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常用检验参考值

医学常用检验参考值

医学常用检验参考值
医学常用检验参考值

1常用检验参考值(部分)

血常规:

RBC(红细胞计数)男(4-5.5)*10 女(3.5-5.0)*10

HCT(红细胞压积)男40-50% 女37-48%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2-92fl

HGB(血红蛋白Hb)男120-160g/L 女110-150g/L

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7-31pg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0-350g/L

PLT(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MPV(平均血小板容积)7-11fl

WBC(白细胞计数)(4-10)*109

LYM(淋巴细胞L)20-40%0.80-4.0*109

MID(单核细胞M)1-8%

GRA(中性粒细胞N)50-70%0.04-0.5*109

血沉:(ESR)男0-15mm/h 女0-20mm/h

嗜酸性粒细胞B

嗜碱性粒细胞E

凝血四项:

P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1-14秒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男37±3.3秒,女37.5±2.8秒. TT(凝血酶时间测定) 16-18秒

纤维蛋白原测定 2-4g/L(200-400mg%)

尿常规:

GLU(尿糖)

BIL(胆红素)

KET(酮体)

SG(比重)1.020

PH(酸碱度)

PRO(蛋白质)

URO(尿胆原)

NIT(亚硝酸盐)

BLO(潜血)

LEU(白细胞)

注:Negative(-)

Trace(±)

Small(+)

Moderate(++)

Large(+++)

Positive(阳性)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12g/日

正常人总尿量:1000-2000ml/日

空腹血糖:(BS)3.9-6.1mmol/L

空腹(或餐后小时)胰岛素(INS):4.0-15.6IU/L

C肽:0.55-3.8ng/ml

肝功能:

AST(谷草转氨酶)5-40u/L

ALT(谷丙转氨酶)0-40u/L

TTT(麝香草酚浊度实验)1-6u

乙肝五项(二对半):

HBsAg(乙肝表面抗原)

抗HBs(乙肝表面抗体)

HBeAg(e抗原)

抗HBe(e抗体)

抗HBc(核心抗体)

注:其中抗HBs、抗HBe为有益指标;抗HBc提示正在复制或既往已感染而现在已停止复制,故应结合其他标志综合判断。

总胆红素(T-BIL)0-17.20vmol/L

直接胆红素(D-BIL)0-6.0vmol/L

间接胆红素(I-BIL)0-13.2vmol/L

胆汁酸(TBA)1-10vmol/L

蛋白质代谢检查:

TP(总蛋白) 60-80g/L

A(白蛋白) 35-55g/L

G(球蛋白) 20-30g/L

无机盐检查:

K(钾)3.5-5.5mmol/L

Na(钠)135-145mmol/L

Cl(氯)98-108mmol/L

Ca(钙)2.2-2.7mmol/L

nCa(游离钙)成人1.05-1.30mmol/L

儿童1.11-1.40mmol/L

P(磷)2.5-4.5mg/dl

Fe(铁)10-30vmol/L

尿素氮(BUN)2.9-7.1mmol/L

肌酐(Cr)44-133v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0-29mmol/L

血气分析(动脉血):

PH(酸碱度)7.35-7.45

PaCO2(二氧化碳分压)35-45mmHg(4.7-6.0KPa)

PaO2(氧分压)80-100mmHg(10.7-13.3KPa)

HCO3-(碳酸氢根)21-27mmol/L

BE(碱剩余)+-3mmol/L

注:判断原发失衡:

PH下降PaCO2上升:呼酸

PH上升PaCO2下降:呼碱

PH下降PaCO2下降:代酸

PH上升PaCO2上升:代碱

血脂:

T-CH(总胆固醇)150-230mg%

TG(甘油三脂)50-150mg%

VLOL(极低密度脂蛋白)<30mg%

LDL(低密度脂蛋白)80-10mg%

HDL(高密度脂蛋白)45-80mg%

APOA-1(载脂蛋白A1)100-160mg%

APOB-100(载脂蛋白B100)60-110mg%

APOA-1/APOB-100:1.3+-0.56

心激酶:

CK(肌酸激酶)4-195U/L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0-24U/L

LDH(乳酸脱氢酶)10-240U/L

a-HBD(a-羟丁酸)95-195U/L

免疫球蛋白:

IgA:1.14-2.26/L

IgG:8-14.5/L

IgM:0.77-1.93/L

补体C3:0.5-1.5mg/ml(降低见于急性肾炎)

C4:0.2-0.7mg/ml

甲状腺检查:

TSH(促甲状腺素)<10vIU/ml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0.8-2.2ng/ml

T4(甲状腺素)50-126ng/ml

r-T3(反T3)0.26-0.68ng/ml

C反应蛋白:<12.5vg/ml

冷凝集实验:(-)

免疫荧光抗体:(-)(防疫站可查)(流行性出血热检查)

肥达氏反应:

O

H

A均(-)

B

C

注:O、H均升高为伤寒;O及A、B、C中一项升高为副伤寒。外斐氏反应:

OX2

OX19(斑疹伤寒) 均(-)

