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

指南与规范?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6.03.00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列)

于生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万有(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万琪(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马柯(上海新华医院疼痛科)、王家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卢振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刘延青(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刘小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疼痛科)、刘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刘若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邓列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陈向军(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陈军(第四军医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张达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郑宝森(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赵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常建民(北京医院皮肤科)、黄东(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傅志俭(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熊东林(深圳南山医院疼痛科)、樊碧发(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通讯作者 于生元 yusy1963@https://www.doczj.com/doc/9312794121.html,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定义为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4]。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5]。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 [6]。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5],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 ,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7,8]。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 患者。PHN 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18]。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18],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18~21]。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

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18~21]。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 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18~21]: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 及 A β 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疼痛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也可为持续性[16,22],特点如下[2,3,8,19]:

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 1%。PHN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疱疹。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

疼痛特征:①自发痛:在没有任何刺激情况下,在皮疹分布区及附近区域出现的疼痛。②痛觉过敏: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或延长。③痛觉超敏: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如接触衣服或床单等轻微触碰或温度的微小变化而诱发疼痛。④感觉异常:疼痛部位常伴有一些感觉异常,如紧束样感觉、麻木、蚁行感或瘙痒感,也可出现客观感觉异常,如温度觉和振动觉异常,感觉迟钝或减退。

病程:30%~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23]。

2.其他临床表现

PHN患者常伴情感、睡眠及生命质量的损害。45%患者的情感受到中重度干扰[24],表现为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研究报道,60%的患者曾经或经常有自杀想法[25]。超过40%的患者伴有中-重度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的中-重度干扰[24]。患者还常出现多种全身症状,如慢性疲乏、厌食、体重下降、缺乏活动等。患者疼痛程度越重,活力、睡眠和总体生命质量所受影响越严重[26]。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家属也易出现疲乏、应激、失眠以及情感困扰[27]。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PHN的诊断步骤见表2。诊断主要依据带状疱疹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无需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8,15]。

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表 1PHN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描述

年龄[9]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性别[9]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

前驱期疼痛[10]皮疹出现前疼痛明显,发展为PHN的可能性增大

疱疹期疼痛和皮损[10~14]疱疹期疼痛程度越严重,发展为PHN的可能性越大;水疱持续时间越长或皮疹消退时间越长、水疱越多、皮损范围越广、皮损区温度越高和感觉异常越明显,越容易发生PHN

特殊部位的疱疹[6,15,16]三叉神经分布区(尤其是眼部)、会阴部及臂丛区者易发生PHN

其他[2,9,16,17]手术、创伤、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感染、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免疫功能障碍等都是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

表 2PHN的诊断步骤

步骤诊断要点

1.病史问询起病和病程

分散和局部皮肤的疼痛,常表现为某神经分布相关区域内瘙痒性、灼烧性、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或搏动样疼痛

间歇性和慢性疼痛

有明确记录的疱疹史

情感及睡眠情况

日常生活能力改变

重要的个人史

2.体格检查可见局部有遗留的瘢痕或色素沉着

局部可有痛觉过敏或痛觉减退

局部可有痛觉超敏

局部可有汗多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PHN的诊断不依赖于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病毒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可用于鉴别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病毒抗体的存在有助于确诊带状疱疹亚临床感染,特别是在发生无疱型带状疱疹的情况下

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组织病理学和Tzanck 细胞学检查等其他检查有助于确定带状疱疹感染

舌咽神经痛、颈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脊柱源性胸痛、椎体压缩后神经痛、脊神经根性疼痛和椎体肿瘤转移性疼痛等。

对疼痛的评估,推荐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 AS)或数字分级量表(NRS)评估疼痛强度[28]。ID-Pain、DN4及Pain DETECT量表可评估疼痛的性质[29~31]。McGill疼痛问卷(MPQ)及简式McGill 疼痛问卷(SF-MPQ)等工具可辅助评价疼痛强度[32, 33]。

推荐使用SF-36量表、Nottingham 健康概况(Nottingham Health Pro?le,NHP) 或生命质量(QoL) 指数[19]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显示感觉神经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在PHN病情评估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4~36]。

六、治疗

PHN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PHN的治疗应规范化,其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周。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要监测疼痛强度的改善情况。治疗1周后,应对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以便维持或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使用V AS或NRS对疼痛进行评价,通常,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基线降低≥30%即认为临床有效,降低≥50%即为明显改善[37]。

有部分临床经验提示疱疹期的抗病毒治疗及使用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可有效减少PHN的发生[38,39]。

1. 药物治疗

结合2010年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EFNS)、2004年美国神经病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AN) 对PHN药物治疗的推荐、2015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 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 (NeuPSIG)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的推荐以及不同药物的临床证据[40~42],本共识推荐治疗PHN的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5%利多卡因贴剂,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和曲马多(见表3)。

PHN治疗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药物的疗效、可能的不良反应、伴随的睡眠及情感障碍的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的风险及治疗成本等[19, 43]。药物选择应个体化,单一药物治疗不能获得满意的疼痛缓解时,考虑联合用药,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选择不同机制、疗效相加或协同而不良反应不相加的药物[19]。

(1)钙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可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的α2-δ亚基结合,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中枢敏化[44]。加巴喷丁的起始剂量为每日300 mg,常用有效剂量为每日900~3600 mg,患者有肾功能不全的应减量[19],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和头晕,需要数周缓慢滴定至有效剂量[19]。加巴喷丁呈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生物利用度随剂量升高而降低,个体间变异为20%~30%,疗效存在封顶效应[44~46]。

普瑞巴林是第二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增强了与α2-δ亚基的亲和力[19, 44, 47],能够缓解PHN、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40, 42, 48~50]。普瑞巴林剂量每日为150~600 mg[19],滴定期5~7天。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应减量。普瑞巴林的特点是滴定和起效更快[19, 44],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疗效可预估,不存在封顶效应[51],生物利用度≥90%且与剂量无关[19],个体间变异为10%~15%[44],不良反应与加巴喷丁相似。为避免头晕和嗜睡,两药均应遵循:夜间起始、逐渐加量和缓慢减量的原则[46]。

