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412011,412012

学分:4分

总学时:72学时

适应专业:音乐学

先修课程:音乐基础知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是音乐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专门阐述中国音乐发展历史的学科,是高等音乐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从宏观上掌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线索,了解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重要作品,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音乐历史中的事件、人物和作品,树立正确的音乐史观。学生还可以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音响、文物以及文献等史料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中国音乐史发展的整体框架与基本线索。了解中国音乐史的背景,感知中国音乐史的时代风格,并初步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规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质,为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为继承和弘扬我国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学年,开课时间在第四、第五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第一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4学时)

1、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以及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

2、理解并掌握原始社会时期“乐舞”出现的主要原因和远古音阶;

3、了解并掌握我国远古时期民歌、乐舞和乐器的概况;

4、了解远古、夏、商时期的宫廷音乐、音乐家、音乐文化交流和音乐教育;

5、重点掌握《葛天氏之乐》,《弹歌》。

二、周、秦时期的音乐(8学时)

1、正确理解西周时的礼乐制度,实际上就是等级制度;

2、了解《诗经》、《楚辞》、《成相篇》的艺术特征和贡献;

3、掌握八音分类法、五声与三分损益率以及旋宫转调理论;

4、重点掌握周代“六代乐舞”的内容、用途,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在我国音乐历史上的作用,我国音阶的产生和先秦音乐美学的典范——《乐记》的内容;

5、理解并掌握周秦时期“儒”、“墨”、“道”三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两汉三国时期的音乐(6学时)

1、正确理解汉代乐府的形成与衰亡过程,掌握相和歌、清商乐以及鼓吹乐的兴起;

2、了解两汉三国时期的重要的音乐机构,音乐体裁、乐器以及器乐的发展状况。了解丝绸之路,东西音乐文化的交流;

3、掌握民间歌舞、百戏以及音乐美学论著《声无哀乐论》的内容。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2学时)

1、了解相和歌的继续发展和清商乐的演变;

2、正确理解故事歌舞的历史地位、中外音乐的交流、文人音乐的发展;

3、了解何承天的新律、荀勖的管口校正法。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6学时)

1、了解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概况,民歌和曲子以及山歌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理解宫廷音乐中的燕乐、雅乐、七部乐到十部乐再到坐部伎、立部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民间说唱音乐、变文、歌舞音乐、寺庙音乐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3、理解音乐教育机构、教坊和梨园,了解中外和民族间的音乐文化的交流概况;

4、掌握唐代乐器的发展,特别是古琴和琵琶;

5、掌握乐曲和乐律的发展,以及唐代曲子、大曲的发展情况;

6、了解著名的音乐家和现存的重要的音乐著作。

六、宋元时期的音乐(4学时)

1、正确理解我国宋元时期的艺术歌曲和说唱音乐;

2、了解著名的音乐家姜夔的生平事迹和他的作品;

3、掌握元杂剧的发展,掌握戏曲音乐的体裁、发展和历史意义;

4、理解这一时期音乐与唐代音乐的差异;

5、了解乐器发展演变和新乐器的种类,以及器乐的成就;

6、了解音乐理论的重要成果。

七、明清时期的音乐(4学时)

1、了解明清时期器乐音乐、民间歌舞音乐的发展;

2、了解宫廷音乐、中外音乐交流的概况;

3、了解民歌、小曲、俚曲的兴盛和意义,以及文人们对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的意义;

4、掌握曲艺的五大种类、戏曲的四大声腔和梆子腔、皮黄腔、南戏的发展;

5、掌握朱载育的《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的产生;

6、了解《唱论》、《谿山琴况》等音乐论著;

八、复习(2学时)

第二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九、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8学时)

1、理解中国传统音乐在近代的演变趋势;

2、掌握民间说唱音乐、戏曲以及器乐音乐在近代的新发展。

3、了解教会音乐活动和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乐队成立和中国的“军乐队”的发展;

4、理解并掌握学堂乐歌的内容、创作方法、有关的音乐家及其意义;

5、了解近代京剧的发展,西洋音乐传入我国的基本情况;

6、掌握华彦均、李叔同等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和作品。

十、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新音乐建设(10学时)

1、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一批侧重教育和学术性的新型音乐社团,理解并掌握萧友梅的音乐活动和贡献;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和国立音乐院。

