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氟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7年氟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7年氟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7年氟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正文目录

1.氟化工价格大幅上涨 (4)

2. 海外产能大量关停,价格暴涨 (5)

2.1 全球供需格局分析 (6)

2.2 欧洲产能大量关停是导火索 (7)

2.2 其他区域产能情况 (9)

3. 国内环保加速产能周期拐点 (10)

3.1 制冷剂产能周期已出现拐点 (10)

3.2 环保核查强化了产能收缩 (11)

3.3 产能集中度大幅提升 (13)

4. 未来价格趋势展望 (15)

5.相关建议 (15)

6.风险分析 (16)

图目录

图 1:各类氟化工价格上涨趋势(元/吨) (4)

图 2:科慕化工的股价表现 (5)

图 3:全球制冷剂需求和供给情况(万吨) (6)

图 4:我国制冷剂净出口占总产量的比重 (7)

图 5:Arkema关停产能数量统计及各类氟化工产品产能占比 (8)

图 6:日本空调和冰箱出口统计(单位:台) (10)

表目录

表1:R134、R125和R32产能情况统计(万吨) (11)

表2:氢氟酸配套情况统计(万吨) (12)

表3:制冷剂复产盐酸测算 (12)

表4:各类制冷剂产能和前三大企业占比(万吨) (14)

表5:三代制冷剂废酸和外购氢氟酸成本差异测算(元/吨) (14)

表6:业绩弹性测算 (16)

1.氟化工价格大幅上涨

从近期的价格表现看,各类制冷剂涨幅极大,普遍都在50%以上。尤其是考虑到同期化工品普跌的大背景,氟化工的上涨无疑就更显强势。我们分析本轮氟化工上涨,除了国内供给收缩,叠加下游空调消费旺季以外,海外产能关停导致的供给紧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制冷剂出口占比超过50%,在全球性供给收缩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量大幅增长,这也进一步导致国内供需失衡和价格暴涨。因此本轮制冷剂景气大周期有着鲜明的全球定价的特征,价格有望在下游空调需求旺季的2、3季度持续走强,具体逻辑如下:

图 1:各类氟化工价格上涨趋势(元/吨)

2. 海外产能大量关停,价格暴涨

相比国内,今年海外制冷剂价格也是大幅上涨。而且从股价走势上看,更是前瞻性的反应了对制冷剂大行情的预期。随着15年全球最大制冷剂企业杜邦将其制冷剂业务分拆为Chemours(科慕化工)独立上市,科慕就成为海外最纯正的制冷剂标的。而其股价从去年三季度以来就持续上涨,至今累计涨幅已经高达3倍,远超美股平均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海外市场对本轮制冷剂行情的认可。对于海外市场,与国内第三代制冷剂仍然维持高增长不同,其目前正处于第三代向第四代转变的过渡期,需求本身并没有高增长。主要的变化还是来自于供给收缩,尤其是欧洲产能的大量退出,导致今年供需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错配,并造成价格暴涨。

图 2:科慕化工的股价表现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氟化工行业的现状 我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 至“十一五”末,我国从事氟化工的企业有1000多家,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300万吨,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一)、主要产品生产现状 1、无机氟化物 1)氟化氢HF:我国的氟化氢HF产能已达145万吨,2010年产量约90万吨,其中磷肥副产回收AHF产能2万吨。氟化氢HF出口15.9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约40000吨/年,有5家企业生产。未来全球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国内超净超纯的HF的年均需求增长将超过35%。

0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062007200820092010 产能产量 2)无机氟化盐 无机氟化盐包括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常规氟化盐、稀土氟化盐及其他无机氟化物。作为铝电解工业生产原料的氟化铝、冰晶石占氟化盐产品总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他产品量较小。 010 20 30 40 50 60 70 200620072008200820092010 氟化铝冰晶石其他 3)含氟特种气体及延伸产品 含氟特种气体可分为元素氟(氟气)六氟化硫及其他含氟特种气体。我国含氟特种气体已有十几个品种,其中产量最大的为六氟化硫,已工业化的产品有纯氟气、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 氟气:2008年产量为3000t ,预计2013年产量4600t ,需求量约4500t 。

