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

西藏昌都

澜沧江河道治理工程(西藏)

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4年8月

目录

2 水文 (3)

2.1 流域概况 (3)

2.2 气象 (7)

2.3 水文基本资料 (8)

2.3.1水文测站 (8)

2.3.2洪水调查 (9)

2.4 洪水 (10)

2.4.1设计洪水 (12)

2.4.2结论 (18)

2.4.3分期洪水 (19)

2.5 泥沙 (22)

2.6 冰情 (23)

2.7 洪水水面线 (24)

2.8 附图 (25)

2 水文

2.1 流域概况

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全称湄公河—澜沧江,全流域位于东经94°~107°、北纬10°~34°之间。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的西侧,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境,流经青海、西藏,于布衣附近进入云南,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腊河口流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河。我国境内,澜沧江流域界于东经94°~102°、北纬21°~34°之间,流域面积约16.4万km2,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约2350m3/s ,干流全长约2153km,天然落差约4583m。澜沧江流域北部隔唐古拉山与长江上游通天河毗邻,东部以宁静山、云岭山脉和无量山脉作为与金沙江、红河的分水岭,西部隔唐古拉山及延伸的怒山山脉与怒江大致并行南下。流域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呈条带状分布。流域内地形起伏剧烈,地理条件复杂多变。昌都(西藏) 以上为上游,上游属青藏高原,除高大险峻的雪峰屹立外,一般山势较平缓,具有平浅河谷特征,沿河谷有阶地发育;西藏昌都至云南四家村为中游,属高山峡谷区,河谷深切于横断山脉之间,河谷窄深,谷底高程2200~1230m,相对高差一般2000m左右;四家村(云南) 以下为下游,下游分水岭显著降低,河道呈束放状,地势趋平缓,在出国界处河道高程仅400~500 m。

澜沧江大体呈北西~南东流向,在鸟东附近流入西藏境内,流经133km抵昌都,纳右岸支流昂曲汇入,汇合后始称澜沧江。澜沧江在我国境内河长约2153km,西藏境内河长509km,昌都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流域面积为54228km2。

澜沧江在昌都以北,该江沿着构造线发育,干流河谷稍宽,沿河谷有阶地发育,地势是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6~9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5%~78%以上;11~4 月份的径流量只约占全年的11%~32%左右。夏季比重最大,约在50%左右;秋季约占全年的30%左右;春季约占全年的7%~12%左右,冬季占全年的比重最少,约在5%~10%左右。河流月最大径流量多出现在7月份,约占全年的20%左右,月最小径流量多出现在2月份,约占全年的2%左右。径流量过于集中,是由突出的干湿季分明的气候造成的。

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96%。

昂曲是澜沧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结多乡唐古拉山北麓瓦尔公冰川,海拔5664m。南流人西藏巴青县境称松曲,又东流人青海省境称解曲,转东南流圣囊谦县吉曲乡8km后进入西藏,称昂曲,改向偏南在昌都汇人澜沧江。河长约500km,流域面积16774km2,天然落差1898m,平均比降3.8‰,多年平均流量186m3/s,理论水能蕴藏量116.91万kW。西藏境内河长216km,流域面积为7150km2。

扎曲河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境内的唐古拉山北麓。河流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省囊谦县后进入西藏境内昌都地区昌都县纳右岸支流昂曲汇入,汇合后始称澜沧江。扎曲全长约460km左右,流域面积为36451km2。其中,西藏境内河长128km,流域面积为14030km2。地势是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6~9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5%~78%以上;11~4月份的径流量只约占全年的11%~32%左右。夏季比重最大,约在50%左右;秋季约占全年的30%左右;春季约占全年的7%~12%左右,冬季占全年的比重最少,约在5%~10%左右。河流月最大径流量多出现在7月份,约占全年的20%左右,月最小径流量多出现在2月份,约占全年的2%左右。径流量过于集中,是由突出的干湿季分明的气候造成的。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96%。

本次防洪堤工程分别位于扎曲、昂曲及澜沧江干流上,其中,昂曲及澜沧江干流总共分9段;昂曲及其支流共4段,有3段位于类乌齐县境内,1段位于昌都县境内;澜沧江干流共5段,5段位于昌都县境内。扎曲总共分9段,均在昌都县境内。详细如下:

表2-1 各工程段所在地理位置

2.2 气象

工程区地势是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6~9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5%~78%以上;11~4 月份的径流量只约占全年的11%~32%左右。夏季比重最大,约在50%左右;秋季约占全年的30%左右;春季约占全年的7%~12%左右,冬季占全年的比重最少,约在5%~10%左右。河流月最大径流量多出现在7月份,约占全年的20%左右,月最小径流量多出现在2月份,约占全年的2%左右。径流量过于集中,是由突出的干湿季分明的气候造成的。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96%。

工程所在流域地处横断山脉,气候多样,西北部、北部严寒干燥,东南部温和湿润。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属于立体性气候;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干湿分明,夏季多夜雨,冬春多风。年平均气温7.6℃,年降雨量400~600mm,无霜期80~127d。降水量大的月份也正是气温高的时期,致使夏季的融水补给量最大。降水的多年变化较小,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在河流的补给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流域内耕地少,开垦程度低,地广人稀,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有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草甸、草原,天然植被覆盖条件比较完好。广大地区海拔在4500m以上,气候寒冷,地表冻结时间长,5500m以上的地区多为永久冰雪覆盖。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降水强度小,而且海拔高处多为固体降水,对地表侵蚀,冲刷能力较小;故河流流域内含沙量小。

河流水温年内变化较大,月平均水温的变幅约在10~15℃。最高月平均水温多出现在7月份,约在8.7~17.1℃,最低月平均水温多出现在1月份,约在0~3.9℃。河流的冰情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下时,河流才会出现岸冰、封冻等冰凌现象。河水的矿化度低,总硬度小,水质较好,适宜人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供水的要求。

昌都县属中纬度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高原寒温带季风性气候混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腰森林茂密,山脚草木丛生,山谷则呈现出亚热带特征,雨热同季,气候宜人。夏季温和多雨,冬季日照充足,年均气温7.5℃,日均气温5℃,无霜期127d,年均降水量474mm。

部分工程区域分别位于类乌齐县,气象资料参照流域及该县资料。

类乌齐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2.5℃。1月份平均气温为-6℃,7月份平均气温为12℃。日平均气温5℃以上持续期在120d,日平均气温0℃以上持续期在250d。气温平均日差在15℃。年平均无霜期只有50d。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3h。年平均降水量566mm。

