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物流技术与系统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国内外物流技术与系统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国内外物流技术与系统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国内外物流技术与系统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国内外物流技术与系统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1 世界物流技术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还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国际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设备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探测技术、激光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编码认址技术、RFID 识别技术、PLC 控制技术、无接触式供电技术等光机电信息一体化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速度和定位精度,目前正朝着大型化、节能化、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等方向发展。今后,对物流技术与装备的需求将更倾向于先进物流装备和物流技术集成化的物流系统。

在制造商方面,全球有超过1000家的物流装备厂商活跃在物料装备的制造及服务领域,但能够提供物流系统集成服务的供应商还不多,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只有数十家其中大多为欧洲与日本的企业,如德国的圣菲尔、德马泰克、日本的大福、村田、荷兰的范德兰德等是世界领头羊,跟随其后还有Swisslog、Mecalux、Legris等企业。

在物流软件方面,国际物流软件市场规模在2009年达到62亿美元左右。全球前五大物流软件企业分别是SAP、Oracle、JDA Software、Redprairie和Manhattan Associates。其中,SAP的销售收入达到8.2亿美元,业务范围涵盖SCP、WMS、MES和TMS;Oracle的销售收入为7.15亿美元,业务范围与SAP大致相当;JDA 侧重于SCP和TMS;Redprairie侧重WMS、MES和TMS。而排名第五的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Manhattan的业务范围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分布式订单管理、逆向物流管理和贸易伙伴管理应用软件,以及无线射频标识(RFID)、绩效管理和事件管理等,销售收入近2.5亿美元。

在市场方面,自2005年以来,世界物流技术与装备业市场表现活跃,欧洲是需求增长最迅速的区域,世界其他各国的形势也比较乐观。同时,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对物流配送及现代仓储系统的需求增长,进而推动了物流系统需求和解决方案需求的快速增长。

2 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体而言,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设备总体数量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很快,受到各级

政府的极大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物流设备的总体数量迅速增加,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如叉车、起重机等)、物流信息设备等;

2.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我们的物流设备基本上是以手工或半机械化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但是,近年来,物流设备在其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基本形成了物流设备生产、销售和消费系统。以前,经常发生有物流设备需求,但很难找到相应生产企业,或有物流设备生产却因销售系统不完善、需求不足,导致物流设备生产无法持续完成等。目前,物流设备的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国内拥有一批物流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物流设备销售的专业公司和一批物流设备的消费群体,使得物流设备能够在生产、销售、消费的系统中逐步得到改进和发展;

4.物流设备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无论是在生产企业的生产、仓储,流通过程的运输、配送,物流中心的包装加工、搬运装卸,物流设备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5.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随着物流各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随着满足顾客需要为宗旨的物流服务需求增加,新型的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多是专门为某一物流环节的物流作业,某一专门商品、某一专门顾客提供的设备,其专业化程度很高。

3 主要技术与设备应用现状

3.1 自动化立体仓库

3.1.1 基本概念

自动化立体仓库又称自动仓储、高架仓库、自动存储/自动检索系统(Automated Storage/Retrieval System,AS/RS),它是新型仓储技术,在物料搬运、仓储科学中是一门综合的科学技术工程。用高层立体货架和托盘系统来存储货品,以先进的自动控制设备堆垛机为基础,以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主要手段,组成高效率物流,大容量的、科学的存储,来适应现代化的大生产、仓储的需求和物资交流等。

AS/RS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物流速度,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仓储管理、物资调动和作业的准确率,实现了从传统的“静态存储”到今天的“动态存储”。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使用AS/RS系统能够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数据库可以存储大量的管理信息,仓储监控调度系统能够自动控制设备连续作业,并且能够利用逻辑判断来选择货物存储的合理货位,调度堆垛机、小车等选择最优路径,保证了仓储系统执行的高效率。自动化立体仓库使用高层货架,它能充分利用仓库的地面和空间,使得物品存储区可以延伸到高空,使得空间利用率得以很大的提高。立体仓库单位面积的存储量是普通仓库的5一10倍,采用高层货架储存并结合计算机管理,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先入先出(FirstInFirstOut,简称FIFO)原则。

AS/RS使用机械和自动化设备,使得作业的执行和处理速度很快,这样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企业的劳动成本,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让企业的整个物流更趋于合理化。计算机能够准确无误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能减少物品存取和信息处理中的错误。同时利用计算机管理便于物品清点和盘库,合理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节约流动资金,从而提高仓库的管理水平。

3.1.2 技术应用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立体仓库高度已达50米。立体仓库单位面积的储存量可达7.5t/m2,是普通仓库的5~10倍。

2012年,国内建成的自动化立体库近130多座,共生产了580多台不同规格型号的有轨巷道堆垛机产品,自动化立体库的累积总产值超过58亿元人民币。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的自动化立体库接近1300座,在役的自动化立体库超过1200座。目前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规模越来越大,平均货位数在l万个左右,高度均在20米以上,系统更加复杂,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自动化仓库的类型将向多品种发展。目前,我国设计、制造的自动化仓库几乎全部是分离式自动化仓库和托盘单元式自动化仓库。但大型、高层的自动化仓库,国外为降低成本,往往采用整体或自动仓库,如:1998年日本整体式自动仓库年建7 2座(占总量的9%),但其产值达319.35亿日元(占总产值的51%)。此外,适用于家电、医药、电子等行业的箱盒单元大自动仓库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1990年日本建箱盒单元式自动仓库316座(占总量的18%),年增长率达157%。(数据引自:中国物流产品网)我国有必要予以开发、推广。

3.1.3 发展趋势

1.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射频技术、扫描技术、条形码技术的开发,在数据信息扫描收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管理设备集成系统可以应用到仓库堆垛机、AGV 小车等

物流设备中,柔性的物流工具在仓储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实时结合现代工业工艺流程

随着经济以及科技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企业对仓库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和工厂自动化技术(Factory Automation)等将要求仓储技术必须具有可靠性和实时性的特质,并且仓储物流必须并行于信息物流,实现管理信息化。

3.货物存储种类增加

能实现多种货物共同存储的多元化仓库已经出现,而且开发了具有针对性的关于某一类货物特性的仓库系统。

4.人工智能化将不断提高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智能物流化阶段的核心是人工智能化技术,当生产计划下达后由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物料和人力需求分析,如果物料和人力资源不足,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修改计划,并提供所能完成任务额度,能实时查看订货单和购货单,对物流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和实施。人工智能系统将推动自动化仓库技术向更高的领域迈进。

5.提高仓库运转设备质量,确保仓库安全性,降低噪声污染

仓库自动控制与信息传输中所采用元器件需有高等级的质量保证;仓库建立过程中应考虑到完善的消防系统和防火抗高温材料以及开发新的搬运设备减少仓库噪音污染。

3.1.4我国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存在的问题

1.对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的自动化仓储产业处于一个转型的发展阶段,存在着现代仓储与传统仓储并存的局面,且管理水平较低,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在物流过程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占用的成本和时间较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提高现代化物流的管理水平从仓储管理角度入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我国自动化仓储管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仓储管理水平的应提高有效利用仓储空间和将中心业务的工作流程优化作为重要的因素。我国很多物流业把自动化立体仓库仅仅看作成一种储存的手段,是提高物流企业物料的供应、存储货品的一种管理方式,对自动化仓储管理的本质作用并无明确的认识。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许多物流业仅从自身的业务视角范围内看待自身的自动化仓库,缺乏从整个供应链上全方面上看待问题的视角。自动化仓储与上游、下游管理同步发展的协调度不够,物流企业对自动化仓库管理的目标和需求了解不够。

