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2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二无机盐对...》494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2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二无机盐对...》494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2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二无机盐对...》494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2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二无机盐对...》494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中的无机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物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自主个性化的学习。

(2)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尝试将你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2)认同“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3)探讨组成细胞的分子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教学难点

1.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与自由水的区别。

2.

无机盐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非洲的角马、大象不远千里进行迁徙、沙漠中的植物地下的根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几倍,这些生物都在苦苦地寻觅什么呢?生命的诞生、沙漠植物的特殊形态、人胚胎发育的环境都离不开水,为什么水对生命如此重要呢?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市面上的“运动饮料”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接着教师课件中出现一个运动饮料化学成分表(可拍摄某牌子的饮料包装)。

“这是××饮料的化学成分表,表中哪些成分属于无机盐?为什么要在运动员喝的饮料中添加这些无机盐呢?那么无机盐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互动学习】

(一)细胞中的水

1.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

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没有水就不能存活。地球上如果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

一个人在极限的状态下,可以坚持20天以上不进食,但是缺水不出3天就会丧生。地球表面有3/4的部分是水,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为寻找火

星上的水而努力工作,既有成效又有争议。这些事实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最早的生命也是在水中诞生的。水在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差别较大,生物体中水的含量为60%~95%。如,幼嫩植物体中水的含量约为70%,动物体中水的含量约为80%左右。

水在生物体的含量这么高,我们平时似乎并不觉得,那水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呢?

2.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自由水大家是好理解的,它是可以流动,可以蒸发,可以离析的水分子,那么结合水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结合水是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以氢键的形式相结合形成水胶体(亲水力蛋白质强于淀粉,淀粉强于纤维素),失去流动性,含量比较稳定,不易散失。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能溶解其他物质,不参与代谢作用。结合水赋予各种组织、器官一定形状、硬度和弹性,因此某些组织器官的含水量虽多(如人的心肌含水79%),仍呈现坚韧的形态。

氨基、羧基、羟基等均可与水结合,成为结合水。

3.水的重要作用

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最多,自然也有其重要的意义:水是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世界上最早的生命就是在逐渐冷却的海洋里由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产生出来的。植物也起源于水中,后来

其中的一部分才逐渐进化为陆生植物。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都必须在细胞含有一定的水分状况下才能进行。天然植被的分布主要受供水情况所控制。农作物产量对供水的依赖性也往往超过了任何其他因素。“有收无收在于水”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道理就在这里。

(1)自由水是细胞内生化反应的良好溶剂:水分子具有极性,是自然界中能溶解物质最多的良好溶剂。(水的介电常数是溶液中最高的,这就意味着按单位容计算,没有任何溶剂能比水溶解更多的种类和数量的溶质,所以水成为最理想的生物溶剂)动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如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气体交换,光合产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以及信号物质的传导等都需以水作为介质。

(2)运输营养和废物: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如血液),可以把其中溶解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各个细胞,同时又把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运输到体外。

(3)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的成分:结合水通过氢键与蛋白质

或多糖结合,成为细胞成分的一部分。

(4)自由水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内一些反应: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呼吸作用以及许多有机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没有水,这些重要的生化过程都不能进行。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学生讨论)

①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天需要2千克水。当人体失去6%的水分时,就会出现口渴、尿少和发烧等症状。

②当人体失水10%~20%时,就会出现幻觉,甚至死亡。对人来说,水比食物还要重要。一个人在饥饿时,可以损失40%的体重而不致毙命,但是如果损失了20%的水分,就能死亡。

③水在机体内还具有润滑剂的功能,如关节液。没有唾液不能进行吞咽动物。

④……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初中我们做实验,将骨和小麦的种子烧尽,最终都会得到一些灰白色的灰烬,请问这些灰烬是什么呢?

学生:是无机盐。

1.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有:Na+、K+、Ca2+、Mg2+、Fe2+、Fe3+等。阴离子有Cl-、

SO24、PO34、HCO3等。

细胞中无机盐的含量虽少,比水远远要少,只占1%~1.5%,那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有什么作用呢?

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呢?

学生: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二价铁离子,对人来说,小肠也只吸收二价铁离子,对三价铁离子是不吸收的。没有Fe2+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人就会患缺铁性贫血。

(2)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为什么?

学生: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它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绝大多数植物叶片的颜色是绿色的,这是叶绿素显现的颜色。没有Mg2+就不能合成叶绿素,植物的叶片就会发黄,影响到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3)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骨折而青少年的骨容易变形?

