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要点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要点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要点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要点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

1、准备超纯水、万分之一天平(如果校正0.5~2.5ul量程的,至少要十万分之一的天平)、温湿度计、恒温室,还需准备一个小口容器,防止水分挥发。

2、按移液器总量程的100%、50%、10%分别进行第三和第四步。

3、吸头要反复吸取超纯水三次后,吸取固定容积的超纯水,推入放置在天平上的小口容器中,待数据稳定读取天平数值,同时记录温度。重复10次。

4、将测量的数据用iso8655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获得对应温度下的体积,取平均值。

5、根据三个测量点的偏差,用移液器专用的校正扳手通过移液器的校正窗进行调整。

6、重复3、4步,直至偏差在ISO8655的要求内为止。

ISO 8655-1-2002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1部分:术语、一般要求和用户使用建议

ISO 8655-2-2002 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2部分:活塞式吸量管

ISO 8655-6-2002 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6部分:确定测量误差的重量分析法

三、校准方法及步骤

操作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5-30℃,恒定在±0.5℃,相对湿度50%-80%,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建议使用防蒸发装置。测试应在独立无通风的房间内进行,并配备温度和湿度显示。

所需设备:

1、分析天平一台。确保室内空气流动平缓,应避免天平正对空调出风口。

根据所测试的移液器的容量来选择适合的天平:

移液器容量范围天平可读性天平的重复性和线性测量不准确度

1μl~10μl 0.001mg 0.002mg ≤0.002mg

10~100μl 0.01mg 0.02mg ≤0.02mg

>100μl 0.1mg 0.2mg ≤0.2mg

2、纯水、三蒸水或去离子水,需达到ISO 3696三级水的标准。

3、独立工作间,配备防震、防尘、远离热源、无阳光直射的操作台。

4、温度计、湿度计。

校准操作:

为确保校准的准确性,采用三点移液十次,具体步骤如下:

1、同温处理,将移液器、吸头、天平、测试用水、操作台等校准用具放置在同一工作间内,至少四小时。

2、在正式操作前,先预洗吸头,吸排测试用水5次。

3、用最大体积、50%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或10%最大体积),各移液10次,记录每次移液的质量。

4、计算每组数据的平均值,代入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准确度与不精确度。

5、对比可允许的最大误差限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进行调整。

附:相关计算公式

质量体积转换

公式1:V=(w+e)×Z

式中:V=体积(μl)

w=质量(mg)

e=蒸发损失(mg)

Z转换因子

以上公式参考ISO 8655标准。

蒸发损失对测量小体积液体影响较大,因此应将蒸发损失计算在内。

方法:在称过重的容器中注入定量清水,按下秒表观察30秒,读出损失量,然后算出每秒的损失量。(若30s内质量损失3mg,则损失量为3mg÷

30s=0.1mg/s)。

记录移液时间,将移液时间乘以每秒损失量,算出实际蒸发损失量,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实际体积。若使用防蒸发装置,通常可以忽略蒸发损失量。不同温度、压力下水的质量和体积不同,具体转换因子Z值请查看附录1。

公式2:V20=m×K(t)

式中:V20=标准温度20℃下实际体积(μl)

m=质量(mg)

K(t)值

以上公式参考JJG 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

根据天平测试蒸馏水的质量,以及检测时温度所对应的K(t)值,即可计算出标准温度下蒸馏水的实际体积。具体K(t)值请查看附表2。

计算式时,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公式进行计算。

不准确度(系统误差)

不准确度是指实际移取体积和显示体积的差异。

A=- V0

式中:A=不准确度

=平均值

V0 =标称容量

A%=100%×A/V0

不精确度(随机误差)

不精确度指每次实际移取体积与实际体积平均值的差异,其变化是不可预计的测量误差的一部分。它可以表示为标准差S或变异系数CV:

式中:

S =标准偏差

=平均值

n =测量次数

V i =单次测量数值

CV=100%×S/

附表1:转换因子Z(μl/mg)数值表(无菌水)

温度气压(KPa)1KPa=10hPa

(℃)80859095100101.3105 15.00 1.0017 1.0018 1.0019 1.0019 1.0020 1.0020 1.0020

15.50 1.0018 1.0019 1.0019 1.0020 1.0020 1.0020 1.0021

16.00 1.0019 1.0020 1.0020 1.0021 1.0021 1.0021 1.0022

16.50 1.0020 1.0020 1.0021 1.0021 1.0022 1.0022 1.0022

17.00 1.0021 1.0021 1.0022 1.0022 1.0023 1.0023 1.0023

17.50 1.0022 1.0022 1.0023 1.0023 1.0024 1.0024 1.0024

18.00 1.0022 1.0023 1.0023 1.0024 1.0025 1.0025 1.0025

18.50 1.0023 1.0024 1.0024 1.0025 1.0025 1.0026 1.0026

19.00 1.0024 1.0025 1.0025 1.0026 1.0026 1.0027 1.0027

19.50 1.0025 1.0026 1.0026 1.0027 1.0027 1.0028 1.0028

20.00 1.0026 1.0027 1.0027 1.0028 1.0028 1.0029 1.0029

20.50 1.0027 1.0028 1.0028 1.0029 1.0029 1.0030 1.0030

21.00 1.0028 1.0029 1.0029 1.0030 1.0031 1.0031 1.0031

21.50 1.0030 1.0030 1.0031 1.0031 1.0032 1.0032 1.0032

22.00 1.0031 1.0031 1.0032 1.0032 1.0033 1.0033 1.0033

22.50 1.0032 1.0032 1.0033 1.0033 1.0034 1.0034 1.0034

23.00 1.0033 1.0033 1.0034 1.0034 1.0035 1.0035 1.0036

23.50 1.0034 1.0035 1.0035 1.0036 1.0036 1.0036 1.0037

24.00 1.0035 1.0036 1.0036 1.0037 1.0037 1.0038 1.0038

24.50 1.0037 1.0037 1.0038 1.0038 1.0039 1.0039 1.0039

25.00 1.0038 1.0038 1.0039 1.0039 1.0040 1.0040 1.0040

25.50 1.0039 1.0040 1.0040 1.0041 1.0041 1.0041 1.0042

26.00 1.0040 1.0041 1.0041 1.0042 1.0042 1.0043 1.0043

26.50 1.0042 1.0042 1.0043 1.0043 1.0044 1.0044 1.0044

27.00 1.0043 1.0044 1.0044 1.0045 1.0045 1.0045 1.0046

27.50 1.0045 1.0045 1.0046 1.0046 1.0047 1.0047 1.0047

28.00 1.0046 1.0046 1.0047 1.0047 1.0048 1.0048 1.0048

28.50 1.0047 1.0048 1.0048 1.0049 1.0049 1.0050 1.0050

29.00 1.0049 1.0049 1.0050 1.0050 1.0051 1.0051 1.0051

29.50 1.0050 1.0051 1.0051 1.0052 1.0052 1.0052 1.0053

30.00 1.0052 1.0052 1.0053 1.0053 1.0054 1.0054 1.0054

附表2:K(t)值表

(β=0.00045/℃)

