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及要点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及要点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及要点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及要点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及要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上升,现

阶段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地势或者环境,这极大的增

加了建筑结构的设计难度。山地建筑就是一种建设难度较高的工程项目,在开展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边坡支挡技术不符合坡体场地稳定

需求的问题,这对于该类建筑的施工安全与稳定有着极大的威胁。因此,相关的

结构设计人员就要仔细的分析好山地建筑的边坡稳定情况,并提出合理的设计方

案来保证山体坡地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促使山地建筑的整体质量与安全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将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来对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及要

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设计要点

近些年来,城市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扩展速度,这就促使山地建筑

工程的建设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建设场地环境以及自身建

设体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促使其建设过程中存在山坡场地不稳定的情况,进而影响

到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此外,由于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也需要与山地地形相呼应,这就促

使其结构形式一般都呈现竖向不规则性以及平面不规则性,结构形式想要调整变得非常困难,进而提升了山地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难度。为此,就需要把握好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

保证其设计的科学、合理,这样才能提升山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为整体建筑工程

的质量提升带来帮助。

1、工程概况

本项目结构形式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框架结构,基础类型拟采用天然基础和钻孔

灌注桩基础。另外,场地附建1层地下室,埋深约5.0m。本项目属于山地建筑,常年水位在

地下室下方,不用设置抗浮桩。建筑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坡地坡形的特点,亲近大自然,但

结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结构考虑的问题相对复杂很多。各塔楼为

剪力墙结构,楼板采用普通梁、板结构;地下室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底板采用带柱帽的平板

结构。本项目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抗震构造措施采用的

抗震设防烈度Ⅱ类场地为7度。

2、探讨基础结构设计

(1)本项目的基础结构形式需要选用天然基础和钻孔灌注桩基础。(2)当项目的基础

结构形式选用的是天然基础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山地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中的规定要求,来对边坡的不同位置进行承载力折减计算。(3)钻孔灌注桩基础的采用需要在高层结构位

于边坡非平台或者平台边部分,这里所指的就是高于40度稳定岩面以上的部分,这时的承

台面标高设定应该以所在层与接地端结构板面标高或梁底为科学依据。钻孔灌注桩桩底需要

嵌入到40度稳定岩面以下,并且保证深度要超过一倍的桩身直径才行。

3、对于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分析

(1)顶板覆土厚度暂按800mm考虑。(2)本项目为坡地建筑,底板不考虑水浮力。

板厚根据计算确定,采用无梁柱帽形式,防水不小于250厚。(3)地下室中板结构采用单

向梁,板厚100。地下室覆土顶板结构采用单向梁,板厚150(160),消防车处板厚180。

消防车、小客车荷载算次梁时折减0.8,算主梁时折减0.6。

山地建筑

一、什么是山地?山地建筑?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山地建筑属于建筑形态的一种,是结合山地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取得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建筑形态。 坡度在10%以上时,属于陡坡地,建筑群布置将受地形高差限制,建筑内设有阶梯,该范围内建筑则属于山地建筑设计范畴。 坡地建筑,即多半建在山坡地段上,并依坡势而盖的建筑,它的这种独特性,必须有自然条件的支撑,利用坡地地形创造独特的视觉空间以及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质。由此可以看出,坡地建筑并不是开发商兴之所致的成品,也不是开发风潮能轻易模仿的对象,坡地的自然特征——原生、稀有、有所保留不能被破坏,决定了建筑的珍贵及气质。 坡度分级标准 类型坡度建筑区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 平坡地3%以下基本上是平地,道路及房屋可自由布置,但须注意排 水 缓坡地3—10% 建筑区内车道可以纵横自由布置,不需要梯级,建筑 群布置不受地形的约束 中坡地10—25% 建筑区内须设梯级,车道不宜垂直等高线布置,建筑 群布置受一定的限制 陡坡地25—50% 建筑区内车道须与等高线成较小锐角布置,建筑群布 置及设计受到较大的限制 急坡地50—100% 车道须曲折盘旋而上,梯道须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 建筑设计需作特殊处理 悬崖坡地100%以上车道及梯道布置极困难,修建房屋工程费用大,一般不适于 做建筑用地 二、坡地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 坡地建筑当中的设计原则,也是 其特色。坡地有高差,做到户户有景 的机会比平地上更加理想,因为坡地, 一般有园林、山谷、河道,在小区设 计的同时保护山区的生态是非常重要 的。 (1)要显山露水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 摘要: 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使得坡地建筑越来越多。坡地的地形处理是一种在新型建筑设计中很重要的工作,比平坦的地形更复杂,通过设计,探讨边坡的环境如何结合实际需要,分散的高和低的地形,科学合理利用,建筑设计点的地形,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与建筑环境的生态原则相一致的。 关键字:坡地建筑,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坡地建筑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愈发地受到欢迎,坡地建筑指的是建在地面起伏较大处的建筑物,坡地是自然界的原生态资源,坡地建筑应该是景观建筑、原生态建筑和人文建筑。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使坡地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坡地建筑的定义 坡地建筑,即建于地面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筑物。坡地建筑是基于地貌环境的一种建筑类型,与其他建筑不同,它不同于一般的一段时间,风格,流派或功能划分的建筑类型。它具有以下特性:环境形态的复杂性—坡地环境是坡地建筑生成基因之一,它的空间属性和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体现。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由于它千变万化,庞杂浩繁,因而很难准确地以某一种方式加以分类。坡地建设用地常采用坡度为5~25%的坡地,其建筑的接地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地性、节地性、通达性和安全性等人居环境的条件要素。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样可使人们享受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UDC JGJ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201× P备案号J×××-201×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structure on the slope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近年来山地建筑结构应用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结构设计基本规定;荷载与作用;结构计算分析;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重庆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编制组(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邮政编码:400045)。 本规程主编单位:重庆大学 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重庆建筑科学研究院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院 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建筑设计院 海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奥雅纳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本稿条文仅供征求意见使用,此后部分内容可能会有变化,不得作为工程应用的依据。 为阅读方便,本征求意见稿各条的说明暂列在条文之后。

