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西兰农业基本况

新西兰农业基本况

新西兰农业基本况
新西兰农业基本况

新西兰农业概况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介于赤道和南极之间。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国土总面积26.75万平方公里。2001年新西兰总人口380万。欧洲移民后裔约占73.8%,毛利人约占15.2%,其他民族约占12.9%,7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首都惠灵顿,人口34.6万,其他主要城市有:奥克兰、哈米尔顿等。海岸线长6900公里。全境多山,平原狭小。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夏季20度,冬季12度。

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60%以上。8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推行减少国家干预,发展市场经济,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本届国民政府1990年11月执政以来,实行削减政府开支,推行低通货膨胀,低利率以促进投资和外贸出口的政策,籍此带动国内经济复苏。1993年,新经济已走出低谷,扭转了连续18年的国际收支赤字状况,通货膨胀率和银行利率达20年来最低水平,汇率合理,商业和消费信心增加。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外债负担沉重,失业率偏高,社会犯罪增多。

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72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26.8%,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林约200万公顷,每年种植人造林4万公顷。渔产丰富,200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万吨。

工业以农业牧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

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畜牧业发达,是新西兰的经济基础,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

该国风景优美,旅游胜地很多。旅游业是外汇主要收入之一。

该国交通运输发达,通讯联络畅通。港口众多,航空、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进出口货物主要靠海运。近些年,运输和通讯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逐步减少或取消了国营部分。

新西兰经济严重依赖外贸。发展对外贸易是新西兰对外政策的主要方面。目前,澳、日、美、欧盟为新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新重视同加拿大、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发展贸易。近年来,新西兰越来越把贸易重点转向亚太地区。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新西兰农业受到其社会、经济、劳动力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与欧美和邻近的澳大利亚都有所不同。概括地说,其独特之处有三点。

1、以畜牧业为主。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行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也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头数最多的国家。

2、以家庭农场为主,但经营规模比澳大利亚小。新西兰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占农场劳动力的3/4。总体上看,新西兰属于人少地多的国家,牧场尤其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新西兰家庭农场的规模只有澳大利亚的1/10左右,也比美国的要小些。新西兰饲养牛、羊的农场的平均规模为538公顷,拥有3475个牲畜单位,即2600只羊和214头牛(1头奶牛相当于5.5个牲畜单位)。

3、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外贸依存度也高。新西兰的农业已经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比较明显,经营集约化,不但单产比较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非常高。2001年新西兰谷物单产水平为6208斤/公顷。1999年牛奶产量为1137.2万吨。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奶63.3吨,羊肉3.8吨,羊毛2吨,奶酪1.1吨,黄油2吨。由于新西兰的许多产品必须出口,所以外贸依存度很高,国际市场的波动有时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一些影响。

二、农业生产结构与对外贸易

1、畜牧业新西兰的畜牧业是国家最重要的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全国有牧场1365万公顷,有牧羊场24400个,奶牛场16670个。养牛和养羊农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占总数43%的大农场拥有66%的牲畜,而其余57%的农场只占到33%。畜牧业以牛、羊为主,2002年牛屠宰量358万头,产量61万吨;山羊及绵羊屠宰数为3076万只。产量54万吨;年产肉类135万吨,奶产量1300万吨。

(1)养牛业。新西兰养牛的头数最多的年份是1974年,达到931万头。现在养牛的头数下降,但是肉奶产量均有上升。新西兰的肉牛生产受到世界市场的刺激,从过去奶牛为主转而成为重要的肉牛生产国。现在肉牛的数量大约比产奶的奶牛头数多一倍。新西兰肉牛的主要品种是安格斯牛,占总头数的3/4%,毛黑色,无角,耐粗饲,肌肉发达,胴体质量高,适合集约化经营。奶牛业在新

西兰农业总产值中仍占首位,2002年共有奶畜375万头。2002年的产量,黄油40万公吨,各种干酪31万公吨,奶粉51万公吨。奶牛业的90%的奶牛分布在北岛,主要也在人工草场上放牧。品种主要是乳脂率高的娟栅牛、黑白花牛和爱尔夏牛。

