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

母婴血型不合讲解

母婴血型不合讲解 母婴血型不合 一般来说血型是终生不变的。人类的血型通常分为 A 、B 、O 和AB 四种。血型遗传借助于细胞中的染色体。人类细胞中共有23 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分别由两条单染色体组成,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染色体的主要成份是决定遗传性状和功能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人们常说的DNA 。DNA 可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都具有专一的遗传性状及功能,这些小段称为基因。一对染色体中两条单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DNA 小片段,称为等位基因。 ABO 血型系统的基因位点在第9 对染色体上。人的ABO 血型受控于 A 、 B 、O 三个基因,但每个人体细胞内的第9 对染色体上只有两个ABO 系统基因,即为AO 、AA 、BO 、BB 、AB 、OO 中的一对等位基因,其中A 和B 基因为显性基因,O 基因为隐性基因。血型的遗传规律见下面ABO 血型遗传规律表: 血型是人类遗传特性之一。依红细胞所含抗原不同,血型被分为较多见的A,B,AB,O血型和较少见的Rh血型。当胎儿通过父亲遗传下来的血型抗原进入孕妇体内,便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抗体,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红细胞破坏,产生一系列症状。ABO血型不合 ABO血型的抗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孕妇有可能从肠道吸收产

生抗体,分娩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ABO溶血可发生在第一胎。多见于妈妈血型O型,爸爸血型A,B,或AB型。此类血型不合相对Rh血型不合病情轻,预后良好。 O型血的孕妇很多,而发生溶血的机会是少的,因此不必要对O 型血产妇常规做血清学检查,哪些O型血产妇应做血清学检查呢?溶血是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之一 母亲和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是引发孕妇习惯性流产的其中一个原因。如果孕妇没留意,即使胎儿保住,也可能因为溶血所产生的大量胆红素进入脑细胞,引起新生儿中枢神经细胞的中毒性病变,即使幸存也会影响病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能力。 据介绍,母婴血型不合主要有两种:RH型和ABO型。当母亲血型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时,母亲可因RH致敏产生抗体,此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引起溶血。同样,当孕妇为O型血,胎儿为A或B型时,孕妇体内可产生抗A或抗B抗体,随血流进入胎儿体内就可产生溶血。由此可见,引起胎儿RH型溶血,其母亲血型一定为RH阴性,其父为RH阳性,胎儿亦RH阳性时才能发病。若父为RH阳性,胎儿为RH阴性时就不会得病。同理,ABO溶血时,孕妇必为O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时,胎儿才有可能为A 型或B型,从而产生溶血症。当然,如果父亲的血型为O型或A2型时,胎儿的血型就可能是O型或A2型,即使母亲为O型血,也不会引起血型不合。 有过死胎、死产、新生儿黄疸或原因不明性先天性脑损害者;或

新生儿abo溶血症检查多少钱

新生儿abo溶血症检查多少钱 【导读】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新生儿abo溶血症检查多少钱,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告诉大家新生儿abo溶血症检查多少钱。知道病症症状才能有效的治疗与预防疾病,但是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症状是什么呢? 新生儿abo溶血症检查多少钱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由于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多见于母亲的血型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相信大多数人们都不知道新生儿abo溶血症检查多少钱,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告诉大家新生儿abo溶血症检查多少钱! 新生儿abo溶血的检查费用一般都在100元左右,在怀孕6-7个月检查一次,然后在8-9个月复查一次,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血液学检查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多数在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下者仅占5%左右,网织红细胞常增多,重型病例有核红细胞可达10%以上。红细胞形态特点是出现球形红细胞,而且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和自溶性都增加。

血清学检查 1、胆红素测定:由于ABO溶血病的程度差异较大,故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也不一致,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0mg/dl)以上约占1/4。总之,ABO 溶血病的黄疸程度较轻。有人统计86例AO溶血病新生儿胆红素值,其平均值为(131.7±83.8)μmol/L[(7.7±4.9)mg/dl];BO溶血病新生儿66例,其平均胆红素值为(126.5±71.8)μmol/L[(7.4±4.2)mg/dl]。在血清胆红素中,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2、抗体测定:在新生儿红细胞或血清中查出对抗其自身红细胞的血型抗体,是诊断ABO溶血病的主要实验根据。一般进行3种试验:第一是改良Coombs 试验,这是用“最适稀释度”的抗人球蛋白的血清查出附着在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第二是抗体释放试验,这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释放出来,再检查释放液中的抗体。这2种试验任何一项阳性,均可确诊为ABO溶血病,而抗体释放试验的阳性率较高。第三是血浆游离抗体测定,这是检查患儿血清中的抗体,如果仅有游离抗体阳性,仅表示患儿体内有抗体,并不说明已致敏,故只能疑诊为ABO溶血病。 其他辅助检查 常规做X线、B超检查,必要时做脑CT等检查。 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症状 古往今来都是知道病症症状才能够准确的对症下药,所以想要治疗的彻底就要把症状都掌握清楚,那么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症状是什么呢?下面妈妈网百科