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服务观念没转变

物流业正处于转型的发展阶段,虽在自动化立体仓库方面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且积累一定市场经验,但还没有真正的把“全方面的为客户服务”管理理念执行的恰到好处。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组成因素之一的事实也没引起足够高的重视,整体规划理念较为缺乏且有效的管理方式不足,并没发掘出其在整个物流界乃至全球供应链中的增值作用。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自动化仓储管理方式仍在使用一刀切,对于客户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仓库服务需求仍用相同的服务方式。自动化仓储服务管理策略和服务管理手段较为单一,仓库的有效空间没充分利用,立体仓库的空间极大浪费,影响整个服务市场的质量和水平。实际上,立体仓库存储空间应以现有的设施设备为基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形势、商品特性、季节、竞争对手等情况,要以客户的实际需求量和价值的体现作为出发点,并依据已制定的充分利用仓库空间的计划,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

3.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无缝衔接未实现,导致了市场客户所面对的不是运行流畅的物流服务,而是衔接失调的不同服务环节: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与之配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目前有的物流企业连基本的仓库自动化还没实现,可想而知更别说提供高级自动化操作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现代化操作管理为物流企业管理提供了众多方便之处,且提高了整个仓储管理工作效率,是立体仓库管理的大势所趋。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单纯的追求自动化的操作,虽然投资建设大量的自动化仓库并引进高级的设备,却忽视了技术与操作的有机结合的效果,实际操作过程中也缺乏运用改革性的措施。立体仓库空间的货位管理操作提出一种新的存储方式,立体仓库管理中心的业务流程也需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改进,这样才能把基础环节所研究的先行指导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

4.对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基础环节缺乏研究

由于对自动化仓储成本、最低库存水平、市场满意程度、时间消耗等因素详细计算方法缺乏管理,目前的自动化仓立体仓库是粗放型,基础环节上缺乏实践性、科学性。实际上,大型国际跨国物流公司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对它的基础环节:如空间布置、硬件标准、操作流程、成本管理等方面极为重视。一些国际的物流企业,甚至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对基础的部分进行研究,然后再逐步上升到战略的高度。然而,我国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却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与实际需求具有很大的差距。

5.自动化立体仓库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弱

全球中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作业的重要支柱,是物流企业进行实时跟踪服务、个性化服务、网络服务的基础。目前我国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整体水平较差,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也不够完善,对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推动没有充分

发挥到新技术作用;还有我国的物流企业对于新技术应用缺乏前瞻性,且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新型技术不够敏感,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总而言之,随着货品量的剧增导致出入库频率的增加,物流发展的粗放型模式已严重影响现代物流的正常发展水平。对基础环节实施改造,运用现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物流仓库管理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3.2 分拣系统

3.2.1 基本概念

分拣系统是依据顾客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将商品从储位或其他区域中迅速、准确地拣出,并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一种作业系统。

传统的分拣作业是完全通过人工分拣达到拣货的目的,即通过人工搜索、搬运货物来完成货物的提取。这种人工分拣系统,其日常书面文件的制作和查找、人工搬运等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作业效率低下,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化物流配送对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拣系统中开始运用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机械设备,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成为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重要手段。虽然在多数的分拣系统中,某些作业环节还需要有人工的参与,但作业强度已越来越小,完全由机械完成分拣作业的自动分拣系统也应运而生。现代分拣系统的发展趋势已逐步向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演变。

在如今的物流配送过程中,科技的革新与应用已经成为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的技术保证。现代化的分拣系统逐渐成为物流机械化系统、信息系统以及管理组织系统的有机组合。物流机械化系统主要是各种物流设备的有效组合和配臵,信息系统是分拣信息和控制信息等流动的载体,管理组织系统负责设备、人员的调度,控制系统总体的运作模式。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物流自动化机械成为现代分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 国内外分拣模式比较

通过研究国内外分拣系统应用情况时可以发现,国外的物流配送中心倾向于采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分拣系统。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现代化起步晚,分拣系统中人工作业的比例依然很高。国外的物流企业有很多是国家GDP的支柱,譬如邻国日本,国家本土面积狭小,资源稀少,基本上全靠进口。进口原材料经过国内生产加工再由物流运往国外,这就对物流分拣的要求很高,同时每天大货量

的货物吞吐也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从而造就了日本高自动化、高智能化的物流分拣系统。而反观国内,虽然我们有东南沿海诸如上海、广州之类大型外贸城市,但我国的物流行业在国内经济的地位一直被钢铁、冶炼的行业占据,近几年国务院虽出台了部分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但国内的物流业依然处于一个弱势地位,智能化的分拣系统在国内很难见到踪影,除了邮政和顺丰之类这样的物流业巨头外,其他的物流企业依然处于人工化的分拣模式,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将极大地受到限制。

1.国内倾向于人工的分拣模式

与全球物流行业分拣系统应用相比,我国的物流行业在分拣系统应用和技术方面相对发达国家还是很落后的,国内企业应用人工操作仍比较普遍,能使用自动化分拣系统更是寥寥无几,总的来说,我国分拣系统的应用呈现出集约化程度低、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应用范围不广泛的特点。

目前国内物流分拣与国际巨头相比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内场分拣操作主要靠人工,分拣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节假日爆仓导致分拨线路严重堵塞。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电子商务特别是未来几年传统企业商务市场的逐渐展开和发展,物流分拣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高速发展的需求。而国内由于收费公路、高油价等因素导致我们无法像欧美一样建立少数几个甚至是全国1-2个的大型集中分拣中心,我国目前的政治环境只能采用多级多次分散分拣模式。

2.国外倾向于自动化的分拣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在物流领域起步比我们早,政府重视和支持物流行业发展,其中以美国和日本较强,在分拣方面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达到分拣作业无人化的阶段。

自动分拣系统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与传送机器联结而成的,可极大地提高分拣速度和质量的分拣模式,它是根据邮局分拣的经验研究设臵出来的,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分拣误差率极低,且大量的节省人力,减少人力的投入,这也满足了国外企业对人力成本的控制要求。自动分拣系统配备的员工只需要在进货时的接货、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经营、管理与维护等方面进行日常的操作即可,整个分拣环节也不需要太多人力的参与,全程实现机器智能化,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分拣失误。目前在日本和美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自动化的分拣系统已应用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且在技术和管理上都有很大的革新。在整个国外物流领域,由于自动分拣系统简便快捷,很多企业纷纷开始应用。比如日本的资生堂,花王,大木等株式会社之类的医药行业和化妆品行业,都已大范围的使用自动分拣机。由于自动分拣机的分拣速度高达6,000-12,000箱每小时,在日本和欧洲得到广泛应用:日本的连锁商业和宅急便都已普遍地使用自动分拣机。自动分拣机在物流行业发达的美国、日本国家得到极大地青睐,他们国家的物流企业每

天的货物流转量都在上万件左右,有的大型物流企业更多,在这中大批量的拣选货物的物流企业运用人工几乎是完不成每天的工作量。

3.2.3 主要分拣设备

1.堆块式分拣系统(Pusher sorting system)

堆块式分拣机由链板式输送机和具有独特形状的滑块在链板间左右滑动进行商品分拣的推块等组成。推块式分拣系统是由推块式分拣机,供件机,分流机,信息采集系统,控制系统、网络系统等组成。具有以下特点:

1)可适应不同大小、重量、形状的各种不同商品;

2)分拣时轻柔、准确;

3)可向左、右两侧分拣,占地空间小;

4)分拣时所需商品间隙小,分拣能力高达18000个/时;

5)机身长,最长达110米,出口多。

2.交叉带式分拣系统(Carbel Sorting)