2.3 水文基本资料

2.3.1水文测站

扎曲段工程区域位于昌都县境内,工程区所在扎曲流域设有扎曲站。

扎曲站位于扎曲河段下游,为与昂曲汇合前控制站,集水面积36451 km2,监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水温,建于1998年,现有14年的实测流量资料。扎曲水文站测验河段顺直长度大约300m,基本水尺断面上游150m有一拱形大桥(名为东大桥)。测验断面略有冲刷,但冲和淤的变化基本相互抵消,河床比较稳定,测流条件较好,测站测验方式为全年断面浮标法,全年施测42次,各月测次分布较为均匀,基本控制流量变化过程。资料经统一整编,精度可靠。扎曲段工程采用扎曲站作为参证站。

昂曲下游及澜沧江干流段工程区域位于昌都境内,属于澜沧江流域,从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考虑,采用澜沧江干流昌都水文站多年实测流量系列。

昌都水文站建站于1952年9月,位于东经97°10′,北纬31°09′。集水面积54228km2。现有49年连续性径流、洪水成果以及气象观测资料。该站属昂曲、扎曲汇合后澜沧江上游基本控制站。

1956年6月1日断面从靠近昂曲汇入口迁至两河汇口以下1000m左右(即现在的断面处)。测验河段顺直,基本断面以下80m处为急弯。

1957年6月21日因全区压缩精简机构而撤销,于1960年1月1日由西藏水文总站恢复观测至今。

昌都水文站属于国家基本水文站网,各测站测流断面河床比较稳定,冲淤变化相对较小,测流条件较好,其资料精度较高,实测资料可靠,水文站资料均进行系统整编,并刊印成册具有较高的精度。

甲桑卡支沟及桑卡支沟流域面积较小,且与类乌齐水文站同属一个气候区

域,有着较为相似的降水特性及下垫面条件,选取紫曲河类乌齐水文站为参证站计算。紫曲河类乌齐站集水面积4861km2,于2002年8月设立,1日开始水位观测。2003年1月12日开始流量测验,23日开始水温观测。2004年7月由专用站改为基本站。水文测验资料均按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观测和整编,能满足本阶段的设计计算要求。各测站实测资料见表2-2。

2.3.2洪水调查

本次工程,我院勘测组于2013年2月底到现场实地调查。根据现场了解调查以及对扎曲站实测洪水流量资料分析,证实设计流域扎曲河洪水主要发生在6~9月,其中,8月份洪水次数最多。扎曲的洪水主要由降雨形成,洪水发生时间与降水季节一致。个别年份由于受气温、降水等因素的影响,每年6月份也有降雨或融雪形成的洪水发生。

工程区域扎曲河段最近几年发生的较大洪水有2004年洪水,在邛卡村河段附近有村庄,洪痕较清晰,根据常年洪痕,以及当地上年纪的老百姓指认,用曼宁公式推求,计算当时瞬时洪峰流量约有1700m3/s,接近于5年一遇设计值。

根据现场了解调查以及对昌都站实测洪水流量资料分析,设计流域洪水主要发生在6~9月,其中,8月份洪水次数最多。澜沧江工程区段的洪水主要由降雨形成,洪水发生时间与降水季节一致。个别年份由于受气温、降水等因素的影响,每年6月份也有降雨或融雪形成的洪水发生。

工程所在澜沧江流域设有昌都水文站,部分工程区亦在其附近,引用站址处实测大断面,根据现场调查洪痕,推求出常年瞬时洪峰流量约为2000m3/s,与设计值较接近。

工程区域澜沧江段最近几年发生的较大洪水有2005年洪水,在卡若镇河段附近有村庄,洪痕较清晰,根据常年洪痕,以及当地上年纪的老百姓指认,用曼宁

公式推求,计算当时瞬时洪峰流量约有2600m3/s,接近于5年一遇设计值。

昂曲最近几年未发生的特大洪水,俄洛镇河段河道附近有民房,常年洪痕较清晰,根据常年洪痕,以及当地上年纪的老百姓指认,用曼宁公式推求,计算当时瞬时洪峰流量约有900m3/s。常年洪水计算成果与实际结果比较接近。

昂曲郭洼村段洪痕比较清晰,根据老百姓指认,用曼宁公式推算,根据实测断面常年洪水约为650m3/s,与设计结果比较接近。

2.4 洪水

2.4.1参证站设计洪水

本次工程扎曲采用扎曲站,澜沧江干流及昂曲下游主要以昌都站为参证站,甲桑卡支沟及桑卡支沟段以类乌齐站为参证站。

昌都站集水面积54228km2,有1956年~2011年实测流量资料,其中8缺测,根据此系列计算,得昌都站实测多年平均洪峰流量2180m3/s,经采用P-III型频率适线,其洪峰流量统计参数Cv=0.31,Cs/Cv=3.0,昌都站洪峰频率曲线见图2-1。

扎曲站集水面积36451 km2,有1998年~2011年实测流量资料,其中2年资料缺测,系列资料需要插补延长,扎曲水文站与昌都水文站在气候成因、下垫面条件、面积等方面相似,故采用昌都站作为扎曲站的依据站。根据资料分析,扎曲站和昌都站洪峰流量系列相关系数r=0.74。根据相关关系插补后扎曲站的1956年~2011年系列,经采用P-III型频率适线法,计算得扎曲站实测多年平均洪峰流量1405m3/s,其洪峰流量统计参数Cv=0.35,Cs/Cv=4.0,扎曲站洪峰频率曲线见图2-2。

类乌齐站集水面积4861km2,实测流量资料为2004年~2011年,实测多年平均洪峰流量361m3/s,其洪峰流量统计参数Cv=0.44,Cs/Cv=3.5,类乌齐站洪峰频率曲线见图2-2。

各参证站洪峰洪量频率计算见表2-3。

表2-3 各参证站洪峰流量频率表 m3/s

图2-1 昌都站年最大洪量频率曲线

图2-2 扎曲站年最大洪量频率曲线

2.4.2工程段设计洪水

(1)水文比拟法

本次工程扎曲采用扎曲站为参证站,澜沧江干流及昂曲下游主要以昌都站为参证站,甲桑卡支沟及桑卡支沟段以类乌齐站为参证站。根据西藏经验,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用面积比的n 次方将水文站洪水推算至工程设计断面。扎曲水文站控制集水面积36451km 2,多年平均洪峰流量为1405m 3/s ,Cv=0.35,Cs=4.0Cv ;昌都水文站控制流域集水面积54228km 2,多年平均洪峰流量为2180m 3/s ,Cv=0.31,Cs=3.0Cv ;类乌齐水文站控制流域集水面积4861km 2,多年平均洪峰流量为361m 3/s ,Cv=0.44,Cs=3.5Cv 。计算公式如下:

参参

m n

m Q F F Q ????

