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x

一、电流

1、电流:电路中电流是指电子经过导体时的流动,即电子以一种恒定速率从一端流向另一端的过程。

2、电流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指电子流动的方向,也就是称作的“正”方向。一般以“由正极指向负极”为电流的方向。

3、电流强度:电流的强度是指电子流动的速度,通常用单位安培来表示电流的强度。

4、电解质:电解质是一种材料,它可以把电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电路。常见的电解质有水、汞、酒精等。

二、电路

1、电路:电路是电子组件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完整体,它可以控制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和信号传递。

2、回路:回路是指电子组件以有序的形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的电路的一部分,并且回路中的电流可以在里面来回流动。

3、电路元器件:电路元器件是指任何能改变或影响电路过程的元件,它包括电阻、电容器、二极管等。

4、电路电压:电路电压是指两点间的电势差,也就是指电路中的电位差。它可以通过测量电路连接端的电压来测试电路的电压。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 2.电流的单位:安培(A)。 3.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是从正电荷向负电荷的方向。 4.电路的定义: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电器装置。 二、电压和电势差 1.电压的定义:电压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 2.电势差的定义:电势差是两个点之间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差。 3.电压和电势差的单位:伏特(V)。 4.电压的测量:可以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压。 三、电阻和电阻率 1.电阻的定义: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物质特性。 2.电阻的单位:欧姆(Ω)。 3.电阻的计算: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4.电阻率的定义:电阻率是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的导体的电阻。 5.电阻率的单位:欧姆·米(Ω·m)。 四、电阻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指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的电路。

2.串联电路中的电阻: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和。 3.并联电路:指电流可以沿着多条路径流动的电路。 4.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倒数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倒数的和的倒数。 五、电功率和电能 1.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 2.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 3.电能的定义:电能是电流通过电路时所转化的能量。 4.电能的计算:电能等于电压乘以电流乘以时间。 六、电池和电路图 1.电池的作用: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可以提供电流给电路使用。 2.电池的极性:电池有正极和负极之分,正极为高电压端,负极为低电压端。 3.电路图的符号:电路图中使用的符号可以代表电池、电线、电阻等电器元件。 七、电磁感应和电动机原理 1.电磁感应的定义:电磁感应是当导体相对于磁场运动时,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压和电流的现象。

初中物理之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之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 6.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

电子组成; (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10-19 C;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初中物理电流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电流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电流电路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也接触到 了一些电流电路的基础知识。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电流电路的知识点进 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一、电流和电路 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如电灯、电阻等)组 成的闭合路径,它可以让电荷在其中流动。 二、电流的表示方法 1. 电流的方向:按照电流的流向,可以分为直流和交流。直流电流 的方向始终不变,而交流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改变。 2. 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受到电压和电阻的影响,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三、串联与并联电路 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依次连接在同一条路径上。在 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电压分配等于总电压,电阻等于各个电 器电阻之和。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同时连接在导线上。在并联电 路中,电压保持不变,电流分配等于总电流,电阻按倒数求和。

四、电阻和电阻率 1.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特性,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 电阻的计算: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可以用 R=U/I来计算电阻。 3.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材料、导体的长度和导体的横截面积。电阻率是一个材料的特性,用ρ表示,单位是Ω·m。 五、欧姆定律和功率 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它可以表示为U=IR。 2.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描述电能转化速率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W)。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可以用P=UI计算。 六、电路的能量转化和效率 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包括电能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等。在电路中,电灯发光、电热丝发热等都是能量转化的例子。 2. 电路的效率:电路的效率是指电能的输出与输入之比,高效率的电路能够最大程度地转化电能,减少能量损耗。 七、家庭用电安全知识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电流和电路是九年级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们是理解电学基 础知识和应用电器设备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中关于电 流和电路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1. 电流的概念与特性 电流指的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 安培(A)。电流的存在使得电荷能够流动,形成电路。电流具有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电流表进行测量。正电荷的流动方向与电流 方向相反,负电荷的流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2. 电流的计算与测量 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欧姆定律表示电路中电流 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电流的测量通常使用电流表进行,电流表的原理是 基于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测量电流大小。 3. 构成电路的基本元素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的闭合路径。电源提供电流,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发电机;导线用于连接电器元件,常用

