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目湾新城总体规划

大目湾新城总体规划

大目湾新城总体规划——美国易道公司方案1.0 项目理解

1.1 项目背景

1.2 工作方法

1.3 基地背景

1.4 规划回顾

2.0 案例研究

2.1 拉古纳海滩,加利福尼

2.2 五渔村,意大利

2.3 海泉湾度假城,珠海

2.4 大梅沙,深圳

2.5 案例小结

3.0 定位与愿景

3.1 发展前景分析

3.2 发展策略

3.3 定位

3.4 新城规模

3.5 愿景

3.6 发展目标

4.0 关键问题

4.1 新城发展项目

4.2 新城特色塑造

4.3 水体设计策略

5.0 基本分析

5.1 基地现状

5.2 现有设施

5.3 生态环境评价

5.4 设计限制条件

6.0 总体框架

6.1 总体构架

6.2 特色分区

6.3 土地利用

6.4 道路交通系统

6.5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6.6 公共服务设施

7.0 城市设计

7.1 新城鸟瞰

7.2 新城总体意向

7.3 城市设计策略

8.0 景观规划

8.1 开放空间特性

8.2 水岸处理

8.3 景观道路

8.4 植载问题

9.0 分区示意

9.1 分区概述

9.2 新城中心区

9.3 滨海度假区

9.4 山景住区

9.5 文教社区

9.6 滨海休闲体育区

10.0 旅游发展策略

10.1 旅游发展策略

10.2 旅游客源分析

10.3 景区规划

10.4 旅游项目组织

10.5 地区旅游组织

10.6 区域资源联合

10.7 市场营销策略

10.8 旅游项目评估

11.0 旅游发展策略

11.1 分期开发策略

11.2 投资模式建议

11.3 投资效益分析

11.4 可持续发展建议

11.5 规划管理建议

图件

1 项目背景

2 基地分析

3 区域功能定位与总体构架

4 土地利用

5 公共服务设施

6 开发空间系统

7 水系设计

8 城市竖向研究

9 城市设计策略

10 水岸处理

11 景区规划

12 旅游项目组织

13 区域交通规划

14 综合交通规划

1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6 道路断面示规划

17 道路交叉口规划

18 道路桥梁系统规划

19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20 水上游艇(船)系统规

21 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22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23 交通分流引导

24 道路交通设施配套

26 道路竖向规划

27 给水工程规划

28 雨水工程规划

29 污水工程规划

30 中水工程规划

31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32 电力工程规划

33 电汛工程规划

34 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35 燃气工程规划

36 分期开发

37 近期建设

亦庄新城VII-1街区N6`N7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 1.规划背景 位于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亦庄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亦庄新城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承担着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职能,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为依托的综合产业新城,是辐射并带动京津城镇走廊产业发展的区域产业中心。其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高端产业服务基地、国际宜业宜居新城。 亦庄新城VII-1街区位于新城路南区西部,作为以发展与奔驰汽车产业链相关的配套产业区,是新城的近期重点发展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VII-1街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启动街区建设,使该街区创建成布局合理、产业集群、配套设施完备的高端特色产业区,开发区规划分局委托我单位对《亦庄新城VII-1、VII-2街区控规深化方案》(以下简称《深化方案》)进行深化,编制《亦庄新城VII-1街区N6、N 7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地块控规》)成果。 2.规划范围及区位 2.1.规划范围 VII-1街区位于亦庄新城西南部,北起南区北路,南至新大件路,西起南区西路,东至环保大道,总用地面积公顷,属大兴区行政管辖范围。 此次控规编制范围北起南区北路永中、南至南区一街永中、西起南区六路永中、东至亦柏路永中,编制范围总用地面积公顷,其中N6用地面积为公顷,N7用地面积为公顷,道路用地面积为公顷。 2.2.规划区位 N6和N7地块向西邻近博兴南路,北侧紧邻六环路防护绿带,向东紧邻城市主干路亦柏路,同时沿亦柏