山地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山地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1、依山就势,正确处理景观造型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在山地住宅区园林景观中,山体占有较大的体量,通常成为人造景观的背景,形成明显的"图底关系"。建筑和植被是山地住宅区景观中"图-底"画面的主要构成物。山形地势千变万化,在建筑处理上,应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体型多变,一般应将建筑摆放成与等高线平行或是斜交的关系,既顺应周边关系,又经济合理。在条件限制下,也可以与等高线垂直,可以将建筑进行筑台、错层、吊脚等处理。 2、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尽量营造舒适步行道 道路设计尊重自然,顺其自然、依势索路、陡中取平,从山、居、人和谐相处着手,建立布局合理、线型灵活、等级明确的道路网结构系统。依山就势的道路设计,可以最少限度地挖填和破坏自然植被水土,保持原有自然山体本身的面貌,得以保留自然的原始记忆。因受地形和坡度的影响,步行交通有可能成为其自身独特的环境特色,可以把限制变为特色,设计中借助和发挥地势的特点,道路线形可以更加灵活,小区曲线形的道路网合理又自然。在规划中,因地制宜布置梯道和林荫步道,应控制好步道的尺度,比例,做到有收有放,形成一个安全、安静,方便的人行系统,享受以人为本的亲切感受,体验景观变化丰富,实现联系多样的乐趣。 3、营造立体空间,打造生态绿地 山地住宅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大部分都分布在建筑前后,以行列式为

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僵化的狭长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配置和点缀一些高山耐寒花卉、草皮。树种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这样才能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 此外,由于住宅区道路、围墙、建筑的平行直线条较多,可以考虑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打破建筑群落的单调和呆板。 最后,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 4、注入文化内涵,延续文化传承 环境景观设计不能徒有技术,还应注入文化内涵,形成场所精神,给人以文化的归属感。艺术是景观价值的一部分,它给人带来美感,同时也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山地住宅区园林景观除有着自身的艺术性以外,它还具有庞大的人文特征,山地在宗教哲学、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方面都具有其特殊的内涵,园林景观设计应配合建筑表达同一文化主题,强化场所个性,环境中各要素都能够成为表达文化内涵的载体,例如为了体现特定的文化、可以按某一造园手法进行建筑设计和植物种植;在硬景和景观小品设计部分,可以提炼文化符号融入其中,从而直接获得与人在艺术方面的情感交流。

结构工程师必知的100个设计要点

方案阶段 1.建设场地不能选在危险地段。 由于结构设计在建设场地的选择中一般是被动的接受方,因此,在结构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 应特别注重对建设场地的再判别。对不利地段,应根据不利程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山地建筑尤其需要注意总平布置。 山区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 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 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应留有足够的 距离, 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 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当需要在 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 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 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 产生的放大作用, 其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 在1.1~1.6 范围内采用。 此条为强条; 台地边缘建筑地震力放大系数也意味着单体建筑成本的增加。实际上, 有时边坡 支护的费用可能远远大于边坡上单体的费用。曾经有的方案设计单位布置总平时将 18~33层的高层布置在悬崖边缘或跨越十多米高的边坡, 这些都是对结构及地质不了解才会产生的错误。3.是否有地下室。 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对无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应满足规范对埋置深度的要求。 4.高度问题 室内外高差是多少,房屋高度是多少,房屋高度有没有超限。 5.结构高宽比问题 设计规定,6、7度抗震设防烈度时,框架-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高宽比不宜超过 6。高 宽比控制的目的在于对高层建筑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主要影响结构 设计的经济性,对超高层建筑,当高宽比大于7时,结构设计难度大,费用高)的宏观控制。6.结构设计应与建筑师密切合作优化建筑设计和结构布置。 采取必要的结构和施工措施尽量避免设置各类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当必须设 置时,应符合现行规范有关缝的要求,并根据建筑使用要求、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的情况、地 基情况、基础类型、结构刚度以及荷载、作用的差异、抗震要求等条件、综合考虑后确定。 各缝宜合并布置,并应按规范的规定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和保证必要的缝宽,防止地震时发生 碰撞导致破坏。结构长度大于规范时, 应设置伸缩缝,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框架 结构为 55m, 剪力墙结构为 45m。 7.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问题