水温K(t)水温K(t)水温K(t)

℃cm3/g℃cm3/g℃cm3/g 15.0 1.004213 18.4 1.003261 21.8 1.002436 15.1 1.004183 18.5 1.003235 21.9 1.002414 15.2 1.004153 18.6 1.003209 22.0 1.002391 15.3 1.004123 18.7 1.003184 22.1 1.002369 15.4 1.004094 18.8 1.003158 22.2 1.002347 15.5 1.004064 18.9 1.003132 22.3 1.002325 15.6 1.004035 19.0 1.003107 22.4 1.002303 15.7 1.004006 19.1 1.003082 22.5 1.002281 15.8 1.003977 19.2 1.003056 22.6 1.002259

15.9 1.003948 19.3 1.003031 22.7 1.002238

16.0 1.003919 19.4 1.003006 22.8 1.002216 16.1 1.003890 19.5 1.002981 22.9 1.002195 16.2 1.003862 19.6 1.002956 23.0 1.002173 16.3 1.003833 19.7 1.002931 23.1 1.002152 16.4 1.003805 19.8 1.002907 23.2 1.002131 16.5 1.003777 19.9 1.002882 23.3 1.002110

16.6 1.003749 20.0 1.002858 23.4 1.002089 16.7 1.003721 20.1 1.002834 23.5 1.002068 16.8 1.003693 20.2 1.002809 23.6 1.002047

16.9 1.003665 20.3 1.002785 23.7 1.002026

17.0 1.003637 20.4 1.002761 23.8 1.002006 17.1 1.003610 20.5 1.002737 23.9 1.001985 17.2 1.003582 20.6 1.002714 24.0 1.001965 17.3 1.003555 20.7 1.002690 24.1 1.001945 17.4 1.003528 20.8 1.002666 24.2 1.001924 17.5 1.003501 20.9 1.002643 24.3 1.001904 17.6 1.003474 21.0 1.002619 24.4 1.001884 17.7 1.003447 21.1 1.002596 24.5 1.001864 17.8 1.003420 21.2 1.002573 24.6 1.001845

17.9 1.003393 21.3 1.002550 24.7 1.001825

18.0 1.003367 21.4 1.002527 24.8 1.001805 18.1 1.003340 21.5 1.002504 24.9 1.001786 18.2 1.003314 21.6 1.002481 25.0 1.001766 18.3 1.003288 21.7 1.002459

附表3:移液器容量允许误差和测量重复性简表

JJG-646ISO 8655

检定点系统误差

(容量允差)

随机误差

(重复性)

标称容量

系统误差

(容量允差)

随机误差

(重复性)

μl ±(%)≦(%)μl ±(%)≦(%)0.1 20.0 10.0

0.2 20.0 10.0

0.5 20.0 10.0

1 12.0 6.0 1 5.0 5.0

2 12.0 6.0 2 4.0 2.0

5 8.0 4.0 5 2.5 1.5 10 8.0 4.0 10 1.2 0.8 20 4.0 2.0 20 1.0 0.5 25 4.0 2.0

40 3.0 1.5

50 3.0 1.5 50 1.0 0.4 100 2.0 1.0 100 0.8 0.3 125 2.0 1.0

150 2.0 1.0

200 1.5 1.0 200 0.8 0.3 250 1.5 1.0

300 1.5 1.0

500 1.0 0.5 500 0.8 0.3

1000 1.0 0.5 1000 0.8 0.3

1250 1.0 0.5

2000 0.8 0.3

2500 0.5 0.2

5000 0.6 0.2 5000 0.8 0.3

10000 0.6 0.2 10000 0.6 0.3

注:①标称容量为制造商在移液器上标注的可使用的最大容量,如量程范围是50-1200μl,其标称容量为1200μl。

②JJG-646中,同一个检定点在不同的量程范围,容量允差、重复性要求一致,

即无论是1-10μl的移液器还是10-100μl的移液器,10μl这一检定点容量允差都为8%,重复性都为4%。

③ISO 8655中,所有有效量程点的容量允差、重复性都与标称容量的一致,即

10-100μl的移液器,10μl、20μl、50μl、100μl,其容量允差要求都为0.8%,重复性都为0.3%。

四、维护保养

1 清洁和消毒

为确保移液器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定期保养。尤其在移取腐蚀性溶剂后,应该对移液器进行清洁。通过简单的清洁和保养,可适当地延长移液器的使用寿命。

注意:在清洁或消毒前,请务必将电池取出。

①外部清洗

方法:根据使用情况,可以用沾有70%乙醇或60%异丙醇的湿棉布拭擦移液器表面,去除外部污垢,再用双蒸水拭擦一遍,然后晾干。

每天开始工作前,检查移液器外表是否有灰尘或污垢,尤其是吸头连杆部分。

②内部清洗

清洁步骤:

1、按照步骤拆卸需要清洁的部件。

2、外套柄、吸头连杆用沾有70%乙醇或60%异丙醇的湿棉布拭擦,再用双蒸水淋洗,然后晾干。

3、一般情况,O型圈、活塞无需清洁。如沾有固体颗状物,请用干净的干棉布轻轻拭去即可。

4、给O型圈、活塞上润滑脂,只需涂上薄薄一层即可。

5、按步骤组装好移液器。

③消毒

移液器清洁干净后,在121℃,1bar下,消毒20分钟。消毒后在室温下冷却至少2个小时后方可使用。部分手动移液器可整支消毒,电动移液器只可以下端消毒,请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进行消毒。