OXk(恙虫病)

癌胚抗原(CEA)<15vg/ml(辅助恶性肿瘤诊断)甲胎蛋白定量(AFP)<20ng/ml(肝癌诊断)

碱性磷酸酶(AKP)42-128u/L

r-谷氨酰胺转酞酶(r-GT)7-50u/L

血淀粉酶:80-180u/dl

尿淀粉酶:100-1200u

碳氧血红蛋白(HbCO)(-)

胆碱脂酶活力:3100-7700u/L

抗链“O”()与类风湿因子(RF):均(-)

血尿酸(UA):0.089-0.42mmol/L

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

渗出液漏出液

原因炎症、肿瘤非炎症

外观较浑浊、色不定透明、淡黄色

蛋白实验阳性阴性

总细胞数 >500个/mm3 <100个/mm3 (WBC) (0.5*10 -9/L) (0.1*10 -9/L)

分类(DC) 中性粒细胞或淋巴淋巴细胞为主

脑脊液检查:

GLU(葡萄糖)2.5-4.5mmol/L

PY(蛋白定量)0.15-0.45g/L

CL(氯化物)119-129mmol/L

自身抗体检查:(保定省医院可查)

血或皮肤LE细胞(狼疮细胞):(-)

ANA(抗核抗体):(-)

ds-DNA(抗双连DNA抗体):(-)

抗DNP抗体:(-)

血流变学检测:

全血粘度:(低切)8.23-10.01

(中切)5.33-6.59

(高切)4.40-5.40

血浆粘度:1.25-2.43

红细胞压积(%):40-49

全血还原粘度(低切)10.50-23.50

(中切)9.50-15.50

(高切)3.50-11.50

血沉(MM/H)0-15

血沉方程K值:0-93

红细胞聚集指数:1.95-2.99

红细胞刚性指数:2.70-4.70

红细胞变形指数(计算):0.66-0.78 C反应蛋白

血清β球蛋白!

大单元七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222

大单元七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 第01讲血常规检查(一)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第六节其它常用血生化检查 第二节尿常规检查第七节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第三节粪常规检查(两对半) 第四节肝功能检查 第五节肾功能检查 分值少内容多 有难度真功夫 医学检查指标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亦是疾病治疗中需要监控的指标。

一、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区间】 新生儿:(6.0-7.0)×1012/L 婴儿:(5.2-7.0)×1012 /L 儿童:(4.2-5.2)×1012/L 成人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二、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正常参考区间】 女性:110-150g/L 男性:120-160g/L 新生儿:170~200g/L 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的临床意义 1.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

2.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3.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与贫血 1.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 ①相对增多: 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由于大量失水使血浆减少,血液浓缩,血中各种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相对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②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 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和肿瘤患者,可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 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12 /L。 2.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 ②生成减少 ③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 常由各种原因的出血引起,如消化道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 ②生成减少 红细胞生成减少: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如骨髓病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肾性贫血。 血红蛋白生成减少: 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过多: 包括红细胞内异常:如膜结构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酶活性缺陷,导致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等;珠蛋白肽链量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导致的血红蛋白病等。 红细胞外异常:如血清中存在红细胞抗体或补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脾亢等红细胞破坏过多。

医学正常值

WBC 白细胞计数(4一10)x10/L LYM 淋巴细胞百分比 20一40% 0.8-4.0*10九次方 GRAN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0-70% 中值细胞比率正常值 3~8 0.12-0.8*10九次方 RBC 红细胞计数男:(4.5一5.5)x10/L 女: (3.5一5.0)xl0/L HGB 血红蛋白男: 120一160/L 女: 110一150/L HCT 红细胞压积男:(0.42一0.49%) 女:(0.37- 0.43%)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82一92FL MCH 平均细细Hb含量 27一31Pg MCHC 平均红细胞Bb浓度 320一360g/L 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11.6一14.8%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正常参考值35.1-43.9 PLT 血小板计数 100一300X10/L W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7-11FL PCT 血小板压积男:0.108一0.272% PDW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15.0-17.0 尿SG 比重 1.010一1.025 尿蛋白<0.1g/L:-;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为0.2—1.0g/L:+; 尿蛋白为1.0~2.0g/L:++; 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4.0g/L:++++ 尿常规检查项目一般分为以下11类: 尿蛋白,潜血等正常值为0 血生化 酸碱度(PH)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mmHg 氧分压(PaO2) 75-100mmHg 碳酸氢根离子(HCO3-)21.3-27.3mmol/L 钠离子(Na+) 136-146mmol/L 钾离子(K+) 3.5-5.5mmol/L 氯离子(Cl-) 96-106mmol/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 (1)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高于成人 6月-2岁:5~12×109/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减少: 疾病:再障,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药物:肿瘤化疗、磺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特殊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病毒、寄生虫等其他:放射治疗、化学品 ●增加: 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分娩,情绪变化等。 病理性:细菌感染,白血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药中毒。 2.白细胞分类计数 (1)正常值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N):~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L):~ 单核细胞(M):~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N): 增加:急性化脓性感染(可伴有核左移);中毒;急性出血,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及组织损伤等。 减少:基本与白细胞总数减少相同。 嗜酸性粒细胞(E): 增加:过敏性疾病与皮肤病;寄生虫;血液病;用药。 减少:疾病(伤寒、副伤寒);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B): 增加: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及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铅中毒等 淋巴细胞(L): 增加:某些细胞及病毒感染(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排斥反应。 减少: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性淋巴细胞减少见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时。 单核细胞(M):增加:传染病或寄生虫病;血液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红细胞计数 (1)正常值参考范围 男性:(~)×1012 女性:(~)×1012 新生儿:(6~7)×1012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增多: 相对增多:血液浓缩, 绝对增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减少: 造血物质缺乏 造血功能低下 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继发性: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 4.血红蛋白 (1)正常值参考范围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70-200g/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增加: 疾病: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大细胞高色素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创伤:失水,大面积烧伤 用药:维生素K,硝酸甘油 减少: 出血:减少程度和红细胞一致 疾病: 血红细胞减少比红细胞减少严重: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 红细胞减少比血红细胞减少严重:大细胞高色素贫血。 5.血小板计数 (1)正常值参考范围 (100~300)×109/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减少: 生成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

