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孔子的认识作文两篇

对孔子的认识作文两篇

对孔子的认识作文两篇
对孔子的认识作文两篇

对孔子的认识作文两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对孔子的认识作文两篇》的内容,具体内容: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更是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信大家都对这位圣人都有所了解吧!那么下面是我整理有关孔子的作品,大家可不要错过了,赶紧过来观赏阅读吧!对孔子认识的作...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更是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信大家都对这位圣人都有所了解吧!那么下面是我整理有关孔子的作品,大家可不要错过了,赶紧过来观赏阅读吧!

对孔子认识的作文

【篇一】

我坐上时空机,穿越时空,来到了春秋时代。

我从时空机中走了出来,按了一下"缩形"按钮,时空机就马上变小了。我拿起一个望远镜对着四周东张西望,突然我发现一个老师带着几个学生正在讲课,我仔细一看,"呀!是孔子和他的几个学生正在讨论问题。"我非常惊讶地喊了起来。

我很敬佩孔子也非常想知道孔子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我刚想要坐上时空机飞往孔子小时候的世界,可又一想:不行,我的时空机的能量只够来回一次,如果我又坐时空机去孔子小时候的世界以后就回不来了。突然,我想到一个好办法,今天刚好子张没有去听课呀!我可以扮成子张的样子去听课,然后再问孔子以前的生活是怎么过的。嗯!就这么定了!于是我扮成子张听孔子讲课。讲完课后,我连忙问孔子:"老师,您能给我讲讲您

以前的生活吗?"你想听?"是的,我非常想听。"好吧,你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于是,孔子就认认真真地讲了起来:"我小的时候,家里很贫穷,连吃饭也很困难,更不要说交学费读书了,于是我只能自己学习。经过我十几年的刻苦学习,又去拜访其他有学问的人,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因而人们就称我为教育家了。"听了孔子的话,我忍不住又问:"那您当上教育家后,最想做什么事?"这时孔子捋了捋胡须,笑眯眯地说:"成为教育家后,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让所有的小孩都能上学,学到知识,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孔子的话音刚落,我的时空机就响了起来,表示我该回去了,我连忙变回原形,按下"放大"按钮,时空机又立即变大,我跑到时空机里,依依不舍地回到了现代世界。

虽然孔子对我说的话很简短,但让我非常感动。想想自己,家里有那么好的条件,我想学什么,妈妈就让我学什么;我想吃什么,穿什么妈妈就给我买什么,但我却没有能象孔子那样认真学习。而孔子家里那么贫穷,他却经过刻苦学习成为了大教育家。我真应该学习孔子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希望将来我也能成为一个大教育家。

【篇二】

2500年前的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圣人——孔子,孔子是一位思想山的巨人,孔子的思想至今仍旧影响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孔子是一位好学的学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的这一句古训感染了其后所有的学者。

自幼他便不耻下问,每事必问。为了丰富知识,他拜了各行各业的人为师,因此而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他推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态度,主张"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感受"学而时习之"的快乐。教导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后人所传颂。

他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一改过去的教育方式,先后培养出3000多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为后之教育界流传。

他是一位提倡"仁"的政治家。仁者爱人。"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他一方面要求统治者相互团结,另一方面要求统治者爱惜百姓。当他听说百姓宁愿被虎吃也不愿意被统治者剥削时,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慨。

他是一位"贤"的思想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另一项贡献就是整理编订了《尚书》《诗经》《礼仪》《乐经》《周易》,后称五经。他还根据鲁国历史编成《春秋》一书,成为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言论被弟子编进《论语》,千古传诵。他开创了儒家文化,影响了其后封建社会的发展。

孔子的智慧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对象,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孔子都将是世界上伟大的存在,高大而让人仰望。

