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读读写写

第一单元

1、春

wēng、lǎng rùn、yùn niàng、mài nòng、hóu lóng、yìng hè、

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

liáo liàng、hōng tuō、jìng mò、fēng zheng、dǒu sǒu、jiàn zhuàng、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

hū péng yǐn bàn、huā zhī zhāo zhǎn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

(窠kē巢、黄晕yùn)

2、济南的冬天

xiāng、dān dān、ān shì、zhuó luò、cí shàn、 jī jū、xiù qì、

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

kuān chǎng、zhù xù、chéng qīng、kōng líng、dì tǎn

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

(髻jì)

3、雨的四季

Chán、qí、huā bāo、jiāo mèi、léng jìng、cū guǎng、jié máo、

蝉、畦、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睫毛、

yī shang、líng dang、duān zhuāng、jìng mì、wū yán、qī lěng、

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

huà zhuāng、lì lín、zào fǎng、lìn sè、xī lì、gān sè、cǎo duǒ

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du?

Gāo miǎo、lǜ yīn yīn 、duō

高邈、绿茵茵、咄咄逼人

第二单元

5、秋天的怀念

Tān huàn、bào nù、chén jì、shì nòng 、chuí dǎ、qiáo cuì、yāng qiú、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

Xù dāo、jué bié、dàn yǎ、gāo yǎ、làn màn、fān lái fù qù、xǐchū wàng w ài

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6、散步

xìn fú、fēn qí、qǔ jué、yī shà、liǎng quán、lín lín、gè dé qí suǒ

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

7、散文诗二首

Dì、gěng、nì xiào、mù yù、dǎo gào、zǐ mèi、tíng、pái huái、zhē bì

蒂、梗、匿笑、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

xù、liú zhuǎn、yīn bì、hàn dàn、qī、

心绪、流转、荫蔽、菡萏、敧斜、

第三单元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uàn、mì、guì、ǎo、què záo、qīng jié、yún xiāo、tǎng ruò、jiàn shǎng、

窜、觅、跪、拗、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

zhuó shí、héǎi、gōng jìng、zhì pǔ、bó xué、yuān bó、tì tǎng、lín lí

啄食、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 kuī jiǎ、shēn shì、rén jì hǎn zhì、rén shēng dǐnɡ fèi、

盔甲、绅士、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皂荚jiá树、桑葚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攒cuán、长cháng妈妈、

敛liǎn、秕bǐ谷、蝉蜕tuì、锡箔bó)

10、再塑生命的人

jiǎn、gǎn kǎi、cuō niǎn、zhàn、zhēng zhí、cán kuì、huǐ hèn、jīdàng 捡、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激荡、ào mì、pīn còu、qǐ pàn、jié rán bù tóng、 pí juàn bù kān、 yì yì、奥秘、拼凑、企盼、截然不同、疲倦不堪、小心翼翼、bù qiú shèn jiě、hùn wéi yī tán、huǎng rán dà wù、yóu rán ér shēng、不求甚解、混为一谈、恍然大悟、油然而生

Jǐn cù、měi bù shèng shōu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11、窃读记

Cèng、dǐ dá、 gān gà、nán kān、fǔ shì、láng bèi、yuán liàng、wǎng 蹭、抵达、尴尬、难堪、俯视、狼狈、原谅、枉然、

tān lán、tán huáng、zì bēi、chàng xiāo、zǔ zhòu、cǎn dàn、

贪婪、弹簧、自卑、畅销、诅咒、惨淡、

wēi fēng lǐn lǐn、zhòng mù kuí kuí、shà yǒu jiè shì、fèi qǐn wàng shí、威风凛凛、众目睽睽、煞有介事、废寝忘食、

jī cháng lù lù

饥肠辘辘

(汗涔涔cén、踉liàng踉跄qiàng跄)

