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编制组

2007年10月

目录

1、背景 (1)

2、规范制定的必要性 (1)

3、规范制定的原则和依据 (1)

4、任务来源 (2)

5、编制过程 (2)

6、主要内容说明 (3)

6.1规范的范围 (3)

6.2对定义的解释 (3)

6.2.1 环境数据库系统 (3)

6.2.2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3)

6.2.3 数据库范式 (3)

6.2.4 IDEF1X方法 (4)

6.2.5 E-R图 (4)

6.2.6 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 (4)

6.2.7 环境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单位 (4)

6.3环境数据库设计 (4)

6.3.1 范式设计 (4)

6.3.2 概念模型设计 (4)

6.3.3 逻辑模型设计 (5)

6.3.4 物理设计 (5)

6.3.5 数据库实现 (5)

6.3.6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提交 (5)

6.3.7 数据库命名 (5)

6.4环境数据字典 (6)

6.4.1 环境数据字典组成 (6)

6.4.2 环境数据字典内容 (6)

6.4.3 环境数据字典编写 (7)

6.5环境数据库运行维护管理 (7)

I

6.5.1 数据库部署要求 (7)

6.5.2 数据库运行管理 (7)

6.5.3 数据库运行维护制度建立 (8)

6.5.4 数据库运行管理培训 (8)

6.6环境数据库安全访问管理 (8)

6.6.1 用户管理 (8)

6.6.2 日志管理 (8)

6.6.3 数据安全管理 (8)

6.6.4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管理 (8)

6.6.5 安全保护措施 (9)

6.7环境数据库基础支撑环境管理 (9)

II

1、背景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污染减排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务院提出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包括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和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健康、有效运作需要多个部门(包括总局机关、环监局、监测总站、核安全中心、信息中心等)的信息实现顺畅的交换和高效的共享。为此,环保总局把“组织实施提高环境统计基础和信息传输能力建设项目,提高数据储存、传输和共享等信息化水平”作为2007年“三大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并下达了《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的编制任务,(《关于下达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配套标准制订工作任务的通知》,环办函[2007]629号),由环保总局信息中心和北京思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编制工作。《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作为“三大体系”标准规范建设内容之一,将对环境数据库设计、环境数据存储、环境数据库运行维护等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环境数据库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依托环境保护业务、计算机、通信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为保证环境数据库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有规范可循,制定本规范。

2、规范制定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处于不同的水平,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及技术力量方面也有强有弱,造成了各地环境信息化水平高低不一,有的地方环保局信息化建设发展比较快,有的则相对落后,存在着各自为政或至今无标准可遵循等问题。

随着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的开展,可以看出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空前的高度。环境信息化建设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而环境数据库系统建设则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的规范我国环保信息部门的数据库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迫切需要编制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方面的规范,编制《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的编制,将对规范各地环境信息主管部门的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发挥指导性作用。

3、规范制定的原则和依据

依据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的编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先进性和实用性并重原则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设计采用先进的技术,同时,在兼顾技术先进性的基础上,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讲求实际应用效果,以保证规范设计的实用性。

2、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设计的各个方面,均遵循国家的有关标准,真正达到应用的规范化目的。

3、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原则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设计充分考虑将来的扩展需要,以方便维护,规范与国内已有的相关数据库规范相协调,保持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

本规范制订的依据文件包括:

3GB/T 1 《标准化工作导则》

3GB/T 20000 《标准化工作指南》

3GB/T 20001 《标准编写规则》

4、任务来源

2007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下达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配套标准制订工作任务的通知》(环办函[2007]629号),通知中指出,为加强对环境污染源的监督管理,规范和促进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工作,完善国家环保标准体系,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制订包括《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在内的9项国家环保标准。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属于这批配套标准之一。该规范将指导环境数据库系统建设以及环境信息化工作,帮助业务应用系统完成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发布,为形成强大的环境信息处理能力,完备的通讯指挥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保障能力提供标准规范支持。

标准编制组从资料查阅、听取意见到编制、修改、成稿,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5、编制过程

1、听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对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的要求。根据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配套标准编制的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主持召开了标准规范编制项目启动会,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的编制要求并进行启动动员。启动会确定了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编制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标准编制组成员、任务分工、时间安排以及采用调研、讨论会和工作周报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标准编制组成员就标准规范的编制方法和格式等内容接受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培训。

2、资料查阅。标准编制组查阅了国家关于标准编制的最新要求,并进行深入学习,调

研了国内外和其它行业的数据库相关标准、技术方法以及其它相关科研文献,以此为参考,标准编制组初步编制了规范大纲。

3、项目讨论会。总局信息中心主持召开了标准规范编制项目讨论会,信息中心领导及相关同志、标准编制组成员对标准的大纲和编制内容进行了商讨和确定。

4、确定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框架。标准编制组根据总局信息中心的要求以及各类调研结果,反复讨论确定了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的总体思路,并确定了规范的基本框架。

5、编制规范草稿。标准编制组经过需求分析、相关部门及文献的调研工作、内部讨论和外部交流以及对标准文稿的反复修改完善等工作,于2007年8月中旬完成了《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草稿)的编写。

6、环境业务和数据库领域专家意见征集。标准编制组将《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草稿)提请环境业务和数据库领域专家进行初步审查,各位专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标准编制组根据意见和建议对规范(草稿)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7、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在规范草稿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意见以及环境数据库领域专家意见,标准编制组进一步对规范草稿进行修改,于2007年9月底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

6、主要内容说明

6.1 规范的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国家、省、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环境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单位的关系型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活动。既指导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数据库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又能够约束环境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单位按照本规范进行环境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6.2 对定义的解释

6.2.1环境数据库系统

泛指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系统。

6.2.2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以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形式描述和存储数据,表与表之间采用主键、外键方式建立关联的数据库系统。

6.2.3数据库范式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构造数据库所遵循的一定的规则,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6.2.4IDEF1X方法