山地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山地旅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设计为处于山地的小型旅馆。本次作业除进一步了解旅馆建筑的设计特点外,重点掌握山地建筑设计手法,包括建筑如何与地形适应,室外场地如何与原有地形结合,原有绿化、水体如何加以利用和保护,如何减少土石方与工程造价,如何形成山地建筑造型特色等。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制作地形与建筑的工作模型,培养并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思维能力。 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小型旅馆建筑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2.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的关系,重点熟悉并解决建筑的竖向关系以及坡地建筑的设计特点; 3.训练和培养学生建筑构思和空间组合的能力; 4.综合考虑建筑与竖向地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 二、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任务 拟在某山地景区的山谷地带建一规模在100-120床位的山地旅馆,总用地面积约为1.23hm2,总建筑面积约为4800m2(正负5%),不包括环境景观中心的亭、廊、榭等园林建筑。 (二)设计要求 1.充分考虑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融人工于自然,体现朴实、灵巧、活泼、丰富的建筑风格。建筑不允许破坏山溪景观的完整性,应尽量保留高大乔木。忌设计为城市旅馆模式。建筑层数不宜高,以四层以内为宜。 2.建筑控制线退红线要求:沿路退6m,其余各边退3m。建筑容积率不得大于0.5,建筑密度不得大于22%,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建筑要求:平面功能合理,流线清晰;空间构成流畅、自然;

立面注意特色、造型新颖,具有地方特色;处理好建筑与山地环境的关系。 4.建筑组成及要求 (1)客房部分(包括客房、服务、交通面积),总建筑面积2100-2200m2,共100-120床。 A.客房:双床标准间使用面积14-16m2,单床间使用面积9-10m2;单床客房约占15-20%,双床客房约占75-80%,双套间客房约占5%。 B.服务部分:总建筑83-110m2 服务台、值班室30-40m2;更衣室15-20m2;被服库15-20m2;储藏间15-20m2;卫生间(包括清洁间,供工作人员用)5m2。 服务部分按服务单元设置,一般每层一个服务单元,管理客房以30-50间为宜。 (2)公用部分:总建筑面积540-670m2 门厅100-120m2;休息、会客40-60m2;总服务台20m2;小型超市30-40m2;银行、邮电20-30m2;商务中心25-30m2;茶座、酒吧80-100m2;多功能厅120-150m2;寄存30m2;美容美发15-20m2;医务室15-20m2;公共卫生间15-20m2;其他60m2。 (3)餐饮部分:总建筑面积1000-1100m2。 中餐厅150m2;西餐厅50m2;包间60-100m2(大小包间若干);咖啡厅和舞厅150m2;酒吧间80m2;职工餐厅100m2;中餐厨房100m2;西餐厨房30-50m2;咖啡厨房15m2;职工厨房50-60m2;储藏冷库20m2;库房50-60m2;职工休息20-30m2;管理室15-20m2;更衣室20-30m2。 (4)行政部分:总建筑面积250-350m2。 经理室30-40m2;财务室15m2;管理办公室60m2;小型会议室45m2;库房30-40m2;职工休息娱乐室40m2;职工更衣室30m2;卫生间20-30m2;开水间15m2;职工医务室15-18m2;电话总机房

坡地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坡地建筑结构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愈加稀缺。而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合理利用地形是对地形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升,但进行结构设计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根据多年结构设计经验,对坡地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坡地建筑;结构设计 discussion about structure design in hillside building/shen jian (china merchants shekou industrial zone co.ltd)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land became more and more scarce, and hillside land is a sort of common topography in practical project. rational use of topography is very benefic to increas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but it’s usually difficult for structure design. base on years of design experience, the article discussed about structure design in hillside building. key words: hillsid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坡地的概念 坡地是种倾斜面的概念,具有一定倾斜度的自然或人工场地均属于坡地的范畴。“坡地”广义的概念是一种具有特殊场所感的建筑场地与环境,给人以独特的心理感受及其客观的可利用性,且其主