学生: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骨的有机物使骨具有韧性,而使骨具有硬度,骨整体的弹性和硬度也就是由这两种化学成分的比例而决定。骨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率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成年人的骨含有2/3的无机物和1/3的有机物,这样的比率使骨有最大的坚固性。根据力学测定,

每平方厘米的股骨能承受170至220千克的抗压(缩)强度(轴向)。由于儿童的骨是有机成分大而无机成分小,故硬度差,但韧性及可塑性大。虽然不易骨折,但却容易弯曲变形。因此,儿童应特别注意良好的坐立姿势。反之,老年人骨中的无机物随年日而增多,有机物却相对地减少,所以骨较脆而易折断,而且不易愈合。因此,老年人不宜从事太过剧烈和幅度大的活动。

从大家的讨论我们也可以看出,无机盐对生物体来说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

(1)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例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和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例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钙盐,如果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这种动物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渗透压的平衡:细胞内外无机盐的含量是维持原生质渗透压的重要因素。

酸度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组成物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例如:各种蛋白质对于pH的改变异常敏感,人体血浆pH降低0.5个单位,立即发生酸中毒。无机离子如HPO24/H2PO4和H2CO3/HCO3等组成重要的缓冲体系来调

节并维持pH平衡。

离子平衡:动物细胞内外的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此外,在细胞膜外Na+多Ca2+少时,神经细胞会失去稳定性,对于外来刺激会过于敏感等等。【课堂小结】

到这里,我们就讲完了细胞内的六大类化合物。总结一下: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C、H、O、N等化学元素在细胞内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以碳链为骨架的糖类、脂

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糖类和脂肪提供了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水和无机盐与其他物质一道,共同承担起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等重要生理功能。活细胞中的这些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板书设计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细胞中的水

1.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60%~95%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幼年生物>老年生物

2.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结合水(4.5%)和自由水(95.5%)

3.水在细胞中的功能:

①细胞内生化反应的良好溶剂;

②运输营养和废物;

③组成细胞成分;

④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内一些反应。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无机盐在生物中的含量:1%~1.5%

2.无机盐在生物中存在形式:离子

3.无机盐的功能:

①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③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教学反思

中科院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考博

中科院发育所06年生物化学考博试题 1.试举5例说明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2.真核生物逆转座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 3.一蛋白用SDS聚丙电泳分离后为一条带,请问,这个蛋白是否只有一种成分,如果还有其它成分如何分离,鉴定纯度 4.真核生物表达各水平上的调控机理 5.举两篇05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Cell Science Nature的文章,要国内通迅地址,要写出作者或单位,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6.请在生化角度评价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 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次解释:(20分) 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12分) 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 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12分) 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12分) 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12分)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 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20分)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 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20分) 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15分)

有关细胞生物学的历届诺贝尔奖

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对蛋白质与核酸得研究为细胞化学做出了贡献 科塞尔发现核素就是蛋白质与核酸得复合物.她小心地水解核酸,得到了组成核酸得基本成分: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与胞嘧啶,还有些具有糖类性质得物质与磷酸。确定了核酸这个生物大分子得组成之后,随之而来得问题就是这些物质在大分子中得比例,它们之间就是如何连接得。斯托伊德尔(H、Steudel)找到了前一个问题得答案.通过分析,她发现单糖、每种嘌呤或嘧啶碱基、磷酸得比例为1∶1∶1。科塞尔及其同事发现,如果小心地水解核酸,糖基团与含氮得基团就是连在一起得。科塞尔还对核酸与蛋白质得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她发现有些物种得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比较紧密,有些则比较松散.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核酸得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得作用1951年,美国一位23岁得生物学博士沃森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她也受到薛定谔《生命就是什么》得影响。克里克同她一见如故,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得合作研究。她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得视角思考问题。她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与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得鲍林、威尔金斯与弗兰克林等人得成果,结果不足两年时间得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得双螺旋结构模型。沃森与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得《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与一幅插图得短文公布了她们得发现。在论文中,沃森与克里克以谦逊得笔调,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得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所推测得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得复制机理."在随后发表得论文中,沃森与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得重大意义:(1)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得自我复制.这个“半保留复制”得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Matthew Meselson)与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W、Stahl)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2)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就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得。(3)它能够说明基因就是如何突变得。基因突变就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这样得变化可以通过复制而得到保留。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高中生物水盐调节同步测试练习题.

