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及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86例、良14例、中0例、差0例,对照组麻醉效果优50例、良35例、中11例、差4例,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无一例产妇发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镇痛、肌松完善,很适用于剖宫产术,对产妇、新生儿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应用效果 剖宫产手术既需要保证产妇各项生理指标的平稳,同时还要求完善的肌松、良好的镇痛以及避免对胎儿的影响[1-3]。腰硬联合麻醉避免了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的不足,综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4]。本研究中1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2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体重(59.6±20.5)kg,心功能Ⅱ级56例、Ⅲ级44例,孕周33~41周;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体重(58.8±18.5)kg,心功能级Ⅱ58例、Ⅲ级42例,孕周34~40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均予解痉、镇静、降压治疗,并经利尿、扩容及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 1. 2 麻醉方法[5,6] 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选用一次性腰硬联合穿刺套针,常规消毒,经L2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27 G腰穿针,刺破蛛网膜后流出脑脊液,缓慢匀速注入0.75% 布比卡因1.5~ 2.0 ml,由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导管3 cm,改平卧位后保持15~30°。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经L1、L2穿刺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局麻)药为1.6%利多卡因,用量为12~18 ml。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7,8] 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观察组产妇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标准:肌松良好,患者无痛,未加任何辅助药物为优;肌松可,患者基本无痛,有牵拉反应为良;肌松欠佳,患者术中牵拉痛,需加用辅助药物为中;肌松差,牵拉反应重,术中疼痛,需加用局麻药为差。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15T09:48:00.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宫玲 [导读] 我院自2005年引进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广泛应用于中、下腹及下肢手术,其妇产科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宫玲 (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 252300) 【摘要】目的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剖宫产术,常用连续硬膜外方法行临床麻醉。其方法单一,盆腔神经阻滞不完全,牵拉反应重,大多数时需辅助用药,均能影响新生儿呼吸。腰硬联合麻醉,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各大中型医院广泛开展。我院自2005年引进此项技术。多用于中、下腹及下肢手术,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其优点是反应轻微,方法先进,起效快,安全、效果满意。从而解决了阻滞不全时辅助用药问题,避免了对胎儿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共计3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该方法的效果、优缺点等情况。结果麻醉阻滞效果完善,肌松好,约占93.5%。麻醉失败占1%,麻醉操作结束患者平卧后多数出现血压、心率改变,均经及时对症处理后纠正。结论对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的优缺点操作失败原因及适应症、禁忌症进行讨论总结。【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048-01 我院自2005年引进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广泛应用于中、下腹及下肢手术,其妇产科剖宫产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该麻醉对生理影响小,起效快,反应轻微,安全,方法先进,麻醉效果满意[1]。从而解决了麻醉阻滞不全时辅助用药问题,从而避免了对胎儿的影响。本文就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间共360例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360例剖宫产术,ASAⅠ-Ⅱ的,年龄21-41岁,平均体重60±5kg,妊娠足月的初产妇,无其他系统疾病的。 1.2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水6小时,术前30分钟根据患者情况肌注阿托品0.3-0.5mg,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测量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合度。取侧卧位,确定穿刺点。常选择L2-3或L3-4间隙,常规消毒铺无菌单。穿刺点应用碳酸利多卡因5ml做局麻,应用硬膜外穿刺针,进行直入缓进,阻力消失法穿刺,达硬膜外腔,注气无阻力,回吸无血及脑脊液流出,经穿刺针腔刺入腰穿针,待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75%的布比卡因0.8—1.0ml(6.0—7.5 mg),注入速度10—20秒,注毕退针,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约3.5—4.5cm,固定导管,平卧,测试麻醉平面,根据麻醉平面调整手术床。如未达到手术要求,可以从硬膜外导管注入3—5 ml碳酸利多卡因,以保持导管内通畅,便于手术中硬膜外腔注药及术后镇痛的应用。待麻醉平面达到预定效果开始手术。 2 结果 麻醉阻滞效果完善,肌松好,336例,占93.5%;麻醉平面不理想,牵拉腹膜有反应,需硬膜外给药的约20例,占5.5%;镇痛不全,给予辅助麻醉完成手术的4例,占1%。麻醉操作结束平卧后多数出现血压下降,心率改变。均经过及时对症处理后病症改善。恢复到术前水平,顺利完成手术,母婴平安。麻醉持续时间,肌松约1—1.5小时。无痛2—3小时。部分患者术终时出现宫缩痛。 3 讨论 优缺点椎管内麻醉,对基层医院应用最多,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费用低,用药少等优点。以往都是单独使用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各自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和局限性。以前工作中,以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最多,最为广泛,成为基层医院开展腹部及下肢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控性好,对循环、呼吸、生理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毒副作用小,但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慢,肌松不满意,牵拉反应明显,常出现恶心、呕吐、鼓肠等现象,从而影响手术操作,患者感到不舒服[2]。