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罗梦玲化环1104 2011113020407 “入世”以来,我国化工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化学品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化学品产量持续增长,化学品进口的年均增长率近十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我国化工园区的基地化、规模化正在加速,外商外资全方位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烯烃及其下游衍生物装置正在向规模化发展,我国化工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竞争和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我国取代德国,登上全球化工产业第三大国的位置。到2005年。我国已经有十余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合成氨、纯碱、硫酸、染料、磷矿、磷肥、合成纤维、胶鞋等产量居第一位;农药、烧碱、轮胎产量居设计界第三位;原油生产、合纤单体、合成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能力和产量、部分合成单体能力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国内产能产量大幅提高,我国主要的石油石化产品的自给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总量而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国之一。根据中国化工报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农药总产量达190.2万吨,已居世界第一位。未来,我国将在农药、涂料、染料、食品添加剂、胶黏剂、电子化学品及水处理剂7个领域重点开发新型高附

加值产品,满足各产业需要。 “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快速发展,除原有的化工基地将继续改造和扩建外,在临海、临江或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的国家及化学工业园区都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等化工区、江苏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区等。现全国已有60多个建设或拟建的化工园区,这些化工园区交通运输便利、产品靠近市场、园区内原料和产品相互配套、劳动力便宜、公用工程设施完善等,给投资者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美、日、德等外资公司大量进入这些园区。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工产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绿色化工”也将是我国化工产业未来发张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测,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将以年均7%—10%的速度增长,将远远高于世界目前3%—4%的增长速度,我国石油产业的世界市场份额将逐年增大。 近年来,以欧美大石油石化公司为主,日、韩、中东等国家地区紧跟其后的外资企业加大了对我国市场的投入,规模日趋加大,业务领域日趋广泛,产业链结构日趋完善,是我国石化产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多元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外资已经形成了以油品营销、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功能化学品、合成材料加工、石油石化仓储物流、高附加值终端产品为重点的投资发展产业集群,有

化工行业调查报告

化工行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是化工行业调查报告,请参考! 一、行业简介 化工行业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简称,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描述,化工行业具体可分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肥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等众多与民众生活细细相关的产业。 20**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化工行业,受需求减少和市场悲观的影响,各个企业的产销量持续下降,大部分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不过20**年以来,由于经济整体回暖,需求恢复性增长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带动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开工率普遍上升等因素化工行业利润回升势头明显,企业亏损额大幅降低,多数企业逐步扭亏为盈。 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运行现状 至20**年2月,我国从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企业共有22757家,从业人员达到1200万人,累计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190.59亿元。虽然经历了2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至20**年2月,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增加到28547家,但是从业人员相比20**年初略有减少,不过累计产品销售收入也达到了5753.35亿元。产业资产累计更是从20**年2月的22081.14

亿元达到了20**年2月的30722.06亿元。 20**年以来,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等均较上一年同期有显著提高。据统计,1~2月,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753.55亿元,同比增长42.9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0.36%。至20**年6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总资产、企业数以及从业人员同比都有显著增加。行业规模正在迅速发展壮大。 由于宏观经济持续回升的影响,20**年的第一季度,我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8621.51亿元,同比增长42.15%,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46.32%。 20**年第一季度,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回升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成品销售总额同比显著增加,但是由于企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企业效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多数企业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随着形式的好转,投资者的信心也逐渐增强,20**年第一季度,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为938.43亿元,同比增长16.30%,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30%,增幅低于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幅,这可能与国家对于产能调整的宏观调控有关。 总体来说,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虽然经过了20**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现在已经全面复苏。随着金融危机对相关行业的影响逐渐消退,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我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一定遇到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