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和输血

体包被,并在婴儿的网状内皮系统内受到破坏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一、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是母婴血型不合。胎儿的血型基因一半来自母亲,另一半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基因恰好是母亲所缺少的,胎儿的红细胞就有可能刺激母体产生抗体,这种抗体的性质为免疫性抗体,并且能够通过胎盘。一旦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就可能与胎儿红细胞相结合并破坏红细胞而发生溶血现象,严重者可引起胎儿贫血、水肿、流产、死胎、早产及HDN。 理论上,凡是以IgG性质出现的血型抗体都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以ABO系统最常见,其次为Rh系统,其它血型系统不合溶血病如Kidd、MN、Duffy等也有报道,但极少见。抗P1、抗Lea、Leb等属IgM性质,不能通过胎盘,故不会产生HDN。 (一)ABO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体的IgG抗A或抗B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HDN。由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A型和B型物质,如寄生虫感染、预防接种等都可以使孕妇产生免疫性抗A及抗B抗体,即孕妇体内可以在妊娠前已存在免疫性抗体,所以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可以在第一胎就发病。从理论上讲,母/子血型为O/A、O/B、A/B、B/A等组合都有可能使婴儿发生HDN,但实际上90%以上的HDN患儿母亲为O型,这与O型母亲含有丰富的IgG抗A(B)抗体有关。A(B)型母亲所生B、AB型(A、AB)新生儿仅少数发生溶血病。IgG抗A(B)抗体效价与溶血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但并非绝对,这可能与新生儿A、B抗原强弱、型物质的含量、胎盘的屏障作用及IgG亚类不同等有关,ABO HDN一般不易作到产前准确预报。 但由于ABO HDN的发病程度与母体内IgG抗A、抗B的效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可以定期检测孕妇体内IgG抗A(B)的效价来判断胎儿的受害情况,如果母体内IgG抗A(B)效价随着孕期增加而增长,提示胎儿受害的可能性增大。患儿出生后第二天出现黄疸,5天达高峰,一般有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核黄疸,智力低下或胎儿水肿。 (二)Rh新生儿溶血病 Rh HDN是由于母婴Rh血型不合所致的Rh免疫抗体作用于胎儿红细胞造成的高胆红素血症。Rh血型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作为抗原刺激引起同族免疫作用而产生,一个Rh阴性妇女,与一个Rh阳性男子配偶,他们的子女多为Rh阳性,但Rh阴性的人血清中并没有天然存在的Rh抗体,必须经过免疫才能产生,所以第一胎的子女一般不会受害,除非以前有输血史或流产史。当第一胎小孩在分娩时,可能引起产道损伤,胎盘出血,其红细胞便可进入母体内,刺激母体产生Rh抗体。此外,对一个没有妊娠史的Rh阴性妇女,如果在怀孕前输过Rh阳性血液,也可产生Rh抗体,血清有Rh抗体的妇女,如果受孕一个Rh阳性胎儿,Rh抗体也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HDN。Rh HDN一般可作到产前预报。

