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对我国的影响

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对我国的影响

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对我国的影响
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对我国的影响

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对我国的影响

摘要: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西欧各国)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统称社会党)的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的总称,是一种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民主社会主义倡导多元化的指导思想,主张走改良主义的革命道路,不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革命目标,致力于实现“自由、平等、互助"等基本价值。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理论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理论上认真研究民主社会主义的来源和本质,旨在厘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实质、影响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是从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社会民主主义”

一词在19世纪中叶一些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的词汇里就能找到,当时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政治术语得以使用,尚未具有独立、系统的理论内涵。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高涨,各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它们一般都叫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工党。1889年在恩格斯直接指导下创办第二国际,其所属的各国社会民主党在其纲领上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们都在党纲党章中阐明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把通过阶级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19世纪末在马克思主义内部出现反马克思主义的派别。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所属各国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加紧进行改良主义活动,出现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他们借口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他们反对阶级斗争理论,攻击无产阶级专政,主张阶级调和。他们否认日益尖锐的资本主义矛盾,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通过民主改革和经济改良的手段来实现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随着修正主义的出现,第二国际的右派和中派更把社会民主主义解释成一种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和平与合法的议会道路来使资本主义进化为社会主义的东西,把社会民主党变成为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搞改良主义的政党。列宁同修正主义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鉴于第二国际大多数党的领导人的背叛,列宁建议各国工人政党改变党的名称,抛弃“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主义”这件“肮脏的衬衫”,恢复马克思、恩

格斯倡导的以工人阶级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为党的名称。各国社会民主党左派纷纷从原组织中分裂出来,建立新党,取名共产党,并于1919年3月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性的共产党组织——共产国际。自此,社会民主主义就成为修正主义的代名词,社会民主党沦为背叛社会主义事业的资产阶级政党。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及特征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多元性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崇尚世界观的多元论,主张放弃统一的世界观,用多元论否定主导一元论。

积极鼓吹多元主义。他们认为,既然社会存在是多元的,那么决定社

会存在的因素、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必然是多元的。这一理论深深的影

响到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成为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戈尔巴乔夫,他多次强调“我

赞成多元论”,要求“摈弃精神垄断的做法”,“坚持反对对舆论工

具进行任何形式的霸占,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对舆论工具进行垄断”,

主张“坚决摈弃对其他观点与思想的意识形态限制、教条主义和不容

忍态度”等。他根据多元化理论,攻击社会主义就国家存在各种垄断,

要求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现多元化:政治多元化——取消共产党领

导,实行多党制;经济多元化——取消公有制的统治,建立以私有制

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思想多元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各种

意识形态一律平等、自由竞争。这套主张的实质就是取消“一元主导”,

实行“多元化”。戈尔巴乔夫的论断其实质就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

导转而信奉民主社会主义。首先,从思想方面来看,民主社会主义强

调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的多种途径,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实质上是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他们美其名曰为指导思想多元论,

实际上是崇尚和推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其次,从政治方面看,民

主社会主义主张联合专政,认为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

变化,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鼓吹实行多党制,主张建立一个多党制

的议会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就是主张政治

多元化和多党制。第三,从经济方面来看,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的主要标准。所以极力主张私有制和公有制兼而有之的“混合经济”,而且以私有制为主体,大搞私有化。

其实是为掩盖资本与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本质、掩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其目的就是要维持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性

民主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社会改良主义,其基本思想都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民主范围,它是以唯心主义的多元论和实用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是为改良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它主张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在不根本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情况下用和平的、渐进的改良方法即所谓民主方法来谋求社会的发展。从民主社会主义关于革命道路问题上看,他们主张和平过渡,反对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民主社会主义这种策略思想的选择,是和他们的修正主义观点相联系的。

(三)民主社会主义的伦理性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道德的需要,声称社会主义是一种道德价值,是某些基本原则或基本价值的实现,坚持把“自由、民主、公正、互助”等伦理道德原则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一个社会公正、自由民主、世界和平的制度而奋斗,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弊病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不在于资本主义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本身,也不在于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存在,而是违背了所谓人类一般的伦理原则,只要对其改良就能解决资本主义的问题。在这里,民主社会主义空谈“自由、公正、相助”,把抽象的伦理原则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础,把理性看作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源泉,显然是唯心的,空想的。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理性和人类伦理原则的体现,实际上就是否认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其目的是妄图使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放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

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思潮,社会民主主义的命运是与资本主义的兴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