?

??= Qm 设—设计流域多年平均洪峰流量(m 3/s) Qm 参—参证站多年平均洪峰流量(m 3/s) F 设—设计流域控制集水面积(km 2) F 参—参证站控制流域面积(km 2) n —指数

各分段详细成果见表2-4。

表2-4 水文比拟法推求洪峰流量成果 m 3/s

(2)经验公式法

根据西藏地区的经验公式:

37.174.0m P CF Q 式中:

C=0.00015-0.00020

F —设计流域控制集水面积(km 2) P —设计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

设计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取值以流域划分,流域内各断面均取流域平均值。各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参考《西藏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所查数值。

推求各频率下洪峰流量,洪峰参数参考各参证站参数。扎曲段洪峰参数参考扎曲站,Cv=0.35,Cs=4.0Cv ;昂曲下游及澜沧江干流洪峰参数参考昌都站,Cv=0.31,Cs=3Cv ;桑卡支沟及甲桑卡支沟段洪峰参数参考类乌齐站,Cv=0.44,Cs=3.5Cv 。

各分段详细成果见表2-5。

表2-5 经验公式法推求洪峰流量成果m3/s

(3)地区综合法

地区综合法是运用流域周边各水文站的实测洪水资料,通过频率分析计算求出本站不同频率下的设计流量,然后根据不同水文站的控制面积和洪峰流量,绘制地区综合线,得出地区洪峰流量—流域面积公式,求出流域洪水。

本次河道治理工程共分为18段,共采用了3个不同参证站,采用地区综合法推求各段工程洪峰流量时,面积大小处于昌都站与扎曲站控制流域面积之间的工程段,洪峰流量与集水面积关系采用昌都站与扎曲站间关系;面积大小处于扎曲站与类乌齐站控制流域面积之间的工程段,洪峰流量与集水面积关系采用扎曲站与类乌齐站间关系。由于各工程段面积没有处于昌都站与扎曲站之间,故只对面积大小处于扎曲站与类乌齐站控制流域面积之间的工程段采用地区综合法。地区综合图见图2-6、表2-6。采用地区综合图法求算各段多年平均洪峰流量及各频率下洪峰流量成果见表2-7。

表2-6 各站点面积~洪峰流量关系表m3/s

图2-3 扎曲站与类乌齐站站洪峰流量与集水面积关系图

图2-4 昌都站与扎曲站洪峰流量与集水面积关系图

表2-7 地区综合图法推求洪峰流量成果m3/s

(4)成果分析

经三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出于安全角度考虑,扎曲段、昂曲下游段采用地区综合法,澜沧江干流段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值作为设计站多年平均洪峰流量及各频率洪峰流量。桑卡支沟段,甲桑卡支沟段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成果。

设计段各频率洪峰见表2-8。

表2-8 工程区域各分段设计频率洪峰成果表单位:m3/s

其他各支沟同样采用水文比拟法及经验公式法计算。考虑到参证站流域面积等因素,水文比拟法选取类乌齐站为参证站。考虑到所有支沟均在昌都县城附近,经验公式法降雨量取值均为500mm。经两种方法计算,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出于安全考虑,采用水文比拟法成果。洪峰参数参考类乌齐站,Cv=0.44,Cs=3.5Cv。设计段各频率洪峰见表2-9。

表2-9 工程区域各支沟设计频率洪峰成果表单位:m3/s

2.4.3结论

通过水文比拟法、经验公式法以及地区综合法计算,结合历史洪水调查,与计算成果基本相符合。本次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基本合理。

2.4.4分期洪水

根据澜沧江流域年内降雨分布特性、洪水成因,计算昂曲、扎曲及澜沧江干流段时,将6~9月划分为汛期,11月~次年4月为枯水期,5月、10月为过渡期。

统计昌都站1956-2011年各月实测流量资料,其中汛期采用年最大洪峰系列。

根据昌都站各分期最大洪峰流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采用P-III型频率曲线适线,成果表2-10。

表2-10 昌都站各频率洪峰流量单位:m3/s

扎曲站、类乌齐站由于资料年限小,施工分期设计洪水十年一遇与五年一遇按经验频率法计算,分期选样采用跨期选样法,前后各跨期5天,二十年一遇采用昌都站成果用面积比进行计算。

根据对扎曲站2003年至2011年9年逐日流量分析统计,扎曲站各频率洪峰流量见表2-11。

表2-11 扎曲站各频率洪峰流量单位:m3/s

根据对类乌齐站2003年至2011年共9年的实测洪水系列,类乌齐站各频率洪峰流量成果见表2-12。

表2-12 类乌齐站各频率洪峰流量单位:m3/s

各分段分期施工洪水采用面积比推算。

各设计断面施工期洪水详细成果见表2-13~2-15。

表2-13 各设计断面5年一遇施工期洪水单位:m3/s

采石场复垦方案

xx采石场 矿山复垦方案 采矿权人名称:xx采石场 年报编写单位: 二O一二年九月

xx采石场 矿山复垦方案 报告提交单位:xx采石场 单位负责人: 单位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单位: 单位负责人: 总工程师: 主编: 参加人员: 报告审查人: 报告提交时间:2012年9月

目录 1总则 (4) 1.1编制目的 (4) 1.2编制原则 (4) 1.3编制依据 (5) 1.4目标 (6) 1.5服务年限 (7) 1.6主要计量单位 (7) 2 项目概况 (8) 2.1项目简介 (8) 2.1.1项目基本情况 (8) 2.1.2矿区范围、用地规模及土地权属 (8) 2.2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9) 2.2.1 自然环境概况 (9) 2.2.2 社会情况 (11) 2.3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11) 2.4项目生产工艺 (12) 2.5生产破坏土地的环节、顺序和方式 (13) 3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5) 3.1已破坏土地现状 (15) 3.2拟破坏土地预测 (15) 3.3破坏程度分析 (16) 3.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7) 3.5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18) 3.5.1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原则 (18) 3.5.2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方法 (19) 3.5.3破坏土地复垦初步方向的确定 (20) 3.6复垦方案的确定 (21) 3.7复垦标准 (22) 4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23) 4.1预防控制措施 (23) 4.2工程技术措施 (24) 4.3生物化学措施 (24) 5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26) 5.1复垦工程设计 (26) 5.1.1工业场地复垦工程设计 (26) 5.1.2表土堆放场复垦工程设计 (27) 5.1.3采掘场坡面复垦工程设计 (27) 5.1.4采掘场坑面复垦工程设计 (27)