2、了解王光祈的理论著述、青主音乐美学论著和所代表的音乐思想;

3、了解新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相应教科书的编撰;

4、掌握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黄自、刘天华、王光祈、青主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特点和贡献;

5、理解并掌握解一些音乐教育界其他人的音乐创作情况和所作的贡献,特别是刘天华国乐器改进思想及其实践活动;

6、了解大同乐会在改进国乐中的一些建树。

十一、革命音乐运动和新音乐在不同政治区域的发展(16学时)

1、了解工农革命音乐活动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群众音乐运动。了解左翼音乐组织的结成和活动的开展;

2、了解沦陷区、国统区的音乐教育与音乐生活略况,若干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了解关于“新音乐”及其民族形式的讨论和相应音乐理论著述。

3、掌握马思聪等音乐家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特点和贡献,重点掌握洗星海、聂耳的音乐道路、音乐创作和作品;

4、掌握这一时期的抗日救亡歌曲创作及秧歌剧、新歌剧的创作和重要意义;

5、了解延安鲁艺音乐系和各解放区文艺、音乐团体组织的成立,文艺整风后解放区音乐创作的全面丰收。

十二、复习(2学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宋元时期的音乐,革命音乐运动和新音乐在不同政治区域的发展。

难点:周、秦时期的音乐,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新音乐建设。

四、教学参考书

1、陈应时、陈聆群主编,中国音乐简史(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3、刘再生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12月。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

2、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影概述 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 一、电影的诞生 二、电影艺术的起源 三、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 一、起始阶段 二、发展时期(1922—1926) 三、危机时期(1927—1931) 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 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 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 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 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 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 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 一、发明之初的分歧 二、电影语言的确立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四、苏联蒙太奇学派 五、好莱坞类型电影 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 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 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音乐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音乐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 音乐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 (一)唱歌

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 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 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 (二)欣赏 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 (三)器乐 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 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 (四)识谱 1、在小学初中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歌唱指挥

最新《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案-(完整版)

第二章周代的音乐(公元前十一世纪—前221年)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周代统治阶级的音乐发展 2.理解周代的民间音乐与乐器乐律 3.掌握周代儒墨道三家的音乐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概述 2.难点:儒家音乐的兴起和早期发展 (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 相关教学内容 第一节周代的礼与乐 周代天子分封诸侯,并在总结殷商各种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等级制度。周代统治者以礼、乐、刑、政四术为统治手段。礼礼可分贵贱,乐可互与敬,所以周代极为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 1周代的礼相当的多,多配合乐的运用,大致可分为: 一、祭祀二、大飨礼三、燕礼四、大射仪 五、养老之礼六、乡饮酒礼七、乡射礼 这些重要的礼的活动,各自有其所属音乐,有各自的乐曲和章法,不能混淆。 2在周代(尤其是西周),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用的乐队和歌舞队也有很大差别,不得随便僭(jian)越。《周礼·大司乐》说:“正乐县(xuan,即悬)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关于舞队的人数应为:“天子八佾(yi),诸公六佾,诸侯四佾”为宜。 周代的礼乐的规定,是为了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 第二节宫廷音乐的繁荣 周代宫廷音乐以较繁荣,它们既有与礼结合的音乐种类,也有为统治阶级娱乐之用的音乐。这些音乐大都是乐舞或歌舞的形式,有 一、六代乐舞 简称“六乐”,是保留在周代宫廷中的六个据说从黄帝开始历代留传下来的代表性的乐舞,包括: ①黄帝时的《云门大卷(quan)》或称《云门》,祭祀云神,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 ②尧时的《咸池》或称《大咸》,“咸池”是日落之处的星座名,祭祀地神,可能与星辰崇拜有关。 ③舜时的《大韶》或称《韶》,因为它用排箫伴奏,又称《萧韶》,又因此乐舞有九次变化,又称为《九辩》或《九歌》,祭祀四望(天下名山,如五岳、四镇等)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音乐专业中外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音乐专业中外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五年制)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中外音乐史是高职音乐专业必修的音乐基础课程。它是一门概要的学习、了解中国外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传统和遗产的音乐史论课程。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史论知识,提高音乐修养,开阔艺术视野,使之对中外音乐文化传统具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专业学习、艺术实践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课程把原来传统教学中音乐史与音乐欣赏课内容加以整合,使学生对音乐史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尤其是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理解的更为深入。使得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二、课程内容、目的、要求 (一)中国音乐简史部分 1、教学内容:原始社会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音乐的起源和远古音乐的状况。 (2)、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2、教学内容:先秦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对先秦音乐的主要内容作以了解。 (2)、先秦历史作以简介。 3、教学内容:秦、汉、魏、晋、南北朝。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了解何承天的<<声无哀乐论>>。 (2)、理清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延续和创新。 4、教学内容:隋、唐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隋、唐音乐及历史的辉煌,并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对唐代大曲重点介绍。 5、教学内容:宋、元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对中国戏曲音乐作重点掌握。 (2)、各个戏曲门派代表人物着重介绍。 6、教学内容:明、清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明、清音乐概况。 7、教学内容:中国近代、现代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堂乐歌。 (2)、了解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同。 8、教学内容:中国现代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是对器乐创作和音乐社团的了解。 9、教学内容:五、六十年代的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五、六年代的代表作曲家、作品。 10、教学内容:七、八十年代前后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七十年代社会现状从而理解当时音乐发展缓慢的原因对歌剧、合唱作重点介绍。 (二)外国音乐简史部分 11、教学内容:古希腊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西方古典音乐的产生和特点。 (2)、与中国同期音乐相比较。