高中生物水盐调节同步测试练习题 2019-01-06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对于钾盐和钠盐来讲,正常人容易缺乏的是() A.钠盐 B.钾盐 C.都容易缺 D.都不易缺 2.排水和排盐的关系是() A.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B.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C.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D.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3.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4.血钾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高时,人体出现的症状是()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心率不齐 D.心动周期缩短 5.不能对肾小管重吸收水起促进作用的是() A.肾小管内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醛固酮升高 6.在肾小管分泌钾的能力增强时() A.尿量增加,醛固酮分泌减少 B.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 C.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 D.尿量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 7.可以使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多的直接因素是() A.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兴奋 C.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D.垂体后叶兴奋

8.醛固酮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保钠排钾,维持血钾和血钠平衡 B.保钾排钠,维持血钾和血钠平衡 C.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D.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9.Na+和K+的主要吸收部位和排出部位分别是() A.大肠、小肠和皮肤、大肠 B.小肠、小肠和肾脏、肾脏 C.大肠、小肠和肾脏、皮肤 D.大肠、小肠和皮肤、皮肤 10.与醛固酮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A.K+在体内贮留,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B.Na+在体内贮留,造成水肿 C.腹泻丢失大量Na+,血压下降 D.肾小管滤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11.原尿中的H2O、Na+、K+有99%被重吸收,吸收部位是() A.肾小管和肾盂 B.肾小囊和肾小管 C.肾小管和集合管 D.集合管和肾盂 12.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肾小管在吸水的同时吸收无机盐 B.口渴时体内水绝对少 C.肾小管的重吸收要消耗能量 D.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有拮抗作用 13.人一次饮水后,尿量明显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A.循环血量增加,所以尿量增加 B.下丘脑激素的作用,使水分重吸收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形成稀释尿 D.血压升高,导致尿量增加 1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该出现() A.葡萄糖 B.尿素 C.无机盐 D.水 15.在竞赛进入最后阶段,有的运动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这是由于随着人体大量出汗而向外排出过量的() ①水②Ca2+ ③Mg2+ ④Na+ ⑤尿素⑥K+ A.①⑥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生物奥赛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练习题带答案与解析

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练习题 1.下列细胞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是(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叶绿体 D.A、B、C都不是 2.将小麦种子浸在红墨水中10 min,然后取出。将种子洗净纵向剖开,发现胚白色,而胚乳红色。这说明( )。 A.胚成活、胚乳失去活性 B.胚、胚乳都成活 C.胚死亡、胚乳成活 D.不能判断是否成活 3.生物膜的脂类分子是靠什么键聚集在一起形成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 )。. A.氢键 B.二硫键 C.疏水键 D.离子键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膜上Na+-K+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ATP酶的活性 B.消耗1分子ATP向胞外泵出2钠离子,向胞内泵入2个钾离子 C.消耗1分子ATP向胞外泵出3个钠离子,向胞内泵入2个钾离子 D. Na+-K+泵在动物细胞膜上可形成离子通道,钠离子和钾离子可选择性地透过 5.线粒体内膜上具有什么酶系统( ) 。 A.糖酵解 B.过氧化氢 C.三羧酸循环 D.电子传递链 6.肝细胞的解毒作用主要是通过什么结构中的氧化酶系进行的()。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膜 D.光面内质网 7.下列对溶酶体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解消化来自细胞外的物质 B.溶解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破损的细胞器 C.自身膜破裂,导致细胞自溶而死亡 D.使毒性物质失活 8.下列哪一类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最为丰富( )。 A.随意肌细胞 B.腺细胞 C.红细胞 D.白细胞 9.真核细胞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 A.与细菌的核糖体大小、组成相同 B.较细菌的核糖体大,但组成相似 C.较细菌的核糖体小,组成不同 D.与细菌的核糖体大小相同,但组成完全不同 10. (2007年全国联赛题)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为( )。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质体 E.溶酶体 11.(2007年全国联赛题)巴氏小体是( )。 A.端粒 B.凝集的X染色体 C.随体 D.巨大染色体 12.端粒的作用是()。 A.它们保护染色体使其免于核酸酶的降解 B.它们能防止染色体之间的末端融合 C.它们是细胞分裂“计时器” D.以上都正确 13.下列四对名词中,哪一对的表述是合适的( )。 A.叶绿体—贮藏酶 B.过氧化(酶)体—细胞中的转运作用 C.核仁—核糖体亚基的组装部位 D.溶酶体—细胞 中的发电站 14.(2007年全国联赛题)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DNA片段的交换和重组通常发生在( )。 A.偶线期 B.粗线期 C.双线期 D.终变期 15.机体中寿命最长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表皮细胞 D.上皮细胞 16.动物细胞间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 )。 A.紧密连接 B.间隙连接 C.桥粒 D.胞间连丝 17.以下哪项不属于第二信使( )。 A, cAMP B. cGMP C. Ach D. DG 18.用某种影响细胞骨架的药水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群体中出现双核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微丝被破坏 B.微管被破坏 C.染色体畸变 D.细胞发生融合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奖项