免疫功能检查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免疫功能检查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010-09-24 15:32:56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转载 1.免疫球蛋白G(IgG) 【单位】克/升(g/L)。 【正常值】单相免疫扩散或免疫比浊法:脐带血7.6~17.0克/升,新生儿7.0~14.8克/升,1~6个月3.0~10.O克/升,6个月~2岁5.0~12.O克/升,6~12岁7.0~15.0克/升,12 1.免疫球蛋白G(IgG) 【单位】克/升(g/L)。 【正常值】单相免疫扩散或免疫比浊法:脐带血7.6~17.0克/升,新生儿7.0~14.8克/升,1~6个月3.0~10.O克/升,6个月~2岁5.0~12.O克/升,6~12岁7.0~15.0克/升,12~16岁7.5~15.5克/升,成人7.6~16.6克/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免疫球蛋白G型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黑热病、慢性肝炎活动期及某些感染性疾病。 (2)降低:常见于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及某些肿瘤等。 2.免疫球蛋白A(IgA) 【单位】毫克/升(mg/L)。 【正常值】单相免疫扩散法或免疫比浊法:新生儿0~120毫克/升,1~6个月30~820毫克/升,6个月~2岁140~1 080毫克/升,2~6岁230~1 900毫克/升,6~12岁290~2 700毫克/升,12~16岁500~3 000毫克/升,成人710~3 350毫克/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免疫球蛋白A(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湿疹、血小板减少及某些感染性疾病。 (2)降低: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反应、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3.免疫球蛋白M(IgM) 【单位】毫克/升(mg/L)。 【正常值】单相免疫扩散法或免疫比浊法:新生儿50~200毫克/升,1~6个月150~700毫克/升,6个月~2岁250~1 300毫克/升,2~6岁350~1 500毫克/升,6~12岁400~1 800毫克/升,12~16岁500~1 800毫克/升,成人700~2 000毫克/升。 【临床意义】

医学各种参考值

医学各种参考值 、下列为一些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仅供参考。2013-01-17 18:42:27| 1、白细胞计数(4~10)×109/L、 2、嗜酸性粒细胞(0.05~0.03)×109/L 3、血红蛋白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2~92fl 5、血小板(PLT)(100~300)×109/L 6、网织红细胞 0.5%~1.5% +、红细胞比积(HCT)成年男性42%~49% 成年女性 37%~43% 1、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号颜色变化估计尿内糖含量 -颜色不变阴性:尿内无糖 ±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微量:少于0.25g/dl +略有颜色改变少量:0.25-0.50g/dl ++绿黄色中量:约0.5-1g/dl +++土黄色大量:1-2g/dl ++++棕红色极大量:>2g/dl 2、SG 比重 1.010一1.025 PH 酸碱度 5一6 3、尿蛋白 30~100mg/24h 4、尿沉渣中白细胞男性0~2/HPF 女性0~5/PHF 5、尿沉淀中红细胞 0~偶见/高倍视野(HPF) 1、凝血酶原时间(PT)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11~14秒 2、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正常人接近对照值,但对照值取决于方法中使用的激活剂,这里 假设对照值为: 35~45秒

