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理解怎样正确看待与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

(二)能力目标:学习“消费原则”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重点、难点】

(一)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难点:适度消费

【课前预习】

(一)预习新知

1.研读P20页第一个探究活动,请问:你是不是也有如此经历?这是受什么心理的影响?这种消费心理有何特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2.研读教材P20页第二个探究活动,请回答:你是不是也有小林的消费心理?此消费心理有何特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3.研读教材P20页第三个探究活动,你能告诉我这种消费心理在我们的校园里存在吗?此消费心理有何特点?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这种消费行为?

4.阅读教材P21页,请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消费心理是什么?有何特点?

5.阅读教材P21-22页,你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6.阅读教材P22页,请指出绿色消费的必要性是什么?什么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主旨、核心分别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践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的?

7.阅读教材P22页,举例说明在同学们的日常消费中存在浪费现象吗?当前,经济发展,

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二)我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自习障碍是:

【合作探究一】

情景诱思

“80后”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行为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他们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但又追随偶像、崇拜偶像,易受广告、海报等传媒营造的消费氛围影响,强调“感官型消费“,相当一部分人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倾向超前消费,乐做“月光族”。

思考以上材料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值得研究。如何认识和评价不同的消费心理?

知识归纳

四种消费心理的比较

表现特点评价

从众心理引

发的消费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

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

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

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

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

发的消费

标新立异

利: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

新产品的出现;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

攀比心理引

发的消费

夸耀性、

盲目性

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

求实心理主

导的消费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

社会都有利;

态度:理智消费,值得提倡

1.据调查,新款手机上市两个月后,降价幅度平均达到20%,许多消费者在手机新上市的时候就购买,而没有耐心等上两个月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

A.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有能力购买奢侈品

B.追求标新立异,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新款手机有许多新的功能,消费者迫不及待地要尝试

D.购买新款手机的消费者预期他将来的收入会提高

答案 B

解析题中所述现象,表明人们的消费受到求异消费心理的影响,答案选B。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热衷于跻身“贵族学子”的行列,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它是由________引发的消费()

A.从众、求实心理B.求实、求异心理

C.从众、攀比心理D.求实、攀比心理

答案 C

解析题中一些中小学生的行为是不健康的,是由从众、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选C。其余三项中的求实心理是理智、健康的消费行为,不选。

【合作探究二】

情景诱思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的天价买了一盒月饼,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吃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则会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思考消费者应如何科学消费,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知识归纳

1.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1)所谓适度消费或合理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就是使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而且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来合理进行消费。适度消费的实质是量入为出,使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不顾生产发展的水平提出过高的消费需求,是不对的;在生产发展允许的范围内不去适当增加消费而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

(2)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应该看是否超出消费者的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有的人现在的收入虽然不太高,但预期收入高,在消费上的回旋余地大,只要具备这些前提条件,能够还清贷款或分期付款,即使借钱消费,也是适度消费,而不是超前消费。

2.正确把握绿色消费的意义

绿色消费是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限制消费

(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收入多少,都不能丢掉这一精神。因此,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看作只是对那些收入有限、生活困难的人而提出来的要求。

(2)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提倡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

延伸应用

1.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①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②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③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④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选项①说法不科学,个人与社会都应节俭,适度消费;选项②说法错误,生产决定消费。

2.“减肥”已经成为社会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据统计,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也日益增多,这要求()

A.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C.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提高消费理性

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

答案 C

解析青少年中的肥胖者是由不健康的消费习惯造成的,故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理性消费,答案选C,其余三项均与此无关。

3.作为低成本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的互联网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某校学生小张就是一位叫“换客”的时尚一族。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③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④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A.①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故“换客”并不是商品流通;在消费类型上,也不属于租赁消费。故答案选C。

【典型题例】

例题1:2.26米的身高、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气质、中国国际化的形象成为姚明的比较优势。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NBA将姚明变成了巨大的广告牌。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例题2:在当代社会,充分展示个性已经成为人们在消费上的普遍追求。对于借助消费来展示个性的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这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这是完全错误的消费心理