特别是剖宫产手术,对盆腔神经丛阻滞不全,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肌紧张,麻醉效果不理想,多数需辅助麻醉。而此类药物对胎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联合应用,优势互补,克服了各自的局限性,使麻醉效果得到了提高,麻醉技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初期腰硬联合麻醉时采用两点穿刺法,当时操作复杂,也增加了损伤,观察麻醉平面容易混淆,不易分便。随着麻醉方法的改进,“针内针”的发明,使两点穿刺一次单点完成,更易为麻醉医生掌握,操作更加简便,生理干扰小。“针内针”的腰麻针针径较细,圆型针尖侧孔,减少对硬脊膜的损伤,脑脊液丢失少、头痛等并发症明显降低。腰硬联合麻醉使麻醉效果明显提高,起效快,肌松好,可控性强,麻醉阻滞完全确切,同时便于术后镇痛技术的应用,术后下肢恢复较快,使麻醉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但腰硬联合麻醉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对血压影响明显,特别是剖宫产手术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出现了血压波动,均出现在麻醉后3-5分钟,需应用血管紧张素药物纠正。穿刺损伤出现下肢感觉异常,单侧肢体麻木,肌力恢复缓慢,头痛、恶心、呕吐及心率改变均有发生,另外穿刺不成功,麻醉失败也有出现[3]。 穿刺失败原因:1.穿刺针遇骨性结构:可调整进针角度,一般可纠正。2.腰穿时无突破感,无脑脊液流出:成人腰段硬膜外腔后间隙之间较宽,穿刺针长度不够,或穿刺针偏离中线于脊髓成角,或呈切线方向不能进入蛛网膜下腔,需改变进针角度。3.有突破感,无脑脊液流出,或流出困难:多因脑脊液粘性、压力影响或被脑脊膜碎片堵塞,骨性组织堵塞,侧孔夹在硬膜中,也可因穿刺针本身的质量问题出现,可用注射器空抽,往往可以解决。4.脑脊液漏出:腰麻针退出后脑脊液自针孔处流出,应给予高渗葡萄糖硬膜外腔注射,加压按穿刺点等解决并嘱患者去枕平卧时间延长。有时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回吸有脑脊液流出,应退针重新穿刺置管。5.无腰麻平面或阻滞不全出现,亚临床阻滞水平,不能满足手术需要,可加大硬膜外腔给药来满足手术需求或更改麻醉方式[4]。 腰硬联合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凡ASAⅠ-Ⅱ级的均可采用。营养不良、消瘦、妊高症、子痫者应慎用。禁忌症有血容量不足、休克、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脊髓或脊神经病变、严重高血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形、穿刺部位感染、血液病、凝血机制障碍、不合作者。 总之,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相对较小,可连接术后镇痛泵及连续硬膜外不受时间限止的优点,同时也减少腰麻术后头痛的发生,可视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宇光,罗爱伦.21世纪医师丛书麻醉分册。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8—139 [2] 李玉香.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医学信息杂志,2011,24(20):6772-6773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液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比较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液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0.5%重比重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液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 例asa分级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等比重组(a 组):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2 ml 加生理盐水1 ml稀释至3ml 后注入1.5ml;重比重组(b组):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2 ml 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稀释至3ml 后注入1.5 ml。分别记录腰麻起效时间、达到最高平面所需时间、最高镇痛平面、需要静脉辅助药情况及产妇的sbp、dbp、hr的变化,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b组发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多于a组 (p0.05)。结论 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更平稳,母婴更安全。 【关键词】剖宫产腰麻布比卡因等比重重比重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27-03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pecific gravity of bupivacaine on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yang fang yang wangmin xing tanghui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dalia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 comparison of anesthetic effect on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with weigh proportion

左布比卡因腰麻行肛肠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528000)李振威区锦燕廖荣宗陈耀雄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左布比卡因腰麻的阻滞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肛肠病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30-50kg,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Ⅰ组为左布比卡因腰麻组,Ⅱ组为布比卡因腰麻组。采用右侧卧位,选25G贝朗腰穿针行L3-4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Ⅰ组注入0.1%左布比卡因5ml,Ⅱ组注入0.1%布比卡因5ml,注速均为0.25ml/s,注完保持右侧卧位(为手术体位),采用针刺法测量麻醉平面。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最高麻醉平面、感觉阻滞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观察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随访术后头痛、头晕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种类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麻醉起效时间、肌松达标时间及最高麻醉平面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感觉阻滞时间Ⅰ组比Ⅱ组长,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Ⅰ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Ⅱ组轻微。两组均无发生头痛头晕病例,Ⅰ组患者在手术当天均能自主排尿,无发生尿潴留病例(0);Ⅱ组发生尿潴留3例(10%),需行导尿术。结论:小剂量左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外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尿潴留发生率极低,比布比卡因有更大的优越性,值得采用。 关键词左布比卡因腰麻肛肠手术