(2)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α肾上腺素受体,调节疼痛传导下行通路,发挥镇痛作用[15,52,53]。药物起效较慢,主要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认知障碍和心脏毒性(窦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室异位搏动增加、心肌缺血甚至心源性猝死)[15],限制了其临床使用。最常用的药物为阿米替林,首剂应睡前服用,每次12.5~25mg,根据患者反应可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最大剂量150 mg。应注意其心脏毒性,有缺血性心脏病或心源性猝死风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19]。青光眼、尿潴留、自杀等高风险患者应慎用。此外,该药可能导致或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和步态异常[19]。老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风险高,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测[15]。

(3)利多卡因贴剂

利多卡因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减少损伤后初级传入神经的异位冲动,从而减少PHN患者痛觉[15]。利多卡因贴剂起效快(≤4 h)[15]。在为期4~12周的临床研究中,有约1/4~1/3的患者疼痛缓解≥50%[54~56]。对利多卡因贴剂或普瑞巴林单

药治疗无效的PHN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贴剂和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57,58]。利多卡因贴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使部位皮肤反应,如短暂瘙痒、红斑和皮炎[15]。

(4)曲马多

曲马多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可同时作用于μ-阿片受体和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受体以达到镇痛效果[19,42]。曲马多可显著缓解PHN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现象,但对闪电样、刀割样疼痛效果不明显,其疗效弱于强阿片类药物,而耐受性优于强阿片类药物[59]。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尿潴留、嗜睡和头痛等[3,42]。应遵循低剂量开始,缓慢逐渐加量的原则。起始剂量每次25~50 mg、每日1~2次,每日最大量400mg。应注意选择控释或缓释剂型,并且不与5-羟色胺药物(包括SNRIs)同时使用,以避免5-羟色胺综合征风险。该药滥用率低,但也会发生药物依赖,需逐步停药。

(5)阿片类镇痛药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阿片类镇痛药可以有效治疗PHN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59,60],考虑到误用和滥用的风险及耐药的产生,推荐阿片类镇痛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42]。常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治疗PHN应遵循以下原则:在恰当的治疗目标和密切监测下处方阿片类药物,并严格选择控缓释剂型[2];小剂量开始治疗,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一旦治疗无效,应立即停药[3],一般使用不超过8周[19]。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等,在用药后1~2周内可能发生耐受。

(6)其他药物

临床上还应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 (SNRIs) 来治疗PHN,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但缺乏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文拉法辛有效剂量为每日150~225 mg,每日1次[19]。度洛西汀的剂量为每日30~60 mg,每日1次或2次。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震颤等[19]。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皮肤炎症提取物、局部辣椒素、其他抗癫痫药(拉莫三嗪、丙戊酸钠、托吡酯)及草乌甲素也被用来治疗PHN。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皮肤炎症提取物的用量为每日4片(4.0 Neurotropin 单位/片),分早晚2次口服。辣椒素的推荐浓度为0.025%~0.1%,不良反应为局部皮肤灼热感[8]。拉莫三嗪剂量为每日50~400 mg,每日1~2次。托吡酯应常用剂量为每日200~400 mg,每日2次。拉莫三嗪和托吡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等[8]。丙戊酸钠治疗剂量每日250~1000 mg,分3次服用[8]。草乌甲素片0.4 mg,每日3次。

2. 微创介入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是指在影像引导下以最小的创伤将器具或药物置入到病变组织,对其进行物理、机械或化学治疗的技术[8]。临床用于治疗PHN的微创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神经介入技术和神经调控技术。药物治疗是镇痛的基础,微创介入与药物联合应用治疗PHN可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脉冲射频、神经阻滞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等微创介入方式对PHN患者疗效肯定[61~63]。

(1)神经介入技术

主要包括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毁损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①神经阻滞:在相应神经根、干、节及硬膜外注入局麻药或以局麻药为主的药物以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既能达到治疗作用,又对神经无损伤[18]。在选择神经阻滞药物时必须要考虑以下问题[19, 64]: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目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利弊。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神经阻滞用药主要包括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等[65,66]。

②选择性神经毁损:以手术切断或部分切断,或用化学方法(乙醇和阿霉素)或物理方法(射频热凝和冷冻等)阻断脑、脊神经、交感神经及各类神经节等的神经传导功能[18],神经毁损为不可逆的治疗,可能产生其所支配区域的感觉麻木甚至肌力下降等并发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19]。③鞘内药物输注治疗: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药物输注泵,将泵内的药物输注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直接作用于脊髓或中枢,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常见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局麻药等,其中吗啡的临床应用最广[67~71]。吗啡的起始剂量为胃肠外剂量的1%或口服剂量的1/300,根据镇痛效果与副作用及患者的一般情况逐渐调整(滴定),以达到最好的镇痛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另外,硬膜外腔置管连续输注也是控制严重疼痛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

(2)神经调控技术

神经调控技术是通过电脉冲适当地刺激产生疼痛的目标神经,反馈性调整神经的传导物质或电流,或产生麻木样感觉来覆盖疼痛区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8]。

临床用于治疗PHN的主要包括脉冲射频治疗

和神经电刺激技术。①脉冲射频治疗:脉冲射频是一种神经调节治疗,通常使用频率2 Hz、电压45V,电流持续时间20 ms,间歇期480 ms的脉冲式射频电流进行治疗,脉冲射频可以影响感觉神经ATP代谢以及离子通道的功能,持续、可逆地抑制C纤维兴奋性传入,从而对相关神经的痛觉传导起到阻断作用[72]。脉冲射频对神经纤维结构无破坏作用,能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也较少发生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及运动神经损伤,较多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19,73,74]。②神经电刺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神经电刺激方法包括脊髓电刺激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外周神经刺激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PNS) 和经皮神经电刺激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等[19]。

SCS是将电极置入硬膜外腔,影像证实位置确切后,由刺激电极产生的电流直接作用于脊髓后柱的传导束和背角感觉神经元以及脊髓侧角的交感神经中枢,从而有效缓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促进病情好转。有临床研究表明SCS是早期PHN(出疹后1~3个月)的有效镇痛方法[75]。PNS是将电极置入支配疼痛区域的皮下外周神经附近,从而抑制疼痛区域的感觉神经向上传导[18]。TENS是经过皮肤施行电脉冲刺激,反馈性对传导疼痛信息有关的不同神经进行调整,减少疼痛信息的传导和增加镇痛物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18]。

3. 其他治疗

针刺治疗、臭氧治疗等技术在临床上显示有一定的效果[76~78],国内有报道,5年随访臭氧介入治疗顽固性PHN疗效稳定,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在PHN患者中很大部分伴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治疗方案中需要重视及联合心理治疗及行为调节。

参 考 文 献

[1] Rowbotham MC, Davies PS, Fields HL. Topical lidocaine

gel relieves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n Neurol, 1995,

37(2):246 ~ 253.

