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地貌全攻略

高中地理地貌全攻略

高中地理地貌全攻略
高中地理地貌全攻略

高中地理地貌全攻略

[知识梳理]

地貌即地表的形态。对于居住在地表的人们来讲很容易观察。本专题重点分析在外力的作用下,尤其是流水和风力的作用下,河流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分布的规律以及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这部分内容比较直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多让学生观看各种地貌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地貌的知识体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明确五大地貌的成因、发育及其分布的自然规律。

2、能熟练判读各种地貌类型。

过程与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对典型的黄土地貌的识别、判读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地貌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自主学习其余的四种地貌类型。

3、通过组间交流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态度、情感、价值观:1、通过研究我国广泛分布的五大地貌类型,发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环保意识。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2、通过黄土之父刘东生事迹的介绍,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合理的开发和改造自然界而努力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1、流水与风力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2、河流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特点。

3、地貌对农业、工程建设、旅游及和城市布局的影响。

四、地貌的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利用预备铃的时间播放我国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图片,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自然的引出课题―――地貌。

新课流程:

(一)、黄土地貌

(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和风成地貌。(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及要完成的习题。)

(三)、小组班级内部交流学习的成果,完成对应习题。

教师总结:

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地球表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其实除了今天我们研究的流水和风力作用外,还有生物、冰川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形成的地貌不仅仅是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五大地貌类型。还有海底地貌、冰川地貌、人工地貌等等。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学习地貌的一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研究更多的地貌知识,完善地貌知识体系。第二课时:

教师导入: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河流、有高原、有平原,那么在地图上该如何表示呢?下面我们介绍一种地图,通过等高线来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来判定各种地形。从而引出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内容。

新课流程:多媒体显示一幅等高线的形成示意图和一幅等高线与实际山体的对照图。学生一边读图,教师一边介绍等高线的基本知识:等高线就是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形成的线投影到平面上所形成的水平曲线。然后给学生一点时间对照多媒体的示意图理解等高线的含义。

学生讨论:从两幅图中发现等高线地图的哪些规律?

学生结论汇总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出等高线图的基本规律: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一般情况下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但是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

等高线可以重合。

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密集处表示陡坡。

5、山脊线凸向低海拔,山谷线凸向高海拔。

6、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称为山的鞍部。

结合学生们初中学习过的五大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这五大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识读方法:

平原地形: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山地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高原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地形:等高线中间数值较低而边缘较高。

给学生一段时间并对照前面的两张图消化、理解。

多媒体显示一张较为复杂的等高线图,请学生判读具体的地形、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缓坡和陡坡。并根据图中的其它地物信息,讨论河流发育、水库、道路和房屋的选址与地形的关系。从而明确地形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

学生借助图中信息和合作讨论会得出结论:河流在山谷中发育,水库适合建在山口狭窄而且上游有宽阔的蓄水洼地的地方,鞍部较平缓的地方修建铁路,房屋则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平坦地。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们根据该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河流等条件,因地制宜地为当地设计一个农林牧渔业合理开发布局的方案。

相关习题:

一、填空题

1、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和。

2、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以为主;曲流多出现在河流的,是河流侧蚀的结果,河流在岸不断侵蚀,岸不断堆积,导致河流越来越弯曲;河流下游以作用为主,往往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3、喀斯特地貌包括和两部分。

4、海岸地貌包括地貌和地貌。

5、风成地貌是指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和堆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其中风蚀柱属于地貌,沙丘属于地貌。

6、黄土覆盖范围较广的平坦高地称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称为;孤立的黄土丘为。

7、把地图上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图形叫图。

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说明地面坡度愈。

答案:

1、侵蚀搬运堆积

2、狭窄侵蚀中游凹岸凸岸堆积

3、地表地下

4、搬运风蚀风积 6、塬梁峁 7、海拔等高线地形图 8、缓

二、单项选择题

1、常见的流水侵蚀地形有 (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坡地地形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形冰川谷

2、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3、曲流往往发生在河流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人海口

4、我国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5、下列对地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落水洞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

B、三角洲平原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C、黄土土层疏松不保水因此肥力低

D、喀斯特地区地表缺水但往往有地下水

6、下列地质现象主要属内力作用的是

A、石灰岩溶洞的形成

B、风蚀蘑菇的形成

C、河口三角洲的扩大

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7、根据下列概念的相互关系,图中①、②、③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是

A、曲流、三角洲、河流地貌

B、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C、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D、花岗岩、侵入岩、岩浆岩

8、下列地貌中,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的是

A、河流地貌

B、冰川地貌

C、黄土地貌

D、喀斯特地貌

9、下列岛屿的形成,主要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A、崇明岛

B、海南岛

C、夏威夷群岛

D、菲律宾群岛

10、下列景点的形成与喀斯特地貌有关的是

A、苏州园林

B、桂林山水

C、承德避暑山庄

D、周庄水乡

11、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的多种方式中,最为严重的是

A、樵采

B、营造宫殿

C、过度放牧

D、毁林开荒

1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岩石表层的崩解破裂——流水的侵蚀作用

B、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的侵蚀作用

C、天山山麓的冲积扇——风力的堆积作用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风力的侵蚀作用

13、下列关于韩愈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所描写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诗句描写的是江南一带的自然风光

B、最早考察和科学分析该地貌成因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

C、该地貌主要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而形成

D、这种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典型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4、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c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作用 B.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3)对图a地貌景观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地貌景观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B.该地貌景观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C.湖南张家界有该地貌景观分布

D.我国青藏高原上有该地貌景观分布

(4)图a地貌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该旅游景观的欣赏应

A.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B·以情观景、情景交融.

