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3-3盐类的水解(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3-3盐类的水解(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3-3盐类的水解(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3-3盐类的水解(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北京理综)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②>③>④>①B.c(CH3COO-):②>④>③>①

C.溶液中c(H+):①>③>②>④D.c(CH3COOH):①>④>③>②

【答案】B

2.(全国卷理综)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 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答案】A

3.(2015山东卷)室温下向10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 c(A—)+ 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 c(HA)

【答案】D

4.(2014山东卷节选29.(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 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 ̄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 ̄)、c(NO2-)和c(CH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 ̄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 ̄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答案】c(NO3 ̄) > c(NO2-) > c(CH3COO ̄);b、c

【解析】根据盐类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所以CH3COO ̄的水解程度大于NO2-,故离子浓度大小是c(NO3 ̄)>c(NO2-)>c(CH3COO ̄);因为CH3COO ̄的水解程度大于NO2-,所以溶液A的PH小于溶液B的PH。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使A的PH减小),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使A的PH增大),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使B的PH减小),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使B的PH增大),只有bc满足题意。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精心整理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章自然界的水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章溶液 第十 第十章酸碱盐 一、化学用语 1、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2Al3++3SO42-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氨水 1 2 3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3 / 6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微溶物 Ca(OH)CaSO 4(Ag 2SO 4(MgCO 3(4123、KNO 五、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 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

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 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 pH=7溶液为中性; 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六、离子的检验 Cl-( SO42-( CO32- 1.( 2.( 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 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3、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 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微溶物: Ca(O 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 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0·杭州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答案】C 2.对于反应:4Fe(O H)2(s)+2H2O(l)+O2(g)===4Fe(OH)3(s)ΔH=-kJ·mol-1,且熵减小,在常温常压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焓变B.温度C.压强D.熵变 【答案】A

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答案】A

4.(2012·海南高考·15)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 ol的A和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 mol·L-1·s-1。,则6s时c(A)=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3化学平衡(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3化学平衡(含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8c18825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思维导图】 【微试题】 2

1.[2018·全国卷]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答案】 B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 ,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 2 (g)+NO 2 (g)SO 3 (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 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3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 1=△t 2 时,SO 2 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答案】 D 3.(2018·安徽卷)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 Δ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D 4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南京竹山中学陶爱玲 【摘要】 针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教学实际,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教与学的策略,不仅能提供有效的思考框架,而且能记录和引导思维过程,还可以通过图形和色彩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实质是强调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在知识大爆炸的如今,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希望学生能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能更为有效地进行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一直以此为训,努力探求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以期最佳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上课时学生都能听懂,对着例题练习都会做。但到考试或实际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却觉得无从着手。学生经常感叹化学“一听能懂,一看可会,一做出错”;而许多教师则感叹,为什么我讲得越来越多,而学生掌