3、纤维蛋白原 2.0~4.0g/L 4、纤溶酶原正常人混合血浆(NHPP)的80%~120% 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10mg/L 1、红细胞沉降率(ESR)(魏氏法)男性:0一15mm/h 女性:0一20mm/h 1、钾 3.5~5.3mmol/L <3.0mmol/L 会出现虚弱、地高辛中毒和(或)心律失常,>5.8mmol/L先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考虑有肾小球疾病,>7.5mmol/L与心律失常有关,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 2、钠 135-145mmol/L ≤115mmol/L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头疼恶心、呕吐和厌食,在110mmol/L时,病人极易发生抽搐、半昏迷和昏迷, 3、氯化物 96~110mmol/L 4、阴离子隙(AG) 8~16mmol/L 5、二氧化碳分压(PCO2) 4.7~6.0kPa(35~45mmHg) 4.7kPa低于此值而PH>7.5,提示为呼吸性碱中毒。 6.0kPa高于此值且PH<7.35,表明为呼吸性酸中毒。 6.7kPa高于此值,表明换气衰竭,应予以合适的介入治疗。 9.3kPa高于此值,尤其是急性升高,多可引起昏迷。 6、钙 2.25~2.65mmol/L 7、离子钙 1.13~1.32mmol/L 8、磷 0.96~1.62mmol/L 9、镁 0.6~1.2mmol/L 10、铁 9.0~30.0umol/L 1、血尿素(Urea) 3.6~7.1mmol/L 2、尿酸(UA)男性120~420umol/L 女性90~360umol/L ≥640umol/L,肾结石或痛风的高度危险, 3、肌酐(Cr) 44~133umol/L 婴幼儿>40 umol/L,肾功不全可能,成人>530umol/L,肾功能受损,有诊断及评估意义 ,4、总蛋白(TP) 60~80g/L<45g/L, 5、白蛋白(Alb) 35~55g/L 6、胆固醇 2.84~7.11mmol/L <1.81mmol/L严重肝功不全,,若已存在肝病,提示预后不良。 5.18mmol/L此为75%的成年男子血中胆固醇值,高于此水平,提示有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度危险, 5.70mmol/L此为90%的成年男子血中胆固醇水平,高于此值有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危险, 7.26mmol/L高于此值会由于患动脉粥样硬化而预后严重,。

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一、概念和意义 1. 医学参考值的概念: 医学参考值又称临床参考值或正常值,是指“正常”人体和动物的各种生理常数、体液、排泄物中各种成分含量及人体对各种试验的反应值。广义的医学参考值还包括各类“卫生标准”。应注意的是,医学参考值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值,而是许多数值的集合或全体,即是一个范围。 2.医学参考值的作用及意义: (1)用以区分“正常”和“异常”个体,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2)可用以反映不同时间、地区人群某项指标的生理变迁。 二、制定参考值范围的基本步骤 1. 确定“正常人”对象的范围:即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未患被研究疾病的个体。 2. 统一测定标准:即检验用的试剂批号、仪器、人员、条件等应相同。 3. 确定分组:一般需用年龄、性别等对“正常人”对象进行分组,分组特征也可根据检验判断。 4. 样本含量确定:一般来讲,正态分布资料所需的样本含量应在100以上,偏态或未知分布时样本含量应更大。 5.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单双侧:一般生理物质指标多为双侧、毒物指标则多为单侧。 6. 确定百分位点:一般取95%或99%。 三、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 (1)正态分布法: 据正态分布原理,一定可信度(如95%)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均数 ±u0.05*S;单侧上限为:均数+u0.05*S,单侧下限为:均数-u0.05*S。 (2)百分位数法: 对于偏态分布或未知分布的资料,正常值范围的确定常用百分位数法,如95%可信度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P2.5--P97.5,单侧上限为P95,单侧下限为 P5。 四、制定参考值范围时的注意事项 1. 应注意参考值范围是基于一定可信度而建立的的,即它最多仅能包含95%或99%的“正常”个体; 2. 临床应用中采用多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判断的效率; 3. 观察值的正常值范围要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相区别。 五、质量控制 此外,工业生产、实验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也是基于上述原理提出的,即根据质量指标多数服从正态分布的性质,用均数加减2倍标准差(约包含95%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警戒值,均数加减3倍标准差(约包含99.73%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控制值,若质量指标超出上、下警戒值,则发出警报,若超出上、下控制值,则停止生产或实验过程。当质量指标本身为非正态时,可通过变量变换后再用上法处理。