影视广告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广告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广告赏析 英文名称:Commercial Film Appreciation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总学时: 32 (其中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其他学时: 0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笔试,以闭卷方式考察,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授课对象:广告学专业二、三年级 先修课程:广告学概论、广告摄影 推荐教材: 《影视广告作品赏析》,李霞翟瑛栋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 1、《戛纳广告幽灵》,卫军英、戴丽娜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现代广告案例——理论与评析》,何佳讯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由于欣赏的范围较广,所以要求学生广告涉猎各种广告类书刊、网络查阅等。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影视广告欣赏的方法和评判标准,同时通过大量的经典影视广告案例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使学生了解影视广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理解影视广告中的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思考影视广告创作的规律和原则,掌握影视广告创作中的一些关键元素。并对这些作品进行鉴赏、分析,可以从中吸取许多经验,积累创作素材,为广告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实践和工作中高起点、高水平的完成任务打好基础。 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并重、观念不断更新的学科,通过学习欣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独立地、正确地评价广告作品的能力,能够针对某一广告作品分析得与失,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能形成文字的评论,并能提出自己的新创意。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根据对国内外优秀影视广告的赏析,帮助学生了解影视广告的性质、特点、形态、风格、创意、设计和效果表现,拓宽学生的视野,延展学生的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这是课堂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通过介绍通俗歌曲的特点以及我国不同时期通俗歌曲的风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 二、作品欣赏 1.《何日君再来》 2.《外婆的澎湖湾》 3.《小城故事》 4.《黄土高坡》 5.《天堂》 三、探索与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对“通俗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 2.能够充分感受、体验通俗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 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列举、分析、讨论及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具:CAI课件音乐设备电脑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分别用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演唱三首歌曲。 ①《你再不要去做情郎》(选自《费加罗的婚礼》,艺术歌曲,美声唱法) 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民歌,民族唱法) ③《弯弯的月亮》(通俗歌曲,通俗唱法)

2.老师小结导入课题 老师刚才分别用三种唱法演唱了一首艺术歌曲、一首民歌、一首通俗歌曲,不同演唱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同一首歌曲也可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对同学们而言,最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歌曲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揭示课题) 二、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通俗歌曲? 展示:通俗歌曲亦称流行歌曲,主要是指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适合一般市民群众爱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的、便于流传的歌曲。它是与艺术歌曲、民歌相对而言的梦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爱情主题居多;也有描写人生、伦理、叙说理想、生活、抒发思念之情等。 2.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 展示: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练,旋律流畅、口语化较强、易学易唱,流传范围广泛,富于时代性。各个时代的通俗歌曲具有各自的特点,歌曲常使用一个固定的节拍或固定的节奏型等,乐队一般用电声乐队演奏。 三、我国通俗歌曲的几个发展时期 我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 四、感受与体验 导语:我国通俗歌曲从起源到今天的日趋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那么究竟我国各个时期通俗歌曲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所有的通俗歌曲都适合中学生演唱呢?通俗歌曲到底可不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呢?这些正是我想在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几首我国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 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 (1)欣赏《何日君再来》 (2)师总结并简介时代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者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另一方面反动统治者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首歌正是这部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3)当时通俗歌曲的特点:格调低下,情绪消沉,低级庸俗,在唱法上卖弄风情。