第四单元

13、纪念白求恩

Jì、pài qiǎn、xùn zhí、 xiáài、jí duān、rè chén、lěng qīng、chún cu ì、

冀、派遣、殉职、动机、狭隘、极端、热忱、冷清、纯粹、

pèi fú、 bǐ bó、 niān qīng pà zhòng、mò bù guān xīn、má mù bù r én、

佩服、高明、鄙薄、出路、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jīng yì qiú jīng、jiàn yì sī qiān

精益求精、见异思迁

14、植树的牧羊人

Dòng、jiǎn、chuō、kāng kǎi、zhàng péng、fèi xū、tān tā、hū xiào

栋、拣、戳、慷慨、帐篷、废墟、坍塌、呼啸、

gǔn tàng、zhāng yáng、liū dá、zuó mo、wēi bó、chóu láo、yìng lǎng、

滚烫、张扬、溜达、琢磨、微薄、酬劳、硬朗、

shuǐ qú、liú tǎng、guāng tū tū、bù máo zhī dì、páo gēn wèn dǐ、

水渠、流淌、光秃秃、不毛之地、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chén mò guǎ yán、干涸hé、榉jǔ木、

15、走一步,再走一步

Zhuó、bā、pā、kù rè、yàn juàn、fù hè、tū wù、pēng、cháo xiào、yùn xuàn

灼、扒、趴、酷热、厌倦、附和、突兀、怦怦、嘲笑、晕眩、kū qì、shēn yín、huǎng hū、mù sè、ān wèi、líng luàn、jīng yà、wèi jù、哭泣、呻吟、恍惚、暮色、安慰、凌乱、惊讶、畏惧、cēn cī bù qí、hōng táng dà xiào、jīng huāng shī cuò、chōu yē

参差不齐、哄堂大笑、惊慌失措、抽噎

第五单元

17、猫

dòu、lǚ、yǐ、wàng、xiāo hào、yōu yù、lǎn duò、sǒng yǒng、ān xiáng、

逗、缕、倚、妄、消耗、忧郁、懒惰、怂恿、安详、

qǐ gài、yù jǐng、chàng rán、quán fú、dīng zhǔ、chéng jiè、bēi chǔ、乞丐、预警、怅然、蜷伏、叮嘱、惩戒、悲楚、duàn yǔ、yuān wang、nüè dài、fú róng niǎo、wèi zuì qián táo、líng、

断语、冤枉、虐待、芙蓉鸟、畏罪潜逃、绫、

18、鸟

zhà lan、yuán rùn、xù rì、dù juān、suān chǔ、bái zhòu、jùn qiào、

栅栏、圆润、旭日、杜鹃、酸楚、白昼、俊俏、

xiōng jīn、gān biě、fēng yú、yōng zhǒng、gù pàn、mí wǎng、zhù lì、胸襟、干瘪、丰腴、臃肿、顾盼、迷惘、伫立、kuí wú、mò rán、liào qiào、zhàn lì、péng sōng、bù xiá、jù wéi jǐ yǒu 魁梧、蓦然、料峭、战栗、蓬松、不暇、据为己有gū kǔ líng dīng

孤苦伶仃、

(羽翮hé、瞵lín视、昂áng藏cáng 、啭zhuàn 、吱zī、曳yè、喙huì、斑bān斓lán 、倏shū地、鸢yuān鹰、感喟kuì、戟jǐ、褴lán褛lǚ、窗棂líng)

19、动物笑谈

liǎn、bǔ rǔ、xiū qiè、xiě zhào、pú fú、yuán wěi、yīng wǔ、wēn xùn、

敛、哺乳、羞怯、写照、匍匐、原委、鹦鹉、温驯、

jìn gù、huá xiáng、yú huī、fǔ chōng 、níng méng、guài dàn bù jīng、禁锢、滑翔、余晖、俯冲、柠檬、怪诞不经、

dà xiāng jìng tíng、shén cǎi yì yì

大相径庭、神采奕奕

(凫fú、鹳guàn、嗔chēn怪、蹒pán跚shān、)