每当资本主义发生危机、工人运动蓬勃开展的时期,社会民主主义思

潮的影响就大大缩小;而当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工人运动处于低潮的

时期,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就会迅速蔓延。这股思潮变迁的基本规律性

就是如此。

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影响和蔓延

我们党有一个优点,历史上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小,这是同苏联东欧国家不一样的。笔者在此不是凭空而论,而是经过多方搜集证据表明的。刘少奇在《论党内斗争》说:“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在主观上就是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而社会民主党的传统、习惯在我们党内是没有的,因此,就这方面说,我们走了直路,没走弯路。”蔡和森曾说“伯恩施坦、考茨基的修正派,改良派的主张实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早期理论家李达大肆批驳社会民主主义的本质,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由国际主义堕落到国家主义,由革命主义堕落到改良主义,由阶级斗争堕落到阶级调和的一种社会形态。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通过议会斗争来推翻资本主义斗争是断然办不到的。毛泽东也曾说过,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主张总是为有产者服务的。通过早期党的代表人物的主张,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我们党也没有受到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我们党中央清醒的看到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的危害。早在1990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提出实行多党制后,我们党中央就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是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根本不是什么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向资本主义方向演变。中央提出,全党要划清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这是我们继苏东剧变以后可以一直存在并快速发展的重要的思想上的原因,也是我们能够坚持正确道路的思想保证。

但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潮涌进国内,特别是苏东剧变以后,社会主义跌入低潮,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在我国的影响越

来越大。还有人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它是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因而是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这种主张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的指导思想,由马克思主义转为社会民主主义。在我们党内,甚至在高级干部中,有人认为,世界上共产党衰落了,而社会党却日益兴旺,公开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些迹象表明,在我们党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已经有相当大的影响,不可低估。

必须高度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尤其是在党内的泛滥。我国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揭露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批判他的各种错误论点,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四、如何抵制民主社会主义

历史上伯恩施坦、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列宁早就揭露过了。他明确指出,伯恩施坦、考茨基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出卖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叛徒。民主社会主义一个核心观点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主张阶级调和。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决不能放弃。列宁曾经说过,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复杂纷繁而又不断变换的现象,似乎混沌一片,无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所以,抵制民主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划分为阶级的事实,阶级统治形式改变的事实,把它作为基本的指导线索,并用这个观点去分析一切社会问题,即经济、政治、精神和宗教等等问题。”

周新城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争不是单纯的学术性、细枝末节的分歧,而是关系到中国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原则分歧。一些人把民主社会主义曲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社会发展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不能听之任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加以批判指引。

五、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对民主社会主义传播的深层社会根源研究有待强化。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带来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波,到底原因何在?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生态根源何在?这是当下学界需要重点关注的理论问题。

第二、对民主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比较研究有待深化。

第三、对民主社会主义微观层面上的具体措施和做法等研究有待细化。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分析,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批判比较多,从具体政策、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的学者虽也对民主社会主义在经济管理、社会改革方面的合理因素进行了梳理,但缺乏对这些做法和经验的历史文化、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的深入分析,尤其缺乏如何结合自身的国情批判地、创造性地借鉴这些积极因素的探讨。因此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析,周新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张传鹤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民主社会主义评论,徐崇温著,重庆出版社。

[5]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6]周新城:《划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民主社会主义整理版