可研报告模板

xxxxxxxxxxxxxx公司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年××月 目录 1 总论 (4) 1.1 项目概况 (4) 1.2 项目背景 (4) 1.3 设计基本原则 (4) 1.4 项目必要性 (4) 1.5 主要建设条件 (4)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1.7 初步结论及建议 (5) 2 主要技术方案 (5) 2.1 方案和流程 (5) 2.2 工艺布置 (5) 2.3 主机设备 (5) 2.4 电气 (5) 2.5 环保及安全 (6) 3 项目进度 (6) 3.1 概况 (6) 3.2 项目进度表 (6) 4 劳动定员 (6) 5 投资估算 (7) 5.1 估算编制范围 (7)

5.2 编制依据 (7) 5.3 资金来源 (7) 5.4 投资估算表 (7) 6 技术经济分析 (7) 6.1 概述 (7) 6.2 生产成本 (7) 6.3 财务评价 (8) 6.4 结论及建议 (8)

1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建设地点 1.1.3 建设规模和范围 建设规模: 建设范围: 1.2 项目背景 1.3 设计基本原则 1.4 项目必要性 1.5 主要建设条件 1.5.1 生产条件 1.5.2 供电 1.5.3 供水 1.5.4 建设施工场地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

1.7 初步结论及建议 1.7.1 初步结论 1.7.2 建议 2 主要技术方案 2.1 方案和流程 2.2 工艺布置 2.3 主机设备 主机设备表2 2.4 电气 2.4.1电源 2.4.2 供电方案 2.5 环境与安全

2018年采石场申请报告-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采石场申请报告 篇一:关于采石场的申请 关于上报华宁县盘溪镇黑泥坡团结采石场项目的请示 华宁县中小企业局: 为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个私经营经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特提出创办华宁县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的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名称:华宁县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 2、经济性质:私营 3、项目地址:盘溪镇黑泥坡石平坡 4、法人代表:马斌 5、项目规模:每年采石1.5万吨 6、总投资:100万元人民币 7、资金来源:自筹资金100万元 8、从业人员:30人 当否,请批示 附件:《华宁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项目备案的请示》一份《申请书》一份 盘溪镇企业管理服务站201X年1月23日 申请书 申请人,马斌,男,现年43岁,住华宁县盘溪镇东升巷47号,系盘溪镇东升村委会四组村民。

申请事由:因盘溪镇大波浪建设建筑工程原料需要(该工程系云南省民族团结 进步示范区样板工程),经在盘溪镇黑泥坡石平坡处取样化验合格,需在此处 建采石场,名称《华宁县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占地面积十亩。 诚请有关部门给予批准为谢! 特此申请 申请人:盘溪镇东升村委会四组村民 201X年6月23日 关于创办“华宁县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需 要审批用地的申请 盘溪镇土矿所: 为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私营经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就业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同时页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一定贡献,因盘溪镇大 波浪建设建筑工程原料需要(该工程系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样板工程),经在盘溪镇黑泥坡石平坡处取样化验合格,需在此处建采石场,名称《华宁县 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占地面积十亩。 特此申请 盘溪镇方那村黑泥坡小组 盘溪镇方那村委会 申请人: 1010年6月23日 关于华宁县盘溪镇黑泥坡团结采石场项目备案的请示 盘溪镇企业管理服务站: 因盘溪镇大波浪建设工程原料需要(该工程系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样板 工程),经在盘溪镇黑泥坡石平坡处取样化验合格,需在此建采石场,名称 《华宁县盘溪镇黑泥坡团结采石场》占地面积十亩。 项目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盘溪镇黑泥坡团结采石场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以西4km的高地,河源海拔5388m。源头河段称加果空桑贡玛曲,南流至尕纳松多后称扎曲,在西藏昌都与右岸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再南流穿行于他念他翁与宁静山之间,然后穿过云南西部和云南南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31km河段在中缅边境,至南腊河口流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河,继而沿缅老边境流,又沿老泰边境流至老挝南部西南角,再穿过柬埔寨中部,进入越南南端,在湄公河三角洲以多条汊道注入南海。见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水系示意图。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总面积约81万km2,从河源至河口全长约4880km,平均比降为1.03‰。万象以上为上游,万象至金边为中游,金边以下为下游。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m3。国际上有另一种命名,将中国和缅甸境内的河段称上湄公(Up—per Mekong)河,把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境内的河段称为下湄公Lower Mekong)河。上湄公河全长 2395km(其中中国境内2130km,中缅边境31km,缅老边境234km),落差4700多米,流域面积19万多km2,其中缅甸约2.2万km2;下湄公河全长2485km(其中老挝境内河长777km,柬埔寨502km,越南230km;老泰边境976km),落差约400m,流域面积61.7万多km2。 湄公河一澜沧江地跨纬度25 。,垂直高度下降超过5000m,具有寒带至热带的各气候带,矿产资源丰富,可开垦利用的土地潜力大,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5800万kW,特别是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是世界上著名的动、植物王国,适宜发展旅游业。目前除联合国、亚太经委会等国际组织外,法、日、美、加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均在参与该地的开发,预计将成为世界上开发热点地区之一。 一、澜沧江 1 概述

