, 用以垄断对外贸易的外汇支付。以后相继改称为“贸易特别会计”, “紧急物资进口资金”。后来当外贸业务逐步由贸易厅下放到民间企业时, 外汇管理也由占领军司令部移交给日本政府的外汇管理委员会”。另外, 1949 年先后发布了“关于外汇银行临时措施的政令”和“外汇外贸管理法”, 并设立了“外汇特别会计”(1954年改为“外汇资金特别会计”)以此对外汇的买卖和外贸时的外汇支付进行集中管理再后这项制度逐步放宽, 1952年对美元1953年对英镑保管和支付的部分权限下放给国家指定的外汇银行;后来又下放给民间企业。1971年5月废止外汇集中制度, 代之以“居住者外汇存款结算制度”。外汇的真正自由流通是新修改的《外汇外贸管理法》在1980 年12月生效以后开始的。

二、有关扩大出口的政策

日本从1946年到1953年, 由于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朝鲜战争特需的收人, 国际收支勉强维持了平衡。但是1853年转为赤字以后, 外汇不足成为实现日本经济自立的最大障碍, 为此日本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政策振兴出口。其主要措施是:(1)打破“盲人贸易”的局面在日本重新开始民间贸易的初期, 当时日本既不了解海外市场的情况, 海外市场也缺乏对日本商品的了解, 日本贸易处在盲目出口的状态。为了打破这种局面, 在民间商社向海外派驻联络员的同时, 政府为了迅速准确地掌握海外市场动向, 也采取了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在海外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以及在国内成立“海外市场调查会”等措施。(2)设立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为了在海外积极促进日本商品的出口,1954年8月把过去“国际样品展览协议会”、“口本贸易斡旋所协议会”和“海外市场调查会”三个组织合并为“财团法人海外贸易振兴会’, 统一负责开展海外商情调查和设立“日本贸易斡旋办事处”, 用以加强对外宣传、展览和出版等与振兴贸易有关的活动。1958年又根据制定的“日本贸易振兴会法”, 把“海外贸易振兴会”改组为“特殊法人日本贸易振兴会”。但是到了七十年代, 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激化, 对日批评的增多, 日本贸易振兴会活动的重点逐渐移到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现场调查、贸易摩擦的早期预报和促进制成品进口等活动方面。(3)设立“最高出口会议”和“海外商品贸易会议”1954年9 月, 内阁决议设立由总理大臣亲任议长, 由有关省厅(部、委)大臣、日本银行总裁、日本进出口银行总裁以及著名学者为成员的“最高出口会议”, 用以统一负责出口计划和政策的制定, 以及各行政部门有关出口贸易问题的调查审议。1962 年根据新的立法改称“最高出口审议会”;1970 年为统一管理进出口, 又改称为“最高贸易会议”。

1964年为了把派驻各国的通产省、贸易振兴会和各行业协会工作人员收集的情报及时有效地反映到出口政策中去, 在通产省的指导下, 在各当地国就有可能扩大出口的日本商品分别组成了“海外商品别贸易会议”。这个组织主要针对驻在国的具体情况, 及时研究扩大出口的对策, 向通产省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因此它对日本出口的扩大, 起了很大作用。

(4)出口金融

1、日本银行对出口前贷款汇票的优惠制度。出口厂商为了进行从出口商品的订货加工到装船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要向民间银行取得贷款。当日本银行收到民间银行进行上述出口前贷款汇票时, 或以低利给予民间银行同额贷款, 或增加对民间银行的放款金额, 或对汇票实

行担保, 或由日本银行再次给予民间银行汇兑折扣补贴, 以此进行优惠, 从金融上鼓励出日。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1972年才被修改。

2、外汇资金贷款制度。出口商品装船以后, 出口厂商为了向进口对方提供低利便行的进口信贷, 就向外汇银行发出外汇结算汇票。当外汇银行买进这种结算汇票时, 日本银行就可似把这种汇票作为抵押, 用中央贴现率的利息向外汇银行给以同样金额的日元贷款。这项制度从1953年以“外汇抵押贷款制度”开始,1961年进一步充实, 1963年废止。