新生儿溶血病筛查实验

新生儿溶血病筛查实验 在临床上,常见新生儿出生后,黄疸逐渐加重,在 1 ~ 5 天内达到最高值,大大超出生理性黄疸的水平,有些还伴有贫血、肝脾肿大胎儿期水肿等症状,然后黄疸在一周后逐渐消失。这类患儿经治疗后大多数会康复,少数患儿会产生核黄疸,导致严重后果。这种疾病就是新生儿溶血病。 临床上造成胎儿、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如 G6PD 缺乏, a- 地中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等,但这些病因只占新生儿溶血的少数,大多是由于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所以“新生儿溶血病”这一病名就特指由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胎儿、新生儿溶 血 (Haemolitic disease of the new born –简写为 HDN) 。新生儿溶血病又称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溶血性疾病,Rh血型和ABO血型不符都能引起这种疾病,但前者引起的比较严重,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的最重疾病,目前已发现26个血型系统,160种血型抗原,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最高,Rh 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较少,MN溶血最为罕见。 ABO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约 为 5 %,其中 O 型母亲生出 A 型、 B 型新生儿,总 胆 >18mg/dl(300 μ mol/L) 的新生儿 ABO 溶血病发病率达 20 %,病情通常较轻,一般无需换血。 Rh 阴性孕妇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约为 60 %(第二胎),病情严重,大多数需要换血。 发病机理 一、新生儿溶血病是因胎儿红细胞具有从父亲遗传而来,而又为母亲红细胞所缺乏的抗原,此种红细胞血型抗原在胎儿时期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此种血型抗体中的IgG抗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抗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破坏胎儿红细胞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二、 Rh新生儿溶血病因孕妇和胎儿的Rh血型不符而引起的疾病。若孕妇为Rh-,胎儿为Rh+(有D抗原),当孕妇第一胎分娩胎盘剥离时,胎儿的红细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新生儿49例,患儿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B组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A组给予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较对照组下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使用间歇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效果良好。 标签:新生儿ABO溶血病;护理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胎儿或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引起的母儿血型不合,临床表现为胎儿或新生儿水肿和(或)黄疸、贫血,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严重的后遗症,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原因[1]。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4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其中25例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使用间歇光疗治疗,同时给予细心的护理,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新生儿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1~3 d,出生体重 2.0~ 3.4 kg,血清胆红素值平均(305.7±63.6)mol/L,ABO血型系统直接试验(改良法)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和血清抗体阳性。出现黄疸或快速进展黄疸,其中重症黄疸12例。患儿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25例,B组对照组24例,两个婴儿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是可比的。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与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100~200 mg/kg,1次/d,连用2 d,严重病例可用碳酸氢钠静脉提高pH值,防止核黄疸。对照组不使用丙种球蛋白。 1.2.2光疗两组均使用波长425~475 nm的蓝光治疗。 1.2.3其他积极纠正缺氧,防止低血糖、低温度。 1.3评价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患儿的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的长短。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构成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溶血症——血型不合惹的祸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c15112283.html, 溶血症——血型不合惹的祸 作者:李爱国 来源:《大众健康》2012年第12期 夫妻间若是性格不合,可能过不到一块儿去;如果夫妻之间的血型不合,则会造成孩子溶血症的发生。临床上经常能见到新生儿溶血症,根本发病原因就是夫妻血型不合。如果母亲体内的胎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同,母亲的身体会产生排斥婴儿血型的抗体,抗体结合在婴儿红细胞的表面,导致溶血,婴儿就会发生溶血症。 溶血症并不可怕 新生儿发生溶血,最常见的是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尤其是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是AB型的时候,因为这样血型的父母生出的孩子,血型不是A型就是B 型,必然发生母婴血型不合。据统计,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出现母婴血型不合,但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只占约10%。 夫妻血型不合现象很普遍,所以新生儿溶血症也很常见,但是该病一般都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几乎都能治愈,不会对孩子未来的健康造成影响。 虽然胎儿在母亲体内依靠母亲供应营养,但是母亲和胎儿之间有一道“胎盘屏障”,这道屏障可以保护母婴血液不会“相互来往”。但是仍有少量的婴儿红细胞会渗入母体循环,由此导致了抗体产生,母亲的血液也会有少部分血液进入胎儿体内。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婴儿体内的来自母亲的带有抗体的血液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代谢耗尽,孩子很快会恢复正常。 溶血症有两种类型 新生儿溶血症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ABO溶血病患儿的母亲多为O型血,婴儿多为A型或者B 型。 ABO溶血症多在第二胎发生,但也可部分发生在第一胎。如果O型血的母亲在生育前输过血,或者有过流产史(母亲产道破损,被打掉胎儿的血液进入体内),母亲被“致敏”后,产生抗A或B抗体。那么即使第一胎也有可能产生新生儿溶血症。 另外一种常见的溶血病发生在母婴Rh血型不合。母亲是Rh阴性,胎儿是Rh阳性,易患Rh溶血病。我国汉族人群中,99%以上的Rh血型为阳性,Rh阴性率低于0.5%,所以绝大多数的汉族男女Rh血型呈阳性,发生溶血的几率小。而其他少数民族如回族、维吾尔族女性大多呈Rh血型阴性,当汉族男子与少数民族女子结婚时,就容易出现Rh血型阴性的孕妇和Rh

新生儿ABO溶血症

新生儿ABO溶血症 ABO溶血病的某些轻型病例,可能早期症状不重,但到生后2~6周发生晚期贫血,或到生后8~12周“生理性贫血”时期贫血表现得特别严重,这是因为抗体持续存在,发生慢性溶血所致。血型抗体可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据报道,这类小儿红细胞的寿命仅35天左右,每天血红蛋白下降值约为同期正常小儿的4倍,红细胞破坏增加,而这时骨髓造血功能生理性低下,不能有效地代偿,终致发生新生儿晚期贫血(neonatal late anemia)。 2.生后诊断 (1)临床表现:观察新生儿有无贫血、水肿、黄疸和肝脾大等溶血症状,若有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病。 (2)实验室检查:对于出生时有水肿、贫血、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及母亲为Rh阴性的新生儿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病,需做血常规、母婴血型、血清胆红素和Coombs试验。 新生儿ABO溶血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液学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多数在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在100g/L 以下者仅占5%左右,网织红细胞常增多,重型病例有核红细胞可达10%以上。红细胞形态特点是出现球形红细胞,而且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和自溶性都增加。 2.血清学检查 (1)胆红素测定:由于ABO溶血病的程度差异较大,故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也不一致,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2?mol/L(20mg/dl)以上约占1/4。