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尿液分析仪参考值 尿胆原(URO): 参考值;正常人为弱阳性(+-) 临床意义:1. 正常人为弱阳性反应。2.尿胆原阴性常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3尿胆原增加常见于溶血性疾病及肝实质病变如肝炎等。 附注: 本实验干扰较多,例如甲醛防腐剂,亚硝酸盐大于0.05g/L,可减低反应灵敏性,出现假阴性。尿胆原不稳定,很快氧化为尿胆素,不与试垫反应,故尿液样本不新鲜会出现假阴性。胆红素(BIL):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在肝实质性及阻塞性黄疸时,尿中均可出现胆红素。在溶血性黄疸的尿中,一般不见胆红素。 附注:尿中含有维生素c或亚硝酸盐而降低灵敏度,或尿液不新鲜或暴露于阳光而呈假阴性。酮体(KET);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1.严重为治疗的糖尿病酸中毒患者酮体呈强阳性反应。2.妊娠剧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以可呈阳性反应。3.急性风湿热,结核病,败血症,急性胃炎伴有严重脱水。麻醉后,中毒性休克等,以可呈阳性。 附注:酮体试垫对温度十分敏感,暴露于室温内湿度中数小时即可失效,故操作时必须于取回试条后立即将试盒盖紧。试垫退色不可在用,同时尿样本应新鲜,如有细菌繁殖可使乙酰乙酸转为假阴性。 隐血(BLD):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含游离血红蛋白的尿称为血红蛋白尿,隐血实验呈阳性。正常人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当体内大量溶血时,尤其是血管内溶血,血中游离血红蛋白可大量增加。当超过1-1.35g/L时即出现血红蛋白尿。此种情况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性疾病等。还可见于各种病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肾透析,手术后所致的红细胞大量破坏等。 附注:试垫检出功能可因尿比重上升或蛋白质增加而减弱,维生素c增加以影响隐血检出,当其含量大于0.57mmol/L(10mg/dl)或尿液以甲醛防腐者,均可出现假阴性。在试垫出现绿色斑点,提示为完整红细胞所致。 蛋白(PRD): 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尿蛋白除了功能性体位性之外,病理性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粘蛋白,IgA,糖蛋白等)及假性蛋白尿(混入脓血等)。病理性蛋白尿是肾病一个早期而易被忽视的指标,阳性可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蛋白质定性多为±—++,定量常在0.2g/24h.不超过1.5g/24h)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毒性物质引起肾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损害肾移植,本周蛋白,妊娠与妊娠中毒症,膀胱炎等。许多药物可使尿蛋白阳性,其中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庆大霉素,氯丙,嗪,灰霉素,干扰素,利福平,黄胺类,可的松非激素消炎剂射线造影剂等。可造成测定的干扰或排泄蛋白增多。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何为血气分析 应用专门的设备,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pH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称为血液酸碱与气体分析简称“血气分析”。 二、测定项目 最初测定单项pH 发展到今天同时测定50多项指标: 血气的主要指标:paO2 、paCO2、CaO2、SaO2、TCO2、AaDpO2、Shunt、P50。 酸碱平衡的主要指标:pH、paCO2、HCO3、TCO2、ABE、SBE 及电解质(K+、Na+、Cl-、AG) 三、标本采集与注意事项 采用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管血。 血样必须隔绝空气,即针头离开血管后马上刺入弹性好的橡皮中封闭,然后用双手搓血样针管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采用肝素抗凝剂(500~1000U/ml),用量只要抗凝剂湿润针筒内壁即可。如用干燥肝素化针筒最好,凡有凝块的血样不能做血气分析。 采血时尽量让病人安静,如采血不顺利或患儿过度哭闹均会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四、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pH 表示血液酸碱的实际状态 反映H+浓度的指标,以H+浓度的负对数表示。 正常参考值:7.35~7.45 pH<7.35 酸血症 pH>7.45 碱血症 临床意义:血pH在7.35 ~ 7.45 正常参考范围时,不等于病人酸碱内稳状态正常,可能是机体通过缓冲代偿功能及纠正机制的调节,在一定的时间与限度内维持血pH在正常范围。 2、动脉血氧分压(paO2/pO2) 指动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单独所产生的分压。 正常参考值:10.64 ~ 13.3kPa(80~100mmHg) 临床意义:pO2的高低与呼吸功能有关,同时直接影响O2在组织中的释放。呼吸功能障碍时,pO2下降,pO2低于7.98kpa (60mmHg)时,SO2急剧下降,进入呼吸衰竭阶段;pO2低于7.32 kpa(55mmHg)时,即有呼衰。如pO2低于2.66kpa(20mmHg)时,组织细胞就失去了从血液中摄取氧气的能力。所以临床上常将pO2作为给病人吸氧的指标之一。 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CO2) 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单独产生的分压。 正常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 临床意义: (1) pCO2>5.98kPa(45mmHg)原发性呼酸或继发性代偿性代碱,

医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选编bd

医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选编) 目录 第一章血常规检验 第一节红细胞系统检验 1、红细胞计数 2、红细胞压积 3、平均红细胞体积 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5、血红蛋白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Hb)含量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Hb)浓度第二节白细胞 1、白细胞计数 2、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率

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率 4、嗜硷性粒细胞计数、百分率 5、淋巴细胞计数、百分率 6、单核细胞计数、百分率 第三节血小板 1、血小板计数 2、血小板压积 3、平均血小板体积 4、血小板分布宽度 第二章血液生物化学检验第一节肝功能检验 1、谷丙转氨酶 2、谷草转氨酶 3、γ-谷氨酰转肽酶 4、硷性磷酸酶

5、总胆红素 6、直应胆红素 7、间应胆红素 8、总蛋白 9、白蛋白 10、球蛋白 第二节血脂 1、总胆固醇 2、甘油三脂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第三节肾功能检验 1、肌酐 2、尿素氮 3、尿酸

第四节糖类检验 1、血糖 2、糖化血红蛋白 3、糖化白蛋白 第三章肿瘤标志物检验 1、甲胎蛋白(AFP) 2、癌胚抗原(CEA) 3、糖类抗原 ( CA-19-9 ) 4、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 第一章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血红蛋白