把实体-联系方法应用到语义数据模型中的一种语义模型化技术,用于建立系统信息模型。

6.2.5E-R图

实体-联系图,提供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其表示方法为: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或m:n)。

6.2.6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设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环境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6.2.7环境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单位

承担环境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设计及数据库实现的单位。

6.3环境数据库设计

环境数据库设计内容主要由数据库范式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现、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提交以及数据库命名等组成。 6.3.1范式设计

针对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的不同要求,可以分为如下5类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BCNF,第四范式(4NF)。

对于环境数据库的范式设计,应达到第三范式(3NF)的要求,第三范式的要求如下:

a)数据表内的每一个值只能被表达一次

b)数据表内的每一行都应当被唯一的标示

c)数据表内不应存储依赖于其他键的非键信息

d)如果字段事实上是与其它表的关键字相关联而未设计为外键引用,需建索引

e)如果字段与其它表的字段相关联,需建索引

f)如果字段需做模糊查询之外的条件查询,需建索引

6.3.2概念模型设计

环境数据库概念模型是通过对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

库管理系统的模型,用E-R图表示,可以使用IDEF1X方法作为环境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的方法,按照初始化、定义实体、定义联系、定义属性以及其他对象和规则等设计环境数据库概念模型。

6.3.3逻辑模型设计

应将环境数据库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设计环境数据库逻辑结构应选择最适于描述与表达相应概念结构的数据模型,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6.3.4物理设计

应为环境数据库逻辑结构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6.3.5数据库实现

各级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应根据数据资源情况及信息系统建设规模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数据库实现。

6.3.6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提交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技术资料,尤其数据字典部分,因此在规范中进行了重点说明。环境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单位在完成环境数据库设计之后,应遵循GB8567—88的《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要求,提交相应的环境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其中,数据字典设计参照本规范环境数据字典内容,安全保密设计参照本规范环境数据库安全访问管理内容。

6.3.7数据库命名

环境数据库名称、表名称、视图名称、存储过程名称以及字段名称应按照一定意义命名,且总长度不宜超过30个字符。建议环境数据库的命名采用英文缩写或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合,采用大写字母方式,不推荐使用中文命名。在对象名的字符之间不应留有空格。

对环境数据库的命名主要内容包括对数据库名、表名、视图、主键、外键、索引、字段名、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自定义数据类型、缺省值default、规则rule等的命名建议,详见规范内容。

6.4环境数据字典

环境数据字典内容主要由环境数据字典组成、数据字典内容以及数据字典编写等组成。

6.4.1环境数据字典组成

环境数据字典主要为环境数据库管理、开发和使用人员提供有关环境数据库的说明、格式、数据关系等信息描述。

环境数据字典包含以下内容:数据字典管理信息、数据表信息、视图信息、存储过程信息、用户函数信息、用户定义数据类型信息、数据项(字段)信息等,见图1。

图1环境数据字典内容组成示意图

6.4.2环境数据字典内容

环境数据字典内容应由名称、最大出现次数、数据类型和域值等内容组成。

其中,

最大出现次数:

1:表示出现并且不能重复使用。

N:表示可重复使用。

基本数据类型:见表1。

表1基本数据类型列表

数据类型说明

实体(entity)表示复合元素,可由元素或实体组成。

文本/字符型(string)自由文本,表明对数据项(字段)的内容没有限制。

数值型(number)通过数字的形式表达的值的类型

日期型(date)通过YYYYMMDD的形式表达的值的类型日期时间型(datetime)通过YYYYMMDDhhmmss的形式表达的值的类型布尔型(boolean)两个而且只有两个表明条件的值,如True或False。(1或0)

二进制(binary)通过二进制格式存储对象,如图片、音频、视频等环境数据字典内容说明及填写要求详见规范内容。

6.4.3环境数据字典编写

所有环境数据库都应编写一份数据字典。数据字典表样见附录A。

6.5 环境数据库运行维护管理

环境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主要由数据库部署要求、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运行维护制度建立、数据库运行管理培训等内容组成。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设立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由其负责环境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

6.5.1数据库部署要求

环境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器应置于符合GB50174-93要求的机房,建议机房环境达到国家A类机房的建设标准。

6.5.2数据库运行管理

包括制定环境数据库系统运行任务计划、定期对环境数据库系统进行升级,以提高系统性能。

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数据库系统运行要求确定数据库系统的连续运行时间,对于24小时运转的系统建议采用双机热备等保护措施。

如:污染源在线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等业务系统所对应的数据库系统应保持24小时连续运行。

6.5.3数据库运行维护制度建立

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应建立严格的环境数据库运行维护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等,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得随意人为停运设备。发生重大故障造成系统停机,应向用户作出通告说明。

6.5.4数据库运行管理培训

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应针对数据库系统维护人员,每年提供数据库系统运行管理培训。

6.6 环境数据库安全访问管理

环境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访问管理主要由用户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库备份恢复管理以及安全保护措施等内容组成。

6.6.1用户管理

为了确保环境数据库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各级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应对环境数据库系统用户进行统一的管理。

环境数据库系统应提供明确的用户权限分级。

6.6.2日志管理

各级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应建立环境数据库系统运行日志管理制度,包括系统运行日志管理和用户操作日志管理,并定期对日志进行归档、统计分析,保证环境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6.6.3数据安全管理

为保证环境数据安全,各级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应采用适当的防病毒措施及防火墙技术,并定期升级相关软件,确保环境数据库系统所使用网络安全防护软件为最新版本。各级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用适合的网络安全防护软件。

6.6.4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管理

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应对环境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库备份,保证在数据库出现问题时正常恢复。

数据备份的方式可以采用正常关闭数据库后进行备份的方式,以防止由于系统意外故障造成数据信息丢失。但是针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等实时性要求很高的数据的特点,应采用实时备份方式,保证数据自动恢复。

数据备份操作可以选择全盘备份或增量备份。全盘备份即将所有文件写入备份介质;增量备份只备份那些上次备份之后更改过的文件。各级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数据备份操作方式。

