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新品种盐粳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新品种盐粳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新品种盐粳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新品种盐粳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新品种盐粳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了盐粳11号在高产栽培研究与实践中的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盐粳11号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盐粳11号;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盐粳11号(原名盐粳30192)是由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粳93272/镇稻88杂交,于2005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同年在淮安北部等地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盐粳11号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性状突出等优良特性。

1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9234kg/hm2,较对照镇稻88增产4.5%,2年增产幅度均极显著;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777kg/hm2,较镇稻88增产4.5%。2007~2008年在江苏淮安等苏北5市大面积示范种植,产量一般在9 000kg/hm2以上,高产田块在10.5t/hm2以上。

2特征特性

2.1株型较理想,农艺性状优良

盐粳11号株高中等,95cm左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坚实,富有弹性,抗倒性强,后期生长势较强,既能形成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又能克服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群体整齐度好,茎蘖生长整齐,集散适中,叶色淡绿,叶片较挺且分布均匀,有利于高效群体的塑造,提高光能的吸收与利用。生长清秀,后期熟相佳,穗型中等。

2.2丰产性好,熟期适中,适应性强

盐粳11号属于中熟中粳中熟期较早的类型,在苏北作麦茬稻种植全生育期150d左右,一般在10月10日前成熟,既能充分利用当季的温光资源,又能为后茬作物及时腾茬,有利于稻麦2季高产。该品种茎秆粗壮坚实,穗、粒、重易在较高层

近30年江苏省迟熟中粳品种产量与品质分析

近30年江苏省迟熟中粳品种产量与品质分析 张宏根1朱国永1封智蔷1许明2吉健安2裴艳1钱凯1汤述翥1,?顾铭洪1 (1扬州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2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京210036;?通讯联系 人,EGmail:sztang@yzu.edu.cn) AnalysisonYieldandQualityoftheLateGmaturityMediumjaponicaRice VarietiesReleasedinJiangsuProvinceintheLast30Years ZHANGHongGgen1,ZHUGuoGyong1,FENGZhiGqiang1,XUMing2,JIJianGan2,PEIYan1,QIANKai1, TANGShuGzhu1,?,GUMingGhong1 (1KeyLaboratoryofEducationDepartmentforPlantFunctionalGenomics/AgriculturalCollege,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China;2JiangsuAgriculturalTechnologyEmploymentCenter,Nanjing210036,China;?Correspondingauthor, EGmail:sztang@yzu.edu.cn) ZHANGHonggen,ZHUGuoyong,FENGZhiqiang,etal.AnalysisonyieldandqualityofthelateGmaturitymedium japonicaricevarietiesreleasedinJiangsuProvinceinthelast30years.ChinJRiceSci,2014,28(3):327G334. Abstract:InordertounderstandthebreedingsituationandtrendofthelateGmaturitymediumjaponicaricevarietiesin JiangsuProvince,theregionaltrialdataandyieldandqualityoffortyGfivelateGmaturitymediumjaponicaricevarieties releasedinlastthirtyyearswereanalyzed,whichwouldprovideareferenceframefortheimprovementandbreedingof newvarieties.TheregionaltrialdatashowedthattherewerethreedevelopmentphasesofyieldofthelateGmaturity mediumjaponicaricevarietiesandtherepresentativevarietieswereYanjing2withyieldofover500kg/667m2bredin 1983,Wuyujing3withyieldofover580kg/667m2bredin1992,Wuyunjing8withyieldofover650kg/667m2bredin 1999,respectively.Yieldofvarietiesbredafter2005wasfluctuatedaround600kg/667m2.YieldandqualityoffortyG fivelateGmaturitymediumjaponicaricevarietiesidentifiedatYangzhouin2012showedthat1)yieldofvarietiesbredin differentperiodswasallfluctuatedfrom500kg/667m2to600kg/667m2andhadnotbeendevelopedsignificantly,2) chalkygrainsofvarietieshadbeenimprovedsignificantly,butchalkinessandtastequalityofvarietieswerestillneeded tobeimproved. Keywords:rice;lateGmaturitymediumjaponicarice;yield;quality 张宏根,朱国永,封智蔷,等.近30年江苏省迟熟中粳品种产量与品质分析.中国水稻科学,2014,28(3):327G334. 摘要:通过对近30年来江苏省育成的45个迟熟中粳品种的区域试验资料分析和种植鉴定,了解江苏迟熟中粳品种的育 种状况,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区试资料分析表明,江苏近30年来迟熟中粳品种产量连上3个台阶,代表品种为 1983年审定的盐粳2号,产量达到500kg/667m2;1992年审定的武育粳3号,产量达到580kg/667m2;1999年审定的武运粳8号,产量达到650kg/667m2.2005年以后育成的品种产量徘徊在600kg/667m2.2012年扬州种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育成的品种产量为500~600kg/667m2,产量提升不明显.近年来注重品种的外观品质改良,垩白粒率有明显改进,但垩 白度和食味品质的改良仍需要加强. 关键词:水稻;迟熟中粳;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112+2;S5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G7216(2014)03G0327G0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南和沿江地区单季稻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及粳稻新品种产量水平的提高,江苏省粳稻种植面积逐步提高[1].进入20世纪90年代,粳稻产量增长快,平均亩产达到甚至超过当时的杂交籼稻,而且粳稻谷价格高,是当时经济效益最好的粮食作物[2G4].为了充分发挥粳稻高产优质的优势,利用江淮稻区10月上中旬有利的光温资源,江苏有计划地由南向北压籼扩粳,扩大高产优 质粳稻品种种植[5].至2002年,粳稻种植面积已占江苏水稻总面积的83%,形成了以粳稻为主的种植 收稿日期:2013G08G14;修改稿收到日期:2013G11G 19.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1001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723 中国水稻科学(ChinJRiceSci),2014,28(3):327-334http://www.ricesci.cn DOI:10.3969/j.issn.1001G7216.20 14.03.013