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对我国的影响摘要: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西欧各国)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的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的总称,是一种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民主社会主义倡导多元化的指导思想,主张走改良主义的革命道路,不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革命目标,致力于实现“自由、平等、互助"等基本价值。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理论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理论上认真研究民主社会主义的来源和本质,旨在厘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实质、影响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 “社会民主主义”一词在19世纪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是从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 中叶一些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的词汇里就能找到,当时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政治术语得以使用,尚未具有独立、系统的理论内涵。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高涨,各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它们一般都叫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工党。1889年在恩格斯直接指导下创办第二国际,其所属的各国社会民主党在其纲领上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们都在党纲党章中阐明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把通过阶级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19世纪末在马克思主义内部出现反马克思主义的派别。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所属各国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加紧进行改良主义活动,出现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他们借口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他们反对阶级斗争理论,攻击无产阶级专政,主张阶级调和。他们否认日益尖锐的资本主义矛盾,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通过民主改革和经济改良的手段来实现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随着修正主义的出现,第二国际的右派和中派更把社会民主主义解释成一种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和平与合法的议会道路来使资本主义进化为社会主义的东西,把社会民主党变成为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搞改良主义的政党。为此各国社会民主党左派纷纷从原组织中分裂出来,建立新党,取名共产党,并于1919年3月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性的共产党组织——共产国际。自此,社会民主主义就成为修正主义的代名词,社会民主党沦为背叛社会主义事业的资产阶级政党。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特征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多元性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崇尚世界观的多元论,主张放弃统一的世界观,用多元论否定主导一元论。积极鼓吹多元主义。 他们认为,既然社会存在是多元的,那么决定社会存在的因素、社会发展的动力 也必然是多元的。首先,从思想方面来看,民主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来源 的多种途径,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实质上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他们美其名曰为指导思想多元论,实际上是崇尚和推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其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期末考试复习题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期末复习题 1.阐述精神三变(尼采)理论的哲理。 答:尼采“精神三变”讲了三个关于骆驼、狮子、婴儿的故事。 (1)以三种生物骆驼、狮子、婴儿来譬喻人类精神的变化。他认为,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婴儿。骆驼,具有忍辱负重、意志强健有力、忍耐考验的特点;狮子,具有反抗的特征,是权力、威严、刚毅的象征;婴儿,有着超越,无欲望,无忧愁,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的特点。 (2)这三个故事充满了哲理:在起步的人生过渡阶段,一定要有坚韧、朴实,像骆驼那样忍辱负重的精神;当人生步入到具有一定权力阶段的时候,一定要十分辨证的运动,就应该转向婴儿的精神,创造一个完美的境界。 (3)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怎么对待毕业后的就业?要点:不易跳槽;把握“精神三变”的精神特点。(卢梭: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2.为什么说痛苦是人的一种财富? 答:(1)尼采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类对生命的观察越深,对于受苦的观察就越深。”他说,人生就是一个过渡,像钟摆来回摆动;生命是一条毯子,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在上面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一根就会破坏整条毯子、整个生命。因此人的一生中,苦难、痛苦是必然的。 (2)以为痛苦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解放人的心灵,迫使生命的抗争。 (3)痛苦可以导致深刻的灵魂,它有助于人们的冷静的反思中去发现和揭示生命自身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生命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转换过程。 3.何为“酒神精神”,请叙述“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异同。 答:(1)“酒神精神”出自古希腊神话。尼采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之子狄奥尼索斯出生后人们无节制地狂欢乱饮的描写,通过融化个体生命,使生命的“小我”陶醉于宇宙的“大我”的境界之中。

论美国民主

《论美国民主》演讲稿 法国政治思想家夏尔·阿列克西·托克维尔1805年7月29日出生于今伊夫林省塞纳河畔维尔内伊,1859年病逝于戛纳。他出身家庭是诺曼底贵族世家,托克维尔虽出身贵族,但在政治上倾向于自由主义,曾拒绝继承贵族头衔。他经历过5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1839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并一度出任外交部长。1851年曾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称帝而被捕,因此提高了知名度。但是这件事使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因此专门从事著作。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问世于法国,它是研究美国民主的最经典著作。这部作品刚刚出版就受到普遍好评,也使年仅25岁的作者托克维尔名扬海外。这本书先后在英、美、德、荷、匈、意、西班牙、瑞典、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出版发行。 《论美国的民主》是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它也是一本论述民主制度的专著,托克维尔在这部著作里阐述了他的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他对平等与自由的关系的观点。这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两部分,主要讲述了当时美国的民主对其国家的法律制度,政府的工作和国家事物所产生的影响,下卷主要是对美国的民主对美国的公民社会,人民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首先我想先说下关于托克维尔写作《论美国民主》一书当时的时代背景,在1830年七月革命后,因在效忠奥尔良王朝(奥尔良王朝又称七月王朝,始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法国革命后被第二共和国取代。1830年,资产阶级对被剥夺选举权大为不满,因而发动七月革命,法国国王查理十世退位。查理十世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1820年—1883年)为继承人,然而亨利并未继位。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依靠资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奥尔良王朝。)的问题上与拥护已被推翻的波旁复辟王朝的家庭有意见分歧,以及为了避免七月革命的余波的冲击,而与好友古斯达夫·德·博蒙商定,借法国酝酿改革监狱制度之机,向司法部请假,要求去美国考察其受到欧洲各国重视的新监狱制度。而其实际真正目的是到美国去考察民主制度的实际应用。在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辞海》中的社会思潮解释是:“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思想倾向涌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核心是一定阶级、阶层价值观念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继涌现,存在着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拜金主义,新左派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一、中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社会思潮 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又一种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以强调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其主要观点,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的替身。它是21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国际性政治社会思潮,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社会福利政策和民主化措施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后逐渐传播到中国社会,在知识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过分强调价值的多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和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具有消解的负面作用。首先,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缺乏实行高福利的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其次,超前推行全民普选制,在缺乏公民社会的条件下,会演变为街头民粹政治,反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序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社会现代化不能照搬民主社会主义的模式而只能批判地吸收其部分理念,并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以经济自由市场化为内核并拓展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亚当·斯密等人的古典经济学的现时代承继

