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湖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材料

近湖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材料

近湖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材料
近湖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材料

近湖中学德育校本课程

德育生活课之“家长进课堂”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

品格的培养和道德的塑造来源于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进行“德育生活”的课程探索,实质上就是把德育活动、德育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探索和践行,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和积累。引导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人,不断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感性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为了力避德育空洞、抽象的说教,实现德育生活化,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周围熟悉的人和事中寻找教育的素材,德育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

家长是社会大家庭中已获取经验的最好的老师。他们来自以不同行业、不同阶层具有着生活不同的阅历,其中不乏行业的精英、道德的模范。因此,学校德育设立生活课,让家长走进课堂,学生虽在学校,也能最近距离的接触生活、亲近生活,感受生活的磨练,在学习中理解生活的真谛,养成良好的品德。

二、活动定位: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江苏省素质教育会议精神,开设社会综合实践课,德育生活课是其中的课型之一,是近中创新德育形式,落实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家长进课堂”是最有现实实践意义,最具人文素养类的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融道德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科学教育、创新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活动预期目标:

1、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中学生。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2、使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志向远大。关心他人,乐于奉献。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正义感。

4、使学生具备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顽强意志和毅力。使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理,健康强壮的体魄。

5、丰富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具有创新精神。

四、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1、学期计划:活动由政教处统筹安排,学期初选定专题框架,在班主任会议上研讨确立,列出学期“家长进课堂”的计划表。

2、时间安排:每学期两次,利用班会或固定的综合实践课时间,邀请家长来校上课。

3、责任人:活动由学校德育分管校长负总责,政教处主任牵头落实。以班级为单位授课,班主任为课程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邀请家长,相关学情的和家长沟通,对家长的生活课教案进行先期审核,并协助家长进行课堂的组织教学。

4、检查和教案的整理:每次课由政教处组织巡视检查,记录家长到位和授课情况。课后收集家长进课堂的教案和相关课程资料,整理存档。

五、课程评价与表彰

1 、过程评价

注重学生参与德育生活课的过程评价,重视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作用,对学生参与率、目标的达成度、知识的获得量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可采用描述性

评价、等级评价、学分评价等多种形式。

2 、期末终端评价

期末阶段,各班根据本学期所经历过的主题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考核,考核形式多样化,可以是知识竞赛的形式,也可以是作品展示的形式,还可以是节目汇报的形式,鼓励为主,结合个人评优和集体先进的评选,表扬先进,鼓励后进,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

3 、全员评价,学生、教师、家长共参与

德育生活课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我们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元评价,有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指导老师评价,全员参与,共同评价。

4、期末将对学期德育生活课次数、效果、学生反映等进行统计,在参考家长的评价,由德

育处统一进行评比表彰。评选出“生活教育优胜班级”。

建湖县近胡中学

2010年9月

近湖中学德育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全面育人为本,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从确立平乐中学的培养目标开始,从二期课改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构建学校具有理解教育特点的德育课程框架,从而来整体深化理解教育。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探索,逐渐形成理解型德育课程多级的管理框架,课程项目和内容已初露端倪。

(一)多级德育课程管理框架

(二)德育课程系列化

1、以基础型课程为铺展

这里的基础型课程就是目前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生命科学、科学、历史、地理、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音乐、美术等课程。这些课程构成了学校理解教育育人的基础,是学生获取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形成正确态度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学校积极开发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功能,探索学科德育的方法、途径,寻找德育和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融合点,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无缝隙连接。目前,基础型课程成为学校德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以拓展型课程为充盈

这里的拓展型课程是学校在理解教育育人理念指导下,为达成含有学校特色的育人目标而自主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根据其具体性质和功能暂时分为主题活动课程、自主选修课程、服务实践课程三类。

(1)、主题活动课程

A、感恩月系列活动

开展五个“感谢”活动:“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培育我”:“感谢他人我”:“感谢社会关爱我”:“感恩自然赐予我”,构建以“感恩”为主线的情感教育

B、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开展格言教育、故事评比、爱国主义影视教育、走近历史人物、“中国的发展