C.选择至高点俯瞰

D.以漓江作带,乘船游览,看山水组合

1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该地为

A.鞍部 B.洼地 C.山谷 D.山峰

16、关于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对应关系,应该是

A.等高线值越大,等温线值也越大

B.等高线值越大,等温线值越小

C.等高线值越大,等温线越稀疏

D..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和气温都相同

17、绘制等高线地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有

①绘图纸张大小;②地形地海拔高度;

③地图比例尺的大小;④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1)、与“飞流直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的景观相符的是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2)、 d图中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地震 B.地震火山 C.滑坡泥石流 D.火山泥石流19、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

(注:图中数字的单位为米)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

A·小溪 B.平原 c.沙滩 D.梯田

(2)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3)下列农作物中,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

A.青稞 B.谷子 c.甜菜 D.水稻

20、读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

(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b点能看到m点

c·mn直线距离约为110千米 D.a地可能形成瀑布

(2)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常绿硬叶林

(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风沙危害严重 B.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气候湿润、流水侵蚀显著 D.冬冷夏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答案:

1 A

2 A

3 B

4 B

5 C

6 D

7 D

8 C

9 A 10 B 11 D 12 B 13 C 14(1) A (2) B (3) A (4) D 15 D 16 B 17 B 18 (1) C (2) C 19 (1) D

(2) C (3) B 20 (1)D (2) A (3) D

三、地貌综合题

1、读下面石灰岩溶洞图,回答;

(1)图中1是,2是。

(2)简要说明图中1、2的形成原因。

(3)喀斯特地貌较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位于

(国家)。喀斯特地貌在我国高原有广

泛分布。

(4)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貌的名称。

(2)该地区风向主要是A还是B 。

(3)该地貌是外力作用中的而形成的。

(4)它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等。

(5)该地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呈扩大化的趋势,其原

因是

(6)我国治理上述地貌的重要生物工程是。

3、下图表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受外力作用明显且相互联系,同时,人类活动对这里的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读图回答:

(1)A处因受等气候特征

的影响,物理风化作用明显,形成碎石戈壁,

图中B为,C为,D

为。

(2)目前内蒙古高原上沙漠化现象日趋

严重,产生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原因

是,治理的主要措施

是。

(3)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人类应采

取必要的措施使黄土高原的生态向循环方向发展。

4、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

选在A处还是B处好? ,理由是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

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其理由是。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答案:

1、(1)钟乳石石笋 (2)可溶性岩石(CaC03)遇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水,石灰岩溶解后,形成可溶于水的Ca(HC03)2。含有Ca(HC03)2的水由洞顶渗出,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C02逸出,CaCO3沉淀出来,形成钟乳石和石笋 (3)原南斯拉夫云贵 (4)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2、(1)流动沙丘 (2)B (3)风力堆积 (4)淹没村舍道路牧场农田 (5)破坏草原、林地,在不宜农耕的地方扩大耕地,自然条件方面,气候异常,干旱面积广大等(6)“三北”防护林带

3、(1)气候干燥、温差大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2)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退耕还牧、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3)水土流失严重良性

4、(1)A 因为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 (2)粘土、粉砂、砂、砾石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3)与北岸(即左岸)相连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 (4)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它们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情况下以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形成的,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

等高线综合题

一、读福建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

1、城镇所在地区的地形属于,

城区海拔约350米,当夏季城区平均气温为

30℃时,山峰A的气温不会高于℃。

2、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

其中上游河流补给以为主,

汛期出现的季节是,近些年来发

现下游含沙量增大,原因是

3、小清河上游为一人工林,典型的植被属于

( )

A.热带季雨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林区分布的经济林木有 ( )

A.油桐、油茶 B.樟、橡胶 C.云杉、水曲柳 D.冷杉、红松

4、为对林区资源实施管理,防治森林大火、病虫害等灾害,拟引进一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信息

化管理,这一新技术是,该新技术系统具有数据管理、数据查询和

等三项功能。

5、为满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的需要,现拟在周围地区建一水库,以调节不稳定径流。

如果在图中C、D两处中选择一处筑坝修水库,你认为处较合适,理由是

答案:

1、盆地 24

2、西向东雨水夏季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

3、C A

4、地理信息系统(GIS) 空间分析

5、D 如果C处筑坝,城区将被淹

二、下图中图甲为35oN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乙是沿图甲中 (EF或GH)作的地形剖面图。

2、D悬崖的高差不超过米,李村在D悬崖的方向。

3、某日测得李村最低温度为21.42o℃,图示地区该日最低温度约是℃。

4、实际调查发现G坡的植被生长好于A坡,其原因是G坡。

5、若修建梯田时,宜选择ABC三处中的处,原因是。

6、一般情况下,河流的上、中、下游地貌各有何特点?