路西侧规划有70米绿化隔离带,南侧紧邻南区一街,交通及景观条件都十分优越。 3.城市设计引导 3.1.城市设计总体控制与引导 本地块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功能,此部分从开放空间与景观风貌、建筑空间形态与单体设计两方面加以控制引导。 3.2.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风貌 地块开放空间与景观风貌主要从重要节点、轴线、功能面等方面进行控制与引导,注意沿地块外围亦柏路、南区一街及南区六路等主次干道形成高低错落的连续性界面。 规划地块内沿亦柏路布置公共绿地,除大量种植乔木、灌木、草坪等绿化景观外,还需设置有硬质铺装的小广场和人性化的街头小品,便于居民健身、聚会等室外活动。 3.3.建筑空间形态与单体设计 建筑布局应延续城市的肌理尽可能紧凑简化,注重立面的转折变化与高低错落。不同的建筑、组群间遥相呼应,形成相互对话、交流的空间效果。 建筑单体需与周边环境相契合,设计形式应考虑VII-1街区整体风貌定位,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并以现代的材料、结构加以表现。 公共设施建筑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采用多种设计手法,造型要新颖别致,充分体现时代感,同时应强调整体效果。建筑色彩宜浅不宜深,相邻建筑不应反差过大。 表1:地块指标表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 2011-10-13 18:12:05经济日报我要评论(0)【字体:大中小】 昨日,《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该详细规划围包括白沙街道与沙坪镇所辖区域,面积95.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47.6平方公里,长江岸线长度约22公里。规划期限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0—2015年,第二阶段为2010—2020年,第三阶段为2020年以后。经济日报记者严为远 附件一、《控规》简要介绍 目录 一、规划背景 (2) 1、规划背景及区位介绍 (2) 2、规划围与期限 (2) 二、主要规划容 (2) 1、发展目标 (2) 2、发展定位 (3) 3、规模预测 (4) 4、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4) 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6)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9) 7、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珠联绿带 (10) 8、市政工程规划 (11) 9、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3) 10、防灾规划 (16) 11、建设容量分区控制引导 (18)

一、规划背景 1、规划背景及区位介绍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沿江发展带和川南经济区的重大部署,按照市委“东拓西进”发展战略要求,立足港建设,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尽快融入长江一体化联动发展格局,增强我市区域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形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和实现我市“双百”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宜委发〔2009〕26号)精神,由临港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了《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2、规划围与期限 (1)规划围 临港经济开发区下辖白沙街道与沙坪镇,包含7个社区与26个村庄,总人口76654人。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围包括白沙街道与沙坪镇所辖区域,面积约95.68平方公里(地形图实测数据),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47.40平方公里。长江岸线长度约22公里。 (2)规划期限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期限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近期)为2010年~2015年, 第二阶段(中期)为2010年~2020年, 第三阶段(远期)为2020年以后。 其中至本次规划中期:在规划年限(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设围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相一致。 二、主要规划容 1、发展目标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各种城市规划设计手段,确立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性

大目湾概念性总体规划

象山,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地处浙江省东部,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宁波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山县三面环海,一路通陆,陆地面积117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50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海岸线长800公里,大小岛礁608个。 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象山县的发展一直游离于长三角、大宁波的核心发展地带之外,接受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不能和一些区位相对较好的城市相提并论。因此,尽管近年来象山县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发展速度,但由于经济基数和发展速度的相对滞后,其区域地位实际上处于下降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杭州湾大桥、象山港大桥等大型交通设施的开工建设,象山县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新格局。一方面,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其不再处于区域交通的尽端,能够大大缩短与上海、宁波等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时距,更好的接受这些地区的经济辐射。另一方面,交通区位得到改善的将不只是象山,其周边城市(如宁海)也将不同程度的受益,在区域内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战国”年代,任何懈怠乃至低于周边地区的发展速度将直接导致本地区未来的区域地位下降及边缘化。因此,象山县必须做好积极的应对,抓住每一次重大发展契机。 象山县县委、县政府明确指出:大目湾城的发展计划不是丹城原有规划的翻版,不是老城功能的简单延伸,也不是一般性的扩大城市的容量,消化象山一般性的城市需求,而是要建设一个具有个性和竞争力的滨海新城,同时也要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本次规划的几点认识 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土地资源供给的有力支撑。但是受自然条件约束,象山县属于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从这一层面上讲,18KM2的大目湾城将会是象山县未来的一块重要战 略储备用地,是应对区域内城市竞争的重要棋子,是提升象山县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筹 码。这一点,在当前我国日益紧缩的土地政策宏观调控背景下,大目湾城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因此,大目湾城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象山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土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新的城市功能不断涌现的发展预期下,18KM2的大目湾城可以为未来象 山的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供给。 第二,为象山县财政提供长远、稳定的财源。通过经营性土地的出让,政府可以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更好的进行公益性公共设施及部分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开发,从而控制和引导商业性开 发行为,有效的实现城市经营。 第三,使象山县更具有滨海城市的特色。在长三角地区,能够将山地、海湾、海岸、沙滩、城市等资源进行组合的城市并不多见,象山县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精心营造“滨海旅游新城” 的特色无疑是提升和丰富象山城市形象、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思路。 技术路线和工作重点 1、技术路线 本次规划采取目标导向的研究方法。首先,根据所处区域状况、上层次政府的要求明确大目湾城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其次,根据本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的主观追求论 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最后,将建设目标演绎为具体的规划方案,并提出明确的近期 建设计划。 2、工作重点 (1)城市发展目标与定位研究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规划建设临港新城