[2] Johnson RW, Rice AS. Clinical practice:Postherpetic

neuralgia. N Engl J Med, 2014, 371(16):1526 ~ 1533. [3] Philip A, Thakur R.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J Palliat

Med, 2011, 14(6):765 ~ 773.

[4] van Hecke O, Austin SK, Khan RA, et al. Neuropathic

pai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Pain, 2014, 155:654 ~ 662. [5] Kawai K, Gebremeskel BG, Acosta CJ. Systematic review

of incide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herpes zoster: toward a

global perspective. BMJ Open, 2014, 4:e004833.

[6] Kost RG, Straus SE. Postherpetic neuralgia--pathogen-

e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N Engl J Med, 1996, 335(1):32 ~ 42.

[7] Opstelten W, Van Wijck AJ, Van Essen GA, et al. The

PINE study: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 randomised comparison of epidural injection of local anaesthetics and steroids versus care-as-usual to prevent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the elderly. BMC Anesthesiol, 2004, 4(1):2.

[8] 高崇荣,樊碧发,卢振和.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662 ~ 671.

[9] Weitzman D, Shavit O, Stein M, et al.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of the epidemiology of Herpes Zoster and its complications. J Infect,2013,67(5):463 ~ 469. [10] Jung BF, Johnson RW, Griffin DR,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Neurology, 2004, 62(9):1545 ~ 1551.

[11] Park J, Jang WS, Park KY, et al. Thermography as

a predictor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acute herpes

zoster patients:a preliminary study. Skin Res Technol, 2012, 18(1):88 ~ 93.

[12] Haanp?? M, Laippala P, Nurmikko T. Allodynia and

pinprick hypesthesia in acute herpes zost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0, 20(1):50 ~ 58.

[13] Jung BF, Johnson RW, Griffin DR,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Neurology, 2004, 62(9):1545 ~ 1551.

[14] Tontodonati M, Ursini T, Polilli E, et al.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t J Gen Med, 2012, 5:861 ~ 871.

[15] Nalamachu S, Morley-Forster P. Diagnosing and

managing postherpetic neuralgia. Drugs Aging, 2012, 29(11):863 ~ 869 .

[16] Gan EY, Tian EA, Tey HL. Management of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m J Clin Dermatol, 2013, 14(2):77 ~ 85.

[17] Harpaz R, Ortega-Sanchez IR, Seward JF, et al. Prevention

of herpes zoster: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MMWR Recomm Rep, 2008, 57(RR-5):1 ~ 30.

[18] 黄宇光,徐建国. 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疗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09 ~ 324.

[19]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组.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

专家共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 19(12):705 ~ 710.

[20] Johnson RW, Wasner G, et al. Postherpetic neuralgia: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Expert Rev Neurother. 2007; 7(11):1581 ~ 1595. [21] 赵志奇. 带状疱疹痛:基础和临床. 中国疼痛医学

杂志, 2014, 6 (20):369 ~ 375.

[22] 王家双.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现代治疗. 中国现代

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6):615 ~ 658.

[23] Kawai K, Gebremeskel BG, Acosta CJ. Systematic

review of incide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herpes zoster: towards a global perspective. BMJ Open, 2014, 4(6): e004833.

[24] Oster G, Harding G, Dukes E, et al. Pain, medication

use,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person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

based survey. J Pain, 2005, 6(6):356 ~ 363.

[25] 王家双, 包佳巾, 魏星, 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

床调查分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 17(4):198 ~ 200.

[26] Mauskopf J, Austin R, Dix L, et al. The Nottingham

Health Pro?le as a measu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zoster patients: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Qual Life Res, 1994, 3(6):431 ~ 435.

[27] Weinke T, Glogger A, Bertrand I, et al. The societal

impact of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on patients, life partners, and children of patients in Germany. Scienti?c World Journal, 2014, 2014:749698.

[28] Galer BS, Jensen MP.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pain measure specific to neuropathic pain: the Neuropathic Pain Scale. Neurology, 1997, 48(2):332 ~ 338.

[29] Portenoy R.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neuropathic

pain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ID Pain. Curr Med Res Opin, 2006, 22(8):1555 ~ 1565.

[30] Bouhassira D, Attal N, Alchaar H, et al. Comparison of

pain syndromes associated with nervous or somatic lesions and development of a new neuropathic pain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DN4). Pain, 2005, 114(1-2): 29 ~ 36.

[31] Freynhagen R, Baron R, Gockel U, et al. painDETECT:

a new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to identify neuropathic

components in patients with back pain. Curr Med Res Opin, 2006, 22(10):1911 ~ 1920.

[32] Melzack R. 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ajor

properties and scoring methods. Pain, 1975, 1(3):277 ~ 299.

[33] Melzack R. The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

aire[J]. Pain, 1987, 30(2):191 ~ 197.

[34] 卢振和.红外热像在疼痛临床中应用(一).实用疼

痛学杂志, 2010, 6(4):121 ~ 123.

[35] 卢振和.红外热像在疼痛临床中应用(二).实用疼

痛学杂志, 2010, 6(4):124 ~ 125.

[36] 王家双, 杜雯琼,包佳巾,等. 神经损伤疼痛疾病

的红外热图临床分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 17(4):201 ~ 204.

[37] Dworkin RH, Turk DC, Wyrwich KW, et al. Interpreting

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treatment outcomes in chronic pain clinical trials: IMMPACT recommendations. J Pain, 2008, 9(2):105 ~ 121.

[38] Baron R, Wasner 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Lancet, 2006, 367(9506):186 ~ 188.[39] Migita T. Can early administration of pregabali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J]? Clin Exp Dermatol, 2014, 39(6):755 ~ 756.

[40] Attal N, Cruccu G, Baron R, et al. EFNS guideline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2010 revision. Eur J Neurol, 2010, 17(9):1113 ~ e88. [41] Dubinsky RM, Kabbani H, El-Chami Z,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 evidence-based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

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Neurology, 2004, 63(6):959 ~ 965.

[42] Finnerup NB, Attal N, Haroutounian S, et al. Pharmac-

otherapy for neuropathic pain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Neurol, 2015, 14(2):162 ~ 173.