3、日本进出口银行的金融贷款。“日本进出口银行”是在1952 年由1950年成立的“日本出口银行”改组而成的, 在只有短期贸易汇票的日本, 这个银行是具有长期贸易贷款机能的特殊银行。它作为政府金融机构, 主要是向民间金融机构难以独自承担的船舶、车辆、产业机械等部门出口设备或成套设备和进行技术合作提供比较长期的贷款。同时还对外国政府或法人进行日元借款和债务担保。以设备和成套设备出口为主要业务的日本进出口银行作为民间银行的补充, 对日本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出口起了巨大作用。

(5)出口保险制度

1950年依据“出口保险法”和“出口保险特另.预算”而设立的出口保险制度, 主要是用来对出口贸易和其他对外交易中所发生的通常保险不能救济的危险, 由政府实行担保的制度。后来它相继发展为“普通出口保险”、“出口收人保险”、“外汇变动保险”、“出口汇票保险”、“委托贩卖出口保险”、“海外广告保险”、“海外投资本金保险”和“海外投资利益保险”等多种形式。但是“出口保险特别预算”是有限度的, 不能无限制地支付保险金额, 而且政府一旦支付了此项保险, 那么就使对方贸易国的信用大为降低, 双方贸易就会大量减少。

(6)出口税制

为了振兴出口, 日本政府从1953年采取了种种税制上的优惠制度。如“出口收入特别扣除”、“技术海外收入特别扣除”、“出口损失准备金”、“海外文店设备特别折旧”、“海外市场开拓准备金”、“海外投资准备金”、“按出口增加比例加速折旧”等制度,现在除了“技术海外收人特别扣除”和“中小企业海外市场准备金”“‘海外市场开拓准备金”制度的延续?以外, 大多已经废除。

(7)出口商品检查制度

日本政府为了改变“东洋货质量差”的坏名声, 提高日本出口商品的国际信誉, 1957年制定了“出口检查法”。这项法律规定对194种特定出口商品(约占出口额9.6%)在出口时,有义务接受政府指定检查机构对商品包装和质量的检查。

日本从明治时代开始就有对出口商品进行检查的制度, 后来几经延革, 到战后民间贸易重新开始时, 又制定有“出口商品管理法”,后来改为“出口检查法”。这些制度对保证出口质量, 促进国际竞争取得显著的作用。

(8)改善出口商品设计和防止照抄模仿

鉴于出口商品设计的改善对扩大出口有重大作用, 日本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 以日本贸易振兴会、中小企业厅、生产率本部、产业工艺试验所为中心, 广泛开展了派遣留学生专攻商品设计、搜集海外竞争商品的样本、聘请海外设计师和商品专家传授设计知识等各项活动。同时为了防止互相照抄模仿商品设计, 引起本国企业间过分竞争, 影响出口秩序, 制定了“设计法”和“商标法”, 把商品设计和商标作为财产权加以法律保护。为了保护特定商品的“工业所有权”, 对特定商品的出口, 要根据“出口贸易管理令”取得通产大臣的批准。

(9)管理贸易秩序的“进出口交易法”

1952 年为了防止非法出口, 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 日本政府制定了“进出口交易法”, 对签订贸易协定、设立“进出口组合”、政府为调整进出口而进行行政千预的权限以及必

要时放宽“禁止垄断法”等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该法有关出口问题的条款多用于纺织和杂货等商品。另外日本在对美贸易摩擦中, 往往主动采取自行限制的措施。这是因为如果日本不主动自行限制, 一旦对方采取进口限制, 就会导致明显的保护主义贸易倾向, 以至于波及到其他国家或其他商品。但是一般地讲, 对和政府关系密切的产业容易采取自行限制, 而对和政府关系疏远的产业, 如对汽车工业实行自主限制时就往往在政府和产业间产生分歧, 甚至发生混乱。当自行限制不能解决问题或无法采取自行限制时, 就要依“出口限制法”加以限制。