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审时度势,为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好临港新城,对于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对于上海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布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临港新城以其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必将成为上海未来发展最有力的助推器。 临港新城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21世纪新型城市的特征,注重个性化和科学化的人文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功能上划分为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五大城市片区。各片区分合有致,定位明确,结构科学。同时 ,还规划了泥城、书院、万祥、芦潮港四个城市社区。 临港新城产业发展目标为: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服务业枢纽和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生活服务业集聚区。形成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城市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临港新城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毗邻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以及第一个国家级保税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开放的政策支持,辐射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地区,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前端,距上海市中心城区 75公里。

附:上海市区至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交通示意图

点击此处查看上海临港新城地图> 临港新城大事记——2008年

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德江视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3月29日,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上海南汇区行政中心搬迁至位于滴水湖边的机关办公中心办公。 4月28日,中船临港海洋工程基地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是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16个重点专项之一。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 5月22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上海中海洋山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物流仓储项目在临港物流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第4号令,公布对《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的修改决定,增加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15平方公里。 7月27日,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基地生产的首个核电站主设备——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60万千瓦蒸汽发生器,正式竣工发运往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 8月30日,浦东铁路客车开行仪式在上海南站举行,从上海南站至上海临港新城芦潮港站的客运列车正式开通。 9月19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临港基地落成投产,自主品牌荣威550轿车正式问世。 11月5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珠海签署协议,在临港产业区设立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首批启动航空发动机项目。

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文本

1 个附件 总则 第一条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 146 号令))、《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济宁市已批复的其他相关规划而制定。 第二条本规划是济宁市南部城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指导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西起京杭大运河,东至兖矿二号井、三号井塌陷范围,南起南四湖北岸,北跨日菏铁路与主城区相连,规划用地面积平方公里,行政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 第四条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一致。近期为2008-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第五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说明书构成,规划文本与规划图纸是该组团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二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济宁市人民政府及其授权部门。本规划已经济宁市规划主管部门审议通过,由济宁市政府批准,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

规划目标与原则 第七条本规划确定的本区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第八条规划原则 在生态与文化的指导思想下,济宁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坚持旅游与城市协同发展,生态优先,文化突出和可实施性的原则。 (1)整体协调的原则 规划编制应与在编的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相协调,在整体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进行济宁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的编制。 (2)突出地域特色原则 突出特色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核心之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规划要突出当地区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北方水乡。 (3)旅游与城市协同原则 旅游功能应该与城市整体功能及其它功能协同发展。以旅游业带动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给旅游业提供支撑和保障。 (3)生态优先的原则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前言: 根据上海市政府于2004年1月批准并实施的《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明确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辅城地位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满足临港新城工业园区重装备产业用地的需要,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要求,实施了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围滩造地工程。工程圈围顺堤沿-2m (吴淞高程)线布设,顺堤长6896.9m,西侧堤长512.4m,东侧堤长312.0m,圈围成陆约3.01k ㎡(合4518亩),将为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一大批大型企业落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提供必需的土地资源。 与此同时,企业相应所需的码头岸线的规划建设也迫在眉睫。根据《上海港总体规划(2003~2020年)》(送审稿)芦潮港以西8.0 km作为港口岸线,重点拓展临港产业功能,配合临港新城和洋山港的建设,规划布置货运码头、公务码头、陆岛交通客运码头岸线。 为适应临港新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要求,明确临港新城港区的发展方向,确定临港新城港区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指导和规范临港新城港区岸线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港区综合物流功能和临港新城产业功能,促进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下编制了《临港新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港区建港条件的分析研究 该港区属强潮海域,水流急,含沙量高,浪大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此,对其自然条件、现状进行了详实调研分析,进行了潮位、潮流、泥沙、波浪现场观测,着重对海岸演变和潮流、泥沙及波浪对规划港区可能出现的影响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析研究和评价,对规划港区建设5000吨级码头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一)、岸滩演变和海床稳定性分析 历史上南汇咀在长江丰富的泥沙供应下不断向海淤涨。历史时期兴建的海塘忠实地记录了南汇海岸变迁的历史过程。可见不同时期的淤涨速率是不同的,而且期间也曾有过停顿或冲刷