孔子基本信息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

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我认识的孔子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诸子百家.孔子》后,各个小组写的“我心目中的孔子”: 第一组:孔子是个有远大志向的苦孩子。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到19岁,母亲也过世了,这样的出生,这样的家庭,这样的遭遇,并不影响他树立远大的理想。孔子十五岁?志于学?,而且学无常师,好学不厌,哪里有名师他就想方设法前往拜师学习。孔子因为研究?周礼?很透彻,致使他二十多岁就很出名,他的孩子孔鲤鱼满月时,连国君都亲自送鲤鱼。鲁国国君的看重打通了孔子的仕途之路,可他的志向远大,不只是为了混一官半职,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立身立命。 第二组:勇于担当的孔子。 孔子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使它向着有道的境界前进。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国不再尊重周王朝,各诸侯国大欺小,战争不断,诸侯国国内大夫争权,内乱不停,君不君,臣不臣,秩序一片混乱。孔子希望恢复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到普通百姓,层次分明,秩序井然。人们的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主张的政教伦理观念,社会一派祥和安宁。选定这一目标之后,即使很多人讽刺他,挖苦他,甚至阻挠他,他也从不动摇过,他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总之,这种异常可贵的勇于担当的精神,?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一生永远的追求。 第三组:追求平等民主的孔子。 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授徒讲学。作为老师,孔子和弟子的关系非常融洽,他与弟子平等相处。尽管绝大多数弟子都比他年轻很多,但他从来不阻止弟子们表达自己的愿望。总是鼓励弟子们畅所欲言,

在《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鼓励弟子们各言其志。开始弟子们不敢说,他以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来打开弟子们的话匣子。他说:?当仁不让于师?,就是说,只要合乎?仁?这一原则,就是对老师也不要谦让。这是师生间的平等。他的弟子三千,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国家,只有少部分来自社会上层,大多数来自平寒之家,他从不偏爱谁。他的表率作用,就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轻松和谐的气氛。 第四组:对学生充满关爱的孔子。 孔子教育学生,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还关心弟子们的身心健康。冉耕德行很好,却身患恶疾。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口伸手去握住冉耕的手,说:?亡之,命矣乎!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哀叹不已。颜回操行卓越,可生活艰难,饮食不周,居住环境差,三四十岁头发全白而死。孔子反复叨念:?咦!天丧予!天丧予!?哭得很伤心。身边的人说?您哀伤过度了!他却反复问:?有恸乎!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我不为这样的人哀痛,还为谁哀痛了?在卫国统治集团内讧中,率真忠厚的子路被剁成肉酱,孔子哀伤的程度可想而知。 第五组:好学的孔子。 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也就是说,在一个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会有像孔丘这样忠厚诚实的人,为什么没有像孔丘这样博学多才的人呢?因为这些人没有像孔丘一样?学而不厌?的精神。当然,孔子的学,不只是学知识,而主要在人格修养,价值判断,思维能力等方面加强。孔子认为,如果仅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却没有良好的品格修养,就会做事没准则,狂妄,

我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

*认识孔子与论语:

1.( )孔子的本名為:(1.尼 2.丘 3.鯉 4.仲) 2.( )孔子生於春秋時期的魯國,是現在的:(1河北 2山西 3 山東 4河南.) 3.(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孔子十分厭惡禮樂2.他在當時受 到國君的重用,一生在魯國為官 3他的政績非常好,使鄰國害怕 4.他的學生眾多,自成一家,稱為道家) 4.( )關於孔子的學生(1.他們共四千人 2身份都是貴族 3.孔 子教他們的方法都一樣 4.孔子要他們學會六藝) 5.( )下列關於孔子敘述何者有誤? 1.他以豐富的知識寫了《春 秋》及《論語》,並修訂《詩》、《書》、《禮》、《樂》、《易》2.十五歲時立志向學 3.他最喜歡的弟子是顏回 4.後世稱他為「萬世師表」) 6.( )下列關於《論語》敘述何者有誤?(1.孔子自己所作 2.內 容都是政治相關的問題 3.可以了解孔子的智慧與人格 4.形式是「編年體」 ) (1) 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 為羞恥。語出《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 《論語.雍也》: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後用以形容人舉止文雅有禮。 (3) 誠懇。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 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 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語出《論語.陽貨》:「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後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6) 的人,使其安居樂業。語出《論語.季氏》:「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 既來之,則安之。」後指既然已經來了,就且安下心來。 (7) 冉求曰: 「非不悅子之道, 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如畫。」 1.( )孔子的本名為:(1.尼 2.丘 3.鯉 4.仲) 2.( )孔子生於春秋時期的魯國,是現在的:(1河北 2山西 3 山東 4河南.) 3.(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孔子十分厭惡禮樂2.他在當時受 到國君的重用,一生在魯國為官 3他的政績非常好,使鄰國害怕 4.他的學生眾多,自成一家,稱為道家) 4.( )關於孔子的學生(1.他們共四千人 2身份都是貴族 3.孔 子教他們的方法都一樣 4.孔子要他們學會六藝) 5.( )下列關於孔子敘述何者有誤?(1.他以豐富的知識寫了《春 秋》及《論語》,並修訂《詩》、《書》、《禮》、《樂》、《易》2.十五歲時立志向學 3.他最喜歡的弟子是顏回 4.後世稱他為「萬世師表」) 6.( )下列關於《論語》敘述何者有誤 ?(1.孔子自己所作 2.內 容都是政治相關的問題 3.可以了解孔子的智慧與人格 4.形式是「編年體」) (1) 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 為羞恥。語出《論語.公冶長》:「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 《論語.雍也》 :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後用以形容人舉止文雅有禮。 (3) 誠懇。語出《論語.學而》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 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 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語出《論語.陽貨》:「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後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6) 人,使其安居樂業。語出《論語.季氏》: 「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後指既然已經來了,就且安下心來。 (7) 「非不悅子之道, 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如畫。」

孔子思想中对道的理解教学提纲

(一)、我们的诠释:《论语》中“道”的涵义 “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一百次。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来说,“道”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正如我们应当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道”这个字的哲学分析,支持着我们对于孔子宇宙论的独特诠释。 “道”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意思是“走过去”、“通过”;另一个是“首”,意思是“头”、“首要的”。这两个部分都提供了“道”这个会意字的意义。鉴于这种构成,“道”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动词。首先,几乎所有由“”构成的字都是动词。此外,在《书经》中,“道”字被屡屡用来指开通渠道并“引导”河流以防止河水泛滥。甚至“首”这一构成部分也有“引导”的涵义。如果将“道”的动词意义作为基本涵义,那么,它的派生的几种意义自然就会出现了,如“引导”、“道路”、“途径”、“方式”、“方法”、“艺术”、“教导”、“解释”等。“道”最基本的意思是“铺设道路”,其引申的意思是指已经铺设好从而能够旅行的道路。 许多孔子《论语》的注释者常常将“道”名词化,将其解释为一种预先存在的理念,而与这一理念的相符是令人感到愉快的。尽管《论语》确实具体提到过这种意义上的“道”,但却是以一种贬低的方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也就是说,简单地被引导在现存的道路上行走,是与极为不同且更为困难的“开辟道路”有所区别的。我们将会论证,实现“道”就是去经验、诠释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因此,对孔子来说,“道”在根本上就是“人道”。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道”在人中,由人传承下去,为人所聆听。并且,各个个体都以独特和互不相同的方式来接受和体现“道”。有些时候,从文化传统中继承的“道”是与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相一致的,例如文王和武王。另一些时候,“道”则与诸如“三代”或“上古”这样的历史时期相一致。由于这些人物和时期是人类经验某种特定的品质的真正象征,在这种历史属性以及“道”与君子、善人、圣人的抽象水准的联系之间,事实上就差别不大。虽然有时孔子会将“道”界定为遥远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类成就的最高典范,但孔子也坚信,“道”就在当前,在同代人身上,在老师身上,甚至在家人身上。“道”还经常被归于孔子本人,所谓“吾道”、“夫子之道”。 在限定于人的世界来理解孔子“道”的概念时,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人不仅是道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并且,人在事实上还是终极性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应当论证:“道”出自于人类的活动。正如“道路”的比喻所提示的,至少对孔子本人来说,“道”最终是来自于人的根本。 作为“道”的最初根源,人们行“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君子创造意义和价值,体现在文化传统中的被继承的“道”得到了传播和进一步的拓展。所谓“隐居以求其态,行义以达其道。”事实上,在“道”之不行的国家里,君子不是要成为隐士,而是要力图继续行道,并通过个人发挥能力赋予世界意义来使“道”得到复活。正所谓“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在《论语》中使用的有关“道”的比喻特征,揭示了其两方面的性质,它既是恰当的继承,又是个人的贡献。所获得的“道”被当作一条门径,为有所觉悟的人提供方向。所谓“谁