、白细胞及血小板等项目。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标有“↑”,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超过高值则可能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 血小板与凝血有关。 第一节红细胞系统检验 1、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正常值: 4.3~5.8×1012 /L 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值增多可见于以下情况:

常见临床参考范围

APPENDIX C INVESTIGATIONS OPERATIONS MANUAL 2012 428 Blood Serum Chemistry - Normal Values Constituent Typical Normal Range Electrolytes Bicarbonate (total) 18-30 mEq/L Calcium (total) 9-11 mg/dL; 4.5- 5.5 mEq/L Chloride 98-106 mEq/L Magnesium 1.8-3.6 mg/dL; 1.5-3.0 mEq/L Phosphorus 3-4.5 mg/dL; 1.8- 2.3 mEq/L (adults) 4-6.5 mg/dL; 2.3- 3.8 mEq/L (children) Potassium 3.5-5.5 mEq/L Sodium 135-147 mEq/L Enzymes* Alkaline Phosphatase 50-160 U/L Amylase 53-123 U/L Creatine Kinase (CK, CPK) 38-174 U/L (males) 96-140 U/L (females) Lipase 10-150 U/L ALT (GPT) 0-30 U/L AST (GOT) 0-40 U/L Other Albumin 3.5-5.5 g/dL Bilirubin <1.0 mg/dL total <0.4 mg/dL direct (glucuronide- or sulfate-conjugated) Cholesterol <225 mg/dL (depends on age) Creatinine 1.0-2.0 mg/dL Globulin 1.5-3.5 g/dL Glucose 80-120 mg/dL Protein (Total) 6.3-8.0 g/dL Triglycerides 40-200 mg/dL Urea 20-40 mg/dL Uric Acid 2.0-4.0 mg/dL Notes: The normal ranges in each laboratory depend on the local population, test methodology and conditions of assay, units, and a variety of additional circumstances. * The units for enzyme activities are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such circumstances. The normal ranges above are typical, but the normal ranges established for each laboratory should be used for most purposes. The units g/dL (grams per deciliter) and mg/dL are sometimes expressed as g% and mg%, or g/100 mL and mg/100 mL.

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大全

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正常值 (一)血常规 红细胞(RBC)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血红蛋白(Hb)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l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粒性细胞:O%~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血小板(PLT)(100~300)×109/L (二)尿常规 1.酸碱度(pH)5~8 2.比重(SG)1.015~1.025 3.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 Pro定性:阴性(neg),Pro定量≤O.15g/24h 4.葡萄糖(Glu)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8mmol/24小时(0.5g/24小时) 5.酮体(Ket)阴性(neg) 6.胆红素(Bil)和尿胆原(Ubg)均为阴性(neg) 7.亚硝酸盐(Nit)阴性(neg) 8.白细胞(Leu)<25/μl 9.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l0/μl 10.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HP(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HP(每高倍镜视野)(三)粪常规 1.颜色黄褐色成型便 2.镜检 (1)白细胞:正常粪便不见或偶见; (2)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3)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4)虫卵。 3.粪便潜血试验(occult blood test,OBT)正常粪便OBT阴性。 (四)痰液检验 一般性状检查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 化脓性感染时呈黄色;

医学考试正常值范围

口温36.3-37.2 肛温36.5-37.3 腋温36-37 成人脉率60-100/min 呼吸频率16-20/min 成人尿比重 1.015-1.025 肺下移动度6-8cm 肠鸣音的频率4-5/min 成人男性红细胞计数(4.0-5.5)*1012/L 成人女性红细胞计数(3.5-5.0)*1012/L 新生儿红细胞计数(5.0-7.0) 成人男性血红蛋白计数120-160G/L 成人女性血红蛋白计数110-150 新生儿血红蛋白170-200 白细胞计数(4.0-10.0)*109/L 网织细胞计数(24-84) 血小板计数(100-300) 内生肌酐清除率80-120ML/min 血清尿素氮 3.2-7.1 血清蛋白总量60-80g/l 血清白蛋白40-55 血清球蛋白20-30 血清总胆红素 1.7-17.1 血清直接胆红素0-4 血钾 3.5-5.1mmol/L 血钠135-147 血氯化物95-105 血钙 2.25-2.75 血嶙0.80-1.60 血清总甲状腺素74-146nmol/L 空腹血糖 3.9-6.0mmol/L 成人颅内压70-200mmH2O(0.69-1.96KPa) 儿童颅内压50-100 (0.49-0.98)基础代谢率+-10% 骨盆入口钱前后径11cm 骨盆入口横径13cm 骨盆入口斜径12.75cm 中骨盆前后径11.5cm 坐骨棘间径8.5-9.5cm 骨盆入口前矢状径6cm 骨盆入口后矢状径8.5cm 枕下前线径9.5cm