碳纤维布加固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大目湾新城规划4路道路工程Ⅰ标段编号:A2

大目湾新城规划4路道路工程Ⅰ标段1号桥 预制板梁 防 水 剂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职务(称) 审核人职务(称) 批准人职务(称) 批准部门(章)浙江建安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规划4路Ⅱ标段1号桥为三跨3×10m预应力砼简支梁桥,中心桩号DK1+296,正交。桥台采用重力式U形桥台,基础为双排Φ80cm的钻孔灌注桩接承台结构。桥墩为桩接盖梁式,采用单排Φ100cm的钻孔灌注桩基础+Φ80cm立柱。桥梁上部结构采用10m的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板梁高度60cm。板梁采用C50砼,台帽、桥墩盖梁、承台及立柱均为C30砼。台身、翼墙采用C30片石砼。板梁支座采用GJZ15×25×2.8m板式橡胶支座。 因桥梁主体结构实体检验预应力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果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影响了桥梁板的承载力,须对梁板进行加固补强,特编制梁板加固处理方案。 粘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混凝土表面处理→粘贴面修补找平(若平整,此步骤可省去)→配置底胶→涂底胶→卸荷(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此步骤有时省去)→配置面胶和裁剪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固化→检验→维护 施工工艺: 1、混凝土基底处理

1)、将混凝土构件表面残缺、破损部分剔凿、清除干净并达到结构密实部位2)、检查外露钢筋是否锈蚀,如有锈蚀,需进行必要的除锈处理 3)、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用高于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环氧砂浆进行修补、复原、达到表面平整 4)、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胶泥进行表面涂抹密闭,大于或等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 5)、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模板的段差等)打磨平整。修补后的段差要平顺。 6)、棱角的部位,用磨光机磨成圆角。圆角半径最小不得小于20mm 7)、清洗打磨过的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8)、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在需加固部位放线、定位。 2、涂底涂树脂 1)、把底涂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后放入容器内,用搅拌器拌合均匀。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超过可使用时间不得再用。2)、在底涂树脂中严禁添加溶剂。含有溶剂的毛刷或用溶剂弄湿了的滚筒不得使用。 3)、用滚筒刷均匀地涂抹底涂树脂。 4)、底涂树脂干燥时间因气温不同,一般在3小时到1天之间变化。 5)、底涂树脂固化后,在构件表面有凝结凸起时,要用砂纸磨光。磨光后若露出混凝土基面,应再补涂底涂树脂。 6)、根据施工部位的温度、湿度,选择适当的底涂树脂(参见表2)。在气温5℃以下、相对湿度RH>85%、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在8%以上,有结露现象而无有

2010年是亦庄镇发展关键的一年

2010年是亦庄镇发展关键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亦庄镇剩余的三个村(羊南、羊北、宝善)都进行了拆迁。近700户10万平方米都已搬迁完毕。羊南北村的拆迁村民都已现房搬迁上楼,腾退出的土地将作为城市主干路绿地和城市集中绿化用地;而宝善村拆迁腾退出来的土地也将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后期发展产业配套用地。 截止到目前,亦庄镇现有行政村全部拆迁完毕。所面临的将是失地农民的转非安置、城市发展、规划建设及城市管理的工作。按照北京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亦庄作为新城承担着中心城区疏解的主要职能。其中包括: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型商业、仓储物流,高新产业服务以及部分行政办公区。未来几年,亦庄新城将成为北京人口的重要增长区。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亦庄新城与亦庄镇的现实情况与真正意义上的亦庄新城,在规划上有着很大的差距。按“十一五”规划,亦庄的产业新城、和谐发展、亦居亦业的特色并没有完全实现。在这个同时兼备高档居住社区和工业区双重功能的亦庄,除了已出现的交通不畅的问题外,还有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于“十二五”时期整体发展,作为亦庄镇在城市规划方面,更多的是参与亦庄新城的2020远景规划调整,也应该正是在这改善人居环境优先加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城可持续发展能力