(10)外汇配额进出口联环制度

美帝侵略朝鲜战争以后, 日本国内物价上涨, 许多进口的原材料不是首先用于出口商品的生产, 而是用于内需生产。为了扭转这种情况, 坚持以进养出, 1953年修改了1947年制定的“外汇优先制度”和1951年制定的“振兴出口外汇资金制度”, 制定了外汇配额进出口联环制度。这项特殊的外汇分配制度规定, 外汇使用的配额依照实际出口成绩而定, 多出口可以多分得外汇、多进口原材料。这项制度不仅保证了出口商品的原材料供应, 而且促进了某些商品出口的扩大。比如当时砂糖进口价格远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政府把砂糖进口总额60%的权限分配给造船业, 造船业可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船舶, 出口亏损部分由进口砂糖的超额利润填补, 有效地扩大了船舶的出口。1960年在国际货币基金(IMF)的劝告下,废止了这项制度。

三、有关开放国内进口市场的政策

战后在外汇十分缺乏的情况下, 为了尽可能有效地使用外汇, 采取了严格的进口统制政策。1960年以后, 由于受到内外压力, 日本逐步放宽进口限制, 开放国内市场。

(1)进口市场的自由化

1958年西欧各国实行了货币自由流通以后, 外汇外贸自由化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这种情况下, 1960年6月日本内阁制定了《贸易、外汇自由化大纲》, 决定把自由进口商品品种的比率三年内从60年4月的40%扩大到90% 。1963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IMF)第八条款国以后, 进口市场开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到现在日本限制进口的商品只剩下了27种(其中工矿产品5种, 农林水产品22种)。

(2)外汇交易自由化

1960年在制定了“贸易外汇自由化大纲”以后, 制定了“非居住者自由日元结算制度”,首先允许外国人持有的日元自由兑换外汇1964年加人“国际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以后, 资本自由化提到议事日程。但日本为了防止外国资本对本国企业的侵吞, 极力推迟资本自由化进程, 直到1967年以后才逐步对外国资本开放。现在对外汇交易的限制只剩下发行外资债券、旅居日本的外国人发行债券和发行欧洲日元债券等项目, 除此之外, 外汇可以自由兑换和交易。

(3)降低关税

日本经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 TO)”,多边会谈的“肯尼迪回合”和“东京回合”,连续几次放宽关税, 为扩大制成品进口创造了条件。例如1978年3月提前执行东京回合的关税协议, 降低了2400种工矿产品和200种农产品关税。今后计划到1987年把现在平均为7-8%的关税税率降低为3%。最近为了对付美国保护主义的倾向, 日本决定加快实施这项计划。

(4)修改“外汇外贸管理法”

. : . 年 6 月日本彻底修改了“外汇外贸管理法”, . 5 ; 年 6 月生效。对于外汇管理由过去的原则上禁止改为原则上自由?同时对资本交易、劳务交易、外国对日直接投资、技术引进、进出口手续和对外支付方式等进行了一系歹口改革。