由主驱动带式输送机和载有小型带式输送机的台车(简称“小车”)联接在一起,当“小车”移动到所规定的分拣位置时,转动皮带,完成把商品分拣送出的任务。因为主驱动带式输送机与“小车”上的带式输送机呈交叉状,故称交叉带式分拣机。具有以下特点:

1)适宜于分拣各类小件商品,如食品、化妆品、衣物等;

2)分拣出口多,可左右两侧分拣;

3)分拣能力,一般达6000~7700个/时;

4)注:大型交叉带式分拣系统一般应用于机场行李分拣和安检系统。

3.斜导轮式分拣机(Line shaft Diverter)

当转动着的斜导轮,在平行排列的主窄幅皮带间隙中浮上、下降时,达到商品的分拣目的。具有以下特点:

1)对商品冲击力小,分拣轻柔;

2)分拣快速准确;

3)适应各类商品,只要是硬纸箱、塑料箱等平底面商品;

4)分拣出口数量多。

4.轨道台车式分拣机(Pallet sorting system)

被分拣的物品放置在沿轨道运行的小车托盘上,当到达分拣口时,台车托盘倾斜30度,物品被分拣到指定的目的地。具有以下特点:

1)可三维立体布局,适应作业工程需要;

2)可靠耐用,易维修保养;

3)适用于大批量产品的分拣,如报纸捆,米袋等。

5.摇臂式分拣机(Swing Arm Diverter)

被分拣的物品放置在钢带式或链板式输送机上,当到达分拣口时,摇臂转动,物品沿摇臂杆斜面滑到指定的目的地。具有结构简单、价格较低的特点。

3.3皮带输送机

3.3.1 基本概念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接运输设备它与其它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不仅具有长距离大运量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集中化控制特别是对高产高效矿井带式输送机已成为煤炭高效开采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的关键设备随着我国高产高效矿井的出现原有的带式输送机无论是主参数还是运行性能都已不能满足高产高效的要求必须向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的大型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带式输送机的主参数已达到运距L=30.4Km,运量Q=37500t/h,带速V=6~15m/s,带宽B4m,比国内要大得多运行性能尤其是工作可靠性更要好得多。

3.3.2国外皮带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国外皮带输送机技术的发展很快,其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皮带输送机的功能多元化、应用范围扩大化,如高倾角带输送机、管状皮带输送机、空间转弯皮带输送机等各种机型;另一方面是皮带输送机本身的技术与装备有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皮带输送机已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核心技术是开发应用于了皮带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提高了皮带输送机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目前,在煤矿井下使用的皮带输送机已达到表1所示的主要技术指标,其关键技术与装备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设备大型化。其主要技术参数与装备均向着大型化发展,以满足年产300~500

万t以上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2)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监控等高新技术,采用大功率软起

动与自动张紧技术,对输送机进行动态监测与监控,大大地降低了输送带的动张力,设备运行性能好,运输效率高。

3)采用多机驱动与中间驱动及其功率平衡、输送机变向运行等技术,使输送机

单机运行长度在理论上已有受限制,并确保了输送系统设备的通用性、互换性及其单元驱动的可靠性。

4)新型、高可靠性关键元部件技术。如包含CST等在内的各种先进的大功率驱

动装置与调速装置、高寿命高速托辊、自清式滚筒装置、高效贮带装置、快速自移机尾等。如英国FSW生产的FSW1200/(2~3)×400(600)工作面顺

槽皮带输送机就采用了液粘差速或变频调速装置,运输能力达3000 t/h以上,它的机尾与新型转载机(如美国久益公司生产的S500E)配套,可随工作面推移而自动快速自移、人工作业少、生产效率高。

3.3.3国内皮带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国生产制造的皮带输送机的品种、类型较多。在“八五”期间,通过国家一条龙“日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实施,皮带输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煤矿井下用大功率、长距离皮带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吕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皮带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皮带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对皮带输送机的减低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

3.3.4国内外皮带输送机技术的差距

1.大型皮带输送机的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差距

1)皮带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测技术

长距离、大功率皮带输送机的技术关键是动态设计与监测,它是制约大型皮带输送机发展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用刚性理论来分析研究皮带输送机并制订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设计中对输送带使用了很高的安全系统(一般取n=10左右),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实际上输送带是粘弹性体,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其输送带对驱动装置的起、制动力的动态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能简单地用刚体力学来解释和计算。已开发了带式输送机动态设计方法和应用软件,在大型输送机上对输送机的动张力进行动态分析与动态监测,降低输送带的安全系统,大大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了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使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达到了最高水平(输送带安全系数n=5~6),并使输送机的设备成本尤其是输送带成本大为降低。

2)可靠的可控软起动技术与功率均衡技术

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由于功率大、距离长且多机驱动,必须采用软起动方式来降低输送机制动张力,特别是多电机驱动时。为了减少对电网的冲击,软起动时应有分时慢速起动;还要控制输送机起动加速度0.3~0.1 m/s2,解决承载带与驱动带的带速同步问题及输送带涌浪现象,减少对元部件的冲击。由于制造误差及电机特性误差,各驱动点的功率会出现不均衡,一旦某个电机功率过大将会引起烧电机事故,因此,各电机之间的功率平衡应加以控制,并提高平衡精度。国内已大量应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来实现输送机的软起动与功率平衡,解决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起动与功率平衡及同步性问题。但其调节精度及可靠性与国外

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此外,长距离大功率带式输送机除了要求一个运煤带速外,还需要一个验带的带速,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虽然实现软启动与功率平衡,但还需研制适合长距离的无级液力调速装置。当单机功率>500 kW时,可控CST软起动显示出优越性。由于可控软起动是将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内齿圈与湿式磨擦离合器组合而成(即粘性传动)。通过比例阀及控制系统来实现软起动与功率平衡,其调节精度可达98% 以上。但价格昂贵,急需国产化。

2.技术性能上差距

我国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性能与参数已不能满足高产高效矿井的需要,尤其是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关键元部件及其功能如自移机尾、高效储带与张紧装置等与国外有着很大差距。

1)装机功率

我国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最大装机功率为4×250 kW,国外产品可达4×970 kW,国产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功率约为国外产品的30%~40%,固定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功率相差更大。

2)运输能力

我国带式输送机最大运量为3000 t/h,国外已达5500 t/h。

3)最大输送带宽度

我国带式输送机为1400 mm,国外最大为1830 mm。

4)带速

由于受托辊转速的限制,我国带式输送机带速为4m/s,国外为5m/s以上。

5)工作面顺槽运输长度

我国为3000 m,国外为7300m。

6)自移机尾

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的不断出现,要求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机尾随着工作面的快速推进而快速自移。国内自移机尾主要依赖进口,主要有2种:(a)随转载机一起移动的由英国LONGWALL公司生产的自移机尾装置。(b)德国DBT 公司生产的自移机尾装置。前者只有一个推进油缸,后者则有2个推进油缸。LONGWALL公司生产的自称机尾用于在国内带宽1.2 m的输送机上,缺点是自移机尾输送带的跑偏量太小,纠偏能力弱,刚性差。德国生产的自移机尾在国内使用效果优于前者,水平、垂直2个方向均有调偏油缸,纠偏能力强。因此,前者还需完善,后者则需研制。但对自移机尾的要求是共同的,既要满足输送机正常工作时防滑的要求,又要满足在输送机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快速自移。