整支在紫外线下进行消毒灭菌,无需拆卸。

2 日常维护

针对不同性质的液体,有不同的清洗和保养方法,见下表:

处理液体预防方法清洗和保养方法

水溶液和缓冲液拆卸移液器下端,用双蒸水冲洗受污染的部件,在60℃以下干燥或者自然晾干,并给活塞涂抹少量润滑脂

无机酸或碱=使用带有滤芯的吸头移液结束后,将移液器下端拆下,并放在通风处。必要时可用双蒸水冲洗受污染的部件,在60℃以下干燥或者自然晾干,并给活塞涂抹少量润滑脂

传染性液体=使用带有滤芯的吸头

=正向移液

将移液器下端拆下,放在实验室常规的消毒剂中浸泡30

分钟,随后用双蒸水清洗,对受污染的部件进行121℃、

1bar、20分钟高压灭菌

细胞培养物=使用带有滤芯的吸头

将移液器下端拆下,放在实验室常规的消毒剂中浸泡30

分钟,随后用双蒸水清洗,对受污染的部件进行121℃、

1bar、20分钟高压灭菌

有机溶剂=快速移液移液结束后,将移液器下端拆下,并放在通风处。必要时可用双蒸水冲洗受污染的部件,在60℃以下干燥或者自然晾干,并给活塞涂抹少量润滑脂

放射性溶液=使用带有滤芯的吸头

=正向移液

将移液器下端拆下,将受污染部件放在复合溶液或专用

的清洁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用双蒸水清洗,在60℃

下烘干或自然晾干,并给活塞涂抹少量润滑脂

核酸或蛋白质溶液=使用带有滤芯的吸头

=正向移液

核酸:在氨基乙酸或盐酸缓冲液(pH2.0)中煮沸10分钟,

用双蒸水清洗干净,在60℃下烘干或自然晾干,并给活

塞涂抹少量润滑脂

蛋白质:将移液器下端拆下,用去污剂清洗,再用双蒸

水淋洗,在60℃下烘干或自然晾干

故障排除

现象原因解决方法

活塞运动异常=活塞安装过紧

=活塞润滑不充分

=活塞表面润滑脂凝固

=活塞表面有异物或损坏

=在活塞、O型圈和吸头连杆之间有杂质和

颗粒

=O型圈损坏

——拆开下端,重新组装

——给活塞上润滑脂

——清除旧润滑脂,上新润滑脂

——清洁活塞或更换活塞

——清洁并润滑O型圈和吸头连杆

——更换O型圈

移液体积不准确或漏液=吸头安装不当

=吸头不匹配

=在吸头与吸头连杆之间有杂质颗粒

=吸头损坏

=移液过快

=吸头离开液面过快

=活塞表面有异物或损坏

=在活塞、O型圈和吸头连杆之间有杂质和

颗粒

=O型圈与活塞润滑不充分

=O型圈损坏

=操作不正确

——重新安装吸头

——清洁吸头连杆,更换合适吸头

——清洁吸头连杆,更换吸头

——更换新吸头

——调节移液速度,慢吸慢放

——移取粘性大、体积大的液体时吸液后

停留几秒,再移离液面

——清洁活塞或更换活塞

——清洁并润滑O型圈和吸头连杆

——上润滑脂

——更换O型圈

——请按说明书操作

吸头内有残液=选用了带附加液的模式

(反向、分样、不等体积)

=吸头不匹配

=吸头安装不当

——按启动键排空吸头

——使用合适的吸头

——重新安装吸头

吸头内有残液=吸头吸附性高

=液体粘性过大

——更换低吸附吸头

——选用反向移液模式,预洗吸头,调慢

吸放速度

操作时有杂音=活塞润滑不充分——给活塞上润滑脂

特殊液体分液不准确=校准不当,高粘度的液体需要重新校准

=移取易挥发性或密度与水有明显差别的

液体

——用问题液体重新校准

——预洗吸头或重新校准

吸头脱落或难以安装=劣质吸头

=吸头已经损坏

——使用优质吸头

——更换新吸头

3 储放

日常储放:使用完毕,请将移液器竖直挂在移液枪架上。当移液器吸头内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体倒流腐蚀活塞。

当产品长期不使用时,请将电池取出,然后将清洁消毒后的移液器在干燥、洁净、常温下储存。避免放置在温度变化大、湿度高、灰尘量大的环境中。

4 注意事项

?在移液器的化学腐蚀力限度以内使用

?请勿移取高度易燃的液体

?若移取液体与移液器、吸头温度不一致时,移取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三者应保持温度一致

?请勿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范围中使用本产品

?请勿蛮力使用、拆卸移液器

?若移液器无法正常运作,应立即停止操作,查阅故障分析章节

?操作温度应保持在15℃到4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80%以下

?请妥善放置移液器、充电器等物件,避免意外跌落造成损坏

移液器校准操作标准程序

杭州迪恩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管理规程 1. 目的:建立移液器校准标准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移液器的校准。 3. 责任者:实验员。 4. 程序: 4. 1校准必须用分析天平,天平刻度容量值等级要与移液器测试器量相匹配; 4. 2测试液体 水为去离子蒸馏水,并且静置于称量室24小时以上; 4. 3测试环境 无通风的房间,水温恒定在±0.5℃,移液器和空气温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必需在55%以上; 4. 4选定校准体积: 4. 4. 1 拟校准体积; 4. 4. 2 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4. 4. 3 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定体积的10%) 4. 5校准步骤

4. 5. 1 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4. 5. 2 调节好天平; 4. 5. 3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干净纸巾拭干吸头; 4. 5. 4 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 致地吸取蒸馏水; 4. 5. 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4. 5. 6 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 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4. 5. 7 记录称量值; 4. 5. 8 擦干吸头外面; 4. 5. 9 按以上步骤称量10次; 4. 5. 10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将计算 结果比较表1的限定值。如果在表1限定值范围内,移液器的校准为正确,反之,移液器必须再进行调整和校验。 表1 用维修工具进行调整 A、将维修工具套进位于把手顶部外置的调整螺母槽中。 B、顺时针方向转动调整螺母以增加容量,反时针转动螺母以减少容量。 C、根据上面列出数据在调整后对校准结果。 4. 7准确度(系统误差) 准确度是移液量和移液器选定量两者间的误差值。 A=V- V0