1 7 4 积极扩大制成品进口

除了上述种种制度上的改革以外, 日本为了减少经常收支大幅度的出超, 缓和同欧美

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 采取种种措施开放市场,扩大进口, 特别是制成品的进口。例如 . : . 年: 月设立了“制成品进口对策会议”?派遣促进进口代表团到国外视察?由“财团法人制成品进口促进协会”举办进口商品常设展览会,由“日本贸易振兴会”在海外举行“促进对日出口讨论会”等等。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国内经济与对外扩张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国内经济与对外扩张 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运用国家贷款筹集资金的方式来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军事工业,这种经济模式极易使日本走上战争之路。同时,为摆脱危机,日本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在全世界进行商品倾销,挤占了英美等国的市场,引起英美的抵制。倾销失败后,日本逐渐走上对外战争之路。 标签:日本;军事工业;商品倾销;贸易摩擦 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由于“现代大工业的扩张性和整体性世界形成对建立公平、合理、开放、有序的国际经济、政治与安全秩序的客观要求与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殖民地瓜分以及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各个国家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只着眼于维护本国或特定经济区的利益,从而引发了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和对立,经济上的摩擦引发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一定程度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火苗。 一、日本的国内经济 在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日本经济上呈现繁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1932年底时,日本的预算亏空和通货膨胀现象并存,农业出现困境,物价上涨,经济危机并未结束。财政赤字包括公共贷款(为筹集资金所发放的债券集资),在不断上升。日本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加,工业和贸易同时在发展,商业银行运用闲置的资金来购买政府债券,日本政府提供了工业和贸易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部分工业,如交通化学工业和钢铁生产存在新问题,与军事有关的产业得到发展,与东北问题和侵华战争有关的产业得到发展,其他产业在这一阶段处于缩减状态。日本的资本仍然没有完全市场化,债务在不断增加,财政面临困难。在1932年工业和贸易开始萧条时,银行持有巨大的闲置资金,日本政府开始运用通货膨胀和自由花费政策来解决危机。日本政府推行贷款型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形势,在世界经济危机退去时,出口贸易变得繁荣时,物价保持稳定。日本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 日本经济也存在很大问题,尽管工业产量不断增加,但各个工业部门生产差别很大,因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赖于军火制造业的发展。军火制造严重依赖于日本政府的支持。尽管没有反常的失业,但是在许多农业地区存在严重的贫困问题和不充分就业的征兆。尽管工人们的群体收入增加了,资本和工人的实际收入却下降了。换句话说,日本的繁荣只有一部分人受益,农业阶层没有享受到,大部分工人(除了那些特别支持的贸易,特别是军火业)也是仅仅不失业,却没有增加收入。农业阶层构成了近一半的人口,他们在国内市场的消费依然很低。如果我们将小生产者和国内的小商人统计在内,至少一半的人群处于低收入或接近失业状态。 从日本的经济状况,可见,日本当时的经济严重依赖于军火工业,这种特点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 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 (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 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 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 (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 (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 (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 (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日本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 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决定因素: 首先是经济规模,也即一国GDP的大小。一般而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小国的贸易依存度大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小国本身的资源和市场都有限,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进出口。相比之下,大国由于本身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等因素,对外部经济依赖程度不大,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 其次是国民收入的构成。三次产业变动对外贸依存度有很大影响,而产业结构又与一国发展阶段有关。处于经济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由于农业比重较大、制成品比重不高、出口竞争力不强等原因,一般外贸依存度较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中可贸易程度较小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有较高比重,因此它们的外贸依存度通常也不高。相比之下,处于经济发展中期阶段的国家由于第二产业比重高,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所以外贸依存度较高。 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三是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外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外贸依存度的重要因素。 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如亚洲四小龙,常常通过低估本币汇率、采取出口奖励等政策手段压低出口部门的生产成本,使国内资源更多地流向对外部门,同时这些国家又受本身市场、资源等限制,为保证出口增长还需要进口原材料等上游产品,因此这些国家外贸依存度会更高一些。 第四是汇率水平的影响。

直接影响是,由于汇率水平影响到国内外价格比,所以它对外贸依存度的分子、分母都产生影响。例如,当一国本币被低估时,以外币衡量的GDP会低估,这样计算出来的外贸依存度就较高,反之则反是。间接影响是,汇率往往是一国外贸政策的工具,如实行出口导向的国家选择采取汇率低估政策,那么会促使对外部门在经济中比重的提高,从而导致外贸依存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日本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只有大约20%,这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大,这里原因有很多: 主要:日本把原来在本国企业的工厂都转移到了外国,从区位理论来说,转移产业到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国,生产与消费集中,利用廉价劳动力,减少原料运输成本,从购买到生产到消费都在国外进行,贸易量减少。并且日本对外资的限制也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贸投资。 二是: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可贸易程度较小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有较高比重,因此它们的外贸依存度通常也不高。