数据恢复方式可以选择全盘恢复、个别文件恢复、重定向恢复。全盘恢复常应用于服务器发生意外灾难导致数据全部丢失、系统崩溃或是有计划的系统升级、系统重组等,也称为系统恢复;个别文件恢复是利用网络备份系统的恢复功能,只需浏览备份数据库或目录,找到该文件,触动恢复功能,即可恢复指定文件;重定向恢复是将备份的文件恢复到另一个不同的位置或系统,而不是进行备份操作时它们当时所在的位置。各级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数据恢复操作方式。

6.6.5安全保护措施

各级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应保证以下安全保护措施的正常执行。

a)环境数据库系统重要部分的冗余或备份措施。

b)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

c)网络攻击防范、追踪措施。

d)环境数据库系统运行和用户操作日志记录保存60日以上措施。

e)记录环境数据库系统用户网络地址的措施。

f)环境数据库系统身份登记和识别确认措施。

6.7 环境数据库基础支撑环境管理

各级环境数据库系统主管单位应提供满足环境数据库系统运行条件的基础支撑环境,包括基础硬件系统和基础软件系统。

基础硬件系统包括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的规范性要求,详见规范内容。基础软件系统包括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的规范性要求,详见规范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题目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 题目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2017年动画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题目 一、题目介绍 现有上海某高档居住区绿地,请为其中的一个组团绿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要求有一定活动空间和绿地环境,具体风格不限。设计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约2000平方米,绿地由居住区内部主干道环绕,周边是18层高层住宅。 二、地形图 三、设计与表现要求: (1)设计要求 充分考虑现状条件,抓住场地特征,正确分析各相关要素。设计方案能合理运用地形、水、植物、园林建筑等景观设计要素,布局合理,交通清晰流畅,构思新颖,能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具有独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注意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和植物的季相效果。设计需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符合人体工程学和景观设计常规要求。图面表达清晰美观并符合园林制图规范,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 (2)图纸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选用提供的AutoCAD、Photoshop、3Dmax或SketchUp,以及Office等计算机应用软件,根据毕业设计指定设计环境,自主命题,完成一套A1(841mm*594mm)图幅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及排版。内容包括:

①、总平面图一张,根据A1图幅确定恰当比例,能够明确表达软质景观、硬质景观;各功能分区表达清晰,包括构筑物、座椅、植物等的表现。 ②、剖立面图至少1个;标注主要景点。能够表达出场地的竖向变化,丰富景观视觉效果。 ③、整体鸟瞰图1个。 ④、局部效果至少2个。 ⑤、分析图若干,如景观分析图、功能分析图、竖向分析图等;比例自定。 ⑥、地面铺装形式及材料处理方案。 ⑦、对图纸进行整体排版,设计说明 200字左右。 排版形式另见群文件里的排版参考图样,排版应在恰当位置标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毕业设计字样及相关作者信息。

发电厂运行管理规范

发电厂运行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发电运行值班工作,展现文明窗口形象,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根据《安规》、现场运行规程以及本厂文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厂所有运行的值班管理工作。 第二章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三条交班前20分钟值班员向班长汇报设备运行状况,班长向值长汇报设备运行情况,交班值必须对本班的工作情况作详细记录,对所负责的卫生区域进行清扫。 第四条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值班现场,按岗位进行对口交接,查阅前、后台记录,询问情况,重点检查了解下列情况:(一)系统、设备运行方式; (二)设备的运行情况; (三)设备检修安全措施的布置情况; (四)至前一次当班时间内设备故障及设备异动情况; (五)检查安全工器具、钥匙、备品情况及规程、图纸等有无短缺或损坏,若有应及时向交班人员提出并作好记录,否则一经接班,接班者对其负全部责任; (六)对控制室卫生进行检查,发现卫生不合格时,必须及时向交班人员提出,待清扫干净后再接班,否则一经接班,接班人员负全部责任; (七)调度命令及上级指示; (八)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九)设备异常或异动后,必须到现场进行交接,否则,因交接不清发生问题,除交班人员无交代和记录外,一般情况下,由接班人员负全部责任。

第五条交班人员应向接班者详细介绍设备运行方式、设备异动、本班的操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并和接班者到现场查看以下内容:(一)设备重大缺陷; (二)工器具、钥匙及公用图纸资料等; (三)异动后的设备。 第六条交接班应做到“三交”、“五不接” (一)三交 1、书面交; 2、现场交; 3、口头交,以书面为依据。 (二)五不接 1、未做好交班准备工作不接(如记录不清、交待不明、心中无数); 2、在事故处理或操作过程中不接; 3、工具、资料不全不接(如钥匙、工具、图纸、资料、运行日志、两票、各种记录等); 4、卫生工作未做好不接; 5、上级通知或命令不明确,或有其它明显妨碍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不接。 第七条接班程序 查阅记录→询问情况→检查设备→召开班前会→按时接班 第八条接班人员在接班签名处签名,交班人员在交班签名处签名,由接班人员发出接班令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第九条值长、班长在接班后应全面了解本厂设备运行情况。 第十条互相换班必须遵守有关规定,禁止上连班。 第三章监盘规定 第十一条值班员单独监盘,不允许中途随便离开岗位。 第十二条监盘时必须坐姿端正、规范,精力集中。 第十三条监盘时不准和他人闲谈,不准看书报、不准玩手机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准无关人员围盘。

研发部门数据库管理规范标准

版/次:2015.11.19 数据库管理规 编制:钱凌杰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XXX信息科技 2015年11月

目录 一、总则 (3) 二、适用围 (3) 三、数据库管理员主要职责 (3) 四、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3) 4.1每日的管理工作 (3) 4.2数据库管理的每月工作 (4) 4.3数据库管理的每年工作 (4) 五、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5) 5.1数据库环境安全 (5) 5.2数据库系统安装、启动与更新时的安全规定 (5) 5.3安全和口令策略 (6) 5.4访问控制 (8) 5.5紧急事故的处理 (8) 5.6数据库文件管理 (9) 5.7数据库安全管理 (9) 六、备份与恢复 (9) 6.1备份方式及策略 (10) 6.2备份要求 (10) 6.3恢复的管理 (11) 6.4对长期保存的备份进行校验 (12) 6.5异地容灾备份 (12) 七、日志及监控审计 (12) 7.1审计围 (12) 7.2日志保存 (12) 7.3日志访问 (13) 7.4安全审计 (13) 八、数据存放、归档管理 (13) 九、附则 (14)