[43] Dworkin RH, O'Connor AB, Audette J, et al. Recomm-

endation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an overview and literature update[J].

Mayo Clin Proc, 2010, 85(3 Suppl):S3 ~ 14.

[44] Bockbrader HN, Wesche D, Miller R,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

amics of pregabalin and gabapentin. Clin Pharmaco-

kinet, 2010, 49(10):661 ~ 669.

[45] Toth C. Pregabalin: latest safety evidenc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Ther Adv Drug Saf, 2014, 5(1):38 ~ 56.

[46] Pruskowski J, Arnold RM. A comparison of pregabalin

and gabapentin in palliative care. J Palliat Med, 2015, 18(4):386 ~ 387.

[47] Guay DR. Pregabalin in neuropathic pain: a more pharma-

ceutically elegant gabapentin? Am J Geriatr Pharmacother, 2005, 3(4):274 ~ 287.

[48] Freynhagen R, Strojek K, Griesing T, et al. Efficacy of

pregabalin in neuropathic pain evaluated in a 12-week, randomised, double-blind, multicentre,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flexible- and fixed-dose regimens. Pain, 2005, 115(3):254 ~ 263.

[49] Guan Y, Ding X, Cheng Y, et al. Ef?cacy of pregabalin

for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 results of an 8-week, flexible-dose,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conducted in China. Clin Ther, 2011, 33(2):159 ~ 166.

[50] Sabatowski R, Gálvez R, Cherry DA, et al. Pregabalin

reduces pain and improves sleep and mood disturbances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Pain. 2004;

109(1-2):26 ~ 35.

[51] Bockbrader HN, Radulovic LL, Posvar EL, et al.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of pregabalin in healthy volunteers. J Clin Pharmacol, 2010, 50(8):941 ~ 950.

[52] 52. Liang J, Liu X, Zheng J, Y u S. Effect of amitriptyline

on tetrodotoxin-resistant Nav1.9 currents in nociceptive trigeminal neurons[J]. Mol Pain,2013, 9:31.

[53] Liang J, Liu X, Pan M, et al. Blockade of Nav1.8 currents

in nociceptive trigeminal neurons contributes to anti-trigeminovascular nociceptive effect of amitriptyline.

Neuromolecular Med, 2014,16(2):308 ~ 321. [54] Baron R, Mayoral V, Leijon G, et al. 5 % lidocaine

medicated plaster versus pregabalin in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d diabetic polyneuropathy: an 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two-stage RCT study. Curr Med Res Opin, 2009, 25(7):1663 ~ 1676.

[55] Baron R, Mayoral V, Leijon G, et al. Ef?cacy and safety of

5 % lidocaine (lignocaine) medicated plaster in comparison

with pregabalin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d diabetic polyneuropathy: interim analysis from an open-label, two-stage adap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 Drug Investig, 2009, 29(4): 231 ~ 241.

[56] Binder A, Bruxelle J, Rogers P, et al. Topical 5 % lidocaine

(lignocaine) medicated plaster treatment for post-herpetic neuralgia: 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national ef?cacy and safety trial. Clin Drug Investig, 2009, 29(6):393 ~ 408.

[57] Baron R, Mayoral V, Leijon G, et al. Ef?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5% lidocaine medicated plaster and pregabalin in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d diabetic polyneuropathy. Curr Med Res Opin, 2009, 25(7):1677 ~ 1687.

[58] Rehm S, Binder A, Baron R. Post-herpetic neuralgia: 5%

lidocaine medicated plaster, pregabalin,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 A randomized, open, clinical effectiveness study. Curr Med Res Opin, 2010, 26(7): 1607 ~ 1619. [59] Hempenstall K, Nurmikko TJ, Johnson RW, et al.

Analgesic therapy in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 quant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 PLoS Med, 2005, 2(7):e164. [60] Finnerup NB, Sindrup SH, Jensen TS. The evidence for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Pain, 2010, 150:573 ~ 581.

[61] Barbarisi M, Pace MC, Passavanti MB, et al. Pregabalin

an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post-herpetic neuralgia treatment. Clin J Pain, 2010, 26(7): 567 ~ 572.

[62] 王文珠, 王冉, 刘建, 等.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刺激

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7):663 ~ 665.

[63] 何云武, 李成, 邹聪, 等. 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在

老年人头面颈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 现代

诊断与治疗, 2012, 23(10):1585 ~ 1588.

[64] Attal N, Cruccu G, Haanpaa M, et al . EFNS guidelines

on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Eur J Neurol, 2006, 13:1153 ~ 1169.

[65] Heran MK, Smith AD, Legiehn GM. Spinal injection

procedures: a review of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complications. Radiol Clin North Am, 2008, 46(3): 487 ~ 514.

[66] Cohen SP, Dragovich A. Intrathecal Analgesia. Anes-

thesiol Clin, 2007, 25(4): 863 ~ 882.

[67] Boas RA. Sympathetic nerve blocks: in search of a role.

Reg Anesth Pain Med, 1998, 23(3):292 ~ 306.

[68] O'Connor AB, Dworkin RH.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an overview of recent guidelines. Am J Med, 2009, 122 (10 Suppl):S22 ~ 32.

[69] Paice JA, Magolan JM. Intraspinal drug therapy. Nurs

Clin North Am, 1991, 26(2): 477 ~ 498.

[70] Ghafoor VL, Epshteyn M, Carlson GH, et al. Intrathecal

drug therapy for long-term pain management.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07, 64(23): 2447 ~ 2461.

[71] Farrow-Gillespie A, Kaplan KM. Intrathecal analgesic

drug therapy. 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06, 10(1):

26 ~ 33.

[72] Erdine S, Bilir A, Cosman ER, et al.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axons following exposure to pulsed radiof-requency ?elds. Pain Pract, 2009, 9:407 ~ 417.

[73] 魏星,王家双,包佳巾. 脉冲射频用于三叉神经疱

疹后神经痛治疗的对比观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 17(4):205 ~ 207.

[74] Ke M, Yinghui F, Yi J. et al. Ef?cacy of pulsed radiofreq-

u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postherpetic neuralgia from the angulus costa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controlled trial. Pain Physician, 2013, 16:15 ~ 25.

[75] Yanamoto F, Murakawa K. The effects of temporary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or spinal nerve root stimulat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early postherpetic neuralgia from one to six months of its onset. Neuromodulation, 2012, 15(2):151 ~ 154.