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随着我国货物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领域、对外放进一步扩大,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收支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由于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到位,加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还在发展,如能源短缺、利用率不高、对外贸易的摩擦,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是,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快增长平台,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一、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货物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地位上升。贸易主要对象和贸易差额对象变化不大,但对日本却从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中国贸易的十大对象顺次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盛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其中,日本、美国、欧盟和香港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能否顺利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入乡贫富差距。农业谈判能够有效地纠正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农产品贸易领域存在的扭曲现象,有力地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欧美农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从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和农产品品质来看。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将由以前高补贴下的价格转向以品质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然而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却因其成本和管理流通费用的增加而上涨。从总体上讲,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和棉花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近1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价也随之快速增长。据匡算,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水平已经高于国际平均价格的二至七成,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另外,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是质量低劣、档次偏低、高附加值少的初级品,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来源于价格优势,而其价格优势又建立在廉价的劳动力上,面对发达国家优质廉价的农产品,中国的优势农产品如果不及时增加科技含量,迟早将被国际市场所淘汰。 目前,美国和欧盟对削减工业产品关税均表示支持。建议提出削减发展中成员七大领域的主要出口产品关税,其中包括目前关税普遍较高的服装、鞋、纺织品,皮革制品等,对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中国来说还是有利的。但对于贸易方面的摩擦仍需通过谈判,协商。工业产品关税委员会希望这些要点的提出可以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对此展开具有建设意义的讨论以使市场准入委员会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谈判模式上取得一致。同时,还希望在讨论上述内容时,各成员能够遵守世贸组织协议并从维护基于市场开放的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出发发表各自的观点。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贸易增长点。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大量机电产品的进口加快了中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出口的商品主

