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_对_刑法_第4条的法理解释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_对_刑法_第4条的法理解释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_对_刑法_第4条的法理解释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_对_刑法_第4条的法理解释

文章编号:1001-2397(2005)04-0051-06

评 论

收稿日期:2005-06-09

作者简介:陈忠林(1951-),男,重庆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对!刑法?第4条的法理解释

陈忠林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0031)

摘 要:平等,在本体论意义上是一种作为个体的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共同性之后激发的一种本能性需要;

在法学意义上是一种以法律的手段来确认、平衡现实生活中那些反映历史必然的以实质不平等为内容的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这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适用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平等;犯罪;法律;特权

中图分类号:DF 6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此即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本文拟对如何正确地理解该原则规定的内容谈一下笔者个人的看法,以期能促进相关研究,防止刑法适用过程中出现#超越法律的特权?,维护刑法的尊严,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一、概说(一)沿革

现代政治法律用语中的#平等?,源于法语#ega l ?,本是用来描述事物#相同?具有性状的形容词。%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家用#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人人生而平等?等主张,赋予了该概念以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法律地位的内涵。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我国刑法理论界亦称#刑法适用人人平等原则?或#罪刑平等原则?。从法源角度考察,该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从词义角度考察,#适用法律上的平等?与#法律面前平等?含义完全相同。考虑到上述两个原因,特别是为了与!宪法?的规定相一致,本文称这个原则为#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从历史角度考察,#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在刑法适用领域中的体现。在我国的历史传统中,追求适用法律平等的思想(如#君臣上下贵贱皆缘法?,#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等)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政治主张和社会实践。

在西方,在力倡#自由、平等、博爱?的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17、18世纪开始成为一个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的基本原则。#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即#在权利方面,人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这一规定,终于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人类为之奋斗的理想变成了统治人类社会的神圣宪章。今天,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公认的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直是指导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1954年!宪法?、1979年!宪法?、1982年!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尽管我国!刑法?在1997年修订以前没有关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明确规定,但强调刑法适用过程中必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任

何特权?[1]

,一直是我们国家指导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1997年!刑法?的修订过程中,立法机关考虑到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

51

2005年07月第27卷 第4期 现 代 法 学M odern L a w Science

V o l 27 N o .4

July ,2005%

名词为#egalite ?。

一宪法原则,实际上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往往还不能真正做到。在!刑法?中明文规定这一原则,有利于防止刑法适用中出现超越法律的特权[2],维护全体公民最基本的利益;所以,尽管#这个原则宪法已有规定,在刑法中再明确规定是有实际意义的。?%

(二)平等是人特有的要求

从本体论的角度考察,#平等?是一个#表明人的本质的统一?的概念[3],是人作为一个生物种类特有的#类意识和类行为?[4]。无论是人类平等观念产生的根源或是人类平等最终实现的途径,都只能通过人特有的本质,或者说人类特有的需要内容和人类满足需要的特有方式,才可能得到科学的解释。&作为一种政治法律要求,#平等?首先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需要内容的反映,是一种作为个体的人认识到自己同他人的共同性之后激发的一种本能性需要。

从人特有的需要内容的角度考察,这种需要是人特有的一种#归属的需要?。即:将自己视为特定国家、社会、民族、阶级、社会集团、社会群体成员的需要。这种需要产生于个体的衣食住行以及安全等最基本的需要满足之后,以个体对#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5]的意识为前提和基础。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认识到自己是和他人一样是人,而且是一定国家、民族、阶级、社会集团、社会群体的成员之后,就很自然地会#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者至少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6]在政治法律领域,#归属需要?这种人类特有的#类意识和类行为?就具体化为在法律上与其他社会成员享受同等待遇,得到同等尊重,受到同等保护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必须认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并与自己所属群体的其他成员一样平等地认同、分享自己所属群体的基本价值;这样,人类这种必须归属于一定群体、分享该群体价值观的需要,就成了人类及其个体要求#平等?的内在动力。

从人类满足需要的方式考察,任何个人的需要,都只能在社会中通过与他人的联系才可能得到满足。人类特有的这种满足需要的方式,决定了任何人都只能以其他(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或忍受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决定了任何个人都必须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平等地)遵守社会成员共同制定的规则。如果一个人不能平等地对待他人,不和其群体成员一样平等地认同所属群体的价值,遵守所属群体的规则,他也必然不被会他所属群体所认同;如果一个不顾其他社会成员的容忍的底线,不遵守所属群体最基本的规则,他就会因任何最基本的需要都不可能得到满足而无法生存。这样,个体基本需要只能通过其他社会成员所认可(容忍)的方式才能满足的这一种人所特有的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个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就必须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平等地遵守自己所属国家、民族、社会群体的基本规则这一人类社会特有现象,自然就成了作为个体的人不得不接受#平等?观念的外在压力。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的意义上,马克思说平等是#人的本质的统一?, #人和人的实际的统一,也就是说,他表明人对人的社会关系或人的关系。?[7]换言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由人特有的需要内容与需要满足方式所决定的一种基于人之本性的要求,是人的这种本性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应有状态的体现,是人特有的需要内容与满足需要的方式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三)法学意义上的#平等?

从法的功能的角度考察,#平等?是法律的基本属性。法是一种调整社会成员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必然要求在其调整范围内的人都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动,不允许任何法外特权的存在;否则,都会从根本上威胁到其作为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则的功能。不论是什么社会,只要存在有效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必然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刑?、#法?、#律??,还是西方各国的#jus(拉丁语)?、#dr o it(法语)?、#recht(德语)?、#derecho(西班牙语)?、#pabo(俄语)?、#diritto(意大利语)?等表述#法?这一概念的用词,都自始就具有#公平?、#平等?的内涵。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论是主张君主专制的韩非、商鞅等中国古代法家,还是主张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的孟德斯鸠、卢梭等西方启蒙思想家都毫不例外地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作用。

从政治学的角度考察,#平等?有两种最基本的含义:一是指人们在确立、实现自己法律权利、义务过程中的地位(权利或机会)的平等;一是指任何人依法享有的相同权利都应该受到同样的保护,任何人违反自己所承担的法律义务都应该同样受到制裁。前者是人们在法律制定、执行、适用的全部过程中的地位平等,是实质意义上的平等。这种平等必须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地位真正平等为

52现 代 法 学

%

&

?