总之,ABO溶血病的黄疸程度较轻。有人统计86例AO溶血病新生儿胆红素值,其平均值为(131.7±83.8)?mol/L[(7.7±4.9)mg/dl];BO溶血病新生儿66例,其平均胆红素值为(126.5±71.8)?mol/L[(7.4±4.2)mg/dl]。在血清胆红素中,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2)抗体测定:在新生儿红细胞或血清中查出对抗其自身红细胞的血型抗体,是诊断ABO溶血病的主要实验根据。一般进行3种试验:第一是改良Coombs试验,这是用“最适稀释度”的抗人球蛋白的血清查出附着在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第二是抗体释放试验,这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释放出来,再检查释放液中的抗体。这2种试验任何一项阳性,均可确诊为ABO溶血病,而抗体释放试验的阳性率较高。第三是血浆游离抗体测定,这是检查患儿血清中的抗体,如果仅有游离抗体阳性,仅表示患儿体内有抗体,并不说明已致敏,故只能疑诊为ABO溶血病。 常规做X线、B超检查,必要时做脑CT等检查。 疾病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治疗方法,主要目的防止胆红素脑病。多数可用光疗即可达治疗目的,个别病情严重者,胆红素增高过快或>340?mol/L,亦需换血治疗。贫血明显者可酌情输血。 B.腹泻:亦为常见,大便稀薄呈绿色,每天4~5次,最早于光疗3~4h

abo溶血正常值

abo溶血正常值 abo溶血是因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这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我国所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多数属于abo溶血。 抗体检查时间:第一次在妊娠16周,第二次在妊娠28-30周,以后每2-4周查一次。ABO 血型不合抗体效价abo溶血正常值是小于1:64,如果是1:64是不用理会和处理的。在1:128时,胎婴儿可能发生溶血病,可以用些茵陈蒿汤治疗,对预防早产、流产、溶血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抗体效继续升高,可以在孕30-32周时做些综合治疗,包括:吸氧、静脉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C等。但是在1:512以上时,提示病情严重,应作羊水检查或结合过去不良分娩史考虑终止妊娠。 新生儿的溶血正常值是多少 ABO血型系统共有"A"、"B"、"AB"和"O"型四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是"O"型,胎儿是"A"型或"B”型。正常新生儿胆红素最高约51.3μmol/l(3mg/dl) 大部分初生婴儿的黄胆是生理性的,对婴儿无害,是生理发展的正常现象。生理性黄胆通常在出生后2至3天出现,第4至5天到达高峰期。此类黄胆不伴有任何疾病,到7至10天左右,待肝脏成熟便会回复正常,不足月的婴儿(早产婴儿)则会多持续数天。父母只需给婴儿补充足够的水即可。 据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尤其是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是AB型的时候,因为这样血型的父母生出的孩子,血型不是A型就是B型,很容易发生溶血病。虽然胎儿在母亲体内依靠母亲供应营养,但是母亲和胎儿之间有一道“胎盘屏障”,这道屏障可以保护母婴血液不会“相互来往”。但是仍有少量的婴儿红细胞会渗入母体循环,由此导致了抗体产生,母亲的血液也会有少部分血液进入胎儿体内。母亲一般不会受到溶血的影响,而这两种不同的血液在孩子身体里则可能“打架”,从而引起溶血病。另外一种溶血病发生在母婴Rh血型不合,汉族人群中发生该病的几率比较小。 abo溶血值不正常的危害 病症状轻重不一,取决于溶血开始的迟早、溶血的程度和身体各器官受损害的程度。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

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 ABO血型的分类主要是按照红细胞上有无A、B血型抗原来分的,即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只有B抗原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无A、B抗原的称为O型,红细胞上有A和B抗原的称为AB型。婴儿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所以婴儿有可能继承妈妈的血型,也有可能继承爸爸的血型。 当母儿血型不合时,就有可能发生溶血。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体内依靠母亲供应营养,但是母亲和胎儿之间有一道“胎盘屏障”,这道屏障可以保护母婴血液不会“相互来往”,不过仍有少量的婴儿红细胞会因为绒毛的破损而渗入母体循环,如果母亲体内的胎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同,母亲的身体就相当于被致敏,启动免疫系统,产生排斥婴儿血型的抗体,此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结合在婴儿红细胞的表面,导致溶血,婴儿就会发生溶血病。如:O型血的妈妈怀了由父亲方遗传而来的A型血的胎儿,由于O型血妈妈体内没有A抗原,当A型胎儿红细胞进入妈妈体内时,妈妈体内会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进入宝宝体内就会引起宝宝的红细胞破坏而溶血。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99%以上常发生在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B型和AB型的胎儿。这是因为血型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有IgG和IgM,O型血孕妇所产生的抗体以IgG占优势,IgG为不完全抗体,分子量小,可以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溶血,而A、B和AB血型的孕妇所产生的抗体以IgM占优势,IgM为完全抗体,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因此不会伤害胎儿。 然而,并不是所有O型血妈妈所生的宝宝都会发生溶血病,而是有的宝宝会发病,有的宝宝不发病;有的症状轻,有的症状重。这与母亲抗体的量多少,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的结合程度,抗原的强度及胎儿代偿性造血能力有关。 ABO溶血病多在第二胎发生,但也可部分发生在第一胎。这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与A(B)抗原相类似的物质,O型血母亲在孕前常已接触到,随后这些类似血型抗原物质可刺激O型血母亲产生A(B)抗体,当母亲怀孕后此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引起溶血。不过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的机会和严重程度,会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流产的母亲产道会发生破损,被打掉胎儿的血液会进入母亲体内,母亲被“致敏”后,体内产生了抗A或B抗体,那么在下次妊娠时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几率就会增大很多,一旦出现,程度也会比较严重。 新生儿溶血病既然是夫妻血型不合造成的,那么是否每个人都要跟血型相同的人结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夫妻血型不合现象很普遍,所以新生儿溶血病也很常见,该病症状有轻有重,婴儿常于生后24小时以内或第二天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但因为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抗体每天在消耗,所以症状会逐渐好转。该病一般都能及时发现,依病情需要通过光照、药物、补充铁剂或输血治疗,几乎都能治愈,不会对孩子未来的健康造成影响。 夫妻双方有上述血型的情况,可以通过孕前和孕期检查并及时干预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体效价高者可在孕前先进行中药治疗来降低抗体,预防怀孕后宝宝患ABO溶血病。即使孕前没有做过抗体检测,也可以通过定期查孕后抗体效价来预防,第一次孕16周开始查抗体,第二次孕28~30周,以后2~4周查一次,自抗体效价增高时开始给予孕妇口服中药,每日一剂至分娩。这种方法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同时又会有效降低母体抗体的产生,避免重度溶血的产生。 Rh血型系统应有6种抗原即C、c、D、d、E、e,但至今尚未发现d抗原。作为标准红细胞上的抗原有下列几种CCDee、ccDEE、ccDee、Ccdee,其中以D的抗原性最强,是引起Rh溶血病最主要的抗原,因此血型检查一向只查D抗原,只要D阳性就称Rh阳性血型,而不论其他几种抗原(例如E)是否存在,无D抗原的统称为Rh阴性血型。RhD溶血病时孕母血型必为Rh阴性,而RhE溶血病时(在中国和日本仅次于RhD溶血病)孕母虽必为RhE阴性,但如存在D抗原,仍为Rh阳性血型,而婴儿为RhE阳性,成为RhE溶血病延误诊断的原因,故国内检查血型除D外还应增查E抗原。