中国和日本双边货物贸易情况分析

2016年中国和日本双边货物贸易情况分析据日本海关统计,2016年日本货物进出口额为12521.4亿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1.6%。其中,出口6450.9亿美元,增长3.2%;进口6070.5亿美元,下降6.3%。贸易顺差380.3亿美元,下降264.0%。 分国别(地区)看,2016年美国、中国和韩国是日本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日本对三国出口额分别为1301.1亿美元、1138.9亿美元和462.5亿美元,增长3.4%、4.3%和5.0%,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0.2%、17.7%和7.2%。2016年日本对英国出口出现27.3%的大幅增长。日本进口排名靠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2016年日本自三国进口1566.1亿美元、673.4亿美元和304.1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5.8%、11.1%和5.0%,自中国和澳大利亚进口下降2.5%和12.7%,自美国进口增长1.1%。日本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国是中国、澳大利亚和产油国,其中与澳大利亚的逆差额下降26.1%。美国、中国香港和韩国是日本前三大贸易顺差来源地,顺差额分别为627.7亿美元、316.9亿美元和212.3亿美元。 日本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 日本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贱金属及制品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2016年出口额为2222.7亿美元、1610.4亿美元和489.8亿美元,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增长4.2%、6.3%%,贱金属及制品下降8.4%,占日本出口总额的34.5%、25.0%和7.6%。机电产品、矿产品和化工产品是日本的前三大类进口商品,2016年进口额为1493.4亿美元、1294.6亿美元和572.9亿美元,机电产品、矿产品下降0.3%、25.1%,化工产品增长2.5%,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4.6%、21.3%和9.4%。日本贱金属及制品出口下滑7.8%。 2016年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据日本海关统计,2016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705.0亿美元,增长0.2%。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138.9亿美元,增长4.3%;日本自中国进口1566.1亿美元,下降2.5%。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427.1亿美元,下降16.9%。 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6 年进口额为711.7亿美元、216.3亿美元和93.6亿美元,分别下降1.2%、5.6%和0.1%,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4%、13.8%和6.0%。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较大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60%以上,在这些产品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如越南、泰国、台湾省)以及意大利、美国等国家。 日本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发表时间:2018-10-15T10:33:43.79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马韶辉[导读] 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 (辽东学院) 摘要: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这种交货活动由来已久,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先是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其中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推动中国外贸的策略,最后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趋势,望文中所述,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对外贸易;一带一路;贸易结构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贸易顺差不断增长 结合近几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贸易顺差不断增大的问题,外贸出口额大致处于稳定上涨的趋势,但进出口却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以201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中国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万亿元,进口10.49万亿元,贸易顺差3.35万亿元。因中国市场的广阔,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资,这使得一些贸易进口被外资企业的投资所替代,加之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是以贸易出口为目标,国内需求不足,使得外贸顺差逐渐扩大。 2、对外贸易区域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都存在很明显的区域差别,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来说对外贸易活动要活跃得多,发展速度更快,贸易活动持续涌入东部地区,这使得东部地区具备很大的贸易优势。当前,中国的出口地区大多数分布在东部,而后便是中部最后为西部。不管是低技术附加值产品亦或者是高技术附加值产品,都是东部占据优势,即便目前中国正逐渐将对外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但转移的幅度及速度还有待提升。于此同时,因受到地区间长期发展失衡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实现快速有效的转移。 3、贸易摩擦持续增加 在中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张的局势下,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伴随而来的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最近几年,中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所遭遇的反倾销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事件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逐渐扩张慢慢变多。一直到2016年年底,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已达2000多起。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加之欧美经济面临疲软,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密的贸易壁垒保护,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可能会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和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二、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1、扩大内需,缓解贸易顺差 必须将内需为主,以内需带动外需作为主要发展模式,从而让消费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功效,推动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其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在此过程中,企业需对国家当前的外贸形势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把握好市场机遇,让集中出口风险分散化,同时还需缓解国家集中出口某个国家的顺差压力。另外,企业还需加大内销市场的拓展。当前,中国的国内市场还有待发掘和扩展,尤其是农村市场,其具备极大的潜力。因此,企业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需关注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 2、大力发展中西部贸易,平衡贸易结构 当前,中亚五国作为连接欧洲和亚洲大陆桥的关键区域,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拓展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将来,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会持续扩张,覆盖经贸、金融以及投资等各个领域,不仅合作内容会越趋丰富化,同时,合作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为加强欧亚各国之间的经济互动,使合作更为深入,中国需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共同的构建,应以“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于此同时,也需重视对外贸易产品的不断更新,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3、加大自身优势培育,减少贸易摩擦 对于中国来说,要想从对外贸易大国逐渐朝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强国进行发展转变,深化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十分必要,同时还要加强与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随着特朗普政府表示退出TPP,以对外贸易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新加坡等国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以RCEP为基础深化和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和渠道,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中国还需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力度,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增长。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 1、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出口市场当前已经发展为以亚洲为核心,以欧洲和美洲为两翼的模式。根据当前中国所拥有的贸易伙伴来看,如美国、日本、欧盟、巴西以及澳大利亚等,中国贸易伙伴已经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一种多元化格局。随着近几年多边贸易的缓慢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以双边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而对于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来说,对外贸易的市场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基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理念,健全多边贸易体系,这一系列举动将使中国的商品出口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服务贸易所面对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越来越广阔,中国将更便利的从国际市场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源及先进技术。 2、对外贸易合作竞争空间逐渐扩大 从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很多国家已经和中国进行了合作协议的签订,当今,中国的贸易对象已得到了全面的扩展,范围覆盖到全球。随着合作关系的逐渐扩张,不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选择贸易伙伴的自主性也到了提升,合作渠道更为多样,合作方式更为多元。基于这些贸易活动的开展,中国所拥有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强,今后在国际贸易中的自主选择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浅谈日本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借鉴意义