论民主与自由

论民主与自由 【摘要】民主与自由是现代政治理论中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一方面,民主只是自由社会的必要条件,不是其充分条件;另一方面,自由又与民主达成了促进关系。本文主要论述在不同分类中民主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自由、民主 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自由与民主息息相关,一直是人们苦苦追求的两个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自由和民主的和谐,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付出了长期的奋斗和艰辛的努力。 民主:何为民主?所谓民主, 就其本质来说, 是全体公民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治;但是,就其实现来说,却是多数公民而并非全体公民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治。所以,在相关文献中看到托克维尔写道:“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 因为在民主制度下, 谁也对抗不了多数。”政治学家们追根溯源,总是从希腊语中发现它的最初表达形式。希腊语“民主”一词意为人民的统治,顾名思义是以民为主,它充分尊重了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应该享有的一切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就来自于人的自由,相对于民主而言,自由是更高层面的社会价值。 自由:何为自由?自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名词,有哲学意义、法学意义等,因此自由是一个使用的非常广泛的范畴。一般意义上的自由通常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摆脱控制和实现自主的发展程度。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自由是政治自由,即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因法律确认而享有的政治权利。同平等相对于特权、民主相对于独裁一样, 自由是相对于专制而言的。它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出版自由等。政治自由是同政治平等和政治民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范畴。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 政治自由 所谓政治自由,众所周知, 是能够使政治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活动。在以往的封建以及奴隶制社会,政治自由是没有的,君王享有独裁专政。反之,在一个民主社会,能够使国家政治按照自己意志进行的,是每个公民。因此,在民主社会, 每个公民都享有政治自由。那么享有政治自由无疑必须拥有政治权力。因为所谓政治,即为权力统治、权力管理。这样, 任何人要想使政治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便必须拥有权力。没有权力,不能进行权力管理或权力统治。所以,一个人只有拥有政治权力,才能使政治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才能有政治自由;如果他没有政治权力,便不可能使政治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不可能有政治自由。政治自由必定只能为拥有政治权力的人所享有,因而必定只能为社会的统治者所享有。这显然仅仅是政治自由事实的客观本性,而不是政治自由的道德原则。所谓道德原则,即每个公民不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应该享有政治自由。但是, 如果社会的被统治者能够反过来对统治者进行管理,从而变成统治者的管理者和统治者,那么,这种社会的被统治者便拥有了政治自由。被统治者拥有政治自由,决不是因为他们是被统治者,而是因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统治者。那么,如果一个社会,全体公民都直接或间接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那么才可以使被统治者同时成为统治者。这样, 被统治者就能够与统治者同样直接或间接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同样成为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样使国家的

第八章 当代社会主义思潮和实践

第八章当代社会主义思潮和实践 “当代社会主义思潮”是指那些在整体上和根本上是非马克思主义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它们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同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然而,当代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批判有一定的针对性,某些观点和结论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他们的审视和借鉴有利于开阔视野,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章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社会主义思潮、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左翼运动等当代社会主义思潮和实践进行评介。 8.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8.1.1 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民主社会主义,亦称社会民主主义。有150年历史。 社会民主主义的概念产生于19世纪中期。

第一国际所属的各国个人阶级政党一般都成为社会民主党。这时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上是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有时也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1889年,欧洲各国社会主义民主党在恩格斯的指导下成立了第二国际,共同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二国际内部的修正主义赋予了民主社会主义特定的内容,在19世纪下半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大批“工人贵族”,为改良主义的滋生提供了社会土壤,同时自第一国际以来,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思潮,如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以及费边主义思潮的影响和聚集,为改良主义的兴盛提供了思想渊源,因此第二国际在“如何取得政权”的问题上改良主义泛滥起来。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改良主义思潮一度甚嚣尘上,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以列宁为首的左派,坚持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原则,而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右派则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1899年伯恩斯坦出版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全