7)高效储带与张紧装置

我国采用封闭式储带结构和绞车红紧为主,张紧小车易脱轨,输送带易跑偏,输送带伸缩时,托辊小车不自移,需人工推移,检修麻烦。国外采用结构先进的

开放式储带装置和高精度的大扭矩、大行程自动张紧设备,托辊小车能自动随输送带伸缩到位。输送带有易跑偏,不会出现脱轨现象。

8)输送机品种

机型品种少,功能单一,使用范围受限,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如拓展运人、运料或双向运输等功能,做到一机多用;另外,我国煤矿的地质条件差异很大,在运输系统的布置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要求,如弯曲、大倾角(>+25°)直至垂直提升等,应开发特殊型专用机种带式输送机。

3.可靠性、寿命上的差距

1)输送带抗拉强度

我国生产的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2500 N/mm,国外为3150 N/mm。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4000 N/mm,国外为7000 N/mm。

2)输送带接头强度

我国输送带接头强度为母带的50%~65%,国外达母带的70%~75%。

3)托辊寿命

我国现有的托辊技术与国外比较,寿命短、速度低、阻力大,而美国等使用的新型注油托辊,其运行阻力小,轴承采用稀油润滑,大大地提高了托辊的使用寿命,并可作为高速托辊应用于带式输送机上,使用面广,经济效益显著。我国输送机托辊寿命为2万h,国外托辊寿命5~9万h,国产托辊寿命仅为国外产品的30%~40%。

4)输送机减速器寿命

我国输送机减速器寿命2万h,国外减速器寿命7万h。

5)带式输送机上下运行时可靠性差

4.控制系统上差距

1)驱动方式

我国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硬齿面减速器,国外传动方式多样,如BOSS系统、CST可控传动系统等,控制精度较高。

2)监控装置

国外输送机已采用高档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开发了先进的程序软伯与综合电源继电器控制技术以及数据采信、处理、存储、传输、故障诊断与查询等完整自动监控系统。我国输送机仅采用了中档可编程序控制器来控制输送机的启动、正常运行、停机等工作过程。虽然能与可控启(制)支装置配合使用,达到可控启(制)动、带速同步、功率平衡等功能,但没有自动临近装置,没有故障诊断与查询等。

3)输送机保护装置

国外带式输送机除安装防止输送带跑偏、打滑、撕裂、过满堵塞、自动洒水

降尘等保护装置外,近年又开发了很多新型监测装置:传动滚筒、变向滚筒及托辊组的温度监测系统;烟雾报警及自动消防灭火装置;纤维织输送带纵撕裂及接头监测系统;防爆电子输送带秤自动计量系统。这些新型保护系统我国基本处于空白。而我国现有的打滑、堆煤、溜煤眼满仓保护,防跑偏、超温洒水,烟雾报警装置的可靠性、灵敏性、寿命都较低。

3.3.5矿用带式输送机8种机型的现状介绍

1.固定高强度带式输送机

这是目前用量最多的一种机型,主要用于水平或倾角小于18度的场合。国内现在钢绳芯带最高用到ST4000,整芯带用到PVG3150S,高强度机械接头要靠进口,为了降低胶带强度,减小驱动装置尺寸,国内外输送机通常采用中间直线摩擦驱动和中间卸载式的驱动,并采用软启动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大型输送机的起动问题。目前井下使用的输送机的最大主参数分别为:运量Q=1000~3000t/h,运距L=1000~5000m,带速v=2.5~4.5m/s,驱动总功率N=750~2000kW 。

2.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该机型主要用于煤矿采煤工作面的顺槽输送原煤。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一些厂商公司都可为各种生产规模的高产高效工作面提供配套的顺槽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主参数已达到:运量Q=2000t/h,运距L=5000m,带速v=3.54m/s,驱动总功率N=2400kW。“九五”行业重点攻关课题《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配套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能满足国内年产200万吨级高产高效工作面配套,其主参数为:运量Q=1600~2000t/h,运距L=2500m,带速v=3.5~4m/s,装机总功率N=1200kW,带宽B=1.2m,输送倾角为?≤1°,2001年完成了工业性试验,同年10月份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技术鉴定。02年8月份神华集团神东公司一个年产800万吨的高产高效工作面配套了一条国产大型可伸缩输送机,主参数为:运量Q=2500t/h,运距L=3000m,带速v=3.5m/s,带宽B=1400mm,输送倾角为?≤3°,功率N=3×375kW,整芯带PVG1800S,和02年山西晋城矿务局从ACE公司引进的一台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主参数基本一致,这标志着国产输送机已国际先进水平。

3.大倾角上下运输送机

该机型是国家“七五”攻关项目,90年通过了能源部技术鉴定。该机型先后获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颁发的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荣誉奖,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部推广二等奖,到目前为止,已投入使用60多台,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上运已到了31°,下运也可达25°。目前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已有系列化设计,使输送机带宽由800mm增加到1200mm,功率从160kw增加到1500kw,运距达到1500m以上,带速从2m/s提高到3.15m/s,运量从300T/h提高到630T/h,

原煤允许含水量从10%放宽20% 。

4.水平拐弯输送机

我国对水平拐弯的输送机研究较早,并在1959年就出现了水平拐弯输送机,但发展并不快,其主要原因是用户对该机型认识不够,当时国内也没有成熟的应用实例。

在国外,法国、前苏联、奥地利、德国、美国等国家都很重视水平拐弯输送机的理论研究和试验,水平拐弯输送机已经在各国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63年法国在地铁工程中首次设计安装了一台水平拐弯输送机,80年法国为某矿铺设了一条拐弯输送机,其主参数为:机长L=11.12km,高差H=577m,最大坡度为30%,运量Q=560t/h,用以运送镍矿石。

到90年代,国内试制成功了水平拐弯的转角装置,输送机通过转角装置的转载来改变运行方向,该机型在煤矿井下已成功应用。01年在上海地铁工程施工中,也采用了水平拐弯输送机,隧道长度2000m,多处拐弯,最小水平弯曲半径为360米。经理论计算在抬高输送机内侧曲线5°的情况下,带式输送机的最小水平弯曲半径可达280米,小于隧道的实际最小水平,弯曲半径可满足正常运行要求。

5.下运输送机

长距离、大运量、较大倾角的下运胶带输送机的使用,可较大幅度地减少采区的巷道工程量,降低基建费用和缩短施工周期,发电运行时还可向电网输电,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节能设备。但由于带速高,移动部分和转动部分的惯性很大,其下滑的惯性力矩也很大,生产中经常出现打滑滚料飞车等事故,因此下运输送机的关键是制动。目前国内外煤矿常用的制动方式有三种:液力制动装置,液压制动装置,盘式制动装置。带液压制动系统的下运机是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主要是通过在输送机的驱动装置中安装液力制动系统,分两步实现制动,即先由该系统将输送机运行速度减慢(减速度保持在0.1~0.3m/s2的范围内),降至额定速度的三分之一,然后由机械抱闸最终制动,当井下发生突然停电事故时,仍可实现二级制动,该系统目前能够达到的主参数为:倾角β=?25°,运量Q=1500t/h,带速v=3.15m/s,运距L=2000m。

6.垂直提升输送机

国外从60年代末开始发展垂直提升技术,德国Trellex Flexowell公司就一直从事这种机型的研制,其产品已有5万余台,分布于9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各行各业。96年5月份,该公司成功地将料袋式垂直提升技术应用于美国纽约北部一个水库开发的隧道竖井开采中,该料袋式输送机的连续垂直提升高度为208m,带速2.42m/s 。

我国由于垂直提升技术起步晚,该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尚属空白。据资料报

道,河北省冀县崔家寨煤矿在330m主井的垂直提升中,设计时曾想采用德国Trellex Flexowell公司的料袋式输送机,最后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原因而没有选用。根据我国大型煤矿的情况,若要满足主井提升需要,主参数必须满足运量Q ≥1200t/h,高度H≥400m。