变化”小报制作等活动让民族精神在校园中闪光。结合“金山情”的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小眼睛,大搜索”活动,寻找家乡的变化,激发起“爱家乡、赞家乡”的感

情。寻找中华历史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崇尚名人的民族自豪感。了解科技新发展,

感叹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调查了解今日人民生活新变化,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风

采。

C、艺术月系列活动

“缤纷舞台,秀出精彩”。这是同学们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曼妙的歌声,青春的舞精彩的相声、小品,聚成了欢乐的海洋。艺术月设有“书画专场”、“舞蹈专场”、“歌手”评比、“相声、小品”专场等等。每年的艺术节汇报演出,演绎着最华彩的乐章乐人将以自己的勤奋执着与聪明才智,i自己的乐观向上与青春活力续写艺术月的美丽

D、科技月系列活动

我校“科技节”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分为三个阶段:宣传阶段,实践创造阶献礼阶段。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一次科普报告,一次参观活动,一次科技创赛。构建以发展特长为主线的素质提升工程

E、读书月系列活动

浓郁读书氛围,构建精神家园。为了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大投入,改建图书馆,购书;同时我们的理解文化也显现出浓浓的书香。每周二次我们通过“E空间站”进行美析,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由于学生阅读量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们学会了在学习中思考,构建以“读书体验快乐成长”为主线的读书工程。

F、体育月系列活动

每年11月,又是一个校园体育节,草场上热闹非凡。比赛项目琳琅满目,弄堂游戏生足球赛,拔河等等等,师生同享体育运动之乐。本次活动以“弘扬奥运精神,展现体采,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健康娱乐,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全面展示学生的运动技能神风貌。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深入人心,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构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

体育工程。

G、礼仪月系列活动

为了创建和谐校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讲究文明,注重礼仪的良好行为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整个活动以“三迎让我们与文明握手”为主题并在在全校范围内包括生活礼仪、集会礼仪、校园礼仪等在内的文明礼仪宣传,开展“我最不能容忍的十文明行为”大讨论。构建以“塑造自我”为主线的规范工程

2、自主选修课程

自主选修课程是由教师个人在学校课程逻辑指导下根据自身能力特长开发得课程。的初级存在形式是老师组织,学生选择参与的兴趣活动。这些活动如果在实践过程中逐累起足够课程资源,形成较为成熟的课程实施方案。自主选修课程,同时也是教师的个色课程。它们的开发与实施虽受学校课程发展规划与管理小组监管,但直接责任人是教是目前学校有13门自主选修课程。

3、服务实践课程

服务实践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标的活动课程。此类课程不占固定课时,而以主题序列活动的方式实施,目前有五大主十三项系列活动。

服务实践课程安排表

通过学校德育课程的初步探索,我们都有如下共识:

(1)要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需求。

(2)要满足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特色的需求。

(3)要满足学生发展学习潜能与促进个性特长的需求。

(4)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5)要与学生沟通。

二期课程的实践研究,新课程为学校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提高

了学校和老师根据自身条件开发新课程的积极性,同时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开

扩了学生的学生视野,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以中小学德育创新发展为主线,重视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为把学校建设成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不断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法,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整体性、针对性日益凸现,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充分体现学校“让我们的学生自信而快乐地成长”的办学理念,塑造求真人的形象和风格。我们试图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提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争做“优秀求真人,合格社会人”。我们希望找到一些好的切入点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一、内容的选择: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是“十个道德好习惯”。

“十个道德好习惯”是上海市少工委在2002年1月24日召开的四届五次全会上提出的。这次会议要以培养少先队员10个道德好习惯作为抓手,深化“新世纪我能行”实践体验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十个道德好习惯”分别是:

1、微笑待人;

2、每日为父母做件事;

3、主动打招呼;

4、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5、按规则办事;

6、说了就要努力做;

7、用好每一分钱;

8、集体的事情一起干;

9、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我们常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为此,国家在深化教育体质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当时,我们学校还是一所公立转制学校,学生生源来自全区各个不同的地方,学生的各种习惯差异较大,根据学校“以人为本,求真创新”的办学思想,我们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学校的教育不是仅仅看学生在校的成绩,而应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中学阶段是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一生的发展考虑。所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抓手。于是,在2003年,学校的德育校本教材在当时殷勤老师的策划组织下成稿,当时,就是一个读本,很简单,4000多字。

