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视觉传播1班《印刷工艺》教学大纲 郑大平

16视觉传播1班《印刷工艺》教学大纲 郑大平

16视觉传播1班《印刷工艺》教学大纲 郑大平
16视觉传播1班《印刷工艺》教学大纲 郑大平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印刷工艺

课程/教学模块编号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设计专业及相关专业

学分: 6

学时:32

编写者:郑大平编写时间:2018年 3 月审核者:审核时间:2018年 3 月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印刷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介绍了平版、感光树脂凸版、柔性版、凹版及丝网印刷的基本工艺问题,主要有感光树脂凸版、柔性版、凹版及丝网印版的制版工艺,各种印刷方式主要印刷工艺及条件,印刷作业的具体步骤和技术,以及印刷常见故障原因的分析与排除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印刷方式的工艺技术,能高质量地完成印刷。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必修课。掌握各种印刷方式的印刷工艺问题,对学生完成各种方式的印刷,解决印刷过程中实际问题,并获到高质量的印刷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版、凸版、凹版及丝网印刷的基本工艺,具有在印刷过程中,能确定正确的印刷工艺及条件,从而保证印刷质量的能力,并能分析、解决印刷过程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同时还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新工艺,应用新型材料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各种印刷的特点;印刷工艺的基本问题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印刷的特点。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印刷的特点。

(2)了解本课程的介绍的主要内容,以及印刷工艺的发展。

4.作业与思考题

(1)关于各种印刷的特点方面的思考题。

(2)关于印刷的基本工艺方面的思考题。

第一章平版印刷工艺

1.教学内容

印版的准备;纸张的准备;油墨的准备;润湿液的使用;平版印刷水墨平衡的控制;油墨的叠印和印刷色序;平版印刷作业;平版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润湿液的使用;平版印刷水墨平衡的控制;油墨的叠印和印刷色序。

难点: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水墨平衡理论;平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原因。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印前印版、纸张、油墨的准备工作。

(2)熟悉润湿液的种类、主要组成及其特性。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作用机理,以及润湿液性能的控制

(3)掌握水墨平衡的控制。

(4)掌握油墨的叠印率测量方法、叠印方式、以及提高叠印效果的方法,并熟悉印刷色序的安排。

(5)掌握印刷过程中的印刷压力控制、正确的作业方法、印刷机各部分的监控方法、印刷后的结束工作。

(6)能分析平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了解故障的排除方法。

(2)熟悉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4.作业与思考题

(1)关于印版、纸张、油墨的准备工作方面的思考题。

(2)关于润湿液的种类、主要组成及其特性方面的思考题。

(3)分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作用机理。

(4)关于印刷过程中润湿液性能的控制方面的思考题。

(5)关于水墨平衡的控制方面的思考题。

(6)分析各种叠印方式的特点。

(7)关于提高叠印效果的方法方面的思考题。

(8)关于印刷色序的安排方面的思考题。

(9)关于印刷过程中的印刷压力控制、正确的作业方法、印刷机各部分的监控方法、印刷后的结束工作方面的思考题。

(10)分析平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

(11)关于印版变形计算的习题。

(12)关于表面活性剂HLB值计算与应用的习题。

(13)关于叠印率计算的习题。

(14)关于印刷压力控制方面的习题。

(15)关于衬垫厚度与印刷图文尺寸关系的习题。

第二章凸版印刷工艺

1.教学内容

感光树脂版制版工艺;凸版印刷作业;凸版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光树脂版制版工艺;凸版印刷作业主要工艺问题。

难点:凸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原因。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感光树脂版制版工艺。

(2)掌握凸版印刷工艺过程及工艺控制。

(3)能分析凸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了解故障排除方法。

4.作业与思考题

(1)关于感光树脂版制版工艺方面的思考题。

(2)关于凸版印刷作业方面的思考题。

(3)分析凸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

第三章柔性版印刷工艺

1.教学内容

柔性版印刷印前图像处理工艺;柔性版制版工艺;数字化柔版制版技术;柔性版印刷机的种类及网纹辊;柔性版印刷作业;柔性版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柔性版印刷印前图像处理工艺;柔性版制版工艺;网纹辊的选择;柔性版印刷作业主要工艺问题。

难点:柔性版印刷对印前图像处理工艺的要求及缩版处理方法;网纹辊的性能和正确使用;凸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原因。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柔性版印刷对印前图像处理工艺的要求及缩版处理方法。

(2)掌握柔性版的制版工艺,以及数字化柔版制版技术。

(3)了解柔性版印刷机的种类及其特点,以及网纹棍的性能和正确使用。

(4)掌握柔性版印刷过程中的印刷压力控制、水基油墨性能的控制等主要工艺问题,了解柔性版印刷正确的作业方法、印刷机各部分的监控方法、印刷后的结束工作等。

(5)能分析柔性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了解故障排除方法。

4.作业与思考题

(1)关于柔性版印刷印前图像处理工艺方面的思考题。

(2)关于柔性版的制版工艺方面的思考题。

(3)关于数字化柔版制版技术方面的思考题。

(4)关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种类方面的思考题。

(5)关于网纹棍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面的思考题。

(6)关于柔性版印刷过程中的印刷压力控制方面的思考题。

(7)关于柔性版印刷过程中水基油墨性能的控制方面的思考题。

(8)关于柔性版印刷正确的作业方法、印刷机各部分的监控方法、印刷后的结束工作等方面的思考题。

(9)分析柔性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

(10)关于缩版参数计算方面的习题。

(11)关于网纹辊选择方面的习题。

第四章凹版印刷工艺

1.教学内容

凹版制版工艺;凹版印刷机的种类;凹版印刷作业;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子雕刻雕刻凹版制版工艺;凹版印刷作业主要工艺问题。