的导线材料有铜、铝等;电器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它们能够实现电能的转换和控制。 4.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一条导线上,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并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的两端相连接,电流可以分为多条路径流动。串联电路中电阻和电压以及电流成正比,而并联电路中电阻和电流成反比,电压相同。 5. 电阻和电阻定律 电阻是指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单位为欧姆(Ω)。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导体的截面积和长度以及温度有关。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它表示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U = IR。 6. 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t = R1 + R2 + R3 + ...,其中Rt表示总电阻,R1、R2、R3等表示各个电阻。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R3 + ...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 一、电流和电路 1.电荷和电流:电荷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移动过程中形成电流; 2.电流的计量单位:安培(A),1A等于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为1库仑(C); 3.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路; 4.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电压相同;串联电路 中电流相同,电压分压; 5.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高电位)到负极(低电位)的 方向。 二、电压和电阻 1.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指导体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2.电路的电压:电源的电压决定了电路中电荷移动的推力; 3.电阻和电阻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称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4.电阻的大小: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和长度有关,与截面积成反比; 5.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满足欧姆定律,即V=IR,其中V 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三、电阻的特性和应用

1.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指电阻小、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是指电阻大、难导电的物质; 2.电阻的温度特性: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由于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 3.变阻器的原理和用途:变阻器是一种可以改变电阻值的电器元件,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 4.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随光强变化; 5.利用热效应的应用:热敏电阻可用于温度传感器、恒温器等,利用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 四、电路中的能量转换与运用 1.电功和功率:电功是电压乘以电流再乘以时间,表示电路中能量的转化,单位是焦耳(J); 2.电功率:电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表示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换速率,单位是瓦特(W); 3.单位时间内的电能计算公式:电能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再乘以时间,单位是瓦特秒(W·s); 4.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和电流大小: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按电阻大小比例分配,电流大小相同; 5.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和电压大小: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按电阻大小的倒数比例分配,电压大小相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第1节两种电荷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 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 1、A 带正电, A 排斥 B,B 肯定带正电; 2、A 带正电, A 吸引 B,B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 、B 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 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9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e=1.6×10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篇一」 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 (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 (1)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 (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2、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 (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 (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3、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 (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 (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 (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4、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 (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 (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 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 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 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 (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 (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5、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 (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2)、若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有两种可能: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开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短路;若无示数,有故障,则可能是: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开路。 (二)、用试电笔判断家庭电路故障 (1)、若各处试电笔都发光,则是零线断了; (2)、若各处试电笔都不发光,则是火线断了。 6、判断两电阻串、并联时,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和电路两端允许加的电压值的技巧: (1)、若两电阻串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正常工作电流值为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值,在用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值乘以它们的总电阻,计算的结果就是电路两端允许加的电压值。 (2)、若两电阻并联,则取它们中最小的电压值为电路两端允许加的电压值,再用它们的电压值分别除以它们各自的电阻,把计算结果相加就是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值。 7、关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类型题的解题技巧: (1)、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措施是在每次更换不同定值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更换定值电阻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汇总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1、正负电荷 (1)电荷的定义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另外带电物体会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可能是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2)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作用: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只能检验是否带电,不能检验带何种电荷和电荷量】 2、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且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相同,所以原子整体不带电。 (2)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用小写字母e 表示,C 101.6e 19-⨯= (3)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大写字母C (4)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或者得失,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这个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不是绝对不导电,绝缘体也可以导电,只是比较难导电】 (2)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 (1)电流的定义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2、电路 (1)电路的构成 将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就组成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断开和闭合。 导线:一种导体,电阻很小。 (2)电路图 ①常见的元件符号 电源开关灯泡 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动机 电流表电压表 ②电路图作图规则 a.整个电路图的导线要横平竖直 b.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③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以下图为例】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电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学物理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电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用单位安培(A)表示。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路径。电流和电路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1. 电流强度(I):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荷量。 2. 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 3. 电流计算:电流的大小可通过电流计测量,也可以通过电流的定义公式 I=Q/t(Q为通过导线的电荷量,t为通过导线的时间)进行计算。 二、电压和电势差 电压(U)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获得的能量,也可以理解为电荷之间的压强差异。电压又被称为电势差,它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1. 电动势(E):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从负极到正极的能量变化,它是电压的特殊形式。 2. 电压计算:电压的大小可通过电压计测量,也可以通过电压的定义公式 U=W/Q(W为电场对电荷的做功,Q为电荷量)进行计算。 三、电阻和电阻率