答案:

1、EF

2、300 正北

3、18

4、位于向阳坡

5、A 坡度较缓

6、上游河谷深切多峡谷中游河谷宽阔多曲流下游河床平缓多三角洲

三、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

A

B

比例尺1:40000 等高距 10米

1、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图中①②③处将布局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禽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粮食种植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果树栽培业应安排在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在⑦、⑧二处准备建水泥厂和食品厂,根据工业布局的有关原则,水泥厂应建在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食品厂应建在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若要在该地建一小型水电站,请你选取一个合适地点,用图例符号画在图中适当位置,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3分)

答案:

1、水田 水稻 ② ① (4分)

2、⑦ ;在盛行风向垂直郊外,不污染城镇;⑧;食品厂污染小,近消费市场(4分)

3、画图1分 筑坝的工程量小、蓄水量大、动迁少或无、投资少、效益高。(2分) 四、读我国南方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地形类型是 。

2.图中最高的等高线是 米,最高、最低等高线之间的 垂直高差是 米。 3.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建一条平 缓的公路,应选择在海拔 米至 米之间的高 度修建。

4.图中A 处的陡崖其高度不低于 米。

5.为了解决当地的用水、用电问题,计划在B 处修建水坝。选择该处建水坝的理由是 。若水坝在图上的长度为0.5厘米,水坝的实际长度应是 米。 6.图中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是( )

A .种植水稻

B .种植苹果

C .种植柑桔

D .种植棉花

答案:

1.丘陵 2.290 50 3.250 260 4.20 5.工程量小 200 6.C 五、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A 地地形类型为( ) A .平原 B .山地 C .盆地 D .丘陵

A

B c

D

判别A 地地形的理由是:

; E 处地形为 , 理由是: 。

2、C 、D 两支流中,水流较急的是 ,理由

是: 。 3、图中的最高峰海拔约 米,最高峰与乙村的相对高度约 米。乙村在甲村的 方向,现要修一条连接两村的公路,在a 、b 两条备选方案中宜选择 。 答案:

1、C 河流支流从四周向中部干流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 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

2、C C 支流流经处等高线密集,坡陡水急

3、500 400 东北 b 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称为地 貌,我国的地貌类型多种多样。A 地 属于 地貌;B 地属于 地貌;C 地属于

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原因是 2、D 平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①春旱 ②夏旱 ③秋旱 ④冬旱

3、我国东南沿海、海南岛和台湾岛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4、在A 、B 、C 、D 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① A 地区 ② B 地区 ③ C 地区 ④ D 地区 这种灾害属于( )

① 生物灾害 ② 地震灾害 ③ 气象、气候灾害 ④ 地质灾害 答案:

1、喀斯特; 黄土; 流水、 河流中泥沙的堆积

2、①

3、台风

4、① D 七、读图回答:

1、图中悬崖相对高度不超过 米。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2、图中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

灾害的地区,其等高线分布较 。 地区。 3、与图中河流上游的河床剖面图最

接近的是 ( )

c

答案:

1、500,西南

2、密集

3、D

八、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后请回答:

1、根据你已学到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图中A所

在地著名山脉的形成原因:_________

B

A

C

D

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最高、最低等高线之间的垂直高差约是___

__米

3、图中A、C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地,C地的

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D地主要经济作

物是______

4、图中95°经线及其附近B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B河段修建水电站是否可行?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济压而形成 2、 4800 3、 C 水稻茶叶 4、①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并处于山脉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②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高差大,流经该处的河流落差也大 5、可行:①此河段水力资源丰富②当地缺乏煤、石油等常规能源而水能开发成本低③该河段距人口较集中、经济较发达的藏南地区近④修建水电站有利于保护环境⑤可有效扶贫,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不行:①在该河段修水电站会破坏峡谷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世界第一大峡谷态环境②可利用当地丰富地热和太阳能替代水能③距我国经济中心遥远,群山阻隔输电投资成本大④当地经济落后,产业分布不合理,经济密度低耗电量不大⑤修水电站环境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

九、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1.该地地形类型为,判断的依据是:

①该地最大相对高度约为()

A.25~50米B.50~75米

C.75~100米D.100~125米

②该地最高海拔高度是。

2.该地最长河流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向东D.自西南向东北

3.该地种植的作物有(多项选择)

A.水稻B.茶叶C.油菜D.苹果

答案:

1.丘陵 D 150米以下2.B 3.AB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常见地貌类型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重点)2.掌握并能区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重难点) 一、喀斯特地貌 1.形成: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 2.我国的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主要类型 (1)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林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内有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等。 1.成因: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 2.主要类型

(1)风沙侵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2)风沙堆积地貌: 沙丘——新月形沙丘较为常见??? 生长植物——固定沙丘 无植物生长——流动沙丘 3.主要分布 西北地区以及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 1.含义: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主要类型 (1)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2)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 (1)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 ( ) (2)长江三峡主要为U 形谷。 ( ) (3)风沙地貌都是风力侵蚀而成的。 ( ) (4)海浪的侵蚀对海岸具有破坏作用。 ( ) (5)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 ) A .河流阶地、大峡谷 B .喀斯特地貌、陡崖 C .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 .角峰、“U ”形冰川谷 提示:(1)×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 (2)× 长江三峡是由流水侵蚀而成的V 形谷。 (3)× 干旱地区的沙丘是风力堆积而成的。 (4)√ 海浪能量巨大,对海岸具有侵蚀破坏作用。 (5)C [大峡谷、喀斯特地貌多为流水侵蚀地貌;角峰为冰川侵蚀地貌;河口三角洲、冲积扇是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常见地貌类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19·北京高一检测)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读“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1、2题。 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流水侵蚀 【解析】1选A,2选D。第1题,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会形成石芽、石林、孤峰、溶沟等地貌,导致地表奇峰林立,崎岖不平,故选A。第2题,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因此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下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 7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近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和畅洲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堆积作用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流水的搬运作用 4.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 ( ) A.左汊水速较快 B.右汊径流量较大 C.右汊水深较深 D.左汊有江豚栖息 【解析】3选B,4选D。第3题,和畅洲是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第4题,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右汊径流量小;从图中看出,左汊有江豚栖息区,不宜作航道。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6.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解析】5选C,6选D。第5题,图片显示的是干旱地区的风蚀城堡,故选柴达木盆地。第6题,风蚀城堡属于风力侵蚀。 (2019·天津高一检测)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合黎山一处地貌景观图,完成7、8题。 7.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河流堆积 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 8.这一景观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 A.植被茂盛 B.草原广阔 C.湿润多雨 D.干燥少雨 【解析】7选A, 8选D。第7题,图示景观为风蚀蘑菇,是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第8题,风蚀蘑菇是干旱地区的典型景观,所以该地区干燥少雨。 (2019·清远高一检测)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该国旅游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常见地貌类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19·北京高一检测)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读“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1、2题。 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A.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B.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 ,土壤肥沃D.地势平坦) ( 2.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风力侵蚀 B.A.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 D.流水侵蚀 【解析】1选A,2选D。第1题,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会形成石芽、石林、孤峰、溶沟等地貌,导致地表奇峰林立,崎岖不平,故选A。第2题,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因此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下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 7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近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和畅洲的形成原因是 )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堆积作用 C.海水的堆积作用4 / 1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D.流水的搬运作用 4.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 ( ) A.左汊水速较快 B.右汊径流量较大 C.右汊水深较深 D.左汊有江豚栖息 【解析】3选B,4选D。第3题,和畅洲是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第4题,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右汊径流量小;从图中看出,左汊有江豚栖息区,不宜作航道。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最可能位于 (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6.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B.冰川侵蚀流水沉积A. D. C.风力沉积风力侵蚀【解析】5选C,6选D。第5题,图片显示的是干旱地区的风蚀城堡,故选柴达木盆地。第6题,风蚀城堡属于风力侵蚀。 (2019·天津高一检测)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合黎山一处地貌景观图,完成7、8题。 7.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风力侵蚀 B.河流堆积 D. 岩层挤压火山喷发 C.8.这一景观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 ) A.植被茂盛 B.草原广阔 D.干燥少雨 C.湿润多雨 【解析】7选A, 8选D。第7题,图示景观为风蚀蘑菇,是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第8题,风蚀蘑菇是干旱地区的典型景观,所以该地区干燥少雨。 (2019·清远高一检测)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该国旅游4 / 2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下面是马耳他简图及其著名景点“蓝窗”,据此完成9、10题。 9.“蓝窗”坍塌的原因是 ( ) A.火山活动 B.飓风吹袭 D.泥石流冲击C.海浪冲击 ( ) 10.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高中地理 地形地貌专题复习(含答案)

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石河一般多发育在0 ℃海拔高度附近,高大山地冻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发生整体运动,大量砾石充填凹槽或沟谷形成石河景观。读“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和天山石河景观图”,完成1~3题。 1.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 ) A.500米以下B.1500~2000米 C.2500~3000米D.3500~4000米 2.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冻融堆积B.冻融侵蚀 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3.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 ) A.南坡沟谷 B.北坡沟谷 C.南坡高地 D.北坡高地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山前地带,有一奇特地貌区,当地人称其为龙脊谷。龙脊谷的核心地貌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这里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高差约5~10米,走向为东北—西南,出露的岩层近似于垂直地面,其中的垄状如龙脊。下图为游客拍摄的龙脊谷照片。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 )