可参考王汉斌所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案))的说明?。

关于人的本性只能从人特有的需要内容和需要满足方式才能得到解释的观点,请参见拙文。(陈忠林.自由、人权、法治人

性的解读[J].现代法学,2001,(3):15-30.)

根据我国最古老的词典!说文解字?的解释,#法,刑也。平之如水?;#律?,#均布也?,#有?一律+、?整齐划一+之意?。

完全实现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理想状态和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后者仅指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平等,是形式意义的平等。这种平等是一种以承认现实中人与人之间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等方面实质不平等为前提的平等,是一种以法律的手段来确认、保护现实生活中那些作为历史发展必然要求的以实质不平等为内容的平等。确认这一意义的#平等?是#法?的固有之意,维护这一意义的#平等?是法最基本的功能。%

(四)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至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的政治法律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就是这两种不同意义的#平等?不断融合、相互接近的历史。不断地将人们追求实质平等的理想态转化为法律所维护的平等的现实,在法律所维护的现实中不断地增加、扩大人类实质平等的理想的内容,不断地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形式平等变为实质平等,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任务。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为主要内容,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化。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它主要是一个法律适用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强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主要精神同样是强调任何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任何人违反刑法规定的义务都应当受到同样的制裁。就定罪处刑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这一点而言,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并没有什么差别。这二者区别仅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罪刑法定原则强调的是刑法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在定罪处刑时对任何行为都应以!刑法?的规定为标准,既不允许对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定罪处刑,也不允许对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法外开恩。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强调的则是刑法与行为人之间的关系,即在适用刑法时对任何人都应当以法律为尺度平等看待,既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也不允许对任何人的歧视。

关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内容,我国刑法理论界有多种归纳方式:如从刑法适用的过程将其归纳为#定罪平等?、#量刑平等?和#行刑平等?[8];从与罪刑法定原则关系的角度,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归纳为#对任何犯罪的人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定罪处刑?,#对任何没有犯罪的人,都不得定罪处刑?[9];从刑法功能的角度,可以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归纳为#一视同仁地依法惩处任何犯罪分子?,#一视同仁地保护一切公民免受犯罪的侵害?[10],等等。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精神,需要从法理的角度对本条规定中一些表述的应有含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任何人?

正如前所言,#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化。!宪法?中#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强调的是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与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方面的平等。这种平等是一种公民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地位平等的规定。刑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应当遵守刑法规定的主体和执行刑法规定的主体都是人,因此,刑法面前人人平等适用的对象,只能是作为享有刑法规定的权利(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合法行为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人。刑法以规定禁止性义务为主要内容,作为刑法适用平等原则评价的对象,首先是违反刑法禁止性义务的人,即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所以,这里的#任何人?,首先是指#任何犯罪的人?。

但是,刑法的内容不仅限于禁止性义务的规定。除了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什么样的犯罪应受什么样的处罚外,刑法中还有大量的内容是关于我国行使刑事管辖权范围的规定(如!刑法?第6-9条关于我国刑法空间效力范围的规定),关于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刑法?第13条关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关于某些与犯罪相似但不构成犯罪行为的规定(如!刑法?第16条关于意外事件的规定),承担刑事义务主体范围的规定(如!刑法?第17条、第18条关于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公民正当权利的规定(如!刑法?第20条、第21条关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等等。因此,刑法面前人人平等,不仅仅表现为在适用刑法的过程中对任何犯了罪的人要一律平等,同时也必须表现为对任何其他行为需要刑法进行评价的人,要一律平等;所以,本条中的#任何人?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任何犯罪的人?,而应该理解为任何实施应受刑法评价行为的人。

从行为主体与刑法规定的关系角度看,除#任何犯罪的人?外,本条中的#任何人?还应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53

陈忠林: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法本身既是人类不平等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尚未完全摆脱不平等的标志。

(1)任何触犯我国!刑法?的禁止性规定,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即任何犯了罪的人);

(2)任何触犯了我国!刑法?的禁止性规定,但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如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或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3)任何触犯我国!刑法?禁止性规定,但根据国际法或惯例,我国司法机关不能或可以不行使刑事管辖权的人(如享有外交特权或豁免权的人);

(4)任何实施了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客观性质相似,但是,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不是犯罪的行为的人(如实施了属于意外事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行为的人)。

如果从刑法评价的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角度考察,这里的#任何人?就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由自然人结合组成的社会实体#单位?;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既包括一般的人,也包括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以及在程序和实体法方面享有特殊保障的中国人(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各级人大常委会委员)。

(二)#适用法律?

法律的适用,在法理学中有多种含义。本条中的#适用法律?,主要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刑法?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活动,或者说负有实现!刑法?职责的国家机关,在实现!刑法?规定内容的过程中依法追究违反!刑法?禁止性义务主体的责任,依法保护包括犯罪人在内的任何应用刑法进行评价的合法权利的活动。在理解本条中#适用法律?这一表述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本条主要是对人民法院和各专门法院适用刑法的活动而言,但是,这里所说的#适用法律?的国家机关不应仅仅理解为狭义的国家审判机关或司法机关,而应是泛指一切#负有实现刑法规定内容职责的国家机关?,即一切有权根据!刑法?的规定来启动自己的职能,有义务根据!刑法?的规定来运行自己职能的国家机关。

根据我国!宪法?和!刑法?等法律的规定,负有实现刑法内容职责的国家机关,除根据刑法规定认定行为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的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外,它主要还应包括:

(1)以查清是否存在违反刑法禁止性义务行为为职责的国家侦查机关;

(2)以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为主要职能的国家公诉机关;