难点:凹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原因。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雕刻凹版的制版工艺。

(2)了解照相凹版印刷机的种类及其特点。

(3)掌握以纸张、塑料为主的照相凹版印刷过程中的印刷压力、张力、干燥温度、油墨粘度的控制等主要工艺问题,了解正确的作业方法、印刷机各部分的监控方法、印刷后的结束工作等。

(4)能分析照相凹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了解故障排除方法。

4.作业与思考题

(1)关于电子雕刻凹版的制版工艺方面的思考题。

(2)关于照相凹版印刷机的种类及其特点方面的思考题。

(3)关于照相凹版印刷过程中主要工艺控制方面的思考题。

(4)关于照相凹版印刷过程中正确的作业方法、印刷机各部分的监控方法、印刷后的结束工作等方面的思考题。

(5)分析照相凹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

第五章丝网印刷工艺

1.教学内容

丝网印刷制版工艺;丝网印刷机的种类及其结构;丝网印刷作业;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丝网技术参数及选择;绷网工艺及性能要求;采用感光法制作丝网印版的制版工艺;丝网印刷作业主要工艺问题。

难点:丝网技术参数及选择;达到绷网性能要求的绷网工艺;丝网印刷作业主要工艺参数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3.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丝网性能要求,理解丝网的技术参数对印刷的影响,并能正确选择丝网。

(2)掌握网框种类及其性能,能正确选用网框的种类及尺寸。

(3)掌握绷网的性能要求,以及绷网的工艺及方法。

(4)掌握丝网制版的性能要求,以及感光制版工艺及方法。

(5)了解丝网印刷机的种类及特点。

(6)掌握刮墨刀种类及其性能要求,能正确选用刮墨刀的种类及尺寸。

(7)以平面丝网印刷为主的印刷作业主要工艺参数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及控制。了解正确的作业方法、印刷品的干燥方法、印刷后的结束工作等。

(8)能分析丝网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了解故障的排除方法。

4.作业与思考题

(1)关于丝网性能要求方面的思考题。

(2)关于丝网的技术参数对印刷的影响方面的思考题。

(3)关于网框种类及其性能方面的思考题。

(4)关于绷网的性能要求,以及绷网的工艺及方法方面的思考题。

(5)关于丝网制版的性能要求方面的思考题。

(6)关于感光制版工艺方面的思考题。

(7)关于丝网印刷机的种类及特点方面的思考题。

(8)关于刮墨刀种类及其性能要求方面的思考题。

(9)关于丝网印刷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方面的思考题。

(10)关于丝网印刷过程中正确的作业方法、印刷品的干燥方法、印刷后的结束工作等方面的思考题。

(11)分析丝网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

(12)关于选择丝网方面的习题。

(13)关于选用网框的种类及尺寸方面的习题。

(14)关于选用刮墨刀的种类及尺寸方面的习题。

三、学时分配表

四、实验内容与安排

五、课程考核

闭卷考试,成绩比例:卷面60%,实验20%,平时20%。

《材料力学性能》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课程编号:012009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含实验 8 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指定必修课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 教材:《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工业出版社、束德林主编,2005年)参考书目:[1] 王从曾编著,《材料性能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Thomas H.Courtney(美)著,材料力学行为(英文版),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4年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主要内容有金属在静载荷(单向拉伸、压缩、扭转、弯曲)和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金属的断裂韧度、金属的疲劳、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金属的磨损和接触疲劳、金属的高温力学性能。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金属材料工程方向指定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工程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断裂韧性、疲劳性能、磨损性能以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与性能测试方法,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探讨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途径,提高分析材料力学性能的思维能力与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能力,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材料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材料力学性能》授课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八章。 第一章:金属在单项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载荷—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塑性变形及性能指标;断裂 重点、难点:塑性变形机理,应变硬化机理,裂纹形核的位错模型,断裂强度的裂纹理论,断口形貌。 第二章:金属在其它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是:缺口试样的静拉伸及静弯曲性能;材料缺口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扭转、弯曲与压缩的力学性能;硬度试验方法。 重点、难点:缺口处的应力分布特点及缺口效应 第三章: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4学时 主要内容:冲击弯曲试验与冲击韧性;低温脆性;韧脆转化温度及其评价方法;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 重点、难点:韧脆转化 第四章:金属的断裂韧度 7学时 主要内容: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韧性和断裂k判据;断裂韧度在工程上的应用;J积分的概念;影响材料断裂韧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断裂韧性。 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5学时 主要内容:疲劳破坏的一般规律;疲劳破坏的机理;疲劳抗力指标;影响材料及机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疲劳破坏的机理。 第六章: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 5学时 主要内容:应力腐蚀;氢脆 重点、难点:应力腐蚀和氢脆的机理 第七章: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6学时 主要内容: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接触疲劳;材料的耐磨性;减轻粘者磨损的主要措施;减轻磨粒磨损的主要措施;提高接触疲劳的措施。 重点、难点:磨损机理 第八章: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5学时