细胞生物学作业 ——从2005年到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医科大学的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举行。 我认为从2005年到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年份分别是: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2005年: 获奖原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获奖人物及介绍:巴里·马歇尔、罗宾·沃伦 巴里·马歇尔,出生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卡尔古利,澳大利亚医师,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授。罗宾·沃伦,珀斯皇家医院病理学家。 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即原核生物,这两位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后,一定仔细研究了它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发现了它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与细胞生物学中的原核细胞内容有关。 获奖经历: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都对胃炎感兴趣,他们一起研究了与胃炎一起出现的幽门螺杆菌。1982年,他们做出了幽门螺杆菌的初始培养体,并发展了关于胃溃疡和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假说。但当时的科学家和医生们不相信会有细菌生活在酸性很强的胃里。1984年,在弗里曼特尔医院,马歇尔教授完成了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之间的柯霍假设。2005年,卡罗琳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歇尔博士和他的长期合作伙伴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它们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获奖意义: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当时已经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由于他们的发现,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2007年: 获奖原因: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引入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上的发现 获奖人物及介绍:马里奥·卡佩奇、马丁·埃文斯、奥利弗·史密斯 马里奥·卡佩奇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美国分子遗传学家,目前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的杰出教授。马丁·埃文斯是一位英国科学家,现为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校长。奥利弗·史密斯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遗传学家,现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马里奥·卡佩奇、马丁·埃文斯、奥利弗·史密斯这三位

最新高中生物同步训练:1.2.3-水盐调节(中图版必修3)

1.下表为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日水的进出量(mL): A.剧烈运动:当b+c>b′时 B.急性肠炎:当b+c>b′时 C.发高烧:当b+c=b′时 D.正常状态:当b+c=b′时 解析:选C。剧烈运动时,a′量会增加,所以摄入的水中b+c>b′才能避免失衡;急性肠炎时,c′量会增加,尿量减少,因此b+c>b′,不会造成水分失衡;发高烧时,经皮肤蒸发的水大于正常状态,即a′会增加,水分散失量大,会造成水分失衡;正常状态,b+c=b′时,总的摄入与排出平衡,不会出现水分失衡。 2.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下丘脑和上丘脑 B.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大脑皮层 D.上丘脑和下丘脑 答案:C 3.不能对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起促进作用的是( ) A.原尿渗透压升高B.抗利尿激素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D.醛固酮升高 答案:A 4.如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解析:选D。此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饮1升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由图可知,饮清水后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故A、B两项正确。饮1升生理盐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基本不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和尿量都基本没什么变化,所以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C项正确。饮清水后,随着尿量增加,如图所示,3 h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逐渐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可与饮生理盐水的曲线发生交叉或重叠,故D项错误。 5.调节无机盐平衡的重要激素是( ) A.抗利尿激素B.醛固酮 C.肾上腺素D.甲状腺激素 答案:B6.(2012·桂林中学高二检测)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①]______________,促进[②③]的____________作用,调节水盐平衡,这样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2)下丘脑除了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___等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3)醛固酮是通过促进________的重吸收来带动水的重吸收的。 (4)水和盐是同步被吸收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细胞信息转导