例题3:2010年中国汽车消费如火如荼,从下边的漫画可以看出消费者()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例题4:(09山东卷)大致意思是不同行业用水实行不同的自来水价格,该价格的制定()

①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②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市场定价为主④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的形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即时巩固】

(一)以理解记忆抽查课前预习题及课上释疑解惑内容为主(题目略)

(二)课堂演练

1.(2011·苏州模拟)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等。这种时尚 ( )

①有助于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②有助于节约资源,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③是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④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结构也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下列经济现象中体现这种消费层次变化的是 ( )

①进高档饭店、穿名牌服装②“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消费倾向

③假日旅游、绿色消费成为时尚④居民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1·沈阳模拟)“点菜师”,作为针对顾客的年龄、性别、体质提供个性化科学配餐服务的专业人士,既帮助人们少花了钱,又使膳食更加健康合理。“点菜师”行业的兴起说明

①关注健康逐步成为消费主流思想②国家正在积极引导人们绿色消费()

③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是消费者的必然选择④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能推动新产品的出现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1·济宁模拟)联合国坎昆气候峰会倡导“低碳生活”,过“低碳生活”其实并不难。少用1吨水可减少0.194千克碳排放,少坐一层电梯能减少0.218千克碳排放,少开空调1小时可减少0.621千克碳排放。过“低碳生活”()

A.有利于节约,但不利于扩大内需 B.有利于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

C.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D.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5.(2011·广州模拟)近年来,使用节能电器、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④减少污染、履行责任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非选择题(2011·大连模拟)夏季达沃斯年会于9月10日至12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期间,在讨论如何增强消费信心时,一位台下嘉宾向台上来自中国、日本、越南、泰国的官员和企业家代表提问:“亚洲国家增长模式都是出口驱动型,我们希望转向消费驱动的模式。

我奶奶80岁了,她有很多存款,但劝她花钱却非常困难,所以我想问一下来自四个国家的代表们,如何让像我奶奶这样的老人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进行消费?”据调查,像这种“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而对于手中没钱的老百姓,消费更是一种奢望了。

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构建知识体系】

【学后反思】重点是我在学后仍存在的困惑是: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一框教案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200 年月日星期 课标 要求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提示与建议 ▲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等;消费行为,如“租赁消费”“贷款消费”等。 ▲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基础知识】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能力过程】 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重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2、贷款消费难点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2、贷款消费 课时教具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第二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价格的因 素及价格变动的影响。让学生知道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又是价格机制调节作用的结果。而本课所讲内容就是第二课内容的延伸,本课则侧重于对消费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价格与消费的关系,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消费及其类型(板书)1、影响消费的因素(板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中秋节不同地方居民的消费方式以及与以前消费方式的不同。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二课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二课测试题 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受价值影响,价格围绕供求上下波动 D.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①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中秋节月饼价格必然上涨 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③市场上牛羊肉价格上涨,会带动鸡肉价格上涨 ④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物价会持续上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最明显的事情是一个“涨”字,老百姓感觉几乎所有日常生活用品价格都在上涨。下列因素中可能造成物价上涨的是 ①工农业生产成本增加②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 ③商业资本投机炒作④货币发行量过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有人才,谁就会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就会成为“通吃”的赢家,问题是如何给“头脑定价”。给“脑袋定价”是因为知识 A.是有用物品,但没有经过劳动 B.不是商品 C.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有用,但是没有价值 5.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商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A.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B.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C. 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D.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6.假定2012年某国生产1件A商品和生产两件B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个小时,2013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生产B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一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等价交换原则,1件A商品可以交换B商品 A.1件 B.2件 C.4件 D.8件 7.2013年国庆节前后,各汽车厂家纷纷降价销售。但汽车的价格还是远远高于电动车。