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大纲)

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大纲(IMC)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lan Outline 实施备忘录 内容 实施概述 I.形势分析 A.市场 1.业界情况 2.产品种类情况 3.趋势 B.竞争 1.初级竞争 2.二级竞争 3.一般竞争 4.销售与市场份额 5.推广支出与广告份额 C.企业情况 1.背景 2.销售/市场份额 3.推广支出/广告份额 4.产品纪录分析 5.品牌与定位形象 D.现有顾客/潜在顾客 1.现有顾客/潜在顾客对产品种类的行为/心态 2.购买纪录 3.人口统计/地理 4.消费心态 II.市场细分—数据库分析 A.初级目标市场—忠诚用户 1.识别消费者的品牌网络—消费者如何获知并形成对产品/服务/品牌的认识。 a.对某一类产品的感觉 b.消费者如何购买、使用该品牌 c.对该类产品和品牌的消费心态、态度

d.对品牌背后的企业的感觉 e.购买该品牌的初级购买诱因(竞争优势) 2.明宪兵品牌联络 a.当顾客需要产品时他们处于什么位置? b.他们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收到并接受有关该品牌的讯息? c.该品牌在什么时候对他们最具优势? B.二级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的用户 1.识别品牌网络 2.明确品牌联络 C.三级目标市场—摇摆不定的用户 1.误别品牌网络 2.明确品牌联络 III.营销目标 A.初级目标市场 1.维持使用 2.形成使用(顾客份额) 3.品牌网络与行为目标 B.二级目标市场 1.引发尝试 2.形成一定的量 3.建立品牌忠诚 4.品牌网络与行为目标 C.三级目标市场 1.建立品牌忠诚 2.品牌网络与行为目标 IV.传播目标与战略 A.明确传播针对的主要目标受众 B.明确整体产品定位与个性 C.明确到达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最佳接触点D.明确关键顾客利益与主要销售讯息 E.明确附加值任务营销目标 V.营销战略 A.识别目标市场及其需求 B.为各目标市场制定最佳营销组合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授课学时:72 学分:3 一、课程简介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交换机上VLAN、VTP、STP、端口聚合、端口安全等配置,VLAN间通信,静态路由及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及配置,利用NAT、PPP、帧中继实现网络访问控制,网络设备调试与故障排除,网络的测试与验收等内容。课程以“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网络搭建与设备互联-构建交换式局域网-局域网互联配置-网络访问控制-网络的测试与验收”为主线进行讲解,最终完成课程中教学项目的实施。通过教学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够分步完成所有任务,并对项目整体有宏观上的认识,达到教学目标。每个部分都以“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总结-技术拓展-强化练习”来进行讲解。另外,课程配了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供学生实践训练使用。 二、教学任务 该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中等规模局域网的规划设计、硬件施工、设备调试、系统配置、测试验收、文档编写的工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完成网络的规划设计,制定实施方案,能使用必需的工具及资料,实施网络的布线、网络服务的配置、网络设备的调试、网络的测试及安全管理,能分析并解决网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网络设计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沉着应变、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学习本课程达成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按照网络拓扑进行网络搭建和设备互 联,能够进行交换式局域网的配置,能够使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进行局域网间的互联,能够进行网络访问控制的配置,能够进行基本的设备调试和故障排除。 ?职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 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网络工程的实施步骤、文档的书写等。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学时分配

郑州大学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轴的扭转剪应力公式τρ=T I P ρ适用于如下截面轴( ) A.矩形截面轴 B.椭圆截面轴 C.圆形截面轴 D.任意形状截面轴 2.用同材料制成的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若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的是哪个?( ) A.实心圆轴 B.空心圆轴 C.两者一样 D.无法判断 3.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的变化为( ) A.不变 B.增大一倍 C.减小一半 D.增大三倍 4.图示悬臂梁自由端B 的挠度为( ) A.ma a EI ()l -2 B. ma a EI 32()l - C.ma EI D. ma a EI 22()l - 5.图示微元体的最大剪应力τmax 为多大?( ) A. τmax =100MPa B. τmax =0 C. τmax =50MPa D. τmax =200MPa 6.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图示圆轴的强度时,所采用的强 度条件为( ) A. P A M W T W Z P ++()()242≤[σ] B.P A M W T W Z P ++≤[σ] C. ()()P A M W T W Z P ++22≤[σ] D. ( )()P A M W T W Z P ++242≤[σ] 7.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截面均相同,它