二、校本教材的实施:

1、明确要求:

求真学生每个人、每学期手里都有一本《求真中学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手册》,在手册中,我们把“十个道德好习惯”作为学生须知的内容,放在手册前面,强化学生的认知,首先让学生知道“十个道德好习惯”是哪十个方面。

2、强化意识:

学校通过升旗仪式的主题发言,校会课的专题广播、班会课以及每个学期一次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不定期地举行知识竞赛,强化学生的认同感。比如,本学期十二月份,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是“迎世博,爱集体”,重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懂得我在集体中成长。主要围绕“十个道德好习惯”之八“集体的事情一起干“这一专题,结合“温馨教室”的创建、评比,学校进行了升旗仪式的主题发言,每个班级出一期专题黑板报,利用校会课进行“我们班的温馨故事”交流活动,分年级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受、回顾在集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增强集体意识,强化只有“集体的事情一起干”,我们的集体才会变得更美好、更温馨。

3、具体指导

在我们的校本教材中,每个好习惯都有具体指导要求.比如:“微笑待人”

(1)教育目的:教育学生微笑面对他人,微笑面对一切困难与挫折,培养学生自信心。

(2)行为表现:微笑面对一切碰到困难和挫折,遇到不顺心的事,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能以平常心对待它们,迎着困难上不退缩、不惧怕,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3)亲身体验:

⑴微笑是一种好习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请你谈一谈自己的体验。

当你得到微笑时,你有何感受?当你送给他人微笑时,有什么体会?

请在你的学习小组中与同学交流,把你的想法告诉同学和老师。

⑵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怎么做到互帮互谅,微笑待人?怎么实践。

⑶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多表扬少批评;放手与指导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与实践的原则,丰富知识,实践中重新学习。

⑷家长必须做到孩子做的事不论大小,只要有益都要大力支持、帮助、鼓励,不搞物质刺激,批评要把握度,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这样,从学生、教师、家长不同的方面可以加以指导。

5、检查评比、评价相结合

只要求没检查,就跟没要求一样。因此检查评比工作必须坚持下去。学校通过值周班、文明岗检查,行政值勤检查,做到“天天检查、周周点评、月月总结、学期总评”。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检查评比终究是外力,养成好行为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我们把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学生把道德规范与本人的有关行为进行联系,对照评价,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自我评价,它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利用《求真中学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手册》,坚持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表现,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班级学生自我评价表

注:评价可以用等第(优、良、合格、须努力)

6、榜样激励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激励法也尤为重要。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我们会利用学校广播对某一方面做得突出的学生进行宣传、表扬。在期末,进行单项和综合评选。比如,本学期学校德育的几个专题和重点是“迎世博,我微笑”“迎世博,讲规则”、“迎世博、爱集体”,我们就在学生中推荐、评选出这几个方面的优秀学生,而对于各方面都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推荐进行“求真中学自信快乐好少年”的评选,对于“求真中学自信快乐好少年”学校会进行宣传、给予奖励。这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和鼓励。

三、对校本教材实施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认为校本教材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我们应通过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校本教材。

比如,在我校校本“十个道德好习惯”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以前的教材注重了怎么做,目标方向不明显,于是,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对校本教材的十个方面进行了新的定位,把它修改为:

1、微笑待人——做一个乐观开朗的人。

2、每日为父母做件事——做一个孝敬长辈的人。

3、主动打招呼——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

4、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5、按规则办事——做一个遵章守纪的人。

6、说了就要努力——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7、用好每一分钱——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8、集体的事情一起干——做一个关心集体的人。

9、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这样,让学生既知道该怎么做,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结果。同时,本学期,我们还在对原有的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希望得到进一步完善。