[76] 赵俊喜. 针刺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

例.中医研究, 2010, 23(3):67 ~ 68.

[77] 陈春香.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中医学报, 2011, 26(8):1015 ~ 1016.

[78] 王家双, 陈军. 老年人顽固性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规范

化诊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3(8):845 ~ 848.

地塞米松在门诊常见用法汇总

地塞米松在门诊常见用法汇总 总结地塞米松用法用量及原理皮肤科病人 1带状疱疹用法:根据《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2013 版》推荐,一般应用强的松30mg/ 日,折换成地塞米松4.5mg/ 日,疗程7 天。 原因: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早期的治疗中,系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和皮损愈合时间,但对慢性疼痛(PHN )基本无效。 原理:在各种急性炎症的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吞噬等反应,从而改善炎症早期出现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在炎症后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从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 2荨麻疹用法:根据《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 版)》推荐,糖皮质激素推荐用于急性、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一般应用强的松30~40mg/ 日,折换成地塞米松4.5~6mg/ 日,疗程4~5 天。 原因: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感染、变态反应、假变态反应和自身反应性等。肥大细胞在发病中起中心作用,其活化并脱颗粒,导致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是影响荨麻疹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反应的关键。 原理: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有多方面的抑制作用,能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 3过敏性皮炎用法:根据《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过敏性皮炎一节推荐,重症患者应及时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一日200?500mg,折换成地塞米松一日7.5~18.75mg ,分次静脉滴注。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带状疱疹得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得VZV复活所致。VZV既就是水痘又就是带状疱疹得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得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得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得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得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得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得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得感觉神经节得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得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就是不传染得,随着年龄得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得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得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得疼痛性得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得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得皮区。 2、带状疱疹得流行病学 VZV感染得复发发生于约20%得血清学阳性得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得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得危险因素,可能就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得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得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得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得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得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周出生得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得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得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得临床过程就是多变得。通常在儿童与年轻得成人中症状较轻、典型得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感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药方一 桃红四物汤:水煎剂150 ml,日2 次, 当归9 g,川芎6 g,白芍9 g,熟地黄15 g,桃仁9 g,红花6 g。疼痛剧烈者: 加延胡索10 g,丝瓜络10 g,土鳖虫10 g,乳香6 g,没药6 g,丹参12 g,鸡血藤12 g。 上肢疼痛明显者:加桑枝10 g,威灵仙12 g; 胸背部疼痛明显者:加瓜蒌10 g; 下肢疼痛明显者: 加牛膝10 g,杜仲10 g; 夜寐欠安者: 加龙骨20 g,牡蛎20 g,酸枣仁10 g, 肝气郁结患者:加香附10 g,柴胡10 g。 药方二 病案一:周女士,66岁,2018年8月左侧胁肋部及背部出现大面积带状疱疹,经西医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疱疹消退。但疱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能忍,坐卧难安,疼痛持续3个多月。于2019年1月18日来诊,来时症见左侧胁肋部及背 部疼痛,舌黯,苔白,脉弦细。处四逆散和瓜蒌甘草红花汤,具体用药如下:柴胡12g,

枳实12g,炙甘草6g,白芍10g,瓜蒌30g,红花12g。一周后复诊,自诉全身轻松,立竿见影。乘胜追击,又与中药7付。未再来诊。 药方三 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芍药4.5克,枳壳4.5克,川楝子10克,龙胆草10克,僵蚕10克,蝉衣6克,生大黄5克(后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丹参10克,生地黄30克,茜草10克,红花10克。水煎服。 升降散+柴胡疏肝散的合方,然后又加了几味赵绍琴比较常用的除湿清热、凉血化瘀的药物。 一可以将体内的郁热散出,二可以疏肝理气,祛湿清热,三可以活血化瘀,凉血止痛。

2020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 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 ari c ell a-z o ste rvi ru s,V 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带状疱疹的临床诊疗仍存在不少问题,譬如其在各年龄段人群中的流行病学资料如何?患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如何诊断?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如何早期规范化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如何处理常见 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 s t he r pe ti c neu r alg i a,P HN)?为了切实解决带状疱疹临床诊治问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该领域专家,以近年国内外发表的重要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提交专家组反复讨论、修改,最终达成本共识,希望能指导带状疱疹的临床规范化诊治,为患者提供经济、高效的诊治方案。 带状疱疹的病因 01病原体特点及致病机理: V Z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科,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3型。它是一种DN A病毒,基因组包含70多种开放读码框,编码多种蛋白质,目前研究较多的为糖蛋白gE,是制备疫苗的主要候选

抗原。V ZV可经飞沫和(或)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残余的V ZV可沿感觉神经轴突逆行,或经感染的T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的融合,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V 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穿透表皮,引起带状疱疹。 02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龄、细胞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近期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诱因。女性发生带状疱疹风险高于男性。 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据报道,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 000人年,亚太地区为(3~10)/1 000人年,并逐年递增2.5%~5.0%[6-7]。带状疱疹的住院率(2~25)/10万人年,死亡率 (0.017~0.465)/10万人年,复发率1%~6%。50岁后随年龄增长,V Z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血液肿瘤患者带状疱疹发病率高达31/1 000人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 man i mmu n ode fi ci enc y vir u s,HI V)感染者的发病率也高达 (29.4~51.5)/1 000人年、复发率13%~26%。 我国尚缺乏带状疱疹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2011—2013年广

带状疱疹

问题1 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怎么界定? 问题2皮疹愈合指的是完全愈合没有痕迹算愈合,还是水泡结痂就算愈合? 问题3 患者在医大一院使用伐昔洛韦、甲钴胺、普瑞巴林1周左右,自诉疼痛未见明显减轻,是用药时间短吗? 问题4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都是通过与钙离子通道结合产生作用,而普瑞巴林为二代药物,是否比加巴喷丁效果好? 问题5咱们在治疗带状疱疹(PZ)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时的用药是否有区别?用药治疗经验? 问题6 咱们这个患者从疼痛到现在共1个月,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吗?入院后没有抗病毒治疗, 问题7 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后是否继续服用药物,继续服用什么药物,多久停用药物? 诊断:带状疱疹的诊断根据患者病史、典型的皮肤单侧性、节段性、局限性皮疹就可诊断;至于什么时候称为带状疱疹,什么时候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关于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 1疼痛诊疗学教材是依据疼痛时间长短划分的(没有明确指出时间分界点)。并将PZ和PHN 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为1月以内的疼痛;慢性期PHN为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之间的成为亚急性期; 2 实用疼痛诊疗手册