澜沧江简介

澜沧江简介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源 头海拔5200米,全长4909千米,流出国后称湄公河(Mekong River), 为缅甸、老挝的界河。 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澜沧江在中国境内长2179千米,流经青海、西藏、云南3省,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千米,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 22.5%,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 地形地貌 ?澜沧江源头流域地势较高,自北向南呈条带状,上、下游较宽阔,中游则狭窄,流域平均宽度约80km,流域内地形起伏剧烈,地形复杂。上游属青藏高原,海拔为4000~4500m,山地可达5500~6000m,区域内除高大险峻的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中游属高山峡谷区,河谷深切于横断山脉之间,山高谷深,两岸高山对峙,山峰高出水面3000多米,河谷比较狭窄,河床坡度大,形成陡峻的坡状地形。下游分水岭显著降低,一般在2500m以下,地势趋平缓,河道呈束放状,出中国境后河道比较开阔平缓。 V形谷 ?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较强,河谷加深的速度大于拓宽的速度,形成谷坡高度远大于谷底宽度的峡谷,其横剖面呈“V”形,“V”形河谷常形成于坚硬的岩石分布区,断裂带及岩石垂直节理发育地区构造软弱带、以及新构造运动上升地区。在“V”形谷中,通常河床直接与谷坡相接,很难见到谷底。 澜沧江大峡谷 澜沧江大峡谷位于云南德钦县境内,北起佛山乡,南至燕门乡,长150公里,这里是云南省高差最大的地方。峡谷江面海拔2006米,左岸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右岸的白马雪山扎拉雀尼峰也高达5460米,峡谷的最大高差达4734米,从江面到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每kM平均上升337米,峡谷有一个近于垂直的坡面。 河曲 由于凹岸在单向环流的冲击下,下部岩石不断被破坏掏空,侵蚀下来的岩石碎屑被底流搬运到凸岸堆积,使河流凹岸不断向谷坡方向后退,而凸岸因堆积不断前伸,使河谷河床愈来愈弯曲,连续弯曲,形成河曲。 瀑布 由于组成河床的岩石的软硬不均,河流下蚀作用的速度也有差异,导致谷底在纵向上常呈阶梯状。一般由坚硬岩石组成的谷底因抗侵蚀能力强,常突起形成陡坎,水流经过则成为瀑布。同时进行向源侵蚀作用,加长河谷长度,减小河床坡降度,使瀑布向后退去,最终消失。

矿山、采石场石料开采及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 1.3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 1.4项目建设内容 (1) 1.5项目建设时间 (2) 1.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2) 1.7项目经济效益 (2) 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 1.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 1.10结论 (4)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6) 2.1XXXXXXX矿产资源背景 (6) 2.2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 (6)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6) 第三章建设条件 (9) 3.1建设地点 (9) 3.2建设条件 (9) 第四章市场分析 (14)

4.1建筑石料行业发展现状 (14) 4.2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15) 4.3矿产品需求预测 (15) 第五章矿产资源概况 (17) 5.1区域地质背景 (17) 5.2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17) 5.3工程地质条件 (18) 5.4矿体(层)地址特征 (18) 第六章建设方案 (20) 6.1矿山概况 (20) 6.2项目生产规模、工作制度 (20) 6.3工艺技术方案 (21) 6.4主体工程方案 (23) 6.5辅助工程方案 (25) 6.6设备购置方案 (25)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28) 7.1设计标准及依据 (28) 7.2建设期对环境影响及采取措施 (28) 7.3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29) 7.4矿山工业场地的有害物质的影响 (30) 7.5矿山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0)

7.6环境保护措施 (31) 7.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2) 7.8建议 (33) 第八章劳动卫生、安全与消防 (34) 8.1劳动卫生、安全 (34) 8.2消防 (36) 第九章节能 (37) 8.1国家节能相关法律及设计规范 (37) 8.2主要能源种类和消耗量 (38) 8.3项目节能措施综述 (39) 8.4效果分析 (42) 8.5资源综合利用 (42) 第十章项目组织及人力资源配置 (44) 10.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44) 10.2管理措施 (45) 10.3技术培训 (45) 第十一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 (46) 11.1项目管理 (46) 11.2项目招投标 (47) 11.3项目实施进度 (53) 11.4项目实施建议 (54)

房地产行业可研报告模板

XXX项目可研报告

目录 第一章:计划概要 (02) 第二章:项目介绍 (07) 第三章:市场分析 (11) 第四章:项目定位 (16) 第五章:市场营销 (24) 第六章:公司价值取向 (27) 第七章:财务分析 (32) 第八章:资金需求 (38) 第九章:风险分析 (39) 第十章:结论 (40) 附件: 1、投资估算表 2、资金运用及平衡表 3、营业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4、可销售面积及销售单价 5、项目所处位置区域示意图 6、项目位置图 7、地块航拍图 8、项目位置图 9、XX区用地 10、项目规划平面图

XXX(二期)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计划概要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本公司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后,形成的对房地产行业中期走势、地域行业特点及地域市场特点的基本判断; (2)公司战略决策; (3)项目总控制性规划; (4)项目设想和设计方案; 2、编制原则 (1)稳健原则,关注项目投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 (2)计划书的编制应有切实的建设性和现实实施的可操作性。 二、编制指引 务求准确把握高度、广度、深度、角度、尺度五个度 三、编制方法 1、编制流程:尽职调查收集信息→甄别鳞选相关信息→综合处理信息→项目目标结合公司基本判断做出综合优化调整→形成计划书初稿→公司高管集体讨论→修改后形成正式计划书 2、尽职调研:信息的真实、全面与及时→收集信息 3、信息处理:信息真伪的再次甄别→相关关键信息的鳞选→深入、全面综合处理信息 4、工作底稿的组成要素:上升式的投影闭环,目的→路径→方法→过程→结果→评价→目的 四、项目概要综述 1、项目名称:XXX(二期)

关于采石场的申请

关于上报华宁县盘溪镇黑泥坡团结采石场项目的请示 华宁县中小企业局: 为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个私经营经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特提出创办华宁县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的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名称:华宁县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 2、经济性质:私营 3、项目地址:盘溪镇黑泥坡石平坡 4、法人代表:马斌 5、项目规模:每年采石1.5万吨 6、总投资:100万元人民币 7、资金来源:自筹资金100万元 8、从业人员:30人 当否,请批示 附件:《华宁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项目备案的请示》一份《申请书》一份 盘溪镇企业管理服务站 2010年1月23日

申请书 申请人,马斌,男,现年43岁,住华宁县盘溪镇东升巷47号,系盘溪镇东升村委会四组村民。 申请事由:因盘溪镇大波浪建设建筑工程原料需要(该工程系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样板工程),经在盘溪镇黑泥坡石平坡处取样化验合格,需在此处建采石场,名称《华宁县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占地面积十亩。 诚请有关部门给予批准为谢! 特此申请 申请人:盘溪镇东升村委会四组村民 2010年6月23日