其次,虽说我们的德育课程化建设正在进行中,但我们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处于尝试、需要逐步完善阶段,距离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的德育课程化建设工作只能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理论的认识和丰富方面,还是在课程领域的落实方面,都还有相当的工作要去完成。所以,本学期,学校本着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考虑,努力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制定了《求真中学拓展型、研究型课程校本教材编制方案》,从科学类、社会类、综合类、技能类、体艺类、专题教育类等方面鼓励具备开发能力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从上交的方案中,我发现有“关爱青春期、安全法制教育读本、先贤家训、节能环保、小故事大道理”等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学校试图将课程开发寓于科研课题研究之中;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

①问卷调查(前测):对入学新生(包括初一和高一)进行问卷调查摸底了解情况,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特别是德育方面内容和感受,把握学生德育现状,探求学生可能喜欢的德育实施策略;

②德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根据我国现阶段中学课程计划,结合德育工作的特点,我们认为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实施。下为三类:①学科性德育课程,即学校德育教材,以纸质文字形式和多媒体音像形式承载德育内容,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德育形式;②活动性德育课程,制定学校校级德育活动课程方案,让学生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构成一种参与性强、可变性大、开发性好的德育模式;③隐性德育课程,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主,改善物质环境、建全规章制度、创设文化氛围,做到满时空零距离的德育。这样,通过系统开发,多点落实,使学生受到完整而丰富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今天我以明德为荣,明天明德以我为

荣”的情感

德育系列化工程》校本课程纲要

《德育系列化工程》校本课程纲要 双塔中心小学自主开发研制了校本课程,这本书是一到六年级的德育系列化容,将小学德育要求进行整理、归纳、补充和完善。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从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参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它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捉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明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思想品德基础。 教育容和基本要求 该校本教材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知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

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也人、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1、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已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固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图主义的欺辱和进行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很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作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2、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过去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面全意为人民筹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共产党走中国少年先锋队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精品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即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特制定本方案。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2、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提倡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4、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学会健体,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健身技能;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结构 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的规定与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定了学校高中阶段三年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两大类,以课堂教学、综合指导、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实施。计划从200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6、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 7、生活技能类:声乐、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 本课程方案确定后,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方面。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写出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定,审定后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5人,则该选修课予以取消。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校本课程的成绩评为四个等级,即A、B、C、D,D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不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未达到50分的学生不予毕业。 鞍钢高中研究型课程管理条例 总则 1、为了使校本课程管理规范化,以适应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适用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年级。 3、本条例的内容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时,以后者为准。 校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考核 1、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是鞍钢高中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但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 2、校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考核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活动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由指导教师负责记录,活动内容由本人记录在校本课程学习综合记录表上,每个课程结束后需有论文、作品或制作、发明、产品等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 3、指导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D为不合格。对每12~16课时内完成并合格的课题记学分(出勤需达3/4以上学时,否则不记学分)。在高中期间,学生需完成学分。 4、学校对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奖励。优秀作品汇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作品成果报告会。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德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4、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德育”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5、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德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6、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国早已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我校各班还制订有学生《文明公约》。去年我国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书。社会上服务性行业,如“宾馆酒店”……“市场超市”等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与礼仪规范。再加上我校图书馆的丰富的藏书以及宽带网、校园网的建成更方便人们网上资源的利