(3)以执行刑罚为主要职责的国家行刑机关。

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学界认为,!刑法?第37条关于#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的规定,同样是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在#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况下,根据!刑法?第37条的规定予以犯罪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的行政机关,也应该属于可以根据!刑法?规定启动自己职能,并有责任保证!刑法?规定实现的国家机关。简言之,一切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对涉及违反刑法禁止性义务的人启动自己职能的国家机关,在以!刑法?为根据启动自己的国家职能的过程中,都必须坚持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2.本条#适用法律?中的#法律?主要是指实体性的刑事法律规范,即规定刑事责任范围、内容、适用标准的实体性刑法规范。但是,正如不宜将本条中有权#适用法律?的机关仅仅理解为国家审判机关一样,本条#适用法律?这一表述中的#法律?,也不宜仅仅理解刑法;因为,这里的#法律?除了实体性的刑法以外,还应该包括所有规范以刑法为根据而启动的国家职能活动的法律、法规。例如,在刑事侦查程序中,#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刑事诉讼法?第83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刑事诉讼法?第86条);既不允许对任何人因超越法律的特权而对应当立案侦查或受理的刑事案件不受理、不立案,也不允许对明知#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事实或人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第130条);在起诉阶段,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刑事诉讼法?第141条);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

54

现 代 法 学

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刑事诉讼法?第142条);既不允许因超越法律的特权对法律规定应当起诉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也不允许因对犯罪嫌疑人的歧视而对应当不起诉的案件作出起诉决定。在刑罚的执行过程中,既不允许因超越法律的特权而对不符合条件的服刑人予以减刑或假释;也不允许对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服刑人%,执行机关拒不提出减刑、假释建议书,或人民法院拒不审核裁定(!刑事诉讼法?第221条)。

法律的适用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理解(解释)法律的过程,只有正确理解法律,才可能正确适用法律。要保证刑法规范的正确适用,保证在刑法适用过程中的人人平等,首先就必须正确地理解刑法的内容。刑法是以保障宪法和其它部门法确立的国家法律制度的正常运行为根本目的的国家基本法,因而也是国家法律体系中唯一必须以宪法和其它部门法的规定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组成部分的部门法。刑法的这一特性决定了要正确理解刑法,必须以正确理解作为刑法根据的宪法和为刑法所保障的其它法律、法规的内容为前提和基础。例如,如果没有对宪法和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的正确理解,!刑法?分则第一章规定的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具体内容就根本无法把握;没有掌握相关的民法规范、经济法法规,要正确适用!刑法?分则第三章关于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第五章关于侵犯财产罪的规定,也就是一句空话。换言之,本条中的#法律?,不仅是指作为定罪处刑标准的刑法,也不仅是指各种规范国家机关以刑法为根据而启动的各种职能活动的法,同时还必须包括作为理解刑法根据的宪法和作为理解刑法前提的、为刑法所保护的其它部门法。只有正确地理解宪法和其它法律规定的内容,才能保证刑法适用有统一的标准,真正做到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三)#一律平等?

在政治法律用语中,#平等?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是指#地位和待遇相同?;汉语中的#一律?,则具有#全体?、#所有的,,都?、#没有例外?的意思。结合前面对本条中#任何人犯罪?,#适用法律?等表述的分析,本条中的#一律平等?的基本含义就是:对任何行为应受刑法评价的人,都应该毫无例外地按照法律的规定予以处理,任何人实施了行为性质、情节、危害性质与程度相同的行为,都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给予相同的处理。具体地说,本条中的#一律平等?应该包括对任何行为应受刑法评价的人,在犯罪的认定、刑罚的裁量、刑罚的执行以及非刑罚性措施的适用等方面,都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予以平等的对待。

刑法规范主要以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的标准为内容,而行为人实施了构成犯罪的行为又是国家对行为人运用刑罚的前提,所以,本条中的#一律平等?,首先是指对任何人在定罪问题上的一律平等。这里的#定罪?,是指以!刑法?规定为标准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对任何人实施了构成犯罪的行为,都必须严格地按照刑法适用的范围,犯罪成立的条件进行评价,不允许因为犯罪人或辩护人与司法人员关系亲密、职务高、财富多等非法律认可的情节等原因,而对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在侦查阶段不立案,在起诉阶段不起诉,在审判阶段不定罪;或者明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重罪而按轻罪追究;或在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多个犯罪时,只追究某个或某些犯罪。在定罪时,除不能因为非法律认可的原因放纵犯罪人外,同样不能因为司法人员私人恩怨、个人对种族、民族、宗教信仰、社会职业等非法律因素的好恶,或者屈服于非正常的外部压力,甚至谋取个人不法利益等原因而对不应立案侦查的人立案侦查,不该采取强制措施的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应被起诉的人起诉,不应被定罪的人定罪,或者对只犯了轻罪的人定重罪,只犯了一罪的人定数罪。

!刑法?第13条规定,犯罪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行为。犯罪的认定与刑罚的裁量,是适用刑法的两个最主要的内容。在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以后,在量刑阶段对任何犯了罪的人都应平等对待,就成了贯彻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另一主要环节。为了保证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罚裁量阶段的实现,!刑法?第61条规定,在对任何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都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为了具体的落实这一原则性的规定,我国!刑法?不仅在分则中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及量刑幅度,在!刑法?总则中也对在犯罪主体、犯罪形态等方面影响量刑的各种法定情节作了明确规定。对于在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都相同的行为,不允许因为犯罪人或被害人、辩护人、公诉人等刑事诉讼参与人与司法工作人员的个人关系、上级领导的压力等非法律认可的因素,而对犯了罪的人轻罪重判,或者重罪轻判;对不符合判处缓刑条件的人判处缓刑,对不应该免除刑罚的人免除刑罚;或者对符合缓刑、免除

55

陈忠林: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例如,具有!刑法?第78条第一款规定的重大立功表现的服刑人。