细胞信息转导 一、选择题 ( 一 )A 型题 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间信息分子 A .胰岛素 B . CO C .乙酰胆碱 D .葡萄糖 E . NO 2 .通过核内受体发挥作用的激素是 A .乙酰胆碱 B .肾上腺素 C .甲状腺素 D . NO E .表皮生长因子 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第二信使 A . cAMP B . cGMP C . IP 3 D . DAG E . cUMP 4 .膜受体的化学性质多为 A .糖蛋白 B .胆固醇 C .磷脂 D .酶 E .脂蛋白 5 .下列哪种转导途径需要单跨膜受体 A . cAMP - 蛋白激酶通路 B . cAMP - 蛋白激酶通路 C .酪氨酸蛋白激酶体系 D . Ca 2+ - 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 E .细胞膜上 Ca 2+ 通道开放 6 .活化 G 蛋白的核苷酸是 A . GTP B . CTP C . UTP D . ATP E . TTP 7 .生成 NO 的底物分子是 A .甘氨酸 B .酪氨酸 C .精氨酸 D .甲硫氨酸 E .胍氨酸 8 .催化 PIP 2 水解为 IP 3 的酶是 A .磷脂酶 A B .磷脂酶 A 2 C .磷脂酶 C D . PKA E . PKC 9 .第二信使 DAG 的来源是由 A . PIP 2 水解生成 B .甘油三脂水解而成 C .卵磷脂水解产生 D .在体内合成 E .胆固醇转化而来的 10 . IP 3 受体位于 A 、细胞膜 B 、核膜 C 、内质网 D 、线粒体内膜 E 、溶酶体 11 . IP 3 与内质网上受体结合后可使胞浆内 A . Ca 2+ 浓度升高 B . Na 2+ 浓度升高 C . cAMP 浓度升高 D . cGMP 浓度下降 E . Ca 2+ 浓度下降 12 .激活的 G 蛋白直接影响下列哪种酶的活性 A .磷脂酶 A B .蛋白激酶 A C .磷脂酶 C D .蛋白激酶 C E .蛋白激酶 G 13 .关于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由特殊分化的内分泌腺分泌 B .激素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 C .与相应的受体共价结合,所以亲和力高 D .激素仅作用于细胞膜表面 E .激素作用的强弱与其浓度成正比 14 . 1 , 4 , 5 - 三磷酸肌醇作用是 A .细胞膜组成成 B .可直接激活 PK C C .是细胞内第二信使 D .是肌醇的活化形式 E .在细胞内功能 15 .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作用是 A .分解受体中的酪氨 B .使蛋白质中大多数酪氨酸磷酸化 C .使各种含有酪氨酸的蛋白质活化 D .使蛋白质结合酪氨酸

有关细胞生物学的历届诺贝尔奖

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为细胞化学做出了贡献 科塞尔发现核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物。他小心地水解核酸,得到了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还有些具有糖类性质的物质和磷酸。确定了核酸这个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物质在大分子中的比例,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斯托伊德尔( H. Steudel )找到了前一个问题的答 案。通过分析,他发现单糖、每种嘌呤或嘧啶碱基、磷酸的比例为 1 : 1 :1。科塞尔及 其同事发现,如果小心地水解核酸,糖基团与含氮的基团是连在一起的。科塞尔还对核酸与蛋白质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有些物种的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比较紧密,有些则比较松散。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951年,美国一位23岁的生物学博士沃森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他也受到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克里克同他一见如故,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 分子结构的合作研究。他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结果不足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和一幅插图的短文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在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以谦逊的笔调,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的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所推测 的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的复制机理。”在随后发表的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的重大意义:(1)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这个“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 Matthew Meselson )和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 W. Stahl )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2)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3 )它能够说明基因是如何突变的。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合理膳食和自我保健。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落实方案 1.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 2.结合必修课本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作进一步的深化学习。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突破策略 通过观察投影、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分析总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用具 实物展示台(人体水的摄人和排出途径表),有关多媒体课件(展示K+的动态平衡过程、Na+的来源和去路及肾小管、集合管的结构和重吸收过程)。 ●学法指导 本节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表、插图、课件。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思考、理解、迁移。 ●教法建议 讲述、讨论、观察、总结 在学习“水的平衡”部分内容时,利用展示台展示“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让学生自已去观察、分析、讨论、总结。 在学习“无机盐的平衡”部分内容时,展示“体内Na+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的多媒体课件和演示“K+的动态平衡示意图”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教学,加深对“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血糖的平衡、体温的稳定、pH的平衡等方面。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问题。 [教学目标达成]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一)水的平衡和调节

2018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水盐平衡调节!

每日一题水盐平衡调节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参考答案】D 节,C正确。渴感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D错误。 解题必备 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 学霸推荐 1.吃的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A.下丘脑和上丘脑 B.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大脑皮层 D.上丘脑和下丘脑 2.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3.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注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的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是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B.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增加 C.注射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后,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 D.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吸收后,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尿量减少 4.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答案 1.【答案】C 【解析】食物过咸,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渴觉,使人通过主动饮水,补充血液水分,C项正确。 2.【答案】B 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D项正确。 3.【答案】A