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前言 物欲就像茫茫沙漠,没有一条路可以寻到绿洲,而精神的财富却像曲径通幽,妙趣通无穷。 捧一卷书在手,便氤氲起缕缕馨香,读着、欣喜着、感动着。心灵在这种享受中摆脱尘俗得到净化与升华,灵魂飞到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我们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去感知、探求天地间的一切:爱的吟唱,人生的体验,自然的对语,个性的张扬,时间的有声,信念的美妙,让美德得以升华。 如果想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精神密码,可以从这本《孝文化的校本教材》开始着手,校本教材将带你巡游中国传统美德的最高精神殿堂!将忠孝的精神品质植入广大中学生的心中,让中国传统美德大放异彩,为我校中学生提供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人的美德如轻灵的双翼,轻轻扇动,助你飞向梦想的天空。美德更如甘冽得到清泉,涓涓流淌,滋润着万物。拥有美德,你的人生会更加绚烂,你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美德是从小就应该养成的。青少年时期是追求知识的时期,是启迪智慧的时期,更是培养美德的好时期。为了配合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学校林春校长特指定学校政教处编写了《孝文化的校本教材》,以飨读者。真可谓是眼光独到选材得当之举。 中国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代起中国就做作为一个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一直是中国独有的标志,而孝文化作为一种传世文化,不仅影响着古人,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它不仅是一本启蒙读物,同时也是所有人规范行为的经典读本。忠与孝,不分时代,不分背景,都是每个中国人要做到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其内容实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令人望之茫然。承载学问的载体当然是书籍,所以为了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就很有必要向青少年进行普及,以便他们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孝文化”,以更好地塑造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仍然是我们面前的一项中重大挑战。 本教材推陈出新,弘扬传统的宗旨从我国历代文献中选取精粹典籍,编成锦绣文章,并古为今用,结合现代社会的情况,将古代经典忠孝思想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相联系。从而更好地为我们所用,帮助我校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与张扬个性,会让我们寻到自我的价值,并不断提升自己。读这本《孝文化校本教材》,你将不再对别人的成就耿耿于怀,更不会因自己的卑微而自暴自弃,持一份从容与淡定,认真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而无论你我有多尊贵,无论有多平凡,都应当将“德”字铭记于心,尊重与信任、互助与感恩,这个散出的芬芳,使人与人之间多了幸福与感动。欣赏孝道文化,会让你不再烦躁不安,不再狭隘自闭。请往下读吧,我们还会为你续上几杯香茗,寒夜里,为你驱走寂寞;旅途上,为你拂拭疲劳。 朋友们,在这里,你能够让我们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聆听历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 朋友们,从这里,你更会提炼出人世浪潮永远也淘洗不去的“生命黄金”。一册读本在手,满纸精华流芳,让我们拭目以待。

德育校本课程计划

德育校本课程计划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进一步增强实效、呈现新意?学校又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传统和文化资源落实德育工作,使学生健康发展?在我校“全纳教育”这一特色内涵发展目标的总领下,我们选择搭建一个校本德育课程的平台,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常规的德育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改造、开发,从课程设计的高度,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更适切、充分、有效的辅导,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月:文明礼仪教育 课程建议: 要在学雷锋活动月中行动起来,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全体同学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力争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 课程目标: 1、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介绍雷锋的生平及真实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朋而激发学生自觉的向雷锋叔叔学习。 2、利用各种表现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课程实施: 1、将爱心献给社会。 (1)开展爱心连接你我他,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在校内外开展“文明举止”、“文明仪表”、“文明用语”等活动,引导学生与家长养成文明习惯,共建文明家庭。 2、将爱心献给学校。 (1)通过开展给老师一封信、老师我和你说、今天我当小老师等活动,尊敬师长活动。 (2)在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如:捡垃圾,做好班级及学校卫生区。激发学生爱校情感,培养学生尊师、爱校、守纪的道德品质。 3、将爱心献给妈妈 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为妈妈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或干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校本课程纲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目的,也是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一)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1、教学内容: 第一章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章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三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四章学习是生命发展的阶梯

初二德育校本课程教案_全册

初二德育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目录 1、快乐的一天 2、“学会守纪”五心五会主题班会 3、把孝心献给父母 4、学会尊重别人——诚信对待他人 5、感恩 6、愿用爱心温暖世界——“学做有爱心的人” 7、做有责任感的人 8、学会向他人学习 9、学会学习——学会在劳动实践中学习 10、对学习要有信心 11、学会求知