血型不合溶血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血型不合溶血的原因 导语:血型不合溶血的原因有哪些?对于时刻关心胎儿健康的准妈妈而言,研究各项产检结果,已经成为不少人必做的功课。然而,产检项目中频频出现的 血型不合溶血的原因有哪些?对于时刻关心胎儿健康的准妈妈而言,研究各项产检结果,已经成为不少人必做的功课。然而,产检项目中频频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让很多准妈妈们看不太懂。如果再听说自己的相关检查结果超标,准妈妈们更容易为此忧心忡忡。血型不合溶血的原因有哪些?让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因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发生的疾病,往往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胎儿由父亲遗传而获得的血型抗原如果正是孕妇所缺少的,一旦进入母体,母体会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导致流产、死胎,死产率高,即使幸存,患儿智力发育也会受影响。 90%以上的婴儿患者母亲的血型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这种母子ABO血型不合在所有的妊娠中并不少见,约占20%。但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则很少,仅约1/150,而且症状大多很轻,常常被忽视。但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血型不合溶血的原因有哪些?看了上文,想必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吧。也不是所有母婴血型不合的孩子体内都会发生冲突,因为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带有抗体的血液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代谢耗尽,孩子很快会恢复正常。为加强孕期保健,怀孕前夫妇双方一定要查血型,以便早期发现血型不合,预防治疗。现在很多医院开展中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 一、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症(ICD-10: P55.100)/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P55.101/新生儿ABO溶血性贫血P55.102/新生儿溶血症P55.900 行光疗99.83或换血治疗9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黄疸出现早,达到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 2.母婴血型不合:母亲血型多为O型,婴儿血型为A型或B型。 3.实验室检查有血红蛋白下降、网织和/或有核红细胞升高、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等溶血依据;改良法直接Coombs(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和/或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降低胆红素治疗:根据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决定光疗、换血等措施。 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有低蛋白血症时使用白蛋白。 3.减轻溶血:必要时给予静注丙种球蛋白,但不推荐作为常规治疗。 4.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 5.胆汁淤滞症的监测:监测直接胆红素和肝脏酶学。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症(ICD-10: P55.100)/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P55.101/新生儿ABO溶血性贫血P55.102/新生儿溶血症P55.90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外周血血细胞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 (3)血清胆红素、肝肾功能、电解质; (4)患儿及其母亲血型鉴定;

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

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 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1、抽血困难:①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休克、恶液质等原因造成末梢循环差,血管不充盈。采集血标本时,操作者多将止血带扎得时间过长,并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穿刺后往往流血不畅而挤压穿刺点周围。这些机械因素可造成溶血。②采血时由于患者紧张导致血流不畅,抽血时间过长,血标本中混有泡沫,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泡沫部分迅速干燥,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2、操作不当:①采血标本时,未使用采血针头,而使用了一次性注射器。由于塑料注射器发涩不好徐徐抽动,而用力抽吸,血液靠负压进入注射器,往往使标本中混入泡沫而造成溶血。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标本后操作者未按操作规程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而由于向真空采血管注入时用力过大、速度过快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③血标本注入试管后由于受到过度晃荡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④采血标本时,直接在输液处针头抽取,由于血液中混有药液而造成溶血。⑤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针栓衔接不紧,抽血时,产生气泡。⑥采血部位用碘伏消毒时,在碘伏未干的情况下就进行穿刺,标本容易发生溶血[2]。 3、抽血器具不合格:①抽血器具均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是由高分子材料、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不合格的塑料制品会因聚合不完全而具有毒性,可以造成溶血。②使用玻璃试管时由