刑罚处罚条件的人,不判处缓刑、不免除刑罚处罚;该给予非刑罚措施的而不给予非刑罚措施,或者不该给予非刑罚措施的而给予非刑罚措施。

刑罚的执行是刑事责任实现的重要环节,行刑的一律平等,同样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行刑平等首先要求忠实地执行具有既判力的判决、裁定,不因人而异,体现刑事司法裁判的形式上的平等,给予相同或相似条件下的每个罪犯以相同的减刑、假释机会。不能因为犯罪人或被害人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与司法工作人员关系的亲疏等原因而对不符合监外执行、假释、减刑条件的人,因为法律以外的因素而采取监外执行、假释、减刑等措施,或者对符合条件的人不采取上述措施等。

(四)#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这里的#特权?,是指优于其他人的权利。所谓#超越法律的特权?,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为法律所不允许的特权。一般来说,法律并不排除特权的存在,如外交人员所享有的外交豁免权或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不受刑事追究的权利等,都是法律为了保证负有特定职责的人正确履行其职责的正当措施。但是,现代法治国家绝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这里的#任何人?,是指任何可能影响刑法平等适用的人。它既包括刑法实现过程中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服刑人,同时也包括司法工作人员、其他党政机关、刑事被害人,或者其他对司法工作人员具有一定影响的人。比起本条前半段中#对任何人犯罪?这一表述中的#任何人?而言,这里的#任何人?的范围更宽;因此,这里的#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除了具有再次重申对任何行为应受刑法评价的人,都应该一律平等对待的含义外,更着重于强调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利用手中权力进行干涉。

由于我国有几千年的专制和身份等级的传统, #有权就是法?、#权大于法?对某些人来说还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服刑人、司法工作人员、其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刑事被害人,或者其他对司法工作人员具有一定关系、一定影响的人,#以权压法?、#以权枉法?、#买权渎法?等严重破坏司法公正的现象,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宪法?规定的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原则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还会遇到巨大的阻力,所以,尽管#这个原则!宪法?已有规定,在!刑法?中再明确规定是有实际意义的。%

% 1997年3月14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王汉斌副委员长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案))的说明?。

参考文献:

[1]彭真.关于刑法(草案)、刑事诉讼法(草案)的说明

[A].我国刑法立法数据汇编[C].北京:北京政法学院刑法教研室编印,1980.203.

[2]马克昌.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A].刑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2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

[8]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6-47.

[9]张明楷.刑法学(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48-49.

[10]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6-7.

The Pri nciple thatM en A re A ll Equal B efore C ri m i nal Law: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A rticle4of the Cri m i nal A ct

C HE N Zhong lin

(Southw estUn i v ersity of Politica l Sciences and La w,Chongqing400031,Ch i n a) Abst ract:Onto log icall y,equa lity m eans the i n sti n ct need t h at is sti m u lated a fter an i n d i v idua l rea lizes tha t he hi m se lf is i n co mm on w ith other persons.I n jur i s pr udence,itm eans a con fir m ati o n o f equality by w ay o f juridical pro tecti o n of those w ho suffer inev itab l y unequa l treat m ent i n the history developm en.t Fairl y applying la w to ever y offender spec ifi c ally reflects the sp irit o f the constituti o na l pri n ciple that m en are all equal before cri m i n al la w.

K ey W ords:equality;cri m e;la w;priv ilege本文责任编辑:梅传强56

现 代 法 学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目录 论文提纲 (1)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2) 正文 (2)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意义 (2)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实状况 (3) 三、如何贯彻执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参考文献 (6)

论文写作提纲 论点的提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首先,阐述什么是公民和公民的属性。 其次,根据《民法通则》分析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行为能力不存在一律平等。那么,怎样才能使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意义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号的提出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 1、法律人格的平等 2、法律权利的平等 3、法律义务的平等 4、法律对待的平等 (三)坚持法律人人平等原则的意义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状 1、从法制建设的发展史,看我国由“人治”走向法治。 2、用事实说明建立法治社会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三、贯彻执行法律平等原则的几点建议 怎样贯彻执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首先抓好三个环节 摘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个原则。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公民和公民的属性。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之时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行为能力不存在一律平等······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什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法律人格,权利,义务,对待的平等。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实状况 法律虽然规定了公民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着“形式平等”和“事实平等”。 三、贯彻执行法律平等原则的建设 关注弱势群体和外资,民营,个体等。 对公民进行普法教育,对执法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抓好法律制定,内容,实施的平等。 关键词:公民、法律、平等 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老原则。“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中国当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先驱法理理念。尽管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包括我国的宪法,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仍然使我们对这一原则在生活中的适用产生困惑。那么,如何做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就这一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公民和公民的属性。本人认为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的自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虽然同时使用了“公民”和“自然人”的两个概念,但它在本质和概念上是有区别的。该法所使用的“公民”概念和范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是完全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3条中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显然,从法律的角度看,在一个国家生活的自然人,不等于就是该国公民;“自然人”的范围,大于“公民”的范围。 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反映出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公民的法律属性,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个国家的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应由国家法律加以规定。《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行为能力不存在一律平等,我国法律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和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民法通则》还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我们说的“人人平等”是一种能力上的平等,行为能力上是不平等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意义 1954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庄严地写进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文革期间,