扬粳3491粳稻

22 2019.09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80006。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农科种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种植。 一、特征特性 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度好,穗型较大,叶色中绿,叶姿较挺,后期熟相好。每亩有效穗22.4万,每穗实粒数122.5粒,结实率93.0%,千粒重27.8克,株高96.8厘米,全生育期148.1天。病害鉴定:稻瘟病损失率5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0,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2015年检测:整精米率67.1%,垩白粒率3.0%,垩白度0.9%,胶稠度7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二、产量表现 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73.8公斤,较对照武运粳27号亩增产6.9%。 三、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5月下旬播种,每亩播量湿润育秧25~30公斤,旱育秧35~40公斤,塑盘育秧每盘120~130克,每亩大田用种量3~4公斤。(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一般6月中下旬移栽秧苗,秧龄控制在30~35天,每亩栽插2万穴,基本苗6万~8万;机插秧秧龄掌握在18~20天,每亩栽插1.8万穴,基本苗6万~8万。(3)科学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8~20公斤,氮、磷、钾搭配使用,比例为1∶0.5∶0.5,肥料运筹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4左右为宜,早施分蘖肥,拔节期稳施氮肥,后期重施保花肥。水浆管理上掌握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当露田;当每亩总茎蘖数达20万时分次适度搁田,后期间隙灌溉,干干湿湿,强秆壮根,收割前1周断水。(4)病虫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等。尤其要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 作物良种·绿色农资,品牌保障。 品牌农资PINPAINONGZI 编辑:商蓉(shangrong@https://www.doczj.com/doc/8515498148.html,) 扬粳3491粳稻