从何时开始成为PHN尚无定论,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定义为皮疹治愈后,仍有持续性、长期的疼痛,但没有特别指定从皮疹出现后多长时间为限。但是,不应限于以前常用的定义,皮疹出现1个月以后的疼痛,而应将此期限以前出现的PHN症状也应认为PHN;另外,如果皮疹治愈6个月后,以神经变性引起的疼痛为主要症状仍持续存在,可称为难治性PHN。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2、流行病学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 ~5‰。约9% ~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 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 会发生PHN,70 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 3、发病机制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 产生的基础。可能涉及神经①外周敏化。②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三个证型:1.因早期湿热重,后期湿热清利不净,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而痛;2.火热伤阴、余热未清,阴虚而痛;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引起肌肉、筋膜、肌腱出现废用性萎缩,故有的患者需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和及时适度患部肢体康复锻炼。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北京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曲剑华教授是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陈彤云教授的大弟子。陈彤云师从赵炳南先生,故曲剑华教授与赵氏皮科亦有很深的渊源,其用药组方亦常体现出赵氏皮科的特点。兹将曲剑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介绍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文献报道,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比较难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指从发病到皮疹消退后3个月仍感到疼痛者。该病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从中医角度来说,其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曲剑华认为,带状疱疹辨证要点在于湿、热、火、

毒、瘀。初期多为湿热交阻,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后期多为湿热搏结,阻遏经络,致经络气血瘀滞;虽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余邪未尽,或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虚火旺,不荣而痛;或疼痛日久致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或年老正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虚无力推动邪气外出,使余毒不清,致经络气血为之阻塞而痛。 带状疱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疾病初期侧重于清肝经湿热解毒,后期侧重于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久病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不止。邪毒稽留不去,伤及阴阳气血,阳失温煦,阴失濡润,则导致“不荣则痛”。总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瘀”与“虚”并存。 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治疗带状疱疹有丰富 的经验,他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热、湿、毒有很大关系,而其后期疼痛则是因为热、湿、毒阻滞气血、气机,以至气滞血瘀而成,故治疗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 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里,赵炳南先生记录了四则带状疱疹医案,分别采用清热泻火解毒、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及拔膏疗法。拔膏疗法就是使用黑色和脱色的拔膏棍或稀释拔膏棍,加热软化后外贴、加压包扎,利用药物的温热和活血的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 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 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 <28 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最新版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 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的临床过程是多变的。通常在儿童和年轻的成人中症状较轻。典型的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出现于带状疱疹起疹前数天到数周。疼痛可为烧灼痛、刺痛、 搏动痛、或电击样疼痛。触觉敏感性改变、微小刺激引发的疼痛、剧烈瘙痒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皮损一般呈单侧分布,发生于一至两个相邻的皮区,疱疹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整个病变呈带状分布倾向,不越过躯体中线。少数皮损可发生于主要皮区或相邻皮区以外。罕见数个皮区不对称受累,即身体的两侧均出疹。皮疹最初表现为不对称的、单侧的红斑或斑丘疹,通常于12-24小时内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疱液清,内含高浓度VZV。2-4天后,水疱融合。在第3天,水疱可变浑浊,经过7-12天干涸。免疫正常者,皮损持续至结痂消失的时间通常为2-3周。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偶见免疫缺陷者呈慢性病程,皮肤改变可持续数月,可反复出现小水疱。 多数患者被感染的皮区都有出疹。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者,称“顿挫型带状疱疹”。一些没有皮区疼痛症状的人,也会在出疹时或出疹后几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 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在带状疱疹治愈后都会出现患处或周围明显的神经痛现象,这也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医学术语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这种神经疼痛可持续超过一个月,有时甚至长达3个月,主要表现为以下典型特征: ①疼痛在身体的一侧; ②疼痛是跳动性的刺痛; ③疼痛部位不固定; ④疼痛部位有发热感; ⑤痛在夜间12点至零晨3点加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也是皮肤科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种较为常见且治愈率较高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手段,与大家一起学习。 西医用药: 当患者经治疗后皮肤受损已愈合,但受损皮肤周围的神经被侵害出现神经疼痛的时候,可采用止痛或抗炎药物治疗,如抗外周神经痛的卡马西平、抗炎药物强的松等。 1,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片被用于临床治疗已经有50余年,除了常规治疗癫痫病之外,它对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此

外,卡马西平片的价格很便宜,口服也较方便。 用法:口服卡马西平片0.1g,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10d。 2,强的松 用法:每天下午服用强的松20mg,1日1次,共4天;第5天开始减量到15mg,1日1次,共3天;第8天开始减量到10 mg,1日1次,共2天;第9天开始减量到5mg,1日1次,共2天。 在服用强的松期间可加上辅助药物,如维生素B1、甲钴胺片、安定片等。 3,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套管针 复方倍他米松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神经疼痛,还能修复其受损的髓鞘,让患者的神经受损症状得到缓解,从而实现镇痛的目的。它最大的优势还可以有效预防再次神经痛,为患者疼痛改善提供了保障。 用法:给予患者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1ml,连续治疗3周。与此同时联合套管针治疗,即在患者最痛点,以该点上7cm左右位置沿着水平方向进针。 进针把不锈钢针芯抽出,皮下留置塑料软套管,并将软套管用胶布固定,留置24小时后,拔出塑料软套管。 二,中医用药 带状疱疹在中医上又叫做“蛇串疮”,中医认为它与肝气郁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

建立胸痛中心 一、胸痛都是些什么病? 该急救系统的倡导者之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表示:胸痛或胸闷是许多重要疾病的常见症状,最常见的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也有食管疾病、带状疱疹等疾病,随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急救的第一步就要分清病人的疾病种类,以便对症施治。 二、建立“胸痛中心”的必要性 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linical Pathway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China,CPACS)显示,我国ACS治疗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二是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三是治疗欠规范,只有1/3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接近60%的低危患者接受了介入性的检查和治疗,而2/3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四是临床预后差。ACS患者院内事件,特别是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