浅谈有关刑法平等原则

浅谈有关刑法平等原则的看法 【论文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每个中国公民都享有平等的人身政治及各项权利和义务。每个公民都应当依法履行自己应当的义务,再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平等的权利。刑法是为了更好的约束公民的道德及各种行为而依法设立的,具有对每个公民均等的约束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刑法的追究” 【关键词】 适用刑法原则一律平等 【正文】 一、如何理解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也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的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应平等的适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任何人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求:(1)在定罪时要平等,不能因犯罪人身份、财产等不同而有的定轻罪,有的定重罪;(2)在量刑时要平等,不能因犯罪人的地位不同而有的判重刑,有的判轻刑;(3)在刑罚执行时要平等,不能因犯罪人身份、地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待遇。 二、如何体现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一)刑事司法活动不仅体现在定罪、量刑上一律平等,而且在行刑上也一律平等.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刑法只规定了对犯罪人适用上的平等,但没有规定对被害人保护上的平等。 (三)司法上的人人平等,并不包括立法上的人人平等。 (四)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同样的行为得到同样的处罚,不允许有例外,即同一个法条得到同样的适用。虽然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结果,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但是,没有违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三、如何实现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一)平等的保护:任何权益,只要是受刑法保护的,不管权益主体是谁,都应当平等地得到刑法的保护,而不能只保护部分主体的利益。 (二)平等的定罪:行为人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性别的差异、才智的强弱都不能影响犯罪的成否与轻重。 (三)平等的量刑:在犯罪性质相同、社会危害性相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相同的情况下,所处的刑罚也必须相同。该判重刑的不得判轻刑 ,该判轻刑地不得免除刑罚,反之亦

法本-论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内容摘要 平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价值之一,是法律正义、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和公民法律信仰的心理基础。自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规定“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以来,“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表达平等要求的措辞便相继进入世界上各先进国家的宪法。“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即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适用上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平等特权罪行法定定罪量刑

目录 一、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渊源与内涵 (3) (一)渊源 (3) (二)内涵 (3)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容实现 (4) 三、结语 (6)

论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此即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本文拟就如何正确理解该原则的内容谈一下个人看法,以期能为宣扬该原则理念,维护刑法尊严,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微尽绵力。 一、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渊源与内涵 (一)渊源 平等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含义有两个:一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的待遇;二是泛指地位平等,如平等互利或男女平等。而现代政治法律用语上的平等,源于法语“EGAL”,原是用来描述事物具有“相同”性状的形容词。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家用“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人人生而平等”等主张,赋予该概念以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法律地位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指出:“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和自己是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平等是法国的用语,它表明人的本质的统一,也就是说,它表明人对人的同等对待的社会关系或人的关系。” 追求政治法律上的平等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夙愿。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就提出过“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在运用法律上应当“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刑无等级”“法不阿贵”、“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在西方,在力倡“自由、平等、博爱”的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17、18世纪开始成为一个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的基本原则。“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即“在权利方面,人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这一规定,终于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人类为之奋斗的理想变成了统治人类社会的神圣宪章。今天,这一原则业已成为了国际社会公认的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直是指导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1954年《宪法》、1979年《宪法》、1982年《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尽管我国《刑法》在1997年修订以前没有关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明确规定,但强调刑法适用过程中必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一直是我们国家指导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在1997年《刑法》的修订过程中,立法机关考虑到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宪法原则,实际上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往往还不能真正做到,故此在《刑法》中明文规定这一原则,有利于防止刑法适用中出现超越法律的特权,维护全体公民最基本的利益,所以,尽管“这个原则宪法已有规定,在刑法中再明确规定是有实际意义的。” (二)内涵 “一切人生来平等”,林肯的这句至理名言为世界各国各族人们推崇,然而,翻查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从未达到过绝对平等的状态。平等,是人类的理想,是和自由、公正同样至高的理想。金钱少的人希望得到更多的金钱,农村的人希望在城市里工作,诸如此类,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人那样生活,这便是对平等的向往。人类向往平等,源于现实存在的特权、歧视等不平等,因此,反对特权、抗议歧视成为平等要求的核心。 人类追求平等,是因为人类具有受到平等待遇的欲望。一方面,“当那些认为自己同他人是平等的人却在法律上得到了不平等待遇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卑微感,亦即产生一种他们的人格与共同的人性遭到侵损的感觉。”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人们产生了这样一种意愿:对一切善的行为进行奖赏,对一切恶的行为进行惩罚,而且奖赏、惩罚的程度应当分别与善、恶的程度相均衡。因此,对一个人是奖赏还是惩罚以及如何奖赏与惩罚,不是取决于该人的地位、身份等,而是取决于其所作所为及其结果:相同的情形应

法硕资料: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法硕资料: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第九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第十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

关于新刑法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实践的思考

关于新刑法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实践的思考 白晋元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以下简称新刑法)将我国宪法确立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规定为它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新刑法第4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超法律的特权。”这一立法举措,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刑法由无“基本原则”的规定,到明文规定,这无疑是我国刑法制度的根本完善,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的进展。但是,由于立法本身是针对不特定人所设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范,其平等性较好解决,而在司法实践中将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范适用于特定人时,仍能保持平等,就绝非易事,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司法者本身素质的影响。因此,司法实践中如何完完全全、不折不哲地遵循、贯彻这一原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摆在每个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庄严、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要完成好这一任务,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这一原则的深刻含义及立法的现实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法理上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法上的平等,二是司法上的平等。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立法上的平等,司法平等就失去前提,没有司法上的平等,立法上的平等就失掉意义。所以,我国新刑法规定的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强调“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任何人犯罪,不分性别、种族、民族、语言、出身、文化、党派、团体、信仰,也不分财产多寡、地位高低、职务大小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样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处罚时应当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不得因犯罪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加重或减轻处罚。应当注意的是,这里说的身份,与刑法本身对特定身份量刑的规定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刑法这种特定身份对量刑轻重有影响的规定,是立法者基于惩治与预防犯罪的需要而预先设置的。比如对累犯从重处罚,对未成年人犯罪、自首者、立功者从宽处罚的规定等等。 应该明白,一部法律的基本原则,是该部法律的核心和精髓。它贯穿于整部法律的始终,体现整部法律的精神实质,并指导和影响着整部法律的适用。只有深刻领会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精神实质,才能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整部法律。因此,每个司法工作者不但自己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原则的精神实质,而且还要结合刑法其他条文积极宣传这一原则,使人人都明了这一原则。使有权有势、有地位、有金钱的人,不想也不敢在刑法面前谋取特权;人人自觉遵守刑法,能够利用刑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第二,必须破除封建特权思想,树立大无畏精神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一原则,早在我国1954年宪法中就已作出规定。 ①随后,在人民法院组织法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③中也都作出了相应规定。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又重申了这一原则。但是,我国1979年刑法却没有基本原则的规定。我国是一个封建统治历史悠久的大国,现代民主思想并不发达,加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一些人很容易滋长封建特权思想,实行家长统治。因而司法实践中“权大于法”、“以权压法”,干扰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现象很难杜绝。新刑法在对任何人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条文之后,特别写明“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是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这一原则,要求每个司法工 6 2①②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条。参见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缺陷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缺陷,障碍及其克服 (2009-03-17 20:26:15) 转载 标签: 法律 平等原则 刑法 司法 公权力 中国 杂谈 《摘要》:本文通过我国适用刑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试图分析刑法规范在运行中所遇到的各种阻碍,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平等权司法独立 一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及其意义 (一)适用刑法平等原则辨析 97新刑法第四条规定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我国学界对此条规定的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按照主流观点,应作狭义理解,仅指司法上的平等,即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平等适用刑法。令一观点则认为包括司法与立法上的平等两个方面。笔者亦赞同狭义理解,但应当指出的是,依拙见造成此种分歧的原因视