一、总则 为规XXX信息科技(以下简称“公司”)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和配置方法,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二、适用围 本规中所定义的数据管理容,特指存放在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存放在其他介质的数据管理,参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三、数据库管理员主要职责 1、负责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合理配置、测试、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资源优势。负责数据库的安全运行。 2、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配置进行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检查。 3、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的配置方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4、负责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5、负责对所管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并协助应用开发人员、使用操作等相关人员做好相关的配置、检查等工作。 6、负责做好数据库系统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四、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4.1每日的管理工作 数据库管理员每天登录到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如下检查工作:

实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 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本实验需要 2 学时。 一、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SQL 、Transact-SQL 和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建立数据库、表、修改数据库、表和删除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创建数据库 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要求: ●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大小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 长; ●日志文件初始大小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 ●(分别为姓名_数据库名和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mdf ●事务日志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也采用默认值。 ●(分别为姓名_数据库名_LOG和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_LOG.ldf) 2)②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_2,要求同1; Create database 姓名_数据库名_2 On (name=STUDENT_01_data, filename='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_2.mdf', size=10, maxsize=unlimited, filegrowth=10%) log on (name=student1_log, filename='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mdf', size=2, maxsize=5, filegrowth=1) 2.创建表 以上面创建的数据库为例,创建表。创建表实际上就是创建表结构,再向表中输入数据。既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表,也可以用Transact-SQL命令创建表。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

2014 届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李喜群老师: “湘中情”主题休闲茶楼室内设计 主题餐厅设计(梅、兰、竹、菊为主题) “***”别墅室内空间设计 南风苑(A,B,C,D户型)样板房设计 “**”室内设计公司办公室设计 室内空间中的软装设计 运用废旧物为主要材料,设计一个艺术空间,具体项目不限 新农村建设与设计(建筑,室内,景观) 人文科技学院校园一角景观规划与设计 娄底某创意文化街区景观规划设计 某私家别墅庭院设计 娄底某五星级酒店庭院景观设计 娄底街道艺术的再生——现代公共街区设计 湘中某别墅区景观设计 某小区景观设计 李洁老师: 1、娄星广场改造设计(2~3人一组) 2、文化广场改造设计 3、东方豪苑景观设计 4、星海名都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5、珠山公园规划设计 6、毓师园景观改造设计 7、孙水河公园入口广场景观设计 8、娄底一小南校区景观设计 9、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园景观改造设计 10、娄底市乐平大道道路景观设计 11、娄底市湘中大道道路景观设计 12、娄底市规划局景观设计 13、娄底市审计局景观设计 14、娄底市某居住区景观设计(某小区待定)

梁琼老师: 高娜老师: 1、高校教研室室内设计 2、LOFT风格小型酒吧空间设计 3、主题餐饮空间设计 4、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某品牌服装专卖店设计 5、“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办公空间中的应用 6、设计师之家——别墅设计 7、摄影俱乐部 8、湖湘文化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 9、售楼中心室内设计 10、室内空间住宅设计

严明喜老师: 1、梅山文化展示厅设计(展示、接待、学术交流。22米*18米,层高3米) 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大楼整体形象设计 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一办公楼(明德楼)整体形象设计 4、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五栋教学楼(致远楼)整体形象设计 5、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逸夫楼)整体形象设计 6、某粥铺空间设计(品牌自定,原始结构为后街2个并联的门面,层高5米) 7、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毓师园(一办公楼与二办公楼之间地块)景观改造 8、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宿舍楼整体形象设计 9、“曾国藩酒”旗舰店空间设计(15米*12米,层高3米) 10、售楼部空间设计(50米*60米) 11、红旗轿车4S店设计 12、梅山地区“新农村”建筑样式设计(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梅山地区农村大量建造新的民居,在已经建好的新民居中,几乎没有任何体现地方特色的元素,而且对原来的传统古民居破坏严重。整理和发展梅山建筑文化,研究和保护现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可以指导娄底地区乡镇开展地域民族特色建筑的现代新农村建设,使本地区形成独具文化特色城市形象;总结梅山文化背景下的传统民居中具有代表性的通用装饰元素,为现代新农村民居建设提供统一的装饰样式,以达到对传统民居的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谭意老师: 1、某一品牌专卖店室内空间展示设计 要求:任选运动、服装、电器、珠宝、化妆品五种类型中某一品牌为主题,根据其品牌及类型特征,对该品牌专卖店的商业空间进行展示设计布局。 2、一主题及特色餐厅设计 要求:建筑面积约200㎡,设计要满足主题及特色餐厅整体布局要求及各功能区基本功能要求,以满足功能需要为原则,流线清晰,分区合理,风格突出,主题色彩鲜明,文化内涵丰富,通过形态,色彩,照明,陈设,景观植物的摆放

行车安全操作规范及运行管理制度

规范员工作业行为,提高生产效益。 2、使用范围: 行车操作人员及操作过程。 3.安全作业规范 3.1每台行车,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上岗操作证的行车工人操 作,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2行车工人必须了解行车各机构的构造和技术性能,熟悉行车操作规范和 行车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清楚设备安全使用,维护规则。 3.3工作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上口哨,认真检查钢丝绳滑轮卷扬机、 吊钩、夹钩、撬棍等机具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及时排除和修整。 3.4工作前要明确分工,设专人指挥,以免发生事故。 3.5使用单位应建立行车工人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 钢丝绳、链条和安全装制进行检查,性能不正常时,应立即排除。 3.6不准未经培训的无证工人操作,粗心大意操作,超负荷操作;斜吊斜拉 操作,破坏性野蛮作等一系列的违章操作。 3.7操作前,必须注意周边环境,保证安全。当行车上或其周围确认无人时, 才可以闭合主电源进行操作。工作结束时,应将电源的总闸拉开切断主电源,并将手柄扳回零位。 3.7.1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不准进行操作: (1)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的; (2)行车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的; (3)吊物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的; (4)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浮置物的; (5)工作场地灰暗,无法看清地被吊物情况等的。 3.7.2操作人员,应遵守下述要求: (1)不得利用极限位器停车; (2)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3)吊运时,不得从人的上空通过,工作时,吊钩下严禁站人,