(2)养羊业。新西兰羊的总数近年来有所下降。2002年,绵羊和山羊的存栏数分别为4300万头和18.2万头。羊毛侧重以中细毛为主,占全国毛产量的70%,占世界总产量的40%。新西兰以品质优良的羔羊肉驰名于世,2002年羊肉及小羊肉的产量为53万公吨,居新西兰各类肉产量的首位,是重要的外汇来源。新西兰每头羔羊的产肉量达到15公斤,成年羊为20.5公斤。新西兰的羊皮产量2002年生绵羊皮和生山羊皮的产量为10万公吨。新西兰制定有各个品种羊的育种标准,对种羊的登记十分严格。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是罗姆尼羊,大约占总头数的2/5,考力代绵羊以毛肉兼用而著名。

(3)养猪业。新西兰的养猪业受到精饲料生产的限制,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养猪头数最高记录是在1964年,达到77万头,产肉4.7万吨。现在猪的头数已经有所减少。2002年,猪的存栏数为35万头。不过猪肉的产量仍然保持平稳,2002年,猪肉总产量为4.6万吨。

(4)养马业。据说,新西兰的纯种马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品种之一。新西兰马在比赛中的获胜率达58%,并获得多项国际赛马奖。新西兰良种马的出口额超过了1亿新元。

(5)养鹿业。近年来养鹿业发展较快,已经达到106万只。产鹿肉1.4万吨,其中出口约9000吨,创汇9040万新元;鹿茸产量460吨,其中用于出口的鹿茸共计4500万新元(均为离岸价)。

(6)养禽业。家禽也有一定的发展,现有养禽场480个,2002年屠宰7112万只鸡,产肉12万公吨。鸡蛋产量4.4万公吨。

总起来说,新西兰的畜牧业有以下特点:(1)生产发展迅速,波动较小。新西兰农业发展中,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中,没有大的波动,基本上保持着增长的趋势。(2)以牛、羊、鹿等草食家畜为主。这些草食牲畜类在畜产品总值中占90%以上,而猪和家禽主要靠舍养,所占比例较小。(3)专业化水平高,出口比例大。目前将近有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

主,专业化水平高的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国内市场有限,绝大部分畜产品需要到国际市场上寻求销路。

2、种植业新西兰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燕麦、新西兰麻、水果等农作物。从人均耕地来看,新西兰是0.11公顷,澳大利亚是2.75公顷。由于自然条件的这些差异,新西兰的粮食生产与澳大利亚有巨大的差距,近年来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粮食进口不断上升,粮食自给率低,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同10年前相比,新西兰全部谷物产量从112万吨下降到了77.8万吨,人均220公斤;其中小麦的产量从31.5万吨减少到了18.1万吨,人均占有量只有50公斤。新西兰的玉米主要产在北岛,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单产非常高,主要用途是作畜禽业的饲料。近十多年里,新西兰的蔬菜和水果生产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02年,蔬菜和瓜类产量100万公吨,水果产量105万公吨。水果的主要品种是苹果、猕猴桃、葡萄以及一些亚热带、热带水果。其他经济作物都不太重要。现在以猕猴桃为例,对新西兰发展水果生产的成就作一简要的分析。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本世纪初被引进到新西兰,西方人长期以来称之为“中国醋栗”。新西兰的农业专家对它精心培育,改良了品质,种植面积在70年代迅速扩大,2002年的收获面积达1.2万公顷,产量为25万公吨。现在,猕猴桃已经以“几维果”(kiwifruit,几维鸟是新西兰的国鸟)而闻名于世,它的单果重量大、耐储藏,已经成为新西兰重要的产业和出口的“王牌产品”。主要的蔬菜有马铃薯,洋葱和豌豆。