移液器的检测和校准指南

移液器的检测和校准指南 一、实验室简单检测 (一)气密性检测 移液器吸满液体后,手持垂直放置15s,检查吸嘴的尖头有无液滴,如 有,则说明漏气。 (二)准确性检测 1)量程小于1μl,建议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将移液器调至目标体积,然后移取染料溶液,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测定溶液的稀释度 (334nm或340nm),重复几次移液操作,计算移液器的精确度。 2)量程大于1μl,可以用称重法检测。通过对水的称重,转换成体积(体积=质量/密度),鉴别移液器的准确性。由于水的密度是随着 温度变化而变化,且称量天平本身精确度不符合检测要求,检测又 大多在一个开放式空间内操作,偏差在所难免。因而,此种称量法 只能现场粗略地判断移液器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校准必须在专业的 实验室操作进行。 注意:称重法实验室必备条件是高度灵敏的分析天平(定期校准)、双蒸 水和称量容器。水、移液器和吸嘴必须具有相同的温度(20℃时水的密 度为0.09982)。 二、专业校准 移液器的工作量大,长期使用,将会使弹簧弹力发生变形,加之本身是塑料,不耐磨擦,就会产生误差。为了保证移液器传递液体量的准确性,必须对移液器进行定期校准。为了更好地发挥该类计量仪器的作用,对新购进的仪器要进行校准才能使用;对正在使用的计量仪器,由于长期使用会造成其示值于度量对象的误差,这种误差若不进行控制,及时校正,必定会影响科研工作。因此,对使用的移液器要定期检定、校正,并建立档案,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目前,在许多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常规检测并不能完全取代专业的校准工作,因为校准对于外部环境、工作条件及使用的精密仪器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这些条件往往是大多数实验室无法提供的。现在一些大型的移液器制造商均采用全球统一的移液器标准操作规范,利用专业软件校正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分析天平进行在线控制,测量、数据采集、计算、结果评价等环节由软件控制完成,所有人为操作都被计算机记录随报告打印出来,采用电脑对数据进行评估认证,完全排除了人为操纵校准结果的可能性,并制定当地代理商提供专业的校准和维修服务。 操作过程 1)同温化处理:校正前,所有移液器及校正介质(如工作台、天平、双蒸水等)置于相同操作间至少4h,以确保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2)内外部清洗。 3)润滑活塞。 4)校准:采用三点校准法,即根据移液器量程范围,选取最低量程、中间值和最高量程三点分别测试10次,各个测试点取其平均值,计算

移液器自校准SOP

移液器自校准操作程序 1、目的: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要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质量负责人、室技术负责人。 2、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移液器。 3、职责:负责工作人员应及时定期送至计量所校准移液器。 4.程序: 4.1、每年送一套枪到时计量所校准,经校准后的移液枪对天平进行校准。 4.2、蒸馏水称量法 4.3、将本室校准的枪,与经计量所校准的枪为标准,再次校准。 5.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 5.1 室温:20-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土0.5℃ 5.2 电子天平:放置于无尘和震动影响的台面上,房间尽可能有空调。称量时为保证天平内的湿度(相对湿度60%-90%),天平内应放置一装有10ML蒸馏水的小烧杯。 5.3 小烧杯:5-10ML 体积。 5.4 选定标准体积:温度为20-25℃的去气双蒸水。 5.5 选定校准体积 5.5.1 校准最大的体积; 5.5.2 加样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5.5.3 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校准体积的10%)如为固定体积加样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 6. 校准步骤 6.1将加样枪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6.2调好天平; 6.3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 6.4垂直握住加样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的吸取蒸馏水; 6.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近管壁,去掉吸头外面的液体; 6.6 将加样器以30度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加样枪压至第一档,等

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6.7 记录称量值; 6.7.1擦干吸头外面; 6.7.2按上述步骤称量10次; 6.7.3取10次测定结果的均值作为最后加样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表1所列蒸馏水Z因子计算体积。 6.7.4按校准结果调节加样器。 附表:蒸馏水重量与体积在不同温度的换算因子(Z因子) 温度(℃)800 853 907 960 1013 1067 15 1.0018 1.0018 1.0019 1.0019 1.0020 1.0020 15.5 1.0018 1.0018 1.0019 1.002 1.0020 1.0020 16 1.0019 1.0020 1.0020 1.0021 1.0021 1.0022 16.5 1.0020 1.0020 1.0021 1.0022 1.0022 1.0023 17 1.0021 1.0021 1.0022 1.0022 1.0023 1.0023 17.5 1.0022 1.0022 1.0023 1.0023 1.0024 1.0024 18 1.0022 1.0023 1.0024 1.0024 1.0025 1.0025 18.5 1.0023 1.0024 1.0025 1.0025 1.0026 1.0026 19 1.0024 1.0025 1.0025 1.0026 1.0027 1.0027 19.5 1.0025 1.0026 1.0026 1.0027 1.0028 1.0028 20 1.0026 1.0027 1.0027 1.0028 1.0028 1.0029 20.5 1.0027 1.0028 1.0028 1.0029 1.0030 1.0030 2.支持性文件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规》主编:叶应妩第二版中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医政司 1997年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主编杨振华人民出版社 2003.1第一版《分子生物学分册》 4.相关表格 移液器自校准登记表