们在纸面内失稳的先后次序为( ) A. (a),(b),(c),(d) B. (d),(a),(b),(c) C. (c),(d),(a),(b) D. (b),(c),(d),(a) 8.图示杆件的拉压刚度为EA ,在图示外力作用下 其变形能U 的下列表达式哪个是正确的?( ) A. U=P a EA 22 B. U=P EA P b EA 2222l + C. U=P EA P b EA 2222l - D. U=P EA P b EA 2222a + 9图示两梁抗弯刚度相同,弹簧的刚度系数 也相同,则两梁中最大动应力的关系为 ( ) A. (σd ) a =(σd ) b B. (σd ) a >(σd ) b C. (σd ) a <(σd ) b D. 与h 大小有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材料力学中,为了简化对问题的研究,特对变形固体作出如下三个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面积不同的两杆,设材料的重度为γ,则在杆件自重的作用下,两杆在x 截面处的应力分别为σ(1)=_______,σ(2)=_______。 3.图示销钉受轴向拉力P 作用,尺寸如图,则销钉内的剪应力τ=_______,支承面的挤压应力σbs =_______。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设计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毕业实习 课程类别:必修 学时: 学分: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之后,即将进入毕业设计之前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深入企业、公司和设计单位进行实践课题项目设计或 生产实践,学习和掌握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同材料的性能及运用等内容,进一步巩固 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检验并提高自己的设计实践能力;针对毕业设计任务的内容,了解生产、设计中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资料,为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做好准备、奠定 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实践基础。通过实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于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 结合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和知识结构,选择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 1、了解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熟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3、了解相关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 4、学会在工作中的分工和协作 5、深入了解社会、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 6、了解毕业设计任务相关的资料和内容 (二)要求: 要求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指导教师加强联系,严格考勤;认真完成实习工作和任务;对实习进行深入总结并剖析自己。 三、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为周。 四、实习方式 实习单位以老师推荐和学生自己联系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就

业兴趣分散安排到各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设计公司等单位,主要是社会实践动手能力 和认知实践能力的锻炼。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现场指导、电话指导、网 上指导等方式对学生的实习进度和质量加以控制。 五、考核内容 1.对教师的要求实践成绩=实践作品70%+实践报告30% ①实践指导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体贴入微地关心并指导学生、对突发事件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②指导教师应在实践期间不定期的到实践场所查学生的实验情况2—3次,解答学生的问题、调整实践内容、了解学生表现情况,检查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成绩。 ③评定学生实践成绩。 2.对学生的要求 ①实践课程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允许免修;实践环节不及格者,按 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②每天按时到实践地点、认真实践、完成实践要求的工作任务。 ③填写实践报告书

最新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张少实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1 2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3 一、本课和的性质 4 本课程为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5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6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基本概念以及平衡、几何、物理三类方程在求解力学问题时的重要作用。能熟练地计算杆件的应力与变形以7 8 及分析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能力。通过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9 综合性的实验能力。 10 三、本课程的课程内容与体系总体设计 11 总的指导思想是:将教学思想与观念改革、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改12 革融为一体,统一进行。用面向新世纪力学学科的新思想和新观点,来审视、精选、强化、浓缩和重新组织经典内容,更加满足机械原理、零件和力学等后续课程对于力学基 13 14 础知识的需求;适当增加新内容,目的是为当代力学的先进成果和思想开辟窗口和开设15 接口。与传统材料力学相比,课程内容与体系以及理论知识的表述手段上有如下改革:1.将以变形为课程主线的传统体系改为以应力、应变分析为主线;引入取微元体的 16 17 分析方法,从而加强应力、应变分析观点;引入平衡微分方程、应力和位移边界条件、18 几何方程、相容方程等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19 2.突出力学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这三大方程在求解力学问题时的普遍意义和20 本质所在。 21 3.将研究对象从一维杆件扩充到三维弹形体。同时阐述均匀与非均匀、连续与非连22 续、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小变形与大变形、线性与非线性等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假设,23 从而恰当引入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学科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并为此开24 辟窗口或开设接口。 4.将传统的杆件拉、压、剪、扭、弯、组合变形等五个章节内容加以浓缩,突出平 25 26 面假设,并揭示将这一问题作为三维问题的一个特例,再应用“平面假设”,从而得到问题解这一方法的本质所在。 27 28 5.彻底改变了书中插图是线框图形的传统面貌,代之而来的是运用计算机绘制的立体29 感与透明感很强的二维、三维图形与图像,这样更有助于对理论知识做形象直观描述;

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大纲(IMC)