握的越来越少呢?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呢?……所有这些都暴露出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的严重弊端。我们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讲,它忽视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表现就是“满堂灌”、“填鸭式”,使大批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学生不能较好地辨别和建构概念与命题框架,只是死记硬背大量的事实与公式。这样,知识的存储就处于零星状态,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并且学习过程中只重视模仿性地做题,而对化学中的概念、规律缺乏深入的理解,对化学问题的分析缺乏正确的方法,所以在知识提取时表现出较大的难度。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仅靠课堂所传授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因此,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就不仅要“授之与鱼”,而且更要“授之与渔”。也就是要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正是在此前提下,针对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指导学生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教学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二、思维导图的制作与教学优势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式板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c188259.html, 思维导图式板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作者:孙爽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23期 【内容摘要】一直以来,良好的板书设计都是衡量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标志。然而受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的沖击,目前板书设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对课堂板书设计加大重视并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以此为视角,对思维导图式板书设计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堂板书; 优化; 设计; 教学; 初中化学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在各个领域进行突破和创新,进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手段,黑板板书对于课堂教学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下科技进步的促动下,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日趋多元化,现代教学手段对于粉笔、黑板等传统板书的影响极大,一些教师逐渐减少了板书的使用数量和频率,而且对于板书设计较为忽视,甚至部分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手段迟早会被取代。在这样的背景趋势下,研究课堂板书设计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教育影响。思维导图式板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明确教材的重难点、触发想象、启发创造性思维、促使自主个性的形成,而且可为学生树立整洁、美观书写的榜样,可见教师板书能力及设计水平对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具有图文并重的优势,能够借助图形思维工具将发散性思维进行具体的转化。众所周知,初中化学课程相对复杂,将思维导图整合板书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实现隶属与相关化学层级图的表现,而且可以营造系统清晰的知识网络,教师仅需写出知识关键词,便可实现记忆链接,并将初中化学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缩短课堂教学时间,便于学生与教师间交流,且能够达成教学重点内容的落实。思维导图与初中化学板书的整合,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易于教学的顺利开展,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新课教学设计中应用思维导图 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次授课为例,课堂教学应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可以实施常规设计模式,而在第二部分设计过程中,针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合理展现知识框架,这样会让学生加深印象的优势,对比也会更加强烈。与此同时,教师要以大概框架为基础,鼓励学生自主填空、补充、添加,潜移默化地巩固学生形成思维型习惯,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进入初三,同学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化学。同学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要想在不一年的时间里认识并学好化学,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绘制初三化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习,初三化学思维导图可以在初三化学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它却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才开设的一门科学,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事化学,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还应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并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并且利用网络来学习,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

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纲要求及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思维导图 考纲要求: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 2、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 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独立操作) 4、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独立操作) 5、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内化)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思维导图 考纲要求: 1、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 2、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认识) 3、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知道) 4、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 5、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模仿操作) 6、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认识) 7、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知道) 8、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认识) 9、利用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理解) 10、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认识) 11、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认识) 12、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内化)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思维导图 考纲要求: 1、物质的微粒性(认识) 2、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理解) 4、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 5、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知道) 6、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认识) 7、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认识) 8、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理解) 9、元素的简单分类(知道) 10、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知道) 11、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内化)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思维导图 考纲要求: 1、水的组成(认识) 2、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知道) 3、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认识) 4、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 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认识) 6、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内化) 7、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性原则(认识) 8、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认识) 9、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认识)

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2-3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8·全国卷]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答案】B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答案】D 3.(2018·安徽卷)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 Δ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答案】D 4.(2018山东理综)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 < 0 (I) 2NO(g)+Cl2(g)2ClNO(g) K2?H < 0 (II)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NO和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ClNO)=×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答案】(1) 2 1 2 K K (2)×10-2;75%;>;不变;升高温度 【解析】(1)方程式(I)×2 (II)即可得到: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所以平衡常数K= 2 1 2 K K ; (2)ClNO的浓度变化△c(ClNO)=×10-2mol?L,所以ClNO的物质的量变化△n(ClNO)=,所以Cl2的物质的量变化率△n(Cl2)=,则平衡后n(Cl2)=;转化的n(NO)=,则NO的转化率а1==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则反应(II)的压强大于反应(I)的压强,则平衡有利于向正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因为反应(II)的?H < 0,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就要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以采取加热的方法;