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528000)李振威区锦燕廖荣宗陈耀雄今年以来,我科在部分肛肠外科手术中应用小剂量左布比卡因腰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0例ASAⅠ-Ⅱ级肛肠病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30-50kg,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Ⅰ组为左布比卡因腰麻组,Ⅱ组为布比卡因腰麻组。 方法:麻醉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开放静脉,输注平衡液250ml/h,入室采用右侧卧位,选25G贝朗腰穿针行L3-4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Ⅰ组注入0.1%左布比卡因5ml,Ⅱ组注入0.1%布比卡因5ml,注速均为0.25ml/s,注完保持右侧卧位(为手术体位),采用针刺法测量麻醉平面。 观察指标:以针刺肛周皮肤无痛为麻醉起效(相当于S4平面),记录麻醉起效时间;以患者自诉缩肛无力为肌松达标,记录肌松达标时间;记录最高麻醉平面;以麻醉起效到术后患者开始自觉疼痛为感觉阻滞时间,记录感觉阻滞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观察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随访术后头痛、头晕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 资料统计处理: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1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谢鹰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2月,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6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对两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局麻药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用药量少,可为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提供快速满意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值得信赖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wo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delivery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sults. Methods In October 2009 -2010 December, we selected 62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in our hospital with cesarean deliver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lumbar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since the two anesthetic methods onset time and anesthesia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Lumbar epidu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group, anesthesia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onset tim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amount of local anesthetic agents (P <0.05). Conclusion The onset of lumbar epidural anesthesia time is short, less medi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for maternal satisfaction with the anesthetic to provide rapid results, is a reliable method of anesthesia. [Key words]lumbar epidural anesthesia; cesarean section surgery; clinical effect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简称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方法,近年来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CSEA具有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sA)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EA)等两种方法的双重优点。CSEA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其起效迅速,并发 1作者单位:423400 湖南省资兴市妇幼保健院(谢鹰)

两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两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48例下肢手术老年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腰麻时,对照组注入重比重布比卡因,研究组注入轻比重布比卡因,评价麻醉效果。结果第一,布比卡因作用时间,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给药10 min后,研究组与对照组MAP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下肢手术中,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效果均佳,相比而言,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血压波动方面更具优势。 标签:布比卡因;腰麻;下肢手术;麻醉效果 本文以48例患者为对象,经研究观察,旨在探讨比较两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共收集48例下肢手术老年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男性,13例女性,60-78岁,平均(69.3±3.48)岁,1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9例行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研究组,10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0~82岁,平均(70.4±3.97)岁,1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8例行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组间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禁水8 h,入室后,予以开放吸氧,监测心电图与血氧饱和度,麻醉前,进行桡动脉穿刺,分析动脉血压,并开放静脉通路2条,注入8~10 mL/kg乳酸林格液。轻比重腰麻,取侧卧位,患侧在上,重比重腰麻,取侧卧位,患侧在下,均选择腰3、4椎间隙,完成穿刺,选用18G硬膜外針,进行穿刺,采用空气阻力消失法,检查穿刺成功与否,成功后,用25GWhiacre腰麻针,采取针内针法,刺入至蛛网膜下腔。其中,腰麻针的开口朝向患侧,流出有清亮脑脊液后,按照1 ml/15s的速度,注入麻药。(1)研究组:轻比重布比卡因,即0.75%布比卡因2 mL+注射用水1 mL,配比为0.5%布比卡因3 mL。(2)对照组:重比重布比卡因,即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1 mL,配比为0.5%布比卡因3 mL,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患者体重、身高等指标,调整剂量。成功腰麻后,置入3 cm硬膜外导管至头侧,以供备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布比卡因作用时间,包括镇痛时间与麻醉消失时间。同时,记