第六单元

21、皇帝的新装

bèn、cì、pìn、xuàn yào、chēnɡ zhí、yú chǔn、xiàn kuǎn、tuǒ dàng、lǐ zh ì、

笨、赐、聘、炫耀、称职、愚蠢、现款、妥当、理智、chéng bào、qīn chāi、huá jī、quān dìng、jiǎo huá、bì xià、jué shì、呈报、钦差、滑稽、圈定、狡猾、陛下、爵士、

tóu xián、xūn zhāng、páo zǐ、bù kě jiù yào、hài rén tīng wén、

头衔、勋章、袍子、不可救药、骇人听闻、

suí shēng fù hè

随声附和

22、诗二首

Fén、jiàn、piāo miǎo、dù jīn、shǎn shuò、gǎng wān

焚、溅、缥缈、镀金、闪烁、港湾

23、女娲造人

róu、huāng liáng、jì mò、mǎng mǎng、péng bó、chéng chè、chān huo、揉、荒凉、寂寞、莽莽、蓬勃、澄澈、掺和、fēi fán、qì gài、líng mǐn、ní tán、mián yán、shén tōng guǎng dà、非凡、气概、灵敏、泥潭、绵延、神通广大、líng jī yī dòng、méi kāi yǎn xiào

灵机一动、眉开眼笑、

(抟tuán、力不暇xiá供)

24、寓言四则

diāo xiàng、bì hù、ài mù、xū róng、jiào liàng、kǎi gē、

雕像、庇护、爱慕、虚荣、较量、凯歌、

qǐ rén yōu tiān

杞人忧天

(溉gài、汲jí)

课文中的四字美词

1—3单元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咄咄逼人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各得其所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恍然大悟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威风凛凛众目睽睽煞有介事废寝忘食饥肠辘辘

4—6单元

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不毛之地刨根问底沉默寡言参差不齐哄堂大笑惊慌失措畏罪潜逃据为己有孤苦伶仃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采奕奕不可救药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神通广大灵机一动眉开眼笑杞人忧天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读读写写 第一单元 1、春 wēng、lǎng rùn、yùn niàng、mài nòng、hóu lóng、yìng hè、 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 liáo liàng、hōng tuō、jìng mò、fēng zheng、dǒu sǒu、jiàn zhuàng、 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 hūpéng yǐn bàn、huā zhī zhāo zhǎn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 (窠kē巢、黄晕yùn) 2、济南的冬天 xiāng、dān dān、ān shì、zhuó luò、cí shàn、 jī jū、xiù qì、 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 kuān chǎng、zhù xù、chéng qīng、kōng líng、dì tǎn 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 (髻jì) 3、雨的四季 C hán、qí、huā bāo、jiāo mèi、léng jìng、cū guǎng、jié máo、 蝉、畦、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睫毛、 yī shang、líng dang、duān zhuāng、jìng mì、wūyán、qī lěng、 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 huà zhuāng、lì lín、zào fǎng、lìn sè、xīlì、gān sè、cǎo duǒ 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du? Gāo miǎo、lǜ yīn yīn 、duō 高邈、绿茵茵、咄咄逼人 第二单元 5、秋天的怀念 Tān huàn、bào nù、chén jì、shì nòng、chuí dǎ、qiáo cuì、yāng qiú、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 Xù dāo、juébié、dàn yǎ、gāo yǎ、làn màn、fān lái fù qù、xǐchūwàng wài 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6、散步 xìn fú、fēn qí、qǔjué、yīshà、liǎng quán、lín lín、gè dé qí suǒ 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 7、散文诗二首 Dì、gěng、nìxiào、mùyù、dǎo gào、zǐmèi、tín g、pái huái、zhēbì 蒂、梗、匿笑、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xù、liú zhuǎn、yīn bì、hàn dàn、qī、 心绪、流转、荫蔽、菡萏、敧斜、 第三单元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2018新版教材)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人教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电子课本