枕额径11.3cm 双顶径9.3cm 胎儿头皮血PH 7.25-7.35 新生儿呼吸频率40-45/min 新生儿心率100-150/min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2 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 新生儿血小板(150-250)*109/L 新生儿收缩压60-70 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2、3度烧伤面积*1.5 氧浓度=21+4*氧流量 输液时间=液体总量*系数/每分钟低数*60min 预产期=末次月经第一天起,月份-3(+9),日期+7 儿科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出生时的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体重=6(kg)+月龄*0.25 2-12岁:体重=年龄*2+8 小儿身高计算公式: 1岁身高75cm,2岁身高87cm 2-12岁+年龄&7+75cm 1.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原因:肺淤血。 2.慢性肾盂肾炎的感染菌:大肠杆菌。 3.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大肠杆菌。 4.二类瓣狭窄易形成血栓塞的原因:肺淤血。 5.风心病多发于:二类瓣狭窄。 6.胃癌经什么途径转移:淋巴结。 7.绒毛膜癌发向哪个器官转移:肺。 8.2岁时正常幼儿体重为出生时的4倍。 9.4个月时添加的辅食:蛋黄。 10.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制: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11.新生儿24小时内排胎粪。 12.新生儿出生2-3天开始出现生理性黄疸。 13.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双峰状。 14.妊高征的特点:全身小动脉痉挛。 15.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除外新生儿高血糖。 16.胎方位异常:肩先露。 17.宫内节育环是我国育龄妇女主要的避免方式。 18.乳癌的转移方式:同侧腋窝淋巴结。 19.猩红热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20.胆囊最易阻塞的部位:胆囊颈。 21.疱疹性咽颊炎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

医学常用参考值

血RT: RBC 男(4~ E12/L 女~ E12/L 新生儿 (6~7) E12/L 平均RBC体积(MCV) 80~100fl RBC体积分布宽度(RDW) ~% WBC 成人(4~10) E9/L 6个月~2岁(11~12) E9/L 新生儿(15~20) E9/L 血小板计数(PLT\BPC) (100~300)E9/L 血生化:血清钾~ mmol/L 血清钠135~147 mmol/L 血清铁男 11~30umol/L 女9~27 umol/L 血清甘油三酯(TG) ~ mmol/L 血糖~L(空腹) 肝功能: 血清总蛋白(TP) 60~80g/L 白蛋白(A) 40~55 g/L 球蛋白(G) 20~30 g/L 白蛋白/球蛋白(A/G)~:1 血清氨基转移酶 丙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肾功能: 血清尿素氮(BUN) 成人~ mmol/L 儿童~ mmol/L 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 尿中β2-微球蛋白质 HB 男(120~160) g/L 女(110~150) g/L 新生儿 (170~200) g/L 平均RBC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4pg

分类(%)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粒核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 fl 血清氯95~105 mmol/L 血清钙 (比色法) ~ mmol/L 离子钙~ mmol/L 总铁结合力男 50~77umol/L 女 54~77umol/L 血清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血淀粉酶 尿淀粉酶 血清总胆红素(STB) 血清结合胆红素(CB)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UCB) r-谷氨酰转移酶 (GGT,r-GT)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比色法 5~25 KarmenU 8~28 KarmenU 血清肌酐(SCr) 成人53~106 umol/L 儿童44~97 umol/L ~ mg/L < mg/L RBC比容(HCT/Ht/PCV) 男~ (40~50%) 女 ~(37~38%) 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 g/L 嗜酸性粒细胞~5 嗜碱性粒细胞0~1 单核细胞3~8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15~17% 血清无机磷 成人~ mmol/L 儿童~ mmol/L 血清总胆固醇(Tch) ~ mmol/L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完整版)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医学检查指标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亦是疾病治疗中需要监控的指标。药师在参与设计临床药物治疗方案时,要善于学习和掌握常用医学检查的基础数据,并了解其指标的主要临床意义,以便于与医师沟通,观察疾病的病理状态和进程,对药物治疗方案和疾病的监测指标作出判断,提高疗效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血液是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由循环系统流经全身各器官的红色粘稠液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而形成血流,具有输送营养、氧气、抗体、激素和排泄废物及调节水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功能。一般成人的血液占体重的8%~9%,总量为5000~6000ml,血液的pH为7.35~7.45,比重为1.050~1.060。 血液中的成分可分为血浆(无形成分)和细胞(有形成分)两大部分。血浆为去细胞后的液体部分,占血液总量的55%~60%。血浆中除去91%~92%的水分外,还包括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酶、激素等;而血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血液检查的内容通常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参数的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WBC) (一)简述 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细胞,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参考范围: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 新生儿:(15.0~20.0)×l09/L 6个月~2岁儿童:(5.0~12.0)×109/L (二)临床意义 1.白细胞减少: (1)疾病: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 (2)用药: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 (3)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 (4)其他: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 2.白细胞增多: (1)生理性 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2)病理性: 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尤其是金葡菌、肺炎链球菌等化脓菌感染)、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的急性中毒。 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因素较多,其总数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均为异常现象,必要时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和白细胞形态等指标综合判断。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是一个“大家族”,正常血液中白细胞以细胞质内有无颗粒而分为有粒和无粒两大类,前者粒细胞根据颗粒的嗜好性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三种;后者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每类细胞的形态、功能、性质各异。 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 嗜碱性粒细胞:0~0.01(0%~l%)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一)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白细胞中占的比例昀高,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吞噬和杀灭病毒、疟原虫、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的作用。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减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化脓性感染: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 LDH 正常参考值? 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 ??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心脏彩超正常值范围