论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及对我国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f1137778.html, 论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魏露萍 来源:《市场周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文章主要叙述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的形成过程并概括该福利思想中的精髓部 分,同时分析西方国家在进行福利国家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为我国当前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某些思路。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福利国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126 -03 一、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的形成 (一)理论基础 19世纪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可以说是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础。早期的民主社会 主义学者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进行了批判与探索,提出了一些改良社会、消除社会不平等的福利看法,包括:圣西门的“按劳分配”的社会福利观、傅里叶的“和谐制度论”、欧文的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进而实现公有制制度下的人人平等的福利思想。此外,在马克思主义支持者中,随着主张非革命的社会主义右派主张通过政党运动等非暴力手段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他们的福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主义者的主张相互靠拢,它们的结合为民主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的确立 如果把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比作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建立的“宣言”,那么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则可以看成是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的圣经。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代表性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部典型的著作 里,他认为资本主义空前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已经走向终结,社会对商品的需求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要维持经济整体活力就要宏观平衡供给与需求。同时,他提出国家干预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充分就业。他主张的高累进税政策进行收入分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不公和分配不均。这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了社会的整体保障水平,以生产为导向的充分就业都是福利思想的价值取向。 1942年,英国社会保险和联合事业部国家委员会发表了《贝弗里奇计划》。《贝弗里奇 报告》以消除社会贫困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提出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原则和目标,有利于全局性的利益调整和分配,提出的一系列全民性社会福利计划。根据报告的建议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瑞典、芬兰、挪威、法国和意大利受到《贝弗里奇报告》和英国福利模式的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2012-12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王玉莉。 内容介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以说流派纷呈,五花八门。王玉莉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介绍的十二种思潮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包括新自由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未来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殖民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市场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等。本书依据翔实材料客观地论述了十二种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对每一种思潮的合理因素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态度鲜明,期望能为青年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适用于高等院校马克思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具有“潮水”般的流动性与有涨有落的阶段性。其形成有时是自发的,有时则是因思想家的推动或倡导。其性质和具体表现多种多样。要研究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既要考察该时期的社会心理的动向,也要研究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思想学派及其思想家。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的社会思潮,是时代必然性的产物,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无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潮,还是法国古典时代掀起的悲剧运动狂风,以及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涌起的社会改革思潮,都与当时人们社会生活

条件相联系着,具有浓厚的时代精神。一个民族在一定的时代里,接受什么样的社会思潮,常常反映了该民族的思想和理论水平。社会思潮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达尔《论民主》