Unit 1 My name’s Gina. Language Goals: Introduce yourself;Greet people;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 语言目标:介绍自己;问候他人;询问和告知电话号码 1a Write English words for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 写出图中物品的英文名称。 _____map________ 1b 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1-3].听录音,为对话编号。 □A: What’s your name? □A: Good morning! □A: Hi. My name’s Gina. B: Alan. B: I’m Cindy. B: I’m Jenny. Nice to meet you! A: Hello, Alan. I’m Ms Brown. B: Hello, Cindy. I’m Dale. A: Nice to meet you, too. A: Nice to meet you! 1c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above with your partner. Then greet your classmates.练习上面的对话,然后问候你的同学。

2a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1—4]. 听对话,为图片编号。 2b Listen again. Circle the names you hear. 再听一遍录音,圈出你听到的名字。 Eric Tom Alice Bob Mike Jack Mary Ms. Miller 2c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in pairs. 两人一组练习下面的对话。 A: Hello! What’s your name A:What’s his name? B: My name’s… B:His name is… A: I’m…A: And what’s her name? B: Nice to meet you! B: Her nam e is… 2d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 分角色表演对话 Linda: Good afternoon! My name’s Linda. Are you Helen? Helen: Yes, I am. Nice to meet you, Linda. Linda: Nice to meet you, too. What’s her name? Helen: She’s Jane. Linda: Is he Jack? Helen: No, he isn’t.His name’s Mike.

版 语文 七年级上 读读写写(带拼音、解释)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读一读,写一写” 第一课《在山那边》P5 1.痴想chī xiǎng:文中意思是入迷地想。一般指不能实现的痴心想法。 2.隐秘yǐn mì:隐蔽,不外露。 3.铁青tiě qīng:指人恐惧、震怒或患病时的脸色发青 4.凝成níng chéng:凝结而成。 5.诱惑yòu huò:吸引、招引。 6.喧腾xuān téng:喧闹沸腾。 7.一瞬间yī shùn jiān:一眨眼之间。 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P10 8.训诫xùn jiè:告诫,教导。 9.耸立sǒng lì:高高的直立。 10.迂回yū huí:曲折回旋的;环绕的。进攻的军队绕向敌人深远侧后作战。指在思想或表 达方式上绕圈子的性质或状态。 11.凝视níng shì:不眨眼地看。 12.啜泣chuò qì: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13.纳罕nà hǎn:惊奇,诧异。 14.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n xún:瘦得连骨头都露出来,形容十分消瘦。嶙峋,形容人瘦削。 15.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因担心灾祸临头而惊恐不安的样子 16.头晕目眩tóuyūn mùxuàn: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目眩,眼睛昏花。 17.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第三课《短文两篇》:《蝉》《贝壳》P14 18.零落líng luò∶不景气;衰落。 19.断续duàn xù: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20.收敛shōu liǎn∶收拢,合拢。 21.宽恕kuān shù:宽容饶恕。恕,饶恕。 22.卑微bēi wēi∶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23.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 虎虎。 第四课《紫藤萝瀑布》P18 24.终极zhōng jí :最后的终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朝代篇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 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二、政治制度篇 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以民主推举的方式选出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2、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目的),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依据),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作用)。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义务)。西周、西 汉、西晋实行过分封制。 4、中央集权制度:为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民族交流篇 1、秦与匈奴: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2)两次通西域 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新疆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汉光武帝时期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因此从东汉开始,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 四、改革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部编本2018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读读写写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读读写写 1、春 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 抖擞健壮呼朋引伴花枝招展 2、济南的冬天 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 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 3、雨的四季 蝉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睫毛 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凌冷 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 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 5、秋天的怀念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 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 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6、散步 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 各得其所 7、散文诗二首 蒂梗匿笑沐浴祷告姊妹亭亭 徘徊遮蔽心绪流转荫蔽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窜觅跪拗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 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盔甲绅士人迹罕见人声鼎沸 10、再塑生命的人 捡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 激荡奥秘拼凑企盼截然不同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花团锦囊美不胜收 11、窃读记 蹭抵达尴尬难堪俯视狼狈原谅 枉然贪婪弹簧自卑畅销诅咒 惨淡威风凛凛众目睽睽煞有介事 废寝忘食饥肠辘辘 13、纪念白求恩 冀派遣殉职动机狭隘极端热忱 冷清纯粹佩服高明鄙薄出路 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14、植树的牧羊人 栋拣戳慷慨帐篷废墟坍塌 呼啸滚烫张扬溜达琢磨微薄 酬劳硬朗水渠流淌光秃秃 不毛之地刨根问底沉默寡言 15、走一步,再走一步 灼扒趴酷热厌倦附和突兀 怦怦嘲笑晕眩哭泣呻吟恍惚暮色 安慰凌乱惊讶畏惧参差不起 哄堂大笑惊慌失措 17、猫 逗缕倚妄清耗忧郁懒惰怂恿 安详乞丐预警怅然蜷伏叮嘱惩戒 悲楚断语冤枉虐待芙蓉鸟畏惧潜逃 18、鸟 栅栏圆润旭日杜鹃酸楚白昼俊俏 胸襟干瘪丰腴臃肿顾盼迷惘伫立 魁梧蓦然料峭战栗蓬松不暇 据为己有孤苦伶仃 19、动物笑谈 敛哺乳羞怯写照匍匐原委鹦鹉 温驯禁锢滑翔余晖俯冲柠檬 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采奕奕 21、皇帝的新装 笨赐聘炫耀称职愚蠢现款 妥当理智呈报钦差滑稽圈定狡猾 陛下爵士头衔勋章袍子不可救药骇人听闻随声附和22、诗二首 焚溅缥缈镀金闪烁港湾 23、女娲造人 揉荒凉寂寞莽莽蓬勃澄澈掺和 非凡气概灵敏泥潭绵延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眉开眼笑