大学音乐教学大纲

合奏 Ensemble 适用范围:2009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编号:55170102、65170102 学分:2 学时:40 (其中:讲课学时:20实验学时:20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器乐、乐器、乐理、视唱练耳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建议教材:《合奏与指挥》朴东生,上海音乐出版社,第1版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黑体小四号)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任务:该课程是音乐系表演专业器乐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兼容音乐普及教育,以及培养专业乐队人才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有一定的重奏经验,对乐队作品有所接触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觉,较强的试奏能力,同时在修读音乐史以及相关音乐理论课程,具有基本的与本课程相匹配的各种演奏技术应用能力。 本课程使学生明确了解交响乐队演奏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专业演奏精神;.熟悉经典乐队作品,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奏风格;练习掌握合奏技术综合应用的基本方法以及和乐队指挥合作的能力;初步具备独立表达乐队音响层次的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民族管弦音乐合奏 1. 课程教学内容 (1)绪论,围绕中、西方乐器,欣赏近、现、当代知名的乐团的演出视频 (2)对管乐、弦乐、弹拨乐、打击乐器形成系统的认知,并明晰各种乐器在合奏曲目中的用途。 (3)民族管弦音乐的发展历史; (4)理解地域特征对于代表乐种的影响; (5)知道民族乐器的种类划分方法; (6)掌握各类乐器的代表乐器的相关历史和代表曲目; (7)了解民乐团队的编制、座位图、主要乐器的音域等问题;

(8)欣赏代表性的民族管弦音乐。 2.课程重点、难点 (1)民族管弦音乐的发展历史; (2)理解地域特征对于代表乐种的影响; (3)知道民族乐器的种类划分方法; (4)掌握各类乐器的代表乐器的相关历史和代表曲目; (5)了解民乐团队的编制、座位图、主要乐器的音域等问题; 3.课程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悉合奏种类的划分; (2)了解当代民族管弦音乐发展现状; (3)具备欣赏民族管弦音乐作品、理性分析民族管弦音乐作品的综合素养。(二)交响乐合奏 1. 课程教学内容 (1)交响乐的沿革与发展概况; (2)西方音乐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交响音乐发展; (3)交响乐团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主要乐器音域表; (4)交响乐团的分布; (5)知名交响乐团及知名指挥家; 2.课程重点、难点 (1)交响乐的沿革与发展概况; (2)西方音乐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交响音乐发展; (3)交响乐团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主要乐器音域表;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当代交响乐的发展现状 (2)具备欣赏交响乐作品、理性分析交响乐作品的综合素养 (三)排练 1. 课程教学内容 (1)中国民族管弦音乐合奏乐曲 (2)西洋交响乐合奏乐曲 2.课程重点、难点 (1)中国民族管弦音乐合奏乐曲 (2)西洋交响乐合奏乐曲 3.课程教学要求

中国当代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2009—2010(下)全校公共选修课期末考核论文课程名称:中国当代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题目:《二泉映月》——赏析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20071014021 姓名:李金德 任课教师:刘锋 成绩:

《二泉映月》——赏析 摘要:中国当代音乐具有独特体系、独特思维和独特风格,对世界音乐是具有独特贡献的一个组成分部分, 它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而且有一些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可以列入世界音乐的经典宝库,阿炳的《二泉映月》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就《二泉映月》作简要的赏析。 关键词:阿炳《二泉映月》赏析 正文:阿炳在中国音乐史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他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然而留存只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作品。《二泉映月》是阿炳最具代表的作品,下面就对《二泉映月》作简要的赏析。 在对《二泉映月》赏析之前首先要认识阿炳本人及其生活状况。阿炳,原名华彦钧,阿炳是他的小名。生于1893年7月,卒于1950年12月。阿炳二十多岁时,患了眼疾,又死了父亲,贫病交加,眼疾恶化,双眼相继失明,从此,人家便叫他瞎子阿炳。阿炳从童年起就同他父亲华雪梅学习音乐。华雪梅是一位道士,是当地道教音乐界所公认的技艺杰出的人材,阿炳的音乐修养最初主要的基础出于道家音乐,而且是出于家传。道家音乐,大部分是非宗教性的民间音乐,其中有许多是毫未改动的民歌曲调。阿炳双目换明后得不到有钱的斋主的欢迎,只能离开道门,开始以卖唱为生。在无锡市里,一位戴着墨镜,胸前背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手里拉着胡琴,在街头上行走的,这人便是阿炳。阿炳纯粹靠演唱来维持生活,他从来没有做过向人乞怜的样子,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他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他的音乐反映出来,没有因为生活艰难困苦而潦倒,庸俗,相反,他的音乐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建康而深沉的气息。阿炳用他的生命凝成了《二泉映月》等不朽作品。在解放后,当人民政府派人去关心他,去整理他的音乐作品时,他却无法了愿,突然吐血病故了。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最杰出的二胡代表作。这首乐曲原为道教的唢

影视音乐与音响 教学大纲

《影视音乐与音响》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影视音乐与音响》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是在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对音乐与音响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运用,进行深入的介绍,使学生能相对全面的认识音乐与音响的各种表述形式。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欣赏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和视听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较准确的判断音乐作品的情感,时代,民族和地域等风格特征以及艺术审美特征。同时根据影视艺术中视听结合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听觉构成能力,掌握调节声音与画面协调关系的基本技能(如为指定音乐编辑画面和为指定画面编辑音乐),并能进行声画结合文案的简单创作。 2.2课程的主要特点 影视音乐是一门相对年轻的艺术学科,随着电影电视业的飞速发展,这门学科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成果也层出不穷。在教学过程当中,怎样让学生们更多、更直接的了解到本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学术成果,应是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电视音乐与音响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是在与其它电影电视要素有机结合的

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现自身的学科价值。正是由于这个重要原因,教学内容的安排、改革应该以“继承创新”“学以致用”为基本原则,让学生不但掌握丰富的传统音乐理论知识,而且还深入理解对电影电视音乐自身的一些艺术特点。 2.3教学方法 《影视音乐与音响》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在一个学期这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并掌握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使用技术手段,如果不讲究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很难完成的。目前学院的教学条件比较优越,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在理论讲述时,结合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赏析,能使学生对理论学习更感兴趣,同时对一些技术性强的运用手段也能更主观的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毕生的努力方向,真对不同特点、专业、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

中国通俗音乐鉴赏与歌唱(最新)

中国通俗音乐鉴赏与歌唱 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通俗音乐 2、欣赏及学唱歌曲:《恋人心》 教学目的: 1、掌握音乐知识,复述通俗音乐的基本含义,怎样欣赏通俗音乐及怎样看待通俗音乐。 2、能根据音乐演唱歌曲,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完整有感情的唱好《恋人心》。 教学课型:欣赏与歌唱 教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键盘、萨克斯 教学设想: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范唱,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演唱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和创作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电子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老师范唱三首不同歌曲的一句歌词:《三套车》、《映山红》、《时间煮雨》。 师:这三句歌词第一印象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首是美声歌曲,第二首是民族歌曲,第三首是流行歌曲。 师:是的,我们今天上的课就是流行音乐,学名叫“通俗音乐”。 打开课件及板书“中国通俗音乐鉴赏与歌唱”。 (一)欣赏:《恋人心》 1、老师萨克斯演奏一段旋律。