学会向他人学习 教育背景:现在的校园中出现中学生戴耳钉,校服当休闲装穿,男生留长发,说脏话。在校外,出校骑车双脱把,留恋上网荒废学业等等这种不良和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并且部分学生对这些行为认识不深,明辩是非能力不够,甚至有的人去以模仿这些不良言行为荣。 教学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分清是非,不盲目学习他人,分清他人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值得我们应该学习,尤其我们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要有分辨是非能力,善于学习他人的优良品质和高尚行为。 课前准备:1、讨论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确立内容 2、收集中学生盲目向他人学习的现象、故事、图片、以及出现在校园中不符合中学生的言谈和举止的行为,查明这些现象的产生的原因。 主题班会内容与步骤:我们古代就有东施效颦的故事,现代的生活中东施效颦的故事还是频频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鲁迅的形象,众所敬仰。然而你若要模仿他,穿长袍,留一字须,则会被人讥笑,认为你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那么我们中学生耳朵上戴着亮闪闪的耳钉,留着奇怪的发型、背着时装包出现在校园内,这给你的感觉是如何呢? 主持: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屏幕上的图片(图片是学生们小时候喜欢的卡通人物) 看后同学们肯定会笑 主持:小时候的我们和很多现在的小朋友一样喜欢比较流行的卡通人物,模仿他们的动作,模仿他们的语言。现在的我们以歌星或影星为学习和仿效的对象,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出现在校园内。今天我们都觉得小朋友心中的卡通人物是多么的可笑明天回想起来,你是否觉得今天的自己的行为也是多么的无知呀! 请看小品《时尚的女孩》 主持A:小品中的女孩通过深刻反省,然后改变了不符合自己身份的形象。

德育课程设置方案

王伙小学德育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一、开发背景: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规定:“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2、整体规划有序落实 学校德育千头万绪,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活动,从校内教育到校外延伸,从学生引导到家庭、社会共育……内容、形式、方法等都十分丰富。每学年,上级部门有明确的推进重点,而学校在贯彻落实的同时,又必须根据校情、学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取得实效。因而,学校德育须从目标、内容、实施等入手,进行整体规划,既有相对稳定,又有即时生成,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3、课程引领提高实效 二期课改实施以来,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以课程为引领,开发校本,推进德育,不失为统筹思考、扎实开展的有效策略。校本德育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实施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既有基础型课程中学科教学内容的拓展,又使既定拓展与即时拓展相结合,并延伸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同时,在科目设计中涵盖了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4、强化意识提升师能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亦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引导教师不仅关注实施操作,更能从课程构建的层面思考,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做,怎样做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更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较为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十分有利于督促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建立课程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 方案 1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她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中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她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我校为了适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坚决贯彻县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精神,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并结合我校的校本、校情及教育教学资源,对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了调研、探索及开发。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安排。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分别明确任务,下达目标,经过调查研究,查询资料、探索研究,深入开发,已初步取得成绩。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采用总——分——总的原则。即德育教研室对课程开发下达总体任务、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到老师手中,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实践能力,老师整理上报、最后综合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又坚持实践性、地域性、综合性原则。在校本课程安排及培训会上,通过对老师宣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施途径、评价标准等,让老师首先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即结合校情、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对学生有益于生活的一门课程,要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老师仍然是组织者,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这一任务的实施者,起主体作用,发动广大学生,调查了解、查询资料、收集、了解信息,开阔视野,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了解社会的意识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第三方面让学生知道社会调查,实践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校本课程开

发过程中,我校充分发挥学校、老师、学生集体智慧,从学生到教师,并教师到学校,自下而上,并通过学生、老师的共同努力,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对比、综合终于完成了适合本校校本课程资料。 以学校历史文化为载体,通过调查了解、查询资料等手段,并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能力水平,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探索、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校园礼仪》、《法律讲堂》。 为了搞好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学校坚持贯彻校本课程开发精神,高度重视此项任务,专门组织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对教师进行了专门培训,让他们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施步骤、目标任务、评价等,让他们从思想上先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并能高度重视此项任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共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校本课程开发,了解、认识、研讨阶段。 通过校本课程培训,了解、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相互之间互相谈认识、谈看法,互相研讨,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意义,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课程开发任务及近期、远期目标。 2、提出方案,下达任务,调查研究阶段。 学校组织老师召开了校本课程开发安排会议,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分解校本课程开发任务、收集资料。 3、补充、完善、分析、综合阶段。