心脏超声正常值范围(1)2DE检查正常值 1. LA: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收缩末期) 30±3mm (23~33mm)λ LA/AO=1.1λ 2. AOR: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AVD(S) 19±2mm(17~26mm)λ AOλ28±3mm(高限33-35mm) AAO 26±3mm(高限30-33mm)λ 3. LV、RV: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LVEDD 47±4mm (高限 M51mm, F48mm)λLVESDλ33±5mm IVS/LVPW 高限12/11mmλ RV 17±4mm (高限21-23mm)λ LVOT ≥20mmλ 4. PA、RVOT: 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舒张末期) RVOT 25±4mm(高限30-33mm)λ

MPAλ18±3mm(高限23-25mm) PVD 16±2mm(14~22mm)λ RPA 12±2mmλ LPAλ11±2mm 5.RA、RV 心尖四腔心切面(收缩末期) RA上下径36±4mm(高限42mm)λ 左右径31±4mm(高限36mm) TVD(D) 23±3mm(20~30mm)λ RV左右径25±4mm(高限30mm)λMVD(D)λ25±3mm(22~30mm) 6. A0 AAO远端26±3mm(高限30mm)ARCH 25±3mm(高限28mm)λ λ DAO近端25±3mm(高限28mm) 膈肌平面DAO 25±3mm(高限28mm)λAdAO 20±3mmλ(高限25mm) 7. VEIN SVC 13±3mm(高限18mm)λ IVC 15±3mm(高限20mm)λ CSλ≤5mm

眼科常用正常值

眼球大小与眼轴的发育 出生时眼前节已达成年的75% - 80%,但眼后节仅为成年的50%; 巩膜表面积为成年的1/3(新生儿812mm2, 成人2450mm2); 出生后眼球的发育一直到12 岁左右才达成人大小,但出生后6 月增大了50%;巩膜厚度:新生儿0.45mm,成人1.09mm。新生儿巩膜比成人更有弹性,易于扩展,所以先青患儿眼球增大明显,先天性近视发展较快与此有关。 眼眶,眼睑和眼的附属器 眼眶:出生后发育较快,出生时容积为10.3ml;1 岁时为22.3ml; 6-8 岁为39.1ml;成人为52.4-59.2ml。 眼外肌 眼外肌:各肌止端位置在出生后发生显著改变; 出生时,直肌止端宽度比成人窄,肌腱薄,易从止端断开。生后20 月龄,直肌宽度近成年; 出生时,直肌止端到角膜缘的距离较成人少2mm;20 月龄与成人接近; 新生儿:外直肌止端近赤道;内直肌赤道前1-2 mm,斜肌止端互相靠近,下斜肌下缘止端距视乳头1mm; 后节增大发生在生后2 岁期间,使上下斜肌止端分开4-5mm,达成人水平。 结膜、巩膜 1、婴幼儿结膜与巩膜、Tenon’s 囊同源。 2、结膜上皮细胞多于成人,较成人厚。 3、婴儿结膜约水平径18mm,垂直径15mm,头10 年发育较快。成人为:水平25mm,垂直29mm。 4、39% 新生儿结膜囊细菌培养为阳性。 眼球前后径24mm,垂直径23mm,水平径23.5mm,突出度12-14mm,两眼相差不超过2mm。 角膜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 大角膜﹥12mm,小角膜﹤10mm

厚度:中央0.5-0.55mm,周边部1mm,总屈光力+43D,屈光指数1.337。 角膜缘宽1.5-2mm. 巩膜厚度眼外肌附着处0.3mm,赤道部厚0.4-0.6mm,视神经周边1.0mm。 瞳孔直径:2.5-4mm(双眼差﹤0.25mm 瞳距:男60.9mm,女58.3mm. 脉络膜平均厚度0.25mm. 视网膜视盘直径1.5*1.75mm 黄斑:直径2mm,中心凹距视乳头颞侧缘3mm,视盘中心凹水平线下0.8mm 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例动:静=2:3 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压60-75mmHg,舒张压36-45mmHg. 视神经全长40mm.(眼内段1,眶内段25-30,管内段6-10,颅内段10) 前房中央深度2.5-3mm 房水容积0.15-0.3ml,前房0.2ml,后房0.06ml 比重1.006,PH7.5-7.6,屈光指数1.3336-1.336,生成速度(2-3)ul/min,氧分压55mmgh。 晶状体直径9mm,厚度4mm,体积0.2ml曲率半径:前10mm,后6mm,屈光指数1.437,屈光力前面+7D,后面+11.66D,总曲光力+19D。 睑裂平视时高8mm,上睑遮盖角膜1-2mm,长26-30mm. 睫毛寿命3-5个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