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12T16:46:30.2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郑宜华 [导读] 山东省乐陵市中医院 253600 分析我院120例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实践为基础,阐明二者之间的优劣关系,证明布比卡因在临床上的可行性。 郑宜华 山东省乐陵市中医院 253600 摘要:目的:对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ASA1-2级的剖宫产产妇共计120例进行研究,产妇的年龄在24-35周岁之间,体重在49kg-88kg之间,身高在152cm-173cm之间。将所有的产妇分成6组,每组20人,均通过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在L2-3椎间缝穿刺,穿刺成功以后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的左布比卡因,在1组使用量为7.3mg、在2组使用量为9.8mg、在3组使用量为12.6mg。0.75%的布比卡因在4组使用量为7.3mg、在2组使用量为9.8mg、在3组使用量为12.6mg.结果:在并发生产生几率以及新生儿在1/5min/Apgar评分等诸多方面,所有组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麻醉效果上,1、2组相比较差异比较明显(P<0.05),在麻醉平面以及麻黄素使用量上,5、6组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0.75%左布比卡因(9.8mg与12.6mg)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并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左布比卡因;布比卡因;腰麻;剖宫产术 左布比卡因属于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物,保留了消旋布比卡因作用时间长以及麻醉效果良好的特性之外,削弱了心脏与神经系统的毒性,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成功应用到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产科麻醉和镇痛等许多方面。从国内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现状入手,结合我院的120例患者情况,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ASA1-2级的剖宫产产妇共计120例进行研究,产妇的年龄在24-35周岁之间,体重在49kg-88kg之间,身高在152cm-173cm之间。 1.2方法 当患者进入到手术室以后,对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构建静脉通路,在20min内稳定输林格液500ml,所有患者都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在L2-3椎间缝穿刺,穿刺成功以后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的左布比卡因,在1组使用量为7.3mg、在2组使用量为9.8mg、在3组使用量为12.6mg。0.75%的布比卡因在4组使用量为7.3mg、在2组使用量为9.8mg、在3组使用量为12.6mg.所有的药物注射时间均控制在1mL/5s,注射药物完毕直至翻身平卧,这一过程要在1min内结束。 2.结果 6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提质量、ASA分级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在并发生发病率、新生儿1min与5minApgar评分上也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而在麻醉效果上,1组与2组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麻醉面和麻黄素使用量上,5组与6组的差异比较明显,所以主要针对1组2组、5组6组所代表的麻醉效果及麻黄素的使用量的比较结果进行分析。 表1.麻黄素使用计量比较 3.讨论 剖宫产手术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麻醉药物有布比卡因和丁卡因这两种,近年来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而且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也开始在腰麻中使用,但是配套技术尚不成熟。布比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缺陷主要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脏毒性方面,会抑制心脏正常运转,左布比卡因是长效的酰胺类的药品,属于布比卡因左旋的异构体[2],所以并不含有毒性作用,在心脏组织与脑组织的亲和力方面要比右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所以其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脏毒性也比较小,可以将心脏工作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不至于出现致命的心率失常[3]。通过总结大量的实验证明,R体会对心乳头肌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要远超S体,R体组织以后恢复比较缓慢,大约为S体2倍,S体的毒性是比较容易恢复的[4]。目前左布比卡因大多使用在神经干组织以及硬膜外组织方面,虽然资料显示左布比卡20mL硬膜外阻滞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基本相同,但是阻滞的平均时间要明显超过比不比卡,运动阻滞的平均时间短于布比比卡因。通过分析不同剂量的左布比卡因以及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对比进行观察,其结果显示0.75%(9.8mg、12.6mg)左布比卡因、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5]。麻醉平面和麻黄素的剂量使用是比较关键的问题,麻黄素的用量大于9.8mg的情况,在布比卡因中的几率和左布比卡因12.6mg相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情况表明左布比卡因的血液动力学要更加的稳定。从目前左布比卡因和比不卡因在我国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我院120例患者的实际情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术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单纯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诱导时间比对照组短,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辅助用药例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辅助用药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具有起效快、局部麻醉用药量少、麻醉效果良好等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应用效果 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麻醉方式也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1]。临床在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该麻醉方式具有可控性较强、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等优势,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硬膜外麻醉有麻醉药剂量大、肌松不满意等不足。