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大纲( IMC )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lan Outline I. 形势分析 市场 1. 业界情况 2. 产品种类情况 3. 趋势 竞争 1. 初级竞争 2. 二级竞争 3. 一般竞争 4. 销售与市场份额 5. 推广支出与广告份额 企业情况 1. 背景 2. 销售 /市场份额 3. 推广支出 /广告份额 4. 产品纪录分析 5. 品牌与定位形象 现有顾客 /潜在顾客 1. 现有顾客 /潜在顾客对产品种类的行为 /心态 2. 购买纪录 3. 人口统计 /地理 4. 消费心态 II. 市场细分—数据库分析 初级目标市场——忠诚用户 1. 识别消费者的品牌网络——消费者如何获知并形成对产品 识。 a. 对某一类产品的感觉 b. 消费者如何购买、使用该品牌 c. 对该类产品和品牌的消费心态、态度 d. 对品牌背后的企业的感觉 实施概 述 A . B . C . D . /服务 /品牌的认

e. 购买该品牌的初级购买诱因(竞争优势) 2.明确品牌联络 a.当顾客需要产品时他们处于什么位置? b.他们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收到并接受有关该品牌 的讯息? c.该品牌在什么时候对他们最具优势? B.二级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的用户 1.识别品牌网络 2.明确品牌联络 C.三级目标市场——摇摆不定的用户 1.识别品牌网络 2.明确品牌联络 III. 营销目标 A.初级目标市场 1.维持使用 2.形成使用(顾客份额) 3.品牌网络与行为目标 B.二级目标市场 1.引发尝试 2.形成一定的量 3.建立品牌忠诚 4.品牌网络与行为目标 C.三级目标市场 1.建立品牌忠诚 2.品牌网络与行为目标 IV. 传播目标与战略 A.明确传播针对的主要目标受众 B.明确整体产品定位与个性 C.明确到达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最佳接触点 D.明确关键顾客利益与主要销售讯息 E.明确附加值任务营销目标 V. 营销战略 A.识别目标市场及其需求

2018年成都东软学院TOPCARES-CDIO项目的教学大纲设计《校园网系统集成》Ver1.1

《校园网系统集成》项目教学大纲 要求1级项目、2级项目、实践学期各级项目制定“项目教学大纲”,项目等级定义见《TOPCARES-CDIO项目设计指导性原则》。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代码: 2.项目名称(等级):校园网系统集成项目(2级) 3.项目英文名称: 4.授课对象:11网络工程 5.开课单位:计科系网工团队 6.教学时间安排:第9学期(项目实习) 实践类课程,需在后面括号中填写“概念实习、技能实习、项目实习、项目实训、专业综合项目”等实训类别名称。 7.先修项目:坦克大战,校园通信编程 8.后续项目:工程实训,毕业实习 9.项目学时、学分:共4周80学时4学分 10.项目涉及的主要课程:

二、项目地位及作用 本项目属于第三学年小学期的二级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特定的企业文化当中;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修养,能够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掌握校园网布线技术,常见投标文档的编写;掌握相关工程项目中的角色分工,掌握相关项目开发的业务流程,完成网络系统集成工程的全过程;掌握校园网拓扑结构的搭建,学会使用模拟软件来完成校园网的搭建,并完成相关网络设备配置和应用服务器的配置。 三、项目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总体概括 当今社会,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份。每天的办公、学习、生活无不与各类信息息息相关。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各类信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或生存的必要手段和必备技能。那么,对于我们网络工程的学生来说,掌握系统的信息知识、并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信息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的基础上,能够更进一步地进行各类信息系统的综合布线、集成和优化,以及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也是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网络系统集成作为网络工程和相关专业的基本技能培养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网络管理全过程的基础之上,满足社会对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项相关工作岗位的需要,培养学生系统集成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安装施工、工程项目管理、测试验收、维护与故障诊断的专业能力。 2.教学目标列表

18(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实践教学大纲 学科门类:艺术学代码:13 专业类别:设计类代码:1305 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代码:130502 统稿审定:刘琳 前言及统稿:付凌云第一章执笔:李洪胡伟 第二章执笔:陈勤学陈欣王璐赵岩第三章执笔:陈勤学廖娟 前言 为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对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构建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一、指导思想 以当代广告的要求,将实践教学体系列为本专业教学体系的独立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促进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体系形成互促互动的良性关系。 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为中心,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既注重单项技能的培养,更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采用实验实训、社会调研、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与手段,调动和挖掘教与学各方面的潜能,特别是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美术学人才。具体是: 1、思想认识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了解国内外设计传达设计发展动向,熟悉视觉传达设计的各项工作,并对本专业在社会经济改革

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业务技能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全面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 3、道德品质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理念,形成立足本职、心系公众、关心社会、献身国家的价值取向。 三、实践教学体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专业实践技能环节贯穿于整个四年的教学中,课程总学分 180 ;课程总学时 2880。其中: 1、基础实践: 160 学时。 2、专业实践: 172 学时。 3、综合实践: 256 学时。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5125001 课程总学时:64课时(讲课54课时,实验10课时) 总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预修要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材料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其它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基础。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对构件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为设计构件时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尺寸,以保证达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为使设备构件能够满足适用、安全和经济的要求,提供基础理论知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的强度、刚度、稳定问题有明确的概念,必要的知识,能进行初步的设计及实验分析能力的具备。 本课程的学习中,要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注意正确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考虑到课程性质,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本科专业64课时的材料力学课程使用,可根据具体的课时情况作适当的增删。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材料力学》任务、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和应力的概念、截面法、线应变和角应变。 重点:变形固体基本假设、截面法、应力和应变的概念。 第一节材料力学的任务 一、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二、材料力学的任务 第二节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一、连续性假设 二、均匀性假设 三、各向同性假设 四、小变形假设