氟化工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行业动态 证券研究报告 1 报告贡献人:王子欣 2011年3月11日 化工 研究部 氟化工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R22价格将不断创新高,为业绩带来高弹性 1 调研结论: 2011年以来,伴随着空调需求的超预期增长,R22(家用空调制冷剂)和R134a (汽车用空调制冷剂)价格也创出了新高。我们陆续调研了行业内前四大氟化工生产企业:巨化股份、三爱富、东岳集团、江苏康泰(非上市)。 我们认为R22价格将不断创出新高,R134a 价格年内将保持高位,氟化工公司业绩将再超预期。随着R22价格上涨,相关公司业绩弹性大,依次排序为东岳集团、巨化股份、三爱富。全面推荐氟化工板块。除此以外,R22行业准入标准将于2011年出台,这一政策将成为股价重要催化剂。 推荐逻辑: R22价格为何会不断创出新高? 1、 海外R22产能约30万吨,正在快速关停,这将导致全球产 能缺失30%。中国已不再新批R22产能,未来国内再无新增产能出现。2011年R22将存在4万吨的供应缺口,并且缺口将逐年成倍扩大。 2、 R22未来将会逐步被新型制冷剂R410替代,但目前R410主 要以R22为原料生产(1吨R22生产1.2吨R410),所以R410的更新换代并不会减少对R22的需求。 3、 下游家用空调需求或将再超预期。 R134a 价格为何年内将保持高位? 1、 近来海外部分产能转产和搬迁,导致全球产能在2011年显著 下降10%。R134a 技术难度较高,国内装置开车不稳,扩产不易。2011年全球将存在1.3万吨供应缺口。2012年初巨化股份3万吨产能投放市场,市场将恢复紧平衡状态。 2、 R134a 需求主要来自于汽车维修市场和新车市场,维修市场 占总体需求50%以上,全球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为R134a 提供了稳定增长的需求基础。 3、 R134a 暂无合适替代品,未来2~3年全球汽车用制冷剂市场 仍将以R134a 为主导。

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今年市场形势不好,化工行业包装膜、塑料膜等需求明显低于往年数量。 信心不足,企业回笼资金忙在行业整体疲软、购销不旺的市场形势下,行业人士对未来明显缺乏信心。上游工厂库存压力一直较大,市场销售价格不断调低,贸易商方面也是尽量维持基本的销售库存,明显对后市价格不看好。卓创资讯化工品分析师齐俊杰告诉。齐俊杰表示,每年年底,企业都是以销售库存、回笼资金为主,但没有今年表现得那么急切。很多企业年底面临归还贷款、发放工资等财务问题,当前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只能抓紧时间回收资金。一方面是大量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国内持续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行业发展不断降温,市场资金面紧张情况一直持续。信心不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化工企业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悲观心理。胡伟说,化工企业对经济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对贸易商来说,化工产品价格一天一变,如果库存一天不销售,第二天可能就面临损失。很多下游工厂原料采购也仅仅以维持当前产能为限,新建工厂和增加产能都极少,这也是下游需求疲软的一个原因。受访的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明年一季度,国内化工行业仍将面对需求不足的难题,化工品价格会继续下行,销售缓慢的情况也将会延续一段时间。不过,近期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出现微幅调整,这对于行业发展可能带些许利好,但对价格支撑力度有限。尽管已经临近年底,但当前国内化工行业下游企业需求仍然萎靡不振。部分市场人士向表示,年初以来,国内化工行业一直面临下游需求疲软、市场信心不足的困境。目前,市场有效需求仍在萎缩,化工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大部分行业企业以销售库存,回笼资金为主。需求低迷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下游工厂采购积极性不高。浙江明日控股化工事业部工作人员胡伟告诉,四季度以来,华东地区化工产品下游厂家需求一直疲软,部分工厂面临着利润薄,半成品销售不畅等难题。同时,中上游企业供给仍旧较充足,市场库存量相对较高,这是导致四季度国内化工品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宏观经济对化工行业影响大宏观经济形势对国内化工行业影响最大,尤其国内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很多下游工厂的开工率。胡伟说。当前,政府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选择浙江省自主发行地方债券,但对于大量中小型企业来说,资金紧张仍是主要的难题。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拖累了对国内化工企业的产品销售。胡伟说,临近年底,下游企业需求萎缩严重,而往年这个时候却是另一番景象。现在很多工厂普遍提前一个月停工,