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是一种椎管内阻滞技術,该麻醉方式兼具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而逐渐被引入应用到临床中[2]。该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术中也逐渐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优势,笔者以下就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术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1)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27.6±1.8)岁;身高1.55~1.72 m,平均(1.61±0.15)m;体重56~78 kg,平均(63.5±4.3)kg。(2)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28.2±1.7)岁;身高1.56~1.74 m,平均(1.62±0.17)m;体重54~76 kg,平均(62.7±4.6)kg。观察组与对照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单纯给予硬膜外麻醉,经L1~2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3 ml试验量,5 min无全脊麻,则加注2%利多卡因10 ml。观察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在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插入腰穿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0 mg,推出腰穿针,置硬膜外管并留置3 cm[3]。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探究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探究 发表时间:2014-12-30T15:34:07.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4期供稿作者:张选军李东玲何斌潘武 [导读]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张选军李东玲何斌潘武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外二科广东东莞 523633) 【摘要】目的:讨论布比卡因腰麻应用在临床肛瘘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治疗的100例肛瘘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浓度为0.75%的利比卡因腰麻1.5毫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选择浓度为0.75%的利比卡因腰麻0.6毫升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72.0%;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肛瘘患者来说,应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值得广泛的在临床中被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肛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215-02 The small dose bupivacain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operation in inquiry Zhang Xuanjun Li Dongling He Bin Pan Wu Zhangmutou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Outside two branches, Guangdong Dongguan 523633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bu pivacane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anal fistul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1 January-2014 year in January admitted to the treatment,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selection concentration for 0.75% r o p i v a ca i n e spinal anesthesia Libby 1.5 ml for treatment,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elected 0.75%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ropivacaine spinal anesthesia in 0.6 ml of Libby therapy.Results: the patients after effective treatment,carries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2%;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is 94%,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for anal fist u l a patients,application of small dose bu pi vacaine implementation of treatment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wide in clinic was to promote the use of. 肛瘘是一种肛门周围皮肤和肛管直肠间的异常通道,一直以来肛瘘都具备着较高的复发率与发病率,对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困扰[1]。尽管很多患者已经采取了多次手术,但愈而复发以及反复发作不育,其病程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因此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已经逐渐的变成外科领域中所公认的难治疾病。肛瘘很难自愈,一定要接受手术治疗[2]。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对肛直肠环与瘘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不仅可以防止肛门自制功能得到损伤,还可以防止盲目挂线治疗[3]。本研究主要对布比卡因腰麻应用在临床肛瘘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其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治疗的100例肛瘘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有5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14例,其年龄为22~70岁,平均为(34.9±3.6)岁;而对照组患者为50例,男性患者为3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其年龄为22~75岁,平均为(35.2±2.5)岁。两组患者在疾病症状、性别以及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4]。 1.2方法 全部患者在手术前都不允许使用药物,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应该严密的对患者血氧饱和度、HR与BP等进行监测,并把外周静脉开放,对其注射复方乳酸格林纳[5]。全部患者都保持左侧卧位,选一个枕头垫在头下,确保脊柱保持水平位来实施腰麻穿刺,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其穿刺针斜面应该朝向骶侧,对照组选择浓度为0.75%的利比卡因腰麻1.5毫升,而观察组患者则选择浓度为0.75%的利比卡因腰麻0.6毫升。全部患者都把脑脊液稀释成3毫升,通过每秒钟0.2毫升的速率把其注入到蛛网膜下腔,再使患者保持俯卧位,垫高患者下腹部,使患者呈现折刀状,直到手术结束[6]。