生物化学的名词解释

19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内一些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体表现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由多种酶协同作用的化学反应网络。 从物质代谢来说,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生物大分子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步骤,转变为较小的、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 合成代谢——生物体利用小分子或大分子的结构元件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过程。 能量代谢——在生物体内,以物质代谢为基础,与物质代谢过程相伴随发生的,是蕴藏在化学物质中的能量转化,统称为能量代谢 20 机体内许多磷酸化合物,当其磷酰基水解时,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能(一般水解时能释放出5kcal/mol以上的自由能)。这类化合物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其释放高能量的化学键叫“高能键”,有符号“~”表示。 磷酸肌酸和磷酸精氨酸以高能磷酸基团的转移作为贮能物质统称为磷酸原 21 生物膜是构成细胞所有膜的总称,包括围在细胞质外围的质膜和细胞器的内膜系统。 被动运输 指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膜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方向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代谢能的穿膜运输。 特点:物质的运送速率既依赖于膜两侧运送物质的浓度差;又与被运送物质的分予大小,电荷和在脂双层中的溶解性有关。 主动运输 指物质逆浓度梯度的穿膜运输过程。需消耗代谢能,并需专一性的载体蛋白。特点:①专一性。有的细胞膜能主动运输某些氨基酸,但不能运送葡萄糖。有的则相反。②运送速度可以达到“饱利“状态。③方向性。如细胞为了保持其内、外的K+、Na+的浓度梯度差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细胞主动地向外运送Na+ ,而向内运送K+ 。④选择性抑制。各种物质的运送有其专一的抑制剂阻遏这种运送。⑤需要提供能量。 如果一种物质的运输与另一种物质的运输相关而且方向相同,称为同向运输。方向相反则称为反向运输,这二者又统称为协同运输。 Na+、K+-泵实际是分布在膜上的Na+、K+-ATP酶。通过水解ATP提供的能量主动向外运输Na+,而向内运输K+ 。

(高考生物)生物化学A(B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 A(B

《生物化学A》(BiochemistryA)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66 适合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食品科学 课程性质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物质(包括生物大分子)的性质及其代谢调控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糖类、脂类、蛋白质、酶、核酸、激素,以及与生物氧化相关的糖、脂、蛋白质、核酸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有关的基础知识。主要任务是学习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等各种生物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这些生物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等特性,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0.绪论 掌握生物化学的涵义; 熟悉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了解生物化学的现状和进展。 1.糖类 掌握重要的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核糖)的结构和性质; 熟悉几种重要的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结构和性质; 了解多糖(同多糖和杂多糖)的种类。 2.脂质 掌握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 熟悉磷脂、糖脂、胆固醇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脂质的提取、分离与分析。 3.蛋白质

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蛋白质的化学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熟悉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和蛋白质的分离提纯原理; 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了解蛋白质折叠和结构预测,以及亚基缔合和四级结构的相关知识。4.酶 掌握酶的结构与功能和酶反应动力学机理; 熟悉酶的组成、分类、命名、酶活力测定和酶的提取和纯化过程; 了解调节酶、同工酶、诱导酶、抗体酶和固定化酶及其应用。 5.核酸 掌握核酸和核苷酸的理化性质; 熟悉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其化学结构; 了解核酸的发现、研究简史和方法。 6.抗生素 熟悉一些重要的抗生素的化学和医疗特性; 理解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理; 了解抗生素的应用。 7.激素 掌握激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理; 熟悉几类重要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多肽类和固醇类等)的作用; 了解植物激素和昆虫激素的种类和功能。 8.生物膜与物质运输

高中生物 第三节 水盐调节学习导航 中图版

第三节水盐调节 思维激活 Na+平衡的特点是什么?根据这个特点人不吃盐行吗? 提示:平衡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根据这个特点如果人不出汗可以维持钠盐的平衡,但是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丢失的钠盐最多,所以必须不断地补充钠盐,才能维持钠盐的平衡,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自主整理 1.水盐进出量的平衡 (1)水的来源与去路 水的来源有食物中的水、饮水、物质代谢产生的水。水的去路有排尿、排汗、呼吸、排便。其中主要的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中的水,主要去路是排尿。 (2)无机盐的来源与去路 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食物,食物中的无机盐大部分被消化道吸收,未被吸收的随粪便排出,内环境中过多的无机盐主要经肾脏和汗腺排出。肾脏对Na+的排出原则是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对K+的排出原则是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所以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特别注意补充钾盐。 2.水盐平衡的调节 肾脏是参与机体水盐调节的最重要器官,它通过尿的生成机制排出代谢终产物,多余的水、无机盐等以保持内环境水盐平衡,这种平衡依赖于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1)水平衡调节 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垂体使其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的作用,使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渗透压下降;另一方面将神经冲动传至位于下丘脑外侧的饮水中枢,使人主动增加饮水,使渗透压下降。反之,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可以通过反馈调节使相关各项生理作用减弱。 (2)无机盐调节 当血钾升高或血钠降低时,可直接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的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并促进K+的分泌;当血钠升高或血钾降低时,可直接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以及K+的分泌减少。 3.水盐平衡的意义 水盐平衡维持了内环境中渗透压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对于机体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是必须的。人体每昼夜产生的代谢废物至少需要500 mL的尿液来溶解排出。 高手笔记 1.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 2.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3.水盐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 4.钠盐主要是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钾盐主要是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还能维持心肌细胞的舒张,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 名师解惑 1.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感受器、效应器 剖析: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感受器叫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当人饮水不足时,会引起细胞外液透压升高,此时渗透压感受器就会兴奋。