对孔子美育思想的一点看法

对孔子美育思想的一点看法 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陈方敏 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从西方引入(王国维、蔡元培首倡“美育代宗教”),但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有着美育的传统。《尚书·尧典》中就有舜帝命夔“典乐”(掌管音乐)以“教胄子”(教育子弟)的记载。这可算是中国传统美育的发端。后来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更加重视美育了。 通常情况下,美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来实现的,孔子非常重视文艺作品的审美功用,他认为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其中的“兴”,朱熹注曰:“感发志意。”也就是说,通过欣赏诗歌(在这里指《诗》,即《诗经》),可以感动人、鼓舞人,激发人的心志。这表明,孔子已看到了诗(文学作品)对人的艺术感染作用。“观”是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情况(盛衰得失);“群”是说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交流思想感情,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怨”是说诗歌可以引起欣赏者对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等否定性的情感。“兴”侧重于个人心志的感发,而“观”“群”“怨”则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这实际上指出了个人需要借助文学作品而实现两个方面的需求:个体自身情志的熏陶提升和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兴”是基础,“观”“群”“怨”是延伸,是个体视野和心胸的外向作用。正因如此,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中国古代美学史便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对艺术欣赏,总是先强调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的感发、激动、净化和升华,而不是首先强调某一局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功用。如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所说:“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就阐明了“兴”对灵魂的净化激励作用,它可使人变得有志气,有作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最终实现“救人道于乱世”。孔子同时也很重视《诗》的启发性,如《论语·八佾》中的一段: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子夏名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认为子夏由他对“巧笑倩兮”等句的解释而引申出“礼”后于“仁”的见解对自己是一种启发,当然这是他自谦的话;反过来说,正是他的解释启发了子夏。除了教导学生以外,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地也与?”(《论语·阳货》)这正是他身体力行贯彻自己主张的有力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古代的统治者和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如荀子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而“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荀子·乐论》)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也十分重视对音乐的学习和鉴赏。他曾向乐官师襄学习,在齐国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他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美”是就声音(即形式)而言,“善”是就内容而言,可见他对音乐也有极高的鉴赏力。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的完美的音乐应是“美”和“善”的统一,即于形式美之外,还强调艺术要应包含道德内容,这个道德内容主要就是仁。孔子认为只有符合仁的要求的艺术才能在人的主观意识修养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他评论《韶》“尽善尽美”,是因为《韶》表现的是舜接受尧的“禅让”,能继承

论述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

论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以及礼乐思想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姓名:曹志华 学号:01 班级:101041C1 【摘要】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而周礼集其大成。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个认识和判断是合乎历史事实的。通过周公的制礼作乐,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 【关键词】孔子礼乐思想儒家和谐社会 一、孔子的简介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政治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订《》《》,序《》,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礼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何为礼乐 二、礼乐思想 (一)礼乐思想的形成 礼乐,顾名思义是指和。礼是规范体系,是典章制度;乐则是礼之内在精神的体现,它突显了礼与人之内在心灵秩序的关联。时期,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