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序言 导航德育,教材先行,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领导班子组织编纂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德育系列目标教程》。本教程内容既来源于我校实践,又升华为理论和规律,对班主任和德育教师予以指导,有章可循,极富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德育系列目标教程》符合高中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强化了各年级分层德育目标,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即:办学宗旨:创建“体制新、机制活、求规范、创一流、有特色”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人发展为本、尊重促发展;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扎实、智能得到充分开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为社会和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高一年级德育目标:养成教育 高二年级德育目标:自我教育 高三年级德育目标:理想信念教育 办学特色:以人为本、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低进高出 通过三年高中生活,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校园文化内涵: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相结合,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融合。 本教程积累和总结了我校十四年德育工作精华。 《德育系列目标教程》的编写成功,在于从领导到德育、生活老师,从年级组长到班主任德育骨干的合力编写,既分工明确,遵循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落实德育工作,并针对培训德育教师、班主任的特点,多方总结搜集实践素材,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体现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常规训练要点,同时又协同合作,体现教程的训练的连续性和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在教程编写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上配合默契,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注重教程的实用性。 德育校本教程的编写体例,纵向就是以高一年级养成教育、高二年级自我教育、高三年级理想信念教育分层德育目标进行分章编写,横向就是以各项德育工作进行分节编写,同时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体现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林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少年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理应抓住爱国主义的根基"孝"为传统美德教育的切入口,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孝心"、"爱心"、"责任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品德高尚之人。 2、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其中。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坚持资源校本化。 3、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 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 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五、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1、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在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 本课程的新的亮点。 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中实施,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日 常生活中做人、安全、法制、交通、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为契机,进行合理开发与研究。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之成为学校开展生活教 育的重要载体。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 体系,落实好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张作民 2010年3月8日15:34 浏览数:523 | 评论数:0 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 -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开发区中学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创建目标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试行并全面推广“学生成长导师制”,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册》。力争使学生对“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满意率达100%,《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刊、一台、一站、两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 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美德在我心中白坡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美德在我心中》德育校本课程纲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努力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校园活动的作用。在道德体验活动中,一方面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不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多元的教育意图巧妙地融入其中。 一、课程目标 1、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活动中“形成”德育。为学生提供可以发展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 2、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习得。 3、在课堂中引入活动课程意识与思想,力求突出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同时实施弹性课程制和选用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4、成立各种活动小组,为学生搭建展现他们风采的舞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高尚人格的发展。 5、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优

化组织管理,进一步凸显校园特色。 6、挖掘在教育教学中蕴藏着的德育资源“宝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新的生长点”。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和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文明、勤学、卫生、守纪、锻炼、创新意识等习惯,以“爱心”为核心,以小见大,从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开始,胸怀祖国,逐步提升为爱人民、爱祖国。使学校、家庭、社会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使学校、家庭、社区都树立“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 三、课程实施网络 1、家校联系网络。如学校家长管理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校互访、家校联系卡包括电话、网络联系等。 2、学校内部网络。学校完善德育的三条主线。即以“校长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来源: 编辑日期:2012-7-7 12:43:00 点击数: 25 该德育校本教材分礼仪篇、励志篇和感恩篇三个部分,其突出特点:一是教育性。二是实用性。三是可读性。教材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学会礼仪、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智搏”人才,阅读本教材的相关教师评价该教材“是一本实用、实际、实惠的德育好 教材。” 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十个道德好习惯”的培养及其指导研究》作为市德育研究会课题和学校主课题的子课题,依据“求真创新”关键价值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认知行为规律对“十个道德好习惯”进行了校本化的再建构,使之更具学校特色和可操作性。学校以校会、班会课为主渠道,通过组织专题主题班会评比等活动,反馈校本课程落实情况,引导学生形成道德信念、内化道德知识,培养道德评价能力,把文本化的道德知识转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与原则,强化好习惯的养成。如09年《遵章守纪,做明星中学生》、10年《好习惯伴我成长》、11年《集体的事情一起做》等主题班会评比活动,今年单晶老师还在区课题论中期证现场会上开设了道德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展示课。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略)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以中小学德育创新发展为主线,重视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为把学校建设成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不断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法,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整体性、针对性日益凸现,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充分体现学校“让我们的学生自信而快乐地成长”的办学理念,塑造求真人的形象和风格。我们试图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提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争做“优秀求真人,合格社会人”。我们希望找到一些好的切入点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一、内容的选择:

南京市九龙中学“H”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南京市九龙中学“H”德育校本课程纲要南京市九龙中学地处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九龙路99号,南眺长江,毗邻南钢。聚汇霸王山脉之灵气,依缘金陵人文之底蕴。翠岗藏校园,碧树掩高楼。海棠成荫映“群星”,柳烟依依汇“成德”,松影葱茏践“力行”,香飘四季沁“景行”。我校是南京市首批小班化实验学校,是落实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师资力量雄厚精萃,现任教师143名,各类骨干教师40多名。秉承“为每一位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理念,立足“小班化、寄宿制、信息化”优势,关注精致化管理过程,积极构建幸福教育。 一、课程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秉承“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的德育校本课程正是基于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需求为宗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创建有特色、有个性的幸福校园。“幸福”,英文为:happiness 。我们的“H课程”也因此而得名,是一门多元化的、有层次性的、相互融合的课程,涵盖以下四个维度:1.Habit(习惯):习惯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好的习惯有助于获得幸福人生。因此,习惯养成教育是幸福教育的基石。 2.Health(健康):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样重要。

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是幸福教育的必要条件。 3.Hobby(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情操。通过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乐于学习,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综合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4.Heart of responsibility(责任心):学会承担责任是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表现,是走向成熟的标志。责任心是一个合格公民的最基本品质,也是当代中学生最需要培养的道德品质之一。 道德教育是幸福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的“H课程”,以生为本,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按照“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习惯、健康、兴趣、责任心”四个维度出发,开展一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最终培养出有德行的幸福的中学生。 二、课程资源分析 在“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这个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确立了以“润泽生命幸福成长”为主题的德育校本课程。“润泽生命,幸福成长”试图从“习惯、健康、兴趣、责任心”四个方面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小班化校园中幸福成长,让每一位师生在教育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积极向上、和谐幸福”的生活状态。 为创设“幸福教育”的良性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师生体验幸福、追寻幸福、享受幸福,将校园建设成能激活每一个师生潜能,让每一个师生共同幸福成长的乐园,我们对学生周边的资源进行了调查与分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陈湾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需求分析 1、背景分析 德育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我校校情的需要 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基本道德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能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人。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心中有他人,言行想他人”作为我校德育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促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德育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德育课程开发的程序,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中,前八个字是基础,这个“点”就是德育课程的开发。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课程的内容 德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

德育活动校本课程纲要(1)

德育活动校本课程纲要 朝阳市第二十二中学刘平胜一、课程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位于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地处桃花山脚下,具备木质资源丰富的天然地理条件。这里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我校的美术教师贾宪志本身就是省根雕协会的会员之一,他本人热衷于根雕艺术,作为兴趣爱好,对此颇有研究。在这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下,我们因地制宜,以“育生至美”为学生发展目标,提出了“让孩子有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双手"的育人目标,把根艺作品制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将劳动、审美及相关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将根雕课程列入到我校的特色课程当中来。 二、课程说明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郭海侠校长亲自组织召开了校本课程开发会议,并和业务校长刘力雪共同商议,会上一致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决议,确定贾献志为根雕课专职教师,并撰写实施方案,各班班主任作为辅导教师协助工作。授课对象为学校全体学生。课程类型为必修类。我校校本课程《根艺》一书,符合初中生学生特点,简单易学,把艺术教学带进课堂,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学习根雕制作与加工的知识、陶

冶情操,感受美的陶冶,从而有效地提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本课程在我校全体学生中开展,利用学生团队活动时间上课,每周1课时,由专业教师任教。 三、课程准备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这是一种压力,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脚下有荆棘,顶上有压力,但是走过曲折,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我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首先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根雕专用教室的打造,根雕工具的配备,原材料的搜集,课程表的安排,专职教师与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分配等。 四、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说明 《根艺》课程开发遵循“立足本校实际,符合学生特点,注重课堂实效”的原则。作为首次尝试的这一校本课程,我们把目标制定的十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做到“量身定做”,选取教材简单易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制作技能、审美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从根雕入手,开展德育、劳技、美术一体化教育教学的有益尝试。两年来,我们二十二中学以根雕教育为载体,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的特色之路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校的做法也得到上级各部门的认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课程元素 1、课程目标 总目标:(1)为丰富校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兴趣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