关于创办“华宁县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需 要审批用地的申请 盘溪镇土矿所: 为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私营经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同时页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一定贡献,因盘溪镇大波浪建设建筑工程原料需要(该工程系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样板工程),经在盘溪镇黑泥坡石平坡处取样化验合格,需在此处建采石场,名称《华宁县盘溪黑泥坡团结采石场》,占地面积十亩。 特此申请 盘溪镇方那村黑泥坡小组 盘溪镇方那村委会 申请人: 1010年6月23日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以西4km的高地,河源海拔5388m。源头河段称加果空桑贡玛曲,南流至尕纳松多后称扎曲,在西藏昌都与右岸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再南流穿行于他念他翁与宁静山之间,然后穿过云南西部和云南南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31km河段在中缅边境,至南腊河口流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河,继而沿缅老边境流,又沿老泰边境流至老挝南部西南角,再穿过柬埔寨中部,进入越南南端,在湄公河三角洲以多条汊道注入南海。见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水系示意图。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总面积约81万km2,从河源至河口全长约4880km,平均比降为1.03‰。万象以上为上游,万象至金边为中游,金边以下为下游。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m3。国际上有另一种命名,将中国和缅甸境内的河段称上湄公(Up-per Mekong)河,把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境内的河段称为下湄公Lower Mekong)河。上湄公河全长2395km(其中中国境内2130km,中缅边境31km,缅老边境234km),落差4700多米,流域面积19万多km2,其中缅甸约2.2万km2;下湄公河全长2485km(其中老挝境内河长777km,柬埔寨502km,越南230km;老泰边境976km),落差约400m,流域面积61.7万多km2。 湄公河一澜沧江地跨纬度25 。,垂直高度下降超过5000m,具有寒带至热带的各气候带,矿产资源丰富,可开垦利用的土地潜力大,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5800万kW,特别是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是世界上著名的动、植物王国,适宜发展旅游业。目前除联合国、亚太经委会等国际组织外,法、日、美、加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均在参与该地的开发,预计将成为世界上开发热点地区之一。 一、澜沧江 1 概述 澜沧江全长2161km(含中缅边境河段31km),平均比降2.12‰,流域面积16.74万km2。昌都以上为上游,昌都至四家村为中游,四家村以下为下游。青海省境内河段长454km,区间流域面积3.87万km2,落差1548mm,平均比降3.4‰;西藏自治区境内河段长480km,区间面积3.85万km2,落差1255m,平均比降2.61‰;云南省境内河段长1227km,区间流域面积9.02万km2,落差1780m,平均比降1.45‰,国界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60亿m3。 澜沧江水系主要由干流和众多的支流组成,面积大于100km2的支流有138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有41条,较大的支流一般分布在上游和下游。一般支流较短,多为20~50km,天然落差特别大,一般在2000~3000m。主要支流有:子曲、昂曲、盖曲、麦曲、金河、批江、漾濞江、西洱河、罗闸河、小黑江、威远江、南班河、南拉河等。 昂曲是澜沧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结多乡唐古拉山北麓瓦尔公冰川,海拔5664m。南流人西藏巴青县境称松曲,又东流人青海省境称解曲,转东南流圣囊谦县吉曲乡8km后进入西藏,称昂曲,改向偏南在昌都汇人澜沧江。河长约500km,流域面积16774km2,天然落差1898m,平均比降3.8%0,多年平均流量186m2/s,理论水能蕴藏量116.91万kW。 漾濞江是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最大的支流,澜沧江第二大支流,全长334km,落差1402m,平均比降4.2%o,流域面积11970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155m3/s,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2.5万kW。 子曲是澜沧江上游扎曲的支流,流经青海、西藏,河长286.7km,流域面积12645km2,落差1540m,平均比降5.37‰,多年平均流量137m3/s,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9.04万kW。

可研报告模板

(企业名称) (项目名称)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企业名称) 二〇一* 年 * 月 第一章项目及建设单位概况

1.1 项目名称: 1.2 建设单位概况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包含但不限于企业名称、创立时间、创立地点、所属行业、企业规模、产品介绍、产值税收、市场情况、特殊荣誉等。 1.3 产品方案 具体描述项目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产品类别、型号、生产规模。 1.4 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投资额、规划占地、建设方式、具体内容等。 主要建筑结构一览表(样表) 若租赁厂房或办公场所实施项目,描述对所需场地的类型(普通多层厂房、轻钢、重钢厂房)、面积、是否需要行吊等。 1.5 项目实施进度 1、项目前期工作:***个月 2、项目建设期:一期项目***个月;二期项目***个月 第二章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

2.1 产业发展现状 项目所属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发展历程、发展规模、国内外市场现状等 2.2 市场展望及销售前景 从产业、行业的应用市场分析产品的市场需求、销售前景,比较说明该项目产品的特点,阐述项目的竞争优势,例如政策、技术水平、成本控制、销售服务体系等 第三章工艺设计方案 3.1 生产工艺 详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配工艺流程图) 3.2 设备的选择 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如下表,计划投资******万元 主要设备一览表(样表) 3.3 基本生产要素需求 生产要素测算一览表(样表)

3.4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原材料情况一览表(样表) 第四章环境保护 4.1 污染物的来源 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污染来源。 4.2 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物的治理 各污染物产生的原因、环境影响及治理方式。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样表) 单位:万元

采石场可行性报告

年产20万吨石英砂岩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二○一○年七月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范围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结论和建议 第二章产品规划 一、产品开发理由和有利条件 二、生产规模及工艺 三、主要技术参数 第三章技术配套 一、设备选型 二、土建工程及辅助设施 第四章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与安全 一、环境保护 二、生产安全 三、劳动保护 第五章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生产组织及定员 二、人员培训 第六章项目实施计划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 第八章成本分析与经济评价 一、成本分析 二、经济评价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范围 1、依据:根据《**********石场石英砂岩铁路道碴地质勘察报告》及有关人员的实地考察 2、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条件、产品方案和经济规模、市场、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原材料来源,环境保护及经济效益分析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该项目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年产20万吨石英砂岩项目,产品市场广阔,经济规模合适,技术可靠,设备选型合理,工艺先进,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具有可行性。 2、建议 (1)与技术支持方进一步明确产品质量标准。 (2)按《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上报立项与审批。 第二章产品规划 一、产品开发理由和有利条件 1、石英砂岩容量大。 本采石场设*****乡赖子岭留井山,即将开工兴建的**高速即从该地通过,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均用于洛湛铁路和邵永高速公路建设。且矿石样品已由铁道科研院北京铁科工程检测中心实验室进行了分

澜沧江水系的调查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作业 云南澜沧江流域概况 资源与环境学院 植物营养学 罗娅婷 学号:2008090176