部编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复习资料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生产工具的革新:原始社会初期(打制石器)——原始社会中期(磨制石器)——原始社会后期(铜器)——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达到鼎盛)——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云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地点用火工具制造地位 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 知道用火粗糙的石器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 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约70-20万 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学会使用和长期保 存火种(天然火) 打制石器 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 之一 山顶洞人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人工取火 开始掌握磨光和 打孔技术、骨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木结构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区别。 原始居民距今 时间 地区 农 业 家畜业 房屋 样式 生产 工具 手工业 河姆渡人 约 7000 年 浙江余姚河 姆渡村 (长江流域) 水 稻 饲养猪 狗水牛 干栏式骨耜 制作黑陶、玉器和乐器骨哨、使 用天然漆、雕刻技术 半坡人 约 6000 年 陕西西安东 部半坡村 (黄河流域) 粟 饲养猪 狗等 半地 穴式 石器、 角器、 骨器等 制作彩陶、乐器、纺织、制衣等 3、原始农业的发展: (1)时间:9000-7000年前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 (3)变化: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翻土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 2.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大战蚩尤,为日后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 3.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文初祖”指的是炎帝和黄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种植水稻,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民通商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电子文档版

第一单元 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期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读初步读出语气。 1《在山的那边》 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 研讨与练习 ·一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本题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体会诗歌的形象性,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 探究“山”所蕴含的意思,要联想到爬山是怎样吃力,还要考虑到山是一座座山,无数座山。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二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做参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4.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本题根据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意义。这种品味,有一定难度,但是品味得好,又很有兴味,能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欣赏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师应视情况帮助学生探究。 1.“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3.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4.“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三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既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既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既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2《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研讨与练习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含两套完整教案可供选择)WORD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 2.教师提问:(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工具和使用火;(3)会不会制作工具。 3.教师小结: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头像》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人的生活地点和时间。 提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图片展示: 4.观察比较: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方法点拨:从北京人的头骨、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补充: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6.图片展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了解归纳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情况。 8.教师提问:为什么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提示: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决定的。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1)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2)他们的样貌有什么特征? 提示:(1)距今约3万年。(2)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分析比较: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进步在哪里? 提示: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则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用兽皮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悠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拼音