于国际发表的注册研究数据,二级医院尤为明显,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达到18%。 另一项北京市关于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STEMI治疗存在明显不足。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为80.9%。其中15.4%接受了溶栓治疗,65.5%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平均开始溶栓时间(Door-to-needle,D2N)为83分钟,入门-球囊时间(Door-to-baloon,D2B)为132分钟。只有7%接受溶栓患者D2N时间<30分钟,只有22%的患者D2B时间<90分钟。 2009年在北京进行的一项急诊胸痛注册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市17所二、三级医院急诊患者5666例,结果显示,胸痛患者占急诊就诊患者的4%,所有胸痛患者中,ACS患者占27.4%,主动脉夹层占0.1%,肺栓塞占0.2%,非心源性胸痛占63.5%。急诊胸痛收住院比例12.3%,未收住院的胸痛患者在本次就诊的30天后随访的无事件率为75%,其余25%包括了院外死亡、再次入院和失访等可能为漏诊误诊的情况。该调查提示,ACS在我国急诊致命性胸痛疾病中占绝对多数,在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中,可能漏诊、误诊包括ACS在内的胸痛疾病比例非常高。 上述的研究数据提示,我国急性胸痛和ACS的治疗流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治疗规范亟待改善。“胸痛中心”的概念正是为改善治疗流程中的不足、优化治疗流程而设计,在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约9%~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及Aβ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 疼痛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也可为持续性,特点如下: 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1%。PHN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疱疹。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草稿)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专家组 [关键词]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愈合后残留的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及颅神经的神经节中,当VZ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下降时,病毒重新复活发生带状疱疹。在所有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带状疱疹发病率最高。带状疱疹发病的基本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疾病、药物等对细胞免疫的损害,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其生活质量可能会明显下降。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表指南,通过介绍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带状疱疹,并确保为每一位带状疱疹患者带来最新的治疗方法。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细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欧阳家百(2021.03.07) (草稿)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专家组[关键词]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愈合后残留余的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及颅神经的神经节中,当VZ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下降时,病毒重新复活发生带状疱疹。在所有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带状疱疹发病率最高。带状疱疹发病的基本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疾病、药物等对细胞免疫的损害,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其生活质量可以能会明显下降。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表指南,通过介绍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介绍,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带状疱疹,并确保为每一位带状疱疹患者带来最新的治疗资料方法。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 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

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细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的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 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 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 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传染性会下降。

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项目指南

附件2 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 联合基金项目指南 无线通信领域重点研究专题项目指南 一、面向开放B5G/6G网络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究 概述:聚焦开放B5G/6G网络,开展无线通信网络开放化、虚拟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开放化无线网络架构和智能化资源管控等技术难题,促进产业链各方在开放无线通信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信息通信行业和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 总体目标:以智能化的开放B5G/6G网络为目标,从网络架构、资源管控、端到端切片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实现开放B5G/6G网络的智能化和服务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研究内容: 1.基于AI引擎的开放B5G/6G网络架构及演进机理研究; 2.基于AI的开放B5G/6G网络多维资源管控技术研究; 3.面向多样化垂直行业应用的端到端切片技术研究。 二、面向B5G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概述:低轨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是B5G的重要发展趋势,是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提供高带宽、无缝覆盖服务的主要技术路径。为此开展面向B5G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仿真验证,对推动我国B5G网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目标:面向与地面通信体制融合的低轨卫星宽带通信系统,以实现全球高速率、高可靠无线网络覆盖为目标,结合毫米波

频段卫星通信信道衰减大、变化快的特点,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多普勒频偏大、多普勒频偏变化快、切换频繁等技术难点,开展低轨卫星通信体制研究、算法设计和仿真验证。 研究内容: 1.面向低轨卫星与地面B5G通信系统融合的新型无线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 2.面向毫米波频段的低轨卫星通信链路信道估计和频偏补偿算法研究; 3.面向B5G低轨卫星网络的高频度、大量用户切换算法研究。 无线通信领域前沿项目指南 1.大规模分布式多天线协作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2.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的无人机动态组网技术研究 3.工业互联网场景下无线边缘智能协同技术研究 疫苗和流行病学领域重点研究专题项目指南 一、带状疱疹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与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概述:疱疹病毒是广泛传播的一大类双链DNA病毒,能够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并引发多种疾病,如:口腔和生殖器疱疹、水痘、带状疱疹、脑炎以及癌症等。疱疹病毒也是结构与功能最复杂的病毒之一。目前,水痘减毒疫苗和带状疱疹减毒疫苗在我国已上市,然而近期GSK公司开发了新型重组亚单位带状疱疹疫苗,其保护效果佳、安全性优,具有较强的优势。开发新一代的疱疹病毒相关疫苗需要了解病毒的结构特性等病毒学特征和相关免疫机制,才能更好地靶向设计、开发新一代的颗粒疫苗或亚单位疫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_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组