谈谈山地住宅建筑的设计思路

谈谈山地住宅建筑的设计思路 发表时间:2018-09-07T14:23:22.1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作者:廖汉活[导读] 山地住宅建筑是指修建在具有明显山地特征区域的住宅建筑,是建设用地具有地形起伏、高差较大。摘要:山地住宅是建筑产品中最具特色的一种,由于其依山而建,立体层次丰富多彩,空间变化多样,意趣盎然,使得这类项目比平地项目更具市场号召力,其不可模仿的自然景观成为最大的卖点,同时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从山地住宅建筑的概念出 发,结合实例分析了山地住宅建筑的设计思路。关键词:山地;住宅建筑;设计思路 1.山地住宅建筑概述山地住宅建筑是指修建在具有明显山地特征区域的住宅建筑,是建设用地具有地形起伏、高差较大、地质复杂等特征的居住空间。山地住宅建筑具有自然环境地形条件复杂、规划建设难度大及景观绿化环境良好、易于建筑环境塑造等显著特征。从建筑设计上看,在山地地形上修建的建筑物,其根本特征为“依山就势、自然天成”。简单地说,山地住宅建筑最大的特征就是“因地制宜”,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山地的各种地形、绿化、水体等各种自然资源;也就是说,山地住宅建筑有着高绿化率、低密度、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这三大先天优势。 2.山地建筑设计方法分析2.1建筑单体设计设计师应先分析建筑选址地区的山地平面构成,按照平面构成情况适当改造施工现场地形,以使山体生态环境得以维持。为了使建筑与山地地形相符、体现山地建筑空间层次效果、实现建筑间自然过渡,在进行设计时,相应台地要根据地形高低设置,体现山地高低变化。建筑与山体之间的结合有垂直或平行等高线两种常见形式,建筑设计时,对于较高的山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宜采取平行等高线形式,对于不高的山体(相对等高线稀疏,场地平缓的地方),可采用与高线垂直的形式,与等高线平行的形式会导致山体被建筑遮挡,不宜采用。山地建筑要尽量保持原本地形与植被,保护地貌,减少建筑内部不同标高底面形成。 2.2山地住宅的竖向设计竖向设计在山地建筑群的布置中尤为重要。在进行山地住宅小区的竖向设计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使之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为避免出现余土外运现象,尽量减小土方工程量,利用建筑基础、地下车库、路槽及管沟挖方余土,移挖作填,使填挖方基本平衡。同时达到投资省、建设速度快、综合效益佳的效果,尽可能减少对原来自然环境的损坏,建造出合乎人群居住的优美环境。这就要确定建筑物室外场地和道路等的设计标高,相互协调,确定地面排水的方式和相应的排水构筑物位置,确定土石方平衡方案。 2.3道路与建筑衔接设计山地地形特殊,居住区交通诸多不便,道路与建筑容易脱节。为整合道路与建筑,应深入分析道路空间构成、建筑群体与住户活动。道路设计应顺应建筑形态,如古建筑周围可铺设卵石路或条石路连接干道柏油路;要考虑整体布局形式,注意控制道路长度与支路数,避免建筑集群被分裂;道路布设应注意排水,如高、低建筑间道路要防止雨水倒灌向较低建筑,应在较低建筑和引道间做向外斜坡,实现反坡排水。 2.4建筑景观设计尽可能利用有价值的外部景观,并重视内景营造,邻地地块有高差时尽量利用景观的放坡减少挡土墙,即达到景观效果同时节省最大的工程成本。研究山地建筑从开发商的角度看,最终还是要反映在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设计阶段的把控,一要控制成本,二要在规划设计阶段深入挖掘,尽量利用原生态地形地貌,结合人性化,生态化,智能化手段提高工程整体品质,体现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3.某山地住宅建筑设计实例分析3.1项目概况 某半山商住小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东西向长度约870米,南北向宽度为320米(局部最小处为70米)。总建筑面积约581600平方米(含12160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基地所处地区为山地,黄海高程变化范围在166.6米到134.8米之间,成南高北低走向。 3.2总平面设计由于该小区旨在为人们打造一个“半山地景观居所”,所以,在住宅单体的平面布局上,如何把外部的人造及自然景观引入户内是一个设计重点。住宅组团采用行列式+半围合式平面布局,在保证住户的客厅及主卧室朝南或偏南的前提下,建筑根据组团内部及小区公共景观中心作局部偏移,争取每栋楼的最大景观视野并减少户与户之间的对视。建筑单体层层拾级而上,体现出山地建筑的特点,远处的自然山地景观逐层展开,为人们展现一个低调奢华、优雅浪漫的“半山地景观居所”。 3.3竖向设计 项目地块内部高差达32米,地块与作为小区主要出入口的机场大道的高差最小处也达到9米。因此该项目采用了分层筑台的方法,由北向南分别设计了三个逐级往上的台地。南面最高的第一级台地以3层联排住宅为主,塔式高层住宅为辅;中间一级台地以17~18层单元式住宅为主,再穿插布置23~26层塔式高层住宅;北面临近机场大道的最低一级台地布置26~28层单元式住宅。这样高低结合、错落有致的布局,不但有利于提高小区的整体通风性能和住户的日照时数,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住户能观赏到南面小区内的园林景观。 3.4道路交通系统设计道路系统是形成社区结构的基本骨架,它和绿地系统一起决定了社区的基本效率品质、生态品质和景观品质,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档社区,就应该建设高标准的道路系统。小区中央东西走向的步行景观轴主要为人行区域(同时也兼有消防扑救时使用功能),通过步行景观轴与区内完善的步行路网系统相连,到达各级组团内景观区和各建筑单体的入口,流线清晰便捷,又不显呆板。各个组团下方的地下车库是小区的静态交通系统,各个组团所属的车库都有隧道相互连通。这样立体的交通空间设计,使整个小区完全实行人车分流。3.5绿化景观设计