第一单元拼音 1、春 一、看字写拼音 嗡( )朗润( )酝酿( ) 卖弄( ) 喉咙( )应和( )嘹亮( ) 烘托( ) 静默( )风筝( )抖擞( ) 健壮( ) 呼朋引伴( ) 花枝招展( ) 二、看拼音写字 Wēng lǎn g rùn yùn niàng mài nòng hóu long ( ) ( ) ( ) ( ) ( ) yìng hèliáo liàng hōng tuōjìngmòfēng zheng ( ) ( ) ( ) ( ) ( ) dǒu sǒu jiàn zhuàng hū péng yǐn bàn huā zhī zhāo zhǎn ( ) ( ) ( ) ( ) 2、济南的冬天 一、看字写拼音 镶( ) 单单( )安适( )着落( ) 慈善( )肌肤( ) 秀气( ) 宽敞( )贮蓄( ) 澄清( ) 空灵( )地毯( ) 二、看拼音写字 X iāng dān dānān shìzhuó luòcí shàn ( ) ( ) ( ) ( ) ( ) jī fūxiù qìkuān chǎng zhù xùchéng qīng ( ) ( ) ( ) ( ) ( ) kōng ling dì tǎn ( ) ( ) 3、雨的四季 一、看字写拼音 蝉( )花苞( )娇媚( )棱镜( ) 粗犷( ) 睫毛( )衣裳( )铃铛( ) 端庄( )静谧( ) 屋檐( ) 凌冷( ) 化妆( ) 莅临( )造访( ) 吝啬( ) 淅沥( ) 干涩( )草垛( ) 绿茵茵( ) 咄咄逼人( )

二、看拼音写字 chán huā bāo jiāo mèi léng jìng cū guǎng ()()()()() jié máo yī shang líng dang duān zhuāng Jìng mì ()()()()() wū yán qī lěng huàzhuāng lì lín zào fǎng ()()()()()lìn sèxī lìgān sècǎo duǒlǜ yīn yīn ()()()()() duō duō bī rén () 第二单元拼音 5、秋天的怀念 一、看字写拼音 瘫痪( )暴怒( )沉寂( ) 侍弄( ) 捶打( )憔悴( )央求( )絮叨( ) 诀别( )淡雅( ) 高洁( ) 烂漫( ) 翻来覆去( ) 喜出望外( ) 二、看拼音写字 Tān huàn bào nùchén jìshì nòng chuí dǎ ( ) ( ) ( ) ( ) ( ) qiáo cuìyāng qiúxù dāo jué biédàn yǎ ( ) ( ) ( ) ( ) ( ) gāo jiélàn màn fān lái fù qùxǐ chū wàng wài ( ) ( ) ( ) ( ) 6、散步 一、看字写拼音 信服( )分歧( )取决( )一霎( ) 两全( )粼粼( )各得其所( ) 二、看拼音写字 xìn fúēn qíqǔ juéyī shàliǎng quán ( ) ( ) ( ) ( ) ( ) lín lín gè dé qí suǒ

2017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教案说明: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改版)的最新教材,下载需谨慎。 目录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1 《论语》十则 ?原文和译文 1、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 不亦君子乎 ?”( 《学而》 ) 解词 : 时: 按时 ; 说: 同“悦”,愉快。 翻译 :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 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 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 :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解词 : 故: 旧的( 知识 ); 知: 理解、领悟。 翻译 :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 : “学而不思则闰 ; 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 解词 : 罔: 迷惑而无所得 ; 殆: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 :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 会有疑惑。 赏析 :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 :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解词 : 愠: 恼恨。 翻译 : 孔于说 : “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 )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 :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公冶长》 ) 解词 : 耻: 以,, 为羞耻 翻译 : 子贡问道 : “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 : “他聪敏而又爱好学 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 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述而》 ) 解词 : 识: 记住; 厌: 满足; 诲: 教导。 翻译 :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 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 满足。“诲人不倦”,讲的 2 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 “对我 来说,有什么呀 ?”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 翻译 : 孔子说 :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 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 处都有老师。 8、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 翻译 : 孔子说 : “( 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 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 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 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