于试管不干燥或不清洁可造成溶血。 4、存放不当:①血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放置时间过长,可造成溶血。②冬天血标本采集后放置在窗口处,因温度太低而冻结。 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对策1、因末梢循环差而导致抽血困难时,扎止血带时间不要过长,更不要反复拍打穿刺部位。可将肢体下垂片刻,扎上止血带后再握拳,仍抽血不畅,可松开止血带片刻再扎上止血带。必要时,更换穿刺部位,可用热敷的方法,对要穿刺的部位热敷片刻,再行抽血。 2、如确实无法抽取合格标本时,应将抽取的带泡沫的血标本立即送检。 3、采血标本时,应选用专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及含负压的一次性密闭塑料试管,真空采血可缩短采血时间,避免血流不畅。 4、对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取的血标本,应检查注射器是否漏气,针头与针栓是否衔接。抽血时应徐徐转动抽动针栓,向试管中注血时要沿着试管壁徐徐注入。 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抽取血标本,避免在输液处针头抽取血标本。 6、严格把好采血器具质量关,避免使用不合格试管。 7、妥善放置采集的血标本,避免标本受冻或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污染而溶血。严禁全血冷冻保存,以免造成溶血。 8、抽取的血标本要由专门人员及时送检,避免家属送检血标本,以免血标本剧烈震荡而溶血。 9、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采血环境,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病并高胆红素血症

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病并高胆红素血症 发表时间:2011-08-29T11:20:35.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周兴良 [导读] 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于胎儿期与新生儿早期,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 周兴良(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西北流 5374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035-02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病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64例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在出现黄疸但未达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时,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在血清胆红素超过220.6~256μmol/L时予光疗;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黄疸程度与换血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住院期间总胆红素峰值等。结果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5例,中重度黄疸2例,未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198.5±48.6μmol/L;而对照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17例,中重度黄疸14例,6例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389.6±86.3μmol/L,早期综合干预预防作用显著 (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溶血过程,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避免换血治疗。 【关键词】ABO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婴儿新生儿 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于胎儿期与新生儿早期,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病情进展快,及时诊治可控制溶血的严重程度,而诊断治疗延误可致胆红素脑病,造成脑损伤。本文通过对在我院出生足月分娩诊断为ABO溶血病64例婴儿的研究,探讨早期监测干预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病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64例为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出生足月的新生儿,其中6例因社会因素出生24h后出院,后随访监测发现黄疸加重即再入院。所有病例均符合《儿科学》(第7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38例(A型22例,B型16例),女26例(A型14例,B型1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儿出生时情况包括性别、出生胎龄、体重、Apgar评分、黄疸出现时间、血清总胆红素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黄疸监测两组病例均在生后24h内开始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监测皮肤黄疸变化,测定前胸3次取平均值,每12小时监测1次。出现黄疸且经皮胆红素测定值24小时内大于5,48小时内大于10时,采静脉血行血清胆红素测定,作为早期干预的依据;当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大于16时,提示高胆红素血症可能,抽取静脉血行血清胆红素测定确诊。 1.2.2 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根据静脉血生化检查结果。诊断标准:按照《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20.6μmol/L(12.9mg/dl),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分度标准:胆红素220.6~256.0μmol/L为轻度、256.0~ 307.8μmol/L为中度、>307.8μmol/L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2]。检验仪器为德国罗氏产PP模块生化检测仪。 1.2.3 治疗方法两组新生儿均指导母亲合理喂养,帮助母亲早吸吮;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d,口服,1天3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干预组在出现黄疸但未达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者,予早期干预。采取四项综合干预治疗措施:(1)早期抚触: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采用国际标准按摩法施行。操作者双手涂婴儿润肤油,在新生儿吃奶0.5~1h后进行抚触。首先头面部和四肢,持续5~6min,然后胸部、腹部、背部,动作轻柔,每天2次,每次15min。(2)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0.5,1天3次,增加肠道菌群,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3)早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800~1000mg/kg?d,静滴,每天1次,连用3天。(4)早期光疗:血清总胆红素24小时内>85μmol/L,48小时内>154μmol/L者,即予蓝光治疗,采用XHZ型新生儿黄疸治疗箱,连续光疗48-72小时;对照组在血清胆红素超过220.6~256.0μmol/L时予光疗,光疗失败有换血指征者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换血治疗按文献推荐的方法[2]。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均数±标准差),组间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中重度黄疸、换血、胆红素平均峰值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胆红素血症、中重度黄疸、换血、总胆红素峰值比较情况 (例数) 2.2治疗效果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5例全部治愈,对照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17例中,11例治愈,6例需换血治疗者,全部换血成功。 3 讨论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以黄疸为主要症状,黄疸出现多在出生后24h~36h,少数在出生36h后出现;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如不加以干预,会有约30%~40%的新生儿血胆红素超过220.6μmol/L,发展成高胆红素血症。在黄疸出现时早期监测、早期明确诊断并早期干预治疗,可有效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在早期干预措施中,抚触可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等释放,有利于胆红素经肠道排出,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尽早建立肠道菌群,产生细菌的β2葡萄糖醛酸苷酶,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排出体外,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从而减轻黄疸。IVIG有免疫封闭作用,加快血型抗体在体内的清除,还可通过阻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Fc受体,从而阻断溶血过程;早期使用IVIG还能有效防止或减轻由ABO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和贫血。早期光疗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异构体,经胆汁