山地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及抗震设计探讨

山地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及抗震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土地的不断被开发以及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城市的郊区也纳入了住宅规划之中。而坡地建筑的结构底部构件并不能同一水平面上,呈现不规则形式,对结构抗震不利。因此,结构设计工程师并不能以简单的平地建筑结构设计的思维进行设计。本文主要对山地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及抗震设计进行探索,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山地建筑;平地建筑;特点;抗震设计 一、山地建筑结构的界定与震害特点 山地建筑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即吊脚结构和掉(错)层,见图1: 图1 山地建筑结构的主要类型 5?12汶川地震后,诸多结构专家深入灾区现场调研,对典型山地建筑震害特点进行分析例证,为后续的这种特殊建筑类型的抗震设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山地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架空层形成柔弱底层而严重破坏;②采用长短不同柱将坡地架空,短柱易发生剪切破坏;③采用桩柱混合体系将坡地架空,桩基础易发生破坏;④错层处楼梯柱、楼梯板破坏严重; ⑤陡坎边缘地带建筑物震害较重等。 山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经验和启示:①选择建筑场地时应尽量避开不稳定的边坡和陡坎;②山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严格的构造措施和施工质量给予保证;③山地建筑结构架空层易形成柔弱底层,对于不等高柱架空,建议从概念设计上考虑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尽量避免短柱和上刚下柔;④由于山地建筑结构竖向刚度不规则,扭转效应明显,建议设计时底部加强;⑤山地建筑架空层常会为了设计和施工方便,直接把桩基础伸出地面当柱使用,由于其抗弯和抗剪都较弱,出地面的桩身容易发生破坏,建议设计时勿用桩代替柱,如代替柱,桩应按柱设计; 二、山地建筑与平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差异 (1)房屋建筑高度的确定 房屋的总高度是指起算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 ①平地建筑,起算地面一般指室外地面,半地下室时指地下室室内地面,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指室外地面。 ②坡地建筑,起算地面指较低一侧的室外地面。 (2)结构计算嵌固端的选择 ①平地建筑,无地下室的结构,可取独立基础或筏板基础底为计算嵌固端,有地下室的结构,地下室顶板作为结构嵌固端时应满足规范对于计算嵌固端下一层与上一层比值的要求,《抗规》中6.1.14条及《高规》5.3.7条中都有规定。 ②坡地建筑,掉层结构当下接地部分面积小于上层面积的15%时或上下接地位置高差小于1/2层高时,嵌固端可视为同高;当嵌固端选为上接地位置时,下部结构与上部对应部分的侧向刚度比值不应小于2;当嵌固端选在不同高度位置时,宜优先采取独立设计的挡土结构,保证上接地部位坡地的稳定性。 (3)风压高度起算点的确定 ①平地建筑,风荷载计算中高度的起算点为建筑室外地坪。 ②坡地建筑,风荷载计算中高度的起算点宜取为建筑较低一侧的室外地面;考虑地形条件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修正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山地建筑的平面与立面设计

浅谈山地建筑的平面与立面设计 摘要:本文从对山地建筑的特点分析入手,从平面布局和空间立体两个方面论述了山地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期可以对建筑设计在山地环境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山地建筑、平面、立面 中图分类号: 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山地建筑是山地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各种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物质实体,也是构成城市风貌特征的重要物质要素。在山地城市中,自然的山水格局、地貌特征、植被形态是构成山地城市风貌特色的自然基础和景观基质,而山地建筑是镶嵌在这一自然基质之上的嵌体,因此山地建筑设计与修建必须适应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域性特点这一总的背景。 山地建筑的特点分析 2.1、山地建筑的地域性特点 不同的地埋、气候环境与地形地貌特点,如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其地域的差异特点就十分明显,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也各不相同;就是一个流域,其上、中、下游的自然、社会条什也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和差异性,都会反映在建筑上,使山地建筑体现出浓厚的地域性特点,如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区的吊脚楼建筑,四川、云、贵地区的石砌雕楼山寨建筑和干栏建筑,西双版纳地区