(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读读写写及注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读读写写及注音 1.朗润lǎng rùn 2.酝酿yùn niàng 3.卖弄mài nòng 4.喉咙hóu long 5.应和yìng hè 6.嗡wēng 7.嘹亮liáo liàng 8.烘托hōng tuō 9.静默jìng mò 10.风筝fēng ·zheng 11.抖擞dǒu sǒu 12.健壮jiàn zhuàng 13.黄晕huáng yùn 14.窠kē巢 15.呼朋引伴hūpéng yǐn bàn

16.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 zhǎn 17.镶xiāng 18.发髻jì 19.单单dān dān 20.安适ān shì 21.着落zhuóluò 22.慈善císhàn 23.肌肤jīfū 24.秀气xiù·qi 25.宽敞kuān ·chang 26.贮蓄zhùxù 27.澄清chéng qīng 28.空灵kōng líng 29.地毯dìtǎn 30.蝉chán 31.花苞huābāo

32.娇媚jiāo mèi 33.棱镜léng jìng 34.粗犷cūguǎng 35.睫毛jiémáo 36.衣裳yī·shang 37.铃铛líng ·dang 38.端庄duān zhuāng 39.屋檐wūyán 40.凄冷qīlěng 41.化妆huàzhuāng 42.淅沥xīlì 43.干涩gān sè 44.草垛cǎo duò 45.绿茵茵lǜyīn yīn 46.静谧jìng mì 47.高邈miǎo

48.咄咄逼人duōduōbīrén 49.造zào访 50.淋淋沥沥xīxīlìlì 51.彩棱léng镜 52.莅lì临 53.吝啬lìn sè 54.畦qí 55.瘫痪tān huàn 56.暴怒bào nù 57.沉寂chén jì 58.侍弄shìnòng 59.捶打chuídǎ 60.央求yāng qiú 61.淡雅dàn yǎ 62.高洁gāo jié 63.烂漫làn màn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元 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地点:云南元谋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 地位:直立行走。 工具:打制石器;用火:天然火 时间:距今约3万年 特点: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 用火:人工取火 距今约6000多年 河 姆渡居 民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地点:浙江余姚(南方长江流域) 房屋:干栏式建筑 (优点:通风、防潮) 农作物:水稻 工具:磨制石器 陶器:黑陶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相同点: (1)都从事农业生产;(最重要) (2)都过着定居的生活; (3)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原始农业的发展: 1.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兴起的区域: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从刀耕火种到用耒耜等工具进行耕种; 原始农业出现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出现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不同点: (1)房屋的结构不同; (2)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3)陶器不同:半坡用彩陶,河姆渡用黑陶 不同点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炎黄联盟 1. 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炎帝,结成炎黄联盟。 2. 炎黄联盟在涿鹿之战打败蚩尤。 3. 形成华夏族。 4. 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黄帝的贡献 炎帝:原始农业、手工业、乐器琴瑟、天文历法知识; 黄帝:衣食住行、军事。 下属仓颉发明文字; 妻子嫘祖养蚕抽丝 禅让制 代表人物:尧舜禹 含义: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 (有才能的人) 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方法。 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分封的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对象:宗亲、功臣 含义:将宗亲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并定期纳贡。 作用:保证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贵族: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全册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共有四大学习主题,分为四个单元,叙述我国远古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至第三课,是以后世发展的眼光来概述原始社会的历史。主要讲述中国境内远古居民、农耕文化特征和华夏之祖的形成;二、国家的产生和变革,第四至第九课,提示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文明成就和社会变革;三、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十至第十七课,侧重于秦汉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历史。如《秦王扫六合》指导学生复习前面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为秦实现统一全国打下基础。分析并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并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每一措施的利弊,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秦在巩固政权的同时形成了暴政,为秦末农民起义做铺垫。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史实评价历史人物;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十八课至第二十二课,政权分立是社会分裂动荡的反映,是消极的,但分裂动荡中又包含一些积极的因素,客观上为民族交往与融合提供了土壤。讲解官渡和赤壁战役的经过,分析胜败的原因及历史作用,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通过对曹操的分析评价,认识到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目的要求: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讲解远古居民和农耕居民,从图表中