01年上海地铁施工中采用了一条垂直提升输送机,其主参数为:额定连续输送量Q=180~200t/h,输送水平距离L=8.96m,垂直提升高度H≥25m,带速v=1.25m/s,带宽B=1000mm,驱动功率N=45kW,该机于02年9月安装调试完毕,目前正在使用中。

7.管状式带式输送机

自七十年代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国内和技术受让国共生产带式输送机1000多台,最大运量Q=3000t/h,最大机长L=3414m,最大运输倾角α=35°42'。90年代初,国内首台管状带式输送机在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矿地面使用,运输原煤,运量Q=600t/h,运输长度L=227.65m,总提升高度h=6.52m,带速v=175m/min,绕过了精煤仓,有一个圆心角为40.15°,曲率半径R=115m的垂直弯曲段,它的成功运行表明,管状带式输送机可以在空间任意弯曲,绕过建筑物,提高运输高度封闭管带内的物料,保护环境确实,是开创了国内散状物料运输的新纪元。

8.压带式输送机

压带式输送机也是为增大输送倾角而设计出的。1954年在德国就有关于压带式输送机的专利。1979年美国大陆输送机设备公司开始研制压带式输送机,并于1983年研制出压带式大倾角带式输送机HAC(High-angle Conveyor)这台样机的运输倾角为30°~60°,最大输送能力为2900t/h,其压带是通过旋转的托辊组加载的。之后大陆公司已生产40多台HAC。在1991年到1994年德国的MAN TAKPR FODERTECHNIK公司研制了三台用于卸船机的压带输送机。前苏联和日本等国也研制了这种带式输送机,国内生产的压带式输送机倾角可达90°,物料最大块度可达到300mm。这种输送机由于本身结构的缺陷和经济上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在煤矿井下应用。

3.3.6煤矿皮带输送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1.设备大型化、提高运输能力

为了适应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要加大。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产高效矿井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10a内输送量要提高到3000~4000 t/h,还速提高至4~6m/s,输送长度对于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要达到3000m。对于钢绳芯强力带式输送机需加长至5000m以上,单机驱动功率要求达到1000~1500 kW,输送带抗拉强度达到6000 N/mm(钢绳芯)和2500 N/mm(钢绳芯)。尤其是煤矿井下顺槽

可伸缩输送技术的发展,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出现及煤炭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可伸缩皮带输送机,无论是主参数,还是运行性能都难以适应高产高效工作面的要求,煤矿现场急需主参数更大、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可靠的长距离、大运量、大功率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以提高我国带式输送机技术的设计水平,填补国内空白,接近并赶上国际先进工业国的技术水平。其包含7个方面的关键技术:⑴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⑵软起动与功率平衡技术;⑶中间驱动技术;⑷自动张紧技术;⑸新型高寿命高速托辊技术;⑹快速自移机尾技术;⑺高效储带技术。

2.提高元部件性能和可靠性

设备开机率的高与低主要取决于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除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有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还要不断地开发研究新的技术和元部件,如高性能可控软起动技术、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高效贮带装置、快速自移机尾、高速托辊等,使带式输送机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扩大功能,一机多用化

拓展运人、运料或双向运输等功能,做到一机多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发特殊型带式输送机,如弯曲带式输送机、大倾角或垂直提升输送机等。

4 我国物流技术与设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

题与解决措施

4.1主要问题

近年来,物流的高速发展使先进的物流设备得到了应用,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并不能满足新世纪全新物流任务的要求,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太少。长期以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虽然近些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从总体来看,中低端应用较多,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仓库仍在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等高端的仓储货架系统还不多见,使用了计算机的现代化仓库较少。

2.物流技术与设备的标准不统一。我国尚处于物流设备发展的起步阶段,既缺少行业标准,又没有行业组织,致使各种物流技术与设备标准不统一,相互衔接配套差。

3.物流技术与设备供应商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发展不规范。

4.现代物流一体化观念没有形成。物流企业只重视单一设备的质量与选型,没有通盘考虑整个系统如何达到最优化

5.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将价格作为选择物流技术与设备的首要因素,而忽视了对内在品质与安全指标的考察。

6.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技术与设备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系统规划、设计时带有盲目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或资源的浪费。

4.2主要措施

尽管物流产业发展飞速,市场在不断地完善、技术在不断地革新产品在不断地渗透.但是在技术、装备以及政府政策、服务仍然有许多需要完善和甚至是需要深思和考虑的地方。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首先,增强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改进技术创新模式。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模仿创新;以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同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具有共性的高水平技术支持平台.并集中力量加强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开发、研究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其次,改进企业管理模式高度重视物流装备人才培养。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熟悉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和机电一体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通过培养使其更加适应专业岗位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再次,标准化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针对目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应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未制订的标准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最后,相关物流政策制定。政府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政府应该以促进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为原则出台合理而积极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等。鼓励物流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的快速折旧,严格设备淘汰标准;对于产品开发所需要的先进设计、先进制造及制造业信息化等共性技术,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重点支持企业研制重大新产品、新装备和新工艺。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资、融资梁道形成财政、企业、民间、外资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只有充分利用体制和机制上的支持才能使我国物流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

5 物流技术与设备发展趋势

5.1绿色物流

传统物流业发展模式将物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样就使物流具有明显的外部成本与外部效益。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物流产业对资源占用、能源消耗只需要付出极低的代价,对环境污染的补偿十分有限,甚至无褥补偿。从而造成了物流产业的外部成本增加。这就必然使物流独立于社会、环境系统之外从而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伴随“绿色物流”理念在全球的推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物流发展模式将受到限制或付出高昂成本。企业对于物流技术与设备的选择将更关注环保与节能方面的问题很多物流技术与设备厂商已主动顺应这一社会潮流,将环保与节能作为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手段。

5.2技术自动化和设备标准化

科技的进步使物流装备越来越重视自动化与人性化设计,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使操作更轻松自如。标准化包括硬件设备的标准化与软件接口的标准化,标准化可以实现不同物流系统的对接.使客户对系统同时有多种选择和便利。通过实现标准化,可以轻松地与其他企业生产的物流装备或控制系统对接,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和系统实施的便利性,从而促进物流业大发展。

5.3物流信息化

随着高频度、小批量配送的专业物流需求增多,大型物流企业的集约化、协同化和全球化发展,传统物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现代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以满足新的物流需求提供了可能,也为现代物流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保障手段,通过广泛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过程的动态信息、调动各地物流网点、构筑一体化物流网络、节省时间和费用、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限度、提供优质物流和保障服务,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5.4更加人性化服务

毫无疑问,将来物流会朝着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和稳定性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必须以人为中心。人们的需求总是在变化的,同时会对已有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必须满足这些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做到一切从顾客出发。只有这样,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之路才能越

走越宽,才能辅助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更大作用。所以,人性化服务是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第三组

2014.7.1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3定义 (3) 2.任务概述 (4) 2.1目标 (4) 2.2运行环境 (5) 3.数据描述 (5) 3.1数据库设计 (5) 3.2用例图 (8) 3.2.1用户登陆模块用例图 (8) (8) 3.2.2 整体流程图 (9) 4.功能需求 (10) 4.1功能划分 (10) 4.1.1前台用户 (10) 4.1.2 后台用户——管理员 (10) 4.2 功能描述 (11) 4.2.1 用户信息管理 (11) 4.3系统结构 (11) 5.性能需求 (12) 5.1环境要求 (12) 服务器端 (12) ①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7 (12) ②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或Oracle (12)