云南澜沧江流域概况 罗娅婷 2008090176 摘要:本文对澜沧江流域地理位置,地型地貌,植被以及农民利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澜沧江、地理位置、地型地貌、植被、农民利用 Lancang Watershed of Yunnan general conditions Luo Ya Ting Abstract:This text is a summary about geography of lancang watershed ,geography position , topography ,plant cover and farmer utilize. Key words:Lancang watershed ; geography position; topography ; plant cover; farmer utilize 一、澜沧江的地理位置 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一条沿南北方向发育的重要国际河流,也是一条世界著名的大河。以其长度计,在世界大河中位居第6位;以其流域面积计,位居世界大河第14位。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上源扎曲源出青海省杂多县境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的西侧,南流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县附近与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向东南流入云南西部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部,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南阿河口流出国境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西部入南海,是东南亚唯一一条穿越6国的国际性河流。干流全长4,880 km,流域面积80×104 km2,总落差5,167 m,平均比降1.04‰,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108 m3。其中,中国境内河长2,153 km,流域面积16.48×104 km2,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0.6%。 澜沧江——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干流总长2,129 km,其中青海省境内448 km,流经杂多县、囊谦县,主源扎曲上有结曲、巴曲、孜曲和草曲等支流,省境内纳子曲、解曲和昂曲等支流;西藏境内465 km,流经昌都、察雅、左贡和芒康县,从德钦县下盐井流入云南;云南境内经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7地级市、自治州,干流总长度1,216 km,沿途支流主要有黑惠江(中游段叫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罗梭江)、流沙河、沘江、漾濞江、南允河、罗闸河、小黑江和南碧河等,从南阿河口至南腊河口31 km为中缅界河;以下在老挝境内干流长777.4 km,柬埔寨境内长501.7 km,越南境内长229.8 km,老缅界河长234 km,老泰界河长976.3 km。 澜沧江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上中游河道从青藏高原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V”形峡谷。下游沿河多河谷平坝,著名的景洪坝、橄榄坝各长8 km,曾拟定在干流上兴建24级梯级电站。河道中险滩急流较多。径流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765×108 m3。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56×104 kW,可能开发量约2,348×104 kW,干流为2,088×104 kW,约占全流域89%。河道中因险滩急流较多,只有威远江口至橄榄坝段可行木船和机动船。1990 年中、老两国进行了洪水期考察,试航万象取得成功。1993年新组建的思茅航运公司,开始为老挝、缅甸、泰国运送产品3,000多t。同年,中、老、缅、泰4国经过协商,对该河段提出

知识泼水节介绍最新

知识泼水节介绍最新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知识:泼水节介绍最新,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每年傣历六月中旬是傣历的新年(傣语称“桑勘比迈”,今年为1364年),也叫“泼水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主要活动有浴佛、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泼水节的具体日期每年都要按傣历计算,大致在公历4月14日、15日、16日这3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是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子;第三天才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

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主要的活动地点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及其它各地,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一个动人的神话。 相传,创世初期,天地不分季节,世间不分冷暖,人类难以生存。创世神见此情景,委派天神捧麻点腊(又名混桑或帕雅桑)把一年划分为旱、雨、冷三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他按时降雨、放热、降温,使冷热、雨水与人间的农时相符,为人间造福。捧麻点腊自恃法术高明,神通广大,既不关心人类,又不遵守天规,乱显神通,为所欲为,想降雨就降雨,想升温就升温,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各种灾难接踵而来。

采石场年开采10万吨建筑用辉绿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模板】

XX县XX乡XX采石场年开采10万吨建筑用辉绿岩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稿) 编制单位:XX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XX县XX乡XX采石场 编制时间:二〇一九年十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 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 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 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10)

环境质量状况 (13) 评价适用标准 (1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1) 环境影响分析 (22)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3) 结论与建议 (34) 附图: 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项目周边环境(环境保护目标)及监测布点图 附件三项目水系图 附图四现场踏察图 附图五项目采矿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件: 附件一委托书 附件二环境质量保证单 附件三采矿许可证 附件四汝国土资开发备【2016】31号 附件五原采矿许可证 附表: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新教材鲁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3节《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案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考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视频、图片,从区域视角识别出河流地貌,说出河流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分布。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际体验和观察,识别河流地貌,动手绘制河流地貌示意图。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和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与人类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1.运用图像识别河流地貌。2.主要河流地貌的特征和成因。 【教学过程】[导入:人民币图片] 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哪一种外力有关?通过哪些作用塑造了这些地貌?之前已经学习了喀斯特地貌,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可以自己描述这些地貌的成因。本节从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来讲述。 [小实验](投影)小实验师:通过观察,思考流水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河谷变长、变深、变宽。 师:(投影归纳)河流侵蚀作用,按其方向可分为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使河谷在往源头方向延长、深度变深、宽度变宽。

再通过展示壶口瀑布来进一步巩固河流的侵蚀作用。 [教师引导设问](投影)河谷发育图 师:思考:河谷发育不同时期河流以哪种侵蚀为主?原因?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师:教师投影归纳

[拓展延伸]师:在分析侧蚀时应分以下两种情况:平直河段:地转偏向力弯曲河段:惯性(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以南半球为例分析说明。 师:河流在弯曲度到一定程度时,称为曲流。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弯曲。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牛轭湖。[核心归纳]河谷的发育 [拓展延伸]长江河流不同河段的侵蚀方式 [跟踪训练]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教师引导设问] (投影)下图 师:思考:河流三种堆积地貌发育位置?形成过程? 生:思考讨论总结师:从宏观介绍三种地貌形成位置,然后分别介绍。(投

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二、企业概况 (1) 三、研究依据及范围 (3)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5)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7) 一、项目背景 (7)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三、项目建设的意义 (11) 第三章市场分析 (12) 二、隆回县房地产发展态势 (17) 三、区域市场分析 (18)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21) 一、建设内容 (21) 二、建设规模 (21) 第五章区域位置及建设条件 (22) 一、区域位置 (22) 二、自然条件 (22)