水稻新品种中稻1号

2011年第4期新品种 水稻新品种中稻1号 孙朋孙妍赵加生徐士清叶世超 (江苏省灌南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灌南222500) 中稻1号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连云港市农科院于2006年以中粳1319为母本、中粳连96-1×中粳8415的F1为父本,经连续7代复合杂交,联合育成的常规中粳稻新品种。2007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46),已申请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申请号为20080138.4;公告号为CNA004595E)。 1特征特性 1.1植物学性状中稻1号幼苗矮壮,苗势较强,芽鞘、叶鞘呈绿色,叶片色淡绿;茎、秆长度中,分蘖力中等偏强,低节位分蘖多;5个伸长节间,茎秆较粗壮,茎秆基部包茎节,叶鞘较厚,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主茎总叶片数17~18张,上部3张功能叶较挺,受光姿态好;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整齐度较好,熟期转色好,穗长度中等,穗伸出度较好,穗型半直立;落粒性良好,粒色金黄,后期熟色好。 1.2农艺性状、品质及抗性中稻1号全生育期153.5d,主要农艺性状区试综合表现为:每667m2有效穗21.9万,株高104.4cm,每穗总粒数156粒,结实率90.4%,千粒重27.1g。抗性表现: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 4.3,穗茎瘟损失率最高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 5.4%,黑条矮缩病极轻。米质表现:整精米率62%,垩白率45%,垩白度4.2%,直链淀粉含量17.1%,胶稠度80.5mm。综合表现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抗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 1.3穗粒结构协调、适应性广平均每667m2有效穗数22万左右,成穗率75%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156粒,实粒数为141粒,结实率90.4%。中稻1号为国审品种,分蘖力强,后期灌浆快,转色好,适合在江苏、山东、安徽及河南中粳稻区种植。 2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区试,平均667m2产量为631.6kg,较对照9优418增产4.3%,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区试,平均产量652.8kg,较对照9优418增产5%,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7.5kg,较对照9优418增产0.9%。 2008-2010年在连云港市及苏北、鲁南、河南、安徽适宜地区40余个县区种植,平均每667m2产700kg 以上,其中在东海种植的3.33hm2超高产栽培攻关田单产达811.2kg/667m2。2010年灌南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安排新品种品比试验及展示,在12个参试品种中,中稻1号列参试品种第1位,实产783.4kg/667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5.85%。 3配套栽培技术 3.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中稻1号作为单季稻,适合在江苏、山东、安徽及河南中粳稻区种植。5月上中旬播种,水育秧每667m2播量25~30kg,旱育秧播量35~40kg,肥力低的秧田可适量多播。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 3.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35d,每667m2栽插2.0万~2.2万穴,株行距13cm×23cm,每穴2~3苗,栽足基本苗70000左右,迟栽田块每穴3~4苗,浅栽匀插。抛秧田应做到田平、土熟、肥足、水层薄,人工补稀,留出操作行。 3.3节水灌溉,平衡施肥本着“前足、中稳、后补”原则,每667m2用纯N25kg左右,基肥60%,分蘖肥20%,穗粒肥20%。基肥要足,以有机肥为主,搭配P、K 肥,提倡秸秆还田;分蘖肥适当加重,栽后7d立苗后,结合施用除草剂每667m2施尿素10kg,7d后再施尿素15kg;早施穗肥,避免贪青迟熟。适时搁田,控制高峰苗667m2不超过30万,成穗22万~23万,孕穗至扬花期浅水勤灌,齐穗后干湿交替,收前7d左右断水,不能脱水过早。 3.4防治病虫,保证丰收播前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恶苗病,整个生育期间要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秧田期集中防治稻蓟马、飞虱及蚜虫,本田期重点防治一、二代三化螟及三、四代稻纵卷叶螟、飞虱等,并加强纹枯病等病害的防治,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和丰产丰收。 (收稿日期:2011-02-21) 68

2016年水稻新品种展示总结

2016年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总结(品种概况部分) 一、参试品种及面积 展示品种主要有一季杂交稻:甬优4901、Ⅱ优371、隆两优华占、深两优5814、宝两优6号、正香优217、K优52、甬优7050;早熟晚粳:嘉优5号、镇稻18、镇糯19、武运粳29、富粳1号、秀水414、宣粳糯1号;中熟中粳:上农粳2号、泗稻12、武运粳27、光灿1号,共19个品种,每个品种0.5-1亩不等,展示区总面积14.81亩。 示范品种主要有晚粳:“镇稻18” 14.73亩、“镇糯19” 21.6亩、“武运粳29” 11.81亩、“富粳1号” 20.49亩、“宣粳糯1号”21亩、“上农粳2号” 22.8亩,共6个品种,示范区总面积112.43亩。 二、实施概况 (一)栽培方式:育秧栽培,展示品种采用旱育稀植培育壮秧,秧龄控制在25-30天;示范品种采用工厂化育秧,秧龄控制在15-18天。5月10-6月4号播种,其中展示品种根据生育期分三批次分别是中籼5月10日、晚粳5月19日、中熟中粳6月4日播种,示范品种播期5月25日。播种结束后,用55%敌克松WP1000倍液消毒,防治立枯病、青枯病,亩用旱秧净EC100-150ml兑水30-40kg喷雾封闭杂草。四个播期品种秧苗分别于6月8日、6月17日、6月30日、6月12日进行移栽 (二)大田管理:播种前3-5天施苗床基肥,亩施25%苗床复合肥60kg;移栽前3天每亩施大田基肥,亩施51%三元复合肥55kg。一季杂交稻分两次追肥,6月22日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7.7kg,氯化钾6kg;8月2日亩施尿素2kg,氯化钾2kg。早熟晚粳和中熟中粳均在7月12日一次追肥,前者亩施尿素13.8kg,氯化钾7kg,后者亩施尿素11kg,氯化钾5.7kg。期间适时针对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进行专项防治。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产量:参试品种实收亩产幅度496.3—746.7千克。其中