第三节外力及其分类 一、外力的分类 二、载荷的分类 第四节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一、内力的概念 二、截面法求内力 三、应力的概念及单位 第五节线应变和角应变 一、线应变的概念 二、角应变的概念 第七节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一、轴向拉伸与压缩 二、剪切 三、扭转 四、平面弯曲 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学时:11学时(讲课7学时,实验4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轴力和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虎克定律;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质;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应力集中的概念;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基本解法。 重点:轴力和轴力图;应力和应变;虎克定律;变形计算;低碳钢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的应用 难点:简单超静定问题 第一节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一、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二、工程实例 第二节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一、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 二、应力的计算 第三节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一、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二、几种特殊情况的讨论 第四节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质 一、低碳钢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机械性质 二、其他塑性材料的机械性质 三、铸铁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机械性质 第五节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一、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二、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三、强度条件的应用 第六节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整合营销策划大纲纲要

泰达整合营销策划大纲纲要 一、营销目标: 1、逐步树立“泰达生态”的品牌形象,提升“泰达生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完成亿元的销售目标。 3、同时还要消化库存的70万套第一代泰达“生态棉”保暖内衣。 二、泰达面临的障碍: (一)来自宏观市场: 1、整个保暖内衣市场还处于不规范的时期,去年的一场混战后,遗留近2000万套的库存,必将 引起价格大战,无疑给脆弱的保暖内衣市场雪上加霜。 2、保暖内衣市场的三足鼎立局面已经形成,南极人、北极绒和俞兆林的强势地位很难撼动。尽 管今年它们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战略转型,但也不会轻易放弃精心培育的市场。 3、消费者对保暖内衣半信半疑。广告承诺和产品实际性能差异较多,加上在销售淡季来临之时 的抛货行动使消费者感觉价格、广告都有水分。保暖内衣狂轰乱炸的炒作模式更加引起消费 者的厌烦。 (二)来自泰达本身: 1、泰达去年的库存严重 2、泰达的品牌知名度较低 3、消费者对生态的概念不理解 4、消费者对负离子的概念不清楚、不信任 5、其它问题 三、营销战略 (一)品牌策略 就泰达目前的事业领域来看,泰达在服装行业并没有长期的、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泰达生态棉生命周期有限,而负离子的技术应用也不是泰达独有。客观地来分析泰达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雄厚的资金实力使泰达可以进行持续性的市场投资、品牌营建,而非泰达在服装纺织行业的技术或者是营销优势。泰达公司犀利地看到这一点,并将泰达引领进生态事业这一更高、更先进的领域内,“泰达生态”就这样诞生了。因此,泰达的品牌营销战略是应该完成这样一个光荣的使命:从“泰达”生态棉向“泰达生态”转换和飞跃,并逐步培养“泰达生态”的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 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能科学地辨认材料力学中的各种概念、原理、专业术语,使学生知道材料力学中各种构件的分类、受力过程和变化倾向。理解材料力学中杆件和梁的几种变形形式。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各种理论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并且能够指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 熟悉各种概念、原理和定律,掌握其计算与应用的方法。具体反映在: 1. 对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 掌握一般杆类零件和构件的受力与变形原理,具有绘出其合理的力学计算简图的初步能力。 3. 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杆件在拉、压、剪、扭、弯时的内力,绘制相应的内力图。 4. 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和变形,并进行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5. 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强度计算。对应变状态有关概念有一定了解和认识。 6. 熟练地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7. 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理想中心受压杆件的临界荷载和临界应力,并对国家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工程压杆的稳定计算方法,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8. 对杆件的应变能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理有一定认识和掌握,并能够熟练地用来计算简单梁、扭转圆轴和简单拉压杆结构的位移,进而计算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内力。 9.对于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10. 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绪论 内容要求: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概念;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熟悉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分类。 重点: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难点:理解变形固体的四个基本假设。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详细)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 (讨论稿) 2013年11月修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在医学生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阐释遗传性疾病的遗传规律、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遗传保健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门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医学遗传学基本知识、医学遗传学基础理论和人类遗传学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既应掌握五大类遗传性疾病的基本特点,也应掌握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临床特征、遗传学改变和遗传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按要求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理解和熟记所学内容,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理解所学内容,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基本理解所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遗传病案例贯穿全程;课堂讲授与课外练习并重,文献检索与英文阅读并进,知识面拓展贯穿全程。。 四、建议教材 《医学遗传学》(第三版),顾鸣敏、王铸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 五、参考书目 1. 陈竺主编,《医学遗传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月 2. 左伋主编,顾鸣敏、张咸宁副主编,《医学遗传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3. Robert Nussbaum, Roderick R. McInnes, Huntington F. Willard. Thompson & Thompson Genetics in Medicine, 7th edition, Saunders Elsevier, 2007 六、主要参考网址 1. 上海市精品课程——医学遗传学: https://www.doczj.com/doc/996209679.html,/jpkc/med_heredity/index.asp, 2.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ttps://www.doczj.com/doc/996209679.html, 3. 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996209679.html, 4. 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https://www.doczj.com/doc/996209679.html, 5. 人类基因组委员会:https://www.doczj.com/doc/996209679.html, 七、本大纲的编写基础和适用对象及考核方法