且人不能随构件上升下降;空中运行时,吊具位置不得低于 一个人的高度(约离地2.5米) (4)行车工作时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 (5)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的行车,吊钩在最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持规定的安全圈数; (6)不准同时按下两个使电动葫芦及主车按相反方向运动的手电门按钮; (7)吊具不工作时,不允许把重物悬于空中,防止零件产生永久变形; (8)严禁斜拉提升重物,带重物运行时,重物最低点离重物运行线路上的最高障碍物至少0.5m; 3.8.良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 3.9.落必须选好安全地点,待放稳后,再放入钢丝绳和吊钩,防止碰坏构件或其他设备,非操作人员不许接近。 3.10.严格禁止用吊钩运送或起升人员。 3.11.禁止用任何方法从行车上抛下物品。 3.12.工具、备品、紧固件、杂物等必须存放在专门的箱子内,禁止随便散放在行车上,以避免物件落下时发生人身或损坏设备事故。 3.13.吊运时必须弄清所吊物品的重量,选用适当的钢丝绳,不准使用不同直径钢丝绳,不准斜拉歪吊和超负荷吊运,如特别情况,应请示领导,经有关人员同意后采取有效措施方可吊运。 3.1 4.吊运构件及设备要衬垫好,防止弯曲、变形和磨损设备表面,工作时,人不准随设备构件上升下降,不能站在起吊构件下面。 3.15.吊运重大构件或大型设备和双机抬吊时,必须找好中心点以保持平衡,钢丝绳分开角度不得大于60°,长型构件最少要在构件上绕两圈紧锁好,起吊离地200-300毫米暂停,待检查安全可靠后,栓好牵引绳再继续起吊。 3.16.使用的绳扣,每一个捻距如有折断5-6丝,应禁止使用,不得指挥司机吊运埋在地下和被压住的构件和易爆品。 3.17.吊件降落必须预先选好安全地点,待放稳后,再放下钢丝

数据库运行管理规范

数据库运行管理规范

目录 1.总则 (3) 2.适用范围 (3) 3.数据库管理员主要职责 (3) 4.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3) 5.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5) 6.备份与恢复 (10) 7.日志及监控审计 (13) 8.数据存放、归档管理 (14)

1.总则 1.1为规范我司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和配置方法,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规范中所定义的数据管理内容,特指存放在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存放在其他介质的数据管理,参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3.数据库管理员主要职责 3.1负责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合理配置、测试、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资源优势。负责数据库的安全运行。 3.2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配置进行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检查。 3.3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的配置方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3.4负责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5负责对所管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并协助应用开发人员、使用操作等相关人员做好相关的配置、检查等工作。 3.6负责做好数据库系统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4.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4.1每日的管理工作 4.1.1数据库管理员每天登录到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如下检查工

作: (1)检查所有的数据库实例状态以及所有与数据库相关的后台进程。 (2)检查数据库网络的连通与否,比如查看监听器(listener)的状态、网络能否ping通其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客户端能否连通服务器等等。 (3)检查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如果剩余的空间不足 20% ,需要删除不用的文 件以释放空间。 (4)查看告警文件有无异常。 (5)根据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检查其它的日志文件中的内容,发现异常要及时 加以处理。 (6)检查CPU、内存及IO等的状态。 (7)检查备份日志文件以及网络备份软件的监控记录,确定自动备份成功完成。对于数据库的脱机备份,要确信备份是在数据库关闭之后才开始的,备份内容是否齐全。运行在归档模式下的数据库,既要注意归档日志文件的清除,以免磁盘空间被占满,也必须注意归档日志文件的保留,以备恢复时使用。 (8)每天运行数据库管理控制台,检查数据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剩余情况, 必要时,增大数据存储空间容量。对于使用量增加快的表空间要特别关注。 4.2数据库管理的每月工作 (1)收集数据库的性能统计数据,检查高速缓存区命中率、资源争用等统计信息,若不理想,设法加以分析改善。 (2)检查数据对象存储空间碎片情况,必要时加以调整。 (3)比较分析数据库系统和操作系统的CPU,内存,网络,及硬盘的利用率, 以此确定出近期将可能出现的资源争夺趋势,必要时加以调整,以避免系统资源的争夺,如果调整还达不到要求,须考虑增加新资源。 (4)检查每日数据库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用户、数据对象存储空间增加删改 的记录是否齐全,备份记录、维护记录是否齐全,不足的及时补上。

数据库运维管理规范

数据库运维管理规范 龙信思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生产系统的数据库管理与配置方法,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中所定义的数据管理内容,特指存放在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存放在其她介质的数据管理,参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三、数据库管理员主要职责 3、1、负责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合理配置、测试、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资源优势。负责数据库的安全运行。 3、2、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配置进行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检查。 3、3、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的配置方法进行修订与完善。