《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设计 一、教案分析 (一)教案内容分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节课是在第一课货币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用货币购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无疑会涉及到价格这个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因素。可以说,价格这一概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中由浅入深的分析和讲解了价格对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影响。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同时还承接着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内容,所以本框题在经济常识的学习中是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对学生关注和参与现实的经济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案对象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完成学习计划和目标,锻炼和培养了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基本能大致了解价格变动都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教案目标 (一)知识目标:、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基本概念。 、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及对生产的影响。 、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个人素质和技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教案重点、难点 (一)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二)难点: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高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一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学案 一、学习目标: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 二、基础再现: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________。 2.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包括________ 国有经济指由___________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____,在国民经济中起_______作用。集体经济是由____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_________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工业和服务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____________成分和__________成分。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_________中占优势。这是就_____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__________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由劳动者______________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个体经济以劳动者________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________所有和支配。 私营经济: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资经济: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___________企业以及_________企业、__________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5.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什么?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__________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_________的发展,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两个符合,三个有利于) 如何坚持?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两个毫不动摇一个新格局) 三、重难点突破 情境一:李明家有六口人,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他们工作企业的性质 1、爸爸在中石油上班 2、爷爷在村委拥有一家煤厂工作 3、奶奶自己开了一家烟花厂,雇有20个工人 4、妈妈自己开了一家理发店 5、姐姐在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采购部工作(该公司为韩国三星集团独资) 6、李明在上海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国有资金占80%,非公有资金占20%)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备课札记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懂得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知道不同商品需求量 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 响,了解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 (2)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2)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 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3)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 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4)能辩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 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2)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三、教学方式 1、教法设计: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 题教学法、比较分析法 2、学法指导: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比 较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商品价格的波动,那么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本课要探究的内容,现在让我们马上进入新课的学习。 【进入新课】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教师:多媒体放映“请评述:‘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的合理性。” 学生讨论。(有学生明确指出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反季节消费现象,这样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师生共同总结: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需求的数量会下降);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对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的数量会增加)。也就是“买落不买涨”。 教师:多媒体放映右边曲线表示需求量 与需求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并指出这 就是需求法则。解释我们习惯上用横坐 标(Q)表示需求量,纵坐标(P)表示价格。 (函数图象在这几年政治高考中都有出现,所以借这节课多给学生介绍并熟悉函数图象知识。)备课札记 k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 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一、教材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同时又是对前面消费及其类型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也是为后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四种消费心理及基本特征;知道如何评价四种消费心理;理解作为一个理智消费者应该坚持的四个消费原则。 2、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 2、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 四、教学方式及手段 1、案例教学法。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提炼观点。 2、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主要受居民收入的影响。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收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课堂探究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板书) PPT展示:现场调查 1、身边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某服装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 A、有 B、没有 2、你挑选服装的要求是(只能选一个) A、新奇、前卫、突出个性 B、质量好、大方 3、如果让你选一款车,你会更注重 A、外形、款式 B、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 4、同学请你吃一顿饭花了100元,如果有机会请他吃饭,你准备用多少钱 A、50元 B、100元 C、150元 [本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课前预习情况,引出四种消费心理。

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高一政治陈少玲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识记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 ●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 ●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能力目标: ●能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身边的事例,说明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再生产的环节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提高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能力,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之间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正确认识到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为中心的洞察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提高对现阶段我国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意义的认识,坚定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的信念,增强坚持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教学重点】 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教学难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对比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为何生产,也就是消费。那么,大家有想过我们消费的东西从何处来呢?

生:生产出来…… 师:不错,正是生产。人们要消费,首先要有生产。但是消费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也会对生产产生一定的作用。那么,生产与消费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二、新课讲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师:大家有没有看过以宫廷皇室为背景的古装戏,例如现在有部清穿戏“步步惊心”又例如“还珠格格”,里面的皇帝用过电话手提嘛? 生:没有。 师:那他是怎么娱乐的? 生:饮酒看宫女跳舞。 师:对的,皇上富有天下,但却没用过手机手提,为什么呢? 生: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手提。 师;那个时候没有所以不能消费,这就说明是消费由什么决定的? 生:总的来说,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来讲,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 师:那么,生产到底如何决定消费的呢?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想想封建皇帝是古代最高统治者,几乎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不能享用电视、手机、电脑等这一些高科技商品,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什么?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师: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因此,在古代,即使是皇帝,有无上的权力,但也享受不到今天我们看电视的乐趣。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根本无法生产出电视机。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了生产对消费的第一个决定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我们的生产趋于自动化、信息化。而消费娱乐方式同样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购物在人们的概念中就是要到市场或商场去买,看电影就上电影院,聊天就是和朋友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聊。可是现在购物、看电影、聊天这些消费和和娱乐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前的方式了。比如购物,我们可以网上购物,有很多人就喜欢到淘宝网吧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买一台DVD就可以让你在家过足戏瘾;聊天可以通过QQ交流,何时何地任你选择。同学们,这一切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对了,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随着一些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不但改