③开发工具:JAVA / HTML语言/javascript (12) 客户端 (12) ①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7。 (12) ②采用浏览器形式:IE,火狐,chrome等主流浏览器。 (12) 5.2 系统安全性要求 (12) 5.3 故障处理要求 (12) 5.4 其他性能要求 (13) 6.运行需求 (13) 6.1用户界面 (13) 6.2服务器软件 (13) 6.3硬件接口 (14) 6.4软件接口 (14) 6.5 内部接口 (14)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此需求分析文档对物联网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做了全面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明确所要开发的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性能与界面,使系统分析人员与仓库开发人员能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概要设计说明书和完成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 1.2项目背景 在21世纪科技与文化飞速发展之际,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 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 而仓储管理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和库存控制及发货,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传统简单、静态的仓储管理已无法保证企业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 如今的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复杂化多样化,仅靠人工记忆和手工录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在这个大背景下,物联网仓储管理系统针对于特定对象(如仓库)的商品、单据流动,进行仓库作业结果的记录、核对和管理,从而增加仓库的效率、管理透明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仓库利用率,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l. 物流服务的拓展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5. 电子物流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

智能物流发展状况_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_张军杰

Logistics Sci-Tech 2011.3 收稿日期:2010-11-04 作者简介:张军杰(1977-),男,湖北武汉人,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物流技术。 物流科技2011年第3期Logistics Sci-Tech No.3,2011摘要:介绍了智能物流的概念、关键技术、发展动力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国际国内智能物流的发展状况以及影响我国智能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物流;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key technologies,developing power and trend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analyzes the de -velopment status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intelligent logistics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hina's intelligent logistics,fi -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in China. Key words:intelligent logistics;development status;influential factors;countermeasure 1 智能物流的概念及趋势1.1智能物流的概念 智能物流是基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技术,完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基本活动的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移动的整个过程,为供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服务,同时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整体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智能物流主要特征为:多元化的数据采集、感知技术;泛在网络支撑下的可靠传输技术;基于海量信息资源的智能决策、安全保障及管理技术[1]。 1.2智能物流的关键技术 智能物流的关键技术从宏观层面讲包括:物流实时跟踪技术;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与优化技术;物流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和软件集成技术。从微观层面来看,智能物流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低功耗、大容量、读写等效的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的防冲突技术;低成本、小型化、嵌入式、可密集部署的高效读写器;中间件的数据处理和安全性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网络服务构建技术;面向开环应用的系统集成技术;RFID 技术与无线传感技术等其它技术的融合等[1-2]。 1.3智能物流的发展动力 智能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发展智能物流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归结如下: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以及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对物流提出新要求;更多的企业开始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市场竞争加剧,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加快产品流通变得更为重要;后金融危机时代,物流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1.4智能物流的发展趋势 智能物流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上电子商务化运作的物流服务体系。它通过智能交通系统解决物流作业的实时信息采集,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在各个物流环节中的信息传输,为物流管理者和用户提供详尽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在电子商务的运营环境下,为客户提供增值性的物流服务。智能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1加快反应速度和降低服务成本 快速反应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传统物流做法将加快反应速度变成单纯对快速运输的一种要求,但在需求方对速智能物流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atus,Influential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张军杰1,2 ZHANG Jun-jie 1,2(1.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湖北武 汉430074)(1.School of Management,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tical Communica -tion Technologies and Networks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Wuhan 430074,China) 誗理论研究誗 文章编号:1002-3100(2011)03-0062-03 62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系统? 参考答案: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组成的;系统有一定的结构;系统有一定的功能,或者说系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能。结构和功能是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的两种属性,物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改变结构就是改变功能。 2.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系统构成的要素总结也不尽相同。王之泰从系统的角度,认为物流系统与一般系统一样,物流系统是由人、财、物、设备、信息和任务目标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物流系统的特点,物流系统的要素可具体分为一般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物质基础要素等。 何明珂从运营的角度认为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流动要素、资源要素以及网络要素。这三部分要素共同支撑着物流系统的运营。 3.简述按物流的要素存在的冲突以及如何进行协调? 参考答案:物流系统的要素冲突主要存在要素目标冲突、要素产权冲突、要素运作和边界上的冲突。 协调机制包括:统一要素之间的目标、统一要素之间的产权、构建无缝的要素接口。 4.请简述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包括4种—多边治理结构、三边治理结构、双边治理结构以及单边治理结构。 第2章复习思考题 1. 物流系统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层次? 参考答案:原则主要是指: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社会效益原则;物流系统规划层次可分为为国家级物流规划、区域物流规划、行业物流规划、企业物流规划等。 2. 简述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主要因素

2020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交易规模达4872亿元【组图】

2020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交易规模达4872 亿元【组图】 物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在“工业4.0”、“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物流业也迎来了智能化升级改造,近年来,国家层面发布了多项政策以促进“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在政策的引导和技术升级的共同推动下,2019年,智慧物流交易规模约为4872亿元,同比增长19.55%。在区域竞争格局方面,我国“北上深”三城智慧物流竞争力领先。 1、2020年1-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6.9万亿元 物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物流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2020年1-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6.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2.2%,降幅比1-4月份收窄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 2、政策驱动物流业“自动化、智慧化”发展

在“工业4.0”、“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物流业也迎来了智能化升级改造,为有力引导和支撑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物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发布了多项政策以促进“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例如,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将推进新兴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提高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 3、2019年我国智慧物流交易规模达4872亿元 在政策的引导和技术升级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明显提速。据网经社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物流科技行业数据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2019年期间,我国智慧物流行业的交易规模增速基本在20%及以上,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9年,智慧物流交易规模约为4872亿元,同比增长19.55%。

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

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 内容摘要: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厂商研究和规划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实现对资源有效控制和管理。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仓储到现在的智能仓储,通过各种高新技术对仓储的支持,仓储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本文介绍了仓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仓储业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物流仓储自动化高层仓库仓库管理 自从有了生产活动,仓储就出现了,它是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崛起,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仓储越来越受到厂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大促进了人们对仓储理论的研究,使其逐步发展完善,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仓储的发展过程 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这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物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传送带、工业输送车、机械手、

吊车、堆垛机和升降机来移动和搬运,用货架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存储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机械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来运行。机械化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自动化仓储阶段 自动化技术对仓储技术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导引小车(AVG )、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到上世纪7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行列,但只是各个设备的局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以及它们与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的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及时地记录订货和到货时间,显示库存量,计划人员可以方便地作出供货决策,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货源及需求。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到上世纪70年代末,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自动化孤岛”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有机协作,使总体效益和生产的应变能力大大超过各部分独立效益的总和。集成化仓库技术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物流是什么?我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的定义是:物流( Logistics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物流各个基本功能,需要现代的各种物流技术提供支持。现代物流技术是指在现代物流活动中把商品进行移送和储存,为社会提供无形服务的技术。它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硬技术又包含基础设施、机械技术、材料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软技术包括规划技术、运用技术、评价技术等。在各个子技术中又还可以分为更具体的仓库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材料技术等等。目前发展较快的技术有:运输、仓储、搬运、包装、集装单元化、物流信息技术等等。本文将就现代物流技术中比较重要的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运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本书中专指“物” 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 进行空间位移。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而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目前国内外主要运用的运输技术有:智能运输系统(IT S)、重型载货汽车技术、 GPS与 GIS等等。 1、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技术是交通运输领域内为“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而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首先开始研究的,紧接着欧洲和日本也相继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基本趋于成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有相当的规模。我国是在2 0世纪9 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进行研究的,现已在全国许多地方 相继开始推广应用,有的(如北京)已初步取得了成效。根据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智能运输系统主要是由交通控制中心系统、车载系统、外场设备系统以及远程访问系统组成的,并且各系统都包含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都能通过通信系统进行有关信息的传输。中心系统中关于道路交通的几个子系统包括:交通管理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 2、重型载货汽车产品技术进展 近几年,世界发达国家各商用车制造商纷纷投巨资研制新一代产品,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最大