江苏里下河北部地区15个水稻新品种的比较

江苏里下河北部地区15个水稻新品种的比较 高剑波1,许美刚2,刘泽华3,于莎2,王宜春 1 (1.江苏省宝应县种子管理站,江苏宝应225800;2.江苏省宝应县作栽站;3.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农技推广中心) 摘要为筛选适于宝应县生态气候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高产、优质、多抗主导水稻新品种,引进15个粳稻新品种(系),采用秸秆全量还田 机插栽培技术组织大区种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迟熟中粳宁粳5号、 武运粳24、镇稻14、淮稻13和中熟中粳连粳9号、连粳10号等品种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可进一步扩大示范。关键词中粳稻;新品种;产量;适应性;比较试验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5-521-522-02 基金项目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SX (2001)007]。作者简介 高剑波(1964-),男,江苏宝应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种子管理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3-18宝应地处苏中里下河北部,农作物以稻麦两熟为主,是 稻麦生产优势种植区域, 常年种植水稻56667hm 2 ,单产水平9000kg 左右。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水平,依据本地的区域特点,引进了新近育成、正在或即将在生产使用的水稻粳稻品种(系), 按大田生产管理要求,组织大区种植展示,以筛选适于宝应县生态气候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高产、优质、多抗主导水稻新品种,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参试品种(系)共15个,其中,中稻1号、连粳9 号、连粳10号、华瑞稻1号、扬9709、宁粳4号和连粳7号7个品种为中熟中粳稻品种;武运粳24、镇稻14、扬粳805、宁粳5号、 淮稻13、华粳7号和淮稻5号(CK )7个品种为迟熟中粳稻品种;甬优8号为早熟晚粳品种(组合)。1.2 方法 试点安排于宝应县山阳镇居委会街东组,土质 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参试各品种,除杂粳甬优8号为人工栽插外,其他均采用机 插秧技术,每品种种植2000m 2 左右,不设重复,按高产栽培 要求实行统一田间管理。 参试各品种统一于2011年5月21日落谷,采用塑盘育秧, 6月20日移栽大田。株行距机插秧30cm ?12.5cm ,人工栽插28.3cm ?12.5cm 。肥料运筹:基肥, 1hm 2施30%复合肥(N15-P11-K4)750kg 、 46%尿素150kg ;分蘖肥,7月2日1hm 2 施46%尿素112.5kg , 7月16日667m 2追尿素225kg ;穗肥, 8月13日1hm 2施45%复合肥(N15-P15-K15)225kg 、46%尿素150kg 。水浆管理,秧苗栽插大田后1周不上水, 促进秧苗扎根;1周后田间建立浅水层,同时开始进行除草和施肥,分蘖期间干湿交替为主;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后期干干湿湿,活熟到老。