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行业>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行业简介 化工行业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简称,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描述,化工行业具体可分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肥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等众多与民众生活细细相关的产业。 20**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化工行业,受需求减少和市场悲观的影响,各个企业的产销量持续下降,大部分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不过20**年以来,由于经济整体回暖,需求恢复性增长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带动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开工率普遍上升等因素化工行业利润回升势头明显,企业亏损额大幅降低,多数企业逐步扭亏为盈。 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运行现状 至20**年2月,我国从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企业共有22757家,从业人员达到1200万人,累计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190.59亿元。虽然经历了2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至20**年2月,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增加到28547家,但是从业人员相比20**年初略有减少,不过累计产品销售收入也达到了5753.35亿元。产业资产累计更是从20**年2月的22081.14亿元达到了20**年2月的30722.06亿元。 20**年以来,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等均较上一年同期有显著提高。据统计,1~2月,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753.55亿元,同比增长42.9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0.36%。至20**年6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总资产、企业数以及从业人员同比都有显著增加。行业规模正在迅速发展壮大。 由于宏观经济持续回升的影响,20**年的第一季度,我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8621.51亿元,同比增长42.15%,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46.32%。 20**年第一季度,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回升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成品销售总额同比显著增加,但是由于企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企业效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多数企业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随着形式的好转,>投资者的信心也逐渐增强,20**年第一季度,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为938.43亿元,同比增长16.30%,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30%,增幅低于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幅,这可能与国家对于产能调整的宏观调控有关。 总体来说,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氟化工行业的现状 我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 至“十一五”末,我国从事氟化工的企业有1000多家,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300万吨,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到“十二五”末行业总产值将达15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7%以上)。 (一)、主要产品生产现状 1、无机氟化物 1)氟化氢HF:我国的氟化氢HF产能已达145万吨,2010年产量约90万吨,其中磷肥副产回收AHF产能2万吨。氟化氢HF出口15.9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约40000吨/年,有5家企业生产。未来全球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国内超净超纯的HF的年均需求增长将超过35%。

图1:氢氟酸近几年产能、产量情况(万吨) 2)无机氟化盐 无机氟化盐包括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常规氟化盐、稀土氟化盐及其他无机氟化物。作为铝电解工业生产原料的氟化铝、冰晶石占氟化盐产品总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他产品量较小。 3)含氟特种气体及延伸产品 含氟特种气体可分为元素氟(氟气)六氟化硫及其他含氟特种气体。我国含氟特种气体已有十几个品种,其中产量最大的为六氟化硫,已工业化的产品有纯氟气、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 氟气:2008年产量为3000t,预计2013年产量4600t,需求量约4500t。 氟化石墨:国内上海福邦公司、江苏卓熙两家企业生产,产能为52t,产量在10t左右,未来产能将扩大到100t,每年需求约75t;预计2013年需求量达到150t。 三氟化氮:中船重工718所、中核红华、黎明院等单位生产4N级NF3,产能约500。由于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市场将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六氟化硫:黎明院、福建邵武、中核红华等十余家企业生产,产能最大的黎明院达3500t/a,千吨级以上的有6家企业;2010年国内需求量加出口达8000t以上;4N高纯SF6每年消耗约250t左右;2010年400t 左右。 2、氟化烷烃及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 全氯氟烃(CFCs)已于十一五期间全部淘汰,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有关决议,我国将从2013年起逐步淘汰含氢的氯氟烃(HCFCs),至“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将实现削减10%的阶段目标。现有含氢氯氟