浅谈日本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借鉴意义 内容提要: 中国2009 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出口竞争力增强的同时也 使我国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2010 年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形势依 然严峻。不过,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而自二战以来,日本有效利用了各种新贸易保护主义尤其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利用使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引言: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日益密切,双方相互依存,各有优势。中国正努力向贸易强国发展,借鉴日本的对外贸易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本对外贸易概况 据日本海关统计,2010年日本货物进出口额为14629.6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9.2%。其中,出口7701.1亿美元,增长32.7%;进口6928.4亿美元,增长25.6%。贸易顺差772.7亿美元,增长169.4%。12月当月,日本货物进出口1379.8亿美元,增长20.7%,其中,出口733.4亿美元,增长21.9%;进口646.3亿美元,增长19.4%。贸易顺差87.1亿美元,增长44.4%。2010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3030.6亿美元,增长30.6%。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496.9亿美元,增长36.6%,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9.4%,提高0.5个百分点;日本自中国进口1533.7亿美元,增长25.2%,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2.1%,下降0.1个百分点。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36.8亿美元,下降71.6%。截止到12月,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以上数据可知,日本经济的崛起多得益于其自身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反映日本对外贸易对日本国民经济的所处的重要地位。日本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发展快,主要出口机械产品和电子产品,进口石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例如:2007年1-9月日本出口商品中主要载人的机动车辆,(8702的车辆除外)占出口商品同比的12.2%,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占出口商品同比的12.3%,货运机动车辆占出口商品同比的16.8%。 日本进口商品中石油原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占进口商品的16.0%,铁矿砂及其精矿,包括焙烧黄铁矿占进口商品的1.4%,煤;煤砖、煤球及用煤制成的类似固体燃料占进口商品的24%等等。日本对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中国等,其中与美国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20.4%,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11.6%;与中国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15.2%,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20.7%。 日本在“贸易立国”的基本方针指导下,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发展。从日本的贸易看,日本具有以下竞争优势。第一,日本国外资本雄厚,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善于研发高新技术,具有内在优势;第二,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拥有优良的海港,东京,大阪,名古屋等。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第三,日本政府长期采用开放式保护政策,实行“产、官、学”一体化,建立灵活多样的关税制度,有效的保护了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提高,继续大力推行产业政策以促进出口,强化深加工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另一方面,日本的对外贸易也面临考验。日本虽然已是成熟的经济大国,但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姓名:郑玉霜 班级:工商管理132 学号:1311020213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 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 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 6 倍,进口额从 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 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 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头有所折冲。一直不断扩大的进出口贸易差额 2009 年首次出现减少,为 1961. 07 亿美元; 2010 年进出口贸易差额延续 2009 年的低迷为 1831. 0 亿美元。 (三)外贸依存度迅速下降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舞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依靠世界性资源,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国际间经济与贸易合作的加强,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依存度的急剧攀升。外贸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中国外贸依存度也大幅度提升,表明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在金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摘要】贸易,早在古代就出现了萌芽,随后慢慢地在我国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但是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外贸增长额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与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和贸易出口额主要依靠外资企业拉动等问题和特点。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从这些问题点出发,研究制定出一些针对我国贸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市场产业结构进出口额区域合作人才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一)古代经济的对外交往 古时候的中国,虽然历代朝廷不太看得起商人,但是并不轻视贸易,很早就开始了与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等贵重物品西行至里海沿岸,并将和田玉带回。及其后最具盛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我国开启了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的新纪元。秦汉时期以及宋元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比较发达的。而到了明朝统治者过度依赖农业生产,中国就逐渐走向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二)近现代贸易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闭关锁国情况,大力发展生产力,慢慢打开国门与其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自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贸易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几个历史新阶段。从而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历了从初代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它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支撑我国度过了经济体制改革最为关键和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的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对外贸易发展步入历史新阶段。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以IT为代表的高科技出口产业。这一阶段是我国30年来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不仅顺利度过了WTO过渡期,而且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不仅出口贸易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也明显优化。从最初的初级原材料产品占大多数到之后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2019年日本进出口贸易(货物)及中日双边贸易和投资概况