规划调整之中的五年,通过“十一五”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做及时的修正。一是在空间发展方向与引导上。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跨越京津塘高速公路向东及凉水河向南方向发展。突出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带状发展,完善核心区(主要是亦庄镇区所在区域)、河西区(汽车产业区)、站前区的配套建设;二是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加强和完善新城交通系统建设;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提高新城环境质量;四是加强新城重点地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及住宅配套建设,提升新城综合服务功能。这样才能逐步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和谐协调的综合产业新城。 2011年的主要工作:从亦庄镇规划角度来看,基本上镇域范围内已没有属于亦庄镇的土地,也并不存在农村土地管理的内容。但从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上看,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其它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城市功能上在配套上要加强商业配套,完善教育、医疗、休闲(公园)、体育等市政设施,在地产开发上,组团规模适中,居住密度不宜过大。2009年12月4日,远洋地产以48.3亿元击败龙湖、保利、万科等多家开发商,拿下亦庄新城三羊居住区地块,成为亦庄价格最高的“地王”。该宗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24.5万平方米,按照26.8万平方米的建筑控制规模折算,容积率仅有1.1左右,预计该地块将以独栋、联排、叠拼等别墅和花园洋房产品为主。我们会配合好金融街地产后期产品及新恒基房地产开发项目,共同

深基坑施工方案

深基坑施工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象山大目湾新城煕华府项目 基 坑 围 护 专 项 方 案 编制人:职务(职称)项目工程师审核:职务(职称)项目经理批准:职务(职称)公司总工

日期: 2016 年 08 月 28 日 施工组织(方案)审批表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一节.工程概况 (2) 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 (6) 第三节.施工要求 (6) 第四节.技术保证条件 (6) 第二章、编制依据 (7)

第三章、施工计划 (8)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9) 第二节.材料与设备计划 (9) 第四章、施工工艺 (10) 第一节.技术参数 (10) 第二节.工艺流程 (10) 第三节.施工方法 (12) 第四节.检查验收 (18) 附件1:进度计划表、桩机走向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基坑工程概况 本工程±相当于黄海高程2.400m,地下室开挖深度~3.65m。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结合浙江省标准《建筑工程支护技术规程》(DB33/T1096-2014)的有关规定,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的特点和开挖深度,本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 基坑平面形状大体成长方形形,基坑周边总长度约930米。 周边环境:基坑北侧为松兰大道,基坑西侧为悦莱东路,基坑东侧为新乐东路,基坑南侧为智慧路。 本工程设计支护结构形式为本基坑主要采用重力坝与钻孔灌注桩+一道撑支护体系,西侧局部区域采用双排桩围护,南侧贴边主楼区域采用放坡围护,围护桩桩长及剖面详见下表。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文本(2011-2030年)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文本(2011-2030年) 第一章规划界定 第1条编制背景 (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湖北省“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发展,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梓山湖(贺胜)新城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接地带,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 (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4) 大咸宁地区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契机 在《咸宁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中咸宁主城区的城镇村体系确定为:“一主城、四新城、四集镇、十四中心村”的4级城乡居民点布局体系,其中四新城当中的梓山湖新城和和梓山湖(贺胜)新城在贺胜桥镇及官埠桥镇内。面对咸宁市域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梓山湖(贺胜)新城需要制定全新的发展目标。 (5) 目前需要完善的法定规划指导城镇建设 随着区域发展条件的快速变化,梓山湖(贺胜)新城亟需编制总体规划来指导城镇科学合理建设。 第2条规划依据 (1) 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11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2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号,2000年发布)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993年发布)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部44号令,1995年发布)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1993 (2) 上位规划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3) 相关规划 《咸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 《武咸城际铁路沿线贺胜桥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2009 第3条规划原则 ①集约高效 ②功能完善 ③社会和谐 ④环境友好 ⑤城乡一体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编制期限为:近期:2011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30年。 第5条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范围包括贺胜桥镇武咸城际铁路以西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官埠桥镇北部的部分区域,总面积合计为45.66平方公里。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样本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 前言: 根据上海市政府于 1月批准并实施的《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 -2020年) 》, 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明确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辅城地位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 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满足临港新城工业园区重装备产业用地的需要,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 集团) 有限公司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要求, 实施了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围滩造地工程。工程圈围顺堤沿-2m( 吴淞高程) 线布设, 顺堤长6896.9m, 西侧堤长512.4m, 东侧堤长312.0m, 圈围成陆约3.01k㎡( 合4518亩) , 将为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一大批大型企业落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提供必须的土地资源。 与此同时, 企业相应所需的码头岸线的规划建设也迫在眉睫。根据《上海港总体规划( ~2020年) 》( 送审稿) 芦潮港以西8.0 km作为港口岸线, 重点拓展临港产业功能, 配合临港新城和洋山港的建设, 规划布置货运码头、公务码头、陆岛交通客运码头岸线。 为适应临港新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要求, 明确临港新城港区的发展方向, 确定临港新城港区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 指导和规范临港新城港区岸线的利用和开发, 充分发挥港区综合物流功能和临港新城产业功能, 促进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 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上海临港经济发展( 集团) 有限公司的委托, 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下编制了《临港新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港区建港条件的分析研究 该港区属强潮海域, 水流急, 含沙量高, 浪大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大目湾新城开发模式研究