师:同学们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吗?歌名是什么? 2、完整播放mv《恋人心》。 3、歌曲分析 (1)歌曲简介 《恋人心》是一首来自中国北京女歌手魏新雨演唱的加入笛子、古筝,钢琴配乐元素的中国古典风格的唯美的流行歌曲。 《恋人心》是魏新雨演唱的歌曲,由张超作词、作曲,李凯稠编曲,收入于其2014年6月发行的个人《恋人心》EP中。2015年6月热门歌曲《恋人心》成了网络热词。2015年7月27日《恋人心》,酷狗音乐分享榜第一名,top500第一名,QQ音乐全民K歌第二名。 (2)创意 2014年1月魏新雨想到了“恋人心”一词,经过三个月的构思,想到西湖的美景,江南的山水,经过与作者无数次磨合、沟通才创作出一首江南古风的唯美歌曲《恋人心》。静谧、优美的旋律,曲调婉转缠绵充满意趣的乐思,真挚的情感,魅力声线让人如临其境,如泣如诉的歌词加上魏新雨动情的演绎,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恋人从歌中走来,在你我的心中融化。 (3)主题思想 歌词唯美凄婉,讲述了时光流转中,生死爱恋、相思如风雨的爱情故事,描述了一颗痴痴绵绵渴望与等待爱情的恋人心。 (4)曲式分析:引子→A段→B段→间奏→A段→B段→B段→结尾(鼓励学生要有创作精神,创作创意) (二)学唱:《恋人心》 (1)学生如识谱可以唱一遍歌唱部分曲子;老师弹旋律学生轻声哼唱;纠正唱不好的部分;正式演唱。 (2)分组对唱比拼,看那组唱得好。 (3)喊两位同学单独试唱。 (三)通俗音乐概念以及特征 通俗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易于流传,大众化的音乐(内容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

精心整理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刘茹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234三、1. 2.想。 3.1.内涵。 2.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1. 第二章? 1. 第三章?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乐府 第三节鼓吹 第四节相和歌 第五节百戏中的乐舞 第六节乐器的发展 第七节音乐理论成就

作品欣赏: 1.琴曲《广陵散》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6课时)(公元220——公元589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音乐思想 ? 1. 2. 3. (公元 第七节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作品欣赏: 1.琴歌《阳关三叠》 2.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第六章?宋、元时期(6课时) (公元960——1368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市民音乐的勃兴 第三节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第四节说唱音乐 第五节戏曲音乐的成熟和发展 第六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七节乐律学的重要成果 第八节音乐论着 (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2课时)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 一、西洋音乐的传入 二、学堂乐歌的兴起 作品欣赏:(2课时) 1.《中国男儿》 2.《光复纪念》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计算机1208班 姓名:刘正皓 学号:20124729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 这个学期在同学的推荐下选了这门课程,修完这门课程感觉收获很大。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中国音乐的历史完全是一片空白。可以说在新生代的我们深深的受着摇滚,流行乐的影响。很多火热的音乐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等等节目很少找到令人怀旧,令人舒缓的气息。给在都市生活的我们无疑更加加快了节奏。有的时候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一种心灵的释放,给自己留一方净土。老师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在国外辛勤工作的丈夫有失眠的习惯,妻子学习古筝后弹奏,丈夫不知不觉的睡着了。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听过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这门课后,我不仅对中国音乐发展有了很多的了解,同时也选到了很多适合不同环境听的音乐。 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不仅仅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箜篌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缭绕。在学习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的时候,我震撼于一首曲子。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乐府的时候,给我们看了一段《佳人曲》的视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西汉李延年的这首《佳人曲》,是用以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李夫人的。这首曲子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听过之后真的有一种美丽女子的感觉。《渔舟唱晚》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

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十分优美动听。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给我们看的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所表演的长袖舞,纵然有现代的特技但是无疑章子怡把当时的艺术形式展示得淋漓尽致。如果配上合适的乐曲堪称十分唯美的。说到这里我不觉得惊叹,纵然现在科技发展可能比较重要,但是往往人文素养在指引我们前行。说到十面埋伏这部电影自然想起来十面埋伏这首歌曲,它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可以说听到这首歌曲我的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音乐就是这样可以深深的感染人们,而到了近代的音乐史上。我们在课上欣赏了《二泉映月》,演奏者阿炳老师演奏的时候,每一遍都会不同,每一遍都会有新的内容。《歌唱祖国》也是王莘老师突然迸发的灵感。音乐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工具,演奏者们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其他的人。而听者就会不禁的被感染,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如同八九十年代的歌曲,《歌唱祖国》,国歌等等,这一系列的歌曲无疑不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当时就是这样,人们都是感恩着祖国,干什么都是想歌曲节奏那样的快速,那样的富有激情。但是,这中间也会有像《玫瑰玫瑰我爱你》这样的歌曲,传唱着男女的情爱,虽然这和当时的主流不符。但是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乐曲内容形式都表达着不同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独一无二的,每首歌有不一样的内容,传唱到每个人的口中又各不相同。这就是音乐,