物流系统规划要点说明

第一章物流系统规划 掌握 一. 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组成要素和设计的影响因素 系统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最优性 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1、物流系统各组成要素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各物流要素按一定比例合理组合、组织结构合理)。2、各要素之间的交换价值可以促进系统整体工作的绩效;3、要素并不要求个体上达到最佳或最优设计,而关键在于组成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 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1、人力资源、2、资金要素、3、功能要素、4、物流设施、5、物流设备、6、组织与管理、7、物流信息系统。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因素:1、物流服务需求;2、行业竞争力;3、地区市场差异;4、物流技术发展;5、流通渠道结构;6、经济发展

二. 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与过程 内容一般包括:1、客户服务目标(服务水平、功能定位);2、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节点的数量、功能、运输通道);3、物流节点的内部布局;4、仓储系统;5、运输管理;6、运营管理; 7、管理组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层次:1、战略层面(长期,超过一年,设施的数量、规模、位置;运输方式的选择;制定采购政策;物流节点的功能定位;订单选择);2、策略层面;中期,短于一年,库存定位、物流节点内部布局;物流节点的功能;物流作业流程;设施设备选择; 3、运作层面:短期、每天、每小时,发出订单时间;确定补货时间;确定发货程序。 节点的基本概念***物流网络是物流活动的载体,其结构是由执行运动使命的各种线路(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和执行停顿的节点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线路与节点相互联系、相互配置,他们的结构、组成、联系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网络。 所有的物流活动都是在线路和节点上进行的,线路上进行的物流活动主要是运输,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功能要素,都是在物流节点上完成的。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效率的发挥依赖于物流节点的位置和功能配置。 节点的功能和作用**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衔接作用表现在:A、通过物流节点将不同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连接起来,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9-09-04T16:31:04.90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3期作者:肖旭 [导读] 通过对我国智慧物流领域氛围的有机结合,进而提议了一部分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得我国的智慧物流领域飞速发展。 济钢集团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紧跟着我国网络经济逐渐发达,进而使得各个领域的物流行业飞速进步,并且也对物流产业的进步提出了更为严苛的需求。本篇文章就根据以互联网为根基的智慧物流行业进步开展了简单的阐述,叙述了我国现阶段智慧物流进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并且通过对我国智慧物流领域氛围的有机结合,进而提议了一部分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得我国的智慧物流领域飞速发展。 关键词:智慧物流;发展;问题;策略 引言 目前,紧跟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也迎来了新的曙光,国民对于物流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领域的进步水准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流领域的发展进程也成为考量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整体发展的关键性证据。物流行业为了自身工作成效的提升,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达成物流的可视化,智慧化,互联网化的宗旨。我国的物流领域已经从一般的物流运输渐渐转变为智慧物流。然而因为智慧物流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兴领域,进而在使用中还有着一些实质性的困难,因此,我们要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来应对这些困境。 1.智慧物流概念 智慧物流是以物联网信息为基础,经过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工艺的有机结合,使得现阶段的物流体系可以拥有人类部分的技能,使其具有感觉,学习,推算和主动应对物流输送等步骤发生的大部分难题的水平。智慧物流以信息管理和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基础,整体运用条形码,RFID,感知系统,GPS,网络信息传播等工艺,进而将其应用于物流的包装,配备,输送,储存等各个步骤。从而达成物流输送和处理的可视化,把控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宗旨。 智慧物流的主要理念就是讯息的管理、获得,传播和利用。这其中包含主动识别,讯息获得,人工智能和地理定位体系等四大组成部分。大力开展智慧物流可以有效减缓物流资金预算,提升企业利益,最大限度的加快物流领域的进步,促使现阶段的网络讯息可以在物流领域中得到有效运用。这样一来,可以促使企业管理,购买和营销他体系的共同有机结合,进而提升物流领域的经营成效,促使我国和区域经济和实力飞速进步。 2.国内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物流领域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2014年至今,物流领域的进步速度逐渐稳固,维持在55%上下。到2018年时,我国物流领域的经济已经达到了266万亿。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物流领域的转型发展逐渐加速,而现阶段我国的物流领域已经处在了构造调整的环节。到2018年的6月份,曾有权威人士表明:2018年6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略有回落,但是仍处于景气区间的高位。这明显的表示目前的物流领域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但是却还维持着活跃。紧跟着物流领域的进步乃至稳定,物流领域的基本构造也在持续的完备,物流步骤中的环节布局变得科学化,一个稳定的领域生态环境得以养成。从近几年的物流领域的进步而言,物流领域的网络化程度越来越深入,这使得智慧物流进步的基础已经奠定,接下来就是要解决进步中所要遇到的困境。 3.智慧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智慧物流管理运营体制有待完善 智慧物流的处理体系中包含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交通机构、工信机构等多种管理机构,而智慧物流的工作范围则包括商业,交通,数据工艺等多种领域。目前,物流领域的管理机制还有着多头处理,条块分别,数据孤立等情况,使得领域内的资源大量滥用。急切需要创建智能物流进步领域来协作开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智慧物流的体系建立。 3.2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共享存在障碍 物流数据化的组成包括物流数据工艺,服务,传播,安全以及处理等多个形式,其要保证这些部分的实质化,共同化。但是物流运输进程中的信息传输和共享也依赖于数据化标准的维持。现阶段,我国物流领域的信息化规范还有待完善,不能确保完整的信息共享,大幅度的减缓了物流领域的处理速度和管理成效。 3.3智慧物流建设地区间不平衡 目前,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经处于物流领域规范的初始阶段,已经使得以互联网工艺为基础的智慧物流处理和经营策略变得普及。但是我国的中西部区域却还处在萌发阶段,甚至还有区域的物流经营还局限于一般的人工阶段。 一小部的大型物流公司,例如顺丰,京东等,他们已经创立了属于自身的智慧物流体系。但是其还存在着区域布置不科学,处理策略不完善等困难,而且很多的中小物流公司还局限于自身经济或者当地发展速度,使得他们的建设水准,数据化,智慧化进程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4.改善智慧物流发展问题的策略分析 4.1用创新带动行业内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 智慧物流最终的宗旨就是达成物流的智能化和数据化经营。因此,管理人员要对数据化工艺的研究与利用抱有足够的重视,经过持续的更新经营策略,进而培养成适合市场需要和领域需求的智慧物流产业。数据化是智慧物流产业稳固的鲜明体现,其可以将物流中的多种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并且在特定平台,特定渠道中达成信息共享。物流经营过程中各环节都需要经过共同的物流数据沟通媒介达成数据的传播和共享,物流数据媒介是快速管理物流信息和数据的基础,管理人员要要求员工做到对体系中数据的查找和滚利飞速的反应,使得物流领域的输送成效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智慧化在现阶段的物流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输送的道路规划,储存状况,自动分类系统的控制等,这些物流领域的多种参数把控都要以智慧化的系统为基础来进行,进而确保注会物流的储存化和智能化,这是一种数据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资源的整理来达成信息的共享,并且在国内设立以铁路,公路为根本的输送道路,在世界上建立以欧洲和亚洲为基地的输送道路。经过增强基本设备的创新来扩宽物流行业的输送能力和市场范畴。企业要想实现现代化数据工艺的巨大研究,就要使得大

仓储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8)