移液器使用与校正

移液器使用与校正 移液器使用【操作步骤】 1.设定容量值:转动加样器的调节旋钮,反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提高设定移液量。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降低设定移液量。在调整设定移液量的旋钮时,不要用力过猛,并应注意使移液器显示的数值不超过其可调范围。 2.预洗:当装上一个新吸头时应预洗吸头,先吸入一次液体并将之排回原容器中。 3.吸液: [1] 选择合适的吸头安放在移液套筒上,稍加扭转压紧吸嘴使之与套筒之间无空气间隙。 [2] 取液之前,所取液体应在室温(15℃-25℃)平衡。 [3] 把按钮压至第一停点,垂直握持加样器,使吸头浸入液面下2~3毫米处,然后缓慢平稳地松开按钮,吸入液体,等一秒钟,然后将吸头提离液面,贴壁停留2-3秒,使管尖外侧的液滴滑落。 4.放液: [1] 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内壁底部并保持100~40°倾斜。 [2] 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等一秒钟后再把按钮压到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 [3] 压住按钮,同时提起加样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擦过。 [4] 松开按钮。 [5] 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 5.加样器吸嘴为一次性使用。 移液器详细使用步骤 在进行分析测试方面的研究时,一般采用移液枪(pipette)量取少量或微量的液体。对于移液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细节操作,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现在分几个方面详细叙述。 1、量程的调节 正确的容量设定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粗调,即通过排放按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二是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以后,应将移液器横置,水平放至自己的眼前,通过调节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 在容量设定时,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当我们从大值调整到小值时,刚好就行;但从小值调整到大值时,就需要调超三分之一圈后再返回,这是因为计数器里面有一定的空隙,需要弥补。 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2、枪头(吸液嘴)的装配 在将枪头(pipette tips)套上移液枪时,很多人会使劲地在枪头盒子上敲几下,这时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移液枪的内部配件(如弹簧)因敲击产生的瞬时撞击力而变得松散,甚至会导致刻度调节旋钮卡住。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 1、准备超纯水、万分之一天平(如果校正0.5~2.5ul量程的,至少要十万分之一的天平)、温湿度计、恒温室,还需准备一个小口容器,防止水分挥发。 2、按移液器总量程的100%、50%、10%分别进行第三和第四步。 3、吸头要反复吸取超纯水三次后,吸取固定容积的超纯水,推入放置在天平上的小口容器中,待数据稳定读取天平数值,同时记录温度。重复10次。 4、将测量的数据用iso8655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获得对应温度下的体积,取平均值。 5、根据三个测量点的偏差,用移液器专用的校正扳手通过移液器的校正窗进行调整。 6、重复3、4步,直至偏差在ISO8655的要求内为止。 ISO 8655-1-2002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1部分:术语、一般要求和用户使用建议 ISO 8655-2-2002 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2部分:活塞式吸量管 ISO 8655-6-2002 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6部分:确定测量误差的重量分析法

三、校准方法及步骤 操作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5-30℃,恒定在±0.5℃,相对湿度50%-80%,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建议使用防蒸发装置。测试应在独立无通风的房间内进行,并配备温度和湿度显示。 所需设备: 1、分析天平一台。确保室内空气流动平缓,应避免天平正对空调出风口。 根据所测试的移液器的容量来选择适合的天平: 移液器容量范围天平可读性天平的重复性和线性测量不准确度 1μl~10μl 0.001mg 0.002mg ≤0.002mg 10~100μl 0.01mg 0.02mg ≤0.02mg >100μl 0.1mg 0.2mg ≤0.2mg 2、纯水、三蒸水或去离子水,需达到ISO 3696三级水的标准。 3、独立工作间,配备防震、防尘、远离热源、无阳光直射的操作台。 4、温度计、湿度计。 校准操作: 为确保校准的准确性,采用三点移液十次,具体步骤如下: 1、同温处理,将移液器、吸头、天平、测试用水、操作台等校准用具放置在同一工作间内,至少四小时。 2、在正式操作前,先预洗吸头,吸排测试用水5次。 3、用最大体积、50%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或10%最大体积),各移液10次,记录每次移液的质量。 4、计算每组数据的平均值,代入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准确度与不精确度。 5、对比可允许的最大误差限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进行调整。 附:相关计算公式 质量体积转换 公式1:V=(w+e)×Z 式中:V=体积(μl) w=质量(mg)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移液器使用、维护和保养。 二、内容 一个完整的移液循环,包括吸头安装——容量设定——预洗吸头——吸液——放液——卸去吸头等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需要遵循的操作规范。 1.吸头安装:正确的安装方法叫旋转安装法,具体的做法是,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无论是散装吸头还是盒装吸头都一样),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因为那样做会对您手中的移液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容量设定:正确的容量设定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粗调,即通过排放按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二是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以后,应将移液器横置,水平放至自己的眼前,通过调节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在容量设定时,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当我们从大值调整到小值时,刚好就行;但从小值调整到大值时,就需要调超三分之一圈后再返回,这是因为计数器里面有一定的空隙,需要弥补。 3.预洗吸头:在我们安装了新的吸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这样做是为了让吸头内壁形成一道同质液膜,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使整个移液过程具有极高的重现性。其次,在吸取有机溶剂或高挥发液体时,挥发性气体会在白套筒室内形成负压,从而产生漏液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预洗四到六次,让白套筒室内的气体达到饱和,负压就会自动消失。 4.吸液:先将移液器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浸入的深度为:P2、P10小于或等于1毫米,P20、P100、P200小于或等于2毫米,P1000小于或等于3毫米,P5ML、P10ML小于或等于4毫米(浸入过深的话,液压会对吸液的精确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具体的浸入深度还应根据盛放液体的容器大小灵活掌握),平稳松开按钮,切记不能过快。 5. 放液:放液时,吸头紧贴容器壁,先将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略作停顿以后,再按至第二停点,这样做可以确保吸头内无残留液体。如果这样操作还有残留液体存在的话,您就应该考虑更换吸头了。 6. 卸掉吸头:卸掉的吸头一定不能和新吸头混放,以免产生交叉污染。 两分钟检查法:这是可以对手中移液器进行快速检查的一种简单方法,通过检查,来判断我们手中的移液器是否处于一种正常的工作状态。 1、测漏:我们手中的移液器叫空气排代式移液器,如果出现漏气的情况,那我们的取样结果就肯定不会准确,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实验的最终结果,后果是比较比较严重的。那么,如何判断移液器是否漏气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它做一个简单的测试,首先,取一个透明的容器,装上水,将需要测试的移液器装上吸头,吸上水,如果是P 2、P10、P20、P100、P200的移液器,请将吸头浸入液面1——2毫米,静待20秒,观察吸头内部液面是否下降,如果下降了,就说明您手中的移液器出现了漏气的情况;如果是P1000、P5000、P10ML的移液器,请将吸头朝下悬垂20秒,观察是否有液体下滴,如果有,说明您手中的移液器也出现了漏气的情况。出现了漏气的情况怎么办呢 2、查找故障原因:首先,检查吸头安装是否到位,换掉吸头再次测试,以排除因吸头的关系产生的漏气情况;接着,检查白套筒的端口部份(即白套筒与吸头接触的部份)是否有刮痕;