的竹楼建筑,福建武夷山区的土楼建筑,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建筑、生土建筑等。 2.2、山地建筑的协调性特点 山地建筑是修建在特定山地地域的建筑,因此,地域性的特点也必然体现与自然的协调性。其设计首先必须考虑节能、节地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起伏、气候环境、地方建筑材料等特点,使建筑设计、群体组合,平面布置,立面造型以及建筑材科的采用、色彩的处理等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取得一种协调共生的关系,从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适应山地地形与气候复杂变化的生态建筑,以达到因地制宜的理想效果。有些建筑事先有规划设计图纸,也有一些很精彩的乡土建筑,压根儿不是凭设计图纸,而是凭实际的地形,是在山地上“长”出来的建筑,或则也可称作“赤脚”建筑。 3、平面设计 3.1、布局形式 山地环境中的建筑在平面布局形式方面,一般都结合地形,采用自由灵活的布局。其间没有明显的纵横轴线,边缘轮廓也不一定遵循几何形状构图,有的聚居成团,有的延伸成带,或者兼而有之。具体的布置方法应视城市的规模、地形情况、坡度、坡向、地质等多种情况来确定,其具体的利用方式有: 3.1.1、沿等高线布置 即建筑用地布置在同一或相邻的等高线上,多沿主要道路延伸,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第43卷第9期f h丨v£讨 V〇1.43,N〇.9 2017 年 9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_______________________Sep.,2017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宋兵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在山区坡地建筑设计中,对山体边坡加强维护、确保 山体坡地稳定性在保障建筑设计稳定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因此,对山区坡地建筑设计要点进行深入探究至 关重要。本文对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 工程实例对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究。关键词: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 U3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 - 4011 (2017)09 - 0097 - 02 DOI:10.3969/j.issn. 1672 - 4011. 2017. 09. 047 1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1.1采用天然地基建筑 山地建筑采用天然地基设计浅基时,应保证基底传力至 稳定持力W,并避免过大的基底传力至临近台地边坡下的挡 墙类支护体上,根据G B 50007 -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中第5.4节的规定,对土层的稳定边坡坡角及基底传力 扩散角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可以推导出建筑基底边缘至挡墙 墙背(Xf应基底传力至挡墙基脚以下)的最小水平距离,或逐 步加深前排基础埋深,从而尽量消除设挡墙后基础对挡墙的 附加力影响。对于抗震设防地区,按照G B 50330 -2013《建 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G B 50011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的相关规定,还应注意分析建筑基底地震水平附加推力 对支挡结构的影响。 1.2采用桩基础建筑 对于建筑浅基附加荷载易产生失稳隐患的坡体环境,采 用粧基是个有效的工程手段,既保证建筑附加荷载能深传至 更稳定的下W稳定持力土层,又对浅W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坡 层冇辅助抗水平滑移作用。但是,采用粧基不等可忽略滑坡稳定问题,对于坡地存在滑坡隐患的场地,特别是形成陡 坎台地的情况下,并非采用了粧基就解决了问题#比如,某 建筑建在6m高墙后的顶面平台上,虽然采用了粧基,由于 挡墙因地基不稳而前倾,使墙后场地土随之变形,导致基粧 被水平力拖带,粧身上段随土体的变形而位移,此时易被认 为是桩基础的竖向抗力不足而下沉变形。对于这种情况,如 只加固粧基竖向抗力,是不能完全消除建筑安全隐患的,应 先解决粧侧土体的稳定问题,再考虑竖向加固问题。某建筑 工程采用坡脚大挖方施工方式,工程项目仅采用了 6m左右 高坡脚挡墙,墙顶还有约4 m放坡尚度形成的台地,挡墙后 约4 m位置建了 6以建筑,建筑基础3时已采用了粧基,在 使用过程中,建筑有沉降变形时经再反查场地,发现了场地 收稿日期=2017 -07 -14 作者简介:宋兵(1969 -),男,四川三台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 事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工作。有拉裂变形的迹象,建筑前端开间地梁有拉断裂缝,对应挡 墙下腰部有明显水平裂缝等,说明存在台地失稳问题。对于 因坡体下滑产生的建筑粧基“下沉”变形,应注意,这个“下 沉”可能是水平位移产生竖向变形的表象,特别是地梁被拉 裂的情况就更能说明存在水平位移问题了a根据分析,对粧 身处在滑移土体的部分,一般易随土体的水平位移而首先产 生弯曲变形,同时也会造成粧顶竖向位移的假象,而粧基加 固时往往会去注意补强竖向承载力,同时忽略粧身水平位移 过大或产生大偏心受压,也会产生粧身弯折断裂等问题Q 1.3 结构架空(吊脚楼)方式调整坡地建筑场地 对于仅利用挖填方^5不能满足建筑场地平整要求,建筑 物特别是框架结构,可采用“ ±0.〇〇”以下逐步下沉架空的结 构形式,即采用建筑物自身体系构件调整来构筑使用环境,尽可能避免大挖填土方,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地下架空W来满 足其他使用功能空间要求。类似建筑比较常见,如一些山区 建筑的“吊脚楼”,但其使用条件是自然坡地稳定、可靠及建 筑荷载有效的传力保障措施,同时这些“吊脚楼”是要进行专 门建模分析计算的,所建模型需与工程实际相符。 1.4 多台地方式的场地利用 在山地建筑中,结合功能要求,设置多台地的平面比只 设一台大平面场地,对山坡稳定或工程综合造价更显合理 多层台地意味着设置的各台级挡墙高度小,形同修坡,故挖 方也少,同时对坡脚前置建筑物的采光影响也不大0对高坡 地的坡脚,应考虑高坡顶坠物对建筑物的安全影响,如建筑 物前有大面积平地要求,可分|些面积于屋后、坡前,并设置 1些缓冲区,避免更大的危害产生。 2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贵州省毕节市南光新城建设项目所在地为居住用地,其 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高程为1 501. 85?1 514. 30 m,对 此,在进行山地建筑工程设计中,应解决以下问题:③高差问 题、山地地形问题以及高容积和低密度设计条件之间的矛 盾;②对山地建筑景观视线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设计;③避 免建筑工程停车场地下空间面积与山体保护之间出现矛盾^ 2.2布局设计 在该山地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设计 密度、山地地形条件等因素,在建筑布局设计过程中,应该充 分结合当地地形特征,可以采用北高南低的设计模式#在山 地北侧,可以进行高层建筑设计,建筑高度为30 U,对于临 近城市干道的地区,可以设置低层商业,将建筑高度设置3 层,保证景观效应的良好$另外,还应该进行不同的标高设 计,景观良好、视线开阔的设计最为合理。对于山地北向建 ? 97 ?

多层框架山地建筑规范要求及处理措施

抗规的规定 4.1.8 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

抗规的规定 6.1.14 为了能使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本条规定了 地下室顶板和地下一层的设计要求: 地下室顶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平面内刚度,以有效传递地震基底剪力。地下室顶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若柱网内设置多个次梁时,板厚可适当减小。这里所指地下室应为完整的地下室,在山(坡)地建 筑中出现地下室各边填埋深度差异较大时,宜单独设置支档结构。如图1 在支挡高度较大时,往往交由岩土工程师负责,支挡高度较小时,通过选择各种挡土墙标准图即可解决。

参考高规的规定 3.4.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 注:当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本规程第3.7.3条规定的限值的40%时(1/550 1/1375),该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 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可适当放松,但不应大于1.6。