关于溶血症的问题——O型血准妈妈必看

关于溶血症的问题 ——O型血准妈妈必看 1、母亲血型是O型,一定会发生溶血症吗? 母亲为O型血,父亲为A型、B型或者AB型,而胎儿为A型或者B型时,为母子血型不合。如妈妈是O 型血,孩子是A型血,妈妈体内有O型红细胞,血浆中带有抗"A"型红细胞的抗体,通过胎盘,妈妈的抗"A"抗体进入宝宝的体内,与宝宝A型血的红细胞中的A抗原发生反应,所以就发生溶血。 母子血型不合不一定会导致溶血症的发生,ABO血型不合的发生率为20%左右,但真正发生新生儿溶血的仅为5%以下。 从另外的一种血型分类来说,如果母亲是RH阴性,父亲为RH阳性,胎儿为RHA阳性时,就属于母子血型不合,但RH血型不合发生概率更低。 2、溶血症可以预防吗? 溶血症往往发生在怀孕初期发生过先兆流产,或者怀第二胎的妈妈身上。如果以前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女性打算再要孩子的时候,应该和丈夫提前进行ABO血型检查,检测体内抗A 抗B抗体的情况,这种检测叫IgG抗体效价测试。可以在大型的综合医院或是大型的血库可以进行。双方都需要抽血,检查结果一般在一个星期后可以拿到。 如果检测值在正常范围以外,就必须进行干预,现在进行的干预治疗一般是中西医结合,预防胎儿、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如果不干预的话,随着孕期的延长,母亲体内的效价会逐渐增高,胎儿发生溶血症的几率也会越大。属于高危情况的女性怀孕后,应定期检测,一般一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复查。 3、O型血的妈妈生出来的孩子容易发生溶血症,这种说法成立吗? 单纯用妈妈的血型去推断孩子溶血症的发生率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第一次怀孕而且怀孕过程很顺利的话,溶血症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 相对于其他血型,O型血的妈妈血浆中既含有抗A抗体,又含有抗B抗体,因此与孩子血型不合的几率会大一点,但不排除其他血型的妈妈也会得溶血症的可能性。爸爸的血型如何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O型血的妈妈如果和O型血的爸爸生出来的孩子一定会是O型血,因此,就不存在发生溶血症的危险。 我详细介绍一下吧: 概述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统等少见。 病因 当胎儿由父方遗传所得的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同时,进入母体后即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 在ABO系统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的人数比A型及B型的人数多:A抗原较B抗原的抗原性强,故母O型,胎儿A型者得病机会多。ABO溶血症可发生在第一胎,与母体曾受自然界中类似A、

溶血的原因

溶血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溶血的简介*二、溶血的原因*三、溶血的危害*四、溶血的高发人群*五、溶血的预防方法 溶血的简介患儿均有轻重不等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轻症无明显增大,重症胎儿水肿时有明显肝脾增大。 溶血的原因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病人AB0血型不符而造成的溶血。一般反应迅速,症状发生快,后果也较严重。 输入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发生溶解变质,如血液贮存过久、血液保存时温度过高或过低、血液受到剧烈震荡、血液被污染等;另外,血液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加入对pH有影响的药物等,均可致血液中红细胞被大量 破坏。 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Rh阴性的病人首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不会发生溶血反应,仅在血清中产生抗体,当再次输入Rh阳性的血液时,才会发生溶血反应。因此,Rh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且反应较慢,症状较轻。也较少发生。 溶血的危害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严重程度有管。慢性溶血发病缓慢,但病程长,多为血管外溶血,症状轻,常见