作为各级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奠定了的基调。创始人——一生所致力要追求的就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和,对后来历代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礼乐的发展 正因为西周礼乐文化是在夏、商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是长久孕育其间的生命力的勃发,所以尽管它如同宗教诫律一样,要求人们尊奉和恪守,却并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陌生化”的感觉,它恰恰是对人们生活的赋型,给人们带来的恰是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秩序感、稳定感和安全感,乃至于人们日用而不知,对礼乐本身的理智反省和意义理解反倒没有发生的可能了。然而,先秦历史进入春秋之后,一场天崩地裂的巨变发生了,在这场巨变中,“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宗法人伦秩序的破坏和紊乱标志着通过礼制而建立起来的政制模式的解体,史籍上所说的“礼崩乐坏”的局面严重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三)孔子对礼乐思想的继承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礼乐文化情有独钟,先秦儒家之所以能够对“三代”,尤其是对周公之“制礼作乐”进行系统的理智审查和深度的意义阐释,根本的动力就在于他们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已经是“礼崩乐坏”了,礼乐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都成了昔日的记忆,正是在对昔日礼乐文化的追忆和思考的过程中,礼乐文化的精神性价值和意义向人们呈现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恰是礼乐规范秩序的被破坏而催生了华夏文明的第一个思想时代——“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先秦诸子都是通过对崩溃了的礼乐秩序进行反省和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所谓“百家争鸣”则是根源于他们对传统礼乐秩序之精神实质与社会功能的不同判断而已。 (四)孔子对礼乐思想的发扬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生活于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的确没有另外制作新的礼乐,他无意于提出一套新的制度体系的规范性构想。在他看来,制礼作乐是圣人之事,而他自己从不敢以圣人自居。但他绝不是泥古不化者,他是思想家,是哲人,他提出:

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

浅谈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001]

浅谈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尤为杰出和卓越,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睿智的光芒,而他与学生之间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今天的教育者着力追求的目标。全面认识孔子教育思想,将有助于启迪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更深入的了解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孔子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孔子的一生除了参与政治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活动。孔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精辟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所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 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次执行局会议讨论,正式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中国的教育家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我们实在是有必要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做一次全面的认识。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 在教育思想中,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应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都应热心教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束修是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说愿意在孔子门下学习的,孔子都是不会拒绝的。所以,在孔子的3000弟子中,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人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子弟子张;有以货殖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蓬户瓦牖,捉襟见肘的原思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渊;有北方的卫人子夏,陈人子张,又有南国吴人子游。孔子不因弟子的出身、贫富、资质、国籍的差异作区别对待。南郭惠子曾问子贡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说明孔子门下的确是良莠不齐的,他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化愚为智,化恶为善。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四夷”[1],使一部分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摆脱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加速文化下移的进程,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使文化在贫民中传播,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人才,有助于华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基础,,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有积极意义。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等同于孔子主张教育平等,更不是主张教育普及,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但至少女性是排除在外的,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所以,女性必然是被孔子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而他“来者不拒”之后的“去者不止”的作法也是其未主张教育普及的表现。 但无论如何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使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民间的百姓中广泛的传播,为我国教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皆将其作为教育对象,这也充分显示了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极大的革命勇气和魄力。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孔子并未概括出“因材施教”四字,这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2]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