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收缩压已经明显的比基础血压低,则应该静脉滴注10毫克左右的麻黄素,如果患者的HR每分钟低于55次,则应该静脉滴注0.5毫克的阿托品。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注:SPSS17.0)进行研究,其中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分别行X2、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11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72.0%,显效率为22.0%;而观察组患者中有38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9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94.0%,显效率为76.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表: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例(%)] 3 讨论 肛瘘主要指的是肛门周围皮肤和肛管直肠间的肉芽肿性异常通道,其主要是由外口、瘘管与内口等组成。一直以来肛瘘都具备着较高的复发率与发病率,对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困扰。尽管很多患者已经采取了多次手术,但愈而复发以及反复发作不育,其病程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因此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已经逐渐的变成外科领域中所公认的难治疾病[7]。肛瘘很难自愈,一定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对肛直肠环与瘘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不仅可以防止肛门自制功能得到损伤,还可以防止盲目挂线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常见问题及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常见问题及处理 唐敏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 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罗爱伦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理解是“腰麻基础上的硬腰外阻滞”。我的理解是: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 90年代初就有CSEA临床应用报告,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在国内外推广的呼声逐渐升高,在某些国家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我国近几年报告很多,北医吴新民教授介绍已占全部麻醉总数的20%,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故现在腰硬联合麻醉虽然临床使用广泛,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现将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常遇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穿刺位点的选择:穿刺常选择L2-3或L3-4棘突间隙,一般取两侧髂脊的的最高点连线与脊柱的相交处为第四腰椎或L3-4棘突间隙。但很多相关文献表明,对于很多肥胖病人及其他一些特殊病人,这种方法测得的棘突间隙往往比实际间隙要高一个节段,故一般选择L3-4间隙进行穿刺更为安全。 (2)硬膜外穿刺困难:可根据情况选择完全退针调整方向和进针位点后重新进针,忌多次反复穿刺以造成损伤。必要时可选择另一间隙进行穿刺,但不应超过L2腰椎。如最终无法完成穿刺可考虑行单纯硬膜外麻醉或改行全麻。 (3) 硬膜外针直接穿破硬脊膜:可视情况直接注入局麻药行腰麻,亦可直接放弃改行全身麻醉。 (4)腰硬联合麻醉时腰穿失败:文献报道不一,早期失效率为10%~25%。随着穿刺针改进,目前大致是2%~5%左右。腰麻没有硬脊膜突破感,不能获得脑脊液回流,多数患者腰穿针常有遇骨性结构进针困难感觉。选择改变硬膜外穿刺针角度或不同间隙重新穿刺硬膜外腔,再置入腰穿针,失败率可降至1%~2%。多数操作者两次不成功则放弃,改单纯硬膜外麻醉。 (5)脑脊液回流困难。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腰穿有硬脊膜突破感,脑脊液流出缓慢,需要注射器缓慢抽吸,甚至没有脑脊液流出,空抽。选择再次硬膜外腔穿刺,或者放弃腰麻,改单纯硬膜外麻醉。 (6)硬膜外腔导管置管困难:发生率约3%左右。硬膜外置管时困难、延时,导致影响腰麻平面,致平面过低或者过高,或者偏麻现象。此时可以视情况放弃置管,或者重新穿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产妇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麻醉期间的寒战、呕吐、恶心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低血压发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时间更快速,能缩短手术时间,让胎儿娩出时间加快,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临床应用效果 对于剖宫产手术来讲,术前给予有效的麻醉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要求起效时间快速,同时也要求麻醉用药对产妇和胎儿没有不良影响[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6.6±3.7)岁;孕周37~41w,平均孕周(38.5± 2.4)w;体质量50~84kg,平均体质量(64.5±17.5)kg。实验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7.1±2.3)岁;孕周36~42w,平均孕周(38.4±2.7)w;体质量54~78kg,平均体质量(65.0±16.6)kg。排除肝肾疾病产妇、高血压产妇、心脏病产妇以及糖尿病产妇。全部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全部产妇在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同时建立静脉通路,并对脉搏氧和度、心电图、血压等进行监测。及时注入350~500ml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术前分别给予不同的麻醉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麻醉前产妇选择左侧卧位,经L2~3间隙穿刺,硬膜外穿刺完成后,在产妇产侧置管3cm,同时注入2ml 2%利多卡因试验剂量,对产妇进行5min观察,如果不存在腰麻迹象,则应增加剂量8~15ml,要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 实验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产妇选择左侧卧位,选择B-D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经产妇L3-4椎间隙穿刺,完成穿刺后选择25G腰穿针,从产妇硬膜外18G穿刺针针孔穿透硬脊膜,直到蛛网膜下腔,对脑脊液进行观察确认畅通之后,注入1.2mL0.75%布比卡因,利用脑脊液稀释成等比重液体3mL,注射速度控制为45~55s,同时在硬膜外内头侧置管3cm,之后患者选择平卧位,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2000多年来肛瘘的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一直困扰着人们,不少患者虽然多次手术,但反复发作不愈或愈而复发,病期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所以肛瘘特别是高位肛瘘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外科领域难治疾病之一[1]。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正确判断瘘管与肛直肠环的关系,是既避免损伤肛门自制功能,又避免盲目挂线治疗的关键,而麻醉对肛门括约肌的松弛作用直接影响术中肛直肠环界限的判断。