电阻是指电流在电路中的障碍程度,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现象。电阻率 是电阻与导体材料本身特性有关的物理量。 1. 电阻(R):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2. 电阻和导体材料: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决定了导体的 电阻大小。 3. 电阻计算:电阻的大小可通过电阻计测量,也可以通过电阻的定义公式 R=U/I(U为电压,I为电流)进行计算。 四、串、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流过,而并联电 路是指电器元件平行连接在电路中,电流会分成多条路径流过。 1. 串联电路: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电阻相加,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2. 并联电路:电器元件平行连接在电路中,电阻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的倒数, 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五、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为U=IR,其中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根据这个定律,当电阻不变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当电阻变化时,电压和电流成反比。 六、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是物质的两个基本分类,充分了解它们的性质对理解电学很重要。 1. 导体:导体是指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和一些电解质溶液。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精选16篇)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精选16篇)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篇1 电流是摸不着,看不着的,电流的强弱只有间接地通过电流效应的大小来判断。课本是通过“流过手电筒的电流和流过汽车灯的电流,强弱是不一样的”来引出电流的强弱。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程要求: 1、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知识和技能基本要求: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知识要点: 1、电源和用电器: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铅蓄电池,发电机等;常见的用电器:灯泡(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音乐门铃(将电能转化成了声能) 2、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把电源、开关、用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一个完整电路应该包括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种电路元件。其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它能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用电器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设备,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等,它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起着控制电流的作用,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工作;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停止工作。注意:开关不是用电器,它不消耗电能;导线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路径,用来输送电能。 注意:在连接电路时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就是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必须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组成),有电流通过。“断路”(也叫开路)就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造成断路的原因,可能是开关没有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损坏。“短路”就是电源的正负两极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因为电阻小,电流会很大,电源和导线会因发热过多而烧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烧毁电器设备,这是绝对避免的。但是,部分电路的短路则可以用来控制某一段电路中电流的有无。 3、正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由于其内部的导电机制不同。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例如:金属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当导体两端接入电源的正、负极时,这些做无规则运动的自由电荷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可以移动的自由电荷很少,一般情况下即使将绝缘体接在电源的两极之间,也不能形成电流。但是,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就可能导电,例如玻璃是绝缘体,但把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成了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4、电流的方向: 当把用电器连接在电池的正负两极时,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发光二极管是既有单向导电性,又有发光功能的电子元件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在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通常情况下,自由电荷做无规则运动,此时,并不形成电流,只有当这些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时才能形成电流。当用金属导体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时,金属导体中的每一个自由电子都受到正电荷的吸引,结果自由电子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篇1 1、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篇2 1.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 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3. 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 4.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5.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开路:断开的电路,

九年级上电学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电学物理知识点 一、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常用单位是安培(A)。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等组成的电流路径。 1.1 电流的定义和特点 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特点: -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 - 电流与导体的截面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无关。 - 电流可以通过串联电路中的各个元件按顺序流动。 1.2 电流的测量和电流表 电流可以用安培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表的接入方式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 1.3 电阻和电阻定律

电阻是导体抵抗电流的能力,常用单位是欧姆(Ω)。 电阻定律:电阻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1.4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 1.5 电路中的功率 功率表示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 二、电路分析 2.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器或电源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相等于各个电器或电源的电流之和。 并联电路是指电器或电源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相等于各个电器或电源的电压之和。