为一种立法上的缺憾。如果单纯从刑法第四条来看,适用刑法平等中的适用并不能包含制定的内涵。依此理解,似乎从法条上来看,即为司法平等,并无立法平等之意。但是作为一项刑法的基本原则,它应当是贯穿于刑法始终,并且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原则,必须是刑法制定、解释、与适用都必须遵循的准则。然而照第四条来看实则与基本原则的应有之义处于互相对立的一种状态。因此,第四条其实为立法不科学的一种体现,因为它仅仅只指对待罪犯的司法上的平等,并不能涵盖公民立法上的平等,所以适用平等应改为刑法面前人人平等较为恰当。 但是本文是基于适用的角度去论述的,因此在后面的论证过程中,均采取狭义理解。 (二)适用法律平等原则的沿革及其确立的意义 我国旧刑法并未明确规定刑法的基本原则,但是根据宪法33条第2款及其第四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由于宪法在法律体系的超然地位,任何其下位法的制定,修改,适用,解释都必须符合宪法所涵盖的精神,所以适用刑法平等原则作为一项贯穿刑法体系始终,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原则是不言而喻的。 1 对于法治建设的推动 随着97年新刑法的颁布,适用刑法平等原则被明确的写入刑法典,这不仅是刑法体系的完善,更标志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向前迈进。虽然法治理论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体系,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其自身也在不断扩充以及调整内部自身结构。但其核心问题无外乎两个即对公权力的限制,以及对私权利的保护。而确定适用刑法平等原则更是彰显这两点的重要性,因为刑法规范的实施主体是代表着公权力的国家机关,而适用的主体为代表私权利的人民。平等适用意味着法律为公权力的行使划定了某种界限,即有限的权力,在此界限范围内公权力行使才有效力。与此同时又为私权利(包括罪犯)提供了一个统一标准的保护。因此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可以视为法治的一项基本要求。 2 适用刑法平等对于公民自由的保护 诚如西塞罗所言:我们都是法律的奴隶,所以我们都是自由的。假如有某种力量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法律的主人,那么法律就成为了它的附庸,而我们必然会被那种力量所奴役,进而丧失自我。长此以往,人民就会丧失自由,更会失去对法律正当性的期盼,在法治社会中,人们之所以信仰法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预测可能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预测功能,我们才能进行一切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甚至可以说我们任何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大串我们认为比较确定的预期之上。人民通过法律这种预测可能性可以轻而易举的判断出罪与非罪的界限,从这个意义上讲,预测可能性可以视为自由的前提。但是倘若刑法并不能平等的适用或在适用过程中出现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区别适用,那么注定会使人民的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最早是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等人提出来的,清末民初传入中国。1954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庄严地写进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文革期间,这一法律原则遭到“四人帮”的严重破坏,直到1982年,法律平等原则才被重新提出并被再次写入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当今世界各国关于权利的平等保护的基本原则。从字面上看,“平”就是没有高下之分,“等”就是没有大小之别,因此“平等”的本义就是没有差别。而法律平等就是在法律上没有差别。笔者认为,所谓法律平等,就是指法律地位的平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法律人格的平等、法律权利的平等、法律义务的平等和法律对待的平等。 法律人格的平等,指每个人作为人都享有同样的人格尊严,法律应该承认并保护这种尊严。我国的宪法、刑法以及民法通则都承认并保护公民的人格平等。法律权利的平等,指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权利是法律平等的中心内容。在宪法和法律中通常有两种权利,一种是所有公民都享有的普遍权利,另一种是宪法和法律部分人甚至是少数人规定的特殊权利,即法定特权,如人大代表言论免责权、外交人员的外交豁免权和大部分少数民族家庭二胎生育权等。对于这种权利,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人也都是平等的。当然,宪法和法律做出这种规定,必须有充分合理的根据。法律权利的平等,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权利能力的平等,在同等条件下公民具有获得相同权利的资格,在具体进入权利领域的时候,公民能否依据自已的能力获得所需要的权利,是权利主体自身的事情。行为能力的不平等是法律无力解决的问题,因此法律只能承认它的存在。正是由于行为能力的不平等,才出现了公民享有权利的千差万别,公民不能因此而抱怨法律的不平等。 法律义务的平等,指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权利的实现,都需要以相应的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因此,平等的义务是平等的权利实现的条件。如果公民不履行平等的义务,则其平等的权利就难以得到保障。平等的义务,应把平等的责任包括在内,因为法律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即不履行法律义务时所应承担的法律义务。法律对待的平等,是指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不管是保护还是惩罚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异。一方面,所有的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等,其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所有的人不论其地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身份有多特殊(除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享有的特权),一旦违法犯罪都毫无例外地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由于每个人在具体情况、关系和属性方面千差万别,所以平等对待不可能是绝对的,毫无差别的。平等对待是相对的,合理的差别对待恰恰是平等原则所允许的。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充分地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群众树立国家主人翁责任感;其次,它鲜明地反对法外特权,使得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司法人员保持廉洁;第三,它鲜明地反对法外岐视,有利于贯彻执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第四,它要求人人严格依法办事,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1.以下不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原则采用的是() A.从新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某甲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是() A.发生在荒野 B.用枪将被害人打死 C.发生在“严打”期间 D.被害人是盲人 4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本质上违反了()。 A.罪刑相适应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 6.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38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30余万美元的“中介费”、“劳务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 A.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B.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C.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D.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7外国人A乘坐我国民航客机,在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在飞机里对我国公民B实施伤害行为,造成重伤。对此案件,应适用( )。 A属地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8\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决定》规定:本决定颁布后审判的案件适用本决定,其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 A从新原则他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9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发生殴斗,甲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酌情考虑适用我国刑法 10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方面采取()原则。 A、普遍管辖原则 B、保护原则 C、属地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以下属于广义刑法()。有人认为D项不属于,故不选D项不算错 A刑法典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外汇犯罪决定 c刑法修正案 D立法解释 2.以下系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