在支挡高度未达到层高时,可设置悬臂式支挡 有条件时,应沿续《抗规》分离的思路,首选与主体建筑在结构意义上分离的支挡结构,即“荷载传递,刚度分离”。如当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附带的支挡结构选用毛石混凝土挡墙。 当主体结构为框架-抗震墙结构或剪力墙结构,此时应允许设置和主体一体化的支挡结构。 山坡、谷地等地形必须保持稳定。当土坡超过土壤自然安息角呈不稳定时,必须采用挡土墙、护坡等技术措施。

山地住宅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山地住宅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本文从对山地建筑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入手,提出山地住宅建筑总体设计原则,并阐述了山地住宅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的几个方面,以期可以对建筑设计在山地环境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山地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家,山地在整个国土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大,对于山地城镇而言,土地是宝贵的战略资源。近年来,随着山地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也越发紧张,给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带来较大压力。在此情况下,利用山地,开发山地建筑将势必成为未来的趋势,因而山地建筑必然会是我们今后在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项目类型。从居住个体来看,依山而居能让居住者更加亲近自然,同时开发山地建筑可以提高居住面积和居住质量。因此,对山地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 1 山地住宅建筑含义及特征 山地,是广义的崎岖不平的高原,是指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地域。它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坡地,是山地某一坡度地段的局部地形的总称。一般来说,坡坡度在10%以上时,属于陡坡地,建筑群布置将受地形高差限制,建筑内设有梯级。山地住宅建筑是指修建在坡度大于10%以上山地特征区域的住宅建筑,是建设用地具有地形起伏、高差较大、地质复杂等特征的居住空间,需要梯级和坡道处理道路高差关系的住宅区,是山地住宅成为住宅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别。山地住宅建筑具有地质的不稳定性,地形的复杂性,气候的多变性,水文动态性,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其规划建设难度大及景观绿化环境良好、易于建筑环境塑造等显著特征。 2 山地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 人是居住的主体,对人们的关怀始终是居住空间环境建设的宗旨和原则。在山地住宅建筑设计规划设计中,应从生活入手,让建筑的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利用山地住宅特有的地形、地貌条件,创造出拓展人们空间感受,增加人们情感体验的场所空间。让住户在身心愉悦中营造充实的居住空间,并在这样的空间里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 2.2布局“因地制宜”

山地建筑设计要点

一、坡地建筑十原则 尊重自然原则,系统原则,亲水原则,择高原则,择坡原则,留顶原则,占边原则,经济原则,美学原则。 二、坡地建筑的杂谈 坡地住宅挑战最大的是成本问题,因为在坡地上面搞建筑活动,必然会增加成本,至于成本增加多少,增加20%,30%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成本控制上面要做得更加的精细,另外我们也会动一些脑筋,想一些办法,比如在坡地上景观地利用,提到水景,我们坡地本身有很好的一些山地的溪流的水景,这些水景我们充分地利用,把这些溪流的沟床做一些处理,下雨的时候水很大,不下雨的时候水就很小。这个没关系,我们把沟床进行景观化处理了以后,有水是有水的景观,没水是没水的景观。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坡地跟平地是一个矛盾体,坡地有坡地的优势,但是同时它也有很多的劣势,所以关键的是开发商拿到坡地以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而最大限度地抑制它的劣势。 开发商如果要把坡地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个优势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对坡地住宅他有平地住宅所无法比拟的视线和景观的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和享受,在坡地上形成退台之后,后面的房子不会被前面的房子挡住,那么他视线的开阔度和私密性各方面都会比平地的小区要好很多。平地上的小区所有的房子都一样高,每一户的窗子都是互相的对望,你保持18米的间距,还是会有私密性的干扰。 那么坡地建筑大部分的住宅能够保证他的私密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是坡地建筑最伟大的价值,第二个坡地建筑本身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景观很好,空气好,我们学府大道69号,我们专门做一个空气质量的测试,我们对于悬浮物和污染物的含量,我们专门请重庆大学环境测评所给我们测试,比我们主城区里面的平地的数值有很明显的区分。所以居住坡地建筑有很明显的生态上的享受,那么你要得到这些享受,肯定相应就要克服一些困难,主要就是高差的困难,那么在重庆来讲,重庆的坡地建筑在80年代,90年代以前,重庆市场没有真正的坡地建筑,只是因为重庆没有这么多平地,所以就有大部分房子是盖在坡地上面,可能有些房子就是上面是8层,然后下面还吊了6层,那么整个有十几层,但是还没有电梯。 我们在解决居民的入住的舒适度上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包括路网和车行道和步行系统上面有一个合理的搭配,再配上现代化的扶梯和电梯这些交通工具,加上家庭小车越来越普及之后,利用小车能够上去之后,慢慢的以前坡地所固有的这些抗性,慢慢就会化解。反过来对坡地所得到的好处和享受的坡地的价值会慢慢超过坡地的劣势,两者比较,他认为得到的好处比付出的代价更多的时候,他就会愿意买你这个房子。 若是描绘一桢生活场景,不应忽略了嵌在山腰的坡地。看到坡地,就自然想起温馨四溢的炊烟,想起树林,想起锅炉里香气沁人的红薯和远去的童稚梦幻。