A.起伏和缓 B.陡峭高峻 C.低洼积水 D.平坦广阔 5.当地的岩层之所以近似于垂直地面,是因为( ) A.岩层性质差异 B.岩块断裂上升 C.岩浆向上喷发 D.岩层挤压隆起 冰帽是一种规模比大陆冰盖小,外形与其相似,而穹形更为突出的覆盖型冰川。下图为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附近丘陵地貌(a~d)剖面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丘陵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堆积 C.冰川堆积 D.风化作用 7.丘陵地貌a~d( ) A.厚度由大到小 B.组成颗粒物由大到小 C.坡度由小到大 D.形成年代由新到老 8.冰帽附近丘陵地貌的形成过程反映了( ) A.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 C.气候变湿D.气候变干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B.流水 C.冰川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挪威,位于欧洲的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是北欧四国中海岸线最长、港口最多的一个国家。挪威的海岸线长度足足有2.1万公里,比海

人教版高中地理各种地貌类型手绘图

目录 一、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 (1) 01水平岩层构成的地貌——水平山 (1) 02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山 (10) 03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山 (18) 04断层山 (24) 二、火山地貌 (35) 01火山形态 (36) 02熔岩流地貌 (40) 三、风化作用形成的地貌 (49) 01花岗岩山 (50) 02层状山 (63) 03变质岩山 (69) 四、流水侵蚀地貌 (74) 01暂时性流水侵蚀地貌 (75) 02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及阶地 (83) 五、岩溶地貌 (110) 01地表岩溶地貌 (111) 02溶洞 (131) 03丹霞地貌 (137) 六、海岸、湖沼地貌 (142) 01海岸地貌 (143) 02湖沼地貌 (152) 七、雪山地貌 (162) 01冰川 (162) 02冰蚀、冰碛地貌 (171) 八、干旱地区地貌 (177) 01风蚀地貌 (178) 02黄土、沙漠地貌 (189)

各种地貌类型手绘图地理帝 7月15日 来源:地貌类型图说,我们都爱地理 经过地壳运动,地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些地貌对于我们研究地质环境,开发矿产能源,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几十种精彩的地貌类型手绘图。 一、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 沉积在海底、湖底的水平或稍有倾斜的地壳运动的力,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开始上升、下降,发生倾斜或弯曲,井发生断裂,这叫做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可分为: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和断层作用形成的地貌等。 倾斜岩层山 01水平岩层构成的地貌——水平山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的影响。岩层产出状态、发生多样的变化。有的岩层虽然经过地壳运动使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仍保持水平状态,由这样的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多见于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一)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一)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一)黄土地貌loess landform 发育在黄土地层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陆相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占陆地面积的1/10。典型的黄土地貌有以下特征:①沟谷纵横、地面破碎。中国黄土高原沟谷密度达3000~5000米/平方千米,最大10000米/平方千米。沟谷下切深度为50~100米。沟谷面积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达60%以上。地面坡度>15°的约占黄土面积的60%~70%,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二) 重力地貌gravitational landform 坡地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所形成的地表形态。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为块体形式,故又将这种移动称为块体运动。按运动方式分为:崩落、滑动、蠕动3类。形成的重力地貌类型有:①崩塌,又可分为山崩、塌岸和散落而形成的不同形式的崩塌地貌。②滑坡。③蠕动土屑。④土溜,又分为冻融土溜、热带土溜。有时也将山地沟谷中的泥石流列入重力地貌。实际上,它是重力地貌与流水地貌之间的过渡性地貌类型。 地表风化松动的岩块和碎屑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块体运动过程而产生的各种地貌现象的总称。其过程分两类,一是突发性过程,时常造成灾害;一是非灾变性缓慢过程。产生的地貌

现象是:上部山坡物质不断被迁移,使山坡逐渐后退;山麓就近接受缺乏分选的碎屑堆积,减缓坡度;整体山坡形态随二者而不断变化。重力地貌类型分为侵蚀类型和堆积类型,前者以陡崖为主;后者主要有倒石堆、石流坡(岩屑坡)、滑坡台阶、滑坡鼓丘、泥石流扇、泥流阶地和石冰川等。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指各种风化作用生成松散的风化层和岩石风化裂隙,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与产状,地形形态,水活动浸润作用降低岩土强度与休止角,侵蚀、潜蚀与溶蚀作用产生临空面而增加岩土剪力、震动等。它们随各地自然条件变化而不同,故重力地貌有一定的区域性。人为因素指各种经济活动破坏斜坡自然稳定态。重力地貌普遍存在,甚至存在于海底。因其具有一定的环境效应,包括突发性灾害地貌过程和地表沙石化,故受到人们的重视。因重力地貌的发生存在变形时间效应,故具有可预测性。中国成功地预报了1985年6月12日湖北秭归新滩大滑坡。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三) 构造地貌structural landform 由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地质时期的构造和新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新构造。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有:板块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火山构造地貌、熔岩构造地貌和岩石构造地貌。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构造受外力侵蚀作用后形成的地貌。如背斜山、背斜谷;向斜山、向斜谷;断层崖、断层线崖等。由新构造运动形成的褶曲、断层等遗迹,称为新构造。新构造运动可以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地貌,如上升的山地、丘陵、台地;下降的平原、盆地;间歇上升的阶地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版)寒假作业:4.1 常见地貌类型