刑法原则

第五讲中国古代刑法原则 王宏治 1、特权原则 2、矜老怜幼原则 3、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4、罪刑法定主义原则 5、比附、类推的原则 6、“准五服以折罪”的原则 7、“原心定罪”的原则 8、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 9、“亲亲得相首匿”与“同居相为隐”的原则 10、自首原则 11、诬告反坐原则 12、对犯罪未遂行为的处理原则 13、对累犯与再犯的处理原则 14、关于并合论罪的原则 15、对共同犯罪的处理原则 16、对同谋犯罪的处理原则 17、区分“公罪”与“私罪”的原则 18、正当防卫原则 19、紧急避险原则 20、对赃罪的处理原则 21、对奸罪的处理原则 22、对教唆犯罪的处理原则 23、对复仇杀人的处理原则 24、对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 25、关于“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的原则 26、关于“有利被告”的原则 27、关于“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8、关于“连坐”的原则 29、“重其种罪”与“轻其轻罪”的原则 30、时效原则 31、关于“不轻于赦”的原则 32、对“疑罪”的处分原则

一、特权原则与宗法原则 中国古代社会与世界各国的古代一样,是身份制社会,具体说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和建立在等级制基础上的特权制社会。这是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这个特点使中国古代法律以公开的形式肯定不同身份的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不同的,在法律适用上是不平等的。因社会等级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使一些人在法律上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权,这就是特权原则;因血缘关系所造成的差异,使某些人相对其亲属,在法律上的地位也有所不同,这就是宗法原则。关于宗法原则,瞿同祖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有较比透彻的论述,在此不赘述。 特权原则在《周礼》中即有记载,即所谓“八辟”是也。《周礼·小司寇》:“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其“八辟”指:“议亲之辟,议故之辟,议贤之辟,议能之辟,议功之辟,议贵之辟,议勤之辟,议宾之辟。”辟是法的意思,以上八种人犯罪,依法享有诉讼程序方面的特权,如诉讼的提起,案件的审理,刑具的使用,刑罚的适用,以及行刑场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待,享有与一般人不同的权利,公开实行同罪不同罚的原则。 战国时,先秦法家针对西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礼法原则,提出了“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的法治主义原则。 秦始皇及汉初,基本上实行了这一原则,贵族、官僚在法律方面拥有的特权较小。虽然按照犯罪者的身份,在刑罚的适用上有所区别,仍存在“同罪不同罚”的现象,但是,官吏一旦触犯法律,所受笞掠不亚于常人。如韩非子、李斯在狱中所受的虐待,周勃、司马迁在狱中受狱吏的凌辱等,在秦汉时期是普遍现象。周勃以千金贿赂狱吏,方得到狱吏的指点与协助,终于使罪名得以开脱而获释。出狱后,他感慨地说:“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汉书·周勃传》)贾谊为此上书说: 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 之所谓伯父、伯舅也,而令与众庶同黥、劓、髡、刖、笞、骂、弃市之法,然 则堂不亡陛乎?被戮辱者不泰迫乎?……臣闻之,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 以苴履。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体貌矣,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今 而有过,帝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若夫束缚之,系 揲之,输之司寇,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 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 化也。 就是说,如果官僚、贵族犯了罪,就可以对他们任意横加凌辱的话,封建的等级观念就会发生动摇,贵族的人格、尊严是不可侵犯的,贾谊继续论到: 故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所以励宠臣之节也。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坐污秽淫乱男女亡别者,不曰污秽,曰 ?帷薄不修?;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故贵大臣定有 罪其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故其在大谴大呵之域者, 闻谴呵则白冠牦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其有

刑法总论重点总结张明楷教材版

刑法学备考,重点ing. 论述题:一、论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20分)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量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因而,罪行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现在一般认为,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主要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 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分为“形式的侧面"与“实质的侧面”。 形式的侧面,法律主义、禁止事后法、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不定(期)刑,是罪行法定原则的传统内容,被称为“形式的侧面”.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其具体要求是: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指定的法律,故行政规章不能制定刑法;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习惯法和判例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禁止事后法也即禁止溯及既往,禁止溯及既往原则源于法律的本质、也是保障国民自由的要求、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实质的侧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刑罚法规的明确性原则,二是刑罚法规的内容的适正的原则。后者又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明确性表示这样一种基本要求: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范的适用的对象。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就是指刑罚法规只能将具有处罚根据或者说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从而限制立法权。 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适当改变观念、司法体制的合理性、合理解释刑法、正确定罪量刑. 二、论犯罪的停止形态. 答:犯罪的停止形态主要是指犯罪的既遂及犯罪的特殊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四个特征为: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实施犯罪预备,构成预备犯,我国刑法对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特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构成未遂犯,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是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犯罪中止构成中止犯,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的特殊形态,其结果都未造成期待中的犯罪