中科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真题

中科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真题(考博) 作者:林自力 中科院动物所2000年细胞生物学(博士) 一、解释题(每题3分,共30分) 1、周期细胞 2、pcr技术 3、mpf 4、通讯连接 5、细胞分化 6、溶酶体 7、信号肽 8、整合素 9、基因组 10、巨大染色体 二、有丝分裂及其调控(有丝分裂的过程、变异及其调控)(18分) 三、以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为例。简述减数分裂。(17分) 四、线粒体基因组与细胞核基因组两套遗传装置的相互作用关系。(18分) 五、图解某些细胞调节系统对细胞骨架系统的调节,并加以简述(17分) 中科院动物所2002年细胞生物学(博士)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6分) 1、细胞周期 2、细胞分化 3、干细胞 4、细胞外基质 5、上皮 6、信号传导 7、转染 8、端粒 9、免疫球蛋白 10、细胞骨架 11、内质网 12、反意义rna 问答题(以下5题任选4题,每题16分,共64分) 1、试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2、试述线粒体的遗传学……半自主性 3、以图解叙述细胞的有丝分裂及其调控 4、试述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和哺乳动物克隆的不同点 5、试述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中科院动物所2003年细胞生物学(博士) 一、名词解释(3ⅹ10) 1、原癌基因 2、信号肽 3、细胞周期

4、高尔基体 5、干扰rna 6、免疫印迹 7、干细胞 8、突触 9、细胞骨架 10、端粒 二:综述题 1、简述生物膜的分子和结构基础,核膜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分析核孔复合体在物质转运的结构基础(15分) 2、简述线粒体内氧自由基产生的分子机制及其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调节中的作用(15分) 3、简述免疫细胞发育过程和t细胞检测标准,分析艾滋病毒感染细胞的途径(10分) 4、简述神经细胞突触细胞传递的结构基础和信号传导分子机制(15分) 5、利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原理,阐述利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分子基础核生物学意义。谈谈您对克隆人的看法(15分)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神经生物学(博士)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神经生物学(博士)no.1 1、检测受体mrna水平改变的方法有那些,简述其原理? 2、检测受体蛋白水平改变的方法有那些,简述其原理? 3、列举常见ca2+通道及其主要特征? 4、说明判断受体的五个特征? 5、说明ltp,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联性? 6、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主要特征? 7、说明谷氨酸受体的分型特征及其效应? 8、列举常见递质转运体及其特征? (上述为8选5做)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神经生物学(博士)no.2 1、简述受体-信号转导通路途径(含胞内、胞外情况)? 2、有那些方法可证明某蛋白是蛋白激酶底物? 3、名词解释:ltp、apoptosis、cloning、epsp、rt-pcr、patch-clamp、cdna文库、plasmid 4、简述动作电位产生机理?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1年神经生理学(博士) 1、简述斑片箝的原理、用途。 2、简述膜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3、简述ca++通道在神经元信息传递中的作用,ca++通道的类型。 4、什么叫ltp、ltd?它们的机制是什么? 5、何谓脊休克?叙述脊反射类型及通路。 6、简述视网膜组成以及视网膜视觉信息加工机制。 7、简述神经生长因子类型及作用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 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名次解释:(20分) 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12分) 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

高中生物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口渴的感受器不是位于下丘脑,而是位于口腔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C.引起渴觉的神经冲动最初来自下丘脑 D.机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参考答案】A 盐调节的过程是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D正确。 学霸推荐 1.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增多 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高烧应多盖被子,增加出汗 B.和冬天相比,夏天人体更易散热、散失热量更多 C.剧烈运动可增加产热量 D.某人发烧39 ℃,他体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雪后有些同学在草地上打雪仗。他们把雪团放在手里,过了一会,发现手比未放雪之前要热乎一些,有关此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 B.整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C.此过程中,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代谢增强 D.握雪后,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使其产生冷觉