4.1 常见地貌类型 1、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断裂下陷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2.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 ) 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 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 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 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 2、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石灰岩组成,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象鼻山主要岩石的地质作用() A.流水溶蚀 B.海水沉积 C.冰川侵蚀 D.风力沉积 2.与桂林山水地貌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为()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风力强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气候暖湿,石灰岩分布广泛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3、下列哪个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 A.三角洲 B.河漫滩平原 C.冲积平原 D.河谷 4、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5、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温度低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下图为某地溶洞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溶洞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D.流水堆积 6、下图是我国某地沙山的分布及沙山剖面示意图,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7、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各专题汇总复习

高中地理各专题汇总复习,掌握了期末考试何惧! 1.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 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高一地理主要地貌类型

地貌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主要的地貌类型--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的形成原因、形态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及阅读;地貌与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 2、地位与作用 本专题是在《板块运动》和《岩石与矿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进一步讲述地貌与人类经济建设活动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对于学生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为以后人文地理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辨认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等主要典型地貌类型的图片,并说出正确的判定原因。 2、能说出河流上、中、下游明显的地貌差异,以及曲流、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3、能正确解释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并说出其典型的分布地区。 4、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能读出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正确辨认出山峰、盆地、鞍部、山谷、山脊、陡崖以及陡坡和缓坡,并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安排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

5、能举例说明地貌对人类经济建设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珠穆朗玛峰继续抬高和崇明岛面积不断增加原因的分析,明确地貌是在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2、阅读“长江上、中、下游地貌”图,发现各游段地貌的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3、阅读“喀斯特地貌类型示意图”,认识峰林、孤峰、溶蚀盆地、落水洞、地下河、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并归入地表喀斯特或地下喀斯特。 4、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5、结合“中国地形图”和黄土地貌的图片,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形态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究黄土地貌区人与环境的关系。 6、通过观看动画演示,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结合相应的练习题,分析地形图所表达的山峰、缓坡等地理信息,并规划农业和工程建设,体会地貌对人类经济建设的影响。 7、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地貌形态对农业、工程建设、旅游、城市布局等经济建设活动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各种地貌图片,感受自然之美,熏陶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对徐霞客的了解,体会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3、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锻炼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

丨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考点汇总

概念: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形成条件: (1)具有流动的水 (最好是湿热气候可以加速反应) (2)岩石具有可溶性 (大多数是碳酸类盐和硫酸类盐,例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3)水的溶蚀作用 典型地区: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但多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1 ①云贵的喀斯特是好辨认的,由于云贵高原的地质条件比广西复杂得多,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

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 例如:云南省的路南石林 由于云南省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很大一部分流入地下,所以哪怕云南大多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但是某些地区依旧是干!旱!的!----谨记、谨记。 2 ②广西的喀斯特地貌是别具特色的,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等形态各异、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站在较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群峰密集,气势雄伟,犹如苍蓝色的石头森林。

大家看,是不是感觉广西的喀斯特地貌要比云南的水要丰富一些。所以地貌相同,但还是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别的。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材料三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

常见地貌类型

过渡:徐霞客这次在我国美丽的喀斯特地区打卡,那么喀斯特地貌到底是什么 .补充地貌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整体地貌有个宏观的认 .通过教师引导阅读加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 概念,理解喀斯特地貌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喀斯特地貌有哪些次级地貌类型?如何形成?主要分布的省份 .通过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喀斯特次级地貌的概念(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 其中,穿插“石 “喀斯特峰丛峰林的演化过程”两个板块的知 阅读课本P66,并在课本上划 出相应概念。 学生带着问题在视频中找出 相关答案,并通过图片感知喀斯特 次级地貌的景观特征。 学生通过图表思考问题,得出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省份:云、 桂、贵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综合分析 “天眼”的选址 1.①气候:大窝凼位于我国 的 细致,采用学 生阅读,教师 引 结合的方法, 让 易掌握。 在 承 作 斯 概 刻 补充,又对喀 斯 次 一定的了解。 上 貌 为 的内容,但能 够 加 观 断。 识 助