3、渔业新西兰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有众多隐蔽的港湾,清澈的河流,是水产养殖的理想场所。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上良好的加工设施及丰富的技术知识,为新西兰赢得了“优质鱼贝生产国”的声誉。新西兰有不少优良的渔港,其中捕鱼量在500吨以上的有23个。最大的渔港是奥克兰和附近的马努考港。大陆架面积有21万平方公里,接近国土面积的4/5,而200海里渔业经济区面积约220万平方公里,比新西兰陆地面积大7倍。新西兰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是太平洋西南渔区的主要渔场。陆上还有一些河流、湖泊,适合发展淡水渔业,但主要供钓鱼爱好者娱乐,主要的经济鱼类是鳗鱼和大马哈鱼,5/6的渔获量仍来自海洋。主要养殖的品种有绿贝青口、太平洋龙虾、蛙鱼、鲜贝、鲍鱼等。新西兰1999年的渔获量为68万吨,人均占有量达1.9吨,绝大部分供出口。

4、林业新西兰的森林面积有738万公顷,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为39.5%。林业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林业发展较好的典型。人均拥有森林面积达2.2公顷;全国森林蓄积量3.2亿立方米,人均约95立方米。林产品的年出口值达到8亿~11亿美元,是仅次于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货物。

5、农产品对外贸易新西兰是农业的净出口国。新西兰农林部今年5月公布的"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过去一年里,新西兰农产品出口值达137.8亿新元,增长17%。主要贸易伙伴是澳大利亚、亚洲、美国及欧洲地区。新西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羊毛、肉类、奶制品、皮革等畜产品,其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4/5以上。其中,肉类和肉制品约占出口收入的19%,其次是奶制品(约占17%)、羊毛和地毯(约占14%)。新西兰的羊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新西兰的羔羊肉主要向欧洲出口,其中英国占28%,其他欧洲国家占27%,中东国家占14%,北美占7%,日本和韩国共占6%。据新西兰羊毛生产权威机构Woolpro公布的统计材料显示,由于新西兰羊只数目不断减少,在2000年7月到201年6月的这一年度里,新西兰全国总共出售了约15.25万吨羊毛,比上一年度下降了8%。在2000-2001年度里,新西兰全国羊毛销售金额为3.6亿美元,羊毛出口数量比上一年减少了3%。中国依然是进口新西兰羊毛的大国。在这一年度里,中国总共买进29431吨新西兰羊毛,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英国是新西兰羊毛出口的第二大市场。牛肉和小牛肉的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占总出口的63%,其次是加拿大,约14.5%,日本和韩国分别约5%。新西兰的鹿肉绝大部分出口到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少量出口到美国、日本和香港;鹿茸的主要出口地是韩国和香港。奶制品出口值超过7亿美元,羊皮10万吨,牛皮5.3万吨。

在园艺类产品的出口中,2001年苹果的出口值为134万美元。近年来,猕猴桃已经超过苹果而高居第一位,约占园艺类产品出口值的31%,数量约24万吨(5500万“托盘”,托盘是新西兰猕猴桃的包装单位,合3.5公斤,类似于盛鸡蛋的托盘,可以防止压坏)。新西兰猕猴桃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地区和日本。但是,新西兰面临着意大利和智利的竞争。每托盘的价格从80年代末期的16~18马克下降到12马克,但仍比意大利的价格高1/4~1/3。这三个国家在分享世界市场方面,在季节性上是互补的:新西兰主要在每年6~12月,意大利是