氟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2328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921840115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2328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氟化工业已成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技术前景与发展优势的子行业之一,在国外更是被誉为“黄金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氟化工产品的应用范围正向更广更深更高端的领域拓展。2011年由于全产业链价格大幅上涨,全行业产值增长到302亿元,同比增幅为41.1%,2012年增幅高达76.5%。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氟化物的需求年增长率将维持在30%左右,特别是汽车、电子信息、建筑与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更为氟化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氟化工产业不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与石油价格的关联度不大,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却为氟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氟产品是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复杂,整体价格较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材料高。随着石油产品价格上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为氟材料拓展应用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球含氟聚合物总产能约22万吨/年,中国产能约为4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18%,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氟聚合物生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氟产品的需求增长率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0~2020年这10年间,全球对氟聚合物的需求仍将保持相同的增长幅度,氟产品的全球平均需求增长率将在3%以上。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氟聚合物产能可保持15%的年增速,2010年产能将达到7万吨/年,总产量接近5万吨/年。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氟化工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从各类氟产品的前景来看,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将因此而出现广阔的市场;氟树脂进入成熟期,主要产品聚四氟乙烯竞争加剧;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明显的增长;氟涂料则将随着建筑、化工产业的增长而增长;而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国内CFC替代品及CFC产品的毛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行业分析报告 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主营产品为氯碱及有机中间体,其中烧碱类产品主要有烧碱、液氯、盐酸等,有机中间体类产品主要有氯化苯、对硝基氯化苯、邻硝基氯化苯、硝基苯、苯胺等。从产品大类来说,开普化工的产品属于基础化工产品,现阶段化工产品的世界形势以及国内的发展现状将直接决定开普化工产品的市场和未来拓展方向;具体来说,氯碱工业在中国的股市中表现如何,将是分析开普化工未来的产品战略和未来经营战略的基础。本文拟就化学工业的世界格局、中国的现状、氯碱工业的发展现状作一深入的探讨,目的为开普化工股份公司能够认清当前和未来的行业走向,使企业的产品、市场以及研发有着明智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第一部分国内外化学工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一、世界化工工业的发展趋势 化工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工业属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工业。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90年以来,世界化工业进入了成熟时期,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大部分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世界性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促使化工行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趋势为: 1、从相互竞争向彼此联合、强化垄断地位方向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向广度和深度的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大型化工公司为减少成本和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纷纷由竞争转向联合,以强化在某一方面的技术开发的领先地位和市场垄断的地位,如:BP和阿莫科合并成为石化行业巨人,拜尔和赫司特的合并成立的Dystar公司成了染料行业中的巨人,拜尔和赫司特的合并成立的Dystar 公司成了世界农药界的龙头老大。 2、从多元化经营向增强核心和优势产业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世界化工企业间并购多是从多元化发展转向专业化发展。通过并购,收缩了经营范围,放弃了弱项,加强了核心产业,并逐步退出低附加值,污染严重的传统化工领域。 3、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 由于世界化工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格局基本定型,而且市场份额的大小已不能充分体现其效益的大小。另一方面,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日新月异,已进入成长期,其收益较好。因此,发达国家化工企业进一步加大了风险投入,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主线,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集中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生命技术、新型功能性材料、信息产业用化学品、催化技术、新型环保技术等方面。 4、化工生产布局向原料、市场所在地和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世界化工生产布局在不断的调整,世界跨国公司投资已从以欧美投资为主,逐渐向生产综合成本较低

2018年氟化工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8年氟化工产业链分析 报告

正文目录 氟化工全产业链价格上涨,迎来景气周期 (5) 行业概览:产品性能优异,种类繁多,环环相扣 (5) 17年氟化工底部反转,18年迎来全产业链景气周期 (9) 不同于市场的观点 (10) 萤石、氢氟酸:环保趋严,产能受限,推升全产业链产品价格 (9) 萤石:产能规模停止扩张,环保高压抑制开工 (11) 氢氟酸:生产限制日趋严重,挺价动力更甚萤石 (14) 原料供应瓶颈为全产业链提供价格支撑,利好原料自给厂商 (16) 制冷剂:供需格局偏紧,价格持续高位 (17) 供给端:生产配额叠加环保督查,制冷剂供应预计持续紧张 (17) 需求端:制冷剂传统旺季再临,提供稳健需求支撑 (20) 制冷剂价差趋高,原料自给率高的一体化企业最受益 (24) 含氟聚合物:壁垒较高,产业孕育中长期成长性机会 (26) 原料技术均稀缺,聚合物行业壁垒更深 (26) 高端产品前景广,充分利好相关厂商 (28) 无机氟化工:周期与成长机会兼具 (29) 氟化铝:迎来景气周期,原料挺价和环保高压仍是主旋律 (29) 六氟磷酸锂:价格筑底,短期过剩不改长期需求趋势 (32) 主要公司分析 (33) 巨化股份 (34) 东岳集团 (34) 金石资源 (34) 多氟多 (34) 中欣氟材 (35)