经济生活第七课 第二框

【拓展案】 1.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右图所示,经济效率和社会 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 A.AA′区间之内B.BB′区间之内 C.A′或B′点上D.AB区间之内 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减少、 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 定得多。我国的分配结构正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 A.促进效率的提高B.促进社会公平 C.促进生产的发展D.促进内需的扩大 4.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 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 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有助于 ①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②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④实现整个社会的同步富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材料二:2007年不同行业的几位职工工资情况 ⑴沈阳市居民刘某因病不能工作,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丈夫下岗后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0元,全家每月有50元肉价补贴。⑵某国企员工:基础工资880元,奖励工资120元。房租补贴80元,岗位工资1725元,扣除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所得税,一个月实发2020元。⑶某金融业人士:基本工资1500元,岗位工资5070元,住房津贴970元,交通及福利补贴2150元。⑷深圳某公司长住海外员工:底薪12000元,补助7000元,年终奖金根据市场情况好坏10万至15万左右,平均年薪35万左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怎样看待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8分) (3)如何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10分)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No.14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编写:赵长荣时间:2012.11.25 使用时间: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体现。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解当前我国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措施。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知识自主探究】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0页两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了解公平的含义,明确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什么意义?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2页最后三段和63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什么是效率? 2.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一致性: 对立性: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样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4 55

经济生活第一二课教案汇集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了解价格的含义;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联系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正确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重点 1、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模式 常规 六、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拿出一张一百元人民币,问学生:这是什么啊?想不想要啊?学生回答。你们知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职能?它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它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讲授新课】 (一)商品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从内涵把握,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 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举例辨别:空气、礼物) 2、从外延把握,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 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因此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3、从属性把握: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疑难解析: ①商品为什么一定要有使用价值?为什么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商品只有具备了使用价值(有用),才有人购买。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大自然界的物品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可以有使用价值。 ②为什么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优秀教案(1)

第十一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世贸组织的成立时间、作用、原则、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重点内容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结合案例重点把握。难点是入世的利与弊。本节内容是对第一框经济全球化知识的提升和深化。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的原则 (2)理解入世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说明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入世带来的挑战,应让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同时,通过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帮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 (3)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难点:入世的利与弊。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股票、债券和保险”说课设计 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股票、债券和保险》是人教版教材《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教材第六课领着学生去了解与融资有关的知识.对企业来说,是融资;对资金提供者而言,就是投资理财,为了帮助涉世不深的高中生更好地理解资金问题,教材是从投资理财的角度入手,因为投资理财容易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 了解债券的含义; 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基本特征; 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 了解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 知道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 比较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异同的分析能力; 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 利用所学安排一项家庭投资计划,学会分散投资风险,培养初步理财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理财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 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因此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 学习有关股票、债券、保险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帮助他们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此了解较少,并且涉及一些专业用语.所以这部分知识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是采用信息技术和经济常识知识整合的基础上从学生身边提取鲜活的投资素材,使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在认知冲突中展开学习,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闪耀的火花,进而通过各种投资品种类比,在老师引导、启发下感悟出合理投资理财的理念.从而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究、发现的创作历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结论,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五、说教学过程 1、结合实例,引入课题 问题:李扬,男,三十四岁,是中学一级语文教师,已婚,年薪6万.有一个3岁的小孩,太太是自由职业者.请你帮他设计一套投资方案,以便他25年后有个富足的退休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2、以小组合作探究进入学习活动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储蓄组”、“股票组”“债券组”和“保险组”.用图表的形式分析本小组的投资特点,建议李老师接受自己的投资建议. 3、教师点评各投资组推介成果,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辨证分析各种投资品种. 让学生懂得投资有风险,投资请谨慎.要获得稳健的较好收益,首先学会规避风险.做到分散风险,组合投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4、回归创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高潮