2019年日本进出口贸易(货物) 及 中日双边贸易和投资概况 2020年4月

目录 一.2019年日本货物贸易概况 (3) 二.2019年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4) 三、2018年日本在中国投资情况 (4) 四、日本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2001-2019) (5) 五、日本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2019) (6) 六、日本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2019) (7) 七、日本对主要区域组织出口额(2019) (7) 八、日本自主要区域组织进口额(2019) (8) 九、日本贸易差额主要来源(2019) (8) 十、日本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19) (9) 十一、日本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19) (10) 十二、日本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19) (11) 十三、日本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2019) (11) 十四、日本五大类出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2019) (12) 十五、日本五大类进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2019) (13) 十六、日本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章)(2019) (14) 十七、日本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2019) (15) 十八、日本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9) (16) 十九、日本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9) (17) 二十、自中国进口的十大类商品及其国别/地区构成(2019) (18)

一.2019年日本货物贸易概况 据日本海关统计,2019年日本货物进出口额为14262.7亿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4.1%。其中,出口7055.3亿美元,下降4.4%;进口7207.4亿美元,下降3.7%。贸易逆差152.1亿美元。 分国别(地区)看,美国、中国和韩国是日本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2019年日本对三国出口1398.0亿美元、1346.9亿美元和462.5亿美元,分别下降0.2%、6.4%和11.9%,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9.8%、19.1%和6.6%。日本进口排名靠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2019年日本自三国进口1692.2亿美元、790.8亿美元和454.5亿美元,分别下降2.5%、3.1%和0.6%,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3.5%、11.0%和6.3%。2019年日本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国是中国、澳大利亚和中东产油国。美国、中国香港和韩国是日本前三大贸易顺差来源地,2019年顺差额分别为607.2亿美元、315.6亿美元和166.4亿美元。分商品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2019年出口额为2400.5亿美元、1678.4亿美元和615.5亿美元,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分别下降6.7%、2.8%,化工产品增长0.8%,占日本出口总额的34.0%、23.8%和8.7%。矿产品、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是日本的前三大类进口商品,2019年进口额为1790.4亿美元、1692.7亿美元和649.8亿美元,下降9.7%、2.7%和3.0%,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4.8%、23.5%和9.0%。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之后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分析现状、制定对策,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 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跨国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也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还将积极推动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对外投资的扩大,必将带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技术创新和金融改革将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产业转移的加快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获得外部技术和提高研发能力的机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后发优势”,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金融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

2.2 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挑战 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我国能源供应受国际制约较大,经常因价格变动遭受巨额损失。我国海外能源保障还存在较大的地缘政治安全风险和运输安全风险。 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亟需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说,我国外贸仍然没有改变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差距。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首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不高。其次,服务贸易出口发展严重滞后。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0%,明显低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而且逆差规模总体呈不断扩大的态势。第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我国企业长期满足于引进和模仿,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虽然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等第一生产大国,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仅仅是世界的“加工车间”,无法分享到更多利润。这种粗放型增长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我们将付出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也难以为继。 贸易摩擦持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中外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的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自身在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1)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1)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1)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2) 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 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 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3)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4)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4) (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4) 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4) 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4) 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4) (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5) 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5) (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5)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5) (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6) (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6) (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6) 五、结论 (6) 参考文献 (7)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刘擎宇 指导老师: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对外贸易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尽管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对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方面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从我国与日本对外贸易总量、对外贸易商品、对外贸易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呈现的新特点;接着从出口创汇、出口贸易、出口商品等方面,找出两国对外贸易中现在存在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最后从制约中国与日本对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支持对外贸易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促进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更加优化等方面,就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提出优化对策,希望对我国发展与日本的对外贸易,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整体水平提升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日本;对外贸易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more and more trade with all countries, particularly China a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system, foreign trade has made a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although China and Japan's foreign trade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still has some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foreign trad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of all,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of China and Japan carried out; the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trade of China and Japan are analyzed, the emphasis from Japan and China total amount of foreign trade, foreign trader of goods, foreign trade mode analysis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then from the export, export trade, export and other aspects, to identify the existence of both countries now in foreign trade and problems may arise in the future, and finally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China and Japan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support for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 the foreign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more optimization and so on, how to bett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Japan's foreign trade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 hop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d Japan's foreign trad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promotion reference. Keywords: China; Japan; foreign trad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