图目录 图1:含氟化合物性质 (5) 图2:氟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5) 图3:氟化工全产业链概览 (7) 图4:中国氟化工主要产品产量占比 (8) 图5:中国氟化工主要产品销量占比 (8) 图6:近年重要氟化工产品价格走势 (9) 图7:近年中国萤石产量(万吨) (12) 图8:近年中国萤石表观消费量(万吨) (12) 图9:2015年全球萤石产品产量分布 (12) 图10:全国主要萤石精粉产能分布 (13) 图11:近年酸级萤石精粉(华东地区)价格走势(元/吨) (14) 图12:2016年全国无水氢氟酸产能分布(万吨) (15) 图13:近年无水氢氟酸价格走势(元/吨) (16) 图14:氟化工产业链主要产品价差变动趋势 (16) 图15:近年主要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数及预测(万吨) (19) 图16:全国制冷剂产能分布示意图 (20) 图17:国内空调、冰箱及汽车主要制冷剂示意图 (21) 图18:2016年新生产终端产品对制冷剂需求结构估算 (21) 图19:近年中国空调逐月产量(万台) (22) 图20:近年国内冰箱逐月产量(万台) (22) 图21:近年国内汽车逐月产量(万台) (22) 图22:近年R22旺季价格走势(元/吨) (25) 图23:近期R22产品价差走势(元/吨) (25) 图24:全球含氟聚合物市场份额占比 (27) 图25:国内PTFE产能分布(吨) (27) 图26:近年中国PTFE进出口数量及进出口单价(右轴) (29) 图27:近期氟化铝价格及价差走势(元/吨) (30) 图28:近期氟化铝产量及开工率 (31) 图29:近期电解铝产能及开工率情况(万吨) (31)

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氟化工行业是化工行业中增长迅速的一个子行业,是正处于成长期的朝阳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具有战略意义的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全球氟化物销售额已超过300亿美元,近五年平均增长率3.5%,而中国至2012年氟化工总产值(不含萤石)超过600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十二五”末,2011-2015年复合增长速度在14%左右,我国氟化工工业总产值将达1500亿元。根据《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中国各类氟化工产品总产能将达到450万吨。 目前,国际上形成了以杜邦公司为首的八大氟化工跨国公司集团,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西欧。它们是:DuPont(杜邦公司)、Solvay (苏威苏来克斯公司)、Daikin(大金公司)、3M公司、AsahiGlass(旭硝子公司)、Arkema(阿柯玛公司)、IneosFluor(易诺斯公司)和Honeywell(霍尼韦尔公司),上述八家氟化工企业占有世界氟材料产量的80%,气体氟化学品的70%。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及中国国内不少省市,已将高科技含氟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制高点。以美国杜邦公司、3M公司,日本旭硝子公司、大金公司,德国Dyneon公司,法国Aakema公司,比利时Solvay公司、英国帝国化学公司,中国的山东东岳集团、浙江巨化集团、上海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常熟大金氟化(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中科院上海有机氟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所、辽宁氟化工材料研究院,中国国内一批大学的化工材料学院和江浙两省十几个市的两百多家氟化学品制造企业为代表,先后开发生产出一大批氟化学和含氟新材料及其制品。目前全球氟化工行业的发展由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为世界氟化工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亚洲氟化工产品的需求正在成为新的氟化工发展的引擎。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氟化工、含氟材料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含氟化学品和含氟新材料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 长期以来,全球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快速同步增长,其中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发展迅速,近几年全球消费增长率在4%左右,而中国的年增长率超过15%。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形成了世界四大氟产品生产和消费区。从各类氟产品的前景来看,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将因此而出现广阔的市场;氟树脂进入成熟期,主要产品聚四氟乙烯竞争加剧;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明显的增长;氟涂料则将随着建筑、化工产业的增长而增长;而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氟化工行业的现状 中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它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氟化工是中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中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 至“十一五”末,中国从事氟化工的企业有1000多家,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300万吨,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一)、主要产品生产现状 2 2020年4月19日

1、无机氟化物 1)氟化氢HF:中国的氟化氢HF产能已达145万吨,产量约90万吨,其中磷肥副产回收AHF产能2万吨。氟化氢HF出口15.9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约40000吨/年,有5家企业生产。未来全球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国内超净超纯的HF的年均需求增长将超过35%。 图1 2)无机氟化盐 无机氟化盐包括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常规氟化盐、稀土氟化盐及其它无机氟化物。作为铝电解工业生产原料的氟化铝、冰晶石占氟化盐产品总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其它产品量较小。 3 2020年4月19日

化工调研报告范文

化工调研报告范文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化工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化工调研报告范文篇1 化工是我市支柱产业,20xx 年限额以上化工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6亿元,化工(不含石油)经济总量和行业竞争实力在全省各地市中均居第一位,在全国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市领导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化工产业布局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一、园区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化工园区或化工生产集中区26个,其中临淄5个(含齐鲁化工区)、桓台4个、张店6个、淄川3个、周村2个、博山2个、沂源1个、高青1个(规划中)、市高新区2个,化工园区或集中区座落于省级以上开发区内的有10个。 二、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布局散乱,缺乏统一规划。我市化工企业数量多,居全省首位,且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数量占全省近一半。规模小,除齐鲁公司外,20xx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529家,规模以下的企业近900