三、建设条件 (23)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4) 二、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 (24)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四、结构设计说明 (27) 五、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31) 六、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31) 七、暖通设计说明 (34) 八、消防工程 (34) 第七章环境保护及节能 (36) 一、环境保护 (36) 二、节能 (37) 第八章物业管理 (42) 一、物业管理计划 (42) 二、机构设置 (42) 第九章项目招投标与实施进度 (43) 一、项目招投标 (43) 二、实施进度计划 (43) 第十章组织管理机构和职工人数的确定 (44) 一、组织管理机构 (44) 二、职工人数的确定 (44)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 (45) 一、编制说明 (45) 二、总投资估算表 (46) 第十二章项目财务预测数据 (47) 一、资金筹措及投资使用计划 (47) 二、项目的计算期 (48) 三、经营及销售税金 (48) 四、经营成本费用估算 (50) 五、利润及利润分配 (51) 六、借款还本付息估算 (51) 第十三章项目财务评价 (53) 一、财务的盈利分析 (53) 二、清偿能力分析 (54) 三、敏感性分析 (55)

澜沧江

澜沧江 一、概况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河源扎曲,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公里,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 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公里,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澜沧江在中国境内长2179公里,流经青海、西藏、云南3省,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公里,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2.5%,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 澜沧江上中游河道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V形峡谷。下游沿河多河谷平坝,著名的景洪坝、橄榄坝各长8公里,已初步拟定在干流上兴建24级梯级电站。河道中险滩急流较多。径流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74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56万千瓦,可能开发量约2348万千瓦,干流为2088万千瓦,约占全流域89%。河道中因险滩急流较多,只有威远

江口至橄榄坝段可行木船和机动船。 1990年中、老两国进行了洪水期考察,试航万象取得成功。1993年新组建的思茅航运公司,开始为老挝、缅甸、泰国运送产品3000多吨。同年,中、老、缅、泰4国经过协商,对该河段提出共同整治方案。 上游山区有大量冰川和永久积雪。中游穿行于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流域面积狭小。水量主要来自下游地区,全年变化不大,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一半左右。 澜沧江水系主要由干流和众多的支流组成,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38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41条,较大的支流一般分布在上游和下游。一般支流较短,多为20~50公里,天然落差特别大,一般在2000~3000米。主要支流有:子曲、昂曲、盖曲、麦曲、金河、FDC3江、漾濞江、西洱河、罗闸河、小黑江、威远江、南班河、南拉河等。澜沧江支流特点是落差大、水资源丰富,上中游降水量少,有雪水补给,水量稳定,下游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降水量大,水量充沛,但缺乏调节水库,以引水式开发为主。 二、河流基本特性(以糯扎渡电站具体分析) 糯扎渡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坝址在云南省境内思茅市与澜沧县交界河段,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4.47万km2。电站上游与大朝山梯级衔接,下游与景洪电站衔接,是继小湾水电站之后的又一巨

澜沧江流域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

第27卷第5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27 No.5 2011年5月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May. 2011 87 澜沧江流域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 李斌1,2,李丽娟1※,李海滨3,梁丽乔1,2,李九一1,柳玉梅1,2,曾宏伟1,2(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3.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NJ 08540, USA) 摘要:干旱是澜沧江流域的突出自然灾害,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流域干旱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该文基于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日降水数据,利用多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流域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发现,主成份分析与K-means聚类的多元统计方法可分别将流域在空间上分为4 个具有不同干旱演化特征的区域,2种分区方案具有很高的空间一致性。对划分的4个区域典型站点的小波分析表明, 流域干旱变化的周期一般在3~6 a。研究结论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降水,干旱,PCA,小波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K-means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1.05.014 中图分类号:S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1)-05-0087-06 李 斌,李丽娟,李海滨,等. 澜沧江流域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5):87-92. Li Bin, Li Lijuan, Li Haibin,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droughts in the Lancang River basin [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1, 27(5): 87-9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干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突出灾害,也是制约澜沧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干旱风险管理首先应该将研究区域分区,根据不同地区自身的干旱变异状况开展研究和制定对策[1],在澜沧江这样一个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复杂的流域,这一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过去涉及干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有限的研究也多以行政区划为界[2]。针对西南地区亚洲最大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流域的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干旱研究尤其罕见[3-4]。然而这一流域地理地带性复杂、地形气候多变,同时又长期受到干旱灾害的困扰,因此,无论从水文学、地理学、气候学等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澜沧江流域的干旱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取合适的干旱指标是研究区域干旱气候的基础,也是衡量干旱程度的标准和关键环节[5-6]。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是近20 a来国际上最流行的干旱指标之一[7-8],其突出特点有三:仅需要降水,资料获取简单,克服了机理性干旱指标因为气候、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所造成的使用上的制约;适用于多时间尺度,从而可突出干旱变化在时间维的特征;由于是标准化数值,可在不同 收稿日期:2010-05-06 修订日期:2010-05-05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综合科学考察”(2008FY110300-01);欧盟第六框架计划项目(SWITCH- 018530); 作者简介:李斌(1982-),男,陕西榆林人,博士后,从事水文与遥感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0101。 Email: vicmod@https://www.doczj.com/doc/8b9789362.html, ※通信作者:李丽娟(1961-),女,吉林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0101。 Email: lilj@https://www.doczj.com/doc/8b9789362.html, 地区开展比较。这些特点,使得该指标非常适用于对澜沧江流域干旱变化时空特征的研究。本文的工作通过客观科学的计算分析,弥补了该流域干旱相关研究的不足。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流域概况 澜沧江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河流,流域地处94°~102°E,21°~34°N,干流全长2161 km(含中缅边境河段31 km),平均比降2.12‰,面积16.74万km2 [9]。流域海拔从500 m左右到6 000 m以上,高差悬殊;年平均降水量从不足500 mm到1 600 mm以上,干湿迥异。区内具有复杂地形和水热分布差异,是全球生态环境地理地带性最典型的区域之一,覆盖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气候带;穿越冰川、高原、高山峡谷、中低山宽谷、冲积平原等各种地貌类型,因此,在如此复杂的地表环境系统研究干旱变化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澜沧江流域主要受季风环流控制,因此其干旱原因也与之密切相关[9-11],总结其特点:首先,干季十分缺水。流域干湿分明,冬半年(11月-4月)由于受到北半球中纬西风带南支急流控制,降雨十分稀少,其降水量仅为夏半年(5月-10月)降水量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冬干的特点在澜沧江流域上游尤为突出。其次,雨季降水亦不均匀。雨季流域主要在来自孟加拉湾的湿润的西南季风控制下,然而西南季风并不保证全雨季均匀的降雨,季风的迟缓来临、间歇和提前结束均可引起干旱,其中,由于源自青藏高原的“西藏高压”或“西太平洋高压”,在北纬26°的长期滞留而致的频繁的季风间歇对流域农业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最后,还有受地形影响暖湿气流形成“焚风”效应导致的著名的“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