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练习题

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试题 单项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成反比④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没关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④ 2.影响价格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供求关系 B.价值量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气候、时间等 3.决定价格的因素是() A.供求关系 B.价值量 C.个别劳动生产率 D.市场竞争 4.2011年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数据显示,与4月相比,北京新建住宅环比同比均出现上涨。从《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的角度看,影响房价持续上涨的因素是()。 ①城区建设用地成本增加②商品房供不应求 ③开发商之间的商业化竞争④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据广东茂名等地的信息采集员反映,由于新蒜上市量增加,当地大蒜零售价明显下降,同比降幅超过20%。由2010年的“蒜你狠”变成2011年的“蒜你贱”。这表明()。 A.我国消费品的价格是由政府决定的B.企业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普遍增加了C.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D.商品价格上涨,人民生活水平必然下降6.从《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的角度看,引发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①价值决定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 ②纸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导致物价上涨 ③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结果④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各地自然灾害 的影响使供应量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①处于买方市场②处于卖方市场③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④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带来价格的持续上涨,会使这些商品的价值量()。 A.不变B.变大 C.变小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9.下列四组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2011年7月,电影《变形金刚》再掀3D片热潮。3D版电影的票价比普通电影的票价一般要高,其根本原因是()。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四课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是什么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为什么 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当今社会主要矛盾;

④是夺取中特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住的一条基本要求。 3、怎么办 ①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②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心全意求发展; ③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⑤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为什么 ①(依据)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怎么办 ①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公有制 1、国有经济 ①地位、作用: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理解怎样正确看待与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 (二)能力目标:学习“消费原则”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重点、难点】 (一)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难点:适度消费 【课前预习】 (一)预习新知 1.研读P20页第一个探究活动,请问:你是不是也有如此经历?这是受什么心理的影响?这种消费心理有何特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2.研读教材P20页第二个探究活动,请回答:你是不是也有小林的消费心理?此消费心理有何特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3.研读教材P20页第三个探究活动,你能告诉我这种消费心理在我们的校园里存在吗?此消费心理有何特点?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这种消费行为? 4.阅读教材P21页,请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消费心理是什么?有何特点? 5.阅读教材P21-22页,你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6.阅读教材P22页,请指出绿色消费的必要性是什么?什么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主旨、核心分别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践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的? 7.阅读教材P22页,举例说明在同学们的日常消费中存在浪费现象吗?当前,经济发展,

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二)我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自习障碍是: 【合作探究一】 情景诱思 “80后”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行为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他们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但又追随偶像、崇拜偶像,易受广告、海报等传媒营造的消费氛围影响,强调“感官型消费“,相当一部分人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倾向超前消费,乐做“月光族”。 思考以上材料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值得研究。如何认识和评价不同的消费心理? 知识归纳 四种消费心理的比较 表现特点评价 从众心理引 发的消费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 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 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 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 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 发的消费 标新立异 利: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 新产品的出现;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 倡 攀比心理引 发的消费 夸耀性、 盲目性 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 倡 求实心理主 导的消费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 社会都有利; 态度:理智消费,值得提倡 1.据调查,新款手机上市两个月后,降价幅度平均达到20%,许多消费者在手机新上市的时候就购买,而没有耐心等上两个月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 A.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有能力购买奢侈品 B.追求标新立异,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新款手机有许多新的功能,消费者迫不及待地要尝试 D.购买新款手机的消费者预期他将来的收入会提高 答案 B 解析题中所述现象,表明人们的消费受到求异消费心理的影响,答案选B。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导学案含答案