12~6月,而智利是5~7月。此外,新西兰的林产品和鱼类出口也很可观。主要出口品种是龙虾,近年来有所下降。

新西兰农业

新西兰农业 一、农业地理环境 新西兰地处西南太平洋,位于南纬34-47度,国土由南北两个主岛和部分岛屿组成,南北距离1600多公里,面积2710万公顷。新境内多山,全国仅有1/4的土地在海拔200米以下,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湿润。由于地形多山,各地区气候相差较大,年均降水量从380毫米到8000毫米不等。 二、农业基本情况 新西兰是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是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新西兰全国农业用地共1558万公顷,共有农场8万多个,分布在12个主要农产区。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产区均有自己的特色。 根据1995/96年度可比价格计算,2002年3月年度新农业产值60.72亿新元,占同年度新GDP的5.6%。此外,农产品加工占新西兰加工业的相当份额,包括农产品加工的整个农业产值超过新GDP的15%。农业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根据1999年农业调查,农业雇佣的劳动力达到21.53万人,占当时劳动力总量的11.4%。 三、农业产业 (一)畜牧业 总体来讲,由于地形多山,雨量充足,非常适合草场生长,新西兰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全国各农产区均以牛羊养殖为主,并兼有其它特色。新全国共有畜牧农场5万8千多个,畜牧业用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7%,从事畜牧业的人口占农业人口总数的80%左右,其产值也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畜牧业产品一直是新西兰的主要出口产品,其出口额约占新西兰出口总额的50%以上。 新西兰的畜牧业以牛羊养殖为主,全国共有牛羊养殖农场5万多个。其中肉牛羊养殖农场约35000个,奶牛场约16000个。此外还有养鸡场、养猪场、养鹿场和养马场等。 【奶牛养殖】根据最近一次农业调查结果,新西兰全国的奶牛场有大约16000个,主要分布在北岛地区。全国奶牛数量约为432万头,奶牛品种主要是弗里斯牛和泽西牛,年产牛奶1315万吨,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制造乳制品。年生产干酪28万吨,黄油35万吨,全脂奶粉44万吨和的特种奶粉31万吨,干酪素近10万吨左右。 乳制品是新西兰的重要出口产品。2001年,新西兰乳制品出口78.2亿新元,同比增长3成以上,占新西兰农产品出口的45.2%,新出口总量的24%。在国际市场上,新西兰是仅次于欧盟的世界第2大乳制品出口国,出口总量占到世界市场的31%左右。黄油和干酪素的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奶粉和干酪的出口均居世界第二位。 【肉牛养殖】全国共有肉牛养殖农场12000多个,还有牛羊共养农场近11000个,主要分布于马纳瓦图(MANAWATU)、怀卡多(WAIKATO)、霍克湾(HAWKES BAY)和南岛的坎特布雷(CANTERBURY)等地。肉牛存栏467万头,主要是阿伯丁?安格斯牛,通常与绵羊一同放牧,以便充分利用草场。2001年,共生产各种牛肉59.6万吨,其中出口33万吨,金额17.5亿新元,占出口总值的5.4%,居世界第三位。 【养羊业】近年来,较高的生产成本和较低的市场价格使新西兰的绵羊头数有所下降。截止

国外农业站点

国外农业站点 美国禽蛋委员会美国饲料工业协会 美国绵羊协会美国大豆协会 美国动物卫生研究所美国食品研究所 美国牛肉生产者协会美国肉鸡委员会 美国谷物与饲料协会美国猪肉生产者委员会 美国家禽与禽蛋委员会联合鸡蛋生产者协会 美国饲料谷物协会美国玉米生产者协会 美国玉米加工协会美国棉花籽产品协会 美国活畜市场信息中心美国奶业出口委员会 美国农业部美国玉米贮藏与加工协会 美国农业部服务中心美国农业统计服务局 华盛顿州农业网美国饲料周刊 今日美国农业之声-美国农场管理局联合会 (美国)农业、食品和生物系统工程协会新西兰肉类生产者委员会 今日市场爱尔兰奶业委员会 国际奶业食品协会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园鸟类信息服务 联合国粮农组织澳大利亚奶业委员会 粮食网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 农业信息系统网络服务加拿大猪的改良中心 农户的国际农业网络加拿大动物育种者协会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加拿大猪肉理事会(CPC) 动物学信息资源加拿大生猪育种者协会(CSBA) 猪的测定与遗传评估系统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农业食品和农村发展项目动物行为研究魁北克猪肉开发中心(CDPQ) 国际家禽(加拿大)农业博物馆 世界家禽杂志欧洲农业技术信息网

世界农业信息中心英国农渔食品部 猪病信息中心英国农业互联网资源 Allendale(农业)咨询公司密歇根州立大学农业工程系 (匈牙利)农业科技大学Arizona大学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系 北卡罗莱纳大学农业和生命科学院(美国)农业、食品和生物系统工程协会 佛罗里达农业信息检索系统树木生理学:国际植物学期刊 (加拿大)农业博物馆农业通讯 (美国)农业公告牌欧洲农业技术信息网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农业和林业学院Lampman农业资源(家畜、谷物、酪农业、市场价格)可持续农业信息美国农场管理局联合会 欧洲林业协会联合国技经贸易信息 农业之声--全美最大农业组织: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CECAT) 瑞典森林产品研究协会森林生态学协会-BOKU 全球林业研究协会及组织的索引瑞典林业研究协会 挪威森林研究协会新西兰森林研究协会 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CECAT)佐治亚大学森林资源分部 美国禽蛋委员会美国肉鸡委员会 国际家禽 国外主要农业网站介绍 吴雨华、李秀峰、王川 一、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0520357.html,/ e-mail:Webmaster@https://www.doczj.com/doc/90520357.html, FAO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是联合国系统内最大的自治局,是协调世界