达尔《论民主》 该书分析民主的起源、民主的含义、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及如何生成民主。把平等精神作为民主的主要内涵是它的主要特色,也是达尔一贯的精神,正如他对规范分析与经验分析的长期坚持一样。在民主思想家中,达尔无疑是重视经验和事实的。这不仅得益于他长年在美国纽黑兰所做的详细调查,也源于他对行为主义政治学多年的研究。作为民主理论家的代表人物之~,达尔教授的一生经历表达了美国民主思想的学术史,反映了自二战后到东欧剧变的民主演变史。正是扎实的大量依据,使得达尔教授在中观政治学分析方面的成就格外引人注意,在党团民主的剖析方面尤见功底。 一、理想与现实:民主的含义与合理性 规范主义学者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规范式研究,大多采用静态的、历史的、制度型分析方法,注重从抽象角度考虑问题,其方法即理论上应该是怎样的就怎样的“应然”(should be)研究方法;经验主义则大多采用调查研究型的、动态的实证方法,注重从具体的、可操作角度考虑问题,其方法为现实是怎样的就怎样的“实然”(It is)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取向的不同,学者所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从而造成理论价值与事实的二维分野?。经验主义学者把民主当成一种程序、一种手段、一种机制,在这种安排下,采用竞争性选举投票来决定官员,再由这些官员来代表选民决策,这就是“程序民主观”;规范主义学者则把民主当成一项崇高的原则如自由、平等、最高的善、多数人统治等具有实质内涵的、抽象的意义来看待,即“实质民主观”。达尔既把民主当成一种具有实质内涵的东西来研究,又把民主视为实现这一原则的手段、方法或机制。这是达尔为了调和上述分歧所作的努力。民主过程就是社会团体制定一项公共政策的过程(学者称之为“团体政治学”)。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一个抽象原则即政治平等来保障。从公民的角度,我们应该把每个人的内在幸福看作是与他人平等的;从政府的角度,政府在决策的时候,对于受到决策约束的人,应当平等地考虑他们的幸福和利益。民主内涵的合理性是个“应然判断”命题,要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角度回答。由于政治平等更符合多数人的利益,更审慎、更易让人接受;而专制政体的权力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趋于绝对的腐败。无论是从“价值判断”的视野,还是从“监护统治”的理论而言,专制政体都远逊于民主政体。“平等的投票、有效的参与、充分的知情、对议程的最终控制及成年人的公民身份”,是保证民主平等的程序性内涵。民主政体有助于使个人自我决定的 机会更多,个人的自由程度更大,个人会更关注自身性格(人性)的充分发育,个人也就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公民权利同时也履行更多的道德责任,从根本上维护自身的利益。民主就是个人自由的最大发展和保护。对于国家来讲,民主政体有助于“避免暴虐、邪恶的统治”,“彼此没有战事”,经济繁荣,较高的政治平等。暴虐与邪恶的统治指的就是所有权力的聚集,权力集中到某个人或组织手中。而民主体制中权力分立和互相制衡的原则有效地分散了权力,权力不可能全部聚集到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手中,因而在现实政治中不会出现暴政。代议制国家有高度联系的经济交往,国家的领导者有高超的妥协谈判艺术与和解能力等,导致民主国家内部彼此没有战事。民主有利于经济繁荣,也要求达尔对西方民主国家的经验进行分析。市场与民主是怎样的关系呢?不论是过分变态发展的市场(主要是垄断),还是不充分发育的市场,都破坏平等和不利于多元民主的发展。一定程度市场的发展可以造就民主政治。一个庞大的追求教育的中产阶级,他们有闲暇,有资金,追求法治、自由和自治,是民主社会的主体。市场主体本身就是有着独立决策权力的个人与组织,这有助于民主的发展。二、审慎与权衡:民主的理论建构和条件分析 实现民主是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遇到的关键性问题。政治精英们知道民主是什么,坚信民主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与舆论传播特点 及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B101020徐文杰(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回顾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一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从最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经过不断对中国现状和世界局势分析和探索,摆脱了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此后,其并四处奔波讲授,由此才拉开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而如今,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传播和交流显得如此方便轻松。诸葛亮之“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让人惊讶。诚然,信息时代大大方便了社会思潮和舆论的传播,但于此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知识更新加快,舆论观点满天飞,对个人来说会增加处理这些信息的工作,同时对于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未接触社会的高校学生。对于种种社会思潮,采取如何的态度面对,如何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生观,如何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高校学生具有充足的基础知识储备,对当今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但由于长期在校,远离社会,对一些特定的社会思潮的认识也只有肤浅的认识。同时,社会思潮对其精神世界具有相当大的引导作用,高校学生处于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嬗变和形成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和干扰。正因如此,对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的影响要给予重视,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当今众多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全面分析和掌握其产生、传播和影响的特性,进而有助于分析其对高校学生的具体影响。 一、信息时代社会思潮和舆论的主要特点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1]。社会舆论则显得形式上比较随意,通常是一部分人,一个阶层的人对某一关系社会民生或是阶层利益的问题的讨论和意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政治体制都已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巨大的社会变迁自然也反映到中国人的精神领域,对中国人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社会思潮的主要新特点为[2]: (1)来源复杂多元性。信息工具帮助人们开拓了视野,对世界不同国家的变化都能及时报告。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观点表达的工具。人们希望能从不同观点、不同视角、全面系统的认识同一个问题,同时将自己的观点让跟多的人所了解。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阶层的人们思想的碰撞,导致不同社会思潮层出不穷,社会思潮因此异常复杂多元。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信息时代有目的的引导方式导致的舆论增多。 (2)传播手段多样化。信息化时代的传播除了书籍、报纸、大学讲坛等传统渠道,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也被得到广泛应用。传播的范围也基本覆盖各个地方,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想及其影响力是洪小南于200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采取了将宏观整体研究与微观案例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科学比较,回顾发展阶段的研究方法。 内容有效性 本书分析了当代西方的现代化和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等社会趋势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为了揭示其本质,分析其流变性并吸收其合理的成分。要纠正偏见,批判错误,影响,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洪小南,男,1963年出生于安徽桐城市。现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哲学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哲学副院长。协会,大连市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大连市政协委员。他们是安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5年)和哲学硕士(1991年),大连理工大学哲学博士(200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1995年至1996年),高级访问学者。哈佛大学(2002)。他们入选了教育部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新世纪亿元人才工程和辽宁省“四批”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主要

学术著作有:文化哲学发展趋势简介,当代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科学文化临时研究,临时科学文化前沿探索,哲学文化转向,文明城市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自然科学。他获得了宝钢“优秀教师奖”和大连市优秀专家的荣誉称号。他享受大连市政府的特殊津贴。他在教学和科研成果方面赢得了十多个省和部级奖项。