.补充河流地貌 .通过教师引导阅读加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流水地貌的概念,理解不同河段流水作用方式不同,塑造出 类 其中,对于难以理解的地貌类型,如牛轭湖的形态,教师通过现有形态推演其 最后,补充黄河三角洲的典型生长现 .通过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风沙地貌和次级地貌的概念(分为风沙侵蚀地貌和风沙 其中,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雅丹地貌 .引导学生探究 ,小组讨论完成活动题,并尝试总结归 此为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学生 可进行补充 学生在幻灯片和教师语言的 提示下积极思考,主动理解。 学生在幻灯片和教师语言的 提示下积极思考,主动理解。 1.沙丘河谷的特征:此处河 道弯曲,河谷宽而平坦,分布着河 漫滩和沙洲。 2.该沙丘的沙源地在江心洲、 河谷、河漫滩,原因在于: ①此处河道弯曲、泥沙沉积 (地形因素,提供沙源) ②冬春季降水少,河流水位 貌 为 铺垫知识。 生的兴趣,培 养 象、看本质的 思维习惯。 河 典 象,培养学生 用 的 物 力。 貌 独特的景观, 值 赏,作为课堂 的调味剂。 为综合,知识 框 杂,适合用于 学 作探究。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教案

常见地貌类型 【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景观图和示意图来说明不同地貌特征及分布。 2.通过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3.形成对地表形态的科学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学习重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常见地貌类型,说明其景观主要特点。 【学习难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常见地貌类型,说明其景观主要特点。 【学习过程】 一、知识体系导引 二、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 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2.地貌类型及特征 (1)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知识链接: 石灰岩主要成分CaCO3,受CO2水溶液的影响被溶解 CaCO3+CO2+H2O===Ca(HCO3)2 学法指导: 1.河流左岸、右岸的确定: 面朝河流流向方向,左手边为左岸,右手边为右岸。 2.河口三角洲沉积物颗粒分布: 思考:我国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分布吗?为什么? 提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主要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文条件及生物条件较差,故科斯特地貌发育很不充分。 知识点二:河流地貌 1.上游地区 一般流经山区或高原。由于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2.中、下游地区 河流中游大多位于山区和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下游多位于平原地区。河流中、下游多发育冲积平原,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3.河口地区 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颗粒较细,适合农耕。

高中地理常见地貌总结(一)

高中地理常见地貌总结(一) 高中地理常见地貌总结(一) 冰川地貌(glaciallandform) 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冰川是准塑性体,冰川的运动包含内部的运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是进行侵蚀、搬运、堆积并塑造各种冰川地貌的动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动力,是与寒冻、雪蚀、雪崩、流水等各种营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区的地貌景观。 冰川地貌可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冰川侵蚀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岩块,在运动过程中对谷底、谷坡的岩石进行压碎、磨蚀、拔蚀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蚀地貌形态,如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羊背石、冰斗、角峰、槽谷、峡湾、岩盆等。冰川堆积地貌是冰川运动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地貌,如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槽碛、鼓丘、蛇形丘、冰砾阜、冰水外冲平原和冰水阶地等。 高中地理常见地貌总结(二) 河流地貌fluviallandforms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

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河流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与下游3个部分。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堆积作用逐渐增强。河流根据平面形态、河型动态和分布区域的不同,有不同的类型。依平面形态可分为顺直型、弯曲型、分汊型和游荡型;按河型动态主要分为相对稳定和游荡型两类。山区与平原的河流地貌各自有着不同的发育演化规律与特点。山区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纵坡降较大,谷底与谷坡间无明显界限,河岸与河底常有基岩出露,多为顺直河型;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层冲积物,有完好宽平的河漫滩,河谷横断面为宽u 或w形,河床纵剖面较平缓,常为一光滑曲线,比降较小,多为弯曲、分汊与游荡河型。 地貌类型中包括侵蚀与堆积地貌两类,前者有:侵蚀河床、侵蚀阶地、谷地、谷坡;后者含:河漫滩、堆积阶地、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中重要的地貌类型,可以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分上叠与内叠阶地)、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对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河谷的结构的研究,可以分析河流地貌的过去,了解现在,预测河流发育的未来。 高中地理常见地貌总结(三) 风蚀地貌 wind-erosion landform 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有: ①风蚀石窝。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坑。大的石窝称为风蚀壁龛。

高中地理常见地貌总结:海岸地貌

高中地理常见地貌总结:海岸地貌 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进、海退,导致海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当于现代海平面的高度,构成现代海岸的基本轮廓,形成了各种海岸地貌。 在海岸地貌的塑造过程中,构造运动奠定了基础。在这基础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气候因素等塑造出众多复杂的海岸形态。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跃的动力因素。近岸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据理论计算, 1 米波高、8秒周期的波浪,每秒传递在绵延1千米海岸上的能量为8×106焦耳。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地被侵蚀,发育着各种海蚀地貌。被海浪侵蚀的碎屑物质由沿岸流携带,输入波能较弱的地段堆积,塑造出多种堆积地貌。潮流是泥沙运移的主要营力。当潮流的实际含沙量低于其挟沙能力时,可对海底继续侵蚀;当实际含沙量超过挟沙能力时,部分泥沙便发生堆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盐沼植物广布的海湾和潮滩上,可形成红树林海岸。生物的繁殖和新陈代谢,对海岸岩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坏作用。在不同的气候带,温度、降水、蒸发、风速不同,海岸风化作用