为此,本科将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瘘手术,观察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肛瘘患者173例,其中男143例,女30例,年龄23~60岁,平均35.5岁。体质量54~71kg。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术前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及电解质基本正常,无腰麻禁忌证。按腰麻时的不同布比卡因剂量分组,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A、B、C3组。A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5ml,男48例,女10例;B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的布比卡因1.0ml,男48例,女10例;C组:57例,腰麻剂量为0.75%的布比卡因0.6ml,男47例,女10例。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患者取右侧屈膝卧位,选择L4~5椎间隙用7号腰穿针行腰硬联合穿刺,穿刺成功后将0.75%的布比卡因以0.1ml/s速度注入蛛网膜下腔,留置硬膜外导管后拔出腰穿针,然后置患者于仰卧位,保持头高位30°,15min后开始手术。 1.3相关指标测定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设计的DY型生理测压仪测定麻醉前后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测压前不做任何肛肠专科检查,被测对象取右侧屈膝卧位,心脏与仪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将测压管轻轻插入距肛缘5.0cm以上的直肠内,压力达到最低值后,以每30秒0.8~1.0cm的速度向外牵拉,测出的最高值为肛管静息压,在肛管静息压的基础上,嘱患者用力收缩肛门,所产生的压力为肛管收缩压。 1.4效果判定标准根据术前针刺法及术中患者疼痛情况,将麻醉效果分为4个等级。0级(无痛):肛周无痛感、始终保持安静合作;1级(轻度疼痛):肛周隐痛,易耐受、能合作;2级(中度疼痛):肛周疼痛明显,伴有微汗、紧张,但能忍受,尚能合作;3级(重度疼痛):肛周疼痛剧烈,不能忍受,极度紧张、叫喊,不能保持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杨函1,朱代华1,官一平1,孙家琛1,田泽丹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胃肠、肛肠外科;2.麻醉科,重庆400010)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73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其中A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5ml;B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0 ml;C组57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0.6ml。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肛管内压变化,麻醉后肛直肠环可及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结果C组镇痛效果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肛管内压、肛直肠环可及度明显高于A、B组(P<0.05),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0.75%布比卡因0.6ml腰麻,既有满意的镇痛效果,又能清楚扪及肛直肠环,在肛瘘手术时,既避免损伤肛门自制功能,又避免盲目挂线治疗,为治疗提供了解剖辨认基础,且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 【关键词】布比卡因;麻醉,脊椎;直肠瘘;尿潴留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9-1296-02中图法分类号:R657.16文献标识码:A Clinical analysis of low-dose bupivacaine spinal anesthesia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YANG Han1,ZHU Dai-hua1,GUAN Yi-ping1,SUN Jia-chen1,TIAN Ze-dan2(1.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ve Surgery;2.Department of An es-thesiology,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esthe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low-dose bupivacaine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Methods The173patients given spinal anesthesia in anal fistula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The group A(n=58)received0.75%bupivacaine1.5ml,group B(n=58)received0.75%bupivacaine1.0ml and group C (n=57)received0.75%bupivacaine0.6ml.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analgesia effect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nal canal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spinal anesthesia,the anal rectum ring after anesthesia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surgery.Results The anlagesic effect in the group C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A and B(P>0.05).After spinal anesthe-sia,the anal canal pressure of group C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A and B,the accessibility of anal rectum ring in the group C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 and B(P<0.05),and the incidence of uroschesis was appare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 and B.Conclusion Using0.75%bupivacaine0.6ml in spinal anesthesia can acquire the satisfactory anlagesic ef-fect and the anal rectum ring can be clearly palpated,which not only avoids the damage of anal autonomic function,but also avoids thread-drawing therapy in anal fistula surgery,and provides the anatomical identifiable basis with the low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uroschesis. 【Key words】Bupivacaine;Anesthesia,spinal;Rectal fistula;Urinary retention 通讯作者:朱代华(E-mail:geoffroy324@https://www.doczj.com/doc/9b35299.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