— 1 —大目湾新城开发模式研究 (一)开发模式选择 大目湾新城的开发模式有两种选择:(1)“政府+项目开发商”的二级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大目湾新城现有的开发运营模式,大目湾新城管委会代表政府,直接面对项目开发商。政府负责土地的整治,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的改善,招商引资等;开发商负责所在项目的开发和建设。(2)“政府+运营商+项目开发商”的三级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政府与项目开发商之间导入运营商,政府掌握控制权,由运营商负责土地的整治,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的改善,招商引资,营销推广等,由项目开发商(二级开发商)来负责具体的开发和建设。 一级——政府:领导、控制、监管性角色。政府进行规划、土地、政策等方面的监管,监督总运营商对整个区域的运营情况,逐步获得土地增值收益与品牌效益,同时将既得利益反哺大目湾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二级——总运营商:介于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中介型的投资公司,如“大目湾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政府”之上,启“项目开发商” 之下,负责对大目湾新城进行总体策划、总体规划、投资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的循环赢利模式,较政府直接面对开发商的两级经营模式更具区域经营的专业性。 — 2 — 三级——项目开发商:包括各种旅游、餐饮、商业、酒店等项目的终端开发商。是总运营商招商引资的对象,按照政府和总运营商制定的规划进行项目的具体开发和经营,直接面对消费市场,是市场价值的直接创造者。 政府全资公司谋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平衡,注重长期效益,安全、稳定性高,市场操作能力低,效率不高,综合成本相对最高。完全市场化的公司市场操作能力强,开发运营效率高,成本控制有成效只注重经济效益,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容易造成开发过度。政府与企业共同组建的公司能够充分利用政府的行政力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是中华人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 总论 1.1项目背景 凉水河、新凤河、通惠排干在新城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既是亦庄新城防洪排水的主要出路,又是营造景观、提升新城环境质量的主要平台。为缓解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洪水流量相应增大、河湖防洪压力加大等问题,同时为了回补地下水、涵养水源及适当解决超标洪水的出路问题,保障亦庄新城的防洪排水安全,,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适宜就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城,结合《亦庄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建办公室拟实施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工程。 本工程位于凉水河、新风河--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段,即亦庄新城界域内,工程建设内容由园林工程和水利工程两部分组成,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的手段,对水域、绿地等非建设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建立与自然平衡的生态安全框架,改进滨河沿线的城市环境及新城的生态格局,突出“林水结合”,提高凉水河、新凤河的防洪、排水能力,解决路东新区的雨水排放问题,加快凉水河生态带、水环境的形成,改善景观环境。通过对河道及周边范围进行绿化整治,提升整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为亦庄新城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本工程是“北京市城市防洪体系”中“南分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依据 (略)

1.2.2技术导则 (略) 1.2.3其他 (1)《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1月) (2)《关于亦庄新城凉水河万亩滨河森林公园项目征求意见的复函》(2010规复函01号)(见附件一) (3)《关于亦庄新城万亩滨河森林公园(水利工程部分)实施方案的批复》(京水务郊[2009]254号)(北京市水务局,2009年12月)(见附件二)(4)《关于亦庄凉水河万亩滨河森林公园项目征求意见的复函》(京技环字[2010]002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2010年4月)(见附件三)(5)《关于亦庄新城凉水河万亩滨河森林公园项目征求意见的复函》(京技房土函[2010]1号)(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房房屋和土地管理局,2010年4月)(见附件四) (6)《北京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的意见》(京绿规函[2009]85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09年12月)(见附件五) (7)北京市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确认表(见附件六)。 1.3评价标准 1.3.1环境质量标准 (1)声环境