3、4、负责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5、负责对所管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与完整性,并协助应用开发人员、使用操作等相关人员做好相关的配置、检查等工作。 3、6、负责做好数据库系统及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工作。 四、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4、1、数据库管理的每日工作 (1)检查所有的数据库实例状态以及所有与数据库相关的后台进程。 (2)检查数据库网络的连通与否,比如查瞧监听器(listener)的状态、网络能否ping通其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客户端能否连通服务器等等。 (3)检查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如果剩余的空间不足 20% ,需要删除不用的文件以释放空间或申请添加磁盘。 (4)查瞧告警文件有无异常。 (5)根据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检查其它的日志文件中的内容,发现异常要及时加以处理。 (6)检查cpu、内存及IO等的状态。 (7)检查备份日志文件的监控记录,确定自动备份有无成功完成。对于数据库的脱机备份,要确信备份就是在数据库关闭之后才开始的,备份内容就是否齐全。运行在归档模式下的数据库,既要注意归档日志文件的清除,以免磁盘空间被占满,也必须注意归档日志文件的保留,以备恢复时使用。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报告

2012届本科毕业设计(设计报告) 存档编号: 艺术学院 毕业设计(设计报告)题目: 在水之尚——水上别墅设计 姓名: XX 专业:艺术设计环艺方向 年级: 2008级 学号: 0811XXXX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讲师

XXXX学院艺术学院 毕业设计(设计报告)诚信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设计报告),题目《在水之尚——水上别墅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本设计(设计报告)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设计(设计报告)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承诺的法律结果。 毕业设计(设计报告)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设计报告部分

目录 摘要、关键词 (1) 一、课题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2) 二、课题调研 (4) 三、设计理念 (7) 四、设计定位 (8) 五、设计过程 (8) 六、设计方案与说明 (11) 结束语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水上别墅,顾名思义是建造在水上面的别墅。它跟传统的建筑相比更加新颖独特,更适合度假和休闲。本设计主要研究新潮、舒适自然、简便型的水上休闲空间,以度假为目的进行水上生活空间的研究和设计。从而实现低成本,高度自然,亲近自然的度假别墅。水上建筑最大的优势节约了昂贵而又有限的陆地资源,科学合理而简便易行的,而且对城市扩展和合理利用资源具有很深的意义。居住在水上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别致而又新潮。进行水上休闲空间资源的开发,在回归自然化同时高度现代化,节约有限的陆地资源,实现低碳生活,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舒适自然地度假空间,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理想空间环境。都市白领的生活繁忙,选择简约风格的室内空间,能去掉那些不应该的繁琐和压迫感,本项目讲究科技与艺术结合,“形式服从功能”,造型简洁明朗,设计科学合理,在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的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生活和使用的空间。 关键词:水上别墅休闲简约

数据库运行管理规范——【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数据库运行管理规范 1总则 1.1为规范XX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和配置方法,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规范中所定义的数据管理内容,特指存放在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存放在其他介质的数据管理,参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3数据库管理员主要职责 3.1负责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合理配置、测试、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资源优势。负责数据库的安全运行。 3.2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配置进行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检查。 3.3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的配置方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3.4负责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1

3.5负责对所管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并协助应用开发人员、使用操作等相关人员做好相关的配置、检查等工作。 3.6负责做好数据库系统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4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4.1每日的管理工作 4.1.1数据库管理员每天登录到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如下检查工 作: (1)检查所有的数据库实例状态以及所有与数据库相关的后台进程。 (2)检查数据库网络的连通与否,比如查看监听器(listener)的状态、网络能否ping通其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客户端能否连通服务器等等。 (3)检查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如果剩余的空间不足 20% ,需要删除不用的文件以释放空间。 (4)查看告警文件有无异常。 (5)根据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检查其它的日志文件中的内容,发现异常要及时加以处理。 1

(6)检查cpu、内存及IO等的状态。 (7)检查备份日志文件以及网络备份软件的监控记录,确定自动备份有无成功完成。对于数据库的脱机备份,要确信备份是在数据库关闭之后才开始的,备份内容是否齐全。运行在归档模式下的数据库,既要注意归档日志文件的清除,以免磁盘空间被占满,也必须注意归档日志文件的保留,以备恢复时使用。 (8)每天运行数据库管理控制台,检查数据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剩余情况,必要时,增大数据存储空间容量。对于使用量增加快的表空间要特别关注。 4.2数据库管理的每月工作 (1)收集数据库的性能统计数据,检查高速缓存区命中率、资源争用等统计信息,若不理想,设法加以分析改善。 (2)检查数据对象存储空间碎片情况,必要时加以调整。 (3)比较分析数据库系统和操作系统的CPU,内存,网络,及硬盘的利用率,以此确定出近期将可能出现的资源争夺趋势,必要时加以调整,以避免系统资源的争夺,如果调整还达不到要求,须考虑增加新资源。 (4)检查每日数据库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用户、数据对象存储空间增加删改的记录是否齐全,备份记录、维护记录是否齐全,不足的及时补上。 4.3数据库管理的每年工作 1

数据库维护保养管理方案计划规范标准

数据库运维管理规范龙信思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生产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和配置方法,保障信息系统稳 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中所定义的数据管理内容,特指存放在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于存放在其他介质的数据管理,参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三、数据库管理员主要职责 3.1.负责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合理配置、测试、调整,最大限度地发 挥设备资源优势。负责数据库的安全运行。 3.2.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配置进行可用性,可靠性, 性能以及安全检查。 3.3.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 安全的配置方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3.4.负责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5.负责对所管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并协助应用开发人员、使用操作等相关人员做好相关的配置、检查等工作。 3.6.负责做好数据库系统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四、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4.1.数据库管理的每日工作 (1)检查所有的数据库实例状态以及所有与数据库相关的后台进程。 (2)检查数据库网络的连通与否,比如查看监听器(listener)的 状态、网络能否ping通其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客户端能否连通服 务器等等。 (3)检查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如果剩余的空间不足 20% ,需要删除不用的文件以释放空间或申请添加磁盘。 (4)查看告警文件有无异常。 (5)根据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检查其它的日志文件中的内容,发现 异常要及时加以处理。 (6)检查cpu、内存及IO等的状态。 (7)检查备份日志文件的监控记录,确定自动备份有无成功完成。 对于数据库的脱机备份,要确信备份是在数据库关闭之后才开始的, 备份内容是否齐全。运行在归档模式下的数据库,既要注意归档日志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需要提交的文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需要提交的文件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毕业设计需提交的文件 适用全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1、档案袋2个(凡提交文件是两份的,需分开放置,并在文档封面写明 姓名、学号和放入文件类型); 2、承诺书2份,(教师和学生手签字,时间为2012年10月20日); 3、毕业设计指导书2份(其中指导对象部分需手签字,时间为2013年4 月以前); 4、彩板画册1份(包括封面和封底,不得少于20页); 5、黑白论文模板2份(其中一份需购买学校的毕业论文封面,购买封面 的那份需要教师检查无问题,并签字同意答辩,时间为2013年4月以前); 6、刻盘(毕业设计全部文档,及设计原始文件,包括手绘、3d、cad等 需要做成电子档并“刻盘”与彩板放置在同一文件袋中); 7、毕业设计展板尺寸为60X90cm,每人2个展板,只需提交电子文档, 内容如下:第一展板,效果图两张(手绘和3d均可,园林景观组需是园林平面效果图和园林立面效果图);第二展板,cad设计图纸(cad 图纸平面布置图、立面装饰图2张,园林景观组为平面布置图、立面图2张;cad模板部分需清晰可见标注及文字,线性正确,模板中需标注班级、学号、姓名及指导教师); 8、学生在答辩时需制作答辩ppt(ppt包括所做毕业设计,及简短文字标 注,以图片形式展示,便于答辩教师观看和学生作品展示);