2.2 分压和分流 在串联电路中,电源的电压分布到各个电器上,根据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来计算分压比例。 在并联电路中,电源的电流分流到各个电器上,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来计算分流比例。 2.3 电阻的等效与串并联 对于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可以用等效电阻来代替,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对于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可以用等效电阻来代替,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三、电路中的能量转换 3.1 电能和功率 电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具有的能量,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速率。 3.2 电源和负载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电流和电路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它们是电学基础知识,也是理解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初中物理中与电流和电路相关的知识点。 1.电流的概念: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有正负之分,正电荷流动的方向定义为正方向,负电荷则相反。 2.电路的概念: 电路是电流在闭合导路中流动的路径,包括导线、电源、开关和各种电器元件等。 3.电阻的概念: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引导电流流动的导体称为导线,常用的导体有金属、水和人体等。4.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为:I=V/R。 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5.稳恒电流的特点: 稳恒电流指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不发生改变的情况。在稳恒电流下,电阻和电压成正比,电阻越大,电压也会增大。 6.简单电路: 简单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穿过电器元件的路径是连续的,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 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进入不同的电器元件。 7.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t=R1+R2+R3+...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满足倒数之和的倒数关系: 1/Rt=1/R1+1/R2+1/R3+... 8.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量,用字母P表示,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IV。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V表示电压。 9.简单电器元件: 简单电器元件包括电源、电灯、电脑等。 电源是提供电流的设备,可以是电池、发电机或插座等。 电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装置。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是九年级学习的物理课本内容之一,主要涉及电流、电路、电阻、欧姆定律等概念和原理。本次总结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1.电流: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在电路中由正极(正电荷源)流向负极(负电荷源)。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表示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符 号是I,公式为I=Q/t,其中Q是电荷量,t是时间。 2.电路: 电路是电流的路径,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根据电流连通性的不同,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流沿着一个路径流动,电流值相等,电压可分配。总 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并联电路:电流分为多条路径流动,电流值不相等,电压相同。总 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3.电阻: 电阻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力。电阻的单 位是欧姆(Ω)。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截面积和材料的电阻率有关,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计算。 4.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表明,在一条导体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它的公式为U=IR,其中U 是电压(伏特),I是电流(安培),R是电阻(欧姆)。

5.电功率: 电功率是指电流产生的能量,是用来描述电路的能量转换效果的物理量。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定义为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它的公式为 P=UI,其中P是电功率,U是电压,I是电流。 6.安全使用电器的常识: -注意插头与插座的正确对应,不要用手湿插线或拔线。 -使用电器前要检查电线和插座,防止线路短路和火灾等安全事故。 -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避免老化或损坏导致的电流过大和电器故障。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 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流和电路的运行原理,并且能够在日常 生活中更安全地使用电器设备。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与电学有关的知识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所有知识点全整理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所有知识点全整理 课堂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阵地,只有把握课堂,抓牢“双基”,学习必要的方法,才会有拓展、提高的可能。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所有知识点全整理,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所有知识点全整理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 (4)导线:连接电路。 两种基本电路的连接方式 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2)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选择合适的量程(0~0.6A;0~3A) 电流用符号“I”表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I串=I1=I2) (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并=I1+I2)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同学们要学好物理并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在初三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立足课堂,夯实基础。课堂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主阵地,只有把握课堂,抓牢“双基”,学习必要的方法,才会有拓展、提高的可能。 (2)注重探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物理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实验探究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而且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估;除了学习物理知识,还应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如:转化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理想实验推理法,归纳法、等效法、类比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3)强化训练,提高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课外适当做一些补充练习是消化、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提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培养、提高审题能力。 (4)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遇到学习的难点、疑点,由于初三阶段的学习较为紧张,不能花很多的时间去慢慢“磨”,应做好标记,跟同学讨论,最好求得老师的解答,理解过程,掌握方法。 (5)归纳概括、串前联后,形成综合能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并将新学的知识和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注意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做到前后贯通。如学习功率的概念时可以对照已经学过的速度概念进行综合思考。 (6)规范解答,注意细节。“规范”在考试中主要体现在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中。历年中考中,因解答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屡见不鲜。 具体来说,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主要有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内能、热量、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要学习的物理规律主要有杠杆原理、功的原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要学习的物理模型主要有杠杆、滑轮等;要了解的物质主要有磁场、电磁波、能源等;要学会使用的仪器仪表主要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其中学习要求较高的主要有: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理解欧姆定律,理解电功,理解电功率,这些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以上所列举的知识点也是中考的考点所在。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1e=1.6×10-19 C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

15 电流及电路 15.1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注意:这些实验应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要带上干燥的橡胶手套并用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做实验。 2、摩擦起电的概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2)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二、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正电荷用“+”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负电荷用“-”号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及异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不同。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三、验电器 1、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及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5)验电器能粗略的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6)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检验物体及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检验物体及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判断;(3)利用验电器检验。 2、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为了方便起见,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 (2)单位:库伦,简称库,符号是C。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 四、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结构: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如图所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