延庆新城规划 2005-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章:城镇体系与空间布局 第四章:新城总体发展 年)》, 的生态屏障。为落实上述编制要求、突出延庆自身职能定位、落实城镇空间布局、构筑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全面的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发展,编制《延庆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引导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2条:规划内容 新城规划的内容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综合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资源利用方式、节点设计等。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

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把新城建设成为高品质的现代化城市。 第3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 (1 (2 (3 (4 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 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5)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保障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城市与区域、城市与村镇发展建 设的和谐有序。

(6)协调好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确定保护的目标和策略,突出管制的具体内容。明确新城发展方向,落实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满足发展的需求。 第5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 近期2005年-2010年 等方面开展区域合作的京西北纽带。要求延庆加强面向西部的经济辐射与带动,与怀来县协作进行官厅水库的治理与保护,打造京西北生态屏障,建立产业协作关系。 第8条:北京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北京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郊区建设将成为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延庆凭着环境优势,应主动融入北京的整体功能格局,加强和提升对首都

北京轨道交通及沿线土地优化规划

北京轨道交通及沿线土地优化规划 编制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人员:许槟、周乐、郭春安、张亚芹、叶大华、王玮、王飞、杨贺、薛忠燕、杨志刚、杨明、陈猛、茹祥辉、王雅捷、王崇烈 编制时间:2006.11-2007.12 获奖等级:二等奖 一、规划背景 2007年,为了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北京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到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至到561公里。2007年,市政府提出年内新开工6条线路的建设目标。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与土地的规划建设问题日益突现,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轨道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支撑作用不足,表现为轨道线网的服务覆盖范围不广以及轨道与城市重点功能区的结合程度不高。二是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互动不足,表现为轨道线位、站位与周边土地利用规划不匹配以及轨道沿线土地利用模式与轨道交通的承载力不对应。三是轨道沿线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缺乏前瞻性统筹,表现为轨道沿线土地储备不足以及土地开发建设与轨道建设的时序与布局不统一。四是轨道建设中的人本理念未得到全面落实,表现为轨道与其他公共空间的结合不理想以及轨道之间的换乘及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不便。 二、规划思路 面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轨道交通集中建设的关键时期,对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进行规划优化,上述三方面的规划对于促进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三、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以规划思路为指导,分为轨道交通、土地利用和规划实施建议三方面: (一)轨道交通 1.2007年新建线路规划布局优化 示例:地铁9号线路、站位优化调整方案。 2.近期线网规划总体优化整合,形成“中心成网,外围成墙”的格局 3.车辆段用地整合资源共享研究 (1)利用既有及在建线路设施。 (2)整合车辆厂架修资源,有效减少厂架修段的设置数量。 (3)集中设置车辆厂,少设架修段,最大限度缩小建设规模。

案例-临港经济区规划布局

临港经济区规划布局 1、天津临港经济区 天津临港经济区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最大的临港产业发展基地。《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北港区中就包括临港产业区,是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基地,集中粮油生产基地,兼具物流、科研、新能源、新医药及新材料的综合性、生态型经济区。 本着远近结合、长短结合、最大限度利用岸线资源、有利于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的原则,形成“一带、双核、三区”的空间布局。 “一带”为规划区域西侧沿海滨大道的综合功能带,集区域交通、市政廊道、配套设施和生态绿地于一体,服务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 “双核”为临港经济区内部的南北两个综合服务区。 “三区”为临港经济区的北区、中区、南区。

2、上海临港新城经济区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上海临港产业区建成集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制造、现代物流、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上海临港产业区已经基本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舶关键件、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洋工程设备、航空零部件配套等五大装备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园区依托洋山保税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和非保税物流。随着临港装备制造产业与现代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和联动发展,启动开发建设航空产业园区和临港奉贤园区,将为临港产业区进一步提升装备产业和供应链能级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3、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 根据发展定位,未来的太平湾将重点发展以下五大功能:装卸及仓储功能、运输组织管理功能、临港工业开发功能、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以及综合服务功能。 按照“港口、区域、城市”的规划理念,本着功能结构合理与相互协调的思路,将临港经济区规划为六大组团,空间结构上表现为港口区(123.5km2)、产业区(43.7km2)、物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