思维导图在初三化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三化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0-15T10:11:49.80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张裔[导读] 针对初中生开展化学教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阶段,既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能够促进其专业发展。另外,复习知识和梳理思路在化学学习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崇州市三江中学校,四川崇州 611246) 摘要:针对初中生开展化学教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阶段,既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能够促进其专业发展。另外,复习知识和梳理思路在化学学习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应用思维导图却能够有效地整理知识、梳理思路、分析重点。因此,就化学教学活动而言,广大教师应该尽量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初三化学中的应用策略。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三化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并且还立足于多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创新。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究出一种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以及适合他们建构知识网络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获得同步增长。另外,教师还应该打破特定思维模式的束缚,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改进教学模式,以此来保证化学教学与新课改的基本要求相符合。为此,文中针对如何在初三化学中有效地应用思维导图展开了分析。 1.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导入教学目标,凸显出目标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以往教师常常采取口头讲授或者是文字罗列的方式来导入课堂教学目标,每当师生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就会顺理成章地延续到下一目标。然而,此种导入目标的方法却存在着较大的缺点,即形式过于单一、字多图少,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取关键词,而且各个教学目标之间还缺乏足够的联结点与层次性,从而难以形成一种发散性思维。应用思维导图来导入教学目标,不仅可以体现出传统目标的优势,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构建学习任务的整体概念,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易于重现[1]。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氧气的制取》这节课为例,此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在学习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来掌握制取气体的基本方法,主要涉及到药品的选择、仪器和设备、实验流程、收集气体的方法、检验和验满方法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的事项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分析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从而能够为其后续系统性地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虽然这些知识从表面上看起来比较零散,但是,却能够进行相互融合、交叉应用。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七连珠”式的思维导图教学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具体方法体现如下:首先,准备一张A4纸,接着,使用颜色鲜艳的彩笔在纸的中间画出中央图形和主题――“氧气的制取”;其次,以中央图形为核心画出七个分支,分别将制取气体的过程中应该加以考虑的六要素写在七个分支上面;最后,如果各个环节之间呈现出了因果、并列或者是对比的关系,就应该采用虚线对其进行连接。还有一点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应用思维导图的放射性导入目标能够逐一展开学习目标,进而让学生一上课就形成一种放射思维意识,以此来构建整体与局部概念,以防学生在学习时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既有助于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还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健全。 2.应用思维导图对认知结构进行建构,优化学生认知过程 建构主义学者提出:知识的构建就是同化与适应新知识的过程。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应该梳理好知识的上位、下位以及并列关系,以此来融入旧知识框架中。在开展新课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分解与层层剖析难以理解的概念以及原理,深入理解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比较易混淆的知识,充分掌握概念;会从个别特征与具体事实中归纳总结出事物存在的共性,或者是将个别属性相结合转化成综合能力,掌握按照一个或者是几个已知的判断,推理出一个新的判断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及时构建直观的知识网络,从而方便提取。特别是同旧知识息息相关的新知识,仅仅需要在既存的导图分支上建立一个新的发散点,就能够构建出“最近发展区”。比方说,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节课为例,主要知识内容包括铁生锈条件的实验研究、防锈原理和方法等[2]。此种知识的构建方法同《燃烧与灭火》之间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均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探究反应条件,并且利用三角图将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出来,另外,均应用了破坏条件将灭火与防锈原理展示了出来。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导图来指导学生微调与变换这两个图形,构建系统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确保他们做到融会贯通。 3.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深入理解知识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然而,将其应用在功课复习的过程中却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在此过程当中学生已经充分了解了思维导图的知识框架,因此,教师无需利用较多的时间对其进行讲解,在复习功课时,教师仅仅需要提供思维导图体系中的关键词,由学生来详细陈述知识内容,加之其进行的深入概括和总结,接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合理补充遗漏的知识点,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比方说,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酸和碱》的复习课为例,就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来进行复习,从而能够获取到理想的复习效果[3]。 除此之外,在中考前进入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千万不可以越俎代庖,一定要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应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讨论一些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互相学习,并且将其划分成几个小组来展开讨论。进而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切实得到扩大,而且还能够为他们的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全面总结和整理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内容,发现仍然存在的不懂之处,以此来提高初三化学的教学效率,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对思维导图加以充分应用,让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进而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单松广.思维导图在初三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6(32):88-89. [2]杨军.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实践[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5(1):157-157.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含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12全国卷I)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4b KJ/mol

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 △H = 2b KJ/mol 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2b KJ/mol 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H = b KJ/mol 【答案】C 2.(2019年全国理综试题)已知(1)H2(g)+1/2O2(g) = H2O(g) △H1= a kJ·mol-1 (2)2H2(g)+O2(g) = 2H2O(g) △H2= b kJ· mol-1 (3)H2(g)+ 1/2O2(g) = H2O(l) △H3= c kJ· mol-1 (4)2H2(g)+O2(g) = 2H2O(l) △H4= d kJ· 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b<c<0 B.b>d>0 C.2a=b<0 D.2c= d>0 【答案】C