9、以上文件需在4月15日前提交学校,15日后按照学校要求不再受理 答辩事宜,请同学们合理安排好时间。 适用于教师: 1、教师在检查文件时,注意看文件是否齐全; 2、教师在检查学生模板时,注意检查格式和错别字,特别是学校模板部 分; 3、彩板画册封面学生需将自己的作品选一副放在封面做底; 4、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对于不合格学生作品 不予签字; 5、本次答辩为学校安排时间,有没有补答辩,补答辩时间在学校未通知 情况下不予回答。 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 2013年3月18日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说明书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淮安茂化国际姜女士雅居设计 作者:学号: 院、系:艺术与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 2015年 5 月 25 日

设计总说明 本次的设计案例是一套140m2左右的高层,实际可使用面积只有90m2左右。我的设计风格是现代简约,以现代的工艺元素和手法,以淡黄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黑色和浅咖色。通过灰镜,石材等装饰材料做点缀,减少繁琐的造型,复杂的线条,一切一简洁为主体,是一种简约大方而又充满时尚的浪漫气息。通过对设计过程的描述,阐释了现代简约风格的设计理念在本次家居设计中的运用。

目录 设计总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引言. 0 选题来源 (1) 第二章设计过程 (1) 调查阶段 (2) 对业主家居风格的沟通 (2) 对环境的调查 (2) 分析阶段 (3) 对业主需求分析 (3) 整体条件分析 (3) 设计理念 (4) 装修风格的定位 (4) 现代简约风格的设计理念 (5) 主体空间介绍 (6) 客厅 (6) 餐厅 (7) 创新价值 (8) 未来展望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第一章引言 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对于室内设计的有了专业性的认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室内设计风格也是和现代年轻人一样简约时尚。现代简约风格适用于很多家庭,简约但是不简单。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也遇到了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比如很多颜色搭配的技巧,灯光的如何运用能很好的表达出舒适温馨的效果,空间的合理分配化,最大化的挖掘出空间的使用率。在本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也在公司设计师前辈的帮助下将设计和家装主材相结合,使我在这一方案中能很好的给出设计定位。

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变电站运行管理规 范 1

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 (试行) 前言 按照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为指导和规范公司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实现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有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本标准由生产技术部提出、起草、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编写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生产技术部。 1、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公司有人值班变电站的主要业务及工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有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2.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408-91) 2.2<变电运行管理标准>(QB/CSG 2 0001- ) 2

2.3<电气工作票实施细则> 2.4<变电站电气操作票实施细则 > 3、术语和定义 3.1变电站运行人员:指具体负责变电运行业务、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生产人员。 3.2设备维护:指为维持设备正常运行工况,对运行设备所采取的除检修、技术改造外的检查、维修、试验、保养等工作。 3.3设备缺陷:指运行或备用的设备、设施发生异常或存在的隐患。这些异常或隐患将影响: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电网和设备的可靠、经济运行;设备出力或寿命;电能质量。 3.4设备状态评价:指依据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确定设备当前健康状况,为设备检修提供依据。 4、总则 4.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工作原则,以控制异常和未遂、不发生轻伤和障碍为班组安全目标,以设备运行管理为核心,开展变电运行管理业务。 4.2本标准明确变电站运行人员是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的主体,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负责。 4.3本标准凡与上级有关标准和规定有抵触的地方,应按上级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3

环境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天津狗不理集团静海项目会所部分 ——建筑及室外景观设计 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XXX 指导教师:XX,讲师,XX,助教,艺术学院 摘要: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是当前设计的热点,也是未来设计方向的主题。当前会所已成为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的一种趋势,建筑与景观的设计与研究也是相当重要的。建筑与景观需完美结合才能为人们提供更理想的生活环境。本文针对会所的外观建筑及景观设计进行研究,以低碳为主题,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园林之精神强调“自然——建筑——景观——人”的和谐性与统一性。 关键词:功能空间,和谐性与统一性,覆土建筑,可持续发展 Tianjin Goubuli Group Jinghai project clubs portion ——Building and outdoor landscape design School of Fine Arts, Design Art Specialty, Design Environment, Ran Meng Tutors: Li Xin ,lecturer, School of Fine Arts Zhang Wei, Assistant School of Fine Arts Abstract:Between man and land, people and nature harmonious living environment is a hot topic of the current design theme of the future design direction. The current club 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rchitectural and landscape design and research is very important.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to provide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In this pap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build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club, combined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pirit of the garden to emphasize harmony and unity of “Nature - Architecture - Landscape -Human "low-carbon as the theme. Key Words:Functional space,Harmony and unity,Casing constru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绪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不断追求,文明社会关于景观建筑的态度经过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群体思想交流及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不断提出新要求。会所的发展成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趋势。因此设计一个设施合理,功能人性化,整体环境轻松与自然的娱乐休闲地带, 可使人们从繁忙的工作压力中转换到一个能够调节身心健康的世外桃源。 1