移液枪校正

移液器使用规程 一、操作规程 在移取液体时,应注意: 按下按钮或松开按钮的操作必须循序渐进,尤其是吸取高黏度的液体时更应如此,决不允许让按钮急速弹回。移液前应确保洁净的滴头牢固的装进移液器的嘴锥并且滴头外无外来颗粒。 当移液器和滴头的温度与液体的温度相一致时再进行操作。 (一)在吸取血清或需要更换滴头的重复操作时,可采用前进法: 1、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 2、将移液器滴头置于液面以下并慢慢松开按钮,待滴头吸入溶液后,将滴头撤出液面并斜贴在试剂瓶壁上淌走多余的液体。 3、将移液器移至需要加样的位置,轻轻压下操作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在继续向下压至第二停点,以排尽滴头内的液体。 4、松开按钮使之返回按钮起点位置。 5、更换滴头进行下一轮操作。 (二)在吸取高黏度液体、易起泡沫液体、极微量液体或不更换滴头的重复操作时,可采用重复移液法: 1、将按钮下压至第一停点与第二停点之间或第二停点处。 2、将移液器滴头置于试剂液面以下,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吸液。待滴头吸满液体后,将滴头撤出液面并斜贴在试剂瓶壁上淌走多余的液体。 3、将移液器移至需要加样的位置,轻轻压下操作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放出预设定的液体。将按钮保持在第一停点位置,使少量不包括移液量内的液体仍留在滴头内。 4、重复第二步骤进行下一轮操作。 (三)在用于定量移取血液与试剂反应时可采用全血移液法: 1、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 2、将移液器滴头置于液面以下并慢慢松开按钮,待滴头吸入溶液后,将滴头撤出液面并斜贴在试剂瓶壁上淌走多余的液体。 3、用干净的干燥绵纸或滤纸将滴头外的血液擦净。

4、将滴头浸入试剂,然后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为避免起泡,可将滴头浸入液面以下。 5、缓慢松开按钮,使按钮回到起点位置,此时滴头内已吸入液体。 6、按下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然后慢慢松开按钮。重复此项操作直至滴头内壁的液体充分洗干净位置。 7、最后,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把滴头内的液体彻底排尽。 移液枪校正 用0.0001g或0.001g的电子天平。 按如下校都正:1000ul纯净水=1000mg 重复三次,符合,说明校正成功。 10ul,50ul,200ul的枪可以类似方法进行,但10ul 枪的校正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绝对可用,其他三个型号的结果都很好。 校正通过墙后面的一个旋钮,每套枪都配有专门的调节该旋钮的小扳手,详可查看枪的配套说明书。 基本方法是这样。 但是不太可能你次次正好1000mg,实际上也不太可能做到。 一定量程的的枪其每个刻度有一定的误差范围。 国产的一般是: 量程 体积体积误差范围重复性 5-20ul 5ul 5.0% <1.5 10ul 3.0% <1.0 20ul 3.0% <0.8 20-100ul 20ul 3.0% <1.0 50ul 2.0% <0.5

移液器校准程序

移液器校准操作标准程序 1. 目的:建立移液器校准标准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移液器的校准。 3. 责任者:实验员。 4. 程序: 4. 1 4. 2测试液体 水为去离子蒸馏水,并且静置于称量室24小时以上; 4. 3测试环境 无通风的房间,水温恒定在±0.5℃,移液器和空气温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必需在55%以上; 4. 4选定校准体积: 4. 4. 1 拟校准体积; 4. 4. 2 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4. 4. 3 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定体积的10%) 4. 5校准步骤 4. 5. 1 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4. 5. 2 调节好天平; 4. 5. 3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干净纸巾拭干吸头; 4. 5. 4 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蒸馏水; 4. 5. 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4. 5. 6 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一档,等待1~3秒; 4. 5. 7 记录称量值;

4. 5. 8 擦干吸头外面; 4. 5. 9 按以上步骤称量10次; 4. 5. 10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将计算结果比较表1的限定值。如果在表1限定值范围内,移液器的校准为正确,反之,移液器必须再进行调整和校验。 表1 用维修工具进行调整 A、将维修工具套进位于把手顶部外置的调整螺母槽中。 B、顺时针方向转动调整螺母以增加容量,反时针转动螺母以减少容量。 C、根据上面列出数据在调整后对校准结果。 4. 7准确度(系统误差) 准确度是移液量和移液器选定量两者间的误差值。 A=V- V0 A=准确度V=平均容量V0=各容量 精确度可用相对值表示 A%=100%*A/V 精确度(随机误差) 精确度(CV)反映了移液的重复性误差,它表示标准偏差或变异系数。 CV=100%*S/V S=标准偏差V=平均容量N=测定次数 4. 8 移液器每年校准一次