3.(2018·大纲全国理综,9)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答案】D

4.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盐酸NaOH溶液 1 20. 2 20. 3 23.7 2 20. 3 20.5 23.8 3 21.5 21.6 24.9 试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化学反应进行的方 向含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0·杭州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答案】C 2.对于反应:4Fe(O H) 2(s)+2H 2 O(l)+O 2 (g)===4Fe(OH) 3 (s) ΔH=-444.3kJ·mol-1,且熵减小,在常温常压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的 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焓变B.温度C.压强D.熵变 【答案】A 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答案】A 4.(2012·海南高考·15)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0.6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H0(填“<”“>”“=”);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 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0.003mol·L-1·s-1。,则6s时c(A)=mol·L-1,C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答案】(1) (C)(D) (A)(B) ? ? c c c c<(2)0.0220.0980%80% (3)c(4)2.5

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细节

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细节 一.概念: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化学口诀)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 二价钙镁钡与锌, 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 二四五氮,硫四六, 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 “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 “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 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 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 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 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 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 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 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 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4-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含答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答案】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钢铁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2H2O+O2+4e- = 4OH-

C.镀锌铁皮的镀层损坏后,铁更容易腐蚀 D.氯碱工业中,阳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12↑ 【答案】D 3.(2012·海南高考·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答案】C

4.(2014山东卷理综30.(16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mol。 (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a.KCl b. KClO3 c. MnO2 d. 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答案】(1)负 4Al2Cl7—+3e-=Al+7AlCl4— H2 (2)3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4-1原电池(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4-1原电池 (含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8c18825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2全国大纲卷)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答案】 B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 4.48L氧气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 = CH3COOH+ H2O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 4e–+2H2O=4OH– 【答案】C 3

3.(2011全国新课标)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答案】C 4

4. (2015山东理综卷29、(15分))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5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3-1弱电解质的电离(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1·福建高考)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的pH=(a+1)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答案】B

2.(2012·淮北模拟)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为了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某同学开展了题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研究”的探究活动。他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 A.先配制一定量的0.10 mol·L-1的CH3COOH溶液,然后测溶液的pH,若pH大于1,则可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 B.先配制一定量的0.01 mol·L-1和0.10 mol·L-1的CH3COOH溶液,分别用pH计测它们的pH,若两者的pH相差小于1个单位,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先测0.10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然后将其加热至100℃,再测pH,如果pH变小,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D.配制一定量的CH3COONa溶液,测其pH,若常温下pH大于7,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答案】C

3.有①CH3COOH、②HCl、③H2SO4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C.中和等量的烧碱溶液,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①②③三种酸溶液的体积比为2∶2∶1 D.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①②③三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比为2∶1∶2 【答案】D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溶度积常数Ksp (CaF2)=1.46×10-10。现向1 L 0.2 mol/LHF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 mol/LHF溶液中pH=1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

D.该体系中HF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 【答案】D 2.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BaSO4(g)Ba2+(aq)+S2-4(aq)的平衡常数K sp=c (Ba2+)·c(SO2-4),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 sp大于c点对应的K sp 【答案】C 3.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出现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 sp(25℃)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B.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相同 D.25℃时,在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同 【答案】C

4. (2012·海南高考)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己知:Ksp[Fe(OH)3]= 4.0×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I 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 (3)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过程II中调节溶液的pH为5,金属离子浓度为。(列式计算) 【答案】(1)2Fe3+ + Cu == 2Fe2+ + Cu2+; (2)回收铜Cu和Fe 加入过量的盐酸后过滤 (3)FeCl2+Ca(OH)2==CaCl2+Fe(OH)2↓4Fe(OH)2+O2+2H2O===4Fe(OH)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