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空调系统冬季运行防冻管理规范 1、目的: 确保购物中心空调系统的冬季正常使用,预防设备损坏。 2、范围: 购物中心内所有空调系统的设备。 3、空调系统设备的操作流程图: 3.1各项目工程部应该在冬季来临之前制订本购物中心的各项防冻措施。 3.2 在供暖季来临之前,专业主任带领员工完成换季保养的各项检修工作。 3.3换季检修时重点检测空调机组的防冻开关,保持其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温 度设定为5℃。 3.4 供暖设备有楼宇自控系统的需设置为冬季运行模式。 3.5 供暖设备无自控设置的,应采取以下措施: 3.5 1. 回水手动阀门开度应大于等于最小开度(20%--30%的开度不能完全关闭). 3.5 2. 机组运行时,新风阀开度保持最小满足最小新风量即可(机组停运后手动关 闭风阀降低冷空气侵入冻坏翅片的危险性). 3.6 进入供暖季后,供暖循环泵必须要保证24小时运行(夜间运行供水温度可根 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3.7进入供暖季后,多使用室内回风,空调机组回风阀开到最大,新风阀调到最小 (回风与新风混合后焓值提高,减小翅片冻坏的机率) 3.8 当室内空气质量较差,需要加大室外新风量时,应尽量选取白天室外温度较高 时段,开启新风阀,并做好记录及交接,在闭店前(或室外温度急降前)必须关闭新风阀。 4、夜间机组停运后要注意加强巡视和记录. 巡视内容: 1.电机停运. 2. 新风阀关闭. (以上两项确保无冷空气侵入) 3. 手动水阀及回水电动阀常开 4.循环泵运行. (以上两项保证机组翅片内水流循环)

5、长期停止运行机组操作巡视注意: 1.翅片内水泄干净(泄水丝堵收好)水阀关严.(如阀门不严,可加盲板封堵)。 2.风阀关闭. 3.电机关闭. 4.电源关闭. 5.轿厢门打开

系统发布部署数据库管理规范

河南煜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部署文档发布部署注意事项 蒋莉 2017-5-3

注:此为以会展V3.3版本(2017.05.03)为案例编写,后期如已满足不了新的项目需求,需持续更新改动。 基本流程 本地 (本公司)测试服务器 项目提交拉取更新到最新版本,编译 发布 项目文件部署到服务器IIS 上(IIS7.0以上) 文件上传 本地测试阶段 将项目文件部署到用户测试服务器上 将通过的项目文件部署到用户正式服务器上 系统正式运营使用 开始 结束 用户测试,试运行阶段 顺利 否 是 测试合格 否 是 开发阶段结 束开发环境测试计算机运营服务器,正式运营 用户验收 发布后的项目文件 一般都分测试服务器和正式服务器 服务器目录规范

数据库规范 数据库分两个部分: 1.本地部署:开发库,测试库。 2.发布部署:正式库,测试库 命名规范: 开发库以业务命名即可,纯英文,不可出现中文。 测试库命名:业务名_Test 3.特别注意:所有库与库直接的更新同步以脚本形式操作!!!! 注意事项 3.发布部署过程中,操作流程要规范,文件不可乱压缩,乱存放,乱命名,违者一经发现 从严处理!!!!!(我们都是干净的孩子,做事情也要干干净净规规范范漂漂亮亮的!!)4.定期清理备份的项目文件,保留最新三个月内(目前)记录,可做一个计划任务让系统每 天在指定安全的时间段检查清理。(如果不做,那负责人只有手动去做) 5.负责人有必要做好系统发布部署的操作手册,以防离岗时,能有其他人替代你做。 6.服务器保持清洁,严禁在服务器上安装其他无关的软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基本的)预 防被攻击。 7.发布部署工作,安排1~2人专人值守。(如有特况,其他人也只能发布到本地测试),正 式服务器还需要负责人去负责,所以安排2人,以防止离岗,特况发生!

(完整版)《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doc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为进一步规范电网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规范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网、省电力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及现场运行实际,参考各省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完成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供各单位参考和借鉴。 目录 1 总则 2 引用标准 3 术语 4 管理职责 4.1 管理部门职责 4.2 运检单位职责 5运行管理 5.1 巡视管理 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 5.3 倒闸操作管理 5.4 防误管理 5.5 异常及事故处理 6设备管理 6.1 设备分界 6.2 验收管理 6.3 缺陷管理 6.4 台账管理 7智能系统管理 7.1 站端自动化系统 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7.3 智能辅助系统 8资料管理 8.1 管理要求 8.2 应具备的规程 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9培训管理 9.1 管理要求 9.2 培训内容及要求 1总则 1.1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变电 站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等, 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智能系统管理、资料管理 和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

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 1.5 本规范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Q/GDW 383-2010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10 《 110( 66) kV ~ 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394 《 330kV ~ 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410-2010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424-2010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5-2010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6-2010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7-2010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8-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9-2010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30-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31-2010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441-201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580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试行)》 Q/GDWZ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Q/GDW640 《 110( 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11 《 220kV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2 《 330kV 及以上 330~ 750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750-2012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 [2006]904 号《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生 [2008]1261 号《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科 [2009]574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安监 [2009]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国家电网生 [2006]512 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生 [2008]1256 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 3 术语 3.1 智能变电站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 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 电站。 3.2 智能电子设备 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接收来自外部源的数据,或向外部发送数据,或进行控制的装 置,例如:电子多功能仪表、数字保护、控制器等,为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环境中特定逻辑 接点行为且受制于其接口的装置。 3.3 智能组件 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主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智能组件还可承担相关计量、保护等功能。 可包括测量、控制、状态监测、计量、保护等全部或部分装置。 3.4 智能终端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