移液器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移液器校正的标准操作程序,规范各部门人员对称液器的校正行为,保证移液器的准确度,使后续的操作准确无误。 范围:适用于生产部、质管部、研发部等的移液器的校正。 责任人:QA负责人、QA员、校正人员负责执行。 内容: 1校正前准备: 1.1准备好待校正的移液器,相应规格的吸头,干净干燥的小烧杯一个(存放于干燥器中),一杯 新制备的纯化水(纯化水至少在校正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以达到室温),校正记录表(可先按编号先后顺序填写好待校正移液器的编号,拟校正的刻度值及允许值等已知内容)。 1.2校正时室温要求20~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0.5℃;校正用水为20~25℃的纯化水。 1.3电子天平的精度要与待校正移液器的精度相符,先把电子天平预热半小时以上,调节好待用。2校正: 2.1将干净干燥的小烧杯先称重,去皮(重),待天平显示为“0.0000”或“0.00000”。 2.2根据移液器不同量程,选择1-2个校正值,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刻度,选择合适的吸头安装 好。 2.3来回吸吹纯化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滤纸拭干吸头。 2.4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纯化水;将吸头离 开液面,靠在管壁,用滤纸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2.5移液器以30℃角靠着烧杯壁,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 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待天平显示稳定后,记录天平的显数。 2.6重复上述步骤称量5次,每次读数后清零,记录每次天平显数,并计算平均值。 3 结果判定: 3.1称量结果平均值按校正时室温,查出相应的纯水密度,换算成体积值(μl),与移液器所规 定的允许值比较,若结果在允许值范围内,校正的移液器即为合格,;反之移液器必须再进行调整和校验,如仍不合格,则按公司有关规定处理。 3.2 已校好的移液器应贴上校正合格证。 4校正周期:根据使用情况,生产部移液器应每月校正一次,研发和质检等其它部门移液器应每半年校正一次。必要时产品生产前或实验操作前进行校正,以保证移液器加样准确。 5移液器校正对照表: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业指导书 版号:第一版文件编号:××CDC/Z17B-14-065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2013年10月15日批准2013年10月15日实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编写人:完成编写日期:2013年10月10日审核人:审核日期:2013年10月12日批准人:批准发布日期:2013年10月15日版号:第一版修订次:第0次修订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版号:第一版文件编号: ××CDC/Z17B-14-065 1.目的 规范移液器校准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确保各项检测工作准确与有序。 2.范围

适用于移液器的校准操作。 3.职责 校准人员:按照本规范对移液器进行校准和填写校准记录。 科室负责人:负责对移液器的校准及结果进行监督与复核。 4.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及万有引力下,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具有恒定的重量。 5.操作程序 在室温22℃无风的工作室中,在万分之一级别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用待校准的移液器吸取在恒温22℃工作室中存放置过夜的蒸馏水加入烧瓶底部,称重并计算蒸馏水重量,连续称重10次。加蒸馏水的量根据待校准移液器的规格而不同(表1),10次校准称量均在要求的重量范围内为合格,在仪器上贴上合格标签,注明校准日期,填写和保存校准记录。 2013年10月15日批准2013年10月15日实施 版号:第一版文件编号: ××CDC/Z17B-14-065 不合格移液器退回经销商。 表1 称重法校准移液器方案 移液器规格蒸馏水量要求重量范围 0.5~10 μl 2 μl 1.75~2.25 mg

移液器校准

1 目的 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移液器。 3 校准依据 3.1 CSB/QP-13《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3.2 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 3.3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 职责 4.1实验室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 实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 校准方法 校准项目 5.2 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 校准条件 5.2.2 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0±5℃,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3 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2.4 所用设备: 5.2.4.1 0.0001g 电子天平 5.2.4.2 1×10 倍刻度放大镜 5.2.4.3 0~100℃温度计和秒表 5.2.4.4 具塞碘量瓶 5.2.4.5 真空表及抽气设备

f 水的重量M 为瓶加水重量M 瓶+水减去空瓶重量M 瓶,再根据水的温度T ,查表3《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及校正值》可得水的校正密度值ρ,再由水的重量M 与校正密度值ρ换算出实际容积V 实,实际容积V 实与移液器标示体积读数V 读之差即为校正值。 V 校=V 实-V 读 V 实= M/ρ M=M 瓶+水-M 瓶 式中V 校—校准点的校正值,mL V 实—校准点实际容积,mL V 读—校准点放出体积的读数,mL M —校准点放出水的重量,g M 瓶+水—校准点放出水和瓶的重量,g M 瓶—空瓶的重量,g 5.3 校准过程: 5.3.1 外观要求: a.移液器主体应具有下列标记:产品名称、制造厂或商标、标称容量(ulm 或ml )、型号规格及出厂编号。 b.移液器塑料件外壳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缩痕、废边、裂纹、气泡和变形等现象;金属件表面镀层应无脱落、锈蚀和起层。 5.3.2 容量允差(衡量法): 5.3.2.1 校准点: ul : 0~10ul 0~50ul 0~100ul ul : 0~100ul 0~500ul 0~1000ul ul : 0~1000ul 0~5000ul 0~10000ul 5.3.2.2 校准方法 a 将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中,待天平显示稳定后,记录称量瓶重量M 瓶。 b 将移液器的容量调至校准点 c 垂直地握住移液器,将按钮掀到检点位置,将洗液嘴浸入蒸馏水中,缓慢放开按钮,等待1-2S 后离开液面,擦开洗液嘴外液体。 d 将洗液嘴流液口靠在称量杯内壁,缓慢把按钮掀到第一停止点,等待1-2S ,再将按钮完全掀下,然后将洗液嘴沿着杯内壁向上移开。 e 记录天平显示数值水和称量瓶总重M 水+瓶,同时记录容器内蒸馏水的温度

移液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移液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目的: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移液器。 责任人:质管部对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实施负责。 内容: 1检定前的准备 1.1 环境要求 移液器应在室温为(20 士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的条件下进行检定。 1.2 检定介质 检定介质应符合 GB6682-1992《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并提前24h放人实验室内,使其温度与室温温差不得大于2℃。 1.3 被检移液器应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1.4设备准备 主要设备必须经法定技术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检定周期内。 仪器名称测量范围技术要求 电子天平 210g 分度值0.1mg 温度计(0-30)℃分度值0.1℃ 秒表- 分辨力0.1s 烧杯100ml - 1.5 检验项目 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验 外观+ + +

活塞+ + + 调节器+ + + 密合性+ + - 容量+ + + 注:“+”表示应检项目,“-”表示可部件项目 2 检定方法 2.1外观检测 目测:移液器塑料件外壳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缩痕、废边、裂纹、气泡和变形等现象;金属件表面镀层应无脱落、锈蚀和起层。 首次检定要求确认:移液器主体应具有下列标记:产品名称、制造厂或商标、标称容量(ul或ml)、型号规格、出厂编号。 2.2活塞检测 调试:按动移液器的活塞时,上、下移动应灵活,分档界限明显。 2.3调节器检测 调试:移液器的显示窗在容量调节动作时,应转动灵活,数字指示清晰、完整。 2.4 密合性检测 所选用的吸液嘴应与被检移液器的吸引杆配套,吸液嘴均应在检定前确认安装牢固。 将移液器调至最大量程,选用和移液器配套的吸液嘴,确定吸液嘴安装牢固。垂直握住移液器,将按钮揿到检定位置,此时将吸液嘴侵入装有蒸馏水的容器内,并保持在液面下2mm-3mm处,缓慢放松按钮,等待1s-2s后离开液面,擦干吸液嘴外的液体,手持垂直放置15s,吸嘴尖头应无液滴(必 要条件下可使用放大镜观看)。 2.5容量检测 2.5.1 检定前的准备 所选用的吸液嘴应与被检移液器的吸引杆配套。在移液器的吸引杆的下端,轻轻转动吸液嘴,保证移液器的密封性;并在完成3次吸液、排液过程中应没有挂水现象。 多头型移液器的每支吸液嘴均应在检定前确认安装是否牢固。 2.5.2 检定步骤