病虫防治:7月21日,1hm 2用20%异丙威1200ml 、25%雷司令600g 、百施利1500ml 、36%卞二氯1200g 、10%吡嘧磺隆300g ;8月9日,1hm 2用48%毒死蜱1200ml 、 20%亲苗750g 、20%异丙威1200ml 、甲胺基15瓶;8月25日,1hm 2用20%井·稀1125g 、75%三环唑300g 、48%毒死蜱1200ml 、劲丰1500ml 、27.12%铜高尚450g ;9月4日,1hm 2用20%氯氟毒死蜱1200ml 、1%甲维盐300g 、37%井·腊芽1200g 、苯甲丙环唑150ml 防治病虫。 1.3天气条件水稻生长期间,低温阴雨天气较多,导致水 稻生长发育较往年普遍推迟, 但全生育期未出现台风、暴雨等大的气象灾害,病虫害发生明显少于常年。9月中旬出现一股较强烈的低温天气, 对部分品种抽穗造成一定影响。后期养稻时间较长,结实率、粒重均较高。2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的产量结构及产量表现 从表1看出,在 参试15个品种中,各品种的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存在差异。成穗数达387.0万/hm 2 以上的有宁粳4号、宁粳5号和扬粳805;成穗数最少的为杂交粳稻甬优 8号,为228.0万/hm 2 。每穗总粒数甬优8号最高,达230.7 粒;其次为武运粳24,为137.2粒;宁粳4号最低,仅95.8粒。结实率普遍较高,平均达93.5%,除杂粳甬优8号仅79.7%外,其余各常规粳稻均在90%以上。其中,扬粳805结实率最高,达97.7%。各品种千粒重平均为29.3g ,其中,华粳7号最高,达33.5g ,华瑞稻1号最低,仅26.3g 。甬优8号产 量最高,为12484.5kg /hm 2 ,比淮稻5号(对照)增产 22.17%;宁粳5号、武运粳24和镇稻14分别比对照增产17.84%、14.91%和13.65%;产量低于对照的品种有中稻1号、扬9709、连粳7号和华瑞粳1号,分别比对照减产1.17%、1.97%、5.68%和13.55%。2.2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 从表2看出,由于受低温天气影 响,各参试品种生育期普遍延长1周左右,其中,对照品种淮稻5号全生育期158d 。中稻1号成熟最早, 全生育期155d ,比对照淮稻5号早熟3d ;其次为华瑞稻1号,比对照早熟2d ;连粳9号、宁粳4号、连粳7号和扬粳805全生育期157d ,比对照早熟1d ;连粳10号、扬9709、镇稻14与淮稻5号相同;宁粳5号、淮稻13、华粳7号比对照迟熟1d ;武运粳24迟熟2d ;甬优8号最迟,全生育期达168d 。2.3 不同品种的植株性状及抗病性 从表3可知,①株高。 杂粳甬优8号最高,达115.8cm ,淮稻5号最低,仅87.8cm ,其余品种为90 100cm 。抗倒性,除宁粳4号、镇稻14、武运粳24和宁粳5号等4个品种出现一定程度的倒伏外,其余品种未出现倒伏。其中,在发生倒伏的4个品种中,以宁粳4号倒伏面积最大,达35%左右,其余3个品种倒伏面积为10% 15%。②抗病性。纹枯病,各品种普遍发生,相比而言,发生较重的品种有宁粳4号、华瑞稻1号、连粳10号和甬优8号,病穴率均达到90%以上,发病指数分别达为18.72、12.16、11.09和8.32;扬9709、镇稻14、淮稻5号、中稻1号偏重发生,发病指数分别为6.35、 5.87、4.96和4.43;连粳9号、农技服务,2012,29(5):521-522,524责任编辑杨林责任校对胡先祥