家。聚集度差,全市1400家企业中仅有603家在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内,其它约800家企业则分散在全市各村镇,安全、环保隐患大。城企交错,“工业围城”现象较为突出。 (二)化工专业园区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我市经省级和省级以上批准的化工或与化工相关的工业园区较少,且多数为综合工业园区,没有明确的化工专业园区规划,部分园区没有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我市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化工集中区,但缺少统一规划,有些只是企业相对集中,环保设施薄弱或基本没有,有的离城区或居民区较近,这些企业的发展已经对周边大气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化工产业布局。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统一规划城市建设和工业布局特别是化工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布局好工业区,避免出现新的“工业围城”、“污染围城”。 (二)高起点规划现有工业园区,提高园区配套功能。我市现有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是我市今后化工发展的主要载体,将承担新企业、新项目建设和老企业搬迁的重任,需高度重视,超前科学规划。其它省级工业园区应在园区内单独规划设立化工专业园区,并加快建设完善水、电、汽、污水处理排污等公用配套设施。 (三)规范化工集中区,促其尽快发展为化工专业园区。

氟化工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65751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921840115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65751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6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QianJingFenXi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我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化工新材料。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 -2020年)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成为全球氟化工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氟化工产业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各地氟化工园区的建设风生水起,江西、内蒙古、辽宁、重庆、福建、陕西等省市纷纷出台了氟化工产业园规划。 经过将近3年左右的深度调整,2014年氟化工行业进入复苏早期阶段。2014年以来,整个产业链从R22到甲烷氯化物开始涨价,其中R22和三氯甲烷都创了2013年以来的新高。从需求面看,R22的去商品化和非制冷剂需求提升。R22虽然属于限制淘汰类制冷剂,但仍是主流市场R410A新型制冷剂的关键原材料。 氟化工产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目前,国家针对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相关部门也制定氟化工产业的准入条件对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加以规范。并且在“十三五”规划中,氟化工单列一个专项规划,由此可见国家对行业的重视。2011年11月,国家出台了《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2年5月工信部又印发了《氟化氢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此举是针对《氟化氢行业准入条件》推出的一项具体办法,进一步推动了氟化氢生产企业准入制度的落实,将促进氟化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上述政策为我国氟化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几年我国氟化工产业的需求将继续增大。

中国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分析

中国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 分析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中国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分析 一、氯(溴)氟烃及其替代品技术现状 我国含氟替代品发展颇为喜人,形成了具有相当水平、一定规模的开发、生产能力,掌握了主要含氟替代品的生产技术。专业性开发、生产企业如常熟中昊、浙江蓝天环保、山东东岳的含氟替代品开发、生产的水平和规模,已相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外氟化工公司。生产、消费基本上完成从CFCs转向HCFCs的过渡替代。含氟替代品品种较为齐全,个别产品已是供大于求;某些ODS替代品如HCFC - 141b、HFC - 152a、HFC - 227ea、HFC - 32、HCFC - 123、HFC - 143a、HFC - 125等出口数量均超过国内销售量;一些高科技含量品种,如HFC - 245和HFC - 365mfc、HFC - 236等尚处在技术、市场的开发阶段;也研制出了1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工质,主要有清华大学1~5号,上海申豹1~3号,浙江省化工研究院1~8号格林柯尔411、415等。含氟替代品质量也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国际标准,达到了国外着名公司的水平,微量毒害杂质及烯烃含量允许值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提高,大多数可保持在ppm数量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完成ODS淘汰,禁止生产、消费CFCs,从CFCs进入HCFCs的使用时期,同时我国又将为发达国家生产、供应HFCs,含氟替代品和国外一样也将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HCFCs市场、HFCs技术将基本上成熟。 从市场需求具体分析,中国人口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空调、冰箱、汽车需求量日益增加,相关行业竞争力迅速增强,含氟替代品及其空调、冰箱甚至汽车