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 新高考新国学 2013-05-09 0947 5cc149a20102e5h8 人民日报学者论坛 对孔子思想中“时”的认识 王星光 对于孔子的思想,一般认为“仁”是其核心,相关讨论也较为充分。其实,孔子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时”。由于学界对孔子思想中的“时”还不够重视,讨论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 孔子是依时而定的“圣之时者” 孟子曾对几位享有盛名的历史人物作过评价“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章句下》)伯夷就是商末不恋王位、反对战争、不食周粟的孤竹君长子,他被作为清正廉洁的楷模。伊尹是辅佐商汤伐桀立国的阿衡(宰相),后又辅佐三位商王,以敢担当、堪重任而著称。柳下惠是鲁国的贤大夫,以宽厚仁和而知名。对于孔子,孟子作出了“圣之时者”的评价。所谓“圣之时者”,就是说孔子能够不拘泥于成规,能相机行事、依时而定。因此,孔子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 实际上,孟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源于孔子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论语·微子》中对被称为贤人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人的德行作过褒奖有加的评价,但谈到自己时却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里的“无可无不可”,说的是万事万物没有什么绝对不变的,可与不可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也可以说,孔子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转化,一切都应相机行事、依时而定。《论语·里仁》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合理恰当就怎样去做。对孔子而言,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要顺应时势,相机行事,择善而从,力求得体,以获得最佳效果。《论语·子罕》中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戒绝的四件事情——不任意、不专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也从反面表达了要顺应时势而不要固执偏颇、任性僵化、一成不变的主张。 孔子善于采用依时处事的方法

浅析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得家庭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一生特别注重论文联盟家庭伦理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等家庭伦理观,对后世妨碍深远.《论语》中也记载了很多孔子关于家庭伦理得经典论述,不仅奠定了最初得家庭伦理思想得根基,对中国古代文化得传播也起着重大得作用.一、孔子家庭伦理思想得内涵孔子得家庭伦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多方面内容,在这个地方我要紧谈三个方面:一是“孝”;二是“敬”;三是“修身”.曾有人咨询孔子为何不从政,孔子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5]可见孔子对孝悌得观念十分重视,并视之为政治运作得基础性工作.由此,“齐家”是为了“治国”,则“孝”在孔子心目中既是“齐家”得核心,亦是“治国”得基础,倡孝得最终目得是为了“施于有政”[5].因此,“孝”是孔子家庭伦理思想得核心,“孝”、“敬”和“修身”便构成了孔子得家庭伦理思想体系.(一)孔子关于“孝”得差不多内涵1把“孝”与“悌”结合起来西周孝讲究孝慈合一与孝友结合,却不曾把孝与悌联在一起,而《论语》中则多次以孝悌联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同上)“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同上)孝悌相联,表明了“悌”得地位得提高,这也是孔子对孝得进展.孔子认为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出门在外要友待他人,为人要将来讲信誉,如此才能达到或接近于“仁”得圣境.2把行“孝”与“守礼”结合起来假如讲孝之精神本质在于敬,那么如何用行动表达或表现出这种敬呢?这确实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截了当将此看做是孝.《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咨询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咨询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个地方强调得是,不管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得规定来行孝.(二)孔子关于“敬”得差不多内涵1要赡养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关于这句话得理解,应该把它与当代中国得现实国情结合起来加以解释.一方面,当我们得父母都还健在得时候,同时躯体非常健康,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得情况下.我们为人子女得能够在别处好好闯荡一番,开拓眼界,增长自己得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还能够打工挣钞票或经商以改变自己得生存现状,增加家庭收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父母子女两方面都受益;另一方面,假如我们得父母年老体衰,不能非常好地照顾自己了,那么我们为人子女得就必须待在父母周围,担当起照顾父母得责任.怎么说父母年老,余下得时日不多了,专门是当下父母们都普遍感到精神得空虚、寂寞.假如有子女在身旁悉心照料,不仅生活无忧,而且在精神上也能够到巨大得慰藉,这是父母们都非常渴望得情况.因此,我们要对“不远游”作辩证得考虑.2以“礼”待父母樊迟咨询何谓“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关于这句话我们也能够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当我们得父母都还健在得时候,我们为人子女得必须从内心深处尊敬、爱待父母,时时刻刻要想到用“礼”来与父母相处,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共同为构建和谐得家庭而努力.其二,假如我们得父母差不多逝去,那么我们也要用符合“礼”得规范来安葬父母,祭祀父母,这才是真真正正符合孔子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得本意得.而在我国当前得情况下,与孔子“礼”待父母得初衷相左得现象屡见不鲜.如非常多年轻子女不礼待父母,与父母讲话总是粗语相向,全然不能与父母进行善意得沟通;还有对父母得礼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生,不行好照顾父母,等父母逝去后,又把父母“风光”大葬,为父母修建豪华得坟墓,等等.能够讲这完全不符合孔子“礼”待父母得实质内涵,特别值得我们年轻人认真考虑,辩证地看待.(三)孔子关于“修身”得差不多内涵“修身”,是孔子学讲中实现一切道德 目标,进行道德实践得差不多途径,它是建立家庭伦理思想体系得基础.《大学》中有一句话:“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余英时先生谓:“中国人差不多上相信,人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得能力”.因此翻来覆去地强调“自省、自论文联盟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之类得功夫.这一观点讲明了“修身”什么原因居“修齐治平”之首得缘故.因此孔子才会讲:“自天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摘要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孔子的思想包括方方面面,非常广泛,我们应该对他的思想进行逐一的了解,了解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关键字孔子论语儒家仁礼 一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与礼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