水稻优质高产品种介绍

水稻优质高产品种介绍 早稻品种 淦鑫203 (国审稻2009009、赣审稻2006062) 1、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一般亩产500-600公斤,高产栽培达650公斤以上。2007年“百千万”连片示范工程,经专家测产验收,亩产高达670.50公斤。2008年国家农业部超级稻测产验收亩产达649.9公斤2009年“江西省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余干县点)测产验收亩产达699.86公斤。 2、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分蘖力强、千粒重大、结实率高、适应性广株型适中,剑叶短宽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1.8万穗,株高95.5厘米,结实率86.3%,千粒重28.3克。通过2006-2009年近四年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省种植,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表现高产、稳产,适宜各种土壤条件和种植水平条件下种植;抗性较好,稻瘟病综合指数4.7级。 3、生育期适中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与金优402相当。 4、栽培要点适时播种,赣南在3月中旬播种,赣中、北在3月下旬播种,秧龄25-30天。亩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亩大田用种量2.0公斤,塑料软盘育秧3.1-3.5叶抛秧,水育秧4.5-5.0叶移栽;合理施肥,注意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多施磷、钾肥;水分管理做到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干湿壮籽;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 荣优9号—早稻中熟偏早、矮秆抗倒伏超级稻苗头品种 (赣审稻2008040) 1、早稻中熟品种,江西作早稻全生育期112天左右; 2、株叶形态好,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千粒重较大,株高85-90厘米,结实率高,米质优;抗性好,抗稻瘟病能力好于对照品种; 3、产量高、产量稳,适应性广,一般亩产500-550公斤,高产栽培达600公斤以上,而且通过近三年在江西、广西等省种植,表现产量较高、稳,适宜性强; 4、栽培要点:3月20-25日播种,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亩大田用种量1.5-2.0公斤,抛秧2-3公斤;塑料软盘育秧3.1-3.5叶抛秧,水育秧4.5-5.0叶移栽;合理施肥,注意施足基肥,多施磷、钾肥;水分管理做到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干湿壮籽;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 超级早稻——陆两优996

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和示范方案

农技种函〔2011〕106号 关于印发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和示范 方案的通知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种子管理站(局): 为引导和优化品种布局,加快育种科研成果转化,决定2011年继续在水稻主产区组织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品种要求 近几年国家或省级审定通过的品种,以当地同熟期的主栽品种作对照。 二、地点选择和管理要求 展示点和示范点均要求安排在交通便利,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肥力均匀的地块。展示品种应安排在同一田块种植,每个品种种植面积可根据展示田大小和展示品种数量多少而定,不设重复。每个示范点同一品种要求相对连片集中。田间管理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同时探索总结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三、标志牌设置 每个展示点和示范点均要在显著位置设置规格为 3.0米×

2.0米的标志牌,标志牌上的内容按附件3,全生育期放置。展示点的每个品种小区要设置1个品种标示牌,标示对应品种的名称、品种类型、选育单位等。 四、方案落实要求 各省(区、市)种子管理站(局)要协调各展示、示范承担单位落实田块、种子等有关事宜,确保方案顺利实施;在适宜时期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观摩,以达到广泛宣传、引导农民种植水稻新品种的目的。展示、示范工作结束后,各省种子管理站(局)要做好工作总结。 附件:1.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安排表 2.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示范安排表 3.2011年国家水稻品种展示示范标志牌式样 二○一一年三月七日 — 2 —

附件1: 201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安排表 — 3 —

— 4 —

— 5 —

盘锦水稻品种简介

辽星1号 辽星1号是辽宁省稻作所以辽粳454为母本,沈农9017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品种特征特性 1、株型:苗期叶色浓绿,秧苗健壮。根系发达,插秧后缓苗快,分蘖力较强,分蘖盛期前,顶叶拉的较长、略披,分蘖盛期后,叶片挺直,与茎秆夹角适宜,株型紧凑,主茎16片叶,剑叶长度为24cm,剑叶宽1.8cm。半松散穗型,稀少芒,穗长18-20cm,颖壳黄褐色,穗顶部有芒。出穗期及成熟期穗位不太整齐,平均每穗140粒左右,结实率89.0%,千粒重24.5g株高100-105cm,活秆成熟不早衰。 2、生育期: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56-158天,一般4月上旬播种,5月上、中旬插秧,8月上旬出穗,9月末成熟。 3、抗逆性:苗期抗寒性强,生长健壮,生育后期活秆成熟,不早衰,耐肥抗倒性强。经省内及沈阳农大抗性鉴定,抗稻瘟病为R级。抗稻曲病、白叶枯病。 4、米质:稻米主要品质指标:糙米率82.0%,精米率74.3%,整精米率65.6%,粒长5.0mm,长宽比1.9,垩白率2%,垩白度0.7%,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17.3%,蛋白质8.5%。米质检验结果达国家优质米2级水平。 二、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642.03kg/亩和640.56kg/亩,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3.25%和12.95%,2004年生产试验产量为614.44 kg/亩,比对照品种增产10.31%。产量一般为650-700kg/亩,高产田可达800 kg/亩以上。 三、栽培技术要点 1、培育壮苗:播种前种子要严格消毒,用浸种灵、施保克、杀虫双、菌虫清等药剂结合浸种时对种子进行消毒,以防恶苗病、干尖线虫发生。播种量每平方米干籽150-200g,出苗后适时通风炼苗,防止立枯病发生。 2、合理稀植: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于5月中、下旬插秧,行株距以9×4寸为宜,每穴插3-4苗。 3、科学施肥:要求施足底肥(标氮25-30公斤,10公斤二铵、7公斤钾肥、锌肥1-1.5公斤),适时适量施用分蘖肥(5月末6月初施第一次分蘖肥标氮14公斤,6月中旬至25日以前施第二次分蘖肥标氮7公斤、钾肥7公斤)和穗肥(7月初施标氮8公斤)8月12日前后视全田长势长相施粒肥、每亩标氮2-3公斤。如果水稻叶色浓绿,生长繁茂,或此时阴雨天