2018年上半年我国化工行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图文分析报告

2018年上半年我国化工行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图文分析报告 (2018.10.02) 一、化工行业经营状况 我国化工产能周期处于底部,未来仍具长期投资价值。中国投资消费比已经出现拐点,但从国外经验看,化工行业在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仍长期与GDP保持同步增长,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化工行业同样经过长达7年的去产能周期,供需格局整体趋向平衡,行业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改善明显,下一轮产能扩张将最先在行业内经营能力优秀的龙头企业中展开。 经过几十年粗放式快速发展,国内化工行业大部分子行业都产能过剩,特别是产品竞争力较低、低端同质化严重、高危高污染的化工品产能过剩现象更为突出。

截至2018年上半年,化工行业企业共计23306个。其中,亏损企业达4036个,亏损总额为294.5亿元。 2013-2018年上半年中国化工行业企业数量及亏损企业数量走势

2013-2018年上半年中国化工行业亏损总额走势 2018年上半年,我国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196亿元,上年同期主营业务收入为33553亿元,同比增长10.9%。

2013-2018年上半年中国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同比增长走势 2018年上半年,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2799亿元,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2162亿元,同比增长29.4%。 2013-2018年上半年中国化工行业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长走势

2018年上半年,我国化工行业利润率达7.4%,毛利率达到16.2%。 2013-2018年上半年中国化工行业利润率走势 2013-2018年上半年中国化工行业毛利率走势

二、中国化工行业未来发展前途 我国是公认的化工大国,绝大多数化工品产能都已居于世界第一。可是全球化工50强却只有中石化上榜,难免给人以大而不强之感, 甚至有观点认为我国龙头企业未来几年也只能达到海外可比公司上 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 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化工已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尤其是近几 年技术提升速度极快,各个子行业都不断有世界级装置投产,无论是规模还是先进性都居于全球前列,随着盈利的大幅改善,未来技术升级速度还会更快。同期欧美企业却受制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普遍削减了资本开支,装置不断老化,新产品研发也趋于停滞,对我国的优势大幅削弱。目前我国化工已到了可以和欧美全面竞争的临界点,未来10年将会有一批龙头企业实现对海外化工列强的追赶和超越,中国 也将崛起为世界级化工强国! 1、从MDI看国产化工的突破 说起我国化工产业的技术进步,市场第一反应无疑是万华化学。02年万华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自主研发出MDI生产工艺,实现 了巨大的产业突破。但当时万华只有2万吨产能,无论是成本还是质量都远逊于海外企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2016年万华MDI产能已达到180万吨,跃居全球第一,成本和工艺能力也居于全球最高水平。而且万华还通过投产PO、TDI,完善了整个产业链,成为各类聚醚材

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09-2012年中国氟化工行业进展分析报告

前言 目前全球氟化工产品(包括无机氟)总量约 250wt(包括无机氟产品),销售额逾 210 亿美元。近五年年平均增长率达 3.5%。无机氟化物产品有近百种,总量约 100wt,销售额约 20 亿美元(电子化学品、光学材料、催化剂等占一半以上);含氟精细化学品有数千种,销售额约 150 亿美元,约占氟化工产品的 7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进展, GDP 以近 10% 的速度增长,氟化物的需求年增长率达到 12% 以上。特不是汽车、电子信息、建筑与石油化工业的迅猛进展,为氟化工提供了宽敞的市场空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氟的需求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萤石作为氟化工行业最要紧的原料,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中国氟化工行业的迅速进展,对原料的

需求日益高涨,因此对储量大、品位高、品质好、开采成本低的萤石矿必将实行重点爱护性开采,大幅度削减萤石矿产的出口许可证配额。 中国氟化工产业的生产技术日臻成熟,装置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级逐步增多,产品差不多能满足国内需求。目前, HF 、 AlF3 、F22 、 TFE 单体等基础原料已形成规模, ODS 替代品的开发已形成系列,以芳香族氟化物为主体的含氟中间体有了专门大的进展,三废治理技术有了较大进步。近十年来,中国氟化工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布局,生产企业要紧分布在江浙、沿海地区,目前形成了山东东岳、浙江巨化、上海三爱富等一批氟材料生产骨干企业及上千家中小型企业,氟产品年销售额约 155 亿元。目前中国无水氟化氢产能已达到年产 80 万吨、 TFE 达到 7.4 万吨、 PTFE 为 3.3 万吨, PTFE 需求量仅次于美国、欧洲和日本而居世界前列,氟橡胶 2010 年需求量将达 7000 吨,市场进展前景宽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