山地建筑设计浅析

山地建筑设计浅析
环境与设计 Ci ti es a nd Tow ns C on stru ctio n in Gua ng xi 山地建筑设计浅析 ● 张俊华 摘 要 以三个山地建筑设计工程 : 为例, 通过对比分析, 探讨了山地建筑
设计中如何进行建筑的空间布局, 环境 景观及建筑设计如何与地形有机结合, 交通 及绿地系统如何组织等问题。 关键词 山地建筑设计 设计手法 : 分析比较 体会 筑 自身和观景亭、 连廊围合 出入口集散广场和几个各具 功能的半围合式内院, 一方 面将建筑的动静功能相对区 分开。 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 将周围的自然景色、 阳 光、 空 气、 水引入建筑内部。 由于建 筑的层数较低且位于山脚处, 设计时着重 处理了建筑的第 五立面——屋顶。 采用了与 白色构架相结合的青灰色坡 屋顶, 与 周围环境非常协调。 建筑沿水 平方向舒展的布局, 使建筑非常自然 地融入整个山 地环境中。 整栋建筑除 在入口处设人车集散广场及沿用地周 边设置消防车道外, 其余区域完全人 车分流, 创造了一个安静优美的环境。b5E2RGbCAP 1.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城镇化进入了一个 高 速发展时期。 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 建设规模的扩大与保护有限耕地资源的 矛盾日 益突出。 在此情况下, 开发和利 用城市周围的山地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 土地紧缺 问题, 无疑是一种可行的办 法。 因而山地建筑必然会是我们今后在 设计中经常遇
1 / 10

到的项目类型, 对山地建 筑设计方法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也日益凸显。
p1EanqFDPw
这是我1995年参加工作后一年做 的一个工程方案, 算是自己山地建筑设 计 的起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现今南 宁市隆安县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内的一个 山谷 中, 周围群山环抱, 环境优美。 用 地为公路边界与周围山脚围合成的一个 狭长形 盆地,地形起伏不 大, 用地面积约为1.3公顷。 该建筑是一个集会议、住 宿、 餐馆娱乐于一体的多功 能建筑综合体, 总建筑面积 达到9200平方米。 在建筑 总体布局中, 尽 量保持原有地貌和植被, 充 分利用山谷地形,因地制 宜,在盆地 低洼处引入水 面, 建筑采用多层方式化整 为零,以入口大堂处的餐 厅、 会议室等 公共活动部分 为核心, 客房标准单元部分 呈风车扇叶形发散式放射布 置,顺应地 势自由伸展迭 落。 建筑临水而建, 利用建 DXDiTa9E3d 2 . 工程设计实例 基于对山地建筑设计重要性的这 一种认识, 我对自己以往参加过的一些 山地建 筑设计项目作了一番回顾, 从自 己工作各个时期中筛选了三个有代表性 的实例进行 分析比较, 算是对自己在山 地建筑设计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希 望能加深对
RTCrpUDGiT
山地建筑设计内在本质规律 的认识, 进一步提高自身设计水平。 2.1 实例 1, 某局培训中心龙虎山 庄 (见图 1)5PCzVD7HxA 22 2004? 11 环境与设计 Ci ti es a nd Tow ns C on stru ctio n in Gua ng xi 虽然这个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最 终实施, 但它是我初次独自设计的一个 山地 建筑实际工程, 使我对实际设计工 作中的环境协调, 地形处理, 景观设计 等问题
2 / 10

山地住宅设计方法

山地住宅规划与设计探讨 山地住宅由于有着高绿化率、低密度、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这三大先天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环境优美的山地住宅,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也是人类追求居所的最高境界。 一、山地住宅规划的交通组织设计 由于山地住宅用地形态复杂,一般占地面积较大,自成体系,小区内的交通以车行为主,步行为附,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区内道路的使用效率是构成小区优雅环境的前提条件。道路流线尽量结合地形,地势和等高线的变化,因势利导,做到流线简洁,减少道路坡度变化和施工土方量,还要结合市政管道的敷设进行设计。做到既适应用地地形因素,又保证空间在视觉上不断变化,简单明了。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户的干扰为原则进行布置。 二、山地住宅的竖向设计 山地住宅小区的竖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尽量减小土方工程量,利用建筑基础、地下车库、路槽及管沟挖方余土,移挖作填,使填挖方基本平衡,避免出现余土外运现象。排水暗管均设于路下,然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管道的敷设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大致可分为3种:架空、直埋和地沟。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光缆等均宜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三、山地住宅的空间布局: 1. 山地住宅要满足住宅日照,通风,密度,朝向,间距等方面的要求,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或防风条件,并能有效地防止噪声污染,使居住环境方便,安全,安静,便于居民联系交往,便于管理。 2.山地住宅规划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态系统,让建筑和自然和谐的融合。对小区内的环境尽量加强绿化,做到区内区外浑然一体,使山地住宅成为绿色住宅。 3. 山地住宅的类型也决定了小区的空间形态。联排住宅具有线性特点,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复杂的地形特点,有意识地将建筑的走向予以调整,形成弯曲和错位,打破空间的单一性。利用山地地形自然形成围绕山峰布置的组团。双拼住宅和独立别墅可作为整个小区的核心和亮点,并以错落方式布局,创造出整个小区在空间节奏和景观层次上的变化。 4.山地住宅规划时,还应注意到当地的地质结构。因为,这些过程确立了不同场地的稳定性、承载力以及开挖和整坡的难易。 5.山地住宅小区以居住为主体,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体育锻炼、老人休闲、儿童游戏活动场地,既要适当靠近居住区域,方便居民使用,也要防止对住宅的干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