水稻简介(英文描述)

Rice Genome review : Rice Genome review Sushama Salgaonkar M.Sc.part II 17-09-12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The world’s first genome of a crop plant that was completely sequenced Rice-monocarpic annual plant that usually grows between 1 and 1.8 meters tall with long slender leaves 50–100 cm long and 2–2.5 cm broad. Its small, wind-pollinated flowers are characteristic of grasses. The seed is a grain normally 5–12 mm long and 2–3 mm thick The rice genome is well mapped and well characterized, estimated 400 to 430 Mb. Japonica and Indica: Japonica and Indica three main varieties- Oryza sativa : Indica : variety is long-grained, for ex. Basmati rice, grown notably o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Japonica : Japonica rice is short-grained & high in amylopectin (thus becoming "sticky" when cooked), and is grown mainly in more temperate or colder regions such as Japan. Javonica : Javonica rice is broad-grained & grown in tropical climates. Rice is a model cereal plant: Rice is a model cereal plant The small size of its genome (430 Mb) its relatively short generation time its relative genetic simplicity (it is diploid, or has two copies of each chromosome). easy to transform genetically. belongs to the grass family the greatest biodiversity of cereal crops Institute which sequence the particular chromosome: Institute which sequence the particular chromosome Sr no. Rice sequence participant Chromosomes 1 Rice Genome R esearch Program (RGP)Japan 1,6,7,8 2 Korea Rice Genome Research Program (Korea) 1 3 CCW(US) CUG(Clemson university) Cold spring Harbor University 3,10 4 TIGR –US 3,10 5 PGIR-US 10 6 University of Wisconsin-US 11 7 National Center of Gene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hina 4 8 Indian rice genome program-university of Delhi 11 9 Academia sinica plant genomic center (Taiwan) 5 10 Genoscope -France 12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Sr no. Rice sequence participant Chromosomes 13 Universidad fedral de Pelotas -Brazil 12 14 Kasetsant University –Thailand 9 15 MG Gill University –Canada 9 16 John innescenter –U.K 2 Milestone in rice genome sequencing : Milestone in rice genome sequencing 2)Feb 1998 -IRGSP launched under coordination of RGP 1)Sept 1997 – Sequencing of the rice genome was initiated as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mong 10 countries 5)Dec 2002 – IRGSP finished high-quality draft sequence (clone-by-clone approach) with a sequence length, excluding overlaps, of 366 Mb corresponding to ~92% -RG 3)April 2000 – Monsanto Co. produced a draft sequence of BAC covering 260 Mb of the rice genome; 95% of rice genes were identify identified

水稻的特点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水稻的一生(王维金,1998.8)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需要5-7天时间地上部才能恢复生长,根系萌发出新根,这段时期称返青期。水稻返青后分蘖开始发生,直到开始拔节时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后能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的分蘖以后不能抽穗结实或渐渐死亡,这部分分蘖称为称为无效分蘖。分蘖前期产生有效分蘖,这一时期称有效分蘖期,而分蘖后期所产生的是无效分蘖,称无效分蘖期。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 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 温度水稻为喜温作物。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籼稻12℃,早稻三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高于40℃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小孢子阶段及减数分裂细线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杂交稻25~30℃),当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