谈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谈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摘要:我国刑法第四条明文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容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就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1)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刑法的追究;(2)任何不得享有超越刑法规定的特权;(3)对一切犯罪行为,用一律平等适用刑法,定罪量刑时不得印犯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职业状况、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的差异而有所区别;(4)任何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受到刑法的保护;(5)不同被害人的同等权益,应受到刑法的同样保护。 关键词: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立法体现司法适用 一、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 我国刑法第四条明文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容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就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1)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刑法的追究;(2)任何不得享有超越刑法规定的特权;(3)对一切犯罪行为,用一律平等适用刑法,定罪量刑时不得印犯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职业状况、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的差异而有所区别;(4)任何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受到刑法的保护;(5)不同被害人的同等权益,应受到刑法的同样保护。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领域贯彻实施的表现。强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是基于我国司法实践中刑法适用不平等的现象在现阶段还较严重。当然,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并不否定犯罪人或被害人的特定个人情况对定罪量刑的合理影响。在刑事立法、司法,犯罪分子的主体情况以及被害人的个人情况,如果对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的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大小有影响,则要求在适用刑法上有所区别和体现。例如,对累犯低于其主观个性及人身危险性而从重处罚,对未成年人犯罪基于主体的个人情况而减免刑事责任。由此可见,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并非是孤立、机械、单一化的刑法准则,它必须与罪责刑相适应等刑法基本原则相结合,共同指导刑法适用。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立法体现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在我国刑法总则与分则中均有体现。 首先,我国刑法总则除第四条明文规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外,这一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习题

刑法基本原则习题 ID(1399):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正确答案:C 评析:考察知识点:罪刑法定原则解析:依辅导用书的观点,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1)规定犯罪及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不利于行为的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于行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5)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将轻微危害行为当做犯罪处理;处罚程度必须适应现阶段一般人的价值观念。(6)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据上引,选C正确。 ID(1488): 某日,王某和李某共同串通抢劫路人周某的钱财(价值1万元),二人共同实施抢劫,情节相同。但法院审理此案时,考虑到王某是县政府副县长的儿子,因此判王某抢劫罪,执行3年有期徒刑,而判李某抢劫罪,执行5年有期徒刑。该法院的做法违背了下列哪项原则? A. 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D 评析:[测试点] 我国的刑法的基本原则。[解析] 《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本题中王某和李某共同故意抢劫,具有相同的犯罪情节,法院应当同罪同罚。该法院在定罪时遵循了平等原则,而在量刑上依身份地位不同实施了不平等原则。这一做法是明显违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 ID(1491): 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 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 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 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正确答案:D 评析:本题目是对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理解,罪行指的是犯罪行为,而罪刑则是犯罪和犯罪的法律后果。第一处为罪刑,第二处为罪刑,第三处为罪刑,第四处为罪行,第五处为刑罚,第六处为罪行 ID(1493): 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2.以下系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 )。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有人认为 D 项不属于,故不选 D 项不算错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外汇犯 罪决定 立法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以下不 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C.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原则 D 2.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原则采用的是( A. 从新原则 B. C. 从旧原则 D. )。 .罪刑相适应原则 .适用 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 从新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3 某甲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是( A .发生在荒野 C.发生在“严打”期间 4 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A .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用枪将被害人打死 D .被害人是盲人 在本质上违反了( B .罪刑法定原则 D .罪责自负原则 ) 。 5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A.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 当根据民意判决 6.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 38 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 余万美元的“中介费” 、“劳务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 ) ? A. 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 B. 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C. 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 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D. 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7 外国人A 乘坐我国民航客机,在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在飞机里对我国公民 造成重伤。对此案件,应适用 ( ) 。 A 属地管辖原则 B 属人管辖原则 C 保护管辖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8\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决定》规定:本决定颁布后 审判的案件适用本决定,其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新原则他 B 从新兼从轻原则 C 从旧原则 ( )? 30 B 实施伤害行为, 9 当开往A 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 B 国境内时, 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 A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B 、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 、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 、酌情考虑适用我国刑法 10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方面采取( )原则。 A 、普遍管辖原则 、保护原则 ( )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A 国公民甲某与 C 国公民乙发生殴斗,甲愤 C 、属地原则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以下属于广义刑法( A 刑法典 B c 刑法修正案 D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题目: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摘要:要不要和能不能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康发展的大事。目前,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出现了不同观点,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诸如怎样评价资产阶级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是什么,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已经消失等等。本文试就上述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法律、平等、法治社会、事实平等 正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1954年宪法曾经庄严地规定了这一原则。但从50年代中期,这一原则被当作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东西遭到批判,成为无人敢于问津的禁区。“文化大革命”中,这一原则又最终被从宪法中删除。1978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署名文章,12月22日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庄严宣布要保障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此开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大讨论。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法学界所开展的第一次冲破禁区的大讨论。讨论一直延续到1981年。尽管在讨论中对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法律平等适用的范围,学者们有不同理解,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并以宪法加以规定的民主和法制原则,但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为废除封建特权、争取法律平等而浴血奋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旗帜上凝结着无产阶级的鲜血;在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是一个贯彻始终的最低纲领。 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为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创造了经济基础和政治前提。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每个公民都应当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既不容许存在“无义务的权利”(即特权),也不容许存在“无权利的义务”(即役使)。 4.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正当主张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应受到追究和处理。 5.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公民个人具体情况的差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尚局限于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在非基本权利和义务领域,公民之间的差别依然存在,缩小以至消灭这种差别需要相当长时期的努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讨论,对我国的立法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979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其后制定的其他法律,特别是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地宣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场讨论也极大地激发了法学理论工作者冲破禁区、探索真理的热情,为法学领域其他重大讨论揭开了序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作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写入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中,那么,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冉井富:平等一词,最直接的含义就是相同的情形相同对待。比如说,对于公务员的职位,大家都有权竞争,并且都根据一个既定的、合理的标准竞争,这就是一种平等;再比如,在买卖关系中,一方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强买强卖,这也是一种平等。当法律宣称并维护这种社会关系时,这就构成了法律平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