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说文解字》中仁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二。“二”即“一加一”。“人”与“二”联合起来表示“一个中国之人加一个四夷之人”,或“一个文明人加一个野蛮人”。本义:文明人同化野蛮人。转义:人与人相互亲爱。说明“仁”字中的“二”就是“云”字中的“二”。“云”字从二从厶,意为“复制自我”、“拷贝自我”,而其中的“厶”可以指“我自己这个文明人”,那么对文明人进行“复制”、“拷贝”的结果就是扩大了文明人群体的数量,达到天下大同,同一于中华文明的最高目标。“复制文明人”的具体做法就是把文明人与野蛮人进行“一对一”配对,通过结对帮助的形式一点一滴地改造野蛮人的落后思想与习俗,使之接受先进文化,成为新生的文明人,从而能与其他文明人有共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成为相互亲近的兄弟。由此可见,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礼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为贵也。” 这些是对“礼”的直接说明,作为一种思想,“礼”渗透于各种

(完整)总结对孔子的评价(最完整最实用),推荐文档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对孔子的毁誉不一。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人是永远不可企及的,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然而当时民间一般看法认为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战国末期大儒荀子,虽然其礼的思想根源于孔子,然而他有浓厚的“法”思想的成分。他以继承儒家正统自任,称颂孔子,认为孔子的美德永远不可泯灭。但他贬斥子张、子夏、子游为“贱儒”,批评子思、孟子。他的著作多处称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借孔子之名表达他重视礼法和“亲贤用知”的思想。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先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上述先秦诸子对孔子的毁誉褒贬,各持己见,正是反映了当时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兴盛景象。这与汉以后独尊儒术的局面则截然不同。 秦汉评孔 秦汉时代是儒学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在先秦,孔子只算是诸子之一,儒家虽号为“显学”,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儒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秦始皇虽焚书坑儒,但秦朝博士中有许多儒生,祖述孔子,传播儒学,秦尚法术,儒学并未居于统治地位; 2.西汉前期,崇尚黄老,博士诸儒具官待问,未见尊显; 3.汉武帝以后,定儒术于一尊,此后进入儒学统治时期。 汉代儒学的特点是: 1.融摄百家,综合吸取诸了各家之长来充实儒学,使儒学更加丰富; 2.由于定儒术于一尊,孔子的地位愈来愈高; 3.神化孔子和经书,使孔子由圣人变为神人,经学变为神学。

我认识的孔子

我认识的孔子 孔子在每个人眼中都有不同看法,但还是我们所敬重的老师。下面由介绍我心目中的孔子,希望你喜欢。 人物形象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有"百世师表"之称。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

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历史贡献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孔子的人生观 “十五志于学” 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年青时应该努力学习。这毕竟是孔子理解到的,中国几千年才出一个孔子,现在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其一,很多青年人的生理越来越早熟,心理越来越晚熟,他们不知道何为“志于学”,也不知道为何要“志于学”。其二:很多成年人也无心“志于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