三大症状为贫血、肝大、黄疸。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比如肝功能顺海,并发症出现的原因为新生儿长期有高胆红素血症。在慢性溶血的过程中,会出现再生障碍性危象,诱因为病毒性感染,多为暂时性发生。 急性溶血症发病急躁,病初症状明显且症状重,症状有畏寒 发热、头痛、呕吐、腹痛。严重会忍受不了痛苦的折磨而昏倒,且出现暂时性休克。若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溶血的高发人群新生儿是溶血的高发人群。 溶血的预防方法1、你可能生溶血病宝宝吗 当妈妈为O型血,爸爸为A、B或AB血型时,宝宝可出现A、B型血,有发生ABO溶血病的可能。 当妈妈血型为Rh阴性,宝宝为Rh阳性时,有发生Rh溶血病的可能。 2、选择合适的怀孕时间 曾因ABO血型不合引起流产、死胎的女性,最佳的怀孕时间是在抗体消失半年以后。 曾分娩过Rh溶血病宝宝的女性,在体内抗体仍处于较高值 时不宜怀孕,经治疗后体内抗体效价降低后,才能怀孕。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 发表时间:2013-07-19T11:45:40.7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曾化峰[导读] 所以在输血时要谨慎细心,要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尽量避免人为的失误,不能避免的也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危害降到最低。曾化峰(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输血科湖北谷城 441700) 【摘要】输血反应中最为严重的当属溶血反应,溶血反应也是导致死亡率最高的一种输血反应。ABO血型不合所引起的主要为免疫性溶血反应,若不及时救治会导致患者死亡。本篇主要介绍ABO血型不合而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包括其类型、概念、临床表现及其处理方法,并做好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免疫性溶血反应地塞米松碱化尿液换血 【中图分类号】R45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364-02 输血是一种必要的临床治疗方法,但输血治疗也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中以血型不合所导致的溶血反应和细菌污染血源最为严重。ABO血型不合所引起的主要是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主要是人为的原因造成[1],因血型写错、核对失误等,以下主要介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概念、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法。 1 概念及症状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指输血后红细胞发生破坏、失去功能,损害血液、肾脏等系统功能并产生一系列症状,按照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ABO血型不合所引起的主要为免疫性溶血,是指输入的红细胞被受血者的抗A或抗B破坏,亦包括RH血型不合或一些亚型发生的溶血反应。免疫性溶血反应中,补体结合Cq可释放过敏毒素,这些过敏毒素可导致血红蛋白血症和(或)血红蛋白尿、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及影响肺功能等。患者体内发生进行性溶血后进而会影响血液系统和肝肾功能,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 溶血性的输血反应急性者发病迅速,当即可出现发热、寒战、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恶心,精神不振、大汗淋漓、皮肤苍白、血压下降、血红蛋白尿等。慢性或迟发者可缓慢出现症状,有的仅以尿黄或深黄、轻度发热等症状首发,有的甚则几个月或几年后才出现症状[3]。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症状的轻重多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机体免疫状态及抗体效价、原有疾病的轻重、用药情况及输入的血型不合的血量等因素,轻者仅表现为发热,可无明显黄疸、血红蛋白尿等体征。手术麻醉状体下可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伤口或广泛渗血及皮肤瘀点瘀斑等,而无明显溶血症状。 2 处理方法 首先应立即停止输血,其次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可先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联合呋塞米利尿保护肾功能,并联用地塞米松治。对症治疗中,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若患者有瘀斑等出血症状禁用阿司匹林类退热药,寒战则进行保暖治疗,可适当给予镇静剂。有休克表现可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地塞米松等抗休克治疗。有出血不止或DIC时可应用肝素防治出血。有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同时给予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不能缓解或者经复查红细胞、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者,要考虑给予血浆置换治疗,甚至换血疗法,血浆置换是将患者血液中损毁的红细胞置换去除,以减轻肾等脏器的负担。但当患者持续进行性溶血,血浆置换则意义不大,要考虑实施换血疗法[4],换血治疗一般在锁骨下动脉放血,从贵要静脉处输血,可先换出血容量的1/4、1/3或者1/2,待观察患者病情之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换血治疗。 3 讨论 有文献[5]报道了一例ABO血型不合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因护士将A型1.5U悬浮红细胞误输给了B型血患者,当换输第2袋时发现了血型不对,随即护士报告管床医生,当时患者仅有尿液黄色的临床表现,医生立下医嘱即刻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并静滴5%碳酸氢钠250ml碱化尿液,呋塞米40mg,地塞米松25mg。立即汇报上级,并请血液科、血站专家和肝肾病科会诊,急查血尿常规、凝血四项和血气分析,并复查上述项目,患者仅在发现误输血后近两个小时出现寒战,但持续时间较短,无其他不良症状,经多项指标分析患者未慢性进行性溶血,专家组商议实施换血疗法,在锁骨下动脉放血,贵要静脉输血,换出患者血容量的1/3后,共输注了悬浮红细胞7.5U+FEP800ml+Cryo 10个单位+生理盐水400ml,放血1800ml,尿量为1150ml,换血后5小时查肾功、凝血及血气分析正常,换血后12个小时查血尿常规无异常,患者于一周后康复出院。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比如一次性采血输血器、无热源技术保存液、过滤器、成分输血及辐射器照射等均避免了很多输血的不良反应,但造成溶血性反应的多是由于医务人员的失误导致,而非技术方面问题,所以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的。所以在输血时要谨慎细心,要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尽量避免人为的失误,不能避免的也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危害降到最低。参考文献 [1] 曹伟,李貌勇. 临床输血反应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J]. 中国保健营养,2010,4:391-392. [2] 田俊士. 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性疾病//田兆嵩. 临床输血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0-253. [3] 崔徐江,杨柳青,李达. 对输血不良反应认知及预防的调查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2006,19(3):239-242. [4] 曹艳艳. 输血反应215例分析与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9B):145. [5] 杨青成. ABO血型不合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J]. 中国输血杂志,2009,22(2):1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