江苏省农林厅公告

江苏省农林厅公告 第6号 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9年2月22日在南京召开了第四十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36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通过了6个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公告如下: 一、主要农作物品种 (一)水稻:扬两优013、盐两优888、盐582S、盐粳11号、连粳6号、扬农稻1号、淮稻13号、盐粳10号、盐稻10号、南粳45、3优88、扬粳4227、澄糯218、镇稻12号、南粳47、95优161、95122A、武陵粳1号; (二)棉花:苏抗棉1号、苏彩杂1号; (三)玉米:苏玉25、蠡玉16号、江玉501、苏科糯2号、扬甜2号; (四)大豆:南农菜豆6号、南农508、通豆7号、泗豆520、徐豆17号; (五)西瓜:中江红丽、迎春;

(六)辣椒:扬子一号、苏椒958、扬大一号、镇辣一号; 附件:江苏省第四十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二○○九年四月二日

附件: 江苏省第四十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 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一、水稻品种 1、扬两优013 一、审定编号苏审稻200901 二、来源与类型原名“扬两优412”,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占63S×R13配组,于2005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 三、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中籼稻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6-200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65.3公斤,较对照Ⅱ优084增产3.3%,2006年较对照增产不显著,2007年较对照增产极显著;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4公斤,较Ⅱ优084增产2.5%。 株型较紧凑,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叶色中绿,叶姿较挺,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中等;接种鉴定中抗穗颈瘟,抗白叶枯病,中感纹枯病;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4.7万,每穗实粒数149.3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8.2克。株高11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34天左右,较Ⅱ优084早熟4-5天;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8年检测,长宽比3.2,整精米率68.3%,垩白粒率18.0%,垩白度1.8%,胶稠度84.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5月上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10公斤左右,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公斤左右,每亩大田用种量1.5公斤左右。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35天,一般每亩栽 — 1 —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3.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

介绍三个优良水稻新品种等

介绍三个优良水稻新品种等 一、杂交早稻“eK优4号” 特征特性:2007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株高93厘米,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分蘖力强,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21.9万,每穗总粒数120粒,结实率87%,千粒重29克,熟期转色好。谷粒大粒型,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好。在江西种植,表现高产、稳产,一般667平方米产550公斤。 栽培要点:3月中旬播种,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5公斤,秧龄28天。667平方米插基本苗8万。 二、杂交晚稻“T优832” 特征特性:2009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株高95厘米,株叶形态好,分蘖力较强,667平方米有效穗23万,每穗总粒数136粒,结实率85%,千粒重24克。米质优,整精米率70%,直链淀粉含量18%,米饭口感佳,食味好。抗性强,一般667平方米产500公斤,栽培要点:6月中下旬播种,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5公斤,秧龄25天以内。667平方米插基本苗10万。

三、优质晚稻品种“野丰占” 特征特性:最新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晚稻新品种。在江西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7天左右,桩株较矮,株叶形态好,叶片短直,茎秆坚韧,抗倒性强,抗病虫性强。株高92厘米,每穗总粒数138粒,结实率93%,千粒重16.8克。后期熟色好,谷粒饱满,米质优,无腹白,米粒晶莹,米饭软滑可口,一般667平方米产500公斤。 栽培要点:6月中旬播种,667平方米用种量2公斤,秧龄25天以内。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幼穗分化肥,后期增施磷、钾肥。(江西省吉水县农业局黄文安邮编:331600 吉水县水田农技站黄斌吉水县丁江农技站罗冬根吉水县白水农技站王飞)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CH608” “CH608”向日葵幼茎绿色,苗期长势旺,株高208,85厘米,整齐度好,茎粗2 88厘米,花盘平展、直径2(),98厘米,单盘子实重129,52克。子仁率47,%,结实率7()33%。子粒长锥形,灰底白边,粒长2 39厘米、宽0 99厘米,百粒重1 5,01克,子实蛋白含量为1 551%。从出苗至成熟102~105天,属中早熟品种。高耐菌核病,抗褐斑病,抗螟虫,抗旱,耐瘠薄,较耐盐碱。(吉林省通榆县种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