论民主理想与民主教育

论民主理想与民主教育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的内容框架,在辨析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杜威的民主教育基础上,选取了几个重要的教育观点,如教育之外无目的、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进行了浅析,并阐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意义,以期对杜威民主教育的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理想;民主教育 1杜威及其《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评论家以及实用主义哲学家,是教育哲学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他把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为美国以及世界诸多国家教育的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体现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并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共同被称作不朽的教育瑰宝。 《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主要集中体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通过教育来塑造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在书中,杜威对传统的教育做了整体、创造性的现代转换。在推动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时,他选择了“民主”作为整个理论的基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适合于民主社会发展的教育,作为进一步更加详尽地对教育进行分析的标准。”民主社会是杜威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这样的社会不是泯灭个性、压制个人的社会,而是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不断使个人和社会同时得到协调发展的社会。民主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的条件,共同享受社会利益,并通过各种形态的联合生活发生相互影响,让社会各种制度得到机动灵活的重新调整。可见,杜威认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与此同时,民主社会理想也是与单个人的充分发展互为结果、互为条件的。因而,杜威主张教育之外无目的即“教育的目的就是不断生长的能力,而这种不断生长的能力只有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才能达到,因为人只有在相互交往和社会变革的环境中才能够生长,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所以教育并不从属于教育过程以外的任何目的。生长即意味着民主。民主作为一种目的就寓于过程之中。”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杜威在对教育目的的思考中把个人与社会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统一为个人的生长与社会的改造。 2杜威的教育观点 杜威提出,民主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有很大差别的,认为让儿童能够尽快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学校教育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在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与实际生活经验基本不相关的抽象文字和语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此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相脱离,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1

透过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看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实质 摘要:本文从剖析社会思潮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源泉,西方资产阶级主要价值观及其优长、缺点,当代西方社会主要思潮三个方面,洞悉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影响透视其本质。 关键字:社会主义思潮;资产阶级价值观;当代西方思潮;人本主义 1.引言 在肯定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步性、现实性的同时,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透过对其特点深入剖析揭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 在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实质进行探索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或者说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 思潮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向着成熟的学术理论发展,向着普遍的社会心理发展,渗透和沉淀,影响力不断扩大。 社会思潮具有6大特点 (1)历史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总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并带有该时代的印记,对该时代人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起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2)区域性。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而生成的各异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有国外引进的,也有本土产生的。 (3)群体性。表现为社会思潮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显现出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与趋同。 (4)功利性。表现为社会思潮作为一定社会利益集团的一种愿望表达,它总是带有明显的目的亦即功利色彩,与其利益和要求联系在一起。 (5)变异性。表现为社会思潮的时效,并非一成不变。当现有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方向一致时,其思潮就能保持、维护、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反之,就会刺激社会信息反馈机制的调整,迫使意识形态升级换代,以新的面目出现。 (6)症候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情感的表征,是政治、经济矛盾运动的直接反映。大量社会潜意识的产生和郁积会蔓延成某种症候,并以象征化的符号来宣泄。 综上所述,社会思潮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社会现实基础、有群众基础、有广泛的影响力。 2.当代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对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及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21******* 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开课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选修课。 2.课程任务:《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是一门面向文学学科大学生的选修课程,侧重从宏观的视角梳理“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演变脉络,讲授各个时期形成的主要文学思潮、文学思想,及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基本理论和实践主张、文学史贡献和局限以及借鉴意义等,揭示其发展的规律,研讨思潮演变中的重要作家的创作。旨在使学生把握文艺生产与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强化其文学专业基础,提高其理论思辨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史家的眼光严谨而系统的分析梳理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乃至流变的过程,引导学生对20世纪文学思潮的运行轨迹做出明晰准确的学理把握。 授课的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把文学思潮发展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性讲解清楚,辅以适当的课堂研讨,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师生对话和互动,营造活跃的学术气氛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内容丰富、直观且能引发学术思考的课件,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核、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五四时期的文艺思潮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重点掌握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与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关系,避免单一地理解五四时期的文艺思潮。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启蒙主义等概念,掌握五四文艺思潮的主要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与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关系 4.教学内容 一、启蒙主义与激进主义文艺思潮 二、启蒙主义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 三、保守主义文艺思潮 四、五四运动的接受 第二章 30年代文艺思潮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30年代左翼文艺思潮和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的基本观点,了解二者与五四时期文艺思潮的源流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左翼文艺思潮和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的基本观点,了解二者与五四时期文艺思潮的源流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左翼文艺思潮和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的基本观点,教学难点是左翼文艺思潮和自由主义文艺思潮与五四时期文艺思潮的源流关系。 4.教学内容 一、左翼文艺思潮 二、自由主义文艺思潮 三、文艺论争及其影响 第三章 40年代文艺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