影视音乐赏析教学大纲

影视音乐赏析教学大纲
课 程: 影视音乐赏析 杨贵银 校本课 每周四下午第八节第九节课 教室:308 教学课时数:15 授课教师: 课程类别: 课程安排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是想通过电影音乐这个途径,使学生接受到艺术教育。审美 教育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音乐的创作和使用,在电影制作中 作为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主题音乐在电影的整 体结构中, 占主导地位。 主题音乐在全剧如何铺排, 如何变化, 高潮如何处理等, 都必须周密的进行安排 ,即使音乐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使它与剧情联 系紧密,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音乐与画面的非常态 (音乐与画面的表现意义相反或相差别的) 的结合形式, 则具有更加特殊的美学价值。 本课的开设, 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审美感受,从中外名剧中音乐的使用 手法出发,探讨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来完成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教学课时:十七课时 考核形式:随堂考试 讲授提纲:
一、 《辛德勒的名单》 出品地区:美国 出品年份:1993-11-30 导 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主要演员:Liam Neeson, Ben Kingsley 这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旷世杰作使我们对他的艺术创造力不能不刮 目相看, 而这部影片的音乐无疑已经成为世界电影音乐宝库中的经典 之作。这一段音乐取自该片片尾,当辛德勒的犹太人获得自由之后随着 欢快的合唱,共同走向一个明朗的世界,影片渐渐变为彩色,字幕出现
1

“辛德勒的犹太人活在今天”,紧接着旋律急转直下,小提琴奏出辛德勒 的主题, 画面是这些今天尚在世的犹太人轮流走过辛德勒墓碑堆砌石头 表示纪念的镜头,与音乐相配,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尤其是小提 琴忧郁低婉的音调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灰暗的生命不能自主的年代, 愈发的感到今日的阳光是多么的可贵… 二、 《不能说的秘密》 制片地区: 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导演: 周杰伦 编剧: 杜致朗 类型: 爱情,奇幻,剧情,音乐 三、《贝隆夫人》
别名:艾维塔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主演:麦当娜安东尼奥· 班德拉斯 乔纳森· 普雷斯 导演:艾伦· 帕克 Alan Parker 地区:美国 简介:艾薇塔(麦当娜 Madonna 饰)和当时在阿根廷颇为走红的歌手一夜情后,就以此为 跳板踏上了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之路。这个美丽的少女,就是日后名气大震的贝隆夫人。可 是,15 岁的艾薇塔一无所有,她被抛弃在陌生的城市里,唯一的资本就是自己的美貌。艾 薇塔挤入了上流圈子,成为名流男士中间的交际花。随之而来的,是她进军娱乐圈取得的不 俗成绩。她一跃成为名人,并在慈善会上结识了贝隆上校(乔纳森· 普雷斯 Jonathan Pryce 饰) ,二人情投意合。艾薇塔从此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她当上了贝隆政治生涯的贤内助, 并一直主张为穷人谋利益。 政治的世界风云幻变, 而艾薇塔也渐渐找到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 路径,并为此努力一生,成为阿根廷民众心中的“第一夫人”
四、 《音乐之声》 出品地区:美国 出品年份:1965 年 编 剧:欧内斯特·雷曼 导 演:罗伯特·怀斯 主要演员:朱莉·安德鲁斯 克里斯多弗·普卢麦 获第三十八届(1965 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影片经典主题曲:雪绒花、哆来咪 五、 《摇滚校园》
中文名: 摇滚校园 外文名: 摇滚教室 、阿 Siro 黎自 乐人谷 制片地区: 美国 德国 类型: 喜剧,音乐 片长: 色彩: 语言: 108 min 彩色 英语
上映日期: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细节) 2003 年 9 月 9 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美国
2