移液枪校正

移液器使用规程 、操作规程在移取液体时,应注意:按下按钮或松开按钮的操作必须循序渐进,尤其是吸取高黏度的液体时更应如此,决不允许让按钮急速弹回。移液前应确保洁净的滴头牢固的装进移液器的嘴锥并且滴头外无外来颗粒。当移液器和滴头的温度与液体的温度相一致时再进行操作。 (一)在吸取血清或需要更换滴头的重复操作时,可采用前进法: 1、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 2、将移液器滴头置于液面以下并慢慢松开按钮,待滴头吸入溶液后,将滴头撤出液面并 斜贴在试剂瓶壁上淌走多余的液体。 3、将移液器移至需要加样的位置,轻轻压下操作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在继续向下压至 第二停点,以排尽滴头内的液体。 4、松开按钮使之返回按钮起点位置。 5、更换滴头进行下一轮操作。 (二)在吸取高黏度液体、易起泡沫液体、极微量液体或不更换滴头的重复操作时,可采用重复移液法: 1、将按钮下压至第一停点与第二停点之间或第二停点处。 2、将移液器滴头置于试剂液面以下,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吸液。待滴头吸满液体后,将滴 头撤出液面并斜贴在试剂瓶壁上淌走多余的液体。 3、将移液器移至需要加样的位置,轻轻压下操作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放出预设定的液 体。将按钮保持在第一停点位置,使少量不包括移液量内的液体仍留在滴头内。 4、重复第二步骤进行下一轮操作。 (三)在用于定量移取血液与试剂反应时可采用全血移液法: 1、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 2、将移液器滴头置于液面以下并慢慢松开按钮,待滴头吸入溶液后,将滴头撤出液面并 斜贴在试剂瓶壁上淌走多余的液体。 3、用干净的干燥绵纸或滤纸将滴头外的血液擦净。 4、将滴头浸入试剂,然后将按钮压至第一停点位置。为避免起泡,可将滴头浸入液面以 下。 5、缓慢松开按钮,使按钮回到起点位置,此时滴头内已吸入液体。 6、按下按钮至第一停点位置,然后慢慢松开按钮。重复此项操作直至滴头内壁的液体充

移液器校准管理制度

移液器校准管理制度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 1 目的 为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移液器。 3责任 本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对本规范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 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 室温:15~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1℃/h。 设备:分度值为0.1mg的电子天平。称量时,保证天平内的湿度(相对湿度60~90%)。 小烧杯:5~10mL体积。 测定液体:赛多利斯纯水机的纯化水。应提前2h放入实验室内,温度与室温温差不大于2℃。 4.2校准步骤 ⑴采用三点校正法,即移液器的最大、中间、最小量程。如为固定体积移液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⑵调节好天平(水平);将装有纯化水的烧杯放入天平托盘上。 ⑶来回吸吹纯化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 ⑷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纯化水;等待1-2s 后将吸头离开液面,擦干吸头外部的液体; ⑸将吸液嘴靠在烧杯内壁成45度角,缓缓地将液体打出,且打到移液器第一档时应等待1-2 s后,再打出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6)记录称量值;

(7)按以上步骤分别调至移液器的最大、中间、最小拟测量值,且分别称量10次,并记录全部称量值。 4.3数据处理 将以上称量结果代入公式: V20= m * K(t)*1000 试中:V20————标准温度20℃时的移液器实际容量,ul。 m————称量值,g 。 K(t)———不同温度时蒸馏水所对应的密度,ml/g。见附录A 4.3.1移液器容量的相对误差计算: E=( V/ V平均- 1)* 100% 试中:E————相对误差 V————标准拟称量值 V平均——10次称量液体V20时体积的平均值 4.3.2移液器的容量重复性计算: S=σn-1 / V平均 * 100% 试中:σn-1———标准偏差 n———检定次数 V i———单次测量值与测量的平均值之差,ul S———重复性 4.3.3判断标准如下表格: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Word版

东营区史口卫生院艾滋病实验室移液器作业指导书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移液器校准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确保各项检测工作准确与有序。 2.范围 适用于移液器的校准操作。 3.职责 校准人员:按照本规范对移液器进行校准和填写校准记录。 科室负责人:负责对移液器的校准及结果进行监督与复核。 4.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及万有引力下,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具有恒定的重量。 5.操作程序 在室温22℃无风的工作室中,在万分之一级别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用待校准的移液器吸取在恒温22℃工作室中存放置过夜的蒸馏水加入烧瓶底部,称重并计算蒸馏水重量,连续称重10次。加蒸馏水的量根据待校准移液器的规格而不同(表1),10次校准称量均在要求的重量范围内为合格,在仪器上贴上合格标签,注明校准日期,填写和保存校准记录。 不合格移液器退回经销商。

表1 称重法校准移液器方案 移液器规格蒸馏水量要求重量范围 0.5~10 μl 2 μl 1.75~2.25 mg 5~40 μl10 μl9.8~10.2 mg 40~200 μl70 μl69.4~70.6 mg 200~1000 μl300 μl298.0~302.0 mg 1~5 ml2000 μl1990.0~2010.0 mg 2~10 ml3500 μl3485.0~3515.0 mg 6.质量记录 6.1移液器校准记录(××CDC/QBG32-128)。 7.支持性文件 7.1量值溯源程序(××CDC/QP32)。 7.2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8.附录 无。

移液器校准报告报告编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