新西兰概况外贸必读

新西兰简介 国家概况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面积27万平方千米。人口401万,欧洲移民的后裔占79.6%,其他主要为毛利人、华人等。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毛利人讲英语和毛利语。货币为新西兰元。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 新西兰国旗 新西兰国旗为深蓝色。左上方为英国旗图案.表明新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右边有四颗镶白边的红色五角星表示南十字星座,也象征独立和希望。 历史沿革 1350年、毛利人就在新西兰定居。1 642年荷兰航海者在新登陆。1 769—1 777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此后,英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威坦哲条约》,规定新为英殖民地。1 907年英同意新独立,新西兰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仍受英控制。1947年新获得完全自主,成为主权国家,为英联邦成员。 怀托莫溶洞 在奥克兰地区,由怀托莫萤火虫洞、鲁阿库尔洞、阿拉纽伊洞等三个各具特色的溶洞组成。怀托莫萤火虫洞内常年恒温11℃。洞口有一巨大天然石柱,洞内有地下河与洞外相通。在萤火虫洞的穹顶和洞壁上有无数的新西兰萤火虫,成千上万绿点倒映在流水中,实为一大奇观。 罗托鲁阿一陶波地热区 南起北岛中部鲁阿佩胡火山,向东北经陶波区直抵东海岸,长240千米,宽约48千米,有喷出地面达数十米的过热蒸汽,水温达120℃的高热温泉,以及富有医疗价值的热矿泉等,是世界三大地热区之一。这里地处太平洋西侧的地震火山带南端,地层活动十分剧烈。厚达数百米至上千米的炽热岩石和岩浆埋藏地下,形成丰富的地热资源。处于高温、高压的地下水通过裂缝上升到地面,形成各种温泉、沸泉,被称为“太平洋温泉奇境”。 经济文化民俗 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国内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广布,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羊奶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三,有“畜牧王国”之称。畜牧业已实现集约化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从草场播种、收割,到牲畜剪毛、挤奶和屠宰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在新西兰的种植业中,水果和蔬菜所占的比重很大,并大量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几维果”是新西兰最著名的水果,其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工业以农牧产品知工力主,食品加工规模很大,盛产优质羊肉、牛肉、黄油和奶粉。林产品加工工业以纸浆生产为主,是世界重要的纸浆出口国。

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

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 摘要:新西兰是一个畜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畜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并且无可取代的地位,乳制品和肉制品是最大的单项出口产品,分别占出口总量的22%和14%。可见畜牧业对新西兰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甚至畜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新西兰经济的进退状况。 关键词: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 一、新西兰国家概况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 介于赤道和南极之间, 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国土总面积26. 75万hm2 , 总人口约380 万, 海岸线长6 900km, 全境多山, 平原狭小,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 以畜牧业为主, 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 % , 畜牧业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60 %以上。政府历年来一直推行减少国家干预, 发展市场经济, 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729hm2 , 占国土面积26. 8 % , 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林约200 万hm2 , 每年种植人造林4 万hm2。渔产丰富, 200 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 万吨。工业以农业牧产品加工为主, 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 产品主要供出口。其农业高度机械化,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

二、新西兰畜牧业简介 新西兰农业用地1564.03万公顷(折合15.6万平方公里),其中畜牧业用地1152.91万公顷、耕地75.94万公顷。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80%,