的形式和强度各异,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主要有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这类地貌又因海岸物质的组成不同,被侵蚀的速度及地貌发育的程度也有差异。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按堆积体形态与海岸的关系及其成因,可分为毗连地貌、自由地貌、封闭地貌、环绕地貌和隔岸地貌。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千米。中国海岸线长万余千米,岛屿岸线万余千米。海岸带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这里遍布工业城市和海港,不仅是国防前哨,而且是海陆交通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进行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麻斑海豹岸的演变过程,预测海岸的变化趋势,对港口建设、围垦、养殖、旅游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中地理 地形地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知识点总结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 1.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 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7. 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变质岩)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含有宝石的变质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并出露于地表;后经外力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层(沉积岩)中。 8.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高中地理地貌全攻略

高中地理地貌全攻略 [知识梳理] 地貌即地表的形态。对于居住在地表的人们来讲很容易观察。本专题重点分析在外力的作用下,尤其是流水和风力的作用下,河流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分布的规律以及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这部分内容比较直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多让学生观看各种地貌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地貌的知识体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明确五大地貌的成因、发育及其分布的自然规律。 2、能熟练判读各种地貌类型。 过程与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对典型的黄土地貌的识别、判读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地貌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自主学习其余的四种地貌类型。 3、通过组间交流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态度、情感、价值观:1、通过研究我国广泛分布的五大地貌类型,发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环保意识。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2、通过黄土之父刘东生事迹的介绍,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合理的开发和改造自然界而努力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1、流水与风力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2、河流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特点。 3、地貌对农业、工程建设、旅游及和城市布局的影响。 四、地貌的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利用预备铃的时间播放我国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图片,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自然的引出课题―――地貌。 新课流程: (一)、黄土地貌

(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和风成地貌。(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及要完成的习题。) (三)、小组班级内部交流学习的成果,完成对应习题。 教师总结: 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地球表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其实除了今天我们研究的流水和风力作用外,还有生物、冰川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形成的地貌不仅仅是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五大地貌类型。还有海底地貌、冰川地貌、人工地貌等等。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学习地貌的一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研究更多的地貌知识,完善地貌知识体系。第二课时: 教师导入: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河流、有高原、有平原,那么在地图上该如何表示呢?下面我们介绍一种地图,通过等高线来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来判定各种地形。从而引出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内容。

高中地理技巧(完整版)

地理答题技巧 ( 完整版 )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2.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3.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4.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5.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 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6.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海洋资源小专题 1.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2.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1.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2.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3.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4.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5.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 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1.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元江 ---------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 --------- 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 布拉马普特拉河 2.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3.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4.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5.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 差大。 变式: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6.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③有利于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地貌 1.常见的地貌类型有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 2.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峰林、洼地、溶洞等。 3.河流地貌主要有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曲流等。 4.风沙地貌主要有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沙丘等。 5.海岸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拱桥、海滩等。 6.观察地貌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 7.高度、坡高、坡向等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野外观察方式、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地质类和自然地理专业大学排名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知识清单一 喀斯特地貌 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常见的为石灰岩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3.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

4.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溶洞、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 知识清单二河流地貌 1.分段:从源头到河口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2.上游 (1)位置:一般流经山区或高原。 (2)地貌特点:河流侵蚀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3.中下游 (1)位置:中游大多位于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下游多位于平原地区。 (2)地貌特点:多发育冲积平原,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4.河口段 (1)位置:河流入海或入湖处。 (2)地貌特点: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 平直的河流: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弯曲的河流:无论南北半球都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5.特殊地貌 (1)河曲:在地势平缓地区,呈“S”形弯曲的河道。 (2)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 知识清单三风沙地貌 1.定义: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布: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类型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景观图和示意图来说明不同地貌特征及分布。 2.通过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3.形成对地表形态的科学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学习重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常见地貌类型,说明其景观主要特点 学习难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常见地貌类型,说明其景观主要特点 学习过程】 、知识体系导引 二、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 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2.地貌类型及特征 (1)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 常见地貌类型

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知识链接: 石灰岩主要成分CaCO3,受CO2 水溶液的影响被溶解 CaCO3+CO2+H2O===Ca(HCO3)2 学法指导: 1.河流左岸、右岸的确定: 面朝河流流向方向,左手边为左岸,右手边为右岸。 2.河口三角洲沉积物颗粒分布: 思考:我国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分布吗?为什么? 提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主要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文条件及生物条件较差,故科斯特地貌发育很不充分。 知识点二:河流地貌 1.上游地区 一般流经山区或高原。由于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深而陡的V 形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2.中、下游地区 河流中游大多位于山区和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下游多位于平原地区。河流中、下游多发育冲积平原,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3.河口地区 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颗粒较细,适合农耕。 冲积平原与三角洲的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