编号: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编写人:审核人:使用人:班组:组评:师评: 使用要求:1、依据自主探究题通读教材,勾画好课本重点内容,并用红笔标注出疑难问题,完成教材助读的相关题目(可写关键词),在预习的同时熟记重点基础知识。 2、在熟记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画出知识网络图,认真完成当堂 检测,并做好训练案的题目,提升理解能力。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了解我国的工作中心、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因;懂得发展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和消费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的辩证思维能力;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提升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领会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学习难点: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讲解点拨,巩固练习。 自主学习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关系是什么? 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4、我国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学法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夯实基础知识,并结合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合作探究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珍惜时间、做好记录。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支付的不断完善,加上物流业的配套建设,网上购物方式获得更多人的青睐。2015年的双十一马上就要到来,去年的狂欢还历历在目。来自阿里集团的数据显示,2014年11月11日,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支付宝成交额达350.19亿元,刷新2013年“双十一”创下的350.19亿元的纪录。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产业,网购不仅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系统开发等行业,而且还催生了网模、职业砍价师、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相关知识,分析网购这一经济现象的积极作用。 【探究活动二】 材料1:我国主要农业科技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10~15年的差距。从事农业劳动力比例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粮食、肉类分别是先进国家的1.5%~7.5%、2%~2.5%; 材料2: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仅占十分之一,机械产品达到当代国际水平的不到5%。我国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7美元,而美国为3.4美元,德国为7美元,日本为10.5美元,主要工业产品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冶金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0%~40%; 材料3:2001年,按照当年的购买力评价,我国人均GDP为3580美元,这个数据英国早在1881年就实现,荷兰是1897年,美国是1892年。而在农业劳动力比重这个数据上,我国2000年是50%,英国早在1801年就已达到34%,差距是200多年。 (1)结合我们国家的现状,谈谈我们的使命?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多彩的消费》教案(1)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并理解其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了解消费类型。 2.能力目标:培养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区分各种消费类型的能力、理论思维能力、 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正确看待我国消费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贷款消费 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讨论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货币和价格的相关知识,那我们今天来学习消费,那在开始新课之前呢,(幻灯片2显示)同桌讨论并简单记录你在消费的时候会考虑到哪些因素?请代表起来回答。 (二)问题探究、精讲点拨。 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见教材17页) 1.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幻灯片3)。 教师活动:整理并板书学生给出来的答案,并引出居民的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接下来一起来探究居民的收入是怎样影响消费的。看到课本17页,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居民的收入对包括过去的,当前的和未来的预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根据提示结合课本知识进行理解。 师:根据课本内容的阐述加以理解,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生: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候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 师:这位同学找的很准确,能不能简单套用在生活实例中? 生:涨生活费了,可以增加消费,降生活费了,消费也减少。 师:这位同学表达的很简炼,很好。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含义:扣除“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商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五险一金之后的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当前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就越大,一个人月可支配收入2000元,另一个人月可支配收入3000元,显而易见是收入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多彩的消费》教案 (自动保存的)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并理解其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了解消费类型。 2.能力目标:培养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区分各种消费类型的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正确看待我国消费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教学难点:区分和理解按交易方式划分的三种消费类型: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等知识,那么同学们,当你有了钱,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时候,尤其是一眼就看中了某个商品的时候,你会干什么?也就是当你有了钱之后,你会干吗?消费。对,那么这节课,我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消费的有关知识。 (二)问题探究、精讲点拨。 消费及其类型(板书)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见教材17页)(板书) 1.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问题探究: 师:如果是你,你会在消费的时候会受到哪些困扰?会考虑到哪些因素影响? 生:钱,价格 师:是的,同学们抓住了重点,咱们逐一分析,想买的钱不够,能买的又看不上,要有钱才能消费,也就是说,有收入才能支出,意味着收入之消费的前提条件,由此可以得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居民的收入(板书)。那么,接下来,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引导结合课本知识探究居民的收入是怎样影响消费的。居民的收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居民个体的收入情况,即当前的收入、过去的收入和未来的收入;另一方面,不同居民的收入比较,即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大小。显然,居民个人收入情况影响个人消费,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影响。课本17页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探究。 (学生探究参考) 第一,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候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