1 仓储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 (22) 2 对我国仓储管理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32) 3 分析我国仓储物流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 (34) 4 甘肃通达物流公司改善仓储配送效率的策略分析 (38) 5 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41) 6 浅谈我国现代仓储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56) 7 生产制造企业仓储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60) 8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70) 9 新东南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和策略分析 (75) 10 对我国仓储管理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96) 11 物流企业保税仓储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101) 12 物流中心仓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10) 13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16) 仓储管理在制造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上海世禄仪器有限公司为例 分校(站、点):闵一分校 年级、专业:2010春物流管理 教育层次:本科 学生姓名:陈霞 学号:1031001202937 指导教师:曹怡宁 完成日期:2012-6-2

目录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Ⅰ) Abstract and Key words (Ⅱ) 文献综述 (Ⅲ) 一、绪论 (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二)国内研究现状 (1) 二、仓储管理理论概述 (2) (一)仓储管理的概念及目的 (2) (二)仓储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2) 1、仓库布局设计 (2) 2、库存最优控制 (2) 2、信息技术 (3) 3、仓储管理作业内容 (3) 三、上海世禄仪器仓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一)上海世禄仪器公司介绍 (3) (二)上海世禄仪器仓储管理现状 (4) 1、仓储概况 (4) 2、仓储部门人员组织结构 (4) 3、仓储作业流程 (5) 4、仓储物料及包装特征 (5) 5、库存管理方法 (6) (三)上海世禄仪器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7) 1、人工数据输入方式造成帐、实不符 (7) 2、成品仓库位分配不合理 (7) 3、仓储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8) 四、上海世禄仪器仓储管理的改善对策 (8) (一)引进条形码识别系统,改善人工数据输入方式 (8) 1、条形码编码原则 (9) 2、条形码技术在仓储管理作业中的应用 (9) (二)合理规划成品仓库位分配 (11) 1、成品库存信息收集 (11) 2、库位到拣货区及出口的距离计算 (12) 3、根据已知数据重新进行库位分配 (14) (三) 提高仓储人员综合素质 (15) 五、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摘要:自物流概念产生以来,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叙述了国内外几大处于物流发展前沿国家的物流发展概况。并且全面指出了当今国内外物流发展的具体趋势及方向。 关键词:物流产业;物流趋势;物流发展 1 世界各国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1)美国。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代理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发展。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应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涌现出Dell,BIM,CISCO 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美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比如,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始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3-1973年); 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目前,日本在22个城市,己建立20多个大规模的、布局合理、设施良好的物流基地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多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日本物流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高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②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③厂家物流系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迅速;④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3)欧洲。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具体如下:①工厂物流阶段(20世纪50-60年代);②综合物流阶段(70年代);③供应链物流阶段(80年代);④全球物流阶段(90年代);⑤电子物流阶段(90年代末-21世纪初)。 目前主要欧盟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在运输、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和外部资源的企业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欧洲制造业企业认为物流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业务和市场控制能力方面,而在物流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和技术方面则采

针对安得物流仓储系统的现状分析及改善方案

针对安得物流仓储系统的现状分析及改善方案 安得物流的仓储系统令令其客户、承运公司不断的抱怨:等待时间过长,仓储效率太低。仓储是每一个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制造商与客户之间的一个主要的联系纽带。仓储的发展使仓储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地位逐步上升,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其重要性所在。首先我们对安得物流公司的仓储进行SWOT分析。 通过SWOT分析法,安得物流仓储系统现状会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也会逐渐浮出水面。 优势:仓储面积大,储货量多。同时拥有T客户这样的大型资源,存货周转率高,有着坚强的客户资源后盾。这也给了安得物流公司稳定的利润来源。 劣势:仓储作业效率低,等待时间长。仓储作业流程不合理,作业环节之间间隔时间过程,造成不合理的浪费;仓储布局不合理,加大了作业流程的难度,无价值的唯一延长等待时间;激励失效,考核设计不合理,酬薪设计也存在缺陷;设备老旧,不足以满足现阶段增长的业务需求;信息系统十分简陋,信息滞后,操作主要以手工为主,信息化程度低。 机会:T客户与Y分公司进行长期合作,T客户作为知名的加点生产企业,每年都有很大的增长,而且随着加点销售旺季的到来,客户销售利润的增加会给物流公司带来仓储收入方面的增加。 威胁:仓储作业效率低下,客服水平降低,公司信誉下降。旺季存货出入库等待时间过长,如果因此对客服交易产生不利的影响,会承担违约责任,并有失去客户的危险。Y分公司的仓储作业环节面临着很多问题,其劣势明显多于目前其所拥有的优势。 在案例中Y分公司仓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仓库的规划布局不合理,仓库员对库位的位置不熟悉,单次出入库行 走的距离长,这样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服务的质量。 2.仓库的出货量不均匀,淡季和旺季的出库量差别很明显,出库量在一 天的时间当中也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通过数据显示上午20%,下午 45%,夜晚35%。这样给人员安排以及工作时间的规定带来了难题。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况 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定货指示单。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 (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销渠道发达。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旧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或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第四,合作型物流配送。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延伸到国外。第五,政府规划在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欧洲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物流配送是指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以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己经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走遍德国,可以说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的运行系统。在总结德国零售业发展的经验时可以看出德国是十分重视按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特点来规划配送中心的,往往是在建店的同时就考虑到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布局。 笔者分析,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有: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学习-----好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物流:(美)物流是在供应链运作中,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低之间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物流回收。 (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服务的物、提供服务的设备(含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组织服务的人和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 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与经营活动所派生的一种物的移动和储存的服务需求。 4. 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系统中的供应集成商,提供组织物流服务所需设施、信息装备等资源和资金、技术,以及物流方案等。 5. 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城市各类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区的统称。物流节点集多种设施为一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和物流线路的交汇点,是以仓储、运输场站、流通加工等设施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的集中地。 6. 物流节点体系:物流节点体系是指由为满足各类物流需求的具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规模、不同覆盖范围而形成的物流节点集合体。 7.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工程、措施、解决方案、管理模式、政策保障等的过程。 8. 物流动线:物流动线是物流作业中物品的移动线路的空间表现形式,是物流流线的形式之一。 9. 物流效益: (1)宏观:A.空间效益 B .时间效益:1.缩短时间创造的收益2.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益3.错位时间效益 C.规模效益 (2)微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0. 物流供给:物流供给是物流系统性能的综合表示,一般指节点与通道的能力与服务,如运输能力、仓储的库容量、物流中心的处理能力、配送的速度等。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物流需求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表现的一些特征。 答:(1)宏观上: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水平、资源分布、用地规模使物流需求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分布形态上的差异。(2):微观上:物流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现代科技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和人消费观的变化,提高了物流需求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 2.简述物流节点的分类: 答:(1)按性质与规模分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2)按衔接的运输方式分类:铁路、航空、港口、集装箱、邮政物流节点; (3)按地域活动范围分类:国际型、全国型、区域型点及城市型物流节点; (4)按物流功能特征分类:转运型、储存型、流通型、加工型、综合型节点; (5)按温度层次分类:常温物流节点、低温物流节点。] 更多精品文档.

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智慧物流的兴起 IBM于2009年提出,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具有先进、互联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应链,通过感应器、RFID标签、制动器、GPS和其它设备及系统生成实时信息的"智慧供应链"概念,紧接着"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此延伸而出。与智能物流,强调构建一个虚拟的物流动态信息化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不同,"智慧物流"更重视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创造更丰富社会价值的综合内涵。 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持续强调,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两项政

策都从国家宏观层面,强调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等关键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作用。 在中国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指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进入2010年,物联网成为当年"两会"的热 门话题,"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了解,2010年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陆续出台。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考虑到物流业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的行业,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作业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行业。在2009 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物流"概念。 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顺应历史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话、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实现物流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运作,实现物流供应链从上游供应商企业到下游销售商的全流程信息共享。尤其是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