文字材料中解读他们的生活情况和特征,对比形成表格。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认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个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 第三个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通过本单元学习,重点掌握秦始皇、汉武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作出的贡献。同时,掌握秦汉时期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自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 第四个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本单元主要掌握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开发及本时段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重难点: 第一单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系统了解原始社会的发展全貌,认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 第二单元:夏朝的建立;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和封建国家的形成。 第三单元:秦的统一及其作用;秦末农民战争;汉武帝的大一统。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读读写写

七上读读写写 1、《散步》 信服 嫩芽 分歧 取决 拆散 委屈 粼粼 一霎时 各得其所 2、《秋天的怀念》瘫痪 暴怒 沉寂 捶打 憔悴 央求 神色 敏感 诀别 淡雅 深沉 烂漫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3、《羚羊木雕》抹 攥逮 怦怦 仗义 树杈 脸颊 寒颤 自作主张 不可抗拒 形影不离 4、《散文诗两首》匿 蒂 梗 摇摆 沐浴 祷告 阴影 姊妹 繁杂 沉闷 徘徊 遮蔽 覆盖 心绪 荫蔽 5、《我的老师》巍

芸 痣 褪 焚 磕 啰 榆钱 狡猾 存心 背诵 海鸥 占据 牵挂 圆柱 权威 纠纷 慈爱 依恋 珍宝 纯真 时辰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再塑生命》妮 莎 捡 截然 感慨 搓捻抚弄 绽开 唯恐 争执 惭愧 激荡 疲惫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我的早年生活》笨 冷漠 偏爱 惨境 仁慈 遗憾 尴尬 辉煌 辛辣 讽刺 谋生 开阔 倾向 荣耀 停滞 生涯

威慑 聪慧 萤火虫 宽宏大量独具慧眼蛛丝马迹一字不漏滚瓜烂熟整装待发《王几何》聋 翘 琳 须臾 徒手 惊讶 屏息 承蒙 绰号 优雅 幽默 呆板 教条 离谱 叛逆 嘈杂 丑陋 轮番 喉咙 舒畅铭记 方头大耳 得意洋洋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春》 蓑 笠 朗润 嗡嗡 酝酿 卖弄 婉转 应和 嘹亮 黄晕 烘托 风筝 静默 舒活 抖擞 欣欣然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济南的冬天》镶 髻 响晴

温晴 安适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绿萍 水藻 贮蓄 澄清 空灵 地毯 水墨画蓝汪汪《风雨》蔓 撩 捶 偌大 芦苇 栅栏 槐树 攀附 蜷曲 屋檐 弧形 倏忽 锥形 蹦跳 刹那《秋天》丁丁 幽谷 镰刀 背篓 竹篱 肥硕 栖息 乌桕 蟋蟀 寥廓 清冽 梦寐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电子文档版

第一单元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期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读初步读出语气。1《在山的那边》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 研讨与练习 ·一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本题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体会诗歌的形象性,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 探究“山”所蕴含的意思,要联想到爬山是怎样吃力,还要考虑到山是一座座山,无数座山。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二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做参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4.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本题根据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意义。这种品味,有一定难度,但是品味得好,又很有兴味,能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欣赏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师应视情况帮助学生探究。 1.“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3.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4.“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三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既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既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既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2《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研讨与练习 一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本题着眼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意思。既练朗读,又练说话。朗读要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 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二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