新西兰农业概况

新西兰农业概况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介于赤道和南极之间。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国土总面积26.75万平方公里。2001年新西兰总人口380万。欧洲移民后裔约占73.8%,毛利人约占15.2%,其他民族约占12.9%,7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首都惠灵顿,人口34.6万,其他主要城市有:奥克兰、哈米尔顿等。海岸线长6900公里。全境多山,平原狭小。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夏季20度,冬季12度。 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60%以上。8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推行减少国家干预,发展市场经济,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本届国民政府1990年11月执政以来,实行削减政府开支,推行低通货膨胀,低利率以促进投资和外贸出口的政策,籍此带动国内经济复苏。1993年,新经济已走出低谷,扭转了连续18年的国际收支赤字状况,通货膨胀率和银行利率达20年来最低水平,汇率合理,商业和消费信心增加。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外债负担沉重,失业率偏高,社会犯罪增多。 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72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26.8%,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林约200万公顷,每年种植人造林4万公顷。渔产丰富,200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万吨。 工业以农业牧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 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畜牧业发达,是新西兰的经济基础,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 该国风景优美,旅游胜地很多。旅游业是外汇主要收入之一。 该国交通运输发达,通讯联络畅通。港口众多,航空、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进出口货物主要靠海运。近些年,运输和通讯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逐步减少或取消了国营部分。 新西兰经济严重依赖外贸。发展对外贸易是新西兰对外政策的主要方面。目前,澳、日、美、欧盟为新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新重视同加拿大、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发展贸易。近年来,新西兰越来越把贸易重点转向亚太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业及农机化促进政策

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业及农机化促进政策 1.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农业与农机化发展情况 澳大利亚面积约769万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约460万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为500毫米~1000毫米,地区分布极不均衡。澳大利亚人口约200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90万。新西兰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7%,其中50%的土地为永久性牧场。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年温差小,是农牧业生产的理想场所。新西兰人口约400万,从事畜牧业的约占农业人口的80%。 无论澳大利亚还是新西兰,农牧业都是其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之一,都是国际上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国。澳大利亚2003年~2004年度农业总产值385.6亿澳元,农牧产品及其加工品总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超过10%;农产品40%用于出口;牛肉、羊毛、奶制品是三大出口畜牧产品,2005年小麦总产2500万吨,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新西兰主要饲养羊和牛,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牛最多的国家,农牧产品及其加工品占国民总收人的16%,90%以上用于出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建立了严密的卫生检疫制度和健全的动植物检疫系统,十分重视农牧业疫病的防控工作。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农牧业生产基本单位是农场,均为私人所有,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农场。其规模不等,最小的50公顷,大的达几千公顷。一般而言,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是农场的主要劳动力,只在农忙时,请一些人做辅助工作。大部分农活都由农业机械来完成。 为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两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依靠机械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扶持下,20世纪60年代两国农业生产的耕种、施肥、喷药、植保、收获、运输等都实现了机械化。目前,澳大利亚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呈现低耗型、环保型、智能型的特征,250马力~300马力的大功率、多功能的组合式机具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得到广泛运用,农用航空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比较普及。昆士兰州农场主新购置的拖拉机很多都带有GPS系统,可比传统方式节约燃油15%。 农业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生产,使得一些经营不善、效率不高的农场主放弃、出卖或出租_十地,所以几十年来两国的农业人口呈下降趋势,而农场规模逐步扩大。由于采用现代农业装备和规模经营,两国的主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均保持了较高的竞争力。两国农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大多数农场主的收入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且一般都是当地的富裕阶级,成为很多人羡慕的职业。 2.澳大利亚、新西兰扶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1)通过税收政策来鼓励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更新。20世纪中叶,澳大利业处于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农机化高速发展期,联邦政府法,对购买新型农机第1年减免40%的税金,以后改为25%。一些州对农场主购买新设备时提供18%的补贴。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政府鼓励小农场放弃土地,提供贷款资助重新创业,成功后贷款变为无偿赠予。 目前,澳大利亚的农机化处于平稳发展期,在农机购置环节已经没有补贴措施,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支持农机化发展:①对农业机械返还燃油税,鼓励农机作业。为筹集公路建设资金,政府于1957年开始征收柴油国内消费税,但对不上路的农业机械发放免税证书,农场主凭证购买免税燃油。1982年免税证书废除,《柴油补贴方案》出台,所有柴油均含燃油税,但农业机械等非公路使用者可以申请全部或部分退税。2000年出台新的《燃油和代用燃料补助方案》,对农用柴油实行全额税款补贴,补贴率为0.38143澳元/升。即农场主购买农业机械后注册登记,作业时按市场价格购买柴油,然后凭购油发票每3个月向税务部门申请退税。为了避免骗税,法律要求农场主将购油发票保存7年以上,时刻准备接受税务部门核查。税务部门加强监控与抽查,对违反规定者给予双倍惩罚。②实施快速折旧优惠税,鼓励大