4.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产热是神经调节,散热是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细胞呼吸 5.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通过体温调节使得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发高烧应减少被子,以利于出汗散热,A错误;和夏天相比,冬天人体更易散热、散失热量更多,B错误;剧烈运动,骨骼肌运动加速,新陈代谢较强,因此产热量增加,C正确;某人发烧39 ℃,若体温没有继续升高或者降低,他体内的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D错误。 3.【答案】D 【解析】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同时立毛肌收缩,A正确;此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BC正确;握雪后,手部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战栗,使体内产热增多,而产生冷觉的是大脑皮层,D错误。 4.【答案】A 【解析】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错误;人处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5.【答案】C 【解析】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A正确;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复习规划+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课程大纲 课程总述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有以下四门课程:英语一(100分),政治(100分),731生物学综合(150分),811细胞生物学(150分)。本课程负责731/811两门专业课。 根据协议,一共43小时,每节课60分钟,共43小时。 731生物学综合:23小时 811细胞生物学:20小时 整个课程体系 1、基础班 2、强化班 3、冲刺班 基础班:主要讲解基础知识,帮助考生打扎实基础,理解基础知识点,有利于应付小题考点。强化班:在基础班的学习上,总结真题考点,大纲考点,突击考试重点,讲解考研专业课真题。 冲刺班:重在进一步搞清楚真题考点,通过模拟题的训练,熟悉考题风格,以及答题技巧。 (1)731《生物综合》考试大纲-------考卷结构 细胞生物学约30%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约20% 遗传与变异约30% 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约10%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约10% (2)参考书目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主编吴相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 《细胞生物学》,主编刘艳平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一)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二)细胞膜、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基本过程,信号传递的类型及其作用机制。 (三)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细胞质基质基本知识,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的基本结构以及功能,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膜泡运输。 (四)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五)细胞核与染色体 核被膜基本知识,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及功能,染色体的概念及其化学组成,核小体,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核仁的基本知识。 (六)核糖体 核糖体的结构成分及其功能,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 (七)细胞骨架

高中生物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知识体系】 【教材全解】 一、重难点诠释 1.维持水平衡的方式及意义 正常人每日水的出入量相等,维持动态平衡。 (1)水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①食物:各种食物含水量不同,成人一般每日从食物摄入的水约900毫升。 ②饮水:饮水量随气候、劳动和生活习惯而不同,成人每日饮水约1300毫升。 ③代谢水: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水,数量较恒定,每日约300毫升。将水的三个来源合起来共计约2500毫升,其中,饮水和食物中所含水是主要来源。 (2)体内水的排出途径有四条: ①呼吸蒸发;成人每日在呼吸时以水蒸汽的形式丢失约400毫升,正常情况下所占比例较小。 ②皮肤蒸发:指没有明显出汗的情况下,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分,约为500毫升,其中无机盐很少。(补充:若高温环境下作业或剧烈劳动时会由汗腺大量分泌汗液,其中约含0.2%和极少量的K+(常忽略),因失水多于失钠,会导致水与无机盐平衡失调,则在给大量出汗或高温环境作业工人供应饮料时,必须适当补充钠盐。) ③粪便排出:成人每日由粪便排出的水分约100毫升,其中包括饮食中的水以及消化液被吸收后余下的水。 ④肾脏排尿:成人每日排尿量一般约1500毫升,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为维持血浆成分的恒定及保证每日35~40克代谢废物溶解后排出,每日尿量至少500毫升。若尿量少400毫升,就会因代谢废物的积累而可能导致尿毒症。 水的四条途径排出水的量共计约2500毫升,与水的摄入量相等,机体能够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相当,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2.无机盐的作用及平衡的意义(以钠钾为例) 多数无机盐在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如细胞内液的K+、Mg2+等、细胞外液的Na+等。(补充: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的显著差异,是由于细胞膜能够逆浓度差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将膜外的K+移入细胞内,称为“钠—钾泵”,简称“钠泵”。)因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数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挥其生物 ( ) 单选题 1、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α-1,4糖苷键相连: ( )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 ) 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 6、物质脱下的氢经NADH呼吸链氧化为水时,每消耗1/2分子氧可生产ATP分子数量( ) A、1B、2 C、3 D、4. E、5 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 ) A、1 B、2 C、3 D、4 E、5 8、下列哪个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 ) A、脂肪酸合成 B、胆固醇合成 C、磷脂合成 D、甘油分解 E、脂肪酸β-氧化 9、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 ( ) A、HMG-CoA还原酶 B、HMG-CoA裂解酶 C、HMG-CoA合成酶 D、磷解酶 E、β-羟丁酸脱氢酶 10、有关G-蛋白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能结合GDP和GTP B、由α、β、γ三亚基组成 C、亚基聚合时具有活性 D、可被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 E、有潜在的GTP活性 11、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个氮原子来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