音乐史教学大纲完整版

音乐史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刘茹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概要了解中国音乐丈化发展的脉络。 2、使学生基本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成土壤,能对重大的音乐事象作简要的解释。 3、培养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所必备的音乐史学常识。 4、培养学生价值相对论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原则及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 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 第四节古乐器 第五节音阶的形成 作品欣赏: 1.埙曲《哀郢》 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课时)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音乐思想 作品欣赏: 1.琴曲《流水》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音乐学专业导论》是音乐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以及考研课程、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技术刊物,技术权威,参考书目、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的介绍,并了解本院音乐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校内教师的职业成就和承担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专业导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掌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基本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以及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的刊物,权威、参考书目;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学科和本院系的其他专业的联系;了解四年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及学分绩点的含义: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实践环节学分、课外学分是多少。并以此来帮助完成本科专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了解考研课程、本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该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就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和技能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在顺利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知识结构,使个人发展有一定的空间性和延展性。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没有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为音乐专业课程。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参考:《2013级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影视音乐赏析》教学大纲

《影视音乐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437 总学时32/讲授32学时/实验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影视音乐赏析》课程性质是公共选修课,本课程从大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影视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除了应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完善的人格和较高的人文素质,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影视音乐欣赏是感知、理解.、体验、视听结合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程讲授影视音乐的基本特征与规律,重点阐释诉诸听觉的纯音乐与诉诸视觉的纯画面相结合以后,产生新的视听形象的特质——“运动的声画影像”。以中外的优秀影视音乐作品为基础,介绍一些相关的音乐知识理论和影视音乐的基本常识,创造规定情境中的听觉形象,处理音乐与画面的对立、对位等蒙太奇关系,奠定大学生音乐欣赏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了解影视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二)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三)中外影视作品的欣赏; (四)具备从整体上感受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一)影视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学时) 主要内容:电影的起源与发展;默片时代的配乐;有声电影产生的歌舞电影;古典音乐与电影的结合;电影音乐及歌曲创作的发展;

本章重点:电影的起源;默片时代的电影配乐;有声电影产生后,电影配乐的发展。 本章难点:影视配乐和时代的审美相结合。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述使学生掌握电影的起源及发展,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 的起源与发展。通过观看不同时期影视作品片段,使学生对各时期影视配乐有所了解。 习题与作业: 1(简述影视音乐发展的大的阶段。 2(简述默片时代电影配乐的特征。 3、论述影视音乐与时代审美的结合。 (二)影视音乐鉴赏基础知识(2学时) 基本内容:音乐的概念;音乐的体裁分类;影视音乐的分类;影视音乐的陈述方式;影视音乐的特性。 本章重点:音乐概念;影视音乐的基本分类;影视音乐的陈述方式;影视音乐的特性。 本章难点:音乐语言在影视中的体现。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授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掌握音乐的分类;通过影视配乐片段欣赏,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的表现形式,影视音乐的分类和影视音乐的特性;使学生掌握音乐与画面结合以达到抒情、延伸的意义。 习题与作业: 1、简述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音乐语言是怎样在影视中体现的。 3、简述影视音乐的陈述方式。 1、简述影视音乐的特性。

《歌曲作法》教学大纲

《歌曲作法》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我院音乐系音乐教育专业专科作曲基础技术理论必修课之一。是根据我国艺术类师范专业的教学要求,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一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以适应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开设的。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训练特点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趣味、内容与形式、风格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歌曲的基础写作语言和技巧,较熟练地掌握小型声乐作品的各种结构、旋律、节奏、发展手法、词曲结合、调式运用等写作手法及其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并能为分析中大型声乐作品、从事中大型声乐作品的理论研究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 音乐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1.授课形式: 本课程采用课堂集体授课为主,小组辅导为辅的授课形式,每周两个学时。并适当采用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小组辅导课形式,特别是对程度较低的学生,每两周一学时对其作业进行当面讲评。每两周一次课后练习。 2.教材选用: 本课程的教材,选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歌曲作法教程》作者:严华生。(并选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有关书籍作为补充教材)。选用人民音乐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1—4册及国内外其他一些通俗的、民间的优秀声乐作品作为分析谱例。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本课程学习为一个学年,在第五学期开课、第六学期未结束。全学年为28周,其中,第五学 期为12周、第六学期为16周。 以讲授小型的通俗性声乐作品写作技术为主,并相应地介绍一些一般性、艺术性的中。小型 声乐作品的作曲技巧。 在授课过程中,以简练、实用为原则,力求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典型性与规范性;并将声乐作品的基本写作规律、作曲技巧、歌曲分析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体内容与教学进度如下: 第一学期:2 6学时 绪论: 1.歌曲的艺术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