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

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 摘要:新西兰就是一个畜牧业十分发达得国家,畜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并且无可取代得地位,乳制品与肉制品就是最大得单项出口产品,分别占出口总量得22%与14%。可见畜牧业对新西兰得经济发展有着极大得影响作用,甚至畜牧业得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新西兰经济得进退状况。 关键词: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 一、新西兰国家概况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 介于赤道与南极之间, 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国土总面积26、 75万hm2 , 总人口约380 万, 海岸线长6 900km, 全境多山, 平原狭小,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新西兰就是经济发达国家, 以畜牧业为主, 羊肉与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得40 % , 畜牧业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60 %以上。政府历年来一直推行减少国家干预, 发展市场经济, 紧缩财政开支得政策。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729hm2 , 占国土面积26、 8 % , 其中具有经济价值得木材林约200 万hm2 , 每年种植人造林4 万hm2。渔产丰富, 200 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 万吨。工业以农业牧产品加工为主, 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与木材加工等轻工业, 产品主要供出口。其农业高度机械化,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

二、新西兰畜牧业简介 新西兰农业用地1564、03万公顷(折合15、6万平方公里),其中畜牧业用地1152、91万公顷、耕地75、94万公顷。新西兰就是世界上最重要得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得80%左右,从事畜牧业得人口约占农业人口得80%,就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最多得国家。 新西兰各类牲畜存栏数量:奶牛516、16万头,肉牛449、47万头,奶牛与肉牛