视觉传达专业《平面手绘技法》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手绘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平面手绘技法 / Plane Hand-painted Techniques 2.课程代码 162Y004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48(40+8)/ 3 6.先修课程 广告摄影、字体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装帧设计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各大艺术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手绘技法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通过效果图常用的手绘方法训练来巩固平面创意,使学生完成从“意”到“图”的设计构思与设计实践的升华。 第一章平面手绘技法概述 (8学时) 了解:平面手绘技法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分析手绘技法的分类。

掌握:平面手绘效果图的本质。 重点内容:1.分析手绘技法的分类。 2.手绘效果图在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平面手绘效果图的本质。 第一节平面手绘技法的概念和意义。 知识点:分析手绘技法的相关理念;平面手绘效果图的分类。 知识点:掌握平面手绘效果图的特点和类型。 第二章平面手绘技法表现图的绘图基础(12学时,含4学时习题作业)了解:透视的相关知识。 理解:平面手绘的画面构图。 掌握:色彩相关知识,色彩的应用。 重点内容:1.画面构图的处理与应用。 2.点、线、面的特点及应用。 3.色彩应用与取景。 教学难点:掌握色彩相关知识与表现手段;平面手绘技法的配景练习。 第一节透视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平角、成角透视的画法。 第二节色彩相关知识,色彩的应用 知识点:掌握色彩相关知识与表现手段。 第三章手绘效果图的表现形式(16学时,含4学时习题作业) 了解:平面手绘的表现形式。 理解:单体画法表现形式。 掌握:平面图和立面图表现形式。 重点内容:1.单体画法表现形式。 2.平面图和立面图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和步骤;手绘效果图的实际运用。 第一节单体画法表现形式。 知识点:单体线描画法;手绘单体着色。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土木工程专业2014年)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 课程代码:110000103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总学时数:64 其中讲课学时:58 实验学时:6 总学分数:4 编写人:胡玮军审定人:袁文华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掌握杆件计算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对各种杆件的强度、刚度和压杆稳定性的基本问题能够熟练地分析和计算。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具有对工程结构物中的部件和物体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3、能够熟练地分析杆件在拉(压)、扭、弯时的内力,并正确做出相应的内力图。 4、能够熟练分析杆件的应力、位移、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并会解一次超静定问题。 5、对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6、对压杆的稳定性概念有明确认识,会计算轴向压杆的临界应力,并进行稳定性校核。 7、对能量法的有关基本原理有明确认识,并能熟练掌握一种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材料力学基本概念与假设,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时的内力、应力和位移计算,截面几何性质,应力与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剪切与连接件的实用计算,压杆稳定,能量法等。 (四)先学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学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后续课程:《弹性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整合营销策划大纲

整合营销策划大纲智能达项目组 2000/5/17 目录 一、市场综述 二、SWOT分析 三、问题点分析 四、策略思考 五、推广策略及方案 一、市场综述 (一)市场现状(复读机) 1、行业背景分析 复读机成型产品出现在80年代末期,限于当时的工艺条件和技术条件,产品的成本较高(是目前的两倍),复读时间短,音质差,功能单一,使该行业前景不被看好。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在成本与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在经过三年左右的

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了一批资质较差的品牌;剩下的十几家企业则各出奇招,力图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且随着教育部对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中国 将要到来的“入世”所产生的对人才外语素质的要求,使复读机行业处于一种迅速增长的阶段,整个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读机发展趋势 复读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这样概括:第一代是机械自动倒带式复读,进而发展到运用单片语音芯片,可以存储20秒左右的内容,且音质较差。第二代是发展到现在,以东芝的8831语音处理芯片为代表,运用DRAM作为存储器,可以存储20~400秒 的内容,频响在3K以内,基本满足语言 学习的要求,最新代表为带LCD中文显示,具有数码搜索和提取功能。第三代是用复读机专用芯片的纯CPU防真,质量稳定,复读音质可随意调节,对动态存储器的适应性更强,频响可做到4K,目前智能达已有产品下线,带LCD的同类产品季内会出