? 指南与规范?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组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3.12.001 △ 通讯作者 樊碧发(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29)Email :fbf1616@https://www.doczj.com/doc/9312794121.html, 一、定义及分类 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 于1994年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 )定义为:“由神经系统的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Pain initiated or caused by a primary lesion or dysfunct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 )。 2008年,IASP 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NeuPSIG )将该定义更新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neuropathic pain is de ?ned as pain caused by a lesion or disease of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1]。 新定义发生了如下重要变化:①用“损害”或“疾病”取代了“功能障碍”。 ②用“躯体感觉系统”取代了“神经系统”,使其定位更加明确[1]。 以往中文名称有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神经病性疼痛等,为了确切反映以上定义并兼顾中文语言习惯,建议将其统一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具有相似或共同的发病机制[2]。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类型见表1。 以上表内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并非毫无争议, 例如,交感相关性疼痛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 型(CRPS-I )、纤维肌痛症(FMS )、内脏痛等,按新定义不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但在临床上仍然参照神经病理性疼痛来治疗。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NeuPSIG 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约为3.3%~8.2%[3]。 另一项来自欧洲的研究资料显示,一般人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高达8.0%[4]。以此数据推算,我国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约有9000万。尽管国内尚无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生存质量的系统性研究数据,但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期疼痛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工作和生活能力,还会增加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有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约为正常人群的1/2。 三、病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包括从物理、化学损伤到代谢性复合性神经病变。 尽管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其病因却各不相同。外伤、代谢紊乱、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营养障碍、肿瘤、神经压迫、免疫与遗传等多种病因均可导致神经损伤[5]。常见病因包括:糖尿病、带状疱疹、脊髓损伤、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癌症、HIV 感染,腰或颈神经根性神经病变和创伤或术后神经损害等[6]。 四、机制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解剖结构改变和功能受损,常由多种机制引起。包括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下行抑制系统的失能、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离子通道的改变等[7]。可能涉及的病理变化包括:神经损伤、神经源性炎症、末梢神经兴奋性异常、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和神经可塑性的变化。 1. 外周敏化与中枢敏化 外周敏化是指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对传入信号的 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根性神经病变(颈、胸或腰骶)嵌压性神经病变(如腕管综合征等)创伤后神经痛手术后慢性疼痛化疗后神经病变放疗后神经病变残肢痛 肿瘤压迫或浸润引起的神经病变酒精性多发神经病变梅毒性神经病变HIV 性神经病变营养障碍性神经病变毒物接触性神经病变免疫性神经病变 脑卒中后疼痛脊髓空洞症疼痛缺血性脊髓病疼痛 压迫性脊髓病(如脊髓型颈椎病、肿瘤)疼痛放射后脊髓病疼痛脊髓损伤性疼痛多发性硬化性疼痛帕金森病性疼痛幻肢痛脊髓炎疼痛 表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类型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导语:目录:第一章: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第二章: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持续多久第三章:带状疱疹神经痛不妨试试毫火针你了解带 目录: 第一章: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第二章: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持续多久 第三章:带状疱疹神经痛不妨试试毫火针 你了解带状疱疹吗?带状疱疹是什么?带状疱疹的神经痛持续多久?如何治疗带状疱疹?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看病亲历 我是65岁的患者。我因带状疱疹神经痛多方治疗疗效不负责,求诊北京医院疼痛科赵英主任,经10天理疗加病灶注射,我已完全康复。疼痛中心医师护士工作非常负责,同病相怜者不妨去那里试一试。来自北京的患者 我父亲查出患带状疱疹,疱疹发在头部,非常痛苦,到某大医院皮肤科就诊,一星期的药费就近2000元,而且不起任何作用,老人疼得5天5夜基本没合眼。听朋友介绍,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的黄石玺大夫治疗此病有专长,周一我便带着老人找黄大夫看病。黄大夫的医术果然名不虚传,昨天就扎了一次火针,我父亲的疼痛就明显减轻了。我在陪父亲就诊的过程中,也听到别的患者反映黄主任医术高超,很多患者看病数月不见效,辗转找到这儿才得以康复。来自北京的患者上面是两位带状疱疹患者的看病的亲身经历。的确,患过带状疱疹的人都知道,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是最令人无法忍受、又不好治愈的一种疼痛。因为疼痛的折磨,患者往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甚至有些患者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今天,我们就请上述患者推荐的两位大夫,分别从西医、中医的角度,给我们讲一讲带状疱疹为何会引起神经痛,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又为何难以治愈,两位专家又有哪些高招来治疗这种疼痛。编者话 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持续多久 虽然每周三不是门诊日,却依然繁忙。 上午,好朋友的朋友患了颈部带状疱疹一周,又痛又痒,还睡不好觉,心情也有点不好来找我;下午,同事找到我,说她父亲一个月前患带状疱疹,现在患疱疹的胸背部还是疼痛难忍,连衣服都不敢穿,别说碰一下了,希望我能去看看他。 生活知识分享

三氧回输技术

可控定量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技术 三氧也叫臭氧,在《江苏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手册》中的编码为:7-b,全称为:可控定量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简称臭氧治疗。分子式为O3。医用三氧广泛应用于: 1、烧伤后免疫功能低下、再灌注损伤、多脏器功能损害等。 2、恶性肿瘤联合治疗。 3、皮肤溃疡(创伤、糖尿病皮肤溃疡);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4、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性肝损害。 5、Ⅱ型糖尿病;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及糖尿病足等。 6、风湿、类风湿免疫性疾病。 7、急、慢性关节疼痛性疾病。 8、高端保健和老年性疾病如脑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作用机理是通过氧化、诱导、激活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组织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来治疗各种疾病、改善机体功能状态。特别对放疗、化疗、手术前预激活作用,放、化疗中的增敏、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力,增强患者的体质有效帮助患者顺利接受放、化疗及手术治疗,增加放化疗的疗效,减轻其副作用。研究证实,三氧可以诱导机体释放肿瘤坏死,肿瘤坏死因子是机体免疫系统监视和杀灭肿瘤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这个理论,自体血回输、静脉注射和直肠吹入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Bocci教授通过体内试验在理论上研究了三氧疗法对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较低的三氧浓度和剂量可以激活免疫活性细胞,释放出免疫因子。与常压三氧疗法相比,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疗法不仅具有常压三氧疗法的优点,而且还有显著提高血氧分压、改善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改善氧在组织中的分配等作用,所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疗效特别突出,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治疗当天就能够见到疗效。德国的HorstKief医生对长期接受化疗和放疗无效的皮肤癌、淋巴癌、肉瘤和肾脏瘤患者实施了四个月的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γ-干扰素水平增加了7~9倍。患者自觉症状有改善。另外,国外还有运用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疗法对晚期头部和颈部肿瘤患者产生了积极效果,以及改善缺氧肿瘤的氧合作用的报道。 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疗法作为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延长或维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治疗方法引进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作为可供癌症患者选择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对我国医务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可能是有积极的意义。 独家引进“DPO低频脉冲+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全面解决脂肪肝治疗难题为了解决肝病疑难,黑龙江省军区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不断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由中国国际生命科学肝病研究院联合德国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医药技术中心研究所、莱蒙国际顶级医疗合作机构、瑞士吉尼列尔医疗机构、克里夫兰医院五所国际顶尖医疗机构权威专家,根据生物细胞学、分子免疫学原理,经过近7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科技攻关研发而成的“DPO低频脉冲+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是一种结合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治疗肝病的全新技术。2012年2月,该技术通有关专家组评审,一致确认能全面解决脂肪肝治疗难题! 【国家检测】先进设备、精准检查 黑龙江省军区医院结合国内外肝病防治现状,严格依据《肝病防治指南标准》,规范肝病筛查、统计和诊疗工作。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检查设备,且所有检测设备均由卫生部临检考试优秀检验人员操作,能够为脂肪肝治疗需求提供最精确、权威的科学检测和诊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