西方民主社会主义基本的特征和观点 徐大同先生在主编的五卷本《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将当代民主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保守自由主义一样,归为主流的政治思想。由此可见,其在西方的影响非同一般。鉴于此,本文将对该思想的内基本特征进行较全面的考察,并且针对该思想写一点自己的观点。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民主社会主义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了区别区别二战之前的社会民主主义;当代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因其各国不同的国情,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但是,民主社会主义由于基本信仰的关系存在共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理论上始终坚持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观。虽然战后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和国际格局发生的急剧变动,对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动摇西欧社会党人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信仰和追求。西欧各国社会党从未放弃社会民主主义的奋斗目标——建立以个和平、公正、民主以及自然界基础不受损害的世界。第二,倡导意识形态多元化。欧洲各国社会党都强调,只要有共同的政治目标,不论信仰什么主义都可以成为民主社会主义中的一员。虽然西欧各国社会党仍然承认马克思主义对现在的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同时将其他思想理论体系引入了进来,如基督教、人道主义、欧洲古典哲学,以及当代的一些新兴思潮等。第三,推行社会改良主义。西欧各国社会党虽然在理论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基本价值,对资本主义制度采取不同程度的批判态度,但同时他们也反对用任何暴力形式改变这一制度,尤其反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他们继承了战前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改良思想,认为任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措施都应是渐进的,他们把对资本主义的改造限制在宪法以及其他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内,并把建立在普选制基础上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视为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惟一途径和手段,同时他们对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途径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予以彻底否定,认为这只能导致专制和独裁,是与现存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根本不兼容的。第四,逐渐用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来解释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动机。由此,在20世纪70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与原苏联和东欧工会的演变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与原苏联和东欧工会 的演变 姜列青 2012-1-10 12:02:35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4期在近年来发生的原苏联(以下简称苏)和东欧国家的剧变中,工会的演变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这些国家的泛滥则起了重要的理论导向作用。可以说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是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会发生剧变的重要理论基础。考查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加深对苏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苏东欧工会演变中的作用和表现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是苏东欧工会演变的理论基础,并渗透到剧变的各个方而和全过程,表现在: 第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工会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功绩,这是这股思潮占领苏东欧国家工会阵地的突破口。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修正和反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主张的同时,往往集中否定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在工运领域,则是否定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功绩。在苏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后更是打着“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等旗号把否定社会主义工运历史作为占领这些国家工运阵地,进而促其全面演变的突破口。 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会运动是当代国际工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后自觉的、高度统一和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运动,是国际工运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儿十年来,社会主义各国工会组织为推动本国的

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国际工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历史的事实,任何人也不能抹熬。诚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工会运动也有过挫折和严重教训,它曾长期受僵化模式的影响,脱离本国实际和广大工人群众,忽略了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职能。但是,从六十年代开始,东欧国家的工会,朴有此已开始注意到上述弊端,并先后采取了某些改革措施。南、甸、罗等国出现了一些工会参与民主竹理的好形式。这说明,社会主义工会有能力纠正不足,开辟自我完祷和发展的新途径。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鼓吹者却在全盘否定社会主义的同时也企图全盘否定社会主义的工会运动。戈尔巴乔夫宣传“新思维”,主张对整个社会主义大厦进行根本改造的同时,对苏联工会多方指责,对其历史功绩和作用却从未做过正面的评价,从而被一些舆论所利用,一时间形成了对苏联工会的围攻之势,有的文章把苏联工会说成是“兵营式”政治体系和“行政命令式”管理体系时代的产物。有的谩骂工会是愚顽的“老太婆”,什么都要竹,但什么也管不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于1990年10月召开的苏联工会“十九大”对73年的苏联工会历史作了否定性的结论,宣布解散旧工会机构,改名换姓,另起炉灶。 这种粗暴否定工会历史的作法在东欧各国广为流行。1989年秋以来的剧变中,东欧各国工会召开的形形色色大会多数都把否定过去作为主要议题之一。例如,1990年3月举行的匈牙利工会“二十六大”,宣称过去40多年的工人运动“走进了死胡同”,今后工会要同这段历史划清界限。保加利亚原工会中央理事会召开的“十一大”,则宣称旧工会已成为脱离群众的“消极的官办工会”,必须抛弃。这些国家发生的否定工会历史的风潮,是与否定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联系的,是为一些人要把工会拉向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找根据,造舆论。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特征及其走向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特征及其 走向 关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特征及其走向》,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所关注问题的共同性更加凸显。诸如环境保护、市场运行、民生保障、安全维护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也不是一种制度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尽管分析各有不同,但在许多关注点上形成了相对共识。研究这些共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整体发展。借鉴其合理成份推动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0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14)04-0033-06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动的全球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全球化在推动人类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诸如环境保护、市场运行、民生保障、安全维护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也不再是一种制度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都要面对的难题。针对这些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其中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新社会主义等最具代表性。虽然它们的分析视角各不相同,价值取向各有侧重,但在许多关注点上形成了相对共识。研究这些共识,把握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整体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借鉴意义。 一、当代世界主要的社会主义思潮 进入新世纪,各类矛盾日益凸显,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以来的持续低潮后迎来了新的复苏时机。伴随着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世界各国的礼会主义者都试图寻求一种既避免苏东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又不同于资本主义模式的发展道路,因而导致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全面复苏,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新新会主义等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