新西兰养牛业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新西兰养牛业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期:2010-12-30来源:《世界农业》2010年第8期赵伟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西兰养牛业生产状况,分析了新西兰养牛业的布局、生产成本及贸易状况,并提 出来对中国发展养牛业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新西兰;养牛业;状况 新西兰是世界上主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养牛业在新西兰的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西兰人均拥有牛的头数比较多,全国平均每人拥有牛约2.3头。从事养牛业的人员数量也比较多,奶牛养殖人员占总农业人员的26.1%,肉牛养殖人员占l1.4%。新西兰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09年度3月的畜牧业总收入为161.12亿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4.86元人民币,2010)。其中奶制品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为牛肉,二者占畜牧业总收入的69.0%。奶制品收入为85.O3亿新西兰元,占畜牧业总收入的52.8%;牛肉收入为26.08亿新西兰元,占畜牧业总收入的16.2%。 一、养牛业生产状况 新西兰牛存栏量从1961年644.5万头持续增加,1974年达峰值931.1万头后开始下降。自2000年存栏量开始回升,2008年达到971.5万头,比1961年增加了50.7%。牛的屠宰量从2O世纪60年代呈波动性上升趋势,2004年达最高值444.7万头,比1961年增长了93.9%。此后屠宰量开始下降,2008年为383.5万头。牛的胴体重自60~90年代中期持续增长,1994年达最高值188kg,比1961年增长了82.3%。从90年代后期开始呈稳定状态,2008年牛的胴体重为165.4kg,比1961 年增长了60.4%。 牛肉产量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1961年为23.7万t,为适应国际市场对牛肉的需求,牛肉产量不断提高。至2004年产量达到高峰70.9万t。此后开始下降,2008年产量为63.5万t。牛皮产量自6O~90年代中期呈上升趋势,至1995年达到高峰6.3万t,比1961年增长了1.25倍。此后产量一直在5万t左右波动,2008年产量为5.8万t。 全脂鲜牛奶产量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1961年为521.7万t,2007年产量达历史最高1 561.8万t,比1961年增长了近2倍,2008年产量有所下降,为1 521.7万t。全脂奶粉产量自60~70年代初期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从1972年产量开始逐年上升,2008年达历史最高65.3万t。奶酪产量自60~80年代比较稳定,1961—1993年在10万t左右波动。从90年年代中期开始呈 上升趋势,至2008年产量达最高值30.8万t。 二、养牛业布局与成本 1.养牛业布局 新西兰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奶牛总数为557.8万头,北岛地区奶牛总计为375.8万头,南岛地区奶牛总计为182.1万头,分别占全国奶牛总数的67.4%与32.6%。奶牛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北岛怀卡托(171.7万头),占全国奶牛总数的30.8%,其次为南岛坎特伯里(83.2万头)和北岛塔拉纳基(57.2万头),分别占全国奶牛总数的14.9%与10.3%。这三大区域的奶牛总数占全国奶牛总数的56.0%。奶牛数量较少的地区为北岛吉斯伯恩(1.6万头)与南岛马尔堡(3.4头)。 2008年肉牛总数为413.7万头,北岛地区肉牛总计为296.6万头,南岛地区肉牛总计为117.1万头,分别占全国肉牛总数的71.7%与28.3%。肉牛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北岛马纳瓦图-旺加努伊(58.3万头),占全国肉牛总数的14.1%,其次为怀卡托(57.6万头)和南岛坎特伯里(53.4万头),分别占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做法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做法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先进的畜牧业技术、完善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层出不穷的农民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新澳两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拥有适宜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新澳两国四面环海,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两国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大力发展农牧业,尤其是畜牧业,是世界上主要的农牧产品生产和出口国。新西兰由南北两岛组成,国土面积为26.81万km2,人口410万。由于年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土壤以火山灰土为主,十分肥沃。这些都为新西兰的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新西兰1564. 03万hm2的农业用地中,畜牧业用地为1152.91万hm2,约占农业用地面积的7 4%。农牧业产值约占新西兰国民收入的3/4,其中畜牧业产值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0%。新西兰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料的商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近一半。与新西兰类似,澳大利亚供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也较为优良。澳大利亚国土面积为769.2万km2.人口约2200万。全境地势低平,草场辽阔,是世界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农牧业用地占国土面积60%以上,其中牧场面积占世界牧场总面积的12.4%。澳大利亚以养羊、养牛为主的畜牧业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澳农牧业用地4.9亿hm2,其中牧业用地占5 5%,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羊存栏量1. 7亿只,年产羊毛10亿kg,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1/3左右;年产牛肉204万t、牛奶1140万t。

2.现代农业特色突出新澳两国现代农业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农业现代化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农场规模化趋势明显。近年来,两国农场明显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农场数量越来越少,规模却越来越大。目前,新澳两国农场的数量分别比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30%和25%。但与此情况相反,澳大利亚农牧场的平均面积约为3万 hm2,比美国农牧场的平均面积大10多倍,平均每个农牧业劳动力经营土地约1200多hm2,这几个指标都在农业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二是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两国农业生产过程的分工专业化现象日渐明显,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农场和针对农业生产某一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层出不穷,如在肉牛生产全过程中,有的公司和农场从事育肥、饲料、防疫等某一个环节的生产和服务。澳大利亚目前已经形成特定的作物带和畜牧带,如昆士兰州的甘蔗带,塔斯马尼亚州的苹果区,东南部的小麦带等。三是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发展迅速。新西兰的大多数牧场、蔬菜基地都采用了机械化灌溉,航空施肥面积占全国施肥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居世界领先水平。澳大利亚在20世纪6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上和乳业生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农用航空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普及程度高。四是农业信息化程度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电脑网络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农户对农产品及生产资料的品种与价格信息、购买与销售等所有需求均通过网络进行。 3.农牧产品市场化程度高新澳两国的人口分别只有420多万和2100多万,生产的农牧产品除少量供应国内市场外,大多数出口到国际市场,并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新西兰农牧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0%以上。新西兰的乳制品90%用于出口,拥有25%的世界乳制品市场份额,乳制品和羊肉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占世界第二位。与新西兰类似,澳大利亚生产的农牧产品75%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