现。第四代将以MP3压缩技术为突破点,大大加大复读的频响范围,可高达8K,而且高效率的固体储存技术以及互联网上丰富的MP3资讯,对复读机的应用将有巨大的影响。 竞争品牌分析、3. 复读机市场的牌子较多,但真正有竞争力的品牌并不多,只有步步高在行业中处于强势地位; 因复读机行业发展的历程较短,行业的发展态势并不明朗,起初涉足该行业的均是小型企业,实力不大,没有品牌意识,虽然在创业之初,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在一些大企业以其强势品牌介入该领域时,明显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与其抗衡,最终导致淡出市场。目前复读机行业呈现出步步高、TCL、永华、万信等几个强势品牌,步步高以其品牌优势及完善的网络体系,加以强大的广告攻势,在行业中处于领导者的位置,TCL也借助其强大的品牌优势,迅速成为该行业的新星,永华、万信以其较系统的推广方式及较完善的市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试行)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适应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等专业 1 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软件系统(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构成的应用系统,一方面,通信网络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通信技术中,又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各种性能。计算机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网上信息检索、网上交易以及网上视频等功能。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能力特点,应当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通信技术知识以及网络系统软件的操作技能;具备组建、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更高技术的必修课程。为了规范该课程的教学,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该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特制定本课程的标准。 1.1 课程的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网络基础理论技能和基础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设计、组建、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技能。其前导课程是有关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其后续课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有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Linux)、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等综合性专业课程,同时,该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H3C网络和思科网络技术等认证工程师的基础课程。 1.2 设计思路 根据市场对高职网络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特点,将课程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数据通信技术、OSI/RM和TCP/IP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LAN)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广域网(WAN)技术、Internet技术、网络规划以及管理与安全技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一般局域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网络设备安装以及简单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等技能。因此,在制定课程标准时,主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设计: (1)教授和学习网络最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最基本的理论和概念,强调网络技术基础能力的学习,如重点掌握OSI/RM和TCP/IP结构、TCP/IP协议集以及网络互联基础等,为继续学习路由和交换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点教授和学习局域网拓扑结构设计、网络设备互联技术。局域网技术、网络设备互联和管理等是网络技术的重要技能,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和实训过程中,应强化对不同规模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计能力的培养;加强对网络设备的互联技术、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材料力学第9章在线测试

材料力学》第0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30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平面应力状态下任一点处一般均存在几个主应力?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纯剪切应力状态,其余任意两相互垂直的面上的正应力必定是 A、均为正值 B、一个为正值一个为负值 C、均为负值 D、均为零 3、广义胡克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A、塑性材料 B、脆性材料 C、任何材料 D、各向同性材料且处于弹性范围内 4、铸铁试件拉伸时,沿横截面断裂,这与什么有关? A、最大剪应力 B、最大拉应力 C、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剪应力 D、最大拉应变 5、塑性材料的四种平面应力状态,最容易屈服的是 A、单向拉伸σ B、x,y方向等拉,应力均为σ,且剪 应力=0 C、x,y方向等压,应力均为-σ,且剪应力=0 D、x方向拉,y方向压,应力大小均为σ,且剪应力=0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根据一点出应力状态中不等于零的主应力的个数,可将应力状态分为 A、单向应力状态 B、两向应力状态 C、三向应力状态

D、多向应力状态 E、复杂应力状态 2、下列关于单元体上的剪应力的正负叙述正确的是 A、向上为正 B、向下为负 C、向右为正 D、向左为负 E、使单元体顺时针转动为正 F、使单元体逆时针转动为负 3、圆轴受扭时的主应力和极值剪应力分别为 A、第一主应力=τ B、第二主应力=0 C、第三主应力=-τ D、最大剪应力=τ E、最小剪应力=-τ 4、应力圆的半径是 A、最大剪应力 B、最小剪应力的绝对值 C、两个主应力差值的一半 D、两个主应力和的一半 E、最大主应力 5、下列塑性材料的四种平面应力状态,第三相当应力相同的的是 A、单向拉伸σx B、x,y方向等压,应力均为-σ,且剪应力=0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色彩》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色彩》教学大纲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名称 设计色彩 三、课程类型: 理论含实践课 四、开课系(部) 旅游管理系 五、大纲说明 1.学时、学分数、课程性质、考试方式、成绩评定 2.课程开设目的 设计色彩课程应建立在严格的造型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发挥现代艺术设计的优势,注意将色彩的物理性质与感官的心理相结合,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反应。并运用技巧取得对各种环境中的物体色彩属性和空间色调的整体认识。重点开

发学生的分析、理解、创造的心智思维,使学生能有机地联系所学专业,塑造表现对象的几种色彩配置和组合形态,实现色彩写生与色彩设计的技能提高,最终达到设计色彩课程成为专业设计的课前的演练。 3.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本门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前行课为设计素描,后续课为商业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 六、实践教学内容 第一章自然光环境中的静物写生训练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学习绘画的角度了解自然色彩关系,了解色彩的艺术感觉和情感倾向,达到审美的表达;掌握自然光环境中写生方法,能够对自然环境中静物色彩进行客观总结和主观描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静物色彩的表现规律、形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对写实色彩进行观察、认识自然色彩,理会色彩关系。 难点:处理好构图、透视,内部构造及表现形式统一,以及写实色彩的处理方法。 【理论教学时数】1 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

第一节设计色彩的概念理解 第二节色彩原理 【实践教学时数】 9学时 【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法、实践法、练习法、讨论法 【实践教学内容】 1:写实性静物写生,A2 第二章商业空间局部写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商业空间选取一角进行写生,熟悉和掌握商业空间色彩装饰、商品陈列、灯光处理等表现的基本技能、方法。 要求学生绘画之前先了解设计的意图、构思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手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色彩规律和设计对象对色彩的要求来进行实际描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顾客心理的把握,对空间色彩的描绘。 难点:写实色彩和表现色彩的特征把握。 【理论教学时数】1 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